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一单元

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一单元
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一单元

古代漢語第一冊

第一單元文選

?一、鄭伯克段于鄢

(1)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注]

【注】見《詩經·大雅·既醉》孝子的孝沒有窮盡的,永遠把它(孝) 賜給你

(指孝子)的同類。匱kuì,盡。錫,賜,給輿。(P12)

既醉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殽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景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家室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明有仆。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以子孙。

?二、齊恒公伐楚

(2)無以縮酒[注](P13)

【注】沒有用來縮酒的東西。縮酒:滲酒,祭祀時的儀式之一:把酒倒在束茅上滲下去,就像神飲了一樣(依鄭玄說,見《周禮·甸師》注)

甸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三、宮之奇諫假道

(3)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注](P18)

【注】所引《周書》早已亡逸,這兩句今見于偽古文《尚書·蔡仲之命》。大意是:上天對於人沒有親疏的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皇,大。輔:輔佐,這裡指保佑。

周书·蔡仲之命

蔡叔既没,王命蔡仲,践诸侯位,作《蔡仲之命》。

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乘;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蔡仲克庸只德,周公以为卿士。叔卒,乃命诸王邦之蔡。王若曰:「小子胡,惟尔率德改行,克慎厥猷,肆予命尔侯于东土。往即乃封,敬哉!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率乃祖文王之遗训,无若尔考之违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尔其戒哉!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详乃视听,罔以侧言改厥度。则予一人汝嘉。」王曰:「呜呼!小子胡,汝往哉!无荒弃朕命!」

【譯文】

周公位居大宰、统帅百官的时候,几个弟弟对他散布流言。周公于是到达商地,杀了管叔;囚禁了蔡叔,用车七辆把他送到郭邻;把霍叔降为庶人,三年不许录用。蔡仲能够经常重视德行,周公任用他为卿士。蔡叔死后,周公便告诉成王封蔡仲于蔡国。

成王这样说:“年轻的姬胡!你遵循祖德改变你父亲的行为,能够谨守臣子之道,所以我任命你到东土去做诸侯。你前往你的封地,要敬慎呀!你当掩盖前人的罪过,思忠思孝。你要使自身迈步前进,能够勤劳不怠,用以留下模范给你的后代。你要遵循你祖父文王的常训,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违背天命!“皇天无亲无疏,只辅助有德的人;民心没有常主,只是怀念仁爱之主。做善事虽然各不相同,都会达到安治;做恶事虽然各不相同,都会走向动乱。你要警戒呀!“谨慎对待事物的开初,也要考虑它的终局,终局因此不会困窘;不考虑它的终局,终将困穷。勉力做你所行的事,和睦你的四邻,以保卫周王室,以和谐兄弟之邦,而

第1頁第一單元

使百姓安居成业。要循用中道,不要自作聪明扰乱旧章。要审慎你的视听,不要因片面之言改变法度。这样,我就会赞美你。”

成王说:“啊!年轻的姬胡。你去吧!不要废弃我的教导!”

(4)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注]

【注】這兩句也是《周書》上的,今見于古文《尚書·君陳》。大意是:黍稷不是馨香,光明的德行才是馨香。

(5)民不易物,惟德繄(yī)物[注]

【注】這兩句話也是《周書》上的,今見於偽古文《尚書·旅驁》不能改变祭祀的物品,只有德行才是真正的祭品。繄:是,語氣副詞。

?四、燭之武退秦師

(6)行李之往來[注]

【注】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这里指“行吏”,外交使節。

?五、晉靈公不君

(7)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注](P25)

【注】引自《詩經·大雅·蕩》。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此句話的意思是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诗经·大雅·荡》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8)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注]

【注】引自《詩經·大雅·杰民》。大意是:宣王不能完全尽职,仲山甫能从旁补救。衮(gun):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阙:过失。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

(9)臣侍君宴,過三爵[注]

【注】爵:古代飲酒器物。三爵,《詩·小雅·賓之初筵》鄭玄箋:“三爵者,獻也”。

(10)我之怀矣,自诒伊戚[注]

【注】引自《詩經·北風·雄稚》怀:眷恋。诒:同‘贻”,给。伊,指示代词,那个。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心里怀念祖国,反而给自己留下忧伤。

?六、祁奚薦賢

(11)無偏無黨,王道蕩蕩[注](P39)

【注】見於《上述·洪笵》。圣王之道就会正直通达不偏斜。偏:不公正。党:偏私。

(12)惟其有之,是以似之[注]

【注】見於《詩經·小雅·裳裳者華》。這句話的意思是:只因为他有仁德,才能推举象他的人。

七、常用字(一)(P41-67)

A、言:動詞,說話,說(自己主動說)。

(1)食不語,寢不言

【注】選自于《論語》。意思是: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2)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

【注】選自于《廉頗藺相如列傳》。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

B、言:名詞,言論。

(3)聽其言,觀其行

【注】指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選自《論語·公冶長》。

A、語:動詞,談話。

B、告訴。

(4)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注】语,告诉。之,代词,代颍考叔。故,原因。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并且告诉他后悔的心情。出处《郑伯克段于鄢》。

(5)居!汝語女。

【注】出自《論語陽貨》。居:坐下。女,你。

C、名詞,言論,話。

(6)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注】我听到了他说的话,但是没见到他的人。選自于《論語季氏》。

D、諺語,俗話。

(7)語曰:“唇亡則齒寒”。

A、對···說

(8)子語子貢曰

B、叫做;認為;意指

(9)謂他人父

【注】選自《詩經》。

C、评论(人物)

(10)子谓子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

【注】選自《論語》,全文是“子谓子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自己行为庄重,事奉君主恭敬,使民有实惠,用民有法度.”

(11)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注】節選自《論語八佾》。译文是:孔子谈到《韶》乐时说,“美到极点了,好到极点了”;谈到《武》乐时说,“美到极点了,但还不够好.”

D、通“為”

(12)“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注】節選自《左轉》。意思是:一次错误已经很过分了,怎么可以再犯类似的错误呢?

A、咨詢(訪直接賓語是事)

第3頁第一單元

(13)王訪于箕子

【注】來源《尚書》。意思是周武王向箕子咨詢“天道”的意見。

B、拜訪

C、查訪,偵查

請求(請你允許我做某事,情況比較常見)

(14)臣請于武公

(15)臣請事之

(16)會請先

(17)為之請制

【注】以上四則均選自《左轉》。

(18)冉子為其母請粟

【注】節選自《論語》。意思是: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相關文章如下: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翻译:公西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A、呼喚(上對下 )

(19)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注】孟明:秦军将领:姓百里,名视,秦大夫百里奚之子,此次军事行动主帅。B、招致,導致

(20)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注】節選自《荀子·勸學》,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A、斷獄,判決罪人

B、收了別人的東西以後,還送給他東西以為回答。

(21)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注】節選《詩經》,引申為回答別人的恩惠或仇恨。

(22)無怨無德,不知所報

【注】來源《左轉》,引申為天對人的善惡的報復。

C、奉命回來報告

D、給回信,答復

A、告訴(特指大事報給祖宗或上帝 )

