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米勒实验。

3.“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难点】

米勒实验。

课前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世界各地关于生命起源的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圣经》片段《创世纪》等。

提问:最早人们认为生命是怎么起源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这些神话的共同点是什么?你们相信这些神话吗?为什么?

讲授:基督教在西方占统治地位以后,神创论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生命的起源的探索。

学生聆听、观看,感受悠远而神秘的氛围,并想象原始的地球。

学生回答问题,大胆解释其中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原始地球的形成

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

提问:46亿年前地球上的环境是怎样的呢?

[播放视频]《原始地球环境》。

组织小组间交流:这样的原始地球环境中,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呢?

引申提问: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能量条件是什么?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在哪儿?

1.学生观看视频,打开思维的阀门进行想象,用自己的生动语言描述想象中的地球。

2.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理课前收集的人类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如自然发生说、宇生说、热泉生态系统说、宇宙大爆炸、星云假说等。

二、米勒实验

讲授:科学家提出了这样的猜想:在紫外线、闪电、热能和宇宙射线的激发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氨、氢气、甲烷、硫化氢和水蒸气等相互作用形成有机小分子。

提问:科学家的猜想是否正确?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生成有机小分子吗?如何验证?[课件展示]米勒实验。

提问:米勒实验装置各部分分别模拟什么?

讲授:1周后,在装置底部实验瓶的水溶液中,发现了多种有机小分子,其中有些是组成生命物质的必要成分。

提问:从米勒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观察米勒实验的装置,分析实验设计的原理和结果,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让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更深入些。

在全班交流成果,使得问题的解决更加完善。

回答:水蒸气、氢、氨、硫化氢和甲烷等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沸水模拟原始海洋;电极模拟闪电和辐射等环境条件;冷凝器模拟降雨等。

回答: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生成有机小分子。

三、生命起源学说

讲授:科学家进一步推测,有机小分子随着雨水汇入原始海洋,经长期演变,最终形成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

提问:1976年,我国吉林地区曾发生了一场罕见的陨石雨,科学家们在陨石表面发现了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你以此能得出怎样的推测结论?

阅读:海洋化学起源学说。

提问:科学家的推测是否正确?在原始海洋能够形成原始生命吗?如何验证?

讲授:我国的科研成果展示。(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转运RNA等)

提问:这些研究成果说明了什么?

讲授: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点——体内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素材。

设问:有了基本材料在实验室里是否就可以制造出原始生命呢?

学生聆听、思考并回答:地球原始生命可能从外星球起源。

学生总结归纳:生命是复杂的,生命的起源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四、反馈练习

分析:腐肉生蛆。

提问:有人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勇于对“神创论”提出挑战,比如善于观察的人们看到腐肉生蛆、枯草化萤、青蛙从淤泥中跳了出来、臭水沟里突然出现了老鼠等,便提出了自然发生论,认为生命是由无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完成,甚至可以自然产生。

提问:你们是否赞同自然发生论?

分析: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出示实验装置图片)

提问:你能解释实验现象吗?

提问:如果不加热肉汤是否会变质?为什么?有无对照?还可以怎样设计对照?

讲授: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伦敦的一个研究所中,还一直保存着19世纪后期为否定自

然发生论所用的一些陈年肉汤,它们在70年后依然清亮如故。

讲授:巴斯德实验使人们坚信:“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的产生新生命”。

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生命是怎样产生的?你个人支持哪一个观点?

总结:地球上的生命究竟如何诞生的?虽然说目前这一问题并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相信在人们不懈的努力下,这一千古之谜终会水落石出。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为这一谜底的揭晓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总结归纳所学。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原始地球环境

没有氧气。

二、生命起源的学说

1.米勒的实验:原始地球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命体的有机物。

2.其他观点:外星球起源说、海洋化学起源说等。

三、推测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案 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 通过对几种疾病死亡率的分析,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酒精或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进而认识到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几种疾病死亡率的分析,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2、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欣赏几副图片,回答下面的问题:你喜欢下面的哪种生活方式,说说你的理由? 二、速度课文,讨论问题: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什么? 明确:1、身体健康2、心理健康3、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再读课文,动动大脑,研读下面问题: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什么是生活方式? 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性行为,包括衣食住行。 2、资料分析: )、40多年来,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种类发生了哪些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前七位主要疾病死亡专率:

