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发展史

中国儒学发展史
中国儒学发展史

中国儒学发展史

《中国儒学发展史》绪论

一、中国:社会变革与儒学的演进

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开创的儒学,是中国最古老、悠久、博大而且最富影响力的学派。这个学派源远流长,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历史上,儒学诞生于“礼废乐坏”的春秋时代,而儒学也是上古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礼乐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贵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王夫之《礼记章句》疏

云:“此节言自后圣修火政以来,民知饮食则已知祭祀之礼,致敬于鬼神,一皆天道人情之所不容己,其所从来者远,非三代之始制也。”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在原始社会中已有礼乐的萌芽,礼乐并始于夏、商、周三代,而是人类文明长期演进的结果。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唐虞时代已初具礼乐,如:尧命舜摄政,“修五礼”。舜命伯夷典三礼,为秩宗;夔典乐,教胄子,习诗歌。但五帝时代仍属于前礼乐的神守时代。所谓“神守时代”,即是今所通称的巫祝文化时期。因为中华文明象许多古老文明一样,也经历过原始宗教时期,或者称为巫祝文化时期。新近发现的辽西红山文化,有五千年前巨大的神庙遗址;与红山文化时代上下相近的浙江良堵文化也出土了大小祭坛和大批供祭祀用的玉器,这都足以表明上古巫祝文化之盛。据《国语?楚语》记楚大夫观射父的话,上古巫祝文化经历了“民神不杂”,“民神杂揉”,“家为巫史”,“绝地天通”三个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从神守到社稷守的历史转变时代。大体说来,三代以前即是巫祝文化期,夏、商、周三代则是礼乐文化期,尤以西周为极盛。周初封建诸侯,周公制礼作乐,造成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明。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礼乐文化是从巫祝文化演变而来,故在礼乐文化中保留了巫祝文化的残余,甚至在后起的

儒学中仍有明显的巫祝文化痕迹和影响。孔子虽然不语怪、力、乱、神,但“立卜筮以质神灵”的古老传统,仍然被多少保留在儒学的传统之中。

侯外庐先生指出,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路径是:由氏族而家族而国家,而且国家混合于家族之中,形成以王权为中心的氏族贵族专政。这一历史特点,决定了上古礼乐文化的性质与特徵:(一)礼乐为氏族贵族所专有,并形成为国家政治制度。所谓“器以藏礼”,“政之大节”(《左传》成公三年),说明礼器是王公贵族地位与权力的象征,故“国之重器,不可以假人”,须“子子孙孙永保用”;故“礼不下庶人”,权力不得为非特权者所分享。但礼乐对于统治者而言,在威仪之中似乎亦有某些监督作用。如周召公曾说:“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史记?周本纪》)在西周时代,不仅国家重器为氏族贵族所专及,连同典礼乐、掌卜史的人也都归氏族贵族所掌握。例如,宗周分封诸侯时,往往是把土地、民人与祝、宗、卜、史一道授予受封者的。(二)礼乐“用于宗庙社稷,事于山川鬼神”,所谓“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辨宜,居鬼而从地”(上引均见《史记?乐书》)。礼乐成为社会政治伦理的衡尺。如周武王革殷命时,曾宣布殷纣王三条罪状,即:(1) 胗废先王明德;(2) 侮蔑神祗不祀;(3)昏暴商邑百姓。这三条就是以维护宗庙社稷、尊奉礼乐而提出来的,也是后来宗周敬天法祖、明德保民思想的依据。与此同时,礼乐用于宗庙社稷,又产生了美仑美奂的古代宫廷贵族文化。(三)礼乐传授在官府,亦即“学在官府”。《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朱熹注解说,庠、校、序皆乡学,而“学,国学也”。宋李觏说:“古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为民立师也。”(《广潜书》十五,《李觏集》卷第二十)章学诚认为,古人治教未分,官师合一,以官为师,以吏为教,如“司徒敷五教,典乐教胄子”(《文史通义?原学

中》)。因为官学中有司徒、师儒等教授礼乐,故《易》、《诗》、《书》、《礼》、《乐》这些古代经典,也是通过官学系统流传下来的。(四)礼乐文化典籍,

如《易》、《诗》、《书》、《礼》、《乐》,兼具神、天(自然)与人文,典章制度、仪表仪规与文化素养、思想风范等等,包罗万象,知识丰富,这是儒学赖以滋生的深厚土壤。若无此土壤,儒学的发生是难以想象的。(五)在诸侯国中,礼乐文化的发展并不平衡,其中以鲁国最为完备。《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3年),记吴季扎观周礼于鲁,其所见有周乐,有德康叔、武公之《卫风》,有表太公之《齐》,而闻歌《秦》则听夏声,歌《唐》则思陶唐氏等等,确乎是集大成了。昭公二年(前 540年),晋韩宣子来聘于鲁,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赞美“周礼尽在鲁矣”~《庄子?天下篇》也说:“《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可见,《易》《诗》《书》《礼》《乐》等古代经典,便是儒学的本源,而邹鲁缙绅先生则是儒家的先辈。

儒学作为中国最古老、最博大和最有影响的学派。二千多年来,它以其浩瀚的典籍构筑了中华学术的宏伟殿堂;又以其“以世致用”的精神而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孔子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圣人,儒学成为中国古老文明的主要象征。

儒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不断地改变其自身。社会变革对于儒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反之,儒学在其演变中又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变革。

(一)由周平王东迁而开始地春秋时代(前772476年),就是所谓“礼环乐崩”的社会变革时代。从西周建立起来的以氏族血缘为基础的封建宗法制度,此时怩发生了动摇和分化:一是诸侯国之间接搛并战争连绵不断,促使大国间相互争霸(如“五霸”),周天子的威权与中心地位日渐式微;再是由于财产所有权的多元化,导致公室分裂;政治权力下移出现“陪臣执国命”的局面。然而,无论小国被兼并,

抑或公室分裂乃至国君被弑,都使维护式宗法等级秩序的礼乐制度开始崩坏,于是,原来在官学中教习诗书礼乐的“师儒”们不能不离开官府而流向四方。《论语?微子》就曾讲到鲁国宫廷乐师们流失的情形:“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据说,襄即是孔子学琴的老师。由此可见,礼乐崩坏的结果是文化下移,许多没有贵族身份的“庶人”(平民)反而有了接受贵族文化诗书礼乐的机会,从而为私学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清代学者汪中也曾讲到春秋战国时代学术下移的情形,他说: 古之为学士者,官师之长,但教之以其事,其所诵者,《诗》《书》而已。其他典籍,则皆官府藏而世守之,岂闻无有也。……其所谓士者,非王侯公卿大夫之子,外此则乡学小学而已。自辟雍之制无闻,太史之官失守,于是布衣有授业之徒,草野多载笔之士,教学之官,记载之职,不在上而在下。及其衰也,诸子各以其学鸣,而先王之道荒矣。古人学在官府,人世其官,故官世其业。官既失守,故专门之学废。 (1)

官学废了,私学兴起来了。孔子(前551479年)开创的儒学,就是当时首家私学学派。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之众。他教弟子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教),而以礼乐为先。《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但是,孔子甩注重的,不止是“陈阻豆,设礼容”这些形式,更主要是礼的思想文化内涵。孔子熟悉夏、商、周三代礼制的因革损益,更钦羡盛极一时的西周礼乐文明,“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即以其绍继者自许。

孔子还以其渊博知识整理古代文化遗产,删述《易》、《诗》、《书》、《礼》、《乐》、《春秋》,号称《六经》。经过孔子的笔削手定,《六经》变成了儒学经典,孔子也变成了古代礼乐文明的集大成者。

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是礼和仁,或称之为礼学和仁学,二者是互相联系的。礼学是孔子对于诗书礼乐传统的继承,但他又不拘守于礼制的某些形式,而对之加

以修正,更充实以仁的精神,从而使礼学突破旧式礼制、礼仪的框架,成为一门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政治伦理学;仁学则是孔子依据礼乐文化传统所做的理论创造,是反映社会变革时代精神的一种新的哲学。

(二)战国时代(前475221年)即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战乱纷纷而又开

始酝酿新的统一的大变革时代。此时,儒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当世的显学。儒学之徒或是干诸侯,从事政治活动;或是周游列国,从事讲学活动;或是传授儒学经典,从事理论创造活动。但孔门弟子及其后学又不可避免地出现分化。《韩非子.显学篇》说,自孔子死后,儒学分面了八派。其中子思及其凝子孟轲一派和荀卿一派,是各具特色的学派,也是先秦诸子中的佼佼者。大体上说,思孟学派主要是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仁学,在哲学上有更多的创造;而荀卿学派则是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礼学,在政治上对“一天下”则有更多的设计。荀子学说影响及于汉儒,而思孟学派影响则及于宋儒。这表现出先秦儒学在后世的不同走向。

