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装置升降系统的设计

车载装置升降系统的设计
车载装置升降系统的设计

本科毕业

院(系、部)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年5月25 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

车载装置升降系统

院(系、部)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年10月15 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一、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车载装置的升降系统与自动调平机械系统,,通过水平测绘仪的校正,使雷达车自动处于水平位置,并自动举升雷达天线

二、基本要求

要求该系统的机动性能好,对不同的地域条件,不同的环境适应能力强,要求调节水平位置、升降系统工作时实现自动化,而且要求工作位置稳定,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发生上下移动和左右摆动,即在一定的风速条件下也能稳定工作。

三、工作进度

20**.10.20 -20**.01.08 根据任务书,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完成开题报告,撰写文献综述与外文翻译。

20**.01.08-20**.05.25 进行毕业设计

20**.05.26-20**.05.31 提交毕业设计资料,教师进行审核,准备答辩

20**.06.01-20**.06.03 毕业设计答辩

参考文献

[1]吴宗泽. 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06.

[2] 路甬祥主编.液压气动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早稻田大学教授加藤一郎编.机械手图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4] 机械工业部编.1996机械产品目录,第7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开题报告

院(系、部)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年11月25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一、课题来源自选

二、主要依据

现代高技术战争对雷达的越野作战与战场生存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度的机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军事雷达的必备素质;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说,在考虑整机电性能指标、可靠性、可维性、可保障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经济性及加工工艺性等因素的同时,还须从结构上对其机动性作出精心构思。

为了减小树木、民房等地高度近距离障碍物对雷达天线的遮蔽,通常应采取措施将雷达举高架设,例如将雷达架设在一定高度的铁架上,但这些办法存在架设速度慢、作业强度大、需要吊装等辅助设备等缺点,尤其对于要求架撤时间短的野外机动型车载雷达来说,这些缺点就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必须设计一种自动架高装置,以实现快速便捷的架高雷达天线的目的。

三、研究内容

系统能在一定的外界载荷(如风力)的作用下,把规定的重量载荷在短时间内以一定的姿态快速平稳的举升至一定高度并锁定位置,使雷达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安全可靠的工作。

系统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使举升过程实现自动化。这样,一方面降低操作人员的作业强度,另一方面能够可靠的缩短作业时间。由于车身装载空间有限,聚生系统必须与雷达其他部分一体化设计,以达到优化空间尺寸、确保各种运输状态的通过能力。高比刚度、比强度结构形式:由于车辆装载能力与设备外形尺寸、重量等因素的矛盾,举升系统还必须对其自身的结构形式和重量进行优化,以达到用最小的自重承受最大的外载荷的目的。

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及良好的环境适应和可维性。

四、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研究计划:通过具体产品,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学过的高机动性雷达车方面的知识,联系已有的产品发挥自我的创新意识进行设计。

预期成果:

在本设计过程中,将参考现有的各种举升系统,设计完成完整的车载举升系统,操作简单,且稳定性强。升降塔架式雷达弥与购同类进口装备相比可节省经费。

五、特色或创新之处

便于运输,适应各种环境。工作过程完全自动化,自动调节水平,自动举升,并且工作工程稳定,没有摇动或者摆动,通用性好,移植性强。

六、已具备的条件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已具备的条件:水平测绘仪调节水平,控制液压系统。

有待解决的问题:工作部件提升的所有高度都由液压缸完成,这时液压缸的尺寸比较大。控制部分需要单片机来辅助。

七、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国内外雷达车的发展趋势,通用性、适应性以及稳定性不断提高,本着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的原则,而设计的一种能同时完成调节水平、自动举升的雷达车。本文具体阐述了一种车载装置升降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本课题所研制的车载装置升降系统可以实现预期的雷达的举升和下降。在自动调平系统工作结束以后,通过设计的举升液压缸的伸出和缩回,带动塔架的举升和下降,从而实现雷达的举升和下降。同时设计过程中考虑了整个雷达受到本身重力和风力的影响,着重对稳定性以及适应性进行设计选择。

关键词:液压缸;雷达;自动调平系统

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radar vehicle in and out country, interoperability,adaptability and stability in a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flexible simple principles designed to simultaneously accomplish a radar vehicle which is complete adjust level, automatic lifting.The topic of my paper is vehicle-mounted machine automatically transferred Ping mechanical systems design and development.This topic the on-board device developed lifting system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radar lifting and decline.In automatic levelling system through the design work finished, the lifting hydraulic cylinder of reaching out and retract, driving the tower lifting and falling, thus realize the lifting and decline.Meanwhile the design process by considering the whole radar the influence of gravity and wind itself, focuses on the design choices stability and the adaptability.

Keywords:hydraulic cylinder ;Radar;automatically leveling system.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1 绪论 (1)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结构设计要求 (1)

2 方案论证 (2)

2.1 主要技术指标 (2)

2.2 技术可行性 (2)

2.2.1 技术方案 (2)

2.2.2 塔架结构 (2)

2.2.3 塔架的举升执行机构 (2)

2.2.4 塔架索拉结构 (2)

2.2.5 承载支腿 (2)

2.2.6 辅助支撑结构及其他 (3)

2.3 升降天线车的液压系统说明 (3)

2.3.1 举升伸缩油缸单元与塔架锁紧单元 (3)

2.3.2 脚支腿液压单元 (3)

2.3.3 中支腿与索拉液压单元 (3)

2.3.4 结构方案和液压传动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3)

2.4 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4)

2.4.1 测试系统功能方框图 (4)

2.4.2 水平测试仪 (4)

2.4.3 智能远端 (4)

2.4.4 工控机 (4)

2.4.5 比例阀及伺服阀 (5)

2.4.6 水平调整过程 (5)

2.5 主要技术难点分析 (5)

3设计计算过程 (6)

3.1雷达举升机构的力学分析 (6)

3.1.1刚度校核 (7)

3.1.2强度校核 (8)

3.2缸的设计 (10)

3.2.1液压回路 (10)

3.2.2缸的尺寸设定 (11)

3.2.3缸的强度分析 (12)

3.3缸的连接及材料 (13)

3.3.1缸体端部连接形式 (13)

3.3.2缸体材料 (13)

3.3.3缸体得技术条件 (14)

3.3.4活塞 (14)

3.4 塔架的设计 (21)

3.4.1 塔架尺寸的确定 (21)

3.4.2 塔架的结构 (21)

3.5机动式车载雷达稳定性设计分析 (21)

3.5.1雷达车质心位置及轴荷分配 (21)

