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实验报告样本

沈阳药科大学实验报告样本
沈阳药科大学实验报告样本

沈阳药科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沈阳药科大学实验报告【实验记录】实验日期年月日

【实验结果】

【实验讨论】

沈阳药科大学实验报告

【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成绩: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专科)自学考试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专科)自学考试 集中实践环节基本要求(试行) 为了加强药学专业(专科)自学考试学生集中实践环节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特制定《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专科)自学考试集中实践环节基本要求(试行)》。 一、目标要求 通过让学生有目的的深入工作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毕业后更好地从事医药工作打下基础。 二、时间要求 集中实践环节包括生产实习和专题报告。时间共14周,其中生产实习12周,生产实习总结2周,提交3000字以上的专题报告一篇,由实习单位做出鉴定并加盖公章。 三、场所要求 原则上要求选择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药剂科,中型药厂的制剂车间等,药品批发及零售企业(社会药房),地区级以上的药品检验所等进行生产实习,完成生产实习专题报告。学生可根据就业需要或实际工作需要,选择有实习条件的医院药剂科、药厂、医药公司、药检所其中的一个单位进行实习。 四、集中实践环节的组织 (一)学校成立集中实践环节领导小组:根据学生及实习单位情况,组织实习小组,确定组长和指导教师,指导各组学生生产实习和专题报告。 (二)助学单位成立集中实践环节工作组:布置安排实习小组,落实实习单位。 (三)组织情况需备案管理:包括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实习小组成员名单等均应报送学校备案。 (四)成绩评定:生产实习完成后,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共同给出学员的评语和成绩。 (五)审查核实:学校有关部门应对生产实习评定的成绩进行审查。 (六)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必须是本专业毕业、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对实习者所选专题内容有一定的研究,能经常到各实习点指导学生。 五、生产实习内容及基本要求 学生可根据下面内容之一选择实习项目: (一)医院药剂科 1.西药房 (1)熟悉处方格式、内容及正确书写方法;了解常用处方的拉丁文缩写及各种处方的保存制度; (2)掌握常用药品的名称(化学名、拉丁名及商品名)、药理作用、用途、剂型、规格、剂量、用法、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等;

《分析化学》教案-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沈阳药科大学《分析化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课时安排:1 学时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第一节)课时安排:1 学时 一、教学目的 了解分析化学学科及其在各领域的重要作用、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激发学生对分 析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对分析方法的分类和分析过程及步骤有初步的概念; 并明确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方法。 掌握准确度与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分析方法的分类、分析过程及步骤。 与误差有关的基本概念: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 2.教学难点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向学生推荐参考书及期刊等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 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分析化学及其在科学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在药学等领域的作用。(二)分析化学的产生、发展和当前活跃领域。 (三)分析方法的分类 1.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 2.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3.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四)分析过程和步骤 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取样、试样制备、分析测定(包括方法认证等)、结果计算 和表达。 (五)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及要求。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一)准确度和精密度 1.准确度与误差 ⑴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

⑵相对误差绝对误差δ与真值μ的比值称为相对误差。 ⑶真值与标准值 2.精密度与偏差 ⑴偏差单个测量值与测量平均值之差称为偏差。 ⑵平均偏差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偏差。 ⑶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d 与测量平均值x 的比值称为相对偏差。 ⑷标准偏差 ⑸相对标准偏差 3.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精密度是保证准确 度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精密度高并不说明准确度也高,因为可能存在系统误 差。只有在消除或校正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才是可取的。(二)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也称为可定误差,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误差。一般它有固定的方向(正或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根据系统误差的来源,可把 它分为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三种。 ⑴方法误差由于不适当的实验设计或方法选择不当所引起的误差。 ⑵仪器或试剂误差由于实验仪器所给数据不正确或试剂不合格所引起的误差。 ⑶操作误差由于操作者的主观原因在实验过程中所作的不正确判断而引起的误差。 五、课后思考题或作业 第一章绪论 查阅参考资料或登录分析化学相关网站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前沿。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 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办法。 (1)砝码受腐蚀;(2)天平的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4)在重量分 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5)试剂含被测组分;(6)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湿;(7) 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8)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9)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2.表示样本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哪些? 与平均偏差相比,标准偏差能更好地表示一 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为什么? 3.说明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和联系。 六、教学参考资料 1. 李发美主编.分析化学第6 版(第一、二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 Skoog DA, et al.Fundamental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8th edn.Belmont:

