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铝加工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铝加工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铝加工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铝加工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

余铭皋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河南洛阳471039)

[摘 要] 介绍了我国铝加工企业的熔铸设备、热轧机、铸轧机、挤压机的装备水平,并与国际先进水平进行比较,指出了发展趋势。

[关键词] 熔铸技术装备;热轧技术装备;冷轧、箔轧技术装备;挤压、表面处理技术装备

[中图分类号]F40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8884(2000)06-0010-06

1 我国铝加工企业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9年年底,我国铝加工企业有1069家(不包括铝制品厂的铝板带车间)。大部分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其中广东有铝加工企业315家,占29.5%;江苏130家,占12.2%;浙江93家,占8.7%;另外山东67家,河北61家,辽宁55家。以上六省市合计共721家,占全国总数的67.4%。

按国家颁布的《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分,大型企业30家,占2.8%,中型企业78家,占7.3%;小型企业961家,占89.9%。很明显,小企业比例偏大。

我国的铝加工企业在体制上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地方为主,并且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在规模上是大中小同存,以中小居多,主要是地方中小企业。

生产能力、产量:据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统计, 1999年我国铝加工产能为335.6万t,产量为176.5万t。分品种产能产量见表1。

 表1 1999年我国铝加材分品种产能产量表单位:万t 品种板材带材排材管材棒材箔材线材型材其它材合计产能51.940.8 2.7 6.317.415.717.7131.851.4335.6产量16.413.10.7 1.4 5.112.20.946.280.6176.5

从表1看出产能高于产量160万t,主要原因: (1)综合生产能力低于主机生产能力,一些企业的设备不配套,多年来没有形成与主机相匹配的综合生产能力,而上报时仍按主机的生产能力上报,造成了统计生产能力高于实际生产能力。(2)存在重复统计,一些企业没有头部,生产中需要的坯料从别的企业购买,造成重复统计,(3)铝箔产品未能按原设计达产达标;(4)铝型材企业多,生产能力过剩。因此,我国铝加工材实际生产能力约为300万t左右。

主要设备及分布: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及1996年以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颁发型材许可证资料汇总统计,我国铝加工主要设备台数及分布,详见表2。

表2 我国铝加工企业主要设备及分布省别

主要设备台数

铸轧机热轧机冷轧机箔轧机挤压机

北京614615

天津183724

河北107291524

山西5164

内蒙古1322

辽宁31970571

吉林5121811

黑龙江511148

上海321694025

江苏8391382197

浙江2974967

安徽58115

福建4832728

湖南1137

江西3105

山东1143556

河南4721765

湖北11220533

广东3257716543

广西151630

海南11

重庆716214

四川1711264

贵州26112

云南2416413

陕西2658

甘肃21513

青海344

宁夏22

新疆1118

全国合计492587841841290

2 我国铝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及生产能力分析

“二人转”式轧机是传统的铝板带箔生产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有这类热轧机247台、冷轧机

1

—有色设备—200016

739台、箔轧机143台。这类设备的板带生产能力约47.6万t,铝箔生产能力3.9万t,分别占全国总能力的39.6%和24.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部分设备和生产能力正在被市场逐渐淘汰,国家也已正式发文明令淘汰“二人转”式轧机。

90年代以来,我国新建和改扩建的铝板带箔生产企业共47家(包括制品厂铝板生产系统的改扩建),新增铸轧机49台,热轧机11台(包括技术改造),冷轧机45台,箔轧机41台。形成板带生产能力72.5万t,箔材生产能力12.2万t,分别占全国总能力的60.4%和75.8%。这些设备普遍采用“带式”法生产,轧机采用了各种现代化控制手段,使我国铝板带箔加工的总体装机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部分设备及能力是我国板带箔生产的主要力量。

2.1 热轧机和铸轧机

为现代化冷轧机供坯有两种方式,热轧法和铸轧法。热轧法是世界上采用的主要供坯方法。在我国目前仅有的11台这类热轧机中,最好的是西南铝加工厂热粗轧和热精轧(2台),主机生产能力26万t,其次是东北轻合金工厂单机架双卷取热轧机(1台),生产能力7.5万t,其余8台,普遍卷重较小(0.5~2.5t),控制手段较差,不适应现代化高速冷轧机的生产要求,只能为其配套的冷轧设备提供坯料,估计能力为13万t。以上这些热轧设备的装机水平与国外相比,控制水平、产品质量以及生产能力都有很大差距,与目前国内冷轧装机水平也不相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建的铝板带箔加工企业,大部分采用了铸轧供坯。全国有11家企业引进铸轧机共13台,设计生产能力约20万t;国产铸轧机36台,生产能力约30万t。合计铸轧供坯能力约50万t。

2.2 冷轧机、箔轧机

从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整机引进铝板带箔现代化冷轧机30多台(不包括“二手设备”),部分单机的装备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最具代表性的有: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引进目前国内装机水平最高的德国西马格公司1850mm六辊CVC高速冷轧机、西南铝加工厂引进的德国1850mm四辊冷轧机和1700mm铝箔轧机、厦顺铝箔有限公司从法国克来西姆公司引进的1700mm铝箔轧机、渤海铝业公司引进的国内最宽的2300mm冷轧机和2200mm铝箔轧机等。

全国38家企业拥有引进及国产先进和较先进的冷轧机45台,其中:从国外引进24台,设计生产能力51.3万t,占该类能力72.5万t的70.8%;具有国际先进水平4台,设计生产能力29.5万t,占40.7%;轧机宽度在1600mm以上的冷轧机9台,设计生产能力31.8万t,占43.9%;大型和较大型企业8家(生产能力大于3万t或有二台以上冷轧机),生产能力49万t,占67.6%。

在拥有引进及国产先进和较先进的41台铝箔轧机的20家企业中,大型及较大型企业12家(二台箔轧机以上),生产能力10.4万t,占该类生产能力12.2万t的85.2%;较小企业8家(一台万能箔轧机),生产能力1.8万t,占14.8%。在这些铝箔轧机中,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10台,生产能力4.8万t,占39.3%;引进和合作制造的国际一般水平箔轧机21台,生产能力3.6万t,占45.9%;二手设备6台,生产能力1.2万t,占9.8%,国产设备4台,生产能力6000t,占5.0%。

2.3 挤压机

我国型材生产企业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960家左右。由于统计资料不完整,估计仍未统计到的企业有450家左右。以上估计,全国挤压机台数应在2000台以上。根据申报生产许可证的1138台挤压机分析,我国安装的绝大部分挤压机是进口的。其中从工业发达国家进口149台,占总台数的13.1%。最具代表性的有天津铝合金厂引进的5500t油压机和沈阳黎明公司引进德国施罗曼公司预应力框架结构1600t挤压机等。其余大部分是引自港台地区,也有很多从日本引进的塑料挤压机改造而成的铝型材挤压机。

2.4 国内外技术、装备水平比较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铝加工工业的装机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但总体水平仍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铝带箔材加工,虽然某些企业的单台设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国内供坯能力等原因,国内制罐料等产品还主要依靠进口,铝箔坯料、PS版基等产品质量与国外产品有明显的差距。国内外装机水平及产品质量比较详见表3。

