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学习八级下册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学习八级下册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学习八级下册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学习八级下册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与自

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1) 电路中有电源 (2)电路为通路

4、单位:(1)、国际单位:安( A)(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5、测量:(1)、仪器:电流表,符号:

二、使用电流表的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电路:

1、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个部分

2、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②开路:断开的电路。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第六章《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一、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伏(V)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二、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三、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四、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太小,几乎为0。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五、电阻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2、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3、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 1 KΩ=1000Ω

4、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5、分类

(1)(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①、滑动变阻器:

结构示意图:

②、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 ”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1.5A 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

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③、作用:A 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B 保护电路

六、欧姆定律。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 I=U/R

七、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 1=I 2=I 3=……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 1+U 2+U 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 1+R 2+R 3+……Rn

特例: n 个相同的电阻R 0串联,则总电阻R=nR 0 .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字母:U 1/U 2=R 1/R 2

六、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 I=I 1+I 2+I 3+……In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 1=U 2=U 3=……Un

3、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 1+1/R 2+1/R 3+……1/Rn

特例: n 个相同的电阻R 0并联,则总电阻R=R 0/n .求两个并联电阻R 1

、R 2的总电阻R= 41/I 2= R 2/R 1

R 1﹤R 2

第七章 《电功率》复习提纲

一、电功: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R 1R 2

R 1+R 2

4、计算公式:W=UIt =Pt(适用于所有电路)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I2Rt W1:W2:W3:…Wn=R1:R2:R3:…:Rn(与电阻成正比)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U2t/R W1:W2= R2:R1(与电阻成反比)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常用公式W= W1+W2+…Wn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 1度=1千瓦时=1 kwh=3.6×106J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二、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 I2R= U2/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I2R P1:P2:P3:…Pn=R1:R2:R3:…:Rn(与电阻成正比)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U2/R P1:P2= R2:R1(与电阻成反比)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P= P1+P2+…Pn

4、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⑴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2

/R 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

25W,额定电流I=P/U=0.11A 灯丝阻值R=U2

/P=1936Ω。

⑵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①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2/R得

②根据P=U2/R如果U 减小为原来的1/n P

P

额U

U2

1

初中优秀学生学习经验总结交流

初中优秀学生学习经验总结交流 要想成功,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并改掉过去的缺点与不足指出,并不断努力,方可通向成功之路。 那么怎么找方法呢?这就要看平时的积累与经验了。方法不是想找就能找到,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感悟,来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早上记忆力强,有的人则晚上记忆力强;有的人能在吵闹的环境中学习,而有的人只能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我们要自己感悟,制定一套专属于自己的方法,不断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我们不能为失败找借口,而要在每次失败之后找到原因,并注意它,在以后不要再在此次失败。若我们只沉浸在过去的失败之中,慢慢地,我们就没了信心,会一败再败下去,我相信这是谁也不希望看到的。虽然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我们要正确看待失败,不要用消极心理去看待,否则会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我们要积极乐观向上,不被失败打败,而要为成功想方法,走出失败的影响,走上成功的大道,迎接更美的明天。我相信这一定是人人都懂的道理。 我们现在学习的科目很多,课业负担也非常重,如今又加上体育测试,物化实验和信息技术考试,把我们压得都快喘不过气来了。若我们找到好的方法去学习,那样我们学得会又轻松又好,我相信这是人人都想要的。我们先从基础开始,将基础的东西打实后,再深层去探究新知,把每一块知识全玩转了、学懂了之后,考试就小菜一碟了。成功的方法很多,我们要用心去体会其中的奥秘,在学习生活中融会贯通地用它,让每个人全成为“学霸”。 我觉得“双基”很重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还有就是神圣的错题本,它能让我们在复习的时候省很多时间,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还有就是多看书,用心记,再去做题理解,进一步强化。这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我相信好的学习方法不止以上几种,若大家有更好的方法就一起来交流沟通,互相进步。 写后小记:我们要为成功想方法,学出自己的一片天。