在“百家异说”的战国时代,早期是儒墨对立,两家的争论主要在礼乐问题上;中期以至不惜以战争夺取天下。儒家则重视仁义,讲以德服人。如孟子反对视民如草芥的君主,反对争城争地而杀人流血的战争。荀子讲礼法,在思想理论上虽已近于法家,但他仍然主张行五道,兴礼义,反对霸道权谋。荀了曾入秦,看到一个尊尚法术的秦国在各方面都治理得很好,他感到不足的是秦国不用儒术,不行王道,是缺乏远见的。

在群雄割的战国时代,要消除战乱,实现统一,光靠行王道是难以达到的。秦始皇挥百万之师,翦灭六国旧贵族政权,统一了全国。就此而言,法家学说适应了这一历史进程的需要,表明法胜于儒。

(三)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封建,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建立了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这是空前的社会大变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的国家,秦统治者在思想理论上和政策上都有许多重大失误。他们尊尚

法术,迷信权力,更迷信暴力,以强力压制人民,“焚书坑儒,”设挟书之令,实施文化***政策,最终导致了广大人民的普遍反抗,促使***皇朝迅速覆灭。

秦灭汉兴。汉高祖从马上得天下到接受陆贾以《诗》、《书》治天下的建议,又亲自去曲阜以大牢祭祀孔子,预未着儒学将要东山再起。及至汉惠帝废除秦代挟书之令,使儒学典籍流播合法化,为汉初儒学复兴揭开了序幕。

制度。然后,秦二世而亡的历史阴影长期笼汉承秦制。汉朝统一大帝国继承了君主***

罩着汉初的统治集团。总结秦亡教训,寻找长治久安的治国理论和方策,从陆贾的《新语》到贾谊的《新论》,再到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和《天人三策》,历时半个多世纪,终于认识到治国必须以礼义德教为主,法令刑罚为辅。事实上这是舍弃了为秦所用的法家,选择了儒家。汉武帝与董仲舒经过三次对策,确定了儒学的“独尊”和“独占”地位:“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2)由是儒学由诸子学变而为“独尊”之学,由私学变而为官学。儒家不仅复兴了,而且向前发展了。这在儒学发展史上是一个最重大的转折。从此,儒学为历代帝王所尊崇,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上支配了中国社会的精神再生产,并成为大多数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已经成为官学的汉代儒学,一方面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礼之教,尤其是荀子的礼学思想;另一方面也兼容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形成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大一统理论。迄于东汉,由汉章帝钦定的“国宪”即《白虎通义》,则是一部依据谶纬神学形式确立纲名教的法典。汉代儒学不仅有助于稳定汉代社会的统治秩序,而且有助于汉朝文官制度的建立,由此而言,汉儒实践了先秦儒家的经世理想,而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汉儒发现、整理并传授了儒家经典,并使之成为专门之学经学,这是对中国学术文化的巨大贡献。但是,汉儒也有有其历史局限:第一,汉儒在政治上依附性

强,极力迎合封建统治者的意图,失去了先秦儒者的平民性格与独立精神。第二,为了神化君权,力图使儒学神学化,并以谶纬形式开展大规模的造神运动,失去了先秦儒学的人文主义精神。第三,为抬高儒学经典的权威地位,不仅神化孔子和经书,而且把经书法典化,甚至把它作为平讼断狱的法律依据。如酷吏张汤便以《尚书》、《春秋》决大狱。第四,学术政治化。学术上的是非,

如论五经同异今古文学的争论,都与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纽结在一起,难解难分,乃至要由皇帝来“临决称制”,充当裁判经过东汉末黄巾起义、三国鼎立,两汉经学日渐衰落,玄学抬头。可以说玄学是儒学的“异化”。但在两晋南北朝,玄学并末取代经学的官学地位。在北朝,各少数民族政权在儒学的尊奉,更甚于南朝各代统治者。北魏孝文帝命人译《孝经》教于国人,即为一例。儒学推动了当时北文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及其与汉族的文化融合,最后是民族大融合。

(4)唐宋以后,君主***制度已相当稳固,中国封建制社会继续信前发展。当时社会的主要变化是:随着豪门士族集团的衰落,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开始松弛;科举取士制的确立和发展,为寒门庶族的士子跻身于各级官僚机构堤供了机会,也因此要求儒学本身有所变化。北宋仁宗朝范仲淹的改革(史称“庄历新政”)促进了宋学的肇兴。宋学还以排斥佛、道而又善于吸收佛、道哲学为其思想特色。然而,宋学并非“异教”化了儒学。从思想渊源看,宋学的主源仍是先秦儒学,尤其是思孟学派。康熙皇帝在其《孟子庙碑文》中就曾指出:

孔子没后百有余年,浸假及于战国,扬墨塞路,祸烈于曩时,子舆氏起而辟之,于是天下之人,始知诵法孔子,率由仁义。斯道之有传,至于今赖之。是以后世学者如韩愈、苏轼之徒,咸推其功以配大禹。而洛闽之儒,咸遵为正学之宗传。于戏,盛矣。(3) 宋学不是又一次儒学复兴,而是对汉学的革新:宋学重义理,不以记诵章句为专;宋学疑经(怀疑由汉儒训释的经典),主张返回本经(指孔子所删定的经典),重新疏解,以发明圣人之道;宋学恢复了先秦儒学的人文精神,冲淡了两

汉经学的神学色彩。然而,宋学本身又有不同的流派:有注重社会现实问题的事功派,如北宋的荆公(王安石)新学,南宋的永康、永嘉之学;有注重性命天道的道学(理学),如濂、洛、关、闽之学;还有兼餐道家倾向的蜀学等。

有宋一代,党争与学禁交织一起。学术之隆替与政治势力之消长紧密相连。尤其是程、朱理学,迭经元祜党争与庄元学禁的打击,终于在南宋理宗时得到了朝廷的尊崇,此后,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思想。陆、王心学是宋明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派别。它与程朱理学既对立又统一,都是思孟学派的继承者。只是程朱主“道问学”,陆王重“尊德性,”而他们对于“性与天道”的探讨,都能“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形成各具特色的哲学与政治伦理学浑然一体的理学思想体系。程、朱、陆、王的思想学说是儒学的理论顶峰,后儒是难以企及的。

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市场经济在沿海和长江流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而此时盛行的阳明心学,对“愚夫愚妇”即普通民众也产生了吸引力,出现了以泰州学派为代表的平民儒学,这是两汉以来所没有的。明清之际的学者李二曲说:

象山虽云单传直指,然于本体犹引而不发,至先生(王阳明)始拈“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载不传之秘,一言之下,令人洞彻本面,愚夫愚妇诚可循之入道,此万世之功。与此同时,一些激烈批评理学的“异端”思想家提出了若干赋于时代意义的新思想、新现念,但被统治者“极力划削,渐次消除”掉了。

理学在清代已呈颓势。一部分学者因清算宋学而回归于汉学,一部分学者则因逃避文字狱而藏身于历史考据学。清代汉学与两汉经学有很大不同,其中最主要是清代汉学与政治联系不很紧密,政治对学术的干扰减少,加之长期以来的学术积累(其中也包括宋学的学术积累),因而使清代学术获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就,尤其是乾嘉汉学,可以说是儒学史上最后也是最高一座学术巅峰。

(5)乾嘉时期是清代政治和文化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社会最为封闭的时期。乾隆末,英国派人来华,要求通商与互派使节,乾隆答复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以通有无。”嘉庄时,英国再度要求通商贸易,嘉庆又答复说:“天朝不宝远物,”“嗣后毋庸遣使再来,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乾、嘉二帝所谓“天朝”、“外夷”

的观记,就是儒学的正统观念。迨至道光朝,西方侵略者决心发动战争,以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时,中国的统治集团毫无准备,“海舶猝来,惊若鬼神,畏如雷霆,”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转化。然而,传统儒学能否向近代转化,从历史上看,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公羊曾诱导整个儒学从古代到中古时代的转变;而在清末,康有为也试图以公羊偿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依据,使中国社会从中古走向近代,即进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社会改革。但是康有为的改革模式已非春秋大一统,而是当时正在发展资本主义的俄国和日本。与此同时,康有为也力图使儒学完成从中古到近代的历史性转变,并且希望按照西方基督教的模式变儒学为宗教。因此,时人称他为中国的马丁?路德。戊戎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并未因此放弃儒学宗教化的努力,直至民国初年,他还发起成立孔教会,并要求国会定孔教为国教,而这一切又随着帝制复辟失败而告终。