3.5.2雷达车行驶稳定性设计分析 (22)

结论 (26)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7)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现代高技术战争对雷达的越野作战与战场生存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达到战时快速组网及补充战损的目的,高度的机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军事雷达的必备素质;因此,对于雷达设计师来说,在考虑整机电性能指标、可靠性、可维性、可保障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经济性及加工工艺性等因素的同时,还须从结构上对其机动性作出精心构思。

为了减小树木、民房等地高度近距离障碍物对雷达天线的遮蔽,通常应采取措施将雷达举高架设,例如将雷达架设在一定高度的铁架上,但这些办法存在架设速度慢、作业强度大、需要吊装等辅助设备等缺点,尤其对于要求架撤时间短的野外机动型车载雷达来说,这些缺点就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必须设计一种自动架高装置,以实现快速便捷的架高雷达天线的目的。

1.2 结构设计要求

对于单车野外作业的雷达来说,在结构设计上主要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由于设备质量高度集成,装载空间有限,如何在不超运输界限的前提下实现合理高效的利用空间;二是选用何种举升机构来完成雷达的举升。而我现在要设计的就是解决第二个问题。因此,自动举升系统作为整个雷达天线系统的支撑平台,其设计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功能性:即系统能在一定的外界载荷(如风力)的作用下,把规定的重量载荷在短时间内以一定的姿态快速平稳的举升至一定高度并锁定位置,使雷达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安全可靠的工作。

自动化:即系统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使举升过程实现自动化。这样,一方面降低操作人员的作业强度,另一方面能够可靠的缩短作业时间。

运输通过性:由于车身装载空间有限,聚生系统必须与雷达其他部分一体化设计,以达到优化空间尺寸、确保各种运输状态的通过能力。

高比刚度、比强度结构形式:由于车辆装载能力与设备外形尺寸、重量等因素的矛盾,举升系统还必须对其自身的结构形式和重量进行优化,以达到用最小的自重承受最大的外载荷的目的。

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及良好的环境适应和可维性。

2 方案论证

2.1 主要技术指标

升降高度10米,负载1.5吨;

具有自动调平功能,且应保证水平5’以内;

调平系统抗风(装上顶部作业部件,10级风)摆动小于 1;

2.2 技术可行性

2.2.1 技术方案

天线车的总体结构说明升降天线车的升展高度除车桥高度以外净空高10米。下降后高度为3米左右。要求车桥长5米,宽2米,占空间体积约为3×5×2=30立方米。

2.2.2 塔架结构

塔架为三节组合成形,固定座为3米,其中第一节为1.3米,第二节为2.6米,最后一节为3.1米。举升铰安装在第三节的1.8米处,这样可使得塔架上升和下降折置时运行自如。在举升铰的上端设置了链轮机构,使得天线发射箱在运动和升位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地面垂直。

2.2.3 塔架的举升执行机构

塔架的举升执行机构为四级伸缩式油缸。此型油缸的工作原理为活塞直径大的先运动,依次升高。下降时小活塞先运动,依次下降。直径小则运动速度高,反之速度低。整个升降时间约为2.5分钟。为了防止油缸承受侧向力矩,在设计塔架具体构件时还要着重考虑回转和重力矩的平衡。

2.2.4 塔架索拉机构

升降塔架为横向跨裆结构,由此沿纵向方向由于风动力而产生的弹性侧向偏摆力及颠覆力矩对塔架影响很大。为了确保塔架的相对刚度及稳定性,在车桥底座对称角上设置了四索拉机构,拟产生四均衡的拉力,使得塔架垂直定位。

2.2.5 承载支腿

雷达天线要在一个相对与水平垂直的轴上运行,而且在要10级风的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整个天线车的综合承载力都传递在支腿上。天线车的支腿既要克服重力和颠覆力矩,又要作为水平校正的执行机构,所以在支腿的支臂上设置了展开收合油缸,并在支腿的支点上折纸了比例阀控油缸,使四角支腿在较快时间内完成支撑校平工作。校平完毕如需要,可用人工锁紧机构将其锁紧。

2.2.6 辅助支撑机构及其它

当塔架折放和转场运行时,必须防止塔架震动而对油缸的重力冲击,因此在塔架纵向设置了防震托架及辅助支撑机构。

2.3升降天线车的液压系统说明

升降天线车采用变量泵液压系统,其流量为自适应注油。在供油流量大时,压力相应减小;供油流量小时,压力相应增大。这样既能满足负载的要求,又可减少系统发热。

2.3.1 举升伸缩油缸单元与塔架锁紧单元

举升单元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单向调速阀、液控单向阀、压力继电器和油缸组成。当油泵打出压力油后,电液换向阀切换到左位,压力油经调速阀、液控单向阀进入油缸,使油缸上升;当油缸上升到终点时,缸内压力上升,此时继电器动作,控制三位四通电磁阀处于中位,四油缸锁紧塔架。若伸缩油缸下降,只有在三位四通电磁阀切换到右位,锁紧油缸反向,即回到终点缸内,压力升高时,压力继电器2动作,控制三位四通电液阀处于右位使得油缸下降,这时塔架重力迫使油缸快速下行,但液控单向阀产生的背压力克服油缸的冲力,而使得油缸缓慢下降。

2.3.2 角支腿液压单元

支腿的展开和收合驱动是由三位四通电液阀控制油缸实现,支腿的支撑与水平校正驱动是由比例阀控油缸实现。当支腿展开之后,四个比例阀在水平测试仪所给出的讯号控制下调整油缸的行程及高度,使得天线车处于一个相对水平的状态下工作。

2.3.3 中支腿与索拉液压单元

中支腿设置意在风力较大和长时间工作时展开使用,故而只设置展开及收合驱动油缸,支点支撑由人工螺旋调节固定。

索拉单元采用的是阀控马达系统,当塔架上升定位后四马达输出均衡的拉力,即可增强抗颠覆的能力和克服弹性扰度。如果塔架索拉机构允许加强,或者其结构形式能克服10级风力时索拉机构可以不用。

2.3.4 结构方案和液压传动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1)结构件的制造可行性和使用可靠性

塔架的结构可采用单种型材和多中型材焊接回火加工成形。铰接用轴承预应力方法,既可保证塔架相对刚度,又可减少回转的摩擦力。由于采用了锥销油缸锁紧塔架,其整体性可以得到保证。依国内的制造加工、装配水平完全能满足

