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复习策略.doc

高中生物实验复习策略.doc
高中生物实验复习策略.doc

高中生物实验复习策略

高中生物实验复习策略总结

第一:要将实验内容融于构建的知识体系中

高中生物学中的动手实验和教材中提到的众多实验,是生物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实验内容应以知识体系为基础,并与知识体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就是证明植物细胞是一个特殊的渗透系统,植物细胞的结构与渗透作用发生的原理。浸在溶液中的成熟植物细胞和渗透作用的物理装置是相似的,都具备了半透膜和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的条件。这正是我们复习水分代谢的一个重点内容,因此复习中如有条件可再做此实验,并研究、分析如下的问题:

1)为什么要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做观察材料?

2)质壁分离的质和壁分别指细胞的哪部分结构?

3)质壁分离发生时,水分子渗透所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有哪些?质壁分离复原时,水分子渗透所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有哪些?

4)质壁分离发生后,质与壁之间的空隙里有什么?为什么?

5)质壁分离发生后,液泡中的紫颜色的变化是怎样的?

6)如果用50%以上的蔗糖溶液做此实验,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为什么不能复原?

7)如果用0.18mol/L的KNO3溶液做此实验,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为什么会自动复原?

8)与渗透作用装置相比较,一个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时所具备的2个条件分别是什么?

9)植物根的根毛细胞里的水分如何逐层渗透到内部的细胞中?

10)当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什么?

第二:归纳、总结有实验的方法体系

无论是新版的还是旧版的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都有一些学生的动手实验,还有大量的结合知识内容所列举的实验。在复习中要将这些实验中的方法加以归纳、总结,以得学生应用这些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按笔者的理解,可把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归为以下10种:

1.显微观察法,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等。

2.观色法,如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动物毛色和植物花色的遗传实验等。

3.示踪原子法,如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用18O2和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氧原子和碳原子转移途径的实验等。

4.等组实验法,如小麦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发现生长素的燕麦胚鞘实验等。

5.加法创意,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用注射研究生长激素的实验,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的实验等。

6.减法创意,如用阉割法、摘除法研究性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实验,雌蕊受粉后除去正在发育着的种子的实验等。

7.杂交实验法,如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植物杂交、测交的实验,小麦的杂交实验等。

8.化学分析法,如番茄和水稻对Ca和Si选择吸收的实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等。

9.理论分析法,如大、小2种草履虫竞争的实验,植物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实验,植物向光性的实验等。

10模拟实验法,如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米勒的模拟实验等。

第三: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高中生物学的总复习对实验能力的要求是: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这一要求包括了:

①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

②对实验结果分析、解释和推导结论的能力;

③根据某些实验条件和结果,推测下一步实验结果的能力。

根据上述要求,在复习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

1. 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的操作、程序、原理、现象和结论等。对于学生的动手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教材中提到的众多实验、历年高考试题中的实验,以及补充的生物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和与当前的热点问题有关的实验等,都要结构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来进行分析。本文的第4点内容中将列举一些实验内容供复习中进行分析。

2.指导学生练习设计简单的实验。由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极少有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在复习中练习设计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让学生明确运用实验法设计验证性实验或探究性实验的一般程序是:提出(发现)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和得出结论。

2)要让学生明确实验内容、过程和要求等的呈现形式中一般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论和讨论等项内容。

3)要让学生尝试设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实际地确定某个课题,在课外进行操作,最后得出结论。还可以让学生练习对设设计不完整的或有错误的实验设计,予以补充或纠正。本文的第4点内容中也列举了一些课题供复习中练习设计实验。

3.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解释各种实验中所获得的各种数据的表述形式。最常见的形式是表格、曲线图和柱形图等,这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实例。指导具体的数据转变为图表,这是一个由具体向抽象的转化,而抽象的图表又具有形象化的特点,这又是一个由抽象向形象的转化。指导学生完成这种转化,不但可以培养实验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复习策略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生物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 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来源进化。这样帮助学生归纳出一条主线,以利于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活跃思维。

二、注重图表图解表述问题

在复习时按照专题对图表图解进行复习,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等。以下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说明(图解见课本),复习时引导学生分析图解:(1)在食物链中能量储存于有机物,有机物的多少即能量的多少,(2)依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特点:低营养级高能量,高营养级低能量,(3)依据图解写出本题的合理的食物链,(4)依据食物链中生物的捕食关系,分析各营养级生物的数

