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儒家哲学

中国古代文化:儒家哲学
中国古代文化:儒家哲学

中国古代文化:儒家哲学

儒家传统指得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的儒学一支,它以强势的道德意识及政治理想成为贯串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价值观,时至今日,儒家传统的价值意识依然主导着并决定着中国人社群的道德信念与家庭伦理。

基本观点

儒学世界观基本上以对天的理解以及天人关系的各种型态的可能性之优劣比较与选择等两个问题为出发点,作为其建立世界观的主要脉络。而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更可因而由其自身之努力与创造,得与天地的存在意义同其伟大。

孔子教导“为仁”的原理;孟子则提出“养浩然之气”、“求放心”、“尽心”的功夫论;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大学》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德目;《中庸》的“诚之者人之道也”“慎独”的哲学;周敦颐的“主静立人极”功夫;张横渠的“存天理去人欲”;程颢“识仁”、“体贴天理”;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朱熹的“格物致知”、“穷理尽性”;陆象山的“立其心之大者”;王阳明的“致良知”;刘蕺山的“慎独”与“诚意”……等等。不论这些儒家学者试图透过何种相近或相异的概念范畴或思想体系,对于人类自我修养及超越的可能提出各种设计,他们所共同承认并以此种共识为基础而发展其本

身思想的观点,即是透过这些人类自身由内而外的功夫修养,追求并达至儒家理想的社会政治体制与文化理想。

儒家哲学最重视社会哲学,因为成就一个现世的人类理想社会是儒家最原始的关怀,为了设计与建立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孔、孟、荀等人都可说是不断提出各项有关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或伦理的观点的思想家,同时这正可以说明何以社会哲学才是儒家思想起步的主要重心,亦即,就儒学传统的整体来说,儒家哲学的进路是社会哲学的。儒家的社会哲学内容条理清晰,《大学》八条目是最具体的代表,《礼记》的《礼运大同篇》也是重要的社会哲学著作;此外,周公制礼作乐与孔、孟、荀三人所提出的许多政治制度与施政原则如行仁政、不重敛赋、礼乐化民等,都是儒家思想传统中极具代表性的观点。另外,表现在汉代经学思想中的儒家思想就是以儒家经典为根据而设计出来的社会体制之学。同时,为建立理想的社会文化,家庭间的伦理关系更是其中的关键要目,因此孝道更是《论语》中孔子以之为一切德性的根本德性者。最后,《易经》哲学中藉由《易传》注解之作而建立了儒家价值本位的情境伦理学,此即针对各种伦理冲突情境的知识解析提出进退智慧,从而作为儒者处世应世的操作知识根据。

原始儒家是继承中华远古文明思想而来,并特别重视国家社群的维护及个人修养的实践的哲学,其中周文化的社会

哲学理想更是儒学价值意识的根本基础。而先秦儒学的理论重点在于思想生活化的落实,与儒家社会哲学精神之提出,。另外,透过孔子与孟子的若干直捷明白的命题,与《中庸》、《易传》等整理后的文字,也提出了儒学理论中的形上学思想部份。简言之,《论语》标出圣人境界的理想,《孟子》说出修养功夫哲学及性善主张的人性论观点,《中庸》明确化天道有德的德性本体论思想,《易传》即基于论孟庸的德性思想而建构儒学的宇宙论世界观。汉代的儒学发展走向,首先是解经之学的出现,在解经的过程中,汉儒加入了当时的科技知识所提供的新的宇宙论的观点,主要是天人相感的天人关系之哲学,由于强调天人的互动性,使得汉儒发展出由天象以定人事的社会哲学,若就人文主体的开发而言,当然,此一观点在汉儒彼此之间亦有着极大的辩论。汉儒的理论反而走了回头之路。汉代儒学的另一条发展脉络则是两汉经学的出现,经学即是藉由解经研究而制定礼法,礼法即做为国家政策的根本大法,这是儒学思想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落实,是儒学中有具体实效性的知识部分。汉以后儒学理论衰微,中国哲学思想的主要课题转向道家与道佛两教的宗教哲学之中,直至宋以后才又恢复了理论创造的能力。北宋五子的出现,不仅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精神生活文明已能回到儒家本位中来的现象,更反映了儒家哲学体系能够从自己的典籍诠释中回应道佛思想挑战的形上学建构。至朱熹的集大成与王

阳明活泼化生活化的开展,儒家思想不仅完全笼照中国文明,更且对日、韩等国发散出它的影响力,使得两国的民族哲学中有着深厚的儒学传统,形成两国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石。儒学发展至当代,有当代新儒家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等哲学家为儒学在经历西方哲学挑战之后重建理论体系,成为当代中国哲学发展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套哲学思想,影响所及,并成为港台及中国大陆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依据,颇有以儒学方法论垄罩道佛诠释之强势解释效力之势。

