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药

第十一章 止血药
【导学】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止血药的含义,各节止血药的性能特点、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2.掌握地榆、大蓟、小蓟、白茅根、三七、茜草、蒲黄、五灵脂、白及、仙鹤草、艾叶等11味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及某些特殊用法;熟悉槐花、侧柏叶等2味药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苎麻根、荠菜、景天三七、棕榈、紫珠、鸡冠花、花生衣、檵木、炮姜等9味药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槐角、降香、花蕊石、藕节、血余炭、灶心土等6味药为参考药物。
3.掌握大蓟与小蓟,地榆与槐花在功效和应用的异同点。
4.了解白及、三七、蒲黄、灶心土等药的用法。

【学习内容】
一、含义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出血证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二、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均入血分,药性有寒、温、敛、散之异,以归心、肝、脾经为主。
三、功效与主治
止血药都有直接制止出血的功效,主治各种出血病证,如咯血、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部分药物尚可用于血热、血瘀及中焦虚寒等证。
四、分类
根据本类药物药性有寒、温、敛、散之不同,其作用亦有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之异。相应地止血药分为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和温经止血药等四类。
五、配伍应用
使用止血药,必须根据出血证不同病因和病情,作合理选择,并进行必要的配伍,如血热妄行之出血,应选择凉血止血药,并配伍清热泻火药和清热凉血药;阴虚火旺及阴虚阳亢之出血,亦应选用凉血止血药,并配伍滋阴降火、滋阴潜阳药;若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应选用化瘀止血药,并配伍行气活血之品;若为虚寒性出血,应选用温经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并配伍益气健脾温阳之品;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则需急投大补元气之药以益气固脱、益气摄血,即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一般止血、补血之品卒难取效。
使用止血药,还要根据出血的不同部位而选择配伍相应的药物,前人有“下血必升举,吐衄必降气”之说,如下部之便血、痔血、崩漏、月经过多等,可配伍升举之品;上部之出血如吐血、衄血,多属气火上冲,宜配降火降气之品。
六、使用注意
对出血兼瘀或出血初期,不宜单独使用凉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宜少佐行气、活血之品,以免凉遏恋邪留瘀。
前人经验认为止血药炒炭后止血作用更佳,李时珍曰:“烧灰

诸黑药,皆能止血。”一般而言,炒炭后药味多苦、涩,止血作用增强,另外有些寒凉性的止血药,炒炭后改变药性,适应范围更广。但也不可一概而论,有些药物炒炭后反会影响止血效果,所以,是否要炒炭,应由医者根据药性、病证性质而定,不可拘泥。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本类药物药性寒凉,多入血分,归心、肝、脾经,具有清泄血分之火热而止血之效。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
本类药在应用时,若血热夹瘀出血,宜与化瘀止血药同用,或少佐化瘀行气之品;急性暴溢出血,可配收敛止血药同用,以加强止血之效;对虚寒性出血,原则上不宜用本类药,但在配伍温经止血、益气健脾之品后,可选择使用。
本类药物因性寒凉,易凉遏伤阳留瘀,用当中病即止,不宜过量久服。某些药物用鲜品捣汁内服,可增强清热凉血止血之效,部分药物可炒炭后用。

大 蓟
1.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
本品苦甘凉,入心肝血分,长于清血分热邪而凉血止血,为治血热妄行之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等出血证的要药,尤多用于吐血,咯血及崩漏。可用浓煎服,或用鲜品捣汁服;亦可配小蓟、侧柏叶等同用,如十灰散。
2. 散瘀解毒消痈――用于热毒疮痈。
本品又能散瘀解毒消痈,为治痈肿疮毒常用之品。治热毒疮痈,可单用,以鲜品为佳,每用鲜品捣汁服或捣敷患处,亦可与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

小 蓟
1.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出血证。
本品凉血止血之功似大蓟而力稍逊,用于血热妄行的咯血、衄血、吐血、尿血及崩漏等,因兼能利尿,故治尿血、血淋尤宜,常与侧柏叶、大蓟、白茅根、滑石等同用,如十灰散、小蓟饮子等。
2. 散瘀解毒消肿――用于热毒疮痈。
本品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用治热毒疮痈,可单用内服,亦可取鲜品捣烂敷于患处。

