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动态实施评估体系研究

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动态实施评估体系研究
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动态实施评估体系研究

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动态实施评估体系研究

刘成哲

【摘要】随着城乡规划划法、实施评估暂行办法等对城市总体规划评估提出了新要求,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实践中探索符合自身特点和要求的评估工作体系,但是由于受到城市规划编制技术方法、外部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规划实施评估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本文从总体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出发,明确了实施评估的原则,强调了总规评估应当突出的重点内容,提出了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动态实施评估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动态;指标体系;政策机制;天津

《城乡规划法》第46、47条首次在法律层面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规划评估是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重要条件之一;2009年4月26日,建设部印发《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建规〔2009〕59号),明确提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是城市人民政府的法定职责。总规实施评估现已成为城市规划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1.开展总规实施评估的必要性

1.1保障总体规划科学性连续性的要求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改善规划成果和质量,纠正实施中的偏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连续性。

1.2促进总规有效实施的迫切要求

开展评估工作,能够有效协助政府各职能部门对规划实施工作进行自身检查,提高总体规划的可实施度和政府的行政效率,保持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建设的指导和统筹作用。

1.3总体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要求

总体规划是政府调控空间资源、公共利益等方面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借鉴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的过程,建立并完善规划评估制度,是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必备条件和要求。

2.国内外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总结

2.1国外规划实施评估主要理论

从欧美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规划实施理论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开始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从上个世纪50年代,规划评估的理论逐步建立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经济学、系统

论、政治学等方法和理论不断引入规划评估领域以及城市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规划评估的地位不断提升。

城市规划已经由原本单纯的规划文本或规划图纸的技术行为,逐渐转化为政府的公共政策;规划实施的主要手段也转化为在有关法规指导下,制定如何实施城市发展方向、用地布局调整、改变用地性质、调整道路等级等规划的政策措施;而规划政策的确定,具有各级规划制定者明显的价值取向。

规划评估的内容已经从最初只注重实施前规划方案评估或实施后结果评估,逐渐转向注重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评估,更加注重规划的综合价值取向,以及各相关配套政策的影响分析。

2.2国内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发展综述

在我国,规划实施评估起步较晚,直到本世纪初以来,真正意义上的规划实施评估才开始在国内一些发达城市开始实践,开展得较早的城市有深圳、广州、天津等;城乡规划法出台后,上海、北京、南京等特大城市以及一大批中小城市也相继开展了总规实施评估实践活动。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图1):

2.2.1 2000年前,总规实施评估的早期阶段

早期的规划实施评估,主要为规划修编或修改前的专题或是规划规划成果的章节内容,在评估重点和描述的分量上不足,侧重实施结果的简要对比,2000前编制的大多数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回顾或总结都属于这种类型。

2.2.2 2000年后,总规实施评估全面探索阶段

2000年以来,深圳、广州、天津等城市先后对总规实施评估进进行了积极探索。2001年,深圳市学习香港规划检讨的做法,完成《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检讨与对策》,全面总结了5年来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2003年,广州市组织了有关专家对广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2004年,天津市总体规划修编前,单独组织开展了96版的实施评估。2006年,浙江省建设厅组织开展了《浙江省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导则基础研究》,并对余姚市总体规划实施进行了评估。

2.2.3 2008年以来,规划实施评估的法定化阶段

2008年《城乡规划法》首次在法律层面对总规实施评估提出了具体要求;同年,广东省建设厅下发《广东省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技术要点》;2009年4月,住建部印发《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标志着总规实施评估进入法定化阶段。随后,天津、重庆、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以及一大批中小城市,相继开展了总规实施评估工作。2012年以来,广东省、吉林省等相继下发了《关于开展城市总体规划评估及充实完善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的通知》,城市规划评估不断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

图1 国内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发展历程示意图

2.3发展态势

总结,我国个城市总规评估工作,主要呈现以下态势:

1.规划实施评估的机制不断完善,向制度化、法律化不断迈进。如上海已经开始探讨年度实施评估机制,广州建立了每3年对战略规划进行回顾与检讨,深圳市建立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评估机制。

2.评估内容由规划方案评估向综合评估转变。评估内容由传统的城市规划布局评估,向规划实施政策措施、规划实施过程与效果、规划编制与管理。

3.评估方法由定性定量分析向多种方法结合转变。遥感和GIS、指标体系、公众参与、调查问卷等技术方法逐渐在评估中得到用。如上海、广州运用GIS技术进行用地演变分析和用地吻合度分析,北京市、深圳市南山区规划实施评估都开展了相关的公众问卷调查。

4.评估主体由规划单位向多部门合作转变。实施评估已经由规划主管部门独立负责,转向多部门合作,部分城市开始邀请一些研究机构参与到评估工作。

3.目前我国总体规划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城市相比,我国的总规实施评估还不是十分规范和完善,存在种种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规划评估主体单一,评估目的不明确

规划评估缺少独立、正式的第三方组织参与;很多总规评估直接为了规划修改或修编而开展,其结论主要是要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3.2评估对规划实施机制和政策影响考虑不足

受传统总规编制技术影响,评估工作也往往重布局规划评估研究,轻实施措施和策略研

究,重视结果评估,忽略对过程评估,重视对规划方案前后对比,忽略对政策和机制分析。

3.3评估指标体系难量化,评分可信度不高

评估指标体系中很多内容如国际城市、宜居城市、空间组织、空间结构等内容无法通过量化反映的,而公众满意度、政策制定等内容,与其他的规划指标不具有可比性,不能一起加权计算。

