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与临床心律失常B1

基础与临床心律失常B1
基础与临床心律失常B1

基础与临床心律失常

一、单选题

1、约60%的窦房结动脉源于:

A.左主干;

B.左冠状动脉;

C.右冠状动脉;

D.左回旋支;

E.冠状静脉

答案:C

2、房室结的血供90%来源于:

A.左主干;

B.左冠状动脉;

C.右冠状动脉;

D.左回旋支;

E.冠状静脉

答案:C

3、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希氏束起源于房室结;

B.长约15 mm;

C.通过中心纤维体骑跨在室间隔顶部;

D.通常行走于室间隔膜部的右侧;

E.往下分为左右束支

答案:D

4、以下哪种心律失常时听诊心律不规则:c

a.房扑4:1传导

b.房颤伴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c.莫氏I型房室传导阻滞

d. 莫氏II型房室传导阻滞2:1传导

5、.以下哪种疾病不引起上肢静脉压升高:d

a.右心衰竭

b.上腔静脉综合征

c.缩窄性心包炎

d.肝硬化

6、.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尖部听诊可能发现:b

a.第一心音亢进

b.第一心音降低

c.第二心音亢进

d.第二心音降低

7、下列各项中容易引起晕厥(或阿-斯综合征)的是:c

a.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b.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c.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阻滞

d.室上性心动过速

8、以下哪种心律失常时听诊心律不规则:d

a. 室扑4:1传导

b.房颤伴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c.室上速

d.II度(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

9、关于房颤的心室率控制以下那项是正确的:

A.常选用心律平控制心室率;

B.静息时控制在60-80次/分, 中等运动量90-115次/分;

C.无必要选用动态心电图来评估室率控制;

D.抗凝治疗;

E. 无必要选用6分钟步行试验来评估室率控制

答案:B

10、以下除外哪一项均需华法令抗凝:

A.TIA;

B.卒中史;

C.人工心脏瓣膜;

D.高血压;

E.糖尿病

答案: D

11、如果心动过速时一个或多个室性期前刺激提前希氏束激动60-80ms以上而不改变心房激动时间,支持诊断: A.室速;B.AVRT;C. AVNRT;D.房速;E.窦速

答案:D

12、女性, 36岁, 发作性心悸3小时就诊。查体:心率220次/分,节律规整。按压右侧颈动脉窦数秒钟, 心率突然降为76次/分, 患者自觉症状缓解。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B.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阵发性房颤;E窦速

答案:C

13、对阵发性室上速伴心功能不全者以下哪项选择是正确的:

A.心律平;B维拉帕米;C.地尔流卓;D.西地兰;E.美多心安

答案:D

14、持续性室速定义中室速的持续时间:

A.≥10s

B.≥30s

C.≥60s

D.≥1h

E.≥24h

答案:B

15、对于临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患者,治疗首选?

A.ICD植入

B.药物治疗

C.射频消融治疗

D.电复律 E以上都可以

答案:D

16、持续性单形性室速最常见于

A肥厚性心肌病患者 B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C心力衰竭患者 D冠心病心肌梗死后 E离子通道病患者

答案:D

17.先天性长QT综合征禁忌使用下列哪种药物?C

A.β-受体阻滞剂

B.钙离子拮抗剂

C.儿茶酚胺类药物

D.镁剂 E以上都是

答案:C

18、触发活动不是以下那种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A.儿茶酚胺敏感型室性心动过速

B.腺苷敏感型室性心动过速(反复性单形性室速)

C.洋地黄中毒等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 D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19、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生后几小时内,因心脏性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

A 1小时内

B 2小时内

C 3小时内

D 5小时 E24小时内

答案:A

20、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A冠心病 B心肌病 C心力衰竭 D电解质紊乱 E离子通道病

答案:A

21、无论单人还是双人复苏,按压与救生呼吸均采取:

A15:2 B15:1 C30:2 D30:1 E1:1

答案:C

22、SCD高危患者对心脏性猝死预防效果最好的是

A.ICD或ICD配合药物治疗

B.β-受体阻滞剂 C胺碘酮 D.射频消融治疗 E.外科手术

答案:A

23、室颤/室速引起的心脏骤停,应尽可能快速地用体外除颤器除颤或心律转复,除颤延迟1分钟,复苏成功的可能性减少:

A.5%

B.10% C15% D20% E30%

答案:B

24、镁剂对于下列哪种恶性心律失常有效?

