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结束后的状态-- 西方心理学家谈中国哲学中的“生死观”

生命结束后的状态-- 西方心理学家谈中国哲学中的“生死观”
生命结束后的状态-- 西方心理学家谈中国哲学中的“生死观”

https://www.360docs.net/doc/0b7434117.html,/

生命结束之后的状态

文 | Barbara Hannah

有两个特别的原因促使我不自量力选作讲演主题的这个题目。第一个原因可以在《回忆、梦、思考》这本书里找到答案。荣格在这本书里说:“为了形成有关死后的存在的观念,或制造有关它的某种形象,人应该能够说他已尽其所能了——甚至即使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一生失败了时仍然一样。不去这样做是一种致命的重大损失。因为摆在人面前的问题,是一个世代相传的人性承继的问题:它是一种充满神秘生命的原型,它总是竭力加入我们的个体生命以使其完整。”

第二个我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是出于我自己所做的梦。大约两年前,我梦见自已穿过了号码是3或是9的一道门。它给我一种神秘之感,我慢慢开始怀疑这是否就是死亡,这时我又听见有人叫我经过这同一道门返回去,因为我已获准返回人世以便写出我所知道的有关死后的存在的一切,仿佛我已在那个世界真的呆过短时间的一阵似的。

做过这个梦的那天晚上,我们与肯尼迪先生和布鲁克斯先生共进晚餐,前者出了个题目让我写成一本书。这个梦和外界事情的共时性使我认真考虑了肯尼迪先生的建议。但是由于,或更准确地说,那梦叫我写一本我所知晓的有关彼岸世界的书——再加上我刚才引用的荣格的话——这种情形一直使我无法平静下来,因此,当玛丽-路易斯·冯·弗兰茨博上建议我为庆祝哈定博士的大寿而就这个题目写篇东西时,我便立刻意识到我必须斗胆一试,即使我不能不承认我自己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时仍须如此。

但是当我就这个题目进行积极想象时,我听见有声音对我说我的确不妨一试,但问题在于我能否为我所要说的话找到作为基础的材料。这种做法在我遇到棘手的任务时往往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我对许多材料想了很久,但没有一种一开始就使我感到满意的,只有理查德·威廉的文章《论中国人的死亡与再生观》例外。

上述的这篇文章,并不是中文的古文原文,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威廉本人根据中国人从多方面对死亡和再生的观察所形成的观点进行的综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看来是他们的三大宗教——道教、儒教和佛教——全都看法一致;不过我却不得不出乎意料地承认,在这三大宗教中,儒教看来最接近我们西方人的观点。这的确是因为且也众所周知,佛教所关心的,是一长系列的再生轮回,其最高目的是涅磐,达到这种境界的个人终于经历完其一切劫难(羯磨)并永远融汇进一种永恒的、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极乐世界之中。道教同样似乎绝少关心个人的终极命运或个人能活多大的寿数,只有儒教才更高地重视意识和人的生命。因而便间接地显出重视个人在彼岸世界的续存问题。

https://www.360docs.net/doc/0b7434117.html,/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实际上是所有东方人——对于对立物的态度,跟我们西方人截然不同。使人感到震惊的是——甚至研究荣格几十年之后——我们中的许多人仍然热烈地紧抱光明这一极不放而厌弃黑暗这一极。实际上,在这个时代,似乎有一样多的人甚至更多的人,却发现黑暗面是最有价值的,但一般来说他们却因此而等于小心翼翼地避开了道德问题——荣格总是强调说这个问题是不能置之不理的——因而他们也就无法认识到,他们实际上是在压抑光明面。而正如荣格所经常指出的那样,这实际上不是在追求完美,而是保持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平衡,这种情形现今已成了一件要事。比如说,在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中的“晚年断想”一章里,他便指出:“邪恶已变成了一种决定性的现实……我们必须学会对付它,因为它就呆在这儿。我们与之生活在一起却没有产生可怕的结果,这是怎么回事目前尚难以看出头绪来。

刚才我已提醒你们荣格本人是怎样看待对立面的,因为这能把我们引入中国人的整个人生哲学,这种哲学与西方人的哲学形成了鲜明对比,它是完全建立在对立面对等的基础上的。我们中引用《易经》的人,十分熟悉阴阳这两个对等的对立面。但我们却可能不很熟悉中国哲学认为生和死也是一对对等的对立面且一切人均基于这两个对立面这一观念。实际上,要说更喜欢这两个对立面中的哪一个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是死。威廉指出,中国人并不像我们那样看重生;而我们却是把生看得远胜于死的。相反,他们并不认为生是十分真实的,倒是更多地把它看成是一种短暂的幻觉。因而很明显,在生与死之间保持平衡,对于他们来说要比我们更容易得多和更自然得多。中国最古老的一些文献指出,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好运,便是在其人生最高峰时死去,亦即得到他所应有的特定的死;而人生最大的不幸,则是死得不是时候,因为这等于把他特定的生撕成两半而不是使它保持完整。因此,中国的古代圣人完全拒绝在某个人去世之前称颂这个人有福气。

在中国由于厚死薄生,因而自然便把怕死看成是一块绊脚石,而得以享寿而终的人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便是教育自己不怕死。威廉强调说,所谓不怕死,就是准备好正视降临到我们头上的一切,并渴望对未来所能带给我们的一切泰然处之。因此,他们花大量的时间于生,也花大量时间去思考死。实际上,他们完成了荣格建议我们去完成的任务:他们确实为“形成死后的存在的观念或创造有关它的某种形象”而尽了最大的努力。

在对中国人的这种思想稍有所知之前,荣格花了多年的苦功才掌握了这种思维方法。我最初认识到他费了多大的“苦功”,是在他苦苦挣扎、想在炼金术的迷宫中找到出路的时候。他解释说,他当时感到十分迷惘并差点儿绝望,然后他才补上一句:“自从我第一次接触到无意识以来,我还从未经历过这样糟糕的情形,简直糟透了”。

荣格是在与一个他称之为斐乐蒙的意象的交谈中才首次获悉这种不同的、内容充实的思维的。他写道:“他(斐乐蒙)说,我对待思想,就仿佛是我产生了它似的,但据他看来,思想就像森林里的百兽,或房间里的各种人,或天上飞的百鸟;他接着又说道:‘你要是看见屋里有许多人,你就不会认为这些人是你创造出来的,或你应该对他们负责。’正是他教我懂得了心理的客观性即心理的真实性的。”而以这种客观思维来探索无意识,便终于导致荣格深入到了人的心灵的根基(这在东西方都是一样的),深入到了“作为自性表现的正方形曼茶罗”。因而当威廉于1928年送给他一本《金花的秘密》时(其时他作出上述发现己逾

https://www.360docs.net/doc/0b7434117.html,/

十年),他告诉我们说,它“使我意外地证实了我有关曼陀罗及对中心的围绕的看法。这便是打破我的孤立感的第一件事。我意识到了某种亲切感,我终于可以与某种事物及某个人建立起联系了”。中国人正是通过这种思维来对彼岸世界进行探索并极力对其形成某种观念的;而荣格则从斐乐蒙那里学到了这种思维方式,并随后以积极想象的形式传授给了我们。

威廉告诉我们,儒教认为,两种对立的原则形成了把万物包容其中的两极。他们给这两种原则起了许多名字,在这里我只提一下天和地这两个名字、原因是他们认为,人有两个灵魂,一个属天一个属地。“人死时,植物性的魄钻进地下深处,然后便形成死和再生的一种祖先性沉积物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中国人都希望死在中国,或至少是埋在其故土的原因。但是还有在人死时升到天上去的魂。这个魂可以变成已经存在于生命中的精神。威廉指出,魂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人生的历程中须花大力气才能获得。从儒教的观点来看,魂具有意识,人死而它却不死。它绝不会像尸体一样立刻分解。因此,中国人在灵堂说话,总是好象死者还在场似的,为的是使魂可以有时间使自己从尸体中挣脱出来。