3.4过于侧重用地现状与规划的空间吻合

总体规划图不代表其空间布局的唯一性,其内容深度与GIS数据的深度不具可比性,用静态规划蓝图与现状用地对比,分析出规划实施结果很难本质问题。

3.5实施评估未能建立有效动态监测机制

由于缺少必要的积累,规划评估缺少充分的评估信息,数据库不完善,特别是用地方面的现状数据最为缺乏,导致评估结论的支撑性不足。

3.6公众参与不足、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

目前国内规划评估阶段的公共参与仅是处于探索阶段,评估参与人员多为规划编制和管理人员,缺少专业的评估队伍和人才,很少由独立的社会组织和研究机构能参与到评估工作中。

3.7评估缺乏动态机制、应用缺乏针对性

规划评估往往是被动式的评估,政府自发的、主动式、日常性的评估较少。规划评估的建议,往往停留在规划系统内部,未能涉及到体制和机制问题,成果应用缺乏针对性。

4.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基本原则和重点内容

4.1实施评估的基本原则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总规的特点,其实施评估应突出以下原则:

1.前瞻性原则。总体规的战略性,要求评估能够战略性的发现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利于规划实施的建议。

2.公平性原则。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要求评估充分地纳入各方面的相关利益者参与评估工作,确保能够公平、公正地评估实施效果。

3.动态性原则。要适应规划动态实施的特点,针对政策环境的变化,动态评估规划实施的过程和效果,提示提出规划修改的反馈信息。

4.一致性原则。评估工作深度应当与所评估的规划层次相一致,监测和评估的主要目标和指标应与上层次政策和规划目标相一致。

5.实效性原则。实施评估要要真实反映规划最新的实施情况;选取评估指标要可量化和可操作,监测和评价机制应做到技术上可行、效果上可靠。

·在实施评估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公众的利益和主张,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并保障公众会政策方针、规划目标和指标发表意见的权利。

4.2实施评估的重点内容

根据住建部的要求,结合总体规划所具有的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参照各城市的实践经验,本文认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应该重点突出以下内容:

4.2.1宏观背景和重大事件评估

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法律法规、政策、区域规划、重大项目的实施,都会对规划的实施产生相应的影响,带来对规划的适应性修改。如上海借助主办世博会的契机,上海的航空、铁路、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会得到大力的发展,促进了黄浦江两岸的综合开发改造,浦江两岸建设成为一个集综合服务、生态居住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城区。任何规划都有其所处的背景环境,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首先就要对其所处的环境进行评估,全面了解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法律法规的实施、相关政策的制定等对规划实施的影响。4.2.2规划编制体系深化的评估

总规位于规划体系的核心层级,需要专项规划、分区规划和控规的深化,才能指导开发建设。这就要求下层次规划在城市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设施布局等方面要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规划深度、编制方法、审批等级、编制周期等影响,下层次规划往往会在城市规模、用地细分等方面突破总规的限制。评估规划编制体系,有利于加强规划编制的计划管理,及早发现问题,实现各级规划一致性,实现总规确定目标的落位。

4.2.3阶段目标实现情况的评估

总体规划是战略性、长期性的规划,其在经济、布局、资源、环境等方面目标一般为15-20年后的状态。由于规划的不确定性,城市实际发展路径不可避免与规划预测路径有所偏离,为保障城市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需要将长远目标,分解为短期的、阶段性目标。通过规划阶段目标的实施评估,促使城市发展轨迹与原规划路径的偏离度处在可控制范围内,并通过必要的调整,促进规划向原定目标不断迈进,提高规划的实效性和对城市发展的调控力。

4.2.4空间布局与用地结构评估

城市总体规划是调控城市空间资源的公共政策,空间发展评估必须要在实施评估工作重点突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中,评估报告首要内容就是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内容的评估。空间结构是否得到加强、建设用地总量和增长速度是否在可控范围、发展方面是否与规划一致、规划增长边界是否突破等内容应成为总规评估的重点。

4.2.5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评估

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包括交通、市政、能源体系,也包括涉及民计民生的各种公共配套服务体系,是城市规划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空间载体,是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开展城市发展支撑体系评估,是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必然要求。通过评估,

发现城市公共服务、交通、市政、生态等发展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促进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有序推进,同时促进社会资源公平分配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4.2.6规划实施体制和机制评估

总规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各部门的协同机制和实施的反馈机制是实施评估的重要内容,如“三规”统筹协调机制、总规与各专项规划综合平衡机制等。规划评估还要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机构设置对规划管理和实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通过规划实施体制和机制评估,发现政府体制和机制与规划实施不适应的地方,更好地促进规划的实施。

5.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动态实施评估体系的对策建议

总规实施评估体系要涵盖“编制—审批—实施—评估—监督—修改”的全过程,为完善总体规划动态实施评估体系,提出以下6条对策建议(图2)。

图2 总体规划动态实施评估体系示意图

5.1全面深化完善规划编制体系,确保各层次规划一致性

严格执行规划编制年度计划管理制度。通过编制计划管理,有效促进规划编制体系不断完善,促进了各类规划之间相互衔接、协调,通过对规划编制体系完善性和各层次规划一致性分析,确保下位规划对上位规划的落实,也确保控规在指导建设项目时,能够切实体现总体规划确定的战略规划和目标。

建立规划成果的动态维护机制。总体规划实施中会根据外部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要及时将调整后的规划内容纳入到总体规划的成果当中,保障规划成果的现势性,促进实施评估的动态化和时效性。如武汉市规土局构建了由已批复复或经法定程序审查通过的各项法定规划组成的规划管理用图系统。

建立“三规”统筹协调发展机制。要优化部门协调机制,促进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互协调,充分发挥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结合城市年度发展需求和土地资源状况,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对城市建设空间和项目进行年度安排,确保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在年度工作中得到落实。

5.2构建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确保规划核心数据的连续性

构建可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按照前瞻性、先进性、可操作性、特色性、代表性等原则,建立规划目标的指标体系,要将城市发展目标细化为可评估的指标体系,确定各项指标的年度发展阶段性目标,增强规划的可评估性,并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确定发展指标的实现度。