明确:1)1957年,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的前三位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而在1999年,呼吸系统疾病从死因的顺位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排在第7位以后。相反,在1957年,排在死因顺位的第5、6、7位的心脏病、脑溢血和恶性肿瘤,在1999年分别上升至第3、2、1位。 2)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主要是由不良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除先天性因素外,主要与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死亡原因的变化说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和行为对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探究酒精或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水蚤的心率会随酒精浓度增加而减慢,当浓度达到20%时,会导致水蚤死亡 结论:酒精有麻醉作用 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1世纪健康的箴言是: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最好的心情是宁静。 健康的4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 合理膳食 我们提倡:“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膳食的8条指南: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鲜菜 果薯,三餐相辅。多吃豆奶,胜过药补。鱼禽蛋肉、 常吃适度。运动进食,出入相符。清淡少油,低脂 食物。限量饮酒,学会说不。饮食清洁,把好门户 2、适量运动 在运动后感觉舒服,不疲劳,不会造成过度疲劳或者气喘 以运动时心率作为标准的话,可用以下公式计算:60岁以下的人运动时心率=180-年龄;60岁以上的人:运动时心率=170-年龄。如果在运动后感觉不适、疲倦或运动后15分钟心率仍未恢复到安静状态,即为运动量偏大,应及时加以调整。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201年2月22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 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无性繁殖的典型的图片,嫁接、扦插过程的示意图,组织培养的相关资料 学生: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的实例 参考课时:2课时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有性生殖 例如桃树是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的。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2、无性生殖 椒草用叶繁殖、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像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3、无性生殖的应用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激情、质疑 激发兴趣 看书、填表 温故知新 表述交流 得出结论 看书、讨论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思考、讨论和分析植物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探讨植物生殖多样性的意义。 表述交流 补充完善 描述嫁接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点,能够运用模型或实物演示嫁接的过程。 创设情景: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植物通过哪些方式产生新个体?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大蒜发芽,土豆长芽,扦插富贵竹的茎段,嫁接蟹爪莲,绿豆发芽等。分析以上不同的例子中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发生在植物的那个部位,它们有无本质区别? 针对桃树等通过种子产生新一 代的方式,结合种子结构的基本知识,知道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则是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结果。 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无性生殖的 图片,鼓励学生归纳出无性生殖 的概念。 组织学生看书----观察思考

2020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

生物教案 嵩县田湖一中生物组 八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八单元:生物技术 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发酵技术 第一节(20.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设计依据与构想】 本章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内容主要涉及的是身边的发酵技术和工业化的发酵产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关于身边的发酵技术教材安排了多个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如制酸奶、酿米酒、蒸馒头、作泡菜、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等。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还会对制作发酵食品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前面已经学习了微生物的种类和与人类的关系,如何进一步认识利用微生物而开发的生物技术产品,体会生物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是本节教学的关键。这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尝试制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的发酵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发酵过程的控制(环境因素对产品的影响)。 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把准备好的面包、馒头、自制的酸奶、酱油、米酒、米醋、甜面酱拿出来,这些东西你们吃过吗?它们的生产与哪一类生物技术有关?

北师大初中生物八下《生物技术》教案

第25章现代生物技术 第一节发酵技术(第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 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的发酵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 (2)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等实践活动。 难点: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三、安排 1 四、教学模式 讲练结合式 五、教学过程

一、身边的发酵技术(板书) 提问:利用他们制作食品时,主要根据什么原理呢?[ (一)制作酸奶(板书) 1. 提问:为什么要将鲜奶煮沸呢? 2. 提问:人类在把细菌和真菌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时,应该给他们提供怎样的条件呢? 3.乳酸菌的发酵原理是什么? 4. 评价、鼓励。 制酸奶利用的是细菌中的乳酸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才能将牛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5、请例举一种利用同样原理制作的食品小组讨论、思索、回答 适宜的温度、现成的有机物、潮湿的环境。 小组讨论、思索、回答。 回答:利用乳酸菌将牛奶中的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乳酸,因此酸奶酸溜溜的。 四川泡菜、韩国泡菜还有我们自己制的泡菜。xx (二)制作泡菜(板书) 1、提问:为什么要用一圈水来封坛口? 2、提问:微生物从哪里来? 3、提问:在配料中为什么要加入白砂糖?小组讨论、思索、回答 造成无氧环境,因为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才能将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微生物从菜坛子或配料中来。 白砂糖为微生物提供营养。 过度句:有没有那些同学参观过沼气池,知道沼气池是怎样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吗?(四)沼气发酵(板书) 用课件展示沼气池结构示意图(或观看课文P121图255)小组讨论、思索、回答主要成分是甲烷