大蓟与小蓟功用对比
大蓟与小蓟均味甘性凉,入心、肝经,均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之效,治疗血热妄行之各类出血证及热毒疮疡。然大蓟凉血止血、散瘀消痈力均较小蓟强,多用治吐血、咯血、崩漏及热毒痈肿;小蓟药力较弱,但又兼利尿,擅治尿血、血淋。

地 榆
1. 凉血止血――用于各种血热出血证。
本品苦寒降泄,味酸收敛。功善凉血泄热,收敛止血。可用于各种血热出血证;因作用偏于下焦,故尤多用于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及崩漏等。
(1)治便血、痔血。多配槐花、栀子等同用。
(2)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可配黄连、木香等。
(3)治崩漏。常配生地、黄芩、蒲黄等同用。
2. 解毒敛疮――用

于水火烫伤,湿疹,皮肤溃烂。
本品有泻火解毒敛疮作用,为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并可用于湿疹,皮肤溃烂,痈疽肿毒。
(1)治烧烫伤。可单用研末,或配大黄研末,用麻油调敷。
(2)治湿疹,皮肤溃烂。可与苦参、大黄同煎,以纱布沾药汁湿敷,或配煅石膏、枯矾研末加凡士林调涂。
(3)治痈疽肿毒。对痈疽初起未成脓者,可单用捣敷,亦可与三七、田基黄等共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大面积烧伤,不宜外涂,以防鞣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槐 花
1.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
本品有凉血止血之功,可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痔血等,因其寒凉苦降,入大肠经,善清大肠之火热而凉血止血。故擅治便血、痔血等下部出血证。
(1)治吐血、衄血。常配仙鹤草、白茅根等同用。
(2)治便血、痔血。常与地榆相须为用;如大肠热盛,出血鲜红,可配山栀、黄芩等同用。
2. 清肝明目――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头痛。
本品入肝经,有清肝明目作用。用治肝火上炎之目赤头痛。常与夏枯草、黄芩、栀子、菊花等同用。现代用槐花煎汤代茶,治疗高血压和预防脑溢血有效。
用法:清热降火宜生用;止血宜炒用或炒炭用。

地榆与槐花功用对比
地榆与槐花均苦微寒,入肝、大肠经,均可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诸出血证,且善于清大肠之火,故尤多用于大肠火盛之便血、痔血,常相须为用。然地榆善清下焦血分之热,且兼收敛之性,止血之力较强,又善治妇女血热崩漏、月经过多;尚能解毒敛疮生肌,治水火烫伤、湿疹、疮疡及热毒血痢有效。而槐花还善清肝火,为治肝火上炎的头痛、目赤之良品。

侧 柏 叶
1. 凉血止血――用于各种出血证。
本品苦涩微寒,凉血止血之中兼有收敛止血之功,适用于各种出血证,尤以血热者为宜。
(1)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与鲜生地、鲜艾叶等同用,如四生丸。
(2)治肠风、痔血或血痢。可配槐花、地榆等同用。
(3)治虚寒性出血。可配艾叶、炮姜等同用。
2. 祛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证。
本品有清泄肺热,祛痰止咳之功。尤宜治肺热咳嗽,痰黄稠难咯之证,可单用,或配黄芩、瓜蒌等清肺化痰药同用。
此外,本品捣烂外敷,可治丹毒、痄腮、烫伤等外科疾患;制成酊剂外涂,还可治疗脱发及须发早白。
用法:止血多炒炭用,祛痰止咳生用。

白 茅 根
1.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
本品甘寒清利,有清热凉血止血作用。对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咳血、尿血及崩漏等出血证皆可选用,因兼能利尿,故尤多用

