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范式的研究.

智慧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范式的研究.
智慧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范式的研究.

智慧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范式的研究

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日趋强烈。以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开展智慧教育下课堂教学新范式的研究,构建实现高效数学课堂,能够为智慧教育形态下促进课堂教学新范式提供新的理论指导,提升数学课堂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智慧教学应用的有效性,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一、对智慧教育的认识

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开展智慧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范式的研究,是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新教育形态――“智慧教育”,梳理智慧教育形态下研究课堂教学的新范式,构建实现高效数学课堂,能够为智慧教育形态下促进课堂教学新范式提供新的理论指导,能够提升数学课堂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智慧教学应用的有效性,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二、当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有专家指出,教育信息化,关键在落实,难点在应用。据笔者在一线教学工作中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较浅层次,离深度融合还有相当距离。例如,有的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已经基本满足,但教学方法依然传统,教学思想较保守,突出表现为老师灌输、展示多,而学生、师生之前的交互、探究活动较少,没有体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当中,由于教学内容涵盖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方面,软件资源尤其是具备交互功能的资源较缺乏、在一些课堂教学中,并未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组织模式,为充分体现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效益。还有就是对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率、使用方法较单一,对信息化建设认识较片面,重硬件,轻软件。对当前智慧校园提倡的一些很好的智能化软件没有很好的普及和深入?W习使用,信息化设备虽然投入大,但软件使用效用较低,对课堂教学提高作用不大,等等。

三、智慧教育下课堂教学新范式的研究

1.运用教育技术,打造智慧课堂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也在逐步变革。未来教育将会改变传

统的学习进程和固定的课程结构,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教学方式、管理与评价方式进行一系列的改造,从而为学生提供富有选择、更有个性、更加精准的教育。例如:数学课堂上学生在使用平板电脑参与互动研究、完成习题;教师运用微课讲解数学重难点、情景化教学;通过云平台大数据对学生每节课、每单元甚至学期的知识、学习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统计、整理等。从目前智慧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建设智慧课室是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前提基础。在学校,课堂教学环节是学生接受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做好教学互动环节,是掌握好教学环节的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智慧课室可以使数学课上呈现的资料更加丰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另外,“微课”这一形式在助力课堂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积极的转变。“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还包括相关的辅助性教学资源。通过平板电脑进课堂、移动终端进课堂,微课可以呈现课上给所有学生使用的知识点再现、重难点突破,实施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等,给学困生辅导使用的基础巩固,给成绩突出的学生使用的拓展练习。使老师腾出精力,把最优势的部分、切实能提高课堂实效的方式或手段用到课堂教学中,所以,微课也可以成为教学的有益补充,发挥重要的

作用。

2.对课堂教学新范式的研究

而我校作为市、区首批智慧校园实验校,近年来,在数学课堂中,利用现有硬件设备,侧重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课堂应用、教学模式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涌现出了一批信息化教学典型案例。由于目前我校还在逐步建设智慧校园,还没有建成智慧课室,因此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教育技术的学习和运用上,尤其是与智慧校园建设相关的教育技术的学习。

四、思考及努力方向

在我们研究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例如以下几个方面:由于智慧教育的硬件设备缺乏,课堂上真正的交互功能还未实现;101ppt的学科工具还在逐步开发当中,还没有覆盖全册数学书;教学资源的维护更新还不够及时,这影响了教学进程;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新技术的应用和设计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等等。