初中物理最基础知识点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um)纳米(nm) 1Km103 m10 m 10 dm 10 cm10 mm 103um 103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 忘记最 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 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 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二、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 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与科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加强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已迫在眉睫,而人科学素养需要从小、长时间的培养才能有一定程度;为此作为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时,要用心去做,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简单的添加而应该是时时刻刻伴随我们的其中。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及科学观科学的思考科学的探究方法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 一直以来,国人对诺贝尔奖尤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热情是越来越高,在一无所获的同时也常常在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其实,笔者认为对民族国家而言让全民族科学素养的提高带来的影响不亚于获得诺奖的肯定。科学素养: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0年对外发布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如今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所以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已迫在眉睫。但科学素养需要从小长时间的培养才能有一定程度,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认为可以从几方面来培养: 一、科学发展史的教育。自然科学发展简史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历程,每一次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都带来了人类社会与思想领域的深刻变革。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书本

上提到的伟大科学家以外,还要时时渗透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的教育,例如,中世纪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探索为欧洲文艺复兴的萌发奠定了了一定的基础。20世纪互联网的兴起更是深刻地影响了如今人类的生活与社会发展的方向。更重要的一点,也时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一点。自然科学的探索所需要的探索创新、坚持真理、冷静求实、坚韧不拔的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一起都是人类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社会为文明的发展进步而不懈努力,也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因此,中小学生了人类科学发展史的同时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和领会这种自然科学的内在精神,养成尊重事实、乐于思考的思维方式,树立探索创新的思想意识。 二、科学精神,正确的科学观以及勇于、乐于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据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精神比较欠缺,还存在大量相信迷信的公民,甚至青少年与科学精神有关的调查结果出现回落,学校对科学精神的培养还存在较大问题。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时时注意科学精神科学的思考的培养,“雷人”的抗日剧虽然具有爱国主义意义,但经常出现有违科学技术的镜头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素养教育的好题材,如手扔手榴弹炸飞机,可以让学生分析:平时扔与手榴弹一样重的物体也不过几十米,在克服重力的情况下基本不可能扔到即使飞得低也有几百米的飞机处的。央视的“我爱发明”节目中那些制造或改良为生活、工作带来方便的机器的普通老百姓来消除学生对科学是复杂神秘感的影响;我国青少年朱彦臻11岁时就拥有三项国家专利;美国十五岁少年发明癌症测试纸的发明;荷兰少年发明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就初中物理中某一具体概念您是如何进行教学的?教学效果如何?并简要分析原因。 初中物理概念以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实验的内容为基础,是形成物理规律的前提,是培养学生掌握物理科学方法的出发点,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核心。可以说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知识体系的支撑点。如果学生对概念不理解或死记硬背,就不能真正的掌握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要应用物理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就会感到困难。要想进一步通过物理教学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学生经常反映物理概念抽象难懂,运用物理知识去说明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有较大的困难,关键在于对物理概念的一知半解。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引入新概念,以及引入这一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懂得正确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往往割裂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使物理教学不能有序地进行下去,对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认真研究物理概念的教学规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物理概念,并运用概念解决相关实际应用成为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初中九年级物理“密度”一节的教学,谈谈我对物理概念教学的处理。 一、前后联系,做好铺垫 “密度”一节的概念收入,是在演示实验“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基础上,逐步推出的。而演示实验中,测物质的质量是上节刚学的新内容,测体积是根据以前数学中学过的物体体积公式进行测量。对质量的测量,教学中是采用托盘天平进行精确测量的。在实际的测量中,对天平的使用步骤相对于其它物理器材来讲,操作稍

显繁琐,所花时间较多,为在“密度”教学中演示实验时节省时间,在讲解“质量”一节时,安排了对同体积的铝块,铜块,铁块的质量提前测量的实验,抽调六名学生分三组同时进行,其它学生观察操作的问题,并在实验结束时评价。待实验完全正确操作后,在书上画一个表格记录下同体积的铝块,铜块,铁块的质量,以备下节实验借用此数据,从而为下节教学节约时间做好铺垫。 二、实验教学,激发兴趣 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与物理概念有直接联系的、具体直观的感性认识,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初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都较少,思维活动往往依靠直观的现象。在概念教学中,做好演示实验,可使学生获得生动鲜明的感性认识。从物理现象的特征出发,提出物理概念,可使学生对研究的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通过演示实验还可培养观察能力、注意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像“密度”这类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在教师过多的讲解上,不能将抽象的概念形成为具像。因此,无论是教材的编排,还是我对本节最初的构想,都是从实验教学来引入,让学生对具体事物的质量、体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直观的数据更能为形成概念作好准备。 教学开始,让几个学生伸出双手,将准备好的相同体积的水和水银一一放在学生双手上,让他们说出感受。实验过的学生无不发出一声声的惊叹声:“哇,怎么这么重啊”,“水好轻,水银好重哟”……接下来再利用天平演示“相同体积的水和水银的质量”的实验并将数

