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古诗两首 (第2课时)

18、古诗两首 (第2课时)
18、古诗两首 (第2课时)

总结:这就是诗人夸张的手法,(板书:夸张)百尺只是用很大的数字来体现高度(板书:高度),这让你想起了李白的哪些诗句?

预设: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

2.想象画面,体会夸张。

(1)课件出示:“手可摘星辰。”

生读,过渡:谁来解释这一句?

预设:手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板书:摘)

(2)点拨:这里的“可”有轻而易举的意思,能够轻松摘到天上的星星,说明这座楼怎么样?(预设:太高了板书:很高)

这是通过什么的夸张来表现楼之高?(预设:动作板书:动作)

(3)任务:边读边想象画面,闭上眼睛伸出手做摘星辰的动作,感受楼高。

总结:诗人没有再提高字,却让我们感受到楼高入云霄,这还是用了什么手法?

预设:夸张

3.自读想象,交流表达。

(1)过渡:这山寺之楼已经高到能伸手摘到星星了,诗人还能写得更高吗?

课件出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任务:说说诗句的意思,分小组讨论并交流从哪里感受到山寺的高。

要点:作者站在楼上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说明楼极高。

板书:恐惊极高

(2)过渡:天哪,诗人觉得在这座山寺楼上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神仙,这座楼简直太高了。这还是在运用什么手法写高?预设:夸张。

点拨:刚才的手可摘星辰是夸张的动作,这里是夸张的什么呢?

(预设:害怕、担忧的心情。板书:心情)

生读诗,朗读点拨:想象画面,朗读古诗,读出“不敢”“恐惊”的心情。

【方法总结】:李白的诗充满着大胆的想象,无论是“飞流

直下三千尺”的豪气冲天还是“不敢高声语”的小心翼翼,都是在用夸张的手法体现事物特点。大胆想象,突出特点,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板块三:图文想象情境,诵读背诵古诗

1.结合插图,感受楼高。

过渡:除了文字带给我们的震撼,还能从哪里看出楼之高?预设:插图课件出示插图一,配古诗。

生结合插图,描述李白所见的场景。

2.想象情境,诵背古诗。

(1)过渡:盛唐时代,李白在这样一个万籁俱静的夜晚,登上山寺中的高楼,望着天上的星辰,你觉得他会是怎样的心情?

预设:觉得夜晚很美,宇宙广阔,心中宁静。(根据学生回答适当给出补充)

(2)点拨:带着这样的心境,想象画面,生自读古诗。

根据板书尝试背诵古诗。

音乐激情《敕勒歌》,感受草原风情

1. 音乐激情,感知草原。

(1)课件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任务:生闭眼听音乐,感受音乐描绘的场景和草原特点并交流分享。

提问:想一想,你好像看到了哪些景色?

预设:天上白云朵朵,无边无际的草原,到处是牛羊,牧羊姑娘在唱歌。

(2)请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首歌带给你的感觉。

预设:辽阔、自由、快乐……

小结: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叫做《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描写的就是草原美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首古代北朝民歌,课件出示《敕勒歌》。齐读课题。

(3)解读“敕勒”

课件出示:敕勒族,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放牧为生,生活在草原上,居住的毡帐称为“穹庐”。

板块四:自读古诗,认读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板块五:再读古诗,随诗识字

1.联系字形、成语、结合图片,认读“庐、笼盖、苍茫”(1)课件出示图片,猜测并出示成语“三顾茅庐”。

点拨:这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故事,成语的开头也是三,你能猜出来吗?

预设:三顾茅庐

(2)简单补充故事:三国时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接连三次到诸葛亮的茅庐拜访才见到他。图中所画的房子就是茅庐。茅是茅草,那庐是什么意思呢?

课件出示“庐”。预设:房屋的意思。

(1)课件出示“穹庐”,结合教师讲解出示“穹庐”图片。

庐是房屋的意思,那穹庐呢?大家看图,这就是穹庐,是古代敕勒人居住的毡帐,也是现代蒙古人居住的蒙古包。(2)课件出示“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笼盖的意思。做动作体会盖。

想象:天空好像一顶巨大的帐篷,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提示:笼是由竹字头加龙组成。

(3)课件出示“苍茫”。

板块五:观察字形,说规律,都有“艹”。

课件出示本课插图和“天苍苍,野茫茫”,观察图画,尝试理解苍茫的意思。

要点:苍茫是指指辽阔遥远而望不到边。

补充:“苍苍”和“茫茫”在形容不同事物的时候还有不同的含义。你能说几个词组吗?

