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合理性分析

动物实验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合理性分析
动物实验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合理性分析

动物实验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合理性分析

企业管理专业曹佳佳102040064

摘要:实验动物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研究中最为活跃的学科门类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命科学的发展水平。随着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实验动物科学已成为医学生和医学研究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情况,从动物实验与医学研究的关系探讨动物实验对医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动物实验的负面影响,从而得出以计算机模拟实验代替动物实验的必要性。

关键词:动物实验;医学研究;计算机模拟实验

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science is the modern life science research frontiers in one of the most active discipline class, in a certain sens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representing a country or region life science development leve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science has become medical students and postgraduates'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experimental animal science development situation, from animal experiment and medical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imal experiment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medical research, and analyz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animal experiments, thereby obtain the necessity of computer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stead of animal experiments.

Keywords: animal experiments, medical research, computer simulations

1.引言

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预防与治疗人类的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它是通过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两个基本途径来实现的,而不论临床研究还是实验室均离不开动物实验。特别是医学科学从“经验医学”发展到“实验医学”阶段,动物实验就显得尤其重要。动物实验方法的采用及发展,促进了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解决了许多以往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近20年来,由于动物保护主义者对动物实验的强烈抗议及科技的高度发展,计算机模拟实验在医学研究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2.国内外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情况

实验动物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各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承认。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实验动物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研究与生产部门。例如

美、英、德、法及日本等都已建立了全国性的、现代化的实验动物中心、研究中心及辅助用品规程化的生产公司。如英国目前的实验动物中心,即Laboratory Animal Centre(LAC);美国实验动物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s Science, AALAS)。法国于1953年,荷兰于1955年,西德于1956年相继设立了中心机构。同时在1956年联合国又创立了国际实验动物委员会(ICLA)[1]。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总体比较缓慢。但在近年来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我国建立了较完整的实验动物监控系统;建立了实验动物种子库;开展了悉生动物和悉生生物学的研究;建立了实验动物情报咨询、图书出版与信息网络系统;加强了实验动物的科学教育与专业训练工作;相继成立了实验动物学术团体并积极与国际实验动物界开展了学术交流;还积极地开展了实验动物仪器设备和工程的研究工作。

3.动物实验与医学研究的关系

3.1 医学科学研究与动物实验的关系

1.医学科研中采用动物实验,可以把很多人体上非常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可以进行各种因素的细微探讨,而这是临床研究难于做到的。

2.临床上很多疾病潜伏期或病程很长,研究周期也拖得很长,采用动物,复制动物疾病模型可以大大缩短其潜伏期或病程。尤其是那些在人体上不便进行的研究,完全可以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

3.临床上平时不易遇到的疾病,应用动物实验可以随时进行研究,使人们得以对这些疾病有深入的认识,例如放射病、毒气中毒、烈性传染病等。

4.药物的长期疗效和远期效应,在实验室采用动物实验方法来观察,没有过多的影响因素,但在临床研究中问题就比较复杂,均可影响治疗效果的最终判定。

5.医学上有些重要概念的确立只有通过动物实验才能作到,临床上是根本作不到的。例如,关于神经与内分泌的关系,如果不用动物下丘脑而企图由几万个人的下丘脑提取释放激素那是非常非常困难甚至于是不可能的。可见医学研究发展到目前,一些工作非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不可。

3.2 医学上许多重大发现与动物实验的关系

医学上许多重大的发现均和动物实验紧密相关。特别是那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的、开拓一个新的领域、导致医学的某一方面突飞猛进的革命性发现,哪一个不是通过实验发现的呢?如免疫现象、镭和X-射线、化学治疗、抗菌素的发现、核酸与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肝癌病鼠AFP(α-Fetoprotein),它们都是实验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医学上几个划时代的成就,如传染病病原发现,

预防接种,抗生素,麻醉剂,人工循环,激素的使用,脏器移植,肿瘤的病毒病原和化学致癌物的发现等都不开动物实验。

医学史上一些科学家采用动物实验而获得重大发现的例子很多,现仅例举其中一部分,简表如下[1]:

表1-1 早年医学研究

表1-2 现代医学研究

4.动物实验背后的罪恶

动物实验在道德上或科学上都没有正当理由。那些在做动物实验的人指控反动物实验者对动物“用情至深”,他们自私且自以为是地认为问题很简单:牺牲动物生命是为了救人。然而相对的,反动物实验人士认为问“救老鼠和救孩子哪

个重要?”是无稽的,他们提出另一个观点:“为什么不努力两个都救呢?”“为什么强迫人们掉入只能二选一的罪恶中呢?”

科学奠基在于:研究结果支持对人最有利而对非人类动物无关残酷的研究方法,因为这样能以最低的方法达到最高的成果,动物实验是“坏科学”,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边沁说:“问题不在他们是否有心智?或是有没有说话的能力?而在于他们是否有感受苦乐的能力? ”

很明显地,如果拿人类来做活体解剖,他们感受到的痛苦总量既不依赖于沟通能力,也不依赖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天才与蠢才感受到的痛苦是一样的!同样的,非人类动物感受到的痛苦跟人类也是一样的!那些认为痛苦是罪恶的人,到底他们是基于人道?还是基于维护他们的职业?

动物有福利吗?人类该利用动物吗?英国学者考林·斯伯丁爵士的《动物福利》一书回答了前者,美国哲学教授汤姆·睿根的《打开牢笼:面对动物权利的挑战》一书回答了后者。英国学者考林·斯伯丁认为,动物具有感受苦乐的能力,因而具有相应的生命权益。动物福利的含义就在于满足动物的基本需要,将痛苦减至最小,其核心是防止虐待动物,既出于动物的实际需要,也基于人类关心生命的伦理要求。

动物权利观点认为,动物不是为人而生的,人类不应该利用动物,动物没有义务为人类贡献生命。美国哲学教授汤姆·睿根的动物权利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生命主体”[3]。他认为,作为“生命主体”,人与动物具有某些基本的相似性。既然我们不能忽视每个人的权利,不管这个人是天才还是愚者,那么,我们也不能忽视动物的基本权利。

