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设计

高速公路设计
高速公路设计

高速公路设计

一设计说明书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公路建设程序和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路线、路基路面结构及有关设施设计、计算的能力;选择桥涵标准图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公路工程师的初步训练。

(二)设计任务

1路基路面设计

在路线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工作:路基、排水、防护、支挡工程、特殊路基等设计;路面工程设计(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厚度设计与方案比选)。

2桥涵初步设计

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完成桥涵标准图的选择,包括相关的图纸、表格、工程数量及相关说明。

(三)技术标准

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120Km/h。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KN/m。

(四)设计概况

1.在纵断面设计中,充分考虑平纵组合平衡和填挖平衡的原则,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排水等综合考虑,全线共设4个竖曲线,最大纵坡1.41%,最小纵坡-0.35%。

2.路基宽度28m,路面宽8.25m,路肩宽4.25m,路拱横坡2%,,硬路肩横坡2%,土路肩横坡3%,挖方边坡视地质情况设置为1:0.5~1:1,填方边坡≤8米,设为1:1.5,填方边坡>8米变坡,采用1:1.75。

3.路基排水设施有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边沟的高度和宽度等于0.6米,水沟的宽度和高度宜大于或等于0.6米。

4.路面结构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路面结构选用沥

青混凝土面层厚度为15cm;基层采用20 cm水泥石灰稳定矿渣,25 cm石灰

土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天然砂砾。

5.根据本路段实际情况,设圆管涵3座,箱型通道1座,跨线桥1座。

二平、纵、横三维断面设计

(一)平面线形设计

1选线

本设计路段设计资料已提供平面线形资料,故不需要再进行选线设计。

2技术指标

查相关资料确定主要技术标准

(1).公路用地

新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3m,二级公路不小于2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高真深挖路段,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用地范围。

公路用地还包括立体交叉、服务设施、安全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停车设施、公路养护管理及绿化和苗圃等工程的用地范围。

(2).路线

①车道宽度

设计车速为120km/h,车道宽度为3.75m

②高速公路整体式断面必须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两侧路缘带和中央

分隔带组成,其各部分宽度应符合表2.1的规定:

表2.1中间带宽度表

③路肩宽度:

表2.2 路肩宽度表

④路基宽度

路基宽度(m):一般值:28 最小值:26(四车道)

a):各级公路路基宽度为车道宽度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间

带、加(减)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错车道等时,

应计入这些部分的宽度。

b):确定路基宽度时,中央分隔带宽度、左侧路缘带宽度、右侧

硬路肩宽度、土路肩宽度等的“一般值”和“最小值”应同类

项相加。

⑤停车视距:210m

⑥圆曲线最小半径(m):

一般值:1000 极限值:65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5500

⑦最大纵坡:3%

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可增加1%。

在海拔2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的四级公路,最大纵坡不大于8%。

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

⑧最小坡长:300m

⑨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应符合表2.3规定。

表2.3 竖曲线要素取值表

3平纵横综合设计

(1).平纵线形的协调

为了保证汽车行使的安全与舒适,应把道路平、纵、横三面结合作为主体线形来分析研究,平面与纵面线形的协调组合将能在视觉上自然地诱导司机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纵断面以平坡为主,上、下坡多集中中在大、中桥头,由于有通航要求,桥面标高相对两侧路面标高要求高出许多,因此在桥头,桥面通常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要适当,既要符合高速公路技术指标要求,又不宜使竖曲线长度太长而使桥头填土过高而增加造价,而平曲线在选线时一般要考虑大桥桥位与河流正交,以减少构造物的工程量及设计施工难度,节约经费,减少造价。主要有以下4点原则:

①平曲线与竖曲线的配合

②长直线上设置竖曲线

③透视图的运用,平纵线形配合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

时要避免一些不良的组合,如长直线上不能设计小半径的凹曲

线,直线段内不能插入短的竖曲线等,运用透视图进行检验是

很好的方法,设计时对有疑问的路段进行透视图的检验,效果

较好。

④平面与横断面的综合协调主要是超高的设计。

(2).线形与环境的协调

①定线时尽量避开村镇等居民区,减少噪音对居民生活带来的影

响,同时采用柔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减少噪音。

②路基用土由地方政府同意安排,利用开挖鱼塘或沟渠,避免乱

开挖,同时又利于农田、水利建设。

③注意绿化,对路基边坡及中央分隔带加强绿化和防护,在护坡

道上互通立交用地范围内的空地上均考虑绿化。

④对位置适当的桥梁在台前坡脚(常水位以下)设置平台,以利

非机动车辆和行人通过。

⑤对位于公路两侧的建筑物建议注意其风格,以求和道路相协调,

增加美感。

(3).纵断面线性与景观、城镇规划的结合

(4).利用老路时的平、纵、横综合设计

(5)远近期结合的平、纵、横综合设计

(二)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线形设计主要是解决公路线形在纵断面上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两项。

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根据公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的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计,从而设计出纵坡合理,线形平顺圆滑的最优线形,以达到行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造价省,运营费用较少的目的。

该路地处平原区,土地资源宝贵,本项纵断面设计采用小纵坡,微起伏与该区域农田相结合,尽量降低路堤高度,路线纵断面按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位的要求和确保路基处于干燥和中湿状态,所需的最小填筑高度来控制标高线形设计上避免出现断背曲线,反向竖曲线之间直线长度不足3秒行程的则加大竖曲线半径,使竖曲线首尾相接。此外,所选用的半径还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另外,竖曲线的纵坡最小采用0.3%以保证排水要求。

1纵坡设计

(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①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有关规定,一般不轻易使用极限

②纵坡应力求平缓,避免连续陡坡,过长陡坡和反坡

③纵断面线形应连续,平顺,均衡,并重视平纵面线形的组合

(2).从行车安全,舒适和视觉良好的要求来看,要求纵断面线形注意有以下几点:

①在短距离内应避免线形起伏,易使纵断面线形发生中断,视觉

不良;

②避免“凹陷”路段,若线形发生凹陷出现隐蔽路段,使驾驶员

视觉不适,产生莫测感,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

③在较大的连续上坡路段,宜将最陡的纵坡放在底部,接近顶部

的纵坡宜放缓些;

④纵坡变化小的,宜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

⑤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注意与平面线形的关系,汽车专用公路应设

计平、纵面配合良好协调的立体线形;

