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安全管理制度

出租车安全管理制度
出租车安全管理制度

广元市泰发出租汽车有限公司

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影响安全行车的因素

第一条 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是指由于道路、环境等因素造成的事故。据资料分析,此种因素造成的事故比例为 ??左右。

一、气候因素:由于刮风、下雨、大雾迷漫,烈日炎炎,下雪结冰等恶劣天气条件,往往使车辆性能严重下降,驾驶员和行人视线不清,致使安全行车无保证。

二、道路因素:道路设计不良,路面过于狭窄,影响会车超车的安全;道路施工质量不高,路面强度、平整度、抗滑性能达不到规定标准,不利于安全行车。

三、行人因素:不同年龄、状态的人反映特性不同。老年动作迟缓,儿童遇车容易惊慌,精神失常和疯傻病人突然奔向车前,这些都容易给行车安全带来影响。

四、车辆因素:车辆制动性能是否灵敏有效,是安全行车的关键。此外,转向系统、车轮、灯光、喇叭、仪表等部位的结合是否调整得当,性能是否良好,也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漏油、漏气、漏水等故障,刮水器损坏,缺少后视镜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事故发生。

第二条 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也就是驾驶员本身内在的因素。据大量行车事故分析,因驾驶员因素负有直接责任的要占 ??左右。它是导致行车事故的内在因素。

一、违章驾驶:驾驶员缺少法制观念在驾驶车辆中严重违反交通法规,如酒后驾车、超速行车、违章超载等,都会增加与行人、车辆和设施发生摩擦碰撞的机会,从而造成严重行车事故。

二、疲劳驾驶:情绪影响着驾驶员的大脑。当疲劳时,往往会精神不振、注意力涣散。驾驶员疲劳也受气候、环境影响。如身体状况不佳、气候反常变化,车内通风不良,道路条件差,饮食不适,服药不当或驾车时间过长,都会造成疲劳,从而导致驾驶员操作机能失调,险象环生。

三、思想情绪:思想情绪是心理活动的重要过程,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当情绪激动时,往往遇情况就冲动,不顾后果的强行去做;当心情不佳时驾车,往往不能集中精力,出现反应迟钝,应变能力差等现象,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四、思想麻痹:驾驶员对安全行车不重视,掉以轻心,因而驾驶车辆时精神不集中,或是听广播、吸烟、接手机、吃东西或是说说笑笑,左顾右盼,放松警惕,因而,一旦险情出现时,就会惊慌失措,操作失误。

第二章 安全行车制度

遵守交通法规,树立安全观念,应做到:。

第一条: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第二条:严格遵章守纪,严格操作规程。

第三条:勤清洁车辆,勤检查车辆,勤保养车辆。

第四条:情况不明慢,视线不良慢,起步会车慢,通过交通叉路口、危险地段、繁华地点慢。

第五条:知车辆技术状况,知道路情况,知气象变化,知行人车辆

动态特点,知乘载规定。

第六条:不开英雄车,不开霸道车,不开赌气车,不开带病车,不开急躁车,不开麻痹车。

第七条:禁止酒后开车,禁止吸烟开车,禁止开车饮食,禁止开车谈笑,禁止违章超载,禁止争道抢行,禁止超速行驶。

第八条:让车防里挡,会车防车后,跟车防急刹,超车防车前,路口防突然,行驶防横穿,弄口防小孩,下雨防横滑。

第三章 行车中的安全操作制度

第一条 行车前应观察前后左右行人和车辆,确保安全后起步行车。

第二条 行车中油路着火时,应用灭火器或砂土、麻袋、衣服扑灭,不得浇水。在有汽油的地方,禁止吸烟,不得有火种。

第三条 行车中汽车电路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电源,迅速拆去一根蓄电池电线以截断电源,不可乱扯电源线路。