(23)且告之悔

【注】選自《左轉》。

B、規勸,忠告

(24)忠告而善之

【注】選自《論語》。

用言語糾正君父或軍長的過失

(25)宣子驟諫

【注】選自《左轉》。

(26)事父母幾諫

【注】選自《論語·里仁篇》。幾:暗地的。

A、研究

(27)世叔討論之

【注】選自《論語》,討:引申為治理。

(28)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

【注】來源《左轉》,《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

B、聲討

(29)亡不越境,反不討賊

【注】選自《左轉》,引申為征伐。

A、翻轉、顛倒、反而

(30)輾轉反側

【注】節選自《詩經·周南·關雎》。

(3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注】來自《论语·颜渊》。意思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

B、造反、叛亂

C、回來、退還

(32)左傳宣公二年:反不討賊。左轉僖公二十三年:“公子受餐反璧。”反璧:退还璧玉。

A、動詞,回來、回去

(33)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

B、副詞,又、再

(34)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注】選自《左轉》,此句話意思是: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

A、賓館,招待所

B、住一夜

(35)凡師一宿為舍

【注】《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C、軍行三十里為一舍

(36)左傳僖公三十六年:“其避軍三舍”。

D、放棄、不要、釋放

(37)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注】選自《左轉·鄭伯克段于鄢》,意思是:如果您放弃郑国,让它存在,以郑国为秦国东边道上的主人。

第5頁第一單元

A、依次序排列

(38)左轉成公三年:“次及於是”。

【注】原句是:“《左传·成公三年》:“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於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

B、臨時駐扎

(39)左轉僖公四年:“師退,次於召陵。”

A、往,到···去

(40)左傳僖公四年:楚子使屈完如師。

B、像;比不上

(4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注】出自诗经《诗经.卫风.淇奥》,这句诗的意思是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全文如下:

诗经.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C、形容詞詞尾

(42)論語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注】这里燕居的“燕”与“晏”相通,在文学上也叫“平居”,就是在家里的日常生活。这里说孔子平常在家里的生活“申申如也”,很舒展,不是一天到晚皱起眉头在忧愁,他休养的很好,非常爽朗舒展;“夭夭如也”而且活泼愉快。

D、如果

(43)論語先進:“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注】意思是:如果有一天真的有人了解你们了,你们又将会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呢?節選自《論語·先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E、連詞

(44)論語先進:“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馳(V.)

A、馬快跑,馳馬追擊敵軍。軀也有“馬快跑”(N.)。

(45)左轉宣公十二年:“遂疾进师,车驰卒奔,乘晋军。”

B、傳播、流布

C、嚮往,奔向

A、馬跑

B、屢次

(46)左轉宣公二年:“宣子驟諫。”

進攻(無鐘鼓)(不宣而戰)

(47)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

A、衣一套為一襲

B、重疊;重複;沿用

C、趁人不備而進攻

(48)左轉隱公元年:“善甲兵,具卒乘,將襲鄭。”有僖公三十二年:勞師以襲遠。

A、跑,戰備逃跑

B、逃亡,逃走

(49)左轉宣公八年:“奉公子小白出奔莒。”又僖公四年:“種耳奔蒲,夷吾奔屈。”

C、男女相悅,不依舊禮教的規定自相結合

(50)豈不爾思,畏子不奔

【注】意思是:“难道我就不想你,只是怕你犹豫不决,不敢和我私奔。”此句出自《诗经》中《国风·王风》中的《大车》。

A、逃跑

(51)左轉宣公二年:“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注】意思是: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B、減亡,跟“存”相對

(52)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C、死,跟“存”相對

(53)論語:“雍也,亡之命已夫。”

D、無

A、追趕,追捕

B、追擊

(54)左轉莊公十年:“遂逐齊師。”又成公二年:“齊師敗績,逐之”。

C、把···趕出去;驅逐,放逐

(55)左轉僖公二十三年:“以戈逐子犯。”

【注】整句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此句話的意思是:姜氏与狐偃谋划,把重耳灌醉后带走他.重耳酒醒后,用戈追着打狐偃.

A、追趕上

(56)故不能推車而及

【注】節選自《左轉》。此句話的意思是:“因胳膊受伤不能推车出险,而被敌人赶上。”

(57)左轉隱公元年:若闕地及泉,遂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第7頁第一單元

A、捉拿,拘捕,擒獲

(58)左轉僖公五年:遂襲虞,執虞公。

B、拿著

(59)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注】選自《論語·述而》,執:引申為掌握。整句是: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译文是:孔子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干;如不能,则随我所好。(60)執事:①任事。論語子路:“居處恭,執事敬。”②主事[的官]③服務的人。左轉西宮三十年:“敢以煩執事”。

C、志向相同的朋友

A、脫身

(61)人不難以死免其君

【注】來源《左轉》。整句是:

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意思是:郤子说:“一个人不畏惧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祸患,我杀了他不吉利.赦免他,用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免:动词使动用法,使免除……,釋放。

B、罷免

把事物獻給鬼神

(62)尚書:“玆于大享于先王。”左轉僖公五年:“吾享祀丰洁,神必據我”;據(ju4)保佑。左轉僖公二十三年:“而享其生錄”。

A、草

B、草席

C、向鬼神進線物品,特指祭祀

(63)《論語·鄉黨》:“君赐腥,必熟而荐之。”

整句是: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意思是: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席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国君赐给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同国君一道吃饭,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定要先尝一尝。

(64)左轉隱公三年:“可薦于鬼神。”左轉僖公五年:“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注】選自《左轉》。譯文是:以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

A、考慮,反復考慮

(65)左轉僖公三十年:“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注】來源《左轉》,意思是:使秦国土地减少来使晋国受利,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66)《論語·述而》:“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意思是:没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B、圖書

(67)以何具得秦圖書也

【注】來源《史記》,整句應該是: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意思是:汉王之所以能全面了解天下的山川要塞、户口的多少、地方的好坏、民间疾苦这些事,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朝的所有文书档案的缘故。

A、意料

(68)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注】译文:没想到您进入了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选自《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69)用戎不虞

【注】《诗经·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治理国家安定人民,谨慎你的法度吧,以此告诫发生意外出现不测。

B、欺騙

(70)左轉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與。

A、戰勝、攻破

(71)左轉隱公元年:“鄭伯克段于鄢”。又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引申為克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

B、能

(72)詩經·大雅·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思是说做人、做事、做官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经得住,受得住

(73)左轉隱公元年:“君將不堪”。又曰:“國不堪貳”。

(74)論語雍也:“人不堪其憂”。

【注】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仍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A、有

(75)左轉·隱公元年:“小人有母”。特指領有、佔有。左轉襄公三年:“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注】詩说,‘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他的人才能和他相似’,祁奚就是这样的人。”B、通又

(76)《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至於學”。

C、名詞詞頭

(77)詩經邶風:“不易我掃,憂心忡忡”。

A、助詞,沒有

(78)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注】整句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意思是:农历七月黄昏,大火星的由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时暑热开始减退,天气开始转凉。到九月天就冷了,该发寒衣,要多穿衣裳了。十一月北风

第9頁第一單元

呼呼响,十二月寒气刺骨寒。粗麻衣服没一件,怎能熬过腊月天?

