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进入“电气时代”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进入“电气时代”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进入“电气时代”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进入“电气时代”导学案新人教版

参考答案:

展示交流

1、爱迪生、卡尔·本茨、莱特兄弟等

2、电的发明和应用、汽车的发明等

合作探究

①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②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③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拓展提升

我们应该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要于趋利避害,尽可能利用和扩大其有利的方面,回避和缩小其不利之处。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达标测试

C B B A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说课稿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是岳麓版九年级上册第19课,它讲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气时代”)的起因和部分成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这次革命在继承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的基础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造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学好本课有利于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同时也为第六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作了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标志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发明实用发电机格拉姆发明实用电动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电器,成为“发明大王”电车发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贝尔发明电话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电讯时代到来 ①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②通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通过回顾物理学知识,理解历史内容,培养学生的跨科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理解和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和主要内容。 ②运用物理学的有关知识,理解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原理 ③联系生活和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本课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④从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技术的发明,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述的有关电的发现发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坚持不懈、勇于探索、追求真 理、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②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科技是把双刃剑,使学生认识到科技的发展也会带来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3)、重点、难点 重点:电力的开发和利用,电讯业的兴起。 依据: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变化,它促成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电讯业的兴起为迅速和远距离交流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人类通讯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依据:由于教材仅有几句话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提供的素材十分有限,学生难以深入感知,教学中需要适当补充有关材料,调动学生合理想象,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说学情: 本次授课对象是初三的学生,思维活跃,学习能力较强。课堂上教师应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其积极性,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对于工业革命,学生应该并不陌生,前边我们已经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

初三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中考真题汇编

第2019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2019 湖北省荆门市】14.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当时工业和交通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并仍然影响着当今社会发明创造的是 A.内燃机的发明 B.汽车的问世 C.计算机的研制 D.蒸汽机的改良 【2019江苏盐城】2019878年美国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煤气灯也随之被淘汰。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蒸汽机的改良 B、内燃机的出现 C、电的发明和应用 D、汽车的应用 【2019达州】23.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应指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法国大革命 【2019成都】17.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电力的广泛运用 B.电讯技术的兴起 C.内燃机的发明 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2014巴中】29. 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 ) A.瓦特 B.福特 C.莱特兄弟 D.爱迪生 【2014雅安】8.图2为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图 中石油产量的变化主要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A.珍妮机的发明与使用 B.电灯泡的发明与使用 C.飞机的发明与使用 D.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 【2014年临沂市】21. 在国际上,该品牌(图7)通常被简称为 “梅赛德斯”(Mercedes),而中国内地称其为“奔驰”,台湾译为“宾 士”,香港译为“平治”。该品牌汽车发明于 A.德国B.美国 C.英国D.法国 【2014年潍坊】17.飞上天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最早借 图7 梅赛德斯-奔驰助非凡的翅膀帮助人们实现这一梦想的动力机是 A.蒸汽机 B.电动机C.内燃机 D.计算机 【2014年济宁市】14.下列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且顺序正确的是 ①卡尔·本茨制造汽车②瓦特发明蒸汽机③莱特兄弟制成飞机④史蒂芬孙制造火车机车⑤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⑤②④ 【2014年济宁市】19.“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飞机的高度关注,与“飞机”有关的话题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出现在

“电气时代”的到来

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1)掌握电作为新能源登上人类生活舞台的基本概况。 (2)了解电力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 (3)知道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2、能力培养 (1)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 (2)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2)通过讲述,使学生明确科学技术的发明,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 电的运用及其影响和“发明大王”爱迪生。 教学难点 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需进一步引导。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今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器有哪些吗?请自己在本子上写写看看你们谁知道的最多?......(提问生来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电做能源来驱动,如果今天没电的话,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会收到什么影响呢?(生可能会答晚上会变的漆黑、上课不能正常进行、父母无法洗衣做饭、工厂无法正常加工生产等等),可见电力对我们这个时代太重要了!那我们是什么时候进入电气时代的呢,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电气时代的到来》。 新课教学 阅读教材、探讨问题(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师先读题,后书写全部板书) 1、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事件、最大影响、策源地。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清洁、便利的新能源是什么?为新能源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什么理论?标志性的技术发明是什么? 3、电力的应用及其影响: (1)生活方面:举例说明。 (2)生产方面:四大新型支柱产业是指...... 4、“发明大王”是谁,头衔由来?他的名言及其启示是什么? 巩固学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核心内容: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影响:由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策源地:美、德(并在图中找出在哪个大洲上,认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几个资本