量变化关系。其他例子不再赘述。

三、增强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复习教学中不断总结近年高考的实验设计题,认为实验在高考中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复习时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要求的专题研究,要求学生学会根据给出的条件,自己设计实验合理科学的步骤。如,给一定浓度的KNo3和洋葱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请设计一个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实验。要求学生在获得相应实验能力基础上来科学地设计实验步骤,以求得对实验原理、步骤、结果严密的结论。这样的专题复习,更具有开放性,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更大的空间,让学生顺着题意发挥思维想象,进而得出相应的答案。符合创新思维的要求和学生思维活动、认知水平,更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实验课是生物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体验、领悟相关科学方法,培养动手水平及探究精神。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理解,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水平,引导学生就实验分析的方法实行初步探索。 一、取材分析 准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准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准确。例如,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不准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 二、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准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对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关天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

高中生物科学家及其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科学家及其实验总结 (1)19世纪30年代,德国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2)1543年,比利时维萨里发表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人体器官水平的结构法国比夏指出器官是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3)1665年,英国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木栓组织并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细胞 (4)荷兰著名磨镜技师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上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5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英国的桑格经过10年努力,终于在1953年测得牛胰岛素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6)19 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 (7)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8)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模型)(9)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10)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通过实验证明,胃液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11)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12)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某些物质 (13)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14)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且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蛋白质 (15)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方法总结

[系统图示] [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

第1讲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 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1.观察类实验操作流程 直接观察类应选有颜色的材料;染色观察类应选取无色的材料 ①滴水或染液→取材→盖片

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细胞分裂) ①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②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始终用低倍镜 依据原理和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2.盐酸在实验中的应用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1.列表比较五个鉴定类实验(填表) 2.熟记常用化学药品及作用(填表)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1.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 | 应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 | 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 ? ? 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准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 ? ? 对应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描述,并做出肯定结论 2.关于颜色反应的实验归纳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三模拟调查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1.列表比较几种调查类实验(填表) 2.模拟尿糖检测实验的原理(填空) (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 (2)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氧,氧可以将滤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对,即可知道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1.调查类实验一般操作流程

高一必修一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生物高一上学期(选修1)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作好实验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本学年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要求 1. 演示实验必须按课程标准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 2. 学生分组实验和探究活动,也要按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教师要有实验记录;若当堂完不成的探究实验可成立生物探究小组,让他们提前作好,上课时让他们在课堂上交流经验,这有利于为他们提供 直接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1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指导实验设计、介绍实验的方法步骤、注意问题上力求体现主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锻炼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知识,这样做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2.实验课的组织形式 实验课组织要严谨,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并进式,即边操作实验边填写实验报告;另一种是作业式,对于一些当堂看不清效果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分成探究小组在本次的实验课前完成和调查好,课堂上交流。 四、实验效果检查和成绩评定 1. 学期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效果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的实验 技能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一、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 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有效进行,在开课之前教师应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定选择的实验、每个实验要用到的相关仪器、实验材料、药品,哪些需要提前购买或准备、需要多少课时、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完成、具体的方法步骤、学生之间何时交流、怎么评价实验效果等。为确保计划的可行性,这些难度较高的实验,教师最好提前进行预实验把握时间。 二、深入研究教材 各个课题中,课题背景阐明了生物技术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基础知识介绍了基本方法与原理,研究思路提示学生从哪个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实验设计提供了试验流程示意图和参考资料,操作提示则从操作层面给出了指导性建议。由于这部分内容为新加内容,教师在进行每个课题的研究时,有必要自己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甚至进行预实验。然后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明确知识背景,理清研究思路,然后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探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掌握生物技术,形成实践能力。 三、观看视频、录像,用“讲授—演示”法进行教学 “讲授—演示”给了我们很好的策略,教师可以播放视频、录像、动画,甚至可以亲自在课堂上做实验演示给同学们看。这样学生也有收获,配合讲授,学生就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框架。 四、建立实验活动小组 本模块对学生的要求是在自学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并完成实验,然后搜集和整理资料,写出报告,进行口头交流,相互讨论。为落实好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三维目标,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按照三人或五人一组进行分组。这样既在活动中实现智慧共享,提供创新精神的土壤,在遇到挫折时相互激励,还能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适当利用学生社区、家庭中的课程资源 从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利用社区和家庭的课程资源。比如到制作果酱的车间去参观,豆瓣酱的制作也可以在家里完成。有些疑难问题可以在网络中查找答案,可以寻求有经验的人的帮助。在具体的活动中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加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六、设计好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不仅能了解课题活动效果,还能发现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心理上的变化。在这种难度较大、历时较长、自由度较高的