这种观点当然是潜伏于无意识中的一种原型性观念,而无意识,是随时随地都会浮到表面上来的。诸位要是不介意,我可以举出我记得的一件事作证:当我7岁或是8岁时,一位我从来没喜欢过的姑妈死了。当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必须小心谨慎,绝不要去说——如果可能的话甚至连想也不要去想——任何关于她的不好的事,因为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她现在会听得见我所说的和甚至心里可能想的一切。我本能地把这种想法闷在心里,但多年后我却吃惊地发现,在我家里,它却根本不是一种普遍承认的事实。

威廉继续指出,在中国到处可以发现人们持一种流动的观点。他们并不像我们那样强调物质的僵死性,相反却把它看成是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之中。正如魂魄确实无疑地存在着但却没有物质性一样,儒教对于意识,的确抱有这种倾向:

它的存在,自然是有点不够稳定,要等到它在人生的历程中不断凝结,才能为自己建立起某种魂魄性质的玄妙本体,这种本体仿佛是用思想和精力建造成的,它使意识在离开其以前的助理者即尸体时能获得依托。这个心灵的本体开始时是极为柔弱的,因此贤哲才能保有它并在死后在其中得到庇护。

一般人是无法达到这一点的,因此他们死后的存在就取决于生者对他们的思念,这就是中国人全部祖先崇拜所隐含的真义。

当我几年前首次读到这篇文章时,这样明确地详述在我们生前有可能建造玄妙本体的说法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样一种本体,可以给我们在彼岸世界提供某种居处和家,其情形恰如我们在这个世界的肉体所能起到的同样作用那样。当然啦,这个观念本身对我来说并不新鲜,它其实就是《金花的秘密》的主旨,也就是说,当我在威廉的文章中读到这种清晰的表述时,我就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它甚至还算不上是东方人所独有的观念,西方的炼金术士也常常强调说他们的点金石也有这种特色。在这里我只举一个例子。《哲学家的玫瑰园》便说:“我们亲眼看见过它并用手触摸过它。”1937年荣格在埃拉诺斯作“论佐西莫斯”

https://www.360docs.net/doc/0b7434117.html,/

的讲演时曾认为,当基督对尼哥底姆说话时指的就是这同样的东西,他说道:“我们所说的,是我们所知道的且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所见过的。”(《约翰福音》,第二章第11节)

像这些见证所暗示的既可触知又可看见的玄妙物质是些什么呢?我所能设想的必然是与降神会由降神者所产生的那种灵的外质相似的某种东西。无数科学地加以监测的实验曾称量过降神会期间降神者的体重,并发现有所变化——至于所拍下的许多照片就更不用说了——这种情形证明,这种灵的外质具有物质性的重量,并且可用十分敏感的照相胶片足够清楚地拍摄下来。不过,这种形式的降神会的结果,通常极为原始且令人不满意,而且大部分超心灵现象经常发生在接近青春期的人身上,而这些人尚未意识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重大变化。

实际上,总的说来,超心灵现象经常显得像是,换句话说就是,某种创造力的前期。荣格有时常说:“昨天晚上我房间里的家具发出爆响,因而很明显,我得做另一番创造性的工作了,但对这工作的内容,我却仍然一无所知。”你们大家可能还记得他在他的自传《回忆、梦、思考》里提到在他写《向死者的七次布道》前在他家里发生的所有超心灵现象时所作的戏剧性描写吧!当他执笔写了起来时,闹鬼的情形便立刻停止了。

当然了,我们现在所讲的虽然是某种其本身为我们所无法理解的东西,但总而言之,超心灵现象所指向的似乎是某种状态的开始,在这种状态里,外质可以说是仍然完全地自主的。威廉所提到的创造性工作、某种感知以及“思想和作品”,似乎便使之具体化了,因而也就是开始形成“灵体”,而他所说的灵体,就是永恒性的某种曼陀罗式的栖息地。

对于禅宗大师们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有时会对其弟子说:“请现出你生前的本相。”但显然,由于这个灵体被认为是我们在彼岸世界的居处,因此它必然属于这样一个王国。对于这个王国,我们得完全依赖象征,以此来表达某种我们本质上一无所知的东西,因为这才是最佳的表达形式。在《回忆》里,荣格曾提到过中国的《金花的秘密》中的黄色城堡,认为它就是这样一种象征并直接称它是“永生本体的胚芽”。

在现代人的梦中,显然可以找到大量证据,说明西方人的无意识,对于生前建造“一个具有魂魄本质的玄妙之躯”的关切,是跟中国人一般无二的。我只举两个例子以引起你们注意。一个年龄尚未达50岁的妇女,做了与这方面有关的一个十分清晰的梦。当时她正为是否买某座房子这个问题而大伤脑筋。她急于想在作出最后决定之前倾听一下无意识对此事的看法,但使她大为失望的是,她却什么梦也没有。但是,就在刚刚要办完买房手续之前,她却梦见,这座房子除适于作为她尸体的停放处外,别无一是。另一座房子却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性,而且她还应对它的建造加以十足的注意。甚至在梦中时,她便已意识到这另一座房子是在彼岸世界里,因为它的基址,与她两三年前去世的那位好友的那座房子十分靠近。

在去世前的几个月,荣格告诉我们说他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告诉他说“另一处波林根”现已建造好了。我必须解释一下的是,在他的晚年,他曾多次梦见过“另一处波林根”;这“另

https://www.360docs.net/doc/0b7434117.html,/

一处波林根”,显然是分阶段修建完成的,其情形就跟他在苏黎世湖上游处修建的“塔楼”这座建筑的情形一样;这些在他的自传《回忆》里已作过叙述。从他经常谈到的有关“另一处波林根”的情形来看,我们可以毫不怀疑地说,它是建造在两个世界的边界处,或甚至可以说是在彼岸世界里。因此,他梦中传来的这一建筑现已造好了的消息使我们感到十分伤心,因为我们可以毫不怀疑地说,他本人也感到,他不久之后就得搬到那儿去了。

威廉指出,肉体本身在大限到来时是很乐意死掉的,但是存在着肉体的心灵方面,它是拥有意识的,而在大限未到前不断地设想死会是怎么一种情形的正是这一方面。正是这一方面,使许多人——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产生了获得永生的深切期望,而这种期望,也在不断地设想死本身会是怎么一种样子。威廉认为这些想象是世上所存在的最强大的力量之一,而正是这种力量,才建成了诸如金字塔那样宏伟的建筑物;但不无讽刺意味的是,它同时又使千百万人在宗教战争中丧生,而宗教战争的发生,又是两种人对死是怎么一种样子抱有互相冲突的幻想的结果。老哲学家庄子认为,灵魂是可以脱离出来的,因而意识可以学会袖手旁观一切事物所发生的变化,这种修炼可以使自我离开躯体并极大地开阔其视野。

灵魂之离开躯体以及教会自我袖手旁观,在我看来与我们所做的极为相似,这就是,在心理分析中,自我并不是其屋子的主人,而只是其中的许多房客之一而已。当我们初次懂得阴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本身是多么重要时,尽管我们经常极力想使之被置于我们的控制之下,但在我们了解它们是谁或什么之前,先袖手旁观看看它们的行止,这确实是远更高明的做法,并最终更有益处。再没有比我们问它下述这个问题而使它感到讨厌的了,这个问题是:“对此我该怎么办?”对此它的回答往往是“好好了解它”,有时还向我们提醒一下《金花的秘密》,说道:“对意识到的懒得去理和对意识不到的懒得去理,二者差之千里”。如果一个人能像庄子所建议的那样学会袖手旁观“离体的灵魂”,我们确实就能看得见“万物的变化”,因为当无意识的一切变成意识的对象时,它就会发生变化。这的确也就是使自我脱离肉体并“极大地开阔其视野”的开端。