B、副詞,放在動詞前,表示禁止

(79)尚書:“汝無侮老成人”。左轉隱公元年:“無使滋蔓”。

A、明亮

(80)詩經大雅抑:“昊天孔昭”。

【注】《毛诗序》曰:“《抑》,卫武公刺厉王,亦以自警也。”整句是:“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视尔梦梦,我心惨惨。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匪用为教,覆用为虐。借曰未知,亦聿既耄。”

意思是:苍天在上最明白,我这一生没愉快。看你那种糊涂样,我心烦闷又悲哀。反覆耐心教导你,你既不听也不睬。不知教你为你好,反当笑话来编排。如果说你不懂事,怎会骂我是老迈。

(81)左轉恒公三年:“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是说因此太庙用茅草盖顶,大车用蒲席作垫子,肉汁不放调味品,主食不用精米,这是明白地晓示节俭。

A、和

(82)穆如清風

【注】出处《诗经·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穆:美。谓和美如清风化雨滋养万物。

B、敬

C、宗廟的次序

A、疲勞、辛苦

(83)論語微子:“四礼不勤,五谷不分”。

【注】出自《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B、努力工作,不偷懶

缺少(特指食用的缺少)

(84)左轉恒公六年:“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

A、沒有秩序。跟“整”相對

(85)左轉僖公三十年:“以亂易整,不武。”這裡特指政治上沒有秩序。論語微子:“欲絮其身而亂大倫”。

B、樂曲的末章

整齊,有秩序。跟“亂”相對

(86)左轉僖公三十年:“以亂易整,不武”。整頓。左轉玄功十二年:“子姑整軍而經武乎”!

A、數詞。成對的兩個

B、數詞作狀語。如:兩全其美

C、量詞

(87)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注】出处:《国风·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释义:“这个姑娘出嫁啊,百辆车迎接她呀,百辆车护送她呀,百辆车成全她呀。”

A、副的。和“正”相對

B、重複一次

(88)不迁怒,不贰过

【注】出自《論語·雍也》。不會迁怒于人,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C、事貳主

(89)左轉隱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兩貳于己。”左轉僖公三十年:“子盍蚤自貳焉。”

D、不一樣,不相同

A、兵器,武器

(90)左轉隱公三年:“善甲兵”。

B、士兵,軍隊

(91)左轉隱公元年:“败其徒兵于洧(wei3)上”.可引申為軍事,戰爭。左轉隱公三年:“公子州吁(yù),嬖(bì)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wù)之。”

【注】節選自《石碏谏宠州吁》,全文如下: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guī)。生孝伯,蚤【通早】死。其娣(dì)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yù),嬖(bì)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wù)之。

石碏(què)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fú)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zhěn)者,鲜(xiǎn)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A、車子,兵車

(92)左轉隱公三年:“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論語:“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

B、牙床

(93)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注】選自《左轉·僖公》,谚语说的“脸颊和牙床相依靠,嘴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大概说的就是虞、虢两个国家吧?

A、甲士

(94)伏甲將攻之

【注】來自《左轉》,“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

第11頁第一單元

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

意思是:秋九月,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接着扶赵盾下堂。

B、天干第一位

A、疆界

(95)无此疆尔界

【注】出自《詩經·思文》,全文如下: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译文:追思先祖后稷的功德,丝毫无愧于配享上天。养育了我们亿万民众,无比恩惠谁不铭刻心田?留给我们优良麦种,天命用以保证百族绵延。农耕不必分彼此疆界,全国推广农政共建乐园。

(96)左轉襄公九年:“介居兩大國之間”。楚辭:“比尧舜之耿介兮,既准道而得路”。

B、特立,直立(指品行)

C、量词,個

D、甲,甲士

(97)左轉宣公二年:“既而與為公甲”。用作動詞,表示披甲。左轉成公二年:“不甲馬而馳之。”

E、通“芥”

A、步兵

(98)左轉隱公元年:“具卒乘。”又成公十六年:“臣之卒寘奔。”

B、終,終於

C、死,諸侯大夫的死

(99)左轉僖公三十二年:“晉文公卒。”

D、通“猝”,匆忙的樣子

A、駕車,乘車

(100)左轉僖公四年:“與屈完乘而覲之。”論語:“乘車之輅(lu4)”. (101)詩經邶風: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注】全文:

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译文:你俩乘船走了,船儿飘飘远去。多么思念你呵,心中恋意难除。你俩乘船走了,船影渐远渐没。多么思念你呵,切莫遭遇灾祸!

B、名词,兵车。左转:善甲兵,具卒乘。

A、封建时代天子和诸侯的通称。跟“臣”相對。

(102)左轉文公十三年:“天生民而樹之君。”又成公二年:“人不難以死免其君。”

B、天子,統治者

C、有才得的人

(103)論語學而:“人不知而不韞,不亦君子乎?”

D、戰國時代貴族、功臣的封號

E、父母

A、軍隊二千五百人為一師,軍隊

(104)左轉僖公三十二年:使出師于東門之外。派出军队到东门外面。

B、傳授知識技術的人,老師

(105)論語:“當仁不讓于師”。

C、樂官

(106)論語:“故相樂之道也”。

A、父之妹

(107)詩經:“問我諸姑。”

B、夫之母

(108)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谒诸姑,曰:“长叔姒生男。”姑视之。

【注】來自《左轉·昭公二十八年·叔向母》,全文如下:

叔向母

初,叔向晋大夫羊舌肸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其母欲娶其党。叔向曰:“吾母多而庶鲜,吾惩舅氏矣。”其母曰:“子灵之妻夏姬也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可无惩乎?吾闻之:甚美必有甚恶。昔有仍氏生女,发黑而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惏无厌,忿颣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今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汝何以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叔向惧,不敢取。平公强使取之。生伯石。伯石始生,叔向之母视之,及堂,闻其声而还,曰:“是豺狼之声也!狼子野心,非是,莫丧羊舌氏矣。”遂弗视。

意思是:春秋时,晋大夫叔向想娶申公巫臣的女儿为妻,可是叔向的母亲却希望他娶自己娘家的人。叔向说:“我的庶母虽然很多,但是庶兄弟却很少,我讨厌亲上加亲。”他母亲说:“子灵的妻子夏姬害死了三个丈夫、一个国君、一个儿子,导致一个国家和两位卿大夫灭亡,这还不够可怕吗?我听说:世上出现过分美丽的女人,必然有凶险万端的祸事伴随而来。古时的有仍氏生了个女儿,一头青丝又黑又美,光可鉴人,人称她为玄妻。后来乐正后夔娶她为妻,生了个儿子名叫伯封。这儿子的性情像猪一样,贪婪无厌,凶狠无度,所以人们给他取了一个‘封豕’的外号。后来有穷国的后羿把伯封杀了,从此夔氏断了香火。三代的灭亡,和晋太子申生的废立,祸端都是出在美女,你为什么还要娶美女呢?天生的美人足以迷惑人心,假使没有完美的品德,一定会带来灾祸。”叔向听了母亲的话,觉得害怕,就打消娶申公巫臣的女儿为妻的念头。可是晋平公却强逼叔向娶申公巫臣的女儿。婚后生了个儿子名叫伯石。当伯石出生时,叔向的母亲前去探视,才到堂前,听见婴儿的哭声就掉头而走,说:“这哭声简直像豺狼的声音!狼子野心,如果有了他,恐怕我们羊舌家会灭亡。”她因而不肯探视孙子。