清末爱国志士黄遵宪曾经指出,康有为见二百年前天主教之盛,以为泰西富强由于行教,遂欲尊我孔子以敌之,不知崇教之说,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又说,孔子为师表,而非教主,“古之儒者言卫道,今之儒者言保教”,都是不必要的“今日但当采西人之政,西人之学,以弥缝我国政学之蔽,不必复张吾教,与人争是非,较长短也。”应当说,黄遵宪对康有为的批评是中肯的。因为将儒学宗教化已经背离了儒学的本旨,也与近代社会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不相容。

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早已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不复存在了。但是,儒家作为一个学派肯定还将存在下去。古老的儒学能否转变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新的思想学说,如其能够转变,又将怎样转变,其内容如何,形态如何,这不仅需要时间,更有待于后儒的探索和创造。而要真正有所结果,则似需对儒学发展历史有一客观而又科学的了解和认识。这也就是我们所以要集数人之力撰著而成这部《中国儒学发展史》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社会变革与儒学的演进

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开创的儒学,是中国最古老、悠久、博大而且最富影响力的学派。这个学派源远流长,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历史上,儒学诞生于“礼废乐坏”的春秋时代,而儒学也是上古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礼乐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贵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王夫之《礼记章句》疏

云:“此节言自后圣修火政以来,民知饮食则已知祭祀之礼,致敬于鬼神,一皆天道人情之所不容己,其所从来者远,非三代之始制也。”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在原始社会中已有礼乐的萌芽,礼乐并始于夏、商、周三代,而是人类文明长期演进的结果。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唐虞时代已初具礼乐,如:尧命舜摄政,“修五礼”。舜命伯夷典三礼,为秩宗;夔典乐,教胄子,习诗歌。但五帝时代仍属于前礼乐的神守时代。所谓“神守时代”,即是今所通称的巫祝文化时期。因为中华文明象许多古老文明一样,也经历过原始宗教时期,或者称为巫祝文化时期。新近发现的辽西红山文化,有五千年前巨大的神庙遗址;与红山文化时代上下相近的浙江良堵文化也出土了大小祭坛和大批供祭祀用的玉器,这都足以表明上古巫祝文化之盛。据《国语?楚语》记楚大夫观射父的话,上古巫祝文化经历了“民神不杂”,“民神杂揉”,“家为巫史”,“绝地天通”三个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从神守到社稷守的历史转变时代。大体说来,三代以前即是巫祝文化期,

夏、商、周三代则是礼乐文化期,尤以西周为极盛。周初封建诸侯,周公制礼作乐,造成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明。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礼乐文化是从巫祝文化演变而来,故在礼乐文化中保留了巫祝文化的残余,甚至在后起的儒学中仍有明显的巫祝文化痕迹和影响。孔子虽然不语怪、力、乱、神,但“立卜筮以质神灵”的古老传统,仍然被多少保留在儒学的传

统之中。

侯外庐先生指出,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路径是:由氏族而家族而国家,而且国家混合于家族之中,形成以王权为中心的氏族贵族专政。这一历史特点,决定了上古礼乐文化的性质与特徵:(一)礼乐为氏族贵族所专有,并形成为国家政治制度。所谓“器以藏礼”,“政之大节”(《左传》成公三年),说明礼器是王公贵族地位与权力的象征,故“国之重器,不可以假人”,须“子子孙孙永保用”;故“礼不下庶人”,权力不得为非特权者所分享。但礼乐对于统治者而言,在威仪之中似乎亦有某些监督作用。如周召公曾说:“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史记?周本纪》)在西周时代,不仅国家重器为氏族贵族所专及,连同典礼乐、掌卜史的人也都归氏族贵族所掌握。例如,宗周分封诸侯时,往往是把土地、民人与祝、宗、卜、史一道授予受封者的。(二)礼乐“用于宗庙社稷,事于山川鬼神”,所谓“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辨宜,居鬼而从地”(上引均见《史记?乐书》)。礼乐成为社会政治伦理的衡尺。如周武王革殷命时,曾宣布殷纣王三条罪状,即:(1) 胗废先王明德;(2) 侮蔑神祗不祀;(3)昏暴商邑百姓。这三条就是以维护宗庙社稷、尊奉礼乐而提出来的,也是后来宗周敬天法祖、明德保民思想的依据。与此同时,礼乐用于宗庙社稷,又产生了美仑美奂的古代宫廷贵族文化。(三)礼乐传授在官府,亦即“学在官府”。《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庠,周曰

序。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朱熹注解说,庠、校、序皆乡学,而“学,国学也”。宋李觏说:“古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为民立师也。”(《广潜书》十五,《李觏集》卷第二十)章学诚认为,古人治教未分,官师合一,以官为师,以吏为教,如“司徒敷五教,典乐教胄子”(《文史通义?原学中》)。因为官学中有司徒、师儒等教授礼乐,故《易》、《诗》、《书》、《礼》、《乐》这些古代经典,也是通过官学系统流传下来的。(四)礼乐文化典籍,如《易》、《诗》、《书》、《礼》、《乐》,兼具神、天(自然)与人文,典章制度、仪表仪规与文化素养、思想风范等等,包罗万象,知识丰富,这是儒学赖以滋生的深厚土壤。若无此土壤,儒学的发生是难以想象的。(五)在诸侯国中,礼乐文化的发展并不平衡,其中以鲁国最为完备。《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3年),记吴季扎观周礼于鲁,其所见有周乐,有德康叔、武公之《卫风》,有表太公之《齐》,而闻歌《秦》则听夏声,歌《唐》则思陶唐氏等等,确乎是集大成了。昭公二年(前 540年),晋韩宣子来聘于鲁,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赞美“周礼尽在鲁矣”~《庄子?天下篇》也说:“《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可见,《易》《诗》《书》《礼》《乐》等古代经典,便是儒学的本源,而邹鲁缙绅先生则是儒家的先辈。

儒学作为中国最古老、最博大和最有影响的学派。二千多年来,它以其浩瀚的典籍构筑了中华学术的宏伟殿堂;又以其“以世致用”的精神而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孔子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圣人,儒学成为中国古老文明的主要象征。

儒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不断地改变其自身。社会变革对于儒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反之,儒学在其演变中又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变革。

(一)由周平王东迁而开始地春秋时代(前772476年),就是所谓“礼环乐崩”的社会变革时代。从西周建立起来的以氏族血缘为基础的封建宗法制度,此时怩发

生了动摇和分化:一是诸侯国之间接搛并战争连绵不断,促使大国间相互争霸(如

“五霸”),周天子的威权与中心地位日渐式微;再是由于财产所有权的多元化,导

致公室分裂;政治权力下移出现“陪臣执国命”的局面。然而,无论小国被兼并,

抑或公室分裂乃至国君被弑,都使维护式宗法等级秩序的礼乐制度开始崩坏,于

是,原来在官学中教习诗书礼乐的“师儒”们不能不离开官府而流向四方。《论语?微子》就曾讲到鲁国宫廷乐师们流失的情形:“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

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据说,襄即是孔子学琴的老师。由此可见,礼乐崩坏的结果是文化下移,许多

没有贵族身份的“庶人”(平民)反而有了接受贵族文化诗书礼乐的机会,从而为私

学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清代学者汪中也曾讲到春秋战国时代学术下移的情形,他说: 古之为学士者,官师之长,但教之以其事,其所诵者,《诗》《书》而已。其

他典籍,则皆官府藏而世守之,岂闻无有也。……其所谓士者,非王侯公卿大夫之子,外此则乡学小学而已。自辟雍之制无闻,太史之官失守,于是布衣有授业之

徒,草野多载笔之士,教学之官,记载之职,不在上而在下。及其衰也,诸子各以

其学鸣,而先王之道荒矣。古人学在官府,人世其官,故官世其业。官既失守,故

专门之学废。 (1)

官学废了,私学兴起来了。孔子(前551479年)开创的儒学,就是当时首家私

学学派。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之众。他教弟子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教),而以礼乐为先。《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但是,孔子甩注重的,不止是“陈阻豆,设礼容”这些形式,更主要是礼的

思想文化内涵。孔子熟悉夏、商、周三代礼制的因革损益,更钦羡盛极一时的西周

礼乐文明,“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即以其绍继者自许。

孔子还以其渊博知识整理古代文化遗产,删述《易》、《诗》、《书》、《礼》、《乐》、《春秋》,号称《六经》。经过孔子的笔削手定,《六经》变成了儒学经典,孔子也变成了古代礼乐文明的集大成者。

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是礼和仁,或称之为礼学和仁学,二者是互相联系的。礼学是孔子对于诗书礼乐传统的继承,但他又不拘守于礼制的某些形式,而对之加以修正,更充实以仁的精神,从而使礼学突破旧式礼制、礼仪的框架,成为一门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政治伦理学;仁学则是孔子依据礼乐文化传统所做的理论创造,是反映社会变革时代精神的一种新的哲学。

