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四则运算 租船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四则运算 租船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四则运算 租船问题

《租船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发展水平上,结合我校科组对解决问题的主题式教研,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在教材中引导学生通过对“租船费用”问题的研究,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结果进行逐步调整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更清楚的掌握不同方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动手、动口、动脑以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租船问题P10例5。

三、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后教学的,此时学生对分步解决问题已有一定的基础,并且在四年级上册学生已学过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本课要学习的租船问题就是生活中有关最优化问题的研究,通过解决租船问题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在思考探索、讨论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更复杂的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打下基础。四、学情分析:

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外界的事物非常好奇,虽具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就知识层面上,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与带余数的除法知识,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基础较为薄弱;部分学生新知基础遗忘。

五、教学目标:

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租船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和优化的数学思想。

3、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逐步调整寻找最优方案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解决租船问题的一般策略与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屏幕上的人物你们熟悉吗?

有一天熊二想吃熊大的苹果,熊大告诉熊二河的对面有苹果,准备过河去摘。森林里的其他动物知道了,想跟熊大熊二一起去。但是过河要坐船,这么多人该怎么安排呢?熊大熊二遇到了困难,你愿意帮帮忙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问题《租船问题》(板书主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孩子们感兴趣的熊大熊二来引入课题,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审视事物和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揭示课题,研究新知

1.出示问题:

(1)阅读与理解

师:说一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1:小船24元,限乘4人,大船30元,限乘6人。

师:请问限乘是什么意思?(小船最多只能坐4人,大船最多只能坐6人)生2:一共有32人,求的是怎样租船更省钱?

师:同学都很棒,观察的很仔细,并勇敢的说出了自己的发现。现在老师把我们发现的信息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出示课件)

需要解决的问题:怎样租船最省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图意,把相关信息用表格呈现,帮助学生理清信息数据和要解决的问题,进而全面理解题意,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2)分析与解答

师:那如果让你来选,你会选择哪个?说一说为什么?

预设:

生1:我会只租小船。因为小船租金比大船的要便宜。

生2:我会只租大船。因为大船的人均租金是30÷6=5元,小船的人均租金是24÷4=6元,所以租大船更便宜。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真棒!你同意哪种说法?

板书:

比较:小船:24÷4=6(元)大船30÷6=5(元)大船便宜

既然租大船更便宜,那我们假设全租大船,要多少钱呢?请你在练习纸上第一题的位置上列式算一算。

请学生汇报并板书

假设:

假设全部租大船

32÷6=5(条)……2(人)5+1=6(条)

30×6=180(元)

师:你们对这个结果满意吗?(不满意)不满意怎么办?(请学生回答)预设:

生:多出的2人坐1条大船,空了4个位置,太浪费了,应该让这2个人坐一条小船。

师:真棒!因为2人坐1条大船不合适,改为坐一条小船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调整(板书)。请同学来算一算这个时候的费用是多少?请学生来说并板书调整:

5条大船,1条小船

5×30+24×1

=150+24

=174(元)

再次激疑

师:小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想一想是不是还可以再省钱呢?那应该怎么样来安排这2人,想一想。

师:对了可以把这2人和一条大船的6人都安排坐2条小船,这样子就没有空位了。

4条大船,2条小船

30×4+24×2

=120+48(元)

=168(元)

180元>174元>168元

答:租4条大船,2条小船最省钱,费用是168元。

【设计意图】: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租大船便宜”,然后再假设全租大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思考“如果不空座位会不会更省钱”,通过模拟学生坐船的动图引导学生逐步调整租船方案从而寻找最优方案。

(3)回顾与反思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很爱动脑筋,真不错!老师有几个问题了?

1、这样确实更省钱了?大家对于这个结果满意吗?

