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作品注释

①中岁:中年。

②道:这里指佛教。

③家:安家。

④南山:即终南山。

⑤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⑥胜事:美好的事。

⑦值:遇到。

⑧叟(sǒu):老翁。

⑨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作品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终南别业》赏析:

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这是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诗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道”,指佛教。“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近”,也可以指“晚年”。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山林的生活自在无比,兴致来临之际,每每独往山中信步闲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诗人自己能心领神会。“每”,表明“兴来独往”非常频繁,不是偶然为之。“独”,并非没有同调之人,事实上,诗人隐居之际不乏同调之人与其往来唱和,如张諲、裴迪等,此处当指诗人兴致一来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个洒脱的隐者形象便展现到了读者面前。从字面意义上看,隐隐约约带有些落寞,但谁又能说这种情致不是件快乐的事呢?“胜事空自知”,亦然,一个“空”字,也许带有几分无奈与孤独,但诗人是陶醉于这种山林情趣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言“胜事”。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作者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清人沈德潜赞曰:“行所无事,一片化机。”(《唐诗别裁集》)“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了“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陶潜有诗云“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着“无常心”“无住心”。因此,“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

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从结构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对偶工稳,一贯而下,从艺术手法上看,此二句俨然是一幅山水画,是“诗中有画”也。

结句写作者在山间偶然碰到了“林叟”,于是无拘无束地跟其尽情谈笑,以致忘了时间,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跃然纸上,与前面独赏山水时的洒脱自在浑然一体,使得全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偶然”二字,贯穿前后,却行迹全无,其实,“兴来独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何尝不是“无心的偶然”呢?然诗人至此方借“值林叟”点出“偶然”二字,可见艺术手段之高超。因为处处“偶然”,更显现出心中的悠闲自在。“谈笑无还期”结句自然,却暗藏哲理,诗人因为体悟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之境,从而忘记了那流迁无常的世俗世界,这是真正的“空”境。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积雨辋川庄作 说课稿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各位评委们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积雨辋川庄作》(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本文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推荐作品的第一首诗。该单元以“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为主题展开。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2、教材的特点和作用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蓝田烟雨图》已经失传,但此诗与其所描写的意境相似。 《积雨辋川庄作》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一主题的典范之作。这首诗主要通过描绘久雨中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风光,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淡泊自然的心境。 3、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这篇诗歌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如下: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诗歌寓意。 2、领略诗歌的绘画美。 3、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这首诗是通过意象描绘画面来表达情感,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领略诗歌的绘画美。 由于学生对于诗歌鉴赏方法掌握还不是很熟练,我将本课的学习难点确定为: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说教法、学法: 1、教学时数:一课时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 3、教学方法:诵读法(通过吟诵,让学生自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的激发);讨论法(通过学生相互讨论,互相补充,有助深入全面理解诗歌情感);点拨法(学生陷入迷途时,适时的点拨启发,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 4、学习方法: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 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2分钟)

王维古诗《积雨辋川庄作》赏析

王维古诗《积雨辋川庄作》赏析 《积雨辋川庄作》此诗以鲜丽生新的色彩,描绘出夏日久雨初停后关中平原上美丽繁忙的景象。全诗表现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一起来看下!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 ⑴积雨:久雨。辋(wǎng)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 ⑵空林:疏林。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义公习禅处,结宇依空林。”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 ⑶藜(lí):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黍(shǔ):谷物名,古时为主食。饷东菑(zī):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饷:送饭食到田头。菑: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地,此泛指农田。 ⑷漠漠:形容广阔无际。唐罗隐《省试秋风生桂枝》诗:“漠漠看无际,萧萧别有声。” ⑸阴阴:幽暗的样子。唐李端《送马尊师》诗:“南入商山松路深,石床溪水昼阴阴。”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啭(zhuàn):小鸟婉转的鸣叫。鸟的宛转啼声。黄鹂:黄莺。 ⑹“山中”句:意谓深居山中,望着槿花的开落以修养宁静之性。习静:谓习养静寂的心性。亦指过幽静生活。南朝梁何逊《苦热》诗:“习静閟衣巾,读书烦几案。”槿(jǐn):植物名。落叶灌木,其花朝开夕谢。古人常以此物悟人生枯荣无常之理。其花早开晚谢。故以此悟人生荣枯无常之理。 ⑺清斋:谓素食,长斋。晋支遁《五月长斋》诗:“令月肇清斋,德泽润无疆。”露葵:经霜的葵菜。葵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之称。 ⑻野老:村野老人,此指作者自己。争席罢:指自己要隐退山林,与世无争。争席:典出《庄子·杂篇·寓言》: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

