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模板格式

新闻报道模板格式

精心整理

标题

(注:标题字体为黑体、二号、加粗、居中。在标题中不要出现“报道、总结、新闻稿”等字眼,标题可以新颖,有新意,但不要脱离主题。)

第一段:导语,写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物及事情发展的简述等。

(简要概述、新闻要素明确)

第二段:主体,写事情的经过。(详要叙述时间内容,主次分明,语言精炼有层次。

如若需要,可分段叙述。)

结语段:结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见人之所未见,深入挖掘,深化主题。

(但要避免出现“祝福或希望”等含义的词语,理性报道。)

(注:正文每段开头“空四格,即两个字”,字体为宋体、四号。)

要求:文字报道和图片分别放在两个文件夹内,图片还需标明活动主题名称。

(报道落款在右下方:字体为宋体、三号、加粗,最后空一格。)

(组织单位)系别或组织完整名称

(如有下设组织或部门可以写在中间)

(日期)****年**月**日

精心整理

新闻报道如何做到

新闻报道如何做到“三个到位” 新闻是指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报道。无论是何种新闻形式,笔者认为,一篇好新闻应当将新闻真实性与记者能动性进行有机结合,做到认识到位、深入到位、效果到位。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这“三个到位”谈谈心得、体会和看法。 新闻真实性:认识到位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脱离真实,无论是何种类型和形式的新闻,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这都是老生常谈、众所周知的基本理论,然而,在实践中却往往得不到重视。笔者曾经在一份颇有权威的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图片新闻,标题是《汽车进入百姓家》,图片内容是一个人倚着一部小轿车站着。乍看起来觉得这条新闻还不错,不仅反映了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还体现了一种消费趋向。但后来偶然一次机会发现原来图片上的这部小轿车是某单位的,连那位倚车而站的人也是单位的司机。之所以出现这样形式看来真实而内容不真实的新闻,笔者以为,这就是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内容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现在有一些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往往是先确定主题,确立报道的方针与意图,将报道思想变成框框,然后再到处找例证乱套,这样就容易像前面图片新闻的记者一样犯下内容失实的错误。这样的新闻还有什么价值呢? 记者是要不断挖掘事实,再发挥能动性;而不是先发挥能动性,再找事例印证,不可本末倒置。鲁迅先生说过:“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笔者对此深有体会。以笔者采写的一篇新闻《五龙乐》为例,大年三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与村民们一起过年,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五龙村村民的心里。近年来,五龙村发生了喜人变化。怎么来体现?俗话说“事因人生,人因事显”。记者从某天上午五龙村农民成立艺术团、村民张唐妹包艾叶粄,到中午村民廖兰芳送农家菜,再到午饭后村民廖林清洁电瓶车,最后回到艺术团成立后村民陈占超的演出等进行一天全程跟踪报道,始终用事实说话,不添加记者的想象和臆造,让人自然深刻感受到五龙“热”,村民更“乐”,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闽西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成就。这篇报道赢就赢在它是真实的,不仅事实性真实,而且过程性真实、即时性真实;正因为真实,才富于感染力。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首先要做到认识到位,这体现在记者做任何采访都必须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全面地收集材料,不夸大、不歪曲、不疏漏,进行实事求是报道,由受众自己做出判断,这样才能经得起检验,获得受众的认可与支持,新闻报道才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新闻价值:深入到位 新闻是真实客观的,这里讲的真实客观是相对的。新闻作品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客观的事实总要经过记者的思考和认识反映出来。因此记者的报道及其所产生的新闻作品是主客观的统一体,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新闻报道便会显得平淡无味,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那么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呢?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也要做到三个到位,即“线”到位、“点”到位、“面”到位。 首先,谈谈“线”到位。这里的“线”指的是新闻的主题。在新闻写作中,我们既要保证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又要避免单纯地罗列事实。这就需要确立新闻的主题。一条新闻如果没有主题,就好像断线的珍珠,没有大梁的房屋,不但

