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囊肿的治疗方法

口腔囊肿的治疗方法
口腔囊肿的治疗方法

口腔囊肿的治疗方法

口腔囊肿为口腔粘膜常见病,是由于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后分泌液潴留而形成的浅表囊肿。要是因轻微的外伤使唾液腺导管破裂;涎液蛋白溢入组织内所致,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下口腔囊肿的治疗方法。

口腔囊肿病因

粘液囊肿又称口腔囊肿,在口腔粘膜下组织内,分布着数以百计,能分泌无色粘液的小涎腺,称为粘液腺,以下唇、软腭、舌尖腹面分布最多。其排泄管开口于口腔内,由于排泄管受到创伤,粘液外漏而形成囊肿。常见于下唇,且多发生有咬唇习惯者。囊肿位于粘膜下,呈半透明状小泡,表面覆盖正常粘膜,出现数日后可因食物等摩擦,囊膜破裂而消失,但不久又可出现,多次复发后粘膜产生疤痕组织,使半透明水泡变成白色硬结。

口腔囊肿的症状

1、口腔囊肿发生于口腔粘膜下,小(常为黄豆大小),边缘清晰,呈透明小泡状,无痛。多有损伤史(局况咬伤最常见)。破溃后流出粘稠白色液体,肿物暂时消失,但破溃处很快愈合,肿物重新出现。

2、大涎腺囊肿(舌下腺、颌下腺及腮腺)为发病部位的肿胀,可有阻塞症状(即进食时肿胀感加剧,进食后逐渐缓解),涎腺导管口不能挤出分泌液,或排出变色变味液体。穿刺可抽出粘稠白色液体。

口腔囊肿的治疗方法:

1.囊肿摘除术适用于囊肿与粘膜无粘连者。

2.囊肿切除术适用于多次复发或局部疤痕,囊肿与粘膜有粘连者。

3.不愿意手术者,可在抽尽囊液后,向囊腔内注入2%碘酊0.2—0.5ml停留2~3min后再抽出碘酊,使囊肿纤维化。

口腔囊肿的诊断

1.有反复发作,口腔粘膜下小的透明小泡状肿物,泡内容物为粘稠的蛋清状液;有局部咬伤史。破裂后流出透明五色粘液史。初次发作者可无此病史。

2.好发于下唇、舌尖、舌下以及颊粘膜,呈淡蓝色柔软状肿块,境界清楚,基底部可活动,有时突出表面呈鱼泡状,一般直径在0.5—lcm左右。

3大涎腺囊肿:为发病部位处于口腔颌面部相应大涎腺部位,表现为该部位的肿胀及阻塞症状,导管口分泌功能异常。舌下腺囊肿穿刺抽出蛋清状粘稠液;颌下腺及腮腺囊肿穿刺抽出液体较为稀薄;抽出液淀粉酶试验阳性。

4、病理学诊断证实。

口腔囊肿的预防

口腔囊肿为一种良性病变,最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涎腺导管阻塞、涎液潴留。所以本病的预防主要是避免损伤,保持口腔卫生。本病的治疗以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手术应将发病之腺体同时摘除,因其发病原因就是腺体导管的损伤或阻塞,如果手术后遗留有受损腺体,则难免再次出现涎液潴留,囊肿复发。

第十七章口腔颌面部囊肿

第十七章口腔颌面部囊肿 囊肿是一种非脓肿性病理性囊腔,内含囊液或半流体物质,通常由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包绕,绝大多数囊肿的囊壁有上皮衬里,少数无上皮衬里者又称为假性囊肿(pseudocyst)。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复杂的胚胎发育特点,口腔颌面部好发囊肿,其中颌骨为人类骨骼中最好发囊肿的部位。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口腔颌面部囊肿一般可分为颌骨囊肿和软组织囊肿两大类,其中颌骨囊肿又可根据其组织来源不同而分为牙源性和非牙源性囊肿。2005年WHO对牙源性肿瘤的新分类中未包含牙源性囊肿,除将以往的牙源性角化囊肿更名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并归类为牙源性良性肿瘤外,其余未作改动。因此,本章在未改动1992年WHO 有关颌骨上皮性囊肿分类的基础上(牙源性角化囊肿除外),将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囊肿分类如下: 口腔颌面部囊肿的分类 一、颌骨上皮性囊肿(epithelial cysts of the jaws) (一)发育性(developmental) 1.牙源性(odontogenic) (1)婴儿“龈囊肿”(Epstein珠)[“gingival cysts”of infants(Epstein pearls)] (2 ) 含牙(滤泡)囊肿[dentigerous(follicular)cyst] (3 ) 萌出囊肿(eruption cyst) (4)发育性根侧囊肿(1ateral periodontal cyst) (5)成人龈囊肿(gingival cyst of adults) (6)腺牙源性囊肿(glandular odontogenic cyst) 2.非牙源性(non-odontogenic) (1)鼻腭管(切牙管)囊肿[nasopalaline duct(incisive canal) cyst] (2)鼻唇(鼻牙槽)囊肿[nasolabial(nasoalveolar)cyst] (二)炎症性(inflammatory) (1)根尖囊肿(radicular cyst) (2)根尖侧囊肿(apical and lateral cyst) (3)残余囊肿(residual cyst) (4)牙旁(炎症性根侧,下颔感染性颊)囊肿[paradental(inflmmatory collateral,mandibular infected buccal)cyst] 二、口腔、面颈部软组织囊肿 (1) 皮样或表皮样囊肿(dermoid or epidermoid cyst) (2) 鳃裂囊肿(branchial cleft cyst) (3) 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cyst) (4) 畸胎样囊肿(teratoid cyst) (5) 黏液囊肿(mucocele)

