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中)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中)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中)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中)

岑大利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好,今天我们讲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的第二讲。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前面我们讲了第一种类型。

二、修正型改革

下面我们讲第二种类型是修正型的改革。所谓修正型的改革,它就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主要是封建社会这样一个形态内部,统治阶级他为了调整、修补、完善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方面而进行的改革。所以我们叫它为修正型的改革,它只不过是对封建制度进行一些修补、完善。这种改革,它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发生在每一封建王朝建立之初的改革

第一种情况,是发生在每一次每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的改革。比如秦始皇的改革,西汉高祖、文帝、景帝的改革,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改革,三国曹操、诸葛亮的改革,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改革,隋文帝杨坚的改革,唐太宗李世民的改革,后周世宗柴荣的改革,宋太祖赵匡胤的改革,明太祖朱元璋的改革,清初顺治、康熙、雍正的改革等等。这些改革,都发生在每一个王朝建立的初期。这种改革,它的出现往往是在大规模的、激烈的阶级斗争之后。大多数它是在农民起义失败之后,开国皇帝建立起新的王朝,他迫于农民造反的压力,为了避免像前朝一样覆亡的命运,所以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也就是从不断改革旧的前一个王朝它的政治、经济制度来入手,改变它妨碍生产力发展的那一部分内容,把它改为就是能够顺应当时社会发展潮流的这样一些新的制度,来缓和社会矛盾、克服危机。这些改革可以说大多数都取得了成功,它对于稳固新建立的政权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几次盛世,有名的盛世,比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等等。这些盛世的出现,它都和统治阶级的改革是分不开的。今年我们主要讲两次改革。一次是西汉初年的高祖刘邦君臣的改革;一次是唐朝初年的唐太宗君臣的改革。

下面我们先讲第一次改革,就是西汉初年刘邦君臣的改革。在刘邦建立汉王朝以后,他所面临的形势是这样的。就是在秦朝末年,由于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和连年的战争,就是农民战争。在这以后刚刚建立起来的汉朝政权,它所面临的是这样一种社会现实。也就是

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经济极度的凋敝,民众大量逃亡,人口减少,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据史书记载,说是“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饯,马一匹则百金。”就是形容当时经济的凋敝,连皇帝都不能找到拉车的马、四匹马;而将相因为马贵,就只能乘坐牛车;老百姓家里都没有藏的粮食。物价很高,一石米要万钱,一匹马要百金。这是史书上写的,形容当时社会衰败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总结秦王朝的经验教训,尽快的恢复封建统治秩序,维护和巩固新建立的汉朝政权,就摆在了汉高祖刘邦君臣的面前。汉高祖刘邦为了找到巩固新政权的方法,他就经常和大臣们一起讨论如何来防止秦朝灭亡的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手下有一个大臣叫陆贾,陆贾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新语》。在这本书里他就谈到,就是有这样一段话,他说“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意思是说,秦国他的统治者并不是不想治理好国家,而它所灭亡是因为他的举措太多、刑罚太重。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提出来的相反的治理国家的办法就是“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就是劝刘邦实行“无为而治”的方法。

“无为而治”这个思想本来是道家的老子他们提出来的,是用在自然界的,顺其自然这样一个思想,用在治理国家方面,它有它一些积极的意义,就是陆贾在这里提到的,治理百姓也应该用“无为而治”的方法。

曹参他也曾经提出这样的建议,他说“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也就是说,这个统治者治理百姓你要清静,可贵的是清静,由百姓可以自己来治理自己。这样他本身治理自己就可以很安定了。所以这里就是这些臣子都纷纷向刘邦提出“无为而治”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就是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就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就决定采取与民休息的这样一个政策,来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

如何来做到与民休息呢?他有这样几项改革的措施。第一项就是重农抑商的政策。我们先来说重农政策。刘邦的重农政策主要有四点。第一点,就是他复员军队。对于复员的士兵都给予土地和住房,使他们当中少数就成为地主,多数都成为自耕农;第二点,就是号召那些因为战乱逃亡到山里或者外乡的人要返回家乡,返回以后可以给你恢复你的爵位和田宅;第三个内容,就是减轻田赋,汉初采取的是十五税一的税率;第四点,就是下令释放因为生活困难而自卖为奴婢的人,使这些人解放出来,然后从事农业生产。

就是以上这四项重视农业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就增加了农村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就稳定了社会秩序,对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就是农业人

口增加了,而且赋税又比较轻,农民生产积极性就提高了。所以这个重农的政策,对恢复汉初的农业生产起了很好的作用。

抑商的政策也有四点。就是因为刘邦认为,经商会影响农业生产。就人们都去经商赚钱去了,就怕农业没有人愿意去进行农业生产了。抑商的政策有这样几点。第一点,就是商贾和他的子孙不得为官吏,不得做官;第二,就是商人不得拥有私有土地,就是你不能买土地;第三,就是商人不能穿锦绣等名贵的丝、葛、毛织品,不得乘车、骑马、携带兵器,这个就是即使你有钱,你也不能够穿美丽的衣服、好看的衣服,不得炫耀,不得坐好车,不得拥有兵器,所以这些都是限制商人的;第四点还有,如果你交税的话(当时有丁税,就是人头税),你要是经商的话,就加倍征收算赋,算赋就是人口税、人头税。如果你是居民话或者农民的话,每人是交1算,1算就是120权。如果你是商人,你就要交2倍,就是交2算。这就是抑商的政策。重农抑商,这是汉初的第一条的改革措施。

第二条,就是重建封建国家机器。汉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的是秦朝的制度,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立三公九卿,是最高的政权机构。地方的行政机构就是设立了郡、县两级制,县以下的基层组织是乡。汉初还分封了诸侯王,这样就形成了郡国交错的局面。这是重建国家机器的第一个的内容。

第二个内容,就是重新的整顿军队。在中央设立了南军和北军,负责京师守卫和维持京师的社会秩序。在地方,根据地方的特点设立了常备军,称为郡国之兵,负责守卫地方、维持地方的秩序和战争的需要。按照秦朝的制度,成年男子一生当中必须服两年的兵役,汉朝也是这样。这是重建国家机器的第二个措施。

第三,就是制定法律。命令萧何依据《秦律》制定《汉律》。秦朝是酷法,严刑酷法,所以激起民变。萧何是减去了秦律当中的一些酷法,比如说夷三族和连坐法。另外,在秦朝律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兴律》、《户律》、《厩律》这样三章,合为九章,所以《汉律》一共是九章。通过这些法律来保证封建国家的有效统治。这是重建国家机器的三项措施。

在刘邦之后,他的儿子文帝和孙子景帝又继续推行刘邦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内容大概有这样几点,主要有这样几点。一个是贵粟政策,就是人民可以用粮食向国家买爵位,也可以用粮食来赎罪。这样国家的粮食就可以增加了,增加以后就可以减轻租赋;商人要买爵位,他也要向农民买粮,粮价也就会提高。所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国家有了粮食,富人有了爵位,农民有了钱。这样就可以鼓励农民多种粮。所以这项政策实行以后,国家的存粮就大大的增加。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都得到了改善,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也提高了很多。这是第一项内容。

第二,就是轻徭薄赋。在文帝景帝时期,田租就是田赋就由十五税一,由汉高祖刘邦时候实行的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就是减轻了田赋的负担,而且还减轻了人口税和徭役。

