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立意分析及佳作简评

材料作文立意分析及佳作简评
材料作文立意分析及佳作简评

材料作文立意分析及佳作简评

朔州市城区一中任利文

[作文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前,森林中有一只云雀。有一天,它在唱歌时遇到了一位手提盒子的农夫,那个盒子装满了虫子。云雀拦住了他,问道:“你的盒子里面是什么?你要去哪里?”农夫回答说,他捕捉了很多虫子,想把它们拿到集市上去换些羽毛。云雀听后就说:“我有很多羽毛,我拔下来一根与你交换吧!这样就可以省了我去找虫子的力气。”于是农夫把所有的虫子都给了云雀,作为交换,云雀给了他一根羽毛。第二天还是同样的交易。第三天,第四天……直到云雀一根羽毛也没有的时候,它再也不能飞了,更不能去找虫子吃了。它看起来丑陋无比,也不能唱歌了,很快,它就死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则寓言涉及一只云雀,一个农夫。材料的主体应该是云雀,羽毛是云雀赖以生存的本钱,只要有羽毛,就能捉到虫子,而一旦失去了之后,就只有死路一条。很明显云雀是我们应该批判的对象,无论选取哪个角度,立意应是批判性的。

根据寓言故事中云雀的言行,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捷径与坷坎云雀以为得到虫子的简单方法最后被证实,那是一种更加艰难甚至是危险的办法。我们的生活中也蕴含着同样的道理,我们寻找了多次的便捷之路,最终都会变得更加坎坷;

2、戒懒云雀为了省下找虫子的力气,用羽毛换虫子,结果丢了性命,造成其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好逸恶劳,总想不劳而获。历史上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可由浅入深阐述懒惰的危害,勤劳的意义;

3、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云雀的目光是短浅的。当拿“自己的羽

毛”换“眼前似乎唾手可得的利益”成为一种习惯或生存方式时,人生的道路基本就走到头了,个人如此,国家亦然;

4、自弃与自强云雀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失去了理想,开始了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生活。人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奋斗,人不能自弃,民族不能自弃,人类不能自弃;

5、戒贪;

6、量变引起质变;

7、不可丧失根本。

[阅卷感言]

从此次作文中看出,大多数同学从“戒赖”这一角度立意,揭示懒惰的危害性和勤奋对人生的意义。大多数文章结构完整,注重照应和首尾的圆合,主题鲜明。

阅卷中我们也发现了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不足:1、语言苍白无力,缺少文采;2、堆砌事例,不做分析,不能做到叙议结合;3、就事论事,深入分析不够,主题开掘不够;4、病句较多,字迹潦草,字数不够。

[佳作欣赏]

迈出第一步的代价

319班赵振寰

历史的长河将所有的风起云涌都归于平静,只有那些不安于静寂的波涛拍打着岁月的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久久不能停息……

群雄追鹿,狼烟四起,锋利的箭镞发出碜人的寒光。在那个战争时起的时代,秦军带着踏平六国的野心向六国开进了,怯懦的韩魏为了保有一隅之安开始向秦谄媚献地,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燃起了秦贪婪的野心,在一次次屈辱的割让之后,秦不费吹灰之力灭掉了六国,只留下后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美好幻想……

康乾盛世,物阜民丰,金光流溢的金块刺激着人贪婪的本性。和坤,一介贫寒之士在初登科场时也有忠君报国的鸿鹄之志,许多奴颜婢

膝的官员以重金贿赂他都被他义正辞严的拒绝了,但这一次他忘记了自己的高远志向将贪恶的手伸向诱人的金子……从此,便对各种“献礼”全都收入囊中,最终那一块块贪婪的金子将他永远都压在历史的山下……

迈出的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贪婪是人的本性,在你迈出第一步时,你已无回头之路。

守株待兔的农夫,在获得一只意外撞死的兔后,就成天守在树边企图不劳而获,可最终他为他的懒惰而输掉了一切。

一位大学高材生虽家境贫寒,却终学有所成,他热爱自己的电脑专业,娴熟的电脑技术让他萌生了利有电脑窃取股票信息,操纵股票来获得暴利的念头,他敲动了键盘,迈出走向罪恶的第一步,在大捞一笔之后将忍不住做第二次、第三次,……最终他被送进了监狱,在狱中的他醒悟道:“千万不要迈出第一步!”

古往今来,历史的车轮碾碎过多少浮华的梦境,冲荡了多少贪婪的罪恶,长风吹动,荡清了多少不切实际的幻想,可历史却仍在重演且愈演愈烈,所有的罪恶都是从迈出第一步开始的,所有的贪婪也都是从迈出第一步开始的,从秦朝李斯的“仓鼠梦”到清朝和坤的贪下的“可敌国”的财富,雷声大作,只为警醒人们:

不要迈出第一步!

[点评]

本文的亮点是构思巧妙,立意深刻。该生没有过多论述“贪婪”的危害,而是跳出来,警示世人不要向贪欲“迈出第一步”避免了人云亦云。 但文中“守株待兔”一例游离了中心。

非吾所有,一毫莫取

440班曹逸群

流传于君士坦丁堡的寓言深刻地告诉人们贪欲是如何使事物幻灭的,据说,当地猎人会在秋季寻一个岔路口,分放腌渍猪肉于两地,经过的鬣狗会为叼食哪份而犹豫不决,最终在烦燥中将自己撕裂,成全守

株待兔的猎人。

如那只云雀,古往今来,无数人因贪欲将自己引向毁灭,究竟是否有人幸免?

犹记得去年暑假,我漫步西湖江畔,独想苏轼。

元佑四年他贬谪杭州,元佑四年的杭州,是苏轼的杭州。

鸿声乍起,夕阳渐去,这江涛 的褶皱里,藏着那个失落的苏轼,那时的他一定伫立江畔,内心翻滚的思绪如被江风撩起的衣襟;为何我一生清廉,却一再被贬,朝堂昏庸负我,我如何面对它?也许也闪过一丝杂念,他竭忠尽智,却报国无门,此前几任官员,鱼肉百姓,却落个逍遥自在,扬长而去,望着这富庶的鱼米之乡,他的内心是否也有一丝贪欲爬上心头?

鸥鹭惊起,拉回我的丝绪,我不知东坡如何将贪婪掩埋心底,我只看到,元佑四年,他发动厢军千余人,连夜开挖,将盐桥芽山两河加宽八尺,上受西湖碧波,下引江河清流,使两岸恢复了“翠微掩映外,处处水潺潺”的一派景象。

别人香车宝马而来,腰缠万贯而去,而他,来时一枝竹杖,脚下芒鞋,去时却留苏堤恩泽后世百姓。

这就是苏轼!

那个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苏轼;那个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苏轼;更是那个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苏轼!

