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审计深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资源环境审计深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本文分析了新时代对资源环境审计的新要求,探讨了资源环境审计深化发展应关注的重点问题,并提出了资源环境审计深化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期推动资源环境审计更好发挥在推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的监督和保障作用。

一、新时代对资源环境审计提出新要求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集中体现为“八个坚持”,即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发展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落到实处,推动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推动资源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生态文明建设“三期叠加”是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的时代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1—

战的意见》中指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三期叠加”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不进则退、时不我待的任务艰巨性,加快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以呼应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加快补齐全面小康生态环境短板的极端紧迫性,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大作为的客观基础性。资源环境审计在“三期叠加”的时代端口,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善作为、大作为,更好发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监督和保障作用。

(三)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的现实目标。

党的十九大提出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7场标志性战役: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确保3年时间明显见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到2020年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涉及细颗粒物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地表水水体比例、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生态保护红线、森林覆盖率等方面。资源环境审计应聚焦七大标志性战役,围绕这些具体目标,精准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资源环境审计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2—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优化审计署职责,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将强化对资源环境审计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推动资源环境审计拓展监督广度和深度,在更高层面发挥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的原则对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也提出更高要求,需要资源环境审计在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在推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发挥更大作用。组建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改革,体现了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以及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解决历史上形成的资源环境多头管理的格局,解决规划重叠矛盾、数据标准不一、权责交叉不清等问题,客观上推动审计提高效率、提升质量、科学评价、严格整改。

二、资源环境审计深化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项目安排上,如何实现资源环境审计的统筹整合。

目前,审计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司主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资源环境专项审计项目。在一些其他的审计项目中,也有资源环境相关的审计内容。例如,重大政策贯彻落实跟踪审计中的资源环境政策项目落实情况,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和自然资源开发重大事项,扶贫审计中的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扶贫,金融审计中的绿色金融、绿色信贷,企业审计中的去产能、贯彻落实环保政策,税收审计中的环境保护税等。如何从项目安排上科学合理、统筹兼顾的布局,进而在审计内容上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