但正如威廉所指出的,这还不够。这种地位必须加以巩固,而这则包括完全脱离肉体,而要做到这样,还必须为自我意识建造一个新的躯体。可以说,这样一种躯体是由能量构成的且只能通过凝神默想的修炼来达到,从而解放出这些能量并引导它们到“灵根”的本源;这个本源,就是一开始就以潜在形式存在的那颗种子。

这颗从一开始就以潜在形式存在的种子,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自性。荣格常常把从一开始就已存在的它比作一种晶体的晶格,这一晶格虽然看不见,但却从一开始便已存在于其溶液中。假如我们暂时把建造这一玄妙的躯体看做是一种晶体,那么中国人的观念大致就是这样,晶体本身在溶液中并无形式,除非我们对晶体作出最为深切的凝神默想,从而使它以这一特定晶体从一开始便已预先确定了的形式,变成形状上可见的、坚硬而结实的晶体,否则这晶体本身永远无法在溶液中生成。

一粒种子的外壳必须腐烂,以便那不可见的灵根得以发育、再次呈现物质性并长成一种植株或一棵树,这种意象实际上就是再生的问题。再生问题正如威廉所指出的,在基督教形成后的最初几百年里,一直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但它在教会中已不再起任何作用了,无沦如何,在新教中是不起作用了。然而正如荣格1939年在埃拉诺斯的讲演“论再生”里所指出的,所有关子再生的观念,都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事实的基础上的,即灵魂的转变是一种自然过程。

https://www.360docs.net/doc/0b7434117.html,/

他接着说道:“大自然本身需要有死有生。正如炼金术士特莫克里图斯所说的:‘自然喜欢自然,自然制服自然,自然统治自然。’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或我们知道与否,我们身上都会发生某些自然的转变过程。”在我看来,儒教徒花费大量功夫,其目的就在于使自己意识到再生的自然过程并阻止它无意识地发生。后一种情形会造成极大的灾难,这种情形我们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见到,因为我相信且正如大家都记得的,荣格曾反复指出说,在德国发生的种种事件,纯粹是发生于无意识中的、无人知晓的一种个体化进程。

荣格曾在其1932年论军荼利瑜咖的讲座里特别生动地谈到这尚未发育出来的种子。他指出,由于我们仍处于沉睡状态,这种情形表明我们虽然是我们将来会生长成的东西的种子,但还说不上是胚胎,而只不过是子宫里的胚芽而已。这些胚芽就是睡着了的众神,即我们所称的自性,它不可见地潜藏在我们所有人身上。荣格甚至说道:

我们认为是漫长的历史和漫长的进化之顶点的东西,其实只是一座育儿室而已,伟大和重要的东西还高高在其上方并仍然有待其到来;恰如我们觉得是处于我们下面腹部里的那些无意识内容,仍然继续在向表面涌上来并变成有意识的东西,从而使我们开始拥有这样的信念:这是肯定的,这是清楚的,这才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荣格继续指出,尽管这只是一个胚芽,它却有能耐扰乱我们的正常_上作,但我们要是坚持对之加以凝思静想,它就会变成一个胚胎,并在它完全变成意识时得以变成甚至是一棵完全长成的大树。他指出,对军茶利的唤醒,其全部目的就在于把众神与他们在其中沉睡的世界分隔开来,从而使他们变得活跃起来,我们也必须随之开始一种万物的新秩序。他接着说道:

从众神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只不过是一场儿戏,它只是泥中的一粒种子,一种纯粹的潜势,我们的整个意识世界只是未来的一粒种子。但当我们能成功地唤醒军茶利时,她就会开始从她的潜势中走出来,这时你就必须开创一个新世界,一个与我们这个世界完全不同的永恒的世界。

我们知道,威廉在这篇文章里告诉我们这一切的目的,显然与荣格在此所述的完全一样,就是要使永恒世界变成意识,但它又添加上了形成一个新躯体的观念,在这个躯体里,我们可以在这个永恒世界里找到一处归宿,其情形恰如肉体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的家和归宿一样。

我们至此已经知道,这一玄妙之躯是由“思想和德行”及能量构成的,而最重要的则是能量;为此我们必须超脱于俗世的万物万事——我们对这一切一直恋恋不舍——并抚育与促进这一灵根、这一潜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永恒的种子。威廉说,只要极为专心致志地进行静修,就有可能使这新的种子发芽生根;荣格则在论述军荼利的讲座中指出,当这种子开始在我们身上活动起来时,它具有“地震的威力,自然地使我们摇晃起来,甚至还有可能震塌我们的家”。为了经受住这个,我们显然要有长在“此时此地”的粗壮的根;而我觉得,正是在这方面,中国人更好的凡身意识使他们得以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并且可能大大有助于他们要比我们更乐意和更容易地“形成来世观念,或为之创造出某种形象”。

威廉指出,在这一点上,中国所有的宗教看法一致;道教、佛教及儒教全都认为,人生最大要务,在于把肉体的和心灵的一切性向——我们一生下来它们就构成了我们的资本——协调

https://www.360docs.net/doc/0b7434117.html,/

一致起来,办法是使它们集中到一个中心周围,然后这个中心便把它们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他指出,这个过程要是成功了,它就会变成极为非同寻常的巨大力量。威廉指出,东方人所面临的危险,是无法使所有这些心灵的构成因素维系在一起,从而被一种逃逸出来而变成不可左右的力量所支配;这恰与经常威胁我们的东西相同。一种自主的无法左右的情结如阿尼姆斯或阿尼玛,有时会占了上风,甚至使我们处于一种比在我们企图深入我们的无意识之前还要更糟的境地。‘荣格经常为这种情形而扼腕叹息,并说人们要是无法度过这一难关,那他们还不如根本不涉足这一领域。

威廉指出,那些在无数童话里被加以描述的事件,在中国只具有次要的意义,因为中国三大宗教所公认的目的,是通过不断的入定和凝想,来使整个灵魂围绕着一个中心结合成一体。他们的确说过,偏离这一目标,就有可能,比方说,与死者的鬼魂对话。虽然威廉在别处告诉我们说,巫棍降神在中国“广泛流行”,但我们也知道,中国人对此根本不加看重,因为他们所关注的,是我们所正谈到的目标。荣格也告诉我们说,无意识的大量涌出——这在我们经常认为是天才的证明——在中国也不是很受推祟的。(我猜想他指的是诸如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样的作品,这一作品的所有特征均表明它是极少或根本不受意识支配的无意识大量涌出的结果。)这样的作品在中国被认为是浪费精力和早产儿,最终只是电光火石,一闪而灭,因为它们不受意识的凝注并因而不与这个中心有所关联。

威廉的下述表达,似乎曾使他大为吃惊,这就是:某种像是自我意识的低级的东西,竟不得不带头生产某种比它本身还更高级的东西,某种甚至可称之为神圣的东西。然而中国人对待这一事实却是十分严肃的,他们说,开始之时,这一更高级的存在,有必要由意识加以教育和改造,如不这样做,它是没有能力进一涉发展的。我们已经习惯于这种观念,因为炼金术士也说,藏在物质里的神抵,只有通过炼金术士本人的努力才能被解放出来。而这是一种原型性的观念,并在现代人的梦中相当频繁地出现。比方说,荣格博士就曾经对我说过,他的一位女病人曾做了下述一个梦:她梦见一群大小跟鸽子差不多的鸟儿,而她得负责教会它们用走路的方式上下楼梯。令她大为吃惊的是,其中有只鸟儿竟是圣灵,它也得像其他鸟儿一样接受这同样的教育。荣格的意见是,这乍听起来似乎不同寻常,那是因为我们接受过基督教教育的缘故,实际上这却是一种很自然的事实。

