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性测试检查表

可用性测试检查表
可用性测试检查表

可用性测试检查表

使用说明:本调查表共有100题,回答每一个问题时按照以后三个步骤:

(a)请评估每一个问题是否适用于所评审的系统。如果不适用,跳到下一题。如果适用,请继续回答。

(b)对于所评估的系统,请评价该问题的重要性(1是最不重要的,3是最重要的)

(c)评价系统在该问题上的表现(1是非常糟糕,7是非常好),如果不存在,请选择不存在项

1.兼容性

1)光标的控制是否符合光标的移动?

2)用户控制的结果是否符合用户的期望?

3)所提供的控制是否符合用户的技能水平?

4)界面的编码(例如,颜色、形状等)是否为用户所熟悉?

5)用词是否为用户所熟悉?

2.一致性

6)界面颜色的编码是否符合常规?

7)编码是否在不同的显示及菜单上都保持一致?

8)光标的位置是否一致?

9)显示的格式是否一致?

10)反馈信息是否一致?

11)数据字段的格式是否一致?

12)标号的格式是否一致?

13)标号的位置是否一致?

14)标号本身是否一致?

15)显示的方向是否一致?(漫游或卷动)

16)系统要求的用户动作是否一致?

17)在不同的显示中用词是否一致?

18)数据显示和数据输入的要求是否一致?

19)数据显示是否符合用户的常规?

20)图形数据的符号是否符合标准?

21)菜单的用词和命令语言是否一致?

22)用词是否符合用户指导的原则?

3. 灵活性

23)是否可以使用命令语言而绕过菜单的选择?

24)系统是否有直接操作的功能?

25)数据输入的设计是否灵活?

26)用户是否可以灵活地控制显示?

27)系统是否提供了灵活的流程控制?

28)系统是否提供了灵活的用户指导?

29)菜单选项是否前后相关?

30)用户是否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来命名显示和界面单元?

31)系统是否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好的训练?

32)用户是否可以自己改变视窗?

33)用户是否可以自己命名系统命令?

34)系统是否允许用户选择需要显示的数据?

35)系统是否可以提供用户指定的视窗?

36)为了扩展显示功能,系统是否提供放大的功能?

4. 可学习性

37)用词是否清晰?

38)数据是否有合理的分类,易于学习?

39)命令语言是否有层次?

40)菜单的分组是否合理?

41)菜单的顺利是否合理?

42)命令的名字是否有意义?

43)系统是否提供了无惩罚的学习?

5. 极少化的用户动作

44)系统是否为相关的数据提供了组合输入的功能?

45)必要的数据是否只需要输入一次?

46)系统是否提供了默认值?

47)视窗之间的切换是否容易?

48)系统是否为经常使用的控制提供了功能键?

49)系统是否有全局搜索和替代的功能?

50)菜单的选择是否可以使用点击的功能?(主要的流程控制方法)

51)菜单的选择是否可以使用键入的功能?(辅助的控制方法)52)系统是否要求极少的光标定位?

53)在选择菜单时,系统是否要求极少的步骤?

54)系统是否要求极少的用户控制动作?

55)为了退到更高一级菜单中,系统是否只需要一个简单的键入动作?

56)为了退到一般的菜单中,系统是否只需要一个简单的键入动作?

6. 极小的记忆负担

57)系统是否使用了缩写?

58)系统是否为输入分层次的数据提供了帮助?

59)指导信息是否总是可以得到的?

60)系统是否为序列的选择提供了分层次的菜单?

61)被选的数据是否有突出显示?

62)系统是否为命令提供了索引?

63)系统是否为数据提供了索引?

64)系统是否提示在菜单结构中的当前位置?

65)数据是否保存简短?

66)为选择菜单使用的字母代码是否经过认真的设计?

67)是否将长的数据分成不同的部分?

68)先前的答案是否可以简便的再利用?

69)字母大小写是否等同?

70)系统是否使用短的代码而不使用长的代码?

71)图符是否有辅助性的字符标号?

7. 知觉的有限性

72)系统是否为不同的数据类别提供不同的编码?

73)缩写是否清晰而相互不同?

74)光标是否不同?

75)界面单元是否清晰?

76)用户指导的格式是否清晰?

77)命令是否有清晰的意义?

78)命令的拼写是否清晰?

79)系统是否使用了易于分辨的颜色?

80)目前活动的窗口是否有清楚的标识?

81)为了直接比较,数据是否成对的摆在一起?

82)是否限制语音信息使用的数量?

83)系统是否提供了一系列相关信息?

84)菜单是否和其他的显示信息有明显的区别?

85)颜色的编码是否多余?

86)系统是否提供了视觉上清晰可辨的数据字段?

87)不同组的信息是否明显分开?

88)屏幕的密度是否合理?

8. 用户指导

89)系统反馈的错误信息是否有用?

90)系统是否提供了“取消”的功能?

91)错误的输入是否被显示出来?

92)系统是否提供了明确的改正错误的方法?93)系统是否为控件输入提供了反馈?

94)是否提供了“帮助”

95)一个过程的结束是否标志清楚?

96)是否对重复的错误有提示?

97)错误信息是否具有建设性并提供有用的信息?98)系统是否提供了“重新开始”的功能?

99)系统是否提供了“撤销”的功能?

100)用户是否启动流程控制?

