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生:(讨论)找不到。师:这说明了什么?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师:(课件演示)1、载体依附性(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师:(课件演示)2.信息的价值性。(1) 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 信息可以增值;(3)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

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师:(课件演示)3.信息的时效性(1) 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生:(齐)不是。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师:(课件演示)4.信息可以共享- - 3 萧伯纳名言(1)信息资源共享。(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复习与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1.1.1 信息无处不在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1.1.2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信息是通过文字和纸张等信息载体来传递的。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信息需要载体,载体本身不是信息。) 2.价值性:(相对)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经过加工.处理,特别是经过人的分析.综合和提炼,使信息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3.传递性 4.共享性 5.时效性:人们总是要及时掌握最新的.有用的信息。 6.真伪性

1.2 信息的编码 在计算机领域,“代码”两个字具有特指性,指由“0”.“1”(基本数码)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 1.2.1 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1)有两个基本数码:0.1 (2)采用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 (3)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进制的转换 1.二进制转十进制 {按权位展开相加} 2.十进制转二进制 {除2取余,逆序输出} 3.十六进制转十进制 {按权位展开相加} 4.十进制转十六进制 {除16取余,逆序输出} 5.十六进制转二进制 {逐位肢解,1数4位} 注:(十六进制整数上的每一位数都对应着一组4位二进制数,如果转换后不足四位,在转换后的数字前边补0,凑足4位。如果遇到最左端一组最前端有0则把最前端的0省去不写。) 6.二进制转十六进制 {4位1数,逐组转换} 注:(二进制整数上的每4位数可以划分成一组都对应着一位十六进制数,所以转换时可以把二进制数的整数部分自右向左每4位数分成一组,最左端一组不 足4位部分前面用“0”补足)

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走进数学世界 一、选择题 1、从A 地到B 地有两条路,第一条从A 地直接到B 地,第二条从A 地经过C ,D 到B 地,两条路相比( ) A.第一条比第二条短 B.第一条比第二条长 C.同样长 2.某学生在暑假期间观察了x 5天下午是晴天;③共下了8次雨;④下午下雨的那天,上午是晴天.则x=( ). A .8 B .9 C .10 D .11 3.把14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在地面上堆叠如图所示的立体,?然后将露出的表面部分涂成红色,那么红色部分的面积为( ). A .21 B .24 C .33 D .37 4.春节晚会上,电工师傅在礼堂四周挂了一圈只有绿、黄、蓝、红四种颜色的彩灯,其排列规律是:绿黄黄红蓝红红绿黄黄红蓝红红绿黄黄红蓝红红绿黄黄红蓝红红……那么,第2006个彩电的颜色是( ). A .绿色 B .黄色 C .红色 D .蓝色 5.根据图中骰子的三种不同状态显示的数字,推出?处的数字是( ). A .1 B .2 C .3 D .6 6.给出两列数:1,3,5,7,9,…,2001和6,11,16,…,2001,?同时出现在这两列数中的数的个数为( ). A .199 B .200 C .201 D .202 7.n 个连续自然数按规律排列如下: 0 3 → 4 7 → 8 11 … ↓ ↑ ↓ ↑ ↓ ↑

1 → 2 5 → 6 9 → 10 根据规律,从2004到2006,箭头方向依次应为(). A.↑→ B.→↑ C.↓→ D.→↓ 8.现有A,B,C,D,E五名同学,他们分别是来自一中、二中、三中的学生.已知:?①每所学校至少有他们中的一名学生;②在二中的晚会上,A,B,E?作为被邀请的客人演奏了小提琴;③B过去曾在三中学习,后来转学了,现在与D在同一个班学习;④D,?E 是同一所学校的三好学生.根据以上叙述,可以断定A所在的学校为(). A.一中 B.二中 C.三中 D.不确定 9.在A,B,C三个盒子中分别装有红、黄、蓝颜色的小球中的一种,将它们分别给甲、乙、丙三个人.已知甲没有得到A盒;乙没有得到B盒,也没有得到黄球;A盒中没有装红球,B盒中装着蓝球.则丙得到的盒子编号小球的颜色分别是(). 10.找出一列数2,3,5,8,13,□,34的规律,在□里填上(). A.20 B.21 C.22 D.24 11.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若在其中的三个正方形A,B,C内填入适当的数,使它们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则填入正方形A,B,C?的三个数依次为(). A.1 2 , 1 3 ,1 B. 1 3 ,1, 1 2 C.1, 1 2 , 1 3 D.1, 1 3 , 1 2 12.图1给出的各组数学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数字依次是() 5 321 15 9 5 220 12 9 8 224 16 4 10 88 4 5 A.7,8,12,18 B.7,13,12,17 C.13,8,12,15 D.7,13,14,17 13.一个数加上7,减去5,然后除以2得2,则这个数是() A.1 B.3 C.2 D.3 14.观察图1中三个正方体,第四个正方体应为图2中的() (1)