1

1

有色设备—200016

表3 国内外装机水平及产品质量比较

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内一般水平国内落后水平

熔炼铸造

熔炼炉装炉量50t以上,熔

炼参数微机控制,热效50%以

上,耗油量60kg/tAl左右,配有

在线熔体净化和过滤装置,电磁

铸造等先进铸造法等。铸锭含

气量:0.05~0.10ml/100gAl铸

锭含钠量:1~2ppm

氧化物含量<0.01%

杂质粒度6~8μ

熔炼炉装炉量35t以上,熔

炼参数微机控制,热效率50%

以上,配有静止炉、在线熔体净

人和过滤装置,传统铸造工艺和

添加晶粒细化剂。铸锭含气量:

0.14~0.24ml/100gA1铸锭含

钠量:6~8ppm

氧化物含量<0.03~0.08%

杂质粒度<15μ

熔炼炉装炉量15t左右,热

效率35%左右,耗油量80kg/t

A1左右,配有静止炉、在线熔体

净化和过滤装置,传统铸造工艺

和添加晶粒细化剂

熔炼炉装炉量在3~5t左

右,大多不配静止炉,没有在线

熔体净化过滤装置,熔体含氢量

不控制,杂质含量程度不控制,

碱金属含量不控制,基本不添加

晶粒线化剂,铁模铸造,夹渣等

铸造缺陷比较严重。

热 轧

辊宽2000mm以上最宽达

5590mm,轧制速度5~8m/s,最

大锭重27t,轧制参数计算机控

制,液压压下,带有A GC厚度控

制,温度控制,凸度控制,液压正

负弯辊、X射线测厚,激光对中,

VC辊等控制手段,差小于

0.75%,平直度小于150I。

辊宽2800mm,轧制速度

4m/s,锭重11t,操作过程计算

机控制,,电动压下带有X射线

自动测厚等,厚度公差为2.

5mm±2%

辊宽1300mm以上,轧制速

度1.5~2.0m/s,锭重0.5~2.

5t,电动压下,人工控制各种轧

制参数。

辊宽1300mm以下,其中大

多数在1000mm以下,轧制速度

0.5m/s左右,锭重50kg左右,

电动或手动压下,操作过程几乎

全部由人完成,厚度也由人工测

量。

冷 轧

辊宽2000mm以上,最宽冷

轧板材达3500mm,最高轧速度

40m/s,最大卷重27t,轧制参数

计算机控制,带有A GC厚度控

制、AFC板型闭环控制、液压正

负弯辊、X射线测厚、EPL对中

装备、CVC辊等控制手段,另有

全油润滑、轧辊分段冷却、二氧

化碳自动灭火等手段。

厚度公差:

0.10±0.002mm

0.2±0.003mm

0.7±0.005mm

2±0.008mm

平直度:冷轧7~15I

辊宽1800mm以上,最宽

2350mm,最高轧速度25m/s,最

大卷重11t,控制手段基本与国

际先进水平相当。

厚度公差:0.10±0.003mm

0.5±0.004mm

1.0±0.005mm

2.0±0.008mm

平直度:冷轧7~15I

辊宽1400mm左右,最高轧

速度10.5m/s,最大卷重7t,控

制手段与先进水平相比,没有板

型辊,不能实现板型自动闭环控

制,其他控制手段已都具备。

厚度公差:0.05±0.003mm

1.0±0.02mm

2.0±0.03mm

平直度:80~100I

表面质量:轻微缺陷

装机水平同上。

厚度公差:±5.0%左右

平直度:无控制手段

表面质量:有较明显的缺陷

箔 轧

箔材轧机的控制手段和先

进程度基本与冷轧机相同。

厚度公差:±2~3%

针孔度:<70个

箔材断头:1次/4t

装机水平与产品质量基本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装机水平同上。

厚度公差:±10%大多是正公差

上限

针孔度:300~700个

箔材断头:2~3次/卷

装机水平同上。

厚度公差:国家标准约为±10%

(厚)左右,很多企业达不到标准

要求

挤压及表面处理

企业数量少、规模大,如日本吉风公司年生产能力达189.6

kt,年生产能力50kt以上的企业有10家。挤压机吨位较大,以多

根挤压取代小挤压机单根挤压,如日本67家工厂259台挤压机

只有1台70年代安装的750t挤压机,1500t以下的挤压机占的比

例也很少。挤压机单机能力高,一般可达挤压机吨位的2.5~4

倍。采用多根,高速挤压技术,挤出速度可达30~50m/min,生产

效率高,采用模拟挤压和模具液氮冷却技术。挤压机采用预应力

框架结构,带快速换模,使用固定挤压垫。挤压机及辅机自动化

水平高,挤压模具寿命长,一般可达20~30t/套,氧化生产线采用

立吊全自动、大规模的生产线,日本立式生产线能力可达30kt/a。

喷涂生产线采用高控制水平的全自动生产线,大型高精度工业型

材生产技术成熟。

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落后,全国有挤压工厂近千家,绝大

部分生产能力在3kt/a以下,有几个号称50kt/a以上的企业却是装

备水平和技术水平非常落后的乡镇企业,挤压机数量多,吨位小,绝

大部分为800t及以下规格的挤压机,挤压机结构和控制水平都比

较落后,挤压机单机能力低,一般为挤压机吨位的1.0~2.5倍,采

用单根低速挤压,挤压速度15~30m/min,生产效率低,模具加工精

度低、寿命短,一般为3~10t/套,缺乏生产大型高精度型材的经验,

氧化生产线大多为规格小、配套不全、手动操作的横吊生产线,喷涂

生产线的自动控制水平也相对较低。

3 我国铝加工技术装备发展趋势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国外的铝加工企业不断地按照资源、技术、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趋向最佳配置,按照获得最大利润的原则进行结构调整、兼并组合,结果是更加国际化、集团化、专业化和大型化。工业发达国家的铝加工企业数量在不断减少,规模在不断扩大,专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它们投入巨资,采用大型、高速、自动、精密、节能和环保为特征的先进工艺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赢得了竞争,其产品不仅满足了其国内需要,而且出口世界各地,经济效益显著。上述虽是国外情况,也是我国铝加工业的发展方向,工艺装备就是要适应这种趋势。

3.1 熔铸技术装备展望

我国铝熔铸技术装备近几年有很大的进步,在改善铝及其合金材的产品质量、提高成材率和劳动

2

1

—有色设备—200016

生产率等方面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与国外比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1)熔化率低(见表4)

表4 国内外燃气炉熔化率比较

国 家中国美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

熔化率,t/h0.8~4.2 5.6~12.6516~173~3.5

(2)热效率低(见表5)

表5 国内外熔化炉的热产率比较

国 家中国美国意大利瑞士日本

热效率,%20~4550~70725053.5~72

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的炉熔量偏小,个别为35t,一般都在10t以下。国外的熔化炉为30~50t,个别的为75t。我国的炉子大部分没有采用余热回收系统。国外为了提高燃料利用率,普遍采用热回收系统,如热交换器和蓄热式热交换器。

发展趋势,今后我们要设计制造出新型竖式炉、圆型顶装料炉、自动倾斜静止炉、废热回收和强力高速喷嘴等新技术、新装备,以及与之对应的铸造机。消化吸收引进的熔体净化装置,设计制造出有自己特色的、有自己知识产权的熔体净化装置。