A室颤 B正常QT的室速 C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D室扑 E以上都有效答案:C

25、心肺复苏成功者约有多少仍因不可逆性脑损害,意识不能恢复而死亡?

A.10%

B.20%

C.30%

D.40%

E.50%

答案:D

26、累计多少时间以上的高级心肺复苏,始终没有自主循环的恢复,应考虑终止:

A.5min

B.10min

C.15min

D.20min

E.30min

答案:E

27、在高级心肺复苏中,如果是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静止),可用阿托品1mg静脉注射,每3-5min可重复,最多给几次:

A.3次 B. 4次 C5次 D6次 E.10次

答案:A

28、LQTS4的特征是:

A 晕厥 B多器官异常 C耳聋 D阵发性房颤 E周期性麻痹

答案:D

29、Brugada综合征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位于

A II、III、AVF

B I、AVL

C V1-V3

D V5-V6

E AVR

答案:C

30、禁用于Brugada综合征的药物是

A胺碘酮 Bβ阻断剂 C普罗帕酮 D奎尼丁 E异丙肾上腺素

答案:C

31、我国科学家2003年发现的家族性房颤致病基因是:

A. KCNQ1

B. KCNQ2

C. KCNQ3

D. KCNQ4

E.SCN5A

答案:A

32、不降低Vmax和不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是哪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b

a.IA类

b.IB类

c.IC类

d.III类

33、能够通过抑制早期后除极电位和延缓后除极电位而消除触发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是:a