关于高级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1 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选择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步骤; 预测实验结果;观察收集数据;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2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⑴单一变量原则 ①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而因变量是指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解释前因与后果。 例:关于“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实验中,“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就是实验变量,而这些变量引起的实验变化结果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旨在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自变量)与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 例如:“唾液淀粉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的新鲜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实验变量,或称自变量,指实验假设中涉及的给定的研究因素。反应变量,或称因变量,指实验变量所引起产生的结果或结论。而其他对反应变量有影响的因素称之为无关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强调: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这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

⑵对照性原则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 ①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如,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 ②条件对照 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或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即虽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处理因素; 这种对照方法是指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对象都作不同条件的处理,目的是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例,“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 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③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是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④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是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如“植物激素与向光性向重力性实验”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与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与总结实验设计是生物实验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它能较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实验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因而在高考中相对稳定。由于学生缺乏实验设计系统的理论知识,因此,遇到这类题型,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导致考试中严重失分。现将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常见的题型等进行归纳总结,增加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实验名称或课题(是关于什么内容的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探究或者验证的问题或事实); (三)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所依据的科学道理,隐含着实验假设和预期); (四)实验材料和条件(进行实验的主要对象,完成该实验必备的仪器、设备、药品等);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必需的操作程序); (六)实验测量或观擦与记录(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应有科学的测量手段、观擦指标与准确的记录); (七)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八)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给出科学的

结论。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要依据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 原理,不能主观臆造。如:酸碱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酶的高效性实验的顺序等。 (二)单一变量原则 1、变量:或称因子,是指实验过程中所被操作的特定因素或条件。按性质不同,通常可分为两类: (1)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反应结果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酶的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 (2)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

高一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作好实验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本学年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课程标准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和探究活动,也要按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教师要有实验记录;若当堂完不成的探究实验可成立生物探究小组,让他们提前作好,上课时让他们在课堂上交流经验,这有利于为他们提供直接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1.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指导实验设计、介绍实验的方法步骤、注意问题上力求体现主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锻炼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知识,这样做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2.实验课的组织形式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摘要: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 能力、思考和处理数据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 同的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步骤和实论总结,通过实验来探索生物的规律。目前生物 实验教学存在着课时不足,实验研究较少,机械化重,实验标准化要求较高等因素,导致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率不高,有时难于开展。本文章对高中生物实验 教学的现状进得了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5-185-01 高中生物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基本结构、物质构成,研究生物分类,生命起源、进化,遗传变异知识的一门课程。高中生物教学在新 的课程改革理念下也逐渐从知识学习转向了技能培养,确立了教师为主导、学生 为主体的教学角色定位。因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它是实现“知识学习”向“技能培养”转变的关键,所以必须保证实验教学的效率, 高中生物教师做好实验教学设计就是基础。因此,针对当前实验教学设计的现状 而思考相应的对策来优化实验教学设计,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对促进高中生物教 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所以新课程改革注重对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认为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根本。 在高中生物生物教学中,着重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已成为生物教学的重点,所以在 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内容增加了不少。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围绕10个大主题 都提出了相应的实验要求,其目的是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中获得解脱,但在具体的生物教学实践中,生物教师和学生的转变不尚需要时间,因此大 量的实验让教师有些措手不及,而学生也无从快速地适应教师教学的转变,加之 有些教师盲目跟风,导致实验教学形式化,学生不但没有学好知识,技能培养更 成为了一句空话,在有的学校还出现了以演示实验来代替学生动手操作的现象。 不得不说,实验内容的增加和教师适应能力及课时之间存在了一定的矛盾。传统 教育模式重知识轻技能,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重实验结果而轻实验过程,新课标 则要求教师重过程,在这个转变中,因教师缺乏对实验教学的研究,往往实验成 为一种表演秀,在有的课堂中,实验并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而是为了完成 任务,有的则还是停留在重结果轻过程上。从学生角度来看,新课标对实验的要 求标准较高,不仅要学生了解基本的实验原理,还要求学生能正确实验,在实验 中观察现象,通过现象而得到结论。以“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实验教学要求为例,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用具,在该实验中涉及较多的 实验用具,每一样教师都需一一指导学生进行选择并正确使用;在实验步骤上, 从参考图到显微镜到用显微镜观察制成的临时装片或永久装片都需要学生认真、 仔细地进行;在实验中,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实验过程,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还需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区别。但从课时和学生的基 础上看,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这就让教师在传统和新课标之间难 以取舍。 二、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的对策