儒家哲学史上的重要发展人物及其思想

孔子透过对夏、商典籍的整理与对周文化的反省,开启了儒家哲学的广大思想内涵,其与弟子们的讨论,被整理成《论语》、《易传》等原始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作。孔子创造出“仁”的哲学,在政治、教育、伦理等日常生活作息与言行举止中,发挥人类的德性本能,建立人与人间适当的人际关系的观念;对于天人关系的思考与应对,基本上是接受鬼神的存在,尊重天命的指示,但是全然以一理性化的意义认定天与鬼神的作用,天自身彰显的只能是道德理性,而鬼神亦只在提供资讯上对圣人有所帮助,而不能干涉圣人的德性事业。也摆脱掉时人以现世得失与情绪为主而有的对天的赞颂与咒怨的态度,而以理性的认知建立适当的天人关系,既重视其崇高性,更强调其道德性。

孟子及其弟子所编的《孟子》一书,是在《论语》之后最生动的原始儒家作品之一。书中发挥“仁义礼知”的价值精神,强调国君“行仁政”的理想事业,他对人们自发的心性修养理论也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人可以透过自己的觉悟,而找回内在本具的善性,即性善论。因此为善为恶全在于人们自己的一心之中,即求放心的主体性自觉功夫。这样的理论传统一直在后来的儒学思想家中不断地受到发挥与扩充,中华民族成仁取义的精神即由孟子建立,而性善论的传统则影响中国大乘佛学准确地建立众生皆有佛性的命题。

荀子作《荀子》一书,书中倡导化性起伪的思想,主张隆礼重法,认为人性本恶,因此人必须经过圣王的教化与自身的学习,才能知道善恶。使行为合乎礼义。对于人的认识能力,荀子反对认识的片面性与主观性,主张“虚壹而静”以“解蔽”,也就是可以经由训练而达至“大清明”的境界。

董仲舒,西汉经学大师,专治《春秋》《公羊传》。后为武帝献策,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说,使儒家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因政治之势占有正统地位。董氏重要的思想见于“天人三策”及《春秋繁露》中,前者主张儒家的德治理念,提出各项关于政治的及社会的设计;后者在哲学思想的发挥中,强调天人相感的宇宙论及历史观。董仲舒的哲学建构,正是儒者反映时代心灵的特殊写照,因为汉帝国建立之后,君权的绝对性已经使得所有的儒学理想非透过君王的教化

不足以落实,因此思考如何使君王行仁政的方法成为了儒家价值之得以落实的关键要点,董仲舒一方面绝对化君权为君王是天之子故称天子,另方面则立即藉由天对天子的制约权而约束天子,藉由天神对天子的赏罚谴告之说以恐吓君王不得行暴政,从而约束君权,可为苦心孤诣唯天可知。

两汉经学,汉以军事行动取得政权,初期对于黄老思想颇有心得,亦以之为治国原则,至武帝时国力强盛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则是以儒家意识形态为汉政权合法性诠释根基,并以儒家经典作为汉家政策制定的依据,从而展开基于经典诠释的政策理念的知识建构,此即两汉经学,经学即为由儒学价值转化而出的公共政策之学,此亦儒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

儒学在两汉之后之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期间发展不彰,并非这一段期间中国文化中完全没有儒家的质素,而是这一段期间的儒学义理并没有重要的思想创造,中国知识份子的高级心灵的理论创造皆贯注在道家道教及佛教理论中,儒学的复兴实意味着儒学理论建构的创新,这就要等到唐以后迄宋明时期的恢复了。

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领导者。在唐朝一片大乘佛学的思潮及社会风气中,独自振起儒学大旗,排斥佛教思想,倡导恢复中国儒家思想的传统,开启宋明时代新儒学思想发展的大方向。代表他这种苦心孤诣的作品,在其《原

儒》一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李翱,唐朝思想家及文学家,是韩愈的门人,也是侄婿,最重要的,他也是追随韩愈复兴儒学、反对佛教思想的一员大将,其哲学思想的造诣更有过于韩愈处。代表其思想的重要著作是《复性书》,文章中以《中庸》的理论为基础,提出“性善情恶”的人性论,认为只要加强道德修养,消除情欲的干扰,便可恢复人的本然之性,便可成为圣人。李翱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对于《中庸》理论的提揭与发挥,对宋明儒学的理论方向之确立,有极大影响。

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颐、程颢,世称“北宋五子”,他们宋明新儒学的开创者,恢复并发展了先秦以后近千年的中国儒学传统,使儒家强调道德修养与天人关系的思考,重新注入一般中国人的生活中。他们的理论工作之开展,主要是在接受道家、道教、佛教等新文明的理论体系的挑战之后,从理论的高度上,而非感性的或情绪的角度上,重构出一套观念体系,用以回应道佛极高的抽象概念能力所建构出的极其广博高深的理论系统,使儒家哲学思想除了官方的提倡,以及长期以来在社会人心所造成的传统影响外,在理论效力的竞争上,回复其在中国文化思想体系中的一定地位。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一套参考道教思想而以儒学为本位的宇宙论系统,《通书》是上承《中庸》“诚”的哲学的本体理论、人性论、功夫论的系统。周敦颐之学之真正理论意

义是建立圣人境界观念,将圣人境界的知识建置在宇宙论及本体论的架构之中,使圣人依天道而生并行天道于天下。

张载的《正蒙》是一套《易经》哲学的新解之作,他以庄子的气化宇宙论哲学与易理的形上观点的配合,重造了一套易学主体的气化宇宙论,并以此一理论体系攻击与批评了道佛两家的理论,主要观念即在论说天地万物之实有实存,而非道佛之以其为无或以其为虚幻之说者。他的重要著作还包括《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等。