颌面部应用解剖与生理

颌面部应用解剖与生理 一、颌骨 颌骨通常指上颌骨与下颌骨。 (一)上颌骨 上颌骨位于颜面中部,是面中部最大的骨骼,左右各一,相互对称,其解剖形态极不规则,由一体(上颌骨体)和四突(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构成。上颌骨与鼻骨、额骨、筛骨、泪骨、犁骨等邻近骨器官相连构成眼眶、鼻底和口腔顶部。 1.上颌骨体分为四面一腔即前、后、上、内四面和上颌窦腔。 (1)前外面:又称脸面。上界与眶下缘相连,下界为牙槽突底部,内界为鼻切迹,外界为颧牙槽嵴。在眶下缘中点下方0.5-1cm处有椭圆形的眶下孔,眶下神经、血管从此通过。眶下孔的下方,尖牙与双尖牙的上方骨面有一深窝,称为尖牙窝。此处骨质菲薄,常经此凿骨进入上颌窦内施行手术。 图为上颌骨(左图为外侧面观,右图为内侧面观) (2)后面:又称颞下面。一般以颧牙槽嵴作为前壁与后壁的分界线,参与颞下窝及翼、腭窝前壁的构成,在其后方骨质微凸呈结节状,称上颌结节。上颌结节上方有2-3个小骨孔,有上牙槽后神经血管通过。颧牙槽嵴和上颌结节是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 (3)上面:又称眶面,构成眼眶下壁,呈三角形。眶下沟向下延伸成眶下管并开口于眶下孔。上牙槽前,中神经由眶下管内分出,经上颌窦前壁和外侧壁分布到前牙和前磨牙。 (4)内面:又称鼻面,构成鼻腔外侧壁。在中鼻道中上颌窦开口通向鼻腔。施行上颌窦根治术和上颌窦囊肿摘除时,可在鼻道开窗引流。 (5)上颌窦:呈锥形空腔,底向内,尖向外,伸入颧突,底部有上颌窦开口。上颌窦壁即骨体的四壁的骨质皆薄,内面衬以上颌窦黏膜。 上颌窦底与上颌后牙根紧密相连,有时反隔以上颌窦黏膜,故当上颌前磨牙及磨牙根尖感染时,易于穿破上颌窦黏膜,导致牙源性上颌窦炎;在拨除上颌前磨牙和磨牙断根时,应注意勿将根推入上颌窦内。 2.上颌骨突包括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 (1)额突:为一坚韧骨片,与额骨、鼻骨、泪骨相连。位于上颌骨体的内上方。 (2)颧突:呈锥体形,与颧骨相连,向下至第一磨牙形成颧牙槽嵴。位于上颌骨体的外上方。 (3)牙槽突:位于上颌骨体的下方,与上颌窦前、后壁紧密相连,左右两侧在正中线相连形成弓形,是上颌骨包在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每侧牙槽突上有7-8个牙槽窝容纳牙根。前牙有前磨牙区牙槽突的唇、颊侧骨板薄而多孔,此结构有利于麻醉药物渗入骨松质内,达到局部浸润麻醉目的。 (4)腭突:牙槽突内侧伸出的水平骨板,后与腭骨的水平板相接,两侧在正中线相连接组成硬腭,将鼻腔与口腔隔开,硬腭前份有切牙孔(腭前孔),后份有腭大孔(腭后孔),有神经、血管通过。 上颌骨存在骨质疏密厚薄不一,连接骨缝多等因素,构成解剖结构上的一些薄弱环节,易发生横断性骨折。主要有下述三条薄弱线:第一薄弱线是从梨状孔下部平行牙槽突底经上颌结节至蝶骨翼状突,即上颌骨Le Fort I 型骨折线;第二薄弱线是通过鼻骨、泪骨,颧骨下方至蝶骨翼状突,即上颌骨Le Fort II 型骨折线;第三薄弱线

第三章口腔颌面应用解剖实验教程

口腔颌面颈部应用解剖实验教程 实验一上、下颌骨及相关的颅骨 实验二颌面部浅层肌、血管及神经层次结构;腮腺及面神经 实验三颌面部深层肌、血管及神经层次结构,面侧深区及颌面诸间隙实验四口腔内结构、下颌下三角区及颞下颌关节 实验五颈部诸结构 实验六气管颈段、头皮、顶骨、肋骨及髂骨 附:口腔颌面颈部应用解剖实验报告样本

