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话普通话对照

四川话普通话对照
四川话普通话对照

四川方言土话含义对照

R你先人板板——语气词,脏话,骂人的话

矮屎塔爬——形容人的身高矮

安灯儿意/安逸得板——形容很爽、很舒服、很合口味

傲斗犟——形容人的脾气很拧,非常坚持自己的立场原则

巴倒——粘住了

板眼儿——搞笑、喜剧、花样多

帮翘八硬——很硬

帮重——很重

包谷——玉米

背时——倒霉,活该

鼻达龙——流着并不时地吸着鼻涕的人

不摆喽——太厉害了,太好了,

不得——不会,不可能

不得了——了不得了,很厉害了,受不了了

不要扭——不要动

擦擦儿——橡皮

才将——刚才

产你两耳屎——抡你两耳光

铲附子——讨厌的人

常过起/杖过起——怎么样、怎么回事,宜宾特色

车车儿——卷笔刀

扯谎/扯谎料白/扯把子——撒谎

扯筋/打理扯——意见分歧等产生口舌之争

扯蒲憨——指人睡着的时候打鼾

撤饭——吃饭

称展、称透——面容娇好、清秀、端正、漂亮

吃饱害喽——此处的害,表程度上的大,宜宾特色

吃害喽、吃的麻花绞绞害——多指有麻烦了、遇到问题了,宜宾特色吃茫茫——吃饭

吃跑堂——吃霸王餐

烂屁娃儿——讨厌的令人反感的人

出血——遇上事情、问题、矛盾后用钱、物去解决问题

令儿——蝉、知了

吹牛扯把子——海阔天空地吹牛、谈天、聊天

棰子兮兮——骂人的话,做事不厚道、不让人满意、缺德,

打不湿——不会不弄湿,或者说不易和水结合

打停伤——守灵

逮倒——拿住、捏住、捉住

倒拐——拐弯

等于零——白搭、白做、白费

低灯儿——形容量少

抵拢坎坎——到头、到底、到时候

颠转身来——反过来说、180度转向

电杠——日光灯管

定子/坨子——拳头

东儿当儿/哈P戳戳——东拉西扯、颠三倒四、傻傻的样子

短倒——截住

对头、斗头——正确、对、支持、赞成

屙——拉(屎),撒(尿)