全国五大药学院之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全国五大药学院系简介(四)——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沈阳药科大学作为一个专门性的学校,其所有专业都和药学有关,在此只介绍他的药学院: 药学院是沈阳药科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二级教学管理机构,从1932年10月起即开始招收调剂班学员;1940年将调剂班改为药科班;1948年成立药学专科;1949年将药剂专科改为药剂系; 1958年正式更名为药学系;2001年4月,在原有药学系的基础上,并入了物理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教研室、仪器测试中心、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实验室,正式组建药学院。 药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9人,下设三个系——药剂系、药分系和药理系,共15个教研室,其中,药剂系包括5个教研室——药剂Ⅰ室、药剂Ⅱ室、药剂Ⅲ室、物理化学教研室、药剂实验室;药理系包括5个教研室——药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机能实验室、GLP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药分系包括5个教研室——药物分析教研室、分析化学教研室、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实验室、分析化学中心实验室和仪器测试中心。 经过顾学裘等老一代药学专家的数十年的辛勤建设和发展,我院如今已成为基础坚实、实力雄厚、居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药学院,在药物制剂的理论与实践、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以及新药安全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各类课程均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荟萃着众多的药学专家、教授和学者,老中青人才济济,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研究方向十分广泛。药学院现有教授27人,副教授33人,高级工程师11人,硕士生导师33人,博士生导师17人。教师中获博士学位24人,硕士学位43人,占教师总数的77.6 %,现正攻读博士学位26人。学院有30余人分别担任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评委、卫生部医药科学委员会药学专题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际和国内学术团体的领导以及国际性、全国性期刊杂志的正副主编或编委,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 学院在出色完成各层次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了国家新药研究基金科研项目6项,以及国家、省、市下达的其它科研任务50多项,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不少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许多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学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药剂学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沈阳新药安全评价中心和辽宁省级重点学科——药物分析学科。药剂学科还设有特聘教授岗位。学院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全,能够充分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学院拥有LC—MS n、LC—MS、300MHz超导核磁共振仪、GC—MS、红外分光光度计、旋光仪、元素分析仪、数台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研究的各种大型精密仪器设备。 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以严谨的学风、执着的科学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富有特色的二级学院。药学院现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博士学科3个,包括药剂学、药理学和药物分析学),硕士学科点3个,本科专业3个,含7个研究方向:药学国家理科基地班、药学英语班、药学日语班、临床药学班、药学班、药物制剂班和环境科学班,其中,国家理科基地班是在1996年被国家教委批准的、在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训试点,五年制的药学英语班和日语班在国内外也有较大的影响。现全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569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8%,其中本科生2000人,硕士研究生459人,博士研究生 110人,我院还有54名学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近几年有近三分之一的应届毕业生考取了研究生。我院培养的学生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很强的综合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毕业生供不应求。多年来,药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药学人才,其

表面现象知识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表面现象知识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摘要] 系统地综述微乳的处方组成以及不同的给药途径在药剂学方面的应用状况,微乳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系统具有对难溶性药物强大的增溶作用.还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靶向作用及较高的生物利用度等优点,在药剂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乳;表面活性剂;药剂学 The Application of Surface Phenomenon in Pharmaceutics [Abstract] The prescription composi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methods of administration in pharmaceutics a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Microemulsion,with a very good prospect in pharmaceutics in the future ,has many good characters such as good solubilization to indissolvable drugs,delayed release,targets and high bioavailability. [Key words]microemulsions;surfactant; pharmaceutics 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润湿作用,乳化作用,起泡作用,增溶作用等。常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增溶,油的乳化,混悬液的润湿和助悬,可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促进药物的吸收,增强药物的作用,是制剂中常加的附加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还可以用于消毒、防腐及杀菌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以作为修饰剂,吸附于胶体微粒载体,对其表面进行修饰。而乳化作用是表面活性剂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乳剂为微乳。本文综述了微乳的处方组成及其在几种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为表面现象在药剂学中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处方组成 微乳是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按适当比例自发形成的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低粘度,各向同性且热力学稳定的溶液体系。它首先是由Hoar和Schulman在1943年提出来的[1]。从结构上可分为水包油型(O/W)、油包水型(W/O)及双连续型。