19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9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蒸汽机的发明及其重要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标志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发明实用发电机格拉姆发明实用电动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电器,成为“发明大王”电车发明人类进人电气时代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贝尔发明电话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电讯时代到来 ①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结台时代背景分析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③通过回顾物理学知识.理解历史内容.培养学生的跨科综合能力。 ④通过选做有关电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讨论第二状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有哪些异同,理解和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和主要内容。 ②运用物理学有关知识,理解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原理。 ③联系生话和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本课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④从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技术的发明.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述的有关电的发现发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分析爱迪生等发明家取得成功的客观条件,理解社会的支持和保护对个人成功的作用.使学生树立不仅关心自我发展.还要关心社会进步的现代意识。 ③分析法拉第等科学家、发明家取得成功的个人因素,学习他们造福社会、热爱科学、虚心好学、勤干实践、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我们前面学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什么时候.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影响如何?共同回顾后,教师指出:19世纪中后期,又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主要内容有哪些?特点如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教学新课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提问: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在19世纪中后期。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后,教师结合重点难点分析进行讲评。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教学设计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 2.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航海路线示意图,并能列表对几位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比较。 3.学习航海家们的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来源:学,科,网Z,X,X,K] 比较几位航海家开辟的新航路 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0b16573344.html,]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知道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可在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呢?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__贸易市场__。[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0b16573344.html,] 2.意大利人__马可·波罗__描绘的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既古老神秘,又富庶昌明,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3.15世纪中期,__奥斯曼土耳其帝国__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4.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__圆__的。 5.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

知识点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6.1487年,__迪亚士__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__好望角__。 7.1497年,__达·伽马__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__印度洋__,1498年到达__印度西海岸__。 8.1492年8月,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从西班牙出发,横渡__大西洋__。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__古巴__和__海地__。他把当地人称为“__印第安人__”,即印度人。 知识点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0b16573344.html,] 9.1519年,__麦哲伦__奉西班牙国王之命,船队穿越大西洋、__太平洋__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10.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__资本主义__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和__亚洲__、非洲、__美洲__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 阅读教材,说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 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掀起前往东方实现黄金梦的“寻金热”;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之间商路受阻。 探究二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及影响 1.阅读教材,找出新航路开辟中的几条主要航线,并尝试绘制航海路线图。 新航路: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辟的不经过地中海,而是绕过非洲或美洲到达亚洲的航路。①从欧洲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航线:迪亚士: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1497年,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②自欧洲向西环球航行:哥伦布: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麦哲伦:1519年,受西班牙国王之命,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1.知道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史蒂芬孙“旅行者号”机车的史实,理解蒸汽机的改进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了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史实,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2.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培养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重点 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 工业革命的影响。 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它的“威力”何在?让我们掀开这历史重要的一页——《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教师:17世纪时,英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他们强烈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那么工业革命的进行还需要什么条件? 史料1如图。 教师: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 学生:资金、原料、劳动力、技术、市场。 教师归纳: 史料2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教师: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学生:海外市场的扩大。 教师: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随着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2.开始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4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首先改进技术的是哪一生产部门?其中提高织布速度的发明是什么? 学生: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教师:织布速度的提高使得纱线供不应求,在此情况下,迫切需要改进纺纱技术,在此情况下出现的新发明是什么? 学生: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教师: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教师: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点燃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 思考:想一想当时我们国家的社会状况,假如珍妮机在当时的中国发明,情况会怎样?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有两种可能:即可能是昙花一现,也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而被欧洲人充分利用,但绝对不可能像当时英国人发明珍妮机那样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促使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和使用机器,带来了一场生产领域革命性的变化。原因是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封建专制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不能为新事物提供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阳光和足够的水分。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棉纺织业,这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教师:以前人们在进行生产时采用的主要动力是水力、风力、人力等,这些动力都存在明显缺陷,如风力,它不稳定,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有、有时没有。这种状况终于在200多年前被一个叫瓦特的人改变了,原因是他改良了蒸汽机。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教师:投影出示瓦特与他改进的蒸汽机的图片,请学生讲述瓦特与改进蒸汽机的故事。 (学生可自由发挥,重在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毅力的教育,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中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教师: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有何价值? 学生: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工厂的发展。 教师: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学生: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教师:瓦特改进蒸汽机后,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应运而生,交通运输等部门使用蒸汽动力后,生产效率获得飞速发展,在交通工具的革新上有哪些成就?我们一起来学习下一目。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采取合作的形式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相关的图片、故事、文字、FLASH动画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充分展现历史,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通过辩论题的设置,调动学生在课外搜集、整理、归纳资料,学会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并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品质。 (2)通过讲述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然后进行发明创造的事实,让学生认识到“只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的道理,进而培养学生努力奋斗、积极探索的精神品质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猜谜语导入