(3).纵坡设计应结合沿线自然条件综合考虑,为利于路面和边沟排水,一般情况下最小纵坡以不小于0.5%为宜,在受洪水影响的沿河路线及平原区低速路段应保证路线的最低标高,以免遭受洪水冲刷,而确保路基的稳定;

(4).纵坡设计应争取填、挖平衡,尽量利用挖方作就近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接生土石方量,降低工程造价;

(5).纵坡设计时,还应结合我国情况,适当照顾当地民间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2.纵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1).准备工作

纵坡设计前,应先根据中桩和水准记录点,绘出路线纵断面图的地面线绘出平面直线,曲线示意图,写出每个中桩的桩号和地面标高以及土壤地质说明资料,并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2).标注纵断面控制点

纵面控制点主要有路线起终点,重要桥梁及特殊涵洞,隧道的控制标高,路线交叉点,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和最大控梁标高,沿溪河线的控制标高,重要城镇通过位置的标高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中须通过的控制点、标高等。

(3).试坡

试坡主要是在已标出“控制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和标准,选线意图,考虑各经济点和控制点的要求以及地形变化情况,初步定出纵坡设计线的工作。试坡的要点,可归纳为“前面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点”几句话。

前后照顾就是说要前后坡段统盘考虑,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段坡段上。以点定线就是按照纵面技术标准的要求,满足“控制点”,参考“经济点”,初步定出坡度线,然后用三角板推平行线的办法,移动坡度线,反复试坡,对各种可能的坡度线方案进行比较,最后确定既符合标准,又保证控制点要求,而且土石方量最省的坡度线,将其延长交出变坡点初步位置。

(4).调坡

调坡主要根据以下两方面进行:⑴结合选线意图。将试坡线与选线时所考虑的坡度进行比较,两者应基本相符。若有脱离实际情况或考虑不周现象,则应全面分析,找出原因,权衡利弊,决定取舍;⑵对照技术标准。详细检查设计最大

纵坡、坡长限制、纵坡折减以及平纵线形组合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特别要注意陡坡与平曲线、竖曲线与平曲线、桥头接线、路线交叉、隧道及渡口码头等地方的坡度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正。

调整坡度线的方法有抬高、降低、延长、缩短、纵坡线和加大、减小纵坡度等。调整时应以少脱离控制点、少变动填挖为原则,以便调整后的纵坡与试定纵坡基本相符。

(5).根据横断面图核对纵坡线

核对主要在有控制意义的特殊横断面图上进行。如选择高填深挖、挡土墙、重要桥涵及人工构造物以及其它重要控制点的断面等。

(6).确定纵坡线

经调整核对后,即可确定纵坡线。所谓定坡就是把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号)和高程确定下来。坡度值一般是用三角板推平行线法,直接读厘米格子得出,要求取值到千分之一。变坡点位置直接从图上读出,一般要调整到整10桩位上。变坡点的高程是根据路线起点的设计标高由已定的坡度、坡长依次推算而来。

设计纵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回头曲线地段设计纵坡,应先按回头曲线的标准要求确定回

头曲线部分的纵坡,然后向两端接坡,同时注意回头曲线地段

不宜设竖曲线。

②平竖曲线重合时。要注意保持技术指标均衡,位置组合合理适

当,尽量避免不良组合情况。

③大中桥上不宜设置竖曲线。如桥头路线设有竖曲线,其起(终)

点应在桥头两端10m以外,并注意桥上线形与桥头线形变化均

匀,不宜突变。

④小桥涵上允许设计竖曲线,为保证路线纵面平顺,应尽量避免

出现急变“驼峰式纵坡”。

⑤注意交叉口、桥梁及引道、隧道、城镇附近、陡坡急变处纵坡

特殊要求。

⑥纵坡设计时,如受控制点约束导致纵面线形欺负过大,纵坡不

够理想,或则土石方工程量过大而育无法调整时,可用纸上移

线的办法修改平面线形,从而改善纵面线形。

(7).计算设计标高

根据已定的纵坡和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则可以计算出未设竖曲线以前各桩号的设计标高。

3竖曲线设计要求:

(1).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竖曲线设计,首先确定合适的半径。在不过分增加工程数量的情况下,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一般都应采用大于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的数值,特别是前后两相邻纵坡的代数差小时,竖曲线更应采用大半径,以利于视觉和路容美观。只有当地形限制或其他特殊困难不得已时才允许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2).同向曲线间应避免“断背曲线”。同向竖曲线,特别是同向凹形竖曲线间如直线坡段不长,应合并为单曲线后复曲线。

(3).反向曲线间,一般由直坡段连续,亦可以相互直接连接。反向竖曲线间设置一段直坡段,直坡段长度一般不小于计算行车速度行驶3s的行程长度。如受条件限制也可相互直接连接,后插入短直线。

(4).应满足排水要求。

4纵段面设计步骤

(1).根据地形图上的高程,以20m一点算出道路上各点的原地面高程,将各点高程对应地标于纵断面米格纸上,然后用直线连接各点,注意港口、河的标法,画出道路纵向的原地面图。

(2).确定最小填土高度

由于路基要保证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以上,所以查表得粉性土时路槽底至地下水的临界高度为1.7~1.9m时为干燥状态,由于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0m,路面厚度一般为60~80cm,所以算出最小填土高度为1.6m.。

(3).拉坡

首先是试坡,试坡以“控制点”为依据,考虑平纵结合、挖方、填方以及排水沟设置等众多因素初步拟订坡度线。然后进行计算,看拉的坡满不满足控制点的高程,满不满足规范要求,如不满足就进行调坡。调坡时应结合选线意图,对照标准所规定的最大纵坡、坡长限制以及考虑平纵线形组合是否得当进行调坡。竖曲线各项指标如表2.4:

表2.4 竖曲线指标表

(4.)竖曲线计算

竖曲线计算依据一下几个公式:

12i i -=ω (2.1)

ωR L = (2.2) 2

L T = (2.3) ① 根据设计得知:%80.2%,47.0%,33.212121=-==-=i i i i ω 拟定R=17000,则:

m R L 476%8.217000111=?==ω竖曲线长度:

m L T 238211==切线长:

m R T E 68.12 1

211==竖曲线变坡点纵距:

桩号:桩号:

高程:105.62

桩号:

图2.1 K131+263竖曲线计算图

② 根据设计得知:%94.0%,41.1%,47.012121=-===i i i i ω

拟定R=12000,则:

m R L 8.112%94.012000222=?==ω竖曲线长度: m L T 4.56222==切线长:

m R T E 13.02 1

211==竖曲线变坡点纵距:

赤峰至撒力巴段高速公路投标文件施组设计文字说明

赤峰至撒力巴段高速公路投标文件施组设计文 字说明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附篇施工组织设计 表1 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 表2 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 表3 工程管理曲线 表4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表5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表6 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 表7 施工总体计划表 表1 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 一总说明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组织机构 四施工准备与临时工程 五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 场的方法 六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七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八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九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十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十一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十二环境保护措施 一、总说明 (一)编制依据 1. 阿荣旗至北海省际通道支线赤峰至撒力巴段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图纸及补遗书。

2.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交公路发[2003]94号)及部颁现行有关规范、标准。 3.现场踏勘及调查取得的有关资料。 4.我单位现有技术水平、人员及机械设备情况。 5.我单位施工类似工程的经验。 (二)编制原则 1. 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组织连续均衡生产和工序衔接,做到紧张有序,确保工程质量,尽量缩短工期。 2.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作业水平。 3. 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规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做到文明施工。 4. 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5. 实行成本核算,增产节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工程概况 (一)地理位置 赤峰至撒力巴段公路,是内蒙古阿荣旗至北海省际通道支线赤峰至通辽公路的组成部分,是自治区“三横、九纵、十二出口”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治区公路网主骨架,是东北、华北平原通往内蒙古高原的重要通道,也是东部地区进京的便捷通道。 路线起点位于杨家营子西南与赤峰至大板高速公路交叉处,终点与同期规划建设的撒力巴至下洼段高速公路起点顺接。沿线的中间控制点主要有哈达和硕、六大份、西水地、红庙子、东南营子、陈家营子、水泉沟、元茂隆、下坎西、太平地、当铺地南、八台营子北、二道湾子、北撒力巴。路线全长。连接线长 km。沿线所经的主要河流有阴河、昭苏河、英金河、老哈河、蚌河、因饮马河。沿线所经的主要城镇有红庙子、太平地、四道湾子镇、撒力巴镇。第8合同段桩号为K38+000-K43+400,全长 km。 (二)项目环境 1、地形与地貌 本项目所在地区地形地貌类型相对简单,包括剥蚀堆积地形和堆积地形两大地貌。

高速公路设计

高速公路设计 一设计说明书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公路建设程序和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路线、路基路面结构及有关设施设计、计算的能力;选择桥涵标准图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公路工程师的初步训练。 (二)设计任务 1路基路面设计 在路线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工作:路基、排水、防护、支挡工程、特殊路基等设计;路面工程设计(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厚度设计与方案比选)。 2桥涵初步设计 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完成桥涵标准图的选择,包括相关的图纸、表格、工程数量及相关说明。 (三)技术标准 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120Km/h。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KN/m。 (四)设计概况 1.在纵断面设计中,充分考虑平纵组合平衡和填挖平衡的原则,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排水等综合考虑,全线共设4个竖曲线,最大纵坡1.41%,最小纵坡-0.35%。 2.路基宽度28m,路面宽8.25m,路肩宽4.25m,路拱横坡2%,,硬路肩横坡2%,土路肩横坡3%,挖方边坡视地质情况设置为1:0.5~1:1,填方边坡≤8米,设为1:1.5,填方边坡>8米变坡,采用1:1.75。 3.路基排水设施有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边沟的高度和宽度等于0.6米,水沟的宽度和高度宜大于或等于0.6米。 4.路面结构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路面结构选用沥 青混凝土面层厚度为15cm;基层采用20 cm水泥石灰稳定矿渣,25 cm石灰

土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天然砂砾。 5.根据本路段实际情况,设圆管涵3座,箱型通道1座,跨线桥1座。 二平、纵、横三维断面设计 (一)平面线形设计 1选线 本设计路段设计资料已提供平面线形资料,故不需要再进行选线设计。 2技术指标 查相关资料确定主要技术标准 (1).公路用地 新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3m,二级公路不小于2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高真深挖路段,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用地范围。 公路用地还包括立体交叉、服务设施、安全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停车设施、公路养护管理及绿化和苗圃等工程的用地范围。 (2).路线 ①车道宽度 设计车速为120km/h,车道宽度为3.75m ②高速公路整体式断面必须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两侧路缘带和中央 分隔带组成,其各部分宽度应符合表2.1的规定: 表2.1中间带宽度表 ③路肩宽度: 表2.2 路肩宽度表

高速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高速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1.概述 国道××线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至××段,起自××市××区××镇,与××绕城高速公路相接于与××镇郑家庄东南的八角互通立交,经蓬莱市、龙口市,终止于招远市张星镇的槐树庄附近的黄招公路西,全线共跨越4个市区、13个乡镇,线长77.500公里。该段是山东省“三纵、三横、一环”公路网主框架规划中“一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的建成,对“一环”公路整体规模效益的尽早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本合同段起止桩号为K0+000-K9+727全长9.727KM,计算行车速度120KM/h,路基宽度28.0m,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 0级,抗震烈度为VII度。合同价格为RMB198908728元。 2.地形、地质、气候状况 本工程地貌为低山丘陵区,路线所经区域地形起伏变化大,沟谷发育,冲积平原区内地形平缓,河流较为发育。 沿线地层岩主要为岩浆岩、变质岩及小范围的沉积岩,第四系覆盖层较薄,在河流冲积平原内第四系覆盖层稍厚,以低液限粘土及砂土为主。 路线所经地区属东部湿润季冻区,山东丘陵副区,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常有倒春寒等冻害,蒸发量大。夏季湿热多雨,雨量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偶有秋旱或秋涝。冬季寒冷,雨雪稀少,无严寒。因受海洋调节,具有温度适中、空气湿润、雨量较多等气候特点。该