落实指标体系的保障机制。根据各部门的职责,落实各项指标的具体责任分工,明确数据来源,并制定并完善有利于推动指标体系落实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保障指标体系数据的权威性、可操作系和连续性。如:中新天津生态城从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区域协调融合等方面形成22项控制指标和4项引导性指标,确定了每项控制性指标的标准值、阶段目标和实现期限,并明确了数据来源和责任单位,为将来目标的动态连续量化评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3建立年度监测和数据共享机制,确保空间数据实效性

建立用地年度动态监测机制。用地基础数据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传统用地数据的获取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其更新速度已无法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通过遥感、gis 等方法,利用高精度遥感图像、航空影像图,可以较快的定期更新建设用地基础数据,动态监测并及时掌握全市域建设用地变化的基本情况,为总结分析总规中各类建设用地的执行情况提供可靠的建设用地基础数据。

完善委局数据的共享机制。建立规划评估的基础数据库,将各委局的人口、经济、国土、交通、水务、环保等方面的指标纳入统一的基础数据库,统一数据的标准和来源,根据需要进行分层和整理,并进行相应的空间叠加分析,为规划进行各种评估的对比提供有效的空间数据。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动态跟踪管理,随时掌握各类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提供全面准确的各类建设项目信息。

5.4完善规划实施政策保障机制,确保评估的公共政策性

促进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化。通过规划由静态蓝图式规划向动态实施式规划的转变,促进规划由固化的文本、图纸向公共政策转型,将规划确定的目标转化为政府行动和措施。如伦敦,建立了以目标为导向的大伦敦市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将伦敦的规划目标——建设成为一个适宜居住的城市分解为“供应2.3万套新住房”和“提高50%的可支付住房的比率”两项行动,提高了规划目标评估的可操作性。

突出政策措施在规划实施中的作用。为实现规划的目标,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如2005年,为确保基本生态线规划划定的974平方公里生态控制区得以的实

施,深圳市政府制定下发了《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的划定要求、进行局部调整的程序、建设管理和监督要求、违反规划的法律责任,确保了生态控制区有效实施。

5.5突出公众参与和监督检查作用,确保实施评估开放性

完善规划评估的公众参与机制。开展公众对规划实施的满意度调查,调动公众参与到规划评估的全过程。规划评估之前,明确公众参与的技术方法、程序等。评估过程中,要应采取满意度调查、公开座谈会、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征集公众意见,并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和研究。评估报告完成后,要对初稿进行公示并对各方面的意见进行整理吸纳,对初稿进行完善,形成最终成果。如:2009年长沙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进行了1.05万份市民问卷调查,对总规的满意度要涵盖城市环境、社区环境、配套设施、综合交通等6个方面满意度共27项内容。

完善规划的监督和检查机制,通过人大等组织机构,每年对规划年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各单位实施和执行规划情况进行考核,对评估不合格的单位,还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加强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2012年12月国家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城乡规划管理,惩处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

5.6完善规划实施评估机制,确保评估过程的动态连续性

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作用,促进评估主体多元化。逐步改变主要以规划主管单位和规划编制单位的自评估的现状,充分发挥专业研究机构等第三方独立的评估机构的作用,对规划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研究。

建立多层次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的时间周期和内容重点,形成年度实施评估、近期实施评估和远期实施综合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框架,建立动态循环的评估体系。进一步明确不同阶段实施评估工作,在评估目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内容等方面的重点内容。如远期实施评估,应在规划期末进行评估,主要服务与规划的修改和修编,是对规划全面综合系统的评估。年度实施评估,主要用于规划项目建设的动态调整,侧重于重点项目实施进展的评估。

6.结语

城市总体规划具有公共政策属性,必须增强各方面对其实施评估的重视,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导向,促进规划评估的制度化、法律化、动态化,建立贯穿规划编制—审批—实施—评估—监督—修改全过程的动态机制。

本文的研究只是对规划评估研究的初步探索,许多观点还需要继续深化,尤其体现在对总体规划实施政策的分析还不够全面。目前,国内总体规划评估工作方兴未艾,很多工作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给各城市的总规评估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规[2009]59号,关于印发《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2009

[2]吕晓蓓,伍炜,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机制初探,规划50年一一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北京:中囯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69-274

[3]相伟,我国发展规划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4]宋彦陈燕萍,城市规划评估指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刘成哲(1980—),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天津市规划局总体规划处,规划师。

(完整版)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目录 绪论 (2)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2) 1.1地理环境 (2) 1.2自然资源 (2) 1.3社会与经济 (3) 第2章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 (3) 2.1 总体规划的历史进程 (3) 2.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 (5) 第3章大同市发展目标、策略与规模 (5) 3.1 城市发展目标 (5) 3.2 城市发展策略 (6) 3.3 城市发展规模 (6) 第4章城市的空间布局 (7) 4.1 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7) 4.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主要特色分析——双城双轴模式 (7) 第5章大同市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 (10) 5.1大同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0) 5.2就大同市城市建设工作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11) 第6章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绪论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大同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古都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大同是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来探究大同市其中的奥义。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1.1地理环境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以外长城为界,全境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080平方千米,建成区108平方千米(2010年)。大同地理环境处于南下阴山、东来燕山、北上吕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脉的交叉通道,是大雁为首的中部鸟类南迁通道。大同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鲜明。气候干寒多风,温差较大。 1.2自然资源 水资源。水资源十分贫乏,人均水资源量少。用水状况为:工业与生活用水占80%,农业用水占20%。虽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67.5%,但年缺水量仍为2000多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大同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同煤质量好、热能高,灰分和硫分低,是适宜发电供热的优质动力煤和化工原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大同市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 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是集经济、社会等各项活动为一体的空间有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城市规划着重于平衡和协调城市整体与全局的关系,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对其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是战略性的发展规划,是推动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组成部分。 城市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和组织城市各建设项目,采取适当的城市布局结构并落实到土地上,妥善安排城市中心区和周边环境的关系,使城市建设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相协调,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注意到城市景观的分布布局走势,体现出城市的特点与特色,这样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才是完美的。 (一)合肥总体规划分析 合肥居皖之中,晋江带淮,坐落在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北岸,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合肥经过50年的发展,现在有瑶海、庐阳、蜀山和包河四区以及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合肥周边的城镇发展战略是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带动周边地区和县乡经济发展,推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同合肥市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城镇体系,形成以