第一节 信息和信息技术

第一节信息和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本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完成后应: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方式; 3、了解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方法 4、了解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学重点: 体会生活中的信息。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信息;树立信息意识。 教学安排:3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包括信息和信息技术两部分内容。要学习了解的内容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信息看似简单的概念,定义却不容易理解。信息泛指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的可被感受的声音、文字、图像、符号等表征的某一特定事物的消息、情报或知识。这个概念需要学生用大量的例子来体会和理解,而且比较抽象,也不如其他实际操作那样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真正上好,理解这一课是有一定难度的。信息还包括信息的获取与传递,上好该节课将为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使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理想,形成信息素养起到重要作用。对信息技术形成正确的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形成终身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和工作的认识能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本课的教学,宜制作精美的课件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利用信息技术所特有的多媒体功能来协助

教学,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信息在生活中应用的X围之广和作用之大。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一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上的是什么课?那么谁知道什么是信息?你是怎样理解信息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信息”。 教学环节二 学习新课 1、信息: (1)师:信息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动态播放关于信息的各种图片如:鸟语花香的景色、大雁南飞的情境等) 鸟语花香带给我们春天的信息;大雁南飞带给我们秋天将到来的信息;在学校,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下课的信息;马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给我们走或停的信息;广播中的天气预报里有当天和近期的气温、降雨、风向和风力等信息…… (在图象与老师的讲解中,学生对信息有个初步的感受) 师:消息、报道、事实、数据、新闻、知识等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信息。 人们通过信息认识各种事物,借助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从而互相合作,推动社会发展。 (2)师:同学们,既然这些都是信息,那么你能不能举例说说你知道的信息? 课件出示题目: 【说说看】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你熟悉的信息?它们向我们传递了什么?对我们起了什么作用?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并讨论这几个问题。 请各小组推荐学生分别举例(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并引导学生说出离自己最近的相关信息) (3)我们举了这么多信息的例子,那什么是信息呢?能用你自己的理解来说说吗? 师概括:信息泛指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的,可被感受的声音、文字、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生:(讨论)找不到。师:这说明了什么?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师:(课件演示)1、载体依附性(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师:(课件演示)2.信息的价值性。(1) 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 信息可以增值;(3)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什么是信息? 信息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无处不在。信息已经和物质、能量一样,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物质资源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必要材料,能量资源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动力。信息则为人类的学习和各个领域的生产提供了素材和知识来源。因此,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广义地说,凡是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它包括微电子技术、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3、信息技术的发展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信息技术,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已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技术的应用;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4、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 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 六教学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板书)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蓝底白字投影) (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

1、什么是信息? 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 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信息是一种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 (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D:信息离不开载体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某种符号和物体才能表现出来,而且同一信息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来表现。比如新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来表现。信息离开载体就不能存储和传递。掌握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对信息进行观察、了解和利用这就是信息活动,它与我们的是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信息活动(板书)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板书)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以百叶窗形式打开) 在此可以让一位同学上来指出计算机的各个部位。(检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一章 走进信息世界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 (2)了解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3)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和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能认识到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人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用信息与信息技术的视角观察社会。 (2)能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能与同学建立积极互助的合作学习伙伴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与讨论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于人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人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1)交流、讨论的合作学习方法。 (2)自主阅读和探究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环境】 地点:多媒体课室或多媒体网络课室。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 2、了解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3、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于人的重要性。 二、情境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草船借箭的电影片段。问:同学们知道这段视频的典故吗?最后的结果如何? 精品