口腔颌面颈部应用解剖实验教程 口腔颌面颈部应用解剖是研究口腔、颌、面、颈诸部位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口腔专业基础学科。实验课是按口腔、颌面、颈等区域分别进行学习,应以实际解剖操作为主,结合标本、图片及教科书,建立感性的解剖认识,从而为学习口腔颌面外科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解剖实验课是一门很形象化的教学课程。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之后有一个具体鲜明的解剖形象的感性认识,而不仅仅是文字叙述。要在有目的、有指导下进行操作实践,真正看到解剖的实际,又能通过实际所见,总结成系统的知识。因此,建议解剖实验课按下列步骤和要求进行: 1、每次解剖实验前必须做好预习,了解每次解剖内容、目的和要求。仔细阅读教科书中与本次实验相关的内容部分,作为实验的理论指南。 2、每次实验课开始先由具体教师讲解本次内容重点及难点,具体安排和注意事项。 3、在教师的辅导下同学依据实验指导、教材、图谱、标本,分组进行操作和观察。操作时要按外科基本技术操作的方法,正确地进行层次解剖。另一人当助手。第三人宣读实习指导或教材或拿图片及标本来对照。第四人负责按所见的画图。当完成一个区域解剖后,轮换各自的角色任务。 4、做完后同学各组之间进行重要内容的相互示教,由操作者讲解该区的重要解剖结构及临床意义,大家可以讨论复习,最后教师小结。 5、同学要画出本次实验中重要内容的解剖草图,训练其画图表达能力,交教师批阅。 6、注意事项: (1)解剖对象虽然是尸体,但仍应按临床病人那样,以严肃的态度,严格遵照操作规程,聚精会神地进行解剖,避免破坏需要保留观察的重要结构。不要随意做不必要的切口。 (2)要组织好。每4~6人一小组,小组长负责领取解剖用器械、图片和尸体标本,结束时清点及送还。 (3)遵守实习室规章制度。 (4)因各院校的实际条件都各有不同,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本教程的内容、安排、方法等进行修订。 7、没有尸体条件的院校,可利用标本,进行相关内容的观察,要求目的与操作相同。

2018年【金牌试题】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习题:口腔颌面部囊肿

2018年【金牌试题】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习题:口腔颌面部囊肿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6月份,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一、A1 1、含牙囊肿的定义是 A、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牙的牙根 B、囊壁包含一个发育异常的牙体 C、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的牙体 D、囊壁包含一个已萌出牙的牙根 E、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牙的牙冠 2、囊肿的囊壁较薄,囊腔内含有牙冠,囊壁附着于牙颈部,囊液多呈黄色;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纤维囊壁内炎症不明显,为以下哪种疾病的病理表现 A、萌出囊肿 B、根尖周囊肿 C、含牙囊肿 D、复发性腮腺炎 E、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3、颌骨内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是 A、牙源性角化囊肿 B、含牙囊肿 C、萌出囊肿 D、成人龈囊肿 E、根尖囊肿 4、下列不属于根尖周囊肿病理过程的是 A、龋坏、牙髓炎症和坏死 B、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和免疫反应

C、Malassez上皮剩余增殖 D、增殖上皮团块中央液化、囊性变 E、牙体缺失 5、下列关于镜下根尖周囊肿的病理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镜下见囊壁的囊腔面内衬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B、上皮钉突因炎性刺激发生不规则增生、伸长 C、上皮有细胞间水肿和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D、囊壁内可见含铁血黄素和胆固醇晶体沉积而留下裂隙 E、炎性浸润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 6、属于炎症性囊肿,肉眼见囊壁厚薄不一,囊肿较小时可随拔除之残根或患牙一起完整摘除,为附着于患牙根尖部的软组织囊性肿物,为哪种疾病的表现 A、鼻腭管囊肿 B、黏液囊肿 C、含牙囊肿 D、根尖囊肿 E、多形性腺瘤 7、纤维囊壁中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的囊肿是 A、牙源性角化囊肿 B、含牙囊肿 C、鼻唇囊肿 D、畸胎样囊肿 E、鳃裂囊肿 8、鼻腭管囊肿的病理特征是 A、纤维囊壁中含有较多淋巴滤泡 B、纤维囊壁中含有较多的上皮团块 C、纤维囊壁中含有较大的血管和神经束 D、纤维囊壁中含有较大的淋巴管