从根本上说,动物权利哲学是一门要求尊重生命、扩展道德视野的哲学。历史上,涉及道德权利扩展的理论都曾引起极大争议,其实践都历尽艰辛。为“非我人类”的动物争取权利则更为困难,但是很多动物维权者还是在尽他们最大努力为动物争取福利。

5.电脑模拟取代动物实验应用于医学研究

用动物做实验,这是人类常用的方法,从苍蝇到大象,所有动物都被充当过实验的对象。但是如果对动物缺乏应有的尊重会导致对动物残忍的行为,甚至助长蔑视生命的行为,因此受到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强烈反对。加之电脑技术的发展,现在几乎可以不用动物实验了,因为可以借助计算机模拟细胞和组织,用“纯”分子来做实验。比如要了解某种酶的机制,首先要获得这种酶。过去需要牺牲10只家兔方可获得,现在则可以合成或者从组合肽细胞库中支取,然后把它们排列成病毒粒子,再把它植入细菌细胞基因中,繁殖后就可生产出所需的酶。用遗传工程获得的这种酶同用动物组织获得的一样好用。

借助计算机,生物化学家可以把家鼠分解为分子,在三维空间中从各个角度观察,比较和分析,得出新的结论。还可以重组分子的整个生命过程,观察它同新发明的药物的相互作用。电脑的虚拟现实技术也用于医学上的临床试验。一位外科医生能通过一具电子人体来实验几种手术方案,这个电子人体则是通过对一个患者的骨骼和软组织的扫描而完美地复制的。医生进入手术室时穿戴的不是消毒衣,而是高技术护目镜和全身数据服,躺在手术台上的是计算机制成的患者复制品。当医生把电子手术刀插入这个模拟的电子人体时,他会感到肌肉和骨骼的存在。医生在电子人体上切除一个恶性肿瘤,便会得到计算机的全面评判。从而,使医生可以方便地选择出最佳的手术方案,以保证真正手术的顺利完成[4]。

对于中风病人,在缓慢的简化了的电脑制造的虚幻世界中,患者能够重温已经忘却了的事情,通过对虚幻图像的逐渐加速,使他们找到真实的感觉,真至在真实世界中重新恢复功能。

6.结论

众所周知,许多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动物实验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动物实验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众生平等,我们提倡尊重人类的同时,也应该尊重非人类的动物,尊重它们的生命。我们要尽可能地以计算机模拟实验代替动物实验。

参考文献

[1] 王锯,陈振文.《现代医学实验动物学概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

社,2004(1):56~70

[2] 赵鸿君,《医学发展及医籍对后世的影响探微》,中医药学刊.2001年

第06期:13~16

[3] 刘哲石,《我国动物福利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湖南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03期:7~8

[4] 高凌峰,《计算机模拟生理科学实验研究现状与发展思路》,中国高等

教育,2007年第12期:11~12

比较医学

一、比较医学概念 是研究动物与人类的生命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研究对人类各种疾病进行类比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基础学科。 二、比较医学研究对象 人与实验动物 三、比较医学研究内容 探讨比较研究方法、探索比较研究的具体应用 横向比较—医学与其他学科间的比较 纵向比较—医学母系与子系间的比较 实验动物(动物与人的比较、实验动物的饲养 与繁殖) 动物实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制作) 四、比较医学的分类 基础比较医学:是研究正常(无病)动物与人的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与 区别的学科。 包括:比较生物学、比较解剖学、比较组织学、比较遗传学、 比较营养学等。 专业比较医学:是研究不同种系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生理病理,通过对建 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来研究和了解人类疾病的诊断、 预防和治疗的科学。 包括:比较流行病学、比较毒理学、比较药理学等另外还包括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临床比较医学和系统性比较医学 5、―3R‖原则 “3R”即: 替代(Replacement) 高等动物—低等动物 动物实验—体外培养、化学分析、电脑模拟 减少(Reduction)

减少实验动物数量—提高实验动物质量 减少痛苦 优化(Refinement) 优化实验手段—降低痛苦 优化实验设计—减少实验动物数量 一、实验动物 实验用动物:(Animals for research )泛指所有用 于科学实验的动物。(Experimental A.) 包括: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 家畜与家禽(Fowls and domestic animal) 野生动物(Wild animal) 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 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科 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或药品鉴定以及其他 科学实验的动物。 分类(遗传控制)近交动物 杂交动物 封闭群动物 基因突变动物 分类(微生物控制) 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l GF) 动物机体内外不带有任何现有方法可检测出微生物与寄 生虫的动物。 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 GN) 无菌动物体内、外植入带有已知生物体的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 SPF) 动物机体内不带有特定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的动物。 清洁动物(Clean Animal CA) 动物机体内不带有人畜共患病与传染病病原的动物。 普通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 CV) 动物机体内无人畜共患病的动物。 二、动物实验 主要研究人类疾病在各种实验动物上的体现,综合成一个―全息图像‖,使人们对人类疾病更透彻的了解,并制作成各种―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 AMHD) 动物实验手段:

