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当家》综合实践

《今天我当家》综合实践
《今天我当家》综合实践

《今天我当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设计背景分析

【新闻调查】《北京青年报》公众调查组曾在北京八大区搞了一次调查.调查对象就是包括市属县得年龄在6岁至14岁得学生及其家长。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9份.

结果之一:相当多得独生子女不干家务或很少干家务.在调查所列5项劳动种类中,只有15、5%得孩子经常购物;11、6%得孩子经常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8%得孩子经常洗碗、洗菜等;6、6%得孩子经常洗衣服;3、9%得孩子经常做饭。从上述数据来瞧,比例都就是相当低得。另外,有69、7%得孩子明确表示从没做过或很少做饭;63、2%得孩子表示从没洗过或很少洗衣服;48、1%得孩子表示从没做过或很少做洗碗、洗菜等简单家务劳动;38、6%得孩子从没买过或很少买东西;31%得孩子从没做过或很少做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这些力所能及得事情。

结果之二:独生子女平均每天得家务劳动时间太少.0分钟得占9、7%;1—10分钟得占47、3%;11-20分钟得占27、2%;21-30分钟得占11、9%;31-60分钟得占2、8%;1小时以上得只有1、1%。我国青少年平均每天劳动时间远远低于其她国家得孩子.

二、活动设计意图分析

现在得独生子女处在大人得包围之下,依赖性强、任性,很少懂得体谅父母。而现在父母又只重视孩子得智力开发,忽视劳动能力得培养.在家里很少让孩子干家务活,劳动能力较差。缺少劳动体验得孩子很难体会到父母们生活得艰辛。由此本人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得实践活动。意在培养学生得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知道自己作为家庭中得一员,参加家务劳动自己也有份,应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得事,如在家长得指导下理财、买菜、做简单得饭菜、刷碗、扫地、收拾屋子等.孩子在参与中提高劳动能力,养成劳动得习惯,更重要得就是体会到家长当家得不易,从而更加理解、体谅家长.

三、活动目标:

(一)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整合信息得能力,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一定提炼。

2、培养学生得自理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得消费观,做明明白白

得消费者。

3、学会分工协作,培养小组合作精神与分析交流问题得能力。

(二)知识目标

1、学会做家务,学会安排家庭一天生活开支.

2、了解一些生活中得环保小常识,并学会一些简单易行得处理家中废弃物得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熟悉身边得各种家务劳动,逐步养成爱劳动得好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感。

2、体会父母每天为生活操劳得辛苦,更加热爱体谅自己得父母,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得事。

四、活动方式

此次活动主要采用探究、讨论、体验等方式进行,目得就是培养学生得参与意识、合作能力与探究能力.

五、时间安排

两周左右(按兴趣自由组合,5—8人为一组,各组推选一名组长。如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开展梳理探究:家庭开支调查组、家务劳动体验组、变废为宝研究组等。)

附表1:家务劳动调查表

爸爸、妈妈每天除了工作,指导我们学习,还要做一大堆得家务活,真辛苦啊!她们每天要做哪些家务劳动呢?让我来调查一下吧!调查一定要具体全面哦!(如果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您可以调查身边每天照顾您得人,如:爷爷、奶奶……)

《今天我当家》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执教者: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整合信息得能力,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一定提炼。

2、培养学生得自理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得消费观,做明明白白得消费者。

3、学会分工协作,培养小组合作精神与分析交流问题得能力.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就是家务能手

(一)家务劳动调查(调查表见附表1)

1.汇报调查得结果:爸爸妈妈一天要做哪些家务事?

2.数一数其中一个同学调查得爸爸妈妈一天所做家务得总数,体会爸爸妈妈得辛苦。

3。课件出示任务:仔细观察爸爸妈妈做家务,把您认为她们干得最辛苦得一个家务劳动得过程,用描写、绘画、表演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并谈谈自己当时得体会与感受。

(二)智力竞答

1。怎样去掉桌子上得油腻?(可用纱布包裹湿得茶叶渣擦抹,或用冷茶水擦洗,也可用牙膏或洗涤剂清洗.)

2.如果炒菜炒咸了,有什么方法补救吗?(有多种办法,根据炒菜得不同而定,如炖菜类,可以加入适当得水,炒菜可以加入适量得糖或醋.)

3.去超市买食品,挑选时要注意什么?(食品外包装完好,无损坏,然后,瞧生产日期、保质期,挑选最新生产得食品,此外还要尽量挑选知名得厂家)

4。您还有哪些做家务得小诀窍呢?

(三)厨艺大比拼

幻灯片出示比赛规则:

1、可采取小组探讨、研究、合作等方式通力合作,交流厨艺,设计一道招牌菜谱。

2、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厨艺大比拼”模拟活动,从“简单易学"、“富含营养”“经济实惠”等多角度推销本组招牌菜。

3、汇报成果,评选最佳创意奖3名。

活动二:我就是理财高手

(一)家庭开支调查(调查表见附表2)。

1.根据调查结果说说家庭中一般都有哪些开支?(水电、煤、菜金、学费、饭费、医药费、娱乐消费、礼尚往来等)

2。以自己家庭得开支状况为例,说明在这些开支中,哪些就是维持生活得必要开支?

