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8页,4个大题,满分120分。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把答题卡的相关信息填写清楚,并粘贴条形码。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咆.(páo)哮稽.(qǐ)首呱.(guā)呱坠地

B. 羼.水(chān)契.(qì)合信手拈.(niǎn)来

C. 咨诹.(zōu)耄.(mào)耋铢两悉称.(chèn)

D. 休祲.(jìn)诡谲.(yù)陟.(zhì)罚臧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呱.呱坠地(guā)——(gū);

B.羼.水(chān)——(chàn),信手拈.来(niǎn)——(niān);

D.诡谲.(yù)——(jué);

故选C。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黄果树瀑布急速地倾① 而下,与下方的水流扭打在一起,最终碎成了点,碎成了雾。水花溅起五六米高,耳边除了水花四溅和扭打的“隆隆”声,什么也听不见了。脚下的灰石被雨水冲刷得②亮,偌大的一个山谷内朦朦胧胧,全是水雾,如白③一样的急浪猛冲下来。

A. ①泻②锃③练

B. ①泻②铮③练

C. ①泄②铮③炼

D. ①泄②锃③炼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能力。

①倾泻而下:大量的水从高处急速流下,泻,指液体很快地流。注意“泻”不能写成“泄”;

②锃亮:形容反光发亮,“锃”读zèng ,不能写成“铮”;

③白练:白色熟绢,“练”不能写成“炼”;

故选A。

3. 古诗文默写。

(1)为人性僻耽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风波》)

(5)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里说“_______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展示了自己遭受挫折和磨难时的豪爽胸襟。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迸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慷慨激昂,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答案】(1). 语不惊人死不休(2). 此时无声胜有声(3). 年少万兜鍪(4). 竹杖芒鞋轻胜马(5). 一蓑烟雨任平生(6). 俗子胸襟谁识我(7). 人生自古谁无死(8). 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兜、鍪、芒、蓑、胸襟、汗。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4. 格列佛在飞岛国“拉格多大科学院”获得很多见闻,请说出任意四个来。

【答案】a 收集黄瓜中的阳光。 b 把冰烧成粉末变做火药。 c 建房,先从屋顶造,然后依次往下,最后在做地基。 d 如何用感觉和嗅觉区别颜色。 e 一套利用猪耕地的方法可以节约用牛耕地的费用。 f 用蜘蛛丝织布。(任意四点)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掌握名著内容的能力。要认真阅读名著《格列佛游记》,了解内容,梳理情节,简洁准确表述。示例:1.用抽风机治病。2.废除语言或大大减少词汇量,用实物代替。3.把粪便还原为食物。4.繁殖无毛的绵羊。5.软化大理石等。

5. 学习了《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之深,作者以悲愤和辛酸的笔触写出了他们在人格意识方面的扭曲与堕落。请再举一例进行说明。

【答案】周进60多岁,还是个童生。依靠在村子里私塾中教书糊口,以后随姐夫经商记账,在贡院参观时,走进看着号板(科举考试时,号子中供生员答卷兼睡觉用的木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周进只管扶着号板哭个不停,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得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后来商人们答应为他捐一个监生进场,他就破涕为笑,趴到地上磕头,表示要变驴变马来报答他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根据阅读积累写出人物在人格意识方面的扭曲与堕落即可。如范进:是一个连考二十余次不取的老童生,直到五十四岁才中举。在生活中受尽凌辱,他要去考试,岳父胡屠户骂他是“癞虾蟆想吃天鹅肉”。听到中举的消息后,他起初不敢相信,既而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欢喜得发了疯,“百无一用是书生”,作者以其悲愤和辛酸的笔触,暴露了其人生的无价值,揭示了科举制度对范进人格意识方面的扭曲与堕落;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向我们鞭挞了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之深。还有周进考中之前,梅玖瞧不起他,还在言语上羞辱他;周进考中之后,梅玖见到当年周进所写褪色的对联,竟然让和尚揭下来裱一裱收起来。通过前后的态度对比讽刺了市民的势利虚伪,批判了科举制度对各阶层人物的影响,是造成污浊世风的根源。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通过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1)材料中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在上面文字横线处补写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答案】(1)还要有意匠(2)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其它修改符语法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成分残缺,“通过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缺少主语,删掉“通过”即可。