可用性测试检查表

可用性测试检查表 使用说明:本调查表共有100题,回答每一个问题时按照以后三个步骤: (a)请评估每一个问题是否适用于所评审的系统。如果不适用,跳到下一题。如果适用,请继续回答。 (b)对于所评估的系统,请评价该问题的重要性(1是最不重要的,3是最重要的) (c)评价系统在该问题上的表现(1是非常糟糕,7是非常好),如果不存在,请选择不存在项 1.兼容性 1)光标的控制是否符合光标的移动? 2)用户控制的结果是否符合用户的期望? 3)所提供的控制是否符合用户的技能水平? 4)界面的编码(例如,颜色、形状等)是否为用户所熟悉? 5)用词是否为用户所熟悉? 2.一致性 6)界面颜色的编码是否符合常规? 7)编码是否在不同的显示及菜单上都保持一致? 8)光标的位置是否一致? 9)显示的格式是否一致? 10)反馈信息是否一致?

11)数据字段的格式是否一致? 12)标号的格式是否一致? 13)标号的位置是否一致? 14)标号本身是否一致? 15)显示的方向是否一致?(漫游或卷动) 16)系统要求的用户动作是否一致? 17)在不同的显示中用词是否一致? 18)数据显示和数据输入的要求是否一致? 19)数据显示是否符合用户的常规? 20)图形数据的符号是否符合标准? 21)菜单的用词和命令语言是否一致? 22)用词是否符合用户指导的原则? 3. 灵活性 23)是否可以使用命令语言而绕过菜单的选择? 24)系统是否有直接操作的功能? 25)数据输入的设计是否灵活? 26)用户是否可以灵活地控制显示? 27)系统是否提供了灵活的流程控制? 28)系统是否提供了灵活的用户指导? 29)菜单选项是否前后相关? 30)用户是否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来命名显示和界面单元? 31)系统是否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好的训练?

冲压首末件管理规定

1 目的 加强质量控制,预防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批量不良,确保制件质量状态可追溯。 2 适用范围 冲压车间生产班组首末件管理。 3 引用标准 《SJ/T 10726-1996 冲压件一般检验原则》 4 术语: 首件:在冲压生产活动中,在以下情况下生产的第一个或几个冲压零件。 1)变换产品; 2)变换材料; 3)修、换模后; 4)设备调整后; 5)操作者接班后。 末件:在冲压生产活动中,在以下情况下生产的最后一个或几个冲压零件。 1)变换产品; 2)变换材料; 3)修、换模后; 4)设备调整后; 5)操作者接班后。 首件检查:对首件进行的检查的活动。 末件检查:对末件进行的检查的活动。 5 职责: 在线抽检工位:1)负责产品首末件抽取、检查及存放; 2)质量异常时,问题上报当班班长; 生产班长:1)负责当班首末件的确认; 2)质量异常时组织模修、返修、工艺、质量等人员对问题进行分析、整改; 3)有权提出停机、改善要求。 6规定: 6.1制作留存规定:

当批生产的首件及末件进行检查后留存; 顶盖生产涉及到品种转换时,分别制作并留存有天窗及无天窗产品首末件; 当批生产未完成,出现临时换模生产或设备维修等情况时,继续生产后产生的首末件替换当批之前件; 操作者接班后,设备重新启动生产的首件替换当批之前件; 当批生产过程中若包含实验料,分别制作各材料首末件; 当批生产需要多垛板料,每垛料分别制作首末件。 6.2存放规定: 当批首末件:装入首末件工位器具,替换上批次的首末件。 上批次首末件:装入当批生产成品件工位器具中。 试验料首末件:装入试验料成品件工位器具中。 料剁更换产生的首末件:如无其他情况,第一垛板料的首件及最后一垛板料的末件作为当批生产首末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它首末件按抽检件存放到相应工位器具中。 6.3签字要求: 签字位置:在制件的里侧面醒目位置。 签字内容:包括生产日期、操作者、班长签名等内容,并且标注○首或○末。 6.4检查标准: 按《抽检作业指导书》进行首末件检查及标注。 7 相关文件与记录 《控制计划》 《冲压工序卡》 《抽检作业指导书》

测试流程及规范

1 2 3目的 侧重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的控制,明确产品研发的各阶段测试组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本规范作为所有测试组成员工作前必须掌握的工作规范,也供给其它部门其它组查阅参考,以便于组间的协调沟通,更好的合作完成产品的研发工作。 4概念与术语 在整个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测试类型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产品确认,整个过程如下面的W模型所示: 图1 有关的测试类型的概念如下: 1)单元测试:验证产品中的模块,测试依据主要为模块详细设计或模块的需求规格。能使问题及早暴露,也便于问题的定位解决,单元测试属于早期测试,因而错误发现后能明确知道是某一单元产生的,单元测试允许多个被测单元的测试工作同时开展。根据公司研发流程的实际情况,此测试也可由设计研发人员执行。 2)集成测试是验证模块间接口及匹配关系,测试依据主要为概要设计。一般采用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模块集成方法,逐步集成。在此环节中测试组还负责验收研发人员提供的转测试的材料,如果材料不完备,测试组可以拒绝接收。

3)系统测试是对系统的一系列的整体、有效性、可靠性的测试,测试依据主要为设计规格及产品需求规格。目的是确认产品与设计规格、需求、行业标准及公司标准的符合性,同时还要确认性能和系统的稳定性,与之前的集成测试应遵循“相同的被测对象不要做两遍相同的测试”的基本原则。 4)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外,还应有“产品确认”环节,即在客户环境中或模拟客户环境测试与验证产品,在有限的试用客户中或模拟客户环境中发现产品问题并加以妥善处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确认与实验室内部测试的区别在于:实验室内部测试要尽可能多做,多发现问题;确认要在达到质量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做;两者要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权衡、综合考虑。 5)TD:全称Mercury TestDirector,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6)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 5职责 组建测试小组 协调测试小组内外部的沟通 组织编制测试大纲(含测试用例)和计划 组织测试准入检查 测试过程中的进度控制、风险管理 测试过程报告 编写测试报告 召集测试评审 识别测试需求 参与编制测试大纲(含测试用例)和计划 协助测试准入检查 执行测试用例,测试结果记录 测试缺陷记录与跟踪 协助测试评审