2、怎么能说明这种方案是“最”省钱的呢?要想证明“最”你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

生:要把所有的情况列出来,比较。

师:怎么样来列呢?在数学上要有顺序的列,为了方便,一般使用列表格的方法。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看到第二题。思考一下,为什么大船只数是6而不是7,8,9?可以是5吗?请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5.反馈交流:

问: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情景”和“解决”本身,应该更加重视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的理性上。通过表格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分析,在比较中自然的感悟调整方向的确定,形成最终科学和严谨的结论。

回顾分析与解答的过程,你发现解决租船问题要注意什么?(请学生来说一说)

师总结:要先考虑租哪种船便宜,还要尽量坐满,避免空位导致白花钱。

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

1、比较人均租金

2、假设(都乘坐人均租金便宜的船)

3、调整,尽量坐满

【设计意图】毕达哥拉斯说过:“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怎样知道什么”。通过对例题的反复剖析,使学生能够对例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方法性的,最后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总结。总结有助于学生形成思考模型,逐渐内化解题技巧。】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1页第4题。

(四)、课堂总结

师:你这节课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都学会了租船租车问题的解决策略,希望同学学会学以致用。

七、板书设计:

租船问题

比较:

小船:24÷4=6(元)大船:30÷6=5(元)

大船比较便宜

假设:

假设全部租大船32÷6=5(条)……2(人)

5+1=6(条)

30×6=180(元)

调整

5条大船,1条小船4条大船,2条小船

5×30+24×1 4×30+24×2

=150+24 =120+48

=174(元)=168(元)

180元>174元>168元

答:租4条大船,2条小船最省钱,费用是168元。

策略:1、比较人均租金

2、假设(都乘坐人均租金便宜的船)

3、调整,尽量坐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构完整,能把《祖船问题》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位,通过精心创设租船情景,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并将抽象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生活中常见问题。整个过程能够引导孩子去探究问题,紧紧围绕解决问题三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来讲解。在回顾与反思环节能够引导孩子回顾解决问题过程,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不足之处:虽然本节课结构完整,但由于本人教龄短,在实施过程中有些环节把握不够好。例如:不能放手去引导孩子思考,而是手拽着孩子去思考,另外在设计上把表格法当成是论证结论的工具,陈老师也给了很好的建议,可以以熊二的身份把表格法作为另外一种方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混合运算大全 (237)

664+510÷170+169 57×[580-(230+79)] 738-360÷120+366 220-700÷(68-33) 522-360÷180+268 54×[432-(215+77)] 499-700÷140-332 88×[430-(129-81)] 566-950÷190-291 10+72÷18×24 822-700÷140+142 57×[427-(146-43)]

884+340÷170+230 35+133÷19×7 721-550÷110-384 71+44÷11×4 634+260÷130+387 83×[538-(170-98)] 551-330÷110+176 40+72÷8×19 762-750÷150-277 22+96÷16×22 459-800÷160-159 810+396÷(52-30)

702-600÷150-154 257+429÷(70-31) 584+380÷190-397 267-264÷(62-40) 817+440÷110-117 202+490÷(56-21) 724+750÷150-395 305-154÷(56-42) 514+510÷170-315 68×[448-(133-51)] 812+340÷170+250 670+140÷(52-45)

775+420÷140+209 566-270÷(58-43) 666+560÷140+145 659-559÷(68-25) 806+640÷160+247 53+55÷11×25 528-240÷120-355 99+80÷16×12 714-680÷170+328 870+324÷(62-35) 623+300÷150-359 882-360÷(56-36)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700道!

