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模电—实验三、共射放大电路测试仿真(模板)2018-02-26 (1)

北邮模电—实验三、共射放大电路测试仿真(模板)2018-02-26 (1)
北邮模电—实验三、共射放大电路测试仿真(模板)2018-02-26 (1)

实验三共射放大电路计算、仿真、测试分析报告

(请在本文件中录入结果并进行各类分析,实验结束后,提交电子文档报告)

实验目的:

掌握共射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计算、仿真、测试方法;掌握电路主要参数的计算、中频时输入、输出波形的相位关系、失真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掌握获得波特图的测试、仿真方法;掌握负反馈对增益、上下限截频的影响,了解输入输出间的电容对上限截频的影响等。

实验设备及器件:

笔记本电脑(预装所需软件环境)

AD2口袋仪器

电容:100pF、0.01μF、10μF、100μF

电阻:51Ω*2、300Ω、1kΩ、2kΩ、10kΩ*2、24kΩ

面包板、晶体管、2N5551、连接线等

实验内容:

电路如图3-1所示(搭建电路时应注意电容的极性)。

图3-1实验电路

1.静态工作点

(1)用万用表的β测试功能,获取晶体管的β值,并设晶体管的V BEQ=0.64V,r bb’=10Ω(源于Multisim模型中的参数)。准确计算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I BQ、I EQ、V CEQ,并填入表3-1)(静态工作点的仿真及测量工作在C4为100pF完成);

主要计算公式及结果:

晶体管为2N5551C,用万用表测试放大倍数β(不同的晶体管放大倍数不同,计算时使用实测数据,并调用和修改Multisim中2N5551模型相关参数,计算静态工作点时,V BEQ=0.64V)。静态工作点计算:

(2)通过Multisim仿真获取静态工作点(依据获取的β值,修改仿真元件中晶体管模型的参数,修改方法见附录。使用修改后的模型参数仿真I BQ、I EQ、V CEQ,并填入表3-1);

(3)搭建电路测试获取工作点(测试发射极对地电源之差获得I EQ,测试集电极与发射极电压差获取V CEQ,通过β计算I BQ,并填入表3-1);

主要测试数据:

4

(4)对比分析计算、仿真、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

分析:可以发现,这三组数据基本吻合,测试值均高于计算值和仿真值,而仿真值比较接近计算值。产生误差得原因可能是实测中在数据的读取时出现读数误差。

2.波形及增益

(1)计算电路的交流电压增益,若输入1kHz 50mV(峰值)正弦信号,计算正负半周的峰值并填入表3-2中(低频电路的仿真及测量工作在C4为100pF完成);

主要计算公式和结果:

输入峰值为50mV的正弦交流信号时,输出电压峰值为:

(2)Multisim仿真:输入1kHz 50mV(峰值)正弦信号,观察输入、输出波形(波形屏幕拷贝贴于下方,标出输出正负半周的峰值,将输出的峰值填入表3-2中);

(3)实际电路测试:输入1kHz 50mV(峰值)正弦信号,观察输入、输出波形(波形屏幕拷贝贴于下方,标出输出正负半周的峰值,将输出的峰值填入表3-2)。(信号源输出小信号时,由于基础噪声的原因,其信噪比比较小,导致信号波形不好,可让信号源输出一个较大

幅值的信号,通过电阻分压得到所需50mV峰值的信号建议使用51Ω和2kΩ分压)

4

(a)仿真与测试的波形有无明显饱和、截止失真;

答:有失真,但是不是很明显,负半周相对失真严重些。

(b)仿真与测试波形正负半周峰值有差异的原因;

答:因为存在非线性失真。

(c)输出与输入的相位关系:

答:反相;

(d)计算、仿真、测试的电压增益误差及原因;

答:主要还是读数的处理上存在误差,也有可能是元器件在实际插电路时存在接触电阻等引起误差(猜测)。

(e)其他……。

3.大信号波形失真

(1)Multisim仿真:输入1kHz 130mV(峰值)正弦信号,观察输入、输出波形(波形屏幕拷贝贴于下方)(低频大信号的仿真及测量工作在C4为100pF完成);

(2)实际电路测试:输入1kHz 130mV(峰值)正弦信号,观察输入、输出波形(波形屏幕拷贝贴于下方);

(3)分析对比仿真与测试的波形,判断是饱和失真还是截止失真。

分析:我的晶体管在130mV输入峰值电压时并未出现明显失真,但是负半周峰值绝对值和正半周的峰值相差增大。后来调大输入峰值,比如50V,输出的波形类似脉冲波,出现严重截止失真。

4.频率特性分析

4.1 C

为100pF时电路的频率特性分析

4

(1)Multisim仿真频率特性,给出波特图(波特图屏幕拷贝贴于下方,标定中频增益、上

限截频、下限截频,并将数值填入表3-3)

标定中频增益、上限截频、下限截频,并将数值填入表3-3)

(3)对比分析仿真与测试的频率特性:

对比分析:

为0.01μF时电路的频率特性分析

4.2 C

4

(1)Multisim仿真频率特性,给出波特图(波特图屏幕拷贝贴于下方,标定中频增益、上限截频、下限截频,并将数值填入表3-4)

(2)利用AD2的网络分析功能实际测试频率特性,给出波特图(波特图屏幕拷贝贴于下方,标定中频增益、上限截频、下限截频,并将数值填入表3-4)

(3)对比分析仿真与测试的频率特性:

表3-4 0.01μF电路频率特性

对比分析:

电容不同时电路的频率特性分析与比较

4.3 C

4

思考扩展:在本实验中,三极管2N5551C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存在电容C4,在实验中,C4

在电路中起着什么作用,其电容大小是否会对电路造成影响,造成了什么影响?