如何写新闻报道

如何写新闻报道 一、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习作练习。写一篇新闻报道,写作素材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学生有所观察,有所经历,有所体验,从取材方面来看是“易于动笔”的。这次习作的目的也十分明确。 二、学科融合,开发资源 在这次写作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和体育教师进行协作,请体育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一次比赛(如:拔河、跳绳、踢毽、篮球赛等)。比赛之前,教师要做精心的布置,在比赛过程之中,要让学生搞清比赛规则以及相关的专业术语,以便在写作中进行准确地表达。这里需要注意-点,比赛中要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比赛,不要刻意进行相关的习作指导,要把整个比赛过程都作为本次习作教学的资源来看待。特别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比赛的过程,对比赛的结果一定要记清。 导写过程 一、引题要激发兴趣 比如:同学们,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张老师听说咱们班昨天下午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他很关心这件事。他建议我让同学们把这件事写下来,准备在校广播站播出,以此来号召更多的班级、同学加入有意义的体育锻炼之中。你们有兴趣吗?另外,咱们班的黑板报也急需要三篇“新闻稿”。你想试试看吗?(板书:新闻报道) 二、质疑让例文引路 1、大家知道这篇文章该怎么写吗?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这里可以让学生充分“放谈”,对于乏学生中所谈的一些错误观点,教师相机进行小结,并将某些学生的错误观点当作下一步教学的一种资源。) 2、有人说我把昨天比赛的整个过程详细地记述下来,有人说我选择一两个人物重点写写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还有人说我准备着重写写自己在比赛中的感受。广播站的张老师预计到同学们会这样来写“新闻报道”,因此他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篇“新闻报道”的例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读读这篇“新闻报道”,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 出示例文―《我市第九届小学离生男子篮球比赛结束东城小学男篮获得冠军》,引导学

如何写一篇好的新闻报道

如何写一篇好的新闻报道 如何写好新闻报道 “新闻”,何谓“新闻”?简而言之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随着公司不断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作为百金集团的员工,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把自己身边的新变化、新成果展示出来,让社会了解百金、让员工认同百金,从而树立起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 那如何写好一篇新闻报道呢? 1、内容要新。 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 2、报道要快。 快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新闻讲时效性,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3、内容要简。 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一篇新闻报道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四部分组成。在写 作时我们应当注意: 1、标题要亮。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俗话说“读书读个皮,看报看个题”,意 思是说:一本书从其目录就能知道大致内容,一则新闻从标题就能看出主要意思。因此标题应当非常准确地反映新闻内容,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 2、导语要精。导语是新闻的灵魂。导语,就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 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3、主体要详。主体是新闻的身躯。它承接导语,对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主体部分要紧扣读者最想知道的典型问题,做到详细而不罗嗦,让读者印象深刻。 4、背景要显。背景是新闻的补充与衬托。它为进一步烘托活动的意义及价值 服务。 写新闻报道时要谋篇布局,做到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由于新闻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它讲求一定的文采,又要以从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叙事突出动感、描绘富有美感、修辞强调实感。 举个例子:2010年8月13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播出反映舟曲

怎样做深度新闻报道

记者采编经验谈:怎样做深度新闻报道 千龙传媒 版权声明:本文为《记者郑直》提供给千龙传媒独家发布,未经双方书面许可, 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谢谢合作! 深度报道这个形式最早好像出现于中国青年报,他们定义那些有调查、有观点、事实丰富、挖掘较深的通讯为“深度报道”。这个形式目前被很多报刊杂志采用,它成了代表报刊杂志水准和态度的重要内容,与评论有着同等的地位。 深度报道的特征是1,所报道的事件有一定的轰动性;2,文章较长;3,有编 辑的意图在里面。 从深度报道,还衍生出另外一种东西,可以称其为“密度报道”,就是覆盖各个角度,全面阐述事实的长消息。由于这两者现在常常混为一谈,这里也一并说了。 深度报道的选题选择是决定报道阅读率的重要前提,在我的实践中,我觉得有一个原则是选择选题的法宝,那就是在社会伦理、道德等领域能够形成争论、有正反两方面意见彼此坚持己见不可融合、而又不能简单地判断谁对谁错的题材,最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如果记者比较深刻、见解让人信服,在稿件中表明态度当然好,如果不能,仅仅将其最具争议的部分强化引人思考,也达到报道目的。 还有一种题材是让人关注的,那就是能够纪录人们生存状态的选题,能告诉读者别人正在经历什么的选题。人最关心的永远是自己,那些能让他了解自己的生活、 比较自己的生活的内容总会让他关注。 深度报道是一个最广阔的新闻形式试验场,为了更好地表现选题和稿件,编辑可以使用多种手段。其目的只有一条,就是更好地让读者了解文章所报道的这个事情。前几天在网上看到南方都市报的编辑在处理一个人物关系较复杂的稿子时,做了一个简单的“人物关系表”配发在报道的后面,这个老练的做法让我深感佩服