其几何精度要求。整体结构可以说是简明可靠。

(2)液压传动系统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液压泵与比例阀采用现有的产品。比例油缸由设计者提供图纸定专业厂生产,举升油缸可定点加工。液压马达采用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其他阀类国外先进技术生产的阀件,液压附件选用国内技术优势厂家的产品。

2.4 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4.1 测试系统功能方框图。如下图:

图1 测试系统功能方框图

2.4.2 水平测试仪

功能:同时测量X 、Y 两个方向的水平偏差。

性能:分辨率:0.01mm/m (<0.001o)

显示范围:0——±1999数字

输出电压:0——5v

运行环境:-40℃)——+80℃

2.4.3 智能远端

根据需要自行开发的单片机系统。

功能:将水平仪的检测信号(X 、Y )方向分别进行A/D 转换,通过串口与主机通信。

性能:12位A/D 转换,采用RS485串口。

2.4.4工控机

主机选用工控机,并选用需要的板卡。

功能:处理测量数据,控制液压比例执行系统,控制液压传动系统。

主要部件:

行程水平

X,Y 数字 偏差 水平量 水平测试仪 智能远端 工控机 比例阀及执行缸 反馈

1)主机:接受人工指令,按程序工作控制机械和液压传动系统,将智能远端传来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分解为四个伺服缸的行程。

2)显示器:显示雷达不水平度,显示水平调整量,显示各系统的工作状态,显示故障并报警。

3) 用户板:液压系统和机械系统的强电控制。

4) D/A板:接受主机的12位数字信号,通过4路模拟输出分别控制4个伺服缸的行程。

2.4.5 比例阀及伺服缸

性能:伺服缸最小调整行程小于0.1

功能:根据工控机的输出信号,按比例地调整雷达地水平度,按要求设计,由国内厂家加工。

2.4.6 水平调整过程

初始状态要求:雷达车的支撑点跨度大于4米;雷达车停车时的水平偏差小于10度,以保证雷达车的停车状态在调整系统的调整范围内;在水平仪调整前,其他机械系统应暂停工作,以保证水平仪的测量结果不受机械振动的影响。4个伺服缸与地面的接触点之间的水平偏差小于±10mm,稳定工作时,不应有下陷现象。

工作过程:

1)暂停有振动的机械设备,稳定10-20s

2)水平仪检测雷达车在两个方向的水平偏差

3)智能远端将水平仪的检测信号由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通过串口送至工控机

4)工控机将两个方向的水平偏差分解为4个伺服缸的调整量(数字量)

5)D/A板将4个数字量分别转化为控制比例阀的比例电信号

6)每个比例阀按电信号控制相应的伺服缸比例地调整支撑点的高低

7)重复上述6个步骤,直到水平仪检测到雷达车在两个方向的水平偏差均小于0.01(伺服缸调整0.5mm)

2.5主要技术难点分析

液压自动调平系统的精度;

天线升高架设后的稳定性,抗风能力的保证;

液压系统的防泄漏。

二氧化碳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正文

二氧化碳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正是因为现在二氧化碳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影响真的越来越大。二氧化碳给温室效应起到的加剧作用也是二氧化碳危害的主要方面,就是因为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是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就想通过设计一个二氧化碳的检测装置来实现对二氧化碳的报警与控制。本设计采用单片机来完成二氧化碳检测装置的控制部分设计。利用单片机编程的便利性,还有单片机控制下的二氧化碳检测装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来给检测装置的运行和使用提供保证。本文就整个二氧化碳检测装置的硬件设计部分,软件设计部分做出了相应的探讨。从整个设计当下的设计背景入手,详细介绍了设计的二氧化碳检测装置的特点,设计要点,设计的思想。还有装置测试中的数据,和出现的问题都做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单片机;二氧化碳浓度;声光报警 绪论 设计的背景情况简析:我们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为我们的生活条件改善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好处。但是正是在这样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业发展就就成了一个双刃剑,推动了我们社会的进步的同时又的破坏环境,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并且现在越来越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逐渐的在影响我们人类还有其他动物的生存环境。所以现在二氧化碳已经成为了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也是诸多的人员密集场所必须要检测的数据之一。一旦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就会引起人身体的不良反应,所以就必须要进行二氧化碳浓度的实时检测。 还有就是当下的农业发展,植物的生长有是需要二氧化碳的。因为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对植物的生长起到极大的促进的作用。所以说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对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检测的需求同样是越来越大。因为国外先进成熟的二氧化碳检测系统价格昂贵,不便于大量的推广使用,于是就真的需要一种成本低,性价比高,便于推广使用的二氧化碳的检测装置。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想要通过单片机这样低成本的控制设备来设计一个二氧化碳的检测报警装置,为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提供新的思路。还有就是这样低成本的二氧化碳检测装置也是利于推广,便于大面积使用的。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软件平台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软件平台 如今的汽车已经是由电子产品包装起来的科技胶囊。在车身控制、安全防盗和信息娱乐等各类汽车电子产品中,信息娱乐产品最接近普通的消费电子产品,是电子优势厂商最容易进入的市场。同时,电脑已经成为包括汽车信息娱乐产品在内的大多数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而软件是电脑系统功能性和灵活性的关键所在。因此,软件也必将成为车载信息娱乐产品的关键。 软件成为车载娱乐设备关键 车辆主体的开发周期一般需要若干年,而电子产品的研发周期通常只有几个月。通过电子技术的包装,汽车可以不断地花样翻新、引人入胜,为变化不那么多样的汽车产品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也带来了更多的利润来源。 不过,电子产品要登堂入室进入汽车,还必须逾越一些门槛。这些门槛首先表现为汽车产品与电子产品在更新换代周期方面的时间差。从更深的层次上看,这是由于汽车不仅是复杂的机械机构,并且高速行驶在道路上,而且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远远高于居家、办公等普通的环境,同时在空间和电力供应等方面都受到更多的限制。 一方面是产品开发进程迅速、产品功能灵活多样的电子业,另一方面是开发周期长、功能变化不多的汽车业,如何在二者之间架起畅通的桥梁,这是摆在车载信息娱乐产品开发商面前的最大挑战。所幸的是,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电子产品核心部件的电脑可以把这个挑战分解为硬