5.深度负反馈频率特性分析

将发射极电阻R3和R4对调位置(即:改变交流负反馈深度,但静态工作点不变)。计算中频增益:

为100pF时深度负反馈电路的频率特性分析

5.1 C

4

(1)电路中C4为100pF时,Multisim仿真频率特性,给出波特图(波特图屏幕拷贝贴于下方,标定中频增益、上限截频、下限截频,并将数值填入表3-5)

(2)利用AD2的网络分析功能实际测试频率特性,给出波特图(波特图屏幕拷贝贴于下方,标定中频增益、上限截频、下限截频,并将数值填入表3-5)

(3)对比分析仿真与测试的频率特性(含R3和R4未对调前的数据):

表3-5 100pF电路加深反馈前、后的频率特性对比

分析加深负反馈前后仿真与测试的指标差别,包括前后增益的变化、前后上下限截止频滤的变化等。

5.2 C

为0.01uF时深度负反馈电路的频率特性分析

4

(1)电路中C4为0.01uF时,Multisim仿真频率特性,给出波特图(波特图屏幕拷贝贴于下方,标定中频增益、上限截频、下限截频,并将数值填入表3-6)

(2)利用AD2的网络分析功能实际测试频率特性,给出波特图(波特图屏幕拷贝贴于下方,标定中频增益、上限截频、下限截频,并将数值填入表3-6)

(3)对比分析仿真与测试的频率特性(含R3和R4未对调前的数据):

表3-6 0.

滤的变化等。

6.计算、仿真、测试共射放大电路过程中的体会。

体会:

1、实验中出现问题时,应该结合所学理论知识,静下来分析原因。比如

电路的搭建过程中,电路未接通,需要仔细检查每条通路。

2、学会使用AD2了,体验到熟能生巧的奇妙感觉,AD2在实验过程中用

得次数多了,慢慢就从生疏变得熟练了。

3、感觉将所学的课本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很好。就是还不

能很好的将理论和实际进行灵活转化,需要多进行实验以训练相应能

力。

附录:Multisim中晶体管模型参数修改表:

调用2N5551晶体管模型,修改晶体管的相关参数(见下表,除表中各项需要修改外,其他不变)

北邮模电—实验三、共射放大电路测试仿真(模板)2018-02-26 (1)

实验三共射放大电路计算、仿真、测试分析报告 (请在本文件中录入结果并进行各类分析,实验结束后,提交电子文档报告) 实验目的: 掌握共射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计算、仿真、测试方法;掌握电路主要参数的计算、中频时输入、输出波形的相位关系、失真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掌握获得波特图的测试、仿真方法;掌握负反馈对增益、上下限截频的影响,了解输入输出间的电容对上限截频的影响等。 实验设备及器件: 笔记本电脑(预装所需软件环境) AD2口袋仪器 电容:100pF、0.01μF、10μF、100μF 电阻:51Ω*2、300Ω、1kΩ、2kΩ、10kΩ*2、24kΩ 面包板、晶体管、2N5551、连接线等 实验内容: 电路如图3-1所示(搭建电路时应注意电容的极性)。 图3-1实验电路 1.静态工作点 (1)用万用表的β测试功能,获取晶体管的β值,并设晶体管的V BEQ=0.64V,r bb’=10Ω(源于Multisim模型中的参数)。准确计算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I BQ、I EQ、V CEQ,并填入表3-1)(静态工作点的仿真及测量工作在C4为100pF完成); 主要计算公式及结果:

晶体管为2N5551C,用万用表测试放大倍数β(不同的晶体管放大倍数不同,计算时使用实测数据,并调用和修改Multisim中2N5551模型相关参数,计算静态工作点时,V BEQ=0.64V)。静态工作点计算: (2)通过Multisim仿真获取静态工作点(依据获取的β值,修改仿真元件中晶体管模型的参数,修改方法见附录。使用修改后的模型参数仿真I BQ、I EQ、V CEQ,并填入表3-1); (3)搭建电路测试获取工作点(测试发射极对地电源之差获得I EQ,测试集电极与发射极电压差获取V CEQ,通过β计算I BQ,并填入表3-1); 主要测试数据: 4 (4)对比分析计算、仿真、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 分析:可以发现,这三组数据基本吻合,测试值均高于计算值和仿真值,而仿真值比较接近计算值。产生误差得原因可能是实测中在数据的读取时出现读数误差。 2.波形及增益 (1)计算电路的交流电压增益,若输入1kHz 50mV(峰值)正弦信号,计算正负半周的峰值并填入表3-2中(低频电路的仿真及测量工作在C4为100pF完成); 主要计算公式和结果: 输入峰值为50mV的正弦交流信号时,输出电压峰值为: (2)Multisim仿真:输入1kHz 50mV(峰值)正弦信号,观察输入、输出波形(波形屏幕拷贝贴于下方,标出输出正负半周的峰值,将输出的峰值填入表3-2中);