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和报道工作

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和报道工作?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好! 我就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和报道工作和大家作一交流,谈不上上课,今天我只是结合自己工作以来的一些实践体会和工作中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希望能给大家在新闻宣传和报道工作时,有所帮助,有所启示。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宣传工作重要性 宣传工作的作用,我的理解就是两点:一是舆论导向;二是宣传造势。大的来说,国家和社会倡导什么,提倡什么,都是通过有力的宣传工作来形成正确导向的;一个企业、一个产品要达到一定的知名度也离不开强有力的宣传;小的来说,我们干的一些具体工作,从实施到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是离不开宣传造势工作。所以说宣传工作对大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我们有些同志可能还存在这样的理解,认为宣传工作是务虚的东西,工作只要务实干就行了,我觉得这绝对是片面的认识,我觉得我们踏实干事情是前提,同时也应该把我们工作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推销出去,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展现出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

处理好“干”与“喊”的问题,可以说,有力的宣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拿一件具体工作来说,我们工作做10分,也许做3分的宣传就能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从目前我公司的情况看,公司处于大变革时期,领导非常重视,大环境要求比较紧迫,但是各部门目工作异常繁忙,没有心思顾及。但是转念一想,此时恰恰是有很好的宣传平台、信息充足、资料详实。缺的是我们有没有时间去思考一个问题:有没有可写的事情。我们工作中要克服“只顾埋头拉车,不去抬头看路”的状况。 我觉得我们要有所作为是其一,另一方面,绝对不可忽视对外的宣传工作,不然的话,要想更进一步提高影响力,提升单位品牌形象,我觉得我们付出的努力就会比别人多得多。 要实现强地位的目标,这就需要全公司上下都要有意识来投入精力来做这项工作,做好宣传工作光靠局办是不行的,光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白总所言:“新闻宣传要全民皆兵。”要发挥大家的智慧,群策群力来做这项工作,今天讲课的内容,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所以在定讲课的内容时特意选了这个讲课题目。

浅谈如何做好医疗新闻报道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a6838579.html, 浅谈如何做好医疗新闻报道 作者:王靓 来源:《新闻世界》2018年第09期 【摘要】医疗关乎健康,素来是社会热点,更是媒体竞相追逐的焦点。然而,医疗行业 有其独有的特点,专业性很强,而且难点多、矛盾多、关注度高。医疗新闻稍有不慎,便会拨动大众敏感的神经,演变成公共新闻事件。在医患矛盾一触即发的今天,在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当下,新闻工作者更应该谨言慎行,尊重生命、尊重医学、尊重事实,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提供有温度、有人性、有态度的医疗新闻。 【关键词】医疗新闻;线索获取;人文关怀 一、“深耕细挖”获取新闻线索 日常工作中,常听到医疗口记者感叹:最近没有新闻线索啊。这听上去确实很苦恼,正如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所说的那样,“消息来源是记者生命的血液”,没有线索,再优秀 的记者也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医疗行业的新闻线索主要出自两个渠道,一是医疗主管部门发布文件、召开会议,二是 各医疗机构提供的通讯员稿件、重大事件采访。其实,还有更多新闻线索“掩埋”在医院深处,需要记者“深耕细挖”才能捕捉到。 (一)闲聊中“藏”着新闻 新闻记者是个“社会活动家”,新闻线索的多寡和获取时效,往往和记者的社交能力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医疗行业,新闻多出自医务工作“一线”,记者更要沉心扎入科室,和医护人员打好交道,让他们愿意说话、说有用的话,这样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 2016年初,江淮晨报记者和某三甲医院医生聊天时无意中听说,该院有好几个女员工新 查出了肺癌,而且该院体检中心筛查出的女性肺癌患者数量也增多了。之后,记者联系呼吸科专家,核实、探因、寻求应对之道,从“女性肺癌患者增多,精神压力大是主因,‘白骨精’、事业心过强的‘工作狂’最容易‘中招’,定期筛查、捕捉肺癌‘信号’”等方面采写了一篇医疗科普稿件。 (二)多留心“扒”出新闻 著名新闻学者卡斯柏·約斯特在他所著的《新闻学原理》中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没有‘新闻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这正是在提醒新闻记者,新闻感是及时捕捉新闻线索的关键。对于记者来说,新闻感是源于对行业的了解