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组建了一支教学和科研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 (1)本课题从选题到结题,我校将聘请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夏雪梅博士担任课题研究的顾问,借 助夏博士在课堂观察、学习素养在课堂生长这一方面的丰富经验,为课题组献计献策,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2)课题组负责人寿俊梅校长是上海市优青项目名校长培养对象,普陀区校长领导力项目十佳校 长。近年来,带领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新优质项目学校、上海市文明单位、普陀区素质教育示范校。 学校还负责承办了“聚焦评价,促进学习”上海市《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联动学校展示活 动;“基于标准的校本化评价实践探索”——上海市音乐学科教研展示活动。 (3)课题组的核心成员,来自学校的不同学科,不仅是学校课程教学中心的学科负责人,本身也 都是学校的一线骨干教师。其中中学高级教师 1 人,小学高级教师9 人,高静书记为上海市上第三 期名师培养基地成员,赵萍老师为区英语学科高级指导教师,其余成员均在市区教学评比中获得佳 绩。多年的教学工作,让课题组成员们积累了较丰富的教科研经验,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实践 支撑。 高静:《提高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评改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上海市名师基地研究课题,结题发表于名师基地丛书《见证穿越》 景璟:《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助推学生文化建设》发表于《普陀教育》;《聚焦休闲教育提升学生生活 品质》发表于《普陀教育》;《灌溉流动花朵创建和谐校园》刊登于《冲突建构融合》一 书陶琼:《披文入情,读文激情》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发表于《普陀教育》 周燕:《品析表达特点,感知伟人形象——“一夜的工作”教学案例》获上海市愉快教育研究所优秀案例评选三等奖 倪静斐:《细化目标,优化流程,提高习作评价实效》收录于《上海市中高段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基于标准的评价案例集》 郭琪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三问”探究》获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征文优胜奖 赵萍:《语境输入语用输出——浅谈文本再构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一二》发表于《上海教学研究》 冯丽萍《基于单元整体设计,关注评价融入教学——新普陀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评价案例》收录于《小 学中高年段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案例集》、《普陀教育》;区级个人课题 《学案导学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英语单元教学应用的课例研究》发表于《普陀教育》 2.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一系列相关的保障: (1)基层教师:除了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外,我们还在各学科各教研组挑选了科研能力强的教研组 长和青年教师共同参与。通过扎实有效的课题组培训,让大家队充分认识课题研究的目的,在教学中实践探索,共同研究。 (2)资料设备:学校将在图书馆原有的适用于课题研修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辟出专项经费添置资料 书籍。也为课题组参与教师们开通“知网”账号,保证大家能快捷地开展网络研修,查取资料。 (3)时间保证和研究手段:不仅在各自每天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带着 课题深入实践反思(听课,评课,交流教学心得等);学校更将专门辟出课题研究的专用时间(示范 课,校际交流,理论培训等),由学校统一管理,进行专项考核。 综上所述,我们拥有一支高素质,有课题研究经验和能力的研究队伍,具备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硬件条件,已经储备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所以,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完全可行的。

医学实验动物学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进行严格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是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除了符合严格要求的实验动物外,还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等。 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遗传控制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培育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实验动物标准化:遗传质量标准化微生物质量标准化环境标准化营养标准化 按遗传控制标准,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CH3),突变系(裸鼠),杂交系(F1),封闭群(远交系)(KM小鼠,wister大鼠) 按基因型分:1、同基因型动物(如近交系、F1代) 2、不同基因型动物(如封闭群) 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级: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中,大小鼠取消普通级动物,犬、猴只分普通级和SPF级,豚鼠、地鼠和兔仍然分4级) SPF动物定义: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屏障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无菌动物或剖腹产动物。饲养管理同清洁动物) 无菌动物的特点:形态学及生理学特点: ①形态学:盲肠肥大(增大5~6倍),肠壁薄,易发肠扭转。心脏、肝脏、脾脏相对较小。 ②生理学: 血中无抗体,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弱。体不能合成维生素B和K。无菌鸡生长较快、无菌豚鼠和无菌兔生长较慢。无菌大小鼠与普通大小鼠生长速度相同。 (3)饲养要求:隔离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剖腹产动物或无菌卵的孵化。由于肠道无菌,饲养困难,应注意添加各种维生素。每2~4周检查一次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粪便标本。 悉生动物:概念:悉生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植入一种细菌的动物叫单菌动物;植入两种细菌的动物叫双菌动物;植入三种细菌的动物叫三菌动物;植入多种细菌的动物叫多菌动物。(由于肠道接种有利于消化吸收的细菌,故饲养较无菌动物容易,形态学和生理学方面与普通动物无异。) 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特点: 1、其基因纯合度达到98.6%,个体差异小,似同卵双生反应一致重复性好,用少量动物即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2、隐性基因纯合使许多病态性状得以暴露,可获得大量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如高血压、白障、糖尿病.动物模型。 缺点:出现近交衰退。近交衰退是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与纯合发生一系列不利于个体或群体发育的变化和现象。

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程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第第九九章章 动动 物物实实验验基基本本操操作作技技术术动物实验是医学研究的基本手段,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必经途径三娴熟的动物实验操作技术和技巧,是顺利完成动物实验并取得准确二可靠的结果和较好的反应重复性的保证三对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人员和兽医技术人员来说,动物不会讲话,不领人情,具有自卫本能,随时准备攻击兽医及其他工作人员,更不会自动地服药和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这无疑给平时的饲养管理和兽医治疗工作增添不少麻烦三所以无论是饲养人员还是动物实验人员都必须熟练掌握常规的和一些特殊的实验动物学技术,才能科学合理地养好实验动物,规范熟练地开展动物实验,有效地对患病动物进行检查二诊断和治疗三同时也不会造成动物的应激反应或伤害,也不致给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技术人员自身造成意外的伤害三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一二大二小鼠的抓取固定法 1. 小鼠的抓取固定方法先用右手抓取鼠尾并提起(图91),置于鼠盒的笼盖或实验台上向后拉,在它向前爬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用左手小指钩起鼠尾,中指和无名指抵 住其背部即可,适宜作灌胃,皮下二肌肉二腹腔注射等实验操作(图92)三 图91 大、小鼠尾部抓取 图92 小鼠抓取固定 2.大鼠的抓取固定方法基本上与抓取小鼠相同,轻轻抓住鼠尾根部,将大鼠提起置于鼠盒笼盖上,迅速用左手