件和软件两个层面,进而可以用相对稳定、变化周期较长的硬件来适应汽车业较长的更新周期,同时用灵活多变的软件来为车载电子装备赋予丰富的功能。无论如何,软件已经成了车用电子产品是否能够决胜市场的关键。 建构任何电脑的软件系统都要从操作系统做起,而车载娱乐系统的操作系统目前却陷于一种窘境。如果用“infotainmentoperatingsystem(车载娱乐操作系统)”在Internet上搜索,得到的结果都是一些老旧、偏门的操作系统,就连风靡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的Linux也未列其中。这也并不奇怪,因为目前的大部分车载娱乐系统只是由收音机/磁带/CD机组成,并不需要什么复杂的软件。这种情况很快就会完全改变了。车载娱乐系统必将像消费电子产品那样白花齐放、日新月异,现在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繁荣的消费电子市场选择最安全、可靠、适用的产品,并迅速针对汽车这种新的应用环境进行改良。其中既包括硬件改良,也包括软件改良。而且,硬件的改良有可能快速完成,而软件的改良与更新则是永无休止的。 选择高效软件平台,快速进入市场 车载信息娱乐产品的开发不应该从头做起,而是应该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采用“平台大挪移”的方式,对现有的消费电子产品进行裁剪和修补,这样就可以在车载信息娱乐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那么,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哪些技术将会在车载信息娱乐产品中得到大量应用呢?首先是网络通信技术。有关汽车的网络通信主要包括车辆对外与各类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设计与实现

科技信息2013年第5期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作者简介:瞿章豪(1987—),男,硕士,从事电力电子器件、电动汽车充放电研究。徐正龙(1989—),男,硕士,从事电力电子器件、电动汽车充放电研究。 0引言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当今世界环境、能源两大难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以优越的环保和节能特性,成为了汽车工业研究、开发和使用的热点。电动汽车的发展包括电动汽车以及能源供给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其中能源供给系统是指充电基础设施,供电、充电和电池系统及能源供给模式。充电系统为电动汽车运行提供能量补给,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支撑系统,也是电动汽车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作为电动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充电设施的发展[1]。研究发现,电池充电过程对电池寿命影响很大,也就是说,大多数的蓄电池是“充坏”的。因此,开发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充电系统对电池的寿命和电动汽车性能具有重大的作用。 1车载充电机硬件电路设计 车载充电机电路模块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功率单元、保护及控制单元、辅助管理单元,其中功率单元在控制单元的配合下是把市电转换成蓄电池充电需要的精电;控制模块通过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控制功率单元的转换过程,通过闭环控制方式精确完成转换功能。辅助模块主要是为控制模块的电力电子器件提供低压供电及实现系统与外界的联系。此三个单元协同作用组成闭环控制系统。下面对此系统按照所分单元进行解析。 图1 车载充电机硬件电路模块图 Figure.1 The hardware circuit module chart of Electric Vehicle ’s charger 1.1 功率单元设计解析 功率单元作为充电能量传递通道,主要包含EMI 抑制模块、整流模块、PFC 校正模块、滤波模块、全桥变换模块、直流输出模块。为防止电网与充电机之间的谐波相互影响,在电网与充电机之间加入由X 电容、Y 电容、共模电感组成的(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抑 制器;为提高转换效率及降低谐波影响,在整流后加入基于BOOST 拓扑的主动式(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 )功率因数校正器;车载充电器为高压输出,在此为提高系统抗电压应力能力,采用全桥DC/DC 拓扑变换电路。为提高输出精度,滤波单元采用π型滤波方式。在控制器作用及其他单元配合下,各模块协同作用,把电网粗电转换成电池充电所需的精电。 1.2保护及控制单元设计解析 控制单元在辅助单元及检测反馈配合下,在此单元主控器内加入智能控制算法提高系统充电能量转换效率。主要包含原边检测及保护模块、过流检测及保护模块、过压/欠压监测及保护模块、DSP 主控模块。保护及检测模块是由电阻组成的检测网络检测功率单元电压信号,通过LM317组成放大网络对检测到的信号放大,再通过光耦将此信号传递到控制端;由电流互感器TAK17-02组成的检测网络检测功率单元电流信号传到控制端。由DSP28335电路及脉冲变压器隔离驱动电路组成的控制器单元根据采集到的功率单元的电流和电压信息,对DC/DC 全桥变换器模块作出相应的充电、保护控制,使充电器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快速的为蓄电池充电,在完成控制能量转换的同时实现保护功能。 1.3辅助管理单元设计解析 辅助单元负责为整个系统本身提供运行能量及信息交付接口。辅助管理单元主要包括CAN 通信模块、辅助电源模块、人机交互模块。CAN 通信通过研究充电器与BMS 之间通信技术,最终实现充电机与BMS 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实时监测电池特性根据电池特性,选择电池最优充电曲线充电,加快充电速度,减少充电等待时间。系统内部需要多种压值的供电电源,因此辅助电源需满足可同时提供多路输出电源,从调整性要求出发,本文辅助电源模块采用以UC3854为主控芯片的(Flyback )反激拓扑电路,考虑对驱动电路提供驱动能量及成本、空间要求,此电路工作于CCM 模式,同时以DSP28335供电输出回路为反馈控制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电池在不同的使用周期,其充电接受功率改变,同时为满足系统升级需求,加入人机交互模块,从而加入人工智能提高系统适应性。 2 车载充电机软件设计 2.1 常用充电控制方法问题分析 作为车载充电器中通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通常采用固定开关频率,改变脉冲宽度的方法。充电器总是工作在同样开关频率下,所需充电功率的大小靠调节脉冲宽度来实现。所需充电功率小,脉冲较窄,充电电流较小;所需充电功率大,脉冲较宽,充电电流较大[2]。在上述控制方法中,所需充电功率大的情况下,充电效率高,但所需充电功率小的情况下充电功率低。车载充电机的损耗主要有两类功率损耗: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导通损耗主要由负载电流大小决定,而开关损耗与开关次数成正比,开关次数越少,开关损耗就越低。在所需充电功率小的情况下,用恒频控制方法,此时开关频率与所需充电功率大的频率相同,所以两种情况下的开关损耗相同,此为固定开关频率控制方法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设计与实现 瞿章豪徐正龙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中国重庆400065)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为提高充电效率,提出一种针对电池的充电的超前补偿控制算法。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电路组成及算法实现过程。充电实验结果表明,硬件设计结构合理,同时该算法控制的充电过程可以达到更高的充电效率。 【关键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超前补偿控制;变频控制技术 The Charger'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Electric Vehicle QU Zhang-hao XU Zheng-lo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designs a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that ’s suitable for electric vehicl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harging efficienc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battery charging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the lead compens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ardware circuit ’s structure and the algorithm ’s re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system,in detail.The Charg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ontrols the charging process can achieve more higher charging efficiency 。 【Key words 】Electric Vehicle;Vehicle ’s charger;Lead compensation control;Variable frequency control technology ○机械与电子○ 133