合肥市城镇体系,促进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主城区为中心,店埠等为次中心,主要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轴线,具有放射状、开放型的市域。 城市形态 合肥市城市主要向西南方向发 展,适当向东发展,控制向北发 展,要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 规划布局形态,合理控制老城区的 环境容量,逐步有序的开发新城 区。城市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 北、西南三个方向发展,三翼之间 形成大片绿色空间,将巢湖新鲜湿润的空气引入城市中心,并经过构筑城市外围大绿环,可降低市区的热岛效应,改进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结构因城市形态而确定为:一个市级中心和四个市级副中心的多元结构。市级中心位于老城区,为全市的行政文化商业中心。市级副中心多为分区内的行政、文化、商业服务中心,合肥市的规划将城市分为:老城区、东区、北区、西南区和新城区,老城区位于环城河内侧,规划将老城区内过密的居住人口逐步向外扩散,老城区将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和旧城更新改造,增加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确保景观优美和环境质量,随着市政、文化职能的迁出,老城区将逐步转变为全市的商贸、金融中心。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25日 前言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江淮分水岭南侧,巢湖西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于世。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建国后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由一个五万人的小城,迅速成长为现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通过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到2005年底,合肥中心城区人口已达2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5平方公里。《合肥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到2005年底均已实现或突破。经建设部同意,合肥市人民政府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在新的时期,合肥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合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的“141”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紧扣“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全国科教基地的优势,促进合肥奋力率先崛起,《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 为了更好地谋划合肥的长远发展,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现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草案)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献计献策。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用地规模

《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 评估报告》

附件: 《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实施 评估报告》主要内容 一、评估的目的意义 《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06版总规》)于2010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该总规自基期年至今已近10年,较好地指导了赣州市城市规划建设。期间赣州市内外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化,《06版总规》已显示出一定的不适应性。为系统、全面地分析城市规划实施的成效,了解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剖析城市规划实施中存在的偏差、问题并认真务实地查找原因,研判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改进和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的对策措施,使规划能够更好更完善地指导城市建设发展,特开展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 按照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的要求,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城市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评估 (1)城市发展方向评估 根据《06版总规》,中心城区以向南向西发展为主。从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分布情况来看,向南发展主要发展轴线“中

央发展金脊”逐步构建,新触媒点赣州综合保税区、昌赣客专高铁线及赣州西站等重要产业平台与重要基础设施的出现,加速城市向西发展。章贡区、南康、赣县同城化发展趋势明显。 (2)空间布局评估 06版总规提出了“一脊两带、三心六片”的空间结构。从《06版总规》实施情况来看,整体空间结构与《06版总规》的要求较为吻合。除了创新区(蓉江新城)城市中心由于发展时序原因,暂时未形成,但随着连接南康的赣南大道通车,未来将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另水西湖边片区接纳产业区就业人口和老城疏散人口的功能尚未实现,旅游服务尚未形成,水西钴钼有色冶金基地逐步弱化了有色金属产业。 2、阶段性目标落实情况 (1)规划目标实施情况评估 《06版总规》实施以来,赣州城市经济和社会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升级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品位得到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突出历史文化保护,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建设,瑞金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注重山水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山、水、人、城和谐共存的山水园林城市,被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授予“绿色生态城市保护特别贡献奖”。较好地完成了总规制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XXXX-2020)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2010-2020) 1、规划期限和规划区范围 规划期限为2010年-2020年,其中:近期:2010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 规划区:宝鸡规划区范围为宝鸡市辖区,面积为3574平方公里。 2、城市发展总目标 规划期内,将宝鸡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主导,商贸、物流、旅游业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突出的创新型现代化特大城市。 3、市域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410万人,宝鸡市域城镇化水平为56%,城镇人口为230万人。 远期(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425万人,宝鸡市域城镇化水平为62%,城