出示谜语,学生猜。教师总结:电灯和电话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从此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①一根藤儿连万家,家家开出幸福花,花儿夜夜放光芒,工作学习需要它。 ②没嘴会说话,没手会摇铃,相隔千万里,说话能听清。 【活动】自主合作学习本课基本内容 一、学生阅读全篇,自己在书上圈点勾画出答案,之后小组合作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 1. 开始时间: 2.新能源:--------- 和----------- 3.电力技术方面领先国家:------和------- 4.时代特征: 5.由于------与--------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日益广泛应用。 6. 主要标志:———和———的广泛应用. 7.期间的重要发明与发明者及其影响? 8.启示? 二、学生展示答案,师生集体订正。 【活动】探究“电力是广泛被应用的” 电力是怎样被广泛应用的? 1、学生们看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视频 2、教师介绍: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而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得以广泛应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早期的发电机存在许多的缺点,到70年代发电机才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电力开始带动机器成 为取代蒸汽的新能源。 3、比较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哪些优点? 【活动】了解电力广泛应用后,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 1、80年代,随着远距离输电方法的试验成功,电力被广泛应用。 了解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教案

备课活页纸 第三单元共8 课时 课题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课型新授第16 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能力 培养目标 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美国的领土扩张;美国南北经济发展的概况;南北矛盾 的激化;内战的经过;内战的影响。 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 1、通过对美国内战原因、经过和结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内战对美国影响 巨大:取消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 2、通过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情感、态度、 价值观培养 目标 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和他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的认识,了解生 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基本观点,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 重点美国领土的扩张。美国内战。授课日期班级节次 11、14 4、5、6、7课 难点美国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1、2、3、4班 11、15 3、4 手 段 讲述法;讲解法;历史情境设计法:讨论法。5、6班 教学内容(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今 天将要介绍的人物是在美国发展进程中占有突出地位 的一位总统,他的名字叫林肯。(通过课件展示林肯的 画像)林肯的名字是和美国南北战争联系在一起的。今 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美国内战 讲授新课 美国独立后建立的是资本家和种植园奴隶制的联 合政权。他们有分歧,但在对外扩张的问题上却取得了 高度一致。美国独立后不久就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一、工厂主与种植园主的冲突 1、领土扩张 美国是怎样扩张领土的,它采取了哪几种方式呢?经过半个多世纪,美国通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先后从法国、墨西哥、俄国手中夺取了大片领土,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当然美国向西扩张的过程,也是驱赶、屠杀印第安人和侵占他们仕地的过程。这样,今天美国的版图形成了。 2、南北矛盾(板书) (1).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展示《美国的领土扩 张》一页。 学生有感性认识

第21课_人类迈入“电气时代”_导学案课件

I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爱迪生及其成就,汽车及飞机的发明和使用。 (2 )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过程,采用分组导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电力的应用,认识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2)学习“发明大王”爱迪生的事迹,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激励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教师指出:今天这节课要了解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又 一次重大飞跃,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情况。 【自主预习】 1、电力在什么时候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2、随后发明了哪些电器和电力交通工具? 3、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

4、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 5、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作“发明大王”? 6汽车的动力机器是什么?第一辆汽车在什么时候、由谁试制成功? 7、飞机在什么时候、由谁发明制成? 【合作探究】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教师简洁、生动、形象讲授电力发明、发展过程,为学生学习本课积累感性认 识,并提问:“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1、发明大王“爱迪生”: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讲故事活动,“谈谈你所知道的爱迪生”让学生尽己所知,畅谈爱迪生的感人事迹及其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启示。 2、组织学生讨论“动脑筋”体会电力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3、教师提问:“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开放性话题,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 到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使本节知识得到提升。结合图《早期的电话.》讲授“早期的电话”,注意指出其既属于电力应用,又属于新信息工具,让学生简单了解就行,不必过多介绍。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多媒体出示老式汽车的资料图片,以及汽车发明前欧洲城乡利用马车做交通工具的资料。提问: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有哪些优越性?组织学生讨论,师生归纳:a 汽车有新型的动力。b汽车体积小、速度快等。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亲身体验,讨论汽车的大量使用,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从中感悟科技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师生归纳:汽车给人类带来的 (积极)影响(略) 3、飞机的发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自由阅读卡”的内容,观察“飞艇”,“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飞机设计师冯如在飞机研制方面的成就。 4、让学生思考:“飞机给人类带来的(积极)影响?” 【小结提升】 指导学生从开始、表现及影响三个方面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练习-新人教版