责任编辑徐国坚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心得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心得 华而不实,光注重热闹的课堂,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讲求实在、讲求有效。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学生既能学到并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又能达到教学目的,这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一个新颖的有趣的情景怎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起来?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也是不断在实践着的事情。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点就更为重要。好说好动,精力分散是一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一个好的开头往往就能把小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你的课堂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总是想方设法去寻找、挖掘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题材,比如:现有的课件,教学参考以及任教过的老师的等,尽可能的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以此来达到有效。 我记得印象很深的是教学“10的认识”,其实学生都认识10 ,可我们书本上还是有这个知识点,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饶有兴趣地听课从而使得我能很好地开展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开头:我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我自己配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 学生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我操作,这时我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 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效果出奇的好。 二、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谈有效。 记得在教一年级的时候,很多孩子已经熟练掌握了10 以内的加减法甚至20 以内的进退位的加减,有的还能做100以内的呢。刚开学的时候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5分钟左右) 这一步是为学生先学打下基础,是学生进行“自学”前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过度过“尝试题”发挥旧知的“迁移”作用,为学生学习解决尝试题铺路搭桥。 这一环节可视教材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 1、尝试题引路。(常用的) 2、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教育情景。 总之在这一阶段,通过尝试题的引路或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迫切要求学习的心理状态下开始新的一课。 二、认准目标指导自学(5分钟左右) 认准目标,即把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准确地把握住,这既是对学生说的,也是对教师说的。教师和学生只有目标明确,方向才不会跑偏,才会集中精力攻主要问题,才会高效。目标的认定方式可灵活多样。既可课前重点认定,也可课中逐一认定。 出示尝试题后,学生转入自学,这里关键的是教师要根据学情出示相应的自学指导。让学生自学提示的引导下,更加有目的的自学。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自学情况,特别应关注学困生的自学指导。同时要对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守纪律的学生以正面引导。 三、合作学习引导发现(12分钟左右) 合作学习首先是“兵教兵”,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有了问题学生之间可以讨论、可以在课本范例中获得启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解决开始提出的尝试题,这也是学生自学后的第一次反馈。最后教师抓住普遍性的关键问题认真点拨,作最后的概括讲解,把新知纳入学生的知识系统。 四、变式训练反馈调节(8分钟左右) 这是第二次的集中反馈,学生经过了前面的自学,解决了尝试问题,还没有从本质上抓住问题的特征,有必要进行巩固。这一层次教师要通过变式题的训练使学生从本质上了解所学知识,从多角度掌握解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的目的。教师也可以从这次训练中发现前面没有解决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明确。 五、分层测试效果回授(10分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开题报告 夏张中心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许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勿庸置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课堂教学的效率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多位目标、生活化、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生成……成为热门词语和热门话题。我们的课堂日益呈现新变化、新气象。然而,我们还是在许多的课例中发现,不少教师仅仅模仿了新课改的“形”,许多课堂表面上热闹、生动,试图体现新课改的种种新理念。但静心反思时总觉得有许多缺憾。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效率意识的缺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以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 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它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 塑造的过程,也是全面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目前,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课堂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效率低下,课内损失课外补,仍然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的 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时代的呼唤: 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 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 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关键词:数学课堂课堂练习教学行为兴趣改革摘要:数学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课程改革给高中数学教师带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积极变化.本文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促进教师把握新教材,领会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效。一、加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我在结合平时的上课经验和外出听课的启示,总结了课堂练习的精髓应是求新、求活、求近。如何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是新理念下教师们所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求新、求活、求近是数学课堂练习的精髓。1、求新——提供新鲜的东西引起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这时,学生的被动学习将会转变为主动求知,厌学情绪将会转变为乐学欲望。因此,数学练习设计要走出数学学科,让学生去领略另外学科的精彩。设计时综合学生所学科目,确立了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情景 2 主题为背景,适时的穿插另外学科知识,丰富发展数学的内涵,让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从而领略数学的精。,数学练习设计要走出数学学科,让学生去领略另外学科的精彩。2、求活——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保持兴趣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表现在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题目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获得不同的结果。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开放式的课堂结构,需要教师设计出灵活性较大的练习题。作为自然科学基础课的数学只有实现回归自然,融入生活都应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设计,既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人都有收获。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练习层次,这既是学生能力转化的客观规律所致,又是学生认知规律的反映。3、求近——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兴趣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练习大多来源于生活,而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显得抽象而单板,如果教师能创造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入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使这一个数学题耳目一新,产生的效果也是天壤之别。总之,数学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一种文化。可见,精心设计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中最基础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学好数学的机会,特别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二、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的尝试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在小学中,尝试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对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先学后教”的方法也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就在小学高年级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谈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兴趣,增强信心。学生获得知识的途经无非有两个,或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或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是比较关键的。可通过一些科学家的例子来说服学生。教师在实施时不可操之过急,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刚开始进行自学,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消除他们的疑虑。2、精心选材,因人而异。在进行“先学后教”时,并不要求所有的知识都进行自学。针对小学生,主要是一些简明易懂的内容可让他们自学。教师要把好这个关,切忌千篇一律。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正确处理好不同内容的关系,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关系。3、循序渐进,指导方法。数学教学要按照数学知