二回——下次

二天——以后

发气——发脾气

烦求得很——很烦,令人反感

烦躁躁肋/烦躁——烦闷、郁闷,脏、不干净

嘎儿马洒——乱七八糟

改围剿——比较社会比较市侩的黑话,解决问题、火并

赶车——形容乘坐班车或公交车或坐机动车

高头——上面

搞惯求喽/搞怪求喽/搞惯喽德性——养成了习惯、养了坏毛病坏脾气搞刨咯——形容遇上了好的或不好的事或现象手忙脚乱的样子

告花子——乞丐

跟到——立刻,马上

鼓斗——强迫,强行

怪得P暴——丑得要命,一般指长相

怪眉日眼——比较多形容人长相或者物品的外观

怪迷色样/怪批石山儿——奇形怪状的

怪批石山儿——形容很奇怪或是外观丑陋

怪头怪脑——莫名其妙的,奇形怪状的

咣眉咣眼的——被骂了很委屈却不能说的样子

归溢——结束、完毕

龟儿子——乌龟的儿子,骂人的话,算是川骂

鬼扯、摆悬龙门阵——胡说八道

鬼东瓜儿——小滑头、小聪明

鬼画淘胡——形容在纸上乱写乱画,或指字写得不好、画画得不好鬼火胀/鬼火冲/鬼火冒——形容心里烦、无名火起

鬼五六七肋——不知道干嘛、乱七八糟的

海椒——辣椒

憨包/哈八儿——傻B、憨厚、愚笨、智障,也有女孩子嗔怪之意

焊过去/定过去——把东西物品用力地扔过去

好懂喔/好汰哦——好大啊

好黑人哦——好吓人啊

好练哦——形容液体混合物很浓

喝麻喽——喝醉了

喝人——骗人

红喊/混顺——总是,令人生厌的

红苕——红薯

黄司机——技术不好的司机

灰吧拢耸——很脏,蒙了很多灰

灰兜巴儿——垃圾堆

灰面——面粉

昏戳戳——懵懂、缺心眼儿、得过且过的没有目标的样子

火铲/铲铲——语气词,形容不相信或者表示否定

趴火——很软,拣便宜

伙起/脸起——大家约在一起做点什么

急是/架是——不停地、不段地、多次的、重复的

几娘母——几个女人

几爷子——几个大男人

假巴意事/假巴二三——假惺惺的、假意、假装

假比——假如

假精林——纯粹小聪明

剪巴浪昂——口吃的人

将就——凑合、勉强

焦人的很——着急

紧斗——还,怎么还,责怪时间太长、数量太多等之意

惊叫唤——嘴巴发出很大的惊讶的声音

惊抓抓肋——一惊一咋的

精灵——聪明、机灵

九不干——还有很多水分拧不出来

嚼茎——斤斤计较的样子,诡辩,明明错了非要找理由和借口,凡事争个输赢卡过来——跨过来、跳过来

卡卡角角——犄角旮旯,某空间的角落,不易被人觉察的边角

砍脑壳的——经典骂人话,该砍头的,类似挨千刀的

靠实——实在、确实、靠得住

快当——快、迅速、时间短

拉/纳——她、她,宜宾特色

拉稀摆带——撂下挑子,推脱责任,出洋相

拉稀——拉肚子

蜡门——他们

癞疙宝——蛤蟆

烂眼儿/烂帐/街娃儿——街头小混混、小坏蛋、流氓、社会青年

老猫儿——老太婆

老者儿——老头子

老子看——语气词,一般表示长辈对小辈的善意的嗔怪

理抹——调查、清理、处理

力杂——形容人很厉害、能力强、有长处等等

利边、自英儿——故意,有意

落教——守信、讲交情、梗直

妈卖P——正宗川骂,极其下流的骂人的话

马到——欺负

马浪昂、连八浪——蜻蜓

码不实在——弄不清楚、不能断定

毛焦火辣——焦燥不安、心神不定

毛了——极度发火、极度生气

毛起/雄起/发胀/抹脱——遇事要面子而爆发发飙,发胀、抹脱为宜宾特色

茅斯——茅厕、厕所、洗手间

闷得儿、拽实——壮实

莫得——没有

莫来头、不存在——没关系

哪根儿——哪里

乃格/筛格——哪里,宜宾特色

乃个——谁

恼火——厉害,严重,哭,累,伤脑筋

脑壳——头、脑袋

闹热——热闹

你嘿起整嘛/你嘿实整嘛——你拼命做嘛、你使劲干嘛,有讽刺挖苦反对之意你旁哈我告哈呢——你动动我试试

孃孃——阿姨

牛跳马板——指手划脚的样子,东跑一下西跑一下动作太大,还有哗众取宠之意弄饭——做饭、做菜

弄过起——这样,宜宾特色

爬海——螃蟹

爬开——不礼貌的话,走开、滚开的意思

爬哦——表示对别人说的话反对、不相信的态度

帕子——手绢,毛巾

旁臭——很臭

批/逼——女性生殖器,非常下流的骂人的话

批娃儿——骂人的,形容人讨厌

批样子——多是女孩子嗔怪男孩子专用

屁耳——屁股

撇脱——干脆、简单、轻松、容易

婆娘——老婆、女人

气/格——去

气质——英雄主义的外在表现

清不到——不知道、不管那么多

清口水长流——形容非常向往、羡慕、想得到、想吃到

求J儿不懂干嚼筋——形容人无知或知道的少还装得很懂的样子

求不棱藤/务十包斤/无知哇优——不务正业的,无关紧要的,成不了大事的样子求不腾——表达自己不在乎的态度

曲蟮儿——蚯蚓

驱黑八黑/驱猫儿打黑/区求******黑——形容颜色很黑或者光线不好

渠猫儿——青蛙

热豁——暖和,亲热

日不笼怂——形容人不够干练、精神

日脓包/rikuan货/rikuan/日脓/哈戳戳/求戳戳——窝囊,没有魄力,胆小怕事,一般形容男人

噻——四川话里加在口语后面最多的字,宜宾最盛

扫把——扫帚

啥子鸡婆哦——什么东西啊、什么事情啊,表疑问

啥子——什么

筛起——什么

上坟——扫墓

少皮——丢脸

少堂子——破坏局面

潲水——吃剩的食物和残渣

神戳戳——神经兮兮的、神叨叨的

耍朋友——谈对象,谈恋爱

水凼凼——指浅浅的水洼

水蒲喽——水开得漫出来了

水涨喽——水开了

睡瞌睡——睡觉

说不得——不能说,越说越去表现

私娃子——骂人的话,私生子,宜宾特色

松活——轻松、轻巧、悠闲

随在——随便

踏雪——排挤,看不起,挖苦

汤到——遭遇,被迫承受

讨口——象叫花子一样要饭

偷油婆——蟑螂

吐你龟儿两爬口水——向你吐两口唾沫

推屎婆儿——屎壳郎

拖拉皮塔——做事拖沓,犹豫不决的样子

拖声懒气——说话无精打采的、没有力气拖长了声音的样子

拖嘶懒赶——慢条斯理

歪带——**过滤词语**片

歪货——假货、质量差的货

歪拽——讽刺、挖苦、幽默、开玩笑

外达——另外,外加,而且

弯酸——讽刺、挖苦、打击

万后天——大后天

为便/鹅别——难道

围腰——厨房用的防止衣服脏的围裙

稳起——不表态,不动声色

翁/安——淹

喔霍——事件产生的结果和自己料想的不一样时发出的语气词

窝嘘呐喊/大声五气——很大声的说话、一惊一咋的

我儿编半句——若我骗你半句就是你的儿

我告一哈——我试一下

我人不好——我不舒服、生病了

喜的好——幸亏、幸好

下爬儿——下巴

下细、把细——仔细、细心、认真

乡坝头、乡卡卡——乡下

相因——便宜

向料——调料、作料

醒豁——清醒

悬火——危险

雪青色——深暗蓝色

讯白——非常白甚至惨白

盐耗儿——蝙蝠

幺不倒台——了不起、自以为是,贬义

幺儿火起——形容心里烦、无名火起;也有形容蒸蒸日上之意

幺眼儿——逗别人、拆别人台、拿别人开玩笑

摇裤儿——内裤

要出事——要出问题、要有麻烦、要出意外

一发财/一发势——突然的一瞬间、一下子,很短的时间,宜宾特色

一盘——一次,一回

阴到——背地里、暗地里

硬逗硬——两个实力相当的对决

硬是——确是、真的是

硬枝夺赶——硬帮帮,直来直去的,梗直

油炸蜢儿——蚱蜢

杂啦混儿——语气词,表示惊讶,宜宾特色

杂子、爪子——怎么、干嘛、做什么

灶头——老式厨房烧火架锅的地方

造孽——可怜

则边——旁边

喳喳哇哇/批垮卵垮——话特别多,口舌是非多,别人都不说话就他在说

扎卡八早——坐的姿势不雅观,两腿张很开

扎起——拉人气,又可叫扎堂子

展劲——努力、使劲、起劲

遮堂根儿——在这里

这毛儿乃毛儿葱子蒜苗儿——形容东拉西扯的什么都在说或是条件要求太多拽筋达斗——踉踉跄跄的、磕磕绊绊的

拽一扑爬、达一扑爬——摔了一跤

砖格巴儿——砖头

转去——回去、返回

走高了——走完了、走完了

坐得儿——好象专指猪屁股肉,又叫头刀、二刀

做P打样/装疯迷乔——装可怜、懂装不懂、哗众取宠之意

做活路——工作、做事

做精八怪——装神弄鬼的、娇柔作态

曲寺儿(蚯蚓)丁丁猫儿、马马丁儿(蜻蜓)油爪母儿(蚱蜢)格蚤(跳蚤)金啊子(知了)

渠猫儿(青蛙)赖格宝(蛤蟆)巢冲(蛔虫)偷油婆(蟑螂)叫鸡儿(蛐蛐儿)爪猪儿(蜘蛛)

猴生儿(螳螂)推屎爬儿(屎壳郎)盐耗儿(蝙蝠)号鸡鸡(老鼠)新姑娘儿(瓢虫)

鱼摆摆、摆摆(鱼)糖汤(糖)哝哝、Liong Liong(猪)爬海(螃蟹)绿娃儿

罗兜/坐登儿(都指臀部,前者多用于人,而后者多用于猪)勾子(屁股)客习头儿(膝盖)脑壳(脑袋)瞎孔(胳肢窝)手倒拐(手肘)塔耳肉(猪脸)

肚皮窝儿(肚脐眼)苦毛子(汗毛)

螺丝拐(踝关节)啷指母儿(小指)下爬儿(下巴)腿裤裤儿(大腿)脚肚子(小腿)眼眨毛(睫毛)牙子屎(牙齿上的残渣)奶奶(乳房)

高耸耸的,肥懂懂的(又高有胖)烦造造的、非烦(非常脏)短处处的(很短)

光西西的(光溜溜的)趴唧唧的、溜趴(很软)光生(光滑)邦恩(非常硬)

低低儿(很少、一点点)飞叉叉的(很野的样子)矿西西的(很糊涂)

非烫、非滚(非常烫)曲黑、曲麻答黑(很黑)训白(非常白)绿阴绿霞(非常绿)雀青(脸色黑)焦黄(很黄)非红(很红)溜酸(很酸)敏甜(很甜)乓臭(非常臭)称、溜称、朵儿称(很直)

神戳戳(发神经)念动动(粘稠的)火瞟瞟(灼伤般的疼)粘瓦瓦(很有黏上好八好(完整、完好)共过来(钻过来)表扭(不要动)表乓(不要碰)

莽进克(喂进去、塞进去)如(塞)款到老(碰到了)日白(聊天/撒谎、吹牛)

扯把子、扯谎Lia白、日白(撒谎)达扑爬(摔跤)拷哭转儿(敲一下头)吧到(紧挨着)

瓦饭(舀饭)卡进克(挤进去)拈菜(夹菜)扯仆憨(打呼噜)副开(移走)嗨得、搂得(吃得多)腰抬/收秤/杀鸽(结束)哈鸡鸡(挠痒痒)脚入老(脚崴了、脚扭了)脚(吮吸)告哈(试一下)称过来/痴过来/支过来(伸过来)咪(掰)逞下去(压下去)笔(过滤)状起(补上)俺到,古灯儿(猜到)雀到(看到)马起脸(板脸)

拽瞌睡(打瞌睡)爪球(踢球)操(翻)做迷打样(做作)哈批烂实、哈迷日眼、日不拢耸、日疯倒颠(很傻)做过场、板眼儿(耍小动作)装疯迷翘(装疯)

日门倒拐、日款、日仗(讨厌)假巴意思(假装) 洗白(完了或者没有了) 王chuachua(形容一天不做正事)

卡卡各各(角落) 闹热(热闹) 好多?(多少) 戳脱(完了) 喱(踩在脚下来回擦几下) 杀一脚(坐车时叫停)

夺(顶,磋的意思) 仙人板板(这个不好解释,,有点无奈的称小祖宗的意思) 瓜西西(傻傻的) 灯儿晃(无事乱逛)

罗儿圆(很圆)夹色儿(结巴) 梭(溜走) 登读、拽实(强壮) 哨皮(丢脸) 洋气(不得了)]撒子、爪子(干什么)搭白(接人说话)拼(送)款到(碰到)孩子等等

儿(鞋跟)

恩脚(脚下面有东西)古(猜测)车笔刀(削笔刀)哈猴(变质)理麻(责备)甲甲(身上的油垢)西得好(幸好)排轮子(排队)索索滩儿(滑梯)再起/撩起(缝)

哦尿尿(撒尿)喝开开(喝水)睡告高(睡觉)吃莽莽(吃饭)筐歪歪(哄孩子睡觉)

宝器(笨、傻,但有的时候可以理解成出洋相)BIA(扁,扁平)壮棒、憨包、大来憨、墨鹅、哈板儿、日龙包、哈奶迷(傻瓜)嘿实、杂实(用力)

批垮、批垮卵垮、批死胡死(废话多)

这门儿那门儿、灯儿哪荡、板眼儿多、过场多、渣渣瓦瓦(要求多)老者儿(老头)老猫儿(老太婆)

外答(而且)豁(骗)造孽(可怜)马斗、马干吃尽(欺负)玄皮、玄、照、费、千翻(调皮)照包(调皮鬼)惨耳屎、惨塔耳、逛耳屎(打耳光)袜你一壳坠儿(敲你一下头)锭子、砣子(拳头)

挑志、挑生(故意)哈烦、搞哨(事情搞砸了)展班子(丢脸)哈出来(刨出来)

好生点、下细点(注意点)老整、老子们(我)整归一、整巴士(把事情做好)整、弄(做)整到柱(把人收拾安逸)照不住(受不了)吃皮、整住了(幸运)捡趴伙(挑容易的事情做)捡月北、吃月北(白捡、白吃)打兔儿、翻翘儿(呕吐)战灵子(做事积极[贬义]喜欢显示自己)惨尖读实(没事找事,做不该自己做的事)烂帐、烂眼儿、二流子、杂皮(流氓)死屁耳喇傻、勾子麻汤(不耿直)花儿喜糊、花儿嘛塔(花哨)幕斗、墨斗(想着)古斗(强迫)气鼓气涨(生闷气或者形容东西涨得很大)格伶鼓包(称唤(呻吟)板命(好动)板(挣扎)打喝孩(打哈欠)灿胡子(讨厌的人)篇坡远、帽子坡弄远(很远)杂板、巴士、安灯儿一(安逸)打不湿纠不干(油盐不进)惊叫唤(大声叫)窝丘利(拉稀)未比然(难道)节使、节使干、紧斗、一映(接连、常个、从个、咋个(怎么)红孩、环顺(始终)踏雪(洗刷、侮辱)各自(尽管)灰巴拢耸(灰尘很厚)求不藤(无所谓、算不上什么)求不能藤、屁不能藤、求不奶胎、无实包金(差劲的、无聊的、没什么用的,皮塔拖拉、摸(动作慢、办事效率不高)鬼画淘糊(涂鸦、写字画画很差)恩枝读杆(不灵活、僵硬)趴稀奶呆(很柔软)自不而然(自然而然)撇脱(容易)祝古正经(正二八经)扯咯哒儿(打嗝)放闷烟儿、打屁(放屁)落瓣儿(剩下的、残余的)一篇坡、一么多(一大堆、很多)懂边(对面)花克(回家去)嗅(看、纠缠)[如:嗅了半天] 爪爪儿(手拿不稳东西的人)找袖子、免袖子(把袖口卷起来)把衣服找起(把衣服扎进裤腰)寡妇(阿诗玛香烟)跑得快(奔驰香烟)丘二(打杂的)帮补(花费)尽咛杠啷(嘈杂的声音)惊痛(很痛)扑烦(讨厌)开(擦)[如:开嘴扭斗费、扭斗哨(纠缠不休)屁****(做事很差劲)对红星(了不起的人)航事、腰不倒台(了不起)资格(洋气)真资格(正宗)大二(泸州才有,泸州人发明的纸牌)百分儿(扑克)哈麻将(打麻将)出脱(失败)该(街)甘言坎(街边)争、差(欠)嫖瓜儿(勺)迷挑、迷片儿(剖成条状的竹子)卧板儿(鹅卵石)超哥(了不起的人[有讽刺意味])怀儿婆(孕妇)胆胆儿、小壳转儿、死胆胆儿(大人生气时对小孩的称呼)收汗(事情完成得好)死迷烂眼(精神不振)讽、醒、醒炸炸的(头脑有毛病不正常、做事不合逻辑)醒鼻子(把鼻涕从鼻子里喷出来)渣渣(垃圾)麻口儿(喝醉)酒醉麻汤(喝醉的样子)卡壳儿、打搞(出现故障)脑壳卡壳儿、脑壳答铁(头脑不好使)经试、杂实(坚固、牢固)经丝(裂缝)惊抓抓的(大惊小怪)惊丝Lia汉儿、惊丝丝、哇抓抓、哇逼逼、大声武气(歇斯底里、声音很大方、Lia奔儿(使别人羡慕)冒、跳(嚣张)甘经Lia汉儿(很瘦弱)小家半实(小气、小家子气)滚滚儿(轮胎))箫、抽(推)涛(骂)