智能车载电源管理器设计方案

车栽电源管理器在汽车电气设备控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采用STC12C5410AD作为主控单元被用于交通警用车车载电气设备的电源控制,该控制系统具有低成本、可靠性高、易于实现的特点,经过检测和调试,该系统运行稳定,性能良好。 0引言 随着汽车工业和电子技术的进步,车载电气设备日益增多。交通警务车因其使用要求和场合的特殊性,更是对车载电源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实现移动警务的信息处理要求,车载电脑、视频监控设备、夜间照明设备、车载雷达测速等一些大功率的电气设备被集成于汽车内部。因此,要求对上述设备电源可靠控制,并且当汽车停止运行以后,蓄电池电压降低设定值时,切断对外围设备供电,以保证汽车点火系统的正常工作和蓄电池不会因过量放电而造成损坏。几乎所有连接至汽车电池的电子组件和电路均要求保护,以免于受到抑制、瞬态电压(高达60V)和反向电压状态的损害。同时,在蓄电池电量不足时,提示用户备份车载电脑中的数据,复位机械伸缩部件,以保证车载各个部件安全可靠的工作。 对上述实际要求,本文提出以STC5410AD单片机为主控制单元,通过误差放大器、电流检测以及电压检测电路,根据设定参数进行车载电气设备供电管理。 1 STCl2C5410AD单片机的介绍 该系列单片机是新一代高速MCU,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速度快8-12倍,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外部晶振20M以下时,可省外部复位电路。4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转换,针对电机控制,强干扰场合。该系列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口,单片机和PC之间进行串行通讯时必须有~个电平转换电路,因为电脑的串口是I塔232电平的,而单片机的串口是11L或CMOS电平的,我们采用了专用芯片SP232EQ呵进行转换。 ·工作电压:5.5V~3.5V单片机(5V单片机)/3.8V-2.2V(3V单片机) ·工作频率范围:0-35MHz ·用户应用程序空间10K,片上集成512RAM ·GPIO口15个,可设置成四种模式:准双向口/弱上拉,推挽,强上拉,仅为输入(高阻) ·PWM(4路)/PCA(可编程计数器阵列) ·ISP(在系统编程)/IAP(在应用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和专用的仿真器,可以方便把设计的硬件电路接应用系统中,一边调试一边通过串口(P3.0/3.1)直接下载用户程序·8路lO位高速A巾转换器,速度均可达100KHz(10万次,秒),可做温度检测、电池电压检测、按键扫描、频谱检测等。A/D转换结果计算公式如下:

轴类零件的自动检测装置设计

轴类零件的自动检测装置设计 徐莹1易琨2 1重庆工商大学2嘉陵)本田发动机公司 摘要:设计了一套轴类零件的自动检测装置,该装置能检测轴类零件的直径、圆度和圆跳动。本装置的测量方法为3S90b,且为定点测量,可同时对三个截面进行测量。介绍了总体方案设计、部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关键词:轴类零件,自动检测,部件设计,摩擦驱动,界面 Design of Automatic Checkout Equipment Used for Axle Part X u Ying Yi Kun Abstr act:A suit of the automatic checkou t equip ment used for the axle parts is desig ned.The equip ment can check automat2 ically the diameter,circle degree and circle jumpiness.The3S90b measure metho d is used for the equipment and the measure points are fixed,the equipment can measure parameters i n three sections at the same time.The project design in the g eneral,as2 semblies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are mainly presen ted. Keywor ds:axle part,automatic checkout,assemblies design,rubbing drive,interface 1引言 本仪器检测的轴类零件为某部件的传动轴。该零件的轴上有一些螺旋槽和通孔;其长径比较大,长度一般为300~500mm,直径为15~30mm。在部件装配中,它要和孔接触且配合精度要求较高,故该零件的尺寸精度、圆度和圆跳动均要求较高。另外,零件的外圆磨削加工是在无心外圆磨床上进行的,采用贯穿磨削法,每分钟大约加工6~10件,所以要求检测方法简单、高效。 由于缺乏合适的专用检测设备,工厂里工件尺寸精度与形位精度的检测不是由工人通过测量器具手工完成,就是采用价格昂贵的通用量仪进行测量。对前者,当工件批量比较大时,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且人为误差大;对后者,其仪器调整过程繁琐,测量时间长,效率低。此外由于通用量仪大多属于计量型仪器,对环境和操作人员要求高,故不适用于生产现场。因此,有必要研制一套使用范围广、测量成本低的自动检测装置。 2原始测量方法 211圆度的测量 测量圆度的方法有单点法、二点法、三点法与坐标法,本设计采用的是三点法。三点法是对被测实际轮廓在两个固定测量支承和一个可在测量方向上移动的测头之间所进行的测量。测头位于固定测量支承夹角(A或180b-A)之外的,称为顶式三点测量,如图1a、图1b、图1c、图1d所示;测头位于固定测量支承夹角(A或180b-A)之内的,称为鞍式三点测量,如图1e、图1f所示,我们采用的是图1a 方式。 图1三点法测量圆度 212径向圆跳动的测量 根据GB1958)80的有关规定,圆跳动的检测方法有三类,即用同心套、V形块和两顶尖,本设计采用V形块。当圆跳动\0101mm时,采用此法较为得当。而精度较高时用这种方法,其检测精度要受V形块精度和实际基准要素形状误差的综合影响。 3装置的总体设计及其主要部件的功用 装置的总体设计如图2所示,由图可看出本装置主要由工件传送装置、工件装夹装置、测量装置和工件驱动装置四部分组成。 311工件传送装置 工件传送装置的作用是将被测工件自动地从其堆放位置输送到工件装夹装置中的V形块上,它包括上料装置、皮带传送装置和送料装置三部分。 83 2005年第39卷l5 收稿日期:2004年8月

车载影音娱乐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参考范文)

车载影音娱乐系统项目 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车载影音娱乐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说明 该车载影音娱乐系统项目计划总投资8306.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投资6226.2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96%;流动资金2080.27万元,占 项目总投资的25.04%。 达产年营业收入15337.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021.32万元,税金及 附加144.61万元,利润总额3315.68万元,利税总额3917.63万元,税后 净利润2486.7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430.8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9.92%,投资利税率47.16%,投资回报率29.94%,全部投资回收期4.84年,提供就业职位239个。 报告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项目承办单位能够提供的资本金等情况,提 出建设项目资金筹措方案,编制建设投资估算筹措表和分年度资金使用计 划表。 ...... 主要内容:基本信息、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市场调研、产品规划分析、选址评价、土建工程方案、工艺原则及设备选型、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 职业安全、风险应对评价分析、节能评估、进度方案、项目投资方案分析、项目经营效益分析、评价及建议等。