邵雍继承着道教的易学观点,强调先天象数学,且吸收佛教的世界生灭观,提出天地发生变化的元会运世阶段的历史演变观,但是在价值立场上,却仍谨守儒家的德性本体思想,也建立了以易学为主体的形上学体系,其重要著作为《皇极经世》。

二程思想则重新消化周、张的思想体系,回复孟子心学的传统,提出许多新的概念与命题,例如“天理”、“性即理”、“理一分殊”,并且建立存天理去人欲的功夫理论与理气二元的形上学系统;由于程氏二兄弟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世称其学为“洛学”。与周濂溪的濂学、张载的关学、朱熹的闽学、并称“濂洛关闽”。大程子心思灵秀,所关心的理论问题多为圣人境界的展现之学,作《识仁篇》及《定性书》倡说价值主体的绝对自主性。小程子为学严谨,思考抽象概念问题建立德性知识的系统,注释《周易》,世称《易程传》,可谓在

易学传统中迭经两汉象数易学之后,在继承王弼义理易之作中再度回复儒家心灵的注易大作。

朱熹,南宋大儒,他独自完成了类似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的集大成之工作,对于北宋以来思想的发展及其内容,作了一番全面的整理与重构,在本体论、宇宙论、人性论、政治哲学、甚至文学理论上等都有其一定的处理及发展。他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辑为《四书》,定为儒学纲领,其《四书集注》是元明以后中国科举考试的教材,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影响极大,对于日本、韩国思想界的影响亦不容忽视。因其长期在福建讲学,故其学世称“闽学”,重要的哲学思想经编辑有《朱子语类》、《朱子大全》、《朱文公文集》等。

王阳明,明朝大儒,风格与朱熹迥异,服膺陆九渊象山先生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思想,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理论,与晚年的“四句教” ,同为发扬儒家思想当中简易直捷的思想力量、以及活泼生动的实践方法论。对于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有着极大的贡献。其主要著作辑为《王文成公全书》。

明代儒学中重要理论家尚有刘宗周、王船山等人,刘宗周弟子黄宗溪及其门人作宋元学案及明儒学案,刘宗周的儒学理解贯串两部大作中,他自己的重要思想即为一形上形下功夫义理合一的融贯哲学系统。其强悍的儒门道德生命意志

促使他自己以及多数弟子在明亡时自缢殉国。

王船山在明亡时投身救国军事行动中,失败后深山论学著书,其重新诠释周易哲学,一反易学史上所有注易之作,建构他自己特有的乾坤并建的解易史观,另亦遍注群经,可谓中国儒学史上注经最多的一位,其创作量能不下于朱熹,且多有新论,船山学在当代研究及儒学史中尚待发掘的重要思想仍有极大空间。

当代新儒家,当代新儒家起源于民国以后学界对于儒学研究的重振,主要建构目的在回应西方哲学严密哲学理论体系的挑战,此一挑战的知识意义在于哲学价值观念的论证能力,儒学始终是价值哲学,价值哲学的成立理据必须以论证形式表述,此一建构论证系统的知识活动即是当代新儒家哲学建构的主要性格之一。其次,作为中国哲学的价值哲学的一支,儒学始终必须回应道佛两家价值观念的挑战,当代新儒家从熊十力至牟宗三皆以论说儒家形上学是一主张现实世界真实且永恒的理论体系以有别于道佛两家的价值系统的知识根据,此一论理工程在牟宗三先生的主张儒学乃为一据德福一致的圆善论架构下建构完成,此一建构一方面在回应西方哲学对于价值主张的论理格式之辩争史,而以康德哲学之价值只在主体实践的实践理性中建构而出,另方面就主体实践之学之主体之心性主张其即为天地万物的普遍原理的价值本体,从而由实践以开显价值真理以证成德性价值是

为一普遍原理。当代新儒家的理论建构的时代意义在于其为当代中国哲学之唯一建构体系庞大的新哲学系统者,并基于其论理方法的诠释架构,从而亦旁及道佛两家真理观的诠释,大有侵略道佛义理诠释霸权之势。当代新儒家首先在港台发生巨大哲学解释影响力,近年来亦在中国大陆中国哲学界形成重要研究领域,其影响力仍在增长之中。

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儒家学派是中国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学派,中华民族的文明,如果粗略地说,则可以儒家文化作代表,这指得是在中国文明体制的价值观念方面,也就是表现在中国政治哲学及家庭伦理观念上,以儒家价值观为基本立场,从而展开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及人际伦理的规范,整体地是中华文明的主导思想。