第七章 口腔颌面部的应用解剖

《五官科护理》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日教案完成时间:年月日

第七章口腔颌面部的应用解剖 概述口腔颌面部的界限、组成和主要功能,导入本次课 第一节口腔的应用解剖 一、口腔前庭 (一)界限 口腔前庭是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骨之间的马蹄形潜在腔隙。 (二)组成 1.唇 (1)解剖标志:口裂、口角、唇红、唇红缘、唇弓、唇峰、人中、唇系带等。 (2)生理特点:皮肤厚,腺体丰富,好发疖、痈,“危险三角区”。 2.颊 (1)解剖标志:颊部表情肌、颊粘膜、颊脂垫、腮腺乳头、颊系带等。 (2)生理特点:皮下组织疏松而富有弹性。 3.牙弓 详件第二节。 二、固有口腔 (一)界限 上由硬腭和软腭构成顶壁,与鼻腔相隔,下为舌和口底,前界与两侧为上下牙弓,后经咽峡与口咽相通。 (二)组成 1.腭 (1)解剖标志:硬腭(牙乳头、腭中缝、腭皱襞、腭大孔等);软腭、腭垂、腭舌弓、腭咽弓、腭扁桃体等。 (2)生理特点:软腭粘膜下层结构疏松,炎症时易发生水肿。软腭与咽部肌肉彼此协调运动,完成腭咽闭合,具有语言和吞咽功能。 2.舌 (1)解剖标志:舌体、舌根、舌背、舌侧缘、舌乳头、舌腹、舌系带、舌肌、舌扁桃体等。 (2)生理特点:舌体活动度较大,舌根活动度小;舌乳头上的味蕾产生味觉;

舌肌可使舌完成各种运动。 3.口底 (1)解剖标志:舌系带、舌下阜、舌下腺等。 (2)生理特点:口底组织疏松,有多个潜在间隙存在,发生外伤或感染时,易形成较大的血肿、脓肿或水肿。 4.咽峡 第二节牙及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 一、牙 (一)数目和萌出顺序 (二)表示方法 (三)组成 1.牙冠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可分为解剖冠和临床冠。 2.牙根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是牙体的支持部分。包括根尖,根尖孔、根分叉等。 3.牙颈牙冠与牙根之间的交界处呈一弧形曲线。 每个牙齿均由五个面组成。 (四)组织结构 1.牙釉质是一种位于牙冠表面的乳白色、半透明、有光泽的硬组织,无血管和神经,不能再生。是牙体组织中矿化程度最高的部分,也是人体中最硬的一种组织。前牙切缘和后牙牙尖处最厚,牙颈部最薄。 2.牙本质是牙齿的主体,硬度较釉质低,由许多细微的小管组成,内有神经末梢,受到外界刺激时反应敏感,具有再生能力。 3.牙骨质是覆盖于牙根表面的硬组织,色黄,近牙颈部较薄,根尖和根分叉处较厚。硬度最差,没有血管和神经,其营养来源于牙周组织中的血运供应。 4.牙髓髓腔中的疏松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细胞、血管、淋巴和神经,具有敏锐的感觉功能,对牙体硬组织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分类及功能 二、牙周组织 (一)组成

第十七章 口腔颌面部囊肿

第十七章口腔颌面部囊肿 定义:是一种非脓肿性的病理性囊腔,内含流体或半流体物质,由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包绕,绝大多数囊肿有上皮衬里。 少数无上皮衬里者称假性囊肿(pseudocyst)。 囊肿分以下两种情况: (一)囊壁 1.上皮衬里:复层鳞状上皮、纤毛柱状上皮 2.纤维囊壁:纤维组织、少量炎细胞 (二)囊腔:内含体液 颌骨上皮性囊肿 一、发育性(development) (一)牙源性(odontogenic) 1.婴儿龈囊肿(Epstein珠) 2.牙源性角化囊肿(始基囊肿) 3.含牙(滤泡)囊肿 4.萌出囊肿 5.发育性根侧囊肿 6.成人龈囊肿 7.腺牙源性囊肿 (二)非牙源性(non-odontogenic) 1.鼻腭管(切牙管)囊肿 2.鼻唇(鼻牙槽)囊肿 3.球状上颌囊肿 二、炎症性(inflammatory) 1.根尖囊肿 2.根尖侧囊肿 3.残余囊肿 4.牙旁囊肿 口腔、面颈部软组织囊肿 1.皮样和表皮样囊肿 2.鳃裂囊肿 3.甲状舌管囊肿 4.畸胎样囊肿 5.粘液囊肿 6.舌下囊肿