哭稀奶呆(眼泪汪汪的样子)藤藤菜(空心菜、过河菜)鹅青包(身上的肿块)打伙(一起)装莽(假装)搬实、锤(打)拷(敲)转碗(吃完一碗饭后盛上再继续吃下一碗)签签儿(细条状物体)楼、楼收(邋遢,不爱干净,不讲卫生)骑马古(每人5张扑克,用其中任意3张加起来等于10或者20,剩下的2张牌加起来就是分数,比谁的分数大,分数为2位数的则取个位上的数为分[如17就是7分,12就是2分],10分为马古[满分],双5为铜锤,铜锤最大[不要10JQK和王])汪实(份量多)吹(抵消)各裂(闹矛盾、打

架)表(不要)表德(不晓得)哪起?、啥起?(什么?)哪刚?、哪肋?(哪里)花儿开(高兴、忘乎所以)豁(喝)回豁(回想、清理记忆)读望天书(读书不认真)该背时(活该)拷沙罐儿(枪毙)把

把(屎)杀杆子、放鸽子(违约)罗多(罗嗦、废话多)瓦哇儿(哨子) 灰馍儿(豆腐乳)客猫儿:青蛙

雀善儿:蚯蚓

苍蚊儿:苍蝇

水娃儿:说话不算数的人

割儿:肉

倪额儿(这个发音实在不好用文字表示):知了

牢人累:有毒哇!

及:去

睡你一噔:打你哦!

日卷你一噔:骂你哦!

涮繁:意思太多了,用在人身上可以解释为此人现在处在一个极不利的情况下!

镇兆:就是今天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好象经常跟“涮繁”连在一起用吧(反正我喜欢),用在人身上可以解释为此人心理(或生理)现在正处在低谷,不过暗示这种低谷期将很快过去。

门朝zhāo:明天

镇到住:请注意与上面的“镇兆”相区别!一般用在句末,加强语气,但有时可以替代“镇兆”。

喀什:不是城市名哈!是指一个人很不耿直,MM不要学!

哪干前:用在疑问句末,“在哪里”的意思。

拉四:用现在的话说是很拉风的意思吧,有个专署称谓叫“拉四青年”。

渣渣:垃圾。成都人说“渣渣面”我还不敢吃!

骚sào:此字发音讲究一个“坠”字决,发音一定要往下坠!表示用很不要脸的手段完成看似光明正大的事,而且大家都知道这一点。

拽筋斗儿:摔跤

洗澡儿:游泳

我恩(“我”音比较特殊,打不出来):我们

你恩:你们

拉恩:他们

包谷考考儿:玉米粥

清早拔申shèn:早晨八点

二卡不当:这个意思比较难翻译,应该是不合适的意思

香英:便宜

捞马马儿:骑在脖子上,通常指小孩

吐立巴子:吐口水

新鲜风儿斗:和住鼻子是一个意思

先人板板:指祖先牌位,常用在骂人的词语后面比如:XXX你先人板板

涛人:骂人

侯(hou)是:训斥

爆参子:应该是用来形容一个人脾气很暴躁很玩世不恭吧,所谓的“爆参子娃儿”!

哈蹦蹦:傻

鸡儿不腾:不做就算了,拉倒

麦醋:就是陈醋,晒醋,好像只有自贡人才这样说

木肘肘儿:木偶或像木偶的人.

卷儿捋圆:非常圆.

山瑞:意同“哈蹦蹦:傻“

鹅憨:同上.

杂那:感叹词,放在句子前加重语气.

还有在自贡菜馆子里招呼服务员要叫“幺弟““幺妹“这样.

自己的孩子要叫“幺儿”

日疯倒颠:形容一个人精神不正常(多指别人),也可形容自己心力憔悴。有时亦可省略“倒颠”二字,不过此时多指别人!

日不隆耸:好像跟上面的差不多吧,不过还是有区别的,这个词我用得不多,请达人做出更专业的解释!

西尔黄当:形容一个人做事或仪态方面流里流气的。

装饰:比较难理解点,是警告一个人言谈举止要小心谨慎点,暗示此人可能要大祸临头了!如果别人对你说“你跟我装饰点哈!”,千万不要以为他叫你去卫生间补妆哦!

抻抖(音:偷):

扎起、凑(cou一声)起:把场面撑起的意思吧:)

马马得儿:蜻蜓

打仗:很早的土话了,发工资喽!

窝本儿:大便的干活

下河:最具自贡特色的方言了,到自贡市中心逛街。

笑人巴萨:做人不厚道的意思

红正:总是

讽二喜:傻瓜的意思

闷得力:傻瓜的意思

弯酸:是挖苦的意思!

卡找腰:有点贬义的意思,意思是说你存心找事情、找茬!

萨过:意思就是说这见事情已经过去了,结束了的意思。

鼓斗:意思是强迫、让别人做不愿意的事情。比如:

抻抖(音:偷):意思是舒服安逸的意思,或者说一件事情自己做好了或者做满意了。或者形容一个人很精神

塌:意思是对某件事情某个人的行为或者结果说三道四,贬低别人的意思!

几哈点:意思是快点的意思!也有催促的意思!

老巴子:有父亲、老公公的意思,在自贡是一个比较通俗易懂而且亲切的词语!

搞刨昏了:在自贡的语言中就是表达一个人慌昏了!

扯把子:指说谎,也是说一个人不踏实,疯疯癫癫的,其中也有开玩笑的成分。

扯谎俩白:指撒谎

不存在:这个词语是最能表达四川自贡人的性格,耿直,直接!

毛椒火辣形容一个人烦躁,急躁的意思!

落教: 就是这个人很有信用!说了的事情就能办到!

过孽:意思是表示要找你麻烦,要和你两个对着干的意思!

假巴意思:来源于假腥腥一词,表达这个人不老实,虚伪的很

害怕会:意思是不会的意思!或者你理解错我的意思了!

哪干前:意思就是哪里的意思!

捡相因:自贡表达的是捡便宜的意思,也不劳而获的意思。

扯拐:指东西、设备出毛病了或是一件事情本来很顺利的,但出了问题,出了变化。

行实:意思是说一个人很能干,很有本事,或者说是很提劲

生意烫:形容一件事情的情况非常的麻烦,不好处理!

醒哒哒的:意思是不懂事,或者不明事理。

清不到个张:表达的是一个人糊涂,不能将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整清楚。

屎片儿拉撒(屎呀呀的):形容一人或者其做事不够谨慎,或者是不爱卫生,不注意收捡,也有形容很脏的意思。

打干豁害(哈欠):哈欠的意思。

打兔儿:比较有自贡特色的词语,是指的一个人由于喝酒喝过量后吐,也有醉的意思!逗猫儿惹草:故意惹麻烦

豁包舔肥:拍马屁

提劲儿打靶:发狠逞强

金露儿:蓝色金龟子

屎露儿:绿色金龟子

三螺丝儿:蜗牛

哈数:就是心里有没有数,或者有没有把握。

偷油婆:小强

鸡婆:母鸡

鸡婆孩:室内穿厚棉布鞋

鸭婆母鸭

耗婆老鼠的昵称

熊家婆,对熊的昵称

马干吃尽:欺负人

卡科儿:偏僻的地方

斤优:照顾

豆风扯气:跟“住鼻子”意思差不多

拽丁个当:形容走路很妖艳儿霍闪的样子

沾之大娘:很粘

活摇活甩:摇摇晃晃的

卷儿:非常,例如:卷儿亮的皮鞋

猪儿虫:毛毛虫

啰唣(Luo二声Zao四声)—琐碎;麻烦

潽(Pu一声)—液体沸腾溢出:如:煮稀饭~出来了

齆(Weng二声)鼻儿——鼻子不通气,常用作说人“祝”鼻子

蛐蟮儿(本为QuShan,Qu自贡发音为“却”三声)——蚯蚓

瓤(Rang)——这张纸很~,身子骨~了,有很薄、弱的意思,自贡话也说“稀儿把”

靸(Sa三声)——古代小儿穿的鞋子。前帮深而覆脚,无后帮。形制与之类似的拖鞋也叫“靸”,我们说穿拖鞋,就是说的“靸双趿趿儿鞋”

擩(Ru二声)——方言,插;塞:~进去。不知道把钱包~到哪里去了?

?(Zhou)性——有指一个人很顽固的意思。

见你妈个斗笠!--泄愤用语

扯起帽子破恁远--差很远

得勒洞翁边的--对面

梭抖--形容词,下饭的

屁眼儿屎涨--泄愤用语

萝卜简儿--一种拿来凉拌的菜

弯脚杆--没本事的人

旁海--螃蟹(这个精辟,和前面的倪额儿,这针儿有异曲同工之妙)

破烦--很烦

打不到山石--清不到

帮重--很重

鼻子头有豌豆--脑子进水了

打光懂懂--半裸

打光差差--全裸

张--理睬(例:不张我啊?)

烦灶灶的--很脏

夹夹客--很吝啬的人

磕坠儿--(通常)用中指和食指中间的关节去敲别人

乍草--有关系的人

过筋过脉:细枝末节

更正:过筋过脉:关键之处

花包谷:杂种(骂人的话)

寡毒:很厉害,很凶

小鸡儿屎:很小,同“雀屎”,引申为:小可爱

铲铲:(CHUANCHUAN)不

蜘蛛=波丝

螃蟹=盘孩

鹦鹉=恩歌

乌龟=王八

蛇=缩爷子

额头=诶楼

膝盖=克心头儿

走路=甩火腿

裤裆=卡

故意=立边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便宜=相因

很,非常,多么=靠是

白痴=神头儿

内裤=火药裤

胸罩=背篼

怕=虚伙

街边=街沿坎坎

胖子=闷墩儿

瘦子=干虾儿

妇女=妹儿妹儿

不爱干净的妇女=油渣儿

小孩儿=青沟子

老头=爆眼子老巴子

打架=格烈

眼睛=二筒

屁股=箩篼

蜘蛛=窄蛛子

螃蟹=爬海

蜈蚣=雷公虫

蟋蟀=灶鸡猫儿

闪电=扯活闪.

