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试题答案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试题答案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试题答案

试题名称: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

层次:(专/本)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软骨膜

软骨膜,一种浓密胶状物质,强壮但比骨头有弹性。它是许多原生动物例如鲨鱼骨骼主要组成份。

2.突触

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

3.肾单位

肾单位指肾的功能单位,是肾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功能。人体有强大的肾单位贮备,可以允许单侧肾脏移植。但如果功能性肾单位数量减少至30%以下,将发生肾衰竭;降至10%以下,将有生命危险。

4.鳃小片

每一鳃丝向上下两侧伸出许多细小的片状突起,称为鳃小片。是鱼类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5.卵裂

卵裂是指受精卵早期的快速的有丝分裂。卵裂期一个细胞或细胞核不断地快速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细胞的过程叫做卵裂。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 简述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

2. 疏松结缔组织包括那些细胞和纤维?

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及白细胞七种.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

3. 简述消化管壁粘膜层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 神经元按照功能分为哪几种?有何作用。

5. 鱼类的辅助呼吸器官有哪些?

6. 简述鱼的心血管循环机理。

三、问答题(20分)

解释授精与受精作用的定义及关系,受精作用有何生物学意义?

水产动物疾病学试题库完整

水产养殖生物病害学疾病学 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病原是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致病微生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寄生虫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疾病的发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疾病的经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时期;疾病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方式。 3.决定病原体能否致病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病原对宿主的危害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NH3-N中毒往往发生在水体的pH值偏_______时,H2S中毒容易发生在水体的pH值偏________时;浮头发生在水体的DO值偏________时,气泡病发生在水中的DO值偏_______时;如果浮头在夜晚12时就开始出现,说明______________,如果浮头仅发生在凌晨6时以后,则说明_______________。 5.细菌疫苗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细菌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抗原是能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能与之结合而引起特异性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模拟试题(一)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8分) 1、椎间盘 2、上运动神经元 3、关节囊 4、反射弧 5、纤维束 6、气血屏障(定义、结构组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多数突触利用_________________作为传递信息的介质,称为化学性突触。 2、膝关节由股骨下端、_______和_______构成。关节周围有韧带加强。囊的前壁有_______,两侧有_______副韧带和_______副韧带。 3、气血屏障是指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所必须通过的结构,它包括I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其基膜、薄层结缔组织、_______及_____________。 4、胸腺髓质内散在分布着许多圆形、大小不等的________ 。 5、角膜的结构由前向后分为五部分,依次为前上皮、前界膜、_______、后界膜、后上皮。 6、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又称降钙细胞或称C细胞,常单个镶嵌于_____________ 之间,或成群分布在滤泡间的结缔组织内。 7、分布在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与功能的结构称_______。 8、骨可以根据外形分为长骨、短骨、_______和_______。 9、牙组织由牙质、_______、和粘合质构成。 10、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为纤维膜、________和视网膜。 11、人体的心跳、血压、呼吸中枢位于_______的_______内。 12、正常的受精部位是在________________。受精卵的细胞分裂,称为卵裂,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称________,12-16个子细胞构成的实心细胞团称________。 13、卵管内侧端开口于________;输卵管外侧端称为________口,它开口于________。 14、结膜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 15、固有结缔组织中的_______组织分布十分广泛,即分布在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之间。 16、电镜下,相邻心肌纤维的肌膜相互嵌合,在纵向的接触面上具有________。 17、卵巢实质的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以下关于心肌纤维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粗、细肌丝不形成明显的肌原纤维 B.具有横纹 C.具有二联体

水产动物疾病学综合实验2015

水产动物疾病学综合实验安排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上午现场调查 给药方法操作: 泼洒法 挂袋挂篓 口服法鱼苗鱼种检查 成鱼检查 收集 锥体虫并染 色 染色: 锚头鳋、 中华鳋、 鲺 考试 下午鱼类甲壳动物病及 其病原体的观察 收集锚头鳋、中华鳋等 成鱼检查 收集车轮虫、锚 头鳋、中华鳋、 鱼虱等 收集车轮虫 并染色 染色交寄生虫染 色切片标本

水产动物疾病学综合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水产动物疾病学综合实验是为了满足现代水产养殖行业对生产、培养科研技术操作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水产动物疾病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及社会服务能力,成为水产养殖行业防病治病的技术人才。 2. 通过实验了解水产动物疾病种类及其特点;能较准确地诊断水产动物疾病。 3. 能正确地使用渔药,能有效地防治水产动物疾病。 二、实验内容: 1. 现场调查; 2. 渔药使用:泼洒法;挂袋挂篓法;口服法; 3. 显微镜诊断疾病; 4. 寄生虫标本的收集与染色; 三、实验操作及其步骤: 1.现场调查: 池塘是水生动物生存的基础,疾病的发生除了由病原生物直接感染和侵袭外,首先应了解池塘周围的环境和水体物理、化学因素的变化对养殖生物发病的影响。发病现场的调查可为全面查明发病原因,及时发现和正确判断病鱼提供依据。 ①调查发病养殖水体环境和发病史 发病养殖水体环境是指养殖水体周围有哪些工厂,工厂是否排放污(废)水,这些污(废)水是否含有对鱼类有毒的物质,是否经过处理后排放等。同时,还要着重强调调查养殖水体情况,了解放养前清塘的方法、清塘药物的剂量、清塘