第一节牙源性囊肿(odontogenic cyst) 定义:是指牙齿形成器官的上皮或上皮剩余发生的一组囊肿。分为发育性和炎症性两大类。 上皮来源: 1.牙板上皮剩余(或serres上皮剩余) 2.缩余釉上皮 3.Malassez上皮剩余 一、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又称始基囊肿(Primordial cyst) 具有特征性病理改变、生长方式独特、较高的复发率而且可见于痔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临床表现】 1.约占全部颌骨囊肿的3%~12%. 2.好发于10-29岁,40-50岁之间。 3.男性较多见。 4.下颌磨牙区和下颌升支部常见,上颌以第一磨牙后区多见。 5.症状不明显,沿颌骨前后方向生长,单发或多发,后者约占10%。 6.X线表现:单囊或多囊的放射透光区,边缘平滑或呈扇形。 【病理变化】 肉眼:肿物单囊或多囊,囊内含黄白发亮的角化物或干酪样物质,有时较稀薄,呈淡黄色或血性液体。 镜下: ①衬里上皮为较薄的复层鳞状上皮,厚度一致,约5-8层细胞,无上皮钉突 ②上皮表面呈波状或皱褶状,表层角化 ③棘层较薄,呈细胞内水肿 ④基底细胞由柱状或立方状细胞组成,栅栏状排列,核深染远离基底 ⑤纤维囊壁较薄,含子囊和(或)牙源性上皮岛 术后需长时间随访观察原因: ①壁薄、易碎 ②沿骨小梁间呈指状生长 ③囊内含微小子囊或卫星囊 ④可能来自于口腔粘膜基底细胞的增殖 ⑤其他牙板上皮又新发囊肿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症:又称颌骨囊肿-基底细胞痣-肋骨分叉综合症或称Gorlin综合症。患者较年轻,常有家族史,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①颌骨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 ②多发性皮肤痣样基底细胞癌 ③骨骼异常,特别是肋骨分叉和脊椎骨异常 ④额部和颞顶部隆起,眶距过宽和轻度下颌前凸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1

承德医学院教案(首页) 课程:口腔科学授课教师:邵春燕职称:医师学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3 授 课 章 节 教 学 目 任 务 一、颌面部骨(15分钟) 1、上颌骨:一体四突 2、下颌骨:下颌体、下颌支 二、颌面部肌肉(15分钟) 教 学 主 要 内

容1、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2、表情肌 三、颌面部血管(25分钟) 1、动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 2、静脉:深、浅静脉网 四、颌面部神经(25分钟) 1、三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2、面神经 五、讨论(10分钟)教学步骤、时间分配掌握:颌面部骨、颌面部肌肉、颌面部血管、颌面部神经的解剖结构。 的熟悉:淋巴组织的解剖 口腔颌面部解 剖授课方式 实习课()社会实践课() 第二周第2 次课时间2013年9月4日第2单元 理论课(是)实验课() 教学时数2学时临床专业(专科)12级6 10班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教具

教学前沿 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中 存在的主要 问题上颌骨、下颌骨、狭义咀嚼肌、面动脉、上颌动脉、三叉神经、面神经 三叉神经、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走行分布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启发式 多媒体教室,教学用模型 为什么下颌下腺导管易形成结石 面神经解剖分离术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王斌全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具不足,学生对三维空间理解不够 教案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及生理 目的要求 一、掌握颌面部骨、颌面部肌肉、颌面部血管、颌面部神经的解剖结构。 二、熟悉淋巴组织的解剖 时间分配 一、颌面部骨(15)

1、上颌骨体:前面、后面、上面、内面 2、上颌骨四突: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 (二)下颌骨 1、下颌体 2、下颌支 3、下颌角 4、髁突颈部 二、颌面部肌肉(15) (一)狭义咀嚼肌 l、咬肌 2、颞肌 3、翼内肌 4、翼外肌 (二)表情肌 三、颌面部血管(25) (一)动脉 1、舌动脉 2、面动脉 3、上颌动脉 4、颞浅动脉

口腔颌面部囊肿题库1-0-8

口腔颌面部囊肿题库 1-0-8

问题: [单选,A1型题]囊壁内衬2~4层扁平上皮的囊肿,最可能是() A.牙源性角化囊肿 B.鼻唇囊肿 C.根尖周囊肿 D.含牙囊肿 E.皮样囊肿 含牙囊肿镜下上皮衬里是复层扁平上皮,较薄,由2~5层扁平或矮立方状细胞组成,无角化,无上皮钉突。纤维囊壁有牙源性上皮岛、皮脂腺细胞,符合题目描述,所以D正确,选项中的其他囊肿没有2~4层薄层扁平上皮内衬,所A、B、C、E不选。此题应选D。

问题: [单选,A1型题]纤维囊壁内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的囊肿是() A.黏液囊肿 B.萌出囊肿 C.鳃裂囊肿 D.含牙囊肿 E.甲状舌管囊肿 鳃裂囊肿又称颈部淋巴上皮囊肿。常位于颈上部下颌角附近,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上皮衬里:复层鳞状上皮(90%以上)、假复层柱状上皮。囊肿上皮可癌变。纤维囊壁: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符合题目描述,所以C正确。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是鳃裂囊肿特异性表现,其他囊肿没有这种表现,所以A、B、D、E不选。此题应选C。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哪项不是牙源性角化囊肿复发的原因() A.囊肿沿骨小梁之间生长 B.囊肿上皮衬里增生明显 C.纤维囊壁中含有微小囊肿 D.纤维囊壁中含有上皮团块 E.手术难以完整摘除 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囊壁薄、易破碎,手术难以完整摘除,而残留囊壁的上皮具有高度增殖的能力,因而残留囊壁的上皮具有高度的增殖能力,因而易引起复发。故选B。 https://www.360docs.net/doc/0b12777826.html,/ 孕产妇