第一章基本信息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车载影音娱乐系统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出口加工区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22431.21平方米(折合约33.63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4.27%,建筑容积率1.1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2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5.14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22431.21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4416.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468.8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9918.14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647.05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05台(套),设备购置费1908.92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258976.12千瓦时,折合154.73吨标准煤。

汽车车载系统的电源设计浅析

2014年第03 期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逐渐深入,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也使得人们对汽车内部车载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汽车上面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种类繁多,开关复杂,例如汽车上面装备有具有自动功能的感性负载,如雨刮器、电动车窗、电喇叭、感性线圈等等,这些电子设备在断电的瞬间都会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动势,这种瞬间作用的感应电动势会直接作用到一些与蓄电池并联的器件上,从而造成电源串扰、瞬变过压等问题,以至于导致电子元件的故障破坏。因而,根据上述这些汽车电系的特点,普通的过压、过载保护已经难以适应要求,并且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逐渐成熟,车载电子设备正逐步朝着体积缩小化,重量减轻化,功率减小化的趋势发展,传统的电源也渐渐不能满足要求。同时,开关电源的出现以其独有的优势逐渐被广泛采用,尤其是在一些耗电量比较敏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基本都能见到开关电源的身影。而本文分别从12V 汽油车车载系统和24V 柴油车车载系统两种类型对电源设计进行简要阐述。1.汽车车载系统电源概况 1.1蓄电池主要作用1.1.1在发电机电压低或不发电(发动机处于怠速、停转状态)时,向车载用电设备供电。1.1.2当汽车上同时启用的用电设备功率超过了发电机的额定功率时,协助发电机供电。1.1.3在其存电不足及发电机负载不多时,将发电机的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起来。1.1.4蓄电池相当于一个大电容,可以吸收电路中的瞬变电压脉冲,对汽车上的电气设备及电子元件起到了保护作用。1.1.5对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来说,蓄电池也是电子控制装置内存的不间断电源。1.2汽车车载系统对电源的要求1. 2.1要求蓄电池的内阻要小,大电流输出时的电压稳定,以保证有良好的起动性能。1.2.2要求蓄电池的充电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或少维护,以满足汽车使用性能要求。1.2.3要求发电机在发动机转速变化范围内都能正常发电且电压稳定,以满足用电设备的用电需求1.2.4要求发电机的体积小、重量轻、故障率低、发电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以确保汽车使用性能要求。2.汽车车载系统电源设计 2.112V 汽油车车载系统电源设计2.1.1分布式系统结构车载电源管理系统中,12v 稳压控制模块可用作12V 可控稳定电压和12V 常通电源。在这电源系统中,常通稳定电源主要功能是给一些车载电器进行供电,譬如仪表盘的时钟,某些需要供电的内存等等,汽车处于行驶状态下时,ECU 数字电路的电力主要来源于12v 可控稳定电压。另外,霍尔电流传感器的使用能够有效实现对蓄电池充电、放电过程的监视,并能大概估计出蓄电池的SOC 值。总体而言,汽车的电源管理系统中供应电能的形式主要是以电源通道的形式进行,其中,在每一个通道之内,都应该设计一个配套的智能继电器实现对其的有效控制。2.1.2基于智能继电器的电源通道设计所谓的“电源通道”,就是一种具有控制电流以及能够保护过电流的电能传输通道。而随着智能继电器在车载电源系统中的应用,电源通道的电流保护和电流控制等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强化。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电源系统中,传统的继电器已经渐渐难以满足对电流的有效控制,因而我们引入了模拟半导体功率器件(如IGBT 、MOS 场效应晶体管等等)。实际上,有些半导体功率器件甚至还能实现过热、过压和过电流等方面的保护功能,但由于其内部导通电阻相对较大,所产生的焦耳效应会伴随着大量的热量散失,所以,模拟半导体功率器件在车载大直流电源开关控制方面的应用目前还难以真正实现。因而,本设计所选用的是一种普通车载继电器,设计过程中,为辅助其运行,还特别设计了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这一系统中主要包括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以及初级线圈驱动电路,当然,还有连接车载总线通信的总线接口。该设计结构中,为了保证智能继电器能够实现对检测电路上电流的实时保护,以及对总线电流大小形成过载保护,我们通常会在检测电路中设置低通运算和霍尔传感器两大部分来对电路进行放大。智能继电器主要是通过LIN 总线的设计保证与车载网络之间实现信息交换,而普通继电器的主要功能就是要一定限度内的过载电流确保分断,而如果是短路状况下形成的大电流,该继电器则难以发挥作用。正是因此,在短路保护结构设计中,往往还需要设置相关的短路保护器件,例如自恢复熔丝等等。2.224V 柴油车车载电源设计2.2.1正电源设计通过采用开关电源稳压转换器,在输入端接入24V 直流,使得输出端输出5V 直流。作为所输入直流电源的载体,供电线路设计上还需要设置滤波电路。为了保护电源芯片,防止电源接反和电源过压等情况的发生,往往要通过加二极管进行控制,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容是滤波电容,则在输出端要加上发光二极管DS1进行+5V 电源指示。2.2.2负电源设计一般情况下,通过采用开关电源转换器ICL7660AM JA ,能够容易实现-5V 电源。ICL7660的工作温度范围在-55℃至+125℃之间,输入电压范围在1.5V 至10V 之间,设计过程中,通过使用CMOS 工艺所制成的小功率、高效率的低压直流转换器,一方面可以保证由单电源到对称输出双电源转换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还能保证倍压和多倍压的输出。结语:未来,随着汽车逐渐成为大众商品,人们对汽车的设计要求不仅仅在于行驶功能,更多的在于内部舒适度、便捷度等各方面的功能指数,因而对于车载系统的研究迫在眉睫。汽车企业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汽车车载系统的电源设计理论,并不断优化 种电子设备的使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参考文献:[1]陈广洋,陆奎.基于STC 单片机的智能车载电源管理器设计[J].微型电脑应用.2009(01)[2]张新丰,杨殿阁,薛雯,陆良,连小珉.车载电源管理系统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09(05)[3]肖宁,吕盼稂,王余涛,竺长安.基于TEF6606车载收音机模块设计[J].微型机与应用.2010(08)作者简介:刘娟,女,汉,1979年10月出生,籍贯:湖南长沙,助教,湖南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毕业,专业方向:汽车机电。汽车车载系统的电源设计浅析 刘娟(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南院汽车工程系410111)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车载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频繁,许多车载产品,例如车载电视、车载点烟器在方便人们的生活之余,也逐渐成为人们汽车旅途上不可缺乏必需品之一。而车载系统中通常包括单片机和其他芯片,往往系统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供电品质的好坏决定,因此,本文根据笔者的个人经验,主要就汽车车载系统的电源设计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汽车;车载系统;电源设计 ● ◇电源与电流◇5