拇指和食指捏住鼠耳后下方,固定其头部,不让其转动,余下二指紧捏鼠背皮肤,置于左掌心,右手即可进行腹腔二肌肉二皮下注射与灌胃或其他实验操作三注意不要用袭击方法抓取大鼠,否则易被咬伤三进行解剖手术和心脏采血时,可先麻醉动物,取背卧位,再用细绳活结或大头针将鼠前后肢分别固定在板上三进行尾静脉注射或采血时,可用鼠静脉注射架固定,先选择合适固定架,打开鼠筒盖,将鼠尾提起,鼠身放入固定架,露出尾巴,盖好筒盖,即可进行尾静脉注射或尾静脉采血等操作三 二二豚鼠的抓取固定法 豚鼠的抓取固定法基本上与大鼠相同,只是由于豚鼠较胆小,易受惊,所以抓取时必须稳二准和迅速三可先用一手迅速抓住鼠背肩胛上方,用力下压固定后,以拇指和食指环握颈部,再用另一只手托住臀部即可三 三二家兔的抓取固定法 抓取家兔一般用右手抓住兔颈部的毛皮,并提起,用左手托其臀部或腹部,让其身体重量大部分集中在左手上三注意不能用手抓双耳或腹部,以免损伤动物三 家兔的固定分为盒式二台式两种三如做兔耳血管注射和兔耳采血,可用盒式固定;如做呼吸二血压测定试验和手术,则可用台式固定三台式固定的方法是将家兔固定在兔台上,四肢用粗棉绳活结绑住,拉直四肢,用绳绑在兔台四周的固定栓上,头用固定夹固定,或用一根粗棉绳兜住兔的切齿,绑在兔台铁柱上三 四二犬的抓取固定法 毕格犬能主动配合实验人员,抓取时动作要温柔,一般不会攻击人三抓取杂种狗时,为了防止其咬人,最好首先让饲养员帮助绑住狗嘴,或先轻轻抚摸其颈背部皮毛,然后用布带迅速兜住狗的下颌,绕到上颌打一个结,再绕回下颌打第二个结,然后将布带引至头后,颈项部再打两个结,这样就将狗嘴捆绑住了,注意松紧要适宜三如狗过于凶猛,可先用狗头钳夹住其颈部,将狗按倒在地,再扎其嘴三 犬的固定也可先将狗麻醉后,采用头部固定和四肢固定法三头部固定可用圆形铁圈的狗头固定器,铁圈中央有一弓形铁,与螺丝棒相连,下面有一根平直铁闩,操作时,先将狗舌拉出,把狗嘴插入固定的铁圈内,再用平直铁闩横贯于尖牙后部的上下颌之间,然后向下旋转螺丝棒,使弓形铁逐渐下压在狗的下颌骨上,把铁柄固定在实验台的铁柱上即可三四肢固定法与家兔相同三 五二猪的抓取固定法 猪身溜圆,力大,缺少控制部位,猪齿容易伤害固定者,在抓取猪时要注意保护自己三最有效的方法是实验者双手抓住猪的双后肢的小腿部,提起后腿,猪便无法移动,此时助手再用橡皮带固定或注射麻醉剂三猪亦可采用挤压式不锈钢笼固定法三不提倡采用抓猪尾巴来提举后身的方法,因抓猪尾巴易引起猪尖叫,且易滑脱三 六二猴的抓取固定法 一般采用网罩法和挤压式不锈钢笼固定法,后者与犬的方法相似三网罩法是实验人员一

北医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

北医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

————————————————————————————————作者: ————————————————————————————————日期: ?

实验动物学 2017.11.10 LHQ 一、名词解释 Chapter1 绪论 1.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 泛指用于各类实验的所有动物,即用于实验的动物(animal for resear ch)。包括实验动物、经济动物、野生动物和其他动物。 3.实验终点 发生在达到科学目标和目的后。 4.仁慈终点 是指实验中动物的疼痛或不适得到阻止、终止或缓解。 Chapter 2遗传和微生物 1.近交系(inbred strain) 在一个动物群体中,任何个体基因组中99%以上的等位位点为纯合时定义为近交系。经典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或亲代与子代交配)培育而成,近交系数大于99%,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2.近交系数 群体中某个体通过遗传携带两个同源等位基因的概率。 3.亚系 是育成的近交系在培育过程中,由于杂合子基因的分离、基因突变的产生以及抽样误差导致部分遗传组成改变而形成遗传差异的近交系动物群。 4.封闭群(closed colony) 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血缘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封闭群动物。

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培训班考试试卷和答案(完整版)

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培训班考试试卷和答案(完整)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是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技部颁布的第2号令,这是我 国政府颁布的一部实验动物管理法规,是全国实验动物工作的法律依据和管理准则。 A、1981年; B、1983 年; C、1986年; D、1988年 2、动物的出现,为分子生物学、特别是人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最好的技术平台。 A、转基因; B、无菌和悉生; C、免疫缺陷; D、近交系 3、起源于同一祖先,其下一代个体至少连续经过20代全同胞兄妹交配,品系近交系数达到 98.6%以上的动物是动物。 A、近交系; B、封闭群; C、杂交群; D、重组系 4、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干扰实验和危害动物的病原体的动物是动物。 A、普通级; B、清洁动物; C、无特定病原体; D、无菌 5、在解剖学、血液动力学上,的冠状动脉循环与人类相似;对高胆固醇物质的反应与 人类相似,很容易出现动脉粥祥硬化典型病灶。 A、大鼠; B、猪; C、犬; D、猴 6、C57BL/6J小鼠属于动物。 A、无菌; B、杂交群; C、清洁; D、近交系 7、先天性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的动物是。 A、裸鼠; B、大鼠; C、新西兰兔; D、Beagle犬 8、最适合筛选抗高血压药物的大鼠是品系。 A、SD; B、Wistar; C、ACI; D、SHR大鼠 9、动物实验时对实验动物的基本要求是。 A、个体间的均一性; B、容易获得; C、遗传的稳定性; D、三者均要求 10、因为患红绿色盲,不能以红绿色作为条件刺激物,进行条件反射实验的动物是。 A、大鼠; B、豚鼠; C、兔; D、犬 1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动物的解剖生理特征和反应随年龄增加而有明显变化; B、一般情况幼年动物比成年动物敏感; C、幼年动物较成年动物反应性稳定; D、年龄与体重成一定的正比关系 12、动物实验适宜的环境湿度为。 A、40%-70%; B、小于40%; C、70%-80%; D、30%-40% 13、善待动物不仅仅是考虑动物的福利,也是因受虐待的动物。