(二)战国时代(前475221年)即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战乱纷纷而又开

始酝酿新的统一的大变革时代。此时,儒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当世的显学。儒学之徒或是干诸侯,从事政治活动;或是周游列国,从事讲学活动;或是传授儒学经典,从事理论创造活动。但孔门弟子及其后学又不可避免地出现分化。《韩非子.显学篇》说,自孔子死后,儒学分面了八派。其中子思及其凝子孟轲一派和荀卿一派,是各具特色的学派,也是先秦诸子中的佼佼者。大体上说,思孟学派主要是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仁学,在哲学上有更多的创造;而荀卿学派则是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礼学,在政治上对“一天下”则有更多的设计。荀子学说影响及于汉儒,而思孟学派影响则及于宋儒。这表现出先秦儒学在后世的不同走向。

在“百家异说”的战国时代,早期是儒墨对立,两家的争论主要在礼乐问题上;中期以至不惜以战争夺取天下。儒家则重视仁义,讲以德服人。如孟子反对视民如草芥的君主,反对争城争地而杀人流血的战争。荀子讲礼法,在思想理论上虽已近于法家,但他仍然主张行五道,兴礼义,反对霸道权谋。荀了曾入秦,看到一个尊尚法术的秦国在各方面都治理得很好,他感到不足的是秦国不用儒术,不行王道,是缺乏远见的。

在群雄割的战国时代,要消除战乱,实现统一,光靠行王道是难以达到的。秦始皇挥百万之师,翦灭六国旧贵族政权,统一了全国。就此而言,法家学说适应了这一历史进程的需要,表明法胜于儒。

(三)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封建,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建立了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这是空前的社会大变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的国家,秦统治者在思想理论上和政策上都有许多重大失误。他们尊尚法术,迷信权力,更迷信暴力,以强力压制人民,“焚书坑儒,”设挟书之令,实施文化***政策,最终导致了广大人民的普遍反抗,促使***皇朝迅速覆灭。

秦灭汉兴。汉高祖从马上得天下到接受陆贾以《诗》、《书》治天下的建议,又亲自去曲

阜以大牢祭祀孔子,预未着儒学将要东山再起。及至汉惠帝废除秦代挟书之令,使儒学典籍流播合法化,为汉初儒学复兴揭开了序幕。

汉承秦制。汉朝统一大帝国继承了君主***制度。然后,秦二世而亡的历史阴影长期笼罩着汉初的统治集团。总结秦亡教训,寻找长治久安的治国理论和方策,从陆贾的《新语》到贾谊的《新论》,再到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和《天人三策》,历时半个多世纪,终于认识到治国必须以礼义德教为主,法令刑罚为辅。事实上这是舍弃了为秦所用的法家,选择了儒家。汉武帝与董仲舒经过三次对策,确定了儒学的“独尊”和“独占”地位:“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2)由是儒学由诸子学变而为“独尊”之学,由私学变而为官学。儒家不仅复兴了,而且向前发展了。这在儒学发展史上是一个最重大的转折。从此,儒学为历代帝王所尊崇,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上支配了中国社会的精神再生产,并成为大多数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已经成为官学的汉代儒学,一方面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礼之教,尤其是荀子的礼学思想;另一方面也兼容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形成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

大一统理论。迄于东汉,由汉章帝钦定的“国宪”即《白虎通义》,则是一部依据谶纬神学形式确立纲名教的法典。汉代儒学不仅有助于稳定汉代社会的统治秩序,而且有助于汉朝文官制度的建立,由此而言,汉儒实践了先秦儒家的经世理想,而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汉儒发现、整理并传授了儒家经典,并使之成为专门之学经学,这是对中国学术文化的巨大贡献。但是,汉儒也有有其历史局限:第一,汉儒在政治上依附性强,极力迎合封建统治者的意图,失去了先秦儒者的平民性格与独立精神。第二,为了神化君权,力图使儒学神学化,并以谶纬形式开展大规模的造神运动,失去了先秦儒学的人文主义精神。第三,为抬高儒学经典的权威地位,不仅神化孔子和经书,而且把经书法典化,甚至把它作为平讼断狱的法律依据。如酷吏张汤便以《尚书》、《春秋》决大狱。第四,学术政治化。学术上的是非,如论五经同异今古文学的争论,都与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纽结在一起,难解难分,乃至要由皇帝来“临决称制”,充当裁判经过东汉末黄巾起义、三国鼎立,两汉经学日渐衰落,玄学抬头。可以说玄学是儒学的“异化”。但在两晋南北朝,玄学并末取代经学的官学地位。在北朝,各少数民族政权在儒学的尊奉,更甚于南朝各代统治者。北魏孝文帝命人译《孝经》教于国人,即为一例。儒学推动了当时北文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及其与汉族的文化融合,最后是民族大融合。

(4)唐宋以后,君主***制度已相当稳固,中国封建制社会继续信前发展。当时社会的主要变化是:随着豪门士族集团的衰落,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开始松弛;科举取士制的确立和发展,为寒门庶族的士子跻身于各级官僚机构堤供了机会,也因此要求儒学本身有所变化。北宋仁宗朝范仲淹的改革(史称“庄历新政”)促进了宋学的肇兴。宋学还以排斥佛、道而又善于吸收佛、道哲学为其思想特色。然而,宋学并非“异教”化了儒学。从思想渊源看,宋学的主源仍是先秦儒学,尤其是思孟学派。康熙皇帝在其《孟子庙碑文》中就曾指出:

孔子没后百有余年,浸假及于战国,扬墨塞路,祸烈于曩时,子舆氏起而辟之,于是天下之人,始知诵法孔子,率由仁义。斯道之有传,至于今赖之。是以后世学者如韩愈、苏轼之徒,咸推其功以配大禹。而洛闽之儒,咸遵为正学之宗传。于戏,盛矣。(3) 宋学不是又一次儒学复兴,而是对汉学的革新:宋学重义理,不以记诵章句为专;宋学疑经(怀疑由汉儒训释的经典),主张返回本经(指孔子所删定的经典),重新疏解,以发明圣人之道;宋学恢复了先秦儒学的人文精神,冲淡了两汉经学的神学色彩。然而,宋学本身又有不同的流派:有注重社会现实问题的事功派,如北宋的荆公(王安石)新学,南宋的永康、永嘉之学;有注重性命天道的道学(理学),如濂、洛、关、闽之学;还有兼餐道家倾向的蜀学等。

有宋一代,党争与学禁交织一起。学术之隆替与政治势力之消长紧密相连。尤其是程、

朱理学,迭经元祜党争与庄元学禁的打击,终于在南宋理宗时得到了朝廷的尊崇,此后,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思想。陆、王心学是宋明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派别。它与程朱理学既对立又统一,都是思孟学派的继承者。只是程朱主“道问学”,陆王重“尊德性,”而他们对于“性与天道”的探讨,都能“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形成各具特色的哲学与政治伦理学浑然一体的理学思想体系。程、朱、陆、王的思想学说是儒学的理论顶峰,后儒是难以企及的。

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市场经济在沿海和长江流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而此时盛行的阳明心学,对“愚夫愚妇”即普通民众也产生了吸引力,出现了以泰州学派为代表的平民儒学,这是两汉以来所没有的。明清之际的学者李二曲说:

象山虽云单传直指,然于本体犹引而不发,至先生(王阳明)始拈“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载不传之秘,一言之下,令人洞彻本面,愚夫愚妇诚可循之入道,此万

世之功。与此同时,一些激烈批评理学的“异端”思想家提出了若干赋于时代意义的新思想、新现念,但被统治者“极力划削,渐次消除”掉了。

理学在清代已呈颓势。一部分学者因清算宋学而回归于汉学,一部分学者则因逃避文字狱而藏身于历史考据学。清代汉学与两汉经学有很大不同,其中最主要是清代汉学与政治联系不很紧密,政治对学术的干扰减少,加之长期以来的学术积累(其中也包括宋学的学术积累),因而使清代学术获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就,尤其是乾嘉汉学,可以说是儒学史上最后也是最高一座学术巅峰。