(完整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要点汇总编辑整理:黎刚 第一部分:声、光、热 一、声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4、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 5、音品又叫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决定。 6、振动有规律,悠扬、悦耳,听来感觉舒服的声音叫乐音。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7、超声波由于频率高,所以应用广泛。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等。 8、减弱噪声的途径:声源处减弱,传声途径中减弱,接受点处减弱。 二、光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光在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4、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的虚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所在直线成轴对称。虚像与物等大。 7、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8、光在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9、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 10、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1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1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13、近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故无法看清远处的物体.

北师大版与浙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分析

北师大版与浙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从教材结构、辅助小栏目、插图、习题四个方面对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与浙教版科学教材“电与磁”章节内容比较分析,获得了一些启迪和感受,希望能给各位教师使用教材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北师大版浙教版教材比较 一、教材的结构 (1)本章的开篇 两版教材的开篇都附有与本章节知识相关的背景图片——磁悬浮列车,北师大版仅针对图片安排的导学问题简短清晰:它在做“零高度飞行”时不与轨道接触,那么什么力量支撑着它呢?但是浙教版侧重点不是与图片直接关联的问题,而是电与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文字介绍篇幅较长:磁带是怎样记录声音的?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电话及时怎么样实现双方通话的?两个版本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大胆质疑、究根寻底的精神。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磁带几乎已经不在应用,很多学生几乎不知磁带为何物。那么是不是应该将磁带换成其他学生非常熟悉而又与电磁相关的其他科技产品? (2)两种教材的结构 北师大版:1.磁现象——磁体与磁极,磁性材料;2.磁场——磁感线,地磁场;3.电流的磁场——实验探索,右手螺旋定则;4.探究——影响电磁铁性强弱的因素;5.电磁铁的应用——电磁继电器,电磁阀门车,磁浮列车;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左手定则,动圈式扬声器和耳机;7.直流发电机;8.电磁感应——动圈式话筒,发电机(注:从109~131页,共计22页)。 浙教版:1.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南——磁体和磁极,磁场和磁感线;2.电生磁——直线电流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3.电磁铁的应用——电磁体,电铃,电磁继电器,磁悬浮列车,信息的磁记录;4.电动机——磁场对通电导线和线圈的作用,直流电动机;5.磁生电——电磁感应,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6.本章提要(注:从103~122页,共计19页)。 我们对比发现:虽然两种教材安排的节数、所采用的标题均不同,北师大版更加细致化,但实质上都包括磁现象、磁场、电生磁、电磁铁、电动机和磁生电。两种教材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有两点:①北师大版把电磁铁磁性强弱作为单独一节实验探究,该教材的编排,思想上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地位,当然其内容也更丰富,这将大大开阔学生的眼界、思维;②浙教版在章节最后附有本章提要,即对本章知识的梳理。笔者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学生学完一章内容后不免要忘掉一些知识,尤其是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记性差,掌握知识不牢,又不善于思考和总结,总是前学后忘,对教师补充的一些知识细节和技能性的知识更是忘之脑后。本章提要的提示下,教师引导学生对本章知识的重点、难点及

