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土地整治规划文本范文

某县土地整治规划文本范文
某县土地整治规划文本范文

XX市XX县

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

XX县国土资源局

2014年6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总则 (2)

第一节规划目的 (2)

第二节规划任务 (2)

第三节规划依据 (3)

第四节规划范围 (6)

第五节规划期限 (6)

第二章规划背景与形势 (7)

第一节 XX县概况 (7)

第二节以往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评价 (8)

第三节规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

第三章土地利用现状及整治潜力 (14)

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14)

第二节土地整治潜力 (16)

第四章土地整治的原则和目标 (19)

第一节土地整治规划原则 (19)

第二节土地整治规划目标 (20)

第五章土地整治任务安排 (22)

第一节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 (22)

第二节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整理工作 (25)

第三节加快推进土地复垦 (26)

第四节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 (27)

第六章土地整治项目安排 (28)

第一节农用地整理项目安排 (28)

第二节城乡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安排 (28)

第三节土地复垦项目安排 (29)

第四节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项目安排 (29)

第五节与市级整治规划重点项目衔接 (29)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31)

第一节投资估算 (31)

第二节效益评价 (35)

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9)

第一节健全规划实施的制度体系 (39)

第二节提高规划实施的管理水平 (40)

第三节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42)

第四节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 (43)

附表 (44)

附表1 XX县土地利用现状表 (44)

附表2 XX县土地整治规划目标表 (45)

附表3 XX县土地整治任务分解表 (46)

附表4 XX市XX县土地整治潜力汇总表 (47)

附表5 XX市XX县土地整治项目表 (48)

附图 (50)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解决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国家有关土地整治的方针、政策及《XX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XX市XX 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等,编制形成《XX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为落实《XX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和《XX 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整治任务和要求,进一步落实《XX市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耕地保有量、耕地占补平衡、建设用地复垦等任务要求的实施性规划,是执行省、市级土地整治规划下达的农用地整治重点地区和土地复垦重点区域任务的专项性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XX县(以下简称XX县)土地整治的战略,明确土地整治的原则、目标和任务安排,合理布局土地整治相关项目,是未来科学指导土地整治工作开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及审批的依据,也是保障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优化配置的依据。

《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期限为2011-2015年,目标年为2015年,展望至2020年,规划范围涵盖XX县辖区内全部土地。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规划目的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土地整治活动的决策部署及XX省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精神,为实施和深化《XX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和《XX市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思想,围绕“个性XX、品牌XX、包容XX、品质XX、开放XX,实现建设幸福XX”的总体目标,统筹安排全县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各项土地整治活动,促进XX土地整治工作全面、深入、有序开展,并为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审批及安排各类土地整治资金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节规划任务

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以补充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坚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体任务包括:(1)评价以往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情况;

(2)研究分析和测算土地整治潜力;

(3)制定土地整治规划原则、目标及任务安排;

(4)确定农用地整理项目特别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模、布局和时序安排;

(5)确定以“三旧”改造、增减挂钩为主的城乡建设用地整理项目的规模、布局和时序安排;

(6)确定土地复垦项目的规模、布局和时序安排;

(7)确定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项目的规模、布局和时序安排;

(8)进行投资分析与效益评价;

(9)制定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0)建立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

第三节规划依据

一、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主席令第28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席令第74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主席令第77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

(7)《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

二、政策文件

(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2)《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

(3)《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

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

(4)《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

(5)《关于切实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粤府办〔2011〕24号);

(6)《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63号);

(7)《转发<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粤国土资耕保发〔2012〕96号);

(8)《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的意见》(国土资发〔2012〕147号);

(9)《XX省国土资源厅农业厅水利厅财政厅关于切实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衔接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耕保发〔2012〕186号);

(10)《XX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国土资耕保发〔2013〕339号)。

三、规程规范

(1)《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TD/T1035-2013);

(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03-2012);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 号);

(4)《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2011);

(5)《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

(6)《农用地定级规程》(TD/T1005-2003);

(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8)《XX省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

(9)《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TD/T1040-2013)。

四、其他资料

(1)《XX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

(2)《XX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

(3)《XX市X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XX市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5)《XX县志》(1979-2004);

(6)XX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7-2011年)。

(7)XX县政府工作报告(2008-2012年);

(8)XX县交通、水利、农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发展规划;(9)XX县2010年及2011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

(10)XX县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成果(2011年);

(11)XX县“三旧”改造标图建库成果(2012年6月)。

第四节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XX县行政辖区范围内所有土地,包括XX镇、XX 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共7个镇,涉及土地总面积124091.46公顷。

第五节规划期限

本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年,2015年为规划目标年,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展望至2020年。