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1、实验动物: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或药品鉴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能够用于科学实验的所有动物,它包括实验动物、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实验动物来源于野生动物或家畜家禽,但又不同于野生动物和家畜家禽。 3.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是研究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新兴科学。简言之,实验动物科学是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生物特性、饲养繁殖、遗传育种、质量控制、疾病防治和开发应用的科学。 4.近交系:至少经过20代以上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近交系数达98.6%以上。 5. 亚系(Substrain):近交系内各个分支动物群之间,已经发现或确信可能存在遗传上的差异,则这些近交系的分支称之为原近交系的亚系。 6.支系(Subline):由于饲养的环境或人为的技术处理,可能影响动物群的某些特征,这个动物群体并未发现真正的或可能存在的遗传上的差异,相对于原来的近交系或亚系,它称之为支系。 7.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strain, RI):由两个无血缘关系的近交系杂交后,得到F2代,分组分别经20代以上的兄妹交配而育成的近交系系列动物。 8.同源突变近交系(Coisogenic inbred strain):指两个近交系,除了一个指明位点等位基因不同外,其它遗传基因全部相同的品系。其更注重突变基因的研究。 9. 同源导入近交系(Congenic inbred strain):通过杂交—互交或回交等方式将一个基因导入到近交系中,由此形成的一个新的近交系与原来的近交系只是在一个很小的染色体片段上的基因不同,简称同源导入系或同类系。 10.同源分离近交系(Segregating inbred strain):在培育近交系的同时,采取一定的交配方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理论依据 1.从道德教育方面看,互助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必须拥有的品德;互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经验教训得到的切身体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互助更是我们搞好每一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没有互助和精诚合作,我们就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2.“1+1”同伴互助学习方式是以合作学习原理为指导。小学阶段学生与小伙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及能力、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了解同伴的学习习惯,既能发现同伴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又能发现同伴的不良习惯,及时提醒、帮助、督促同学纠正不良习惯。 3.生理、心理学理论: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建构主义者十分重视合作学习,这些思想也是与维果茨基等重视交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相一致的。有了学习的意愿,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学习的意愿来自于基本需要的满足,同学之间相互交往与合作,彼此尊重,共享成功的快乐,这是满足学生基本需要的有郊途径。 二、实验保障 (一)研究条件 1.学校提供研究场所 2.提供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 3.承担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的教师是我校具有多年教学经验、教学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他们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能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二)保证措施 第一、建立课题实验组织机构 课题组组长:刘丽杰,女,45 岁,教学副校长,担任科研所长多年,主持我县“十五”、“十一五”科研工作,参与过省、市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十五”期间省级科研先进个人。 课题副组组长:张立洁,女,32岁,二年组年级长,县级科研骨干。 主要研究人员: 李亚坤小学超高市级科研骨干 李欢小学一级县级科研骨干 马海霞小学高级县级科研骨干

医学实验动物学 比较各种动物在实验中的优缺点

比较各种动物在实验中的优缺点 一般来说,动物所处的进化阶段愈高,其功能、结构、反应也愈接近人类,如猩猩、猕猴、狒狒等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最类似于人类的。他们是胚胎学、病理学、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牙科学和放射医学研究的理想动物。我国南方和印度生产的猕猴有很多特性与人相似,可用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病的研究。例如脊髓灰质炎、麻疹、疱疹病毒感染、弓形虫病、阿米巴脑膜炎、南美锥虫病、间日疟和恶性疟,以及自发性类风湿因子,奴卡氏菌病、病毒性肝炎等,对痢疾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也较敏感。猕猴的生殖生理非常近似于人,月经周期也是28天,可用于生殖生理、计划生育及避孕药研究。但实际中,非人灵长类动物属稀有动物,来源很少,又需特殊饲养,选择有很大困难。另一方面,也并非只有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具有相似性。许多哺乳类实验动物在某些功能、代谢、结构及疾病特点方面也与人类近似。可从如下几方面来比较各种动物在实验中的优缺点以及其应用的实验: 1. 组织结构 哺乳动物之间,有许多组织结构上的相似点,因而其生命功能基本过程也很相似。如猪的皮肤组织结构与人类相似,其上皮再生、皮下脂肪层、烧伤后的内分泌及代谢等也类似人类,故选用小型猪做烧伤实验研究较为理想。 2. 系统功能 许多动物各系统的功能与人类是相似的,如犬具有发达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在毒理方面的反应和人类也比较接近,适于做实验外科学、营养学、药理学、毒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的研究。两栖类的蛙和蟾蜍,大脑很不发达,当然不能用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但在做简单的反射弧实验时,则很合适,因为最简单的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而两栖类脊髓已发展到合乎实验要求的程度,且其结构简单明了,易于分析。 3. 生理特性 许多哺乳类动物与人类一样,其心率、呼吸频率、体温三者成正比关系。发热时,心率和呼吸频率都增加。鸟类的体温比哺乳类的高。恒温动物的体温昼夜有一定变动范围,变动情况与行为类型有关,一般夜间活动的动物凌晨2时至3时是一日的峰值。了解这些与人类的细微差别对具体研究是十分有益的。由于动物的临床生理观察指标随动物种类、年龄以及周围环境变化而有所差异,因此正常参考值有较大的变动范围,实验时应按照实际情况具体考虑。

可行性分析研究

实验二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 1、实验目的: 可行性分析也称为可行性研究,是决策部门在采取一项重大改革或投资行动之前,对该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与论证的活动。我们要依据当前项目的实际环境和条件,从技术方面、经济方面、社会影响方面来证明项目是可行的。 2、实验软硬件环境 计算机,Windows XP操作系统,以及其他工具软件,如:Office2003等。 3、实验任务 通过各个方面信息收集,调研来考虑分析该项目的是否可行。并完成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的编写。 4、实验步骤(可选) 1、市场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分析市场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说明本产品处于市场的什么发展阶段。 (2)本产品和同类产品的价格分析 (3)统计当前市场的总额、竞争对手所占的份额,分析本产品能占多少份额。 (4)产品消费群体特征、消费方式以及影响市场的因素分析。 2、政策分析,主要分析内容为: (1)分析有无政策“支持”或者“限制”; (2)分析有无地方政府(或其它机构)的“扶持”或者“干扰”。 3、竞争实力分析,主要分析方面包括: (1)分析竞争对手的市场状况; (2)分析竞争对手的在研发、销售、资金、品牌等方面的实力; (3)分析自己的实力。 4、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是从技术角度分析本产品“做得了吗?”、“做得好吗?”、“做得快吗?”。 5、时间和资源可行性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按照正常的运作方式,开发本产品并投入市场还来得及吗? (2)预算中的人员能及时到位吗? (3)预算中的软件硬件能及时到位吗? 7、知识产权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分析是否已经存在某些专利将妨碍本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2)分析本产品能否得到知识产权保护,如何获得。 5、思考题(可选) (1)可行性研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考虑?应该如何去评价一个系统得经济效益? (2)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那些内容?如何组织对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论证工作?