那个伫立江畔,心生杂念的苏轼就让他随风逝去吧,历史留下的,是他为百姓的日夜操劳,是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的人生哲学。

在桃花开遍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 林抚素琴而长吟,明月下,是他,拒绝内心升腾的贪欲,从而守住了历史的期望。

徐吟着,走出历史的风雨,从他决定拒绝的那一刻,注定 后世的仰望。

[点评]

本文写法独到新颖,文章围绕“贪欲”这一主题,通过合理的想象,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以浓烈的抒情语言展示了苏轼因拒绝了贪欲而获得了内心的坦荡与豁达。

不要去掉你的“羽毛”

440班刘艳君

云雀失去了羽毛,丢掉了可以飞的资本。虽然也获得了物质上的满足,却终究失去了可以生存下来的力量。

做人,自不能像云雀贪婪,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不能以心为形役,要活得随性些,洒脱些。

庄子便是这样一位心灵超凡的圣人。

老庄先生从不为外物束缚自己,他认为心灵自由远比物质丰富重要。

两位使者带着重金,带着王的嘱托去拜访庄子,却见他在泥滩观看嬉戏于河泥之中的乌龟,奈何使者说尽好话。庄子并没有直接拒绝,而以小龟自比,吾愿如龟曳尾于途,虽槁项黄馘却是怡然自得。

汝可尽去矣!在高官面前,在厚禄面前,庄子并没有贪婪,并没有动摇。那是因为他有所坚持,他知道对于他来说,失去了心灵的自由,便如同云雀失去了羽毛。

庄子追求自由,陶潜向往悠然。

与庄周不同的是,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因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决然地辞去此职。

陶渊明虽然当上了官,但他却不屑!

他不想以心为形役,过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来时却可追。“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宁愿选择乡间草屋八九间,听着狗吠深巷,鸡鸣桑树的自然之声;他愿选择原始而又纯朴的自然生活,种豆南山下,忙碌但是充实,带月荷锄归,辛苦但却怡然。

回到田间的生活,让他感到快乐,让他认为这才是自己生存的根

本,就像是云雀赖以生存的羽毛。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潜心向往之。

与此二子相似的人不计其数,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不为权力名利所牵绊,不齿故不屑,所以他的生活无拘无束,他的诗里有一股与云天比高、与历史等量的气回荡着。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虽遭文坛与政坛泼来的一盆盆脏水,东坡泰然,选择心灵的宁静,是故为后人敬仰。

古人圣贤,以他们自己的经历在告诉我们,无论遭遇什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有自己的立身之本,因为它与云雀的羽毛同等重要。 所以,请不要丢掉你自己的“羽毛!”

[点评]

文章从云雀失去了羽毛谈起,用庄子追求自由与陶渊明向往悠然的事例深入阐述了“人要有自己立身之本”的主题,语言或直引或化用,深刻有力。

一切向“前”看

311班郝香玉

一座孤岛。

浩瀚无边的海洋中的一座孤岛。

浩瀚无边,波涛汹涌的海洋中一座堆满了熠熠发光的金子的孤岛。 有勇无谋之人不假思索,不顾一切地向这座遥不可及的孤岛冲击,却一脚踏进无底深渊,遗恨千古;深谋远虑之人细加分析,在精心打造了坚不可摧的船只后才起航。他没有盲目,最终--满载而归。

因此,我们一定要将目光放得长远,万万不可把注意力集中在暂时的利益上,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发明大王”爱迪生,为了给电灯寻找到最好的材料作灯丝,他不折不扣,尝试了一次、两次……甚至上千次。他的徒弟灰心丧气,因为他们屡试屡败。而爱迪生自己没有放弃,他认为自己已熟知了上千种虽不能用作灯丝但可作为他用的材料,获取的知识、经验也很可观。终

于,执着的爱迪生将视线定格在钨上。众所周知,他成功了,他将自己的不懈追求演绎得淋漓尽致。

试想,如果爱迪生没有看到人类在傍晚时分对光明的迫切需求,没有悟出光亮在黑暗之时的至关重要,他怎么会费尽千辛万苦去找寻、去探索、去发现?因此,一切向前看,将目光放长远。这样的品格铸就了爱迪生的辉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看到了中国人多地少、粮食紧缺,农民种地产量不稳的问题。他从此潜心钻研,试验,埋头于水稻研究。 别人对他的努力不屑不顾,甚至觉得他纯粹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在水稻的亩产上都无计可施,何况是他这么一个人潜心探索。

然而,袁隆平并未放弃,他深切地知道:中国的未来需要用粮食的自给来作保障。

终于,袁隆平和他精心培育出的被西方人称作是“魔稻”的新型水稻一起,被载入史册。

将目光放长远吧,摒弃一切的蝇头微利,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不智之举,一切向“前”看!

[点评]

文章开头,层层递进,自然地引出文章主题“将目光放得长远”,之后用爱迪生、袁隆平一详一略的两个事例,较细致地论述了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较好地做到了叙议结合,使文章有据有理,让人信服。

不当之处是在叙例中过分突出了人物的“执着”而使文章有点脱离主题。

生命中最重要的

326班武成帅

云雀的悲剧是因为它为了一场自认为等值的交换而丧失了自己最重要的赖以生存的羽毛。鸟儿一旦丧失羽毛,便丧失了蓝天,便丧失了自由;山峦一旦丧失草木,便丧失了土壤,便丧失了生机。那么,人生中

最重要的是什么?

云雀为了虫子而死,然而当富人将饭食摆在饥者面前,说“嗟,来之食”时,饥者选择了拒绝。但他没有丢掉生命中最重要的--尊严。也许我们用尊严去交换他物,可能会得到一切物欲之欢。我们会看到赵高在赢政面前卑躬曲膝,我们会看到秦桧在金朝脚下摇尾乞怜,我们会看到慈禧在洋人跟前谄颜媚笑,然而我们会在心底为他们流泪。

“尊严倒下时,生命便不能再屹立,歪歪斜斜的身躯,怎敌他晚来风急。”文天祥用生命讴歌的正是对尊严的崇拜。因为执著于尊严,林则徐不怕被贬谪伊犁;同样是因尊严,苏武在北海牧羊终不变节;岳飞用一生诠释尊严的意义,哪怕风波亭上以碧血明志。他们深深明白,失去尊严,便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因为尊严,他们才能挺起胸膛,面对一切。

一旦明白尊严对人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便会对各种交换条件

说“不”。

为了尊严,也许终不得志,但浩气长存,为了尊严,也许道路坎坷,但日月高悬;为了尊严,也许披荆斩棘,但直指前方。

在金钱,地位等各色“虫子”前,我们会坚定地说“不”。也许会被人不解,被世人嘲笑,但我们内心是彻底的坦然。灵魂因尊严而充实,一旦丧失尊严,灵魂便会被逐渐腐蚀,以至稍加碰触,便轰然倒塌。

拥有尊严,我们会伸出手去做每一件合理的事,我们会伸出手掸去心灵上的灰尘;我们会张开嘴去说每一句正直的话,我们会张开嘴吹走生命中的琐屑。拥有尊严,我们会审视自己的灵魂,像在强光下看牵牛花的根根花蕊般那样细致;我们会回顾自己的过去,像在树荫下走过绽放的成片花丛般那样美好。

生命中最重的是尊严。因为尊严,我们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那儿无愧地做每一件事,说每一句话。当你把双手合拢在胸前,你会听到你灵魂真诚的倾诉,而这,会告诉你生命的重量。

[点评]

说理有气势有深度。

妙语佳句不断是本文的一个亮点,但可惜出现得较晚。而第一

段“热情”应换作“生机”,“生命中最中的是什么?”一句考虑到与“鸟儿”“山峦”的关系,应将“生命”换作“人生”,最后一句赘余。第二段“如果我们用尊严去交换他们,那么我们就会得到一切物微之欢”说法绝对,宜将“如果……就……”换作“也许……那么……”。

--要想得高分,必须首先拿出个精彩的开头来。 (荣富才)

虫子的诱惑

323班王文静

面对虫子,云雀拔光了羽毛,郁郁而终;

面对诱惑,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其实诱惑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马克思告诉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诱惑。

诱惑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古有吴王夫差贪图享乐一味寻欢而断送国家,使宫阙楼阁坍成了瓦砾,消散在历史的烟云中;今有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享誉百年的雷曼兄弟公司在风雨漂摇中轰然倒塌。 古有楚威王面对六百里土地经不起诱惑,背信弃义,致使国力衰微,忠臣自尽,自己命丧异乡;今有山西临县煤老板雇凶杀人,使羸弱无辜村民惨遭杀害,暴尸荒野,自己也落得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

桩桩件件,无一不是人类利欲熏心的恶果!