第二章规划背景与形势

第一节 XX县概况

一、自然地理

XX县位于XX,隶属于XX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北的北纬XX°XX′XX″--XX°XX′XX″,东经XX°XX′XX″--XX°XX′XX″之间。东北部与XX市交界,东南部与XX县相连,南面紧接XX县,西面毗邻XX县,西北角与XX县接壤。XX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C,气候温和怡人,年均降雨量1660.5毫米,雨量充沛且雨热同季。境内溪河纵横,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大部分属山区,地势北、西、南高,东部低平,石山林立,奇峰突兀。

图2-1 XX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XX境内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地绿化率达82.50%,森林覆盖率达78.20%,位于XX省山区县前列,盛产杉木、松木等木材,是省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有9个森林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21677.00公顷,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17.47%。

二、社会经济

XX县隶属XX省XX市管辖,全县土地总面积124091.46公顷,其行政管辖区的空间范围包括XX7个镇,设有69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1个县属林场、2个市属国营林场,县人民政府驻XX镇。

XX为XX省的XX县,以XX为主。据2010年末人口统计,全县总户数43819户,人口164220人,常住人口12.95万人,其中XX86843人,占总人口的52.88%。XX城市化水平为15.45%,远低于XX省2010

年城市化水平。

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9亿元,同比增长27.45%,比XX市年均增速高3.4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78万元,增长14.82%;第二产业增加值21996万元,增长36.07%;第三产业增加值14305万元,增长24.81%。与珠江三角洲等其他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XX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总量较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总体经济效益还不够高,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第二节以往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评价

一、实施成效

在以往土地整治工作中,XX县的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将原来地势高低不平、灌排基础差、交通通达性欠佳的土地进行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配套建设等整治工程,截止2010年底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验收的综合开发面积达1242.86公顷(18642.85亩),实际增加耕地面积1158.43公顷(17376.44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县耕地占补矛盾,进一步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为XX县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和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土地保障。

图2-2 以往开展项目资料图

通过进行中低产田改造等土地综合治理工程,截止2010年底XX 县先后开展土地综合治理项目7个,合共面积571.07公顷(8566亩),投资规模达913.62万元,使山地丘陵区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开展“三旧”改造项目,因地制宜探索实施农民集中居住模式,组织高寒山区居民的移民搬迁工作,建设集居住、旅游和民俗文化保存展览多功能于一身的现代新村。截止2010年底XX已启动“三旧”改造项目6个,改造面积66.67公顷(1000.00多亩),提高了建设用地利用率,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拓展了城乡发展空间。

二、存在问题

(1)土地整治投融资渠道单一

土地整治要统筹解决土地整治复垦、拆迁安置补偿、居民点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农民社保等问题,这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持。目前XX县土地整理建设资金主要为官方投资,多方管理,分散使用,导致投资渠道单一、资金重复投入、利用率低、浪费较多。

(2)部门联动机制没有落实

土地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在土地整治中的不同职责和职能分工,做到任务明晰,步调一致。目前,XX县的部门联动机制并没有落到实处,而土地整治的实施却涉及多部门协调,不能形成高效强力的工作格局,影响了部分项目建设的工作进程。

(3)需进一步加强耕地数量、质量并重保护理念

上一轮规划实施期间,XX县土地整治工作重点以补充耕地面积为主,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和保护耕地生产能力方面工作力度不够,本轮规划应建立“提等级、优布局”的耕地资源保护理念,实现耕地由数量保护到数量、质量并重保护的转变。

(4)技术支持度不足

在以往整治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项目设计人员现场踏勘和测量不准确,设计方法不科学,设计依据不足,设计成果缺漏严重、脱离实际导致规划不能达到改善规划区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土地质量的目的。因此规划实施过程中未能体现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从而导致土地整治实施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限。

(5)项目后续管理难度较大

土地整治工作不仅要追求项目的顺利完工,更要注重后续的管理质量。由于没有制定明确统一的后期管护措施,一些工程完工不久便遭到破坏,新建的田间道路坑洼不平,难以正常通行,树木成活率低,衬渠工程出现裂缝不防渗,以及节制闸门被偷等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节规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随着土地整治政策的逐步完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整治工作,相关文件相继出台,新时期土地整治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为今后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提供有力的行政支持。目前,XX县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地作为一个城市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地问题始终是XX县发展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土地管理,积极开展土地整治活动,对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迫切需要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融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之中。

作为“XX”的XX县,依托委省政府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山区协调发展战略以及XX市实施的“三化一园”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的机遇优势和政策优势更加明显。另外,按照省市主体功能的定位要求,XX县确定的建设“绿色产业强县、瑶族文化圣地、休闲品质之城”发展目标和定位,将为今后的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加上XX高速公路建设和XX公路改建高速公路及民族工业园区的建设,XX县的发展条件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为本轮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面临的挑战