流量检测-装置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课题:流量计检测装置设计 学院:城南学院 班级:机电0701班 指导老师:陈书涵 学号:2007 学生:邹娟 一检测系统背景介绍 流量计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当中,但大都存在体积大、精度低、价格贵等缺点.本文设计的电子巴(靶式)智能流量计,于六十年代开始应用于工业流量测量,主要用于解决高粘度、低雷诺数流体的流量测量,先后经历了气动表和电动表两大发展阶段,SBL系列智能靶式流量计是在原有应变片式靶式流量计测量原理的基础上,采用了最新型电容力传感器作为测量和敏感传递元件,同时利用了现代数字智能处理技术而研制的一种新式流量计量仪 表。其主要由测量管、受力元件(靶片)、感应元件(电容式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传递部件、微控制器及其显示和输出部分组成.由于采用了压力工作温度补偿,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

二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本作品是一款基于C8051F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流量计,给出了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设计以C8051F单片机为控制模块,选用电子靶式流量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通信电路、LCD显示等电路.在软件上进行了压力和温度补偿.设计的流量计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 三检测系统硬件结构 系统的硬件电路以C8051F20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主要有信号的输入通道、微控制器及外围电路、红外通信接口和RS一485通信接口和人机交互界面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以C8051F206单片机为核心的硬件框图 ① C8051F206的A/D转换模块 C8051F206的A/D转换模块是利用C8051F206的片内12位分 辨率的ADC转换模块和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当工作在100ksps 的最大采样速率时,提供真正的12位精度和±2 L SB的模数

车载充电机与BMS电池管理方案设计详解

车载充电机与BMS电池管理方案设计详解 [导读]车载充电机作为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之一,对于电动汽车的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车载充电机测试方案方面,能提供专业方案的供应商并不多。 关键词:车载充电机电源管理汽车电子 2015年第一季度,在多重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加快,仅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销售达到26581辆。当然电动汽车在发展的同时,离不开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车载充电机作为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之一,对于电动汽车的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车载充电机测试方案方面,能提供专业方案的供应商并不多。艾德克斯作为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测试测量方案供应商,提供的测试方案不仅能够完全满足不同型号的车载充电机测试的需求,还能通过一套软件来控制测试过程与充电机本身,具有其他厂商的测试方案所不具备的独特且重要的功能。 车载充电机与BMS电池管理系统 充电机主要应用给电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充电,按是否安装在车上,充电机可分为车载式(随车型)和固定式。固定式充电机一般为固定在充电站内的大型充电机,主要以大功率和快速充电为主。而车载充电机安装在车辆内部,其优势就是可以在车库,路边或者住宅等任何有交流电源供电的地方随时充电,功率相对较小。 目前绝大多数的车载充电机都采用智能化的工作方式给动力电池充电,这直接关系着动力电池的寿命和充放电过程中的安全性。作为电动汽车最核心的动力电池,它是一个由多个单体电池封装成的电池组,虽然通过单体电池的电流相同,但是放电的深度会有所不同,深度放电是对电池的一种损耗;并且如果深度放电后的电池还被按照常规的电流值充电,则是对电池的进一步损耗。因此,BMS电池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部分,实现对动力电池电压及剩余容量(SOC)等数据的监控和管理。下图中简单表示了车载充电机和BMS

纯电动汽车车用电源系统设计匹配

纯电动汽车车用电源系统设计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相对简单,只有一个能量来源——动力电池,所以电源系统的设计相对也比较简单,本节以一种纯电动公交车的电源系统设计来进行说明。 1.整车设计要求 整车设计参数如表9-1所示。 整车行驶工况满足表9-2中国典型城市公交车行驶工况要求。 动力电源系统分布在车辆两侧四个相同的空间内(原行李箱位置)。 2.电源系统设计 (1)确定车辆的功率需求根据汽车理论,汽车功率平衡关系应满足式(9-1)。 (9-1)P v——车辆需求功率,kW; g——重力加速度,m/S2; m——车辆满载质量,kg; i——道路坡度; δ——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du/dt——加速度,m/s2; u a——车速,km/h; η——传动系统效率;

A——车辆迎风面积,m2; fr——滚动阻力系数; CD——风阻系数。 在启动加速、爬坡、最高车速三种情况下车辆的需求功率是最高的,分别计算这三种情况下车辆的需求功率,选择功率要求最大的作为车辆的需求功率。 最高车速μmax对应的车辆功率需求P v1为: (9-2)最大爬坡度am对应的车辆需求功率P v2为: (9-3)原地起步加速到指定加速时间T如式9-4所示,可以计算出给定全力加速时电动汽车电机对应于车速ua的需求功率P v3。 (9-4)由式(9-2)~式(9-4)以及表9-1与表9-2中的数据,可以得到车辆的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和全力加速时车辆对应的功率需求,分别为98.7kW,91.8kW、65kW。 纯电动汽车的电机的功率应能同时满足汽车对最高车速、加速度及爬坡度的要求,所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9-5) 国家标准推荐的电机功率等级为5.5kW、7.5kW、11kW、15kW、18.5kW、22kW、30kW、37kW、45kW、55kW、75kW、90kW、110kW、132kW、150kW、160kW、185kW、200kW及以上,并符合GB/T4772.1-1999的要求。根据式(9—5)计算结果以及车辆辅件的功率需求,电机额定功率可以选定为110kW。电源系统的功率应不低于P,即应大于110kW。 (2)确定系统电压范围根据整车所选择的电机,确定电源系统的标称电压及电压应用范围。 采用合理的高电压设计,可以减小电机逆变器的成本和体积,并且有利于控制总线的工作电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保护电源系统。同时,总线电压越高,驱动电机能够输出的最大电磁转矩和最大功率数值也就越大,车辆动力性能好。但直流总线的最高电压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对功率逆变器中的功率开关器件造成较大的冲击,总线电压不能超过IGBT决定的电机最高允许电压限制。