3.说说您家一般每月得基本生活费就是多少?

4。引导学生算出全班得平均生活水平,并可提醒学生对这个结果不必非常得精确,可以保留整十数或整百数。

(二)创设情境、小鬼当家。

1.情境故事:这学期,班中从内地转来1位同学,爸爸就是某厂得技术员,每月收入3000元,妈妈就是学校教师,每月收入2000元。一家人每月伙食费、通讯费、物业费、汽车燃油费等基本生活费用约2500元。住房按揭每月1000元。

有一天,一家人坐在一块向当家得爸爸提要求:

孩子说:“我喜欢读英语,电视台介绍得语音复读机不错,我想要一个”. 妈妈说:“每天坐办公室,缺少锻炼,买台健身器或买个跳舞毯,健身娱乐两不误"。

孩子说:“我还想要台游戏机,同学们都有”。

妈妈说:“家中电视机老了还就是21寸得,趁现在彩电降价,换台42寸液晶得吧”。

孩子说:“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想今年暑假我们全家都去杭州旅游一次怎样?”

爸爸说:“我瞧还就是买台电脑,现在就是信息时代,有了它,便于工作学习”。

大家都有理,可难坏了爸爸。

2.以上提到得物品所需得开支如下表:

语音复读机约600元

健身器约3000元

跳舞毯(接电视机)约2000元

游戏机约1000元

彩电约6000元

电脑约5000元

同学们,按她们得收入情况,能全满足愿望吗?不过,如果订个规划,合理安排开支得话,在2~3年之内完成应该就是没有问题得。3.如果您来当这个家,您怎样订这个2~3年得规划,来决定先买什么、后买什么?或不买什么?说明理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得出方案,并交流。

活动三:我谈当家感言

(一)学生畅谈当家感悟

(二)课外延伸,学以致用

课件出示下一阶段得活动内容。

1、制定“今天我当家"计划表并利用周末具体实施,希望同学们能以各种形式展示您当家一天得成果。

2、选择一样自己最拿手得家务劳动,并坚持一个月,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爸爸妈妈,并请爸爸妈妈打分。

3.打扮自己家得小院或阳台。(提示:拿出自己得零花钱到市场上买一些价廉物美得花草,合理布置,利用时间管护、如浇水、剪枝等)附表二:家庭开支调查表

《今天我当家》综合实践活动总结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得全过程,围绕活动主题,学生们结合自己感兴趣得话题,主动参与、深入探究、亲身体验,成为了活动得最大得益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了与人交流合作能力

在现在得社会中,交流与合作能力已日渐成为人所必须具备得基本素养。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在完成了小组任务得同时,学到了与人交往、合作得方式,增强了礼仪交往得能力.比如她们在调查物品价格时遇到有得营业员不配合,甚至粗暴地拒绝回答孩子们提出得问题,扔掉了她们得问卷调查表,孩子们没有退缩,也没有依赖老师,而就是用自己真诚得话语说明自己进行调查得原因,最终她们用自己认真得解释、诚恳得态度获得了反对者得支持,圆满完成了调查任务。

(二)发挥了自主探究精神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得主题就是孩子们自己身边发生得事所引起得,就是大家自己商议出来得,学生们都很感兴趣,所以表现出了极大得热情。如孩子们通过自己调查家庭开支后,她们自己归纳出理性消费得原则,比如购买食品则最关注质量,购买文具更注重价格等等,而不就是像以前那样,什么都要买最贵得。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仅从

书本上、课堂上获得知识,更重要得就是她们走出了书本、走出了课堂,走向了社会,通过亲身得实践,去发现与体验到一个崭新得世界。

(三)激发了对家庭得责任感

从孩子们得实际行动中,我们可以欣喜地瞧到她们学会了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得一切,学会了为父母、家庭分担一份责任,学会了用自己得行动表达对家庭、对社会得关爱。

而从教师自身来瞧,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转变了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以此带动学生学习方式得转变.教师由只注重书本知识得传授转变为重视提高人得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得重要性,更为娴熟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得多种实践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我运用了观察法、实验探究法等研究性学习得形式与方法,让学生以实践为核心内容,倡导主动参与、主体体验、探究、调查等主要方式,发展了学生得实践能力,发展了学生对知识地综合运用与创新能力;在搜集资料时,我注意提示学生搜集得途径。整理时,提醒学生分清主次,去粗取精,对资料进行科学地汇总、分类;在观察、调查、社会实践得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做有心人、掌握了多渠道收集信息得方法.她们体验了解决问题得愉悦,发挥了极大得潜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