浅谈儒家思想与教育德育观

摘要:儒家思想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教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借鉴;思想;仁爱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道德文化提出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道德认同,影响深远,在世界范围内被推崇。儒家创立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后来由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加以发展。儒家的一系列道德思想体系对我们的教育有着推动作用,有利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教育工作者进行德育的重大课题。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 《周礼》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制, 是战国时人所作,它是反映西周时期礼制的史料著作。 《周礼》曰:“儒家得道以民。”所谓得道,一曰礼乐,二曰仁义。周公摄政,五年营建洛邑,六年制作礼乐,依据周制,参酌殷礼,制定了田制、管制、禄制、乐制、法制等,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典章制度,世称周礼。周公曾作大诰、酒诰、周官、立政诸篇,倡导天命不僭,张扬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孝养父母、以德辅天之言行。 在中国,孔夫子到今天两千五百年,我们在孔老夫子著作里面看到,他那个时候就是很感叹世风日下,他羡慕上古时代,尤其是我们看到他常常赞叹的尧舜禹汤,称他们是圣王。那个时候的社会民风淳朴,有圣贤人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圣贤人用什么教化?伦理道德。所以,伦常道德不是孔子发明的。孔老夫子自己常说他一生没有创作,“述而不作”,他所学的、所教的是前人的教诲,他只是“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孔夫子做得圆满,是圣贤,被称为大圣,大成至圣先师。 在现代社会,儒家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大的发展,但是,伴随而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表现了民众道德价值观的缺失,被表面的一些现象所障碍,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可以理解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同步,缺一不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靠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教育要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人才,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五育之首。思想道德是一个人发展的立足根本,我们的教育要从根本抓起。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生个人思想品德素质的好坏关系到道德观的树立,直接影响以后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很多国家的学者提出了科学教育人文化的观点。据说1998年1月,2/3的诺贝尔奖的得主说过,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2500前去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在新的世纪,努力建构富有中国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德育理论,正成为我国德育发展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德育明显存在的问题有:一方面脱离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不注意利用传统德育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功利主义色彩较浓,缺乏超越精神的成分,其结果造成道德教育的低效。就目前中国德育状况而言,教育需要借鉴儒家思想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应当从下两个方面认识和思考儒家德育思想的智慧。 一、借鉴儒家的反思思想完善道德教育 《论语》中有“吾日三省吾身”,“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孔子看来:思、内自省是联系自身品行的反省,这才是有意义的学习。这是儒家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它倡导的是自主修养。“自律”是现代德育的最高境界,它提倡的是“自我教育”。以“尚礼”为重点,强化文明礼仪的教育,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学做人,做现代文明人,做好人。 自我教育,是人们把自己同时当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自我发展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所有士子的目标。而这句话正是出自儒家的经典《礼记》。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家思想之所以一直受推崇也与它所崇尚的价值观分不开。“仁、孝、义”是儒家道德体系的主要组成。 仁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仁”作为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众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孝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孝”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一个不“孝”的人,何谈为人,更何谈什么道德品行? 义义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这里生命和道义是合理的存在的,但当两者发生冲突或利害关系时,对道义的追求就高于了对生命的追求,在只有牺牲生命才能坚持道义的时候,人就应该舍生取义。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信”与“义”作为一枝独秀,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今天,很多人仍是以这几点来判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说,儒家为我们确立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在古代,自汉以来的各个朝代都是以儒治国,因此儒家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相似。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礼治”的秩序思想、“德治”和“人治”主张,都对当今政治有借鉴意义。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它包括天道观和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等,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里面也包含糟粕,因此在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上,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目录: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三次打变化:汉代玄学、魏晋理学、近代西学东渐、 主要特点:天人合一、政教合一、问道结合、知行一致 二、天道观和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 三、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 正文: 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 不开的。其大的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的儒家独尊,魏晋的玄学,唐代的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和近代的西学东渐。有三个打的变化时期,即魏晋玄学的兴起,缓道入儒;宋明理学的形成,缓释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的哲学和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次冲击。 二、1.天道观与人性论 (1) 教育哲学中的根本问题:天道观和人性论(教育的根本在人性,人性的根本在天命) 天道观人性论历史观社会观教育观的关系论述 a、天道观和天命观在古代,不仅是人性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历史观和社会观等的基础,不同的天道观和天命观就会引伸出不同的历史观和伦理观,并影响着教育观。 b、天道观影响到人性论、历史观、伦理观以至教育观等多方面的问题,因而天道观的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包括教育哲学在内)中的本体论的问题,也就是宇宙观和世界观的问题。受其影响最大而且最为直接的是人性论的问题,有不同的天道观,对人性问题也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如人性从何而来,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什么关系,人性能否改变等问题,这些又与教育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c、天道观: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 人性论:由天命之谓性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行有善有恶论、性属自然转变 认识论与逻辑:名家及墨家《墨经》的形式逻辑思想,已经触及到逻辑学同一律、矛盾论、排中律等 教育原则与方法:原则涉及到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方法有博学、慎思、审问、笃行等。 (2)对天人合一的正负面评价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当前哲学界不少学者企图从中导驿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是人与天合,人与天地

浅谈儒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目录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儒家思想之精要 (2) (一)儒家思想的及其主要内容 (2) (二)儒家的教育思想 (4) 二、当代中国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 三、儒家教育思想的显现及当代评价 (10) 四、结语 (13) 参考文献 (13)