3.2 热轧技术装备展望

就热轧而言,当今世界上高效设备一般为一台或二台可逆热轧开坯机加3~6机架热连轧机组成的热轧生产线。热轧速度为5~8m/s最大锭重达30t,最大卷径2400mm。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大型四辊可逆式热粗轧机38台,其中美国约18台,日本9台;热连轧生产线18条,其中美国8条,日本4条。热轧机的控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采用了计算机控制,带有CVC辊、DSR辊和VC 辊等系统,热轧卷厚度公差小于0.75%。最宽的热轧机当属美国铝业公司达文波特厂的5590mm轧机,可轧厚200mm,宽5334mm,锭重22吨的特大板材。机架最多的是美国铝业公司的6机架连轧1524mm生产线。

我国发展趋势,我们国家一条热连轧生产线也没有。因此,我们需要的制罐料、高级PS版基、铝箔坯料等大都由进口解决,每年的进口量约20万t。鉴于上述情况,国家经贸委决定在“十五”期间对西南铝加工厂热精轧生产线进行改造,由现在的二机架,改造为一加四成为五机架热连轧生产线,投资约15亿元。

该系统改造的原则是以国内为主,国内外合作设计制造。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准备,机械本体的设计制造问题不大,因为我们有2800mm热轧机的设计制造经验。关键是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和先进技术的采用,如CVC辊、DSR辊和VC辊等系统在热轧机上的应用。我们要充分借鉴工业发达国家的技术成果和经验,洋为中用。使这条生产线改造成为先进水平的生产线。

还有由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自行开发的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辊宽为1600mm~1800mm四辊双卷取热轧机组已完成全套设计图纸。常熟铝箔厂等加工企业正谈购买这台热轧机组,不久的将来可能进行制造。

3.3 冷轧箔轧技术装备展望

冷轧正在朝着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和连续化方向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四辊或六辊大型(≥1400mm)单机架冷轧机260台左右,六机架冷连轧生产线一条,五机架冷连轧生产线六条,三机架冷连轧五条,二机架冷连轧七条。最宽的冷轧机为3500mm,冷轧最高速度2400m/min,最大卷重27t。现代化冷轧机装有液压压下、液压弯辊、轧辊分段冷却、X射线测厚、激光测速、EPL对中、CVC 辊、快速换辊(3.3min)、全油润滑和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等控制手段,产品厚度和板型实现闭环自动控制(A GC和AFC)。

铝箔轧机一般采用单机架不可逆生产方式,控制手段和控制技术基本和冷轧机相同。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铝箔轧机正向着提高轧制速度、增加轧机宽度方向发展。我国发展趋势,全国有铝板带冷轧机设计制造能力的主要单位是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陕西压延设备制造厂、第一重机厂、涿神制造公司等。全国该类轧机约有25台(见表6),其中由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设计总承包制造(部分机械外协或委托制造)的轧机为20台。当前国产比较好的铝板带轧机是装在深圳华益铝厂、上海格兰吉斯、常熟铝箔厂、中原铝厂等单位的1450mm轧机,该轧机的主要性能参数(见表7)已达到国际上同类轧机中上等水平。

今后我国重点开发的铝板带轧机类型为1600mm、1850mm轧机,或更宽一些的轧机及相应的液压压下、液压弯辊、轧辊分段冷却、X射线测厚、EPL对中、CVC辊、DSR、TV辊、快速换辊、全油润滑和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的等控制系统,产品厚度和板型实现闭环自动控制(A GC和AFC)。该轧机的

3

1

有色设备—200016

精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表6 全国铝板带冷轧机分布表

用户厂名轧机规格设计及总承包洛阳铜加工厂Φ360/1000×1400洛阳有色院

宁波双园铝制品厂Φ360/800×1400B洛阳有色院

徐州铝厂Φ360/800×1400C洛阳有色院

华东铝加工厂Φ360/800×1400D洛阳有色院

山东平阴铝厂Φ360/800×1400E洛阳有色院

深圳华益铝厂Φ360/800×1400F洛阳有色院

上海格兰吉斯Φ360/800×1400G洛阳有色院

常熟铝箔厂Φ360/860×1450洛阳有色院

中原铝厂Φ360/860×1450洛阳有色院

青岛通用铝业公司Φ360/860×1450洛阳有色院

烟台富海集团Φ360/960×1450洛阳有色院

常熟铝箔厂Φ320/780×1300洛阳有色院

铁岭有色金属加工厂Φ320/780×1200洛阳有色院

太原铝厂Φ320/780×1200洛阳有色院

丹江口铝厂Φ320/780×1200洛阳有色院

广西大化铝材厂Φ320/780×1200洛阳有色院

解州铝厂Φ260/630×800洛阳有色院

上海华源铝业公司Φ260/630×800洛阳有色院

南通电子铝箔厂Φ260/630×800洛阳有色院

解州铝厂Φ260/630×800洛阳有色院

天津铝制品厂Φ360/800×1400涿神公司

河北马头铝厂Φ380/960×1400涿神公司

云南铝厂Φ360/800×1400涿神公司

大兴铝制品厂Φ360/1000×1400第一重型机械厂西南铝加工厂Φ360/1000×1400第一重型机械厂新疆众和股份公司Φ260/630×800西安重机所

表7 1450mm冷轧机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轧制材料纯铝及软铝合金

来料厚度范围,mm5-8

来料宽度范围,mm700-1300

来料卷内径范围,mmΦ510

来料卷外径范围,mmΦ1700

来料最大卷重,kg7000

来料带坯的要求纵向厚差2±2%横向厚差2±1.5%板形公差2±80I

成品厚度范围,mm0.05-3.0以上

成品宽度范围,mm700-1300(不切边)

640-1250(切边)成品卷最大外径,mmΦ1700

成品卷最小外径,mmΦ800

成品卷最大卷重,kg7000(不切边)

6800(切边)

单位卷重,kg Max5.38

套筒规格,mmΦ505/Φ565×1500mm 轧制速度,m/s4/10.5

额定静输出力矩,kN?m61

主传动电机功率,kW2X738

保证值,mm 厚差0.05±0.003

0.1±0.003

1.0±0.02

3.0±0.03

板形:厚度0.1±0.003时

±40I(无板形控制时)

卷材塔形:不超过3mm/m

错层:不超过1(自动对中投系统投入)

我国目前自行开发最宽的箔轧机为1350mm,与世界差距比较大。今后我们开发的重点应是

1700mm、1850mm铝箔轧机。铝箔轧机一般采用单机架不可逆生产方式,控制手段和控制技术基本和冷轧相同。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铝箔轧机正向着提高轧制速度、增加轧机宽度的方向发展。铝箔的厚度越来越薄了(0.005mm),因此,对轧机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3.4 挤压、表面处理技术装备展望

我国现在使用的挤压机、表面处理设备或生产线70%以上是进口的。这些设备的生产能力足够“十五”期间用的。今后需要的主要是一些大吨位挤压机(如太原重机厂为辽源铝材厂生产的7500t挤压机),或在挤压机本体结构上采用反向挤压、多位换模、固定挤压垫、预应力整体机架等新技术的一些新型挤压机。