a.胺碘酮

b.普鲁卡因酰胺

c.莫雷西嗪

d.美托洛尔

34、房颤伴预激综合征(旁道前传)患者发作时可以使用哪些药物?c

a.西地兰

b.维拉帕米

c.胺碘酮

d.利多卡因

35、索他洛尔24小时用量的极限是多少?b

a.160mg

b.320mg

c.640mg

d.80mg

36、唯一能降低远期死亡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b

a.奎尼丁

b.β-受体阻滞剂

c.钙离子拮抗剂

d.胺碘酮

37、下例哪些药物不属于房颤转复药物:d

胺碘酮 b.普罗帕酮 c.奎尼丁 d.美西律

38、有任何1个高危因素或至少2个中危因素的患者华法林抗凝INR目标值是多少:b

a.1.5-2.5

b.2.0-3.0

c.2.5- 3.0

d.3.0 -3.5

39、房颤复律抗凝的时间要求一般为:a

a. 复律前3周,复律后4周

b. 复律前2周,复律后2周

c. 复律前2周,复律后3周

d. 复律前5周,复律后5周

40、有着典型“温醒”及“降温”现象的是以下哪种心律失常:d

a.窦性心动过速

b.局灶性房速

c.多源性房速

d.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4.房扑患者电复律能量选择多少?a

a.<50J

b. 50-100J

c. 100-150J

d.150-200J

41、ECG出现以下哪种表现时不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d

a.所有胸导联均为正向R波或负向波

b.心动过速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V6导联R/S<1

c.窦律时有q波,心动过速时仍有

d. QRS波群宽度在120-140ms之间

42、先天性长QT综合征禁忌使用下列哪种药物?c

a.β-受体阻滞剂

b.钙离子拮抗剂

c.儿茶酚胺类药物

d.镁剂

5.以下哪项是证据水平A的ICD植入I类适应证?a

a.心肌梗死所致LVEF<35%,且心肌梗死后40天以上,NYHA心功能II级或III 级

b.NYHA心功能II级或III级,LVEF≤35%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

c.心肌梗死后非持续性室速,LVEF<40%,且心电生理检查能诱发出室颤或持续室速

d.器质性心脏病的自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

43、我国每年发生多少例心脏性猝死?c

a.40-45万例

b.8-10万例

c.240-270万例

d.300-350万例

44、我国每年心脏骤停的院外生存率约为?d

a.<1%

b.<5%

c.5%

d.<0.1%

45、除颤不成功的室颤或无脉搏的室速,继肾上腺素后,首选下列何种药物改善电除颤效果?c

a.利多卡因

b.镁剂

c.胺碘酮

d.伊布利特

46、INR低于多少时不能很好地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b

a.≤1.0

b. ≤1.5

c. ≤2.0

d. ≤2.5

47、我国患者抗凝经验性将INR目标值维持于多少?b

a.1.5

b.2.0

c.2.5

d.3.0

48、经典的5项房颤血栓栓塞一级预防实验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华法林治疗使得卒中的相对危险降低达到:c

a.48%

b.58%

c.68%

d.78%

49、ACCP7建议使用华法林后几天开始监测INR?c

a.1-2天

b. 2-3天

c.3-4天

d.4-5天

50、晕厥发生的基本机制是:c

a.心肌梗死

b.心力衰竭

c.大脑的低灌注

d.神经介导

51、晕厥患者的分类不包括下列哪一项?d

a.心脏性晕厥

b.非心脏性晕厥

c.不明原因晕厥

d.神经源性晕厥

52、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的金标准是:c

a.心内电生理检查

b.植入性循环心电监测仪

c.倾斜试验

d.颈动脉窦按压

50、药物倾斜试验中最常用的药物是:b

a.硝酸甘油

b.异丙肾上腺素

c.硝普钠

d.利尿剂

51、神经介导性晕厥包括除下列哪项以外的三项:C

a. 颈动脉窦综合征

b.血管迷走性晕厥

c.混合型晕厥

d.其他反射性晕厥(排尿性晕厥等)

52、窦房结的位置:d

a.右心房

b.上腔静脉

c.房室结上部

d.右心房和上腔静脉交汇处

53、房室结位置:d

a.房间隔底部

b.冠状窦口前

c.三尖瓣环上方

d. a+b+c

54、窦房结的长度:c

a. 5mm

b.10mm

c.15mm

d.20mm

58、心脏正常传导系统除房室结外还有哪些部分组成:a,b,c,d,e

a.窦房结

b.结间束

c.希氏束

d.左右束支

e.浦肯野纤维网

59、心律失常的机制:a,b,c

a.自律性异常

b.传导异常

c.触发激动

d.折返激动

e.早期后除极

60、冲动传导异常包括:a,b,c,D,E

a.生理性传导障碍

b.心脏传导阻滞

c.旁路传导

d.组织处于不应期

e.递减传导

二、多选题

1、结房区的组成:a,c,d

a.浅表束

b.前束

c.后束

d.深束

2、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增快心率;

B.增快房室传导;

C.增加心房心室的收缩力;

D.一般导致血管收缩; 答案ABC DE

3、折返的形成需具备以下条件:

A.折返环;

B.单向阻滞;

C.合适的折返周期;

D.触发激动;

答案: ABC

4、心脏正常传导系统除房室结外还有哪些部分组成:a,b,c,d

a.窦房结

b.结间束

c.希氏束

d.左右束支

5、心律失常的机制:a,b,c

a.自律性异常

b.传导异常

c.触发激动

d.折返激动

6、冲动传导异常包括:a,b,c

a.生理性传导障碍

b.心脏传导阻滞

c.旁路传导

d.组织处于不应期

7、以下哪些体征可能提示有房室分离的存在:a,b,c

a.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b.大炮音

c.收缩期血压有变化

d.第三心音

8、下列哪些心律失常听诊时心律是规则的:a,b,c

1.I度房室传导阻滞 b. 房颤伴III度房室传导阻滞c.II度(莫氏型)2:1房室传导阻滞 d.II度(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