问题: [单选,A1型题]患者男,29岁。腭前部肿胀3个月.X线片见腭中线前部一圆形透射区。镜下见衬里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鼻腭管囊肿 B.鼻唇囊肿 C.球状上颌囊肿 D.根尖周囊肿 E.牙源性角化囊肿 鼻腭管囊肿在X线片上可见上颌骨中线卵圆形放射透射区,镜下囊肿可内衬复层鳞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因此A正确。鼻唇囊肿属软组织囊肿,在X线片上不易发现,因此B错误。球状上颌囊肿位于上颌侧切牙和单尖牙牙根之间,因此C错误。根尖周囊肿位于牙齿根尖部,因此D错误。牙源性角化囊肿多位于下颌骨,且衬里为较薄的复层鳞状上皮,无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因此E错误。此题选A。

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部肿瘤(六)试题知识分享

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部肿瘤(六)试题

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部肿瘤(六)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X型题{{/B}}(总题数:30,分数:40.00) 1.下列肿瘤中,对放疗较敏感者有______ ? A.鳞状细胞癌 ? B.基底细胞癌 ? C.恶性黑色素瘤 ? D.骨肉瘤 ? E.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分数:1.00) A. √ B. √ C. D. E. √ 解析: 2.以下肿瘤中适合使用低温治疗的是______ ? A.表浅的血管瘤 ? B.口腔黏膜癌前病损 ? C.大的血管畸形 ? D.黏液囊肿 ? E.肿瘤的姑息治疗 (分数:1.00) A. √ B. √ C. √ D. √ E. √ 解析: 3.以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是______ ? A.细菌菌苗 ? B.胸腺素 ? C.多糖类 ? D.合成佐剂 ? E.卡介苗 (分数:1.00) A. √

C. √ D. √ E. √ 解析: 4.下列哪些描述是皮样囊肿的临床表现______ ? A.生长缓慢,呈圆形 ? B.可与皮肤紧密粘连,中央可有一小色素点 ? C.触诊时囊肿坚韧而有弹性,似面团样 ? D.穿刺抽出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 ? E.可扪及坚韧的索条与舌骨体粘连 (分数:1.00) A. √ B. C. √ D. √ E. 解析: 5.下列哪些囊肿属于面裂囊肿______ ? A.球上颌囊肿 ? B.始基囊肿 ? C.鼻腭囊肿 ? D.鼻唇囊肿 ? E.正中囊肿 (分数:1.00) A. √ B. C. √ D. √ E. √ 解析: 6.关于甲状舌管囊肿,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 A.以舌骨上下部为最常见 ? B.与表面皮肤及周围组织无描连 ? C.可随吞咽及伸舌等动作而移动 ? D.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可以骤然增大 ? E.发生于舌盲孔下面或前后部,可使舌根部肿胀 (分数:1.00) A. √ B. √ C. √

《口腔组织病理学》十六、口腔颌面部囊肿练习题

《口腔组织病理学》十六、口腔颌面部囊肿练习题 一、A1 1、属于炎症性囊肿,肉眼见囊壁厚薄不一,囊肿较小时可随拔除之残根或患牙一起完整摘除,为附着于患牙根尖部的软组织囊性肿物,为哪种疾病的表现 A、鼻腭管囊肿 B、黏液囊肿 C、含牙囊肿 D、根尖囊肿 E、多形性腺瘤 2、下列不属于根尖周囊肿病理过程的是 A、龋坏、牙髓炎症和坏死 B、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和免疫反应 C、Malassez上皮剩余增殖 D、增殖上皮团块中央液化、囊性变 E、牙体缺失 3、颌骨内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是 A、牙源性角化囊肿 B、含牙囊肿 C、萌出囊肿 D、成人龈囊肿 E、根尖囊肿 4、含牙囊肿与萌出囊肿的共同上皮来源为 A、牙板上皮剩余 B、Malassez上皮剩余 C、牙龈上皮 D、缩余釉上皮 E、Serres上皮剩余 5、囊肿的囊壁较薄,囊腔内含有牙冠,囊壁附着于牙颈部,囊液多呈黄色;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纤维囊壁内炎症不明显,为以下哪种疾病的病理表现 A、萌出囊肿 B、根尖周囊肿 C、含牙囊肿 D、复发性腮腺炎 E、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6、含牙囊肿的定义是 A、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牙的牙根 B、囊壁包含一个发育异常的牙体 C、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的牙体 D、囊壁包含一个已萌出牙的牙根