表面处理,如立吊阳极氧化着色、静电喷涂、电泳涂漆、氟炭涂层等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其颜色的种类、耐光性、耐腐性、美观性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今后是如何在这个基础上再提高,或使整个机列生产线上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控制、自动化操作;环境保护设施进一步完善提高等装置搞一些研究或创新设计。

3.5 相关辅助设备

铝加工的相关辅助设备很多,如:铸锭的铣面机、板带材的横剪机组、纵剪机组、辊式矫直机、张力拉弯矫直机、箔材的厚箔剪、分卷机、管棒型的拉伸机、轧管机、矫直机等专用设备。每一个都含有高科技内容,开发起来都比较难。过去十几年我国用的有自己开发的,也有引进的,总的来看自己开发的水平低一点,引进的水平高一些。今后相关辅机设备的开发是大有作为的,每一部分开发好了,都能吸引大批客户,取得较好的效益,关键是开发出来的设备质量要好,要经济适用,要能生产出好的合格产品。举一成功的范例,洛阳有色加工设计研究院新近开发1450mm铝带箔拉弯矫直机组在常熟铝箔厂试产成功,该机组不仅整机装机水平及控制精度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在产品厚度范围(最薄厚度0. 1mm)方面取得了大的突破。目前,国内多家铝加工厂在寻求报价并进行技术洽谈。

从上面分析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铝加工装备现状与国外同类企业差距较大,我国铝加工装备自行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国际铝加工业装备的一些跨国公司相比差距较大,经营管理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产品质量、品种、成本等无法与国际市场

4

1

—有色设备—200016

竞争。在加入WTO后,我国铝加工技术装备进口量将有继续扩大的可能,面对上述形势,迫使我们加速开发、创新、研制铝加工业用的一些专用设备,否则将面临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企业难以生存的困境。

总的来讲,我国铝加工装备存在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在国内外市场融通的今天,粗放型经营的问题开始暴露。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铝加工工业用的各种装备,将面临着来自世界各方面更趋激烈的冲击。为此“十五”期自世界各方面更趋激间我国铝加工工业装备技术开发、创新、研制自世的指导思想是:

应该在国家总的方针指导下,站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全球化的高度,审视我国铝加业装备的现状和拟定发展战略,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快高档次、短缺品种及相关装备的研制、开发,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强技术开发、创新、研制,促进产业和产品升级,努力实现我国铝加工工业技术装备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铝加工工业的发展和需求预测,在“十五”期间要针对能真正生产出高精度、高质量和短缺品种铝材需要的各种装备进行研制、开发。重点开发、研制的装备主要有宽1600mm、1850mm或更宽的高精度铝板带、铝箔轧机及相关辅机;挤压吨位为5000t 以上的大型挤压机及相关辅机;以及一些特殊用途的铝加工装备。

国家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采用国产装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999年12月8日发文,财税字[1999]290号文规定,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以从企业新增所得税中抵免。因此,在“十五”期间铝加工企业技术改造用的装备主要立足于国内。这项政策为装备的开发、研制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不失时机的利用这种机遇。

为了促进我国铝加工工业用装备的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让我们全业同仁携手共进,在新世纪曙光的照耀下,抓住机遇,努力拼博,使我们的装备行业在改革中不断地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地壮大,稳定地立足于中国,逐步走向世界。

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交由中央管理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中央所属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有十家勘察设计单位交由中央管理,做为有色勘察设计行业排头兵的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列入其中。

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建于1953年2月,是有色行业历史最长、最有影响的设计院。近50年来,共完成国内外各类工程设计、咨询项目1500多项,取得科技成果900多项,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和合理布局中,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由该院设计并建成投产的重有色、黄金、稀有稀土、半导体材料等方面的工矿企业,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骨干。

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早在1979年就以企业化管理试点单位之一进入市场,从此断了“皇粮”,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经营和发展战略上,放宽眼界,不断增创新的优势,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除保持在本行业的优势地位外,还广泛涉足电子、化工、轻工、食品、民用建筑、市政、旅游、环境工程等众多领域,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使该院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近些年,在认真分析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建立设计咨询、科技产业、院区开发“三大支柱”,同时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发展之路,从单一的设计咨询事业单位发展成为一个集工程设计、技术咨询、科学研究、工程承包、工程监理及设备开发、制造、销售为一体并涉足房地产开发的科技型企业。

交由中央管理后,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将在中央企业工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深化内部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将继续与国内外同行密切合作,增进交流,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

5

1

有色设备—200016

ABSTRACT &KEYWOR DS

Progresses in Concentration E quipment at H ome and Abroad

WU Jian 2min (1)…………………………………………Abstract :Here are reported in detail the present case and future tendency of Magnetic dressing ,flotation ,and gravity concentra 2tion at home and Abroad.

K eyw ords :Magnetic dressing equipment :Flotation equipment ;Gravity concentration equipment China ’s T ech Progresses and H ereafter Direction to Develop Large 2capacity E lectrolytic C ells of Pre R oasted Aluminium

LV Ding 2xiong ,G AN Y i 2ren ,MAO Ji 2hong (6)…………Abstract :The author has reviewed the three stages in developing large 2capacity electrolytic cells for preroasted aluminium in Chi 2na.The first is to do theoretic research on aluminium elec 2trolytic cells and related tech ,the second is to com plete industri 2al test of large scale preroasters ,and the third is to apply the se 2rialized ones in production.He has also pointed out the way to catch up with the world progressive level in the area and the di 2rection to make great efforts in the future.

K eyw ords :Large 2capacity preroasted aluminium electrolytic cell ;Physico 2mathematical model ;Industrial test ;Industrial a pplica 2tion

Present Situ ation and Development T endency of Aluminium Working Outf it in China YU Min 2gao (10)…………………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outfit including meltingcast 2ing installations ,hot pressing machines ,casting 2pressing ma 2chines ,And extrusion press in China ’s aluminium working en 2terprises ,and Based on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omestic equip 2ment level and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the writer predicts the tendency of such equipment development.

K eyw ords :Melting 2casting equipment ;Hot pressing machine ;Cold pressing Machine ;Foil press ;Extrusion pressing and sur 2face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Improvement of Equipment for Acid Making by Fume and N ew 2type High 2effective Installations to Make Acid XU Zhi 2qiang (16)

………………

………………………………………Abstract :In last years ,in China was done much of works to im 2prove features and materials of acid 2making devices ,as well as developed and imported many new 2type and higheffective in 2stallations to make acid.This is the way to develop our acid 2making tech and equipment.

K eyw ords :Equipment for acid making by fume ;Feature im 2provement ;New 2type high 2effective installation

Open up a New Way Suitable for Enterprise Own Development and Lts Equipment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Systematic Analy 2sis Theory GUO Shun 2xi (19)…………………………………Abstract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way for China Changcheng Aluminium Corporation to manage equipment.After 1998,the corporation improved its way for equipment manage 2ment three times ,which was the solid basis to increase the alu 2mina output by 200thousand ton a year.

K eyw ords :Systematic analysis theory ;Enterprise benefits

Open and Clo se Device s for a 300t Rotary Copper Refining Fur 2

nace Cup L IU Jia 2ji (22)……………………………………Abstract :In the article is introduced various ways to open and close the furnace cup and made a detail exposition of the princi 2ples to open and close it by a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and calcu 2lation of the main Parameters.