于是中国人便承担起教育、或且我们也许可以说是解放这粒我们生而有之的种子的责任。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便包括了使被我们一切世俗的名利之心所束缚的能量获得自由并使之环绕于灵根周围。或者换句话说,使我们有限的心灵获得自由以便使之能专心致志于永生,从而使我们在仍然活着的时候,在大限到来我们必须迈出去之前,换言之,在死亡前,这一永生能使我们习惯于彼岸世界及其无限的、不受任何约束的价值观念。

在自传中,荣格曾有力地谈到过认识永生的价值。他甚至说:“对人来说,决定性的问题是:他与某种永生的东西有联系,这到底是是还是否?这是他一生中至关紧要的问题。”但他接着又警告说:然而,对永生的感知,只有当我们与终极目的维系在一起时才能实现。人的最大限制是“自性”。它显现于经验之中:“我仅此而已!”只有在自性中,我们那狭窄囚室中的意识,才能与无意识的无限性进行联系。在这样一种感知里,我们同时地体验到我们自己既是有限的又是永恒的,既是此又是彼。在知道我们自己的个人构成是独一无二的——就是说,最终是有限的——的时候,我们也就拥有了意识到无限的能力。但只有到了那时候才这

https://www.360docs.net/doc/0b7434117.html,/

样!

中国人指出——这一点可能对我们有启发——认识永生的最好良机是在睡眠里。哲学家庄子说,“魂魄会在人睡眠时四处游荡,因为睡眠时它处于肝的地方。”’威廉解释说,庄子的意思是说,在睡眠期间,魂魄不是在大脑里,也不在意识中的任何地方,而是在植物性系统里。中国人认为,深度的睡眠,十分接近于我们死后会看到的那种状态。但在这里,他们的看法与我们的又有不同;这种不同就在于,他们认为梦是“意识的残留物”,并认为应对这种残留物加以教育以使之不给我们制造麻烦。对他们来说,这也同样是教育我们接受死后的存在,而且他们还坚持认为“至人无梦”。

这一直是东方人和我们自己的观点之间的巨大区别。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似乎对梦的价值、对从梦中我们能了解到多少他们所希望被承认的状况完全视而不见;我们当然并不认为它能有助于教育我们的梦,实际上,我们对此只能无所作为,要做也只能是枉费心机。荣格博士在他快去世之前曾做过一些梦,而这些梦都是些十分有意义的梦。但是,我们入睡期间处身于彼岸世界,几乎完全摆脱时空的各种限制,这种观念却肯定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这可能就是我们何以能“尽最大努力来形成有关死后的存在的一种观念,或创造有关它的某种形象”的原因。很有可能,彼岸世界比起我们所设想的更不陌生,而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我曾经听人谈起过一位英国医生,他在一场大病中的体验能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证明。实际上,他当时就要死了,但是他后来却完全恢复了健康。病愈后,他仍然生动地记得,他当时曾到过一个地方,他对这个地方的熟悉,甚至还远胜于对他自己的家和花园的熟悉哩。但令他惊得目瞪口呆的是,这个熟悉的地方竟是死亡。荣格博上听到这则传闻后说,这与他自己所得到的印象完全一致。他认为,我们是应该发现彼岸世界对我们来说是极为熟悉的。但他又补充说:“不过我并不认为自我会喜欢这种变化,我们必须考虑它会提出抗议。”

威廉接着谈到他称之为第三个题目的内容,这一内容在性质上不属于个人而属于集体。由于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十分冗长而复杂,我想提醒你们注意比较广为人知且熟悉的、有关个体我和宇宙我的概念阿特曼。用那种语言来说,只有通过字宙我的存在,个体我才能以一种再也不会引起丝毫恐惧的方式来体验到死后的状况。因此,人生的任务就是为死作好准备——但这并不是指在我们的账本上记上几件好事,从而确保我们死后得进天堂,而是指去创造一种境况,这种境况所表示的是超脱出有限而融汇进无限之中。他们认为这是进人宇宙的历程。

荣格博士在去世前不久做了个梦,梦中他看见一只像螃蟹那样的甲虫在他的小刀上四处乱爬,在刀子上面缠上一圈圈的丝。接着这虫子便继续编织了一张帆,然后它把这刀子当作船锚,迎风驶进了太空。这把小刀是荣格博士使用了多年并每天用它来作各种事情的,因此,我们要是认为它代表着自我的心智和意志的话,我们便可不揣冒昧地这样假定说,甚至在死亡中,自我也并不只是消失不见,而是被派作一种全新的用途,也就是说,它被派作为个人的船锚之用,以阻止灵魂消失到不具人格的无意识中。

(本文节选于《猫、狗、马》,芭芭拉·汉娜著)

树立辩证唯物生死观

---------------------------------------------------------------最新资料推荐------------------------------------------------------ 树立辩证唯物生死观 树立辩证唯物生死观作者: 陈先达《光明日报》( 2019 年 02 月 04 日 13 版)●极乐世界或天堂不管被描绘得如何美,人,还是愿意留在人世。 ●死,只是个体生命的终结,但你参与创造的世界会因为你的参与而美好。 ●如果寻求解脱,从对死的恐惧中解脱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勇敢地面对死亡,快乐地生存,过有意义的生活。 生与死,是人的生命的始与终。 人的生命内容是生死之间的全部活动。 这段时间或长或短,有的人英年早逝,有的人寿高期颐。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发过感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但不能因为人人终期于尽,而抹平生死之间存在各式各样的人生。 人,落地时的哭声像最美妙悦耳的乐章,走时昏迷无言像断弦的破琴。 任何人,都是哭着来,哭着走的。 生时,自己哭;走时,亲人哭。 如果只从哭声中探索人生,永远无法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1 / 8

人的生,不由自主,是父母结合的产物;人的死,不由自主,物壮则老,这是普遍的自然规律。 我们不可能只欢迎生的规律,拒绝死亡的规律。 可是要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重在人的一生的活动内容,这个内容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自己用行动书写的。 人世间最令人伤心的事莫过于死别。 没有死亡,就不会产生宗教。 宗教就是创造一个死亡人生中的不死世界,让灵魂继续在另一世界存活,所谓前世今生和今生来世之说都是缘于此。 没有死亡,哲学也会失去最有智慧的部分。 关于如何对待死亡,是哲学智慧的重要部分。 如果没有死亡,庄子哲学的智慧就会大打折扣。 全部中西哲学如果其中不包含生死智慧,就会失去它的精彩篇章。 使人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全力以赴的事。 但对死的恐惧是人生存本能的一部分,很难坦然相对。 哲学家以最大的智慧谈论生死,宗教从产生起就教导人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但极乐世界或天堂不管被描绘得如何美,人,还是愿意留在人世。 对死的分析可以有两个角度: 科学的角度和价值的角度。