(完整)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研究课题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 沛县湖西中学欧惠菁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这一理念,并将此作为本次生物课改重要目标之一。多年来,我国《生物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是按照基本知识、能力、态度的顺序排列。实验题型是考查学生能力的有效题型,近年实验题型的比值也逐渐增高。 生物学科中的实验教学一是限于学校的客观条件,二是课时不够,一周两节课,即使没有实验教学任务也是很难完成的。既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又要解决实验课的重难点,基于此,许多教师盲目追求学生参与,教学成了满堂的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过程,课堂成了“乱言堂”,教师成了旁观者,影响教学重难点的解决。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地学习,是我们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研究意义 传统的实验课大多是教师课前讲授有关的知识,实验课也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重复书上的步骤。学生热热闹闹,教师疲于维持课堂纪律,一堂课收效甚微。学生并没有发展相应的探究能力。既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又要解决实验课的重难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教学问题。把实验融于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中,即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重视教师的主导的功能。耗时的实验操作由师生课余时间完成,探究的过程在课堂完成。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即探究式实验教学。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及探究活动的的开展,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探讨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发展其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 (3)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能力,获得对科学的兴趣与理解;在体验实践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在整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培养问题意识、研究意识、交流意识与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4)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反思与行动研究的能力,提升教师实施科学探究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专业水准的提高,也是目的之一。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有效性教学主要涉及如下方面 (1)实验课中课堂的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点,因此,导入的设计在知识深度上必须具有可行性,在实施教学目标上要把握方向性,在设计的形式与内容上要增强趣味性,在思维的训练上要具有启发性,在情感意志的培养上要具有引导性,为完成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及思想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2)实验课中探究问题的设计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之一。有质量的提问是一节课的课眼所在,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钥匙。也是教学重难点解决的重要途径之一。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究竟哪些问题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任务驱动”,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学生探讨问题,而不偏离教学的重难点。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实验汇总--复习

[系统图示] [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 分类 教 材 实 验 考 纲 要 求 显微观察类 (1)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2)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3)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5)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6)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熟练掌握显微镜 的基本操作,特别是高倍镜的使用 2.掌握临时装片制作等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了解这些实验所需材料的特点、试剂的作用 3.能对相关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以及对相关实验进行恰当评价并设计完善实验方案 验证鉴定类 (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理解实验原理,明确相关试剂的作用 2.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调查模拟类 (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 系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4)模拟尿糖的检测 (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掌握模拟实验和调查实验的实验目的,开 展实验的步骤及方案,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2.掌握调查、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的研究方法 3.掌握对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发病率和种群丰富度等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处理的技能 探究设计 (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学会从实验目的中寻找相关的实验变量 2.学会依据原理来制定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类(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 生根的作用 (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 变化 (6)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的方案设计 3.学会分析实验中设置的对照实验,以及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4.学会分析每个实验中的单一变量以及无关变量 5.学会预测相应的实验结果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1讲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 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实验材料 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染色观察核酸死 甲基绿、 吡罗红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线粒体线粒体活健那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死 龙胆紫溶 液(或醋酸 洋红液) 洋葱根尖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染色体死 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洋葱根尖 观察叶绿体 原色观察叶绿体活 无 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 表皮)、藓类的叶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大液 泡 活 成熟植物细胞,如紫 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2021高二生物教学计划书

2021高二生物教学计划书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WTT 精心为大家准备的2021高二生物教学计划书。 2021高二生物教学计划书范文1 高中生物学课本浓缩了生物学方方面面的知识,其中就有大量科学家发明创新的事迹。教学过程中,若能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科学发现的过程或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方法和精神,那么无形中就对学生进行了科学研究理念的渗透。 一、目标要求:1、以高效课堂、有效作业为目标来指导我们的常规教学和教学改革,在教学六认真的各个环节下,加强研究,完善过程。 2、以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生物素养为目标,切实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手段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和基本要求。特别是文科班要紧扣书本,很抓重点,突破难点,力争人人达标;理科班更要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管理,时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给予个别辅导、或者是促优、或者是补差,作到心中有数。 二、教学内容本期只有四个月的时间,文科班周课时三节,理科班周课时两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兼顾教学进度,本