功能测试报告模板

功能测试报告模板

XXXX项目功能测试报告日期: 2016-××-××

文档修订记录 版本号日期撰写人审核人批准人变更摘要 & 修订位置V1.020160224 V2.020160301

目录 1 项目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编写目的 (4) 1.3术词及缩略语 (4) 2 系统概述 (4) 2.1功能概述 (4) 2.2系统业务流 (4) 2.3与其它系统间关系 (4) 3 测试设计 (5) 3.1测试准备 (5) 3.1.1 测试目标 (5) 3.1.2 测试范围 (5) 3.1.2.1. 功能测试 (5) 3.1.3 测试环境 (5) 3.1.4 业务流测试方法 (6) 4 测试用例 (6) 5 测试执行 (6) 6 测试结果分析 (6) 6.1测试需求覆盖率分析 (6) 6.2用例执行率 (6) 6.3按缺陷级别统计 (7) 6.4按缺陷类型统计 (7) 6.5缺陷分析 (7) 6.6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7) 7 测试总结 (7) 8 约束和假设 (7) 9 测试交付物 (7) 10 测试建议 (7)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对整个项目的描述、对被测系统的简要描述> 1.2编写目的 <阐本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实例:本测试报告为XXX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或达到XXX功能目标)。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1.3术词及缩略语 <详细解释本次测试涉及的专业用语和缩略语>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技术资料 [项目名称] 系统测试报告 1测试内容及方法 1.1测试内容 本次测试严格按照《软件系统测试计划》进行,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用户接受度测试等内容。 1.2测试方法 正确性测试策略、健壮性测试策略、接口测试策略、错误处理测试策略、安全性测试策略、界面测试策略 1.3测试工作环境 1.3.1硬件环境 服务端 数据服务器: 处理器:Inter(R) Xeon(R) CPU E5410 @2.33GHz×2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8G 硬盘空间:500G×2,RAID0 应用服务器: 处理器:Inter(R) Xeon(R) CPU E5410 @2.33GHz×2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8G 硬盘空间:500G×2,RAID0 客户端 处理器:Inter(R) Core?2 Quad CPU Q6600 @2.4GHz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2G 硬盘空间:200G 1.3.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客户端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6.0/7.0 GIS软件:ArcGIS Server 9.3 WEB服务:IIS6.0 2缺陷及处理约定 2.1缺陷及其处理 2.1.1缺陷严重级别分类 严重程度修改紧急 程度 评定准则实例 高必须立即 修改 系统崩溃、不稳定、 重要功能未实现 1、造成系统崩溃、死机并且不能通过其它方法实现功能; 2、系统不稳定,常规操作造成程序非法退出、死循环、通讯中断或异 常,数据破坏丢失或数据库异常、且不能通过其它方法实现功能。 3、用户需求中的重要功能未实现,包括:业务流程、主要功能、安全 认证等。 中必须修改系统运行基本正 常,次要功能未实 现 1、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不一致)。 2、数据状态变化时,页面未及时刷新。 3、添加数据后,页面中的内容显示不正确或不完整。 4、修改信息后,数据保存失败。 5、删除信息时,系统未给出提示信息。 6、查询信息出错或未按照查询条件显示相应信息。 7、由于未对非法字符、非法操作做限制,导致系统报错等,如:文本 框输入长度未做限制;查询时,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未做约束等。 8、兼容性差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如:使用不同浏览器导致系统部分 功能异常;使用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导致系统部分功能异常。 低可延期修 改 界面友好性、易用 性、交互性等不够 良好 1、界面风格不统一。 2、界面上存在文字错误。 3、辅助说明、提示信息等描述不清楚。 4、需要长时间处理的任务,没有及时反馈给用户任务的处理状态。 5、建议类问题。

东南大学电路实验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 实验报告 第二次实验 实验名称:弱电实验 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姓名:学号: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一:PocketLab的使用、电子元器件特性测试和基尔霍夫定理 一、仿真实验 1.电容伏安特性 实验电路: 图1-1 电容伏安特性实验电路 波形图:

图1-2 电容电压电流波形图 思考题: 请根据测试波形,读取电容上电压,电流摆幅,验证电容的伏安特性表达式。 解:()()mV wt wt U C cos 164cos 164-=+=π, ()mV wt wt U R sin 10002cos 1000=??? ? ? -=π,us T 500=; ()mA wt R U I I R R C sin 213.0== =∴,ππ40002==T w ; 而()mA wt dt du C C sin 206.0= dt du C I C C ≈?且误差较小,即可验证电容的伏安特性表达式。 2.电感伏安特性 实验电路: 图1-3 电感伏安特性实验电路 波形图:

图1-4 电感电压电流波形图 思考题: 1.比较图1-2和1-4,理解电感、电容上电压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对于电感而言,电压相位 超前 (超前or 滞后)电流相位;对于电容而言,电压相位 滞后 (超前or 滞后)电流相位。 2.请根据测试波形,读取电感上电压、电流摆幅,验证电感的伏安特性表达式。 解:()mV wt U L cos 8.2=, ()mV wt wt U R sin 10002cos 1000=?? ? ?? -=π,us T 500=; ()mA wt R U I I R R L sin 213.0===∴,ππ 40002==T w ; 而()mV wt dt di L L cos 7.2= dt di L U L L ≈?且误差较小,即可验证电感的伏安特性表达式。 二、硬件实验 1.恒压源特性验证 表1-1 不同电阻负载时电压源输出电压 2.电容的伏安特性测量