(1)耕地效益不高,土地整治任务重

根据XX省XX市XX县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成果,XX 耕地质量国家利用等别主要集中在4-6等,共占全县耕地面积的

62.31%,主要分布在XX镇;其他等别7等、8等、9等、10地相对较少,分别占全县耕地的11.41%、4.85%、18.37%、3.06%,XX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一般、效益不高。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建设和工业的发展,造成农田污染面积不断扩大,污染情况不断加重。同时由于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坍塌等自然灾害多发,影响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为解决上述问题,加快土地整治是一项重要举措,任务非常繁重。

(2)城乡统筹工作、推动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紧迫

土地整治特别是农用地整治项目,作为民生工程,肩负着促进城乡统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力手段。目前XX县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比重大,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较低,土地散乱、闲置现象较为严重,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且“三旧”改造进度十分缓慢,也使得城乡土地整治难度增大。为此,XX县必须加快土地整治进程,在重塑国土空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3)部门协调力度有待增强

土地整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工程,涉及部门

较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由于目前部门沟通协调和合力推进力度不足;资金整体利用效益较低,在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农民权益、权属纠纷等的联动解决机制尚不完善,加上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严重影响着土地整治进度和成效。因此,在县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加强与完善土地整治相关政策、强化部门协调和统筹是确保XX县土地整治工作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土地利用现状及整治潜力

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一、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根据2010年XX县土地变更调查成果,XX县土地总面积为124091.46公顷,土地利用结构如下:耕地10713.16公顷,园地366.70公顷,林地102402.14公顷,草地4016.28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105.5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30.8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738.65公顷,其他土地1218.09公顷。

耕地面积10713.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3%,分布较为分散,其中XX镇和XX镇分布较多,分别占全县耕地规模的25.64%和24.54%。耕地含水田6495.60公顷,XX镇分布最多;水浇地89.06公顷,XX镇分布最多;旱地4128.50公顷,三排镇分布最多。

园地面积366.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9%,其中XX镇和XX 镇分布较多,分别占全县园地规模的35.24%和32.19%。园地含果园301.15公顷,XX镇分布最多;茶园10.78公顷,XX镇分布最多;其他园地54.77公顷,XX镇和XX镇分布较多。

林地面积102402.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52%,其中XX镇和XX镇分布较多,分别占全县林地规模的25.78%和19.01%。林地含有林地92049.24公顷,XX镇分布最多;灌木林地4723.82公顷,XX 镇分布最多;其他林地5629.08公顷,XX镇分布最多。

草地面积4016.2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4%,全部为其他草地,其中XX镇和XX镇分布较多,分布占全县草地规模的32.30%和

31.42%。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耕地保护形势严峻且后备资源贫乏

随着城镇建设和工业的发展,建设用地占耕地矛盾突出,且工业和生活“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农田污染面积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重;同时由于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坍塌等自然灾害多发,影响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2010年末,全县土地利用率达95.80%,利用程度较高,其他土地分布零散且多位于峡谷陡坡处,土壤贫瘠,难以开垦补充为耕地。

(2)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大且布局乱

2010年,XX县农村居民点用地1968.37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0.54%,占城乡建设用地的63.98%。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142平方米/人。县内山区废弃瑶族老寨较多,新建农村居民点则较为散乱,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导致利用率低下,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合理,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

(3)乱采乱挖矿产资源,影响生态环境

XX县矿产丰富,但采矿用地多数规模较小,开发周期短。由于一些乡镇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点乱采乱挖,采矿工艺落后,大量矿渣弃土乱堆乱放,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土壤酸化和贫瘠化,土地生态链遭到损坏,土地质量有所退化,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第二节土地整治潜力

一、农用地整理潜力

(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根据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范围结合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分析得出,全县规划基本农田面积为3941.10公顷,利用等绝大部分在9等以下,需要进行全面整治;经整治基本农田耕地质量等级将平均提升1个等级。

依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规模划分4个等级,其中Ⅰ级区涉及5个行政村,占全县待整治基本农田潜力面积的29.85%;Ⅱ级区涉及14个行政村,占全县的46.64%;Ⅲ级区涉及17个行政村,占全县的22.91%;Ⅳ级区涉及39个行政村,占全县的0.59%。