测试过程检查表实用.doc

1. 测试请求管理过程检查表 检查点是否达标评审者填写 评审者意见 Y N NA 1是否在请求测试服务时 提交了《测试服务申请 单》? 2对于项目类测试服务, 是否在需求评审阶段就 提交了《测试服务申请 单》? 3对于项目类任务的测试 请求,是否同时提交了 《开发计划书》? 4《测试服务申请单》是 否经过审核并填写了审 核意见? 5对于项目类任务的测试请 求,是否使用《测试工作 量估算表》进行了测试工 作量估算? 2.测试计划流程检查表 检查点是否达标评审者填写 评审者意见 Y N NA 1测试组长有没有获取相关的 测试依据,如开发计划书、 技术方案,项目计划等文 档? 2测试组长有没有根据测试 依据确定系统中可测试的 范围和不做测试的范围?

检查点是否达标评审者意见 Y N NA 3测试组长有没有定义针对 可测内容的测试方法,测试 技术、用到的测试工具,发 现与组织级测试策略不一 致的地方,并采取了相应的 应对策略? 4测试组长是否定义了测试 的进入 /退出 /中断 / 继续标 准? 5测试组长是否列出了测试 产品列表? 6测试组长是否定义了测试 活动的 WBS(工作分解) ? 7测试组长是否定义了测试 活动不同阶段的里程碑? 8测试组长是否列出了测试 阶段和测试活动生命周期? 9测试组长是否确立了估算的 假设条件,并对估算结果 进行记录? 10测试组长在编写测试计划之 前,是否有测试进度表,是 否已经识别了与测试相关的 项目风险 ? 11测试计划中是否定义出了 测试活动中相关的干系人? 12测试计划中是否包含了测 试风险、沟通、跟踪与监控 等内容? 13在测试计划完成后,同行 ( peer)是否从充分性和 符合测试标准的角度对此计 划进行评审和检查? 14测试组长是否和测试活动 干系人一起定期对测试计 划进行复审,找出偏离内 容?

可用性评估的方法

一、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是测试者邀请用户使用设计原型或产品完成操作任务,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用户行为和相关数据,对界面可用性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可用性测试能够对界面的可用性进行全面的评估,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适用于产品界面和界面设计中后期界面原型的评估。可用性测试通常在一个备有摄像和监视装置的专门实验室内进行。 可用性测试中,测试者无法也毋需严格控制无关变量,以免改变测试性质,降低测试效度。 可用性测试主要包括5个步骤:确定测试计划;准备评估对象和测试设备;招募用户;正式测试;分析结果并撰写报告。 测试过程中,多种方法可以用来收集用户的行为反应数据,其中包括:直接观察法;大声思维法;访谈法;问卷法;录像记录法。 可用性测试的参与人员包括多名测试人员和用户。测试人员中,一人为主测试者,负责引导用户完成测试并直接观察用户操作,其它为观察者,仅通过监视装置观察和记录用户的行为反应。用户通常分别单独完成测试。 参与可用性测试的用户应当具有代表性,是产品的目标用户或具有相同性质,以免影响测试准确性和效度。 可用性测试的评估对象是产品或设计原型。 二、启发式评估 启发式评估,它是一种邀请可用性评估专家或软件工程师了解或使用交互界面,并根据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对交互界面进行评估的方法。启发式评估简便易行,但缺乏精度,适用于交互界面设计的中前期。 启发试评估过程主要包括4个步骤:观察者解释评估对象;评估者了解或使用评估对象;评估者评估;集体讨论。 启发式评估的参与人员包括一名观察者和3~5名评估者。 启发式评估的对象可以是产品界面或原型,甚至纸上原型。 三、认知过程浏览 认知过程浏览是指当设计者具备了原型或设计的详细说明后,邀请其它设计者和用户共同浏览并分析典型任务的完成步骤,从而发现可用性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界面设计的早期阶段。 认知浏览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准备阶段;评估阶段。 认知过程浏览的评估对象是产品界面、原型或界面设计的详细说明。 四、行为分析

测试流程及规范

1目的 侧重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的控制,明确产品研发的各阶段测试组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本规范作为所有测试组成员工作前必须掌握的工作规范,也供给其它部门其它组查阅参考,以便于组间的协调沟通,更好的合作完成产品的研发工作。 2概念与术语 在整个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测试类型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产品确认,整个过程如下面的W模型所示: 图1 有关的测试类型的概念如下: 1)单元测试:验证产品中的模块,测试依据主要为模块详细设计或模块的需求规格。能使问题及早暴露,也便于问题的定位解决,单元测试属于早期测试,因而错误发现后能明确知道是某一单元产生的,单元测试允许多个被测单元的测试工作同时开展。根据公司研发流程的实际情况,此测试也可由设计研发人员执行。 2)集成测试是验证模块间接口及匹配关系,测试依据主要为概要设计。一般采用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模块集成方法,逐步集成。在此环节中测试组还负责验收研发人员提供的转测试的材料,如果材料不完备,测试组可以拒绝接收。 3)系统测试是对系统的一系列的整体、有效性、可靠性的测试,测试依据主要为设计规格及产品需求规格。目的是确认产品与设计规格、需求、行业标准及公司标准的符合性,同时还要确认性能和系统的