古诗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翻译赏析

古诗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翻译赏析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前言】 《双调忆王孙·赏荷》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此词记写秋天郊游,上片写观赏秋景的喜悦,下片写归去的依恋,展现出一幅清新广阔的秋日湖上风景图。词人不仅赋予大自然以静态的美,更赋予其生命和感情,显示出词人不同凡俗的情趣与襟怀。全词造景清新别致,描写细密传神,巧妙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物我交融的深秋美意,达到了物我两忘、融情于景的文学境界。 【注释】 ⑴双调忆王孙:词牌名。忆王孙,原为单调三十一字,此扩充为双调。此词词牌原为“怨王孙”,有误。 ⑵浩渺:形容湖面空阔无边。 ⑶秋已暮:秋时已尽。 ⑷红、香:以颜色、气味指代花。 ⑸苹:亦称田字草,多年生浅水草本蕨类植物。汀:水边平地。

⑹眠沙鸥鹭:眠伏在沙滩上的水鸟。 【翻译】 微风轻拂着湖水,更觉得波光浩渺,正是深秋的时候,红花叶凋,芳香淡薄。水光山色与人亲近,唉!我也说不清这无比的美好。莲子已经成熟,莲叶也已衰老,清晨的露水,洗涤着水中苹花,汀上水草。眠伏沙滩的水鸟也不回头,似乎怨恨人们归去的太早。 【赏析】 词的上片写初到湖上的感受,下片写归时的心情。起句写湖。从语气上看,初去时真是秋高气爽,日丽晴和,那辽阔的湖面上,水波不兴,平如明镜,湖光澈能,景色触和。忽然风起,吹皱湖水,层层涟漪,荡漾开来,激起浪花。因此说“湖上风来波浩渺”。“风来,”是事物变让的起因,对游人的印象较深,所以特地拈出。 次句写荷。“秋已暮”,就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中语),用以点明节候。这时湖中荷花已经葵谢,枝叶开始凋零,只有残存着的红花点点,不时散发出断续余香,整个湖面上呈现出一派秋日萧瑟的气象。 但,这无损于湖上的秀丽风光,它仍然是如清人刘凤浩咏湖诗说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此刻虽因节候不同,有所变化,但湖上景象仍然一样。尽管荷花色褪,乃至零落,而群山诸峰,倒影湖中,特别是遍山红叶与湖边垂柳,交相映衬,更加妩媚。树上鸣禽,叽叽喳喳;洲渚鸥鹭,负日眠沙;一动一静,饶有情趣,在给人以快慰之感,极尽游赏之乐,真有说不尽的无穷好。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全诗翻译赏析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作品译文: 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 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我已经是一个从追名逐利的官场中退出来的人,而鸥鸟为什么还要猜疑我呢?[2] 韵译: 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升; 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

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 山中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 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村夫野老,已经与我没有隔阂; 海鸥疑心,为何不信飞舞不停。 翻译二: 雨下了很久,空林中的炊烟,缓缓升起,蒸好饭做好菜送到东面的田里。广漠的水田上翩翩飞起了白鹭,浓密的夏天的树林中黄鹂悦耳地鸣叫着。在山中修身养性看林童参悟禅理,在幽深的松林下,采摘露葵素食斋戒。我这个老人与人无所争了,海鸥为什么还要猜疑呢? 词语解释: 菑:农田。 夏木:高大的树木。 野老:作者自指。 ⑴积雨:久雨。辋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 ⑵空林:疏林。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 ⑶藜(lí):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黍(shǔ):谷物名,古时为主食。饷东菑(zī):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饷:送饭食到田头。菑: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地,此泛指农田。 ⑷漠漠:形容广阔无际。 ⑸阴阴:幽暗的样子。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啭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教案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王维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 2、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品味诗人“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特色。 3、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鉴赏诗歌“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特色,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趟进诗歌的河流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六朝古诗到唐诗宋词元曲,大半部中国文学史主要是诗史。人们将中国古代诗歌喻为一条灿烂的银河,这条银河中最灿烂的星群,无疑是唐诗宋词。所以,在现在我们的语文高考试题中,诗歌鉴赏一直是个必考题。那么,我们鉴赏古代诗歌,要如何鉴赏,鉴赏些什么,考试又要考的什么内容呢?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选修1《唐诗宋词元曲选读》中的第一课《王维诗四首》,以此为例来跟同学们共同探讨。 二、走近作者:瞻仰大师的灵光 1、你喜欢王维的诗吗?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的可不少哦,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好么?(课件展示)《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山居秋暝》(高考必背篇目)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关于王维,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知道多少就说多少,好不好?(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王维(701-761) ☆结缘佛教:字摩诘,来源于《维摩诘经》。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诗佛”。 ☆仕途经历:官至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 ☆思想分期:前期奋发有为,后期亦官亦隐。