浅谈初中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浅谈初中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的新时期,他们对新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初中物理学的也比较浅薄,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而且初中生 具有一定的研究操作能力,所以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从实际入手,从生活中去 发现物理。 关键词:联系实际;探索;创新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好似一切都在改变,可教育的道路始终是一成不变的。在各个层面,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说明教育的道路是对的。我也踏上了这条道路,踏 上了学习物理的征程。一路走来,我总在想:学物理有什么用呢?从初中便开始学习,那么初中物理与生活有什么联系呢? 我将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论述我对此的看法:从生活现象中寻找物理本源,动手实验, 探索现象的本质,主动创新,学以致用,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1、从生活现象中寻找物理本源 物理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我们每天都会接触物理现象,在没有学习物理知识之前, 我们可能什么都不懂,有很多地方想知道却又不知道去问谁。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刚刚开 始接触物理,对于物理有一定的兴趣,加上有一些生活的经验,他们学起来可能会有动力, 其实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并不难,像在学习速度这个知识的时候,它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诸如 马路上飞驰的汽车,草坪上爬行的蜗牛等现象,都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而这个快慢反映的 也正是速度了。所以学生会很容易去理解速度这个概念。 不只是我们现在的学习者,许多物理学家也是从生活中去寻找物理的奥妙,像牛顿因为 苹果砸到脑袋而去发现了万有引力,法拉第按住脉搏数天花板上灯的摇摆规律从而计算出了 摆的规律,麦克斯韦从小就会问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苹果为什么是红的,肥皂泡沫是五 颜六色的等,他是从生活现象去发现的。他们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去发现了更加深奥的物理 规律。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学习初中物理是十分有效的。 2、亲着动手实验操作,探索现象本质 生活处处是物理,物理处处呈现生活。比如热水管冒出“白烟”是初中物理的气化,我们 生活中所用的钳子是运用了杠杆原理,雨后美丽的彩虹是小水珠发生的折射现象,妈妈切菜 的菜刀刀刃薄是根据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缘故,我们说话所发出的声音是通 过振动产生的……这些生活中的现象都是初中物理知识得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生活会更 加易懂。我们学习的目的是更好的去认识有规律的世界,从生活小事入手,让学生去了解不 知道的物理知识,去发现现象的本质。 当老师传导完学生该学的知识,将一节课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学生自己在消化的同时,辅之亲自动手实验是一种对掌握知识十分有效的方法。学生通过 已有的器材,自己亲着动手实验,去体会物理的深奥,会进一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并 且实验教学也是初中物理的一部分,学生利用已有的条件,亲自去尝试过可能对刚学过的物 理知识又有一种新的理解。 例如《串并联电路》这一课,课表要求会分辨串联电路和并联的电路的区别,并且能画 出他们的电路图,教师教会你怎么去辨别,可能还有很多学生不是特别理解,就可以找几个

初中物理读数专题

-- 常用仪器读数专题 1、 分别读出图1中各刻度尺的读数 (1)图A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_㎝;(2)图B 中圆的直径是______㎝;(3)图C 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 2、一架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天平的指针如图2所示,则应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螺母向__边移动,直至指针指到_____时,才能用天平进行测量。测量时应将物体放在___盘中,砝码放在__盘中,当调节游码的位置使天平再次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如图2所示,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___g。 3、天平是用来测量_______的仪器,图3中所示天平的读数是______g 。 4、小明和sTs 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家乡特产——“南珠”的物理特 性,他们精选了十几颗流沙镇产的珍珠进行实验,天平和量筒的示数分别如图4甲、乙所示,由图可知,珍珠的质量为______g,体积为_______cm 3 ,珍珠密度为________kg/m3 . 5、如图5所示,图甲是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则 物体重力是是________N ;图乙是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图丙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s 。 6.如图6所示,线圈长度为___________cm,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汽车速度表读数为_________K m/h 。 7.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后,如图7甲所示,此时天平________边重,应该____________;天平平衡后,测量物体质量,如图乙所示,则物体质量为___________g 。 8.如图8所示,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_,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电能表示数为__________。 9.如图9所示,秒表读数为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读数为___________,金属块体积为___________。 ? 10.请你读出图10中所示的各测量工具的示数,并把它们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 11.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如图11甲所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_____g 。图乙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台秤,图中的读数是____。 图A 图B 图C 图2 图3 图4 图6 图8 图9 图甲 图乙 图5 图丙 图10 甲 乙 图11 图7