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1)1533÷73+159-57= (2) 83×91÷131+38= (3) 197-46+67-13= (4) 1512÷54×126-52= (5) 192+52×136÷66= (6) 123-47+159-16= (7) 164×23-126+74= (8) 117+21+17-19= (9) 81÷9×161+93= (10) 93×35-128+36= (11) 86×9+87×99=9387 (12) 2324÷83-108÷54=26 (13) 3348÷93+15-17=34 (14) 51+1414÷14-90=62 (15) 42+31×180+42= 5664 (16) 17×25-2050÷82= 400 (17) 552÷12×18-66= 762 (18) 1118-18÷2×109= 137 (19) 916-952÷17×5= 636 (20) 1044÷29-540÷45= 24 (21) 23+15+925÷37= (22) 52+770÷22-22= (23) 88×51+800÷40= (112-13)×(103-12)= (25) 56×7-66÷22= (31) (151+49)÷(7+93)= (32) 32÷(56÷7)×18= (33) 199-(21+70)-22= (34) 14×5÷(34-33)= (35) 840÷(125-90)+67= (26) 109×66-29×10= (27) 339+55-166-52= 110÷55×102÷51= (29) 71+42×50-92= (30) 92÷4-194÷97= 124-(170-48)÷61= (37)2058÷98-(86-66)= (38) (76+485)÷51+91= (39) (91-22)÷69+27= (40) (50+20)×88÷56= (41) 1157÷(128-39)×54 (42) 18×58+(73-17) (43) 757-7168÷2÷64 (44) 98-98×12÷14 (45) 80×12÷15-64 (46) 298-15×15-1 (47) 128+2184÷42-66 (48) 73×(66+34)-21 (49) 75×3+768÷24= (50) 71-51+199-83= (51) 161-8+33×2= (52) 182÷71÷82-9= (53) 141+5+144×12= (54) 193÷20÷123÷55= (55) 142÷50×169+36= (56) 132+70×156÷38= (57) 108×21-83×55= (58) 122×9+62+58= (59) 53÷40×81÷71= (60) 28+53-11-25= (61) 107-4-26-33= (62) 112÷82×122-81= (63) 174-4×101-61= (64) 77÷59-103-33= (65) 171+56÷55÷73= (66) 121-56-110×67= (67) 86×22-59+9= (68) 185÷79×189-80= (69) 28÷33÷151×54= (70) 4×96+132×5= (71) 72-20-87-67= (72) 158+56×124+31= (73) 113-35×194-3= (74) 119+19+194-34= (75) 112-77÷17÷39= (76) 102-78÷65×1= (77) 154×17×167×98= (78) 120×88÷2÷48= (79) 88-22×179-78= (80) 25+86×67+55= (81) 184×81+151-69= (82) 165+21÷164+85= (83) 181÷32+4÷87= (84) 31×72×89×11= (85) 134+82+126÷92= (86) 109×82+184÷37=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学校:虹桥小学 学科:数学 年级:四年级(1)班 任课教师:唐玉琼

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全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难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

金桥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2)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2) 课题:一、二级混合运算 (3) 混合运算 (4) 第四课时有关0运算 (5)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6) 第一课时位置与方向 (6) 课题:画方位图 (8) 课题: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9)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1) 加法交换律 (11) 加法结合律 (14)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第三课时) (15) 课题二:乘法分配率 (16) 课题:简便运算 (18) 简便运算(二)教学设计 (20) 《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21) 课题:营养午餐 (23)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7) 课题一:小数的意义 (27)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8)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教案 (30) 第四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32)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5)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35) 第五单元三角形 (37) 课题:三角形的特征 (37) 第五单元三角形的分类(第三课时) (39) 三角形的内角和(第一课时) (42) 第五单元:图形的拼组(第一课时) (44)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47) 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49)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中的运用 (51) 第七单元统计 (53)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54)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 (54) 课题: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二) (56)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一)布置思考题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人教版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100题

人教版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100题 (1)1533÷73+159-57= (2)221×91÷17+38= (3)197-46+67-13= (4)1512÷54×126-52= (5)192+52×136÷66=(6)123-47+159-16= (7)164×23-126+74= (8)117+21+17-19= (9)81÷9×161+93=(10)93×35-128+36= (11)86×9+87×99=(12)2324÷83-108÷54=(13)3348÷93+15-17= (14)51+1414÷14-90= (15)42+31×180+42=(16)17×25-2050÷205=

(17)552÷12×18-66= (18)1118-18÷2×109= (19)916-952÷17×5=(20)1044÷29-540÷45= (21)23+15+925÷37=(22)52+770÷22-22= (23)88×51+800÷40=(24)(112-13)×(103-12)= (25)56×7-66÷22=(26)(151+49)÷(7+93)=(27)32÷(56÷7)×18=(28) 199-(21+70)-22= (29)14×5÷(34-33)= (30)840÷(125-90)+67= (31)109×66-29×10=(32) 339+55-166-52=