(5)乾嘉时期是清代政治和文化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社会最为封闭的时期。乾隆末,英国派人来华,要求通商与互派使节,乾隆答复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以通有无。”嘉庄时,英国再度要求通商贸易,嘉庆又答复说:“天朝不宝远物,”“嗣后毋庸遣使再来,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乾、嘉二帝所谓“天朝”、“外夷”的观记,就是儒学的正统观念。迨至道光朝,西方侵略者决心发动战争,以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时,中国的统治集团毫无准备,“海舶猝来,惊若鬼神,畏如雷霆,”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转化。然而,传统儒学能否向近代转化,从历史上看,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公羊曾诱导整个儒学从古代到中古时代的转变;而在清末,康有为也试图以公羊偿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依据,使中国社会从中古走向近代,即进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社会改革。但是康有为的改革模式已非春秋大一统,而是当时正在发展资本主义的俄国和日本。与此同时,康有为也力图使儒学完成从中古到近代的历史性转变,并且希望按照西方基督教的模式变儒学为宗教。因此,时人称他为中国的马丁?路德。戊戎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并未因此放弃儒学宗教化的努力,直至民国初年,他还发起成立孔教会,并要求国会定孔教为国教,而这一切又随着帝制复辟失败而告终。

清末爱国志士黄遵宪曾经指出,康有为见二百年前天主教之盛,以为泰西富强由于行教,遂欲尊我孔子以敌之,不知崇教之说,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又说,孔子为师表,而非教主,“古之儒者言卫道,今之儒者言保教”,都是不必要的“今日但当采西人之政,西人之学,以弥缝我国政学之蔽,不必复张吾教,与人争是非,较长短也。”应当说,黄遵宪对康有为的批评是中肯的。因为将儒学宗教化已经背离了儒学的本旨,也与近代社会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不相容。

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早已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不复存在了。但是,儒家作为一个学派肯定还将存在下去。古老的儒学能否转变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新的思想学说,如其能够转变,又将怎样转变,其内容如何,形态如何,这不仅需要时间,更有待于后儒的探索和创造。而要真正有所结果,则似需对儒学发展历史有一客观而又科学的了解和认识。这也就是我们

所以要集数人之力撰著而成这部《中国儒学发展史》的主要原因。

明清之际的学术话语转型与儒学的转折(一)

明清之际的学术话语转型与儒学的转折(一) 关于中国“近世哲学”是否具有“近世性”或“现代性”①]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其答案不取决于这个问题本身,而是与论者对明清之际学术的性质的认识密切相关。因为明清之际代表中国“近世”学术从宋学走向清学的一个重要转型期。上述所谓“近世性”或“现代性”的问题,如果换一种表述,也可以转陈为这一“转型”是否使中国“近世”哲学“转”出了“近世性”或“现代性”的问题。因此,对于原问题本身,我们可以不必急于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如果我们能够先在地对这一问题的前提性话题,即明清之际的学术话语转型做一个有针对性的解析,也许对深化原话题的探讨会更有助益。 对于明清之际的学术转型及其内涵和性质,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②]本文将不具体展开评判各派观点的优劣,但笔者特别强调,对明清之际学术性质的研究和评价,应该注意解决好宋学与清学之间的复杂关联,既要注意宋学与清学之间的革命性与断裂性,又要兼顾二者的继承性与连续性。如余英时先生就认为,“六百年的宋、明理学传统在清代并没有忽然失踪,而是逐渐地溶化在经史考证之中了”③]。这样的看法,可以说是采取了一种将宋学与清学“合而观之”的态度(这是借用的吴根友教授的说法),这可能更为符合思想史发展的实际,这样的思路对于我们展开下文的讨论和分析也极具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笔者认为,明清之际的学术话语转型,如果用一句话来简单地加以概括,就是从宋明时期的理气心性之学向清代的经史考证之学的转变。宋明学术的主流话语当然是儒学话语,而宋明儒学的主流话语则是以理气心性之学为核心的理学或宋学话语,但在理学话语之外,宋明时期的儒家思想中还同时存在着两股潜流,一股是经史考证之学,一股是经世致用之学。这两股潜流在宋明儒家思想中虽只占据次要地位,但是在“天崩地陷”的明清之际,由于一一系列内外机缘的共同作用,这两股次要的潜流逐渐演变,蔚成大潮,并终于在干嘉时期一跃成为整个清代学术的主流,由此使儒学的面貌和方向发生了又一次重要的历史性的转折。 一、明亡的冲击与理学的危机 明清之际学术话语的转型,首先是明朝灭亡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的政治和文化后果。江山易代所带来的不同寻常的社会政治动荡和文化心理震撼,给了当时的知识阶层以巨大冲击。面对明朝土崩瓦解、满洲入主中原的事实,儒家士大夫们痛心疾首,他们痛定思痛,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只有深刻反省前代学术,才能为汉民族政治统治和文化精神的复兴以及有效解决现实问题找到出路。于是宋明理学的霸权地位及其合理性受到了质疑,宋学的学术理念及其造成的无可挽回的后果遭到严厉批评,从而引发了儒学发展史上一场深刻的危机。 当时的遗民知识分子们普遍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理学的空疏无用和理学家的清谈误国。明亡后流亡日本的大学者朱之瑜在总结明清更迭的历史教训时,把理学比之于能工巧匠的雕虫之技,认为其弊病就在于“屋下架屋”而“无益于世用”。他说:“宋儒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况又于其屋下架屋哉?”④]他引南宋事功派学者陈亮为同调,主张“为学之道,在于近里着己,有益于天下国家,不在乎纯弄虚脾,捕风捉影”⑤]。方以智指斥宋儒蹈虚空谈,认为“宋儒惟守宰理,至于考索物理时制,不达其实,半依前人”⑥],“空穷其心,则倏忽如幻”⑦]。黄宗羲批评宋明儒者空谈性理,不务实际,招致社会黑暗,民族败亡,他说:“儒者之学经天纬地,而后世乃以语录为究竟,仅附答问一二条于伊洛门下,便厕儒者之列,假其名以欺世。……徒以‘生民立极,天地立心,万世开太平’之阔论,钤束天下。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蒙然张口,如坐云雾。”⑧]傅山亦批评宋明理学家崇尚空谈,不务实事,他说:“宋人议论多而成功少,必有病根,学者不得容易抹过。”⑨]顾亭林认为,理学末流实乃“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⑩],他严厉谴责宋明理学家“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11]。 由理学的教义在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面前,显得苍白贫乏。理学家们尽可以把理气心性之论

南开19春学期(1709..)《20世纪中国歌曲发展史(尔雅)》在线作业

(单选题)1: 《东方的暴君》的作者是谁? A: 光未然 B: 冼星海 C: 马思聪 D: 刘天华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黄河大合唱》的作曲是谁? A: 光未然 B: 冼星海 C: 鲁迅 D: 李大钊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以下歌手演唱过《牵手》的是? A: 苏芮 B: 张惠妹 C: 卓依婷 D: 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以下作品不是朱践耳作曲的是? A: 《唱支山歌给党听》 B: 《打得好》 C: 《翻身的日子》 D: 《摇船歌》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下列歌曲体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风貌? A: 《年轻的朋友们我们来相会》 B: 《毕业歌》 C: 《盼红军》 D: 《到敌人后方去》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孟庭苇是哪一年代的歌手? A: 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9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以下歌曲唱出王菲歌曲主题的是? A: 《爱与痛的边缘》 B: 《旋转木马》 C: 《红豆》 D: 《流年》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轻轻的一个吻,已经打动我的心,深深的一段情,叫我思念到如今……”是()歌曲的歌词。 A: 《第二道彩虹》 B: 《月亮惹的祸》 C: 《只爱陌生人》 D: 《月亮代表我的心》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汤武革命,顺乎天象而应乎人”,出自哪里? A: 《礼记》 B: 《国语》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送别》最早是哪个国家创作的? A: 日本 B: 美国 C: 中国 D: 法国 正确答案: (单选题)11: 《大海航行靠舵手》具有以下哪种性质? A: 奴性 B: 口号 C: 吃人 D: 道德 正确答案: (单选题)12: 下列词语不属于摇滚范畴的是? A: 扒带 B: 翻生 C: 打口 D: 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单选题)13: “枪杆子里出政权”是谁说的?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蒋介石 D: 孙中山 正确答案: (单选题)14: 《在希望的田野上》创作于哪一年? A: 1979年 B: 1981年 C: 1980年 D: 1982年 正确答案: (单选题)15: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讲的是哪个地区? A: 海南省 B: 福建省 C: 广东省 D: 广西省 正确答案: (单选题)16: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作者是? A: 美丽奇格 B: 阿拉腾奥勒 C: 科尔沁夫 D: 嘎达梅林 正确答案: (单选题)17: 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中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一些原创歌曲一般称为()。A: 新民歌 B: 颂歌 C: 学堂乐歌 D: 革命歌曲 正确答案: (单选题)18: 以下歌曲不属于齐秦的是?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 古钱币简介: 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不仅如此,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闲,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古钱币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的钱币之学。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渣、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中国古钱数量之大,品类之盛,分布之广,为世界所罕见。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三千年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而且对周边许多国家和民族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从另一个层面写就的中国古代历史。 青铜之光---原始钱币【约前21世纪前770年】 大约在三、四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天然的海贝充当商品交换中的媒介--货币。商周是贝币使用的鼎盛时期,所以,贝也就自然成为人们衡量财富的象征。贝币作为我国最早的货币形式之一,今天仍然留有明显的遗迹。在我们使用的汉字中,贵、贱、财、货、买、卖等与财富价值交换有关的文字上,依然与贝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天然海贝经常供不应求,于是便产生了石贝、玉贝、骨贝等代用品。贝币书写了中国古钱币历史的开端,而石贝和铜贝的出现更标志着当时商业的逐渐发达和对冶炼技术的掌握。 殷商晚期以海贝为形式的青铜铸贝出现了,1971年,出土于山西保德商墓中的这枚保德铜贝,完全算得上是中国铜铸币之鼻祖,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铸币。 异彩纷呈---先秦【前770年-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的繁荣使得金属铸币被推上了中国货币史的前台,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当时的货币也逐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流通领域和货币体系,在中原地区,由农具铲的演变在货币上出现了空首布,也称铲布。在南方的楚国,一种铸成椭圆形的蚁鼻钱应运而生,这种又称为鬼脸钱的货币,形状酷似贝币,应该是铜贝的高级形式。当时,由实用刀转化而来的一种货币,称为刀币,流通于齐、赵、燕等国。到了战国时期,仿照纺轮或璧环的形式在我国北方的魏、秦等国出现了圆形铜铸币圜钱。至此构成了先秦时代中国货币史上早期较为完备的四大货币体系。 在这一阶段,除了青铜被选择为货币的载体之外,黄金这种被称为天然货币的金属,这时也早早地出现于流通领域,侧身于早期中国货币史的记载之中,战国时期楚国的爰金,便是中国最早有固定形式的黄金铸币。