后放养鱼种的时间、鱼种消毒的药量等。这些与养殖生物疾病的发生关系较大,同时还应了解养殖水体近几年发生疾病的危害程度,以及所采用的防治方法和效果等。 ②了解池塘水质状况 水温水温是养殖生物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水温高低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病毒性鱼病和细菌性鱼病,在水温为25~30℃时传染性最强,32℃以上和18℃以下时感染减弱。因此江苏、浙江和湖南、湖北一带,每年5~6月和8~9月份是细菌病、病毒病流行高峰。暴发性鱼病需要需要的水温范围较大,流行的时间也更长些。有些寄生虫病,如车轮虫病和指环虫病是夏季危害鱼苗、鱼种的流行病,而有些疾病如水霉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和鱼波豆虫病,通常在20℃以下发病,属于低温季节的流行病。 A.谁的酸碱度(pH)由于高密度养殖,池塘有机质多氢离子浓度微偏高 (pH偏低),易发生水霉病。酸性水也常常引起嗜酸性卵甲藻病的暴发。在氢离子浓度较低(pH较高)的盐碱养殖水体,水温较低时易大量繁殖三毛金藻,分泌毒素,致使池鱼中毒死亡。 B.溶解氧水中含氧量的多少关系到养殖生物的生长和生存,同疾病的发生 有明显的相关性。正常池塘的溶解氧含量要求4毫克/升,最低不能低于1毫克/升,对于各种不同的鱼类和不同的生长阶段,因其生理需求不一样而对溶氧的需求不同。溶解氧长时间过低会影响鱼类生长,降低鱼体的抗病能力,同时为病原菌的繁殖,生长创造了条件。 C.检测水质对发病水体进行水的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 硬度、化学耗氧量的分析,了解水质的基本营养盐变化情况,对可能因环境因子致病的因素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分析。 ③调查饲养管理情况 A.了解鱼种放养情况: 放养数量过多就会出现相互拥挤、摄食不足、生长不良 的现象,导致养殖生物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有利于病原菌的感染和传播。夏花培育至冬片鱼种一般亩放养量为7000~10000尾。 B.了解投饲和施肥状况: 投喂的饲料不新鲜或不按照“四定”投喂,鱼类很容 易患细菌性肠炎病。夏天在池塘内施用不经发酵的有机肥,易使池塘水质恶化、缺氧、并促使致病菌核寄生虫大量繁殖。

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我国特别是环洞庭湖区大水面健康养殖和加工的需要,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技术开发与推广、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产科学、生物科学和水域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水产经济动物和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水产生物育种及渔业水域环境调控等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包括形态与结构、分类、生态、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等)和环境科学(包括水环境化学、水处理技术等)的基本理论; 2. 掌握水产经济动物和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育种及渔业水域环境管理、调控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 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和其他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 4. 掌握内陆水域(池塘、湖库、江河和稻田等)、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 5.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6. 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水产品贸易的有关法规; 7. 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计算机等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 8.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9.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101) 一、培养目标 1. 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2. 培养博学多才,在本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本领域中做出创新性成果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3. 精通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如果第一外语不是英语,则第二外语必须选英语。 4. 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 实验胚胎学: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各类畸形发生的机制和相应的预防措施;本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常见神经管发育缺陷致病基因定位、克隆和功能分析的研究工作,并着重分析在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外信号;研究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 2. 生殖生物学:研究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的分子调控。胚胎干细胞的建系及定向诱导分化:建立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并研究使其定向分化为不同组织中不同细胞的诱导方法,为器官和组织移植及器官修复开辟新型供体途径。研究胚胎早期发生、分化和胚泡着床的机制并探讨抗早孕避孕方法。 3. 淋巴与肿瘤研究:利用形态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研究淋巴水肿的机理及治疗、淋巴细胞粘附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肿瘤发生、转移等过程的生物学意义及遗传学、表观遗传学机制、肿瘤生物靶标的筛选和鉴定、淋巴再生的机制、肿瘤治疗方案的优化等。 4. 神经再生、神经移植及神经系统疾病: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子杂交、电生理及神经细胞培养后移植等方法探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作用机理。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发生机制研究。 5. 初级传入与痛觉调节机制:利用形态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行为学检测等手段研究炎症及其它相关疾病状态下初级传入神经与痛觉的调节机制。 6. 断层影像解剖学及临床应用研究:采用国人断层标本、CT、MRI、PET、SPECT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