地区年平均气温l2.8℃,极端最低气温-21.3℃(龙口市),极端最高气温38.4℃(蓬莱市);年平均降水量606.2mm,年最大降水量1213. 4mm(蓬莱市),年最小降水量353.2mm(××市),年平均风速4. 2m/s(蓬莱市),年最大风速40m/s(蓬莱市),主导风向为SS W、SW;多年平均无霜期213.9天,最大冻深46cm. 3.筑路材料和运输条件 沿线砂石料、石灰、水泥较丰富,路线附近有一定规模的开采料厂或生产厂家。路面抗滑表层所用玄武岩有石料厂,距本项目80公里左右;沥青由业主采购供应。 沿线河流水质污染少,腐蚀性低,一般可作为工程用水使用。 路基填筑以纵向利用土石方为主,其余借方可从指定的料场挖用。 沿线道路纵横,路况一般。 4.供电与通讯条件 沿线电网以农用电网为主,本工程用电采用电力网与自发电相结合供应。沿线区、市、乡、镇一般均有国内直拨通讯电话。 5.主要工程数量: (1)。路基路基填土672.68Km3,路基填石859.10Km3,金矿采空区处理19032.8m3. (2)。路面垫层:138.428K㎡;底基层:257.423K㎡;基层48 9.68K㎡;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26.898K㎡;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61.96 8K㎡;改性沥青混合料261.968㎡;水泥混凝土路面板14.24K㎡.

高速公路设计相关规范

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3.1.2-1豪速公路服务水平分级 注是左用想糸件下?处大阪务交通本通行危力之比.墓本行能力是刃级槪务水平上丰部的量大小 时交fitto 表3.1.6各地区的设计小时交通鼻系K (%) 表3 2 M 高速公路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①车道宽度和路侧宽度对设计速度的影响如表3?2.1?2。 表3.2.1-2车道宽度和路钊宽度对设计速度的修正

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与设计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建设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已投入运营的高速公路超过了34000公里,已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辅助设施,伴随高速公路的建设的迅猛发展而诞生,为过往车辆、旅客提供停车,加油,修理,购物,餐饮,休息等服务,并成为人们现代旅途中的新驿站。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中,解决流线和功能关系是指导设计流程的根本。伴随着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及高速公路网的日趋完善,追求人性化服务的理念,生活化的环境特色,特色化的建筑风格,成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关键字:人性化生活化特色化 1.绪论

1.1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的意义 高速公路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停车区是保证高速公路安全、畅通、方便、快捷的重要配套设施,其投资虽小,但其发挥的意义重大。其功能为一方面缓和驾驶员生理上的过度疲劳、旅客安全舒适,另一方面完善汽车在机械上的运行状态,保证运输的安全、迅速、便捷和经济。 1.2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的目的 高速公路是供机动车辆高速行驶的完全封闭、立交、完全控制出入的专用道路。为确保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舒适,消除驾乘人员在长途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为驾乘人员提供休息、就餐的场所,为车辆提供加油维护和修理等服务,就必须在高速公路沿线按适当间距设置服务设施。这种服务设施在我国目前统称为高速公路服务区。 高速公路服务区总体布局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①为人服务的设施,包括公共休息厅、公共厕所、餐饮部、购物部、商务中心(含电话、传真、问讯等服务)以及室外休息场地、绿化、水池等观赏设施;②为车服务的设施,包括出入车道、停车场、加油站和修理站等;③其他附属设施,包括管理用房、职工生活用房、配电房、空调机房、水泵房,以及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 1.3 高速公路服务区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外的高速公路发展较早,20世纪30年代,高速公路就开始在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伴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的规划建设也逐渐趋于规范、合理、完善。美国的高速公路网一般都设置有服务区,典型的美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设有加油站,很大的停车场、小型汽车维修站,洗手间等,满足人、车的基本休息、保养,大的服务区则还可以看到麦当劳的快餐店。日本高速公路《设计要领》对高速公路服务设施的规划与设计提出了一般的技术标准与规划、设计的方法。德国的高速公路系统虽然修建的时间很早,但拥有良好的附属设置。服务区和紧急停车区众多,虽然有些服务区仅仅是一个卫生间,但是数量之多还是非常惊人。因此如果司机需要停车休息或对车辆进行检修时很快就可以找到一个可以安全停车的地方,在高速公路上停车是绝对严格禁止的。国外停车区的设置间距一般在10km左右一处,也就是说一般行车10min左右就有一处停车区,这样的设置可方便需要停车的过往驾驶员随时

某高速公路总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粤境) 怀集至三水段第5合同段 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本合同段为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粤境)怀集至三水段第五合同段,施工围:K13+822.34~K19+622.53路段。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我公司立即成立项目管理班子,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编制依据: 1、中国公路工程咨询总公司: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粤境)怀集至三水段第5标段(K13+822.34~K19+622.53)《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至第五册。 2、市广贺高速公路: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招标文件、招标文件补遗书及工程量清单。 3、交通部现行的有关规、规程、规定、标准和交通部有关文件。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简介 本合同段为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粤境)怀集至三水段,工程起点在市三水区接广三高速公路,经市的四会、广宁、怀集,往西直通贺州市,路线贯穿省西部腹地市。本项目采用全封闭、全立交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计算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汽车荷载等级为I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 g,设计洪水频率:大、中、小桥、涵洞及路基为1/100,特大桥为1/300。本项目路基宽度为33.5 m,其中行车道为6×3.75 m,中间带3.5 m(含2×0.75m路缘带),硬路肩为2×3.0 m(含0.5m 路缘带),土路肩宽度为2×0.75m。路拱坡度: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采用2%,土路肩采用4%。 第二节本合同段主要工程量情况 本合同段起点K13+822.34(北江大桥终点),终点为K19+622.53(蕉园分离贺州桥头),路线长度5.794km。有大旺互通式立交1座、主线桥梁6座、主线涵洞6道、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方案

智慧服务区建设方案 2017年10月

目录 1.背景 (3) 2.智慧服务区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 2.1.发展现状 (3) 2.2.存在的问题 (4) 3.智慧服务区系统设计 (4) 3.1.系统总体设计 (4) 3.2.各子系统设计 (5) 3.2.1.智慧服务区云服务平台系统 (5) 3.2.2.免费WIFI系统 (7) 3.2.3.视频监控系统 (8) 3.2.4.车辆检测及引导系统 (9) 3.2.5.人流统计系统 (11) 3.2.6.信息发布系统 (12) 3.2.7.服务区广播系统 (14)