《礼记》的主要内容教学文稿

《礼记》的主要内容

《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因而,历代为《礼记》作注释的书很多,当代学者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们这里选录的原文依据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则广泛参阅了各种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准确简明易懂。选录的篇章由作者加上标题(原文只有篇名,每篇原文都较长),原则上采用选文的首句作标题,注释中只说明选自某篇。 《礼记》由多人撰写,采自多种古籍遗说,内容极为庞杂,编排也较零乱,后人采用归类方法进行研究。东汉郑玄将49篇分为通论、制度、祭祀、丧服、吉事等八类。近代梁启超则分为五类:一通论礼仪和学术,有《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篇。二解释《仪礼》17篇,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篇。三记孔子言

汉代儒学的神学色彩

2004年第4期总第181期 齐鲁学刊 QI/UIOURNAL No.4 GeneralNo.181汉代儒学的神学色彩 王子今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5) 摘要:儒学在汉代与政治权力相结合,逐渐扩张其政治影响。有的儒学学者刻意迎合当权者的需要,将儒学改装为带有政治神学色彩的学派。后来“儒教”说法的出现,也与汉代儒学神学化色彩的浓重有关。汉代儒学文献中还可以看到反映民间巫术影响的痕迹,也值得研究者注意。 关键词:汉代;儒学;董仲舒;神学化;宗教化 中图分类号:B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22X(2004)04—0108—06 儒学在汉代同时经历了政治地位提升和社会影响普及的过程。其神圣化和世俗化的演进,都体现出神学色彩愈益浓重的特征。考察相关现象,当有益于深化对儒学史和汉代文化史的认识。 一、儒学和政治权力的结合 汉武帝时期,中国文化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汉武帝时代是英才荟萃的时代,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在这一时期都有繁盛丰实的创造性的成果。当时的西汉帝国以其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辉煌成就成为东方文明的骄傲,在世界的不同文化体系之中居于领先的地位。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都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当时的思想与学术,也表现出新的面貌。 汉武帝时代影响最为久远的文化政策,是确定了儒学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史记?儒林列传》记载,齐地儒生公孙弘以精通《春秋》之学升迁为天子信用的重臣,又封平津侯,于是“天下之士靡然向风矣”,这宣示了儒学地位的上升,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公孙弘作为齐鲁儒生的代表,建议各地荐举热心学问、尊敬长上、政治形象完好、乡里关系和顺,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加以培养,充实政府机构,“以文学礼义为官”,这一建议为汉武帝所认可。从此之后,“则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汉武帝时代,贬斥黄老刑名等百家之言,起用文学儒者至数百人[13(P3118),推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2](P212)的文化政策,结束了“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令后学者有所统一”[2](P2523—2526)。这一历史性转变,开创了独尊儒术的政治文化局面,儒学之士在文化史的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 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重大变革,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有限制和遏止的消极作用。但是,这一变革肯定了“以教为本”,否定了“以法为本”,强调文化教育是“为政之首”,主张“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3](《精华》),从而对中华民族重视文化、重视教育传统的形成,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之后,在百家争鸣时代形成的平民主义风格有所消退,开始出现为政治服务的倾向。所以,被司马迁称作“汉家儒宗”的叔孙通有“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的名言[1](P2722)。在汉王朝巩固和完善专制统治的时 收稿日期:2003一i0—31 作者简介:王子今(1950一),男,河北武安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08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概述作为传统文化得源泉之一,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其独特得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从远古神话得诞生,到明清章回小说得高潮,古典小说有如其她文体般曲折而漫长得发展历程。然而,一直生存于正统文人鄙夷眼光下得小说,由点点萌芽到后期得繁盛,它艰难得发展史更值得我们去了解与研究。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在先秦时期得《庄子》中,就有了对小说得定义。古典小说起源于上古得神话传说,如女涡补天、夸父逐日等,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已有记载。这些神话传说,就是先人渴望得到神灵庇护,并用来解释现实生活无法理解得现象,而生发想象出来得,同时也就是小说发展得最早源头。 到了魏晋六朝时期,便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指出:“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见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在当时得文化氛围与社会因素得影响下,小说雏形以志人志怪得形式诞生了。 而“称道灵异,张皇神鬼”,并非像后来那样为了影射社会现实,而就是当时得人们确实相信阴阳神鬼得存在,并且作者自认为就是实况记录,而非虚构捏造,也就就是无意创作了小说,这些与当时得社会文化

有着密切得关联。其中,志怪以干宝得《搜神记》为代表,内容多为神灵感应,妖祥卜梦,怪物作祟,以写神灵鬼怪及妖异怪诞之事为主。志人得代表作为刘义庆得《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以记录士人得言谈轶事为主。小说得共同特点为作者自认实录,且篇幅短小、叙述简略,一般被学界称为“古小说”,就是小说得史前形态。这为之后小说得发展与分流奠定了基础,影响着之后小说得创造。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录,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现者,乃在就是时始有意为小说。发展到唐代,小说发生了巨大得变异,由六朝时无意创作转变为“有意为”之,由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转向了现实生活,由简略“实录”转化为辞藻丰富,在文化艺术上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就是一次质得飞跃。其间作品多为传奇故事,代表作有李朝威得《柳毅传》,元稹得《莺莺传》,白行简得《李娃传》,杜光庭得《虬髯客传》,李公佐得《南柯太守一梦》等。 至于宋代,一方面,文言小说得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只就是对志人志怪、唐代传奇得继承,并无过多得发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宋一代文人之为志怪,既平实而乏文彩;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且远不逮,更无独创之可言矣。”不过,宋代时期对文言小说得发展还就是起了一定得铺垫与推动作用。北宋初年,朝廷组织文人编纂了一部 500卷得《太平广记》,收集前代野史、小说、传记之大成者,使得许多六朝志怪、唐代传奇都借此得以流传,为明清小说得创作提

中国的历史发展(全)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万年前地元谋人,止于年地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地历史. 中国近代史地时间为,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年“五四”运动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b5E2R。 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地时间为,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年“五四”运动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p1Ean。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后期资本主义地产生和民族危机地加深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和清朝地灭亡 中华民国初期北洋军阀地统治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地创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地实现 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年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地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地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地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地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地,取得地胜利是辉煌地.DXDiT。 建国后地头三年,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地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地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地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解放区土地制度地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地“三反”运动,开展了打退资产阶级进攻地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地“五反”运动.对旧中国地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很有成效地改造.在胜利完成繁重地社会改革任务和进行伟