(33)110÷55×102÷51=(34)92÷4-194÷97=(35)124-(170-48)÷61=(36)2058÷98-(86-66)= (37)(76+485)÷51+91=(38) (91-22)÷69+27=(39)(50+20)×88÷56=(40)1157÷(128-39)×54= (41)18×58+(73-17) = (42) 757-7168÷2÷64= (43)98-98×12÷14= (44)80×12÷15-64= (45) 298-15×15-1 = (46)128+2184÷42-66= (47)73×(66+34)-21 = (48)75×3+768÷24=

四年级四则运算100题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四年级四则运算100题 仪陇县蓝天实验学校----李中琼 1、50+160÷40 2、120-144÷18+35 3、(58+37)÷(64-9×5) 4、95÷(64-45) 5、178-145÷6×6+42 6、120-36 ×4÷18+35 7、85+14×(14+208÷26) 8、21÷(327-23)÷19 9、539-513÷(378÷14) 10、34-3094÷17÷13 11、19+(253-22)÷21 12、50+20×28-42 13、(23+23)×24-597 14、(110-10)÷10-10 15、45-24+14×14 16、304-275÷(275÷25) 17、(70+10)÷(18-10) 18、120÷12×18-54 19、44+16×5-32 20、(10-100÷10)×11 21、(53-588÷21)×36 22、(60+10)÷(17-10) 23、17+(233-43)÷10 24、100÷10×10-60 25、424-475÷19×16 26、22+(374-10)÷26 27、(245-11)÷18-11 28、22-(10+100÷10) 29、(252-14)÷17-10 30、35-13+10×15 31、(346-10)÷16-12 32、215-198÷(121÷11) 33、(45-651÷21)×33 34、19+192÷12-10 35、572÷22×23-158 36、19+56-1224÷34 37、(714-12)÷27-19 38、14+(21-19)×24 39、18-(13+15)÷7 40、736÷(43-20)×23 41、(227+11)÷(31-14) 42、36+19×14-23 43、828÷23×12-48 44、18-15+10×18 45、(31-154÷11)×12 46、(1369-37)÷37-32 47、160÷(22-12)×22 48、357÷21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第十单元………………………………………………………………总复习 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全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难点。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大全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大全 四年级学生要学四则运算了,身为老师的你要提前准备好教案,那么大家会写四年级数学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吗?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你们能喜欢,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大全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预设: 生:青藏铁路 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课件随机显示)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引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预设:814+1142=1956 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预设: 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八单元统计 营养午餐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第十单元总复习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5.7,合格率为97.6%,优秀率为58.7%。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一)教学内容包括:1.四则运算 2.观察物体(二) 3.运算定律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三角形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图形的运动(二) 8.统计 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0.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四则运算大全讲课教案

四年级四则运算大全

2100-21×53+2255 (103-336÷21)×15 800-(2000-9600÷8) 40×48-(1472+328)÷5 (488+344)÷(202-194) 2940÷28+136×7 605×(500-494)-1898 (2886+6618)÷(400-346) 9125-(182+35×22) (54-76)×(38+49) 3800-136×9-798 (104+246)×(98÷7) 918÷9×(108-99) (8645+40×40)÷5 (2944+864)÷(113-79) 8080-1877+1881÷3 (5011-43×85)+3397 2300-1122÷(21-15) 816÷(4526-251×18) (7353+927)÷(801-792) (28+172)÷(24+16) 6240÷48+63×48 950-28×6+666 16×4+6×3 86×(35+117÷9) 2500+(360-160÷4) 39÷3+48÷6 24×4-42÷3 7×6-12×3 56÷4+72÷8 2940÷28×21 920-1680÷40÷7 690+47×52-398 148+3328÷64-75 360×24÷32+730 2100-94+48×54 51+(2304-2042)×23 4215+(4361-716)÷81 (247+18)×27÷25 36-720÷(360÷18) 1080÷(63-54)×80 (528+912)×5-6178 8528÷41×38-904 264+318-8280÷69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学校:虹桥小学 学科:数学 年级:四年级(1)班 任课教师:唐玉琼