数学智慧课堂之我见

数学智慧课堂之我见 吴起县第三小学王静 摘要: 有效而又充满智慧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元、综合,具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数学智慧课堂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激情并发,个性自由飞扬,智慧生成发展的课堂。我们的数学课堂要发挥学生的活动能力,努力追求一个“活”字,只有“活”,才能留住学生的心,才能达到课已完而意无穷的境界。数学教学不只是单项、封闭和静态的知识传授,而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对话与交流的过程。课堂充满灵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它使新课程课堂教学熠熠生辉。让课堂充满灵性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 关键词: 智慧课堂数学课堂静静思考趣味 正文: 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认真观摩了本校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扎实、趣味化的数学课堂都是各位执教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

一、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数学课堂” 让孩子尽情地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 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 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本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二、给学生一个“静静思考的数学课堂” 齐敏老师的课匠心独运,简约而不简单。在学生质疑时,在学生反问时,在学生思考时,她总是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时机,启发学生的智慧,看似安静,静待花开。儿童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落到了实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名回答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并适当表扬和鼓励。反复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面向全体,尤其关注后进生,也是扎实训练的一个有效途径。如果在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如此扎实的训练过程,学生独立读题、解题的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倾听的习惯也会得到培养。我整理了她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小朋友们看图,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在小学数学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填鸭式”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活跃。然而,我们不难看出,华丽的“外衣”、热闹的“学习活动”掩饰不了形似神离的痕迹,放任而浮躁,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创造宽松、和谐且便于学生思考、乐于探究的优质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更是关键。怎样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呢? 一、准确解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十分紧密。教师解读教材要做到“瞻前顾后”,既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也应关注相关知识的后续学习任务及要求。同时,解读教材要做到“入木三分”,如果没有对教材的深入解读,也就不可能有对教材的正确解读、准确把握,留下的只是对教材的“背离”和“误读”。因此,唯有以审慎的态度解读教材,并从教材“出发”,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工、重组、改造,才能真正做到超越教材,实现科学、有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比如,教学三年级初步认识平均数“比一比”时,学生在操作中通过“移多补少”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后,依托“平均分”的基础,借鉴“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的经验,学生不难想到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来直接求平均数。接着拓展情景,深化对平均数本质的理解,设计以下教学环节,结合统计图观察,虚线表示的平均数6和最多的比怎样?和最少的比呢?使学生明白平均数一定会在最多与最少之间,接着让学生观察:比平均数6个多的有谁?比平均数6少的有谁?从中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多的和与少的和肯定一样多,要不就拉不平。紧接着,教师抛出问题,如果佳佳投中的不是9个,而是5个,那平均数会怎样?如果佳佳投中的比9个还要多,是13个,那平均数又是多少呢?这样三次拓展情景,使学生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介于原始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数据中每一个数与平均数之差的总和为0及平均数易受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的影响等特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帮助学生从不同侧面丰富了这一统计量意义的构建,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对学生而言,通过这三个环节的教学,平均数的概念变得丰富、饱满而灵动。当然,创造性使用教材要建立在对教材的整体知识体系的把握上,并充分了解学生,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只有恰当地、科学地、灵活地处理教材,真正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无法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学情境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在情境中产生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情境的情节与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与识别,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涉境体味,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新课改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发生了重大转变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提出来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都靠老师的讲解、灌注。于是,教师便从主观愿望出发,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只是一味的利用课堂向学生生硬、机械的灌注现成的知识,学生只是消极的接受。其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指定考试范围,学生死记硬背。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无学生的积极性。 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外延。 1、过程高效率。关注课堂时间的分配,教师的导控制在10分钟以内,学生学习活动要达到35分钟以上;充分利用和调动了小组学习,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按规定导学;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关注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2、方式高效力。