(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要读懂语段,结合具体语境补写句子。语段先讲画画要有意境,后讲意匠,所填的句子领起下文内容,还要和“有了意境不够”句式一致,应填“还要有意匠”。

7. 综合性学习。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1)【提信息】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三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

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材料三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2)欣赏漫画《凿壁偷“光”》,按要求作答。

①请概述漫画的内容。

②请说说漫画的寓意。

【答案】(1)①与国外相比,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优质产品)。(或:从目前我国缺乏优质产品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还缺少技术人才。)

②“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或:国家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

③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只有传承工匠精神,才能缔造工匠神话。

(2)示例:①凿墙洞蹭邻居上网信号。②示例:讽刺社会上有些人,患有手机上网依赖症,为蹭上网,不惜一切代价。

【解析】

【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材料,把握材料的大致意思,在此基础上,从材料中提取出与“工匠精神”相关的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概括,意思对即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可得:与国外相比,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根据材料二中的“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可得:从目前我国缺乏优质产品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还缺少技术人才。材料三“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提取关键信息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只有传承工匠精神,才能缔造工匠神话。(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漫画的能力。①概括画面内容,要做到语言简明,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要加入自己的看法,不宜进行想象虚构,只需把漫画内容客观地描述出来。从整个画面来看,画面反映的是那些有上网依赖症的人凿墙壁来蹭邻居的上网信号。②这个漫画的寓意可以结合标题“凿壁偷‘光’”、画面人物正在用手机上网、文字“信号强多了”、画面上的“墙洞”等信息,联系现实生活,综合分析。这则漫画讽喻了那些为了能够蹭上別人家的网络而不借付出一切代价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共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并用手指着潘小锋课桌上的纸。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在画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上课不听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岂有此理!明天叫你家长来。”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

红到了脖子。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教师应有的品行规范让我平静下来。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一个上午都没见人影。后来得知他因害怕告诉他父亲实情而挨打,一个人躲进了网吧。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好意思。”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老师别生气,您喝茶!”我接过茶杯放到桌子上。

?“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怎么又要打,不是和你说了吗?别总是打孩子。”

?“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他要是有空就到我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呵呵……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我按他指的方向看去,这才注意到墙上贴着好几张奖状。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漫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的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潘小锋有点委屈地说道。

?“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培养,如果有兴趣,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我还是用老师的本职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我会的,没问题。”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天也晚了,我也该走了。”说着便走了出来,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街灯掩映的路上。我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

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8. 请你谈谈对小说题目的理解。

9. 请你用四字词语,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星夜家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仔细品味最后一段中的划线句子,说说它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11. 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对文中的“我”进行评价。(至少两点)

【答案】8. 题目运用了比喻修辞,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告诉我们不仅要看到明亮的星星,更要善于发现那些微光的不起眼的小星星。题目点明了小说的主旨,形象新颖,设下了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9. (1). 课堂风波(2). 真相大白(3). 期望发光

10. 内容上,暗示文章主旨;烘托意境,增强文章的蕴味。结构上,照应题目;与第九段遥相呼应;引出后文。(必须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1. “神采飞扬地讲着课”说明“我”是一个爱岗敬业的老师;课堂被窃笑搅起波浪让“我”怒火中烧,说明“我”是一个严格而比较急躁的老师;课间平息了自己的怒气,说明“我”是一个能及时反省、严格要求自己的人;鼓励潘小峰发挥特长,说明“我”是一个爱护学生、善于引导学生的老师。(答出两点以上即可,要结合原文)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结合文章“我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可知,“最小的星星也闪光”指天上微小的光闪烁着光芒;根据“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和“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可知,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比作星星,形象地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而我们不仅要看到明亮的星星,更要善于发现那些微光的不起眼的小星星。从表达作用上,“最小的星星”形象新颖,设下了悬念,最小的星星是什么星星?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能力。阅读全文,统观全文,选文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情节单元。①至⑦段是第一部分,由“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可知,这一部分是发生在课堂上的故事,可概括为课堂风波。⑧至?段,写“我”和潘小锋父亲“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然