如何做好时政新闻报道

如何做好时政新闻报道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是对时事、政治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着重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出国访问、国内视察、外交礼节上的迎来送往等活动及重大的政治活动,如党代会、人代会等。时政新闻中大部分是会议新闻。 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的重要题材,它最直接地反映了电视新闻和政治的关系。因为它报道重大的党务、政务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政治领导人的活动。重大的决策都是要通过会议制定、通过会议发布的。电视新闻不能不把时政新闻置于重要位置。同样,观众也需要通过时政新闻了解党和政府的具体政策、中心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群众参政议政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对时政新闻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时政新闻不是不受观众欢迎,关键在于做好这类报道,以满足观众的需要。 时政新闻普遍存在报道公式化、程式化的问题。会议报道是台上讲话、台下人头;领导人接见是握手、谈话;领导人出访是一大队人马从一个场合蜂拥向另一场合。解说词也多是模式化的语言,声画脱节,使观众味同嚼蜡,毫无兴趣。 针对这些问题,做好时政新闻报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变虚为实。虚是指时政活动,会议的形式,实是指活动、会议的具体内涵。变虚为实,即是把时政新闻的报道从着重于活动、会议的形式转向着重于其内涵。把记者采访的重点由走来走去、台上台下的程序转向活动、会议的目的。 获奖新闻《当农资价格飚升的时候》,记者关注的已不再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镕基在一大群各级领导陪同下从这里走向那里,而是朱镕基走访基层,了解民情,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的实质性内容。镜头聚焦于朱镕基副总理在种粮大户张维满家中,听张维满反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飞涨使农民难以承受。典型场景、典型对话给人以丰富的信息。朱镕基副总理了解情况后,当场指出问题的严重性,第二天亲自解决问题。不到两分钟的新闻,由于精选素材,向观众立体地展示了一位雷厉风行的领导干部的形象,也充分展示了领导干部下基层视察工作、了解民情、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类似这样的时政新闻精品,在电视记者的努力下,已越来越多,为时政新闻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样板。 二、融入背景。时政新闻应该注意融入必要的背景材料,摒弃就活动报活动,就会议报会议的肤浅作风。特别是报道党和政府领导人重要的访问活动及外交上的迎来送往活动,应通过背景介绍,向观众展示其意义,开拓画面以外的信息。

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和报道工作

宣传报道及应用写作知识培训教案 下面按照分公司党委的统一安排,我作为中心发言,探讨一下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和报道工作,信息投递流程,以及对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接触的几个文体,如何提高写作技巧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和报道工作 我们中铁快运各级领导对宣传报道工作高度重视,将加强宣传报道工作作为提高企业形象,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抓手,狠抓不懈。一是努力办好内部刊物。从总公司看,有自己的物流杂志、报纸、党群工作情况、信息简报,我们分公司自己创办了信息周报;二是发展了一批信息员。分公司各部门和各营业部配备了一名以上的信息员,有的总支和支部书记也是兼职(信息员)。三是建设了相应的激励机制。每年对优秀信息员进行奖励,这既体现了分公司领导对宣传报道重视和对信息员的关心和激励,也更体现了分公司领导对各位通讯员辛苦工作的充分认同。因此,作为我们从事党务工作的,没有理由不把宣传报道工作做深做好。但是如何做好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呢?每位同志的认识程度和体会程度不尽相同。今天,我根据领导的安排,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一些实践,与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启示。