生命结束后的状态-- 西方心理学家谈中国哲学中的“生死观”

https://www.360docs.net/doc/0b7434117.html,/ 生命结束之后的状态 文 | Barbara Hannah 有两个特别的原因促使我不自量力选作讲演主题的这个题目。第一个原因可以在《回忆、梦、思考》这本书里找到答案。荣格在这本书里说:“为了形成有关死后的存在的观念,或制造有关它的某种形象,人应该能够说他已尽其所能了——甚至即使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一生失败了时仍然一样。不去这样做是一种致命的重大损失。因为摆在人面前的问题,是一个世代相传的人性承继的问题:它是一种充满神秘生命的原型,它总是竭力加入我们的个体生命以使其完整。” 第二个我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是出于我自己所做的梦。大约两年前,我梦见自已穿过了号码是3或是9的一道门。它给我一种神秘之感,我慢慢开始怀疑这是否就是死亡,这时我又听见有人叫我经过这同一道门返回去,因为我已获准返回人世以便写出我所知道的有关死后的存在的一切,仿佛我已在那个世界真的呆过短时间的一阵似的。 做过这个梦的那天晚上,我们与肯尼迪先生和布鲁克斯先生共进晚餐,前者出了个题目让我写成一本书。这个梦和外界事情的共时性使我认真考虑了肯尼迪先生的建议。但是由于,或更准确地说,那梦叫我写一本我所知晓的有关彼岸世界的书——再加上我刚才引用的荣格的话——这种情形一直使我无法平静下来,因此,当玛丽-路易斯·冯·弗兰茨博上建议我为庆祝哈定博士的大寿而就这个题目写篇东西时,我便立刻意识到我必须斗胆一试,即使我不能不承认我自己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时仍须如此。 但是当我就这个题目进行积极想象时,我听见有声音对我说我的确不妨一试,但问题在于我能否为我所要说的话找到作为基础的材料。这种做法在我遇到棘手的任务时往往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我对许多材料想了很久,但没有一种一开始就使我感到满意的,只有理查德·威廉的文章《论中国人的死亡与再生观》例外。 上述的这篇文章,并不是中文的古文原文,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威廉本人根据中国人从多方面对死亡和再生的观察所形成的观点进行的综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看来是他们的三大宗教——道教、儒教和佛教——全都看法一致;不过我却不得不出乎意料地承认,在这三大宗教中,儒教看来最接近我们西方人的观点。这的确是因为且也众所周知,佛教所关心的,是一长系列的再生轮回,其最高目的是涅磐,达到这种境界的个人终于经历完其一切劫难(羯磨)并永远融汇进一种永恒的、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极乐世界之中。道教同样似乎绝少关心个人的终极命运或个人能活多大的寿数,只有儒教才更高地重视意识和人的生命。因而便间接地显出重视个人在彼岸世界的续存问题。

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

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 作者:许果, 梅林 作者单位:许果(重庆邮电学院,对外交流合作处,重庆,400065), 梅林(重庆邮电学院,外语学院,重庆,400065) 刊名: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2,19(6) 被引用次数:7次 参考文献(7条) 1.胡文仲试论跨文化交际研究 1994 2.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1966 3.桂保美国的智慧:实用与理想的变奏 1993 4.苏永青环球商旅应酬术 1992 5.陈良旋跨文化差异研究与国际交往 1997(01) 6.杨春苑中美文化差异述论 1998(03) 7.冯玮日本民族的智慧:大和民族的乐章 1994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于桂敏.白玫.苏畅.YU Gui-min.BAI Mei.SU Chang中西方价值观差异透析[期刊论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5) 2.杨雁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对比分析[期刊论文]-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 3.许佳佳.成东.Xu Jia-jia.Cheng Dong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期刊论文]-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4.赵燕霞.Zhao Yanxia透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期刊论文]-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1) 5.李昕辉.LI Xin-hui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期刊论文]-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 2004,25(4) 6.张俊丽.李冬梅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对比[期刊论文]-语文学刊2008(3) 7.郑金鹏.邵晓波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与当前高校文化价值教育模式创新[期刊论文]-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8.王新灵从家庭观念看中西方文化差异[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9(28) 引证文献(7条) 1.冯霞中西方传统价值观比较研究[期刊论文]-广西社会科学 2009(10) 2.赵海良.颜翠英.申彦霞浅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国际商务口译的作用[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8(8) 3.彭端英群体取向及其交际方式辨析[期刊论文]-商业时代 2007(9) 4.李星中西社交称谓词映射的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期刊论文]-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6(3) 5.郑金鹏.邵晓波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与当前高校文化价值教育模式创新[期刊论文]-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6.彭端英中西方社会价值体系的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现实影响[期刊论文]-新余高专学报 2006(1) 7.赵佳小议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时间观[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 2008(7)

东西方思维模式比较之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比较 ————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内容丰富,本文将对其中一个微小组成部分即中西生死观进行比较分析。生死观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对待生命,生命是目的还是手段,是权利还是义务,是快乐还是痛苦等,其次是如何对待死亡,是直面死亡还是惧怕死亡,是把死亡当作人生的必然,还是对人的惩罚。研究中西生死观的比较对于我们拓宽在生死问题上的视野有极大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对传统生死观的扬弃,也有利于我们引进西方的优秀思想,为我所用。 一、中西生死观的共同点:重生敬死 中西方虽然有着很大的文化历史差异,但在生死观上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重视生的价值,人们都期望能够好好活着,延年益寿。二者也都很敬畏死亡,把人生彼岸看作是一个神秘而充满希望的地方,对死寄予最后的希望。 1.重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中西方的生死观都重生,爱惜人的生命。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可以看出,他重视的是人而不是鬼神。重的是生,而不是死。道家学派把重生理论发挥到了极致。早期道家学者厌恶世人为名为利为权势而进行的复仇,提倡一种重生至上主义。中国古代还有着很多渴望长生不死的迷信做法,如修炼、求长生不老药等。这些寻求长生的做法,都体现了人们对生的重视,对生的渴望。 西方思想家也重生,他们注重人生的幸福,注重合理的,高效率的,充分的享受人生。 在《荷马史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阿喀琉斯是死后说:“我宁愿在人间当一个帮工,也不愿在阴间当冥王。”因为在他看来人世问是幸福的,有战争,有荣誉,有美色,什么样的欲望都可以去追求,在阴间,什么都没有。在伟大的死和平凡的生中他选择了平凡的生。自由主义幸福论者特别强调肉体的无痛苦

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本内容/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教学论文教育综合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关于其基本内容的问题,仍在探索之中。当前,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文章以笔者对生死观和生命教育的理解为基础,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生死观的实际情况,将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生命观教育信仰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

生命是一种活的状态

尊重生命,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生命是一种活的状态,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所以生命是最值得尊重的。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莫過於生命了,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逝去的生命是無法重來的,我們的生命都是非常可貴的,所以要好好尊重生命。 春的雨,寂静了然,总让我感怀生命本具有执着与顽强,生命,理应尊重!生命赋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如一张单程车票,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虚度光阴,我们要好好的活,好好的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上天赋予了我生命,而我的职业更深层意义的赋予了我尊重生命的责任。重症医学科,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注定了我们的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少有人能看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但无影灯见证了我们用忙绿的脚步和双手诠释“尊重生命,生命至上”的理念!爱与奉献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无悔的选择。面对患儿家属渴求的目光,我们义无反顾;面对工作的一贯平凡,我们从容不迫;面对肩负的神圣职责,我们兢兢业业——因为我们的双臂撑起的是希望,我们的双手托起的是明天;因为以造福每一个患儿家庭为目标是我们工作的航向。 我有幸在重症医学科这个大家庭生活、工作。这里以人为本,以患儿为中心,为自己在这个大家庭里体现人生观、价值观而感到无限荣光!时间如白驹过隙,三个春秋已过,在这个挽救生命的战场,我战斗到了今天,一千多个日子,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竭尽一切力量挽救生命,减轻疼痛,促进健康。当每天面对这