与此同时,诱惑的积极面也熠熠生辉。

从远古时期南方古猿面对地上的诱惑,小心翼翼地走了下来,到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的邓小平高瞻远瞩,果敢地建立经济特区,毅然发展经济;从许由面对权力的魔杖不为所动,转身洗耳,到摩根大通CEO面对次级信贷的高额利润果断中止,挽回巨大损失,进而促进摩根大通在金融业其他领域的发展。诱惑的积极效应一一彰显。

在诱惑中倒下的人们,往往是鼠目寸光,不计长远之徒;在诱惑中站起来的,才是最大的赢家,是生活中真正的强者。

陈水扁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倒扁”声中倒台了,归根结底,是他在面对政治与经济的双重诱惑下大失方寸,径自“台独”贪污,落得锒铛入狱。

米勤·托娃在今年被推举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因为她在面对罗马尼亚警察的威逼利诱时不屈不挠,坚持到底,还原历史真相,为蒙冤平民洗刷冤情,还他们一个清白。

在诱惑中,我们日趋成熟;

在诱惑中,我们移步向前;

在诱惑中,个体得以成长,国家逐渐富强,人类才走向了兴旺! 面对诱惑,你准备好了吗?

[点评]

本文集中了大量的现实素材,与有些同学的一味以古论事相比,无疑高出一筹。另外,本文能辩证地看待事物,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认识较为深刻,难能可贵。

第三段“马克思告诉我们……”明显是自己的话,第五、六两段句式如能对称,更能增添色彩和气势。 (荣富才)

是什么拿走了我们的羽毛

314班朱晓凤

在我还是很小很小年纪的时候,幼儿园老师便教我们唱:“……我们像小鸟一样,飞在花丛里,飞到草地上……”。是啊,我们像小鸟一样,虽然羽翼还未丰满,却快活无比,为大地增添生机。

可是,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却发现我们竟然还是飞不起来。那么,我们的“羽毛”哪里去了?是什么拿走了我们的羽毛?

是惰性。

先讲一个小故事。森林里有一只云雀,一天,它在唱歌时遇到一位想要用虫子换取羽毛的农夫。云雀为了省些捉虫子的力气,就用自己的

羽毛与农夫的虫子相交换。就这样,每天一根,不久之后,当云雀一根局长毛都没有的时候,它再也得不到送上门来的虫子,最终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是什么,拿走了云雀的羽毛?可能有人会说,是农夫。但究其根本,是云雀自己的惰性。这惰性一开始并不明显,但日积月累的“吃白食”让它的惰性一步步变得明显,最终拿走了它所有的羽毛。那么我们呢?

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有惰性,但是,习惯让它显露不出来。就像那只可怜的云雀,在没有遇到农夫之前,还不是每天捉虫,每天唱歌勤勤快快,过得很快活吗?而自从可以得到“免费的午餐”,只要小小的一根羽毛就可得到一顿盛宴之后,一切都开始改变。这是因为,云雀的惰性,被“惯”出来了。

对,惰性是“惯”出来的。正像现在的我们,每天放学回家,香喷喷的饭菜已放在桌上,全是你最爱吃的;早上从来不用担心时间,因为有父母作定时闹钟,绝对不会迟到;想要这个,父母绝不会给你那个;平时所做的,只是吃饭、睡觉、看书,什么都不管……所以,偶尔一次爸妈不在家就会睡过头,起床后,不会有人给你挤好牙牙膏,早饭弄得一屋子焦气,出门还忘记带钥匙,家里乱成一团像个猪窝……因此,现在的社会上才有那么多的“啃老族”,这便是“惯”的力量。

一旦一个人的惰性被惯出来了,那么他的“羽毛”就会被这惰性一根根拔光,飞不起来,只好依然窝在父母身边,做个“啃老族”。这样倒是舒服,可父母不在了呢?怎么办?只好冻死或饿死。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现在就正在被惰性一根根地拔羽毛,快点觉醒!从现在开始,做个自立勤劳的人,让惰性无可乘之机。

惰性拿走了我们的“羽毛”,我们要向它宣战!

[点评]

云雀之死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懒惰,有人认为是贪婪。对一则材料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材料作文不仅要求写作时使用材料内

容,还要求分析出材料与自己观点的联系。这一点,本文做得很

好。“惰性是‘惯’出来的”挖掘很深,是文章的一个亮点。

第一段儿童“为大地增添了生机”不当,第二段过渡太仓促。(荣富才)

目光长度决定生命高度

310班岳宏宇

林荫之下,榆枋之间,斑鸠的身影雀跃其间;九天之上,溟海之间,大鹏的踪迹遍及苍穹,就像斑鸠永远也没有大鹏的志向。安居于一方,目光短浅,便永远无法享受天际翱翔的快乐。目光短浅,会失去理想,失去快乐。

秋阳下,池塘边,一袭破衣,悠哉悠哉,什么楚国的国相,哪里比得上这泥谭中的老龟,曳尾于涂中,怡然自然,幸甚至哉,笑眯眯的你看着眼前的池塘,水波粼粼,潋滟动人,悠悠河水后,你却看穿了那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宦海沉浮真是一件苦闷的事例,你转身对着两位衣着光鲜的贵宾轻轻道一声,回去吧,我还是做一只自由自在的龟好了,被当作牺牲的牛,纵有多么尊贵,也不过是俎上之肉罢了。天色苍茫,一个哲人就这样躺在池塘边,钓钓鱼,逗逗龟,却目光深远地收获了自由,收获了万世传唱的美名。

午时三刻将至,你跪在行刑台前,一脸后悔,满心不甘,语调缓缓地向一旁的儿子说道,我想和你一起去引狗打猎,现在怕是不行了。午阳灿灿,你的身影定格在这一刻,成为千古遗憾。李斯,你本是一个如此卓越的人才,却为何走到如此地步?你是赢政的智囊,为秦一统天下立下了汉马功劳,你是那郡县制的积极倡导者,力排众议,独树一帜,以你独特的政治远见让中国历史迈出了一大步的跨步,尽管你的焚书坑儒让人诟病不已,但在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这样一个聪明的你,这样一个智慧的你,却为何又做出和赵高同流合污,推那残暴的胡亥为秦二世的事情呢?你的远见卓识,你的明智善断到哪里去了?唉!历史昭昭,目光短浅的你,不仅失去了生命,而且失去了名誉。

谁曾想,你一个流氓地痞,竟会战胜那无往不胜的西楚霸王,缔造一个辉煌的王朝。其实,从卷卷竹简中,不难找出原因,从嗜财嗜色的你进入咸阳,竟秋毫无犯,约法三章,到鸿门宴上,你神态自若,演技高超,都不难看出,你是一个具有着深远目光的人,你不满足于做一个小小诸候。秦末天下英雄纷争,为你提供了最好的舞台,项羽步步紧逼,却让你更加发奋图强,谋取霸业,你取敌之长,补己之短,终于形成萧张韩三才追随的态势,你目光远大,志向高远,终于在垓下之围后成就了千秋霸业。

以羽毛换虫子的云雀之所以最终惨死,并为人嘲笑,就是因为它的目光短浅。想天下古今中外之人,有多少人因为目光短浅生不得其利,死不得其名,又有多少人因目光远大光照千秋,凡此种种,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

是的,目光长度决定生命高度!