C、父之姊妹

D、姑且、暫且

(109)左轉隱公元年:“子姑待之。”

A、婦女(特指未嫁的女子)

(110)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女兒

C、星宿名

D、你,你們

(111)詩經:“逝將去女。”发誓从此离开你。左轉:“五侯九伯,汝寘征之。”

第13頁第一單元

A、親屬,一般指同姓親屬

(112)宫之奇以其族行

【注】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选自《左传·唇亡齿寒》。

B、聚結,眾,一般

A、上古時代,五百家為黨

(113)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注】來自《論語·雍也》,整句是: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意思是:原思在孔子家做总管,孔子给他一万斤粮食,他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了,给你老家的乡亲们吧!”

B、親族,姻戚

C、集團,集團的成員

(114)左轉襄公二十一年:“皆樂氏之黨也”。

仇人。如左轉中:称解狐,其仇也。

專有名詞,黃河。

(115)左轉僖公四年:“東至於海,西至於河。”

A、名詞,河堤

B、動詞,築堤防水

(116)左轉襄公三十一年:“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们是不能挽救的呀;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城(內城)

城墻

(117)左轉:“都城過百稚,國之害也。”又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破。”

A、護(hu4)城河

(118)左轉僖公四年:“楚國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用处!

B、積水的凹地

A、農田;耕種

B、打獵

(119)左轉宣公二年:“宣子田于首山。”

招待所,賓館,客舍

(120)乃筑諸侯之館

【注】節選自《左轉·子产坏晋馆垣》:“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意思是:晋平公以隆重的礼节接见了郑简公,宴会和礼品也格外优厚,然后让郑简公回国。晋国接著建造了接待诸侯的宾馆。

第15頁第一單元

古代汉语授课教案(郭锡良版)教案

古代汉语授课教案(郭锡良版)教案 第一讲绪论 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发展的分期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 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如古代的白话小说。 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 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文学作品课讨论的是它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问题。古代汉语课则不然。它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的,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和积累,使学习者逐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这种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 (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 学习古代汉语,需要掌握和记忆相当数量的古代词汇和语法规则等内容。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只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各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如《史记》列传类的历史散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一般难易度的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例如…

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一单元

古代漢語第一冊 第一單元文選 ?一、鄭伯克段于鄢 (1)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注] 【注】見《詩經·大雅·既醉》孝子的孝沒有窮盡的,永遠把它(孝) 賜給你 (指孝子)的同類。匱kuì,盡。錫,賜,給輿。(P12) 既醉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殽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景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家室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明有仆。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以子孙。 ?二、齊恒公伐楚 (2)無以縮酒[注](P13) 【注】沒有用來縮酒的東西。縮酒:滲酒,祭祀時的儀式之一:把酒倒在束茅上滲下去,就像神飲了一樣(依鄭玄說,見《周禮·甸師》注) 甸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三、宮之奇諫假道 (3)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注](P18) 【注】所引《周書》早已亡逸,這兩句今見于偽古文《尚書·蔡仲之命》。大意是:上天對於人沒有親疏的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皇,大。輔:輔佐,這裡指保佑。 周书·蔡仲之命 蔡叔既没,王命蔡仲,践诸侯位,作《蔡仲之命》。 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乘;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蔡仲克庸只德,周公以为卿士。叔卒,乃命诸王邦之蔡。王若曰:「小子胡,惟尔率德改行,克慎厥猷,肆予命尔侯于东土。往即乃封,敬哉!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率乃祖文王之遗训,无若尔考之违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尔其戒哉!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详乃视听,罔以侧言改厥度。则予一人汝嘉。」王曰:「呜呼!小子胡,汝往哉!无荒弃朕命!」 【譯文】 周公位居大宰、统帅百官的时候,几个弟弟对他散布流言。周公于是到达商地,杀了管叔;囚禁了蔡叔,用车七辆把他送到郭邻;把霍叔降为庶人,三年不许录用。蔡仲能够经常重视德行,周公任用他为卿士。蔡叔死后,周公便告诉成王封蔡仲于蔡国。 成王这样说:“年轻的姬胡!你遵循祖德改变你父亲的行为,能够谨守臣子之道,所以我任命你到东土去做诸侯。你前往你的封地,要敬慎呀!你当掩盖前人的罪过,思忠思孝。你要使自身迈步前进,能够勤劳不怠,用以留下模范给你的后代。你要遵循你祖父文王的常训,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违背天命!“皇天无亲无疏,只辅助有德的人;民心没有常主,只是怀念仁爱之主。做善事虽然各不相同,都会达到安治;做恶事虽然各不相同,都会走向动乱。你要警戒呀!“谨慎对待事物的开初,也要考虑它的终局,终局因此不会困窘;不考虑它的终局,终将困穷。勉力做你所行的事,和睦你的四邻,以保卫周王室,以和谐兄弟之邦,而 第1頁第一單元

古代汉语教案古代汉语教案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引我讲我们讲了词的古今词义的异同、 我们在前两周讲了古今词义的异同,举例说明有许多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意义有所不同,这是由于语言发展变化引起的,今天我们要讲的“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就是要来探讨词义变化发展的主要方式,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大家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间的关系,掌握词义变化的脉洛,深刻地理解、掌握词义。 这一讲我们主要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二、为什么要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三、考察、推求本义的方法 四、如何分析引申义 五、研究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个词有好几个意义,其中有较原始的,有后来发展,变化来的,还有借假义,一般人说词的本义是指它最初的意义。 ①什么是词。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单位,一个词由形式内容两部分组成,形式是它的读音,内容是它表达的概念。不包括形体、字义同词义。②词的产生就是语言的产生,语言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刚产生的几十万年前,我们如果说研究词的最初产生的意义,那么研究工作是无从作起的。我们研究词的本

义,往往要借助文字记录的语言材料来考察词较原始的意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是为了记录表现语言、解决语言时空问题而产生的,是语言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词和字它们产生的时间差异,如果人类使用语言是一年的时间,那么文字则是在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小时才产生的,所以,我们借助文字资料来研究的词的本义并不是汉语最原始的意义,而是指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古代书面语体现出的最古老的意义。 引申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由词的一个基本意义派生出一个或几个有关的意义叫词的引申义。例如: 引:小篆写作,指事字,左边是“弓”,右边一竖是符号性质,表示弓弦拉到的位置。《说文》“开弓也”本义是拉开弓,《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把弓拉开,形状变长,所以引申为长,延长,(还有拉、导领、后退等义)在“引申”这一词中用的是延长这一义 申:甲文作,籀文作昌,小篆作,从甲文看象闪电形,申是古电字,后来假借为地支名和陈述义,作为伸展一义,有人认为是引申义,闪电光延申状 由“引申”一词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义的“引申”是汉语词义发展的主要方式,词义不断地引申就可以克服词和语言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使语言更好地完成帮助人们交际的任务,但从另一方面说,一词多义现家太纷繁,又给学习掌握选成了困难,为了学习古汉语的需要,我们有必要来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二、为什么要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分析本义,引申义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会加深对词义的理解。例如: 绥:有安抚的意思