轴承检测装置的设计

摘要 轴承是各类机械装备中最为重要的基础部件,它的精度、性能、寿命以及可靠性对主机的精度、性能、寿命以及可靠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机械产品中,轴承属于高精度产品,不仅需要数学、物理等诸多学科理论的综合支持,而且需要材料科学、热处理技术、精密加工和测量技术、数控技术和有效的数值方法及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等诸多学科为之服务,因此轴承又是一个代表国家科技实力的产品。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进步、生产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轴承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好多行业领域,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作母机的工作性能,其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设备性能的好坏。据统计在旋转机械中30%的故障与轴承有关。因此,工业生产监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轴承质量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出厂检测。目前在轴承检测项目中:轴承游隙检测、内径检测以及振动情况检测等项目,都是反应轴承质量的重要指标,轴承的合格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轴承的使用性能。现有的轴承检测仪一般只能进行单一项目的检测,检测效率低不方便。为了满足轴承安全检测的要求,研制出一种检测效率高、基本实现自动化的轴承多方面检测项目的检测装置显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轴承;自动化;检测;装置

Abstract Bearing is the most basic components in all kinds of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 for its accuracy, performance, life and reliabilit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of the host's accuracy, performance, life and reliability. Bearing is a high precision product in the mechanical products, not only its needs a comprehensive support for math, physics and other disciplines theory, but also needs the material science, heat treatment technology, precision machining and measuring technology,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numerical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powerful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to serve its, so the bearing is the products that represents of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Along with the automation level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creasing, application field of bearing has been widely in many industries, it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work performance of machine tools, and its precis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device is good or bad. there are 30 percent of faculties in the rotating mechanism to be relative to bearings. so we must strictly check the qualities of bearings before they are sold .At the present in the bearing detection project, Bearing clearance detection, inner diameter measurement and vibration detection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quality of the bearing.Weather the bearing is qualified or not,i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bearing performance. Detection of the existing bearing tester is generally only for a single project, low detection efficiency is not conveni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bearing safety detection, developing a detection for higb detecting efficiency ,and the basic realization of automatic bearing detection project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Key words: bearing; automation; measurement; system equipment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多媒体播放器的设计与实现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多媒体播放器的设计与实现 近年来,社会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人们对现代电动汽车的个性化、娱乐化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能够满足他们对新闻、音乐等其他物质的需求。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环境,汽车制造厂家应该不断创新,实现电动汽车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界面的优化,充分满足人们的要求。基于此,文章对电动汽车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界面的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促进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全面发展。 标签:电动汽车;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界面设计 1 电动汽车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现状分析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发展历程比较短暂,在2000年出现了一种以语音交互为主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由汽车厂商来控制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少部分的厂商会对系统的内饰设计引起重视,如Mini品牌的汽车就利用了一个比较大的机械仪表盘,将大量的信息分享给乘客。在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汽车已经不仅仅作为交通工具存在,人们对车载信息娱乐功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汽车厂商与科学技术公司之间的有效合作,都比较注重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研发。 2 电动汽车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界面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在进行电动汽车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界面设计时,要将“减少用户的学习时间与程序”的观念贯穿始终,尽量做到用户无需参照说明书即可进行主要功能的操作,由此提升界面系统操作的用户体验,从而充分感受驾乘的乐趣,具体到设计中即是遵循注重趣味性、美观性、实用性以及一致性等设计法则。 另外,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还要快速转换各种功能,便于驾驶者操作,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界面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首先,简洁明了、快速高效的界面形式。确保驾驶者随时访问,对常用功能进行良好的使用,消除其他次级的功能;其次,加强对效率的重视。可以使用深浅、宽度适中的信息架构,控制层级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而且,还要坚持少就是多的原则,从而形成更加简洁、简单的界面布局;再次,对内容的关注。一般来说,用户在使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时,比较注重系统的功能以及信息内容,并不在乎如何操作;最后,在人性化设计的基础上来缓解技术方面的问题,从而满足人们对系统界面的需求。 3 电动汽车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界面设计 3.1 系统主界面设计

车载电源简要说明

车载电源简要说明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连云港易思特电子有限公司 车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 使用说明书 公司总部:江苏灌云经济开发区纬三东路15号 生产基地:江苏灌云县杨集镇工业集中区露希欧汽车产业园 销售经理:潘东亚 2014年6月6日编制一、产品概述 车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是一种专门为LED广告车、舞台车、宣传车、演 车等相关特殊车辆设计的特种车载电源。当客户现场可提供市政用电(交流220V)时,市电经设备内部交直流互投装置直接给负载供电,同时设备内充电器组为蓄电池组充电;当客户现场无法提供市政用电时,设备将自动投切至蓄电池供电,此时本设备提供的电源主要用于LED显示屏及电脑、功放音响及电动机、液压系统等交流负载供电。当市电恢复正常后,设备自动投切至市电工作;同时充电器组为蓄电池组充电。 二、应用领域 该产品主要应用于:LED广告车、舞台车、宣传车、演出车、冷藏车、 房 车、大型客车、公交车、旅游车等特种车领域。 三、产品特点 该产品是针对LED广告车而研发的电源产品,相比以往的LED广告车所采用的发电机供电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环保节能,无噪音,无公害; ☆全免维护,智能人性化操作系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运行、维护费用低; ☆采用最新DSP数字化控制,逆变器调制技术采用SPWM正弦脉宽调制技术,控制芯片采用美国Atmel微处理器,稳定、高效; ☆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整个系统由若干个功能模块组成,便于调试和维护; ☆用户可选用RS232/485通讯接口,便于与上位机通讯; ☆逆变器采用隔离变压器输出,带载能力强; ☆逆变器模块采用进口IPM智能模块,输出稳定、可靠; ☆管理简单,自动切换可无人值守; ☆充电器采用高频软开关全桥变换技术,自动实现铅酸蓄电池的均/浮充转换; ☆逆变器正弦波输出,稳压、稳频; ☆系统可根据客户实际需要,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为客户节省成本; ☆保护功能齐全,欠压、过压、过载、过流、短路、过温(选配)、电池过充等保护; ☆设备性能可定制; ☆可实现远程控制(选配); ☆设备自带强制启动功能,可强切市电同时可取消电池欠压、过压、过载等保护功能,特殊情况下可使用该功能,正常情况下不建议使用该功能,影响蓄电池寿命。 四、型号命名 车载电源命名方法如下: 五、车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外观图及说明 输出功率 A为交流电源,D为直流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