探亲_走人户

掉了= 佘了

缺德--尚德

老婆=婆娘

回去=回切

吃午饭=吃烧午

吃晚餐=吃夜饭

自行车=洋马儿

哄个=啥子

担到=拿到

很多=蛮是多

单位领导=关火的

逮猫儿=找jnv

讨厌=见不得

撒谎=扯把子

肥肉=肥拖拖

大便=窝粑粑

小便=窝尿

赤膊=光胴胴

笨蛋=宝器

傻瓜=瓜娃子

入(ru发二声到三声之间)=肉

单五儿=酒、喝酒

喝粉儿=吃好的,有人请吃饭

豌豆颠儿=豆尖

胆巴,胆水=盐卤

则耳根=一种生长在田边的小菜中药名是鱼腥草也有的地方叫猪鼻拱

牛波儿波儿=牛奶

灰面=面粉

毛丝=厕所

候哇儿=傻子

差吧=疯疯癫癫

闷墩=傻子

舔口俩(lia)嘴=形容好吃,没吃饱

lia(发二声到三声之间)=歪的意思

批娃儿=骂人的话,意思是讨厌的人

哈本儿=傻瓜

卡子=傻瓜

憨包=傻瓜

字瓜儿=吃的书名荸荠

爪(zhua 四声)子?=社么?

表的=不知道

吹壳子=聊天

搂实=用力

结实=连续不断

皮驼=锭子=拳头

弯心脚=用脚尖踢,主要意思是形容威力大耳死=耳光

阔坠儿=手握拳用手指第二个关节敲打头部肚皮屋儿=肚脐

沟子=胯

手道拐=手肘关节

克西头儿=膝盖

瞎孔=腋窝

眼眨毛=睫毛

迷毛=眉毛

螺丝拐=踝关节

连二赶=脚赶=小腿

一么多=很多,许多

弄个=这样的

灯儿晃=鬼混

纳=他/她

这板头=这边或这方

这半边=这边或这方

懂边=很远的对面

这跟堂(也可以发一声表示不耐烦)=这里打搞=出问题

爬=走开

克嘛=去吧

滚水=水烫的意思

惑儿=取暖器

疯杈野倒=疯疯癫癫的女人

挑声干=故意作对

卡卡国国=角落

脑壳不甩,锤子不摆=骂人的话

哒(一声到二声之间)=大概

怕不是得哟、纳怕=表示不相信的意思港=拽

洋称=房间蜘蛛网状的东西

将将儿=刚才

转西=昨晚上

门朝(zhao)=明天

少午=晌午

游抓门儿=蚱蜢

拧啊子=蝉

录文儿=金龟子

飞玩儿=蝴蝶

抓珠儿=蜘蛛

莲巴郎=鲶鱼

其猫儿=青蛙

水棒槌儿=蝌蚪

赖各宝=蟾蜍

曲蛇儿=蚯蚓

潮虫=蛔虫

夭不了台(罗)=了不起

着(zhao)不住=不舒服,受不了

惊叫唤=惊抓抓=惊丝丝=大叫, 不停叫唤回喝=回忆,回想

杀港=拽的很

期茫茫=吃饭

花克=回家

水档档=小的积水坑

天到黑=经常的意思

拽(发一声)=跌倒

1-粤语普通话词语对照

****->衣物类 棉袄->棉衲 裙子->裙 钱包->银包 掉色->甩色 雨伞->遮 口袋->袋 内衣->底衫 毛衣->冷衫 毛线->毛冷 高跟鞋->高(争)鞋商标->唛头 樟脑丸->臭丸 鞋子->鞋 围巾->颈巾 衬衫->恤衫 系领带->打tie 袜子->袜 ****->儿化音类 香味儿->香味 浪花儿->浪花

****->身体/健康类 汗流浃背->身水身汗有气无力->有神无气耳朵->耳仔 舌头->(脷) 神经病->黐线 缺觉->唔够(瞓) 落枕->(瞓)戾颈 脑袋->头壳 瘸->跛 冒汗->(彪)汗 蒙古大夫->黄绿医生手都写酸了->写到手软口红->唇膏 大母指->手指公 上火->热气 打哈欠->打喊(路) 打呼噜->扯鼻寒 打盹儿->阖一阵间 打喷嚏->打乞(疵) 打瞌睡->瞌眼(瞓)

去火->坠火 屁股->屎忽 眉毛->眉 拿号儿->轮筹起床->起身 做梦->发梦 发困->眼(瞓) 发麻->痹 着凉了->冷亲嗓子->喉咙 晕车->晕车浪熬药->煲药 脖子->颈 肢窝->胳肋底痒->痕 脸->面 胖->肥 ****->厕所/浴室类刷牙->擦牙 刮胡子->剃须水管儿->水喉

牙刷->牙擦 拖把->地拖 洗澡->冲凉 洗脸->洗面 痰盂->痰罐 莲蓬头->花洒 肥皂->番(木见) 漱口->(浪)口 ****->节日类 回老家->返乡下 元旦->新历新年 春节->农历新年 红封包->利是 除夕->年卅晚 讨红包->逗利是 爆竹->炮杖 ****->建筑类 宾馆->酒店 入住许可证->入伙纸

工地->地盘 拆房子->拆楼 升降机->(车立) 螺丝刀->士巴拿 胡同->巷 ****->待人/接物类 扣帽子->屈 好说话儿->好相与 占便宜->着数 吃哑巴亏->食死猫 吃亏->蚀底 两面派->双面人 求爷爷告奶奶->又跪又拜使圈套->装弹弓 没正经->冇纹路 臭吹->牙擦擦 揭老底->起底 磨蹭->咪摸 很抱歉->唔好意思 说什么也不干->几大都唔制不识趣->唔通气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声母差异 宜宾口音在内的四川方言,仅就大多数地区而言,与普通话的声母差异,情况有三: 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 三、四川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所采用的声母不同。 分述如下: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由于是对50年前的记忆,多出的声母原来用什么注音符号或拼音字母,已经留在了学生时代;笔者又毕竟不是语音专业人员,手里没有目前全面表示各种语音,甚至本主题讨论所涉及语音的现行表示方式的专业书籍或文献。因此,在以下叙述中,只能以自己权宜杜撰(只用于本贴主题讨论)的,希望通过描述和举例能为泡友理解的非专业符号表示。四川方言多出的声母为[ni:]和[gn],均为浊音. 1. [ni:]。发[ni:]时,气从舌颚间出,舌扁平;发音位置比普通话拼音字母的"n"靠后;发音时,摩擦通道较长,摩擦力较大。如宜、义(含仪、议等义与形旁组合字),你、泥、拟、凝,等。宜宾口音与普通话一样,也基本上没有这个声母,而分别成为宜宾口音和普通话的"y"(如宜、义等)和"n"(如你、泥、拟、凝,等)。 2. [gn]。气从舌、颚最后部(近喉部)发出,摩擦力也较大,有如"g"的软浊音。四川方言语音中的我(及如哦、俄、饿、鹅、娥等)、恶(及如垩)、额、厄、鄂(及如颚、萼、鳄、腭等)、讹、遏、……等。宜宾口音中除个别字使用这个声母(如我、恶、厄等)外,大多数与普通话声母相同(如哦、俄、饿、鹅、娥,讹,等);而重庆口音中,连"我、恶、厄"等,都几乎与普通话相同,只不过音节中口形变化的过程没有普通话清楚。记得,四川方言语音多出的上述声母,在50年前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中,分别排列在g、k与h,和j、q与x之间,与其他由4个一排的声母,组成了较为整齐的方阵。即: b p m f d t n l g k [gn] h j q [ni:] x zh ch sh r z c s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语音多出的声母就是人们熟知的翘舌音:zh、ch、sh。因此,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居民,在学说普通话时,都要下相当大的功夫,才能从自己的全部z、c、s中,准确剥离出zh、ch、sh来。 " 大多数"以外的少数地区,即由自贡市市区及富顺县,内江的隆昌县及宜宾县北部(靠近自贡市区部分)、泸县靠近富顺县的边界地区组成的连片翘舌音地区;

四川话普通话对照精编版

四川方言土话含义对照 R你先人板板——语气词,脏话,骂人的话 矮屎塔爬——形容人的身高矮 安灯儿意/安逸得板——形容很爽、很舒服、很合口味 傲斗犟——形容人的脾气很拧,非常坚持自己的立场原则 巴倒——粘住了 板眼儿——搞笑、喜剧、花样多 帮翘八硬——很硬 帮重——很重 包谷——玉米 背时——倒霉,活该 鼻达龙——流着并不时地吸着鼻涕的人 不摆喽——太厉害了,太好了, 不得——不会,不可能 不得了——了不得了,很厉害了,受不了了 不要扭——不要动 擦擦儿——橡皮 才将——刚才 产你两耳屎——抡你两耳光 铲附子——讨厌的人 常过起/杖过起——怎么样、怎么回事,宜宾特色 车车儿——卷笔刀 扯谎/扯谎料白/扯把子——撒谎 扯筋/打理扯——意见分歧等产生口舌之争 扯蒲憨——指人睡着的时候打鼾 撤饭——吃饭 称展、称透——面容娇好、清秀、端正、漂亮 吃饱害喽——此处的害,表程度上的大,宜宾特色 吃害喽、吃的麻花绞绞害——多指有麻烦了、遇到问题了,宜宾特色吃茫茫——吃饭 吃跑堂——吃霸王餐 烂屁娃儿——讨厌的令人反感的人 出血——遇上事情、问题、矛盾后用钱、物去解决问题 令儿——蝉、知了 吹牛扯把子——海阔天空地吹牛、谈天、聊天 棰子兮兮——骂人的话,做事不厚道、不让人满意、缺德, 打不湿——不会不弄湿,或者说不易和水结合 打停伤——守灵 逮倒——拿住、捏住、捉住 倒拐——拐弯 等于零——白搭、白做、白费 低灯儿——形容量少