关于白鹭的诗句(3篇)

关于白鹭诗句(第一篇: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志和。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翱翔,江上黄绿色鱼儿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桃花是那样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箬笠,披着绿色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坐在船上,他被美丽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登金陵凤凰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全文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翻译】 凤凰台上以往有凤凰鸟来那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吴王宫殿及其中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小径中,晋代达官显贵们,就算以往有过辉煌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十分忧愁。 《积雨辋川庄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古诗全文如下: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翻译】

连日雨后,树木稀疏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人。广阔平坦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啼声。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我已经是一个从追名逐利官场中退出来人,而鸥鸟为什么还要猜疑我呢。 《白鸠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词全文如下: 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 白鸠之白谁与邻,霜衣雪襟诚可珍。 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驯。 首农政,鸣阳春。 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 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 阙五德,无司晨,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 鹰鹯雕鹗,贪而好杀。 凤凰虽大圣,不愿以为臣。 【译文】 敲响鸣钟,击响朗鼓。高歌《白鸠》,跳起拂舞。 白鸠毛羽洁白,谁能够与之为邻,霜雪样洁白衣襟弥感珍贵。 能平均公道地哺养七个子女,不抢食,食不噎,性情安驯。 首推农政,鸣贺阳春,催促农耕。 天子刻玉杖,上镂白鸠之形赐与老年人。 而白鹭羽毛虽然很白,但不纯真,外型洁白,其心不仁。 既没有鸡五种德性,也不司晨而鸣,还胡乱啄我芦苇下紫鳞鱼。 鹰鹯雕鹗,这些猛禽,均贪而好杀。 凤凰虽然具有大圣德行,也不愿与之并列为臣。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③。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④。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⑤。 注释①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 ②迟:缓缓地升起来。 藜:一种草本植物,嫩叶新苗皆可食。 菑(zī):已开垦一年的土地,这里泛指田亩。 ③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 阴阴:形容树木茂密,环境幽深。 积雨辋川庄作④朝槿(zhāo jǐn):即木槿,落叶灌木,夏秋之际开花,朝开幕谢,古人以为人生无常的象征。 露葵:即绿葵,一种绿色蔬菜,可以煮来佐餐。 ⑤野老:自称。 争席:表示和人相处很随便,无隔阂。 《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社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 海鸥何事更相疑:《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想亲近,互不猜疑。

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文学知识王维(700?~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诗、乐、画无一不专。 其山水诗,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 参考译文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 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面田头。 看吧,广漠空濛、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仪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神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声是那样甜美快活。 我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 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阅读训练 1.首联描写田家生活,透露了诗人自己________的心境。 2.颔联中水田飞白鹭,夏木转黄鹂原本是他人诗句,诗人加了漠漠、阴阴,显得换面_______,渲染了积羽天气的________。 3.颈联写诗人________的生活。 4.尾联运用了两个_______,表现自己__________。 5.诗的赏析,理解错误的一项()A.首联写田家,展现一系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菑——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如果说,首联所写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已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之情,那么,面对这黄鹂、白鹭的自由自在的飞鸣,诗人自会更加陶醉不已。而且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对于“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般的辋川山庄,真可谓得其所哉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下面两联就是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的。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吧?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谓。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庶几乎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从前有人把它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说成“空古准今”的极至,固然是出于封建士大夫的偏嗜;而有人认为“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赞赏这首诗的深邃意境和超迈风格,艺术见解还是不错的。