北京邮电大学 模拟电路实验

矿石收音机论坛?〓基础知识普及〓?面包板及其使用法 面包板及其使用法 面包板及其使用法 编者注:为了提高青少年的电子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业意识和创造技能,本刊(无线电)特约多年从事科普教育的特级教师,北京市有特殊贡献的专家孙心若撰写“电子控制技术入门”系列文章。他根据丰富的电子技术、发明创造教学体验,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进行有趣的“做中学”和“学中做”电路实验,引导青少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获得“操作”体验,熏陶科学情感、发展技术能力,特别提供电子技术发展信息,增强创新意识并为他们展示创造能力营造条件。在内容选择上以电子控制技术内容为中心,以基本电路实验为基础,以数字集成电路为重点,并涉及实验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及技能技巧,同时介绍青少年感兴趣的一些电子器件、小制作和小发明实例。配刊光盘中将用活动图像的形式讲解和演示这些电路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光盘中还加入了一些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一、什么是"面包板"? 1.面包板的构造 面包板即"集成电路实验板",就是一种插件板,此"板"上具有若干小型"插座(孔)".在进行电路实验时,可以根据电路连接要求,在相应孔内插入电子元器件的引脚以及导线等,使其与孔内弹性接触簧片接触,由此连接成所需的实验电路。图1为SYB—118型面包板示意图: 为4行59列,每条金属簧片上有5个插孔,因此插入这5个孔内的导线就被金属簧片连接在一起。簧片之间在电气上彼此绝缘。插孔间及簧片间的距离均与双列直插式(DIP)集成电路管脚的标准间距2.54mm相同,因而适于插入各种数字集成电路。 2.面包板使用注意事项 插入面包板上孔内引脚或导线铜芯直径为0.4~0.6mm,即比大头针的直径略微细一点。元器件引脚或导线头要沿面包板的板面垂直方向插入方孔,应能感觉到有轻微、均匀的摩擦阻力,在面包板倒置时,元器件应能被簧片夹住而不脱落。面包板应该在通风、干燥处存放,特别要避免被电池漏出的电解液所腐蚀。要保持面包板清洁,焊接过的元器件不要插在面包板上。 3.面包板实验套材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简易版)

XXXX软件项目系统测试报告

1.引言部分 1.1项目背景 本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3-4句) 本测试报告为(系统名称)系统测试报告;本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及测试结果分析,描述系统是否达到需求的目的。 本报告预期参考人员包括测试人员、测试部门经理、项目管理人员、SQA人员和其他质量控制人员。 1.2参考资料 《XXXX需求说明书》 2.测试基本信息 2.1测试范围 2.2测试案例设计思路 根据上述测试范围测试点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3.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3.1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3.1.1测试组织 第 2 页共4 页

3.1.2测试时间 3.1.3冒烟情况 3.1.4测试用例统计 3.2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缺陷汇总: 列出本次实际发现缺陷数、解决的缺陷数、残留的缺陷数、未解决的缺陷数。 缺陷分析: 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按缺陷类型、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统计: 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就其功能分布、测试阶段进行统计,分析软件缺陷倾向及其主要原因: 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对残留缺陷对系统功能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对未解决问题对项目的影响(如有,列表说明) 4.测试结论与建议 4.1风险分析及建议 无 第 3 页共4 页

4.2测试结论 本项目根据业务需求及开发人员的反馈意见,覆盖了所有的测试需求及案例,均已在ST环境测试完成,有效案例一共xx个,执行率xx%,,成功率xx%,缺陷关闭率为xx%,目前缺陷均已修复并回归关闭; 综上所述,xx需求达到ST项目测试出口标准,本项目ST测试(通过/不通过),可以进行验收测试 5.交付文档 《xxx需求_系统测试计划》 《xx需求_测试案例》 《xx需求_ST测试报告》 第 4 页共4 页

通信公司国内省际数字电路测试报告

(一)国内省际数字电路测试报告模板 中国AA 省际数字电路开通测试报告 用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户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AA分公司

测试说明: 一、2M电路的开通测试,按照惯例一般采用30分钟测试: ●30分钟测试结果良好,可以认为被测电路正常; ●30分钟测试结果未达到测试标准,应重复测试一个60分钟; ●如仍有未达标准的情况,需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测试。 二、2M以上电路的开通测试,按照惯例一般采用24小时测试: ●24小时测试结果良好,可以认为被测电路正常; ●如有未达标准的情况,需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测试。 三、客户使用光纤接入时,要求完成光纤测试选项的测试内容。光纤测试选项中收光功率要求在设备性能指标之内。 四、环回传输时延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测试。 五、配合测试方提交省内延伸段的测试报告,主调局提交全程端到端测试报告。 六、测试参考指标如下:

数字用户电路开通测试报告 (配合测试方提供) 用户Z端地址

数字用户电路开通测试报告 (主测方提供)

中国AA 省际以太网数字电路开通测试报告 用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户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邮模电实验声控报警电路

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电路测量与设计实验》实验报告 题目:声控报警电路 姓名:李英民 学号:2014210579 班级: 2014211120 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016年 4 月