1.背景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能够为出行人员提供加油、如厕、餐饮等刚需服务,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高速公路重要的延伸产业。而服务区的信息化建设也在经营管理和公众服务等层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建设,服务区已有传统的加油、如厕、餐饮等基本服务,逐步发展成为以互联网、物联网信息化为特色的经营管理、休闲娱乐、增值营销、电子商贸等业态丰富、功能齐全的新型商业区。 2015年,国家在智能交通与交通信息化领域提出了顶层设计要求,全国各高速公路服务区借此东风,正在尝试如何将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服务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因此,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智慧服务区的建设提供难得的机遇,也是未来服务区发展形态与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2.智慧服务区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1.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内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服务区都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其中在网络优化与监控系统基础上,北京、浙江、安徽等地部署了免费WIFI服务;浙江、江苏、安徽等服务区不仅构建了统一经营管理平台,还通过新媒体平台、智能信息查询机、网上订餐与支付手段向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浙江、福建等省将高速公路信息化与服务区信息化相结合,将服务区业务伸向了“驾驶过程中”;而山东等地在试水太阳能、充电桩等新能源设施,为公众未来的出行方式提前部署。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也有较多省份开始服务区电商平台的设计与研发,争先抢占未来市场。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景观设计说明

关于XX高速XXX互通与 曹庵互通绿化图纸优化设计的说明 一、原施工图存在的问题 1、两互通区域内的水域位置及面积已调整; 2、招标文件中的苗木清单没有包含互通区设计图纸中的大部分苗木品种; 3、原设计图纸苗木品种单一,数量较少,搭配不合理,不能满足互通区景观绿化功能; 4、原设计图纸以低矮小灌木为主,少量乔木为辅,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灌木会逐渐被杂草淹没,导致在后期整个互通区绿化效果呈现荒化; 5、原设计图纸中,主要是以低矮小灌木为主,这对养护的要求比较严格。 二、优化设计思想 互通区是高速公路整体结构中的一个节点。互通区的规划设计首先是通过植物造景,使景观的造型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以生态性为主,在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绿地中,利用不同植物的镶嵌组合,形成一个层次丰富、景色各异的花园绿岛,营造一个优美的行车环境。 互通区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区域是匝道围合而成的圆形空敞,由于匝道区域车速较慢,创造优美、和谐的景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视线的通透,入口处内侧应栽植植株低矮的树丛、灌木,而且入口处外侧应利用树丛、灌木勾勒出道路线性,以起到标志性和导向性的作用。以本土植物为基础种植,选择一些与其他绿化区域相似的植物,采用乔、灌、草的复合群落,在栽植时能形成图案等,能表现出当地的经济文化特色为宜。景观上要注意与周边环境和整条道路景观取得协调一致。总之,互通立交区是主线景观的一个重点,就像镶嵌在项链上的钻石,对于提高整个高速路的景观效果至关重要。互通区采用如图1所示的景观规划设计模式: 图.1

三、优化设计手法 从互通立交桥景观设计入手,例如通过植物高低的变化引导视线,构造景观的节奏感,营造出“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优美的公路交通环境。中心区域以孤植大乔木作为点缀,并以大乔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搭配一些低矮的乔灌木及球类植物,形成季相分明、层次突出、色彩丰富的景观效果。在匝道周围,栽植不同树种的树阵,让驾乘人员一进入互通区就能感受到视觉上的震撼。此外,互通立交桥区色彩的充分利用,可以极大的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四、优化设计原则 绿化考虑到公路互通的特点,以“安全、实 用、美观”为宗旨,以经济可行,管理、维护方 便为原则,力求建造一个集绿化、生态、美化于 一体的互通区环境。绿化满足交通要求,保证行 车安全,使司机视线畅通,转弯区有足够开阔的安图.2 全视距。乔、灌木结合,树立大绿化的思想,道路、互通的绿化与沿线自然的绿化环境 相结合,注意绿化的整体性和节奏感。 1、交通功能的绿化 (1)在互通出主车道的匝道口处种植一排具 有引导作用的乔木以诱导司机的视线,引道车辆 能安全的进入出口匝道,例如:淮南东立交G匝 道的栾树、高杆女贞。在绿化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图.3 到了互通区的功能的要求,使绿化与互通的功能结合,达到绿化美化同时又能对车辆起到交通的提示作用。如图2、图3所示。 (2)在车辆进入主线快车道与匝道口的 交接区域,充分考虑到主线行车应与接线口 保持良好的视点,使高速行驶的主线车辆能 观察到匝道的车辆,同时匝道口的车辆也能 了解主线快速道的车辆行驶情况,保证行车 的安全,所以这区域的绿化,只能种植低矮 的灌木,例如:淮南东互通2景观B、C、D 区红花继木球、丝兰、金边黄杨、红叶石楠 球等,否则会影响行车的视线,造成安全隐患。图.4 如图3所示区域。 2、互通植物种植原则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范围内的植物种植设计,除了诱导交通、提高交通安全主要作用

智慧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 整体解决方案

目录 目录 (2) 第1章.项目概述 (8) 1.1项目背景 (8) 1.2建设原则 (9) 1.3设计依据 (10) 1.4总体要求 (10) 第2章.现状分析 (14) 2.1全省高速公路管理体制 (14) 2.2省监控中心现状 (16) 2.2.1视频联网监控 (16) 2.2.2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 (24) 第3章.综合监控资源整合方案 (24) 3.1视频监控资源整合方案 (24) 3.2交通综合信息资源整合方案 (26) 3.3GIS平台整合、升级方案 (26) 第4章.机构职能与用户职责 (31) 4.1省监控中心 (31) 4.1.1监控员(日常监控管理值班人员) (31) 4.1.2指挥调度人员(重大事件决策管理人员) (32) 4.1.3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 (32) 4.2管理处监控中心 (33) 4.2.1监控员(日常监控管理值班人员) (33) 4.2.2指挥调度人员(决策管理人员) (33) 4.2.3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 (34)

4.3.1监控员(日常监控管理值班人员) (34) 4.3.2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 (34) 4.4收费站 (35) 4.4.1监控员(日常监控管理值班人员) (35) 4.4.2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 (35) 第5章.系统总体设计 (36) 5.1系统概述 (36) 5.2业务模式设计 (36) 5.3技术指标 (37) 5.4性能参数 (39) 5.5操作系统 (40) 5.5.1服务器操作系统 (40) 5.5.2工作站操作系统 (42) 5.5.3数据库管理系统 (42) 5.5.4防病毒软件 (42) 第6章.关键技术应用 (43) 6.1大数据关键技术 (43) 6.2构建总线式的应用系统集成环境 (44) 6.3平台关键技术 (45) 6.4电子地图匹配技术 (47) 6.5基础数据联机分析处理 (47) 第7章.系统架构设计 (47) 7.1平台技术架构 (47) 7.2系统架构托扑图 (49)