[点评]

材料挖掘准确深刻是本文最大的优点,没有联系现实事例,有点遗憾。

结尾“云雀”部分虽然使用了材料,但显得做作,如能把“云雀的启示”浓缩为一个题记,结尾再作一下照应,效果会好一些。

开头很重要,文章第一段中的“雀跃”“安居”与要表达的情感色彩不符。

(荣富才)

给云雀的一封信

312班陈亚琼

可怜的云雀:

对于你的英年早逝,我深表同情,但更多的是痛定思痛后的启发。 虽然我们现在处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时期,要求动物与人类友好相处,可那竞争意识你怎么能抛诸脑后呢!一根羽毛换一盒虫子,在“平等自愿”的背后正隐藏着无形的杀手。第一天,他带给你食物;第二

天,他带给你快乐;第三天,他带给你满足;第四天,你产生惰性……直至最后一天,你仍怀有幻想!从始至终,你可曾想过明天、后天要怎么办,你可曾注意到自己身上的羽毛正一天天减少。你没有!你不愿飞,不愿自己找虫子,只等着依靠他人。天啊,真的好悲哀,在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问题前,你一次又一次陷入了自己所造成的游涡。当你拔掉最后一根羽毛的时候,是只顾着享受最后的晚餐,还是为自己的悲惨境遇而反省?也许,你选了前者,因而在死亡的游涡里你不曾挣扎!

为了让小长劲鹿学会站立,长劲鹿的妈妈在他刚一出生后,便对他拳打腿踢。在如此艰难的痛苦中,小长劲鹿学会了站立。羚羊的拼命奔跑,雄鹰的振翅飞翔,这无数发生在你身边的例子,竟没有给你一点点警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也许,你是一只中国的云雀,否则你怎么可能不知道达尔文如此有名的进化论观点?

不,你更不可能是中国的一只云雀,因为早在几千年前,孟老夫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便人人知晓。林则徐就是怕子孙贪恋自家财富不思进取,在临终前竟散尽自己的家财。现在,比尔盖茨就立有遗瞩,要将自己的万贯家财投资公益事业,可见其希望子女自立奋斗的良苦用心。

且不说别人,就说你自己。坐享其成,这是缺乏责任心,是

懦“鸟”的表现。作为一只云雀,你没有承担起对父母的责任,没有作出对社会应有的贡献,但更重要的是,你没有对得起自己的大好年华。 年轻的云雀,

青春的岁月是何其珍贵,

怎能大把大把地耗费;

青春的岁月需要奋斗珍惜,

又怎么能不思进取把它浪费!

哦,我可怜的云雀,愿你在遥远的天堂明白生命真正的意义。

一个替你悲哀的中学

2009年10月28日

[点评]

见过很多同学写的信,没见过将文学性、思想性做得这么好的信! 第二人称的使用,质朴真挚的语言,叙述、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荣富才)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蔡敏

小时候,看到张衡的这句“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充满了疑惑,难道收获的背后一定是勤劳的付出吗?

……

云雀想要吃到虫子,就必须努力去寻找,而不是靠交换羽毛而毫不费力的吃到虫子。

玫瑰要想绽放精彩,就必须努力汲取水分与养料,在勤劳中等待盛夏的到来。

大海要想吞吐日月,就必须努力吸纳百川涵养水分,在汗水中日益浩大。

后来,我明白,一切收获的背后都要努力的付出。

孔子韦编三绝,于是才有后来的修养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孔圣人。

越王卧薪尝胆,于是才有后来的三千越甲可吞吴。

居里夫人艰苦的巴黎求学,于是才有后来的两次登上诺贝尔领奖台。

后来,我明白,一切成功背后都要有毅力、汗水;我明白生命是一个奋力划浆的过程,成功的彼岸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抵达的。只有那些愿意努力,不畏艰辛,勇于付出的人,成功女神才会着顾他们。而那些妄图寻找捷径,害怕吃苦的人,成功只会与他们背道而行。

……

而现在,我懂得付出,并在默默的为理想而努力。于是,当忙碌的生活如期而至时,我不再会抱怨,而是接受并享受着生活的忙碌; 当汗水浸涌脸颊,我不再会感到燥热,而是欣喜它将预示着收获;当因难再次将我击倒,我不会失落,而是鼓起迎上去;当不如意摆在面前,我不再会哭泣,而是相信快乐会战胜烦恼,不如意终会烟消云散。

现在的一切变化都是因为我相信“人生在勤,不索无获”, 相信那些期待幸运降临而不去劳作的人将得到的是失望,那些幻想成功到来而不去付出的人将得到的是失败,那些只看到理想而不为之奋斗的人将得到的是失落。

勤劳的付出不一定会让你伟大,但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

努力的汗水不一定会让你至高无尚,但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

成功与收获不会轻易的眷顾谁,因为人生在勤,不索将无获。

[点评]

本文紧扣材料中云雀因懒惰而失去生命这一点,开掘出“勤奋才有收获”这一主题选取张衡的名句作标题,观点鲜明有力。作者借助排比手法引用多个具体事例围绕主题,展开论述,说理细致全面深入。结尾处回扣主题,文章结构完整。

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非常训练

锤炼关键词句关注深层意蕴 --------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非常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华南附中卷) (1)智慧是一种不平常的知识,它超越了一般的知识。 (罗素) (2)智慧表现在下一次该怎么做,美德则表现在行为本身。 (约尔旦) (3)生活的一切都是智慧的镜子,我们必须自己从中寻找。(爱默生) 请以“生活给我们智慧”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个字。 ◆我的写作提要 ◆讲解题型材料+命题--- 有明的题目 (一)对材料的理解: 材料由三句名言构成。第一句说智慧具有高于知识的特性;第二句重在说智慧的作用;第三 是说智慧的来源与获得的方法。三个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对题目的关键词“智慧”作了阐示,有 助于深化考生的理解。 (二)对题目中关键词的理解: (1)生活:指现实社会中人的各种活动所涉及的范围,也可以指生活中的具体事件。 (2)我们: 可以指以一人称形式出现的具体的一群人(对象),也可以泛指。“我们”可以不 是事件的主体,也不必是其中的“角色”,但一定是"智慧"的受益者或见证人。 (3)给:暗示文章的思路是由生活到智慧,由体验到升华的过程。 (4)智慧:指辨认、判别、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包括理性的判断和灵性地发现的能力。“智 慧不同于“道德”,爱心、诚信、谦虚宽容、见义勇为等属道德范畴; “智慧”也不同于“意 志”,顽强、刻苦、勤奋等属意志范围。 (三)具体展开思路: 考生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散文)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可以写与写作者本人一 起经历某个事件的人(“我们”),获得了智慧;也可以写别人的事件别人获得了智慧,因为别 人相对于写作者,也可以纳入“我们”这一范畴。 无论是写哪一种内容,还是哪一种文体,都必须紧扣题目展开。 (四)对是否合题的判定: 考生如果完全写成了“生活给我智慧”或“生活给他(们)智慧”,只能判为基本符合题 意(三类文); 考生如果只写了题目的部分关键词, 判为偏题;考生所写的内容与题目的三个 关键词语都无关,则判为完全离题(注意暗合题目的情况)。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佛山调研试卷) 《非诚勿扰》中的女嘉宾马诺说:“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她的这个说法,引起了现场有关人士以及网友的激烈争议。有人支持,认为追求金钱、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她说出了一些人不敢说的话;有人反对,认为她把金钱、把优越的物质生活摆在第一位,这突破了传统道德的底线。