学生答:草船借箭。诸葛亮借到了10万支箭。 2、认识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于人的重要性(10分钟) 问:诸葛亮为什么能毫不费力地从曹操的军队中获得那么多的箭呢?请同学们按照分好的组,进行讨论。讨论一下诸葛亮成功和曹操失败的原因。时间是2分钟。小组长报告讨论的结果。对于回答得好的小组,每个学生加1分。同学们在讨论的时候也可以参照教材第2页的相关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总结:曹操因为不知道诸葛亮的底细,只好命令士兵大量地向诸葛亮的船只射箭。这样,诸葛亮就很轻松地利用虚假信息,蒙骗了曹操,获得了10万支箭,可见,正确的信息是很重要的。 既然信息对于人那么重要,同学们,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利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方式来获取信息呢?请同学们按小组进行讨论,时间也是2分钟,汇报的时候请小组长指派另外一个人来汇报。对于回答得好的小组,我会给每个同学加1分。在讨论的时候,可以参考课本第2页的内容。 派另外一个人来汇报。对于回答得好的小组,我会给每个同学加1分。在讨论的时候,可以参考课本第2页的内容。 老师总结:刚才同学们想到了很多可以获取信息的方法。比如,电话。电视。其实,我们的身体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获取、处理信息的功能。比如,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鼻子可以闻到各种香味,皮肤可以感受到痛和温度的高低,大脑可以对眼睛、耳朵、鼻子、皮肤等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身体器官只能获取我们周围很小范围的环境内的信息。为了获取更大范围的环境信息,比如想知道发生在外国的事情,人们发明了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等。这些就是人们所说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说,这些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普遍,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因此有着重要的作用。 实践:试填写表1-1,谈谈信息技术的出现拓展了人哪些方面的信息能力,并举一两个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精品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7-11-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甘肃教育、甘肃声像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教材第一册模块一《信息世界》第一节教学内容0。 【学情分析】 初一新生刚入学,对信息技术课很感兴趣。本课又是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的第一课,对于学生来说,“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概念也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从生活素材中进行导入,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甘肃教育、甘肃声像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模块一《信息世界》第一节教学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发展历程和分类,学会正确使用信息。教材首先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引入了信息的含义,然后分别介绍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应用。总的来看,本课内容点很多,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特点:传递、接收、存储、处理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发展历程和分类,学会正确使用信息。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授、学生阅读课本、小组讨论,让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有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把抽象的知识化为形象,使学生理解信息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养成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的真假性、有用性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与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那什么是信息呢,信息又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二)新授: 一、信息 (出示课件图片1) 师问:从这张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生答) (出示课件图片2-4)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知识结构 二、相关知识 信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一)、信息与载体 1、信息是内容,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客观存在。 2、信息需要载体来表示和传播。 3、载体的形式多种多样。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信息具有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交通信号灯) 2、信息具有价值相对性和可处理性。 3、信息具有共享性。 4、信息具有时效性。(过时的信息是否具有价值) 5、信息还具有其他一些特性,如传递性、真伪性、不完整性等等。 信息只有被利用才能体现价值性 例题:说说下面五个例子,各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俗语故事。 ——共享性 ? 真假难辨。例如: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故事。 ——真伪性 ? 一传十,十传百。例如:中国载人航天成功的消息已广为人知。 ? 玉不琢,不成器。例如: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可处理性 ?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例如,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价值相对性 ? 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三)、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 1、计算机技术(核心) 2、通信技术 3、微电子技术 4、传感技术 例题:如果将信息技术进行拟人比喻,那么它的大脑、神经系统、感觉器官所对应的技术依次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及其特征 日新月异的信息 技术 丰富多彩的信息 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时效性、 价值性、共享性 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知识点)

物理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物理学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 ①远古人类,刀耕火种,简单机械的发明和应用;②17—18世纪,蒸汽时代;③19—20世纪,电与磁的发展(法拉第和麦克斯韦),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④20世纪,信息时代,太空技术的发展。 3、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 4、比较分为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两种,测量是一种定量比较。 5、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6、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单位换算关系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1km=1000m=103m 1km2=1000000m2=106m21cm3=1mL=10-6m3 1dm=0.1m=10-1m 1dm2=0.01 m2 =10-2m2L=1dm3 1cm=0.01m=10-2m 1m2=100 m2 =102m21dm3=1L=10-3m3 1mm=0.001m=10-3m 1cm2= 0.0001 m2 =10-4m21m3=1000L=103dm3 1m=1000mm=103mm 1m2=10000cm2=104cm21m3=1000000mL=106cm3 1μm=10-6m;1m=106μm 1nm=10-9m;1m=109nm 7、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和纳秒 (ns) 时间单位换算 1h=3600s=3.6×103s 1min=60s 1ms=0.001s=10-3s;1s=103ms 1μs=10-6s 1s=106μs1ns=10-9s; 1s=109ns 8、秒表 (停表)的 读数:

第一章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_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_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六次信息革命及各阶段特征(2)用丰富图片感受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网络的作用(3)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两个方面((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发展与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难点:无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以提问方式引入本节课的第一个概念:信息是什么?二、新课1.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对学生回答作出评价,补充信息的正确定义: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举一个例子:书本内容、文字、图片2.六次信息革命六(表格见后)重点强调第五次及第六次信息革命:计算机的产生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使信息记载、存贮及传播数字化,它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又使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消除了距离上的限制,加快了信息的交流。计算机从只能处理数值到能各处理各种声音及影像信息,从孤立的到相互之间的网络联系,指明计算机向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及应用。信息技术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一门新技术。 3.现代信息技术IT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产生及发展: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美国,ENIAC,5000次每秒,理论原理的提出者:数学家冯诺依曼,重量30T,170平方米个人计算机(PC)的产生:1981年,美国IBM公司, PC和计算机不是同一个概念从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发发展速度快从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速度快:摩尔定律:每18个月计算机性能提高一倍,价格、体积、能耗降低一半:摩尔定律:每18个月计算机性能提高一倍,价格、体积、能耗降低一半。 5.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在信息革命处已提及,此处重提,强调一下)网络及多媒体化: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正迅速将全球联成一个整体,“地球村”不再是梦,信息的交流及传播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计算机从处理文字和数值,扩展到处理声音、图像、影像等。简单提及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及现有水平,指出我国信息技术同世界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印度及美国),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操,鼓励他们学好知识,报效国家 1、课堂练习书面练习:课后作业1-4,可以留时间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后完成,下一次课可抽查完成情况。2.鼓励学生查找有关的资料:电脑报、上网、十万个为什么之信息学科等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和自习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设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目前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只有广泛开展这项活动,使它成为学生在校活动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有具备明确具体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成为有效的教育活动。第二,活动的选题首先要考虑是否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成长密切相关,是否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其次是选题须小,从小问题、小角度人手,利于操作落实,利于挖掘问题的深度,促进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坚持以发展性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习题练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及其特征 1.1.1丰富多彩的信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物质存在的一种方 式、状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1.1.2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比如,交通信息既可以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文字信息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存储和浏览。可见,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或传播出去。因此,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也同时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等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它并不能给人们直接带来物质上的满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如学习材料、娱乐信息等;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如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准确的方位信息实现导弹的精确制导。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在加工与使用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统计以及其它方式的处理,可以获得更重要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招聘信息、油价信息、高考信息等等 例子: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中国将出兵朝鲜 (3)实效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比如,交通信息、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求职报名、市场动态等都在不断地变化。 (4)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而且一般情况下,信息共享不会造成信息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即信息可以无损使用。 (5)不完全性。如盲人摸象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单元练习题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单元练习题1.1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C) A信息技术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D专业技术 2.都江堰的建造使得成都平原由“年年洪灾水患”变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并使受益的成都成为“天府之国”。此案例说明了以下那种关系:(B) A 技术与人 B 技术与自然 C 技术与社会 D 技术与水利 3.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是个求知欲特别强的孩子。为了弄懂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他纵身跳进水中,险些淹死;看到母鸡孵出小鸡,他也学着母鸡的样子趴在鸡蛋上……对技术的浓厚兴趣和热情推动着爱迪生不断地进行创造和发明。爱迪生在技术上的创造和发明使他得到了终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说明(C) A技术解放人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技术活动能实现自我价值D技术改变世界 4.刀具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D) A保护人B解放人C发展人D满足人类需要 5.“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50年不遇暴雪天气,有人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也有人认为是水利工程的建设引发了这次雪灾……”,这说明人们已意识到在设计的活动中应关注(A)A自然问题B社会问题 C人文问题D社会和人文问题 6.2008年元旦前夕,浙江宁波视窗眼镜有限公司击败微软赢得Windows在眼镜产品上的(D)注册。 A著作权B商号权C专利权D商标权 7.下列活动是科学活动的是(C) A 蒸汽机的发明 B “神舟六号”飞船上天 C 万有引力的发现 D 摄像技术的发明 8.为了使2008年的奥运会会徽不被侵犯,应该给会徽申请(A) A 商标权 B 著作权 C 专利权 D 商业秘密权 9.自从北宋布衣发明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人类在印刷技术领域经历了活字印刷、铅字印刷、激光照排、数字印刷等等发展历程。这主要说明了技术的(B)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10.人类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远距离传递信息,于是便有(D)产生 A建筑技术B食品加工技术 C纺织缝制技术D通信邮电技术 11.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器官,拓展了劳动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下列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的体力的是(D) A B超技术 B 摄像技术 C 电视技术 D 蒸汽技术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信息的概念 2、了解信息的作用及其特点 3、培养信息的搜集、分析、整理、分类等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信息的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那么,什么是信息呢?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又是什么呢?课本的第一章就着重介绍了信息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个活动。 学生:进行活动1.1 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讨论并回答问题: 1、图中的信息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 2、信息的表现方式是唯一的吗?信息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呢? 3、尝试归纳信息的概念 教师:归纳信息的概念: 信息:用语言、文字、符号、场景、图像、声音等方式表达的新闻、消息、情报和数据统称为信息。 例如:记录考试成绩的纸张、教师讲课发出的声波、雷电闪过的光波以及转播奥运会实况的电磁波等,其本身并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载体,它们负载的内容才是信息。 信息广泛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传播、加工和利用信息,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时时处处都需要信息。 2、讨论:把学生分为8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范围。 学生:进行活动1.2美国农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 讨论并回答问题: 1、格林采用了什么信息技术? 2、列举几种信息处理技术的例子。 教师:归纳信息技术的含义: 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molony),就是利用科学的原理、方法及先进的工具和手段,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体系。