9、Carto技术可应用于何种心律失常?a,b,c,d,

a.房速

b.房扑

c.房颤

d.室速

10、心排量(cardiac output,CO)由以下因素决定:

A.前负荷;

B.后负荷;

C.心肌收缩力;

D.心率;

E.肾功能

答案:ABCD

11、对阵发性室上速伴心功能不全者,以下哪些选择较为合适:

A.胺碘酮;

B.心律平;

C.西地兰;

D.维拉帕米;

答案:ACE

12、心脏性卒死的Hinkle-Thaler分类包括:

A.心律失常性猝死;

B.心源性猝死;

C.循环衰竭性猝死;

D.不能分类的猝死;

答案:ACD

13、房颤紧急电复律的适应证为:

A.房颤伴快室率, 药物难以控制;

B.房颤诱发心较痛;

C.房颤诱发低血压;

D.房颤伴预激综合征

答案: ABCD

14、长期使用胺碘酮最常见的副作用是:a,b,c

a.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或甲减)

b.肺纤维化

c.肝功能受损

d.肾功能受损

15、IB类的代表性药物是:a,b,c

a.美西律

b.苯妥英钠

c.利多卡因

d.普罗帕酮

16、下列哪些是预激综合征的高危状态:a,b,c,d

a.在自发或诱发的房颤中心室率过快,RR间期<250ms

b.有心动过速病史

c.存在多条旁路

d.合并Ebstein畸形

17、下列可用于抑制旁路传导的药物是:a,b,c,d

a.普罗帕酮

b.胺碘酮

c.索他洛尔

d.丙吡胺

18、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包括:a,b,c

a.慢---快型

b. 快---慢型

c. 慢---慢型

d. 右侧变异慢---快型

19、室性心动过速的分类根据发病机制可以分为:a,b,c

a.自律性

b.折返性

c.触发活动性

d.儿茶酚胺敏感性

20、非持续性室速的定义包括:a,b,c

a.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心律

b.频率大于100bpm

c.在30s内自行终止

d.在60s内自行终止

21、临床上下列哪些是室速与其他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要点?a,b,c,d

a.房室分离

b.QRS波群宽度

c.胸导联同向性

d.电轴矛盾或指向无人区

22、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包括:

A.治疗基础心脏疾病和触发因素

B.控制快速的心室率

C.预防血栓栓塞

D.植入起搏器或ICD

答案:ABC

23、持续性房颤复律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有:

A.病史>1年 B.年龄>65岁 C.心房>55mm D.风湿瓣膜性心脏病

答案:ABCD

24、通常情况下,房颤患者控制心室率的目标是:

A静息时心室率控制在40-60次/分

B静息时心室率控制在60-80次/分

C中等运动量心室率控制在90-115次/分

D中等运动量心室率控制在70-90次/分

答案:BC

25、心脏性猝死临床表现可分为连续发生的哪些组成部分?

A前驱症状 B终末事件的发生 C心脏骤停 D脑死亡

答案:ABC

26、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包括:

A心脏骤停幸存者 B室性心动过速患者 C心肌梗死后 D肥厚型心肌病

答案:ABCD

27、心脏性猝死的病因包括:

A冠心病 B心肌疾病和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C离子通道病或原发性心电异常 D 药物

答案:ABCD

28、短QT综合征的特征包括:

A、QT间期和心室或心房有效不应期明显缩短

B胸导联T波对称性高尖

C阵发性房颤

D室性心动过速

答案:ABCD

29、引起肥厚性心肌病最常见的突变基因是:

A.MHY7

B.MYBPC3

C.MHY1

D.MYBPC1

答案:AB

30、CHADS2计分系统包括:

A有卒中和TIA B年龄大于75岁 C高血压病史 D糖尿病

答案:ABCD

应用题

病例一

0.75V

1.上图是SSS患者心房阈值测试过程,阈值为?(A)