第四条 卸轮胎时,应做到支撑稳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滑动。

第五条 仪表显示异常,有危险性异响,应迅速停车,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行车。

第六条 行车前应关好车门,让乘客坐稳。行驶尽可能避免急制动、急转弯、急起步加速。

第七条 车辆停靠或乘客上、下车应在安全路段,并尽量靠边。

第八条 乘客下车时,应提醒观察车后有跟近行人、车辆,并从右门下车。

第四章 特殊条件下的安全行车制度

第一条 不良天气条件下的行车

一、在大风天气条件中行车,行车速度应适当,遇有风沙飞扬应缓行,并开放灯光,遇特大风暴时,应选择安全地点暂停,待风小后再行驶。

二、雨中行车,因视距较短、路滑,应适当降低车速,并使用刮水器,看清路面情况,注意行人、车辆动态,谨慎驾驶。应尽量避免靠路边行驶,紧急制动和迅速转向,大雨或久雪后,应注意道路有无塌陷,超车或会车应选择道路状况良好的安全地点,

三、雾中行车,因视线不远,应使用雾光灯和打开尾灯,会车时应明灭灯光示意,以免相撞。行驶中应尽量避免超车;尾随前车应放大车距,并随时作好制动准备。

四、雪中行车,应用低速缓行。加速时不宜过猛,减速时应用发动机牵阻力作用,避免使用制动器制动,以免产生滑移;应尽量沿路中心或雪线的地方和已有的车辙缓行。转弯时,速度要慢,增大转弯半径,以防侧滑。上坡道时,预先挂入低速档,避免中途换档;下坡时,应用低速档以发动机牵阻力控制车速,尽量避免使用制动器。

第二条 特殊道路条件下的驾驶

一、通过无人管理铁路道口时,应提前降低车速,切实注意两边有无火车驶来,确认无火车驶来时再行通过,绝对禁止与火车抢行。

穿越铁路时,应一气通过,不得在火车通过区内变速、制动、停车,如发生故障时,应立即设法迅速离开,不得停留。

二、通过凸凹不平路段时,应掌握转向盘,保持均匀速度行驶,凹凸较大路段,应降低车速。通过较大坑洼或较突的沟槽时,应提前利用滑行降低速度,使汽车前轮平稳滚入。待车轮滚入坑底时,随用一档或二档适当加速,使车辆越过。在波浪式的凹凸路上行驶,应该控制速度和利用惯性力以适应路况,减少冲闯和剧烈的跳振,匀速前进,并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制动。

三、通过泥泞路段,应选择坚实、滑溜小的地方,如泥层较薄。应用均匀中速或低速一气通过,避免中途变速、制动、转向和停车。如泥泞较深,可循前车轮迹行进,必要时加以清除或铺垫砂石、草木后再通过。通过时应防止有障碍物碰及车辆底盘。

四、通过路面障碍物时,应首先观察障碍物的形态大小及其在道路上的位置,决定选择通过的方法。如障碍物在路中间,而它的两侧可以通过时,应选择道路安全的一侧通过。如障碍物低于汽车差速器,宽度小于两前轮时,应换用低速档,缓行通过。如宽度大于两前轮且高度不大,可使一边车轮压在障碍物上,另一边车轮压在平路上,必要时应让乘客下车,以减轻重量,降低、稳定重心,防止车辆倾覆。

五、通过漫水道路时,要查清水深、流速、流向和水底情况,确定车辆进出水路线、地点,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安全通过,确认安全后,方可低速通 过。涉水时应保持汽车有足够而稳定的动力一气通过,中途尽量避免停车。涉水后应停车检查发动机运转是否正常,电器电线是否沾水,散热器隙缝有无尘砂,制动效能如何。排除调整后,方可继续行驶。

第五章 高速公路安全行车制度

第一条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辆技术状况必须良好。特别是转向、制动、照明灯具等设备必须有效、可靠。

第二条 驶入高速公路时,应注意交通标志,并严格遵守。

第三条 从匝道入口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必须先在右侧车道上提

速,然后驶入主车道,不准妨碍其它车辆正常行驶。

第四条 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时,最低时速不得低于 ?????,最高车速不得高于 ??????,但遇有限速交通标志所示时速与上述规定不一致时,应当按交通标志所示的规定速度行驶。