复习题 1、水产动物细胞和组织变性的类型有哪些? (1)颗粒变性:一种最早和最轻微的细胞变性,很容易恢复,其特点是变性细胞体积肿大,胞浆内水分增多,出现许多微细红染的蛋白性颗粒,故称颗粒变性。 (2).水泡变性水泡变性是指在细胞的胞浆内或胞核内出现多量水分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的现象. (3).脂肪变性是指在实质细胞的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滴增多的现象,简称脂变。 2、阐明寄生虫、宿主与外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阐明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因素? 1. 环境因素 A. 自然条件 1).养殖水体的空间因素: 养殖密度。2).养殖水体的水质因素:水质的好坏(溶氧、PH 值等)。3).养殖水体的底质因素: 淤泥的影响。 B. 人为因素 1)放养密度过大或搭配比例不当(青鱼与鲤鱼的搭配)。2)饲养管理不当(用药方法、用药量不当,饲料投喂不当等)3)机械损伤(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而继法感染,引起发病,水霉病)。 c 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蛭类、甲壳动物、钩介幼虫、螨类等生物性因素。 D 机体自身因素主要是指鱼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这与鱼的种类、年龄、生活习性和健康状况等方面有关。 疾病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外界条件和内在的机体自身的抵抗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综合加以分析,才能正确找到疾病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药物治疗过程中有哪些不良反应? (1)副作用:是指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2)毒性反应:是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一般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个体敏感性较高时引起。(3)过敏反应: (4)继发反应:是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5)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的残存药理效应。 5、阐明水产动物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抑制细胞壁的合成:细菌胞体外有一层坚韧的细胞壁,具有维持细菌形态和保护功能。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可药物通过各种环节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最终使细胞壁缺损,导致菌体破裂溶解死亡。(2)增高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位于细胞壁内侧的胞膜是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渗透屏障,具有物质交换,合成粘肽,保护菌体等功能。一些抗菌药物(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等)可与细胞膜结合导致胞浆膜通透性增加,使细菌体内氨基酸、嘌呤、蛋白质、盐类外逸,导致细菌死亡。 (3)抑制蛋白质合成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4)抑制叶酸代谢:磺胺类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四氢叶酸合成,阻碍核酸前体物质嘌呤、嘧啶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5)抑制核酸合成:喹诺酮类可抑制DNA螺旋酶,进而抑制DNA的合成。 6、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有哪些措施? 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措施 1.改善生存环境 (1)建设符合防病要求的养殖场 A 选择良好的水源条件水源充沛,无污染 B科学地建设进排水系统 (2)清整养殖场 A 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 B 药物清塘 a. 生石灰清塘(图1) 干池清塘仅留5~10厘米深的水,每667平方米(相当于1亩)用生石灰50~70公斤。 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米用125~150公斤 b. 漂白粉清塘 按照鱼池中水的容量进行计算,每立方米用药量为20克。 (3)保持良好的水质 A 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的PH值 B 定期加注新水,保持适宜水质 C 适时开动增氧机,改善水体的溶氧状况 D 采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改善水质 2. 增强养殖动物机体抗病能力 (1)加强饲养管理 A 合理放养合理的放养密度与放养比例 B 科学投饵与施肥 a.投饵:品质良好,营养全面,做好“四定” b.施肥:应根据池底质的肥瘦以及肥料种类等灵活掌握,有机肥应进行发酵处理。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养殖部分)复习参考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复习参考 (鱼类养殖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水产动物栖息于水中生长、发育、繁殖的动物。 2.水产经济动物在鱼、虾、蟹、贝等种类中,可被人们开发利用的水产动物。 3.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整合了鱼类、虾蟹类、贝类和其他种类增养殖的理论和技术,是研究增养殖对象生物学原理与增养殖技术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4.繁殖保护就是通过休渔、定额捕捞等措施对渔业资源的保护。 5.放流就是把鱼类等种苗培养到一定大小,使它可以进行独立生活,具有抵抗敌害的能力,然后放到自然水域中任其索饵、生长、发育。 6.移植指把某一地区特有的生物种类引到其它地区,使其在新地区的环境条件中能继续生活、生长和繁洐后代(目的在于改善和充分利用某一特定天然水域的生产潜力,形成新的渔业对象)。 7.驯化被移植的种类在新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生存适应,发展了某些适应性状,使它们适应于新的环境中生活和繁洐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种群。 8.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淡水经济鱼类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由池塘养鱼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学和海水鱼类增养殖学三课合成) 9.水产业及其分类水产业又称渔业,是从海水和淡水水域中取得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鱼、虾、蟹、贝、藻等)以供人类利用的事业。按生产水域,水产业可分为淡水渔业、海洋渔业。按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则可分为捕捞业、养殖业、增殖业、加工业、休闲渔业。 10.养殖在较小的水体内将鱼等品种养到商品规格以供上市的生产过程。 11.养殖的分类按基础设施,可分为池塘、河道、湖泊、水库、稻田、工业化、海水网箱、港湾养鱼等;按养殖对象,可分为鱼类养殖、虾蟹养殖、贝类养殖、藻类栽培及龟鄨蛙类养殖等;按水域盐度,可分为海/咸水(16‰以上)、咸淡水(0.5 -16‰)、淡水(0.5‰以下)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组织: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组织,人体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四大基本组织。 2.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3.系统:多个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4.内脏:将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个系统的器官合称为内脏。 5.