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校长讲话有感【有感于“校长不在家”】》

《听校长讲话有感【有感于“校长不在家”】》
《听校长讲话有感【有感于“校长不在家”】》

《听校长讲话有感【有感于“校长不在家”】》案例一次,我请假去一家兄弟学校找校长办点私事。当时已是上班工作时间,但进了校园,却随处可见地面垃圾成堆,纸屑漫天飞扬。随意串岗、离岗,纪律涣散,工作懈怠得不得了。比如,打过上课铃了,但很多老师不进班,把学生撂在教室里自由活动。教师“窝”在办公室谈天说笑或扎堆上网,还有的同志坐在办公桌上打扑克。学生在教室里吵吵闹闹,甚至有的追逐打闹撵到了外面,也无人问津。

我百思不得其解。几天前县教育局组织部分老师(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对该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视导检查时,这所学校的管理工作可是受到全体检查组同志的高度认可,并作为先进典型总结材料上报到教育局的。时隔不久,该校为何出现大相径庭的两种情形呢。作为我们县里省实验小学的代表,该校一直以人性化管理堪称全县楷模。吸引了周围很多学校的领导老师前来取经学习。

我走进副校长室。一位中层教干双腿高搁在老板桌上,整个人“软”在摇椅里,音响正播放着俗气温软的歌曲。身边围着一些老师溜须拍马套近乎。见我来,几个老师呼啦一下散开来。那位干部打了个激灵,猛地站起来。大家一齐警觉地望着我。最近传闻上边下来人明察暗访一事,确实扰得民心惶惶。待我说明来意后,所有同志神经倏地一下子松弛下来――虚惊一场。短暂的沉默后,“校长不在家。”人群里传来兴奋的声音。“去苏州考察啦。要一个多星期才回来呢。”语气中透着欢乐和愉悦。原来这样啊。我的心猛地疼起来。不是为事情没办成,而是为教育的现状痛心、郁闷。悻悻而归到一楼时,碰见

我憨厚老实的师范同学z正捧着文件夹查岗,心中顿觉欣慰――终于有人和我一样固守并热恋教育岗位。此时大门口走进两个漂亮的女孩子,像是才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两人手里捧着草莓边走边吃边聊。老同学着急地催:“快。快进班给学生上课。你俩被查到了,旷岗啊。”两美女杏目圆睁:“什么。旷岗。校长不在家,你还查岗。脑子进水了。是不是有病啊。神经。”可怜我那老同学被逼到墙角嗫嚅半天说不出话来……

校长不在家,该校为什么一盘散沙。教师可能认为。一把手都出去游山玩水,潇洒快活去了。为啥我们不能放松放松。天天当牛做马没个消停。再说,校长不在家,我工作还那么卖力,做给谁看呢。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自己干工作是替学校干的,是替校长干的,因此工作是做给校长看的。长此以往,教师就会产生懈怠心理,被动应付,从而丧失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校长不在家,你还查岗。”有一位女教师这样说,潜意识里隐藏着:校长不在家不该查岗。言外之意:我干了校长也看不到。教师不断地受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会逐渐形成这样的心理:校长在家看着,我就好好干。如果校长不在家,我干了还有什么意义呢。索性不干了吧。这样的人很容易两面三刀,见风使舵,将来丧失工作的激情和热情,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

我在访谈中得知,这些工作懈怠的老师,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都是学校的骨干精英,也都是非常认真努力的同志。他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与学校平时“管”得太严、“揪”得太死有关系。

上述案例中的学校有4000多名师生,日常管理井井有条,并不是一把手管理方法的独特创新,而源于校长制度管理的“严”“酷”。

校长对职工强压强管。该校每天两道大门紧锁,任何教职工不准进出,大家戏称上班是“进牢笼”。就是这样插翅也难逃的现状,学校还每天不定时查岗,一天“滤”几边。弄得老师课间上厕所都神经兮兮的,生怕哪会儿学校来人检查。

该校校长使用最原始的制度――“扣你没商量”管理。教师违规违纪,扣老师考勤奖,扣老师误餐费,甚至扣老师工资。学生违规违纪,扣学生个人积分,班级积分,最终都和金钱挂上钩。当制度和数字结合起来,刺激性特强,会产生很大杀伤力,所以全体师生没有不听话的。

学校管理的成功就在于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最大限度地开发教师的智慧和潜能。教育就是服务,不仅仅是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也是校长为教师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泗洪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