A.0.75V

B.0.50V

C.<0.5V

D.2.5V

2.根据上述阈值测试结果,术后半年以下哪些心房输出设置是合适的?(D) A.0.75V/0.4ms

B.1.0V/0.4ms

C .3.5V/0.4ms

D.2.5V/0.4ms

病例二

1.25mV

3.上图是P波振幅测试过程,P波振幅为多少?(A)

A.P波振幅为1.25mV

B.P波振幅为1.5mV

C.P波振幅为0.5mV

D.P波振幅测试未完成

4.根据上述测试结果,感知灵敏度应设置为多少?(A)

A.0.5mV

B.1.0mV

C.1.5mV

D.2.0mV

病例三

5.上图为R波振幅测试过程,R波振幅为多少?(C)

A.R波振幅为10.0mV

B.R波振幅为8.0mV

C.R波振幅为5.0mV

D.R波振幅测试未完成

6.根据上述测试结果,R波感知灵敏度应设为多少?(D)

A.8.0mV

B.5.0mV

C.3.0mV

D.2.5mV

病例四

患者植入双腔ICD,其室颤诊断标准为180次/分,室速诊断为160次/分。术后半年因电击治疗1次就诊,电击前感心悸、胸闷不适,但无黑矇、晕厥等不适。以下是事件发作腔内图。

7.ICD对心律失常事件诊断及实际发作心律失常类型是什么?(A)A.ICD诊断为室颤,实际发作为室速

B.ICD诊断为室速,实际发做为室颤

C.ICD诊断为室颤,实际发做为室颤

D.ICD诊断为室速,实际发做为室速

8.如何分析ICD工作?(B)

A.ICD识别和治疗正确

B.ICD对R波双重计数

C.ICD感知不足

D.ICD电磁干扰

9.下一步如何处理?(B)

A.无需处理,结束随访

B.延长感知延迟

C.提高ICD感知灵敏度数值

D.降低ICD感知灵敏度数值

10 下列哪项治疗更为合理

A.提高除颤能量

B.提高转复能量

C.延长感知延迟后应用ATP治疗

D.应用B阻滞剂治疗

心内科基础知识

心内科基础理论---供初学者掌握 1.心脏触诊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答:(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确定心尖搏动位置。心尖区抬举性搏动为左室肥厚的体征。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抬举样搏动是右室肥厚的可靠指征。 (2)震颤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部位时相常见疾病胸骨右缘第2肋间收缩期主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肺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3-4肋间收缩期室间隔缺损 胸骨左缘第2肋间连续性动脉导管未闭心尖区舒张期二尖瓣狭窄 心尖区收缩期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3)心包摩擦感 是由于急性心包炎时心包膜纤维素渗出致表面粗糙,心脏收缩时脏层与壁层心包摩擦感产生的振动传至胸壁所致。 2.正常心浊音界及心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 答: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见下表 右界(cm)肋间左界(cm) 2~3 2~3 3~4 Ⅱ Ⅲ Ⅳ Ⅴ 2~3 3.5~ 4.5 5~6 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 心浊音界改变及临床意义: (1)心脏以外因素:可造成心脏移位或心浊音界改变。 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可使心界移向健侧; 一侧胸膜粘连、增厚与肺不张使心界移向患侧; 大量腹水或腹腔巨大肿瘤导致横膈抬高、心脏横位,可使心界向左增大; 肺气肿时心浊音界变小。 (2)心脏本身病变: ①左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加深,心界似靴形,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②右心室增大:显著增大时,心界向左右两侧扩大,以向左增大为主,但不向下增大。常见于肺心病或单纯二尖瓣狭窄等; ③左右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且左界向左下增大,称普大型,常见扩张