期教学任务计划下文科班完高中必修1、2、3、共三册复习,进行会考,理科班完成高中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教学任务。 三、具体措施目前高二生物教学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课时少、任务重,在两或三课时下保质保量的完成高二生物教学,成了我们高二生物目前的一大问题,根据我们学校的的实际情况,结合教研室的要求在下学期中注意如下问题:1、领会两纲(大纲和考纲),深钻教材,精心备好每节课。 2、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精心下好每节课。课堂教学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到精讲多练;突出难点,突破重点,澄清疑点;结合教学内容,做好反馈练习,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学扎实。 3、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我们这一级高二教学速度比较快,事实下学生学着后面的,前面的又遗忘了。所以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尤其要放低起点,不能对他们期望值过高,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平时要加强课堂提问的力度。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他们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培养学生的答题规范性。通过考试阅卷老师们也可以看出,学生根本没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在平日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答题、做作业规范性。自编课堂练习和章节过关检测卷,做到有的放矢。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摘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而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并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能很好的发挥学生学习实验、认识自然的成效;这无疑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积极探索和研究实验教学,将为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已往的《生物教学大纲》都没有这样明确的提法,其提出的直接源头是素质教育的提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而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并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能很好的发挥学生学习实验、认识自然的成效;这无疑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为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即不仅要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已有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收集、加工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因此我们应该明确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同时对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提高,起到了非实验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有人说:“得实验者得生物之天下”,这话说得有一定的道理,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高考对生物学实验要求越来越高,占有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对云南省来说,今年是实施新课程以来的第四年,在生物复习中如何有效的复习生物实验,相信是摆在许多生物老师面前的一个比较迫切的任务。笔者认为,从一开始的生物教学,认真探索和研究高中的生物实验教学,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平时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012年云南省普通高中高考考试说明中对中学生物学的实验高考提出了的要求: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从中可以看出高中课本的一些基础实验教学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但在平时的接触中了解到,许多老师好像对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性实验教学教学设计分析: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探究模式: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进行探究→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得出结论→交流并反思。 1、探究的问题提出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所用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紫色洋葱鳞片叶是作为观察材料,当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时,细胞就会渗透失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几分钟后滴加清水,细胞又会渗透吸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针对这个实验,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确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问题:蔗糖溶液的浓度为什么0.3g/mL是呢?能否用其它浓度的蔗糖溶液代替呢?作为探究的 2、实验方案设计及探究思路 方案:针对“能否用其它浓度的蔗糖溶液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第一组对照实验:

表1 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实验记录表 在这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材料为紫色洋葱鳞片叶、蔗糖溶液,只是将蔗糖溶液的浓度改换了一下。为了使现象区分较为明显,我们所用的溶液浓度差别较大,分别为0.1g/mL、0.3g/mL、0.5g/mL、0.7g/mL,通过实验对比得出结论。 材料准备:新鲜洋葱、0.1g/mL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0.5g/mL 蔗糖溶液、0.7g/mL蔗糖溶液、清水、显微镜、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 3、研究过程及其实验方法 根据能否用其它浓度的蔗糖溶液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我们选择了0.1g/mL、0.3g/mL、0.5g/mL、0.7g/mL的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用0.1g/mL的蔗糖溶液时,细胞发生轻微的质壁分离,但现象不明显,几

高中生物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总结 1.模型方法。(必修一、P54)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 ⑴以事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⑵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t 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t。(必修三、P65) 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②提出合理的假设。③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④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2. 提出假说(必修一、P66) 提出假说:莫得成分和结构的初步阐明,最初都是先根据现象和有关知识,提出假说,而不是通过实验观察直接证实的。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同事还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假说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3. 控制变量(必修一、P79)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认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上述实验中只有反应条件是改变的,其余因素(如反应物的性质和浓度)都没有变化。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对照实验中,出来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 4. 对比实验(必修一、P93)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对比试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5. 同位素标记法(必修一、P102) 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用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

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衔接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是全面落实生物教学大纲和提高生物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提高全民素质,推动生物课的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和探究活动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中学生物新课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学生实验及学生探究活动。 目前我省各中学一般是初中和高中分开设立,所以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初中教师不关心高中教材的改革与设置,高中教师也不知道初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等现象比比皆是。笔者通过对初高中生物教材(初中:苏教版;高中:人教版)实验内容的解读,深刻体会到初高中生物学实验之间既有一定的区别,同时它们的联系又是非常紧密的。 初中生物实验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生物学知识在人类生活、生产等方面的一