抵拢坎坎——到头、到底、到时候 颠转身来——反过来说、180度转向 电杠——日光灯管 定子/坨子——拳头 东儿当儿/哈P戳戳——东拉西扯、颠三倒四、傻傻的样子 短倒——截住 对头、斗头——正确、对、支持、赞成 屙——拉(屎),撒(尿) 二回——下次 二天——以后 发气——发脾气 烦求得很——很烦,令人反感 烦躁躁肋/烦躁——烦闷、郁闷,脏、不干净 嘎儿马洒——乱七八糟 改围剿——比较社会比较市侩的黑话,解决问题、火并 赶车——形容乘坐班车或公交车或坐机动车 高头——上面 搞惯求喽/搞怪求喽/搞惯喽德性——养成了习惯、养了坏毛病坏脾气搞刨咯——形容遇上了好的或不好的事或现象手忙脚乱的样子 告花子——乞丐 跟到——立刻,马上 鼓斗——强迫,强行 怪得P暴——丑得要命,一般指长相 怪眉日眼——比较多形容人长相或者物品的外观 怪迷色样/怪批石山儿——奇形怪状的 怪批石山儿——形容很奇怪或是外观丑陋 怪头怪脑——莫名其妙的,奇形怪状的 咣眉咣眼的——被骂了很委屈却不能说的样子 归溢——结束、完毕 龟儿子——乌龟的儿子,骂人的话,算是川骂 鬼扯、摆悬龙门阵——胡说八道 鬼东瓜儿——小滑头、小聪明 鬼画淘胡——形容在纸上乱写乱画,或指字写得不好、画画得不好鬼火胀/鬼火冲/鬼火冒——形容心里烦、无名火起 鬼五六七肋——不知道干嘛、乱七八糟的 海椒——辣椒 憨包/哈八儿——傻B、憨厚、愚笨、智障,也有女孩子嗔怪之意 焊过去/定过去——把东西物品用力地扔过去 好懂喔/好汰哦——好大啊 好黑人哦——好吓人啊 好练哦——形容液体混合物很浓 喝麻喽——喝醉了 喝人——骗人 红喊/混顺——总是,令人生厌的

粤语普通话词语对照

粤语普通话词语对照****->衣物类 棉袄->棉衲 裙子->裙 钱包->银包 掉色->甩色 雨伞->遮 口袋->袋 内衣->底衫 毛衣->冷衫 毛线->毛冷 高跟鞋->高(争)鞋 商标->唛头 樟脑丸->臭丸 鞋子->鞋 围巾->颈巾 衬衫->恤衫 系领带->打tie 袜子->袜 ****->儿化音类 香味儿->香味 浪花儿->浪花 ****->身体/健康类 汗流浃背->身水身汗 有气无力->有神无气 耳朵->耳仔 舌头->(月利) 神经病->黐线 缺觉->唔够(训) 落枕->(训)戾颈 脑袋->头壳 瘸->跛 冒汗->(彪)汗 蒙古大夫->黄绿医生 手都写酸了->写到手软 口红->唇膏 大母指->手指公

上火->热气 打哈欠->打喊(路) 打呼噜->扯鼻寒打盹儿->阖一阵间打喷嚏->打乞(疵) 打瞌睡->瞌眼(训) 去火->坠火 屁股->屎忽 眉毛->眉 拿号儿->轮筹 起床->起身 做梦->发梦 发困->眼(训) 发麻->痹 着凉了->冷亲 嗓子->喉咙 晕车->晕车浪 熬药->煲药 脖子->颈 肢窝->胳肋底 痒->痕 脸->面 胖->肥 ****->厕所/浴室类 刷牙->擦牙 刮胡子->剃须 水管儿->水喉 牙刷->牙擦 拖把->地拖 洗澡->冲凉 洗脸->洗面 痰盂->痰罐 莲蓬头->花洒 肥皂->番(木见) 漱口->(浪)口 ****->节日类 回老家->返乡下元旦->新历新年

春节->农历新年 红封包->利是 除夕->年卅晚 讨红包->逗利是 爆竹->炮杖 ****->建筑类 宾馆->酒店 入住许可证->入伙纸 工地->地盘 拆房子->拆楼 升降机->(车立) 螺丝刀->士巴拿 胡同->巷 ****->待人/接物类 扣帽子->屈 好说话儿->好相与 占便宜->着数 吃哑巴亏->食死猫 吃亏->蚀底 两面派->双面人 求爷爷告奶奶->又跪又拜 使圈套->装弹弓 没正经->冇纹路 臭吹->牙擦擦 揭老底->起底 磨蹭->咪摸 很抱歉->唔好意思 说什么也不干->几大都唔制 不识趣->唔通气 人怕出名猪怕壮->人怕出名猪怕肥人挺好->几好人 大大咧咧->唔爹唔吊 少说点吧->讲少(的)啦 打搅了->滚搅哂 丢脸->冇面 半瓶醋->半桶水 吝啬->孤寒

学习四川话的经典见解

学习四川话的经典见解 学习四川话的经典见解其一,四川话变化多端,诡异难辨,在主体意思想同的情况下,一个地方就有个一个地方的口音。比如说“吃”,同是达州人,渠县人老老实实,一般说“吃”;开江人说“七”,开江说“七个包子七碗面”,如果你是老板,请千万不要端七个包子七碗面,否则,你会亏血本的;达县人说“切”,切饭了,切饭了,声音悠长婉传。 [其实我个人觉得只要是四川人都可以互相听懂甚至模仿,不想上海这边吴语一点距离就听不懂了] 其二,四川话的霸主地位。它总是爱理不理的样子,一副江湖老大的派头。全国人民都在学说普通话,但是,四川人基本上我行我素。最好的反问就是:邓小平老人家就说四川话,可全国人们都听懂了,我们还说啥子普通话呢?随便到四川的什么地方,只要打开当地的新闻,就会发现四川的县长们市长们很庄严、很认真、很清晰的说着川话: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说起好耍的,是要流毛毛汗的,我们要发现莽牯牛儿精神,要给老子雄起,创作条件也要估倒干,我的仙人板板哟,这是一项大工程,不能开哈玩笑。 其三,用四川话骂人,绝对有气势。我们做过实验,找ab两个人对骂,a用普通话,b用四川话,选择不同的母题进行对骂,结果b五战皆胜。四川话本身具有世俗精神,骂人时根本用不着

第二次转换,张口就来,那是相当的精彩。 [其实四川话里面那么多把子,很多都是表示关系好、熟识,比如我就对很熟的人老说脏话。嗯嗯不好哈,女娃子家家的。] 其四,四川话有一种与身俱来的幽默感,这种幽默充满了市井智慧。一个男人对于一个女人一见钟情,男的就会说:“小妹儿,你长得细乖细乖的,我跟了你半天佬。我们找个地方摆一哈哈儿龙门阵嘛,要不要得嘛!”据我所知,四川男人对自己的女人几乎从不说“我爱你”,他们说不出口,觉得肉麻,有点虚,他们一般是说:婆娘,我喜欢你喜欢惨了。 [这个绝对同意,我从来就讨厌这三个字,假得很!] 四川话的特点作为官话的一个分支,西南官话的内部一致性是很高的。作为西南官话的一部分,四川话内部的一致性也是很大的。同普通话相比较,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也都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怀。尽管如此,作为地方方言,尤其是鉴于明末清初四川人口来源的复杂,至今仍有三十多个客方言岛、四十多个湘方言岛的情况下,四川话内 部,四川话与普通话,都表现出相当的差异性。 语音方面,以成都话为例,四川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①声母无卷舌音zh、ch、sh、r不卷舌;增加了舌面鼻浊音n、舌根鼻浊音;鼻音n和边音 l是一个鼻化的边音,听起来像二者的自由变读。②韵母中无后鼻音韵母eng、ing、ueng,无单音韵母e、-i,无合口呼韵母uo,增加了齐齿呼复韵 母iai、合呼复韵母ue、撮口呼复韵母ǖo。③声调调值无高

普通话转换粤语词汇对照

助词: 喇(了)谂(想)乜mieya(什么)掂(定)既gie(的) 疑问词: 乜水(什么东西(带有鄙视)) 指代、人物: 我(我)你(你)佢(他)我哋dei(我们)你哋(你们)佢哋kuidei(他们)人哋(人家)呢度leidou(这里)嗰度(那里)边度(哪里)呢(这)嗰(那)咁样gam(这样、那样)点解diangai(为什么)第日(改天)第次(下次)乜嘢?(什么)乜(什么)几多geiduo(多少)边(哪)咁好(这么好)阿爸(爸爸)阿妈(妈妈)阿哥go(哥哥)阿嫂(嫂嫂)阿爷(爷爷)阿嫲(奶奶)阿公(外公)阿婆(外婆、老婆婆)阿叔(叔叔)老豆(爸爸)老妈子(妈妈)家姐gazie(姐姐)大佬lou(哥哥)细佬(seilou弟弟)新抱(媳妇)舅父(舅舅)孙(孙子)仔仔(儿子)囡囡(女儿)契爷keiye(干爹)契仔keizei(干儿子)寡佬(单身汉)仔(儿子)女lui(女儿)后底乸(继母)太子爷(少东家)契弟keidei(王八蛋)老坑(老头)老嘢ye(老东西,老家伙)老姑婆(老处女)基佬geilou(男同性恋者)老细lousei(老板)老千(骗子)后生仔housengzei(年轻小伙子)后生女housenglui(年轻姑娘)靓仔(漂亮的小伙子)靓女(漂亮的姑娘)细路(小孩)细蚊仔(小孩)臊虾(婴儿)马仔(打手)事头婆(老板娘)事头(老板)塞(孙子的儿女)麦(孙子的儿女的儿女)老襟(两姐妹同一个老公)老顶(上司)乸型(娘娘腔) 工作、交际: 返工(上班)收工(下班)揾食wense(谋生)人工yengong(工钱)出粮(发工资)搞掂din (搞妥当)搞弯(弄糟糕)就手(顺利)捱a夜(熬夜)空姐(飞机女服务员)钟点工(计时工)揾工(找工作)做嘢(干活)捞边行(搞什么行业)一脚踢(一人承担)轮更(轮班)看更(看门)起kei屋(盖房子)揸车(驾驶汽车)熟行(内行)熟手(老练)车衫(缝衣服)夹手夹脚(一起动手)执头执尾(收拾零碎的东西)搏命(拼命)癐gui6(累)差池(差错)撞板(碰钉子)松人(溜走)走人(溜走)炒鱿鱼(解雇)开OT(加班)秘捞(兼职)手信(小礼物)人客(客人)生埗(陌生、生疏)老友记(老朋友)仇口(仇人)托大脚(拍马屁)危ngei1(求)畀面(给面子)制(肯)得闲(有空)冇mou几何(不常)冇mou相干(没关系)唔觉意(不留心)唔话得(没说的)倾(谈)倾偈gei2(聊天)早晨zousen(早上好)早唞(晚安)揾人(找人)拍拖(谈恋爱)挂住guazu(想念)隔篱golei(隔壁)掟煲(恋人分手)好夹(很合得来)探(拜访)讲笑gongxiu(开玩笑)羞家(丢脸)抄更(早上正职,晚上兼职)偷鸡(上班工作时间溜走)蛇王(工作偷懒)嗱嗱啉(快点)沙沙滚(随便应付)易嘿(马虎)、危险)拿西(粗枝大叶)督背脊(打小报告)二五仔yimzei(出卖兄弟)啱(适合)横掂(反正)侧侧膊(蒙混过去)踢爆(揭发)数围(利润得益) 生活、用品: 起身(起床)着(穿)除(脱)浪口(漱口)飞发(理发)电发(烫发)洗面(洗脸)屙屎(大便)屙尿(小便)闩门(关门)熄灯(关灯)水喉(水龙头)瞓觉(睡觉)食(吃)食晏(吃午餐)食烟(抽烟)滚水(开水)煲(煮)焗(焖)饮胜(干杯)颈渴(口渴)餸(下饭的菜)腍nem4(软)宵夜(夜宵)饮(渴)台(桌子)梳化(沙发)雪柜(冰箱)家俬(家具)皮箧gib1(皮箱)夹万(保险箱)刀仔(小刀)花樽(花瓶)香枧(香皂)镬(锅)咪(麦克风)插苏(插座)火水(煤油)遮(伞)地拖(拖把)电芯(电池)洋烛(蜡烛)花洒(1莲蓬头,用于沐浴2喷壶,用于浇花)壳(勺子)番枧(肥皂)扫把(扫帚)匙羹(小勺子)褛(外套)大褛(大衣)衫(衣服)T恤(针织或棉质上衣)裤(裤子)鞋(鞋子)底衫(内衣)底裤(内裤)高踭鞋(高跟鞋)领太(领带)荷包(钱包)唇膏(口红)浪衫(晾衣服)眼瞓(困)冲