温庭筠《利州南渡》的全诗翻译赏析

温庭筠《利州南渡》的全诗翻译赏析 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 ①淡然:江水清澈闪动貌。 ②曲岛:水中小洲。 ③翠微:此指远处的青山。 译文 夕阳正斜照在空阔的水面上,曲折的小岛连接翠绿的群山。 江面上传来马的嘶鸣看船归,柳荫下的人们等待着船靠岸。 广阔沙草从中群鸥四处飞散,万顷江田上空孤鹭展翅飞翔。 谁能像范蠡一样乘着小木船,在辽阔的江湖上面自由飘荡。 译文二 江水粼粼斜映着夕阳的余晖,弯弯岛岸苍茫接连山坡绿翠。 眼看人马已乘摆渡扬波而去,渡口柳下人群等待船儿回归。 船过沙洲草丛群鸥四处惊散,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 谁理解我驾舟寻范蠡的心意,五湖烟波唯他能忘世俗心机。

赏析 《利州南渡》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这首诗是温庭筠行旅于利州(治今四川广元)渡江时所作。这是一首寓意于景的抒情诗,诗人以朴实、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声色并茂、诗情画意的晚渡图,抒发了诗人欲步范蠡后尘忘却俗念、没有心机、功成引退的归隐之情,反映了诗人淡泊仕途、厌倦名利的心境。诗的开头写渡口和时间,接着写江岸和江中景色,进而即景生情,点出题意。全诗脉络清晰完整,色彩明朗;用词朴实无华,清新自然;境界闲适旷远,极富神韵。 诗人来到了嘉陵江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这一联写江景,交待了行程的地点和时间:日暮时江边渡口。因为诗写的就是渡江情景,所以首联从此着笔,起得非常自然。颔联紧承上联,写人马急欲渡江的情形: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马也渡,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好像声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包括诗人自己)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这两联所写景物都是诗人待渡时岸边所见,由远而近,由江中而岸上,由静而动,井然有序。 接下来,颈联写渡江,船过沙滩,惊散了草丛中成群的鸥鸟;回望岸上,江田万顷,一只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这一联巧用数量词,不但属对工稳,而且深化了诗境。群鸥栖息沙草之间,可见天时向晚,飞鸟归巢,所以万顷江田之上只有一鹭飞翔。这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强烈地渲染了江边的清旷和寂静。后来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积雨辋川庄作翻译及赏析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翻译: 空林积雨,薪火难以点燃。午饭做完,马上送向田间。 漠漠水田,飞起几只白鹭;阴阴夏树,传来婉转鸟鸣。 惯于山间安静,早起遍地看花。松下长吃素食,采摘路葵佐餐。 我与野老已融洽无间,海鸥为何还要猜疑? 赏析: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唐人李肇因见李嘉祐集中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诗句,便讥笑王维“好取人文章嘉句”(《国史补》卷上);明人胡应麟力辟其说:“摩诘盛唐,嘉祐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祐用摩诘诗。”(《诗薮·内编》卷五)按,嘉祐与摩诘同时而稍晚,谁袭用谁的诗句,这很难说;然而,从艺术上看,两人诗句还是有高下的。宋人叶梦得认为王维添加的两个叠词使诗句更加精彩。“漠漠”有广阔意,“阴阴”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 如果说,首联所写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已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之情,那么,面对这黄鹂、白鹭的自由自在的飞鸣,诗人自会更加陶醉不已。而且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对于“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般的辋川山庄,真可谓得其所哉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下面两联就是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的。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不啻天壤云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诗人在这里借用了《庄子·寓言》和《列子·黄帝》中的两个典故,快慰地宣称自己早已去心机绝俗念,随缘任遇,与世无争,再也不被人猜忌,足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十分恰切地表现了作者远离尘嚣、澹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流露出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原文: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 (1)辋(wǎng)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2)积雨:久雨。辋(wǎng)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空林:疏林。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 (3)藜(lí):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黍(shǔ):谷物名,古时为主食。饷东菑(zī):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饷:送饭食到田头。菑: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地,此泛指农田。