第三条措施,就是便商政策。就是便利商人来运输和经商。这个具体来说,就是取消在关口津梁这些地方检查来往行人的制度和禁止在山林川泽樵采、捕捞的禁令。意思就是说,商人可以自由贩运,可以在山里进行开采开矿、砍伐木材,这个措施就促使商业和手工业就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所以可以说文帝景帝时期,商业开始繁荣起来。

第四条措施,就是约法省禁。这是针对秦朝酷法,在刘邦让箫何减轻刑罚的基础上,又废除了一些严刑的苛法。比如诽谤妖言法和妻孥连坐法,还有断残肢体的肉刑等等。还有减轻了一些笞刑,笞刑就是古代的鞭刑,或者用竹板打人的这样的刑罚。这都是比较严酷的刑罚,以此来缓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由于这些政策的实行,当时很多官吏在断案的时候也从轻断案。所以出现了虽然刑罚减轻了,而犯罪的人反而少了这样一个局面。

以上所讲就是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儿子文帝、孙子景帝所采取的这些措施,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使得文景之治得以实现。所以汉书平准书里边就讲到,当时文景之治出现的一种繁荣景象,是说“汉兴七十余年问,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都很满,而国家的府库里面货财也很多,京师的钱很多很多。“贯朽而不可校”,就是穿钱的绳子都烂了。“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就是国家仓库里粮食很满,都露出来了腐败了,形容国家在粮食方面是很充裕的。这个就是对当时文景之治经济繁荣景象的一种描述。

我们在这儿需要说明的是,就是这种类型的改革,也就是每个王朝初年的改革,是循环往复的。它是每一个朝代的初年都会出现的,一种经过改革以后比较兴旺的局面。这种循环往复不是毫无意义的,它恰恰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是和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改革,就是汉初刘邦君臣的改革。

下面我们讲一下唐朝初年唐太宗君臣的改革。这一次改革主要偏重于政治改革。唐太宗他叫李世民,他姓名叫李世民。这个名字是他的父亲李渊给起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他的庙号是太宗,谥号是文皇帝。他生活的时代正是隋朝末年丧乱时期,到唐朝初年大治,就国家大治这样一个转变的时期。这样一个时代,由乱到治这样一个时代,就造就了唐太宗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贞观之治的出现,得益于唐太宗在唐朝初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有几点是很突出的。

第一,就是政治制度方面的创新。这里面有这样几方面,有这样几个内容。第一,他创

立了新的宰相制度和运作机制。隋朝的时候就创建了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的中书、门下、尚书这三省,它的最高长官就是宰相。

唐太宗继位的时候,由于制定的政策的主要是中书、门下这两个省,长官有限,决策的时候只有四、五个人。为了扩大决策的人员,以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所以贞观元年唐太宗就命令御史大夫杜淹参与议政。后来又命令秘书监魏征也参与议政。又下令就是凡是仆射加上这样一个名称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事”这样的头衔的就都是宰相,可以在政事堂议事。这样一些品位比较低的官员,加上这个头衔以后,也就有机会参与议政,就扩大了宰相的班子。而且使它成为一个不断变动的这样一个集体决策的一个智库,就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也解决了君权和相权的矛盾,避免了不少过失。

因为唐太宗他曾经提到,他认为隋文帝虽然治国有方,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每事皆自决断”,他就是每件事他都自己来决定。“虽然劳形苦神”,就是说非常辛苦。“未能尽合于理”,非常辛苦、非常勤奋,但是也不见得每件事都做的合情合理。就是一个人来决定事情,他总有失误之处。所以唐太宗为了避免这个失误,他就决定采取集体来制定政策、制定制度这样一个方法。所以新的宰相制度就正式的确立了。

此外,唐太宗还使三省六部制它的运作机制得到了重大的改善。也就是,形成了由中书省来发布政令,中书省来做出决策,发布政令;由门下省来审核批准;由尚书省来执行这样一个运作机制。这个体制的创新,就使得决策、审核、执行这样几个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提高了行政效率,又把政治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失误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这是宰相制度的创新。

第二个方面,就是大力的精简机构。隋朝的时候,内官一共有2881名。唐太宗即位以后,就下令将内官要减少。房玄龄按照他的这个意旨,就把内官减到640名,一下减了很多。除了中央的官员减少以外,还减省、并省,就是州县的数量。全国当时因为在隋朝的时候,隋文帝曾经将东汉末年所实行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就是取消了中间的那个郡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但是到了隋末的时候,州、县这两级制的数量增加了很多。贞观元年,唐太宗又大力的并省,就是减少州、县的数量。这样就使的隋文帝简化地方机构的这个政策重新接续起来,延续了下来。唐太宗实行的这个减省政策,精简机构的政策就节省了大量的财政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有有利于吏治的清明。这是第二项措施。

第三项,政治措施,就要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也就是改进科举制。它的具体做法就是:在贞观年间扩大进士科,提高进士科的进身之阶,它的进身的台阶,使它的地位开始突出出来。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记载,就是说“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就是说进士科这门科举,它在贞观、永徽年间大盛,出现了很繁盛的情况。后来当然发展的更为

兴盛。这个科举制的改革,使得很多有才华的贫寒之士能够通过科举这条通道来改变自己的身份,通过自己的努力读书改变身份,进入到官僚队伍当中来,这样便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这是第三个政治改革。

第四项,就是选贤任能。唐太宗他在用人上他是坚持选贤任能。他不因是亲戚或者是故友,就是老朋友,而用那些庸才或者劣才;也不因为关系疏远,甚至曾经是自己的政敌而舍弃贤才。他的做法就是不拘人格,因才致用,就是根据你的才能来任用,发挥你的才能。因而他就从各个阶层和各个集团当中搜罗了很多人才。他重用的一批大臣,比较有名的有房玄龄、杜如晦,还有魏征,还有戴舟、王归、李靖等等。这些人都是当时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还有,就是唐太宗他认为地方官是直接管理人民的,他们管理的好坏是与天下的治乱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他非常重视对地方官吏的任用和考察。他把各地的都督、刺史的名字,都写在宫廷里面的屏风上,随时都记住他们的功劳和过错,以此来准备进行奖惩。所以可以说,唐太宗在用人方面是非常下工夫,了解官吏的各方面的情况,以便他来合理的任用官员。

第五,就是兼听纳谏。唐太宗的兼听纳谏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他不但能够从谏如流,而且他培养起他的臣子也敢于直谏。所以君臣之间这种作风,这就对当时的政治起了很大的作用,避免和防止了很多错误,使唐朝政权能够比较正确地制定和执行,有利于统治的政策;也改变了隋炀帝当时就是上下阻隔、闭目塞听的缺点,使得皇帝能够了解下情,决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而且对朝廷政治生活趋向健康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得当时贞观一朝它的社会政治生活呈现出一种祥和安定、政通人和、上下同心的“和谐”局面。

在这方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就是魏征。魏征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非常敢于直谏的大臣。他经常给唐太宗进言,也阻止了唐太宗一些错误的做法。有时候唐太宗要修建宫殿或者是要做一些事情,如果魏征觉得不合适的话,他就敢于当面提出意见。他还跟唐太宗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就是劝唐太宗要广泛的听取臣民们的意见。尽管有时候他这种直谏会使唐太宗听起来不舒服,纳谏的时候也有些勉强。但是,唐太宗他很惧怕隋王的复辙,隋朝灭亡的复辙,所以他也能够听取魏征的这个建议,并且及时纠正一些错误。这是在政治方面的改革。