于尿血。可单用大量煎服,或配大蓟、小蓟、茜草根等同用,如十灰散。
2. 清热利尿――用于淋证,水肿,小便不利及湿热黄疸。
本品有清热利尿通淋之功,有利尿而不伤阴的特点,常用于热淋、血淋及水肿,也用于湿热黄疸。
(1)治热淋及血淋。可与小蓟、瞿麦、蒲黄等同用。
(2)治水肿、小便不利。可与车前子、赤小豆等同用。
(3)治湿热黄疸,小便短赤。可与茵陈蒿、玉米须、栀子等同用,以增强清热利湿退黄之功。
此外,本品兼能清肺胃蕴热而生津、止呕、止咳,尚可用于治热病烦渴,胃热呕逆及肺热咳嗽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30~60g,以鲜品为佳。亦可用鲜品捣汁服。

苎 麻 根
1.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
本品甘寒,入心肝血分,有凉血止血作用。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紫癜等,可单用煎服,亦可配其他止血药同用;若病情较重,出血不止,有气随血脱之象者,可与人参同用,如苎根散。现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效。
2. 清热安胎――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本品有清热止血安胎之效。凡怀胎蕴热之胎漏下血、胎动不安者,每持为要药,可单用,或配当归、阿胶等同用,如苎根汤。近代用治习惯性流产有效。
3.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痈,蛇虫咬伤。
本品有清热解毒之功。治热毒疮痈,蛇虫咬伤可用鲜根捣烂外敷,或与清热解毒药共用。
此外,本品尚有利尿作用,用于小便淋漓不畅、淋证、水肿等证。

荠 菜
1.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
本品甘淡而凉,入肝、脾经,有凉血止血作用。可用于各种血热出血证。
(1)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可与小蓟、侧柏叶等同用。
(2)治尿血。可用鲜品大量煎服。
(3)治崩漏。可配仙鹤草等量煎服,或配益母草、蒲黄等同用。
2. 清肝明目――用于肝经热甚之头痛目胀,翳障。
本品有清肝明目之功。用于肝经热甚之头痛目胀,翳障,可用鲜品烫熟食之,或配夏枯草同服;若兼见大便干燥者,可与决明子、生大黄等同用。
3. 清热利湿――用于湿热之泻痢,水肿,淋浊。
本品有清热利湿之效。用于湿热痢疾、泄泻、水肿、淋浊等证。
(1)治湿热泻痢。可单用,或配马齿苋、地锦草等同用。
(2)治湿热水肿、臌胀、淋浊。可单用,或配葶苈子、车前草等同用。

景天三七
1. 化瘀,止血――用于各种出血证。
本品甘微酸平,入肝心血分,既能凉血止血,兼可化瘀止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各种寒热出血均可选用。治吐血、咳血及鼻衄、崩漏等,可单用煎服,或鲜

品捣汁服。现代用本品制成糖浆或注射剂,用于消化道、肺及支气管出血和血液病出血有效,尤其对溃疡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好。
2. 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
本品有化瘀消肿止痛之功,用于跌打损伤,可用鲜品,以酒加红糖煎服,另以鲜品捣烂外敷。
3. 宁心安神――用于惊悸,失眠。
本品有宁心安神作用,用于惊悸,失眠,可用本品配猪心炖食。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本类药物既能止血,又能化瘀,能消散瘀血而止血,适用于因瘀血内阻而血不循经之出血证。本类药物经配伍后,也可用于其他类型出血证,且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此外,本类药物还可用于跌打损伤、瘀滞心腹疼痛、经闭、痛经等证。