(4)漠漠:形容广阔无际。 (5)阴阴:幽暗的样子。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啭(zhuàn):小鸟婉转的鸣叫。鸟的宛转啼声。黄鹂:黄莺。 (6)此句意谓深居山中,望着槿花的开落以修养宁静之性。槿(jǐn):植物名。落叶灌木,其花朝开夕谢。古人常以此物悟人生枯荣无常之理。其花早开晚谢。故以此悟人生荣枯无常之理。(7)清斋:这里是素食的意思。露葵:经霜的葵菜。葵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之称。(8)野老:指作者自己。争席罢:指自己要隐退山林,与世无争。 (9)此句意谓古时海上有好鸥者,每日到海上从鸥鸟游。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再往海上,鸥鸟飞舞而不下。这里借海鸥喻人事。何事:一作“何处”。译文: 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 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我已经是一个从追名逐利的官场中退出来的人,而鸥鸟为什么还要猜疑我呢? 鉴赏: 写诗人归隐的辋川秋天雨后的场景,把积雨中的秋原写得入神入化,诗中“漠漠”和“阴阴”四字自然贴切,画龙点晴。诗意在描写积雨后辋川庄的景物,叙述隐退后闲适生活。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炊烟缓升;农家早炊,饷田野食,怡然自乐的农村生活。颔联写自然景色:广漠平畴,白鹭飞行,深山密林,黄鹂和唱,积雨后的辋川,画意盎然。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木槿,食露葵,避尘世的幽居生活。末联连用两典:一是《庄子·寓言》载的阳子居学道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说明诗人与村夫野老打成一片了。二是《列子·皇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亲近,互不猜疑每日有百来只与他相游。一天,他父亲要他把海鸥抓回家去,他再到海边时,鸥鸟都在天上飞舞、不肯停下。说明心术不正,就破坏了他与鸥鸟的关系。两典正反结合,抒写了诗人淡泊的心志。 这首诗唐人李肇《国史补》说王维:“维有诗名,然好取人文章佳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李嘉佑诗也。”据传李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句,但李集中无此。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篇》说:“摩诘盛唐,嘉佑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佑用摩诘诗。”李与王同时而稍晚,谁袭谁诗,难以说清。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佑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彩数倍。“王维诗中的意境,显然要比嘉佑的来得开阔,深邃,色彩更为明朗。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 学们。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出自宋代贺铸的《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1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赏析贺铸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是孝惠后的族孙,且娶宗室之女。但他秉性刚直,不阿权贵,因而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 得志。这种秉性,这种身世际遇,使他像许多古代文人一样,建功立业的胸 襟之中,常常流走着痛苦、孤寂、无奈的波澜。这种心绪时时反映在他的词 作中,《南歌子》便是一例。 此词以常见的写景起手。“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见”、知,觉的意思,可与第二句的“知”字互证。疏雨飘洒,微风轻拂,一派清爽宁静。这景致并 无多少新奇,到是“见”“知”二字颇见功力。作者不仅以抒情主人公的视角观物,而且让大自然中的池塘观物,池塘感到了疏雨的轻柔缠绵,于是池塘也 有了生命力。便是主人公观物,这里用笔也曲回婉转,不言人觉,而言袖知,普普通通的景物这样一写也显得生动形象,神采飞扬了。其实贺铸这两句原 有所本,语出杜甫《秋思》“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接下去两句化用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的诗句和诗意。王诗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宽阔的水田里白鹭飞翔,繁茂幽深的树丛中黄鹂啼鸣,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自由而宁静的。王维描写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抒写了自己超脱尘世的

王维诗《积雨辋川庄作》赏析

王维诗《积雨辋川庄作》赏析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积雨辋川庄作》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被选入清代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此诗以鲜丽生新的色彩,描绘出夏日久雨初停后关中平原上美丽繁忙的景象,前四句写诗人静观所见,后四句写诗人的隐居生活。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全诗写景生动真切,生活气息浓厚,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清新明净,形象鲜明,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解】: 1、空林:疏林。 2、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 3、藜:这里指蔬菜。 4、黍:这里指饭食。