能按要强求认真完成预习,做好了预习笔记;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参与自主、合作学习人数达到100%;能围绕学习目标参与学习态度认真,习惯良好,乐于自主,善于合作,勤于探究,学习质量高;小组合作学习分工明确,“对学”“群学”充分,合作高效,共同达标;乐于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诵读、演讲、说理、评价、自信等能力,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会倾听、欣赏,书写或演示规范;能按要求当堂完成达标检测。 3、模式高效能。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并关注了全体学生;依据“三步六段”导学模式撰写的导学案和上课,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及自我管理;做到没经过学生认真自学的不讲解,没经过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不交流探究,没发现学生思维困惑点和障碍点的不讲解;导学过程和环节流畅;围绕“三维目标”能启发、善纠偏、真解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质量高效益。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量和质达标,测评反馈“基础达标”100%,“能力提升”80%,“拓展延伸”70%;学生处于乐学、善问、会听、敢议、能评的学习状态,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智商、情商同步得到发展;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在学习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9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9篇 第一篇 一、使教材内容生活化,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 创设问题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教材内容改编得更贴近生活实际,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亲近感,增强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两位数的加减法”时,我就结合书本上的内容,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如“小红跳绳跳了105下,小华跳了95下,小红和小华共跳了多少下?”“爸爸今年45岁,小丽今年9岁,爸爸比小丽大多少岁?”“爷爷给了小华50元去买钢笔,买钢笔需要23元,售货员应该找零多少元?”等问题情境。这些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问题。学生很容易“入境”,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中,学生在课堂上乐学、爱学,感觉生活就在课堂当中,课堂成了探索生活问题的场所。 二、创设生活游戏情境,让数学知识融入生活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中快乐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一节内容时,我就开展了“小小超市”这一数学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服务员与顾客,在“超市”进行“购物”或“售货”的交易活动。比如,1千克西瓜是2元,你买5千克西瓜是多少元?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服务员”与“顾客”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学生在交流中不仅能够巩固、熟练数学知识,还可以体会到数学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锻炼自己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有效地解决生活问题。数学活动游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交流、沟通中使数学知识自然内化为一种能力。 三、将数学课堂引入生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数学知识 小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很强烈。使数学知识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这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学过图形面积计算以后,我引领学生到学校操场去实地测量一下学校操场的面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时,我让学生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龚富 (贵州省威宁县羊街镇兴隆厂小学553100) 小学数学教师要上好一堂数学课是很不容易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的重要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情感体验,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必须坚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不可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必须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结合,首先是由于教学的内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教师素质不同所决定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条件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势必不同。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其次是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需要所决定的。心理学证明,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就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是由各种教学方法的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各个教学方法有各自的适应性,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如观察法有利于敏锐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讨论法有利于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博采众长,综合地运用教学方法。 一.阅读数学教材 学习数学只需要多做习题,认真听讲和多“加餐”,就会提高学习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至于数学教材则可读可不读。其实大谬不然。众所周知,数学中的定理、法则、公式等的叙述及例题的解答或证明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况且数学中的符号、图表、算式、例题的解答都以其形式优美、内容丰富、表达准确而简明见长,数学教材在表述上科学而通俗、生动而有趣,因而大有可读之处,大有阅读之必要。 从学习的角度上讲,阅读材料,特别是阅读已解答好的例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数学解题格式等都有好处。学习数学,目的是为了掌握数学,这就意味着学生要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独立思考、合情思考。有些学生虽然懂得解题方法,心里明白却又说不清楚。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比较课本上的规范形式与自己的解答,从中找出异同,发现纰漏,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标准的格式,养成严谨而深刻地进行数学思维的习惯。同时,阅读