一、课题名称 声控报警电路 二、摘要及关键字 (一)摘要: 当今社会,对报警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子报警器应用于安全防范,系统故障,交通运输,医疗救护等领域,和社会生产密不可分。 本实验就针对声控报警电路进行设计和电路拼搭,通过实际面包板电路和仿真电路对报警电路的局部电路和整体电路两方面进行电路介绍和功能分析。并分析在实验中遇见的问题,困难及解决方法,最后总结本实验结束后的心得体验。 (二)关键字: 报警器;CD4011;无源蜂鸣器;LM358 三、设计任务要求 1、基本要求:在麦克风近处击掌(模拟异常响动),电路能发出报警声,持续时间大于5 秒。声音传感器用驻极体式咪头,蜂鸣器用无源压电式蜂鸣器 2、提高要求: A、增加报警灯,使其闪烁报警。 B、增加输出功率,提高报警音量,加强威慑力。 四、设计思路及总体结构框图 (一)设计思路: 驻极体式咪头作为声音传感器,将击掌产生的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微弱 的电信号经过反相放大器放大,放大信号进入同相比较器,比较器根据实验可以设置合理的比较电压 VREF,当放大信号高于比较电压 VREF 时,放大器输出高电平促发方波振荡器开始工作,振荡产生的方波经三极管放大即可驱动无源式蜂鸣器发出报警声音。但由于一次拍手产生的电信号只有短暂的信号,故还需要在比较器后加入延时电路,利用时间常数的特性来延长报警时间 (二)总体结构框图: 五、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

性能测试报告模版

目录 第1章概述 (1) 第2章测试需求分析 (1) 第3章测试场景设计 (4) 第1章概述 1.1目的 说明为什么要进行此测试;参与人有哪些;测试时间是什么时候;项目背景等。 编写此测试方案的目的是通过测试确认软件是否满足产品的性能需求,同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性能瓶颈,起到优化系统的目的。测试的依据是产品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如果用户没有提出性能指标则根据用户需求、测试设计人员的经验来设计各项测试指标。此模板使用于性能测试的方案设计和测试报告记录。 1.2名词解释 此方案中涉及的业务和技术方面的专业名词。 1.3参考资料 此方案参考和依据的所有文档。 第2章测试需求分析 2.1测试目的

说明此测试的目的。例如: 1、IAGW增加了短信过滤功能和鉴权功能,需要执行性能测试,得出系统的性能指标; 2、持续进行大压力测试,对系统进行稳定性测试。 2.2测试对象 说明被测试产品的名称,版本,特性说明。 比如: Product Name: IAGW License Version: v1.1 Build Date: 20060715 2.3系统结构 简要描述被测系统的结构。 2.4测试范围 2.4.1测试范围 如:XXXX系统各项性能指标,软件响应时间的性能测试、CPU、Memory的性能测试、负载的性能测试(压力测试) 2.4.2主要检测内容 如: 1. 典型应用的响应时间 2. 客户端、服务器的CPU、Memory使用情况 3. 服务器的响应速度 4. 系统支持的最优负载数量 5. 网络指标 6. 系统可靠性测试 2.5系统环境

说明测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 2.5.1硬件环境 2.5.2软件环境 2.5.2.1测试软件产品 主要说明被测试的软件产品模块名称和各模块分布情况。 2.5.2.2测试工具 说明所使用的测试工具。 第3章测试场景设计 3.1场景1 说明测试执行时的业务操作情况。相当于Use Case。不同场景下,将得到不同的测试结果。因此性能测试的结果必须与场景关联。例如: 测试IAGW在不与其他Server通讯的情况下,多用户并发访问交易响应时间<3秒的限制下,系统每秒钟处理的最大短信条数。 3.1.1测试目的 说明此场景测试的目的。例如: IAGW每秒钟处理最大短信条数。 3.1.2测试配置 说明该测试所使用的配置

系统测试报告(详细模板)

xxxxxxxxxxxxxxx 系统测试报告 xxxxxxxxxxx公司 20xx年xx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术语解释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系统简介 (2) 2.2测试计划描述 (2) 2.3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4) 3.1测试执行情况 (4) 3.2功能测试报告 (4) 3.2.1xxxx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2xxxxx模块测试报告单 (5) 3.2.3xxxxxxxx模块测试报告单 (5) 3.2.4xxxxxxx模块测试报告单 (5) 3.2.5xxxxx模块测试报告单 (5)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6) 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6) 3.5易用性测试报告 (7) 3.6安全性测试报告 (8) 3.7可靠性测试报告 (8) 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10) 4测试结论与建议 (11) 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11) 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11) 4.3测试结果分析 (11) 4.4建议 (11)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 xxxxxxxxxx公司 1.3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北邮模电简易晶体管图示仪实验报告

模拟综合实验 实 验 报 告 课题名称:简易晶体管图示仪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 学号: 指导老师:王丹志

2016.04.15 摘要 本报告主要介绍了简易晶体管图示仪的设计原理、部结构、设计框图及仿真电路图;并且给出了各个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原理、功能说明、电路图等;同时展示了实验中示波器上的波形和其他重要数据;最后分析了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还有对本次实验的结论与总结。 关键词:阶梯波、三角波、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

一.设计任务要求: 1.基本要求: 1)设计一个阶梯波发生器,f≥500Hz,Uopp≥3V,阶数 N=6; 2)设计一个三角波发生器,三角波Vopp≥2V; 3)设计保护电路,实现对三极管输出特性的测试。 2.提高要求: 1)可以识别NPN,PNP管,并正确测试不同性质三极管; 2)设计阶数可调的阶梯波发生器。 二.设计思路及总体结构框图: 1.设计思路: 本实验要求用示波器稳定显示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因此可用阶梯波和三角波对晶体管进行周期性扫描,并将结果以图示的方式显示在示波器上。 具体思路如下: 1)首先利用NE555时基振荡器产生符合条件的方波; 2)将方波输入到双运算放大器LF353中,其中一个运放作 为积分器产生锯齿波,另一个运放构成反相放大电路得 到合适幅值的三角波; 3)将方波作为时钟信号输入到四位同步二进制计数器 74LS169中,取其低三位输出作为地址输入到CD4051