些生命的最开始——婴幼儿时,我不禁既感慨这生命的美好,同时也又惋惜这生命的脆弱。我们的工作是没日没夜的,是辛苦付出了却未必得到回报的,可我还是一如既往的选择了这份神圣的工作,因为我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每每看到患儿因为及时的抢救治疗和细心的护理后康复出院时;当患儿家长从我们手里将患儿接过,当听见一家人声声感谢时;看到所有人脸上那欣慰的笑颜,我感叹生命的美好,也感叹这份职业的伟大。 医学以科学的知识与技术探索生命的奧秘,维护健康之完美,挽救生命于危难;医学也以人文的理念与精神培育人类的良知,滋养人群的和谐,推动社会的进步。医学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怀。人与人的关怀既包括了深刻的生命与健康的科学属性,也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社会人文属性,而医学的终极价值正是尊重生命珍重健康的人文价值理念。医学不仅仅是在病房、在门诊、在实验室、在课堂中感悟到的有形的医学事物,更应该是在人类社会中尊重生命和珍重健康的医学理念之集合。 生命的疼痛让我们对生命倍加珍惜并尊重着生命。人生的道路跌宕起伏,有喜有悲,我们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生命的尊重亦是尊重生命中具有的顽强意志,当我遇到困境时,不应该轻易的放弃,要勇敢面对;对生命的尊重亦是尊重那样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要好好的活,好好的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生命是短暂的,让有限的生命焕发无限的光彩。从现在起,我告诉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流失。不论未来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尊

2020年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价值观多元化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价值观多元化分析 【提要】“生活的最高成就,是想象力的成就。”(王开岭 《精神明亮的人》)伊格诺贝尔奖的目的正是西方鼓励各种有些并不 符合实际生活需要的奇思妙想。反观中国的科技奖励,多是经世致用,为现世社会做出直接贡献的发明。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对待想象力和 创造精神有不同的标准。这归根到底是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导致的,本文将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心态文化与行为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产 生差异的原因,并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中西文化价值观。 一、综艺节目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中国奇葩说与美国艾伦脱口秀的异同 《奇葩说》由马东主持,开播以来邀请到蔡康永、金星、罗振宇、张泉灵、高晓松担任导师。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 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辩论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备受争议的 话题,通过辩论给观众带来一定的思考。《艾伦秀》是美国由CBS电

视台推出的一档热门脱口秀,主持人艾伦以其轻松诙谐的主持风格备 受青睐,2003年9月3日首播,自开播以来,该节目结合了趣闻、名人、音乐嘉宾和人情故事,已获得33个日间艾美奖,成就显著。两档 节目都以轻松幽默作为节目的特点。下面从两档节目内容形式、主持 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异同点的对比,从此探索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首先是两档节目的相同点:1.内容形式。从内容上艾伦脱口秀和奇葩 说多选用趣闻、名人、音乐嘉宾和人情故事作为节目内容。艾伦脱口 秀邀请奥普拉?温弗瑞、贾斯汀和帕丽斯?希尔顿等名人。《奇葩说》 同样邀请在媒体领域比较有名的人物作为节目导师。《艾伦脱口秀》 和《奇葩说》每期的话题多是贴近生活,是当下热点,也是广大群众 所关心的问题,如“没钱要不要生孩子”“小朋友被欺负了是应该鼓 励打回去还是告老师”“伴侣的钱是不是我的钱”等,这些话题很容 易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将观众的真实生活以节目的方式呈现 并进行探讨,给观众一种很近的感觉,能抓住观众的心。摆脱了以往 节目以道理说教模式。而不是趾高气扬地在大谈阔谈在很高端的东西,开启说教模式。2.主持风格。主持人以其轻松诙谐的主持风格备受青睐,《艾伦秀》里的笑话和明星采访,几乎都是节目组的原创,加入 艾伦的个人生活。 《奇葩说》也一向因幽默而深受观众喜爱。这两个节目都把生 活中的问题拿到台面上辩论,是在幽默愉悦且大胆的辩论中将观点说出,从而起到道德引导等作用。3.商业宣传。《艾伦秀》,艾伦会在 节目中大篇幅做广告,但做得不叫人反感。艾伦不仅明目张胆地跟全 世界人做广告,而且她做得大家都想看。这无疑体现了西方的开放。 这与中国许多植入广告就有明显不同。在广告植入这一块奇葩 说也比其他节目做得好,为中国节目的广告植入开辟了一个先河,应

【名仕生活】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马晓蕾 【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何种文化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却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波斯王泽克西斯(Xerxes)看着自己统帅的英武的军队浩浩荡荡向希腊进发时,突然心头一酸,潸然泪下。他转过身对他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的确,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每个人不论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还是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最后都要殊途同归地完成一次生命的终结。生与死是对立的统一。世间万物,有生有死,但惟有人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对每个人而言的终极性。人永远追求永恒和绝对,但在现实的局限性即人总有一死的前提下,给人的无限性追求以彻底的摧毁。因此,人对于人生意义、目标及种种终极性的追索都无不起源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与世界上其它文化一样,生死问题在人们众多的苦难问题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为对任何人来说,生有生的痛苦,死有死的可怕,而人们又总是想追求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既是宗教需要解决的,又是哲学需要解决的。中国人很早就对生死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对待生死的态度多种多样。其中,代表中国文化主流各层面的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的生死观也各不相同,但都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影响,并且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一、儒家之生死观:道义超越生死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其影响也最大。儒家从现实出发,很重视人的生命,不轻生。《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其中“五福”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而“六极”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可以看出儒家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儒家重视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在他们看来,人活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尽一天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关系。 死亡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回避不了的。但是,对生采取敷衍塞责态度的人对死是恐惧的;而对生采取积极负责态度的人对死则是顺其自然的,并且不追求死后或来世的幸福。对于将来之死,儒家认为应坦然处之,不必担心,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这样一种死亡观念,也成为中国死亡观的主流。汉代杨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2019年以生死观为主题的作文范文

2019 年以生死观为主题的作文范文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在诸子百家中,儒家与道家的生死观各不相同,儒家强调“舍生而取义”,道家强调:“道法自然之逍遥”。人的一生都在奔波忙碌、人情 是非中度过的,在这匆忙的过程中,对于即将逝去的年华,每个人都心 生畏惧。 生与死,是人生起止的两个端点。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 终点是,才会去想起途中的挫折、失败和遗憾,只有正确的了解生命 的意义,才能够正确面对生存和死亡。 纵古观今,多少英雄豪杰精忠报国、战死沙场。又有多少文人义 士弃笔从戎、杀身成仁。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从来不觉得拥有的 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会感觉死亡来临又多么可怕。 懂得生死的人从不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心到哪里去。对待生死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屈原生活在楚国,正是战国乱世之中,国家被攻占,自己一人流落在外,但他知道,国家已经万劫不复了,而生命最好的终 结就是与这一同去。于是屈原投江自尽,屈原的死即是一种殉国,也是 一种无奈。而他留给人们的,是他的不朽之作——《离骚》。屈原是为他 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没有实现而死的,死得其所。