第20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练习 (课堂)(2015·江苏苏州)17. 下列关于右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③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课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为伦敦电力供应公司1894年发行的货物表,上面登有家电的信息

材料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材料三:1901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10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美、德等国的大钢铁厂雇佣工人一般多达数千人乃至万余人。美孚石油公司拥有从采油、炼油到运输、销售的几乎所有石油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部门,它生产的石油一度占美国市场的90%以上,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市场。 (1)从材料一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两点即可)(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3分)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政治方面的影响。(1分) 知识梳理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③交通工具: 和,被誉为“”。 选择题 ()1.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A.珍妮机的发明 B.火车机车的发明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 ()2.以电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原子时代” ()3.因1885年成功试制汽车而被称为“汽车之父”的是 A.瓦特 B.史蒂芬孙 C.爱迪生D.卡尔·本茨 ()4.在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在交通工具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交通工具中属于美国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是 A.火车 B.轮船 C.飞机 D.汽车 ()5.今年上半年,利比亚动乱升级和中东局势紧张,推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石油成为世界主要能源之一源于哪项科技发明。 A.计算机B.内燃机 C.发电机D.蒸汽机 ()6.“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这句话中的“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爱迪生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1.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A.地圆学说流行 B.中国的指南针导航技术传入欧洲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日趋扩大 D.欧洲人渴望到东方追逐财富 2.下面的知识结构图适合于说明() A.文艺复兴的原因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佛教对外传播的过程D.亚历山大东征路线 3.14世纪以来,欧洲人非常渴望到东方寻找黄金,从而掀起了寻金热。最先组织寻找黄金的国家是() A.意大利、英国B.葡萄牙、西班牙 C.荷兰、英国D.意大利、葡萄牙 4.1497年,葡萄牙王室派达·伽马率领船队沿西非海岸继续航行,寻找新的航线。最终达·伽马船队开通了() A.从欧洲通往美洲的航线B.从欧洲通往东非的航线 C.从欧洲通往印度的航线D.环球的航线 5. “1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最奇异的远航”是指() A.迪亚士船队的远航 B.达·伽马船队的远航 C.哥伦布船队的远航

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 6.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倡导人文主义 B.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C.发现了美洲大陆 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比较 (1)指出材料一图中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路线。根据材料二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2)从远航的目的方面,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之处。 (3)郑和船队成功远航和新航路的成功开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五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标志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发明实用发电机格拉姆发明实用电动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电器,成为“发明大王”电车发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贝尔发明电话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电讯时代到来 ①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通过回顾物理学知识,理解历史内容,培养学生的跨科综合能力。 ③通过回顾物理知识,理解历史内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④通过要求学生课后选做有关电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有哪些异同,理解和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和主要内容。 ②运用物理学的有关知识,理解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原理 ③联系生活和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本课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④从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技术的发明,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述的有关电的发现发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分析爱迪生等发明家取得成功的客观条件,理解社会的支持和保护对个人成功的作用,使学生树立不仅关心自我发展,还要关心社会进步的现代意识。 ③分析法拉第等科学家、发明家取得成功的个人因素,学习他们造福社会、热爱科学、虚心好学、勤于实践、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电能的利用和电讯业的兴起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去年5月1日,世博会在我国上海举行,世博会主要展示人类文明成果,同学们有没有参观过世博会啊?今天,我就带大家参观世博会,当然,不是上海世博会,而是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 1933年世博会的主题是“一个世纪的进步”,是对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一次总结,它开创了主题展示的先河。芝加哥世博会专门开辟了科技展区,主办方要求所有的参展方聚焦科学的主题,将展品与主题挂钩。 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板书)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板书)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过程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同步作业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15课探寻新航路同步作业 一、选择题 1.15世纪,蓝色海洋的奥秘诱惑着欧洲的水手扬帆出海,大航海时代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这一时期,“欧洲的水手扬帆出海”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欧洲地理学的发展 C.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D.《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描述 2.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开始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这一时期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哪项发明促进了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 A.印刷术B.“罗盘”导航技术 C.造纸术D.火药 3.迪亚士的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途中遇到风暴,一度远离海岸,当船队再次看到陆地时,船员发现,陆地的走向已经不是向南……这里是非洲的最南端,迪亚士把它命名为“风暴角”。“风暴角”即() A.印度B.美洲 C.好望角D.菲律宾群岛 4.哥伦布在他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大量的金子可以使国王在三年之内准备和实现收复圣地的事业。这样,我就向国王陛下表示,我希望看到能把我这次航行的收入,用于收复耶路撒冷。”可见,哥伦布此次航行的直接目的是() A.寻求大量黄金B.“发现”美洲新大陆 C.完成环球航行D.收复耶路撒冷 5.15世纪时,欧洲人十分渴望到东方发财,哥伦布偏偏“背道而驰”,坚持认为向西航行也可以到达东方,支持他这一信念最重要的因素是() A.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B.他得到了航海地图 C.郑和航海也是向西D.地圆学说 6.1492年的一段航行日记:“星期日,10月28日,我就因此便去寻找在西南方向海岸的古巴岛,向着该岛的最近点出发。12月6日,人们来到美丽的海地岛。”据此推断,该航行日记记录的是() A.迪亚士航行B.哥伦布航行 C.达·伽马航行D.麦哲伦航行