浅谈儒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学生:甘鑫指导老师:彭伟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各国整体综合实力的上升,文化教育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作为一家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思想流派,儒家教育思想历来为人们重视。儒家传统的教育思想是否还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应用?或者说儒家的教育思想是否对现代教育有过或仍有着某种程度的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儒家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孔子思想中有关教学内容、治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方法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及国内外历史评价等方面的论述,从而采取一种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最终为新世纪的教育和文化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资源和财富。关键词:孔子儒家教育思想中国教育 一、儒家教育思想之精要 (一)儒家思想及其主要内容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提起儒家,不得不先说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奉为”圣人”。孔子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在中国历史上乃至在世界上都曾一度引起过轰动性的影响。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古代文学与古代哲学奇妙关系初探

古代文学与古代哲学奇妙关系初探 一、古代文学 (一)中国古代文学 如果将中国文学史比作一条长河,我们从下游向上追溯,它的源头是一片浑茫的云天,不可详辨。我们找不到一个起源的标志,也不能确定起源的年代。若论文学的悠久,只有古希腊文学,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中国文学相比,若论文学传统的绵延不断,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是不能与中国文学相比的。 推动中国文学演进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所谓外部因素是指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民族矛盾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 关于中国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首先要考虑到文学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幅员广阔,所以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突出。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远古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在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才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由于时间久远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但我们不得不去提及一笔。《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2.先秦时期: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文史哲不分、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是先秦时期的三大特征。 《诗经》《左传》《孟子》《庄子》和屈原和楚辞是先秦时期最著名的文学精华。 其中《诗经》中的作品,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最初的伟大成就。《尚书》中的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论语》创立的语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对话式辩文,《庄子》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他的《谏逐客书》铺成排比,纵横议论,逻辑性强,富有文采。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历史散文里程碑式的杰作。《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综观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 儒学未来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2019尔雅答案100分

。。。。。。。。。。。。。。。。。。。。。。。。。。。。。。。。。。。。。。。。。。。。。。。。。。。。。。。。。。。。。。。。。。。。。。。。。。。。。 。。。。。。。。。。。。。。。。。。。。。。。。。。。。。。。。。。。。。。。。。。。。。。。。。。。。。。。。。。。。。。。。。。。。。。。。。。。。。 儒学原典“仁”字的义理讲述 1 【单选题】“仁”的根本是()。C ?A、个人道德高尚 ?B、家风纯正 ?C、人际关系的和谐 ?D、家庭和睦 2 【单选题】“鹤鸣于阴,其子和之”出自下列哪部著作?()D ?A、《周礼》 ?B、《对楚王问》 ?C、《说文解字》 ?D、《周易》 3 【多选题】下列()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AD ?A、程颐 ?B、朱熹 ?C、张载 ?D、程颢 4 【判断题】麻将与儒家文化有关。()正确 5 【判断题】西方文明强调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错误 6 【判断题】朴学的宗旨是回到文本本身的解释。()正确 儒家“仁”的哲学思想 1

【单选题】“天涯若比邻”中的“比”指的是()。C ?A、比肩 ?B、比较 ?C、邻 ?D、比喻 2 【单选题】学者孔颖达是()人。D ?A、清朝 ?B、明朝 ?C、宋朝 ?D、唐朝 3 【单选题】和到一定程度上“有五味之相济,甘辛并用,混合无形。”是()的观点。B ?A、孔子 ?B、庄子 ?C、墨子 ?D、孟子 4 【多选题】下列对“仁”的理解正确的有()。AB ?A、人与人之间关系亲密 ?B、心心相通的状态 ?C、施爱心与人 ?D、相互礼让 5 【判断题】“亲亲仁也”是许慎对“仁”的理解。()错误 6 【判断题】在唐代和谐既可以互相训示,又可以组成一个词,来表示各种合适的优化的关系。 ()正确 孔子的“仁德”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怎么瞧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得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得发展历程就是分不开得。它包括天道观与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等,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得指导意义,但里面 也包含糟粕,因此在瞧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上,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科学 得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目录: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得三次打变化:汉代玄学、魏晋理学、近代西学东渐、 主要特点:天人合一、政教合一、问道结合、知行一致 二、天道观与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 三、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得态度 正文: 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得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得发展历程就是 分不开得。其大得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得百家争鸣,汉代得儒家独尊,魏晋得玄学,唐代得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得理学,明清之际得实学与近代得西学东渐。有三个打得变化时期,即魏晋玄学得兴起,缓道入儒; 宋明理学得形成,缓释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得哲学与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得最后得也就是最大得一次冲击。 二、1、天道观与人性论 (1)教育哲学中得根本问题:天道观与人性论(教育得根本在人性,人性得根本在天命) 天道观人性论历史观社会观教育观得关系论述 a、天道观与天命观在古代,不仅就是人性论得基础,同时也就是历史观与社会观等得基础,不同得天道观与天命观就会引伸出不同得历史观与伦理观,并影响着教育观。 b、天道观影响到人性论、历史观、伦理观以至教育观等多方面得问题,因而天道观得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包括教育哲学在内)中得本体论得问题,也就就是宇宙观与世界观得问题。受其影响最大而且最为直接得就是人性论得问题,有不同得天道观,对人性问题也就有着不同得理解,如人性从何而来,人得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就是什么关系,人性能否改变等问题,这些又与教育问题有着密切得联系。 c、天道观: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 人性论:由天命之谓性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行有善有恶论、性属自然转变 认识论与逻辑:名家及墨家《墨经》得形式逻辑思想,已经触及到逻辑学同一律、矛盾论、排中律等 教育原则与方法:原则涉及到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方法有博学、慎思、审问、笃行等。 (2)对天人合一得正负面评价 天人合一”,就是中国哲学思想中得一个重要命题,当前哲学界不少学者企图 从中导驿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得不同得观点,其中一种就是人与天合,人与天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一、儒家文化的地位 儒家文化从古至今在中国一直占据很强的地位。在中国古代甚至占了统治地位。比如说,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儒家文化虽然在古代占据统治的地位,但这并不是说它的统治地位是一成不变的。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统治地位被取消。五四运动虽然取消了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但是在今天儒家文化仍然在我过占据重要的地位,原因是因为儒家文化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 二、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很深,涉及范围也非常广,涉及到我国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有所涉及。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探讨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思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思想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给予现代社会的启发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探讨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社会影响,以期加深了解儒家思想的特点、变化、价值和它的现代指导意义,抓住儒家思想的本质和精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点滴经验和参考。 思想是一个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一个社会起着一定的约束力,因此思想对一个社会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中国社会传统思想主流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重大作用,时至今日,时代在变化,思想也在变化,面对文化多元、中西融合碰撞的文化发展趋势,对一种文化或者说思想的重视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集千古圣贤众多儒流于一体的历经变化的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关键词] 思想、作用、价值。 一、儒家思想的内涵 儒家思想讲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基本核心是“仁”,以“仁”为基础和精髓的儒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从古至今长盛不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思想发展到今天与原来的“孔孟之道”在内容和实质上已经有很大不同。儒家的“仁治”“礼治”“德治”“孝道”“大一统”“天人合一”“民贵君轻”“有教无类”等思想主张依然光芒四射。对儒家思想的发掘和借鉴,对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发展和弘扬,可以更加丰富儒家思想的内涵,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作用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仁政”学说是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敬得保民”“仁政爱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仁政理念的变革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谐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而这种社会伦理观正是基于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或道德意识加以规范以此来实现社会的统治和管理。抛开阶级意识而言,这种社会伦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还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社会演变中形成了众多优秀的认识和思想,而这些认识和思想又被后来者奉为准则或规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的生死道义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的坚毅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探索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儒学与中国文化