最新版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

最新版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 第8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第二十一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 (第1课时) 教学认识无性生殖的概念。 2、训练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操作技能。 3、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4、举例说出常见的营养生殖种类。 5、理解营养生殖的优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的观察和“植物的嫁接”的实习活动,领悟“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2、观察显微镜,制作临时玻片,提高科学技能,培养科学素养。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 2、说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 1、无性生殖的原理 2、酵母菌的培养。 教师准备: 1、课前准备几张嫁接成活的植物体照片,在上课时供学生观察。 2、有关课件。 3、实习所用的器材。 学生准备: 1、准备实验和实习的有关材料。 2、课前尝试嫁接,再把嫁接的动植物拿到课堂准备交流。 教学步骤: 一、引出生物的繁殖和发育 1、情景创设:同学们都学过一首诗中这样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你们知道这 是表达的什么样意思吗? 2、诊断性设问:这就是生物的繁殖和发育现象。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向我们描述了生物千姿百态的生命形式、生物习性及他们的结构特点,但是对各种生物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却是不甚了解,你们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吗? 3、启发问题:你们说的这些例子都是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才能生出新一代来。那么,有没有这种情况,不经过受精作用,同样也能产生出下一代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4、安排实验:现在我这里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器材,有酵母菌培养液、烧杯、显微镜、载玻片、龙胆紫染色液等。请你们先看书,讨论应如何做实验,列出实验步骤,研究酵母菌的出芽生殖问题。 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观察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全套教案--可直接打印

《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及意义。 2、通过学习、对比使学生理解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身的观察和教师的举例,使学生了解无性生殖的几种类型。 2、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无性生殖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植物生殖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及概念。 2、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 教学难点: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从整个生物圈来看,生命总在不断的延续和发展着,主要是通过生 殖和发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二、请学生们讲述他们在课前观察植物的生殖方式,教师做副板书记录。 仙人掌——用茎生殖; 柳树——用枝条生殖; 大豆——用种子生殖。 以上这些植物用于生殖的器官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1)不一样,有的用茎生殖,有的用枝条生殖,有的用种子生殖。 (2)茎与枝条属于植物体的一部分,种子已经是一个新个体 三、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有性生殖:到新一代的植株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无性生殖:生殖都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 四、无性生殖的类型及应用 1、讲述:植物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 2、学生举出一些扦插和嫁接的例子。 板书设计作业 植物的生殖 一、生殖方式举例 被子植物的生殖: 椒草的生殖: 马铃薯的生殖: 1、有性生殖: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无性生殖: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 二、无性生殖的类型及应用 1、扦插 2、嫁接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生物教案 八 年 级 下 册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植物的生殖,即: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涉及到植物花和果实的结构,但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在七年级上册《被子植物》已经学习过了,部分学生已经有所遗忘,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复杂、抽象,这就成为本节的教学难点,无性生殖部分包括“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植物的组织培养”两个内容,虽然内容具体,但涉及到的范围广,尤其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这需要学生广泛收集相关资料,扩大知识面,同时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具体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 (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 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插扦或压条等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 (2)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教学重点: 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 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 2、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教学用具:

教师:互联网课件、自制PPT课件、学生微机室、盆载万年青、月季等花卉、杨、柳的枝条。 学生:供观察的已经纵切开的各种水果。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全套