材料作文立意分析及佳作简评

材料作文立意分析及佳作简评 朔州市城区一中任利文 [作文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前,森林中有一只云雀。有一天,它在唱歌时遇到了一位手提盒子的农夫,那个盒子装满了虫子。云雀拦住了他,问道:“你的盒子里面是什么?你要去哪里?”农夫回答说,他捕捉了很多虫子,想把它们拿到集市上去换些羽毛。云雀听后就说:“我有很多羽毛,我拔下来一根与你交换吧!这样就可以省了我去找虫子的力气。”于是农夫把所有的虫子都给了云雀,作为交换,云雀给了他一根羽毛。第二天还是同样的交易。第三天,第四天……直到云雀一根羽毛也没有的时候,它再也不能飞了,更不能去找虫子吃了。它看起来丑陋无比,也不能唱歌了,很快,它就死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则寓言涉及一只云雀,一个农夫。材料的主体应该是云雀,羽毛是云雀赖以生存的本钱,只要有羽毛,就能捉到虫子,而一旦失去了之后,就只有死路一条。很明显云雀是我们应该批判的对象,无论选取哪个角度,立意应是批判性的。 根据寓言故事中云雀的言行,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捷径与坷坎云雀以为得到虫子的简单方法最后被证实,那是一种更加艰难甚至是危险的办法。我们的生活中也蕴含着同样的道理,我们寻找了多次的便捷之路,最终都会变得更加坎坷; 2、戒懒云雀为了省下找虫子的力气,用羽毛换虫子,结果丢了性命,造成其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好逸恶劳,总想不劳而获。历史上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可由浅入深阐述懒惰的危害,勤劳的意义; 3、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云雀的目光是短浅的。当拿“自己的羽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讲解及赏析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讲解及赏析 导读: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方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 一、材料作文的特点 近年来,材料作文命题采用新的设计思路,被称为新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侧面”是指材料的内容层次,“角度”是指材料含意的出发点,“角度”包含在“侧面”之中;新材料作文可写的内容和角度是多样的,考生可以从中选定一个来写。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明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不得套作或抄袭;其中“材料范围”,是衡量考生作文是否符合题意的最后界限。撤销话题,强化材料,使试题更具开放性,更能启动考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典型例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知。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材料的大概内容是鲸为了追捕沙丁鱼陷入海滩,而沙丁鱼却逃生了。我们首先看巨大的鲸是怎样陷入沙滩的,因为它只看到沙丁鱼,没有看到险境沙滩,才会落得沙丁鱼没吃到,反而陷在沙中动弹不得的结局。其次,在巨大的鲸眼中,沙丁鱼太渺小了,不足畏惧,只要逮住它,就是一顿美餐,哪里想到小小的沙丁鱼会引它入险境。再来看沙丁鱼,它与强大的鲸相比微小而处于劣势,但它能利用身体小、灵活、需水少的优势向浅水奔逃,得以逃生。所以这则材料的主旨是:人应该怎样对待诱惑和弱小者,处于弱势地位的人,身处险境怎样才能战胜强敌的问题。 “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意味着可以选取主旨的一个方面立意,于是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立意:每个人都会遭遇诱惑,把目光放远,才能避免跌进陷阱;藐视弱小,等于自掘坟墓;身处险境,冷静思考,利用自身优势,战胜强敌。 小结:这种新的作文样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

材料作文立意的审题技巧

材料作文立意的审题技巧 导读: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 一、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 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当然,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正确而且必需的,但它在必须在整体框架下进行。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一伟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她:“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说:“其实,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善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我们该怎样“审”这则材料呢? 有的同学抓住了关键词“雕塑自我”,以此为话题,立意为“我勤奋努力塑造自我”、“我通过多读书塑造自我”、“我选择好的朋友塑造了自我”、“我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来塑造自我”等等。有的同学更是出新:“我不用祛除自身的毛病,因为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缺点错误。”这样行不行呢?不行!只抓住材料本身的“只言片语”

来立意,没有能够准确把握出题者的真正意图,未免偏颇。既然是审题,就应该审得全面,把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而不是分割蚕食,片面立意。如我们把上面这则材料当做一个整体来分析就不难发现:除了“塑造自我”这个短语以外,“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信息。“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才能塑造完美的自我”才是材料的中心内涵,围绕这一点立意选材文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再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

高考材料作文范文例析

材料作文范文例析 【2006年高考】根据此文,写一篇不下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就模仿老鹰俯冲的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累,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6全国1卷优秀高考作文:《别让雨下进灵魂里》,《泛舟人生》,《正确的估量自己》,《握好人生的方向盘》,《找准位置发扬自我》,《自我认识和自我超越》,《做缜密的勇者》,《找准位置发扬自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58分文);《正确的估量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56分卷);《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满分卷)。 写作本题关键是要读透材料的内涵,理清材料蕴含的道理,单从材料内容来说,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主要材料是一则寓言,辅助材料是最后小孩子说的一句话:“它也很可爱啊”。这两部分材料所体现出来的道理是截然不同的。这个寓言的含义很明确,用辩证法来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语言材料所体现的其实是“主观与客观,表象与本质”的关系。其核心寓意是“认清自己,认清世界”。围绕这一点可以拟定出以下一些话题:“自知与拼搏”、“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个人条件与学习经验”、“人贵有自知之明”。 同时还要看到,材料中小孩子最后说的一句话也可以提炼出一个主题来,那就是“勇气是值得赞赏的”,所以从肯定乌鸦的拼搏精神入手立意也是可取的。如果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来写,可以这样命题:一、给乌鸦练习本领的机会。二、善待弱者。三、像强者学习,应该鼓励。四、向乌鸦致敬等。总之,既然是话题作文,写作时只要符合题意中透漏出来的信息,都可以成文的。 [满分作文] 1、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河南一考生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臵,找到自己的归属。 老鹰凶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顶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鹊生本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