沈阳药科大学2013年自学考试有机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沈阳药科大学2013年自学考试有机化学复习题 一、给出下列化合物的系统名称或写出正确的结构(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打*号者要标出构型) N H O COOH COOH O 2. CH 2CH 2OH CH 3 3. N HN 4. OH COOH 6. H 3 7. 1-甲基萘 8. 氢氧化四丙铵 9. (D)-半乳糖 10. 2-甲基-3-己炔 11. 4-甲基-2-萘酚 12. 氢氧化三甲基丁基铵 13. 3-甲基-1-戊烯-4-炔 14. 6-氯-2-萘甲酸 15. 氯化三甲基苄基铵 16. β-(D)-葡萄糖甲苷 17. 2-甲基-1,3-环戊二烯 二、完成反应,写出反应的主要产物或写出试剂。(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 30分) 18. Cl 300 ℃ 19. Cl 2 20. CH 2 CHCH 2Cl NaCN 50%乙醇 + 21. H 3C OH 2 22. 2 CH 2CH 2OH 23. (CH 3)3CCH 2OH 24. 25. CH 3 NO 2

26. Br NO227.C C H H3C H C2H5 4

28. CH 3(CH 2)3C CH H 2O HgSO H 2SO 4 + 29. NO 2 + 30. NO 2HNO /H SO 31. Br FeBr 3 OCH 2CH 3 32. Br FeBr 3 NHCOCH 3 33. CH 3CH 2CH 2CHO 34. O NaCN + 35. +O HCHO (CH 3)2NH.HCl + 36. 37. COCl CH 3NH 2 + 38. OC 2H 5 25 39. +COOCH 3 CH 3CH 2COOC 2H 5 NaH 40. O CH OH/H 41. O CH 3ONa/CH 3OH 42. CONH 2 43. 44. O 三、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分下列各组化合物(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共15分) 45. (CH 3)3C Cl CH 3CHCH 2CH 3 CH 3CH 2CH 2CH 2Cl 46. 葡萄糖 淀粉 蔗糖 47. 丁胺 二乙胺 二甲基乙基胺 48. 环己酮 环己基甲醛 49. CH 2Cl CH 3CH 2CH 2CH 2Cl CH 3CH CHCl 50. 环己胺 苯胺 四氢吡咯 51. 2-丁酮 环己酮 52. CH 3CH 2CH 2CH 2Cl CH 3CH 2CH 2CH 2Br CH 3CH 2HC 2CH 2I 53. 葡萄糖 果糖 四、单项选择题,在给出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临床药学考研就业前景综述

专业介绍 临床药学是指研究医院的药品供应、药学技术、药事管理和临床用药的一门科学;是与医院临床工作接触药学的工作,安是以药剂学为中心展开的药事管理和药学技术工作,以临床医师和病人为服务对象,以供应药物和指导、参与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为职责;以治疗效果为质量标准,在医院特定环境下的药学科学工作。它包括药事管理,药品的调剂、调配、制剂、临床药学、药物研究、药品检验与质控、药物信息、药学的科研与教学、药学人才的培养和药学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等。 因为社会大环境尤其是医疗体制,导致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整个行业发展缓慢,也导致药企收入普遍不高。不要只看部分国际药学大厂部分高端职位,国内药企研发类职位普遍不高。收入高的基本上是做医药代表的,但是做医药代表对个人综合能力要求特别高,很少人能够胜任。本科生就业竞争力很差,读研的必要性非常大,但是就是到了研究生层次收入也属于中等水平甚至偏低。科研教学领域,相关职位趋于饱和,和“生化环材”冷门低收入专业没有本质区别,都属于偏“坑”的那一类,这条路也比较难走。因此一定要主动去寻找机会、寻找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向,才不至于在迷茫的走势中迷失。 二、就业 就业前景 临床药学是研究药物防病治病的有效性、安全性与合理性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药物治疗疾病的临床规律、临床合理用药、临床药物评价、药学监护、药物配伍与禁忌等。

目前在全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药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仍然普遍看好。总体来看,药科类毕业生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据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介绍,近几年,这几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总体供需比达到1∶3~1∶4.而药物制剂、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的研究生供需比甚至达到1∶10。由此可见现在学医药方面的前景很好,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会对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会大大增加。所以只要你的技术够好滴话,前景是大大滴有! 就业去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临床药学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制药、医疗、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制药/生物工程 2 医疗/护理/卫生新能源 3 医疗设备/器械 4 新能源 5 金融/投资/证券。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医药销售代表、产品经理、学术专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医药销售代表 2 产品经理 3 学术专员 4 药学服务专员。 工作城市 毕业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 北京 2 上海 3 广州 4 杭州 5 南京 6 武汉 7 深圳 8 成都。