1.什么事新闻? 新闻的定义,古今中外,定义不下上千条。最代表的有三条。一是1942年陆定一在延安提出的,他说,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重点不是报道,也不是新近,而是事实。二是一个外国的定义,它说“狗咬人不叫新闻,人咬狗叫新闻”。三是古代的,它说常事不说,异事说是新闻。这三种定义,都说了一个问题,即写新闻的关键要讲事实,讲新鲜。 2.新闻要素是什么? 做好这方面工作,首先要明白新闻是什么?新闻有哪些构成要素。“五个要素”即“五个W和一个H”,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 what(何事),why(何因),how(何果)。 举例:2012年1月22日20时10分,在哈尔滨站第一站台,哈尔滨开往北京的T18次刚刚停稳,中铁快运哈尔滨分公司总经理齐玉君、党委书记杜五一带领分公司班子成员登上了列车,送上了水果、水饺,对节日值乘的职工和列车工作人员送上了节日的慰问,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上了一线,送上了列车,这已经是哈尔滨分公司领导班子第六个年头放弃与家人团聚,与职工共度除夕。 3.怎样写新闻? 1、同中求异。生活天天都不同。有音乐家唱道:今天不会重复昨天的故事。有哲学家说:今天是昨天螺旋式的上升。也就是

浅论新闻报道如何做到贴近群众

浅论新闻报道如何做到贴近群众 服务群众,是新闻报道的根本目的。贴近群众则是为群众做好服务的前提。因为,只有与群众没有距离感,群众喜欢看、愿意看的新闻报道,才具有服务功能和存在价值。怎样做才能让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群众?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思想自觉、渠道沟通、内容深度、写作语言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树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新闻工作者首先当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端正态度,自觉俯下身去亲近群众,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 新闻工作者是新闻报道的主体。新闻报道要贴近群众,首先要求新闻工作者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端正态度,到群众中去。正如20世纪新闻巨子范长江所说:“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新闻报道既要“从群众中来”,又“必须到群众中去”,发挥好为民服务的功能。 到群众中去,知易行难。消除自己的心理隔膜成为新闻工作者知行合一的关键第一步。新闻工作者要从主观意愿出发,以“服务群众”为己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投入感情,把为群众服务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与群众心理零距离,沟通无障碍。 与群众打交道,新闻工作者要特别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止,时刻把群众的感受和诉求放在心上。一般来说,群众遇到困难,投诉无门或者久拖不决,才会想到找媒体——群众视媒体具有匡扶正义、主持公道的力量。记者如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对问题进行全面了解、深入报道,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乃至有关部门的重视,使难题得到解决,这时,记者才没有辜负群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s://www.360docs.net/doc/0a6838579.html,收集整理众的信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由于工作性质较为特殊,记者往往被人们称为“无冕之王”。然久而久之,有些记者便真端起“王”的架子,丢弃了入行时为民服务的初衷与热情。近年,隐瞒负面消息、新闻广告化操作、恶意炒作、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等丑恶现象的频频孽生,便是这种危险思想的蔓延,殊值警惕。利剑高悬头顶,警钟长鸣心间。所有新闻工作者都当以“一日三醒吾身”为必修课,时时检醒自己的思想是否偏离了“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正确航向。 二、建渠道 媒体平台与记者自身应想方设法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渠道,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第一时间了解和报道群众最关心的消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近十余年,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体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从依靠广播匣子、电机盒子获取信息,到城市LED、个人电脑、手机普遍应用,媒体在大众面前渐退神秘,成为身边惯常工具。如今,大众期待媒体更加关注其生活状态,带来对其生活技能有指导性的信息,或向有关部门反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促动着媒体不断开拓更广阔、更畅通的桥梁,倾听群众的呼声、意愿与诉求,并得到即时反馈。 认识到这一点,许多媒体积极探索与群众加强沟通的新渠道、新方式。除开设热线电话、接收读者来信来访、召开座论文联盟https://www.360docs.net/doc/0a6838579.html,整理谈会、组织调查问卷等以“一对一”为主的传统做法以外,还不断革故鼎新,运用高速互联网下形态各异的新终端。电子邮件、博客、QQ群、网站论坛、沙龙、微博、微信、播客等新工具、新手段,为群体在同一平台公开交流提供了便利可行的条件,媒体与大众的沟通随之呈现出由“一对一”向“一对多”“多对多”转变的大趋势,交流方式更加活跃,探讨、反馈即时,媒体了解社情民意也更加及时。 然而,尽管电话、网络等工具发达,新闻工作者却不可过度依赖。面对面,利用味、视、听、嗅、触“五感”,更能增强直观感受,加强与群众的感情联系,缩小与群众的距离。“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