第五条 驾驶员和乘车人应系好安全带。

第六条 当遇有障碍或需超越前车时,可以变换到左侧的加速车道上行驶,而后应及时驶回原车道。禁止车辆骑、压分道线行驶。超车时应注意前车是否进入超车道超车。

第七条 车辆在高速公路上不准掉头、倒车或穿越中央分隔线,不准在匝道上超车、停车。

第八条 因故需要停车时,必须驶离行车道,停在紧急停车带内,禁止在行车道上修车。

第九条 车辆因故障、事故等原因,不能离开行车道,驾驶员必须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或在车后设置警告标志,夜间还需同时开启宽灯和尾灯。并立即用紧急电话或其它通讯设备报警。

第六章 灭火器的配备和使用制度

第一条 公司所属出租汽车必须一车配备一个灭火器。

第二条 车上灭火器必须放在使用方便的位置。

第三条 车上灭火必须保持完好,各业主对灭火器必须随时进行检查,如丢失或失效必须立即配置。

第四条 各出租汽车业主和驾驶员必须学会使用灭火器。

附: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干粉由碳酸氢钠粉末加入适量的润滑剂、防潮剂等组成。它适用于扑灭石油产品、可燃气体、电器设备、有机溶剂等物质的初起火灾,是车辆灭火的常备灭火器具。使用时,一手将喷嘴对准燃烧物,另一手拔出插销,握紧提把,干粉即行喷出。平时应注意将喷嘴橡皮塞套紧,以防止干粉受潮而失效。

、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灭火器的使用

内装液化 ??? 灭火剂和氛气,瓶内压力为 ?????,喷射出去的是气体和液滴的混合物。 ??? 灭火器可扑灭各种油类,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焰,对车辆灭火效果显著。灭火时拨出保险销,握住提把,对准火源,按下压把,钢瓶内的灭火剂即行喷出。

第七章 技安科科长岗位责任制

一、负责公司车辆安全检查,对安全不合格的车辆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上报公司经理。

二、负责公司车辆技术考核,保持公司车辆动力充足,运行良好,对车况差的车辆提出整改意见并上报公司经理。

二、负责对公司车辆交通事故进行处理和保险理赔,每月发一次交通事故简报。

四、负责对驾驶员驾驶技术进行考评,为公司招聘驾驶员提供科学依据,严禁驾驶技术不过硬的驾驶员进入公司驾驶出租汽车

五、协助公司经理组织公司驾驶员进行的安全学习。

六、对交通违法车辆和事故车辆做好记录,为年终考评提供依据。

第八章 出租车驾驶员安全责任制

、认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并在运输中严格遵守,树立“珍惜生命,以人为本”的观念开好安全车。

、精心保养好车辆,做好车辆在运行中的自检,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安全部件性能良好。

、坚持“顾客是上帝”的宗旨,让顾客乘坐舒适、满意。上班期间做到不饮酒,不赌博,不偷盗,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

、不开带病车、高速车、冒险车、疲劳车、超载车、坚持文明、礼貌行驶,做到“宁等三分,不抢一秒”。

、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活动和安全学习。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制观念。

、不将车辆交给无驾驶证的人驾驶,开车时保持思想高度集中,不做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

、城区内禁止鸣喇叭,禁止强行超车,禁止随意调头。

第九章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应急抢救措施

第一条 交通事故受伤的特点

机动车伤害大体可分为减速伤、撞击伤、碾挫伤、压榨伤及跌扑伤等。其中以减速伤、撞击伤为多。减速伤是由于突然而强大的减速(如急制动、两车相撞等)所致的伤害,可发生颅脑损伤、颈椎损伤、主动脉破裂、心脏及心包损伤等。撞击伤多由机动车直接撞击伤员所致。由于车速快,一旦被撞击,伤势多很严重。碾挫伤及压榨伤多由车辆压挫,或被变形车厢、车身、驾驶室挤压而致伤。事实上,机动车致伤常是几种伤害同时发生于一体,故伤情严重,变化快,多发及复合伤的比例高,致残率及死亡率也高。一旦发生大的交通事故,常有多人受伤,可多达数人或数十人;其中必有一些人伤势严重,或处于濒死状态,需要迅速抢救,以挽救更多的生命。