药理学名词解释教学内容

药理学名词解释 1.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的科学。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治疗作用:是指符合用药目的,并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的作用。 4.不良反应:是指上市的合格药品在常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5.副作用:是由于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6.毒性反应:是由于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7.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巴比妥类) 8.变态反应:是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9.继发反应:是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 ※10.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细菌被杀灭,而耐药菌株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 11.停药反应:是指患者长期应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后发生病情恶化的现象。(苯妥英钠、可乐定) 12.特异质反应:指少数患者由于遗传因素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性发生了改变。 13.依赖性: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状态,表现为强迫要求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或其他反应,其目的是感受药物的精神效应,或避免由于停药造成身体不适应。 14.最小有效量:是指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低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15.最大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药物剂量或浓度,效应强度随之增加。但当效应增强到最大时,继续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再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又称效能。 16.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在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的药量。 17.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在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死亡的药量。 18.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与ED50的比值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称为治疗指数。 19.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0.首关效应: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21.分布:是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流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22.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改变,又称生物转化。 23.排泄:是指体内药物或其代谢物排除体外的过程,它与生物转化统称为药物消除。 ※24.肠肝循环: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有的直接随粪便排出,但较多的药物可由小肠上皮吸收,并经肝脏重新进入全身循环,这种小肠、肝脏、胆汁间的循环称为肠肝循环。 25.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从某制剂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和速度。 26.一级消除动力学:是指血中药物消除速率与血中药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27.零级消除动力学:是指血中药物消除速率与血中药物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即血中药物浓度按恒定消除速度进行消除,与血中药物浓度无关,也成定量消除。 ※28.半衰期t1/2:通常指血浆消除半衰期,是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表述药物在体内消除快慢的重要参数。 ※29.调节痉挛:毛果芸香碱激动睫状肌上的M受体,使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折光度增加,造成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称为调节痉挛。 ※30.调节麻痹(阿托品)

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有机化学(博士)

医学生 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有机化学(博士) 文字表述: 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有机化学(博士) 一、判断题(10’): 1.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手性分子通过反应增加了一个手性碳原子,所生成的两个化合物互为对映体。 2.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区分顺反异构体。 3.一个化合物的pKa值越大,其酸性越强。 4.催化氢化反应是立体专一性的顺式加成反应。 5.顺式丁烯二酸的pKa1值小于反式丁烯二酸的pKa1值,顺式丁烯二酸的pKa2值大于反式丁烯二酸的pKa2值。

6.叔丁胺是一种伯胺。 7.甲基负离子为平面结构,负电荷处于sp2杂化碳原子的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上。 8.二甲基亚砜是一种非质子性的极性溶剂。 9.凡Π电子数符合4n+2(n=0,1,2,3,4,5)的平面环状化合物均具有芳香性。 10.因为三元环的张力大于五元环的张力,所以环丙烯正离子的稳定性小于环戊二烯正离子的稳定性。 二、选择题(10’): 1. 研究自由基结构可用( )。  A. Mossbauer光谱 B. Raman光谱 C. 顺磁共振光谱D. 光电子能谱 2.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CH3COCH3 B. CH3SO2CH3 C. CH3CO2CH3 D. CH3SOCH3   3. 在SN2反应中,活性最强的卤代烃是( )。  A. Ph CH2Cl B. PhCl C. CH3CH2Cl D. Ph CH2CH2Cl 4. Beckmann重排反应可用于制备( )。

A. 酚 B. 酮 C. 酰胺 D. 醚   5. 在下列试剂中,与酮反应生成烯烃的是( )。  A. PhN=C=O B. PhMgCl C. CH3CH2ONa D. Ph3 P=CH2 6. 用水蒸汽蒸馏的方法很容易将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混合物分离出来,这可以用( )来解释。 A. 超共轭作用B. 氢键 C. 邻位效应 D. 分子的对称性 7. 丙醛与稀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将生成( )。 A.CH3CH2CO2CH2CH2CH3 B. CH3CH2CHOHCH(CH3)CHO  C. CH3CH2COCH2CH2CHO D. CH3CH2COCH(CH3)CHO   8. 丙烯与HOBr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  A. 2-溴-1-丙醇 B. 1-溴-2-丙醇C. 2-溴-2-丙醇 D. 3-溴-1-丙醇 9.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10. 某种氨基酸能够完全溶于pH=7的纯水中,而所得到的氨基酸溶液的pH=6,试问该氨基酸的等电点是( )。  A. 大于6 B. 小于6 C. 等于6 D. 不确定