(2)其他宜耕农用地整理潜力:本轮规划从XX园地、山坡地开发的专项规划中抽出全县至2015年拟实施地块,确定为XX其他宜耕农用地整理潜力为190.36公顷,可补充耕地潜力面积为180.18公顷。依据其他宜耕农用地可补充耕地面积潜力划分3个等级,其中Ⅰ级区涉及4个行政村,整理规模为80.83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74.73公顷,占全县整理规模42.46%;Ⅱ级区涉及11个行政村,整理规模为109.53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105.45公顷,占全县整理规模57.54%;Ⅲ级区涉及60个行政村,没有安排整理。

(3)农用地整理潜力:本轮规划农用地整理潜力主要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和其他宜耕农用地整理潜力,经统计汇总确定XX 农用地整理潜力总规模为4131.46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潜力为180.18公顷,其中XX镇和XX镇整理潜力规模较大,其可补充耕地

潜力也较大。

同时考虑农用地整理规模和整理后可补充耕地面积,采用四象限法对农用地潜力划分4个等级,其中Ⅰ级区涉及行政村10个,整理潜力为1520.86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120.39公顷,占整理潜力规模的36.81%;Ⅱ级区涉及行政村18个,整理潜力为2235.48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为0,占整理规模的54.11%;Ⅲ级区涉及行政村5个,潜力面积为66.20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59.79公顷,占整理规模的1.60%;Ⅳ级区涉及行政村42个,整理潜力为308.92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为0,占整理规模的7.48%。

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本轮规划XX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规模为209.41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20.48公顷。依据整理潜力划分4个等级,其中Ⅰ级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为55.96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3.85公顷,占全县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26.72%,涉及3个行政村;Ⅱ级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为94.08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15.36公顷,占整理潜力的44.93%,涉及11个行政村;Ⅲ级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为47.86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为0,占整理潜力的22.85%,涉及11个行政村;Ⅳ级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为11.51公顷,可补充耕地面积1.27公顷,占整理潜力的5.50%,涉及50个行政村。

三、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本轮规划XX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规模为99.97公顷,依据整理潜力划分3个等级,其中Ⅰ级区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潜力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指导意见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指导意见 二〇一二年九月

目录 一、指导思想 (1)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1) (一)评估目的 (2) (二)评估方式 (2) (三)评估层级和工作组织 (2) (四)评估原则 (3) (五)评估程序 (4) (六)基础资料收集 (5) (七)规划评估主要内容 (5)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 (10) (一)规划修改适用情形 (10) (二)规划修改层级、时限和工作组织 (11) (三)规划修改原则 (12) (四)规划修改程序 (13) (五)规划修改的控制性要求 (14)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成果要求 (15) (一)规划评估成果 (15) (二)规划修改成果 (16) 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成果审批 (18)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成果审批 (18)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成果审批 (18) 附录1 规划评估工作程序 (19) 附录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定量评价计算方法. 20附录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成果表格示例 (27) 附录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成果表格示例 (3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指导意见 目前,全国省、市、县、乡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基本编制完成,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建立健全规划评估制度,严格规范规划修改,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筹管控作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特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目标,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有效参与宏观调控,提高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能够应对经济社会客观发展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以下简称“规划评估”)是指在规划实施期间,以规划目标为依据,按照有关评价方法和要求,针对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情形进行定期跟踪、监测,分析规划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评估规划的合理性与现势性,就促进规划有效实施提出评估意见和解决方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要求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制图规范 国土资源部 文案大全

目录 前言 1 适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5 土地利用现状图 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 8 土地整治规划图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 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 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 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 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 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 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 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 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文案大全

前言 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 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 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5791-199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 7929-199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10609.1-1989 技术制图标题栏 GB/T 13361-1992 技术制图通用术语 文案大全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试卷大全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试卷 (2012年1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土地保护的原因的是( D )。 A.人口快速增长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 B.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 C.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D.土地资源需要保护才能体现出自然之美 2.下列不属于三基点温度的是( A )。 A.日均温度 B.最适温度 C.最低温度 D.最高温度 3.降水量的单位为( C )。 A.cm B.m C.mm D.ha 4.当河流到达中、下游地区之后,由于坡度变小,河水中所携带的悬浮物质进一步沉积,形成了广大的( A )。 A.冲积平原 B.湖积平原 C.滨海平原 D.山前平原 5. 下列不属于土壤有机质的作用的是( B )。 A. 提供农作物需要的养分 B. 影响土体颜色 C. 增强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 D. 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 6. 按照八大类土地利用分类,下列土地利用类别属于耕地的是( D )。 A. 果园 B. 林地 C. 迹地 D. 望天田 7. 下列规划属于法定的最权威的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的总纲的是( D )。 A. 基本农田规划 B. 城市规划 C. 风景旅游规划 D.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8. 不能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是( B )。 A. 耕地灌溉率 B. 绿色植物覆盖率 C. 城市化水平 D. 交通密度 9. 符合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原则是( A )。 A.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B. 灵活性和动态性 C.珍惜土地,保护耕地 D.部门和公众参与 10.基本农田是( B )。 A.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B.高产稳产田 C.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 D.包括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准备工作阶段 准备工作包括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公室,拟定规划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落实规划经费和人员,广泛收集已有的现状和规划资料等,具体包括: 1)组织准备 因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项综合协调工作,涉及到许多部门,所以土地总体规划应由当地政府来领导,成立由主管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工作。规划办公室是具体编制规划的工作班子,应包括主要学科的科技人员,但更重要的是有适合做综合工作的专家。 2)思想准备 思想动员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因为目前规划无用论的思想还相当普遍。思想动员首先要说明规划的意义、目的和作用。 3)业务准备 包括编制和批准规划任务书(或工作方案)、业务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落实经费等。 ①规划任务书:要求明确规划的范围、时间期限、指导思想、目的、参与规划的部门、成果要求以及方法步骤、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等。 ②工作计划:要求在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任务的基础上制定,