型心肌病等; ④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左房显著增大时,胸骨左缘第3肋间心浊音界增大,心腰消失;当两者均增大时,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如梨形,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二尖瓣型心; ⑤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扩张:胸骨右缘第1、2肋间浊音界增宽,常伴收缩期搏动; ⑥心包积液:心界向两侧扩大,可随体位而改变,坐位时呈三角形烧瓶样,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区增宽。 3、舒张期的额外心音及其临床意义? 答:(1)奔马律:是心肌严重损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分为: ①舒张早期奔马律:提示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常见于心室扩张、收缩性心力衰竭,如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等。 ②舒张晚期奔马律:多见于舒张末压增高、舒张性心力衰竭,如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等。 ③重叠性奔马律:常见心肌病或心力衰竭。 (2)开瓣音:又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见于二尖瓣狭窄患者,并且是二尖瓣瓣叶弹性及活动尚好的间接指标,是二尖瓣分离术适应证的重要参考条件。 (3)心包叩击音:见于缩窄性心包炎。 (4)肿瘤扑落音:见于心房粘液瘤。 4、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及强度分级? 答:(1)产生机制:正常血流呈层流状态,在血流加速、瓣膜口狭窄(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瓣膜关闭不全(器质性或相对性关闭不全)、异常血流通道(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腔异常结构(心室内乳头肌、腱索断裂等)、血管管径异常(大血管瘤样扩张等)等情况下,可使层流转变为湍流或漩涡而冲击心壁、大血管壁、瓣膜、腱索等使之振动而在相应部位产生杂音。 (2)杂音强度分级 级别响度听诊特点震颤 1 最轻很弱,须仔细听,易被忽略无 2 轻度较易听到,杂音柔和无 3 中度明显的杂音无 4 响亮杂音响亮有 5 很响杂音很强,向周围甚者背部传导明显 6 最响杂音震耳,即使听诊器稍离开胸壁也听得到强烈 5、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范围? 答:(1)P波:形态一般钝圆形,P波方向在Ⅱ、Ⅲ、aVF、V4~V6导联向上,aVR 导联向下,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时间小于0.12s。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胸导联一般小于0.2mV。 (2)PR间期:0.12~0.20s。

心律失常诊疗常规

心律失常诊疗常规 一、病名概念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搏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常见病因包括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电解质或内分泌紊乱、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等,也可见于基本健康者。心律失常有多种,包括心动过缓、过速、心律不齐及异位心律等。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十分复杂。本病常见症状有心悸、乏力、头晕、晕厥等,亦可无症状。 二、诊断 (一)诊断名称 中医:心悸、怔中、胸痹、眩晕、厥证、虚劳 西医:心律失常(注明类型) (二)中医诊断依据 1.病名诊断 (1)临床表现:偶发者可无症状或自觉心跳不规则,有心跳增强感或间歇感,频繁或持续时间较长时可有心悸、胸闷、胸痛、乏力、眩晕、视朦等,部分病人也 可无不适症状,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昏厥、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心脏 听诊有心率、节律变化,心音强弱也可出现异常。 (2)发病特点:突然发作,时作时止,也可以持续存在。 (3)诱发因素:过度劳累或运动,精神刺激,过量吸烟、饮酒及咖啡等。 2.证候诊断 心气不足: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头晕自汗,动则加剧,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虚无力或兼促、涩或兼结、代。 心阳不足: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乏力气短,舌淡苔白,脉虚微或兼迟缓,或兼涩、结、代。 心阳虚脱:心悸气短,四肢厥冷,冷汗淋漓,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脉疾数微弱欲绝或疾数怪乱或促涩无力。 心血不足:心悸眩晕,乏力肢麻,面色无华,唇色淡白,舌质淡红,脉细或结代。 心脉瘀阻: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前区刺痛,入夜尤甚,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脉涩或结代。 痰扰心脉:心悸胸闷,眩晕恶心,头重身倦,痰多咳嗽,舌苔浊腻,脉眩滑或涩、结代。 阴虚火旺:心悸不宁,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或有低热,或五心烦热,口舌干燥,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或促涩。 气阴两虚:气短乏力,心悸怔中,虚烦多梦,或自汗盗汗,或五心发热,舌淡苔薄白,脉虚数或促涩、结代。 心神不宁:心悸怔中,善恐易惊,稍受惊吓则坐立不安,失眠多梦,梦中容易惊醒,舌淡苔白,脉虚数或时有结、涩。 (三)西医诊断依据 1.病史应采集详尽的病史,尽量让患者描述发生心悸等症状时的感受。病史可提供心律失常的存在及其类型、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繁程度、起止方式、心律失常对患者造成的影响等线索。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除可检查心律与节律外,某些心脏体征有助于心律失常的诊断。3.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一项非侵入性检查技术。通常各种心律失常都可在心电图上反应出来。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一.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一) . 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窦性心动过速指成年人的窦性心率>100 次/min。 窦房结本身结构或电活动异常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有: (1)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2)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健康人在吸烟、饮茶、饮酒、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时均可发生,某些病理状态,如: 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休克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亦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治疗: ①寻找并除去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②首选受体阻滞剂。 若需迅速控制心率,可选用静脉制剂。 ③不能使用受体阻滞剂时,可选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二)房性期前收缩(atrial premature beats)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正常成人进行 24 小时心电监护,大约 60%有期前收缩发生。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房性期前收缩,并经常是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出现的先兆。 治疗: 1/ 21