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凡是存在的即为合理的。”正是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存在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合情合理性文化。“中国人不得不树立一种道德律,即提高‘仁’,亦即公正、慈爱的行为地位,把它作为一种绝对标准,以仁为标准,一切有缺点的人或行为,就能被发现其所不足。”这或许便是儒学所要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承的文化宗旨,正如张纯如所阐释的“文化影响力”(Power of cultural forces)“这种力量既可以剥削去使人成为人的那一单薄的社会约束—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会变成魔鬼,也可以增加这一约束。”总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人的信仰。内容来自dedecms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这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以和谐民族的性格、精神而影响和传承的,而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的构成中,民族凝聚力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为社会发展、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中华民族是宗族融合而形成的,融

从儒家思想浅谈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最新教育文档

从儒家思想浅谈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正文: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其善于启发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善于启发学生甚至教者的性情与智慧。在当代的教育中,如何发扬那种生生不息的主体精神,开拓创新,穷通变易,使我们“更诗意地栖居”,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我们只有更好的理解古代教育思想,了解其起源、特征,才能更好地让其为今所用。 我国的教育传统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百家各具特色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汉以后,儒家的独尊地位使得儒家的教育思想得到贯彻,成为正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正统和核心。 各学派教育思想的滥觞 儒家的“仁、义”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典范人物和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孔子仁义的伦理思想也用在了教育中,他的言传身教被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收录在《论语》一书中。其中不乏“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中华书局出版社第46页]等重要教育思想。