E、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牙的牙冠 7、一般认为,牙源性囊肿的衬里上皮来源于 A、Serres上皮剩余 B、牙源性上皮剩余 C、牙板上皮剩余 D、缩余釉上皮剩余 E、Malassez上皮剩余 8、炎性根侧囊肿发生的上皮剩余是 A、牙板上皮剩余 B、结合上皮 C、Serres上皮剩余 D、Malassez上皮剩余 E、缩余釉上皮 9、一般认为,牙源性囊肿的衬里上皮来源于 A、牙源性上皮剩余 B、胚胎间充质细胞 C、神经嵴细胞 D、血液细胞 E、成骨、破骨细胞 10、颌骨炎症性囊肿的病理过程不包括以下哪项 A、牙齿龋坏 B、牙髓炎症和坏死 C、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和(或)免疫反应 D、牙槽骨坏死,吸收 E、Malassez上皮剩余增殖 11、由牙齿发育和(或)萌出过程中的某些异常所致的囊肿称为 A、生长性牙源性囊肿 B、浸润性牙源性囊肿 C、癌性牙源性囊肿 D、炎症性牙源性囊肿 E、发育性牙源性囊肿 12、下列属于非牙源性囊肿的是 A、含牙囊肿 B、根尖周囊肿 C、鼻牙槽囊肿 D、牙龈囊肿 E、萌出囊肿 13、临床上表现为腭中线前部的肿胀,有时可伴疼痛或瘘管形成,为以下哪项疾病最常见 A、鼻腭管(切牙管)囊肿

口腔颌面外科名词解释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掉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neoplasm).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而得名肿瘤。 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年度、季、月)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值,以时点患病率用得较多。 治愈率:指的是无瘤生存者(survival with tumor free) 生存率:除无瘤生存外,还包括带瘤生存者(survival with tumor)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F):是指病员的疾病经治疗后还应具有较为理想的生活能力;这种生活能力主要表现在工作能力的恢复和社会活动的参与;病员不但在生理上、体能上的恢复,还要有心理上的承受能力.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MPC)是指同一病员在同时或不同时期出现2个以上的原发癌。 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中医称“粉瘤”主要为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囊内为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 皮样囊肿:(dermoid cyst):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囊肿,囊壁较厚,由皮肤和皮肤附件所构成,囊腔内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腺,汗腺和毛发等结构,中医称“发瘤”。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为胚胎发育时期由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囊壁中没有皮肤附件者。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多发性角化囊肿同时伴发皮肤基底细胞痣(或基底细胞癌),分叉肋,眶距增宽,颅骨异常,小脑镰钙化等症状,称~~ 牙源性肿瘤:是由成牙组织,即牙源性上皮及牙源性间叶组织发生而来的一类肿瘤。 牙源性囊肿:发生与颌骨内与成牙组织或牙有关。 非牙源性囊肿: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与面突连接处的上皮发展而来。 交界痣:斑疹丘疹或结节、表面光滑无毛平坦或稍高与皮肤。 牙源性粘液瘤、动静脉畸形:血管壁显著扩张的动静脉直接吻合形成。 唾液腺粘液囊:广义的唾液腺粘液囊肿包括小唾液腺粘液囊肿及舌下腺囊肿。 唾液腺良性肥大:又称唾液腺肿大症或唾液腺退行性肿大,是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慢性、再发性、无痛性肿大的唾液腺疾病. 第一鳃裂囊肿(鳃裂瘘):来自第一鳃弓发育异常,鳃裂囊肿易继发感染破溃形成瘘,瘘液为黄白色豆渣样物,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 粘液囊肿:小唾液腺瘤样病变最常见,好发于下唇及舌尖腹侧,囊腔内注射药物或手术切除,后者最常用. 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是最常见唾液腺肿瘤者,因肿瘤中含肿瘤性上皮组织、粘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组织学形态呈显著的多形性及混合性,故命名为混合瘤或多形性腺瘤. 沃辛瘤:Warthin tumor又名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或乳头状淋巴囊腺瘤.“腺淋巴瘤”的命名容易与恶性淋巴瘤相混淆,前者为良性肿瘤,后者则是恶性肿瘤.组织学观察,在腮腺淋巴结中常可见到腺体组织.这种迷走的腺体组织,发生肿瘤变,即为沃辛瘤. 涎石病(sialolithiasis):是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儿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 涎瘘(salivary fistula):是指唾液不经导管系统排入口腔而流向面颊皮肤表面,腮腺是最常见的部位。颞下颌关节:是颌面部具有转动和滑动运动的左右联动关节,主要功能是参与咀嚼,言语,吞咽和表情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更名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又有共同发病因素临床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①三大症状(下颌运动异常、疼痛、弹响和杂音)②又不是三大症状原因清楚的一类疾病③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群可单独或同时累及。 咬合板:Occlusal Splint s抹掉原来存在于肌肉的习惯记忆型,重建符合肌生理状态的下颌闭口型、暂时让下颌髁突前移,关节间隙增宽,减轻关节后不软组织的压力、使关节负荷减小,关节内压下降,有利于恢复关节各组织之间的协调关系,维持关节位置的稳定、可建立最适的功能合状态,减少异常的肌活动、保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免受异常合力的损害、建立适当的垂直距离和适度的切导关系。

