初一新生入学适应及心理团体辅导策略初探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及心理团体辅导策略初探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及心理团体辅导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19-11-12T09:25:32.297Z 来源:《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9期作者:李莹

[导读] 会影响其未来一段时间甚至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小升初学生的入学适应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二中学255022

入学适应是指孩子在刚入学一段时间内能否较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一般来说,孩子的入学适应包括5各方面,分别是学习适应、行为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对学校的态度等方面。

从小学进入初中,学生面临陌生的学习环境,学习科目的增加、难度的提升,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往往令很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同时,人际关系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与新同学、新老师的相处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此时,处于11、12岁的学生逐步步入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面临着急剧的变化,学生的入学适应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若学生能适应良好,初中生活则顺利展开;若适应不良,学生也会随之产生诸多情绪和行为问题。不同方面的适应情况会相互影响,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会影响其未来一段时间甚至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小升初学生的入学适应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初中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梳理心理健康常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健康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试、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入学适应问题关乎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引起教师的关注。

根据笔者的观察及调查,适应良好的学生表现出以下特征:在校能安心学习、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能积极与其他同学认识和交往,与同学互助合作,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提到学校及相关事物时,情绪积极向上,热衷于参加班级或学校的活动,这种良好的适应力往往在一开学的军训以及运动会的开展过程中得以充分展现。但也有很多同学出现了不同程度入学适应不良的表现,这一现象十分普遍,如上课难以集中精力,坐不住,作业完不成,在入学后的一个月内已出现了学业困难,受到老师批评,感觉沮丧、闷闷不乐的情绪,不愿参与小组、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学习及交往中表现出回避和焦虑的现象。

在针对初一新生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中,部分学生表现出学习焦虑和社交焦虑较高的现象,这也反应了部分学生入学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学习适应及人际适应方面。

围绕学习适应和人际适应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笔者拟定了一套团体辅导方案,包括“学会学习”和“学会交往”两大专题,以期提高初一新生整体的入学适应水平。

一、在“学会学习”专题下,分为以下几个主题

1.为什么要学习?

学生学习动机弱,认为是为父母和老师而学习。通过学生相关活动,体验学习是为了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激发学生为自己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主动学习。

2.时间管理。

学生做事一时热情,随心所欲,缺乏对时间的系统管理。通过活动,认识时间的价值,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主动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提高学习效率。

3.注意力训练。

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于注意力的兴趣,学会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和策略,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利用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4.记忆力训练。

初中课程中知识量大,需要学生增强记忆能力。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于记忆力的兴趣,学会针对不同学科使用不同的记忆策略,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能主动使用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在“学会交往”专题下,又分为以下几个主题

1.相逢是首歌。

学生往往对小学同学较为熟悉,对新同学很陌生,不愿进行主动交往。通过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小学、爱好等,能够提供学生相互认识的机会,增强学生主动交往的信心。

2.认识我的老师。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老师大概是3名,进入初中,主要的老师大概增加到7名,小学阶段师生关系更为亲密,而初中阶段师生关系更加独立和严格。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初中阶段师生关系变化的原因;学会与教师进行主动交流的方式,从而适应不同教师的风格,建立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3.学会合作。

新班级的凝聚性不强,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需要学生的互助合作。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与同学的主动联系,体会合作成功带来的成就感。

总之,通过心理团体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初中学习与人际交往,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激发学生主动适应初中生活的热情。通过活动,掌握适应初中生活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