后去到他家了解情况,可概括为星夜家访。?段结合“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可知,写潘小锋向“我”解释了他画画的原因,真相大白;?至?段,结合“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培养,如果有兴趣,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可知,写“我”期望潘小锋发光。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句子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分析划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从内容上看,漫天繁星渲染了宁静安详的氛围,烘托了意境,便于作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潘小锋也是一颗很小但仍然闪着光亮的星星。从结构上看,首先,划线句子和题目“最小的星星也闪光”形成呼应;其次,与第⑨段“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也表明了时间的发展;另外还引出后文“我”对潘小锋性格形象的感受。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根据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我”这个人物形象即可。首先找出文章中关于“我”的言行,并对此进行分析,总结出“我”相应的性格特点即可。跟据第二段中的“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可知,“我”是一个爱岗敬业的老师;由“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和“铁青着脸”“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因为课堂被窃笑搅起波浪,“我”愤怒生气的表现可知,“我”是一个严格而比较急躁的老师;由文章中的“教师应有的品行规范让我平静下来”说明“我”是一个能及时反省、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亲自去潘小锋家家访,说明“我”是一个注重了解真相、关爱每一个学生的老师;在了解了潘小锋的兴趣和特长之后,“我”鼓励潘小锋发挥特长,说明“我”是一个爱护学生、善于引导学生的老师。

(二)(共13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

朱万曙

①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②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

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③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 A 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

④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B 《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⑤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 C 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

⑥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 D 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 通读全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

13. 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其作用分析有误

..的一项是()

A. 是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

B. 引出中心论点

C. 使论点更有说服力

D. 激发阅读兴趣

14. 文章第③段说:“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15. 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6. 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 ABCD 哪一处最为合适?请简要分析。

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答案】12. 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意对即可)13. A

14. 根据“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此句含义是:品读经典能引发思考,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15. 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史记》中的史实为例,充分论证了“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这一分论点。

16. 放在A处最为合适。因为孔子是古代圣贤,“仁者爱人”的思想富有哲理性,是典型论据,能论证“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的分论点。

【解析】

【详解】1.考查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的能力。标题就是论点。好处就是直截了当,开宗明义。首先要通篇阅读,整体把握,理解好文章内容,抓住分论点进行整理合并。通读全文,由首段中“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结合林语堂的话,得出“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的结论,而此结论就可用于标题。

2.考查开头引用名言的作用。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首要目的是引出中心论点,林语堂的话是论据,但不是事实论据,而是道理论据。故选A。

3.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含意的理解。理解句子要本着句不离段的原则,“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中的“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一句,是谈品读经典的意义,再结合第③段“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可得知“品读经典可以引发思考,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心灵得到洗礼”。

4.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文章第④段“《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明显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史记》中荆轲刺秦王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此段的观点“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5.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

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

点。所给材料中的孔子与“圣贤哲人”相符,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的内容,可以作为典型的论

据,恰好与第③段“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的分论点相一致。所以

放入A处最合适。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

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

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

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

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⑦。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⑧云:“我精骑三

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⑨为若干卷,题曰

《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⑩以此补之。

(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

【注释】①滑稽,比喻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⑤曩:从

前。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⑧孙搴,人名。⑨勒:此处译为编辑。⑩庶几:或许,差不多。

17.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主人日再.食子墨子起,再.拜

B. 烨然.若神人吴广以为然.

C. 久而.乃和而.聪明衰耗

D. 然负.此自放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9. 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 “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

B. 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

C. 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与“同舍生”生活的富足作对比,表现自己从读书中感受

到的乐趣。

D. 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

20. 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

【答案】17. A 18. ①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19. D

20. 同:都觉得勤奋很重要。异:宋濂一直勤奋好学,不畏艰难,不注重吃穿,享受读书带来的愉悦。秦观在少时记忆力突出而不勤奋,年长后记忆减退,用勤奋来弥补。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

A.都是“两次”的意思;

B.……的样子 / 对的;

C.表承接 / 表转折;

D.凭借,依仗 / 背着;

故选A。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再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句中“以”意思是“因为”。“口体之奉”意思是“吃的穿的”。“若”意思是“如”。据此翻译即可。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D项中“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理解有误,应该是“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故选D。