解剖学姿势:亦称标准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正前方,上肢下垂于躯体的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 二、填空题 1.头、颈、躯干、四肢 2.细胞 三、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第二章基本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组织:形态结构特点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群,由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 2.肌节:相邻两个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称肌节,包括一个完整的A带和与A带相邻的两个1/2I带,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神经纤维:由轴突或轴索及包绕在它外面的神经膜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构成,可分为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两种。 4.突触: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的接触部位称突触。 二、填空题 1.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梭状细胞、锥体细胞、呼吸道 2.外分泌、内分泌 3.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4.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5.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 三、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D 5.B 6.C 第三章运动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相连处,微向前突出,两边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标志。 2.翼点:颞窝内由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相交形成“H”形的骨缝。 3.肋弓:第8~10对肋借前端的肋软骨依次与上肋相连形成的弓状结构。 二、填空题 1.骨膜、骨质、骨髓 2.红骨髓、黄骨髓、髂骨、胸骨、椎骨 3.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4.椎体、椎弓、椎孔 5.颈曲、腰曲、胸曲、骶曲 6.胸椎、肋、胸骨 7.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 8.主动脉裂孔、腔静脉孔、食管裂孔 三、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C 5.C 6.D 7.B 8.C 四、简答题 1.简述关节的基本构造。 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2.椎骨的连结结构有哪些? 椎体的连结有: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弓的连结有:关节突关节、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 3.膈上有哪几个孔?各有什么结构通过? 膈上有三个孔: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过。 第四章消化系统 一、名词解释 1.上消化道: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 2.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3.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外、中1/3交点处,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4.腹膜腔:脏腹膜和壁腹膜相互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 二、填空题 1.左季肋区、腹上区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8分,每小题2分) ?继发性感染:已遭受病原感染的个体再次遭到不同病原的侵袭。 ?原发性感染:指病原体直接浸入健康鱼体而引起的鱼病。 ?再感染:第一次患某种疾病痊愈后,第二次又患同样的疾病。 ?重复感染:第一次患某种疾病后,一般症状已消失,但仍遗留有病原体,机体和病原体间保持着暂时的平衡,当新的同种病原体入侵后,平衡被破坏,就会重新发病。 ?拮抗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共同使用时,其作用因相互抵消或减弱,称拮抗作用。 ?充血:机体的某一区域(组织或器官)的含血量超过正常的现象。 ?栓塞:在正常状况下并不存在于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或小块,随血流而被带到较小的血管中,引起管腔阻塞的过程。 ?炎症:机体遭受有害刺激(如微生物、寄生虫、理化因子等)后所产生的防卫性反应,其作用为清除入侵体内的有害刺激物。 ?水肿:组织间隙大量液体的积储。 ?萎缩:物质代谢发生改变,使组织或器官的体积较正常缩小的过程。 ?湖靛:池中微囊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及水花微囊藻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一层翠绿色的水花。 ?泛池是因为池塘水体中溶解氧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上最低需要时,造成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二、填空题(共17分,每空0.5分) ?1、根据症状区分,草鱼出血病有(肠炎型、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三种类型。 ?2、贝类的血液一般无色,如扇贝、牡蛎、文蛤等,是因为其血液含(血蓝蛋白)。 ?3、有些种类血液是红色的,如泥蚶,魁蚶等,是因为其血液中含(血红蛋白)。 ?4、锥体虫寄生在鱼的(血液)里,通过(水蛭)传播。 ?5、病原对宿主的危害主要有(夺取营养、机械损伤、分泌有害物质)三个方面。 ?6、药物的剂量必须达到(最小有效剂量)才能产生效应,但是超过(最大剂量)又会引起中毒。 ?7、敌百虫在碱性条件下迅速降解为(敌敌畏),其毒性增强近10倍,它是一种胆碱脂酶抑制剂。 ?8、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典型症状是(烂鳃和开天窗)。 ?9、白头白嘴病主要危害鱼的(苗种)阶段。 ?10、漂白粉是一种混合物,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11、病毒进入机体的途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水平感染)与(垂直感染)。 ?12、发现鱼浮头的急救办法有(加注新水、开机增氧机、泼洒增氧药物)等。 ?13、鱼苗转塘时,两水体的温差不超过±(2)℃,鱼种转塘时,两水体的温差不超过±(5)℃。 ?14、在复口吸虫的生活史中,(螺类)为第一中间宿主,(鱼类)为第二中间宿主,鸥鸟为终末宿主。?15、病鱼“跑马”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适口饵料)(池塘漏水)(车轮虫寄生)。 ?16、竖鳞病的主要症状为(全身鳞片竖立),主要危害(鲤鱼、金鱼)。 ?17、疾病发生与(环境)、病原体与鱼类的体质有关。 ?18、大黄使用前用(氨水)浸泡12小时,目的是使蒽琨衍生物游离出来。 ?19、鲢碘泡虫主要寄生在白鲢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20、烂鳃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病鱼鳃丝(溃烂),常粘有污泥。患严重烂鳃病的病鱼,鳃盖内表皮中间部分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病灶区,这个病灶区俗称(开天窗)。 ?21、水产动物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可大致分为(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 ?22、九江头槽绦虫生活史需经(卵)、(钩球蚴)、(原尾蚴)、(裂头蚴)才能发育为成虫。 ?23、九江头槽绦虫的中间寄主是(剑水蚤)。九江头槽绦虫寄生在鱼体的(肠道)部位。 ?24、清塘时经常使用的两种药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其中(生石灰)还具有增加肥效和调节pH的作用。?25、疾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发展期)三个时期。