5、饷:致送。 6、东菑:指东边田地上的农人。菑:本指初耕的田地,这里泛指田亩。 7、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 8、啭:鸟的宛转啼声。 9、黄鹂:黄莺。 10、山中句:意谓深居山中,望着槿花的开落以修养宁静之性。槿:也叫,落叶,灌木,其花早开晚谢。故以此悟人生荣枯无常之理。 11、清斋:这里是素食的意思。 12、露葵:经霜的葵菜。葵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之称。此诗也是他晚年生活的自我写照。 13、野老:指作者自己。 【韵译】: 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升; 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 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 山中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 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村夫野老,已经与我没有隔阂; 海鸥疑心,为何不信飞舞不停。 【积雨辋川庄作赏析】

《积雨辋川庄作》(第1课时1

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主备审核使用班级编号编写时间《积雨辋川庄作》(第1课时)边强2014、12 【学习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了解王维的生平和诗歌风格特点,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把握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 【课前导读】 一、知识链接。 1、解读文题: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四十多岁的时候,王维特地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万事不关心”的生活。 《积雨辋川庄作》,又名《秋归辋川庄作》。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2、了解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 王维的思想,可以四十岁左右为界限,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具有一定的向往开明政治的热情,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曾经表示了一些不满。象盛唐许多诗人一样,前期也写了一些关于游侠、边塞的诗篇。这些诗或写少年的豪迈,或写大将的英武,或叙征戍之苦,或写凯旋之乐,都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 后期的王维无意仕进,无心仕途,专诚奉佛,常以禅诵为事,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其创作也转向融合画意、诗情和禅理的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积雨辋川庄作》就是他隐居生活中的篇章。 3、关于山水田园诗 (1)定义: 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是山水诗;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歌咏田园生活的是田园诗。 (2)山水田园诗语言特色及主要表达技巧: ①盛唐山水诗语言特色:清新,格局阔大,气象万千。 ②盛唐田园诗语言特色:自然清新,情趣盎然,神韵天成。 ③山水田园诗主要表达技巧: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3)主要思想内容: ①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②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辋川庄作》 长乐华侨中学:魏晓光 一、教学设想: 1、选修课中的诗词鉴赏应区别于必修课中的诗词教学,不能再以单篇诗词为单位组织教学,而应该根据选修教材的编排体例与特点组织教学,例如基本阅读课以一个作家为一课,教学时每一节课都应以教材所选每一位作家的几篇作品为单位,从整体上去把握一个作家及其作品的形象、语言、艺术技巧和思想感情等。 2、选修课应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要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那么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就应该“扶”着学生去感受合作探究, 二、教学方法选择:诵读法、方法点拨法、自主感受法、合作探究法 三、引导过程: (一).新课导入:回顾以前学生所学王维的诗歌导入。 (二).释题(学生对照注释了解) 作者 通过师生共同回顾所学知识,把王维的介绍交给学生完成,重点让学生知道其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王维(约692~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他是在盛唐时代文化全面腾飞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和艺术家。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显然,王维的人生历程,可以“安史之乱”分为两个时期。王维诗歌的风格、情调,前后期也明显不同。 在前期,王维怀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少诗篇意气风发、豪气干云。在《不遇咏》里,他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是:“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在王维前期的诗里,他或写少年的豪迈,或写大将的英武,或叙征戍之苦,或写凯旋之乐,无不准确地表现出那个特定时代里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 晚年无意仕进,无心仕途,专诚奉佛,常以禅诵为事,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他写景动静结合,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光色和音响变化,他的写景诗,常用五律、五绝,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舒缓,宜于表现山水幽静和心情恬适。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三).朗诵感知 1.学生自读。 2.教师有感情的范读。 3.学生合作对照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生;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 山中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村夫野老,与世无争无人猜忌;海鸥疑心,为何不信飞舞不停。 4.齐读。 (四).探究思考: 1、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古诗积雨辋川庄作翻译赏析

古诗积雨辋川庄作翻译赏析 《积雨辋川庄作》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古诗全文如下: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灾。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前言】 《积雨辋川庄作》是唐代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名篇,被选入清代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辋川山庄久雨初停时的景色,前四句写诗人静观所见,后四句写诗人的隐居生活。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全诗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清新明净,形象鲜明,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注释】 ⑴积雨:久雨。辋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 ⑵空林:疏林。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 ⑶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黍(hǔ):谷物名,古时为主食。饷东灾(zī):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饷:送饭食到田头。灾: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地,此泛指农田。