我国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

古代漢語試題(A) 一.填空題(每空2分,10空,共20分) 1.許慎六書“假借”的定義__本無其字,依聲託(托)事__。 2.本義__詞的本來意義,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__。 3.異體字__音義完全相同而形體不同的字__。 4.文字學家辨別漢字的本義主要依靠漢字的__字形_。 5.我國第一部字典是東漢許慎著的_《说文解字》_。 6.判斷句是以__名词或名词性词组_作謂語。 7.上古漢語判斷句很少用判斷詞__是_來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鄭伯克段于鄢》選自《十三經》中的_《左传》__。 9.“莫”的本義是(暮)傍晚_,“莫”的今字是_暮_。 二.解釋下列詞語意義並指出詞性(每題1分,共20題,共20分) 1.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雉:長三丈,高一丈。量詞 2.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諸:這事到(之於)。兼詞 3.一之爲甚,其可再乎? 其:难道,语气词 4.行之往來,共其乏困。 行:外交使者。名詞 5.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焉:到那(於之)。兼詞 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克:能夠。助動詞 7.賊民之主,不忠。 賊:殺害。動詞。 8.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殿:鎮守。動詞。 9.雖然,必告不穀。 不穀:我。謙詞。 10.晉侯問嗣焉,稱解狐。稱:推荐。動詞。11.於是乘其車,揭其劒,過其友。過:拜訪。動詞。12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 發:打開。動詞。 13.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顧:囬頭看。動詞。 14.趙誠發使尊昭王為帝,必喜,罷兵去。 誠:如果。(假設)連詞。 15.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兒子。名詞。 16.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茍:隨便、隨意。形容詞。 17.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 歸:饋(贈送)。動詞 18.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義。 庠序:學校。名詞。 19.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 藝:種植。動詞。 20.徴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徴:表現,显露。動詞。 三.指出下列句子類型,如判斷句、賓語前置句、被動句等(每題1分,20題,共20分) 1.彼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判断句 2.制,嚴邑也。判断句 3.虢,虞之表也。判断句 4.吾乃梁人也。判断句 5.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判断句 6.百乘,顯使也。判断句 7.郤克傷於矢。被动句 8.君能補過,袞不廢也。被动句 9.故不能推車而及。被动句 10.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被动句11.君何患焉?賓語前置句 12.許子奚爲不自識?賓語前置句 13.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賓語前置句 14.氏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 15.“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賓語前置句 16.爾貢苞茅不入,無以縮酒,寡人是征。賓語前置句 17.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宾语前置 18.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賓語前置句 19.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賓語前置句 20.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賓語前置句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所活用的詞(如果有多個全部指出),並解釋詞義(每題2分,10題,共20分) 1.晉靈公不君。君:名詞用作動詞。行君道 2.從左右,皆肘之。肘:名詞用作動詞。用肘擊 3.鄂侯爭之急,辯之急,故脯鄂侯。脯:名詞用作動詞。做成幹肉。

古代汉语教案文选巫山巫峡

巫山巫峡 《水经注》 一、作品介绍: 1.《水经注》和《水经》 《水经注》是给《水经》作注的,《巫山巫峡》从《水经注》选出,题目自加。 《水经》是我国古代记载河流的一部地理着作。作者是谁说法不一,有说是汉代桑钦着,有说是晋代郭璞着,但无可靠依据,据明、清人考证,着者可能是三国时人,姓名不可考。 《水经》原书内容很简略,共三卷,记载大小河流137条,到北魏时郦道元给《水经》作注,名义是“注”,实际上是以北魏以前的地理着作进行了新的创作。 2.作者介绍 郦道元(44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家善长,范阳涿鹿人(今河北涿县)。曾任尚书省主客郎(尚书省,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占,中占,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省,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东汉之制,取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占,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尚书占总领长官为“尚书令”。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皆统属其下)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尉、春、秋、晋国上、中、下三军都设尉主发众使民。战国时赵设中尉,职掌“选练举贤,后官,能”,秦汉为武职,掌京师治安)等职,他执法严峻后为派出作关右大使,途中被企图反叛北魏的雍州刺史肖宝寅杀害。郦道元好学博览,遍历北方,留心观察水道地理现象,故能撰写出《水经注》。 3.《水经注》的价值: ①《水经注》共四十卷,资料超过原书20倍,记载了全国水道1252条,它不仅大大扩充了原书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它不只是简单地记述这些河流的名称,而是对每条河流的发源地,支流及所经地,还有每个流域的水文,气候、地形、土壤、植物、物产,工程建设都作了较详细的记叙。专家们认为《水经注》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好的水文地理,河流地理名着而且也是一部以河流为基础的区域自然地理名着。 ②《水经注》还用“因水记山,因地记事”的方法,记载了各条河流沿岸城市的建设沿革各流域,近的风士人情,有关的历史遗迹和神话传说,并且用优美的文笔对这些地区优美的风光,山川形貌作了生动描写,远远超出了“水”的范围。“地理书”的范围,其中许多篇章也是优秀的游记体散文,语言简洁,文笔深峭,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文学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③《水经注》在保存资料方面也有很高的价值,书中引用着作437种之多(不

古代汉语教案[1]

古代汉语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古代汉语》教案 学年学期2007 -2008 学年第 1 学期 主讲教师 张居三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 2006级对外汉语专业 第一次课绪论 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讲主要介绍古代汉语的性质、内容、要点,教材的特点,学习方法,考核形式。使初学者对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重点及难点: 古代汉语的分期课程的性质学习方法 授课内容: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的分期 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 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现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诸子作品,以及一些史籍里。还有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课程的性质 (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基础知识,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如:说明句型的特点,如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式、判断句等;指出词类活用现象,对其类型加以分析;辨认文言虚词的用法及词性;能运用文字学知识解释古书中用字现象等。 (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课是一门语言课程,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分析研究,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使学习者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 三、教材 (一)指定教材——《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 (二)文选、常识、常用词三结合 《古代汉语》教材的内容由文选、常识及常用词三部分组成。 文选——古代汉语的语言材料常识——学习古代汉语的知识和理论 常用词——古代词义材料