高速公路设计

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设计 摘要:高速公路是一种高等级公路,车辆最高时速能达到120公里/小时或者更高的速度,路面有4个及以上车道的宽度。高速公路交通量大而且车速高,路面磨损和消耗相比于普通公路更大,作为最高等级公路,其等级和特点决定了其设计要求与普通公路的差异,选线是高速公路设计施工的关键,平纵横断面设计是高速公路设计的重要部分。在整个论证,选线,设计,施工等方面必须遵循更高要求的标准。 关键词:设计曲线断面高速公路 一:选线 (1)选线调查 在高速公路建设方案确定之前,选线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选线是指在路线起终点之间的大地表面上,根据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使用任务和性质,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影响选线的因素有许多,例如自然条件有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等,经济社会政治条件要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旅游景点,风景名胜的联系,尽可能缓解交通压力,或者能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且选线又要注意与其他已建网路相连,注意整体交通网络的构建。 (2)选线原则 高速公路选线非常重要,所以在选线时应遵循一定原则。应根据公路使用性质,综合经济发展情况与远景规划。合理选定路线方案,在能够保证行车安全、迅速前提下,使路线短捷。应该要适应当地地形、气候、土质、水文等自

然情况,选线也应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尽量回避不利地带,正确运用技术标准。尽量使平面短捷舒顺,纵面平缓均匀,横面稳定经济。同时,选线应贯彻工程经济与运营经济结合的原则,也要考虑施工条件对选定路线的影响。 (3)选线步骤与方法 a)收集有关资料 在路线选择以前,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收集与方案有关的资料。比如:规划设计资料、交通资料、地形图、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 b)确定初步方案 根据已确定的路线总走向和已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在1:5万或1:10万的地形图上,初步研究各种可能的路线走向。经比较淘汰确定几个可供下一步野外实地调查的初步方案,初步选择路线走向。在这种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地形、地物、特殊不良地质等。在据点之间可以找出几种可能的走法,经过比较,选择合理的方案。 c)野外实地调查 根据上面室内确定的初步方案,要到实地进行调查,调查中要跑到、看到、调查到,不遗漏任何一个可能方案。对调查中发现的新方案也要进行调查。 d)分项整理汇总调查成果,编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上级编制或补充修改设计任务书提供依据。 二:平面设计

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 设计规 JTJ×××-×× 条文说明

编制说明 交通行业标准《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是依据交通部交公路发(1998)82号文“关于下达1998年度公路建设标准、规、定额等编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精神, 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 编写组于1999年5月提交了规编写大纲和工作大纲,1999年7月交通部公路司在主持召开了大纲审查会。根据会议纪要求和与会专家的意见,编写组于1999年9月完成规编写大纲,报部审查后据此开展了初稿的编制工作。 编写组在起草过程中, 查阅了大量国外的标准规和设计资料, 走访了国设计、科研, 建设单位和大专院校, 调查了解了十几个省区近20条高速公路收费站及其广场的实际应用情况, 并征求了有关单位专家同行的意见。2000年上半年,编写组组织力量调查了、、、、、、等省区重点高连公路典型收费站的使用情况并进行了实地观测。在分析总结国现阶段收费站及广场设计使用经验的基础上, 于2000年6月完成了规征求意见稿,并在全国围征求意见。至2000年9月底,共计收到十几个单位的回函意见80余条。2000年8月中旬在召开了本规的专家征求意见会(请见征求意见回函处理表)。依据专家和回函意见,编写组进一步调研和搜集了大量资料,调整和充实了相关章节的容形成规送审稿,现特报部审查。 本规名称在申报及部交公路发(1999)82号文件上都暂定为“高速公路收费广场设计规”。但实际上一但谈论收费广场, 就必然涉及到收费站房、收费天棚、收费岛及站房区的布置、管线埋设、照明等。因此遵照大纲审查会专家的建议,将规命名为“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 并将上述容全都列入标准围, 从而使收费区域的设计和征地融为一体, 做到统一规划, 避免交叉和遗漏, 同时有利于设计和建设单位使用。 由于本规系初次制订,定有许多不当和遗漏之处,请各地在使用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函告交通部公路司和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以利修订时参考。

高速路穿越专项设计说明

西宁东线环城高压管网及调压站工程高压燃气管道涉路工程专项设计方案 西宁中油城市燃气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五月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二、设计依据 (1) 三、涉路段燃气管道工艺设计 (2) 四、穿越段施工要求 (5) 五、跨越段施工要求 (8) 六、工程施工及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8)

附图: 附图一:燃气管道穿越宁大高速公路平面布置图 附图二:燃气管道顶管法穿越宁大高速公路断面布置图 附图三:燃气管道定向钻穿越宁大高速公路断面布置图 附图四:燃气管道穿越丹拉高速公路祁家城立交桥平面布置图附图五:燃气管道顶管法穿越祁家城立交桥断面图 附图六:兰西高速公路改移段燃气管道平面布置图 附图七:燃气管道套管做法图 附图八:燃气管道外保温防护做法图