镇人口为265万人。 4、城市性质 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5、中心城区人口和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15万人,年均增长3.5%,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2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5平方米; 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30万人,年均增长3.0%,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4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10平方米。 6、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一带一轴五组团”。 一带:为渭河沿线的东西向城市发展带,串联市级商业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和物流会展中心等城市公共中心,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一轴:为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南北向拓展轴,串联市级商务中心、行政中心、教育科研中心和体育中心等城市公共中心,是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方向。五组团:为福谭组团、金渭组团、代马组团、陈仓组团和蟠龙组团。 7、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形成“双十双环一节点”的城市交通骨架,即:陇海线与宝中—宝成线形成了铁路十字骨架,铁路内环衔接;连霍线与宝平—宝汉线形成了公路十字骨架,公路外环过境;凤翔田家庄支线机场空运集散点。 考虑宝鸡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形态,以及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预期,规划1条轨道交通线路。线路走向基本沿东西向发展主轴布设,同时串联渭河两岸。快速公交系统(BRT)由5条走廊构成,总长78.3公里。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四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应当依据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人民政府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的组织机关。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评估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定期评估工作。 第三条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委托规划编制单位或者组织专家组承担具体评估工作。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对其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前款规定的评估的具体组织方式,由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决定。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为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各相关部门应当结合本行业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情况,提出评估意见。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原则上应当每2年进行一次。 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评估工作的具体时间,并上报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 第七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了解公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要将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与现状情况进行对照,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客观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 第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规划评估成果上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审批机关备案。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的评估成果,由省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 第十条规划评估成果由评估报告和附件组成。评估报告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下一步实施的建议等。附件主要是征求和采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分 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评价摘要:本文以丽江市城市规划为例,分析评价了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所使用的规划设计,对其中有特点的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意见。 关键词:丽江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 一、引言 丽江市总体规划从分析丽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机遇及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优化丽江城市性质定位,科学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突出古城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内容,调整优化现有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强化对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与现代交通系统的构建,重视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展现,强调重大基础设施的支撑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配置,确保城市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全面发展,立足丽江、着眼云南、面向全国,不断开创丽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局面。 二、文献综述 丽江古城坐落在北半球雪山群中距赤道最近的雪山玉龙雪山脚下,东北靠象山、金虹山,西北卧于狮子山的怀抱,东南与开阔的坪坝自然相连,既避开了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从城市布局看,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古城,与其他古城讲究中轴对称不同,丽江古城的街道没有中轴,不规则,更不对称,且无城墙。它以四方街为中心,在这个露天集市周围,道路向四面八方放射出去,构成了古老的街巷网络。街道大多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

境相得益彰[11]。 丽江市城市设计以强化和保留地域特征为首要目标,构建能突显古城文化的空间结构,并进一步对道路系统、水景绿化等进行改造和规划,以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保留丽江城市的地域特征,李晖等基于地域特征对城市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2] 。中国传统的“ 天人合一”思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天、地、人三者互相感应,融为一体。周俭等认为反映这一思想的古代“风水”理论,讲究“取势、纳气”,是对自然界的山、川、路、岗等和建筑、村落、城市的关系的考察,以及对其所包含的潜在能量的利用这同现代的城市理论强调城市建设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不谋而合。丽江组团式发展的格局,使城市周边的大部分田园村落得以保存,并将其巧妙地组织到城市内部来,成为丽江城市景观系统和公共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4]。 在城市的规划之中,城市的规划以及建筑的建设都要与当地的特色充分的结合在一起 ,杨重顺等以丽江古城的建设与规划为例,分析了丽江古镇内的建筑规划 ,并为其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伴随国内城市化与区域统筹管理的进程,当前土地集约化与城市建设间的矛盾日渐凸显,龙梅指出亟待采用现代空间规划理论来统筹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构建协调共享、综合互补的土地利用模式[17]。考虑到丽江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同在一个丽江坝范围内,本着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规划增加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容,规划范围为丽江坝区约万平方公里,规划涉及丽江城区和玉龙县城城市空间的协调发展、道路交通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的空间管制等内容。 杨丽辉等提出依据城市地域特征及总体发展规划要求,明确丽江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的目标与定位,协调好慢行交通与城市生态、历史、文化、旅游的关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 (试行)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四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应当依据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人民政府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的组织机关。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评估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定期评估工作。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第三条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委托规划编制单位或者组织专家组承担具体评估工作。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对其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前款规定的评估的具体组织方式,由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决定。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为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各相关部门应当结合本行业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情况,提出评估意见。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原则上应当每2年进行一次。 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评估工作的具体时间,并上报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 第七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了解公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要将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与现状情况进行对照,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客观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 第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规划评估成果上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审批机关备案。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的评估成果,由省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 第十条规划评估成果由评估报告和附件组成。评估报告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下一步实施的建议等。附件主要是征求和采纳公众意见的情况。 第十一条规划评估成果报备案后,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十二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是否与规划一致; (二)规划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 (三)各项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 (四)规划委员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五)土地、交通、产业、环保、人口、财政、投资等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动态实施评估体系研究

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动态实施评估体系研究 刘成哲 【摘要】随着城乡规划划法、实施评估暂行办法等对城市总体规划评估提出了新要求,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实践中探索符合自身特点和要求的评估工作体系,但是由于受到城市规划编制技术方法、外部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规划实施评估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本文从总体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出发,明确了实施评估的原则,强调了总规评估应当突出的重点内容,提出了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动态实施评估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动态;指标体系;政策机制;天津 《城乡规划法》第46、47条首次在法律层面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规划评估是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重要条件之一;2009年4月26日,建设部印发《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建规〔2009〕59号),明确提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是城市人民政府的法定职责。总规实施评估现已成为城市规划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1.开展总规实施评估的必要性 1.1保障总体规划科学性连续性的要求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改善规划成果和质量,纠正实施中的偏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连续性。 1.2促进总规有效实施的迫切要求 开展评估工作,能够有效协助政府各职能部门对规划实施工作进行自身检查,提高总体规划的可实施度和政府的行政效率,保持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建设的指导和统筹作用。 1.3总体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要求 总体规划是政府调控空间资源、公共利益等方面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借鉴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的过程,建立并完善规划评估制度,是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必备条件和要求。 2.国内外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总结 2.1国外规划实施评估主要理论 从欧美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规划实施理论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开始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从上个世纪50年代,规划评估的理论逐步建立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经济学、系统