K eyw ords :Opening and closing of furnace cup ;Hydraulic con 2trol ;Parameters

De ssign of a 10m 3Bootom 2side Discharging Lorry ZHAN G Zhi 2min (25)…………

……………………………………Abstrac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to design the 10m 3bottom 2side discharging lorry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occurring in its operation ,and gives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features.

K eyw ords :Material property;C able ;T runnion liner ;H ead buffer ;C arriage buffer

De 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Two 2stage H igh 2Pre ssure Can 2tilevel Slurry Pump L IU Qing 2ke ,G AO Huei 2min (27)……An Analysis of Flitting Wheel ’s Axle Break and Helical Bevel ’s Run -out of Dust Discharger for Lime Furnace L IU Xian 2qing ,SUN Fa 2de ,CAO Y an 2li (30)……………

…………Abstract :Here is analyzed mainly the things accounting for the flitting wheel ’s axle break and helical bevel ’s run 2out of the dust discharger for lime furnace ,and pressented some ways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And one of the ways is to thicken the axle ’s neck and fit rollers around the turning pan in order to center the later.Such a Practice has been successfully proved and pledged to complege production.

K eyw ords :Lime furnace ;Break of flitting wheel ’s axle ;Helical bevel ’s run 2out ;Thickening of axle neck

An Analysis of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Reconstructed and Ex 2tended Mining Equipment Repair Center in Dexing Copper Mine ZHAN G Li 2ping (33)…………………………………Abstract :Based on the practical conditions of Dexing copper mine ,the article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train of thinking to reconstruct and exted the mining equipment repair center and the tech 2econ benefits as well as other related effects.

K eyw ords :Mining equipment ;Repair center ;Benefit analysis Improvement on E 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and Equipment of A 2luminum Foil Annealing Furnace s ZHAO Chun 2long (35)……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improvement on the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and equipment of the aluminum foil annealing furnaces ,which has improved the performance of annealing fur 2naces and increased the qualified product ratio as well as reduced the production cost.

K eyw ord :Aluminum foil ;Annealing furnace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Improvement

Practice of Capital Repair of German H igh 2temperature Car 2bonizer for Molybdenum Wire L IU Xin 2hui (37)……………Delve into Fault Diagno sis of Equipment L I Wei (39)………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State Observation Method in Our Plant L IU Xian 2dong (41)……………………Inquire on Computer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J IAN G Yu (42)

……………………………………………

物流技术与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物流技术与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物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的身影已经无处不在,已然成为“第三利润源泉”。当今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物流,而物流技术与装备又是决定物流发展的关键。 本论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物流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强调现代物流技术及装备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文章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说明了当今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现状;第三、列举了物流技术与装备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对策;第四、对物流技术与装备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信息技术在物流技术中处于核心地位,使物流业得以迅速发展,本论文重点对物流信息技术进行阐述。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经济的发展触使各产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物流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口号的提出,物流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人们对于物流的需求将是多种多样的,各物流企业也需要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才能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物流企业专业化的发展则需要以物流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各种技术和装备的全面支持。物流企业能提供的新技术和装备越多,顾客在寻求物流服务时获得满足感就越强烈。所以物流业的发展使得各种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成为可能。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对物流技术和装备产生了巨大需求,促进了物流技术和装备的快速发展。物流技术和装备的发

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物流的快速发展,双方相辅相成,从技术到装备,从软件到硬件,从产品到市场。 1.2研究意义 当今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持,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必将得到进一步体现。物流也的发展对物流技术和装备提出新的要求,没有一流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硬件装备的支持物流业发展艰难。所以物流技术和物流装备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物流的发展状况,从而也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要实现物流技术与装备对物流业的支撑作用就必须了解物流技术和装备的现状和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加以解决,促使其向着我们希望的趋势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物流技术和装备发现现状的综述,发现当今物流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当今物流技术和装备的不足之处,并对此提出解决方案。通过物流技术和装备的发展现状来预测其将来的发展趋势。以便我们对物流技术与装备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使其更好的为物流业的发展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和谐服务。 2物流技术与技术发展现状 2.1物流技术发展现状 物流技术(Logistics technology)是指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物流技术概括为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物资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站场设施及服务于物流的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等方面的技术。物流软技术是指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价值工程技术、配送技术等。时至今

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公司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物业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经历了20多年,已逐步走入千家万户。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原有开发商的附属单位到现在的自主营利、自负盈亏,已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其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日益明显,这期间物业管理企业走过了一段相当艰难的路程。 1994年8月8日,宁波市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新街物业管理公司成立,并开始对新街小区实施了物业管理。15年后,物业管理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主体也在快速增加,根据有关部门相关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仅宁波市就有经营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225家,从业人员3.4万余人,管理物业项目(住宅小区、大楼、别墅区)1513个,管理面积9829万平方米,享受物业管理服务住户近60万户,中心城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8%。可以说,物业行业为宁波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速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绿城物管公司为占领长三角地区市场空间,在05年组建并成立了宁波分公司,经过近四年的运作和发展,风雨之后终见彩虹,但是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我们不容乐观,我们只有在不断进步当中,总结经验、找准差距,应运对策,公司才能得以健康发展,才能立于同行业不败之地。以下是我进入公司两年,通过在三个园区一个部门的工作实践中,结合目前物管行业的发展现状, 对我们宁波公司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如下分析: 一、回顾公司的昨天:起步较晚,发展迅速。

宁波物管市场现有经营资质的物业公司225家中,我们绿城宁波分公司也属其中一家,公司成立于2005年,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当年第一个外接楼盘慈溪清水湾开始,07年又相继接管了新时代小区、聚金家园小区,08—09年外接楼盘紫郡花园、江南一品到内接楼盘桂花园、绿园、皇冠花园等,短短四年公司已经管理13个项目,面积达300万方(包括已签未交付),目前宁波分公司员工已有400多人,发展速度之快足以见证物业管理的发展空间之大。 二、俯视公司的现状: 宁波公司发展过快,人才出现紧缺;员工主动服务意识缺少、淡薄,员工的培训力度还需加强;与同行相比培训力度尚有差距;其次,基层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显现出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过快、物业专业人才紧缺: 公司要发展,就要不断地向外拓展,不断拓展的同时,人才应该跟上公司的发展需求,然而宁波分公司过快的发展速度,出现物业管理人才的紧缺,熟、懂工程强、弱电,公司内部管理、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硬件管理等专业的物业管理人才更是稀少,如何提升内部优秀员工及引进同行业中的物业精英,成为了当前公司应该面对的重头问题。 (二)、服务意识淡薄,团队凝聚力尚佳,员工的培训力度需进一步加强,整体现状与高端物业相比仍有差距: 1、员工主动服务意识淡薄: 目前园区除接管较早的新时代、聚金家园、慈溪清水湾和紫郡花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院 【摘要】在我国,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主流的无线网络业务。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方便性和全面性,大量行业和企业有了快速发展。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继续影响这些行业和企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全球性战略竞争与布局围绕移动互联网全面展开。其中,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格局尚在形成之中,其发展趋势将对未来的互联网产业、移动通信产业乃至电信业和整个信息产业的影响巨大化。本文对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深入思考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移动换联网、现状、发展趋势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极为迅速的程度,在此基础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先锋。由于移动互联网比基于PC端的“传统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更受人们的青睐,同样也引起了市场和企业的注意。大量行业龙头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扩张,而一些原本发展乏力的行业焕发了生机。 一、移动互联网 广义上说,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利用移动协议和设备将手持终端接人互联网的联结方式。从技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基于IP宽带技术并能够提供数据和多媒体开