的地址端,通过分压在CD4051的数据输入端输入等间 隔的电位值,CD4051作为数据选择器,根据输入的地 址对数据进行选择性输出,从而获得阶梯波; 4)将三角波输入到三极管的集电极,阶梯波作为基极电位 输入到三极管的基极作为扫描电压。通过示波器两通道 分别接集电极和射极,以X-Y模式显示晶体管的输入输 出特性曲线。 2.总体结构框图: 三.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设计: 1.方波电路: 1)原理:

(完整版)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暂定)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作为该系统测试的测试标准,内容关系到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技术解决方案。 1.2.系统概述 略 2.测试描述 2.1.测试范围与内容 我方(北京圆规创新公司)对XX公司“XX”项目进行测试,保证使用方的功能正确,保证系统核心模块的稳定和安全,为项目的验收提供参考。以此,本计划列出了在此次功能测试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内容和实施的方案及测试资源的安排,作为测试活动的依据和参考。 本次测试的对象为XX公司“XX”项目,测试范围为:略。 本次测试的主要内容有功能测试(含容错测试)、易用性测试。 2.2.测试依据 本次测试所依据的文档包含开发方提供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操作手册》、《用户手册》,《维护手册》,《设计文档》等相关开发文档。

并依据IT行业项目的通用标准,包括功能测试标准、缺陷标准、易用性标准。 对于项目的易用性标准,原则上由测试方提出易用性问题修改的建议,由开发方对测试方提交的问题进行确认。 3.测试解决方案 我公司针对用户方提出的测试要求,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经验,撰写测试技术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含了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类型,并分别介绍不同测试类型的内容和相关标准。 3.1.系统功能测试 实施系统功能测试,完成对被测系统的功能确认。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用户手册,将功能点转换为功能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保证所有功能点必须被测试用例覆盖。 测试用例的编写采用基于场景的测试用例编写原则,便于以使用者的角度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上兼顾正常业务逻辑和异常业务逻辑。测试数据的选取可采用GUI测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比较测试等测试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数据的组合,一般以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为主。 3.1.1.系统功能项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所有功能项进行测试(列表); 3.1.2.系统业务流程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典型业务流程进行测试(列表); 3.1.3.系统功能测试标准 ?可测试的功能点100%作为测试需求(如未作为测试需求,必须在测试计划中标注原因并通知用户方负责人);

北邮数字电路综合实验报告

数字电路综合实验报告 简易智能密码锁 一、实验课题及任务要求 设计并实现一个数字密码锁,密码锁有四位数字密码和一个确认开锁按键,密码输入正确,密码锁打开,密码输入错误进行警示。 基本要求: 1、密码设置:通过键盘进行 4 位数字密码设定输入,在数码管上显示所输入数字。通过密码设置确定键(BTN 键)进行锁定。 2、开锁:在闭锁状态下,可以输入密码开锁,且每输入一位密码,在数码管上显示“-”,提示已输入密码的位数。输入四位核对密码后,按“开锁”键,若密码正确则系统开锁,若密码错误系统仍然处于闭锁状态,并用蜂鸣器或led 闪烁报警。 3、在开锁状态下,可以通过密码复位键(BTN 键)来清除密码,恢复初始密码“0000”。闭锁状态下不能清除密码。 4、用点阵显示开锁和闭锁状态。 提高要求: 1、输入密码数字由右向左依次显示,即:每输入一数字显示在最右边的数码管上,同时将先前输入的所有数字向左移动一位。 2、密码锁的密码位数(4~6 位)可调。 3、自拟其它功能。 二、系统设计 2.1系统总体框图 2.2逻辑流程图

2.3MDS图 2.4分块说明 程序主要分为6个模块:键盘模块,数码管模块,点阵模块,报警模块,防抖模块,控制模块。以下进行详细介绍。 1.键盘模块 本模块主要完成是4×4键盘扫描,然后获取其键值,并对其进行编码,从而进行按键的识别,并将相应的按键值进行显示。 键盘扫描的实现过程如下:对于4×4键盘,通常连接为4行、4列,因此要识别按键,只需要知道是哪一行和哪一列即可,为了完成这一识别过程,我们的思想是,首先固定输出高电平,在读入输出的行值时,通常高电平会被低电平拉低,当当前位置为高电平“1”时, 没有按键按下,否则,如果读入的4行有一位为低电平,那么对应的该行肯定有一个按键按

系统测试报告模板(绝对实用)

XXX项目软件测试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2测试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进度回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硬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3测试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修改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易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靠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兼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4缺陷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收敛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统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5遗留问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遗留问题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北邮模电综合设计实验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 实验5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一.课题名称: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二.实验目的