高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答案

【高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答案】 把握材料全局,理解材料的整体立意。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抓住片言只语不放,这样,很容易跑题。高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1.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因为,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愤世嫉俗的人。我们不妨提醒他们:“擦亮你的窗子。”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角度提示】:阅读材料,我们会找到一个关键的句子:“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擦亮你心灵的窗子,你会发现更真实更精彩的东西在闪闪发光,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不是可以直视的,要用心去发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擦亮窗户就是擦亮眼睛、擦亮心灵。擦亮心灵的窗户,你会发现原来很多东西都是你没看过的。擦亮你的窗子。 这是一个比喻型作文,我们应善于从喻体中发现本体,然后通过联想类比,这样才能打开思路。这里的窗子并非只是实指的窗子,而有更深层面的意义,是非物质化的心灵、认识、修养类的窗子。隔着物质的窗子看世界有时会很不分明,很不清楚;隔着心灵上的窗子更会让心迷失方向。这个话题可以写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或缺点,可对于自己的问题或错误往往看不到,因此别让灰尘挡住了自己的视线,擦亮窗子可以使我们看清这个世界;因此多找到自身的不足,检讨一下自己,而不要一味地怪罪别人。文章需要从这个层面展开,写出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2.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有这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美妙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妙的歌,曲终而命绝。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疼痛的巨创来换取。它的歌声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 【角度提示】主旨: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 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荆棘鸟从离巢便不懈寻找着荆棘树,经历磨难,超脱自身的痛苦,唱出最美的生命绝唱。①超脱出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②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③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 如何让把握寓意。1、提取关键语句。2、明确材料主旨 3.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到风景。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教学反思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教学反思在今天的“比教学”活动中,我于第三节课在阶梯教室主讲了《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作文研讨课。本节写作课属于写作方法指导的范畴。授课过程按照课前预设,有条不紊进行。材料阅读、材料中的对象和对象行为、表象原因和本质原因、肯定与否定、立意和小结等教学流程清晰可见。练习环节提供两份材料,组织学生学习立意。整个教学过程感觉比较顺畅,过渡也自然。 从教学目标来看:具体、适宜、针对性强。从教学思路设计看:从学生习作材料导入,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关注度高;每个素材后设有具体的问题,便于活动开展;整节课思路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脉络较清晰。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看:教学方法多样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教学基本功上看:课堂上的教态自然,举止从容;能较熟练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教学效果看:一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进步;二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今天《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课,虽然备课中自己觉得准备的挺充分的,但是真正上完课,才发现还有一些不足,甚至是考虑还不够细致的地方需要改进。如:选用的材料例子虽有代表性,但有所重复,导致教学时间的分配不是太合理,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不够充分。方法指导时例子可以优化为一个,由师生一起分析。课堂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一个例子后再给一例让学生自己分析以增加练习的强度。课堂对学生的评价单一而缺乏丰富性。 总之,整个课堂中,给予学生参与讨论计划得好,变化得快,学生失去了本应在

课上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的机会,思维活跃程度偏低。如对本质原因的分析,最终还是老师给出;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到位,仍然回到自己的立意中来;在最后的材料的审题中,老师给出的立意明显高出学生很多,没有达到本应达到的要求。 通过这次的作文课的教学实践,自己又一次有了许多收获。只有不断地尝试,在实践中摸索,与同行交流,不断地反思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教学方法,希望今后还能抓住这种机会继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课堂达到有效课堂,甚至是高效课堂。

对2010年高考漫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分析

对2010年高考漫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分析 2010年高考帷幕后,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又一次引发了考生、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巨大关注。这些作文题目关注社会热点、关注人性和情感世界、关注生活感悟、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发现、体验、感悟、深思、呈现,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辨别美丑善恶,对学生既是能力考查又是心灵触动,不可谓不精彩纷呈。现仅以全国一卷的漫画材料作文《猫吃鱼》为例,对漫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及其规律、方法做一简单分析。 立意一:居安思危。 四只猫的的面前都放着一盘鱼(显然是主人统一的赐予),其中一只猫已经享受完美食,摸着肚皮,自得其乐,一副满足的模样,中间两只猫正在交谈,一只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满口不能理解的语气。这句话的潜台词应该是:“你这个大傻猫,有好日子你不过,非得去找罪受!”联系现实,生活中自然不乏这样的人和想法,他们安于现状,陶醉在眼前的安逸中,丧失了斗志,也丧失了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缺乏长远目光,看不到潜在的威胁,想不到“没鱼吃了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古语有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猫如此,有些人亦然,《伶官传序》记载的庄宗李存勖的悲剧、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富二代”、“啃老族”等社会热点现象,应该立刻就能作为写作素材被想起来,而漫画中捉老鼠的猫的行为正是我们需要正面褒赞的“居安而不忘思危”,这样中心立意自然可以确定了。可以正

反两方面结合起来写,关注内心世界,阐发生活哲理,是不难写出情理并茂的好文章的。 立意二:享受权利、赐予与履行义务、职责。 四只猫享受主人赐予的美食,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享受盘子中的鱼是它们的权利。但是,猫的身上有没有特定的职责呢?一般来说,猫(宠物猫除外)的职责就是捉老鼠、当“卫士”,当老鼠出现时,猫不管在干什么,扑上去、消灭它,就是猫的使命,必须完成。可是,材料中反对捉老鼠的猫的言论恰恰与之相反,认为有鱼吃就可以对老鼠不闻不问了。这种价值观念的核心就是:只要我的权利得到保障了,我的义务、职责是可以不履行的;我可以享受赐予,但我不需要付出责任。这能让我们想到现实社会中的什么人和什么现象呢?文强之流不就是这样的猫吗?弃年老的父母于不顾、不尽赡养义务的现象不是还时有发生吗?甚至我们自己不也经常要求父母给我们创造更好的 生活条件但不愿意多为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吗?而从捉老 鼠的猫这个角度来思考,它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有强烈的角色意识,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即使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依然能够履行职责、恪尽职守。这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优秀品质,人人尽责,社会才能文明进步。如果能这样打开思路,从人的社会性的角度做辩证分析,我们可以说的话就很多了,立意很容易确定,并富有思辨色彩。 立意三:正确认识传统价值观念。

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训练20篇

多个对象之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训练 作文一: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无敌英雄,地神盖娅是她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作文二: 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他想,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他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就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结果树上的猴子不但没跟着做,反而冲他嘲笑似地吱吱大叫。他正纳闷,猴王出来了,说:“还跟我们玩这个,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 作文三:(献山雉为凤凰) 楚国有个人挑着一只山鸡在路上走,过路的人问他:“这是什么鸟?” 挑着山鸡的人欺骗他说:“是凤凰。” 过路的人又问:“我从前听人说过凤凰,今天才亲眼看见,你愿意卖吗?” 挑山鸡的人说:“卖。”这人便掏出十金给他。挑山鸡的人嫌少不卖。这人价格加倍,才买到了这只山鸡。 过路人本想把这只山鸡献给楚王,不料,过了一夜,山鸡死了。他白花了二十金并不感到痛惜,而恨不能自己把买到手的“凤凰”来亲自献给楚王。 这事情迅速在楚国传扬开来了,大家都说死去的是真凤凰,深感惋惜。这事传到楚王的耳朵里,楚王非常感动,立即召见了这个想献山鸡给自己的过路人,并赐厚金重赏他,赏给他的钱比他买山鸡的钱还多十倍。 作文四: 公鸡登上一堆沙土,在上面刨了个不亦乐乎,它忙忙碌碌地想找点食物,最后却翻出了一颗珍珠。 公鸡说:“这个宝物尽管光彩夺目,对我却毫无用处,还不如找到一颗麦粒,用它来填饱肚子。咱们庭院里的鸡鸭羊猪,都喜欢吃麦粒,要这珍珠干什么呢?我用不着佩戴这个宝物,也不想用它来打扮自己,就让人们去把它当作宝贝吧!” 说罢,公鸡把珍珠丢到一边,继续去翻找它的麦粒。 作文五: 一只老鹰从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七章 写作 专题一 材料作文快速审题立意八法精题规范演练(2)