死结固然值得赞美,但苟活也未必可耻。司马迁的志向,全然写进了他的《报任安书》,自己受了宫刑,却忍辱负重,周游列国、遍访名家,最终完成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被鲁迅先生 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这,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人固有 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许,这就是他对待生死的态度吧。 真正看透生死的人,心里能够宁静淡泊,才能够对于生死有不同 的看法。在生命中,每个人对生命的解读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活下去。 我想,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态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只有当生死 的大难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听到古人穿过历史沧桑传来的回音,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若 如此,则此生无憾了。 作文人生总会遭遇不幸 400 字 世间本无阴影,如果有的话,是你自己遮住了太阳。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的区别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 摘要:中西方文化中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及生死观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同的社会所影响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本文试从死亡观解读中西方的文化现象,分别从精神生活,向死而生的态度以及自杀现象来浅述。 关键字:死亡观精神文化自杀向死而生 死亡是个无法逃避的话题,也不乏大量的学者从各个领域展开对其的研究,死亡是神秘的,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知道的人也再也不能回来。作为现象研究,死亡涉及的范围广泛。中西方对死亡的态度折射出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实。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西方重视“精神”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对死其实是怀着一种莫名的惶惑和恐惧的,因为对死亡的意义从未深究,不知道死亡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因此,面对亲人或朋友的死,他们的悲痛是一种彻底的绝望;相比之下,我们很少看见西方人在葬礼上毫无节制的痛哭,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不重感情,而是他们早已了解了人死后灵魂的归宿,在他们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最后的终结,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这使得他们对亲人或朋友的离世表现得更加理性,他们的悲痛更多是来自于一种对分别的惋惜和伤感。 中国人似乎不如西方人重视精神生活,反而更看重实实在在的物质享受,生前如此,死后亦然。亲人去世,常会以焚纸的方式祭奠亡灵,寄托思念。不过烧的不是书信,而是纸钱、纸衣、纸车马等,不外乎是一些生前所需的吃喝穿用,仿佛人死之后已经无形无象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里也照样过着人间的世俗生活,照样需要人世间的荣华富贵。过去有钱人家死了人,还要把真东西拿去陪葬的,这一点,看看中国历代皇帝的豪华陵寝和无数随葬的珍宝就知道了。 可是,很少听说欧洲哪个国家的帝王陵墓修得如此富丽宏伟,或者是墓地里挖出了多少珍奇宝物。西方国家的墓园内草木茐茏,偶有一束鲜花散放在某个墓前,温馨而淡雅。每一座墓前都是一尊体现死者独特个性的雕塑,个个构思精湛,形神兼备,别具匠心,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徜徉其中,使人在艺术的感染下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启迪。 二、西方“向死而生”的文化传统 “向死而生”是死亡本体论的建构,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或说是“向死而生”。海德格尔的观点是,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是说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这种贯穿一切“活着”的死亡存在,先于任何形式的亡故。死亡所意指的结束,不是此在的在终极的存在,而是这个存在者的向终结的存在。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经在场;或

Windows 生命周期情况说明书

Windows 生命周期情况说明书 概述Windows XP 本主题内容 ?销售结束 ?支持结束 ?Service Pack ?Windows 降级权利 更多生命周期信息 ?Windows XP ?Internet Explorer ?Windows Server 2003 ?Windows Server 2008 上次更新时间:2012 年 1 月 每个 Windows 产品都有生命周期。生命周期从发布产品时开始,到不再支持或销售产品时为止。了解生命周期的关键日期可帮助您在对软件进行升级或其他更改时,制定明智的决策。下面是关于 Windows 生命周期的权利和限制。 销售结束 销售结束指不再向零售商或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 发运特定版本 Windows 的日期。OEM 通常指预安装 Windows 软件的 PC 制造商,如 Dell 和 Toshiba。当某个版本的 Windows 达到其销售结束日期时,便是考虑升级的好时机。 此表提供了特定 Windows 操作系统的销售结束日期。

* 请注意,当零售软件产品达到其销售结束日期时,仍然可以通过 OEM(制造电脑的公司)进行购买,直至其达到预安装 Windows 的电脑的销售结束日期。 销售结束:问题与解答 全部显示 如果我购买的 PC 已安装了 Windows,适用于怎样的生命周期策略? 当 Microsoft 发布新版本的 Windows 时,我们会继续允许 OEM 在新版本发布日期后的最多两年内,仍可销售预安装了以前版本的 PC。某些 OEM 版本的Windows 产品包括降级权利(如软件许可条款中所述)。通过降级权利可以使用以前版本的 Windows,而不是新 PC 上预安装的授权软件。有关其他详细信息,请参阅降级权利。 如果我以包装产品的形式购买 Windows,适用于怎样的生命周期策略? 我们会继续允许零售商在新版本发布日期后的一年内,仍可销售以前版本的Windows。 对于通过批量许可购买的 Windows 版本,适用于怎样的生命周期策略? 对于批量许可程序,在公开发布结束之后,可以继续通过降级权利使用许可证。以前版本 Windows 许可证的公开发布会在新版本发布之后立即停止。但是,我们会使媒体可用于当前版本以及前两个版本。 返回页首 支持结束 支持结束指 Microsoft 不再提供自动修补程序、更新或联机技术帮助的日期。这是确保您安装了最新可用的 Service Pack的时间。如果没有 Microsoft 支持,则您不会再接收任何安全更新,以帮助保护 PC 免遭有害病毒、间谍软件及其他可能窃取个人信息的恶意软件的入侵。有关详细信息,请转到Microsoft 支持生命周期。

生死观

如果说人生哲学是对人生切要问题的智慧反思,那么关于人之生死的问题就是其中的核心。对生死问题的反思,从中可能获得对生命存在意义的领悟。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关于生死的讨论,不乏智者与睿者,可以说中国哲学的两大派别--儒道两家,都是围绕人生价值这一核心著书立说的人生哲学。并且儒、道两家对“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都有着深沉的思考,且都有独到的见解,都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对中国人之生死观有着强有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儒道两家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待生死问题上,儒家重生慎死,提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同时对死又持一种慷慨凛然、泰然处之的态度,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道家顺其自然的生活观,是不主张追求、而是珍惜、热爱生命的。 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路“死事如何”之问时说:“未知生,焉知死?”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先哲们对生的看法。 对宇宙的思考最多的就是老子,老子认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儒家对宇宙的思考比较简单,儒家的宇宙观主要是“天人合一”的理想主义。 老子哲学并非单纯探讨有关宇宙客体的问题.而是更多地关注生命存在自身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其它问题,如生命的存在。笔者认为,老子对于个体生命之生,主要探讨了对待生命的态度这个至关重要问题。老子对人世间诸多问题的形而上思考,始终贯穿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终极指向。老子对待生命的态度也是在这条天地人的大法则的指引下。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他认为生死乃是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视生死为一种很普遍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能长久的存在于世,恰好是因为他们从不强求让自己永久的存在。他们从不要求世间万物给予回报,无私博大,无欲无求,这就是他们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仁”不是儒家所推崇的仁爱,而是偏爱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天地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无所谓好恶。圣人也是如此,他们对待百姓也是一视同仁,任凭百姓自作自息。他认为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依照自然的规律‘道’运行发展,其间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好恶感情或目的性的意图存在着。在这里老子击破了主宰之说,更重要的,他强调了天地间万物自然生长的状况。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认为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的所作所为要符合“仁”的原则,那么,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也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所以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一味地贪生,而在于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仁道。儒家认为“天行有常”而人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儒家会为了道而献身乃至有“朝闻道,夕死可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可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孔子还把“见危授命”视为“成人”必备的一种品德和素质,在孔子看来,见到利益便能想到义的要求,见到危险能够献出生命,长久处于贫困仍不忘记平日的诺言,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品德完备的人了。在生死关头,当生命和仁德“二者不可得兼”的时侯,决不能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而应当义无反顾,舍生取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体现了儒家在生死问题上的崇高气节。 说完了生,我们再来看看死。 死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对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状态算是死亡呢?