“三学”模式好,教学更有效——谈小学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因此,课程改革势必引起一场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了“三学”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突出了数学课题研究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学生观和教师观,突出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让课堂“导学”更精彩,教师会“导”,学生才会“学”。 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关键。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导学? (一)、导学要以趣诱思,设疑激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兴趣高,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我十分注意在新课前几分钟采取各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圆锥体积》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一筒米,设疑:将这筒米倒在桌上会变成什么形状?学生猜想,老师演示.老师接着又演示刨铅笔:把一支圆柱形铅笔的笔头刨成圆锥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觉得这个圆锥的体积与相应的圆柱的体积之间有联系吗?你认为有什么联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有的学生认为圆柱削尖后可以得到圆锥,圆锥应该和圆柱有关系.那么,圆锥的体积究竟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通过什么办法能证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呢?他们的关系对于圆锥体积计算有什么帮助呢?“刨铅笔”教学片断,选择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猜想找到支点,通过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保证了下一步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二)、导学要以旧引新,迁移知识。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或延伸。因此,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就要靠教师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或共同点上去充分展开思维,探索规律。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提问:“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又问:“三角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组织学生探究、交流、发现,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导学要注重学法,提高能力。 通过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长知识,还要长智慧。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并及时提示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指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从中年级开始,我用程序思考题引路,提示阅读方法和重点。拟定阅读思考题时,我十分注意:①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②符合教材的知识结构;③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即重概念,重算理,重思路。学生按照思考题提出的问题、要求、方法、步骤去看课本(插图)、理思路、找难点、抓重点、想疑点。 二、让课堂“练学”更实效,教师会“选”,学生才会“练”。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我们数学教师只有会选“精而有效”的练习题,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掌握得更精,更牢。 (一)、练学要告别呆板枯燥,体现人文关怀。 应试教育下的数学练习严肃有余,而活跃不足,练习缺乏人文性,是孩子们一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0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0篇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校建构了数学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环节六步骤为核心的“361”模式。下面谈一谈我们在课堂上的实际做法。 一、完善与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361”表示的意义:“3”是课堂预案,指的是“学习内容分配、学习形式选择、学习时间安排”;“6”是教学过程,指的是“三环节6个步骤”;“1”是教学效果,指的是“上1节高效课”。在整体教学中要注重三个阶段:即“课前”周密计划,“课中”灵活运用,在“课后”有效反思。具体表现在:第一方面体现在学习形式的时间分配上。课堂40分钟按照3:6:1的比例,划

分为“12+24+4”。要求小组合作占到3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60%,剩余的10%用于师生互动拓展延伸。第二方面体现在小组建设上:即30%是优秀生,60%是中等生,10%是学困生。好中差这样有机搭配,体现均衡性。第三方面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3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己学会的,6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具体的六步骤模块为“导入设计—出示目标—探究新知—巩固拓展—课堂小结” 二、优化学习方法,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流程 上好一节精讲探究课,重点把握好以下六个步骤教学:第一,在“导入”设计中,要创设情境启动“自主探究”活动。导入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共鸣。如:二年级上册《乘法的认识》这一课,先以课题创设问题情境,再以出示游乐园主题图创设情境,就会自然地进入新知环节的学习。第二,在“目标”出示中,要向学生明确本节课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学会什么,并确信这些内容值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溢水中小李敏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着重强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科学性和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以此希望我们每位老师能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力求通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扎扎实实地上好每堂课,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全新的教学理念营造了全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无论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新课程实施后数学课堂教学的亮点,然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何避免课堂教学的过于形式化,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此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一些我的看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能准确把握教材,缺乏对教材的研究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三维目标。就目前的数学教学来看,很多教师往往会出现教材吃不透,理解不到位, 缺乏对教材的研究,看似课堂中热热闹闹,很为成功,其实仔细分析,偏离了重点、难点,学生凑了热闹,基础性的知识都没有学好。比如在一年级《认识物体》教学中,这一单元要求学生直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对它们形状、特点有整体的、笼统的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只要能识别这些物体,能找出生活中的这些形状的物体即可,不要求学生对物体的特征做规范的语言描述。而有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讲课时,往往归纳出特征并板书出来,过高要求学生记住,提高了教学要求,这样做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这就谈不上什么有效课堂了。因此,教师专业培训必须回归理性,回归到教材的把握研究上来。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式传统 由于受年龄限制小学生对自身的控制能力相对比较弱枯燥的学习很难使他们的注意力保持长时间的集中。而我们小学课堂里的学生们,都是新世纪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下成长。在家长的精心教育下有着比以往学生更好的基础,同样他们拥有更强的个性思想,往往不愿接受单一的教育方式。因此,再用以往单向的由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的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肯定无法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教,把知识单纯的灌输给学生,必然无法得到学生的共鸣,甚至遭到学生的排斥,