《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模拟试题 (二)

《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模拟试题 (二) 返回 一、填空(每空0.5分,共40分) 1、前肢关节包括:__________。 2、血液循环系统由:__________组成。 3、喉的软骨包括:__________组成。 4、母畜生殖系统由:__________组成。 5、中枢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构成。 6、人裸眼分辨能力仅为__________;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 力可达__________;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为__________,甚至 更高。 7、变移上皮的特点是细胞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可随 所在器官的收缩和扩张而变化,最表层的细胞叫________。 8、固有结缔组织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分布十分广泛。 9、在骨组织中,骨原细胞是骨组织的__________,成骨细 胞具有分泌的功能,破骨细胞具有很的__________能力。 10、在动物发育的不同阶段,执行造血功能的器官各不相同, 大致可分为3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 11、在骨骼肌纤维中,相邻______之间的一段有原纤维称肌 节。 12、神经细胞的胞体是细胞的______,光镜下可见其细胞质 含强嗜碱性的块状或颗粒状的物质,称______,电镜是由丰富的 ______和______所构成,该结构具有______的功能。 13、动脉管壁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由内向外可分为______、 ______和______。 14、皮肤覆盖身体表面,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借皮下组 织与深部组织相连。 15、淋巴组织是以______构成网状支架,网孔中分布着大量 ______及______细胞的组织,可分为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16、组成胃底腺的细胞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 17、胆汁是由______分泌,依次流经______、______和______ 出肝。 18、肺小叶是指一个______连同它的各级分支和______。 19、肾小体有两个极,与近端小管相连接的一端称______, 与入球、出球小动脉相连接的一端称______。 20、生精上皮由两种细胞组成,即______和______。 21、透明带位于卵母细胞和______之间,是由______和 ______共同分泌而成。 22、______是两性生殖细胞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的过程。 23、鸡的胚外膜有四种: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

第1套 1、在下列骨中哪个骨不是后肢骨() A、股骨 B、膝盖骨 C、胫骨 D、尺骨 参考答案:D 2、在下列关警卫员哪个关节不是前肢关节() A、肩关节 B、肘关节 C、指关节 D、膝关节 参考答案:D 3、在下列关节中哪个关节是后肢关节() A、荐髂关节 B、髋关节 C、肘关节 D、跗关节 参考答案:C 4、在下列骨中哪个骨不是前肢骨() A、肩胛骨 B、股骨 C、桡骨 D、尺骨 参考答案:B 5、下列器官哪个不是实质性器官() A、肝 B、肾 C、胰 D、胃 参考答案:D 6、在下列舌粘膜表面的乳头中,哪一种舌乳头是牛所缺少的() A、叶状乳头 B、豆状乳头 C、菌状乳头 D、轮廓乳头