它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大众传媒技 术和传感技术等。 信息技术涉及信息的采集与输入、存储、加工处理、传输、输出、维护和使用等。数据可以是文字、声音或图像,是信息的具体表示形式。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学生先自己读课本内容,教师提出问题:谁能叙述一下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学生先自己讨论,再找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教师小结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信息的概念,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习题: 1、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有关信息的例子。 2、从古到今,人们进行联系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试列举并以表格形式表现出来。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综合测试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综合测试 说明:本章测试分为两卷。第一卷为客观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判断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二卷为分析题,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全卷共100分。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信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信息是用来消除确定性的东西 B.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C.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D.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的表征,能够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2.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学校起床的铃声 B.收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C.红灯信号 D.装有DV的数码摄像机 3.划分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的主要依据是()。 A.体积 B.软件系统 C.耗电量 D.电子元器件 4.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所以信息具有()。 A.依附性 B.多样性

C.依附性及多样性 D.依附性及公开性 5.随着卫星电视、国际互连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大,这体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A.多媒体化 B.虚拟化 C.智能化 D.网络化 6.名著《三国演义》在图书馆被不同的人借了又借,网上登载的文章《我们如何应对入世》被数以千计的人们不断地翻阅。这都说明信息具有()的特点。 A.传递性 B.变换性 C.共享性 D.时效性 7.某医院的多名医生和护士,在为某一名垂危病人做手术时,通过一些医疗监视设备了解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最后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我们知道,信息的特征有:①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在这个事例中,体现了信息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信息技术就是人们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处理、显示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A.统计、分析 B.输入、加工 C.传递、存储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资料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通渭县襄南乡黑石头初级中学 令晓彬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甘肃教育、甘肃省声像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材模块一《信息世界》第一节教学内容。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我校学生生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电脑,但也仅仅会一点基本操作、会画画、浏览网页、打打游戏;而有的学生连鼠标都不会使用,为零基础。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每周一节课的信息技术课,学生动手操作机会有限,而且学生家庭电脑拥有量很少,平时练习的机会几乎为零。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由于认知基础以及操作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利用

分组合作和分层教学的方式,使其能够在同伴的影响下和能力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学习。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甘肃教育、甘肃省声像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材模块一《信息世界》第一节教学内容,它是教材关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本节是基础性的纯理论的内容,所介绍的一些有关信息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的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 (2)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3)学会正确使用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举例,体会信息的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意识,体验信息从获取到运用的全过程,并在其中享受快乐。