最新交大医学院实验动物学练习题

绪论实验动物科学管理练习题 1.我国第一部实验动物法规名称是《实验动物管理条例》;(P4) 2.动物福利法的核心可以概括为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善待活着的动物)、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死亡(减少死亡的痛苦);(P6/百度) 3.普通动物只能用于教学实验、某些科研工作的预实验,不适用于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等实验;(P27) 4.实验动物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居住因素;(P47) 5.实验动物是指:其携带的微生物、遗传及营养环境因子实行控制,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为满足科学研究,教学,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需要而驯养,繁殖,育成的动物;(P2) 6.野生动物演变为实验动物的过程为:野生动物家畜化,家畜动物实验动物化和实验动物标准化;(P3) 7.《实验动物学》包含的内容可简述为: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两部分。(P1) 8.“3R”原则是指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替代(Replacement);(P152) 9.实验用动物包括:实验动物、经济动物、野生动物和观赏动物;(P2)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质量及其对动物实验的影响练习题 1.下列近交系小鼠命名书写不正确的是(B)。(P9-P10) A. 615 BALB/C C. C57BL/6 D. A 2.某小鼠毛色基因型为:A_BBC_,该小鼠毛色是(C)。(P18) A.白色 B. 黑色 C.野生色 D.棕色 3.在遗传检测中,观察皮肤移植成功与否,需要:(B)。(P17) A.60天 B.100天 C.10天 D.1年 4.下列正确书写的封闭群实验小鼠应为(B)。(P12) A.SHJTU:KM B. Shjtu:KM C.SHJTU/KM D. Shjtu/KM 5.下列不属于封闭群实验动物的遗传特性是(B)。(P12-P13) A.基因库大 B.多基因之间丧失平衡 C.个体间差异程度主要取决于其祖代起源 D.群体基因频率基本保持稳定 6.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的控制,包括和。 7.近交系动物每代近交系数上升率为19%。封闭群动物每代近交系数上升率应控制在1%以下。(PPT2/46) 8.下列不属于近交系小鼠遗传特性的是(C)。(P10-P11) A. 基因纯合性高 B.个体间均一性好 C.基因库大 D.背景资料多 9.简述“近交系动物”。 答: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同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称为近交系。经连续20代以上亲代与子代的交配,与全同胞兄妹的交配有同等效果。近交系的近交系数应大于99%。(P9) 10.简述“封闭群动物”。 答:以非近交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P12) 11.用复隐性有色小鼠DBA(雄性,毛色基因型为:aabbCC)对某白化小鼠(雌性)进行毛色基因交配试验,它们的F1代全都是野生色小鼠: 1)用简图叙述测定过程。 2)该白化小鼠毛色基因是否纯合?

医学实验动物学简答题.doc

1.简述“近交系动物” 2.经至少连续 20 代的全同胞亲兄妹或亲子交配培育而成,同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 起源于第 20 代或以后代数的共同祖先,该品系称为近交系。 3.近亲交配的弊端 固定基因时,有害的隐性基因也会纯合,出现不利的性状而造成育种失败;近交可能导致 多基因之间丧失平衡,从而使高度纯化的动物对不良环境的调节适应能力降低;近交 使动物失去为保持足够生物适合度所必需的最低水平的基因杂合性,从而影响动物生长率,寿命,对疾病的感受性,生活力,体力及繁殖能力。 4.简述“封闭群动物” 以非近交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 4 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 5.简述“哨兵动物” 指为微生物检测所设置的指示动物,用于监控实验动物饲养环境中病原及病原感染的动 物。哨兵动物一般采用来源于与被监测动物遗传背景相同的、免疫功能正常的清洁级或 SPF级封闭群动物。通常有二个功能: 1. 实验初期意外缺损时的补充; 2. 微生物定期检测 6.简述空气洁净度“级”的含义,各种动物实验环境设施对“级”的要求是什么 级是空气洁净度的计量单位,含义:每立方英尺空气中含有大于等于0.5μm的尘埃粒子数。 屏障环境:洁净度7 级 (英美制一万级);隔离环境:洁净度 5 级 (英美制一百级) 7.简述营养 动物从外界摄取自身所需要的食物,经消化、吸收,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行为或作用。 8.简述标准化饲料 根据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和动物的食性,经人工配合、加工而成的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符合微生物要求的饲料。 9.简述颗粒饲料优越性 ①原料配合合理,符合营养标准和不同动物的食性;②加工过程中经过高温、挤压,杀 灭了大量微生物和寄生虫,普通级动物可直接饲喂;③压制成型,避免了动物采食过程 中的大量浪费;④大幅度减少了粉尘;⑤颗粒饲料有利于进一步包装灭菌处理。 10.简述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在生物医药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材料。 分类:诱发性动物疾病模型、自发性动物模型、抗疾病型动物模型、生物医学动物模型 11.简述安乐死 在动物实验过程中或结束时,对不欲保留的动物(动物承受不可缓解的疼痛、非存活手 术和样本采集),实施痛苦感最低或者无痛苦感死亡的科学方法。 12.裸鼠的解剖生理特点 ①毛囊发育不良,外观几乎全身没有被毛,称裸体外表,故称“裸鼠”;②胸腺严重萎缩, 仅有胸腺残迹或异常的胸腺上皮。故不能分泌胸腺素,不能使T 细胞正常分化,因而细胞免疫力低下;③IgG 的产生需要T 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参与,因此其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M ,只有极少量的 IgG;④自发肿瘤现象罕见,可能与 NK 细胞的活性高有关;⑤裸鼠 易患鼠肝炎和病毒性肺炎;⑥纯合裸鼠母性极差,且受孕率低,乳房发育不良。通常以 纯合雄鼠与带有nu 基因的杂合雌鼠交配,可获1/2裸小鼠;⑦必须饲养在屏障环境中。13.在动物实验设计、实施和完成阶段,有关动物福利和保护环境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哪些? 设计阶段 :①动物福利法核心: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死亡的痛苦;②“3R”原则:替代、