2020年整理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复习提纲.pdf

学海无涯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一、文选 (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楚归晋知茔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 (二)《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江乙对荆宣王 (三)《礼记》:大同 复习要求: 1、所有文章要能逐句翻译、并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文中的重点句; 2、识别其中的通假现象,即指出通假字并写出对应的本字。 3、齐桓公伐楚祁奚荐贤大同要求能够背诵(即默写) 二、通论 (一)汉字 1、什么是“六书”?它是如何分类的?象形自与指事自如何区分?形声自与会意字如何区分?前四书与后两书如何区分? 2、举例说明什么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者如何相区分? 3、《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作者是谁?什么时代的人?此书共收字多少? 4、《说文解字》是怎样解说一个字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二)汉语中的词 5、可以将汉语的词按照哪些角度作不同的分类? 6、举例说明什么叫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 7、举例说明单纯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8、举例说明合成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9、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古汉语中的同义词? 10、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代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11、在王力的语法系统中,“者”、“所”属于什么词?它们与一般代词有何不同之处? 12、如何区分“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13、什么是谦称和尊称?古书中有哪些常见的谦称和尊称? (三)词类活用知识 14、什么叫词类活用?主要有哪几类词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 14、什么叫动词的使动用法?它与动词的一般用法有什么不同? 15、什么叫名词的使动用法? 16、什么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7、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18、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9、什么叫名词直接作状语?怎样区分名词是作主语还是作状语? 20、名词作状语又可细分为哪四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特别是词义的发展和演变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古代汉语是综合性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即通过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有重点地阅读古代文献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以便借助于工具书能够直接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共1-4册。该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统编教材之一。其内容包括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部分。其文选部分,精选了历代典范作品,教学中以先秦作品为主;其常用词部分,共收一千多个,但教学中应重点选择最常用的几百个常用词,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其通论部分,又包括了工具书、文字、词汇、音韵、语法、修辞、古书注解、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诗律、词律、曲律等,其重点应放在语言知识方面,尤其是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知识。 本课的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使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紧密结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选的基础上,讲授通论,使学生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同时,学习文选,应以解释词句为主,尤其是文选中涉及到的常用词,应抓住古汉语词义的细微差别以及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的语感,注意体现语言课的特点。这是本门课的难点所在。要攻破这个难点,就是坚持少而精,循秩序渐进,注重练习,培养技能等项原则。为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应确定重点篇章段落,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并通过习题课、课堂提问与课外作业等环节检查教学效果。 因所选教材份量大,教学时数有限,故采取以下措施弥补:一是讲读与自学相结合。重点讲授第一、二两册、第三、四两册由学生自学。另,第一、二册中的文选、通论部分皆由教师讲读,而常用词部分则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这样,可以在一年的教学时间内基本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二是与其他课程互补。古代汉语课,历来以散文为主,韵文只涉及较少部分,如《诗经》、《楚辞》等。而古典文学课将涉及到辞赋、诗、词、曲等。这样,古代汉语课中的自学部分,古典文学课将会讲读其中的大部分。古代汉语课讲读的大量散文作品,又将为古典文学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二者互补,将使学生在古代汉语课与古典文学课两方面都收到成效,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计划讲授144课时。 二、课程内容 数学计划和安排 古代汉语课的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以文选为纲,常用词、通论与之密切配合,共七个单元,第一学期讲授第一、第二、第三单元及第四单元的文选,第二学期讲授第四单元的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

古代漢語試題(A) 一. 填空題(每空2 分,10 空,共20 分) 1.許慎六書“假借”的定義__本無其字,依聲託(托)事__。 2.本義__詞的本來意義,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__。 3.異體字__音義完全相同而形體不同的字__。 4.文字學家辨別漢字的本義主要依靠漢字的__字形_。 5.我國第一部字典是東漢許慎著的_《说文解字》_。 6.判斷句是以__名词或名词性词组_作謂語。 7.上古漢語判斷句很少用判斷詞__是_來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鄭伯克段于鄢》選自《十三經》中的_《左传》__。 9.“莫”的本義是(暮)傍晚_,“莫”的今字是_暮_。二.解釋下列詞語意義並指出詞性(每題1 分,共20 題,共20 分) 1.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雉:長三丈,高一丈。量詞 2.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諸:這事到(之於)。兼詞 3.一之爲甚,其可再乎?其:难道,语气词 4.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行李:外交使者。名詞 5.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焉:到那(於之)。兼詞 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克:能夠。助動詞 7.賊民之主,不忠。賊:殺害。動詞。 8.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殿:鎮守。動詞。 9.雖然,必告不穀。

三.指出下列句子類型,如判斷句、賓語前置句、 被動句等(每 不穀: 我。謙詞。 10. 晉侯問嗣焉,稱解狐。 稱:推荐。動詞。 11. 於是乘其車,揭其劒,過 其友。過: 拜訪。動詞 。 12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 ,書 未 發。 發:打開。動詞。 13.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顧:囬頭看。動詞。 14. 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 秦必喜,罷兵去。 誠: 如果。(假設)連詞 。 15. 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 肖。 兒子。名詞。 16. 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 矣。 茍:隨便、隨意。形容詞。 17.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 歸:饋(贈送)。動詞 18.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 之義。 庠序: 學校。名詞。 19. 後稷教民稼穡 ,樹藝五 穀 藝: 種植。動詞。 20. 徴於色,發於聲,而後 喻 徴: 表現,显露。動 題 1 分,20 題,共 20 分) 1. 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 國也。判断句 2. 制,嚴邑也。判断句 3. 虢,虞之表也。 判断句 5.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 也。 判断句 6. 百乘,顯使也。判断句 7. 郤克傷於矢。被动句 8. 君能補過,袞不廢也。 被动 句

古代汉语《谏逐客书》教案

《谏逐客书》·李斯 一、李斯其人 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曾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 早年为楚小吏,后入秦,推行一系列加强君王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统一天下。 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积极主张废除诸侯,行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 始皇死后,为赵高陷害谋反而被腰斩。 秦代因其所历时间很短,没有留下更多文学作品,而李斯却有《谏逐客书》及《泰山刻石文》、《琅琊台石刻》传世,所以以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史记·李斯列传》中的几个典型情节 厕鼠与仓鼠:李斯生命中的转折点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歎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贵贱穷通,所在自处”——李斯形成自己的人生观,通过厕中鼠和仓中鼠的强烈对比,表现出他倾慕富贵荣华,认为自己该身居高位,不甘沦落下层的心理。

