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14年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提出制定河南省地方标准《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2015年6月被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入《2015年度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豫质监标发〔2015〕122号),由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二)起草单位

起草单位: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三)主要起草人

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

李琳女硕士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规程统筹设计

冯振群男农艺师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生产环境条件

资料查阅

卢清男农艺师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农业防控技术

资料查阅

翟清云女硕士济源科云绿色农业

发展有限公司

综合查阅整理

实际调查总结

李高飞男硕士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设施内环境调

控资料查阅

李艳楠女硕士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

物理防控技术

资料查阅

张波男农艺师济源市农业局生物防控技术措施设计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为了提高我省葡萄产业标准化水平,为葡萄病虫害防治提供标准技术支撑,促进葡萄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健全河南省绿色葡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体系。

设施葡萄生产集约化程度高,管理精细,种植稠密,肥水充足又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之其抗逆性和补偿功能差,致使病虫害种类繁多、混合发生且集中危害,防治不及时极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绿色葡萄生产顺应了广大民众的强烈诉求,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消费观念和新的饮食文化。绿色防控技术是根据葡萄园生态系的特点,充分利用系统内的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将生态、农业、物理、生物调控以及无公害农药等多种措施进行科学、系统的组装,并加以优化集成,尽可能减少外部物质与能量消耗,达到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目的,把葡萄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使葡萄中的农药残留控制在国家和国际允许的范围内。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家关于建设两型社会的产业政策。

本项目制订的目的是根据葡萄上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用多项绿色防控措施进行集成应用,提高总体控制效果,最终确保葡萄生产安全、品质安全,从而减少农业污染,达到环境效益、质量安全、经济效益的统一兼顾。

三、主要起草过程

在制订本标准过程中,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与济源市农业局、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等多方协作,认真总结我省多年来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经验,经过反复论证而确定本标准的各项指标。

初稿形成以后,编写小组通过讨论、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发往河南省其他地市的园艺工作站、经济作物推广站等基层站所,同时还向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科学院、南阳市农业局、河南省科学院化学所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征求意见,按照专家的意见认真修改后最终形成送审稿。

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

关系

本标准按照GB/T.1-2009给出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标准内容。

本标准主要是根据《鲜食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32/T 1336-200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以及相关标准进行编写,并结合当地的试验调查以及其他地区的意见和建议,完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任何矛盾和冲突,是相一致的。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

本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主要参考了《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NY/T 5088-2002、《鲜食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32/T 1336-2009等,并通过查询、访问和实地调查等方式了解我省葡萄生产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发生较重的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黑痘病、白粉病、酸腐病等;发生较重的虫害有:蓟马、蚜虫、绿盲蝽、透翅蛾、桃蛀野螟、粉虱、红蜘蛛、二星叶蝉等;发生较重的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蝼蛄等。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编写该规程,其内容主要包含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条件、主要病虫害、防治原则、设施内环境调控、绿色防控等多方面内容。

河南省当前葡萄生产中,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应用较少。由于广大果农对葡萄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发病条件等方面了解的不够,盲目使用农药,长期超剂量施用农药,使病虫害的抗药性明显增强,病虫害防治效果普遍较差,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为主,结合河南省各地葡萄生产实际,总结多年来一线工作经验,紧密联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以及省内多个地市的园艺工作站、经济作物推广站等技术推广部门,多方征求果树专家意见,

编写制订出一套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对防治过程中施用的药剂种类、浓度、使用方法等都有具体的规定,便于操作,为绿色葡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以确保葡萄的食用安全。

3术语和定义

3.1绿色防控

绿色防控,是在2006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提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基础上,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现阶段植物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可采用的技术措施,形成的一个技术性概念。

8绿色防控

主要采用农业防治、生态防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

8.2农业防控

农业防控主要包括了品种选择、苗木选择、苗木消毒、整形修剪、田间除草和清洁田园等,以及结合葡萄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调控。只有在保证正确的栽培措施前提下,健身栽培才能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8.3物理防控

物理防控措施中,防虫网的作用主要是阻隔害虫的侵入;黄板和杀虫灯等是根据蚜虫、粉虱等害虫的趋光性杀死

害虫;信息素诱杀是利用不同害虫的性诱剂诱芯进行诱杀,达到降低田间落卵率和虫口基数的目的;利用饵料、糖醋液和草木灰等可用于虫害诱杀。

8.4生物防控

生物防控主要包含了虫害、地下害虫等的防控措施,充分利用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性农药等生物农药,达到消灭病虫害的目的。当粉虱成虫在0.2头/株以下时,每5d释放丽蚜小蜂成虫3头/株,共释放3次,可有效控制粉虱为害。防治蚜虫时可每平方米挂瓢虫卵卡两张或按益害比例1:100释放瓢虫成虫。

8.5科学用药

坚持“病要防早,虫要治小”为原则,结合调查和测报,采取二次稀释法,使用弥雾式喷雾器,做到喷雾均匀周到,不重不漏,提高防治效果,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用药。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由于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已与葡萄生产有关的科研、教学、推广、生产等多方面的专家、管理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未产生重大分歧意见。七、作为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建议《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

八、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

(一)组织措施

公司在技术监督局的领导下,聘请相关农业专家,组建由园艺、植保、农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为核心力量的技术指导小组。分工明确,共同协作,最终完成《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的编写。

(二)技术措施

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全程采用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要求熟练掌握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原理,熟悉农药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防治对象及使用技术,熟悉相关术语。在葡萄生产过程中能够合理运用相关的技术规范指导有关人员进行设施葡萄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在工作经验中总结出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基础上,对各种病虫害使用的化学药剂种类、浓度、使用方法等都有具体规定,便于操作,为设施葡萄绿色生产生产提供依据,确保葡萄的食用安全。

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设施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起草组

2015年9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