1.1走进技术世界(章节练习)答案

通用技术参考答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班级姓名号次成绩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C) A、信息技术 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D、专业技术 2.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B ) A、技术具有目的性 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有了技术人类可以陶醉自然 D、技术的未来在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3、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在“衣”、“食”、“住”、“行”、“交往” 等方面的需求,相应产生了许多种技术。以下技术中,属于满足人们在“食” 这一方面技术的是 ( B ) A、印染技术 B、烹饪技术 C、文字技术 D、园林技术 4、海口万绿园是海口市政府利用填海造绿地的方式,将一片泥泞的海滩建造成一 个园林式的供海口市民工作之余游玩休息的好去处。这一庞大工程体现了技术对下边哪方面有影响作用 ( C ) A、对人 B、对社会 C、对自然 D、以上都有 5、自从人类发明了电扇以后,电扇便在许多领域之中开始了它为人类服务的历程。 下面不属于电扇的功能作用一项的是 ( A ) A、发电作用 B、消暑作用 C、通风作用 D、散热作用 6、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 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下列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的体力的是( D ) A、B超技术 B、摄像技术 C、电视技术 D、蒸汽动力 7、助听器的发明开始是为了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清楚听到外面的声音而发明的, 这说明了技术的(A)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8、某同学制作一个小板凳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这说明了技术的(C)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9、20世纪中叶,美国施乐公司发明的复印机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办公室革命,公 司为阻止某些公司的加入,先后为其研发的复印机申请了500多项专利。这说明了技术的(A) A、专利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10、下列活动是技术活动的成果的是(D) A、干细胞 B、牛顿第一定律 C、热能转化为动能 D、克隆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课时:1课时高_____级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 【学习重点】什么是信息;信息的基本特征; 1、理解掌握什么是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对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学习难点】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 2、正确分析信息技术的积极、消极影响 【学习过程】 一、丰富多彩的信息 【思考讨论】 通过你个人在生活中的了解,谈谈你对信息技术的了解: 【自主学习】 通过对课本P2的自主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从课本图1-1,“学校运动会上的加油口号”,你能看到些什么, 这些都是信息吗 2、什么是信息?(从课本上的例子总结) 3、分小组讨论一下,提取出我们生活中的“信息”(多举几个例子) 二、信息的特征 【自主学习&讨论】 结合刚才我们所举的例子和课本P3的材料,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请你总结一下信息的特征有哪些,并做必要的解释(独立完成) 2、分组讨论,你认为最重要的特征是哪个,为什么? 3、谈谈你对信息价值性和载体依附性的理解,并举出相应的例子做解释 三、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思考讨论】 1、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2、什么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3、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哪些? 【自主学习&讨论】 1、阅读课本实例,讨论文中的内容,填写表格,关注信息技术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1)IT的英文全称是什么?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哪四方面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 【实践练习】 1、下列关于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人脑虽然能够记忆,但不能作为信息的载体 B、计算机中的重要数据要定期进行备份 C、可将网上购物的支付账号和密码告诉电商 D、计算机对信息的加工和管理速度最快 2、下列属于输入设备的是()。 A、打印机 B、键盘 C、U盘 D、显示器 3、古人将文字、符号刻在龟甲上,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特征中的()。 A、时效性 B、可加工性 C、载体依附性 D、真伪性 4、古人刻在洞壁上已经斑驳不清的图文,是今人进行考古研究的重要依据,这体现了信息的()特征。 A、载体依附性 B、时效性 C、真伪性 D、共享性 5、计算机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6、日常谈及的IT,指的是()。 A、信息技术 B、通信技术 C、感测技术 D、信息 7、下图是某台计算机资源管理器的部分截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前可见的硬盘分区有三个 B、硬盘和光盘均属于外存储器 C、资源管理器能管理计算机资源 D、F盘是计算机的一个分区 8、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9、物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炎炎夏日,张经理中午下班前利用互联网打开家里的智能空调电源,回家就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机器人保姆的照顾,主要应用到以下哪些技术?() ①微电子技术②计算机技术③通信技术④传感技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0、计算机系统只包含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 11、下列实例中,使用了语音识别技术的是()。 A、按导航仪的语音提示驾驶汽车 B、通过语音录入文本 C、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 D、与父母电话聊天 12、3D电影《美人鱼》能使人有种身临其境地感觉,这种三维电影使用的技术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