稳定性,与之前的集成测试应遵循“相同的被测对象不要做两遍相同的测试”的基本原则。 4)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外,还应有“产品确认”环节,即在客户环境中或模拟客户环境测试与验证产品,在有限的试用客户中或模拟客户环境中发现产品问题并加以妥善处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确认与实验室内部测试的区别在于:实验室内部测试要尽可能多做,多发现问题;确认要在达到质量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做;两者要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权衡、综合考虑。 5)TD:全称Mercury TestDirector,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6)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 3职责

手机播放器可用性测试报告

手机播放器可用性测试报告

目录 手机播放器可用性测试报告 (1) 测试概述: (3) 调研方法: (3) 被调研人: (3) 主要发现: (3) 1:播放时间: (3) 2:播放器整体问题: (3) 3:播放器各个功能主要发现: (4) 改进建议 (5) 备注 (6)

测试概述: 调研的目的:发现目前乐视网手机端视频播放器的整体问题及每个功能点的使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测试功能点包括:返回、视频标题、视频进度条、时间进度显示、清晰度选择、暂定前进后退、音量调节、下载、收藏、分享、选集、详情、浮窗模式切换 调研方法: 路径1:测试人员提出需求,要求被测人员自己找方法完成任务。 路径2:追问已有反馈,验证被测人需求。 被调研人: 此次调研人数共6人,无产品设计人员及技术人员。 主要发现: 1:播放时间: 下班回家至睡觉前 2:播放器整体问题: (1):播放器触发迟钝,需多次点击才触发; (2):播放器停留时间短,未操作就消失了; (3):播放器功能多,一次看不完全;

3:播放器各个功能主要发现: (1)6人在看视频过程中一般不会看标题,原因在打开视频前就看了。 (2)5人视频用进度条;1人用智能手势操作,全不用前进后退键。 4人不用前进后退,因为不知道进退多少;2人不理解按钮意思不敢点击;2人希望进度条有节点显示 (3)4人认为暂停键偏小或距离前进后退键太近,点击要小心翼翼; 3人认为暂停键太小;1人认为间距太小;2人希望点击画面暂停;1人希望点击后在视频中间放大显示暂停键; (4)音量调节倾向纵向操作。 4人倾向纵向操作,2人用手机硬件调节音量(不做参考)。 (5)6人认为视频浮框切换没用,几乎不知道有此功能。 浮框问题:1人希望双击返回主界面;1人希望关闭到主界面关闭;1人认为关闭用x更容易理解。 (6)6人中3人在播放过程中几乎不看详情,在视频播放前看了,3人认为此功能没必要。1人说若为每一集的详情可能会看。建议省去。 (7)5人不用收藏,1人使用较多。

首末件检验规定

首末件检验规定 河南赛尔车轮有限公司 首末件检验程序 编制:技术部审核:王海成批准:庞海强文件编号:JS-Y-03 一、目的 为确保生产产品和过程特性与生产技术要求保持一致,并防止大量不良之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二、范围 凡制造部门生产产品首末件检验均遵照执行 三、职责 技术部编制产品首末件检验程序;质检部、生产车间共同完成首末件测量,做好记录,并负责标识和封存。 四、定义 1、首件是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工装、机床的调整、工装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2、首件检验是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工装、机床的调整、工装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一般要检验连续生产的3-5件产品,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3、末件是在工人完成整个产品生产后随机抽查几件产品。 4、末件检验是在工人完成整个产品生产后进行末件封样与首件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模具或工装完好。 五、程序

1、作业流程,见附件 2、首件产出后,操作工及时通知或告知专职检验员检验,以首末件检查表项目逐一检查,并记录签字,若检验员发现并判定不合格,须停机处理或更换模具时,则由检验员、车间共同决定,并记录于首末件检查表,经整改再依据首末件检验程序,进行复检。对检验合格的首件做标识即“首件”字样,具体可由质检部和车间共同确定认可的可追溯性标识。 3、末件产出后,操作工要对产品做“末件”标识,并送质检部由检验员检验,仍以首末件检查表项目逐一检查,并记录签字。 4、首件检查样品,须保留至末件检查合格以后,一起退回生产车间。 2011.7.16 首末件检验流程 生产 通知首末件检验 NO 检验整改 末件YES 首件YES NO 复检 入库继续生产

软件测试中常见的功能测试检查点

软件测试中常见的功能测试检查点 Functional testing (功能测试),也称为behavioral testing(行为测试),根据产品特征、操作描述和用户方案,测试一个产品的特性和可操作行为以确定它们满足设计需求。本地化软件的功能测试,用于验证应用程序或网站对目标用户能正确工作。使用适当的平台、浏览器和测试脚本,以保证目标用户的体验将足够好,就像应用程序是专门为该市场开发的一样。功能测试也叫黑盒子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只需考虑各个功能,不需要考虑整个软件的内部结构及代码.一般从软件产品的界面、架构出发,按照需求编写出来的测试用例,输入数据在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进行评测,进而提出更加使产品达到用户使用的要求。 功能测试常见检查点如下: 1.页面链接检查:每一个链接是否都有对应的页面,并且页面之间切换正确。 2.相关性检查:删除/增加一项会不会对其他项产生影响,如果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是否都正确。 3.检查按钮的功能是否正确:如update、cancel、delete、save等功能是否正确。 4.字符串长度检查:输入超出需求所说明的字符串长度的内容,看系统是否检查字符串长度,会不会出错。 5.字符类型检查:在应该输入指定类型的内容的地方输入其他类型的内容(如在应该输入整型的地方输入其他字符类型),看系统是否检查字符类型,会否报错。 6.标点符号检查:输入内容包括各种标点符号,特别是空格、各种引号、回车键。看系统处理是否正确。 7.中文字符处理:在可以输入中文的系统输入中文,看会否出现乱码或出错。 8.检查带出信息的完整性:在查看信息和update信息时,查看所填写的信息是不是全部带出,带出信息和添加的是否一致。 9.信息重复:在一些需要命名,且名字应该唯一的信息输入重复的名字或ID,看系统有没有处理,会否报错,重名包括是否区分大小写,以及在输入内容的前后输入空格,系统是否作出正确处理。