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20190716231147)

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为课题的研究专门组建了一支教学和科研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本课题从选 题到结题,我校将聘县教科腾金花所副所长担任课题研究的顾问,腾老师 在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方面经验丰富, 为课题组献计献策,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 技术支持。课题组的核心成员,来自学校的不同学科,都是学校的一线骨干教师,其中有三位是现任团委和政教处工作, 学校共十一个教学班共十名现任班主任参与了本课题的研究。 核心成员中共有中学一级教师 11 人,中学二级老师 2 人,其中一人为学士学位,东辽县优秀班 级体 1 人,辽源市优秀班级体 1 人,县级优秀班主任 5 人,辽源市优秀班主任 1 人,县德育工作者 1 人,县能手 2 人。其中团委书记付延忠为东辽县首届名师。在教学及科研方面尤为出色,多次获得大奖,在国家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 2 篇,是学校教科研方面的领军人物。负责人高吉军老师(德育先进个人)有着丰富的政教工作经验,对学生安全教育有着很多的实践经验。课题组核心成员都从事了多年的教学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教科研经验;并且均从事多年而且现在还在从事班主任工作,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资料来源,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2.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充分: 我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教师进行了理论培训,对于“学生安全教育”,团委、政教处及班主任是最了解的,因为每个班级都会遇到学生安全问题,开展班级生命安全活动的研究,教师的责任感和爱心为课题的理论联系实际打下基础。( 2)教师是学校的财富,教师的能力决定着学校的质量。 3 月— 4 月,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校内的基本功竞赛。比赛分教育理论(有效教学),制卷,教案设计三部分。整项活动有力的夯实了教师的基本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青年教师在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带领下,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使自己对课题的研究目的逐步明朗,充分认识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3)围绕“责成效率”的研究,本校全体老师已经开展了认真的 理论学习、广泛的交流研讨,进行了初步的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撰写相关的教学反思,努力 积累有关的资源素材和教学案例。本学期学校分学科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专题活动,采 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从开课到评课再到校际交流,有效教学和对学困生的转化从 理论走向实践。 3.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学校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相关的保障:( 1) 研究资料的获得:学校研究课题组的一线研究资料;学校联系的一些在“学困生”转化有突 出成绩的学校(如:吴中区的碧波中学)指导思想;学校图书馆;其他相关资料。 (2)研究经费的筹措:学校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把科研作为全校的潜能开发的“项目 工程”来抓。预计对本课题投入资金 5 万元。(3)研究时间的保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各自 研究;分学科小组活动(听课,评课,交流教学心得等) ;学校专门辟出课题研究的专用时间(示范课,校际交流,理论培训等)。学 校统一管理,教师独立研究,有实践、有交流、有总结。

生物医学研究中各类实验动物的选择索引

生物医学研究中各类实验动物的选择索引一、两栖纲 蛙与蟾蜍与人类的关系疏远、个体小、易于饲养。有冬眠、体外受精繁殖。蛙在发育过程中呼吸系统的鳃转变成肺。蟾蜍的皮肤薄,有毒腺能分泌蟾蜍素,特别是耳下腺分泌量最多。蛙的离体心脏常为生理、药理研究心脏生理、药物作用的标本。腓肠肌坐骨神经标本可作神经肌肉试验。刺激蛙的皮肤可观察反射弧的作用。破坏蛙的脊髓可造成脊髓休克。在显微镜下观察肠系膜血管反应,可见血栓形成,血流阻滞循环障碍等现象。 1.心血管生理,神经肌肉生理血栓形成。 2.乙酰胆硷含量测定试验(蛙腹直肌)。 3.观察血管的反应性实验(肠系膜血管,下肢血管灌注等)。 4.妊娠诊断试验,内分泌、生殖和胚胎学研究。 5.变态与遗传学研究。 二、爬行纲 蛇与人类关系疏远。可作再生,神经生理和毒物(抗凝)的研究。蛇毒可用以制备抗血清。蛇毒的分离和提取物用于镇痛、抗癌、溶解血栓等。 1.再生,神经和毒物研究。 2.蛇毒制备抗血清,分离提取蛇毒可作镇痛、抗癌、溶解血栓用。 三、鸟纲 鸡、鸽等与人类的关系远。鸡的体温较高(38℃),无汗腺、听觉敏

感。鸡胚是病毒学研究、制造牛痘苗、麻疹疫苗等生物制品的原材料。鸡血易凝,可供凝血试验。鸡为杂食动物,有自发性的动脉粥样硬化。可作实验模型。去势的雄鸡可作性激素的研究。 鸽的听觉视觉非常发达、定向能力好、姿势平衡敏捷。破坏半规管后肌肉紧张失调。姿势失去平衡。不同品系的鸽子对高胆固醇膳食反应不同。Show Raeers和Racing Homers两个品系不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一) 鸡 1.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2.性激素的研究。 3.鸡胚作病毒试验和疫苗制造原材料,还可进行肿瘤、内分泌、营养、药理、组织移植胚胎、毒理、畸胎等研究。 4.血凝试验。 5.生理学、维生素研究。代谢和遗传研究。 6.鸡红细胞还用免疫学试验。 (二) 鸽 1.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2.迷路与姿势关系实验,半规管破坏后姿势失调。 3.大脑半球和小脑切除试验。 四、哺乳纲 这一纲的动物,其基础生物学与人类比较接近,是实验动物的主要来源,有些动物已经实验动物化,个体比较均一,控制了微生物的感染,