《§20-1 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植物的生殖,即: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涉及到植物花和果实的结构,但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在七年级上册《被子植物》已经学习过了,部分学生已经有所遗忘,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复杂、抽象,这就成为本节的教学难点,无性生殖部分包括“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植物的组织培养”两个内容,虽然内容具体,但涉及到的范围广,尤其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这需要学生广泛收集相关资料,扩大知识面,同时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具体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 (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 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插扦或压条等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 (2)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教学重点: 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 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 2、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教学用具: 教师:互联网课件、自制PPT课件、学生微机室、盆载万年青、月季等花卉、杨、柳的枝条。 学生:供观察的已经纵切开的各种水果。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 2、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小组讨论活动来获得结论,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植物有性生殖和植物无性生殖 难点:概述植物无性生殖,尝试植物的扦插 三、教学用具 桃花模型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由白居易的诗句“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这是动物的一种什么行为?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利用圈点批画记思等形式进行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 和,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被子植物繁殖后代一般是由果实中的完成的。 3、种子中的胚,是由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来的,这种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 4、椒草用生殖,马铃薯用生殖等,都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5、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生殖和 生殖。 6、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是。 7、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的方式有和等。 8、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分为和。例如:苹果、梨、桃等许多果树都是利用来繁育优良品种的。接上去的部分叫做,被接的植物体叫做。 9、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初中生物八年级《生态系统》优秀教案

生态系统
教学目的: 1. 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 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 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和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 生态平衡的概念和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 生态系统的概念。 2. 生态平衡的概念。 教学设计: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当地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让学生进行观察 和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找出当地的各种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食物链和 食物网等。通过实例来讲述保持生态平衡和控制人口的重要意义。b5E2RGbCAP 教具准备: 1. 草原上的部分生物挂图。 2. 湖泊生态系统的挂图。 3.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示意图挂图。 4. 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的挂图。 教学方法: 讲述与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请大家回忆 一下:什么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哪些类型?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怎么样的? 回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 和生物因素两种类型。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p1EanqFDPw 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在自然界不是孤立存在, 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再进一步探讨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问题。DXDiTa9E3d 第二节 生态系统 (出示草原上的部分生物挂图,指着图讲述)这幅图上画的是草原上的部分

生物——细菌、蚯蚓、草、蝗虫、兔、食虫鸟、吃草籽的鸟和鹰。RTCrpUDGiT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么样的? 回答:鹰吃鸟和兔,鸟吃草籽和蝗虫,蝗虫和兔吃草,土壤中的细菌能把动 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讲述:从大家的分析来看,鹰和吃虫的鸟似乎与草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实 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再分析一个实例。在我国某地的草原上,曾经发生过 这样一件事。人们在搞人工种草的试验时,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就用网子把试验区 罩了起来。过一段时间以后,人们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而未加罩网 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5PCzVD7HxA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回答:种草试验区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这固然保护了草籽, 但是吃草的昆虫在失去了鸟的控制以后,就会大量繁殖起来,结果大部分草的叶 子被虫子吃掉了。jLBHrnAILg 提问: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回答:这个实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 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讲述;上面的实例说明,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生物 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像这样,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 统一的整体, 就叫生态系统。 一片草原或一块农田, 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出 示“湖泊生态系”挂图) 。这是湖泊生态系统的示意图。xHAQX74J0X 提问:为什么说这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呢? 回答:这个湖泊里有水草、鱼、螺狮以及浮游生物等生物,这些生物之间是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并且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LDAYtRyKfE 提问:地球上还有哪些生态系统? 回答:还有森林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提问: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这些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在组成成 分上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呢?(引导学生讨论、发言。 )Zzz6ZB2Ltk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1.组成 讲述;一个生态系统,不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 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请大 家分析一下,在这个湖泊生态系统(指挂图)中,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回答: 略。 )dvzfvkwMI1 生态系统既然是一个整体,它的各种组成成分就如同一个生物的各种器官一 样,具有不同的功能。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 用。rqyn14ZNXI 提问: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起佬作用呢?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 2、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小组讨论活动来获得结论,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冶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植物有性生殖和植物无性生殖 难点:概述植物无性生殖,尝试植物的扦插 三、教学用具 桃花模型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由白居易的诗句“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这是动物的一种什么行为?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利用圈点批画记思等形式进行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 和,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被子植物繁殖后代一般是由果实中的完成的。 3、种子中的胚,是由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来的,这种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 4、椒草用生殖,马铃薯用生殖等,都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5、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生殖和 生殖。 6、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是。 7、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的方式有和等。 8、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分为和。例如:苹果、梨、桃等许多果树都是利用来繁育优良品种的。接上去的部分叫做,被接的植物体叫做。 9、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生物界有哪些不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让学生思考并进行回答, 教师进行补充;