浅谈新产品可用性测试管理工作的步骤

新产品可用性测试治理工作的步骤 公司要保持竞争力,必须让产品更易于使用,但经理们可能可不能因此就雇用人因学或可用性测试方面的专家,因为他们看不到其中的价值,那么你如何办? 你能够主动出击,实施一个可用性测试使这些心存疑虑的家伙们信服。即使你没有心理学、人因学的背景或者缺乏测试经验,哪怕没有足够的预算甚至没有实验室,都没有关系。遵循以下的差不多方法,不需要投入太多也能够完成一次象样的可用性测试。 成功的可用性测试,有十步: 1)做好预备工作; 2)制定测试打算; 3)设计测试过程; 4)安排测试地点和设备; 5)进行预测试; 6)招募用户;

7)预备测试房间; 8)测试; 9)数据整理和分析; 10)付诸行动。 1.做好预备工作 那个地点的信息并不是经验和培训的替代品,但可能会对你有一些关心,让你成为一个能够胜任的测试人员。第一步确实是武装自己,有专门多能够利用的资源: ·书籍和文章 学校的书店和图书馆,包括一些专业的期刊,它们是书籍和文章的最好来源。至少,你需要一个统计方面的介绍性材料、与测试有关的资料和人因学/人机界面设计的书。 ·研讨会 过去的五年中,关于可用性测试的文章种类越来越多。在能够寻求关心的四种方法中,那个通常是最薄弱的,因为大部分的研讨会是理论性的。你需要的是约10%的“什么缘故”和90%的“如何样做”,而研讨会常常不是如此的。另外,参加研讨会往往费用较高。 ·咨询

咨询可能比研讨会来得合算,然而也有可能得不偿失。最有名气的公司可能并不适合你。例如,请一位在大学里面的人因学专家来做顾问,她会评估整个的测试过程,对记录测试数据的方式提出专门多有效的建议,在预测试中指派一名研究生一起来操纵整个过程,整个下来花费不多。 ·大学和学院 大学里提供了两样东西,课堂和教授。回到学校可能是你最不想做的一件事,但从一个人那儿学习统计比从书本自学要容易得多。假如你的公司不需要你得到纸面文凭,那么你就能够旁听,能够通过也能够不及格。 能够直接与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教授谈论与可用性测试相关的课程(统计学、测试、人因学、人机界面设计)。假如你情愿也能够参与一个与可用性测试有关的硕士生项目。 就像请顾问一样,教授的建议同样是丰富的资源。例如,你能够设计一个测试项目作为课程作业,教授就会关心你同时能够减少花费。 2. 制定测试打算 对可用性测试有所了解之后,下一步确实是写测试打算。描述可用性测试的目的,以及如何来完成,这专门重要,缘故如下:一是从治理者或其他人那儿得到你所需要的支持;一个是使你的思路和目标变得清晰。测试打算中要包括: ·什么缘故要测试

实验室测试检测流程规范

QB 实验室测试检测流程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实验室测试检测流程规范 1、目的 明确火乐科技投影产品进行的高温、低温、湿热、插拔寿命、按键寿命及盐雾试验等检测项目及运作流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投影产品或供应商(包括外包工厂)提供的部件、整机等样品。 3、职责和权限 试验申请人: ?试验检测申请单提交;?试验样品准备; ?试验过程资源协助;LAB工程师: ?试验样品接收和保存;?测试检测环境搭建; ?仪器设备运行维护; ?测试检测原始数据记录;?测试检测报告编写; ?测试检测异常反馈;研发工程师 ?测试检测过程Bug分析;DQE工程师: ?试验项目申请审核; ?测试检测结果判定及反馈;?测试检测质量监督; ?测试检测报告审核; ?测试检测报告归档关闭;质量总监: ?试验项目申请审批; ?测试检测报告审批; 4、测试检测流程

5、测试检测项目

6、测试检测过程 测试执行 ?LAB工程师根据《QA LAB测试检测申请表》,执行相应的测试检测项目,并做好测试记录; ?测试检测过程中,LAB工程师发现bug异常,进行bug登记并告知很情人和研发人员,跟踪bug解决情况,及时复测,关闭bug; ?研发人员及时分析处理bug,并按要求记录bug的分析处理信息,更新bug状态,填制bug 根因;对需要其它人员参与分析处理的时候,需及时将bug分配给下一环节人员; ?DQE跟踪测试用例执行情况,了解影响测试用例执行的因素,及时跟进有关的协调、报告测试状态; ?LAB工程师根据项目的情况,选择有关的报告形式,将测试进展情况及时通报给有关各方; 回归测试 ?所有的测试检测项目完成之后,当研发人员解决完相关bug问题,重新提交试验申请时,需进行回归测试。 ?按照测试计划中对于回归测试的策略对产品进行回归测试,回归测试的用例属于测试用例的一部分或者是全部测试用例,但不能超出原先预定的测试用例的范围,回归测试所运行的用例全部通过时,进入到测试收尾阶段; 7、测试BUG管理机制 BUG严重级别及分类