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

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 从考进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学霸那里,总结出这样的一些经验。 一、具体学习方法 1、都有一个错题本; 2、都有一个好题本; 3、一定先预习; 4、先温习后做作业; 5、做作业必计时。 二、学习的过程 1、计划治理。计划治理,是学习时间上的通盘的计划,计划已定,雷打不动。 2、预习治理。 听课为什么累?老师的40分钟讲课,学生都不走神地听,是很难做到且也没必要。老师上课都有个有效时间,而且都有侧重点。学生只要不拉下老师上课的重点、难点,这节课就过关了。所以上课前一定要有效预习。优秀学生都有预习习惯,学习知识是温故而知新,预习就是要弄清不懂的地方,也就是听课的时候要特别留意的地方,听课有侧重了,上课就不累了。 预习要有三个要素:阅读,书写,练习。两三分钟读一遍教材,记录不懂的地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不懂的要写在预习本上,老师讲的时候就要迅速记录下来。写就是要把这些写下来,有效预习最后就是练,不要做多,做一道就够了,会做了就说明懂了,不需要重复,经过这样的过程,预习就变得有效了。 这三个层次,要逐渐形成,每门新课的预习,五到八分钟就够了,时间不用长,预习能力进步后,学习水平也就提高了。 3、听课治理。 听课治理,听课是主业,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清,跟老师思路走,预习了才能真正跟上老师的思路,跟上思路了才能抓重点。首先是抓公共重点,所有学生都要把握的重点就是公共重点,但重要的是要抓住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每个人的起点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需求,自己缺什么就抓什么,一定要有个性化的东西。 据统计不预习却当堂懂的只占百分之五十,预习过的能达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显然预习太重要了。 4、温习治理。 温习治理,核心是想、查、说。回想是在脑子里放电影,回想的过程就是“闭目养神”放电影,回想今天老师讲的内容是什么,这是最好的温习方法,40分钟的课程结束了,要及时回想知识,能想起来的部分,就会终身不忘,想不起来的就要留意或者重头再温习了,这叫查漏补缺,漏在哪里,缺在哪里,回想就能找到缺漏之处。温习不是翻开书走马观花,要找到自己不会的地方,增强记忆。说,也就是复述,坚持下去,记忆力增强了,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也进步了,学习就简单轻松了。 5、作业治理。 课后要写作业,要记录学习的时间,要限时完成作业,不要超过规定的时间。知识吸收得怎么样就看作业时间了。高考是限时考试,所以平时要训练有素,做到考试答题既有准确率又有速度。 要做到:不温习不做作业,不计时不做作业,不小结不做作业。作业完了还要进行反思。 6、错题治理。 考试出现错题,要及时整理到错题本上,平时或考试之前要有目的性地多看看这些错题,有了这部分题握在手里,就是高分握在手里了。错题本包含五部分:原题目;错因;类似题型(举一反三);题型归纳总结;记录温习的次数,每隔一段时间要温习一下。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大全 一、测量 1、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2、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3、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②公式:1米/秒= 3、6千米/时。 三、力 1、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

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3、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 9、8牛/千克。读法: 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 9、8牛。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4、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5、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 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6、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小实验” 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第二中学宋晓楼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和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观察有关的现象,要大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在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中,新增加了三十多个课后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用应,各有特点和作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这些小实验,许多教师往往不重视,忽视了其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重视这些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实验的特点 1.趣味性高,实用性强:许多小实验及小制作学生动手时不感觉难,是利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用具,如气球、乒乓球、注射器、弹簧等等;还有一些小实验的制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如“自制密度计”、“自制验电器”等。 2.实验内容紧密配合教材正文,理论联系实际:小实验有些是根据教材正文选编的,有些是另外推荐的,但都与教材主题配合贴切,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如“筷子提米”、“找粗细不均匀细长木棒的重心”等小实验。 3.内容叙述短小精炼,操作、制作简单易行:大部分小实验原理简单,学生容易理解,要求的器材在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组合装置工序简单,易操作、易观察。如:“巧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吹不大的气球”实验、“乒乓球托住水瓶”“覆杯实验”“沸水煮鱼”等实验。 二、小实验的教学意义和作用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小实验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使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并用来做一些实验,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会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发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他们的思维活动更积极主动,学习后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比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引入引人入胜的小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为此在引入大气压强概念之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完成四个小实验:1)先把一只小烧杯杯口朝下放在酒精灯上略加热一会儿,再把一只吹入一定量空气的气球放在烧杯口,发现气球牢牢把杯子吸起来;2)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后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封住瓶口,稍后,鸡蛋被吞入瓶内;3)给茶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纸片都不下落;4)给底部扎有几个小孔的空可乐瓶里灌水,在把可乐瓶提出水面之前问学生:水回流出吗?取出可乐瓶,通过控制瓶盖,使水一会流出来,一会儿又不流出来。通过这些小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感性认识,从实验现象的特征出发提出物理概念──大气压强。进而引导学生讨论现象和结果,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之下建立起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读数专题训练