对智慧课堂的认识和理解

对智慧课堂的认识和理解 我心目中的课堂是什么?它是一个舒展轻松的过程,它是一种感受幸福的体验,它是一方追求诗意的栖居地,它是一座充满智慧的理想王国!智慧课堂不正是这样的课堂吗? 本学期我校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全面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一步步的模仿、探索实践中,我对智慧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眼中的数学智慧课堂应当是这样的:智慧课堂应是快乐的课堂,鲜活的素材,生动的课件,平等的对话,多元的评价,会使学生迈步在愉快的求知道路上。 智慧课堂应是活动的课堂,独具匠心的教学活动,将引领着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不断体验着数学知识的神奇魅力。 智慧课堂应是生活的课堂,以多彩的生活为学习背景,用真实的问题激起学习欲望,让学生走进生活,体会“生活就是数学,数学就是生活”。 智慧课堂应当是反思的课堂,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智慧课堂应适时引导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反思数学思想方法,反思“错误”的原因,从而优化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高用数学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 智慧的课堂应当是合作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是课堂的命脉,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给学生搭建自主合作学习的平台,莫再让他们“戴着镣铐跳舞”。让他们明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勇于交流,勇于展示,共同成长。教师当好帮助者、引导者,发动机,助燃器,为他们“推波助澜”。 反思我的数学课堂,孩子们能真正沉浸在愉快的学习氛围里么?这段时间以来,借着智慧课堂教学的东风,大部分孩子在小组活动中展示自己,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积极展示个性,展示风采。从他们亮晶晶的双眸里,从他们高举的小手上,从他们自信的神态上,从他们红扑扑的小脸上,我看到了快乐和满足,我也从他们的快乐里找到了自己的快乐! 但是,不能否定,还有部分孩子的基础很差,对数学的兴趣不浓,数学领悟能力也不强,他们能真正地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吗?他们能真正融入智慧课堂中来么?他们会不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只有大胆的往前走,并坚实的走好每一步,才能寻求到答案。让每个孩子都能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是智慧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之我见 要提升学生素质,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升多种水平和养成一定思想观点的主渠道,所以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成绩。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无论课改到哪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怎样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则是新课改后长期实践、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所谓"有效",不是看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或是否讲完课时教学内容,而是看课堂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看学生有没有真正学懂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数学课堂更需要真实的、富有实效的学习活动,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的教学呢?我将使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阐述以下几个观点。 一、注重学生发展的策略 陶行知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也好,在研究中也好,首先应该注重什么?每个教师都会知道:一是“学生”,心里有学生;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三个方面的核心是注重学生,促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具体又要注重学生的那些方面呢?即: 1、注重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投人数学学习活动,探究数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也能在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例如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课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将所学知识用于买东西算帐,算家里的电费等,使他们体会到,每学一节数学课,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就增大了一点。 2、注重学生的生活中的“数学思考”。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与形的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数学教材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了生活化,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对教材实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是学生对于数学的起步,是至关重要的课程。传统教学的生硬和死板使许多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而课堂上的学习是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新课改指导下的数学课要不断地输入新能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创设良好情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轻松愉快的环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老师此时所扮演的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学习,使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知识。例如,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利用幻灯片播放动画情境:一个鸭妈妈带领鸭宝宝在小河里排成一队,它们准备回家,可是游着游着前方出现了三个障碍物,导致鸭妈妈和宝宝们没有办法回家,鸭宝宝全部大哭起来。这时障碍物变成了三道“十以内的乘法”。 师:小朋友们快看,谁能帮助鸭妈妈和宝宝们顺利回家啊?(学生纷纷举手) 小朋友们看到了它们感兴趣的动画,立刻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老师在这个时候的恰当引导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有活力。 三、激励学生,引导发散思维