首末件管理规定

首末件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加强产品质量控制,预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批量不良,在下次前处理好本次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点,确保下次生产时顺利进行,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注塑车间首末件管理。 3.定义: 3.1首件:每次换模开始时或过程中条件(包括:换机、换料、换色、修模、停机后或工艺 变化较大时)发生变化时,由生产领班确认合格的产品后第15模报质检员做首 件检验。“首件”一般指正常批量生产前,依照检验标准确认合格的样品。 3.2末件:是指当批生产的最后一只产品制作的合格样品。 4.职责: 4.1生产部:负责首末件的自检,通报质检员做首末件。在质量异常时,负责组织人员对问题点进行分析、调整、改善。 4.2品质部:负责首末件的确认及过程检验。配合生产部门对不合格的首末件进行分析,并有权提出停机要求及改善要求。 5.作业流程: 5.1生产开始时根据本规定的第3.1条款,需要制作首件时,由生产部领班提供产品通报当班质检员进行首件检验。 5.1.1当班质检员接到生产部领班通知后,根据《生产指令单》和《检验指导书》对该 机台的产品进行检验判定。 5.1.2质检员需在10分内做出外观判定,20分钟内做出最终判定。 5.1.3若检验结果符合要求的要及时做好首件样品(样品包括:日期、时间、质检员签 名)和加工样品并挂于相应的机台上,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质检员需立 即通报生产领班重新调试,重新报检。 5.2首件再确认:当首件确认合格后生产了1.5-2小时时,质检员要对生产中的产品进行 一次再确认,并做好样件。 5.3根据本规定第3.2条,需要制作末件时,由生产领班提供最后一只产品通报当班质检员

可用性测试报告

如何进行可用性评估和研究 报告框架 什么是可用性评估?——理解可用性 为什么要做评估?——探明评估目标 评估哪些方面?——确定评估指标 选择哪类评估?——选择评估方法 评估前需要哪些准备?——评估准备 如何实施评估?——评估实施 如何撰写评估报告?——评估报告 什么是可用性评估?——理解可用性 可用性定义(ISO9241-11):产品在特定环境下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效果、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 如何开展可用性评估和研究" /> 500){this.width = 500;}" /images/picError.gif'" />

为什么要做评估?——探明评估目标 研究导向:证实与证伪 产品导向:发现问题,改善设计 为什么要做评估?——研究导向 我发明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我想知道用户对这个创新技术的反应,以确认它是否有价值。——验证性评估 我发明了一个可替代现有技术的新技术,我想知道它是否比现有技术更有价值(对比)。——对比性评估 为什么要做评估?——产品导向(1) 战略上的目标 1 使我的产品所提供的功能用户真正―想要‖和―想用‖,建立起清晰的产品定位。 2 使我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更具核心竞争力。 功能是产品的核心价值,当同类竞争产品之间的功能相差不大时,可用性和用户体验就升格为核心价值。 Idea:可用性/用户体验是产品竞争的最后一座―堡垒‖。 3 使我的用户满意我的产品——〉信赖我的产品的品牌——〉成为我的产品的―骨灰级粉丝‖ 为什么要做评估?——产品导向(2) 具体目标 (1)建立可用性标准 对当前版本进行可用性评估,为下一版本的产品提供可用性标准。 (2)控制开发成本 在开发周期的早期就能够发现设计上的问题(原型测试)VS Coding的成本非常高 (3)降低开发风险 等待产品发布后再获得用户的反馈,风险太高 (4)降低技术支持和维护成本 用户容易学习和使用产品,自然就很少打技术支持的―热线电话‖,也无需太多的时间去维护产品

可用性测试报告,模板

可用性测试报告,模板 篇一:测试报告模板(Testing Report Template) 测试报 Prepared by 拟制 Reviewed by 评审人 Approved by 批准 XX项目XX测试报告 Date 日期 yyyy-mm-dd Date 日期 yyyy-mm-dd Date 日期 yyyy-mm-dd 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 Table of Contents 目录 1 概述 ................................................ ................................................... ........................... 5 2 测试时间、地点及人员 ................................................ . (5) 3 环境描述 ................................................ ...................................................

(5) 硬件配置: .............................................. ................................................... ............ 5 软件配置: .............................................. ................................................... ............ 5 总体评价结论................................................. ................................................... ...... 6 缺陷统计 ................................................ ................................................... .............. 6 缺陷分析 ................................................ ................................................... .............. 7 测试趋势分析结果 ................................................ ............................................ 7 质量评价结果 ................................................

压铸首末件及定时检验规范(含表格)

压铸首末件及定时检验规范 (ISO9001:2015)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压铸工序上一班末件、本班首末件检验及定时检验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压铸事业部首末件检验及定时检验的质量控制。 2 术语和定义 压铸首件:指每班开工、异常停机、人员变更、技术文件变更、技术方法变更、技术参数变更、换模、修模(含粑件)、换字头、换状态时,出现上述任一情况下开始生产后压铸工自检合格5~10件产品中抽取的样本。 压铸末件:压铸工每班下班时最后一件带浇口、集渣包、排气槽的尾件。 定时检验:在每小时的整点时刻对产品实施的质量检验的过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4 职责 4.1 压铸生产部负责首末件及定时检验的实施。 4.2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首末件及定时检验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5 管理要求