(二)道家的“天道” 道家创于春秋末的老子。主张“绝学”和“愚民”。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它永远不变地存在着,不停地在天地万物中间运行着。这体现在教育目的上,就是要求人们把“道”当作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一切教育思想和活动都围绕着“道”而展开。 (三)法家的“法制教育” 法家是一个以论述社会政治观点为主的学派,在学术渊源上与儒家有关。与道家一样,法家也并非完全不要教育,只是一味提倡法治教育而已。韩非明确提出:“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钱伟;阎志英从"法制教育"观透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期刊论文]-桂林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 2001(09) 21—23.]法治教育固然必要,但教育绝不仅限于法教,教师绝不仅限于官吏。 (四)墨家的“以求天下之利”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家私学是一个组织严格、纪律性极强的宗派集团。墨家以求天下之利为核心内容的教义,使得墨家成员有着一种共同的信仰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境界,规范着墨家弟子的思想与行为。严格的自我磨炼,又使墨家弟子不仅具有为墨家教义忘我牺牲的品格力量,而且具有相当团结的集体凝聚力。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征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一)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一) 中国古代美学具有独特的概念和价值体系,多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沿用西方的美学理论和标准对之予以解释和评判,但都不能真正领悟其内在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中国古代美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中国文化的特点,才可能更好的领悟和解释中国古代美学的内在价值和其独特性。 一、一分为三的哲学观 中国古代美学的许多概念的提出,都是基于“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中国古代哲学观。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于西方的一分为二哲学观。西方的一分为二的哲学观强调矛盾两极的对立、斗争和转化。这种一分为二的哲学观,认为对立、斗争是主要的、绝对的,事物的发展就是矛盾的两极对立、斗争的结果。因此,矛盾的两极的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一分为三的哲学观认为,世间万物由阴、阳、中和三种形态组合,但它强调的是守住中庸,扬弃两极,与西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相反,它认为矛盾的两极都是片面的、暂时的,只有“中庸”、“中和”才是真实的、理性的、永恒的、长久的。例如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历史上有“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但“天人合一”是主要的、基本的。是天人合一扬弃天人相分,天人相斗。与西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不同,中国的一分为三的哲学观,从不认为是对立两极推动万事万物的发展,相反它认为是“中和”这种第三种形态产生、孕育万物,正所谓: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无限。在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指导下,中国美学一直紧守和沿用“中和”美学原则,无论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伦规范准则的确立,以及艺术自身的虚与实、形式与内容,都始终按照这种“过犹不及”的中和原则予以塑造。由于受“中和”的哲学观的影响,中国美学的概念更多的是功能性的,而不是特质性的,这点有别于西方,西方一直在思索寻找各门艺术自身的特质,例如绘画、雕塑、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均有较明晰的分野和界限,而中国却从未寻找这种特质,各门艺术都是相关联的存在的,例如诗歌的韵律美的讲究,使中国诗歌与音乐一直相连;同时诗歌与绘画相连,中国古代的文人画,都是提倡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并且诗歌直接与书法相联系,字画是联为一体的,中国国画线条艺术也与书法艺术直接相关;同样,诗也与舞蹈、戏剧、雕塑、建筑等都相关联,反之,这些艺术部类,也与自身以外的其它艺术部类紧密相连,它们是融为一体的。它们是功能性存在,而不是特质性的存在。 二、历史主义传统 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义意识和传统,同样中国古代美学也不例外。这种状况用中国人自身的话语来形容,也就是“厚古薄今”。这种历史主义的思维逻辑,带给中华文化以下特点:一是经验的理性。中国人文文化几乎都是经验性的积累,它们是案例式的,百科全书式的,它们没有发展成西方的所谓“规则、规律”式的科学的抽象演绎,没有发展成西方的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但它们却发展成“经验的理性”、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哲学 2. 要素主义 3. 永恒主义 4. “性三品” 5. 资产阶级的教育价值论 6. 教育哲学 二简答题 1 简述教育哲学的基本任务。 2 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3 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 三论述题 1. 试述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关系。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哲学: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讨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来指导教育实践。 2. 要素主义:是现代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之一。要素主义坚持“传统教育”理论的某些论点,因而又 被称为“新传统教育”。要素主义者认为文化的价值具有永恒性,在人类文化中具有不变的共同要素。 3. 永恒主义:永恒主义主张恢复古典文化知识,要求回到绝对原则。永恒主义认为:虽然现代历史表现 为其社会进程加速发展和政治方面极具动荡,但是最终还是永久不变的更为实在。人性也是不改变而基本上保持一样。所以美好的生活、人们应该遵守的道德原则和他们应该受的教育,都具有永恒不变的性质。 4. “性三品”: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人分为三等:即“圣人之性”,是不教而善的;“斗萧之性”, 是只能为恶的;“中民之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教育只能在中民之性上下功夫。 5. 资产阶级的教育价值论:在资产阶级的价值论中,从其哲学基础方面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主观唯心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价值是由个人的利益、欲望等所决定的,价值可以因人而异,价值是主观的、相对的。第二,客观唯心主义价值观,把价值看做作是超越现实世界的规范和理想,它是不受时空限制的,价值是客观的绝对的。 6. 教育哲学: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讨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来指导教育实践。 二、简答题 1 简述教育哲学的基本任务。 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即从方法论的高度给以理解上的阐明; 对教育史和当前教育实际中有争议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分析和结论; 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要求,对教育中提出的新课题作出回答,对未来的教育做出科学的预测。 2 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1)坚持历史观点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摘要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积累了十 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教育思想传统文化 正文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传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如孔子把教育作为治好国家的三大条件之一:“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好的政治靠的是法度,是用刑罚约束百姓,使之畏惧国君,不敢违背;而好的教化靠的是德性,是用仁德去感化百姓,使之爱戴国君,由衷向善。好的政治得到的只是百姓的财物,而好的教化得到的则是百姓的人心。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把“善教”当作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新书·大政下》)董仲舒继承了孟子的“善教”思想,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告诫统治者要用教化作为防范百姓的“堤防”,这种说法显然带有一定的阶级性,但他认为教化的作用远远大于刑罚,这无疑是正确的。唐代的孔颖达从儒家传统的政治观出发,充分肯定了教育在营造社会良好道德风尚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学不可”。宋代的朱熹也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并从当时的教育实际出发,反复强调国家办教育应“以明人伦为本”,只有“教明于上”,才能“俗美于下”,“其遗风余韵,又将有以及于方来”。可见,朱熹已将重视教育的眼光投向了未来。 2. 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如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只是由于后天所受到的社会影响不同,才有了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之分,所以,加强后天的教育,对于人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人虽然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