城市规划原理案例分析题

城市规划原理案例分析 例1:我国东部某市人口规模45万人,编制了以 制造业、商业为产业发展方向的 城市总体规划计划。图示为总体 规划中的道路交通规划。一条与 其他城市相连的一级公路经过城 市西侧;现状有一条铁路由城市 北部穿过。并设有火车站;西江 由城市东侧穿过,航运发达,客 运、货运均有较好的基础。 请指出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 题,提出修改意见。并作指示性 的修改。 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有: (1)过境道路穿越城市,不合理; (2)城市主、次干道穿越铁路过多; (3)东西向主干道偏少; (4)沿河两岸,东西向联系道路偏 少; (5)铁路穿越市区,对城市影响较 大; (6)铁路客运站内主干道穿越,不 利于站线布局; | (7)铁路客运站、长途汽车站以及 轮船码头布局分散,不利于交通换乘; 修改建议: (1)过境公路西移,与城市在南北各预留一个出入口; (2)将客货混用的港口码头调整为客运码头和货运码头,货运码头布置在城市北部仓储区和工业区,客运码头布置在城市中部,靠近铁路客运站和长途客运站; (3)增加东西向主干道密度; (4)加强沿河东西向联系,增设过河主干道; (5)铁路从城市北部穿过,或将铁路客运站规划为南北出入口,方便南北两区使用;(6)减少干道穿越铁路。 例2图为某城市的总体规划示意图,表达了城市干道网布置与地形地貌、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试评析其主要优缺点 优点: < 1.主次干道布置顺应了山势河流 2.沿东西向城市中心大道布置城市中心公建有利于组织城市特色,西为西山风景区,东为客站。 3.工业、仓库用地区位合理,对外交通方便,靠近货站。 缺点:

1.沿铁路西侧的南北向城市道路承担过境交通功能,两侧布置了市中心公建,影响了交通功能的发挥,道路功能混乱。 2.工业、仓库区内部没有规划道路系统与城市其他用地缺少联系。 例3:图示为某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该市为南方一座中等城市,规划人口35万人。城市西侧为由山和湖组成的省级 风景区,一条省道沿南北向经过 该市。 请指出城市布局和交通方面的主 要问题。 分析如下: (1)工业用地布局分散,临近风 景区的工业用地位置不合理。二、 三类工业用地与教育科研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用地之 间缺少隔离带。 ? (2)城市南侧缺少公共设施用 地。 (3)仓储用地位置不当,不利于 使用,同时也对居住区造成一定 影响。危险品仓库距离居住区过 近,而且缺少必要的隔离带。 (4)污水处理场不应布置 在城市水系上游。 (5)快速路穿越市区,不 合理。 (6)道路网没有结合河流 布置,不合理。 (7)机场距离城市过近, 机场端净空穿越市区,不合 理。 例 4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 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 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 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 主导风向东北风。现状常住人口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见现状图和规划示意图) 规划要点: 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 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布局结构,二个核心A、E组团;三个副组团即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保留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 ? 3.道路交通:新增高速公路出入口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

重庆市万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

《重庆市万州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实施评估报告 (征求意见稿)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万州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OO九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4) 一、总则 (5) (一)评估工作的意义 (5) (二)评估范围 (5) (三)评估对象 (6) (四)评估期限 (6) (五)评估依据 (6) 二、万州区城市建设现状情况综述 (7) 三、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9) (一)03版总规的主要内容 (9) 1、城市性质 (9) 2、城市规模 (9) 3、城市结构 (9) (二)局部调整后(07版总规)的主要内容 (10) 1、调整的原因及理由 (10) 2、调整的要点 (11) 四、评估主要内容 (13) (一)规划指标实施情况评估 (13) 1、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分析 (13) 2、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实施评价 (16) 3、小结 (17) (二)建设用地使用情况评估 (17) 1、建设用地实施完成情况分析 (17) 2、建设用地空间实施分布评估 (18) 3、主要建设用地类型实施评估 (19) 4、小结 (26) (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评估 (27) 1、重大产业项目 (27)

2、重大交通设施项目 (30) 3、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31) 4、市政公用设施项目 (31) 5、环境生态与景观建设项目 (31) 6、小结 (32) (四)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态势评估 (32) 1、“三证一书”核发情况统计与分析 (32) 2、已发用地规划许可的项目实施完成情况分析 (33) 3、规划许可与建设用地发展态势评估 (34) 4、小结 (36) (五)新确定的重大项目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与分析 (36) 1、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37) 2、重大交通设施项目 (38) 3、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9) 4、市政设施建设项目 (39) 5、环境与景观建设项目 (39) 6、小结 (40) (六)其他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分析 (40) 1、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情况 (40) 2、生态环境保护及空间管制执行情况 (41) 3、城市防灾设施建设情况 (42) 五、实施绩效分析 (43) (一)总规实施起到的积极作用 (43) 1、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43) 2、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明显加强 (43) 3、库区综合交通枢纽初具雏形 (43) 4、指导重大项目的建设,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44) (二)总规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44) 1、城市拓展速度较慢 (44)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一.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设计分析 1.规划定位为:济宁城市的主中心,全市的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 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 2.城市总体定位为:一个以水为特色的城市中心区;城市空间定位为:一个城水交 融、生活生态和谐的城市生态新区。 3.主要职能:济宁主城的新城中心,以旅游度假为中心、行政服务及商务办公为 主线,居住生活为支撑的城市新区。 4.用地规模:北湖生态新城规划总用地约97平方公里,行政辖区用地面约57平 方公里,其中滨湖路以南的度假区用地约25平方公里,滨湖路以北的区域除去水域的建设用地约32平方公里。即除绿地面积9平方公里,其他建设用地2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6平方米。 5.规划的总体功能结构为:一轴一带系两区、四心绕一湾。 ?一轴:城市发展主轴:是沿北湖路由老城中心往北湖延伸的城市发展轴。是城 市核心发展轴,重点发展综合服务功能。 ?一带:是京杭古运河文化发展带。是济宁运河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的重要空 间,也是本片区的特色之一。 ?两区:北部的城市建设区与南部的北湖度假旅游区。 ?四心绕一湾: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体教育中心、旅游度假服务中心四个城 市中心围绕北湖湾布置,共同构筑济宁滨湖城市中心区。 6.片区发展策略 ?01片区:铁路北片区,规划范围日荷铁路以北,荷花路以西,梁济运河以东, 北到规划界限。规划用地面积1.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0.9万人。该区是产业转移区,近期逐步将规划区的工厂转移到该区,适当发展无污染工业,作为近期的经济支撑。 ?02片区:荷花片区,规划范围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济安桥南路,南起高压走 廊, 北至日荷铁路。规划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2万人。由于该片区邻近老城区,是近期重点建设的居住区,包括安置和部分房地产开发。 ?03片区:文体片区,范围由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梁济运河,南起外环路, 北至 高压走廊。规划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1万人。该区以高教园区及文体中心为重点,建立济宁文化体育设施基地。 ?04片区:古运河西片区,规划范围东起京杭古运河,西至北湖中路,南至外 环路。规划用地面积2.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7万人。本片区以运河文化为中心,建设济宁运河之都的风貌。 ?05片区:古运河东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南起礼贤 路,北到规划边界。规划用地面积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8.0万。该区是近期居住重点建设区域,沿古运河建设运河文化区。 ?06片区:南环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北起礼贤路, 南到望湖路。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万人。是发展居住为主的区域。 ?07片区:北湖湾东片区。规划范围北起外环路,南至北湖北堤;东临洸俯河, 西至经北湖路。规划用地面积4.3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1万人。商业金融业为核心,完善配套居住。传承运河文化精髓,将石佛村打造为“江北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内容标准【模板】