三 七
1. 化瘀止血――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证。
本品又名田七,为广西、云南之特产药。其味甘微苦性温,入肺、胃经,既擅止血,又善化瘀,药效卓著,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之特点,诚为血证良药,广泛用于体内外各类出血证,对出血兼瘀者尤为适宜。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可单用本品内服或外敷,即有良效,亦可配花蕊石、血余炭等同用,如化血丹。
2. 消肿定痛――用于跌仆瘀肿疼痛。
本品有良好的活血消肿定痛之效,为伤科要药。凡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常列为首选药物。可单用本品内服外敷,亦可配当归、红花、土鳖虫等同用,如跌打丸、活血跌打散等。
此外,本品还广泛用于胸痹心痛、癥瘕、血瘀经闭、痛经及产后瘀阻腹痛诸证。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后遗症等,均取得满意疗效。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吞服,每次1.5~3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茜 草
1.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夹瘀之出血证。
本品苦寒降泄,专入肝经血分,既善凉血止血以治血热出血,又善活血祛瘀,尤宜于血热夹瘀之出血证。
(1)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可与大蓟、侧柏叶等同用,如十灰散;
(2)治大肠蕴热之肠风便血。可与黄芩、槐角等同用;
(3)治血热崩漏。可与生地、生蒲黄等同用。
2. 活血通经――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本品有活血通经作用,尤宜于妇科血瘀证;并可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1)治血枯经闭。配乌贼骨、雀卵、鲍鱼服;或配伍当归、红花、香附等同用。
(2)对跌打损伤及风湿痹痛。可单用泡酒服,或入复方配用。
用法:止血宜炒炭用;其他生用或炒用。

蒲 黄
1. 化瘀,止血――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证。
本品甘缓不峻,性

平无寒热之偏,既能止血,又能化瘀,不论属寒属热出血皆可选用,以出血属实夹瘀者尤宜。
(1)治血热出血。可单味冲服,或与白茅根、大蓟、小蓟等配伍。
(2)治虚寒性出血。可与炮姜、艾叶等同用。
(3)治创伤出血。可单用本品外敷。
2. 化瘀止痛――用于瘀滞心腹疼痛。
本品有化瘀止痛之功。治瘀滞胸痛、胃脘疼痛,以及产后瘀阻腹痛、痛经等证,常与五灵脂相须为用,即失笑散。
3. 利尿通淋――用于血淋。
本品有化瘀止血,利尿通淋之功。治热结膀胱,血淋涩痛,可与生地、冬葵子等同用,如蒲黄散。
此外,本品尚可用治重舌、木舌、舌胀满口、口舌生疮等,可研末撒患处。
用法:布包煎。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止血多炒用;化瘀多生用。
使用注意:孕妇慎服。

五 灵 脂
1. 化瘀止血――用于瘀血内阻之出血证。
本品苦咸温通疏泄,主入肝经血分,既有较好的化瘀止血作用,为治出血夹瘀之常用药。治妇女血瘀崩漏,月经过多,色紫多块,少腹刺痛,可单用炒后研末,温酒调服,亦可配三七、蒲黄、生地等同用。
2. 活血止痛――用于瘀血内阻诸痛证。
本品善活血止痛,为治血瘀诸痛的要药。凡心腹胁肋血滞诸痛,以及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均常选用。
(1)治脘腹疼痛如刺。每与蒲黄相须为用,即失笑散;也常与延胡索、没药、香附等同用,如手拈散。
(2)治经闭、痛经、产后腹痛。常与当归、益母草等同用。
(3)治骨折肿痛。常与乳香、没药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可治疗小儿疳积,常配砂仁、使君子、白豆蔻等同用,有消积杀虫之功,如灵脂丸;还可用于蛇、蝎、蜈蚣咬伤,能解毒消肿止痛,可内服,并配雄黄外敷。
用法:包煎。或入丸、散剂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血虚无瘀及孕妇慎服。“十九畏”认为人参畏五灵脂,一般不宜同用。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
本类药大多味涩,或为炭类,或质粘,长于收敛止血,且其性多平,或凉而不寒,无论热性出血或虚寒性出血均可用之。部分药物还有解毒敛疮、止泻止痢作用。
本类药味涩收敛,易留瘀恋邪,应用当以出血而无瘀者为宜,若有瘀血及实邪者,当慎用或配伍活血化瘀祛邪之品,使止血而不留瘀。本类药不宜多服,血停即止,且用量不宜过大。

白 及
1. 收敛止血――用于体内外诸出血证。
本品味涩质粘,为收敛止血要药,适用于内外诸出血证,主入肺胃经,故尤善治肺胃出血。
(1)治诸内出血证。可单用研末,糯米汤调服,即验方独圣散;
(2)治肺络受伤之咯血。若属肺阴不足者,常