安徽省合肥市招教预测卷卷一

安徽省合肥市招教预测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 1.“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提出上述主张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2.“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察度)百姓耳目之实”“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谓“三表法”。它的提出者是()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孔子 3.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下列观点不属于朱熹的教育主张的是() A.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 B.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C.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D.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4.关于古代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古代斯巴达军队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 B.印度“古儒”学校课程渗透着婆罗门教神学思想 C.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D.古代埃及的文士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雄辩家 5.下列观点不能体现教育平等观念的是()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学不躐等 D.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体现的教育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疏导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导向性原则 7.科学老师要想知道学生是否会做载物玻璃片,美术教师想要了解学生的绘画水平,品德老师要判断学生的道德水平,最适合的方法是() A.纸笔测验 B.表现评价 C.作品评价 D.现场答辩 8.社会是变化发展的,德育不能仅传授给学生固定的价值观点,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这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A.体谅模式 B.集体教育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价值澄清模式 9.教学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持上述教学观的理论流派是() A.行为主义 B.存在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10.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是() A.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B.教师成长=观摩+分析 C.教师成长=培训+进修 D.教师成长=学习+实践 11.“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句话表述的课程目标是() A.表现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普遍性目标 D.生成性目标 12.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知识的界限,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以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将内容组织起来。这种组织形式是() A.垂直组织 B.横向组织 C.纵向组织 D.序列组织 13.形式教育论的基本观点是() A.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学习知识本身包含着能力的培养 B.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知善”,即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历史专项选编汉代儒学成为儒学思想解析版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历史专项选编汉代儒学成 为儒学思想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 A. 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 B. 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 C. 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 D. 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 B 材料中〝对正当性的信仰〞,其〝信仰〞为思想方面的,意为〝在思想上树立一个权威,使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故B项中〝君权神授〞,神化了皇权,美化皇帝统治的合法性,故符合; A项中〝民贵君轻〞不是强调统治者的权威性,而是强调民众的重要,故排除. C项〝格物致知〞和D项〝知行合一〞是理学中强调自我道德休养,与题中服从统治者的信仰不符.故排除; 应选B、 此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思想和宋明理学,要求掌握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和影响.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主流思想,一方面了解它作为正统思想的原因,认识它的发展过程也是为迎合君主专制加强的需要而不断改造的过程,它是封建专制统治下思想专制的产物.另一面也要认识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中的积极影响. 〝太〞:现代汉语解释为〝过于、很、高、大〞等,在日语中有〝粗、胖〞之义,韩语中有〝大的、最初〞等意思.〝祭〞:现代汉语解释为〝对死者表示追悼的仪式〞,在日语和韩语中,除了这层意思,还增加了〝节日〞的用法,如〝樱花祭〞.可见中、日、韩三国〔〕

A. 存在文化共通之处 B. 曾经同族同宗同文 C. 古代崇尚儒家思想 D. 自古和睦形同一家 A 材料反映出中日韩在文化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故A正确; 中日韩不是一个民族,故不存在同族同宗,故排除B; 材料中没有表达古代就崇尚儒家思想.故排除C; 日本对中国在古代和现代都发生过侵略战争,因此不能说〝自古和睦形同一家〞,故排除D、 应选A、 此题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其对东亚文明的影响. 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了解在古代中国在东亚文化圈中起主导作用,中国的儒家文化影响了东亚其他国家的文明. 如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说明〔〕 A. 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 B. 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C. 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 D. 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 B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第一编先文学 第一章先文学概说 1.概述先文学的发展历程。 2.简述先历史散文的发展历程。 3.简述先诸子散文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二章神话 1.举例叙述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容。 2.结合具体作品,试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 3.结合《鲧禹治水》、《女娲补天》,谈谈上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4.名词解释:神话。 第三章《诗经》 1.《诗经》的集结与成书的大致情况如何? 2.《诗经》是如何分类与编排的? 3.汉代的传《诗》的情况如何? 4.《诗经》的思想容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5.结合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6.举例论述、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7.《诗经》的语言和形式特点有哪些? 8.从《大雅·生民》、《王风·黍离》、《风·蒹葭》、《卫风·氓》、《豳风·七月》、《小雅·采微》、《王风·君子于役》中,选择两篇进行赏析。 9.名词解释:《诗经》、“诗之六义”、赋比兴、风雅颂、三家诗、毛诗、毛诗序。 第四章历史散文 1.简述《尚书》的文学价值。 2.简述《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3.简述《左传》的基本思想。 4.试论《左传》的主要文学成就。 5.举例论述《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6.选择《左传》中《晋公子重耳之亡》,或《晋楚城濮之战》进行分析。 7.《国语》的主要艺术特点有哪些? 8.简析《国语·邵公谏弭谤》的艺术特点。 9.举例论述《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0.选择《战国策》中《始将连横》或《谖客孟尝君》进行分析。 11.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第五章诸子散文 l.谈谈你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2.简论《论语》的艺术特点

世纪歌曲发展史全部

歌曲发展史下的历史分析(三) 1.关于五四运动说法正确的是(C) A要求民主和彻底接受西方文明 B反对封建和彻底接受马克思主义 C接受西方文明的同时也要抵抗帝国主义的拉夺 D以上都不对 2.邓丽君的歌曲代表了上个世纪(B) A70年代 B80年代 C90年代 D不能作为代表 3.歌曲《松花江上》属于(B)类型的歌曲 A世纪之歌 B离散之歌 C城市流行歌曲 D以上都不对 4.被迈克尔杰克逊等西方人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很有信仰的那首中国歌曲是(C) A泪洒天堂 B月亮代表我的心 C啊姐鼓 D我只爱陌生人 5 美国歌唱家罗伯逊把王洛宾的哪首歌曲唱到了西方C A青春舞曲 B达坂城的姑娘 C在那遥远的地方 D半个月亮爬上来 6 五四运动以来,我国的歌曲慢慢变得(D) A西 B娱乐化 C国际化 D大众化 7 《翻身农奴把歌唱》这首歌背景是在:(D) A新疆 B 内蒙古 C宁夏 D西藏 8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属于(C) A民族颂歌 B进行式颂歌 C军旅歌曲 D以上都不对 判断题 1.《到农村去,到边疆去》这首歌是文革时期的知识青年之歌。是 2.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我国的民歌也或多或少发展了变化。是

3.《夜上海》这首歌是在战乱年代产生的,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否 4.《我只爱陌生人》这首歌代表了90后孩子的心声。否 战乱年代的离散之歌(三) 1.关于左翼运动说法正确的是(C)共产党领导的 2.《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是(C)聂耳 3.对歌曲《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可以看成一种榜样歌曲 B可以反映当时的一种状况 C写于上个世纪50年代 D以上都对 4.歌曲《大路歌》刻画的是(B)的形象。工人 5.独唱歌曲的产生表示歌曲情感怎样的一种转变(B)由个人向集体的转变 6.歌曲《黄河大合唱》中的经典之处有(D) A开头采用朗诵形式 B歌曲充满了乐观的革命情绪 C歌曲抒情,表达感情 D以上都是 7.《救亡进行曲》是(C)的歌曲。抗日战争时期 共和国歌曲发展的民歌渊源(三) 1.能体现出军旅歌曲结束的歌曲是(B)当兵干什么 2.歌曲《我的祖国》是(C)电影中的插曲。《上甘岭》 3.歌曲《军港之夜》是(C)时期的歌曲。改革开放初期 4.新中国新文化的特点有:(D) A弘扬传统文化 B改造传统文化 C提倡科学思想 D以上都是 5.为歌曲《我的祖国》作词的是(D)乔羽 6.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属于(D)类型的歌曲。源于进行式歌曲发展的颂歌 判断题 1.改革开放初期依然流行军旅歌曲,这是一种反常的现象,不好解释。否 2.从歌曲的发展史来看待历史,不能完全用否定的眼光看待文化大革命,其发生也许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 3.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美丽其格还是学生的时候创作的。是 4.当人民在歌颂自己崇拜自己的时候,其狭隘性就到了封闭的时刻。是 5.歌曲中的“武化”现象是新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一个最根本的文化行为。是 6.歌曲《歌唱祖国》是源于民族发展的颂歌。否 校园歌曲(二) 1.歌曲《打倒军阀》是根据什么歌曲改编的(A)《两只老虎》 2.《种大烟》是(D)的民歌。河北 3.歌曲《梦到家和故乡》被李叔同重新填词后,歌名改为(C)《送别》 4.属于河北民歌的是(D)《孟姜女》 5.《九反朝阳》是(D)的民歌。吉林 6.《绣荷包》是(C)的民歌。陕北