专题一材料作文快速审题立意八法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审题立意。 弟子问:“师父您有时候打人骂人,有时又对人彬彬有礼,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 师父说:“对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对待中等人最多隐喻他,要讲分寸,他受不了打骂;对待下等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很脆弱、心眼小,只配用世俗的礼节。” 立意提示:从师傅的话中,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立意:受得了何种委屈,决定你能成为何种人。从三类人的角度,也可以立意为:对待不同的人和事,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象不同,方法也不同。或:做事要学会灵活变通,因人而异等等。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审题立意。 你喜欢大海,因为它无边无际;我不喜欢大海,也是因为它无边无际。(法国电影《夜莺》中的台词) 立意提示:所给材料为名言警句型作文材料,名言警句型作文立意一定要深入材料内部,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不可停留在材料表面。这则材料的关键词为“大海”“无边无际”,可将之发散为一般性、社会性的人生、社会、生活。前半句话代表着自由、宽广的胸怀,宽容大度,无限的想象,无限的希望。后半句话代表着人的渺小、恐惧,不安定、漂泊感,没有希望等等。选择自己有话可说的角度去写。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审题立意。 公元前202年,韩信以十面埋伏困项羽于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楚军兵败如山倒,项羽奋力突围至乌江边仅存二十八骑。面对滚滚东去的江水,想当初带领八千江东子弟出来争夺天下,项羽仰天浩叹:“此天之亡我!”随即自刎。 1996年,李嘉诚的长子曾被世纪大盗张子强绑架,对方单枪匹马到李家中,开口就索要巨额赎金,李嘉诚当场同意。李嘉诚的镇静,连张子强都很意外,张子强问他:“你为何这么冷静?”李嘉诚回答道:“因为这次是我错了,我们在香港知名度这么高,但是我竟然一点安保措施都没有,我要仔细检讨一下。” 立意提示:材料是两则故事。第一则材料的重点在项羽的反应,“此天之亡我”,可见项羽至死也没有把兵败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不善于反思己过,而是抱怨他人及客观环境,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第二则材料的重点在李嘉诚的反应,“因为这次是我错了,我们在香港知名度这么高,但是我竟然一点安保措施都没有,我要仔细检讨一下”,从他身上体现出的是与项羽截然相反的特点。对两则对比性材料,要寻找其内涵的“交集”。据此可以立意:①要善于自我反思;②不要抱怨他人及客观环境;③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积极改进。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审题立意。 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 立意提示:材料为两句话,前一句强调时间的短暂易逝,后一句强调时间的恒久漫长。这是一道颇富有思辨意味的命题。时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由每个不可重复的瞬间构成,永无穷尽。时间的长与短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可以是一种主观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讲,时间的长与短也可以理解为多与少、快与慢。可就第一句话写,面对时间的短暂,我们无需感伤,而应珍惜;也可就第二句话来写,面对时间的漫长,我们不应放纵,不能虚度;也可就两方面来写,联系生命历程与生命价值,强调在短暂的历程中创造永恒的价值;也可结合具体载体如文化、艺术等表达对随着时间长短的变迁或永恒或消逝的慨叹。

高中新材料作文题目及分析例文

高中新材料作文题目及分析例文新材料作文题目及分析、例文 一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然而他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其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提示: 1、可以论证盲目空想者的一事无成。 2、可以论证脱离实际的理论毫无价值。 3、可以论证单纯苦学苦练而不动脑筋、不讲实效,必然劳而无功。 -------------------------------------------------------------------------------- 二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由迷茫到彻悟 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提示: 1、可以论证学业、事业都需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切忌急功近利,妄想一步登天。 2、可以论证成功的道路欲速则不达。 3、可以论证为师者应如何启迪学生战胜自我。 -------------------------------------------------------------------------------- 三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决定胜负的铜钱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材料】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群年轻人暂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大树,挖空树心,造出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材料作文的要求是:“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自定立意”并非自由立意,考生切勿当真自定立意。须知,并不是所有的立意都符合命题意旨。 ②、“自选角度”,但一定要选最佳角度、最好写的角度来写。 ③、“自选文体”,虽然众体皆可,但最适合材料作文的还是议论文。 ④、“自拟题目”,千万不可忘! ⑤、“不少于800字”是硬性要求,否则被视为残卷。 材料作文审题指导 1、提炼出材料中心事件、中心主旨,抓主要意义。 要着眼于材料的整体内容、主要意义及其主要方面,概括、提炼出材料中心事件、中心意思,才能确保立意“正”而“准”。不要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只见一点而不顾其余,否则必偏无疑。 2、抓住材料关键句,理解材料中心主旨。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 开头句或总领句、结尾句或结论句、概括句、对话句、重复句、警句等, 往往是命题者或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暗示材料中心主旨。 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中心意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本次作文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是什么?) 3、把握材料及命题人褒与贬情感倾向。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命题人褒与贬的思想情感倾向,我们可从命题人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要感受: 命题人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赞扬什么?批评什么? 4、把材料分析成原因和结果两部分,由果溯因,探求因果关系,分析事物本质。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分析材料中的因果联系,从结果切入,追溯原因,理解材料思想意义,进而确立文章中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注意:抓事物原因,要抓主要的或关键的原因。 (本次作文中,事件的结果是年轻人们“找到快乐了”,其原因有哪些?主要的或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作文技法 2009-05-15 22:38 阅读42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一、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 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当然,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正确而且必需的,但它在必须在整体框架下进行。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 度作文: 一伟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她:“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说:“其实,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善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我们该怎样“审”这则材料呢? 有的同学抓住了关键词“雕塑自我”,以此为话题,立意为“我勤奋努力塑造自我”、“我通过多读书塑造自我”、“我选择好的朋友塑造了自我”、“我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来塑造自我”等等。有的同学更是出新:“我不用祛除自身的毛病,因为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缺点错误。”这样行不行呢?不行!只抓住材料本身的“只言片语”来立意,没有能够准确把握出题者的真正意图,未免偏颇。既然是审题,就应该审得全面,把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而不是分割蚕食,片面立意。如我们把上面这则材料当做一个整体来分析就不难发现:除了“塑造自我”这个短语以外,“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信息。“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才能塑造完美的自我”才是材料的中心内涵,围绕这一点立 意选材文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再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案例分析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案例分析 导读:一.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邮差,长年奔波在乡村的道路上,日复一日地将忧伤悲喜送到村民的家中。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十分荒凉,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这位邮差已经在这条路上奔波了近二十年,一想到自己还要在这条无花无树的路上踩着脚踏车度过他的人生时,他的心情就低落到了极点。 有一天当他经过一个花店时,心里一动,走进去买了一把野花的种子,从第二天开始,他把这些种子撒在了自己每天都要来往的路上。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他不断地撒下种子,没多久,荒凉的道路两旁,竟开起了许多美丽的小花。一年四季,季季繁花。 读了这则材料你可能有自己的感悟,你也可能有类似的经历。请你根据自己的感悟或经历写一篇文章。 如何审题立意呢? 1、从抓关键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重复句、警句、锦句等),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意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本次作文材料写“长年奔波”的邮差,“日复一日”,“在这条路上奔波了近二十年”,而这条路又是“十分荒凉,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可以想象,邮差身处的是一个怎样的环境,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遭际的又是一种怎

样的人生!在他经过花店,“心里一动”后,买花种,撒种子,于是“荒凉的道路两旁,竟开起了许多美丽的小花。一年四季,季季繁花”。“路”是什么?买花开花前后的“路”有何意义指向?“花”有何寓意?这类材料中,反复出现的或有比喻义、象征义的`词句,也还需要斟酌。 2、从分析原因入手。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材料的第二段,原本“荒凉的道路两旁,竟开起了许多美丽的小花。一年四季,季季繁花。”我们可以追问,邮差身处的环境,所经历的生活、人生有无实质性变化?邮差的心境、心态、人生观等有无变化?(心情低落到极点→?)变化来自于哪里?(是因邮差“把这些种子撒在了自己每天都要来往的路上”?)至此,我们或可知道,材料强调的重心在于人主观的心境、心态、思想意识之于环境、生活、人生乃至生命重要性了。 立意举隅 1、环境与人生。侧重在对待逆境的态度。如果从环境对人的客观影响上理解,不符合材料题旨。应强调人的主观积极作用。 2、心态(心境)与人生。侧重在良好的心态对人生(生活)积极作用上。 3、改造生活与改变人生。侧重在积极主动地改造生活对改变人