一、工程概述 由于西宁市天然气用户的快速发展,现有的供气管网在冬季采暖高峰期已超负荷运行,市区局部街区出现供气压力不足现象,无法满足“十二五”期间的正常供气;西宁市机械装备园区、青海教育园区、北川工业园区及周边区域的规划建设,对北川地区的天然气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配合以上园区及周边的天然气工程建设,提高西宁市区的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西宁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筹划建设西宁东线环城高压管网及调压站工程。本工程主要内容为一条30Km的高压输气管道和3座燃气调压站,其中高压燃气管道走向为:高压燃气管道自城东门站引出——途径贵南路、八一路、互助路——穿越平西高速、兰青铁路——沿北山消防通道——穿越大寺沟至本工程五一路调压站——沿北山消防通道——燃气管道穿越电沟渠——横穿朝阳水电厂——沿电沟渠至穿越祁家城立交桥——沿电沟渠至兰新铁路施工便道——穿越宁大高速公路、北川河、宁大公路——沿宁馨路北侧至设计终点装备制造园区门站。工程中燃气管道穿跨越高速公路的共计三处:1、北山段韵家口泵站处跨越兰西高速公路一次,跨越处管道里程为K6+323.43至K6+378.43,跨越长度为50m。 2、丹拉高速公路祁家城立交桥处穿越路基一次,管道里程为K19+226.05至K19+280.05,穿越长度为57m。 3、双庙村处穿越宁大高速公路一次,管道里程为K25+193.07至K25+248.07,穿越长度为62m。 二、设计依据 1.《西宁东线环城高压管网及调压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庆市川东燃气工程设计研究院)2011年8月 2.《西宁东线环城高压管网及调压站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3.《西宁市东线环城高压管网红线图》 4.《安评报告》 5.西宁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其它资料 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7.《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 8.《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5-2007) 9.《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60-2008)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原则及运用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原则及运用 路线设计是公路设计的核心,合理的路线方案是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文章通过对龙瑞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介绍表明,准确地把握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制定项目的路线设计原则并灵活运用,能得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路线方案。 abstract: the route design is the core of the highway design, and reasonable route program is a guarante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longling-ruili highway route design, this paper accurately grasp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 highway, establishes route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project and conducts application flexibly, which can get saf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omfortable, harmonious route program.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设计原则;运用实例 key words: mountain highway;route design;design principle;examples of application 0 引言 公路路线是车辆运行的直接载体,一旦确定,无论优劣,都很难改变,山区高速公路尤其如此。同时,作为公路的骨架,路线设计的好坏对工程造价、运营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项目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不尽相同,所以结合公路建设项目具有的特点和个性,制定项目的路线设计原则并指导设计可以突出设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取得显著效果。 1 项目概况 龙陵至瑞丽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g56)在

城市智慧交通总体设计概述

智慧交通产品解决方案 【面向城市交通】

1. 概述................................................................ 3.. 1.1. 建设目标...................................................... 3. 1.1.1. 面向公安交管和信息服务领域的业务目标 (4) 1.1.2. 面向交通信息资源的建设目标 (6) 1.2. 建设思路...................................................... 7. 1.3. 建设原则...................................................... 8. 1.4. 系统效益...................................................... 9. 1.4.1. 系统效益................................................. 9. 1.4. 2. 社会效益................................................ 9. 1.4.3. 经济效益 (10)

1.概述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与机动车保有量激增,经济往来、社会活动密集,出行需求旺盛,交通资源有限,交通文化尚待积淀,行车难、停车难等已经成为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交通资源与交通需求失衡突显。 城市公安交通指挥系统以交通物联网感知、视频智能分析、大数据分析、云服务、移动互联为技术手段,全面物联、充分整合,协同运作人、车、路、环境多方面资源,建设城市交通信息融合处理中心和智能管控业务中心,强化交通信息汇集、融合、处理和服务功能,构建交通实时感知、资源充分整合、系统协同运作、信息全面服务、交通管控智能疏导的智能交通管控和服务体系。实现优化主干路网交通组织,规范道路通行秩序,减小交通事件通行扰动,提升交通信息服务能力,提高主干路网利用效率,减少道路交通拥堵程度,让城市交通更加安全、有序、高效、智能、绿色。 1.1.建设目标 高效智慧交通系统通过建设城市交通信息融合处理中心和智能管控业务中心,构建交通实时感知、资源充分整合、系统协同运作、信息全面服务、交通管控智能疏导的智能交通管控和服务体系。全民提升面向交通管理者的智能管控能力,加强面向交通参与者的交通信息服务能力,改善面向运营维护者的监测保障能力。 高效智慧交通系统借助布设于关键路段路口节点的感知控制设备和穿行于路网的移动智能终端,构建交通物联网,采集、汇聚、融合各种动静态交通信息资源;采用大数据分析引擎,驱动交通信息资源云中心,形成数据挖掘和信息研判能力,支撑面向交通管理者、交通参与者及运维管理者的业务综合应用。通过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智能管控平台以向各级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及关联机构展现整体/重点路网运行态势,为交通事件快速处置提供管控工具,支撑扁平化、协同化的管理模式;通过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向交通参与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出行信息,提升主动出行能力,改善出行体验;通过交通运维管理平台,向运维管理机构提供系统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排查、维护管 理跟踪和运维分析工具,保障大规模复杂交通系统的健康运行。

高速公路图纸设计指导原则(一级)

高速公路 设 计 指 导 原 则 高速公路桥梁组

桥涵设计指导原则 一、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 1、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 2、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涵洞:1/100。 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当于地震烈度Ⅵ度。 4、桥面宽度: 四车道(主线):整体式断面24.5m,分离式断面12.0m。 四车道(丙村连接线):整体式断面21.5m。 5、本项目桥梁按上下行分离设置。整体式路基外侧设0.5m砼防撞栏,内侧设0.39m 砼防撞栏,桥面预留0.11m放置盖板,中间间隔0.72m;分离式两侧各设0.5m砼防撞栏。桥梁标准横断面见下图: 图1-1 整体式路基段标准横断面 图1-2 分离式路基段标准横断面 6、整体式路基段标准横断面内侧防撞栏形式采用SA级F型防撞栏(高100cm),外侧采用加强型SS级防撞栏(高110cm);分离式路基段桥梁两侧防撞栏形式均采用加强

型防撞栏。外侧防撞栏均采用外包式。 7、考虑远景可能实施维修罩面和部分特种超高车辆的通行安全,同时考虑施工净空的要求,建议上跨高速公路及主干道的桥梁净空高度尽可能提高到5.5m。 二、设计深度 1、普通大桥、互通匝道桥及等级路分离式桥(线外桥)设计内容包括: (1)桥位平面图(分离式立交桥应包含被交路平纵数据及图纸) (2)全桥工程数量表 (3)桥型布置图(绘出结构分联示意图) (4)梁(或板)平面布置图(含弯斜桥的布置方法示意,直线桥梁无此图) (5)箱梁一般构造图、钢束布置图、钢筋布置图等(非预制结构绘制,预制结构统一绘制通用图) (6)桥台一般构造图及相应钢筋布置图(钢筋图包括肋板、承台、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台帽、支座垫石、耳背墙、牛腿、挡块、U台侧墙钢筋图及U台台后排水统一绘制通用图) (7)桥墩一般构造图及钢筋布置图(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地面线;钢筋图包括墩柱钢筋图、系梁钢筋图、承台钢筋图、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墩帽、支座垫石、挡块钢筋图统一绘制通用图);预应力盖梁需给出预应力束布置图等。 (8)桥台锥坡布置图 (9)墩台基础坐标示意图 2、特殊大桥及匝道桥,除上述图纸外,应有: (1)特殊结构相关图纸 (2)施工工序图 3、更详细细节参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中施工图设计要求的规定。 三、桥面铺装 1、T梁、空心板、小箱梁等预制结构统一采用15cm防水混凝土。 2、连续箱梁等现浇结构采用10cm防水混凝土。