师从荀子 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李斯认为楚王不足成事,而秦王恰好是能的天下的帝王,现在这个时候正是白衣谋士奔走四方,施展抱负的机会,李斯还说“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贫困”最大的耻辱和悲哀莫过于卑贱和贫困,而人们一旦卑贱贫困便非难社会,说自己与世无争,厌恶功名利禄,这不是李斯这种人的本愿。于是李斯西入秦国,奔向他的大好前程去了。 吕不韦门下客到客卿 至秦,会庄襄王(异人)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說,說秦王曰:“……自秦孝公以來,周室卑微,諸侯相兼,關東為六國,秦之乘勝役諸侯,蓋六世矣。今諸侯服秦,譬若郡縣。夫以秦之彊,大王之賢,犹灶上騷除,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彊,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並也。” 李斯去到秦国,正好赶上庄襄王死了,李斯于是去找当时的相国吕不韦,吕不韦很赏识他,于是他得到了见到嬴政的机会,就对嬴政说现在的局势周王室衰微,诸侯间互相兼并,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现在诸侯臣服秦国就像郡县服从朝廷,您凭借秦国目前的强大还有您的贤德去征服六国,容易的就像扫除灶上的尘土一样,如果现在再不动手,等六国缓过劲合起伙来,到时候纵使像黄帝的才能也吞并不了了。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同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概括地说,古代汉语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具体地说,古代汉语是指“五四”运动以前的汉语,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远古、上古、近古等不同时期的汉语,又包括使用范围有广、狭之分的共同语和方言,还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 语言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关于语言产生的时间,北京大学的叶蜚声教授有个形象的比喻:科学界一般公认生物已有36亿年的历史,叶教授把36亿年缩成一年。一年有360多天,所以: 一天相当于一千万年 一天24小时,每小时相当于42万年 每分钟大约于7千年 按照这三个缩小的尺度来回顾,那就是: 1月1日开始出现生物 12月1日恐龙才出现和死亡 12月25日出现灵长目(哺乳动物) 12月30日出现猿类 12月31日出现人类和语言 12月31日晚上11点,周口店猿人才开始用火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原始文化遗迹和文字,就是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分钟形成的。由此说来,语言的产生至今已有近一千万年的历史。 文字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的文明程度才产生的一种辅助性的交际工具。汉字的产生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甲骨文距今3300年。 根据汉语史的分期: 远古汉语————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原始汉语)(公元三世纪以前)(公元四至十二世纪)(十三至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以后)汉字产生以前周秦两汉魏晋至唐五代宋元明清五四以后我们开设的古代汉语课,就时间范围来说,远古汉语、近古汉语不是我们主要讲解的范围,因为远古汉语指的是没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汉民族语,也就是商代以前的原始汉语,由于那时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没有留下具体的材料,我们无从知道它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况,也就无从讲起。近古汉语是指元明到“五四”之间的汉语。这个时期的文言文虽然在书面语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已出现了像“变文”、语录、话本这样一些古白话,由于它们同现代汉语比较接近,比较容易懂,所以我们也不拿它们作为学习或讲解的对象。 就“古代汉语”这门课来说,它的内涵只是包括上、中古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并且是上面语,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言文”。 二、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并不是要去说古话、做古人,而是为了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人运用文言文这样一种书面语,为我们流下了极其丰富的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复习资料1

一、歷史詞彙消失的原因是什麽? 1.被新词汇代替了 2.所依存的物或者事情消失了 3.民族走向衰亡了 二.文字學原則的部首與檢字法原則的部首有何區別? 前者是依照六书体系的,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六书的体系 三.詞義引申與詞義更替有何不同? 词义引申是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以后,并不排除原始意义。 词义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 四.漢字的意符和部首有什麽區別? 1.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 2.部首是从应用功能的角度定义的。许慎编写《说文解字》时,根据汉字的形义关系排列汉字。他把含有相同表意成分的字排列在一起,并把这种排字方法叫做“分别部居”。每“部”第一个字就是“部首”。可见,部首也是偏旁,是用来作为排列和检索汉字依据的特殊“偏旁”。 五、漢語字典辭書的編排方式主要有哪幾種? 1.按音序排列。主要有三种: ①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②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几十年内,有按注音字母排列的。 ③现在通行的是按汉语拼音字母排列的。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把同部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多少为序;同一部内的字,也按笔画排列。少的在前,多的在后。 3.按编码排列 六、古代漢語代詞的哪些類別是現代漢語所沒有的? 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 七、《說文解字》貢獻表現在哪些方面? 1.建立部首是许慎的重大创造之一 (1)、首次阐发六书内容,并在说解中贯穿了六书原则,为汉字建立了理论体系。 (2)、首次从汉字系统中归纳出540部首,并创立了按部首排列的汉字字典编纂法。(3)、保留下来的汉字小篆形体是极为宝贵的文字资料,为后代学者由隶变后的字形直接通向甲骨文、金文的桥梁。 2.训释本义 3.对汉字形音义三方面分析 4.以六书分析汉字 八、與現代漢語相比,古代漢語代詞有什麽不同? 人称代词古代是有的,也有一二三人称的区分,第一人称“吾”“予”“余”“孤”“朕”“我”,通用,第二人称:“汝”“你”,第三人称:“他”、“它”,还有个很特别的,专指女性的她——“伊”。物主代词古代没有。要说区别呢,在于古代的人称使用是有阶级性的,“吾”“予”“余”“孤”“朕”都是有规定的用法的,什么时候用,什么人可以用,都有规矩,例如“朕”是自我的尊称,“孤”也是,所以曹操说“假使无有孤,不知当今天下几人称王,几人称霸!”是很自负的说法。另外,“在下”“小子”等自谦的词也是第一人称的代用词。再有,古代人一般对于尊敬的人不是说“您”怎么怎么,而是用“左右”“执事”等他身边的仆人来代指,如“敢以劳左右”其实就是说“麻烦您了”。现代汉语的人称是不分阶级性的,我就是我,你就是你,顶多有个尊称“您”,但在用法上没有阶级差别。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doc

一. 填空題(每空2分,10空,共20分) 1. 許慎六書“假借”的定義 _____________ 2. 本義 _____________ 詞的本來意義,但不 3. 異體字 ___________ 音義完全相同而形體不同的字 4. 文字學家辨別漢字的本義主要依靠漢字的 —字形 5. 我國第一部字典是東漢許慎著的 ______ 《說文解字》 6. 判斷句是以 _______ 名詞或者名詞性詞組 _________ 7. 上古漢語判斷句很少用判斷詞 __________ 是 ____ 來表示。 8. 教材第一篇文章《鄭伯克段于鄢》選自《十三經》中的 9. “莫”的本義是—暮(傍晚)____ 二. 解釋下列詞語意義並指出詞性(每題 1.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雉:長三丈,高一丈。量詞。 2. 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諸:這事到(之於)。兼詞 3. 一之爲甚,其可再乎? 其:難道。語氣詞 4.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行李:外交使者。名詞 5. 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 焉:到那(於之)。兼詞 6.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克:能夠。助動詞 7. 賊民之主,不忠。 賊:殺害。動詞 8. 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殿:鎮守。動詞 9. 雖然,必告不穀。 不穀:我。謙詞 10. 晉侯問嗣焉,稱解狐。 稱:推荐。動詞 三. 指出下列句子類型,如判斷句、賓語前置句、被動句等(每題 1. 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 判斷句 2. 制,嚴邑也。判斷句 3. 虢,虞之表也。判斷句 4. 吾乃梁人也。判斷句 5.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判斷句 6. 百乘,顯使也。判斷句 7. 郤克傷於矢。被動句 8. 君能補過,袞不廢也被動句。 9. 故不能推車而及。被動句 10. 百姓之不見保,爲不用恩焉。 被動句 四. 指出下列句子中所活用的詞(如果有多個全部指出) 1. 1.晉靈公不君。君:名詞用作動詞。行君道。 古代漢語試題(A ) 本無其字,依聲託(托)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定都是原始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謂語。 《左傳》或者《春秋左氏傳》 ______ 。 ,“莫”的今字是_暮——。 1分,共20題,共20分) 11.於是乘其車,揭其劎,過其友。過: 拜訪。動詞 12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 發:打開。動詞 13. 見兔而顧犬,未爲晚也。 顧:囬頭看。動詞 14. 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 誠:如果。(假設)連詞 15. 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兒子。名詞 16. 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苟:隨便、隨意。形容詞 17.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 歸:饋(贈送)。動詞 18.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義。 庠序:學校。名詞 19. 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 藝:種植。動詞 20. 徴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徴:表現,显露。動詞 1分,20題,共20分) 11. 君何患焉?賓語前置句 12. 許子奚爲不自識? 賓語前置句 13.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賓語前置句。 14. 姜氏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 15.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賓語前置句 16. 爾貢苞茅不入,無以縮酒,寡人是征 賓語前置句。 17. 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賓語前置句 18. 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賓語前置句 19. 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 賓語前置句 20.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賓語前置句 ,並解釋詞義(每題 2分,10題,共20分) 2.從左右,皆肘之。 肘:名詞用作動詞。用肘擊