医学实验动物学简答题

1.简述“近交系动物” 2.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亲兄妹或亲子交配培育而成,同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 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共同祖先,该品系称为近交系。 3.近亲交配的弊端 固定基因时,有害的隐性基因也会纯合,出现不利的性状而造成育种失败;近交可能导致多基因之间丧失平衡,从而使高度纯化的动物对不良环境的调节适应能力降低;近交使动物失去为保持足够生物适合度所必需的最低水平的基因杂合性,从而影响动物生长率,寿命,对疾病的感受性,生活力,体力及繁殖能力。 4.简述“封闭群动物” 以非近交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 5.简述“哨兵动物” 指为微生物检测所设置的指示动物,用于监控实验动物饲养环境中病原及病原感染的动物。哨兵动物一般采用来源于与被监测动物遗传背景相同的、免疫功能正常的清洁级或SPF级封闭群动物。通常有二个功能:1. 实验初期意外缺损时的补充;2. 微生物定期检测 6.简述空气洁净度“级”的含义,各种动物实验环境设施对“级”的要求是什么 级是空气洁净度的计量单位,含义:每立方英尺空气中含有大于等于0.5μm的尘埃粒子数。 屏障环境:洁净度7级(英美制一万级);隔离环境:洁净度5级(英美制一百级) 7.简述营养 动物从外界摄取自身所需要的食物,经消化、吸收,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行为或作用。

8.简述标准化饲料 根据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和动物的食性,经人工配合、加工而成的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符合微生物要求的饲料。 9.简述颗粒饲料优越性 ①原料配合合理,符合营养标准和不同动物的食性;②加工过程中经过高温、挤压,杀 灭了大量微生物和寄生虫,普通级动物可直接饲喂;③压制成型,避免了动物采食过程中的大量浪费;④大幅度减少了粉尘;⑤颗粒饲料有利于进一步包装灭菌处理。 10.简述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在生物医药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材料。 分类:诱发性动物疾病模型、自发性动物模型、抗疾病型动物模型、生物医学动物模型11.简述安乐死 在动物实验过程中或结束时,对不欲保留的动物(动物承受不可缓解的疼痛、非存活手术和样本采集),实施痛苦感最低或者无痛苦感死亡的科学方法。 12.裸鼠的解剖生理特点 ①毛囊发育不良,外观几乎全身没有被毛,称裸体外表,故称“裸鼠”;②胸腺严重萎缩, 仅有胸腺残迹或异常的胸腺上皮。故不能分泌胸腺素,不能使T细胞正常分化,因而细胞免疫力低下;③IgG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参与,因此其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M,只有极少量的IgG;④自发肿瘤现象罕见,可能与NK细胞的活性高有关;⑤裸鼠易患鼠肝炎和病毒性肺炎;⑥纯合裸鼠母性极差,且受孕率低,乳房发育不良。通常以纯合雄鼠与带有nu基因的杂合雌鼠交配,可获1/2裸小鼠;⑦必须饲养在屏障环境中。 13.在动物实验设计、实施和完成阶段,有关动物福利和保护环境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哪些?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研究理论依据 1.从道德教育方面看,互助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 ,战胜自然必 须拥有 的品德;互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经验教训得到的切身体会 ;是当今建设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互助更是我们搞好每一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没有互助和精诚合 作,我们就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2.“1+1”同伴互助学习方式是以合作学习原理为指导。小学阶段学生与小伙伴的交 互作 用,对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及能力、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引导学 生有意识地观察、了解同伴的学习习惯,既能发现同伴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又能 发现同伴的不良习惯,及时提醒、帮助、督促同学纠正不良习惯。 3.生理、心理学理论: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 控制。”建构主义者十分重视合作学习,这些思想也是与维果茨基等重视交往在儿童心理 发展中的作用相一致的。有了学习的意愿,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学习的意愿来自于 基本需要的满足,同学之间相互交往与合作,彼此尊重,共享成功的快乐,这是满足学 生基本需要的有郊途径。 二、实验保障 一)研究条件 1.学校提供研究场所 2.提供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 3.承担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的教师是我校 具有多年教学经验、教学成绩突出的骨 干教师,他们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能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二)保证措施 第一、建立课题实验组织机构 女, 45 岁,教学副校长,担任科研所长多年,主持我 参与过省、市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十五”期间省级科研先进 主要研究人员: 李亚坤 小学超高 市级科研骨干 李欢 小学一级 县级科研骨干 马海霞 小学高级 县级科研骨干 课题组组长: 刘丽杰, 县“十五、”“十一五”科研工作, 个人。 课题副组组长:张立洁, 女, 32 岁,二年组年级长,县级科研骨干。

实验动物学试卷及答案

2013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医学实验动物学》考查题 姓名学号专业成绩 一、名词解释 1.AEIR “AEIR”是生命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四个基本条件。“A”即animal(实验动物)“E”系equipment (设备)“I”为information(信息)“R”是reagent(试剂) 2.3R “3R”,即减少(reduction)、代替(replacement)和优化(refinement)原则。 3.SPF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 SPF)指在清洁动物的基础上,要求不携带可能干扰实验的特定病原体和寄生虫如绿脓杆菌等。SPF动物的种群来源于无菌动物,饲养于屏障系统中,实施严格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使用SPF动物,在实验中可以安全可靠地排除动物所携带病原体及特定微生物的干扰。SPF动物作为国际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可适用于所有科研实验。该级动物健康,繁殖率高,自然死亡率低。 4.歪头病 肺支原体可引起化脓性鼻炎和慢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时并发中耳炎、内耳炎引起实验动物“歪头病”,患鼠头斜于患侧转圈走,提起鼠尾使之倒立,患鼠身体迅速旋转。肺支原体感染生殖道可导致死胎和不育。 5.封闭群动物 又称远交群(out bred stock)动物。按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的定义,是指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血缘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的动物。如昆明种小鼠、SD大鼠等。特点:繁殖率高,重复性差。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近交系动物?简述近交系动物的特点。 从一个动物群体中选用血缘比较接近的雌雄个体,即有共同祖先的兄妹、母子、父女进行交配,此种近亲交配的方式称为近交。全同胞兄妹之间或亲代与子代之间连续交配繁殖达到20代以上的动物,称为近交系动物。 近交系动物的特点:㈠基因纯合性(homozygosity),㈡遗传组成的同源性(isogenicity),㈢表现型的一致性(uniformity),㈣对外界因素的敏感性(sensitivity),㈤遗传特征的可辩别性(identifiably),㈥遗传组成独特性(individuality),㈦背景资料可查性,㈧国际分布广泛性 2.“DBA/1fLACA/Lac小鼠”中英文字母、符号和数字的涵义是什么? DBA为小鼠近交系名称,1表示亚系,f表示代乳,LACA为代乳母鼠的品系,Lac代表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