中国文化发展史.pdf

中国文化的发展 回望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积淀了璀璨的华夏文化。中国文化始终作为 世界文化中的奇葩,映射着历史的光辉,展现着民族的风华。 在世界文明中,中国文明作为唯一在历史长河中永不淫灭的古国文明,始 终离不开中国文化之魂。这种寄于民族之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中不断积淀, 不断变得博大精深。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文化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载体,每一种 文化载体,都体现着各异的社会风情和漫漫的历史道路。在中国远古时期,由 口头文化发展起来的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作为中国文化间接记录,展示了中国 古代文明开始的发展道路,甲骨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字起源与发展的直接记录。 文字的出现不仅是文化进步的体现,更是文明的飞跃。远古的中国文化主要集 中于宗教崇拜和原始艺术,没有高度统一的形式,体现的是先民粗狂的情感意 识和活跃的自然认识。自夏朝开始,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由自由 性向统一性转变,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各个部落文化融合,其中以华夏文 化为代表。自殷商西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开始形成。在当时,具有“象形”、“会意”、“形声”等的造字规则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1) 。伴随着文字的产生,相随的一些典籍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实体 文化的逐步形成。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轴心时代。走过周朝礼乐文化时代,春秋时 期伴随着国家动乱,群雄争霸历史背景,出现了各种政治流派和文化主张,呈 现百家争鸣的格局。社会动乱和政治模糊为当时文化发展创造了许多条件。诸 子兴起,各展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儒、道、法、墨各大学派应运而生。创立诸 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 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

嘉兴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嘉兴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高一历史卷2017.06 说明: 1.本试卷分试卷Ⅰ(选择题)和试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 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Ⅰ的答案应填在答题卡上(或按所在学校要求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上);试卷Ⅱ的答案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做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中国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至今不失其时代意义。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家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兼相爱,交相利 D.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有学者提出,东周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振奋和浪漫的一个阶段”。 从思想角度分析,“浪漫”最可能是依据 A.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 道家思想 3.下图为汉字“鸡”的书法艺术作品。其中属于篆体艺术形式的是 4.在个人学习和修养方面,有人提出见解:“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位人物是下列选项中的 A.张载 B. 朱熹C.陆九渊 D. 王阳明 5.弗朗西斯?培根对古代中国的一些发明创造推崇备至,认为其中的三种分别在文学、战争和航海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航海上”的发明当指 A.指南针 B. 运河开凿 C. 俞大娘航船 D. 海上丝绸之路

6.顾炎武生逢乱世,于是希望以真才实学救济天下,写出不少著述。其中包括 ①《明夷待访录》②《日知录》③《天下郡国利病书》④《船山遗书》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7.苏轼是文学、艺术大家,他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揭示出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特点之一为 A.注重诗意B.强调法度 C.重视技法D.追求个性 8.古代中国有数量丰富的各类文学作品,其中被誉为“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的是 A.《诗经》B.《离骚》C.《上林赋》D.“三吏”9.明清时期描写英雄传奇的小说汗牛充栋。其中,为此类作品创作树立楷模的是A.《西游记》B.《儒林外史》 C.《水浒传》D.《红楼梦》 10. 受林则徐委托,魏源编撰了《海国图志》一书。以下对该书主旨思想的评述,准确 的有 ①有利于打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②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④使“睁眼看世界”成为了社会思潮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1.从1903年开始,一股“黄帝热”在中国蔓延:越来越多的刊物采用黄帝纪年、不同版本黄帝肖像画的出现及流传、不断增多的有关黄帝事迹论说的出版等。其反映出的社会思潮是 A.物竞天择 B. 驱除鞑虏C.民主共和D.君主立宪12.有人提出: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把人从专制的桎梏之下解放出来。其本质含义是新文化运动 A.引进了西方政治B.实现了人的自由 C.推翻了君主制度D.推动了思想启蒙 13.有研究者从孙中山的演讲中发现,从1905年到1923年他的“民族主义”观点有了升华。他应该会日益强调 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君主专制 C.保障民主权利D.限制大资本家

汉族的发展和文化#精选

简单梳理汉族的发展和文化 班级:10政治(本)姓名:元通学号:20100304041091 如果问:“你是一个什么民族”?你可能说你是汉族,但对于汉族,你又了解什么?又知道一些什么呢?汉族在我们大家庭中是占大多数的,有多少人知道汉族的形成和汉文化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梳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一、汉族的形成: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炎黄集团是汉族的一个主源,正是因为炎黄集团与汉族有族源关系,汉族世代尊黄帝为鼻祖,称之为“人文初祖”;至今位在陕西中部的黄陵县,传说为黄帝之墓的黄帝陵,在数万株千年古柏的簇拥中耸立在桥山上,成为汉族起源的象征。 汉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又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

及部分蛮、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的阶段,最后形成于汉代漫长而复杂的三个历史阶段。 1.夏、商、周、楚、越诸族的相继崛起,汉族的形成起始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 2.华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铸成,作为历史上发生的东西,民族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着,变化着。 3.汉族在“大一统”中形成。中央集权“大一统”封建国家更集中、更强大,使统一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华夏民族完成了向汉族的发展和转化;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总之,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潮流的席卷之下,杂居得愈久,民族心理沟通得愈深,汉族先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快,汉族这个由许多民族混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发展,终于成为世界第一大族。

中国书法发展史简介

中国书法发展史简介 在现行人教版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中,叙述了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那么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发展的呢?在这里我们就来认识和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 (一)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 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萌生于汉字形成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关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 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金文指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又称铭文),主要代表是西周《毛公鼎铭文》,其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 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

都大大削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二)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 秦始皇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划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

评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word精品

评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中国儒学发展史和中国思想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史载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年不窥园” ,是当时颇有影响的教育家。董仲舒在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汉武帝所采纳。他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宗教天道观、阴阳、五行学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儒学思想体系。 公元前140 年汉武帝即位以后,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边境安全问题、地方割据势力等问题依然威胁着西汉中央政权。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是汉武帝当政时的重要任务之一,汉武帝需要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寻求提高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的理论依据。而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 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董仲舒的政治儒学的理论建构与贡献可概括为:一个基础、一个实质、四项精要、四大特点。以《公羊春秋》为基础,推崇大一统的王道政治主张,主要宣扬“大一统” ,“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以德治国”等思想主张。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董仲舒认为朝代的更替不是依循五德运行的顺序,而是依循“三统” ,即黑统、白统、赤统的顺序。他在《三代改制质文》中说:每个朝代都依循一统,每统又各有其为政的系统。 《春秋》本是鲁国的史书。按董仲舒一派的说法,《春秋》乃是孔子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其中,孔子树立了他的道统的统治。孔子代表了黑统,并创建了黑统的各项制度。董仲舒对《春秋》的解释十分著名,他的各项学说都可以从《春秋》中找到根据,换句话说,他的理论权威来自《春秋》,这是他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春秋繁露》的缘故。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 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这在当时对减轻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节约民力,保证农时,使土地和劳动力有比较稳定的结合,以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巩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有进步意义。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提倡孝道。董仲舒利用阴阳五行学说来体现天的意志,用阴阳的流转,与四时相配合,推论出东南西北中的方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而且突出土居中央,为五行之主的地位,认为五行是天道的表现,并进而把这种阳尊阴卑的理论用于社会,从此而推论出“三纲五常”的道德哲学。这里所说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五常为董仲舒提倡之后,成为我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皇朝统治的工具。 董仲舒的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他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人格神,不仅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因此,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 。人与天是相合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继承了思孟学派和阴阳家邹衍的学说,而且将它发展得十分精致。 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他认为“道”是源出于天的,“天不变,道亦不变” 。即是说“三纲五常” 、“大一统”等维护 统治秩序的“道”是永远不变的。那么,如何解释皇位的更换和改朝换代呢?为此,他提出了“谴告” 与“改制” 之说。他认为统治者为政有过失,天就出现灾害,以表示谴责与警告。如果还不知悔改,就出现怪异来惊骇。若是还不知畏惧,于是大祸就临头了。他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受命于天,而认识的目的是了解天意。通过内省的途径就能判断是非,达到“知天”的目的。另外还必须通过对阴阳五行的观察,才能达到对天意、天道的了解。正是按照“尽心” 、“知性”、“知天”的模式,达到“天人合一” 。他还认为通过祭祀能与神相沟通,使之能看见一般人所看不见的东西,这样就能知道天命鬼神了。这种认识论达到了秘的程度。 董仲舒的思想,是西汉皇朝总结历史经验,经历了几十年的选择而定下来的官方哲学,对巩固其统治秩序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起了积极的作用。董仲舒不仅是正宗神学的奠基者,又是著名的经学家。他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思想家,为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如何进行统治的理论基础。 董仲舒第一次将儒家思想成功地运用于中国的政治实践,推动汉王朝建立了"大一统"的基本政治格局和礼乐行政制度,影响中国政治文明近两千年。 (一)为汉初的政治、社会新秩序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成功地解决了时代面临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维护了封建政权统一和稳固,保障了国家长治久安。 董仲舒把源於阴阳、五行家的形上学根据与儒家的天命、天道结合起来,以"天人感应" 说确立" 君权天授" 、" 君权神圣"观,为王权的合法性进行了哲学上和神学上的有力论证。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