【20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两篇文章都写了治学的故事,两文的主人公都很勤奋,甲文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乙文中“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都体现了主人公的勤奋。但两人又有不同点,宋濂的勤奋始终如一,一生坚持治学,最终学有所成,而秦观年轻时虽然有很好的的天赋,但“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到年老才开始勤学,但此时“聪明衰耗”,希望用勤奋来弥补“善忘”的缺陷。据此理解作答。

【点睛】译文:

(甲)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乙)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然而我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一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几天在看书。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近几年来,我学习非常勤奋,以惩戒自己,然而听觉和视力都已经衰退,大概比不上从前的十分之一二。每阅读一件事,一定会在心中反复推敲几遍,(但)合上书后就感到茫然不知,(这样)反复多次仍然记不住。所以虽然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荒废在善忘上。最近读《齐史》,看到孙搴说:“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数万疲弱的士兵。”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

“经”“传”“子”“史”中的语句,编为几关卷,取名为《精骑集》。唉!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年长后容易忘记,也许可以用这个来弥补吧。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1. 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 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 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 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22. 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答案】21. D 22. 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解析】

【21题详解】

D.错误;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駁”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而“五十弦”、“沙场”、“霹雳”不属于历史典故。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首先理解内容,然后体会感情。词一开始,从醉中落笔,“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醉里”,写得是情态。“挑灯”,是把油灯拨亮。“看剑”,即《水龙吟》中的看吴钩,表明词人渴望杀敌的心情。“梦回吹角连营”是说梦里“我”又回到了军队,军营中到处吹起嘹亮的号角。从“梦回”开始,词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施展雄才武略,完成“了却君王天下事”的梦境。通过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四、作文(5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北斗二号系统的“原子钟”堪称是导航卫星的心脏,其研制难度可想而知,而李春景所带领的年轻团队,仅用两年时间就攻克难题,获得成功。面对这样的神奇速度,外国人发出了惊叹!不过,北斗人心里却非常清楚,这是被逼出来的,是靠着不服输的骨气、玩命干的勇气拼出来的。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

....,写一篇作文。

⑴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服输的骨气和玩命干的勇气,请以“我的骨气或勇气”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把你的事讲一讲,题目自拟。

⑵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不服输的骨气、玩命干的勇气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要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范文:

(一)

我的勇气

“终于做了这个决定,别人怎么说我不理,只要你也一样的肯定,我愿意天涯海角都随你去……”听着梁静茹的《勇气》,让我想起来往事。

三年级时,我还是一个胆小如鼠的小女孩,上课从来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怕回答错了老师会批评我。我一直没有勇气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校举办的活动我也没勇气参加。

到了三年级下学期时,我们班上了一节公开课。老师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班里很多同学都举手

了,甚至成绩比我差很多的,也举手了,还说着:“我来,我来。”我环顾了四周,就我没有举手。

下课了,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对我说:“心怡,今天班里好多同学都举手了,就你没有举手,老

师觉得很失望,我希望下次你上课也要举手。”“我怕答错了,你会批评我。”“不要怕,要拿出勇气出

来,答错了不要紧,老师相信你。”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老想着老师说的话,这时,我听到了邻居家在放梁静茹的《勇

气》这一首歌。我想来想去,觉得我应该要拿出勇气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第二天,上课了,老师提出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班里没有一个同学举手。老师就说:“就没有一个

同学敢回答这个问题?”说着,眼睛朝我方向看。我立刻举手,老师叫了我的名字,我立刻把我的想法说出

来了。老师就表扬我了:“心怡同学做得很好,希望大家能向她学习,同时,我也希望心怡同学能够坚持

下去这个勇气。”

后来,每节课只要老师提出问题,我就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再后来,学校举办的活动我也积极

参加,尤其是艺术节活动。到了三年级,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小童星了。

直到现在,我还是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目前,我还是学校里文学社编辑组的成员,还获得了校星光

技能大赛硬笔书法三等奖呢,虽说没有进入市级比赛,但我也相当满足。

再回想,历史上很多名人,比如海伦凯勒,她在19个月时,就失去了视力,后来还失去了听力。但海

伦凯勒没有失去勇气。后来,在安妮·莎莉文老师教育下,她学会了说话,最后还考上了大学。再比如张

海迪,她5岁时就因患脊髓病导致高位截瘫,但她也没失去勇气,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