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课题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1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知识目标: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祖国传统工艺的介绍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重点: 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视频资料 2、学生做预习 3、相关实验材料的准备 板书设计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一、概念——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 1、概念 2、举例 二、发酵技术 1、概念 2、应用

教学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 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 酿制酒酿(发酵技术)述:刚刚过完春节,在春节期间肯定吃了不少好东西 述:我们先一起来聊一聊春节大家吃了什么好不好啊? 交流(将学生提供食物与酒,醋等相联系) 述:我们在平时吃早饭时会吃腐乳,学校楼下还经常会 有人叫卖桂花酒酿(板书) (酒、醋、酱油、馒头等) 述:日常食品中,酸奶、泡菜、酸菜、奶酪、酱豆腐、豆 豉、酱油、醋、馒头、酒糟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你可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述:刚才我在黑板上写下的这些食品都有一个共同点, 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问:我们经常会听别人说到发酵,究竟什么是发酵呢? (发酵:某些微生物厌氧呼吸的一种方式) 回答P3 述: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为什么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为什 么会有酒味,发酵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述:发酵指的是某些微生物在缺乏氧气的情况进行的一 种特殊的呼吸。 述:通过这种呼吸不同的微生物会产生不同的产物 述:比如在果酒中含有乳酸菌,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 乳酸菌会发酵产生乳酸,使酒变酸。 述:而水果中的酵母菌发酵会产生酒精,所以水果放久 了会有酒味。 述:以上这两种情况是我们所不希望发生的,大家可以 想一下乳酸菌和酵母菌的这两种发酵产物我们可以如何 加以利用呢?交流 (酸奶、泡菜、酿酒等) 鸡鸭鱼肉…… (酒、醋、酱油、 馒头等) (通过发酵制 得)回答 阅读、回答 甜面酱、奶 酪、……

初中生物八下教案

2016初中生物八下教案 【篇一: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 计划】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 学情简况 本人这学期担任8年级3班和5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学生学习生物 的兴趣不高,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这两个班的学生的生物基础都 比较差。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抓基础知识,争取把生物成绩提高上去。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 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共6 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 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 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高效快乐课 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上一年的“课改”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新成果,并完成好相 关的课题。

4.继续研究和推广校本教研的内涵和经验,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发辉学校教研组群体优势,继续尝试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 5.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 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初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试教二年 的经验和体会,初步归纳整理出适合我校校情的评价体系。 6.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 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7.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8.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 体学生, 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 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 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教学中要有科研意识,要边实验、边研究,力争做一名科研型快乐 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 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力争创造条件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