最新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博士考试真题答案

1.药剂学定义以及本领域的最新进展 答: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及制剂的基础理论、制剂的生产技术、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合理的临床应用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研究、设计和开发药物新剂型及新制剂是其核心内容。药剂学最近进展主要围绕快速起效、缓控释和靶向给药三大系统展开,以揭示其在兽药新剂型及制剂研发方面可能存在的潜力。 (1)快速起效给药系统 药物经肺部给药的传统剂型是气雾剂。干粉吸入剂是近年来肺部给药系统的研究“热点”,该制剂不仅革除了氟利昂等抛射剂,携带和使用更方便,其关键技术是有效控制药物粒径(约为5 um)和优化吸入装置。 药物经鼻腔粘膜众多的细微绒毛表而和毛细血管迅速吸收入血,多数小分子药物具有吸收迅速、完全,提高大分子和生物技术药物的鼻腔吸收是日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中经鼻腔接种疫苗的给药系统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2)缓控释给药系统 胃内滞留型给药系统旨在提高小肠上部吸收、胃内溶解度大于肠道以及胃内定位给药的药物疗效。重质沉降型技术系采用重质材料(密度>1)使制剂滞留在胃底部而达到延长释药时间,随着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合金材料的不断发展,这一技术对动物胃内长期给药极具应用前景。 注射型缓控释技术中的固体植入剂已用于临床,但因需手术埋植,

前景欠佳,采用液体注射在体凝固技术制备的埋植系统,因避免手术埋植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特别在动物给药方面极具优势。 (3)靶向给药系统 介入疗法是第一类制剂的新发展,微粒注射靶向是目前靶向技术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微粒靶向修饰技术实现了主动靶向给药系统。 脂质体是最早用于靶向给药的载体,因其生物相容性好,载药及靶向效果明确,如免疫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前体脂质体、隐形脂质体和热敏感脂质体等,主动靶向型脂质体是其主要研究方向。第二代抗体介导脂质体较典型的结构是抗体一PEG一脂质体,抗体具有特异识别功能,PEG具有屏蔽RES的识别。受体介导脂质体较为认同的是叶酸一PEG -脂质体,对肿瘤细胞有明显靶向性。温度敏感脂质体结合抗体、受体介导技术和磁性定位技术,可极大提高脂质体的靶向性。注射型缓控释(如肌肉、皮下注射)和靶向(如静脉、动脉注射)制剂是其主要研发方向。 微球(microspheres)系用适宜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包裹或吸附药物而制成的球体或类球型微粒,其粒径一般在1-500 um。由于微球为固化的实体微粒,其稳定性较脂质体、微乳、复乳等微粒分散体系好,易实现商品化生产,已逐渐成为微粒分散体系中的热门课题。 聚合物胶束(polymeric micelles)是由具有两亲性质的聚合物分子链卷曲形成的微粒,白蛋白是一种天然的聚合物胶束,对难溶性药物具有一定的运载能力,若将该载体用于宠物给药有一定的研发前景。

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硕有机化学试题(含答案)

考试科目代码:311 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有机化学》试题 注意: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1、判断题(10’): 1.化合物的系统名称是5-氨基水杨酸。 2.2,3-戊二烯没有手性碳原子,所以为非手性分子。 3.一个化合物的碱性越强,其亲核性就越强。 4. 具有实物和镜像关系的分子就是一对对映体。 5.尽管D-葡萄糖为醛糖,D-果糖为酮糖,但是它们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6. 咪唑、吡啶和嘧啶均为碱性化合物。 7.(R)-2-丁醇与苯磺酰氯反应得到苯磺酸酯,所得到的苯磺酸酯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水解得到2-丁醇,其构型为(R)。 8.(2R,3S)- 2,3-戊二醇和(2S,3R)-2,3-戊二醇均具有手性,且互为对映体。 9. 奥(见下图)是仅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化合物,因此和苯一样是非极性分子。 10. 甲烷的氯代反应是亲核取代反应。 二、选择题(30’): 1. 1-丁烯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与N-溴丁二酰亚胺(NBS)发生取代反 应,可以得到()种单溴代产物。 A. 1 B. 2 C. 3 D. 上述都不对 2. 2.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3. 在下列化合物中,进行在S N1和S N2均容易的是()。 3. A. PhCOCH2Cl B. PhCl C. PhCH2Cl D. CH3CH2Cl 4. 环戊烯与HOBr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A. 1-溴环戊醇 B. 2-溴环戊醇 4. C. 3-溴环戊醇 D. 2-溴环戊酮