高考模拟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及范例解析

高考模拟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及范例解析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众多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点燃了亿万网民的英雄情结,“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为此,班上拟召开“怎样人称得上英雄”的主题班会,请你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建立丰功伟业者是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者也是英雄。只要围绕着“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的话题进行写作即可。在语体要求上,注意是写“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对象是同学,语言表达要得体。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心有诗意。 雷海为的对手、《中国成语大会》2015年度总冠军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三季第四现场年度总冠军、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是这样读书的:高中读、大学读,读到北大硕士……身处雅室而心自通灵。 对上述两种状态下的读书方式,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谈谈你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终身学习酿诗意。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学习的渴望才是最重要的。正是这种学习方式,酿就了雷海为心中的诗意。……校园雅室的读书方式,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但很多人却在校园学习之后泯然众人矣,何哉?就在于没有雷海为“外卖时学习”的方式。这种方式增加的不仅是知识,更锤炼“心”的韧性,在诗词大会与彭敏对决,其实他就是赢在社会的历练上!校园学习,让他知道了诗的魅力;而挤时间学习,则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 雅室读诗志趣高。汉字夺魁、成语夺冠、诗词屈居亚军,这就是北大硕士彭敏取得的成就!字、词、诗,涵盖了中文的三个要素,这样的成绩正是校园读书方式结下的硕果……在“喧嚣”中学习,采用“挤”的学习方式,固然能够酿诗意,但也限制了成长的深度和广度,只能在“诗岸”上徜徉!所以雅室学习条件更好更专注,理应更容易达成学习目标。 “雅室”“喧嚣”皆可读,读书岂能论环境。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如何利用现有的环境及条件,坚定读书的心志,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雅室”读书固然可喜,“喧嚣”读书亦能有成!在校园,亦应学海为;在杜会,也要仿彭敏。 【评分标准】 围绕“两种状态”下“两种学习方式”来展开议论,可以侧重其中一种,原则上不分高下,都属于切题作文;能辩证地谈两种方式的,或侧重一种但能辩证地涉及另一种的比较,可归入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供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大同小异,所以此文对话题作文的写作应该是有所裨益的.) 给材料作文,作为高考作文的一种命题方式,倍受命题者青睐。自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至一九九五年的十九年中,这类作文题被采用了十四次之多。这是因为给材料作文除了能考查考生的语言功底、表达能力之外,还可以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思想认识能力等。总之,是全方位的考查。另外,给材料作文不易猜题、押题,能体现考生的真实水平。正因为如此,这种作文形式审题立意的难度也比较大,成为作文过程中的难点所在。很有必要认真对待,深入探讨。 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又说:“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也,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古代先贤以“帅”、“主脑”为喻,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高考作文立意不准,则文不扣材,离题万里,满盘皆输。因此,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乃是此种作文形式的关键一环。那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该如何进行呢?我根据自己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作为引“玉”之“砖”。 具体说来,给材料作文(主要是就议论文而言)的审题立意可分五步走。 一、读材料。给材料作文的依据是材料,因此对所给材料必须认真研读,准确把握内涵、中心。因为所给材料的类型不同,把握材料中心的根据、方法也就有所不同。如果材料是单一型(一则材料),可以根据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来把握中心。例⑴:“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乐这样做,他付给伯乐一天的工钱。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马很快卖掉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文中的人物有卖马人、伯乐和买马人(未点明),但主要人物是卖马人。中心事件是卖马人请伯乐帮忙,以好价钱卖掉了一匹劣马。据此可以确定材料的中心是谴责那种不择手段欺骗别人,从而谋取私利的人。有的材料属正反对比型,则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概括;但中心往往侧重表现在正面材料上,反面材料只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例⑵:“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和尚没水吃是因为不团结、不齐心;三个皮匠能顶诸葛亮是因为齐心协力。正反对比,中心明显: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如果只从正面材料入手,把中心理解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显然属于盲人摸象。第三类材料是正面列举型,分析这类材料,应找到所列人、事、物的共同点,据此确定中心。例⑶:“蚕吃桑叶,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蜜蜂采花,所酿者蜜也,非花也。学习亦然。”这里列举的两类事物,共同点都是吸收、消化、创新;再参考后一句提示,材料的中心应该是“在学习上,只有广泛地获取知识,并体会理解,才能学有所得,有所创新。”第四类材料是反面列举型,例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两个成语的共同点都是从反面揭示“小”与“大”的辩证关系,材料的中心应是:如不注意纠正小毛病,就会铸成大错,造成重大损失。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寓言故事型的材料。例⑸:九五年高考作文题所给的材料就是一则寓言故事《鸟的评说》。这种文体的中心对于学生来讲不易把握;再加上角色众多,很容易因为对中心把握不准,从而立意上的偏颇。首先应认识到此寓言是以鸟喻人,明在写鸟,实在写人。其次要找出评说的双方,并弄清主次。如果列出文中的评说顺序,就会发现:由麻雀评说燕子开始,至麻雀被老鹰评说结束,形成一个评说的怪圈。众鸟既是评说者,又是被评说者。但通观全文,表现的主体是评说者。第三要弄清评说的内容。粗看,鸟们指责的是对方的缺点,但仔细推敲,并不能算缺点,只能叫做生活习性或生理特征,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优点。众鸟之所以用这些并非缺点的“缺点”,作为口实来批评指责对方,颇有“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样一种味道,其实是嫉妒心在作怪,而不是不能全面地看问题。上面三点表明,这则寓言给人的启示是:不能因嫉妒别人的长处而互相攻击,应正确看待别人。把握了这一点,方可避免立意上的若干偏颇。 当然,高考作文题所给的材料类型不止上述几种,这里只是就文字性材料略加归类,借此说明读懂材料、把握中心的一些根据和方法。 二、找角度。在读懂材料、把握中心的基础上,应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广开思路,尽可能多地寻找立意的角度。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则材料,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得到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因此,多找角度,也就是找出材料的多侧面意义。为什么要多找角度?高考作文题一般有“自选角度”的要求,如果不多找角度,则无所谓“选”;也就很难保证理解材料中心及立意的准确恰当。一般来说,可以从材料涉及的人、物、事件入手寻找立意的角度。至于恰当与否暂且不管,尽量多找。如上文例⑴,可以从卖马人的角度立意抨击不择手段害人谋利的行为;也可以从伯乐的角度立意,批评名人为劣质产品作广告的错误行为;还可以从买马者的角度立意,指出盲从的后果。再如《鸟的评说》,可以从评说者的角度立意,论述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别人;还可以从被评说者的角度立意,论述如何对待别人不切实际的批评指责。有的学生还会抓住材料中的片言只语,从某种鸟的角度立意。对于正反对比型、正面列举型的反面列举型的材料,则应综合两则材料的内容,从材料整体的角度立意。如例⑵、例⑶。 三、联实际。高考作文有“联系实际”的要求,就是要求考生联系社会现实展开论述,解决实际问题。其目的是增强文章的针对性,避免无的放矢,空发议论。在这方面,也要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展开联想,找到与立意角度有对应关系的话题。如个人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目标理想、意志恒心以及对人对事的思想方法、观点态度;也可以由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