常用仪器读数专题 1、分别读出图1中各刻度尺的读数 (1)图A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_㎝;(2)图B中圆的直径是______㎝;(3)图C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 2、一架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天平的指针如图2所示,则应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螺母向__边移动,直至指针指到_____时,才能用天平进行测量。测量时应将物体放在___盘中,砝码放在__盘中,当调节游码的位置使天平再次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如图2所示,则待测物体的质量为___g。 3、天平是用来测量_______的仪器,图3中所示天平的读数是______g。 4、小明和sTs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家乡特产——“南珠” 的物理特性,他们精选了十几颗流沙镇产的珍珠进行实 验,天平和量筒的示数分别如图4甲、乙所示,由图可 知,珍珠的质量为______g,体积为_______cm3,珍珠密 度为________kg/m3. 5、如图5所示,图甲是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则物体重力是是________N;图乙是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图丙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s。6.如图6所示,线圈长度为___________cm,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汽车速度表读数为_________Km/h。 7.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后,如图7甲所示,此时天平________边重,应该____________;天平平衡后,测量物体质量,如图乙所示,则物体质量为___________g。8.如图8所示,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_,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电能表示数为__________。 9.如图9所示,秒表读数为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读数为___________,金属块体积为___________。 图A 图B 图C 图2 图3 图4 图6 图8 图9 图甲图乙 图5 图丙 图7

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通过培训专题视频的学习,结合我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我认为对教材的分析与研究的主要步骤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阅读和理解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阅读和理解所教教材的意义 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编排有它内在的科学的联系,需要我们教师仔细去理解。在授课之前,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该科教学大纲,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选用教法,精心编写教案,实施教学,从而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材分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 在分析教材过程中,教师经常要仔细琢磨“教什么”,“怎样教”,“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在联系”,“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及“教材的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关键及蕴含的思想方法、德育因素”等问题。所以说,教材分析又是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并逐步达到驾驭教材的重要途径。教材分析既关系到教,也关系到学,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在分析教材时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点: 1、正确识别教材的内容; 2、把握知识、技能的要点或知识点; 3、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与内容的逻辑关系; 4、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便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关键点,是分析研究教材的关键步骤。 三、教材的关键

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问题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些内容就是教材的关键。作为教材的关键,它在攻克难点、突出重点过程中往往具有突破口的功能。一旦掌握好教材的关键,与其相关内容的教学就可以迎刃而解。总之教材分析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新的课程改革,确立了以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确立教师对教材分析的主导地位,我们教师要学会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特点、理清知识脉络,主动培养自己分析教材的意识和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贯彻以上三个大的方面,把握好教材,分析领悟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从而更好地进行物理教学,最终达到让学生学好物理知识,提高物理能力的目的。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 佳县乌镇中学郭丙龙 关键词:发挥新教材的优势、疏通教材、排除难点、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初中物理入门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分科学习的取向。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第一学期的前半期尤为重要。 初二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好奇,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发现,他们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而且女同学占多数。因此,为使初二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入门阶段的教学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惧心理上下功夫。 一、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 1、初二学生一开始的那种好奇心和迫切情绪毕竟是短暂的,当他们进入课程教学后,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新教材采用先进的印刷技术,色彩丰富,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2、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时我们发现,学生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看得很投入,我们就因势利导,让他们看图回答问题,通过观察指出那幅图说明课文中哪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了,便产生了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科学世界”看得很仔细,减慢了课

堂节奏,我们可暗示他停止,但在下课前要提示学生课后去阅读,并把“阅读材料”中的内容稍加宣染,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兴趣,让学生拓展知识面。 3、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较原教材增多,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前半学期的实验,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助学生做,而且要做得成功,这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加投入。 如“引言”中的演示实验: 1、趣味性很强.在演示这个实验时,为使实验效果好,烧瓶离开火焰后要迅速塞上瓶塞,当教师用用冷水向倒置的瓶底浇时,前排的一些学生不自由主地用手做挡的架势,他担心烧瓶可能会对他造成危险.当冷水浇下去,不但没有危险,而且看到烧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学生一阵紧张后又兴奋起来。 2、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把手移开,乒乓球会下落吗?所有人都知道只要物体离开手,它一定会掉下来,如果加上用力吹气,物体掉得更快,但实验现象恰好相反,学生的求知欲又被激起,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会进一步提升,效果显著。 3、不仅教师的演示实验要做好做成功,还要帮助学生把实验做好.如上面所说的小实验2,学生的手一放,乒乓球一下就会掉下来,或者气一吹就会使球加速掉下来,学生开始时可能会多次失败,但只要老师让学生了解它的原理,学生也会很容易成功,那他们立即获得成功感,这样他们会更渴望学习,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对后面的实验充满了信心。 二、疏通教材,排除难点