在经济方面的改革主要是轻徭薄赋。当时因为经过隋末大乱、战乱以后,唐初的经济也是一片箫条。唐太宗亲政以后,人们的生活仍然很贫困,国家财政也很拮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唐太宗首要的就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的措施也是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均田制也是一种授田制,就是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个土地分成两种,农民所受的田就是一般中

难和丁男,就是给田一百亩。这一百亩当中有20%是事业田。事业田就是可以继承的这样的土地、田地。有八份是口分田,口分田在你本人死了以后,官府还要收回来,再分给其他人。这样就使得农民都可以分到田地。

还有就是租佣调法和轻徭薄赋。唐初实行的租佣调法,租就是每年种田的农民要向国家交粮食两袋,叫做租;佣,就是服役,每个男子要服役20天。如果你不去服役,你可以用绢来代役,这叫佣;然后,调就是要交这个绢或者丝绵,还有麻布,都有数量,这就是调。唐初的这个租佣调都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是在力役方面,就是劳役,就是服劳役,农民服劳役方面比隋朝要减轻了很多。这样就可以不影响农时。

第三,就要去奢省费,躬行节俭。唐太宗他带头节省,有一次他是想营造一座宫殿,材料都准备好了。但是在大臣的劝谏下,他一想到隋朝灭亡的教训,也就不再兴建了,就是省掉了这比费用。

第四,就是设立义仓,救灾备荒。由于贞观年间,水旱灾害十分频繁,储备粮食来救灾就是十分重要。所以唐初的时候,就是设立了很多的粮仓,就国家的粮仓。在京师有太仓,州、县有社仓和义仓。在贞观23年当中,有18个年头,每年都有救灾、赈粮、赈需这样的任务。所以当时杜佑也评价这个义仓,说是“天下州县始置义仓”,就是开始设置这个义仓;“每有饥馑则开仓赈给”,就是国家有粮食,遇到灾荒时候就可以赈济灾民,这是很重要的。

第三个改革,就是在文化方面的,就是偃武修文。这个唐太宗虽然是马上得天下,以武功起家。但是他懂得治天下、守天下,要靠儒家的王道。所以在这种思想之下,他就在文化方面采取了以下这些措施。一个是尊崇儒术。在贞观四年的时候,他就下令全国的州县都要设置孔庙,修孔庙。另外,对历代的名儒和经学大师都给予很高的地位。

第二,就是重整弘文馆。早在唐太宗创业的时候,他在秦王府的时候就创办了有名的文学馆,收纳贤才,对十八学士给予了五品的待遇。这些贤才,就是在文学馆里边他收纳的这些贤才,在唐初的统一战争中都为唐太宗立下了汗马功劳,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即位以后,唐太宗在这个文学馆的基础上,又设立了弘文馆。这些弘文馆里面的儒学知士,经常和唐太宗一起来讨论经史,商量国家大事,整理典籍。他们对唐太宗的影响是很大的。

比如说虞世南,他在和唐太宗讨论古代的先王他们为政得失的时候,他都暗藏了一些劝谏皇帝、劝谏唐太宗的一些话。所以使唐太宗在避免过失方面还是得到了很多收益的。所以唐太宗曾经对他的大臣说,如果群臣都像虞世南这样,天下何忧不理,天下何必担忧不能得到治理,就是肯定了这个虞世南的作用。所以在弘文馆里面的这些儒士,对唐太宗治理国家也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个措施,就要统一经学。太宗当时他针对儒学多门、章句繁杂的这样一个情况,就命令孔颖达和颜师古就写成了《五经正义》这部书,一共一百十十卷。这部书将各学派的学问收集在一起,然后定于一尊,标志着南北的经学就完全统一。从唐以后一直到宋代,明经科这一科,就是科举当中的明经科取士都是以《五经正义》这本书的标准,它的内容为标准的。

第四个内容,就是大兴礼乐。唐初的时候,许多少数民族和国外的一些音乐、舞蹈传到了内地。太宗就命令虞世南和魏征等人就做了《大唐雅乐》这样一部书,用了两年时间。一共有十部,其中有八部是从西域传到中国来的,这些西域的音乐和舞蹈都被消化和吸收。被中国人消化和吸收,从而就被唐朝的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促进了贞观时代的学术和文化的繁荣。

第四项改革,就是民族团结政策。贞观四年,唐太宗派军队平定了东突厥,解除了北边的威胁。后来又平定了吐谷浑,还有高昌,在那儿设了西周。在蛟河那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新疆吐鲁番的西部,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所以这样唐朝的版图就非常大了。

在这片国土上,唐太宗就说,“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就是自古以来,统治者都贵中华,以汉族为贵;“贱夷狄”,“夷狄”就是少数民族,周边的少数民族。说我现在就是把他们是同等看待的。他对于统一以后依附的那些少数民族,他一般是不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还有社会制度;保存他们的部落的体制,尊重他们的习俗,而且对他们的首领还将他们任命为朝廷的官员,来统辖自己的部落。对少数民族还不征税,经常还赏赐给他们很多大量的物品。很多少数民族的首领被授予高官,册封爵位。而且还开通了内地到西域的道路,对于边疆和内地的联系给予了很大的方便。这是唐朝的地域的一个版图的地图。大家可以把隋朝的版图和唐朝的版图相对比,就可以看到唐朝版图之大。

这个贞观之治的成效可以说,是和唐太宗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是紧密相连的。经过这些改革以后,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就出现了。当时《资治通鉴》当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四、五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意思是说,就是天下丰收,离散的人、走散的人都回到家乡了;当时的大米一斗不过四五钱;全年判死刑的才二十九个人,就是犯罪的人很少;然后全国各地都是外户不闭,家门不关;你走在路上不用带粮食,可以走到哪吃到哪。就是形容当时社会治安很安定,人民也很富足。

《贞观政要》里也有这样一段记载,说当时是“风调雨顺,年登丰稔,人无水旱之忧,国无饥馑之灾。”这都是形容改革的成效的。这是第一种情况,发生在王朝建立初年的,我

刚才讲了刘邦的改革和唐太宗的改革。

(二)发生在某一封建王朝的中后期的改革

第二种情况,就是发生在某一封建王朝的中后期的改革。中后期了,这里面有唐代的刘晏、杨炎的改革,二王八司马的永贞革新,宋代的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的熙宁变法,明代的张居正改革,还有一些,这是比较重要的。

这种情况的改革往往出现在,就是因为已经到了王朝的中期和后期了,这个时候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激化,社会危机一触即发,封建王朝统治难以为继了,就是很危急的这种状况。改革者为了缓和这种社会矛盾,挽救封建王朝的统治,就不得不调整或者改变某些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制度。这种情况的改革,它的结果大多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就是人在,改革就成功,改革就进行;人不在了,改革就失败了,就熄灭了,就不再进行了。所以这种改革大多数是以失败而告结束的,是和我们刚才所讲的王朝建立之初的改革大多数是成功的,中、后期的改革大多数是失败的。

下面我们就重点讲一个比较典型的改革,就是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那么在王安石变法之前的形势是什么样子呢?也就是说,北宋中期当时的全国的形势是什么样的呢?当时北宋已经发展了快有一百年的历史了,社会矛盾、各种弊端已经积累的很多了。所以,矛盾很尖锐。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就是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非常严重,造成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就是官太多了,兵也太多了,那么开支,国家的开支也太多了。这样的局面很严重,这是第一个形势。