放式业务的电信网络。从终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由网络、终端和应用共同构成,即用户借助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利用移动网络,借助各类应用实现信息查询和数据的传递。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便携。移动互联网终端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等随身设备,这些设备在“智能化”以前本就是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因此这些智能设备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增加用户使用中的不便,便携性能依然优越。便捷。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不同,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互联网相连,只要有移动网络,就能联网,不再依赖于接线插口或其他端口,因此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即时。移动互联网使人们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处理一些简单事物,例如收发简单的邮件或接受工作指令,如果用户愿意的话,可以24小时都联网接收和处理信息,不会再有重要信息被错过。强制。移动互联网的“强制性”是一种相对的特点,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使人们习惯于不断查看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每一条信息都有声音或其他提示,这使用户不得不及时处理这些信息。这也体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软性强制性。封闭。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移动互联网由于基于移动通信信号,因此可以说与用户的手机号码“绑定”了,而无论用户是否用手机号码在各大网站注册,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监控范围更广泛,而人们的视角也相对更加封闭。 三、移动互联网的现状 PC端流量增长出现瓶颈,移动端流量上升。从总体来看,现在整个PC互联网的用户和流量方面的增长已经出现瓶颈。虽然CNNIC的报告当中,PC互联网或者整体互联网的用户规模仍存在放缓式的增长,网民每年增长500。万左右。但根据监测,在PC互联网上用户产生的流量已经开始有下滑的趋势;许多基于PC的网络服务电子邮箱、网页搜索、社区、独立SNS、博客等,其日均覆盖用户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过去半年时间里,PC客户端的日均覆盖人数下降了7.9%,PC网页端的日均覆盖人数下降15.4%。而在移动APP和移动网页上,这一数字分别增长了46%和41.6%,其中以即时通讯、移动网络购物、应用商店的日均覆盖人数增长尤为迅速。使用APP和用官方浏览器去查看移动网页的用户都有快速的增长,在过去8个月当中,增长率超过了40%。据艾瑞的统计数据,用户使用APP和他们浏览网页的总时间的比例发生了非常惊人的变化。这说明目前大家在PC领域浏览网页的时间仅仅是移动互联网APP使用总时间的2倍左右,而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还会继续加快。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但是用户在移动智能终端花费的时间已经出现了非常快速的增长。 PC主要服务流量下降,移动端各项服务流量上升。目前很多基于PC的网络服务时长开始出现一些下降,如电子邮箱、网页搜索、社区、独立SNS,以及博客等的数据都在迅速下滑,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博客。博客服务早已过了它的辉煌时期,现在还在使用博客的用户已经不多了,用户都转移到了其他的社交服务。同时,PC端的其他社交服务,比如独立SNS、社区等,也都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相对来说,PC端服务下降幅度最小的是网页搜索,可见搜索仍然是PC端最重要的入口之一。相比PC端的流量全线下降,移动端各项服务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其中增速最高的是网络购物。这几年,淘宝“双11”活动对于移动购物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很有力地培养了用户在移动端的购物习惯。因此,移动网购应用的覆盖人数出现了突下漏讲的增长。 此外,移动端的即时通讯服务几年来却涨幅颇大,即时通讯服务是移动端最为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服务类型之一,这个类别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微信的带动。微信已经成为移动端的杀手级应用,其增长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移动端即时通讯服务也借了微信的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我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更加适应了市场经济的模式。但是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起点低,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阻碍企业的前进。此时企业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我国的企业管理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本文通过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1 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陈旧 我国的很多企业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契机成立和发展起来的。他们大部分是白手起家,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有规范制度的现代企业。他们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事事亲力亲为,当作坊成为企业之后,他们依旧习惯于所谓的家长制管理,习惯让自己的家人亲戚成为这个企业的管理层。于是我们经常看的一种现象就是,财务、人事、销售、宣传等部门的负责人都是自己家人。当企业做一个决定的时候,往往不是从企业的宏观利益来考虑,而是从每个人的私利来盘算。这就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优秀人才在企业的发展。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企业的人才流失,从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1.2 企业管理规划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但很多制度都是浮于表面,各个企业互相抄袭,缺少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制度,毫无创新能力。国内很多企业不会主动做长远规划,对企业的未来和产品做出长远的研判。大部分企业只会被动做出应对,而这种应对往往是滞后的。 1.3 企业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性管理人才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创业团队,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专业的高水平人才,但企业缺乏专业性高水平管理人才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这样的情况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有些企业的薪酬体系有问题,很多的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待遇和付出、知识储备不成正比。他们的价值也无法体现,二是国内的很多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成熟,甚至没有。很多企业都是临时抱佛脚,或去挖其它公司的技术人才,这样人才的流动性较大,对企业的归属感不足。不过很多企业管理层已经有了这种意识,开始注重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储备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进入21世纪,中国要实现对WTO缔约国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承诺,物流服务作为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服务门类,肯定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当今出现一种智能运输系统,即是物流系统的一种,也是我国未来大力研究的方向。它是指采用信息处理、通信、控制、电子等先进技术,使人、车、路更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生产率的综合系统。我国是从70年代开始注意电子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的,相应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情报信息、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迄今为止以取得了以道路桥梁自动化检测、道路桥梁数据库、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与气象数据采

集自动化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尽管如此,由于研究的分散以及研究水平所限,形成多数研究项目是针对交通运输的某一局部问题而进得的,缺乏一个综全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恰恰是覆盖这些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原来这些互不相干的项目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1.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内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 5%,占GDP的比重为6. 6%。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 2.物流专业化水平与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十五”期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6年的18. 3%;2007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 0%,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物流

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前言 (一) 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内涵 1. 制造业内涵及构成 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的工业部门的总称。普遍认为,制造业是由装备制造业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构成。 制造业包括食品、饮料、烟草、服装、纺织、木材、造纸等制造业;石油、化学、医药、橡胶、非金属矿、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加工业以及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等29类行业。 2.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 这概念在我国正式出现是见诸于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日报》,1998年12月10日,第1版)。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技术装备的工业总称。—“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它覆盖了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中生产投资类产品的全部企业。分七大类。金属制品业主要包括:切削工具、模具、集装箱、焊条等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锅炉、内燃机、金属切削机床、泵、风机、压缩机、冷冻设备、阀门、轴承、液压件、铸锻件等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冶金、矿山设备、石化设备、轻纺设备、农林牧渔、水利机械、环保机械等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铁路运输设备、汽车、船舶、飞机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主要包括:电动机、发电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电线电缆、蓄电池制造业。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通信设备、雷达、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仪表、电工仪表、光学仪器、气象仪器、复印机及胶印机、量具量仪制造业。 (二) 装备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经济的脊梁。 ——财政收入的大户。 ——经济增长的动力。 ——实现就业的市场。 ——高新技术的载体。 ——产业升级的手段。 ——外贸出口的主力。 ——国家安全的保障。 一、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浅析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网络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习中心:重庆奥鹏学习中心[16]VIP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工商管理 年级: 2013年春季 学号: 131511318910 学生:李玥 指导教师:梁宏伟 完成日期: 2014年11月25日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加速,市场竞争的深化,企业管理环境的复杂结构日益展开,企业管理问题的重要性已日益突出,人们对企业管理问题的认识日益深化,对传统企业管理方法、手段进行思考,对传统企业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特征差异和行为特征差异的比较分析,逐步建立起较为合理、较为系统的现代企业管理观念。以人为本,以竞争为核心,同时树立适时而变的战略管理思想,形成自己的管理方法、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市场经济现代企业管理管理模式管理思想