初中物理刻度类器材的读数问题

初中物理刻度类器材的 读数问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物理实验器材读数要求 初中物理用于测量的带刻度类物理器材有:温度计、 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弹簧秤共 计8种。 八种测量器材使用方法各不相同,但作为都是刻度类 测量器材它们在使用方法上又具有四个相同点:(1)使 用前调零,(2)注意量程,(3)分度值,(4)读数时 要平视。 1、温度计。教材“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用温度计测量时可以准确读出温度值”,不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课标要求“会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学时要求学生使用温度计(不管哪种)前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如图1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0C,虽然水银柱在50~52之间,但靠近52,根据就近读数的原则,示数是520C。 2、电流表、电压表。课标“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教材中要求“在读数据之前,要先确认你使用的 量程,然后根据量程确认每个大格 和每个小格所表示的值”。没有提及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及多次测量 取平均值的问题。如图2所示若两表所用 都是小量程,电流表的分度值0.02A,电 压表的分度值0.1V;虽然电流表的指针在 0.36~0.38之间但靠近0.36,电压表的指针在 2.5~2.6之间但靠近2.5,根据就近读数的原则,电流表的示数0.36A,电压表的示数 2.5V,不要求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天平。课标“会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千克、几克的一些物品”没有限定使用哪种工具,有较灵活的选择余地,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教材“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标尺上的

优学的方法与经验 (3)

“优学”的方法与经验 今天,我有幸听了数学课,这位老师无论从教学的设计,还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都充分体现了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走到全国的前列。在本次听课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就是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画轴对称图形》一课,下面我把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几点向大家谈一谈: 一、趣味游戏,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邱老师课的伊始,让学生说说手中的墨水平时都用来做什么?当学生能说到画图时候,教师便抓住了这个机会,跟老师学做滴点的游戏,画图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一个小活动,从幼儿园时候都会吹水玩,这个活动的设计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是人人都会,所以学生的兴趣都很高,都想把这个活动做好,从这个活动中不仅让学生画出各种图形,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而且还让学生很形象直观地观察出图形左右两边大小、形状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为学习《轴对称图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刚刚步入初三年级的学生,对自主探索新知识反面,还有些不成熟,但不不等于不让低年级学生探索,而是像邱老师所上课那样,用亲切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探索,其实关键是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比如:在探索什么叫《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教师是这样引导的,仔细观察,如果把这些纸看作一个个图形的话,图形左右两边大小、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关键是引导出特点来,有

的同学说左右相等,有的说左右一样,老师紧接用纸再操作,学生说出了重合一个词,我感觉这是胜利的一点,学生终于能说出关键的词语了,教师接着引导补充出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教师在这环节上不仅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听这节课的时候,我一次次被邱的课所震撼,他的课是那么的有趣生动,所以我很认真的去体会她在课上的成功之处,我觉得老师在深挖教材时候,就已经注意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课堂上最重要的一方面,学生的智慧能在这里得到个性张扬。比如邱讲完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三番五次的进行举例,把见过的或想象的一些轴对称图形说给大家听,从举例子上来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而且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在创造力培养上,邱也是精心的设计了有关创造力的题目。比如一件物品或一个图形只画出了左边和一条对称轴,让学生想象和创造它的右面是什么样?整个图形是什么图形?整件的物品是件什么物品?这题的设计我感觉非常的好,真正的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以上是我听了邱的课的亲身体会,当然本节课还有很值的我学习的地方,比如邱的语言是那么优美,老师的教态是那么亲切自然,肯定学生都喜欢这样的老师。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以邱课的优点为动力,把我的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初中物理中考100个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中考100个基础知识点汇总 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 气体 3.乐音三要素: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 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 c =3×108m/s =3×105 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 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

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 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 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运动和力 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 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