附件: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内容标准为进一步规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工作,提高规划成果质量,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河北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补充规定》,现就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内容制定如下标准: 一、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三部分。 其中,附件中应当包括规划说明书、规划纲要技术审查会审查意见、规划公示意见和对意见落实情况的说明、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和对意见落实情况的说明、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市政府对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意见、规划修编大事记、规划编制单位内部技术审查会纪要,以及其它相关会议的记录文件。 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一律采用A4纸规格装订,规划图纸一律按照A3纸规格成图,并折叠成A4纸规格装订。规划强制性内容必须在文本中明确,并采用黑体字加下划线表示。 二、总体规划成果审查的主要内容 凡提请省规委会、政府常务会审议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完成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城市政府应当组织编写专门的汇报材料,并制作PPT(幻灯片)形式的多媒体汇报稿。设区市按照20分钟汇报时间准备,县级市按照15分钟准备。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城市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城市定位 在简要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城市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规划修编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明确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

1、明确市域城镇发展战略,分析城镇化发展现状,提出规划到2010年、2020年市域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2、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结构,明确城镇的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3、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垃圾处理、防灾等重大基础设施网络以及重要的社会服务设施,提出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 4、提出市域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的范围。 5、县级市的城镇体系规划,还应当编制市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专章,确定市域村庄发展的控制原则和措施,提出村庄空间布局调整和用地整合的意见,明确市域现状及规划调整后的村庄数量。 6、区别不同情况,有的城市还应当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增加重点地区发展规划的专章。 (三)中心XX区规划 1、分析中心XX区用地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 2、确定中心XX区规划到2010年、2020年的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 3、确定中心XX区的总体布局结构,明确城市的功能分区。 4、确定城市各类用地的布局。其中,居住用地规划统一调整为居住用地和住房建设规划,要明确住房保障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分别提出2010年、2020年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规模、居住人口和用地布局。提出XX区内棚户区改造、旧住宅区改善的目标、措施和步骤。 5、确定中心XX区公共设施规划布局,提出城市中心的位置和规模,统筹安排行政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商业中心、科研教育中心等主要公共设施布局。 6、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策略,明确城市道路网结构,提出主次干路和支路的路网密度、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等规划指标。明确城市主干路功能和城市对外交通联系。 -2-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综述

0508.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综述 (本文选题领域:城市规划管理) 刘建邦徐利权黄蕾周均清 摘要:从理论反思与实践回顾的维度对当前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进行了总结,发现目前我国总规实施评估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中存在众多不足,包括缺乏对国外规划实施评估实践案例的介绍;总规实施评估内涵界定模糊;对总规实施过程缺乏深入分析;缺乏公众参与;总规实施评估实践缺乏滚动开展的机制;特大城市、西部地区的城市评估实践开展不充分等。应清晰界定总规实施评估的概念,加强对国外规划实施评估实践经验的借鉴,对总规实施过程机制进行深入分析,鼓励公众充分参与总规实施评估,建立总规实施评估滚动开展机制,督促不同等级规模、不同地区的城市广泛开展总规实施评估实践。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进展 1.引言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发展过程进行回顾与促进地区迅速崛起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在处理这对矛盾时,我们往往更重视后者,无论之前的规划实施情况如何,新的规划总是被源源不断地制定出来[1]。虽然近年来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的重要性正日益得到认可,但由于我国规划实施评估研究起步晚,研究进程尚处于初级阶段,实施评估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对当前我国总规实施评估研究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试图客观地反映研究的现状,找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总规实施评估研究指明方向和重点。 2.理论研究 2.1.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维护和回顾阶段,其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开展得较为