第二条 现场组织

事故发生后,慌乱而无组织地盲目抢救,常因抢救方法不当,错误搬运或转运伤员,反而使伤情加重,使不少本应得到救治的伤员,在杂乱无章中丧失了生命或终身残疾,所以有组织有计划地现场抢救十分重要。

一、意外事故发生后,在场的医务人员、国家干部、共产党员、军人应率先主动担任现场抢救的领导、组织、指挥工作,组成现场临时指挥小组,迅速实施抢救。在场幸免者及附近人员均应积极参加。

二、扑灭烈火、消除发生火灾的一切诱因,熄灭发动机,关闭电源,搬开易燃易爆物品。

三、立即派可靠人员利用现场最近处电话,向急救中心呼救和报告,急救中心的呼叫电话号码是 ??。向急救中心应报告下列情况:发生事故的详细地址,事故的性质,受伤及死亡的大概人数,报告人得到急救中心或医院确切答复后,立即向指挥小组汇报。

四、指派专人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并维持现场秩序。

五、事故发生后,即应提醒轻伤员进行自检、自救和互救,就地取材,相互包扎伤口,止血,固定伤肢。然后,将轻伤员及幸免者分组集中投入对危重伤员的照料和抢救。

六、寻找所有伤员及死难者。根据重伤员的受伤部位、受伤程度、意识改变情况、出血多少等,进行大致的检伤分类,从而分别轻重缓急。

第三条 搬运

紧急制动、猛烈撞击和震动,可以引起颅脑损伤,受伤者突然失去知觉。也可以引起颈椎损伤、主动脉损伤等严重的创伤。当车厢变形,乘客受挤压,被困时,常使抢救工作十分困难。但是,不论在何种困难情况下,抢救人员务必要特别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因此,对昏迷者的搬动和解脱尤须注意下列各点:

一、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移出前,首先应在原地放置颈托或颈部固定,以防止颈部活动,引起颈椎错位,损伤脊髓,从而发生高位截瘫。然而,现场往往没有颈托,故可就地取材,采用硬纸板、厚帆布,仿照颈托的要求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等缠绕包扎、固定。

二、对昏倒在座椅上的伤员,安放颈托后,可将其头颈部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这一方法虽然麻烦费力,但可防止脊髓再损伤,防止致残。

三、对那些被抛离座位之外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在原地上颈托,包扎伤口,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救护方法搬运。搬运时要轻柔,腰臀部要托住,搬运者用力要一致,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以上是车内昏迷伤员搬运的原则,其它伤的昏迷伤员搬运原则与之相同。

除此,在抬起及搬运伤员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禁止拉扯和弯曲伤员的肢体,以免骨折病人的再度损伤,抬起时,一般需要 ~ 人。怀疑脊椎骨折时,必须置于硬板上搬运,切忌随意搬动。抬出伤员前,应松开伤员的领带和领口。抬担架的人要注意步态稳而轻,并使伤员头

部略高于下肢,但如果是下肢受伤,则下肢应稍抬高。

第四条 救治重危伤员的总原则

一、首要的是拯救生命,移动伤员时注意保护现场,并在原地设标志。

二、若伤员较多,则可以先放弃认为“死亡”的人员,而争取更多的时间抢救有救治机会的重伤员。然后请医务人员鉴定。死亡的表现:颈动脉搏动消失;桡动脉搏动消失;心跳停止;瞳孔放大,对光反射消失。若伤员少,则设法请医务人员鉴定。

三、对大出血伤员迅速止血,对窒息者迅速解除窒息。

四、迅速送就近医院或紧急呼叫急救中心,分秒必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