第二,就要土地高度集中和赋税繁重。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把广大的农民推向了苦难的深渊,农民当时无法忍受,只能揭竿而起。可以说到了宋朝的中期的时候,大大小小的起义已经有上百次。史书记载是说,这个当时是农民起义一年多于一年,一会强于一会。就越来越多,势力、规模越来越大。

再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总是以北宋的失败,签订和约而结束,所以这样就更加重了北宋统治的危机。这此形势下,在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就上书,向皇帝上书,提出了十项改革的措施。内容主要有考核官吏、整顿吏治、惩办贪污、裁汰冗官、改革科举、选拔人才、提倡农桑、减轻徭役、发展军屯、加强边防这样十项措施。主要是要整顿吏治,在政治方面的改革。仁宗采纳了这一方案,并且颁行到全国。但是由于保守派官僚的反对,所以这次改革仅仅进行了一年左右就结束了。

因为范仲淹遭到保守派的攻击以后,被贬到外地,新法也随之宣告撤销。这就是庆历新

政。虽然它失败了,但是它为王安石变法揭开了序幕。在这个以后北宋的政治、经济形势就更加严重,各种矛盾更加激化。为了摆脱这个危机、寻找生路,宋神宗就在熙宁二年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来实行变法。

王安石,他字介甫,是抚州临川人,也就是今天的现在的江西临川。王安石早年曾经跟随他的父亲王益到过很多地方,比较了解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疾苦。他受他父亲的影响,从小学习读书,所以有士大夫的家教,22岁的时候考中进士,曾经担任过知县、知州等官职;也做过一些改革,收到了一些成效,所以他有这方面改革的经验。他在嘉佑三年的时候,被调到中央担任三司度支判官。在这期间,他曾经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这个万言书名叫《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了改革的主张。到了治平四年,宋神宗即位,他就很欣赏王安石在万言书里面提出的一些变法主张。他就把王安石调到翰林学院当学士兼侍讲,使他成为身边的谋臣,就是便于他进行改革。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理财和整军。目的是要富国强兵。理财的办法、措施主要有这样几项:一项是青苗法。青苗法就是国家借贷法,就是在农民青、黄不接的季节,把国家仓库里的钱、谷放贷给农民。到收获的季节以后,再加息农民的偿还,就还给国家粮库。这样就可以增仓库的积累,又可以加平抑物价,但是这种方法就损害了高利贷者的利益。这是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就是鼓励农民兴修水利。具体的做法就是谁出力谁受益。资金不足可以向国家贷款,还贷的期限比较长。这个办法实行以后,使各地的农田水利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第三,就要募役法。就是把过去实行的差役,改为国家花钱去雇役。国家来的钱农民免除了这个差役以后,就是以钱来代役,就要交钱,向国家交钱来免除差役。所以国家有了这钱以后,就可以雇人来当差,就这样一个办法。

均输法,就是根据各地具体的情况,调整他们运往京师物资的种类和时间,它的原则就是喜贵就贱,用近易远。在运输近的地方,离京师近的地方可以买的到东西,就不到远的地方买;可以用低价格买的东西就不要用高价来买,来节省购物的成本和运输。

市易法,就是在京师设立市易务,平价收购货物,然后再批发给商贩,由商贩再去卖出。这样来达到限制大商人操纵物价,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

方田均税法,就是重新丈量土地,登记造册。根据土地的好坏来分等级,这样来确定税额。用这种办法来消除隐瞒田产、逃避赋税的这个弊端,保证国家政府的税收。这是在理财方面的方法。

在整军方面的方法,有这样几项。一个是将兵法。将兵法就是精简军队、相对稳定禁军

的指挥官、固定禁军的驻地、强化军事训练这个方法,用来代替原来的更戍法。因为更戍法就是频繁的调动军队,结果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军队战斗力很薄弱,所以老打败仗。军队的数量又很庞大,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推行将兵法以后,就是精简了军队,裁汰了老弱士兵,节省了大量的军费。而且强化军事训练,使得兵知其将,将知其兵,战斗力大大提高。

保甲法,就是建立乡兵队伍和基层的治安网这样的新法。规定农民十加为一保,设立保长一人;五十家为一大保,设大保长一人;十大保为一督保,设督保正和副保正各一人。保长和都保正都是从主户当中选择有财力、有能力的人来担任。不管是主户或者客户,就是土著居民还是外来的人,只要你家里有两丁以上的,就是选一个男子做保丁。农闲的时候训练,平常是用来巡逻,保卫社会治安的。这是第二项。

第三项,是保马法。就是规定愿意养马的,每户可以养一匹或二匹。政府或者给马或者给钱,给钱你自己去购买。养马的人可以享受免赋役的这样的优待。

第四项,就是设立了军器监,在开封设立的。负责管理和检查京城内外的军器制作,这样来改善兵器的质量。其他还有一些思想教育,还有科举制度方面的改革,我们就不说了。

总之,从王安石变法来看,他的规模和力度都大大的超过了庆历新政。新法一共实行了十六年,在富国强兵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全国各地一共兴修了一万多农田水利设施,灌溉了三十六万多顷的土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大大的增加了,军事实力也有增强。在对西夏的战争当中取得了熙河之战的胜利,扭转了长期存在的积贫积弱的局面。

王安石变法他是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的。当宋神宗死了以后,他的子哲宗(当时10岁)即位,改元元佑。他的祖母高太后临朝听政,重新用了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和文彦博这些人。原来的那些变法派的人物就相继被贬黜、流放,新法全部被废止。这件事史称为“元佑更化”。王安石也在元佑的元年抱恨而死,改革最终归于失败。

这个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反对派的势力过于强大。但是从根本上说,变法只是对封建统治的某些环节做部分的改良,因而它不可能牺牲统治阶级的利益去改善农民的处境。变法以后,土地兼并这样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贫苦的农民从新法当中得到的好处很少,因此新法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所以变法只是少数人依靠一时的权势在活动。一旦这个权势失去,变法也就随之失败。宋神宗一死,这个变法也就完结了。所以这就是我们总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好,今天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启示(安介生)

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启示 2014年11月26日07:59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安介生中华学术发展历来有批判继承、“以复古为创新”的独特方式与路径。尽管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否定与排斥,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破坏,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遗产并没有被完全遗忘。一批中国现代学者依然坚守在中国优秀学术传统的阵地上,并努力将中国固有的学术研究体系与现代西方优秀学术成果相互参照,奋发努力,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为中国学术赢得了尊严。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就是这样一种发展典范,其发展经验对于今天“国学”振兴及相关学科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首先,响应时代需求,经世致用,以振兴学术为救国图存之重要手段,成为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关键性的推动力。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与奠基者们都是怀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自尊心与责任感投身于学术工作的。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轫,始于20世纪前期中华民族严峻的生存危机。众所公认,以顾颉刚、谭其骧等人为核心创办的《禹贡》半月刊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向现代历史地理学转型与发展的主要标志。在该刊“发刊词”中,顾颉刚等人道出了创刊主旨:“……这数十年中,我们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真够受了,因此,民族意识激发得非常高……民族与地理是不可分割的两件事,我们的地理学既不发达,民族史的研究又怎样可以取得根据呢?不必说别的,试看我们的东邻蓄意侵略我们,造了‘本部’一名来称呼我们的十八省,暗示我们边陲之地不是原有的……而一般学历史的人,往往不知《禹贡》九州、汉十三部为何物,唐十道、宋十五路又是什么。这真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极端的耻辱!在这种现象之下,我们还配讲什么文化史、宗教史;又配讲什么经济史、社会史;更配讲什么唯心史观、唯物史观?”这些言语,就是放在今日,也颇有振聋发聩的震撼力。 在国势危难之际,这些学者满怀忧国忧民之心,直白地反对“为学问而学问”的态度,并身体力行,切实提出了一些具体研究工作任务,致力于基础性的历史地理研究工作,如编撰《中国地理沿革史》,编绘《中国地理沿革图》,编辑《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以及考订校补历代正史地理志等。之后数十年,一批批研究者不忘当初的承诺与期许,为完成这些学术重任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成为中国现代学术事业的闪光点。其中,谭其骧主编的、由众多学者共同编绘完成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出版后,获得极高的赞誉,