学完了小学,初中全部课程。

所以,勇气十分重要。(二)

成大事者需有勇气

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题记

作为人,若想要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要有勇气。当我们丧失了勇气,无疑于丧失了一切。因此,我们

必须拥有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

幸。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继续发奋著书,最终完成了

《史记》的撰写。刘邦做了皇上后因身体不适连着好多天不理朝政,大臣们都很焦急,却又不敢见驾,唯

有樊哙,不怕天子威严,用勇气战胜了一切,进宫见驾。因为勇气,使很多人遭遇了许多磨难,却让他们

从此名留青山,永垂不朽。

拿破仑军队与奥地利军队战斗时,虽然只剩二十五名骑兵,但拿破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往前冲,战胜敌人。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不打败他们,就会被他们所打败。拿破仑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奥地利将领问他:“是什么使你们反败为胜呢?”拿破仑回答:“我从来就没有失败过,我始终怀着必胜的信念与你们战斗,即使是在仅有二十五名骑兵时,我也没有想过接受失败。”这是拿破仑一生中最伟大的战役之一,即著名的阿拉克战役。虽然失败马上就要降临,但是在它还没有来到我们眼前时,我们就不应该放弃成功的希望。只要勇气没有丧失,成功的希望就永远不会破灭,只要拥有成功的希望,失败就不会轻易接近。退一步说,即使失败已经发生,我们仍然要鼓足勇气迎接下一次成功。越是在危险时刻,我们的勇气就越需要经受巨大的考验。

细细用心琢磨,名留青山的哪一位伟人不是因为勇气而永垂不朽的,没有勇气的人就好像花儿无人浇水一样,干枯萎,没有生机。因此,我崇拜勇气,坚韧、信心,有了他们的相陪,我足以应付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勇气,造就了卓越的人才,也让很多人知道了,何为真正的英雄好汉。

勇气,改变了人一生的宿命。

拥有勇气的人,就好像生命里撒满了阳光。再多再大的磨难坎坷都不怕过不了。世上这些伟人就是因为有足够大的勇气承担命运的不公而被世人所记忆。

勇气是人类潜在的气质,只要发挥好它,它便会带你征服世界,征服自我。

【解析】

【分析】

【详解】(1)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试题,难度不大。“骨气”多指刚强不屈的人格及操守,“勇气”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题目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选择以“勇气”为话题比较容易。神农氏尝百草是一种勇气,大胆亮出不同的观点是一种勇气,只身外出闯荡是一种勇气,敢于承担责任是一种勇气,主动选择放弃是一种勇气……勇气常闪亮在你不经意的方方面面,本作文可以以回忆为主,也写现在发生的事情,展现有勇气的一段生活经历或思想经历。“勇气”内涵丰富,大到为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视死如归,面对凶残的歹毒大义凛然;小到婴孩离开妈妈的手迈出第一步,一个人在漆黑的夜晚穿过小巷,课堂上能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问也是一种勇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2)此题是一道材料作文试题,要求学生阐述自己对骨气或勇气的理解或思考,要求写成一篇议论文,要选择自己擅长的一个角度来写作。骨气是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是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骨气是一个人的“脊梁”。我们越是面对沉重的困难,更是要挺起我们的脊梁骨,不要为了微不足道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不要为了功成名利而牺牲自己的尊严。可以据此阐述自己对“骨气”的认知。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围绕“勇气”阐述观点更容易一些。人生中,我们每做一件事,甚至每做一个决定,都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勇气的重要性体现在方方面

面,这个题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立意:1)要有战胜自我的勇气。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挫折是畏手畏尾,停滞不前,还是鼓起勇气,奋力拼搏,迎难而上呢?困难有来自外在的艰难,也有来自自身内心的恐惧。来自外在的困难,应将它化大为小,分解为几个小目标,从而勇敢面对。来自自身内心的恐惧,应该想想别人为什么可以,从而勇敢克服。2)要有帮助他人的勇气。社会是一个团体,我们不仅要勇敢面对自身的困难,还要有去帮助别人的勇气,如搀扶跌倒老人的勇气。有了这样的勇气,整个社会就会充满正能量,社会就会积极向上。据此写作议论文,论述勇气在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