目录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第十单元………………………………………………………………总复习

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全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难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1~4页例1及P5做一做1、练习一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知道算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心目中认为什么样的景色是最美的?(鸟语花香、晴空万里、茫茫草原、雪景……)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冰城哈尔滨去看看。(课件出示) 美吗?(美)欣赏图片。 (二)情景延伸复习旧知 咱们一起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吧!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从图上可以知道:滑冰区有72人,滑水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 2、交流、反馈 同学们真棒!根据三条信息就可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还能够解决问题。 (三)学习新知算法探究 同学们,咱们到滑冰场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下面请听滑冰场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你们也进去看一看吧!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在滑冰吗? 列式计算,并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反馈交流。 (1)72-44=28 (2)72-44+85=113 28+85=113 72-44表示什么?28+85又表示什么? 说说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方法(2)可以少写一个中间数,因此更简便。) 4、运用方法(2)列式。 如果老师把题目改一改,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8人,又进来50人,下午离开37人,现在有多少人呢? 请学生自由列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78+50-37 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 5、小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这两题以后我们来观察这两题的计算顺序,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有加有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四)巩固新知总结评价 “冰雪天地”参观得差不多了,我们该回到学校去了。路比较远,咱们就乘公交车吧! 1、(课件出示)咱们在“城南站“上车,公交车上原有乘客36人,下车12人,又上车15人,

小学四年级四则运算练习题(分类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24分) 49×102-2×49 125×76×8 8.33-2.43-4.57 103×32 6.7+ 2.63+4.3 41000÷8÷125 5824÷8×(85-78)840÷28+70×18 五、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10分) 70×53= 8.53-2.6= 880÷16= 6.07+12.5= 口算题(每道小题 6分共 12分 ) 1. 89÷100= 0.82+0.08= 73×1= 0.63×10= 4÷10= 17÷1000= 2. 0.56+0.4= 1.25×100= 5.6+99= 100÷25= 1-0.93= 90-0.9= 三、简算题(每道小题 5分共 25分 ) 1. 794-198 2. 68×25 3. 6756-193-207 4. 72×125 5. 97×360+3×360

四、计算题( 5分 ) 428×(3080-1980)-742 五、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5分共 10分 ) 1. 从978里减去126的5倍,差是多少? 2. 1560除以一个数商是26,求这个数? (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解出来.) 六、应用题(1-2每题 7分, 第3小题 8分, 共 22分) 1. 一个服装厂5天生产西服850套,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生产西服多少套?(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 商店运来8筐苹果和12筐梨,每筐苹果38千克,每筐梨42千克,商店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3. 某工地需水泥240吨,用5辆汽车来运,每辆汽车每次运3吨,需运多少次才能运完?(用两种综合式解答) 口算题(每道小题 4分共 16分 ) 1. 0.1×100= 7.2÷10= 93÷100= 0.25×1000= 2. 159+61= 600÷20=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混合运算练习题汇总(汇编)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过关 班级: 姓名: 得分: 用竖式计算 395÷25= 520÷24= 384÷26= 306÷28= 495÷25= 620÷14= 384÷16= 806÷68= 445÷26= 570÷19= 796÷82= 730÷80= 624÷31= 648÷32= 504÷42= 766÷42= 682÷62= 569÷39= 372÷32= 490÷25=

班级: 姓名: 得分: 用竖式计算 189÷21= 69÷23= 324÷81= 245÷71= 774÷22= 360÷52= 596÷39= 185÷37= 278÷69= 620÷29= 402÷79= 703÷49= 140÷26= 196÷16= 348÷56= 288÷26= 186÷36= 568÷46= 606÷18= 312÷24=