参考答案:A 7、在下列软骨中哪一种软骨不是喉软骨() A、会厌软骨 B、甲状软骨 C、环状软骨 D、气管软骨参考答案:D 8、下列哪种家畜的肾属于平滑多乳头肾() A、马 B、牛 C、羊 D、猪 参考答案:D 9、下列哪种家畜的盲肠最发达() A、马 B、牛 C、羊 D、猪 参考答案:A 10、下列哪种家畜的肝较发达,并且分叶分常明显() A、猪、 B、牛 C、羊 D、马 参考答案:A 11、下列哪种家畜的尿道突最发达() A、马 B、牛 C、羊 D、猪 参考答案:C 12、下列哪种家畜的卵巢有排卵窝() A、马 B、牛 C、羊 D、猪

参考答案:A 13、下列哪种家畜的结肠旋袢呈螺旋状() A、马 B、牛 C、羊 D、猪 参考答案:D 14、下列哪种家畜的肝无胆囊() A、马 B、牛 C、羊 D、猪 参考答案:A 15、下列哪种家畜的胃有胃憩室() A、猪 B、牛 C、羊 D、马 参考答案:A 16、下列哪种家畜的大结肠(升结肠)盘曲成双层马蹄铁形() A、马 B、牛 C、羊 D、猪 参考答案:A 17、下列哪种家畜的肾属于有沟多乳头肾() A、马 B、羊 C、牛 D、猪 参考答案:C 18、下列哪种家畜的子宫解特别长()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

疾病学复习资料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 1夺取营养 2机械损伤 3分泌有害物质 有些病原有严格的专一性,如鰤本尼登虫,就专门寄生在鱼的皮肤;也有对宿主非专一性,如刺激隐核虫可以寄生在数十种海水鱼,小瓜虫可寄生多种淡水鱼。 疾病的控制包括三部分;诊断、预防、治疗 疾病诊断基本原则: 1诊断方法:先外后内、先腔后实、先肉眼后镜检。 2诊断材料:具典型症状的活的或刚死不久的材料。 诊断流程 宏观观察诊断 1观察症状和寻找病原:体液、体表、肌肉、内脏等部位有无颜色变化、有无炎症、充血、出血溃疡等症状,肉眼检查有无异 物。 2调查饲养管理情况:养殖品种和放养密度,放养量,摄食情况和活动情况。 疾病的综合预防 水产疾病的防治原则: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 为什么水产病害学要实施综合预防? 发现难生活于水中,不易发现 诊断难原因复杂,常为综合或并发感染 治疗难 a 水体施药用量大,治疗难以彻底 b 患病后食欲减退,口服用药难以理想 c 许多药物具有抗药性,反复使用无效 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1彻底清池清淤、药物消毒 2 保持适宜的水深和水色 A水深的调节:以淡黄色、淡褐色、黄绿色为好 黄褐色、绿色、蓝绿色、红色 b水色的调节方法:换水、适当改变水体的营养成分等 c科学用水和管水:PH、溶氧度、盐度、亚硝酸盐等指标。 3放养健壮的种苗和适宜的密度 4饵料应质优量适

5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条件 6操作要细心 7经常进行检查—寻唐 8在日常管理中要防治病原传播 9定期药物预防 10完善并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建立预警预报。 11人工免疫 12选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SRP品种选育、杂交育种。 疾病的治疗 目的:通过药物控制或消灭病原或改善环境及营养条件 治疗的时机:早发现早治疗 一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 a合理放养放养密度要合理;混养的种类搭配要适合。 b保证充足的溶解氧 c不滥用药物 d适时适量使用环境保护剂石灰类、光合细菌等 二增强养殖群体抗病力 1、培养和放养健壮苗种 1)SPF亲本 2)PVP-1洗卵 3) 使用清洁水 4)忌高温育苗、忌滥用抗生素 5)饵料优 2、免疫接种 3、选用抗病力强的养殖种类 4、降低应激反应 应激源:凡是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如高 温等 应激反应:养殖动物对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 素的躲避现象 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1使用无病原污染的水源 2池塘彻底清淤消毒 3强化疾病检疫 4建立隔离制度 5实施消毒措施 四加强饲养管理 思考题:1、水产动物疾病学 2、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3、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流程(诊断原则) 4、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基本组织复习题1

第二章基本组织(1) 一、填空 1.上皮组织由大量形态规则、排列紧密的( )和少量的()所组成。主要分为( )和( )两类,前者主要分布于( )和( )。 2.上皮组织的功能是( )、( )、( )和( )。 3.上皮细胞的不同表面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别,即具有明显的( )。上皮细胞朝体表或有腔器官内腔的一面,称( );与之相对的朝向深部结缔组织的另一面,称( )。 4.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有薄膜状结构,称( )。它位于( )和( )之间。 5.上皮组织大都无( ),其营养物质的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除均依赖于( )。上皮组织内一般分布有丰富的( )。 6.根据细胞层数和在垂直切面上的形状,被覆上皮分为( )和( )两类。前者根据上皮细胞的形态又分为( )、( )、( )和( )四种;后者根据表层细胞的形态又分为( )、( )和( )三种。 7.腺上皮是由( )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是以( )为主要成分所构成的器官。有的腺分泌物经( )排至体表或器官的腔内,称外分泌腺。外分泌腺一般由( )和( )两部分组成。有的腺无(),称内分泌腺。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上皮组织的特点( )。 A.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B.上皮组织内一般富有感觉神经末梢