内容包括:详细列出需搜集的各种信息资料及来源,明确每一步骤的具体任务和方法,进行人员分工和业务培训,明确物资设备供应,作出费用预算,确定时间进度表,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等。 (2)调查研究阶段 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自然资料、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图件、文件等资料。已有资料的不足部分或不准确部分,应进行必要的补查和核实。设置专题开展研究。通过上述工作,要对全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资源的优势和潜力,以及今后各项事业的土地需求量作出准确的预测,找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方针与对策,编写《问题报告书》,为编制规划提供可靠依据。资料的质量对分析研究的结论是否准确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通过资料的整理和对比,选择其中可靠程度高者加以应用。 1)确定土地利用问题 重点开展如下几方面研究 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解土地利用的演变及其规律,目前土地利用的状况及存在问题。 ②土地利用潜力研究。包括土地资源的自然适宜性,待开发土地的潜力,以及不同投入水乎下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裁潜力。 ③各部门用地需要量预测。根据规划期间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各部门用地的需求量。 根据以上三方面调查研究,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对照,可以提出当前存在的和规划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土地利用问题。从而确定土

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合肥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2011年11月编制

目录 引言 (3) 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4) 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 (5)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7) 第四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10) 第五章城乡用地空间布局 (13) 第六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6) 第七章规划实施预期成效 (18) 附表 (19)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近,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神话改革,土地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规划法地位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新形势下,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供给与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质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即土地资源的部门间的时空分配(数量、质量、区位),具体借助于土地利用结构加以实现。根据此次实习收集的信息以及各方面素材的收取,可见合肥市近年来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巨大改变。特别是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经批准实施以来,充分发挥了对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全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合理布局与分工协作、资源的优化配置、重大工程的保障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是,随着规划的日渐实施以及合肥现实条件和环境的改变,合肥市在利用规划取得一定效益的同时也渐渐显示出其不足之处或者理解为实际与理论的差距,因此,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修订与整改是合肥土地利用过程中必经的阶段。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以2020年为规划期,以2010年为规划近期。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国务院批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以来,各省(区、市)根据《纲要》确定的各项土地利用目标和要求,积极推进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目前,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基本完成,大部分规划已批准实施。从2012年4月1日起,土地管理各项相关工作以经批准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数据库为依据。为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筹管控作用,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意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事关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引领作用,切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

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编制的城乡建设、区域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规划,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安排,确保各类规划在土地利用上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核减用地规模,调整用地布局,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管控作用。 二、严格依据规划划定和保护基本农田 (一)及时划定基本农田。各地要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保护区布局及管制规则,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之后3个月内完成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基本农田划定后,实行永久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改变或者占用。 (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列入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定的交通廊道内,或已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清单的民生、环保等特殊项目,在不突破多划基本农田面积额度的前提下,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中规划多划的基本农田时,按一般耕地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不需另外补划基本农田,但用地单位必须落实补充耕地任务,按

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文本 合肥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六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规划背景 (8) 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4)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21) 第五章区域土地利用统筹 (33) 第六章农用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39) 第七章建设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44) 第八章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相协调 (51) 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 (55) 第十章县(区)土地利用指导 (59) 第十一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 (67)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4) 第十三章附则 (81)