粤语普通话日常口语对照

俾多的啦,咁少既?多给点吧,怎么这么少哇?等埋佢地,行慢的啦。等等他们,慢点走吧。 你出去先,我要锁门你先出去,我要锁门 佢借两本杂志我。他借给我两本杂志。 讲少的啦,讲多错多。少说点吧,说得多错得多。你打个电话俾小华啦。你给小华打个电话吧。 你写封信俾佢啦。你给他写封信吧。 的字我唔睇得清楚。那些字我看不清楚。 嘈得滞,我唔训得着。太吵了,我睡不着。 我地唔比得过佢地我们比不过他们。 呢的系乜野黎架?这是什么? 你到早我十五分钟。你比我早来十五分钟。 呢的系玻璃黎架。这是玻璃。 个公仔系陶瓷黎架。这娃娃是陶瓷的。 佢畀本公仔书我细路。他给我弟弟一本小人书。 我有参加比赛啊。我参加了比赛。 湿水棉胎-冇得弹帽子破了边-顶好 开片(打群架,动刀动武。)擦鞋(拍马屁) 一身蚁(一身麻烦)一镬泡(比喻一团糟糕) 一镬熟(比喻全部遭殃)一担担(半斤八两,彼此彼此) 舂瘟鸡(比喻乱闯乱撞的人)手瓜硬(比喻权力大) 执死鸡(拣到便宜)跌眼镜(估计错误,走了眼) 大出血(大降价,血本无归)摸门钉(吃闭门羹) 踢晒脚(非常忙碌)食死猫(背黑窝) 抛浪头(吹嘘自己或吓唬人以显示自己威风,出风头) 扯猫尾(演双簧,串通自来)痴孖筋(神经质) 鬼打鬼(自己人打自己人,贬义)炮仗颈(火爆脾气) 笃背脊(背后说人坏话,告发别人)放飞机(故意失约) 一仆一碌(跌跌撞撞)三口六面(当着别人) 三姑六婆(好馆闲事的女人)七国咁乱(乱成一团糟) 好人好姐(好端端的人)话头醒尾(领悟力强,一说就明白)有纹有路(有条不紊)生安白造(捏造,无中生有) 死蛇烂鳝(一动不动,比喻懒惰)把心唔定(下不定决心)定过抬油(镇定得很)游离浪荡(无所事事,到处游荡) 水静河飞(静悄悄,幽静)衰到贴地(倒霉透了,坏透了)鬼五马六(狡猾古怪)身水身汗(满身是汗) 古灵精怪(稀奇古怪)偷呃拐骗(招摇撞骗) 无端白事(无缘无故)冇尾飞铊(比喻一去不回) 一天都光晒(云开雾散,大快人心) 一部通书睇到老(用老的眼光看待新事物) 十问九唔应(屡问屡不答)

粤语普通话对照大全

乜(mie)什麽(你讲乜啊?) 嘅(ge)的(喱个系我嘅女朋友。) 嬲(niao)生气(我好嬲你!) 系(xi)是(你真系个好人嘞!) 咁(han)如此,这样(咁都得?) 哋(die)相当馀国语中的“们”字用法(佢哋仲系唔系人嚟嘎?) 唔(wu)不是(佢哋仲系唔系人嚟嘎?) 睇(di)看(今晚我哋睇电视罗!) 啲(di)的,那些(喱啲系乜嚟嘎?) 冧(lin)陶醉(我好冧啊!) 冇(mao)没有(我冇钱啦!) 惗(nie)想(惗紧乜嘢啊?——再想什麽?) 嘎(ga)语气助词(如系唔系嘎?) 咩(mie)什麽(你讲咩啊?) 嗻(zhe)语气助词(系咁嗻) 嗟(jue)语气助词嚟(li)来(过嚟啦!) 叻(li)很棒(你好叻啊!) 喱(li)那(喱啲系乜嚟嘎?) 咪(mi)不要(咪搞我!)梗(geng)当然(梗系啦!) 喺(bei)在(你喺边喥啊?) 抦(bing)殴打(信唔信我柄你啊?) 啵(bo)语气助词(系啵!)俾(bi)给(快啲俾钱!) 嘈(cao)吵(你哋唔好咁嘈啦!) 噏(xi)唠叨(你唔好再噏我啦!) 掟(ding)扔(垃圾唔好乱掟啊!) 嘞(le)语气助词(你真系个好人嘞!) 靓(liang)漂亮或表示幼稚(你好靓女啊!) 囖(lo)语气助词(就系囖) 揾(wen)找(搵到工啦?)嗮[嘥] 浪费(真系嗮气嘞……)攞或摞(luo)拿(攞钱去边啊?) 咦[噫] (yi)语气助词(咦?你系边个?) 咗(zuo)了(你食咗饭未啊?)喔(wo)语气助词(系喔。) 疴(ke)拉(尿)(我去咗疴尿啊!) 拗(ao)矛盾(你哋喺喥拗紧乜啊?) 乸(na)雌性(乜佢咁乸性嘎?) 撩(liao)挑(你唔好撩起我把火啊!) 拎(lin)拿(拎部电脑去整先。) 啖(dan)量词,相当於“口”(饮啖水先!) 憇(qi)哄(憇细路仔咩?) 呃(e)骗(我读得书少,你唔好呃我!) 掂(dian)完结(我搞掂嗮啲嘢啦!) 唓(che)语气助词,表示鄙夷(唓,又吹水!) 嘢(ye)东西(咩嘢嚟嘎?) 瞓(fen)瞓觉(睡觉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声母差异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声母差异包括宜宾口音在内的四川方言,仅就大多数地区而言,与普通话的声母差异,情况有三: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三、四川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所采用的声母不同。分述如下: 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由于是对50年前的记忆,多出的声母原来用什么注音符号或拼音字母,已经留在了学生时代;笔者又毕竟不是语音专业人员,手里没有目前全面表示各种语音,甚至本主题讨论所涉及语音的现行表示方式的专业书籍或文献。因此,在以下叙述中,只能以自己权宜杜撰(只用于本贴主题讨论)的,希望通过描述和举例能为泡友理解的非专业符号表示。 四川方言多出的声母为[ni:]和[gn],均为浊音. 1. [ni:]。发[ni:]时,气从舌颚间出,舌扁平;发音位置比普通话拼音字母的"n"靠后;发音时,摩擦通道较长,摩擦力较大。如宜、义(含仪、议等义与形旁组合字),你、泥、拟、凝,等。宜宾口音与普通话一样,也基本上没有这个声母,而分别成为宜宾口音和普通话的"y"(如宜、义等)和"n"(如你、泥、拟、凝, 等)。 2. [gn]。气从舌、颚最后部(近喉部)发出,摩擦力也较大,有如"g"的软浊音。四川方言语音中的我(及如哦、俄、饿、鹅、娥等)、恶(及如垩)、额、厄、鄂(及如颚、萼、鳄、腭等)、讹、遏、……等。宜宾口音中除个别字使用这个声母(如我、恶、厄等)外,大多数与普通话声母相同(如哦、俄、饿、鹅、娥,讹,等);而重庆口音中,连"我、恶、厄"等,都几乎与普通话相同,只不过音节中口 形变化的过程没有普通话清楚。