第二章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历史上的三大文明区: 东亚, 东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地中海世界哲学的三大系统: 世界哲学的三大系统: 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 世界古代三大哲学家: 孔子释迦牟尼亚里斯多德 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概况 萌芽期(商周时期) 奠基和形成期(春秋战国) 全面成熟时期(汉代明初) 嬗变期(明中叶清)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期 (商周时期) (一)《易经》 《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 阴阳来源于《易经》 八卦基本符号 : 天(乾), 地(坤), 雷(震), 火(离), 风(巽), 泽(兑), 水(坎), 山(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 (二)《尚书.洪范》 中提出的"五行说": 尚书洪范中提出的"五行说"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阴阳""八卦""五行"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二,古代哲学的奠基和形成期 (春秋战国) 孔,老,墨学说产生标志着古代哲学的奠基 (二)战国末期古代哲学全面形成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荟萃,儒,道,墨,法,名,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临淄稷下学宫 战国时 儒家有八派,以思(子思)孟(孟子) 学派和荀子学派影响为最大. 三,古代哲学全面成熟时期 (汉代明初) (一)汉代经学 儒家经典在后世被成为" 儒家经典在后世被成为"经",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经典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汉代确立的儒家经典有: 《易》,《书》,《诗》, 春秋》《礼》,《乐》,《春秋》 1,官方哲学的重要代表董仲舒 董仲舒的主要学说:天不变,道也不变";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性三品",三纲五常君,父,夫;仁,义, 礼,智,信. 董仲舒哲学思想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哲学思想学术思想由纷杂走向统一的的完成,哲学的经学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成为我国入世"哲学的代表. 2,无神论者王充(27~约97) 王充在《论衡》《问孔》等著作中

[其他论文文档]浅谈合“自然”与“当然”为一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

浅谈合“自然”与“当然”为一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中,最具代表的当属儒、道两家。儒、道两家教育哲学的思想特征尽管有多层次、多方面的呈现,但都继承着中华文化尚和合、重情意的基因,将自然与当然的一体和合奉为其一贯之道。自然是指先天本有,当然是指后天应为。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中,自然是当然的根源与发动者,当然者皆自然。自然与当然的一体和合,是人的主体性的自我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的一体和合。自当一体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根基,贯穿于整个教育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修养功夫与境界追求之中,是我们理解与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甚至中华传统文化的钥匙。 一、儒家教育哲学的自当一体之道 (一)天人感通:天道为人性之本根,人性为人道之本根儒家的自当一体之道可以简单表述为:善(属自然)本于性,性本于天(自然)。善也称作人道,天也称作天道,人道即天道在人,所以天道、人道本不二。天道、人性与人道,其意相通。天道与人性属于自然,人道为当然,三者和合一体。在先民的认识里,天是至上神。统治者试图通过祭祀与占卜等活动与天相感通。到了孔子,天逐渐变成义理之天。人与天的感通也从对神灵天的祭祀和祷告,变为从理智和心理情感上对形上天的体认。孔子赞美天道之伟大,同时盛赞尧帝效法天道之功德,即《论语泰伯》所谓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在人性问题上,《论语阳货》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由此实现了人为之道与人性的链接,并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的人道精神,实现了与天道的感通。体现孔子思想的《易传》,其根本宗旨就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礼记中庸》讲率性之谓道。人道乃人们循顺其本性而行、而生活的产物,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伦因以凝成。又因人性即天命,故率性即率行宇宙大道。《中庸》所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提出了诚的概念,进行了沟通天道与人道的努力。诚者,自成也。诚乃成就人本身,即自尽其天性、自成其德,亦即实现人之内在价值、绝对价值、本身价值(自然)。 孟子继承了《中庸》中诚的思想,把诚看作沟通天人的通道,将天与人合一,并进一步提出思诚的概念。思诚作为人道,体现着人道中的善性。孟子提出了人生来就有四种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告子上》用湍水之喻来言人只要顺其本心,则人性之善就必然会呈现。自然若无阻碍,则必然呈现为当然。基于此,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由人道之尽心、存心,到人性之知性、养性,进而达于人道之知天、事天,最终实现修身而立命,这无疑是对《周易》、《论语》之中天道性命内涵与天人感通关系的继承与发越。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自然之道的核心理念是人性,可以说,人性善便是儒家之自然。孟子的人性善论实现了自然人性与当然人道的豁然贯通,但孟子没有对恶的来源问题做出系统解释。宋儒张载运用体用不二和对立统一的原理,提出气本论,主张气是世界的本原或本体,道和理则是其运行的规律和准则。在此基础上,张载创立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天地之性是天理的体现,是纯善的;气质之性是气积聚为形质后具有的属性,由于禀受的阴阳二气有偏有全,所以是善恶混合的。人性二分使得儒家人性论更加系统,也解释了恶的来源,但尚存不通之处。颜元对此进行了完善,提出了理气一元且皆善的思想。他认为恶者是外物染乎性,非人之气质[3],并指出恶则后起之引蔽习染也。引蔽是指人被引诱到不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