目录 内容摘要................................................................ I 引言.. (1) 1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2) 1.1 管理理念不科学、规范程度不够 (2) 1.2 管理战略缺乏创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企业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忽视人力资源管理 (2) 1.5 企业文化不贴合实际 (2) 2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3) 2.1 知识管理的挑战 (3) 2.2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网络经济的挑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4) 3.1 战略化趋势 (4) 3.2 信息化趋势 (4) 3.3 人性化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弹性化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全球国际化经营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寻机化管理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职业化领导管理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 (5) 参考文献 (6)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引言: 机器能否象人类一样能具有学习能力呢?1959年美国的塞缪尔(Samuel)设计了一个下棋程序,这个程序具有学习能力,它可以在不断的对奕中改善自己的棋艺。4年后,这个程序战胜了设计者本人。又过了3年,这个程序战胜了美国一个保持8年之久的常胜不败的冠军。这个程序向人们展示了机器学习的能力,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与哲学问题。 机器学习的研究是根据生理学、认知科学等对人类学习机理的了解,建立人类学习过程的计算模型或认识模型,发展各种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研究通用的学习算法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建立面向任务的具有特定应用的学习系统。这些研究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机器学习是关于理解与研究学习的内在机制、建立能够通过学习自动提高自身水平的计算机程序的理论方法的学科。近年来机器学习理论在诸多应用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及热点之一。 机器学习是继专家系统之后人工智能应用的又一重要研究领域,也是人工智能和神经计算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没有什么学习能力,至多也只有非常有限的学习能力,因而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提出的新要求。对机器学习的讨论和机器学习研究的进展,必将促使人工智能和整个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一.机器学习的发展史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研究较为年轻的分支,它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时期。 第一阶段是在50年代中叶到60年代中叶,属于热烈时期。…> 第二阶段是在60年代中叶至70年代中叶,被称为机器学习的冷静时期。 第三阶段是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称为复兴时期。 机器学习的最新阶段始于1986年。 机器学习进入新阶段的重要表现在下列诸方面: (1) 机器学习已成为新的边缘学科并在高校形成一门课程。它综合应用心理学、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以及数学、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形成机器学习理论基础。 (2) 结合各种学习方法,取长补短的多种形式的集成学习系统研究正在兴起。特别是连接学习符号学习的耦合可以更好地解决连续性信号处理中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与求精问题而受到重视。 (3)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各种基础问题的统一性观点正在形成。例如学习与问题求解结合进行、知识表达便于学习的观点产生了通用智能系统SOAR的组块学习。类比学习与问题求解结合的基于案例方法已成为经验学习的重要方向。 (4) 各种学习方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一部分已形成商品。归纳学习的知识获取工具已在诊断分类型专家系统中广泛使用。连接学习在声图文识别中占优势。分析学习已用于设计综合型专家系统。遗传算法与强化学习在工程控制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与符号系统耦合的神经网络连接学习将在企业的智能管理与智能机器人运动规划中发挥作用。 (5) 与机器学习有关的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国际上除每年一次的机器学习研讨会外,还有计算机学习理论会议以及遗传算法会议。 二.机器学习分类 1、基于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过程中系统所采用的推理策略。一个学习系统总是由学习和环境两部分组成。由环境(如书本或教师)提供信息,学习部分则实现信息转换,用能够理解的形

计算机网络发展现状和方向

计算机网络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近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20年前,在我国很少有人接触过网络。现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Internet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被应用于工商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服务业等都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从学校远程教育到政府日常办公乃至现在的电子社区,很多方面都离不开网络技术。可以不夸张地说,网络在当今世界无处不在。 199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全球计算机技术博览会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在演说中,“网络才是计算机”的精辟论点充分体现出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基础地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之一。 网络的发展也是一个经济上的冲击。数据网络使个人化的远程通信成为可能,并改变了商业通信的模式。一个完整的用于发展网络技术、网络产品和网络服务的新兴工业已经形成,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性和重要性已经导致在不同岗位上对具有更多网络知识的人才的大量需求。企业需要雇员规划、获取、安装、操作、管理那些构成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的软硬件系统。另外,计算机编程已不再局限于个人计算机,而要求程序员设计并实现能与其他计算机上的程序通信的应用软件。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阶段划分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SAGE)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在SAGE系统中把远程距离的雷达和其他测控设备的信息经由线路汇集至一台IBM计算机上进行集中处理与控制。世界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第一个远程计算机网络是在1969年,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组织研制成功的。该网络称为ARPANET,它就是现在Internet的前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网。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发展始于冷战时期,在60年代末期由于美苏之间的全球争霸,为了预防核战争对本国通信系统的影响,美国开始研究如何防止核打击。这也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理念——在遭受一次核打击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并保持通信不被中断。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陆军网络APRANET——先进网络基础结构,这个网络与传统的通信网有很大的差别。传统通信网的发展经过了磁石、步进、纵横最后发展到程控,直到现在的ISDN、BSDN、ATM等等移步转移模式这样一个宽带网络的发展趋势,再下一步可能就是NTN这种互联网络结构。 首先,互联网是没有中心的,互联网的结构是无中心的结构,这也是为了当初一个最基本的目的,没有任何一个打击能够把它的中心控制部门摧毁,它的每一个结点、每一个连接点在遭受打击之后都能够与其他结点迅速恢复并进行通信。 第二,互联网的寻址方式是全球寻址,也就说它的地址资源是在全球进行统一的配制的。现在大家所使用的互联网是IPV4的网络,这个网络现有的地址总数大概在40多亿个。互联网是由美国开发演进而产生出来的,所以网上地址资源、地址资源的分配实际上也是由所美国所控制的。现在美国所拥有的IP地址总数有20多亿,近30亿个,占全球的74%左右。中国现在拥有非常少的地址资源,也就5000万左右,只占1%多一点。 互联网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是军方的一个系统,然后演进并逐步扩大它的应用。开始是四家大学进行互联,然后扩展到13个点,形成了10个美国国内辅根服务器放置地点。在此之后互联网尽管应用于教育和科研部门,但它的快捷性和便利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部门包括许多政府部门应用起来。在商业部门开始参与之后,互联网商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联邦调查局曾在1984年进行过一次调查,要求美国所有参与互联网的研究机构和当时与互联网互联的机构就以下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美国把互联网推向全世界,它对美国的安全、发展会有什么影响,会有哪些不利方面,大家的建议是什么。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筹备前后我们也曾与美国互联网的机构和美国一些研究互联网TCP/IP协议的专家进行沟通,他们也谈到这件事,很多人提出了建议,其中就包括互联网建立之后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如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象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这些事情在当时都有预见。在综合平衡各种意见之后,美国政府决定还是把互联网商业化,推向全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思维和贡献,美国对互联网在全球的应用、对网络为全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美国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把它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意志力植入到了互联网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最基础的寻址方式,因为互联网的地址资源关系到整个互联网的发展空间。现在,地址资源由ICANN这个组织进行全球分配,ICANN是全球域名和数字资源分配的机构,这个机构是美国专门成立的,它的前身是IANA,是专门成立起来用于全球互联网资源分配的。美国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把互联网控制起来。那它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呢,这是美国和别的国家思维不一样的地方,它提出互联网是无国界、无管理、无法律、无政府的,是民间产生的一个网络。ICANN是一个民间组织,民间组织的特点是尽管有政府部门的参与,但政府只被当作是一个政府咨询委员会,不起决定作用,由ICANN理事会的19名成员决定全球网络地址资源分配政策。通过这一点,它就可以把全球地址资源的政策掌握在自己手里。ICANN与美国商务部签订协议,由美国商务部授权它进行互联网地址的分配,ICANN在互联网管理方面制定的任何政策都必须经过美国商务部的同意。通过这一点就可以避免其它政府通过联合国或其它政府间组织去呼吁在互联网上各国应该平等的这类倡议,同时又把全球的地址资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对于这一点我们和世界各国都很清楚。所以从98年、99年开始在接入互联网、应用互联网之后,全球普遍要求对当时的IANA进行改革。原来ICANN的所有理事全部由美国人担任,现在则由五大洲的网民投票推举理事,中国科学院的钱华林研究员在去年6月23日经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小的是美的,大的是强的,两者差不多上不可缺少的。一个国家是否富强,人民是否富裕,生活是否丰富多彩,源于那个国家中小企业的进展程度。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 1、中小企业差不多情形 截止2006年底,中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360万家(香港、台湾不包括在内),个体工商户口4242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其中95%的中小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制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5%,出口创汇占68、3%,上缴税收占48、2%,占社会销售额58、9%,解决了75%城镇就业机会。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具有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在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66%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74%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中小企业差不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了40%的中间产品和配套服务。2004年近50%的高校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就业。 2、中小企业的作用 一是振兴区域经济,缓解区域经济进展不平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稳固进展的重要力量。 二是中小企业满足了人民多种多样的需求,扩大了内需,增加了购买力,搞活了城乡市场,加快了生产力的进展。 三是中小企业的进展使产权分散化、社会化、普遍化,显现了大量创业者,增加了社会资本,提升了人的素养,开发了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制造性。 四是中小企业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同样是重要的经济基础,是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五是中小企业的进展解决了众多工作岗位,缓解了社会的压力,为社会的稳固做出了奉献。