记得,四川方言语音多出的上述声母,在50年前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中,分别排列在g、k与h,和j、q与x之间,与其他由4个一排的声母,组成了较为整齐 的方阵。即: b p m f d t n l g k [gn] h j q [ni:] x zh ch sh r z c s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 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语音多出的声母就是人们熟知的翘舌音:zh、ch、sh。因此,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居民,在学说普通话时,都要下相当大的功夫,才能从自己的全部z、c、s中,准确剥离出zh、ch、sh来。 "大多数"以外的少数地区,即由自贡市市区及富顺县,内江的隆昌县及宜宾县北部(靠近自贡市区部分)、泸县靠近富顺县的边界地区组成的连片翘舌音地区;宜宾市筠连县大部、成都市原温江地区个别县的部分地区等较为"孤立"的翘舌音"飞地"。四川这些"少数"翘舌音地区读和不读翘舌音的字,是否完全与普通话一致,LTY没有统计和研究。不过,在学说普通话时,想来总会占很大起手。 四川这些"少数"翘舌音地区的由来或形成原因,至少对LTY是个迷。 三、四川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所采用的声母不同 四川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所采用声母的不同,主要还是表现在"f"和"h"。其 中,又有两种情况: 1.四川大多数地区,有自己统一的"f"和"h"划分标准。而且,几乎所有声母为"h"的字(如火,和、或,何、河,海,活,黑,货、贺,合、含、会,回、灰,很、恨、狠,横、衡、亨,行……,等。很多!)都与普通话一致(当然,韵母就

四川话普通话对照[整理]

四川话普通话对照[整理] | 学习参阅 collection of questions and answers 四川方言土话意义对照 R你祖先板板——口气词,脏话,谩骂的话 矮屎塔爬——描述人的身高矮 安灯儿意/闲适得板——描述很爽、很舒畅、很合口味 傲斗犟——描述人的脾气很拧,十分坚持自己的情绪准则巴倒——粘住了 板眼儿——搞笑、喜剧、把戏多 帮翘八硬——很硬 帮重——很重 包谷——玉米 背时——倒运,活该 鼻达龙——流着并不时地吸着鼻涕的人 不摆喽——太凶猛了,太好了, 不得——不会,不可能 不得了——了不得了,很凶猛了,受不了了 不要扭——不要动 擦擦儿——橡皮 才将——方才 产你两耳屎——抡你两耳光 铲附子——厌烦的人 常过起/杖过起——怎样样、怎样回事,宜宾特征 车车儿——卷笔刀 说谎/说谎料白/扯把子——说谎 扯筋/打理扯——定见不合等发生唇舌之争

扯蒲憨——指人睡着的时分打鼾 撤饭——吃饭 称展、称透——面庞娇好、娟秀、规矩、美丽 吃饱害喽——此处的害,表程度上的大,宜宾特征 吃害喽、吃的麻花绞绞害——多指有费事了、遇到问题了,宜宾特征 吃苍茫——吃饭 吃茶房——吃霸王餐 烂屁娃儿——厌烦的令人恶感的人 出血——遇上作业、问题、对立后用钱、物去解决问题 令儿——蝉、知了 吹嘘扯把子——放言高论地吹嘘、谈天、谈天 棰子兮兮——谩骂的话,干事不宽厚、不让人满足、缺德, 打不湿——不会不弄湿,或许说不易和水结合 打停伤——守灵 逮倒——拿住、捏住、抓住 倒拐——拐弯 等于零——白搭、白做、白搭 低灯儿——描述量少 抵拢坎坎——到头、究竟、到时分 颠回身来——反过来说、180度转向 电杠——日光灯管 定子/坨子——拳头 东儿当儿/哈P戳戳——东拉西扯、杂乱无章、傻傻的姿态 短倒——截住 仇人、斗头——正确、对、支撑、拥护 屙——拉(屎),撒(尿) 二回——下次 二天——今后

四川方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与普通话声调对照表

四川方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与普通话声调对照表 方言点清平/ 阴平 浊平/ 阳平 清上/ 阴上 清去/ 阴去 清入/ 阴入 次浊/ 中入 全浊/ 阳入 调 类 调域 中值 北京55 35 214 51 归四声归去声归阳平 4 3.63 成都44 41 53 13 归阳平 4 3.13 富顺55 31 52 13 归去声 4 3.13 万源55 21 42 214 归阳平 4 3 筠连55 31 42 14 归去声 4 3.13 隆昌55 21 52 13 归去声 4 3 芦山55 21 53 12 归阴平 4 3 泸定55 31 53 24 归阴平 4 3.5 名山55 21 42 13 归阴平 4 2.28 内江55 31 42 213 归去声 4 3 汉源55 21 42 12 归阴平 4 2.75 仁寿55 31 42 315 归去声 4 3.25 荣县55 31 42 214 归去声 4 3.13 自贡55 31 53 24 归去声 4 3.5 威远55 31 42 214 归去声 4 3.13 雅安55 21 42 14 归阴平 4 3 石棉55 21 53 24 归阴平 4 3.38 冕宁55 41 35 22 归去声 4 3.38 西昌44523411315 2.8雷波44 31 42 212 55 5 3.1 马边44 21 53 213 33 5 2.9 峨边44 31 53 212 34 5 3 乐山55 21 52 13 44 5 3.2 峨眉44 21 42 13 55 5 3.1 古蔺55 21 42 214 34 5 3.1 古宋55 31 53 13 33 5 3.2 合江55 31 52 13 33 5 3.1

粤语普通话发音惊人对应规律

粤语普通话发音惊人对应规律!初学者必看! 等了这么久,本人终于把粤语跟普通话之间的所有发音对应关系整理出来了!此贴对广大来自北方的粤语初学者大有裨益,望版主将此贴永久固顶,以飨全国爱好粤语学习的朋友!这些规律纯属本人亲自研究发现,之前并未在任何文献资料上寻找到过。虽然有人说这在客家人论坛上曾经有人提过,但本人可以保证,本人绝对没有在其它地方借鉴,完全是自己独立发现的结果。去年的时候,本人为了方便北方人学习粤语,决定编写一本《普通话粤语发音对照表》。书没有编写完成,但本人在编著的过程中却惊人地发现相当多的奇妙对应规律,并且得出“作为远古时期南方地区普通话的粤语,乃是今天普通话之母”的结论。当然,普通话在发展过程也出现过一些分化,但我们通过粤语发音却可以找到某些字在普通话中的原音,像“癌”字的本音就是“岩”等等。 (注意:以下对应规律对粤语入声字无效,请大家留心这一行字,以免遭到误导) 一、声调篇 粤语有九声,因此很多外地人便以此为由而惧怕学习粤语。然而经过本人发现,这九声当中,有三个入声调值和六个舒声中的三个是完全一致的;而香港有些学者也认为,粤语只有八声,因为阳上既可以等于阴上,也可以等于阳去。因此,九个声调实际上只有五个调值,而这五个调值我们可以和普通话的五个声调建立对应关系,关系如下: 粤语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 普语一声二声轻声三声轻声或二声轻声四声轻声三声 例子分诗粉史训是坟时愤市份事忽色法锡佛食 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把粤语的九声用普通话的五声来称谓。 然后,我们来建立以下的惊人对应关系吧: 超过 90%在普通话中读一声的字在粤语中是一声; 超过 90%在普通话中读二声的字在粤语中是三声; 超过 90%在普通话中读三声的字在粤语中是二声; 超过 90%在普通话中读四声的字在粤语中是轻声; 至于粤语的四声,仅在入声时存在,一般都是作为强调字出现。 二、韵母篇 刚才提到粤语与普通话的二三声是刚好相反的,这里我们开篇也不得不提一下,粤语与普通话的 ao 和 ou 也成这种关系: 超过 90%在普通话中读 ao 韵的字,不包括 zh ch sh r 声母的,除了“包”及相关形声字之外,在粤语中读 ou; 超过 90%在普通话中读 ou 韵的字,在粤语中读 au; 有了这个规律,加上声调规律,我们刚上手、一句粤语也不会的朋友马上就可以知道,“毛”在粤语里念的就是“某”的音,“某”念的是“毛”的音;“头”念的是“讨”的音,“讨”念的是“头”的音。如此反转,有趣吗?相信你们已经打开了学习粤语浓浓兴趣的第一步! 我们接着吧: 超过 90%在普通话中读 iao 韵的字,包括 zh ch sh r 带 ao 韵的字,在粤语中读 iu; 超过 90%在普通话中读 iu 韵的字,在粤语中读 au(如果是 you 那么读 yau); 超过 90%在普通话中读 ang 韵的字,不包括 zh ch sh r 声母的,在粤语中读 ong; 超过 90%在普通话中读 iang 韵的字,包括 zh ch sh r 带 ang 韵的,在粤语中读 iong; 超过 90%在普通话中读 uang 韵的字,如果粤语声母为 g k w 的,在粤语中读 wong,否则为 ong; 超过 90%在普通话中读 ong iong 韵的字,在粤语中读 ung;

四川语音与普通话的区别

四川话和普通话在语音方面和词汇方面的异同: 语音方面:声母,四川话有20个声母,总数比普通话少。只有舌尖前音,没有舌尖后音。[n]与[l]不分等特点。韵母,四川话有36个韵母,总数比普通话少。声调,四川话通常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4个声调的调值分别为55、21、53、213,还有韵母儿化现象。词汇和语法方面:名词约占四川话方言条目总数的三分之一,特点是其与普通话的词干相同,词缀不同。四川话常在名词后加“子”、“巴”等词尾构成方言。 动词,四川话的普通话差异较大,四川话中动词一般不用重叠式。短暂动作常用动词后面加“一下”来表示,例如“转一下”,不用“转转”。 形容词,四川话里的形容词,有的用特有的方言字来表示,如莽(意:傻、憨、身材粗壮等)。有的借用普通话中的同音字,如汤水。四川话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相当丰富,在形容词词根的前后都可加单音节或多音节词缀构成生动形式,表达各种不同的状态、感情色彩。如“瓜(傻)”,如“瓜稀稀”。 代词,四川话的代词主要有哪个(谁)。 量词四川话的物量词,如:匹:一匹瓦。 副词,四川话表示程度的副词较多,如:多:她对你多巴适的。焦:焦苦。 举例说明汉字为什么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和拼音文字不同。拼音文字用字母把音素或音节表示出来。一般地说,只要掌握了字母和拼音规则,听到一个词就可以写下来,看到一个字就可以念出来。而汉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示汉语的词或词素的。汉字不和汉语的语音发生直接的联系。用汉字写的材料,汉语的不同方言地区的人可以按自己的方言读出来。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语素,不能直接表示出读音。一般把汉字看成音形义的统一体,带有极强的表意性。比如:“木”极像树木,“月”与月亮外形相似,而“从”像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的后面。以上的例子都是用字的形体来表示语言里的词义的,没有表音成分。即使是形声字(如“问”、“霖”),虽然有了声旁“门”、“林”,但这种表音成分并不能确定字的完全正确的读音,而是要依靠表意成分“口”、“雨”才能确定汉字所表示的意义。况且“门”、“林”表音成分本身也表示一定的意义。所以尽管汉字中有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但就整体和实质而言,汉字还是属于表意文字。