5. 在下列试剂中,与酮反应生成醇的是()。 5. A. PhCH=NH B. PhMgCl C. CH3CH2ONa D. Ph3 P=CHCH3 6. 6. 2,3-丁二醇和()反应生成乙醛。 7. A. CH3CO3H B. H2SO4 C. HIO4 D. KMnO4 8. 7. 下列离子中,酸性最弱的是()。 8. 丁炔与过量HCl发生加成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A. 1,1-二氯丁烷 B. 1,2-二氯丁烷 C. 2,2-二氯丁烷 D. 1,2-二氯-1-丁烯 9. 下列离子中,碱性最强的是()。 10. 6-巯基嘌呤的结构式是()。 11. 能发生碘仿反应的化合物是()。 A. 叔丁醇 B.1-丙醇 C.甲醇 D.2-丙醇 12. 在碱性条件下,下列化合物发生水解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A. 苯甲酰氯 B. 苯甲腈 C. 苯甲酸甲酯 D. 苯甲酰胺 13.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 葡萄糖 B. 果糖 C. 蔗糖 D. 苯甲醛 14. 在亲电取代反应中,活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A.呋喃 B.吡咯 C.吡啶 D.苯 15. 下列化合物中,与HCN发生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A.丙酮 B.丙醛 C.三氯乙醛 D.环戊酮 三、完成下列反应式(40’): 四、由指定的原料及必要的无机试剂完成下列目标化合物的 合成(可选用合适的有机化合物作为反应溶剂)(16’): 五、举例说明下列名词(20’): 1. 构型异构体 2. 互变异构体 3. 差向异构体 4. Huckel规则

沈阳药科大学年自学考试有机化学复习题及答案资料

沈阳药科大学2013年自学考试有机化学复习题 2 O H CH 2OH H Cl O CH OH 2 6 OH OH 4 3 8 7 11 14 17 Cl 2 18 19 20. 21. OH 22. 23. 24 25. 26. 27. NO 2 Br H 3C HO COOH 、完成反应,写出反应的主要产物或写出试剂。(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 分,共 30分) ^3^ OCH 2CH ,3 斗* 一、给出下列化合物的系统名称或写出正确的结构(本大题共 i 分,共io 分)(打*号者要标出构型) 10小题,每小题 COOH CH 2B T H ——CH 3 CH J CH J H 3C CH 3 H* - XH 2CH 2CH 3 10. 2-甲基-3-己炔 9. (D )-半乳糖 1-甲基萘 4-甲基-2-萘酚 氢氧化四丙铵 12.氢氧化三甲基丁基铵 13. 3-甲基-1-戊烯-4-炔 6-氯-2-萘甲酸 15. 氯化三甲基苄基铵 16. 3 -(D )-葡萄糖甲 苷 2-甲基-1,3-环戊二烯 CH 2=CHCH 2CI + 50%乙醇 NaCN SOCI 2 吡啶 (CH 3)3CCH 2OH HBr > Fe/HC I H [c=C 〔 H 冷稀 KMnO 4 H 3C C 2H 5 ? COOH CK - "CH 2CH 2CH 3 CI 2 300 ° C ^2^ CH 2CH 2OH CH 3 NO 2 Zn/HCI COOH CH 3 CH 2CH 2OH SOCI 2

28. CH 3(CH 2)3^ CH + H 2O H gS ° 4 29. 38. H 2SO 4 NO 2 30. 32. N6 HNO 3/H 2SO 4 31. OCH 2CH 3 Br 2 FeB 「3 NHCOCH 3 Br 2 FeB 「3 34. 36. 40. O 42. CONH 2 NaOBr/NaOH 33. 35. NaOH CH 3CH 2CH 2CHO △ 37. + CH 3NH 2 COCl O + HCHO + (CH 3)2NH.HCI r O COOCH 3 + CH 3CH 2COOC 2H 5 NaH 43. NH,NH 44. AlCl 3 "A " 三、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分下列各组化合物(本大题共 共15分) 5小题,每小题3分, 45. 46. 48. 49. 50. 52. (CH 3)3C —Cl 葡萄糖淀粉 环己酮 CH 3CHCH 2CH 3 CH 3CH 2CH 2CH 2Cl Cl 蔗糖 环己基甲醛 47. 丁胺 乙胺 二甲基乙基胺 CH 2Cl CH 3CH 2CH 2CH 2Cl CH 3CH 二 CHCI 环己胺 苯胺四氢吡咯 51 2- 丁酮 环己酮 CH 3CH 2HC 2CH 2I CH 3CH 2CH 2CH 2Br CH 3CH 2CH 2CH 2Cl 53. 四、单项选择题,在给出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题1分,共5分) 葡萄糖 果糖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