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以往的对华政策,既不是政治上的孤立,也不是经济上的制裁,而是采取文化上对中国的侵蚀,妄图宣传自己的思想,减弱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影响政治经济等方面。中国人大都没有意识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盲目的崇洋媚外,中国许多的优良传统正在逐步消失,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有可能重蹈古埃及在文化上被灭族的覆辙。因此本小组针对这一社会状况对部分社会群众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进一步可观的了解外国文化在中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有多大。从而有针对性地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借此改变这一现状,积极地弘扬民族文化,并有选择的吸收外国的有益文化,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是中国文化能长久的屹立于世界之林,长生不衰。 一、外来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青少年比较重视传统节日,但是同样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十分热衷;在影视文化上,绝大多数青少年更加偏好国外的作品;在饮食文化上,中国传统食物明显占有优势。 有76.8%的青少年知道春节的来源,而知道圣诞节来源的则有80.5%,可以看出青少年对本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还是比较了解和重视的,但同时又看出中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程度还略小于对外国节日的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政府对本国文化的宣传不如外国,青少年对外国文化的好奇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46.7%的青少年认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仅有11.0%的人认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浓,而这其中仅有11.1%的女同学认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浓。女同学大都比较感性,因此判断也比较准确,这里可以明显看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休闲选择、充裕的休闲时间、良好的物质条件、外国节日的入侵、国民的春节的无所谓的态度、对春节的开发得不充分等等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 54.9%的青少年有时过圣诞节,18.3%的青少年每年都过圣诞节。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外国文化虽然远不是主流文化,但是其影响却在不断地加大,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认为春节和圣诞节有趣的分别有22%和20.6%,而37.6%的青少年却认为无论是春节还是圣诞节都很无聊。圣诞节与春节各有千秋。这在数据上由很明显的显现,此时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渡过圣诞节的方式多种多样,19.5%的青少年选择逛街;31.7%的青少年选择在家陪家人;15.9%的青少年选择去看电影;31.7%的青少年选择与朋友聚会; 26.8%的青少年选择睡觉;还有26.8%的青少年选择其他方式过圣诞节。虽然圣诞节传入中国,但是明显的中国化了,带有明显的中国色彩,而不具备浓厚西方色彩,这对抵制外国文化的入侵有积极作用。 同圣诞节相比,除了传统的方式(如守岁等)外,还有其他方式来渡过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其中52.4%的青少年会选择传统方式;18.3%的青少年选择逛街;52.4%的青少年选择看电视;34.1%的青少年选择睡觉;19.5%的青少年选择其他方式。这里不难发现,最传统的方式还是得到保留,外国文化的冲击并不大,同样,逛街这种方式则是明显是西方传来的。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中)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中) 岑大利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好,今天我们讲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的第二讲。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前面我们讲了第一种类型。 二、修正型改革 下面我们讲第二种类型是修正型的改革。所谓修正型的改革,它就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主要是封建社会这样一个形态内部,统治阶级他为了调整、修补、完善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方面而进行的改革。所以我们叫它为修正型的改革,它只不过是对封建制度进行一些修补、完善。这种改革,它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发生在每一封建王朝建立之初的改革 第一种情况,是发生在每一次每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的改革。比如秦始皇的改革,西汉高祖、文帝、景帝的改革,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改革,三国曹操、诸葛亮的改革,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改革,隋文帝杨坚的改革,唐太宗李世民的改革,后周世宗柴荣的改革,宋太祖赵匡胤的改革,明太祖朱元璋的改革,清初顺治、康熙、雍正的改革等等。这些改革,都发生在每一个王朝建立的初期。这种改革,它的出现往往是在大规模的、激烈的阶级斗争之后。大多数它是在农民起义失败之后,开国皇帝建立起新的王朝,他迫于农民造反的压力,为了避免像前朝一样覆亡的命运,所以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也就是从不断改革旧的前一个王朝它的政治、经济制度来入手,改变它妨碍生产力发展的那一部分内容,把它改为就是能够顺应当时社会发展潮流的这样一些新的制度,来缓和社会矛盾、克服危机。这些改革可以说大多数都取得了成功,它对于稳固新建立的政权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几次盛世,有名的盛世,比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等等。这些盛世的出现,它都和统治阶级的改革是分不开的。今年我们主要讲两次改革。一次是西汉初年的高祖刘邦君臣的改革;一次是唐朝初年的唐太宗君臣的改革。 下面我们先讲第一次改革,就是西汉初年刘邦君臣的改革。在刘邦建立汉王朝以后,他所面临的形势是这样的。就是在秦朝末年,由于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和连年的战争,就是农民战争。在这以后刚刚建立起来的汉朝政权,它所面临的是这样一种社会现实。也就是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2019全国卷Ⅲ,44,15分] 材料甲午战后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①,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②。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③。(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9分) 本题通过档案史料考查戊戌变法的内容,凸显时空观念①、史料实证②、历史解释③等学科核心素养。 第(1)问,依据材料中“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得出其自身认识的转变;依据材料中“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可得出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结合所学知识从保守派的态度予以完善。第(2)问,依据材料中有关制度局地位的信息可得出其是变法的核心机构;依据材料中“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以及“最终由皇帝裁决”可得出其注重维护皇帝权威;通过制度局的职能可得出其具有议院的性质。 (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6分)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9分) 解题反思 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1)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是看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看: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发展进步,都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的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历史上中国文化对现在的启示