前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各项建设的重要依据。《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上一轮规划”)实施以来,在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增强依法用地意识和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机制、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2020年,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实质性推进,合肥市正处于加快发展、转型提升、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的关键阶段。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在《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指导下,编制《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一、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合理调整规划目标和主要控制指标 严格根据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成果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合理调整各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控制指标。其中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控制指标原则上在原分解下达任务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实施情况、异地调剂情况以及上级调整情况进行调整。对矛盾较为突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坚持眼光向内,积极盘活现有的存量,努力推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探索规划建设用地空间管控新办法。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坚持剩余规模进行统筹,通过建立规划实施年度调节机制,在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根据区域内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闲置土地开发利用、批而未供土地利用、盘活存量用地等节约集约用地状况,按年度追加予以落实,用有限的增量撬动存量的方法促进全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二)严格划定“三条红线”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合理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进一步落实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制度。“三条红线”相辅相成,划定工作应在规划调整完善中统筹安排,以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为基础,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引导形成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要遵循耕地保护优先、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将通过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建成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其中将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质量优良、土壤清洁、适合规模经营和现代化耕作方式的平原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同时,将劣质耕地和不符合要求的其它土地划出永久基本农田,稳妥有序地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结构和布局。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要在现有规划的禁止建设区基础上,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风景名胜核心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列入省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野生动植物自然栖息地等,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即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应以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为基础,与城市规划充分协调,避让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蓄滞洪区、地质灾害区,通过“摸家底、定底线、定规模、定形态”等步骤,充分利用线型基础设施和自然地物边界综合确定。农村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应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相衔8 / - 1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接,对中心村、保留村边界划定要充分征求当地群众意见。 (三)严格更新规划数据库

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6年修订版)·说明【模板】

目录 第一章现行规划实施简要评价 (1) 第一节行政区划调整说明 (1) 第二节规划实施的主要成效 (1) 第三节规划目标实现程度 (1) 第四节现行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 第五节规划实施评估结论 (3) 第二章规划修改工作概述 (4) 第一节规划修改的目的 (4) 第二节规划修改的任务 (4) 第三节规划修改的依据 (4) 第四节规划修改工作过程 (6) 第五节规划修改基础数据 (7) 第三章土地利用重大影响因素及修改必要性 (10) 第一节土地利用重大影响因素 (10) 第二节规划修改必要性 (10) 第四章规划控制指标修改 (12) 第一节总量指标 (12) 第二节增量指标 (12) 第三节弹性目标 (13) 第四节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13) 第五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 (14) 第一节农用地 (14) 第二节建设用地 (15) 第三节其他土地 (16) 第六章土地利用规模与布局调整方案 (17) 第一节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调整方案 (17) 第二节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调整方案 (18) 第七章其他修改 (19) 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 (19) 第二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19) 第三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压覆矿产查询 (19) 第四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20) 第八章规划修改方案的衔接与协调 (21) 第一节与规委会实施评估报告审查意见的衔接 (21) 第二节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协调 (21) 第三节与城市规划的协调 (21) 第四节与易地扶贫规划的协调 (22) 第五节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协调 (22) 第六节与生态保护规划的协调 (22)

第七节与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衔接 (22) 第八节与行政区划调整的协调 (22) 第九节公众参与机制的落实 (22) 第九章规划修改方案风险评估 (24) 第一节风险识别与评估 (24) 第二节风险管理 (25) 第十章规划修改方案基本评价 (27) 第一节规划修改重点内容的基本情况 (27) 第二节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评价 (27) 第三节规划修改方案的保障措施 (28) 第十一章规划框架及内容修改情况说明 (29) 第十二章规划修改成果说明 (31) 第一节文字成果 (31) 第二节图件成果 (31) 第三节数据库成果 (31) 附表 附表1XX县规划基数转换确认表 附表2玉溪镇2006-2020年地类调整平衡表 附表3玉溪镇调入区域规划调整前后对比表 附表4玉溪镇调出区域规划调整前后对比表 附表5玉溪镇主要规划控制指标修改前后对比表 附表6玉溪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附表7玉溪镇土地用途分区修改情况表 附表8玉溪镇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修改情况表附图 1、玉溪镇建设用地布局调整示意图 2、玉溪镇基本农田布局调整示意图 3、玉溪镇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调整图

XX市濮院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送审稿)【模板】

XX市濮院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文本 (送审稿) XX市濮院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控制指标6 第三章土地利用基数9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2 第五章各类用地布局优化15 第一节农用地保护规划 (15) 第二节建设用地布局优化 (17) 第三节基础设施规划 (18) 第六章生态用地布局规划19 第七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1 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24 第一节分区原则与分区类型 (24) 第二节土地用途分区 (24) 第三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28) 第九章规划实施与管理30 第十章附则3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坚持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方针,统筹协调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近远期之间的各业用地需求,严格规范各类土地利用和建设行为,提倡土地生态文明,积极探索规划实施的制度创新,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保障濮院镇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根据濮院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和濮院镇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综合研究和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确定各类用地规模、划定土地用途分区,重点安排好耕地、生态用地及其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规模。 第二条规划依据 1、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制图规范 国土资源部