构建正确生死观对和谐医患关系意义论文

构建正确的生死观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意义 【摘要】生死观是人们关于生死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最内在、最深层的价值观。医院作为经常面对生死的机构,构建正确的生死观对医患双方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生死的态度,医患双方既有区别,又具有统一性。本文在对生死观进行客观概述的基础上,对医患双方生死观的异同进行了剖析,从而揭示构建正确的生死观是一把开启和谐医患关系的钥匙。为医患双方如何面对生死指明方向,并为破解医改难题提供启示。 【关键词】生死观;和谐;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75-02 【abstract】life-death view is a fundamental viewpoint on life and death, which reflects the deepest, internal values of a nation, a society, and a country. the hospital is an organization often facing life and death. to build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deat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oth doctors and patients. as for attitudes towards life and death,both parties have similarities as well as differences.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an objective overview of the conception of life and death,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on life-death view are analyzed, which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

2009年第4期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No.4 2009 (总第111期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Financial Administrators Serial No.111 教育教学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 许佳佳1,成东2 (1.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2.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中西方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等差异使得不同的社会群落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研究价值观在不同民族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帮助英语学习者增强文化的差异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价值观;哲学基础;语言 中图分类号:H3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68(200904-0060-04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自1958年美国学者Eugene Burdick和William Lederer合编的《丑陋的美国人》(The Ugly American和次年同样是来自美国的著名学者Edward Hal 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分别出版后,受到学术界各大领域的广泛关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民族交际学家及社会语言学家,乃至哲学家都分别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对跨文化交际逐步开展研究,使跨文化交际学成为一门综合多领域的人文科学。跨文化交际学以各国文化及其交际习惯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任何语言都是一定文化的反映,同时都会折射出一定的价值观念,表现出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的密切相关。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两种文化的价值观取向不同或是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而引起交际活动的短路,所以熟悉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对于培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价值观的涵义

中西文化中死的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死” 毫无疑问,无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对于“生”,都有相同的体验——伴随父母的期望,呱呱落地的哭声,以及对未来无知的渴望等等。但是对于“死”,大家都是没有经历过的,也只能停留在自己的信仰或者猜想中,而大家的生活的背景、对客观自然界的认识等等都不一样,所以也就促使了两者对“死”的认识莫衷一是。 首先先谈一下西方人的死亡观。西方人在思考“生”的问题时,早已将“死”与之紧密联系起来。西方文化认为“死”是人生的归宿。圣经中有许多关于死的教导和属灵的真理:“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人的一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唯有死亡归宿是亘古不变的,西方文化更认同这一点。西方文化源自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有着深层的悲剧意识,历代哲人早已在理论上对死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基督教更是以死亡问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宗教,所以西方人能够直面死亡,在西方文化背景中讨论生死问题更为轻松。然而,西方人能够坦然面对死亡并不代表西方人不珍惜生命。但西方人弃生取义的意识与东方不同,他们更重视生的权利与个人发展。当然他们也更重视责任,牺牲的意义在于为责任而死,并因此获得精神的升华。其实对于死亡,无论是回避还是坦然,都表明了一种对死的无奈。而且正因为有死,才更应该珍惜今世的生。而西方人对于“死”有这样的认识,只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 地理环境的影响 狭义的西方指西欧,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西欧面积狭小而多山,海岸线漫长而曲折。平原稀少耕地奇缺等。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西欧特殊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丧葬方式。丧葬方式只是死亡文化的一个部分,它还包括死亡观念。丧葬方式又包括死亡行为形态、死亡实物形态。 二)宗教的影响 西欧远古的宗教属于自然神信仰,崇拜的是太阳神宙斯。因此在死亡文化上倾向于回归自然。在葬式中,土葬、水葬、天葬、火葬都属于回归自然的葬法。由此可以看出土葬并非农业文明的专利。及公元四世纪,基督教文化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后,欧洲的死亡文化就与基督教文化联系在一起了。 基督教对死亡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且基督精神贯穿基督徒死亡的始终。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罪,人活着必须赎罪,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因此基督教轻视肉体的过程,而重视灵魂的得救。灵魂的得救取决于死后灵魂能否进入天堂。轻视肉体包括对尸体的处理,因此基督教反对隆丧厚葬。同时基督教也反对弃尸荒野,反对不尊重尸体。 其次是中国的死亡观 在中国,病人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往往对病人隐瞒重大病情,只告诉病人的亲属,否则就是缺乏职业道德。这反映出中国文化回避死亡的特点。在中国人看来,“死”就意味着对“生”的彻底否定,意味着世俗生命之乐的彻底破灭。所以死亡是中国传统文化忌讳的话题。但是生与死毕竟是密不可分的,于是中国人就将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扩展到人生的最后时刻,追求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第一章: 第一节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选择第二节文化—文明,一对术语的探源第三节 “文化” 释义第四节文化的性质与特征第五节跨文化比较方法论第六节我们的比较观 一、什么是文化? 广而言之,文化可以包容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文化一般有三种定义。首先是“理想的”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就某些绝对或普遍价值而言,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其次是“文献式”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知性和想像作品的整体,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详细记录了人类的经验。最后是文化的“社会”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示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 二、“文化”释义? 1.把文化看作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它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2.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3.强调文化作为人的社会行为与习俗的意义。4.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即把文化主要视作人类的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5.一部分学者尤其是历史哲学家十分重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质,他们倾向于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形式或全部社会遗产。6.从功能和价值层面来认识文化的意义是文化概念探讨的又一思路。7.强调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潜在指导和规范作用是另一类文化阐释的核心。 三、文化的性质与特征? 首先,我们赞成把文化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其次,我们把民族性和地域性看作文化的重要特征。其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其四,文化是历史承继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与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第二章:寻根 第一节河的赐于与海的磨砺第二节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第三节家国与城邦

魏晋文人生死观 孟骞

浅议高中语文教材中魏晋文人的生死观 生死观是人类一直面对的问题。尤其当我们面对未知的死亡,出于人类的本能,我们忧惧,但同样也对生命的去向抱有关怀和期望。古往今来,中西方哲人对生存与死亡问题不停地探索与反思,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灵魂不朽”,孔子则拷问“未知生,焉知死”;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向死而生”,庄子则将“生死存亡”视为“一体”。提到中国人的生死观,魏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文人生死观最值得关注。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触及到不少魏晋文人生死观的问题,以下就是我的几点理解。 一、感慨人生短暂,希冀建功立业。代表人物:曹操。 翻阅历史长卷,“魏晋”二字总是承载了太多内容。这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长期分裂动荡时期,那一段历史,是蘸着鲜血写就的,字里行间充斥着血腥和死亡。曹魏代汉、司马氏篡位、八王之乱、十六国之乱、饥荒、疫病,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宗白华先生说过:“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苦痛的时代。”魏晋之乱,催生出人们的觉醒认识,人们比任何时期都更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生死问题也被提到了一个空前重要的位置。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收录了曹操的著名诗篇《短歌行》,他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对人生如易晞的朝露转瞬即逝的短暂,有着浓浓的感伤。人生苦短,生命无常,本是汉乐府诗歌里的常见主题,如《薤露》中“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薤上之露,转瞬即逝,而人的生命尚不能与

之相比,因为朝露虽易晞,但明朝仍可复落,而人的生命却是人死一去何时归!这是人们在社会大动乱时期萌生的极度悲伤情绪,更是在悲哀中对生命的沉思。同样也是感慨于生命的哀愁短促,曹操的《短歌行》并未止步于哀叹,更与“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西门行》)主张的及时行乐有着本质区别。他悲生命短促,是因一统中原的鸿鹄之志迟迟无法实现,他叹忧思难忘,是因朝思暮想贤才来归却久久未得,他这就不能不产生苦闷和感慨,但是,这种苦闷和感慨,也只有对事业和理想执着追求的人,只有不满现实而又积极要求改变现实的人,才可能产生,它决然不同与没落阶层的颓废和感伤。这种苦闷和感慨,正是英雄人物的苦闷和感慨,是烈士的一种悲心。再如高中学生耳熟能详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拥有三千年寿数的神龟、能够乘云驾雾的腾蛇,生命终结之时也会和蝼蚁一般,化做土灰,更何况我们这些渺小的人类?面对这有限的人生我们该有何作为?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不可违背“天命”,也就是自然规律,但也不能听凭“天命”,丧失积极的人生态度。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必然的,活着就要有“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这种积极进取的生死观影响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并使我们的国民精神多了几分不可摧折的乐观。 二、寄情山水,任真自得。代表人物:陶渊明。 生在魏晋,是陶渊明的不幸。当时,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政局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