历史上中国文化对现在的启示 老师的中国文化对我很有启示意义,通过此课程让我认识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转化、变迁,更重要的是让我对中国文化的精髓与糟粕更有了深刻理解与认识。使我认识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国文化只是历史上文化历史上的一部分,精彩的一部分;而更多地负面的历史被许多人所遗忘,所抛弃,或者不愿意被承认。(以前只以为国外不承认历史,却忘记了自己。)通过学习此课程使我对中国近两千多年的历史有了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这是我的最大收获,对改变我的意识形态起到了很大作用,让我认识到历史上的中国文化对现在有很大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这其中给我的启示意义最大的是强盛的国家必须有统一、开放的文化;但是一时强盛的文化却换不来强大统一的国家。这其中两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千多年前华人引以为豪的唐朝和五代乱世之后的宋朝。前者在唐太宗的统治下确立了“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而人才又必须以德行、学识为准的治国思想。通过采纳魏征“偃武修文”的建议,锐意经籍,大兴文治,“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贲帛而礼儒生”,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实现了文化的繁荣,这其中最表层的体现就是唐代文化名人特别众多,而且从初唐到后唐不曾间断,而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诗仙的李白和诗圣的杜甫并且有了“李杜诗篇万古传”的美谈。在此期间重视文教、修文兴学的思想代代相传,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这不仅给帝国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成为唐王朝兴旺发达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惠及友邦,给周边国家及部族培育了许多英才,促进了那里社会的发展,强了与周边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流及友好来往,形成了唐朝崇高的国际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的长安作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矗立了那么久的原因所在。 后者宋代经济发达,文化辉煌,农业飞跃,政治相对开明。那么为什么同样重视文化的宋代却走了另一条路,不仅国家算不上强盛,而且饱受战火洗礼,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原因就如老师讲到的是因为军事因素,而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人才任用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这从而造成了此后宫廷的奸臣当道,党政频发,从而加速了宋王朝的灭亡。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文化不够统一。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国家要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要由政府鼓励人民支持倡导同意、开放的文化。当然这里的开放指的不是现在社会里低俗,有伤风化的弊病。

张帆谈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张帆谈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黄晓峰钱冠宇发表于2015-06-14 11:18 说到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似乎有很多方面可以说,您是怎么界定“影响”的呢?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它的统治究竟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一个很难回答,但同样又很难回避的问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张帆教授长期研究元史,他认为,元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可以从大统一、专制的强化、制度的断裂、经济的波动这四方面来看。 封面张帆像:李媛绘 说到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似乎有很多方面可以说,您是怎么界定“影响”的呢? 张帆:这个问题可以有几方面的理解。第一,有些东西是自然发展的,从逻辑上推断,没有元朝也会这样,最多是进度、规模稍有差异而已。虽然说历史不能假设,可看发展趋势

确实如此。比如过去经常讲的,程朱理学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这件事发生在元朝。但实际上,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是一个自然的趋势,即使没有元朝也会如此。无论它是好是坏,和元朝都没有太大关系。还有讲元朝经济发展成就,经常谈到棉花种植的推广,也是一样的道理。没有元朝,棉花种植也会逐渐推广。俗文学方面,杂剧、散曲等在元朝以前就有很好的基础,没有元朝同样也能发展起来。因此上述种种,严格说来都不能算是“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第二,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元朝带来某种影响,但到元朝灭亡,这个影响就逐渐消失了。比如像“四等人制”——这个概念现在有些争议,可能不太准确——以及儒士地位的下降,中西陆路交通的活跃,基督教的传播,这些影响在元朝灭亡后并没有延续下去。它们可以算是“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但比较次要。第三种情况,在元朝统治下出现某种现象,和前面的历史基本接不上,但和后面的历史能接上,这才是最主要的“影响”,是我们重点要谈的。不过这里面又有一个问题,就是第三种情况,所谓主要的“影响”,其中相当一部分与金朝有关。在很多时候,元朝和金朝的影响是混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划分。金、元都是北方民族王朝,前后相承,对中国历史有相同方向的推动。但毕竟金朝只有半壁江山,时间也相对短,所以它的影响会比较小。下面我们要谈的问题,或多或少都有金朝的背景,但是金朝我们就不讲了,无论如何,元朝的影响是主要的。 您认为元朝的第一个影响是“大统一”,它与以往汉、唐的统一王朝有什么不同? 张帆:“统一”这个词有点陈旧。日本学者杉山正明教授有一个提法,汉、唐的大帝国是转瞬即逝的,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就是说,在元朝以前“小中国”是常态,元朝之后“大中国”变成了常态。这种提法值得参考。明朝版图比元、清小,但总体来说,从持续和有效控制的范围而言,它并不比汉、唐差,或许还强一些。所以称元朝以下为“大中国”时代,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个“大中国”时代由元朝开启,这就是它对中国历史的第一大影响。 实际上在元朝,很多人写歌功颂德的文章,主要就是吹捧“本朝”版图辽阔,其他还真没有太多可吹的。著名学者杨联陞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朝代间的竞赛》,其中讨论中国古代一些朝代的人如何歌颂自己的时代,如何总结“本朝胜于前代者”云云,很有意思。可以看到,古人也很爱搞主旋律、正能量的宣传,不过在不同朝代,会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不同角度的歌颂。杨先生这篇文章漏掉了元朝,我们完全可以给他作一点补充,元朝人吹捧自己时代的时候,主要就是突出一个“大”字。其他方面的,比如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这类吹嘘都比较少见。今天网上讨论“元朝到底能不能算中国”,如果从元朝当时人的角度来看,他们绝大多数确实认为元朝能够代表中国,是把元朝当作中国历代王朝当中的一环,拿来和其他王朝比较。 再做点具体补充。今天中国的有些地方,是元朝把它纳入版图。比如云南,云南在唐朝中期出现独立政权,更替了好几个王朝,有自己的文化,而且中原王朝也没有非要把它纳入

古代科技创造对我们的启示

古代科技创造对我们的 启示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我国古代科技创造对我们的启示摘要:我国古代科技文明辉煌灿烂,创造了许多的世界奇迹。为中国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作出了不可小视的贡献,为后来世界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近代中国的科技文明远远落后与世界的发展,没有出现具有深远影响的科技成果与科技人物。继而有了“李约瑟难题”、“钱学深之问”。本文将通过罗列古代科技成果,来分析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 对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简要介绍 中医中药对世界最伟大的贡献是其防病治病的实践技术。中国是数学古国,《九章算术》、《数术九章》是古代数学名着。中国还是天文学古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太阳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国家。在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中医中药、10进位值制、赤道坐标系、雕版印刷术新四大发明之外,瓷器、丝绸、金属冶铸、深耕细作等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国古代发明还可以列举出许多。 24节气堪称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发展的两个黄金时代。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代仅唐以前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有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龙首渠、京航大运河等。隋朝兴建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航行运河。这些工程无论在建筑规

模、技术水平还是在农业灌溉、航行、运输的获益等方面都是中世纪欧洲无法比拟的。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了点、线、方、圆等几何概念。《周髀算经》已有勾股定理的运算方法。成书于汉代的《九章算术》共收有应用题的解答方法246个,内容十分丰富,在算术、代数等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特别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远远胜过古希腊的数学体系。祖冲之用“割圆术”求出的圆周率十分精确,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发展的突出贡献—“四大发明,它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 指南针发明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人们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形,放在光滑的平面上,使之指出南北方向,这种指南仪被称为“司南”。北宋时已用人工磁化方法制造指南仪。曾公亮1044年编辑的《武经总略》一书记载了“指南鱼”的制造方法。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进一步说明了用铁针磁化制作指南针的方法。指南针发明不久,被用于航海,它指引着中国远洋船队航行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上,并在十二世纪传入阿拉伯,以后传入欧洲。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劳动人民从漂絮和沤麻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始于西汉。新疆罗布卓尔汉烽燧遗址出土的西汉古纸,都是植物纤维纸,质地还比较粗糙,东汉主管御用手工作坊的蔡伦,他凭借充足的人力物力,在总结工匠经验的基础上,以破布、树皮、旧麻为原料,改进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代改革题目训练题含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古代改革题目训练(内容影响类) 1.材料:“管仲相齐,以“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为指导思想...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子和高 子各管五个乡,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 军令。战时组成军队, 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 人带领,闲时务农,战时出征,这种寓兵于农的政策。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这样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规定国家铸造钱币,发展渔业、盐业,鼓励与境外的贸 易,齐国经济开始繁荣起来。 摘编自卢泰然《管仲治理齐国的道和术》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管仲改革的主要内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管仲改革的历史影响。(9 分) 2.材料: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 445 年一前 396 年),李悝为相行变法。主要内容有:李悝用人只问才能,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就给谁禄位。..... 李悝主张派官员督责农民加紧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为此必须杂种五......稷(小米)、黍(黍子)、麦、菽(大豆)、麻,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多种蔬