四川方言对照

xx方言与普通话对照(搜集整理) 抓子嘛?(干什么?) 神蹉蹉的(神经兮兮的) 脑壳(脑袋) 日疯倒癫的(故意的作弄人) 光xx(一丝不挂) 好球意思(下不要脸) 拖海(拖鞋)措箕(灰箕) 二回(下一次) 垮竿儿了!(倒闭了!) 啷多(那么多) 哈批蹉蹉的(傻子) 鼻搭龙(老是挂着两条鼻涕) 懒批(懒鬼) 先人板板(把别人的xx搬出来骂) 批罗嗦(做事慢) 花包谷杂种(骂人的,野种的意思,也是形容被骂的人做人不地道)日不弄耸,猫儿钻灶哄(形容一个人灰头士脸的) xx儿(长辈对晚辈的昵称 保保(干爹)保妈(干妈)

扯东盖西(形容一个人即将秃顶时,用右边仅有的一点头发来遮盖左边己秃了的部位)枝青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的称呼) 跳三儿(财来财又去,存不住钱的人) 窑裤儿(内裤) 古到起(强迫) 开黄腔(不懂装懂乱说话) 抠鼻子屎吃的(形容小气、吝啬) 不摆了(指某样xx或事xx) 几爷子些(同伙) 砍老壳(骂人的话)街娃儿(混社会的小混混) 舔盘子的(讨饭的) 猴急急的(一副小人的嘴脸暴露出来) 舀屎瓢(别人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就瞎打岔) 皮陀(拳头) xx(xx) 拢了(到达) 倒拐(转弯) 日股弄棒的(不务正业) 好耍(好玩) 屁相干(不关你的事) 吃莽莽(吃饭)

悬吊吊的(七上八下的) 风扯扯的(疯癫) 客膝头儿(膝盖) 牛脚窝窝儿(鸟不拉屎的地方)鸡母(母鸡) 鸡公(公鸡) 鸡儿子(小鸡) 板澡(洗澡) xx猫(蜻蜓) 癞格宝(蛤蟆) 二杆子、二不挂五的(不务正业)扭到费(抓住一件事不放) 冲壳子(吹牛) 肥咚咚的(形容很胖) 假巴意思(假装) 打xx逛(走神) 涮坛子(开玩笑) 撇他龟儿两耳屎(打他两耳光子)接到起: 一杂乱篇 装模作样,叫装处。

广东话普通话对照表

新增的广东话(粤语)对照普通话(国语) 广东话(粤语)普通话(国语)係唔係真既?是不是真的 你可唔可以话卑我知。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你叫咩名?你叫什么名字我係... 我是 你知唔知。你知不知道你揾边个?你找谁? 呢度係我屋企。这裡是我傢。呢个係我细佬。这是我弟弟。呢个係我大佬。这是我哥哥。你几时返工?你什么时候去上班?你几时收工?你什么时候下班?你冇咁搏命。你不要这么拼命。你係唔係讲笑?你是不是开玩笑?你冇讲笑。你不要开玩笑。你食左早餐没?你吃早饭没?你冇食烟。你不要抽烟。 你中唔中意佢?你喜不喜欢他(她)?你冇烦我,得唔得!你不要烦我,行不行!你走去边阿?你去哪儿?你冇走。你不要走 我边都唔去。我哪儿都不去。 最全最热最专业的文档类资源,文库一网打尽 你揾我有咩事?你找我有什么事?我唔识得你。我不认识你。 我识你。我知道你。(我认识你。)你想点样?你想怎么样?咁多野讲。这么多话说。 人地都冇咩野所谓。人家都无所谓。我惊咩野?我怕什么?你睇咗没?你看了没?你讲真既?你说真的?做咩野?干什么?冇可能。没可能。 唔関你事。不関你事。(跟你没关係)你係咪走咗?你是不是走了?试下。试试。日日。天天。每日。每天。 我有事走先了。我有事先走了。我有野要同你讲。我有事要跟你说。揾日。找一天。你冇咁对我,得唔得?你不要这么对我,行不行?我点样?我怎么了?收声!闭嘴。(不要讲话)寻晚。昨晚。 得了!我唔想同你讲。行了!我不想跟你说。 你屋企有冇人?你家里有没有人?聼我讲先。先聼我说。咩话?什么? 唔知点解?不知道爲什么?呢度有冇人?这裡有没有人?点都唔得既?怎么都不行?都唔係。也不是。你好似... 你好像... 助词: 喇(了)谂(想)乜mieya(什么)掂(定)既gie(的)疑问词: 乜水(什么东西(带有鄙视)) 指代、人物 我(我)你(你)佢(他)我哋dei(我们)你哋(你们)佢哋kuidei(他们)人哋(人家)呢度leidou(这里)嗰度(那里)边度(哪里)呢(这)嗰(那)咁样gam(这样、那样)点解diangai(为什么)第日(改天)第次(下次)乜嘢?(什么)乜(什么)几多

粤语普通话对照表

一、声调篇 粤语有九声,因此很多外地人便以此为由而惧怕学习粤语。然而经过本人发现,这九声当中,有三个入声调值和六个舒声中的三个是完全一致的;而香港有些学者也认为,粤语只有八声,因为阳上既可以等于阴上,也可以等于阳去。因此,九个声调实际上只有五个调值,而这五个调值我们可以和普通话的五个声调建立对应关系,关系如下: 粤语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 普语一声二声轻声三声轻声或二声轻声四声轻声三声 例子分诗粉史训是坟时愤市份事忽色法锡佛食 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把粤语的九声用普通话的五声来称谓。 然后,我们来建立以下的惊人对应关系吧: 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一声的字在粤语中是一声; 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二声的字在粤语中是三声; 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三声的字在粤语中是二声; 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四声的字在粤语中是轻声; 至于粤语的四声,仅在入声时存在,一般都是作为强调字出现。 二、韵母篇 刚才提到粤语与普通话的二三声是刚好相反的,这里我们开篇也不得不提一下,粤语与普通话的ao 和ou 也成这种关系: 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ao 韵的字,不包括zh ch sh r 声母的,除了“包”及相关形声字之外,在粤语中读ou; 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ou 韵的字,在粤语中读au; 有了这个规律,加上声调规律,我们刚上手、一句粤语也不会的朋友马上就可以知道,“毛”在粤语里念的就是“某”的音,“某”念的是“毛”的音;“头”念的是“讨”的音,“讨”念的是“头”的音。如此反转,有趣吗?相信你们已经打开了学习粤语浓浓兴趣的第一步! 我们接着吧: 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iao 韵的字,包括zh ch sh r 带ao 韵的字,在粤语中读iu; 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iu 韵的字,在粤语中读au(如果是you 那么读yau); 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ang 韵的字,不包括zh ch sh r 声母的,在粤语中读ong; 超过90%在普通话中读iang 韵的字,包括zh ch sh r 带ang 韵的,在粤语中读iong;

四川话与普通话的各种区别

过去的不少人认为四川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在语音方面,词汇和语法的差别不大。我们对四川方言词汇进行了调查,并对方言和普通话进行了对比,发现群众的口语和生活用语中使用和普通话不同的方言词汇比重较大,许多方言词汇外地人完全听不懂.例如: 四川话普通话四川话普通话 锅盔面饼相因便宜 啥子什么霸铺 哪个谁杂个;朗个怎么 撇脱干脆;简单咖咖(音)角落、缝隙 四川话和普通话在语法方面也有一些不同。例如: 四川话你做得来做不来他得不得走了搞不赢看倒起 普通话你会不会做他会不会走了来不及看着 四川话和普通话在常用名词方面的差异 一、差异较大的常用名词举例 四川话普通话四川话普通话 二天以后、将来哈哈儿一会儿 二回下回隔哈儿过一会儿 上半天上午早先、在前以前 手杆手臂、胳膊倒拐子胳膊肘儿

肋巴骨肋骨醪糟儿江米酒 叫鸡子蟋蟀老人公公公 家家外婆宝器傻瓜、活宝 牛牛儿陀螺梭梭板滑梯 二、词根相同词缀不同的名词 1.下面这些常用名词四川话常代词缀“子”,普通话却不带。 如:树、葱、蒜、羊、蚕、虾、蝉、鞋、今年、明年、哪年等 2.下面这些词,四川话常带“子”词缀,普通话却带“儿”词缀。 如:“枣子、桃子、皮子、肝子、纸盒子、烟盒子、白心子(红苕)”普通话则说“枣儿、桃儿、皮儿、肝儿、纸盒儿、烟盒儿、白心儿” 3.四川话里有些名词带词缀“巴”,普通话却不带“巴”词缀。如: 四川话泥巴盐巴牙巴 普通话泥盐牙 三、四川话里名词后面加“些”表示人或事物的多数。普通话里在表人的名词后 加“们”表示人的多数;表事物的名词后不加任何成分,也可表事物的多数。例如: 四川话学生些东西些桌子些

普通话学生们东西桌子 五、四川话里名词后面表示方位和时间、空间范围的“头、吼头”,普通话里说“里”或“里面、里头、里边”。例如: 四川话屋头学校头城头瓶瓶吼头 普通话家里学校里城里瓶子里头 四川话和普通话在常用动词方面的差异 一、四川话中的一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当于普通话的一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但是有些动词的用字或字音不同。如: 四川话普通话 摆莫摆给别个听。说别说给别人听。 车车身就走车一转转转身就走转一圈儿 扯筋她爱跟别个扯筋。闹矛盾她最爱跟别人闹矛盾 戳脱她把工作戳脱了。丢掉她把工作给丢掉了。 打条找别个给你打条。出主意找别人出主意。 打平伙我们三个来打平伙。大家凑钱吃饭或买东西 打下手你炒菜,我打下手。当助手你炒菜,我当助手。 抵拢抵拢河边再倒拐。到了到了河边再转弯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说明 1、本材料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内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另外一个文件。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a=b方,表示a b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