口腔颌面外科试题

口腔颌面外科试题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颌骨骨折的重要治愈标准是 A.骨性愈合 B.纤维性愈合 C.骨折线上的牙齿不松动 D.恢复原有咬合关系 E.无感染发生 正确答案:D 2.腭裂发生于 A.胚胎第3周 B.胚胎第6周 C.胚胎第7周 D.胚胎第8周 E.胚胎第9~12周 正确答案:E 3.口腔颌面部感染中最易发生全身并发症的是 A.智齿冠周炎 B.间隙感染 C.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D.化脓性淋巴结炎 E.颜面部疖痈 正确答案:E 4.上3腭侧有下列神经吻合 A.上牙槽前学易,网收集整理神经与上牙槽中神经 B.鼻腭神经与腭中神经 C.腭前神经与腭中神经 D.腭中神经与腭后神经 E.腭前神经与鼻腭神经 正确答案:E 5.环甲膜切开术后插管时间最长不宜超过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正确答案:E 6.关于下颌切牙拔除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下颌切牙与上颌切牙牙根外形类似可使用旋转力 B.下颌切牙牙根较细易折断,不可使用旋转力转自学易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b12777826.html, C.下颌切牙牙根较细易折断,可稍加旋转力 D.下颌切牙牙根较细但不易折断,故摇动力和旋转力可同时使用

E.B+D 正确答案:B 7.上颌骨骨折X线检查首选 A.华特位片 B.铁氏位片 C.颏顶位片 D.许勒位片 E.颧弓位片 正确答案:A 8.通常不会引起张口受限的间隙感染是 A.咬肌间隙感染 B.翼下颌间隙感染 C.颞下间隙感染 D.眶下间隙感染 E.下颌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正确答案:D 9.在X线片上显示髁状学易,网收集整理突头部一小部分骨折,折断小骨块向前上内移位,称为 A.一般规律类髁状突骨折 B.髁状突内弯移位类髁状突骨折 C.前脱帽类髁状突骨折 D.髁状突骨折伴前脱位 E.髁状突嵌入颅中窝

口腔主治医师考试辅导《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部囊肿》试题附答案解析

《口腔组织病理学》十六、口腔颌面部囊肿 一、A1 1、属于炎症性囊肿,肉眼见囊壁厚薄不一,囊肿较小时可随拔除之残根或患牙一起完整摘除,为附着于患牙根尖部的软组织囊性肿物,为哪种疾病的表现 A、鼻腭管囊肿 B、黏液囊肿 C、含牙囊肿 D、根尖囊肿 E、多形性腺瘤 2、下列不属于根尖周囊肿病理过程的是 A、龋坏、牙髓炎症和坏死 B、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和免疫反应 C、Malassez上皮剩余增殖 D、增殖上皮团块中央液化、囊性变 E、牙体缺失 3、颌骨内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是 A、牙源性角化囊肿 B、含牙囊肿 C、萌出囊肿 D、成人龈囊肿 E、根尖囊肿 4、含牙囊肿与萌出囊肿的共同上皮来源为 A、牙板上皮剩余 B、Malassez上皮剩余 C、牙龈上皮 D、缩余釉上皮 E、Serres上皮剩余 5、囊肿的囊壁较薄,囊腔内含有牙冠,囊壁附着于牙颈部,囊液多呈黄色;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纤维囊壁内炎症不明显,为以下哪种疾病的病理表现 A、萌出囊肿 B、根尖周囊肿 C、含牙囊肿 D、复发性腮腺炎 E、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6、含牙囊肿的定义是 A、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牙的牙根 B、囊壁包含一个发育异常的牙体 C、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的牙体 D、囊壁包含一个已萌出牙的牙根

E、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牙的牙冠 7、一般认为,牙源性囊肿的衬里上皮来源于 A、Serres上皮剩余 B、牙源性上皮剩余 C、牙板上皮剩余 D、缩余釉上皮剩余 E、Malassez上皮剩余 8、炎性根侧囊肿发生的上皮剩余是 A、牙板上皮剩余 B、结合上皮 C、Serres上皮剩余 D、Malassez上皮剩余 E、缩余釉上皮 9、一般认为,牙源性囊肿的衬里上皮来源于 A、牙源性上皮剩余 B、胚胎间充质细胞 C、神经嵴细胞 D、血液细胞 E、成骨、破骨细胞 10、颌骨炎症性囊肿的病理过程不包括以下哪项 A、牙齿龋坏 B、牙髓炎症和坏死 C、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和(或)免疫反应 D、牙槽骨坏死,吸收 E、Malassez上皮剩余增殖 11、由牙齿发育和(或)萌出过程中的某些异常所致的囊肿称为 A、生长性牙源性囊肿 B、浸润性牙源性囊肿 C、癌性牙源性囊肿 D、炎症性牙源性囊肿 E、发育性牙源性囊肿 12、下列属于非牙源性囊肿的是 A、含牙囊肿 B、根尖周囊肿 C、鼻牙槽囊肿 D、牙龈囊肿 E、萌出囊肿 13、临床上表现为腭中线前部的肿胀,有时可伴疼痛或瘘管形成,为以下哪项疾病最常见 A、鼻腭管(切牙管)囊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