1.了解AGC(自动增益控制)的自适应前置放大器的应用; 2.掌握AGC电路的一种实现方法; 3.提高独立设计电路和验证实验的能力。 三.实验摘要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功能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较大时,能使输出信号幅度稳定不变或限制在一个很小范围内变化的特殊功能电路,简称为 AGC 电路。本实验采用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简单有效地实现AGC功能。 四.设计任务要求 1.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AGC电路,要求设计指标以及给定条件为: ·输入信号:0.5~50mVrms; ·输出信号:0.5~1.5Vrms; ·信号带宽:100~5KHz。 2.提高要求: 设计一种采用其他方式的AGC电路。 五.设计思路与实验各部分功能 自动增益总体框图,主要包括驱动缓冲电路,级联放大电路,输出跟随电路和增益反馈电路四个部分组成。 1.驱动缓冲电路: 输入缓冲极,其设计电路图如图3所示; 输入信号V IN驱动缓冲极Q1,它的旁路射极电阻R3有四个作用:它将Q1的微分输出电阻提高到接近公式(1)所示的值。该电路中的微分输出电阻增加很多,使R4的阻值几乎可以唯一地确定这个输出电阻。 R D1≈r be+(1+βr ce/r be)(R3//r be) 由于R3未旁路,使Q1电压增益降低至: A Q1=-βR4/〔r be+(1+β)R3〕≈-R4/ R3 未旁路的R3有助于Q1集电极电流-电压驱动的线性响应。 Q1的基极微分输入电阻升至R dBASE=r be+(1+β)R3,与只有r be相比,它远远大于Q1的瞬时工作点,并且对其依赖性较低。

软件功能测试报告模板

魔方宝系统 软件功能测试报告2017年10月

1.测试环境 2.问题统计 (说明:该报告为阶段性测试的统计报告,该报表统计的bug数量为:本发布阶段内第一份申请单 提交日期为起,直至填写报告这天为止的BUG数量,如果以前版本中有问题延期至本发布阶段来修正, 那么该缺陷也需要统计进来;如果是功能测试报告则只统计当轮的即可,如果是功能+验证则需要统计本发布阶段的) 2.1按BUG犬态统计(表格后面可以附上柱形图,以示更直观) 表按状态统计 3.测试综述 本轮测试持续将近 周,到目前为止(如果是功能测试则是指本轮次,如果是功能+验证测试 则是指本发布阶段)发现的BU(数据量________个,其中,重新开启:________ 个,未解决:_____ 个,已解决:____ 。(如果是功能+验证测试,则还需说明本轮次新发现的bug情况,如:本轮测试新发现的问题 有多少个?其中严重的有多少个?)从测试的角度给出该轮测试是否通过,是否需要做回归测试,或验证测试。 4.问题与建议

主要是在本发布阶段针对开发经理要求不测试且最终确实未测试,但是测试人员从质量的角度认为 需要测试的功能点做简要说明 总结项目测试过程,以及和开发人员交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验,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改进建 议等 5.其他 (如果对应的测试申请单中既有功能测试类型,又有验证测试类型,那么只出功能测试报告即可, 同时该项 必填,需要在此附上本发布阶段的遗留问题清单以及本发布阶段新发现的重大 bug 清单;遗留 问题清单中如果不属本发布阶段测试范围的须在备注中说明) 5.1 5.2 5.3 质量风险[可选] 遗留问题列表(本发布阶段发现的,以及前发布阶段延期至本阶段来修正的缺陷 ) 表10遗留冋题列表 重大bug 列表(指本阶段新发现的重大BUG 青单) 表11重大bug 列表

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实验报告(有数据)

实验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 2、熟悉数字电路实验箱及示波器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1、示波器; 2、实验用元器件: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2 片 74LS20 四输入端双与非门 1 片 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 1 片 74LS04 六反相器 1 片 三、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实验前检查实验箱电源是否正常。然后选择实验用的集成电路,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接线图接好连线,特别注意Vcc 及地线不能接错(Vcc=+5v,地线实验箱上备有)。实验中改动接线须先断开电源,接好后再 通电实验。 1、测试门电路逻辑功能 ⑴选用双四输入与非门74LS20 一只,插入面包板 (注意集成电路应摆正放平),按图1.1接线,输入端接 S1~S4(实验箱左下角的逻辑电平开关的输出插口),输 出端接实验箱上方的LED 电平指示二极管输入插口D1~ D8 中的任意一个。 ⑵将逻辑电平开关按表1.1 状态转换,测出输出逻 辑状态值及电压值填表。 表 1.1A 表1.1B 表1.1 将逻辑电平开关按表1.1A要求加入到IC的输入端,采用数字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得输入输出的电平值如表1.1B所示,转换为真值表如表1.1。 结论:根据实际测试的到的真值表,该电路完成了所设计的逻辑功能。 2、逻辑电路的逻辑关系 ⑴用 74LS00 双输入四与非门电路,按图1.2、图1.3 接线,将输入输出逻辑关系分别填入表1.2,表1.3 中。

⑵ 写出两个电路的逻辑表达式。 图1.2的逻辑电路表达式 =Y A A B B B A 图1.3的逻辑电路表达式 =Y A B A A B B Z A B A B 将逻辑电平开关按表1.2A 和表1.3A 的要求分别加入到IC 的输入端,采用数字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得输入输出的电平值如表1.2B 和表1.3B 所示,转换为真值表如表1.2和表1.3。 结论:根据实际测试的到的真值表,该电路完成了所设计的逻辑功能。 3、利用与非门控制输出 用一片74LS00 按图1.4 接线。S 分别接高、低电平开关,用示波器观察S 对输出脉冲的控制作用。 (1)高电平:

北邮模电综合实验-简易电子琴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实验课程设计 题目: 简易电子琴的设计和制作 姓名孙尚威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学号班内序号指导教师陈凌霄 2015年 4 月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3) 1.1 设计任务与要求 (3)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3) 二、系统设计分析 (3) 2.1系统总体设计 (3) 2.2 系统单元电路设计 (4) 2.2.1 音频信号产生模块 (4) 2.2.2 功率放大电路 (7) 2.2.3 开关键入端(琴键) (8) 三、理论值计算 (9) 3.1 音阶频率对应表 (9) 3.2 键入电路电阻计算 (9) 四、电路设计与仿真 (10) 4.1 电路设计 (10) 4.2 Multisim仿真 (11) 五、实际电路焊接 (11) 六、系统调试 (13)

6.1 系统测试方案 (13) 6.2 运行结果分析 (14) 七、设计体会与实验总结 (15)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1 设计任务与要求 了解由555定时器构成简易电子琴的电路及原理。设计并利用NE555集成运算电路以及外加电阻,电容在第一级产生不同频率的音乐,再利用LM386功率放大电路对音乐信号进行放大,最后通过扬声器产生21个音符。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习调试电子电路的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了解由555定时器构成简易电子琴的电路及原理。 二、系统设计分析 2.1系统总体设计 由555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它的振荡频率可以通过改变振荡电路中的RC元件的数值进行改变。根据这一原理,通过设定一些不同的RC数值并通过控制电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将不同值的RC组件接 入振荡电路,就可以使振荡电路按照设定的需求,有节奏的发出已设定的音频信号,再利用LM386功率放大电路对音乐信号进行放大,最后通过扬声器产生音符。 图1:系统组成框图 2.2 系统单元电路设计 2.2.1 音频信号产生模块 利用NE555集成运算电路以及外加电阻,电容在第一级产生不同频率的音乐。555定时器是一种中规模集成电路,外形为双列直插8脚结构,体积很小,使用起来方便。只要在外部配上几个适当的阻容元件,就可以构成史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及自激多谐振荡器等脉冲信号产生与变换电路。它在波形的产生与变换、测量与控制、定时电路、家用电器、电子玩具、电子乐器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功能测试实验报告模版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实验》课程 实验报告 实验2: 功能测试和Uft 工具使用

学号: 姓名: 班级: 一、实验类型 参照《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实验目的 参照《实验指导书》 2. 实验要求 参照《实验指导书》 二、实验步骤 参照《实验指导书》

三、实验环境 参照《实验指导书》 四、测试方法 参照《实验指导书》,结合教材内容简单描述所使用的测试方法 五、实验题目和测试用例 (一)实验题目 第1题A加B程序的加法功能测试 这是一个计算1~100 之间两个整数之和的加法器程序,用Java 语言编写。程序的具体要求:如果输入数据为1~100 之间两个整数,则计算和并输出;否则给出提示信息“请输入1~100 之间的整数”。 第2题Windows 系统自带的计算器程序除法功能测试 (二)设计测试用例 针对每一个题使用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见附录 1 ) 六、实验过程和记录 (一)第1题的实验过程和记录 (1))准备一个Excel 表文件,表名取为“加法-测试参数化表-学号-姓名”,文件名取为“等

价类-1 至100 加法-测试用例及测试记录-学号-姓名”,内容为根据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的 测试用例; (2))启动UFT ,工作空间命名为学号,在选择插件对话框中勾选“Java 插件”,新建一个测试“EX2-1 ”并新建解决方案“EX2-1 ”; (3))在数据视图界面的“数据”选项卡中“Action1 ”导入Excel 表文件数据; (4))在“Action1 ”中对数据进行编辑,删除作为标题的第一行; (5))进行录制脚本设置,设置“可执行文件”为本次实验的A 加B版本1中的APLUSB 程序; (6))录制脚本,为输出结果插入检查点,录制完成后在编辑脚本页面修改脚本代码(见附录3); (7))在流程界面中,为Action1 设置操作调用属性,将迭代方式设置为“从行 1 运行到行23”; (8))运行脚本,记录运行结果,填写测试记录(见附录4)。 注意: (1))成功录制脚本并运行,观察脚本运行情况 (2))分析测试报告,完成测试记录 (二)第2题的实验过程和记录 参照第一题,详细阐述实验过程和记录。测试和解决方案命名为“EX2-2 ”。 六、实验总结 要求 (1) 测试结果和分析,并且给一个评估.

最新软件测试报告模板分析

(OA号:OA号/无)XXX产品名称XX版本(提测日期:YYYY.MM.dd) 第XX轮 功能/性能/稳定性/兼容性测试报告

修订历史记录 A - 增加 M - 修订 D - 删除

1.概述 (4) 1.1 测试目的 (4) 1.2 测试背景 (4) 1.3 测试资源投入 (4) 1.4 测试功能 (5) 1.5 术语和缩略词 (5) 1.6 测试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测试环境 (6) 2.1 测试软件环境 (6) 2.2 测试硬件资源 (7) 2.3 测试组网图 (6) 3.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7) 4.测试结果分析(大项目) (8) 4.1 Bug趋势图 (8) 4.2 Bug严重程度 (9) 4.3 Bug模块分布 (9) 4.4 Bug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测试结果与建议 (10) 5.1 测试结果 (10) 5.2 建议 (11) 5.3 测试差异分析 (11) 6.测试缺陷分析 (11) 7.未实现需求列表 (11) 8.测试风险 (12) 9.缺陷列表 (12)

1.概述 1.1 测试目的 本报告编写目的,指出预期读者范围。 1.2 测试背景 对项目目标和目的进行简要说明,必要时包括该项目历史做一些简介。 1.3 测试资源投入 //针对本轮测试的一个分析 //测试项: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