不难发现,小学的学生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这种赞赏并不像成年人那样复杂,而是简单的认识:老师认为我今天表现得比昨天好,同学们都喜欢我。这不仅仅是一种愉悦的心情,还是自信心的积累。一句“你真棒”会使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学习。塞缪尔·约翰逊说过:“赞扬像黄金钻石,只因稀少而有价值。”所以,对待每一个学生,老师千万不要吝啬赞美。 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避免死记硬背。单纯地让学生机械背诵、识记数字,甚至单纯记忆一些计算题的做法,这不是数学启蒙,这种机械的数数和运算,不等于学生头脑中数的概念已经形成,也不能证明学生已掌握了数的知识,随着学生无意识记忆的消失,所背诵的题目自然也会全部忘记。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可以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组成”时,除了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还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去验证“不同的三角形可以组成平行四边形吗?”就有学生能够提出“平行四边形从中间划开是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吗?”这样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深入地理解问题,积极地发现问题。 四、贴近生活,感受数学的价值 要把数学中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某个特定场景中去,使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可以恰当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体会到数学其实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例如:老师星期天去买苹果,苹果售价是8元每千克,老师买了14元钱的苹果,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新课改的热潮下,我们要使数学教学活动灵活多样,让学生应用实际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灵活地利用数学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让学生彻底地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以前的由教师一昧说教而变成教师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标签:数学;课堂 促进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课堂是学生學习知识的摇篮,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制定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的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所以,课堂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指导并开展课堂教学,对教学价值的体现、学生成长的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根据自身的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把握好时间,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一般在20分钟左右。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学习体验,激发主动参与热情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要从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地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动作和思维密切相连,切断动作和思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现在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知建构过程,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是从手、眼、脑协调活动开始的,对

我心目中智慧数学课堂

我心目中的智慧数学课堂-小学数学论文 我心目中的智慧数学课堂 江苏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225800)陈夕荣 今年年初,我非常荣幸地观摩了两位特级教师的有效课堂,聆听了两位专家的精彩点评,更重要的是由特级教师陈士文所开创的“智慧数学课堂”让我体验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展现数学课中的智慧。 由田亮老师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感知材料,一步步引导学生从物体走向图形,从图形走向数量,从粗略走向精确,从复杂走向简单。同时辅之以教师的智慧心语,整个课堂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然,这就是“智慧数学”课堂的典范,就是我心目中的智慧数学课堂! 【片段1】 师(出示一本数学书→ ■ ):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 师:长方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你能给一个长方形涂色吗? 把学生分成两组,每人一张纸,纸上有一个长方形,两组间进行涂色比赛(两张纸一样大,但纸上的长方形不一样大)。结果第一组大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已经涂好,而另一组一个学生也没有完成。 师让已经完成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 生1:他们的小,我们的大。不公平。 师:什么小? 生2:他们的长方形小,我们的长方形大。 师:长方形的大与小就是指长方形的什么?(面积) 师:封闭图形的大与小指的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除了长方形外,你还知道哪

些封闭图形? 生3: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 数学教学活动是一种探索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想象、游戏、猜测、检验等活动,经历智慧的生长过程。面积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对学生而言,用语言来描述有一定的困难。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既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也没有放任自流,而是通过一个涂色比赛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并及时掌握反馈的信息,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进行策略引导。比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比赛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有趣,让学生深入到封闭图形的情境中去,并自然地过渡到图形面积的教学。整个过程寓教于乐,其乐无穷。【片段2】 出示几个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两个图形比较面积。 生1:三角形的面积比上面的长方形面积小。 生2:椭圆的面积比梯形面积小。 …… 师(指着两个长方形):你能一眼看出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吗? 生:不能。 师:我认为(手指着右边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比(手指着左边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得多,你们相信吗?(学生摇头表示不同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