菜瓜果,栽树种桑,扩大副业生产。李 悝还实行平籴法,目的在于防止粮价太贵太贱,因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他主张采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手段,“使民适足,价平而至”.一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6 分) (2)根据材料评价李悝变法的作用。(9 分) 3.材料:霍光的重要历史功绩是废去昌邑王,确定(汉)宣帝继位。这是保证西汉社会继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宣帝地节 二年(公元前 68 年),霍光卒。宣帝始亲政事,“励精为治”, 号为“中兴”君王。汉宣帝时期是西汉盛世的继续,实行武帝 末年以来罢兵力农、“思富养民”的政策。宣帝于本始元年 至神爵四年(公元前 73~前 58 年),曾七次下诏征召人材。又 先后诏令安置流民、减免田赋、减低盐价和赈济灾民,还一再 派遣使者或丞相、御史的属官,到各地查处执法不公、擅兴徭赋、出入人罪的不法官吏,考查地方官治绩。被称为“枢机周密,品式备具,上下相赞”。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宣帝“励精为治”的变革举措。(8 分) (2)根据材料,分析指出汉宣帝变革举措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7分)

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国的城市规划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周礼·考工记》的记载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庙,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套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数千年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尤其是帝王都城的规划建设,如北京、西安、洛阳、南京、沈阳等古都的规划形式和城市布局。中国传统的规划思想是与古代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尤其以儒家的“礼制”思想对古代城市规划布局的影响最大。 (1)城市的外在形式体现了儒家哲学思想。 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记载,城市规划的制度和形式是作为国家的基本制度存在的,特别体现在帝王都城的规划建设方面。城市规划的格局作为一种礼制,是统制者控制国家、巩固政权的手段之一,中央集权制度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城市的形式是方正的,并且有一条中轴线,这与古代统治者推崇儒家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儒家“礼制”思想的具体表现。例如,隋唐长安、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中,都有一条从皇宫正门直到都城正南门的宽阔笔直的中心道路作为城市的中心轴线,这反映了封建社会儒家理论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传统观念,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达到为其政治服务的目的。 这种“宫城居中”、严整、方正的沿中轴线对称的布局,体现了儒家学说所提倡的礼教尊卑、伦理秩序等观念,是儒家哲学思想受统治者推崇的外在体现。随着朝代的更替,古代帝王都城也在变迁,故而能够按规划重新建设。中国古代的城市很多是在这种人为条件下产生的。唐代之前的各个朝代的都城,虽也按照《周礼·考工记》中的要求进行城市布局,但不是很严格执行。但其后的元大都、明清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则是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所描述的规划形式布局。这是因为儒家思想和道德规范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主宰社会的力量,不可逾越。尤其在宋代理学家朱熹之后,儒家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愈加严格,具体体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则为通过城市的道路中轴线、建筑的空间序列、严整的城市布局体现森严的社会等级和伦理秩序。 (2)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城市发展既具有推动作用,也具有制约作用。 以儒家哲学思想为根基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古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淮南子·原道训》中说:“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可见,中国最早建造城市的目的主要是“卫君”和“居人”。随着时间的发展,城市才逐渐具备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方面的价值。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中央集权制使得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很长时期得到了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古代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中央集权制使得当时的社会出现了许多超大城市,如秦时的咸阳、唐代的长安、北宋的汴梁、元朝的大都,都是由于政治中心的作用,才形成这种人口在几十万、上百万以上的城市的。 但是这种制度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体现在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上,就是经验主义的产生。中国古代的城市布局是代表封建礼制的,朱理哲学讲究“存天礼,灭人欲”,体现在城市规划方面,则表现为经验主义的简单重复,缺乏理论上的科学创新来指导实践,经验成了教条,使得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自我束缚愈来愈多而无法摆脱。另外,传统文化中“重农轻商”“学而优则仕”的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改革,古人称之为“鼎新革故”,即“布新猷,除旧政”,或者叫作“变法乱常”。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除旧布新,打破常规。它意味着对原有的权力配置、利益关系、社会秩序乃至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进行新的调整。改革往往会引发新的矛盾,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及时化解新出现的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就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实现长治久安不可或缺的手段。这也是古人所说的要善于以“小变”求“不变”。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只有找到三者之间关系的结合点,稳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改革是克服社会发展障碍的有效途径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体上都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激化情况下发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当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必然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危机加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革,调整社会生产关系,就成为克服社会发展障碍的最常见、最有效的途径。 春秋时代,奴隶制的生产方式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由于铁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荒地开垦日益增多,私田急剧增加,建立在“千耦其耘”的集体劳动之上的井田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出现了“公田不治”(《国语·晋语》)的现象。随着土地私有的发展,“田里不鬻”(《左传》襄公四年)的格局被打破。上自天子,下至大夫,大大小小的奴隶主贵族之间争夺土地的斗争层出不穷。与此相适应,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部分奴隶主转化成封建地主;获得小块土地私有权的奴隶和平民转化成个体农民。封建依附关系与租佃关系由此产生并发展起来。而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则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针对腐朽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奴隶起义与平民暴动此起彼伏,工匠斗争和国人暴动不断高涨,“私家”(大夫)对“公室”(诸侯国君)的斗争愈演愈烈。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贵族展开了夺权斗争,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相继出现。被称为“战国七雄”的各国国君,为了避免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搏斗中遭到宗族残灭、社稷瓦解的厄运,纷纷变法图强,进行政治与经济改革。著名的有魏国的李悝变法、赵国的公连仲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燕国的乐毅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前后八九十年间,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其中尤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并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之际的变法运动,是旧的奴隶制度所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集结的产物,实质上是一场摧枯拉朽的封建化运动。各国变法的结果,使奴隶主贵族普遍遭到沉重打击,奴隶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基本被废除,由奴隶制引发出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得到化解,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发展,中国历史迈入蓬勃发展的封建时代。 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确立,是广泛的社会改革的必然结果,那么,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文明,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与历代王朝在政治上、经济上乃至文化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分不开的。封建生产方式是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统一体,生产力与封建生产关系的矛盾仍然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由此派生出来的农民阶级与地方阶级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每当这些矛盾集结、社会危机到来之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君、有识之士,迫于农民造反的压力,为避免统治的覆亡,往往会推行一些针对时弊的改革,从不断完善封建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入手,企图缓和矛盾,克服危机。从秦始皇、汉武帝的政治、经济改革到杨炎、张居正、雍正皇帝所推行的赋税体制改革;从魏孝文帝的全面社会改革到金世宗、元世祖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步进行;无一不是为了化解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克服社会危机所作出的努力。而改革的结果,都在不同程度上松动了封建生产关系中落后部分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调整了封建剥削中的分配与再分配关系,减轻了人民的某些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直接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封建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换言之,中国历史上的改革,都是由于社会矛盾