⑷漠漠:形容广阔无际。 ⑸阴阴:幽暗的样子。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啭(zhuàn):小鸟婉转的鸣叫。鸟的宛转啼声。黄鹂:黄莺。 ⑹“山中”句:意谓深居山中,望着槿花的开落以修养宁静之性。槿(ǐn):植物名。落叶灌木,其花朝开夕谢。古人常以此物悟人生枯荣无常之理。其花早开晚谢。故以此悟人生荣枯无常之理。 ⑺清斋:这里是素食的意思。露葵:经霜的葵菜。葵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之称。 ⑻野老:指作者自己。争席罢:指自己要隐退山林,与世无争。 ⑼“海鸥”句:古时海上有好鸥者,每日到海上从鸥鸟游。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再往海上,鸥鸟飞舞而不下。这里借海鸥喻人事。何事:一作“何处”。 【翻译】 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我已经是一个从追名逐利的官场中退出来的人,而鸥鸟为什么还要猜疑我呢。 【赏析】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灾。”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 1、空林:疏林。 2、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 3、藜:这里指蔬菜。 4、黍:这里指饭食。 5、饷:致送。 6、东 :指东边田地上的农人。 :本指初耕的田地,这里泛指田亩。 7、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 8、啭:鸟的宛转啼声。 9、黄鹂:黄莺。 10、山中句:意谓深居山中,望着槿花的开落以修养宁静之性。槿:也叫 ,落叶灌木,其花早开晚谢。故以此悟人生荣枯无常之理。 11、清斋:这里是素食的意思。 12、露葵:经霜的葵菜。葵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之称。此诗也是他晚年生活的自我写照。 13、野老:指作者自己。 [评析] 诗意在描写积雨后辋川庄的景物,叙述隐退后闲适生活。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炊烟缓升;农家早炊,饷田野食,怡然自乐的农村生活。颔联写自然景色:广漠平畴,白鹭飞行,深山密林,黄鹂和唱,积雨后的辋川,画意盎然。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木槿,食露葵,避尘世的幽居生活。末联连用两典:一是《庄子·寓言》载的阳子居学道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说明诗人与村夫野老打成一片了。二是《列子·皇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亲近,互不猜疑每日有百来只与他相游。一天,他父亲要他把海鸥抓回家去,他再到海边时,鸥鸟都在天上飞舞、不肯停下。说明心术不正,就破坏了他与鸥鸟的关系。两典正反结合,抒写了诗人淡泊的心志。 这首诗唐人李肇《国史补》说王维:“维有诗名,然好取人文章佳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李嘉佑诗也。”据传李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句,但李集中无此。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篇》说:“摩诘盛唐,嘉佑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佑用摩诘诗。”李与王同时而稍晚,谁袭谁诗,难以说清。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佑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彩数倍。“王维诗中的意境,显然要比嘉佑的来得开阔,深邃,色彩更为明朗。 【古文论今,韵味无穷】 精炼的语言,就是指用小量的文字就能表达出深层的意思。古文是中国文学的骨髓,文字的运用在古文中达到了一个顶峰时期,在古文中的语言是相当的精炼的。就让我们一同去品评吧!