高速公路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9-2003 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4、《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02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二、仪器设备 1.单卧式搅拌机 2.混凝土振动台 3.电子天平精度0.01g 4.电子秤精度1g 5.电子秤精度10g 其他:铁盘、铁铲、水桶、烧杯、坍落度筒、捣棒、钢尺、镘刀等。 三.原材料情况 四、计算配合比 1.设计使用部位及要求 1)配合比使用部位:桥涵工程(承台、系梁、搭板、护栏、座板等)、

隧道工程(电缆井盖、盖板、挡水块、超前支护等)。 2)设计强度等级:C30 3)坍落度:140-180mm 2、确定试配强度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标准差取σ=5.0MPa,计算配制强度(f cu,0): f cu,0≥f cu,k+1.645σ=30+1.645×5.0=38.2MPa 3.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1)计算水灰比 粗集料采用(5-25)mm碎石,强度回归系数αa值取0.53,αb值取0.20,无水泥28天抗压强度统计取:f ce =γc f ce,g=1.16×42.5=49.3 MPa。胶凝材料28天抗压强度取:f b=γfγs f ce =1.00×49.3=49.3MPa W/C=(αa* f b)/(f cu,0+αa*αb*f b) =(0.53×49.3)/(38.2+0.53×0.20×49.3)= 0.60 根据施工水平、当地原材料情况、混凝土使用环境、混凝土结构设计年限的要求;为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W/C取:0.49。 2)、确定每方混凝土用水量和水泥材料用量 a.根据确定的坍落度及当地原材料特性和施工水平单位用水量为m wo=238kg,马贝SX-C16减水率为29%,混凝土用水量 m wo=m wo(1-β)=238×0.71=169 kg/m3,;根据外加剂掺量0.9%,按现场实际情况取180kg/m3。 b.选定水泥用量:m co=m wo/W/C=180/0.49=367 kg/m3 c.减水剂的掺量0.9%:m ao=m coβa=367×0.009=3.30 kg/m3

第五章-高速公路纵断面设计复习课程

第五章高速公路纵断面设计 第一节概述 定义:沿着道路中线竖向剖面的展开图即为路线纵断面。 纵断面设计:在路线纵断面图上研究路线线位高度及坡度变化情况的过程。 任务:研究纵断面线形的几何构成及其大小与长度。 依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工程经济性等。 路线纵断面图构成: 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 地面高程:中线上地面点高程。 设计高程:一般公路,路基未设加宽超高前的路肩边缘的高程。 设分隔带公路,一般为分隔带外边缘。 路基高度:横断面上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之高差。 路堤:设计高程大于地面高程。 路堑:设计高程小于地面高程。 纵断面设计内容:坡度及坡长、竖曲线 第二节纵坡及坡长设计 一、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定。 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 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坡。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 越岭线哑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缓一些。 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 4.一般情况下山岭重丘区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即纵向填挖平衡设计。 5.平原微丘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分布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上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即包线设计。 6.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端接线等,纵坡应和缓、避免产生突变。交叉处前后的纵坡应平缓一些, 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二、最大纵坡 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使用的最大坡度值。 影响因素: 汽车的动力特性:汽车在规定速度下的爬坡能力。 道路等级:等级高,行驶速度大,要求坡度阻力尽量小。 自然条件:海拔高程、气候(积雪寒冷等)。 纵坡度大小的优劣: 坡度大: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较危险。

智慧景区出入口停车场系统总体设计

智慧景区出入口停车场系统 总体设计

目录 第一章背景及需求 (3) 1.1 应用背景 (3) 1.2 业务现状 (3) 1.3 需求分析 (4) 1.3.1业务需求 (4) 1.3.2系统需求 (4) 1.4 总体目标 (5) 第二章系统总体思路 (7) 2.1 设计原则 (7) 2.2 设计依据 (8) 2.3 设计思路 (8) 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 (10) 3.1 总体架构 (10) 3.1.1系统拓扑 (10) 3.1.2系统组成 (10) 3.2 系统特点 (11) 3.2.1出入口车辆快速通行 (11) 3.2.2高清图像 (11) 3.2.3查找车辆记录更快捷 (11) 3.2.4提升“收费监管”力度 (11) 3.2.5收费方便快捷 (11) 3.2.6防止套牌 (11) 3.2.7系统结构简单稳定 (12) 3.2.8多业务融合 (12) 3.2.9停车场模糊查询,图片确认 (12) 3.2.10停车场电子地图,最优路线 (12) 3.2.11停车场触控体验,新颖华丽 (12)

3.2.12集成度高、利旧性好 (12)

第一章背景及需求 1.1 应用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积极引导和推动全国智慧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先后批复了33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22个智慧旅游试点景区。在此新形势下,开展智慧景区建设也必将成为风景名胜区打造更高端景区的重要契机与保障。 为了响应国家建设智慧旅游的号召,同时,景区内确实有建设完整安防及信息化系统和智慧景区的应用需求,实现视频监控、报警、卡口、停车场、出入口、森林防火等系统并实现多系统统一管理,打造智慧型景区,同时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力度、提升游客的体验服务,以满足景区游客数量暴涨及随之带来的安全及信息化服务的强烈需求。本文主要描述出入口停车场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网络、视频、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以视频监控和物联网为核心的车辆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景区在人力防范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高清、智能、图像分析等技术,特别是车牌识别和智能分析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景区车辆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车辆安全隐患。 1.2 业务现状 当前,景区的保护、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景区新一轮的大发展和新超越,必须依靠科技的手段,着力打造智慧旅游,通过智慧景区的建设,实现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营销的目标,并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景区安防系统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门禁控制系统等,满足了日常景区的安防需求,但景区的进出车辆问题却一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部分景区选择在出入口建设出入口控制系统,对进出的车辆进行有机管理,但该种方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经营与管理成本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