C.上皮组织内一般富有毛细血管D.由大量形态较规则并排列紧密的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2.上皮组织的极性是指( )。 A.侧面常具有特殊的细胞连接B.游离面和基底面的结构和功能具有明显的差别C.细胞表面可分为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D.浅层细胞和深层细胞的形态不同 3.关于单层扁平上皮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细胞边缘呈锯齿状或波浪状相互嵌合B.通过基膜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连C.细胞扁薄,只有含细胞核部分的略厚D.仅有内皮和间皮两种类型4.单层扁平上皮不见于( )。 A.心包膜表面B.心脏腔面c.胃壁内表面 D. 肺泡壁 5.内皮是指( )。 A.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B.衬贴在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等处的单层扁平上皮C.衬贴在甲状腺滤泡、肾远端小管和视网膜的单层扁平上皮D.衬贴在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6.间皮可见于( )。 A.血管外表面B.腹膜腔表面C.肾小囊壁层D.肺泡上皮7.关于对单层立方上皮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分布于肾远端小管、甲状腺滤泡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等处B.从垂直切面观察,细胞呈立方形C.从表面观察,细胞呈立方形D.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8.单层柱状上皮除见于消化管外,还分布于(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医学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医学基础课。是学习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以及临床各专业课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合并而成的一门新的组合课程,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胚胎发生的一门科学。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组织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则主要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发育及先天性畸形。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 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本课程在相关内容上相互融合与渗透,充分体现"人体"整体概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或了解人体各部的形态、结构、位置与毗邻;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掌握或了解人体胚胎早期发生、胎膜胎盘、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发生过程与畸形;学会正确运用本课程知识和术语,为后期学习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打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因此观察和研究人体的结构,应注意运用:①进化发展的观点:人体的形态和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学习本课程应运用发生发展的观点,适当联系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的知识,以帮助理解人体的由来和发生发展规律,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与功能;②形态和机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形态和结构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机能活动又影响到该器官形态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运用这一观点有助于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自然的关系;③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或器官都是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从一种组织、一个器官、一个系统研究人体的组成与形态结构,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归纳和综合的方法,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必须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点;④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本课程的学习必须重视实验、实习,要把理论的学习与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组织切片及活体观察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四、媒体的选择与配合 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以文字教材为基础,以音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为辅助媒体,构建多层次、立体式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支持体系,为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五、课内学时分配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音像课27学时,实验课40学时,详见课程实施方案。 大纲本文

智慧树知到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山东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组织胚胎学学习要注意立体结构与平面图像的关系。 B:组织胚胎学学习要把形态结构和功能联系起来。 C:组织胚胎学学习要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D:生物某种结构的图像是一成不变的。 答案: 生物某种结构的图像是一成不变的。 2、一个实心球和一根实心直杆并列的切面平面图像不可能出现()。 一实心圆A: B:一实心长方形 C:两个实心长方形 两个实心圆D: 两个实心长方形答案: 3、原始生殖细胞没有雌雄的分化。 A:对 错B: : 对答案 、低倍物镜放大倍数可以是4()。 A:4× B:10× C:20× D:40× 答案: 4×,10×,20× 5、用油镜观察时,物镜与盖玻片之间要有香柏油填充,使用完毕后要用二甲苯将镜头和玻片上的香柏油擦拭干净。 A:对 B:错 答案: 对 6、低倍镜观察到的结构用于高倍观察时,要先把待观察结构放于视野中央,然后再转到高倍镜。

B:错 答案: 对 7、组织是由()组成的? A:细胞、纤维 B:细胞、基质 C:细胞、细胞间质 D:细胞、组织液 答案: 细胞、细胞间质 8、两性多细胞生物个体发生过程包括以下哪些阶段? A:胚前发育 B:胚胎发育 C:胚后发育 D:膜内发育 答案: 胚前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 、组织切片中,某些结构对伊红亲和力强的性质,称嗜碱性。9.A:对 B:错 答案: 错 10、电子显微镜观察照片上的深色结构,称之为电子密度()。A:高 B:低

D:少 答案: 高 第二章 1、细胞膜是由单位膜构成的。 A:对 B:错 答案: 对 2、糖原是种细胞器。 A:对 B:错 答案: 错 3、以下()属于超微结构。 A:叶绿体 B:细胞膜 核糖体C: D:纤毛 答案: 核糖体 4、一般动物的细胞都比较小,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A:对 B:错 答案: 对