广泛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反视我国,囿于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规划实施评估开展得并不普遍,这导致了我国规划实施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匮乏。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为理论研究成果的借鉴与评估实践经验的汲取。在对国外理论研究成果的借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是孙施文(2003)关于国外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的综述[2]。作者回顾了城市规划领域评价的发展历程与重要的实施评价理论,并对各理论的优缺点作了简要的评述。作者发现城市规划经历了从重编制到重实施;重规划方案评价到重规划实施评价;重实施结果评价到重实施过程评价的转变。相对于理论与方法的借鉴,我国目前的研究对国外实施评估实践案例的介绍则是一个薄弱环节,仅吕晓蓓(2006)对少数几个国家的个别规划文件关于规划实施监督与评价的重要性进行了描述,缺乏对规划实施评价实践的深入分析,更无所谓对评估实践经验的汲取[3]。由上可知,需要加强对国外规划实施评估实践案例的介绍,为我国的评价实践积累经验。 2.2.实施评估的内涵 对规划实施评估内涵的研究是实施评估的基础性研究之一,然而当前的研究对规划实施评估的内涵却言之甚少,准确定义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内涵的研究更是鲜见。仅吕晓培(2006)、简逢敏(2006)、林立伟(2010)等人给城市规划实施评估下了较明确的定义。吕晓蓓(2006)从规划实施评价过程运作的角度定义了城市规划实施评价,认为规划实施评价的首要工作是对实施效果与实施环境进行监测,而后是评价监测结果,再后是对比实施结果与规划目标,最后是调整规划目标、策略与实施手段[3]。简逢敏(2006)认为规划实施后评估主要是对已付诸实施的规划,在其实施了一段时间之后形成的结果与规划编制的内容是否得到真正的实施,并对其实施结果的作用与影响所进行的评估[4]。林立伟(2010)则认为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是指对已编制完成并获得政府部门审批的规划进行方案评估;对正在实施的规划进行定期评估;对已经完成实施的规划进行效果评估[5]。从以上研究可以发现,目前规划界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内涵界定模糊,而“评估”、“评价”二词在相关研究中交替出现更佐证了上述观点。 2.3.实施评估的意义 众多学者对总规实施评估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孙施文(2003)认为通过实施评价可以有效地检测、监督既定规划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从而作为规划的内容和政策设计以及规划运作制度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研究分析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重庆西部物流城规划及中心区城市设计

概要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最大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初步形成的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综合运输体系,为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市委市政府对重庆物流发展的高度重视,重庆发展大物流产业的计划正抓紧实施,物流已经成为重庆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而其中,水路与铁路运输是重庆大物流发展中的重点,大力发展水铁联运是提升重庆物流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设计背景 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我国十八个铁路集装箱节点站之一,同时更是铁道部所定中国五大铁路物流中心之一,它的开工建设,使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有条件成为重庆一个新的物流高地;市政府在重庆市主城区集装箱物流枢纽“一基地四港区”总体布局中,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确立为“一基地”,在重庆物流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沙区城市格局“东中西西”四大板块中,西部新城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重庆市主城区向西拓展的主要城市空间。它实际上承载了沙区“一区三高地”定位中的全部三个高地,即中国西部教育高地、高新技术高地、现代物流高地。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迫切需要,对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二、设计目的 对作为西部物流高地的现代物流产业城,在产业布局、空间形态、交通组织和风貌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提出物流城整体概念性规划构思,并对物流城产业链进行策划及规模预测,对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同时将物流功能及物流延伸出的商贸、居住功能三者有机融合,并妥善解决交通问题,使之符合现代物流高地的功能定位。 三、设计理念 物流顺畅统领商脉绿色环保生态宜居 四、设计构思 以缙云山、中梁山为绿化山体背景,物流城处于两山环抱之间,通过梁滩河水系以及一纵线、二横线、渝遂高速动脉,伸展、延伸,进而与重庆、西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相联系,使之成为全国中心现代物流基地。 通过打造特色的物流功能区,进而带动商贸功能、城市配套等功能,形成一个集物流、商贸、居住、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综合物流城。 五、中心城区分析 5.1区位分析 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一个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丰姿绰约!一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正在催生无尽的现代神话!一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城正在不断创造人间奇迹!一个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新重庆正在开发中走向世界!” 本次规划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城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区是重庆市的西大门和重要交通枢纽,是重庆市主城区、渝东北地区、渝东南地区通往渝西地区和成都市的必经之地,不仅是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而且是重庆市的商贸和工业基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具有坚实的基础。

城市总体规划技术标案例

第五章投标文件商务标格式 **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投标文件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投标文件内容: 技术标 投标人: (盖章)法定代表人 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年月日

一、项目解读 1、规划修编背景 (1)宏观政策的战略新部署 当前中国已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调整、转型、跨越、提升”等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词。十八大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由于在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都需要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新型城镇化也因此成为了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和抓手。 相比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在发展目标、实现路径、空间布局、政策环境以及关注重点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对空间布局的统筹结果。借势国家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所营造的良好政策环境,**城市也需要通过城市规划的修编来引导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实现,加快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探索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 (2)区域发展的战略新格局 中心城市带动和区域整合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各省市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纷纷形成了以规划建设产业高度聚集、产城高度融合的新经济区为重点的新一轮发展态势。在重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背景下,国务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2020)》的批复,意味着**城市所在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版图。同时,为实现胶东半岛这一省内优质资源最为集中区域的转型升级,山东省及时出台了《关于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意见》,胶东半岛各城市均推出了发展不同特点高端产业的规划,将发展高端产业、高端产品和高端技术自主创新平台作为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国家到省级政府的一系列战略举措,意味着**城市将依托优势区域板块获得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政策、大规模基础设施、产业等),如何更好地从自身禀赋特征和发展目标角度,探讨在区域战略中的地位及诉求,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先行区、示范区,将成为诸城未来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议题。 (3)重大设施的战略新提升 随着潍日高速公路、对接青岛东西大通道、滨(潍)诸城际铁路、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的完成,**城市的对外交通条件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也将明显提升。 上述重大交通设施在**城市的相继落户,一方面为**城市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基础支撑,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影响**城市城镇空间布局的新的作用要素,需要重新审视**城市的区域地位和作用。 (4)城市转型的战略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诸城中心城区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发展空间明显不足,大大制约了城市化进程。根据山东省“十二五”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未来3-5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