预设:白发苍苍(头发白白的)、松柏苍苍(松柏绿绿的)大海茫茫(大海没有边际)、云海茫茫(云雾看不清楚)2.语境中识记多音字“似”

3.(1)天似穹庐是指天空好像一顶巨大的帐篷,我们知道了“穹庐”是指帐篷,从中你推断“似”的意思是什么?可以替换成哪些词?

预设:像,仿佛

(2)点拨:当“似”表示像、仿佛的意思时读音是sì。谁来组个词?

预设:相似、好似、似曾相识。

(3)课件出示句子“天空像一顶巨大的帐篷似的。”

点拨:在描述好像什么一样时会说“像……似的”这里的似

就读shì。

齐读句子,对比感知。

3.识字检测,落实评价。

(1)巩固识字活动:小老师带读词语。

小老师带读词语:课件出示好似、穹庐、笼盖、苍茫。

小组开火车自读检测。

(2)自主评价活动:伙伴互相检测。

同桌利用课后生字表互相检测,可以遮住上半部分的拼音,全部读正确的在蓝线格旁画一个笑脸。读得不准确的同桌纠正并圈出生字。

板块六:分类指导,完成本课生字书写

1.根据结构特点,分类指导书写:

(1)按结构分类,准备书写。课件出示本诗生字“阴、似、野、苍、茫”。

(2)分类观察,学习书写。

课件出示左右结构字“阴、似、野”。

小老师讲解: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野”右半部分注意与“子”进行区分,提示不要落下点,横钩压在横中线。

提示关键笔画:两个字都有一笔横改成提。

“似”左窄右宽,“以”的第一笔竖提一笔写成,压在竖中线,人的起笔略高,最后一笔改捺为点。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描红、临写。

◆评价。(正确、端正、整洁)

课件出示上下结构字“苍、茫”。

2.小老师讲解: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

“苍”字和“危”字都有相同的下半部分,可以对比观察识记。

“茫”字为上下结构,注意草字头要盖住下面两部分。

提示关键笔画:茫字最后一笔是竖折,不能写成竖弯钩。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临写。

◆评价。(正确、端正、整洁)

板块七:聚焦诗中景物,想象草原图景

1.自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生自由读古诗,结合注释和词义理解诗句含义,同桌交流。

2.聚焦诗句,想象画面。

(1)课件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教师补充:川的意思是平地,敕勒川就是敕勒族人居住的大草原。阴山下就是阴山脚下。所以这一句交代的是什么?预设:地点。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谁来解释这句诗?

预设:天空像一顶毡帐,笼罩着大地。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二。观察插图,找到图上的穹庐,想象天似穹庐的场景。用手来做动作,体会笼盖四野的感觉。

提问:这样的描写让你感受到草原的什么特点?

预设:天空无边无际,草原辽阔

总结:这句诗把天空比作穹庐,笼盖着草原各处。这就是巧妙的比喻。

(板书:比喻)让我们一起想象那辽阔的场景朗读诗句。(3)这种无比辽阔的景色还可以用哪句诗来形容呢?生回答。

课件出示“天苍苍,野茫茫”。

点拨:苍茫描绘的就是图上这种感觉,辽阔旷远、模糊不清。看着图中描绘的场景,想象大草原的壮阔,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生结合插图,朗读诗句。

(4)想象一下,如果草原上只有一望无际的青草和苍茫的天地,你独自站在那里,会有什么心情?

预设:孤独、寂寞、害怕

那再加上这一句的描写呢?课件出示“风吹草低见牛羊”。生想象画面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描写的景象,谈感受。要点:加上这样牛羊成群的场景后就没那么寂寞了,感觉很热闹。

点拨:是啊,天地苍茫的草原是辽阔而美丽的,却也太空旷寂静了。作者这里加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立刻就让画面生动了起来,有了成群的牛羊,就让人感受到了草原的生活气息。一静一动,让这幅草原美景活了起来。

配乐朗读古诗,总结诗歌表达

1. 把握基调,配乐朗读古诗。

(1)这么美丽的草原风景,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感觉呢?请你选择朗读的方式并说说理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