配枇杷叶、藕节、阿胶等同用,如白及枇杷丸;若属肺气不足者,可与人参、黄芪等同用。
(3)治胃出血之吐血、便血。常与乌贼骨同用,即乌及散。
现代用治肺结核咯血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有良效,不仅止血,而且能促进病灶愈合。常与三七配伍同用,既可加强止血之功,又可避免留瘀之弊。
2. 消肿生肌――用于疮疡肿毒,烫伤及肛裂、手足皲裂等。
本品有消肿止肌敛疮之效,用治痈肿疮疡,初起者用之可消肿散结,已溃者用之可促进生肌敛疮,内服外用均佳。此外,尚可用于烫伤、肛裂、手足皲裂等。
(1)治疮疡肿毒。痈肿初起。可单用外敷,或与金银花、皂角刺、乳香等同用,如内消散;若痈肿已溃,久不收口,可研粉外敷,或与贝母、轻粉配伍外用。
(2)治烫伤、肛裂、手足皲裂。可用本品研粉,麻油调敷。
使用注意:外感咯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慎服。反乌头。

仙 鹤 草
1. 收敛止血――用于多种出血证。
本品味涩性平,功善收敛止血,广泛用于身体各部位出血之证,无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属血热妄行者,常配鲜生地、牡丹皮等同用;若属虚寒出血者,则宜配艾叶、党参等同用。
2.止痢――用于泻痢。
本品有收涩而止泻止痢、止血之效。治久泻久痢单用即效;治血痢,可与地榆、铁苋菜等同用。
3. 补虚――用于脱力劳伤。
本品有补虚强壮作用。对劳力过度所致脱力劳伤,神疲乏力者,可配大枣同用。
4. 杀虫――用于疟疾,滴虫性阴道炎。
本品有杀虫作用。治疟疾可单用;治滴虫性阴道炎之阴道湿痒,可煎取浓汁,冲洗阴道。
此外,本品尚可用于疮疖痈肿、痔疮肿痛,可外用,亦可内服。

紫 珠
1. 凉血收敛止血――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证。
本品苦涩凉,入肝、肺、胃经,既凉血止血,又善收敛止血。广泛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证,以血热者尤宜,尤多用于肺胃出血。
(1)治呕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及崩漏等。可单用,亦常配侧柏叶、大蓟、茜草等同用。
(2)治外伤出血及外科手术出血、拔牙出血。可单用研末敷掺或填塞,亦可煎水内服。
2. 清热解毒――用于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烧烫伤。
本品有清热解毒敛疮作用,用于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烧烫伤等证。
(1)治烧烫伤。可用煎液湿敷或研粉撒布创面。
(2)治痈肿、蛇伤。可用鲜品捣敷并煮汁内服。

棕 榈
收敛止血――用于各种出血证。
本品苦涩性平,收涩之性很强,为作用较强的收敛止血药,主治多种出血证,尤多用于崩漏,以无瘀滞者为宜。
此外,取其收涩之性,本品尚可

用于久泻久痢,妇女带下等证。
使用注意:出血兼有瘀滞、湿热下痢初起及带下有邪热者慎用。

鸡 冠 花
1. 凉血收敛止血――用于各种出血证。
本品甘涩凉,入肝、大肠经,既可收敛止血,又能凉血清热,可用于各类出血证,尤以下焦出血多用。
(1)治肠风下血、痔漏下血。可与地榆、槐花同用。
(2)治妇人崩中下血。可单用研末服,或配其他止血药及益气摄血之品同用。
2. 止泻,止带――用于泻痢,带下。
本品有收涩止泻止带作用。用治泻痢、带下。
(1)治久泻久痢。可与石榴皮、赤石脂等同用。
(2)治赤白带下。可与椿根皮、芡实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可敛疮消肿,治痔疮肿痛,痈疽疮疖等。

花 生 衣
收敛止血――用于各种出血证。
本品甘苦涩而平,入肝、脾经,功专收敛止血,寒热虚实之出血证皆可用。因其药力较缓,一般多作辅助用药。近年来广泛用于胃、肠、肺、子宫等内脏出血及手术出血,还用治血友病、类血友病、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顽固性出血证有效。