目录 前言 1 适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5 土地利用现状图 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 8 土地整治规划图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 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 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 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 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 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 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 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 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 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 前言 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 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 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5791-199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 7929-199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10609.1-1989 技术制图标题栏 GB/T 13361-1992 技术制图通用术语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3 总则 3.1 空间参照系统 正式图件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系统采用高 斯-克吕格投影;宜按3°分带。 3.2 图件比例尺

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目 录 前 言 ..............................................................................I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4)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 (4) 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 (5) 第三节 土地利用目标 (6) 第三章 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调整 (8) 第一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8) 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2) 第四章 农用地保护利用 (15) 第一节 耕地保护 (15)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 (16) 第三节 其他农用地保护 (17)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用地 (17) 第五章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19) 第一节 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19) 第二节 新增建设用地节约利用 (19) 第三节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分类引导 (20) 第六章 土地利用分区 (26) 第一节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6) 第二节 土地利用管制分区 (27) 第七章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30) 第一节 中心城区控制范围 (30) 第二节 中心城区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 (30) 第三节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管制分区 (33) 第八章 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35) 第一节 生态用地保护 (35) 第二节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35) 第三节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6) 第九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 (38) 第一节 土地整治 (38) 第二节 “三旧”改造 (40) 第三节 重点发展区域和建设项目 (40)

第十章 区、县级市土地利用指导 (42) 第一节 区、县级市规划指导原则 (42) 第二节 区、县级市规划指引 (43) 第三节 各区、县级市指标分解 (46)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8) 第十二章 附则 (53) 附表: (54) 图 录 1、土地利用现状图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3、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 4、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 5、土地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图 6、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 7、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8、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9、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管制分区图

县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技术方案

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技术方案 xxxxxxxxxx 二〇一x年x月

目录 一、目标任务 (1) 二、主要依据 (2) 三、技术路线 (4) 四、程序与方法 (6) (二)规划目标确定 (7) (三)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7) (五)土地用途区划定 (12) (六)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5) (七)土地整治安排 (17) (八)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18) (九)规划实施措施制定 (18) 五、主要成果 (1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的基本依据,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常态下对土地利用的新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国家和省、市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要求,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在全面总结本区域土地利用和规划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需要,针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坚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上下协调、有序推进的基本原则,依据第二次土地调查和现行规划中期评估结果,合理调整规划目标和调控指标,优化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更新规划成果和数据库,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土地用途管制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提供基本依据。 (二)主要任务 1. 开展中期评估。全面总结现行规划实施情况,客观研判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对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摸清状况、分析趋势、找准问题、查明原因,提出改进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政策建议。 2. 进行专项评价。围绕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要求,组织开展资源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2020年)调整方案 为更好地保障“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我国实有耕地数量稳定、质量不下降,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成果,经国务院同意,对《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进行调整完善。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强化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调整原则 (一)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坚持《纲要》确定的指导原则、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不变,继续实施《纲要》确定的土地分区引导原则、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局部调整完善《纲要》,增加耕地保护任务,优化建

设用地布局。 (二)应保尽保、量质并重。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既要守住18亿亩耕地数量,更要保证耕地质量不下降,对二次调查查明增加的耕地,除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纳入生态退耕规划和根据国家相关规划需要占用的以外,均予以保护;优质耕地除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难以避让的以外,均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 (三)节约集约、优化结构。按照坚定不移地推进节约用地的总要求,遏制建设用地过度外延扩张,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统筹建设用地增量与存量,合理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降低工业用地比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适当增加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保障新型城镇化用地需求。 (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重点做好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影响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五)加强协调、充分衔接。坚持科学论证、标准统一、民主决策,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生产力、交通布局等相关专项规划的协调,做好其对下级规划的控制,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三、调整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耕地调整。按照坚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实有耕地数量稳定、质量不下降的要求,到2020年,-2-

大兴区安定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大兴区安定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大兴区安定镇人民政府 二零一一年八月

前言 安定镇位于大兴区东南部,北距北京城区30公里,西到大兴新城18公里,东距河北廊坊市区2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资源充足。京台高速公路、京沪铁路穿过境内,四通八达的地方公路分别与京开高速、104国道和京津塘高速公路连通。 近年来,安定镇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原有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安定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即将到期,亟需进行修编。依据国土资源部和北京市对本轮规划工作及成果的要求,开展《大兴区安定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工作。本规划将《大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分解给安定镇的各项用地指标落实到具体地块,并对安定镇的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布局优化,为安定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土地资源保障。 本规划是指导规划期内安定镇土地利用、整治和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镇、村发展建设,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依据。