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滕可导复习思考题

解剖部分复习思考题一 一、判断题: 1.肺门位于肺的内侧面,为主支气管、血管和神经等出入肺的地方。() 2.副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其中牛的精囊腺发达,尿道球腺小。() 3.膈为一成对的圆形板状肌,构成胸腔和腹腔之间的横隔。() 4.骨的基本结构由骨膜、骨质、骨髓及血管神经构成。() 5.关节由关节面和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及血管神经等基本结构所构成。() 6.脊神经由背侧支和腹侧支汇合而成。() 7.结肠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三部分,其中牛的升结肠特别长,横结肠很短。() 8.母牛子宫角和子宫体的粘膜有许多特殊的卵圆形隆起,称子宫阜。() 9.牛的上唇中部和两鼻孔之间的无毛区,称鼻唇镜。() 10.牛肝分叶不明显而猪肝分叶非常明显。() 11.牛舌粘膜表面具有圆锥状乳头,豆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等四种舌乳头。() 12.体腔包括胸腔、腹腔和骨盆腔,其中腹腔最大,骨盆腔最小。() 13.心包为包在心脏周围的锥形囊,其囊壁由纤维膜和浆模构成。() 14.心脏位于胸腔纵隔内,略偏左侧,为中空的肌质器官,外包有心包,心脏上部 为心底,下部为心尖。( 答: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 14.√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白质 答:在中构内各神经元的突起聚集形成神经纤维束,称白质 2.鼻旁窦

3.肺门 答:位于肺内侧面,有主支气管,血管和神经出入的地方,称肺门。 4.肝门 答:在肝的脏面中央有门静脉,肝动脉,肝管和神经等出入肝的地方,称肝门。 5.脊神经 答: 由感觉神经元胞体集结而成,位于脊根的外侧。 6.脊柱 答:由一系列椎骨、借软骨、关节与韧带紧密连接而成。 7.乳腺 答: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皮肤腺,为复管泡状腺,公、母畜均有乳腺,但只有母畜的乳腺能充分发育,具有分泌乳汁的能力,并形成发达的乳房。 8.舌圆枕 答:牛舌背后部有一椭圆形隆起,称舌圆枕。 9.神经节 答:神经元胞体在周围神经系集合在一起,形成神经节。 三、填空题: 1.副性腺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构成。 2.喉的软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脊髓由______和______构成。 4.泌尿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母畜生殖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 答: 1.精束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2.会厌软骨、构状软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 3.灰质、白质 4.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5.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阴道前庭和阴门 解剖部分复习思考题二 一、判断题:

专升本 水产动物疾病学试卷

水产动物疾病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 特异性免疫 2. 血栓形成 3. 萎缩 4. 免疫反应 5. 混合感染 6. 泛池 7. 赤潮 8.拮抗作用 9.炎症 10竖鳞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影响海产动植物病害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疫苗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细菌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赤潮对海水养殖动物的影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引起海水养殖鱼类疾病的原生动物病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三类。 5.对虾养殖中,养殖水体的最适pH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最最适DO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毫克/升、最适透明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厘米。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海水鱼养殖中,对寄生虫疾病最常用、有效、安全的方法是() A.淡水浸洗 B. 口服抗寄生虫药物 C. 抗菌素海水浸泡 D.注射抗病毒药物 2、下列()寄生虫钻入寄主血液中。 A. 车轮虫 B. 小瓜虫 C. 拟阿脑虫 D. 聚缩虫 3、下列容器中不能用于盛装含氯消毒剂的有()。 A、木质容器 B、塑料容器 C、陶瓷容器 D、金属容器 4、鳃片指环虫的头部背部有()个黑色眼点。 A. 1 B. 4 C. 3 D. 2 5、鲤斜管虫病流行的水温是()℃。 A. 8-10 B. 12-15 C. 20-25 D.26-30 6、如果采用口服法治疗水产动物疾病,主要缺点有:() A、水产动物易受机械损伤 B、用药量大 C、受食欲的影响很大 D、安全性差、副作用大、污染水体 7、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治疗()不但无效,反而会加重病情。 A 车轮虫病 B 小瓜虫病 C 斜管虫病 D 鱼波豆虫病 8、在酸性水域中,鱼体全身布满白点,象裹了一层米粉是()。 A 小瓜虫病 B 白皮病 C 鲤痘疮病 D 甲藻病 9、锥体虫病的传播方式是()。 A 直接感染B与病鱼接触 C 靠水蛭感染 D 鱼吞食而感染 10、长期投喂高能量饲料时,水生动物容易患() A. 车轮虫病 B. 虱病 C. 脂肪肝病 D.白皮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