檵 木
1. 收敛止血――用于多种出血证。
本品甘苦涩平,入肝、胃、大肠经。善于收敛止血,可用于多种出血证。
(1)治咯血、呕血。可与大蓟、白及等同用。
(2)治崩漏,产后恶露不尽。可与茜草炭、鸡冠花等同用。
(3)治紫癜。可用鲜叶捣汁服。
(4)治外伤出血。可研末调敷。
现代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各类型子宫出血有效。
2. 清热解毒,止泻――用于泄泻,痢疾。
本品有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作用,用于泄泻,痢疾。可单用,亦可配伍黄连、木香、秦皮等同用。
此外,本品能清热解毒,以治疮疡湿烂、水火烫伤等证。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本类药物性多温热,能温内脏,益脾阳,固冲脉而统摄血液,从而达到温经止血之效。适用于脾不统血,冲脉不固之虚寒性出血证,如便血、崩漏、衄血、紫癜等,出血日久,色暗淡。此外,本类部分药物尚有温经散寒之功,可用于脾胃及下焦虚寒之呕吐、泄泻、腹痛、痛经、月经不调等。
在应用时,若属脾不统血者,当配伍益气健脾温阳药;若属肾虚冲脉失固者,宜配益肾暖宫补摄之品。
本类药性温热,热盛及阴虚火旺之出血忌用。

艾 叶
1.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证。
本品苦燥辛散,芳香温热,入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之功。善治虚寒性出血证,尤宜于崩漏、胎漏下血。
(1)治崩漏、妊娠下血。常与阿胶、地黄等同用,如胶艾汤。
(2)治中阳亏虚,统摄无权之吐血、衄血、便血。可与党参、黄芪、干姜等配伍。


若入大队凉血止血药中,也可用治血热出血,且多用鲜品,如四生丸。
2. 散寒止痛――用于虚寒性腹痛。
本品能暖气血而温经脉,逐寒湿而止冷痛,有温经散寒止痛作用。用治脾胃虚寒之腹痛及妇女宫寒腹痛、经行腹痛。
(1)治脾胃虚寒引起的腹中冷痛。可配干姜、陈皮等同用。
(2)治妇女宫寒腹痛、经行腹痛。可配香附、肉桂、吴茱萸等同用,如艾附暖宫丸。
另外,用熟艾叶入布袋兜于脐部,或将艾绒制成艾条、艾炷,点燃烧灸,能温煦气血,透达经络,散寒止痛。
3. 调经安胎――用于虚寒性的月经不调及胎动不安。
本品有散寒调经止痛,止血安胎作用。对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月经不调、痛经、宫冷不孕及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可配阿胶,用胶艾汤为基本方化裁治疗。
4. 祛湿止痒――用于泻痢霍乱,妇女带下,湿疹,疥癣。
本品苦温燥湿,能祛湿止痒。治泻痢、带下、湿疹瘙痒。
(1)治寒湿下注之泻痢、带下。单用即效,或配干姜、陈皮、苍术等同用。
(2)治皮肤湿疹、疥癣。可单用,或与黄柏、花椒、防风等煎水外洗,或配枯矾研末外敷。
此外,近年以本品治寒性咳喘,有止咳、祛痰、平喘之功。

炮 姜
1. 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等。
本品苦涩而温,主入脾经。有温经止血作用,为治疗脾阳虚、脾不统血之出血证的要药。可单用为末服之,亦可与艾叶炭、侧柏炭、乌梅炭等同用;临床亦常与人参、黄芪、附子等同用。
2. 温中止痛,温中止泻――用于虚寒腹痛,腹泻等。
本品既善温经止血,又善温中止痛、止泻,用于虚寒腹痛,腹泻等。
(1)治中焦虚寒,脾胃不和,腹痛吐泻。可与人参、白术等同用。
(2)治脾肾阳虚,腹痛久泻。可配炮附子、煨肉豆蔻等同用,如火轮丸;
(3)治产后血虚寒凝,小腹疼痛。可与当归、川芎等同用,如生化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