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以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促进各类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科学指导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等土地利用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 二、规划原则 妥善处理保障建设用地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实现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利用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障生态建设用地规模,严格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刚性与弹性相结合,为未来发展留有弹性;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锣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锣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调整完善方案 (2015年调整) 锣圩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1.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调整 (3) 1.1耕地保护目标 (3) 1.2建设用地保障目标 (4) 2.土地利用布局优化调整 (6) 2.1耕地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6) 2.2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调整 (7) 2.3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8) 2.4生态保护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11) 2.5土地整治布局优化调整 (12) 3.保障措施 (14) 附图 (15)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4〕94号)和上级审定下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主要控制目标指标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对《锣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原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形成《锣圩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2015年调整)(以下简称《本方案》),《本方案》为2015年修订,所采用的土地利用数据为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年度变更数据,其他数据为权威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本次规划调整完善仅对《原规划》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容进行修订,经报原规划批准机关后成为土地用途管制依据,对原规划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予以保留,并沿用原规划作为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 现将本次规划调整完善的内容阐明如下。 1.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调整 1.1耕地保护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采取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确保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更加严格的保护,数量不低于武鸣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指标,质量有保障并逐步提高。 《原规划》全镇耕地保有量目标为15848.27公顷。《本方案》全镇耕地保有量目标为15550.15公顷。规划调整完善后,全镇耕地保有量目标下降298.12公顷。

土地利用规划文本、说明书

新桥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I 目 录 新桥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前 言 ..............................................................................................1 第一章 总则 .. (1) 第一条 规划目的 ......................................................................... 1 第二条 规划依据 ......................................................................... 1 第三条 规划任务 ......................................................................... 2 第四条 规划范围与期限.. (2)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 (2) 第五条 土地利用结构 ................................................................. 2 第六条 土地利用特点 ................................................................. 2 第七条 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 ...................................................... 2 第八条 土地利用潜力 .. (3) 第三章 土地利用目标 (3) 第九条 社会经济目标 ................................................................. 3 第十条 土地利用总体目标 .......................................................... 3 第十一条 土地利用调控目标 (3)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 第十二条 农用地结构调整 .......................................................... 4 第十三条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 5 第十四条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5) 第五章 土地利用布局与调控 (5) 第十五条 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与调控....................................... 5 第十六条 城镇工矿用地布局与调控 .......................................... 6 第十七条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与调控....................................... 6 第十八条 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布局与调控 .. (6) 第六章 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规则 (7) 第十八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 ......................................................... 7 第十九条 一般农地区 ................................................................. 7 第二十条 城镇建设用地区 ......................................................... 7 第二十一条 村镇建设用地区...................................................... 7 第二十二条 独立工矿区 ............................................................. 7 第二十三条 生态安全控制区...................................................... 8 第二十四条 林业用地区 . (8) 第七章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与管制规则 (8) 第二十五条 允许建设区 ............................................................. 8 第二十六条 有条件建设区 ......................................................... 8 第二十七条 禁止建设区 ............................................................. 8 第二十八条 限制建设区 . (9) 第八章 土地整治规划 (7) 第二十九条 农用地整理 ............................................................. 9 第三十条 建设用地整理 ............................................................. 9 第三十一条 土地开发 .. (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一、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合理调整规划目标和主要控制指标 严格根据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成果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合理调整各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控制指标。其中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控制指标原则上在原分解下达任务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实施情况、异地调剂情况以及上级调整情况进行调整。对矛盾较为突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坚持眼光向内,积极盘活现有的存量,努力推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探索规划建设用地空间管控新办法。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坚持剩余规模进行统筹,通过建立规划实施年度调节机制,在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根据区域内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闲置土地开发利用、批而未供土地利用、盘活存量用地等节约集约用地状况,按年度追加予以落实,用有限的增量撬动存量的方法促进全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二)严格划定“三条红线”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合理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进一步落实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制度。“三条红线”相辅相成,划定工作应在规划调整完善中统筹安排,以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为基础,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引导形成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要遵循耕地保护优先、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将通过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建成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其中将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质量优良、土壤清洁、适合规模经营和现代化耕作方式的平原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同时,将劣质耕地和不符合要求的其它土地划出永久基本农田,稳妥有序地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结构和布局。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要在现有规划的禁止建设区基础上,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风景名胜核心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列入省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野生动植物自然栖息地等,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即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应以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为基础,与城市规划充分协调,避让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蓄滞洪区、地质灾害区,通过“摸家底、定底线、定规模、定形态”等步骤,充分利用线型基础设施和自然地物边界综合确定。农村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应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相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