5.1 压铸工序首末检验及定时检验 5.1.1 首末件检验及定时检验标准:压铸工对照“压铸首件送检通知单”项目、检验作业指导书、修模通知等技术标准中的所有项目采取目测的方式进行自检,压铸班长、巡检对照检验作业指导书、修模通知等技术标准中的所有项目采取目测的方式进行互检、专检。 5.1.2 上一班的末件检验:压铸工对上一班的末件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放在指定工作台上,由压铸班长、巡检分别进行互检、专检。 5.1.3 本班首件检验 5.1.3.1 压铸工在开始生产压铸首件时,先去除首件浇冒口、飞皮,并对首件进行检验后,填写“压铸首件送检通知单”随首件交质量专检台,涉及换模、换字头、修模后的首件产品,压铸工应将修模前的样件和修模后的首件一同送质量专检台,并在“压铸首件送检检查记录”上登记。 5.1.3.2 压铸巡检按检验作业指导书、修模通知等要求对本班首件产品的尺寸及外观进行全面检查,涉及盖类字样位置检测的必须进行划线检查,并在“压铸首件送检检查记录”上进行记录。 5.1.3.3 有打磨要求的盖类产品在首件检验合格后,压铸巡检安排将上述产品交表面处理工序进行试打磨验证,表面处理工序应在30分钟内完成试打磨验证,打磨巡检确认效果并在“盖类产品打磨验证记录表”上记录。 5.1.3.4 现场工艺将首件产品交表面处理工序进行抛光验证,并在“压铸毛坯抛光验证登记记录表”上进行记录,打磨巡检确认效果。

新产品可用性测试管理工作的步骤

新产品可用性测试管理工作的步骤 公司要保持竞争力,必须让产品更易于使用,但经理们可能不会因此就雇用人因学或可用性测试方面的专家,因为他们看不到其中的价值,那么你怎么办? 你可以主动出击,实施一个可用性测试使这些心存疑虑的家伙们信服。即使你没有心理学、人因学的背景或者缺乏测试经验,哪怕没有足够的预算甚至没有实验室,都没有关系。遵循以下的基本方法,不需要投入太多也可以完成一次象样的可用性测试。 成功的可用性测试,有十步: 1)做好准备工作; 2)制定测试计划; 3)设计测试过程; 4)安排测试地点和设备; 5)进行预测试; 6)招募用户; 7)准备测试房间; 8)测试; 9)数据整理和分析; 10)付诸行动。 1.做好准备工作 这里的信息并不是经验和培训的替代品,但可能会对你有一些帮助,让你成为一个可以胜任的测试人员。第一步就是武装自己,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 ·书籍和文章 学校的书店和图书馆,包括一些专业的期刊,它们是书籍和文章的最好来源。至少,你需要一个统计方面的介绍性材料、与测试有关的资料和人因学/人机界面设计的书。 ·研讨会 过去的五年中,关于可用性测试的文章种类越来越多。在可以寻求帮助的四种方法中,这个通常是最薄弱的,因为大部分的研讨会是理论性的。你需要的是约10%的“为什么”和90%的“怎样做”,而研讨会常常不是这样的。另外,参加研讨会往往费用较高。 ·咨询

咨询可能比研讨会来得合算,但是也有可能得不偿失。最有名气的公司可能并不适合你。例如,请一位在大学里面的人因学专家来做顾问,她会评估整个的测试过程,对记录测试数据的方式提出很多有效的建议,在预测试中指派一名研究生一起来控制整个过程,整个下来花费不多。 ·大学和学院 大学里提供了两样东西,课堂和教授。回到学校可能是你最不想做的一件事,但从一个人那里学习统计比从书本自学要容易得多。如果你的公司不需要你得到纸面文凭,那么你就可以旁听,可以通过也可以不及格。 可以直接与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教授谈论与可用性测试相关的课程(统计学、测试、人因学、人机界面设计)。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参与一个与可用性测试有关的硕士生项目。 就像请顾问一样,教授的建议同样是丰富的资源。例如,你可以设计一个测试项目作为课程作业,教授就会帮助你并且可以减少花费。 2. 制定测试计划 对可用性测试有所了解之后,下一步就是写测试计划。描述可用性测试的目的,以及如何来完成,这很重要,原因如下:一是从管理者或其他人那里得到你所需要的支持;一个是使你的思路和目标变得清晰。测试计划中要包括: ·为什么要测试 对管理层陈述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的理由。例如:如果用户使用简版的手册,可以达到与现在使用的大部头手册同样的效果,我们就会减少打印手册的费用,如果效果更好的话,我们就可以减少客户服务中心的线路数量。 ·如何测试 谁主持,测试内容是什么,测谁,几名用户,如何分组等。 ·测试的花费 咨询费、招聘用户、用户报酬、录音、录像、租场地、印刷等费用。 ·测试的时间安排 时间表包括:定义你的测试,设计测试,安排测试地点和设备,招聘,测试和分析结果。 ·测试会持续多长时间 写一个时间表,包括:定义你要测试的任务,设计测试本身,安排测试地点和设备,招募用户,测试,分析结果。 3.设计过程 ·定义用户群

测试流程及测试理论方法

测试流程及测试理论方法 一、测试流程 1.软件开发流程: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开发—>测试—>维护 2.测试流程为: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验收测试 3.目标: 3.1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 础流程框架。 3.2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 4.测试流程说明:

5.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5.1测试方法与规范 5.1.1 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 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α测试(Alph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兼容性测试 --测试人员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中,例如在B/S 项目中各个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测试人员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 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用户界面测试是指测试用户界面的风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等。UI 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用户分析软件用户界面的设计是否合乎用户期望或要求。它常常包括菜单,对话框及对话框上所有按钮,文字,出错提示,帮助信息 (Menu 和Help content)等方面的测试。比如,测试Microsoft Excel中插入符号功能所用的对话框的大小,所有按钮是否对齐,字符串字体大小,出错信息内容和字体大小,工具栏位置/图标等等。 ?冒烟测试--版本编译者 冒烟测试,英文是Smoke testing。 冒烟测试的名称可以理解为该种测试耗时短,仅用一袋烟功夫足够了。也有人认为是形象地类比新电路板功基本功能检查。任何新电路板焊好后,先通电检查,如果存在设计缺陷,电路板可能会短路,板子冒烟了。 冒烟测试的对象是每一个新编译的需要正式测试的软件版本,目的是确认软件基本功能正常,可以进行后续的正式测试工作。冒烟测试的执行者是版本编译人员。 ?随机测试--测试人员 随机测试,英文是Ad hoc testing。