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 趋势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王炳乾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自动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国内国外的发展历史、状况、应用、并对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现状;应用;发展趋势。 1.机器人的发展史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公开表演。 1738年,法国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机器鸭,它会嘎嘎叫、进食和游泳。 1773年,瑞士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发明了能书写、演奏的玩偶,其体内全是齿轮和发条。它们手执画笔、颜料、墨水瓶,在欧洲很受青睐。 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的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少女形象的玩偶,有200年历史。她可以用风琴演奏。 1893年,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发明家摩尔制造了“蒸汽人”,它靠蒸汽驱动行走。 20世纪以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情况更好,实用机器人问世。 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它是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 1959年第一台可以编程、画坐标的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 现代机器人 有关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计算机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是前提条件。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随后,计算机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1952年,数控机床诞生,随后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同时,各国原子能实验室需要代替人类处理放射性物质的机械。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院 【摘要】在我国,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主流的无线网络业务。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方便性和全面性,大量行业和企业有了快速发展。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继续影响这些行业和企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全球性战略竞争与布局围绕移动互联网全面展开。其中,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格局尚在形成之中,其发展趋势将对未来的互联网产业、移动通信产业乃至电信业和整个信息产业的

影响巨大化。本文对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深入思考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潜力。【关键词】移动换联网、现状、发展趋势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极为迅速的程度,在此基础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先锋。由于移动互联网比基于PC端的“传统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更受人们的青睐,同样也引起了市场和企业的注意。大量行业龙头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扩张,而一些原本发展乏力的行业焕发了生机。一、移动互联网 广义上说,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利用移动协议和设备将手持终端接人互联网的联结方式。从技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基于IP宽带技术并能够提供数据和多媒体开放式业务的电信网络。从终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由网络、终端和应用共同构成,即用户借助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利用移动网络,借助各类应用实现

信息查询和数据的传递。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便携。移动互联网终端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等随身设备,这些设备在“智能化”以前本就是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因此这些智能设备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增加用户使用中的不便,便携性能依然优越。便捷。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不同,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互联网相连,只要有移动网络,就能联网,不再依赖于接线插口或其他端口,因此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即时。移动互联网使人们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处理一些简单事物,例如收发简单的邮件或接受工作指令,如果用户愿意的话,可以24小时都联网接收和处理信息,不会再有重要信息被错过。强制。移动互联网的“强制性”是一种相对的特点,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使人们习惯于不断查看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每一条信息都有声音或其他提示,这使用户不得不及时处理这些信息。这也体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软性强制性。封闭。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民营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后民营企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研究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有到无,克服了先天不足和发展基础薄弱的缺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实践证明,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现有阶段汇集民间资本、促进就业、加快城镇化脚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拉动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力量。 但是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一系列的体制和制度上的阻碍,这是民营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得重要推动力量

2.民营经济产业的分布趋势 业,特别是高附加值农业和采掘业转移的倾向,但还未形成气候。第二产业中的民营经济成分增长速度虽不算低,但比重有所下降。这是由于中国经济从低收入迅速转向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以及民营企业本身发展水平不高决定的。 第三产业中的民营经济发展速度仍然不高,注册资本金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但投资人数和雇工人数所占比重则有所上升。 因此民营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民营经济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不仅立足国内,而且已经走出国门。 民营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融资困难是目前影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失衡。目前我国民营经济过度依赖间接融资。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股票或者债券市场筹集资金。二是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大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主要服务于大企业。地方小银行数量少,存贷业务比例也比较低。三是融资成本过高,当前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无论通过贷款还是民间借贷融资,都要付出过高的成本,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沉重负担。 财税政策有差异,税费负担过重 一是税种过多税率过高,导致企业负担过重。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3%降到25%,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税负,但企业所得税只是企业税费负担的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另一个税负是增值税,企业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02这对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来说,其获取的利润根本抵不了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依然偏高。同时小企业大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范畴,这导致一些小企业的实际税负高于一般纳税外费用支出税人。二是收费名目繁多,比较大,诸如城建费、教育附加费、防洪工程费、绿化费、环保费等,不胜枚举。据调查,有的民营企业每天要对付各种检查、摊派、罚款等事项,实际支出费用很多,而且收费缺乏明晰标准,随意性很大,民营企业的创业积极性受到打击。 政策支持不够,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