电气时代

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核心内容】新兴工业不断涌现,垄断资本主义到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但出现不平衡。 【阶段特征】 1、总体特征:大企业时代到来,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度(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2、政治: (1)垄断资产阶级开始干预国家政治。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2)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更加健全,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日、德是个别、暂时现象); (4)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亚洲觉醒:中国、印度、土耳其) (5)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合法斗争为主,经济斗争为主,有组织的斗争增加。 3、经济:二次工业革命(美德:迅速。英法:缓慢。日俄: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产生垄断(组织),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4、思想: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爱迪生与电的应用,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20世纪初));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印象派绘画与音乐(德);现代主义、电影和电视)。 5、对外: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2)主要资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背景条件

四、影响 二、垄断的产生和发展 (一)背景: 1、资义发展,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2、资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3、少数大规模企业为追求高额利润,放弃自由竞争原则,控制商品生产、价格和市场;(二)产生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1929——1933年弊端显露; 2、途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3、方式:兼并、联合、购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优秀教案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教学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赤道附近的海水会“沸腾”,南方炎热,生命无法存在。平静时,大海像一个温柔的母亲,可当它时,强大海流便形成白色汹涌的漩涡,排空的巨浪将船只顷刻掀入海底,这个魔窟的世界会将人推入万劫难逃的地狱。长期的海上航行会陷入生活的困境,老鼠、牛皮、木屑、令人作呕的臭水成为生存的支柱,孤独无时不在,坏血病一次次将生命带入绝境。虽然航行如此艰难,探寻新航路的热潮还是出现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一)鸦片走私 1.图片展示: 2.教师提问:结合图片提问,图画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女主人手下的书是什么书?她的目光在看什么?说明了什么?

提示:图中男主人公正在数金币和银币。他身边的女主人在看着他或者帮着他数钱。在当时的情况下,女主人会读《圣经》或祈祷用的书,总之是与宗教有关的书。女主人并没有专心致地读书,而是眼睛紧紧地盯着丈夫手中的钱币,这说明他们喜爱金钱,渴求金钱,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宗教信仰。这幅图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普遍的一种心态就是对金钱的崇拜。 3.问题思考:结合上述图片并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提示: (一)原因——必要性 (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出现(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直接原因) (4)政治原因:葡萄牙和西班牙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5)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二)条件——可能性 客观条件: (1)造船技术的进步 (2)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的应用 (3)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流行 主观条件:驱使欧洲人远涉重洋、不畏艰险去探寻新航路的除了有黄金的魔力(物质利益的诱惑)外,还有无形的精神动力。 (1)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3)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 目标导学二: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1.教师讲述: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而把发现新航路的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发现的时代”。 3.教师提问: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能走在开辟新航路的前列? ①地理位置处于大西洋沿岸; ②掌握了航海技术; ③是中央集权国家,侈奢享乐需要; ④人文主义思想提供了精神动力; ⑤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案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标导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