可用性测试方法

成功的可用性测试,有十步: 1)做好准备工作; 2)制定测试计划; 3)设计测试过程; 4)安排测试地点和设备; 5)进行预测试; 6)招募用户; 7)准备测试房间; 8)测试; 9)数据整理和分析; 10)付诸行动。 1.做好准备工作 这里的信息并不是经验和培训的替代品,但可能会对你有一些帮助,让你成为一个可以胜任的测试人员。第一步就是武装自己,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 ·书籍和文章 学校的书店和图书馆,包括一些专业的期刊,它们是书籍和文章的最好来源。至少,你需要一个统计方面的介绍性材料、与测试有关的资料和人因学/人机界面设计的书。 ·研讨会 过去的五年中,关于可用性测试的文章种类越来越多。在可以寻求帮助的四种方法中,这个通常是最薄弱的,因为大部分的研讨会是理论性的。你需要的是约10%的“为什么”和90%的“怎样做”,而研讨会常常不是这样的。另外,参加研讨会往往费用较高。 ·咨询 咨询可能比研讨会来得合算,但是也有可能得不偿失。最有名气的公司可能并不适合你。例如,请一位在大学里面的人因学专家来做顾问,她会评估整个的测试过程,对记录测试数据的方式提出很多有效的建议,在预测试中指派一名研究生一起来控制整个过程,整个下来花费不多。 ·大学和学院 大学里提供了两样东西,课堂和教授。回到学校可能是你最不想做的一件事,但从一个人那里学习统计比从书本自学要容易得多。如果你的公司不需要你得到纸面文凭,那么你就可以旁听,可以通过也可以不及格。 可以直接与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教授谈论与可用性测试相关的课程(统计学、测试、人因学、人机界面设计)。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参与一个与可用性测试有关的硕士生项目。 就像请顾问一样,教授的建议同样是丰富的资源。例如,你可以设计一个测试项目作为课程作业,教授就

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

1目的 为确保满足客户要求和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对本公司开展的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控制。 2范围 适用于检测活动中的方法选择、执行能力的证实和方法的确认。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方法的选用、制定和确认及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分析数据的统计技术,以及《受控文件清单》的审核;负责组织检测实施细则、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批准,并负责对在用检测方法进行有效控制。 3.2收样员负责对客户要求方法的认可或选择。 3.3管理室负责检测标准的追踪确认,并发放《受控文件清单》,及时将检测标准的现时有效性信息通知检测人员;对在用受控技术标准的现时有效性负责。 3.4技术负责人每季度在相关官方网站及各类报刊、书籍、杂志上查询各类相关标准文件的最新修订情况,提出修订建议。 4工作程序 4.1本公司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抽样、样品制备、检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对检测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4.2检测方法的选用 4.2.1当客户指定检测方法时,应采用满足客户要求并且适用于所进行的检测的方法。应优先使用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发布的方法。收样员负责检查客户指定方法的适用性、有效性,若客户提供的方法不适用或已过时,收样员应告知客户,共同另选合适的方法,必要时联系检测室或技术负责人确定合适的方法。 4.2.2当客户未指定检测方法时 a)应优先选择以国际、区域或国家、行业标准发布的方法; b)或选择由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书籍和期刊公布的方法; c)或选择由设备制造商指定的方法; d)本公司自行制定或采用的方法如能满足检测的预期用途并经过技术或专家验证,也可以使用。

4.2.3 对于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生产的产品,检测方法按照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方法。 4.2.4所有检测方法的选定均应得到客户的确认,尤其是与客户原提出方法不一致,或客户无要求等情况,在与客户商讨检测方法时的情况均应按《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规定在《检测委托单》中留有记录,并经客户确认。 4.3 标准方法执行能力的确认 本公司在选择每一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之前,除应证实能满足客户的预期要求外,还需证实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检测方法,并得到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对首次采用的检测方法进行技术能力的验证,如检出限、回收率、正确度和精密度等。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发现标准方法中未能详述但影响检测结果的环节,应将详细操作步骤编制成作业指导书,作为标准方法的补充。标准方法已被证实其能满足特定的预期要求,直接按本条进行执行能力的确认。 当检测标准发生变更涉及到检测方法原理、仪器设施、操作方法时,需要通过技术验证重新证明正确运用新标准的能力,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检测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对变更方法的确认进行全面策划并实施。 4.3.1 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检测室负责人对方法使用人员的执行能力进行确认和评审。 4.3.2 确认该方法的预期用途、适用范围、测试过程及技术要领、数据处理等已被正确掌握。 4.3.3 确认执行该方法所需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已能满足要求。 4.3.4确认所需的技术文件和记录表格、检测报告格式已准备齐全。如果所采用的方法标准对检测工作的描述尚不够明确时,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编制和批准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以保证检测不受影响及其结果的可靠性。 4.3.5 确认检测人员已能通过试验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适用的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等特性来对检测方法进行确认,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并核发了相应的上岗证。 数据的正确可靠按《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执行,可以通过下列方法之一或其组合来评定: (1) 同一检测人员重复测试和不同人员间测试结果的比较; (2) 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核; (3) 与其他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 (4) 实验室间对比或能力验证计划(测量审核); (5) 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评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