分析化学排名

分析化学研究生全国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武汉大学A+ 8 西南大学A 15 山东大学A 2 北京大学A+ 9 东北大学A 16 西北师范大学A 3 厦门大学A+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17 四川大学A 4 南京大学A+ 11 兰州大学A 18 陕西师范大学A 5 湖南大学A 12 南开大学A 19 中南大学A 6 浙江大学A 13 华东师范大学A 7 吉林大学A 14 复旦大学A B+ 等(29 个) :西北大学、河北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扬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桂林工学院、江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学、辽宁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B 等(29 个) :首都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首大学、长春师范学院、沈阳药科大学、暨南大学、漳州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广西大学、延边大学。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报考学科门类(专业)A类考生*B类考生*C类考生*备注 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 哲学[01]280375627034512603147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C类考生: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二区系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临床药学体内药物分析课程的思考论文

临床药学体内药物分析课程的思考论文 临床药学体内药物分析课程的思考论文 摘要:对药学院目前的体内药物分析课程设置及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做了总结和分析,特别是针对临床药学专业开设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做了阐述;指出目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一一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希望对我校体内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进而加强对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全面培养,成为符合专业发展的全方位人才。 关键词:体内药物分析;临床药学;教学改革 体内药物分析是药物分析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学,通过分析的手段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数量与质量的变化,获得各种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各种参数和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情况[1],也可以了解其与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情况,探索其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方式在治疗药物监测、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理毒理学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中具有重要意义。体内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体内药物分析实验设计及操作的能力。本文总结了目前我校体内药物分析课程的课程设置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索和探讨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及深化此学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当 目前我校将体内药物分析课程作为专业考查课,仅在临床医学院药学专业学生的大三下学期开设这门课程,而对药学院临床药学和药学专业的学生均没有要求。体内药物分析最初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检测和制剂生物利用度的测定,之后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分析仪器功能的持续升级,体内药物分析开始与临床药理学紧密联系,成为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基础方法和手段[2]。我国目前开设临床药学专业的院校中,沈阳药科大学、复旦大学和广东药学院均将体内药物分析课程作为主要专业课程,其在临床药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3-4]。 1.2教学方式亟待改进 体内药物分析课程作为考查课,结束阶段的考核形式多以开卷考试为主,试卷内容多以教材内容为主,实验设计题只占很小一部分;学生大多在考前大量复印考试资料、笔记及课件即可应对考试;难免导致学生将体内药物分析与其他专业课程区别对待,上课时经常出现有旷课和逃课的现象,按时到课的同学也只有少数在认真听讲、自主思考;大多数同学在玩手机、背单词或者是做考研复习题等等;这样一来自然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当然,从另一方

沈阳药科大学2014级博士硕士研究生第一学期课程表

沈阳药科大学二〇一四级博士/硕士研究生第一学期课程表

注: 1.上课时间研究生从第3周(2014年9月15日起)开始上课。 主校区:上午:1-2节8:00-9:50,3-4节10:10-12:00 下午:5-6节(10月1日以前)14:00-15:50或(10月1日以后)13:30-15:20 7-8节(10月1日以前)16:10-18:00或(10月1日以后)15:40-17:30 晚上:9-12节18:00-22:00 2.硕士研究生选课 请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选课。如上课时间、地点有变动或有考试信息,将只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主页上及时公布,请随时关注。 (1)选课时间:2014年9月15日13:00-9月22日12:00 (2)具体步骤和要求: 第一步:登陆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https://www.360docs.net/doc/0a8585073.html,/ETMDCP/Default.aspx或通过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教育网左侧图标点击进入 第二步:登陆 用户名:本人学号 密码:第一次进入本系统时,密码为本人学号,进入系统以后必须修改密码,并不得与原密码相同 验证码:见右图4位验证码 类别:学生 第三步:在个人信息-学籍信息中尽量完整填写可填信息(蓝色部分),务必上传符合要求的照片(要求见操作手册),在联系电话中填写正确的手机号码,以便今后接收短信平台通知(手机号如有变动,请及时更新)。 第四步:选课 进入培养计划—学生选课管理菜单,根据培养方案要求,首先选择本学期开设的学位课(学位课务必在本专业选