八年级生物教案下

课题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1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祖国传统工艺的介绍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重点: 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 2、学生做预习 3、相关实验材料的准备 板书设计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一、概念——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 1、概念 2、举例 二、发酵技 1、概念 2、应用 教后记载 课题食品保存(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目标: 1、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2、尝试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调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情感 重点: 1、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难点: 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资料 2、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食品保存 一、食品腐败的原因 微生物生长、繁殖 二、食品保存 1、传统方法 2、现代方法 食品保存(第二课时) 运用恰当方法保存食品 问:平时从超市买回的牛奶一般存放在何处?为什么? 问:食品包装袋上为何要印保质期?保存方法? 食品过保质期容易怎样? 问:食品为什么会变质? 引起变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讨论巴斯德实验 述: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个在初一学习过的实验 (腐肉生蛆) 思考:腐烂肉上的蛆从何而来?(苍蝇产卵发育而成) 问:放在冰箱里的牛奶时间长了为什么也会变质? 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究竟何在? 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 1、学生四人一组,围绕防止食品腐败提出问题,并作相应假设。 2、讨论和设计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注:(1)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2)汇总实验数据,探究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结论:食物腐败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因此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可避免食物的腐败变质。 问:食品变质发生在哪些环节? 问:我们如何鉴别食品是否变质? 巩固练习: 选择题 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 A.气温过高 B.微生物的繁殖 C.食品生虫 D.食品中水分太少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发酵技术》教案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八年级生物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八年级生物下册《发酵技术》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发酵技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能力目标:描述酒精发酵过程,明确发酵原理;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浓厚兴趣;通过对祖国传统工艺的介绍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 2、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3、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4、发酵过程的控制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视频资料 2、学生做预习 3、相关实验材料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 1、教师描述:我们在平时吃早饭时会吃腐乳,学校楼下还经常会有人叫卖桂花酒酿(板书)(酒、醋、酱油、馒头等) 教师:刚才我在黑板上写下的这些食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问:我们经常会听别人说到发酵,究竟什么是发酵呢? (发酵:某些微生物厌氧呼吸的一种方式) 教师描述: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为什么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为什么会有酒味,发酵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答:发酵指的是某些微生物在缺乏氧气的情况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呼吸。通过这种呼吸不同的微生物会产生不同的产物。 教师描述:比如在果酒中含有乳酸菌,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乳酸菌会发酵产生乳酸,使酒变酸。而水果中的酵母菌发酵会产生酒精,所以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以上这两种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分析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张店中心中学 支霞 2013年2月22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无性繁殖的典型的图片,嫁接、扦插过程的示意图,组织培养的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的实例 参考课时:2课时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2、无性生殖 椒草用叶繁殖、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像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3、无性生殖的应用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 嫁接:苹果、黎、桃等果树是利用嫁接的方法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4、植物无性生殖的条件环境条件: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得出结论 看书、讨论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思考、讨论和分析植物无性生 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探讨植 物生殖多样性的意义。 表述交流 补充完善 描述嫁接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 点,能够运用模型或实物演示 嫁接的过程。 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 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 活。 学生分组讨论和设计探究影响 扦插成活率的关键因素? 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对材料 的处理,做出假设,试验设计 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组织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汇报 交流,同时总结影响扦插成活 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讨论影响植物无性繁殖的环境 因素有哪些。 等。分析以上不同的例子中产生 新个体的过程发生在植物的那 个部位,它们有无本质区别? 针对桃树等通过种子产生新一 代的方式,结合种子结构的基本 知识,知道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 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则是两性 生殖细胞结合的结果。 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无性生殖的 图片,鼓励学生归纳出无性生殖 的概念。 组织学生看书----观察思考 帮助指导 展示植物嫁接的录像或图片,让 学生认真观察,描述嫁接的一般 方法和注意事项,体会影响嫁接 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组织学生如何开展植物的扦插 繁殖,选择什么样的扦插材料能 够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 提前应做哪些处理? 质疑:植物的无性繁殖在生产实 践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2017-2018最新版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

第8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第二十一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 教学内容:生物的无性生殖;实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无性生殖的概念。 2、训练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操作技能。 3、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的观察和“植物的嫁接”的实习活动,领悟“实践出真 知”的思想,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2、观察显微镜,制作临时玻片,提高科学技能,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 2、说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 1、无性生殖的原理 2、酵母菌的培养。