班级: 姓名: 得分: 用竖式计算 672÷14=96÷12=762÷12=336÷84= 910÷23=928÷32=828÷18=260÷32= 406÷58=460÷28=384÷48=896÷46= 790÷34=968÷28=648÷36=874÷23= 936÷39= 408÷12=406÷58=624÷24=

班级: 姓名: 得分: 用竖式计算 368÷46=72÷12=96÷32=952÷28= 1752÷30=897÷27=864÷47=962÷35= 415÷59=615÷32=576÷18=912÷38= 200÷32=360÷24=888÷27=518÷14= 832÷26=574÷41=936÷39=186÷60=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第十单元………………………………………………………………总复习 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全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难点。 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表:

四年级四则运算练习题

四年级四则运算练习题125÷15 368÷26 452÷35 657÷28 578÷67 687÷27 693÷45 326÷64 555÷45 624÷38 542÷54 987÷3×6 6÷3×987 22×2+22÷2 210-135÷9 120×12+73 1080-3500÷250+3462019÷15-11×12 (487+2884÷28)×506200×73÷(543-178) (96×3+100)÷3 96×3÷2+100÷2 (96×3+100)÷4

250×4-560÷7 5847-4×(470+530) 35×8+350÷50 195-(45+45÷9) 43×(324-298) (79+21)×(96÷12) (68+72)÷(4+3) 800-600÷(25×4) 50-(24+26)÷25 360÷(60-54) 0÷32+32÷4 200-(76+40×3)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80-60÷5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人教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学习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过程: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揭示题意。 二、明确目标,指导自学 1、口述学习目标 2、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4-5页内容,思考: (1)、加法和减法混合在一个算式里,应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2)、乘法和除法混合在一个算式里,应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5分钟后比比看谁会计算) 三、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3、抽生板演。 四、成果检测,交流释疑 1、观察板演内容,纠错。 2、指名说出计算过程。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 五、归纳总结,当堂训练 1、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2、当堂训练内容: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一)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课后回忆: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练习题50道

四年级四则运算题 (135+415)÷5+16 1200-20×18 120-60÷5×5 (120×2+120)÷9 164-13×5+85 240+480÷30×2 128-6×8÷16 64×(12+65÷13) 106×9-76×9 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 (315×40-364)÷7 12520÷8×(121÷11) (2010-906)×(65+15) 3774÷37×(65+35)540-(148+47)÷13 (308—308÷28)×11(238+7560÷90)÷14 21×(230-192÷4)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 (360-144)÷24×3 (315×40-364)÷7 735×(700-400÷25)1520-(1070+28×2)9405-2940÷28×21 920-1680÷40÷7 690+47×52-398 148+3328÷64-75 360×24÷32+730 2100-94+48×54 51+(2304-2042)×23 4215+(4361-716)÷81 (247+18)×27÷25 36-720÷(360÷18)1080÷(63-54)×80 (528+912)×5-6178 21×(246÷6-32)(37-15)×(79+11)48×[100-(60-20)] 240-240÷20×5

23×□=529 □+17=289 3200÷□=80 452-□=37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四则运算 一.四则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例:97—12×4+45 (97—12)×4+45 94+4×52—15 94+4×(52—15) 二.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例:0×25= 0÷25= 0+25= 100+100×0= 三.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 +c=a+(b+c) 例:82+75+18 75+18+82 94—4×22+6 94+4×22+12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例:8×103×125 25×55×4 103×8×125 55×25×4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 =a×b+a×c 拓展:(a-b)×c=a×c-b×c 或a×(b-c) =a×b-a×c 例:40×(125+25) 40×(125—25)32×5+28×5 32×5—28×5 125×16 125×32×25 102×12 99×12 49×101—49 37×91+8×37+37 37×121—37—37×20 连减:a—b—c=a—(b+c) 连除:a÷b÷c=a÷(b×c) 例:674—63—237 254—38—52 656—(300+56)540—(140+90)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 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本期所教的四年级,从上学期了解的情况来看,由于学生存在着年龄的差异,所以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部分同学,由于智力、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以引导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三、三维目标: 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4、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重点难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全册教材分析: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