王力版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说明 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语言学科的范畴,并具有工具课的性质。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和研究古代文献的能力、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能力和从事文言文教学的能力。修完此课,学生应能够顺利地阅读今人注释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具有一定难度的无注释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和古注阅读难度较大的古代文献资料,会利用古代的文献资料和所学的古汉语知识理论分析研究汉语问题,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中学文言文教学任务。 三、课程内容范围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文选、古代汉语常识和词义分析举例三大部分。其中文选和古代汉语常识是讲授内容,词义分析举例是自学内容。教材中的文选,以先秦两汉散文为主,也选收了一些汉代以后的散文。为使学生全面了解古代文献语言,还选收了少量的辞赋、骈文、诗词等。教材中的古代汉语常识,即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语言知识与理论,包括文字、词汇、语法、工具书、古注、古文标点、古文翻译、古汉语修辞、音韵、诗词格律等。二是与阅读古籍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姓氏名号、职官知识、地理常识、历法知识、文体划分、骈体文知识、辞赋知识等。其中古汉语的语言知识和理论是讲授的内容,古代文化常识是自学内容。讲授时,文选和通论的学时比例分配为:文选约占40%,古代汉语常识约占60%。 四、练习和作业 练习是学好古代汉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按照计划和讲授进度布置作业,定期检查批改,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作业成绩占学期末总评成绩的10%。 五、教学时数 本课程一般在第二学年开设,用两个学期的时间完成,每学期54学时,共计108学时。如作为全校的公共选修课开设,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一般为54学时。 六、选用教材 本课程选用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编著的《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出版)教材。教师应根据教材相关内容为学生开列参考书目,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进一步学习的要求。 七、教学方法 文选与古代汉语常识交叉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练习,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与知识。有条件的要制作电子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 八、大纲编制的依据 本大纲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是参考性文件,教师在保证完成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前提下,可作适当调整。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文选 一、文选是理解古代汉语知识与理论的语言材料,是学好古代汉语的基础。 二、教材中的文选,是从大量古代文献中选择出来的典范作品。编选注重思想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既有益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同时又注意与古代汉语常识密切配合,使学生通过学习文选,认识和掌握古代汉语的规律和特点,加深对古代汉语理论与知识的理解。 三、教材中的文选编成若干单元,与古代汉语常识内容相配合。 四、文选的讲授应以字、词、句的解说分析为主,并结合古代汉语常识中的知识与理论进行讲授,理论联系实际。 五、教师应将教材中的文选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讲授篇目,由教师在授课时重点讲授,讲授的过程中要突出其示范性,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教学能力;一部分为自学篇目,由学生课下自己研读,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一单元文选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 《蝜蝂传》《桃花源记》《巫山、巫峡》 《王子坊》《蓝田县丞厅壁记》《钴鉧潭西小丘记》 《庐山草堂记》《岳阳楼记》《大龙湫记》 《游天都》《传是楼记》 第二单元文选 《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 《吕相绝秦》《子产论尹何为邑》《晏婴论季世》 《句践灭吴》《范雎说秦王》《触龙说赵太后》 《燕昭王求士》《鸿门宴》《陈涉起义》 《孙膑》《韩信破赵之战》《汲黯》 《西门豹治邺》《张骞传》(节录)《华佗传》(节录) 《肥水之战》《〈张中丞传〉后叙》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复习提纲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一、文选 (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楚归晋知茔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 (二)《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江乙对荆宣王 (三)《礼记》:大同 复习要求: 1、所有文章要能逐句翻译、并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文中的重点句; 2、识别其中的通假现象,即指出通假字并写出对应的本字。 3、齐桓公伐楚祁奚荐贤大同要求能够背诵(即默写) 二、通论 (一)汉字 1、什么是“六书”?它是如何分类的?象形自与指事自如何区分?形声自与会意字如何区分?前四书与后两书如何区分? 2、举例说明什么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者如何相区分? 3、《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作者是谁?什么时代的人?此书共收字多少? 4、《说文解字》是怎样解说一个字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二)汉语中的词 5、可以将汉语的词按照哪些角度作不同的分类? 6、举例说明什么叫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 7、举例说明单纯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8、举例说明合成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9、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古汉语中的同义词? 10、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代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11、在王力的语法系统中,“者”、“所”属于什么词?它们与一般代词有何不同之处? 12、如何区分“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13、什么是谦称和尊称?古书中有哪些常见的谦称和尊称? (三)词类活用知识 14、什么叫词类活用?主要有哪几类词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 14、什么叫动词的使动用法?它与动词的一般用法有什么不同? 15、什么叫名词的使动用法? 16、什么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7、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18、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9、什么叫名词直接作状语?怎样区分名词是作主语还是作状语? 20、名词作状语又可细分为哪四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特别是词义的发展和演变

《古代汉语1》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00131046 课程英文名称: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1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古代汉语1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三年级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工具课。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古代的文选讲授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没有今注的古代白文,提高古典文献阅读水平,为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相关课程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课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中常用实词和虚词与现代词汇不同的词性及用法。 2.使学生理解古代汉语中固定格式表达的意义和用法。 3.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中与现汉语法不同的文言语法。 4.通过对古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古代白文。 (三)实施说明 1.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三年级上学期使用。本门课程总计32学时。 2.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理论联系语言运用实际讲清楚理论的基础 上,进行语言技能的课堂训练和课外练习。 3.本课程的讲授是由文选和古汉语基础知识两大部分组成。通过每一篇文选讲授其中的常 用虚词、固定格式和文言语法。 4.文选部分主要是讲授历代古文名篇,尤其是先秦两汉文献中的散文名篇和宋明清小说选段。文选的讲授以解释词句为主,突出常用词。文选部分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古汉语的感性 知识。 5.理论知识主要是讲授前人对古汉语各种语言现象和规律的总结,使学生掌握古汉语的特 点和规律,举一反三,加快学习速度。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训诂、诗词格律、修辞、文献以及文体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6.由于本课程涉及的是古代汉语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以及课文中存在大量与现代 汉语词性和词意不同的古代词汇,所以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学生已经具备汉语中高级水平,在之前现代汉语课学习中掌握了现代汉语的一些基础和 应用知识。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对各章节内容适时进行课堂练习,一般在学完各节基本内容之后,用一些时间结合课程重点、难点开展练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古代汉语基本概念知识和一般原理的基础上,考核学生对常用虚词、固定格式和文言语法的理解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1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81年 《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 《古代汉语》,许嘉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