课中完成),完成后在下拉菜单中进入相关学院,进行跨专业选课,以及在公共选修课界面选择公共选修课。 第五步:选课完成后进入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查询界面,打印选课单。选课单经导师签字后,正式研究生在9月25日前交到各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处。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有修改者,一定要到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处修改或替换选课单。 (3)研究生根据个人培养计划以及自己的学习和科研安排,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每学期要学的课程,按学期上网选课。研究生在网上选课后,按课程要求,并通过考核,方能获取相应的学分和成绩;学生不能参加未选课程的考核(即使参加考核,成绩也无效)。 (4)非2014级硕士研究生和参加重修的学生,也需网上选课,同时将选课单交到研究生处培养办公室登记备案,未经登记备案选课而参加考试者,成绩一律无效。 3.课程的改选与退选 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系统的维护,选课系统只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启。研究生应按规定在网上进行改选课,之后系统将关闭,学生只能查询和浏览课程,不能做课程的调整、变更。请在系统关闭前务必核对自己所选课程是否正确。 研究生在选课前,需先下载教学大纲,了解课程相关信息后再进行选课。所选课程一经确定,一般不得任意改选或退选。如遇特殊情况,确需改选或退选者,应在开课后一周内填写《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改、退选课程申请表》(可在研究生教育网下载区下载),经导师、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同意后,报研究生处培养办备案。开课一周以后,不再受理改、退选课程的申请。 4.缓考 研究生因病不能按时参加考核,必须由校医院出具证明,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到培养办办理缓考手续,批准备案后可随下一年级修课。研究生因事一般不得缓考。研究生无故不参加考试者,该门课程以零分记。 5.培养办公室不接待研究生个人查阅成绩,所有成绩一律上网查询。 6.研究生证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证是参加考试的唯一有效证件(身份证、图书证等其他证件均无效),证件丢失者须有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签字的书面证明,加贴研究生本人近期正面免冠二寸照片,加盖学院公章,携带本人身份证,方能参加考试;研究生进修班学员可到研究生处办理。 7.研究生有违反考场纪律者,取消该科考试成绩,随下一年级重修,并视其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8.研究生撰写文献综述等论文作业,必须有本人亲笔签名,否则成绩无效。 9.分班办法。 (1)2014级硕士《自然辩证法概论》、《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色谱分析》分班办法 一班:学号后三位001-190、526-562 二班:学号后三位191-417 三班:学号后三位418-525、563-680 (2)2014级硕士《有机化合物光谱解析》分班办法(暂行分班办法,待选课之后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一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二班: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 (3)2014级硕士《药物分析专论》分班办法:可根据个人学习计划,自行选择班级 (4)2014级硕士《公共英语》分班办法 一班:学号后三位001-053 二班:学号后三位054-106 三班:学号后三位107-159 四班:学号后三位160-212 五班:学号后三位213-265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分析学专业考研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分析学专业考研 药物分析学是药学一级学科中6个二级学科之一。我校一直重视药物分析学科的建设,在几代教师的努力下,该学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直位居全国先进行列。分别于1981年和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点和博士点,培养了我国药物分析专业的首批硕士和博士。1996年本学科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多年来,本学科共培养毕业博士17名,硕士56名,毕业研究生遍布海内外,许多已成为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机构的学术骨干,其中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称号。现有在读博士生20余名,在读硕士生60 余名。本学科点学术力量雄厚,包括分析化学教研室、药物分析教研室、分析测试中心、药物分析研究室和药物代谢实验室。在39名教师中,现有教授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5名。有博士学位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共12名,具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学术梯队。罗旭教授和孙毓庆教授是我国药物分析领域著名的老一代专家,仍在指导博士生和著书立说。目前主要学术带头人中,李发美教授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英国伦敦大学从事过博士后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现担任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及中国地区责任编辑,被评为沈阳市优秀教师;钟大放教授联邦德国波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后在德国药师中心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称号,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毕开顺教授是在国内毕业的首名药物分析学博士,在香港中文大学从事过博士后研究,曾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奖和陈香梅教育基金奖,现为副校长,药学学报编委;李好枝教授曾留学日本,从事体内药物分析研究,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被评为沈阳市优秀教师,长期担任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 现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分别为:(1)药物色谱和波谱分析;(2)计算药物分析;(3)体内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每个研究方向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有在SCI收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有专著出版。在全国药物分析博士点中,我们完成和正在承担的国家科研课题最多,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许多研究项目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996年以来,出版了学术著作《医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化学统计学》、《现代色谱法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收载的论文20余篇。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同行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使得本学科始终能追踪各研究方向的发展前沿。本学科点参加三个重点实验室并负责药学博士后流动站药物分析实验室的工作,可用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实验室面积600余平方米。拥有超导核磁共振仪、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红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波谱分析仪器,科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15台,气相色谱仪3台,毛细管电泳仪3台等色谱分析仪器,这些仪器主要为1994年以后进口,总价值1000余万元。此外,还有配置8台高效液相色谱仪、8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