些简单的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而高中生物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 次的基础教育,生物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不但要求学生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必然要通过许多的实验及探究活动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学生要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另外,初高中生物实验之间又有一定的递进关系。其中高中生物必修一模块“分子与细胞”与初中教材中的实验内容的联系与递进关系显得尤为紧密。 现将初高中教材中联系非常紧密的部分实验列表如表1所示。 表1所列实验,既体现了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目标之间的区别,同时又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与递进关系。现就表中所列部分实验,在初高中实验内容的区别、联系与递进等方面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1实验内容密切联系 显微镜的使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的名称和用途以及低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还有相关常

(完整版)高一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高一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作好实验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本学年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课程标准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 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和探究活动,也要按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 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教师要有实验记录;若当堂完不成的探究实验可成立生物探究小组,让他们提前作好,上课时让他们在课堂上交流经验,这有利于为他们提供直接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1.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 要求教师在指导实验设计、介绍实验的方法步骤、注意问题上力求体现主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锻炼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知识,这样做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2.实验课的组织形式 实验课组织要严谨,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并进式,即边操作实验边填写实验报告;另一种是作业式,对于一些当堂看不清效果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分成探究小组在本次的实验课前完成和调查好,课堂上交流。 四、实验效果检查和成绩评定 1.学期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效果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的实验技能。 2.检查内容: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装置、药品、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熟练程度。 3.实验结束后要填写好实验报告册,教师当场检查学生的实验结果。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实验的探讨,改进生物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 当今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社会需要更多创新性人才。那么你对创新的理解呢?创新是指人的思维活动或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具有不同于前人或超越自我的途径和方法。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高中生物教材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极大地突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也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科特点。而实验能力又是一种综合能力,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做几个实验,或做几道实验题就可以得到的。很多的实验方法、程序、习惯都是在平时实验中一点点学习掌握积累而成的。我结合自身生物教学的实际,浅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尝试。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实验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部分教师对照考纲的必做实验,对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一一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听实验、背实验。2、实验与生活脱节,学生缺乏学习的价值体验。3、完全用计

算机演示代替生物实验,一张接一张的投影片和动画播放使生物实验中的多种新鲜感觉只剩下视觉和听觉,实验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学生对实验本身的体验几乎为零。4、教师在进行分组实验教学时,只管让学生信马由缰地实验,而没有指导、交流、反馈和总结,绝大多数教师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了学生的过程学习,却忽视了方法的指导,使实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导致实验教学的低效。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途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中对实验教学的开展都有明确的阐述。有的教师认为:实验教学尽管没有开展,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差,这是明显的观念问题。曾有某地区教研室领导到一所学校检查工作,发现实验室里的显微镜的包装都没有拆封。因此,广大一线生物教师需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和理解《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切实改变重“知识传授”,轻“实验教学”的传统思想观念;不能“以讲代做”、“以电教媒体手段代替实验操作”,应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和其它实践活动。通过实验或其它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知识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和科学态度

最新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讲课讲稿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每年高考复习,一般都是把必修实验和选修课题能够结合的作为专题设计在一起,在归纳中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强化对生物学原理的认识。为此,与《考纲》和《考试说明》研读为抓手,设计并开展实验设计专题复习。基本做法如下: 一、考试大纲解读 考纲对高中生实验设计能力要求如下: 1、能独立完成所列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二、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1、明确实验目的; 2、分析实验原理; 3、选择材料用具; 4、设计实验步骤; 5、预测实验结果; 6、观察收集数据; 7、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三、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1、单一变量原则 ①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而因变量是指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解释前因与后果。 例:关于“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实验中,“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 (沸水)就是实验变量,而这些变量引起的实验变化结果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旨在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自变量)与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例如:“唾液淀粉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的新鲜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如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对三组实验不等同、不均衡,就会产生额外变量,影响实验的真实结果。实验变量,或称自变量,指实验假设中涉及的给定的研究因素。反应变量,或称因变量,指实验变量所引起产生的结果或结论。而其他对反应变量有影响的因素称之为无关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强调: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这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 2、对照性原则 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 ①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如,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 ②条件对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