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 第一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⒈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⒉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⒊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⒋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⑴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2)、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之路。 4.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论述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论述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被认为是西方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大事件之一。因为这象征着人类终于完整地认识了自己居住的这个“世界”。而且,从文化史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件事情对于西方人还有着另一种特殊意味,即从西方人的眼睛里看去,也看到了世界上原来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和传统,有各种不同的民族和地域,这对欧洲人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有相当大的影响,也因此形成了他们关于欧洲或者西方文明的自我定位。所以,关于“世界”或者“地球”的认知,并不仅仅是一个天文学与地理学方面的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国家和文明的观念的大问题。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过一种让中国人很自豪的天下观,这种天下观给古代中国人心中确定了“世界”的范围和“中国”的位置,它的形成大约是在两三千年前,虽然那个时代的人没有真正地到达世界各个角落,但是他们常常把它称为“天下”。他们想象:第一,自己所在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第二,天下的大地仿佛一个棋盘,或是像一个回字形,由中心向四边不断延伸;第三,地理空间越靠边缘,就越荒芜、越野蛮,文明的等级也越低。 在大约战国时成书的《尚书·禹贡》等古代典籍中,有“九州”、“五服”的记载。这个观念是怎样起源的呢?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根据推测,它可能与古代中国人关于空间的想象有关。古代中国人相信“天圆地方”,在他们的想象中,天是圆的,想一个斗笠一样,覆盖在大地上,中心是北斗和北斗星的位置,据说天上最高的神太一就在那里;儿大地是方的,就像棋盘,中间是洛阳一带,王也应当在那里。这种关于宇宙空间的想象根深蒂固,而且是一种完美、合理的布局,所以很多古代最重要的东西都是模仿这种空间的,像祭祀天地用的玉琮名堂、圜丘一直到后来的祭天的天坛等等,就要模拟这样的格局,才获得祭祀天地的权力;又像古代王宫和古代都城,也要仿效天圆地方的模样,象征这个地方有当然的合法性;甚至像一些游戏与占卜的用具,如博具、式盘甚至后来的围棋,也在模拟这种空间格局。 正是这种空间的观念,使中国人形成了关于世界和文明的基本想法,正像前面说的,他们认为自己所处的中央,在文明的位置上高于四裔,儿四边无论是文明上,还是在财富上都远远低于中央,应该受到中央的制约与管辖。(以上参考《古代社会与文化十讲》) 当外国的船坚利炮打到中国的家门时,中国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于是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到今天依然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制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 2(衡水高考实用总结)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 春秋: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战国: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①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废除特权,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禁止弃农经商。 ③建立县制,全国设置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由国家统一控制。作用:秦国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经过一百多年的变法,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了。 新:王莽改制 背景: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稳固统治。

内容: ①把全国田地改称王田,私家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贵族、官僚和大地主占有者反对,农民不满意,土地、奴婢买卖照旧进行。 ②多次改变币制,变五铢钱为大钱。--掠夺财产,很多人倾家荡产。结果:加剧了矛盾,终于失败。引发农民起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内容: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①把国家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 ②受田农民纳租、纳调; ③受田农民服徭役和兵役。 政治上①迁都洛阳; ②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文化上汉化政策: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话; ④提倡与汉族通婚。 作用: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后周:世宗改革 内容:①减免苛捐杂税,安顿流亡农民; ②严厉惩治贪官污吏; ③整顿军队,加强训练,严肃军纪。 作用: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军队战斗力大为提高。 北宋:庆历新政 背景:北宋中期,各种矛盾的急剧发展。

近代中国历史启示

近代中国历史启示(八年级) 八年级上册: 1、中国近代史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鸦片战争给我们的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有民族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1)裸游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广大中国人民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 4、近代化探索的启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怕牺牲,敢于斗争。 5、辛亥革命失败给我们的启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 6、新文化运动的启示: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解放思想,推动了人类文明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 7、中国共产党成立给我们的启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民族振兴之路,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使中国强大,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要要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 8、国民革命失败给我们的教训:我党必须独立掌握武装力量。 9、抗日战争胜利的启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多行不义必自毙,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必胜。 10、解放战争的启示: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的解放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 八年级下册: 1、社会主义建设给我们的启示: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九年级上册: 1、从拿破仑夺权建国的过程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时势造英雄。 2、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南北战争最终北方取得胜利给我们的启示: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支持是战争的关键。 4、日本和俄国通过改革发展起来,对我们中国的启示:我国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开放,我国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知识技术,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九年级下册: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战胜邪恶势力。 2、从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要重视教育,坚持科技兴国的战略。 3、对日本右翼势力拒不修改历史教科书的认识:我们对日本政府的这一立场不仅表示强烈愤慨,更应时刻警惕军国主义复活,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历史上的改革

专题探究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中国戊戌变法、改革开放、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概况 改革的概念 改革是指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从改革的程度看: 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如中国戊戌变法、改革开放,美国罗斯福新政; 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如土耳其凯末尔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从改革的性质看,可以分为资本主义改革(中国戊戌变法、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和社会主义改革(改革开放) ◆知识梳理(按改革的时间先后顺序) 1、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1868年 目的:为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挽救民族危机,摆脱西方国家殖民侵略,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结果: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2、中国戊戌变法 时间:1898年 目的:为挽救民族危机,变法图存 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结果:戊戌变法最后失败,但它是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进一步探索。 3、土耳其凯末尔改革 目的:为了使赢得独立后的土耳其富强起来,凯末尔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彻底的改革。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结果:改革使土耳其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摆脱了“西亚病夫”的帽子。 4、美国罗斯福新政 目的:为帮助美国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困境,实现经济复兴 特点: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结果: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它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5、中国的改革开放 时间: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宗教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宗教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由《宗教与中国社会》这门课引发的思考学习《宗教与中国社会》这门课以后,使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宗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为了统治者麻痹和统治人民的工具,同时其具有欺骗性的教义又使人民容易接受它,其流行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佛教一传入中国便很快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一些贵族供奉佛像,建造寺庙。在统治者与贵族的宣传下,中国社会在政治上得到稳固的发展,统治者的地位也得到巩固。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佛教的传入,古代印度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也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科技文化的内容和人民的文化生活,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佛教的盛行,又促进了哲学思想的发展,南朝齐梁间的思想家范缜针对佛经宣扬的神不灭谬论发表了著名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无神论思想,成为我国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佛教的盛行还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唐朝时佛经的广泛传播,推动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佛教成为了中国古代加强对外交往的桥梁之一。唐朝时,我国僧人鉴真应日本邀请,出生入死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在日本留居十年,传播唐朝文化;唐太宗时著名僧人玄奘历尽艰险,到天竺研究佛经,他带回的佛经译本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

佛教在中国古代后期成为中央政权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和加强与 边区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的纽带,这突出地体现在中央封建王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上。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的同时,与之有关的科技文化艺术也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贸易往来的发展。 伊斯兰教促进了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增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更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随着基督教的传入,与其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尤其是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科技著作也传入了中国,这不但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容,而且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外国人曾以教会的名义在中国开办了许多医院、学校以及育婴堂之类的公共事业,尽管其动机是协助其政府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但也多少为中国人民带来了一些先进的西方文明。 近代洪秀全受基督教影响,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人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基督教也成为了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传教侵略中国,鸦片战争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建立教堂、自由传教作了重重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各国传教士还以传教为外衣,配合其本国政府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这些进一步扩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加剧了中国的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