教师准备: 1、课前准备几张嫁接成活的植物体照片,在上课时供学生观察。 2、有关课件。 3、实习所用的器材。 学生准备: 1、准备实验和实习的有关材料。 2、课前尝试嫁接,再把嫁接的动植物拿到课堂准备交流。 教学步骤: 一、引出生物的繁殖和发育 1、情景创设:同学们都学过一首诗中这样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你们知道这是 表达的什么样意思吗? 2、诊断性设问:这就是生物的繁殖和发育现象。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向我们描述了生物千 姿百态的生命形式、生物习性及他们的结构特点,但是对各种生物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却是不甚了解,你们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吗? 3、启发问题:你们说的这些例子都是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才能生出新一代来。那么, 有没有这种情况,不经过受精作用,同样也能产生出下一代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4、安排实验:现在我这里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器材,有酵母菌培养液、烧杯、显微镜、载玻 片、龙胆紫染色液等。请你们先看书,讨论应如何做实验,列出实验步骤,研究酵母菌的出芽生殖问题。 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观察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植物的生殖,即: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涉及到植物花和果实的结构,但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在七年级上册《被子植物》已经学习过了,部分学生已经有所遗忘,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复杂、抽象,这就成为本节的教学难点,无性生殖部分包括“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植物的组织培养”两个内容,虽然内容具体,但涉及到的范围广,尤其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这需要学生广泛收集相关资料,扩大知识面,同时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具体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 (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 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插扦或压条等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 (2)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教学重点: 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 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 2、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教学用具: 教师:互联网课件、自制PPT课件、学生微机室、盆载万年青、月季等花卉、杨、柳的枝条。 学生:供观察的已经纵切开的各种水果。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章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了解了生物圈中 的延续之后,就很自然地过渡到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及生物进化的有关内容的学习。从知识的角度看,前面两章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本章的内容是前两章的延续。生物进化历程,又是在生命起源的基础上来学习,而生命的起源是科学关注的焦点至今尚无定论。生物进化的历程更是大家看不见的,不能亲身经历的事情,生物进化的历程极其漫长而复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比较的方法。因此探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应是本节的重点。 设计思路: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很多,教材中只列出了最重要的也是基础的“比较”的研究方法。对这一部分的教学,应采取如下策略:1、教师准备多种动植物的化石图片或化石标本,以增强其感性认识。比较出不同地层中的生物的结构特点,生活环境的特点,进化的地位。 2、准备始祖鸟和现代鸟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始祖鸟和现代鸟的异同,引导学生体会比较的方法在研究生物进化上的应用,以及始祖鸟是爬行动物进化到现代鸟类的中间过渡类型的观点。 3、教师出示一张表格,见下表,以此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人与这些不同生物的差异,以及所说明的问题。在分析比较之前,教师C的细胞色素.

简单介绍为什么可以用细胞色素C进行不同类型生物进化的比较的原因。 十种生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 生物名称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别 0猩猩黑 1猕猴11狗12马13鸡21鱼金23 4 4菌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的基础上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教学。 运用课件,将动物和植物的类群以及特征分别列成表格(各种动植物在表格中出现的顺序应打乱)。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①请将这些动物或植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并说明你这样排列的理由?②从你以排列好的动物或植物的复杂程度进行考虑,你认为生物进化的历程还有什么特点?③如果再从 生活环境的不同加以考虑,你认为生物进化的历程还有哪些特点?请归纳以上讨论所得出的生物进化历程的三个特点。 比较出生物的结构、生活环境及地位。 运用课件:制成生物进化的系统树的框架,各类生物放在一侧,然后让学生以拖动的方式把各类生物放在系统树的相应的位置上,这样既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的内容。本节课是生物遗传的延续篇,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决定了生物的遗传,而遗传物质的可变性又使生物可以发生变异,而且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生物性状的的改变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 特别提出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和遗传与变异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为以后生物的进化的学习打下基础。 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生物 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 1.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教学难点】 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学生准备: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教师准备:1.许多大小两种花生的果实;

2.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 3.准备几种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图片资料。 一情境导入 教师:中国有句谚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你从这句话中能悟出什么? 学生:这说的是变异现象。 教师: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生物变异的知识。(板书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二新知探究 (一)探究活动:测量和获取实验数据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变异现象? 学生:比如金鱼有许多种,菊花有许多颜色和形态,狗有很多品种。 教师:说得很好。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变异。 教师:我们前面学过的各种相对性状,其实也是通过变异产生的。下面我们对一种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入地探究。(板书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应尽量减少误差。与学生一起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教师:按照课前分好的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份大花生,一份小花生,请你选择适当的工具,来测量每个花生的长度。注意怎样测才能使误差降到最小?同时作好记录。 学生:讨论使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两人合作完成测量工作,并做好记录。 教师:把你数据进行整理,画出曲线图,找出最大值、最小值并计算出平均数。 教师: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看着差不多的花生却有大有小。 教师:是的,这下你就认识到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板书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 引导学生分析性状是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差异可以由基因不同引起,也可以由环境不同引起。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变异的原因和类型.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有关。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变异。 教师:为什么都是花生却有大有小?大花生中有的个大有的个小,是什么原因?小花生也一样有长有短,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