积雨辋川庄作

教学目的 1.了解王维的生平和诗歌风格特点,领略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表现手法。 2.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王维诗中的闲情逸致。 教学重点: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王维诗中的禅意。 教学设想: 1.选修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点拨设疑、学生自主感受,由“扶”到“放”,合作探究。 2.根据选修教材的编排体例与特点组织教学,教本课时可以和前面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以及《夜归鹿门歌》课后练习三(赏析王维《归嵩山作》)放在一起鉴赏,从整体上去把握一个作家或同一流派作家及其作品的形象、语言、艺术技巧和思想感情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唐朝是诗歌的天堂,天才诗人层出不穷,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李贺是鬼才”之说;又有“诗仙诗圣诗魔诗鬼诗豪诗佛”之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诗佛王维)。其中王维称为诗佛,可见他的诗别有一番禅意。 二、知人论世看王维(详情略)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王维亦官亦隐,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唐代山水田园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孟浩然。 三、解题 《积雨辋川庄作》,又名《秋归辋川庄作》。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四、学生自读并注音解词,老师解疑。 1.注音 蒸藜(lí)炊黍(shǔ)饷(xiǎng)东菑(zī) 啭(zhuàn)黄鹂(lí)朝槿(jǐn) 2.疑难词语解释 ①蒸藜炊黍:藜:藜草,嫩叶可食。蒸藜炊黍,泛指粗劣的饭菜。 ②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菑,本指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 ③漠漠:写水田情状,形容水田薄雾蒙蒙,视野苍茫。 ④阴阴:写夏木情状,形容夏天树林茂密,境界幽深。 ⑤啭:鸟婉转鸣叫,动词。 ⑥朝槿:即木槿,落叶灌木,夏季开花,朝开暮落,故又称朝槿。 ⑦野老:诗人自称。 ⑧争席:表示和人相处很随便,无隔阂。《庄子?杂篇?寓言》载:阳子居(杨朱)初到旅舍,面露骄矜之色,旅舍主人对他很恭敬,其他客人也纷纷为他让座。后来老子教他去掉矜持,他再到旅舍,就显得很随和,人们也就不再给他让座,而和他争席而坐,相处就很随便了。 ⑨海鸥:《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好鸥,每日与鸥鸟游玩,数以百计的鸥鸟聚集在他身边。有一天,他的父亲叫他捉鸥鸟。第二天他来到海边,鸥鸟就盘旋不下了,因为他有了机心。此处以海鸥比喻淳朴而无机心的农民。 ⑩更相疑:又怀疑我猜忌我。相,偏指一方,这里指诗人自己。 3.学生齐读这首诗歌。 五、学生翻译诗歌,老师评点翻译 1.翻译时,要求学生注意借助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做到信达雅。 2.点名学生宣读自己的翻译内容,老师根据学生的翻译适时点评。 附翻译: 初夏时节,雨水绵绵,积久不停,静谧的山林潮湿阴暗,野村炊烟缓缓升腾;女人家烧藜菜煮黄黍,把这粗劣饭菜送给东面田头干活人。看吧,垅中水田薄雾蒙蒙,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听吧,幽静清凉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动听的啼声。我独处空山之中,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参悟人生短暂;幽栖松林之下,采露葵品味清斋素食。我早已去尘心,绝俗念,随遇而安,于人无碍,与世无争,和村里的那些淳朴村民相处得亲近随和,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 六、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通过反复的诵读,紧紧抓住诗歌所描绘的特定景物,细致地品赏诗歌中饱含诗人情感的关键词句,进而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提问思考: 1.哪些诗句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绘画美)”的艺术特点? 前四句写山村田园景色,准确把握物象的特征和基调。抓住物象的色彩,细腻传神,鲜明地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绘画美)”的艺术特点。 2.指名赏析并归纳全诗层次意蕴。 ①主旨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田园生活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 ②层次意蕴 前四句写山村田园景色;后四句抒写幽居山林的生活乐趣。 A.首联写田家生活。 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佛家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跃然纸上。B.颔联写自然景色。 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两种景象,动静结合,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C.颈联写闲适恬静的禅寂生活 诗人独处空山之中,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世俗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之差别。充满了闲情逸致。 D.尾联写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心境。 诗人自谓自己是野老,运用了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抒写自己澹泊自然的心境:一是《庄子?杂篇?寓言》的杨朱,前往老子处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二是《列子?黄帝篇》的典故: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心境。 3.指名归纳诗歌的艺术手法 ①情景交融、寓禅理(脱离尘俗、幽居山林的闲情逸致)于写景叙事中、用典明志。 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把握物象的特征,抓住物象的色彩,细腻传 神地描写景物。 七、布置作业 1.书面练习 ①诗歌中的那些词句最工整(对偶)? 答:“中”与“下”,“观”与“折”,“朝槿”与“露葵”。 ②清人沈德潜说:“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阴阴’二字,去上二字,乃死句也。”怎样领会他说的“妙”与“死句”的含义? 答:“漠漠”、“阴阴”写出“水田”与“夏目”的情状。“漠漠”形容水田薄雾蒙蒙,在这样的氛围里“飞白鹭”景色才美;“阴阴”形容夏天树林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黄鹂的色彩才显得悦目,声音才显得动听。 2.背诵这首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