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单纯房性期前收缩者,去除诱发因素外一般不需治疗,伴有缺血或心衰的房性期前收缩,随着原发因素的控制往往能好转,而不主张长期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当有明显症状或可触发室上性房颤的房性期前收缩应给予治疗,如应用受体阻滞剂。 (三)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亦称房速。 根据发生机制与心电图表现的不同,可分为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与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三种。 临床特点: 发作呈短暂、间歇或持续发生。 特发性房速少见,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药物疗效差,大多数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 治疗: (1)治疗基础疾病,去除病因。 (2)发作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心动过速或控制心室率。 可选用毛花甙 C、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普罗帕酮、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静脉注射。 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可选用直流电复律。 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通常无效。 (3)对反复发作或使发作时心率不致过快,以减轻症状,可选用不良反应少的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洋地黄可与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合用。

抗心律失常药试题

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应用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普萘洛尔的作用不包括( ) A.减慢心律 B. 减慢房室传导 C. 提到呼吸道阻力 D. 提高基础代谢率 2.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作用之一是( ) A.延长APD和ERP B. 仅缩短APD B.仅缩短ERP D. 相对延长ERP 2.治疗窦性心动过速首选下列哪一药物( ) A. 胺碘酮 B. 苯妥英钠 C. 普萘洛尔 D. 利多卡因 3.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最佳治疗药物是(D) A. 维拉帕米 B. 胺碘酮 C. 奎尼丁 D. 苯妥英钠 4.治疗窦性心律过缓的首选药是( ) A. 奎尼丁 B. 阿托品 C. 普萘洛尔 D. 利多卡因 5.奎尼丁对下列哪一种心律失常无效( ) A. 心房颤动 B. 心房扑动 C. 室性期前收缩 D. 房性期前收缩 6.关于普萘洛尔抗心律失常作用,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抑制窦房结,减缓传导并延长其有效不应期 B.主要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

C.在高浓度时,能抑制钠离子内流,降低浦肯野纤维的反应性 D.加快房室结和浦肯野纤维的传导 7.窦性心动过速最好选用() A. 苯妥英钠 B. 普萘洛尔 C. 氟卡尼 D. 利多卡因 8.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好选用() A. 苯妥英钠 B. 利多卡因 C. 普罗帕酮 D. 维拉帕米 9.具有抗癫痫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是() A. 利多卡因 B. 维拉帕米 C. 苯妥英钠 D. 普鲁卡因胺 10.心室纤颤选用() A. 利多卡因 B. 维拉帕米 C. 普萘洛尔 D. 奎尼丁 (二)多项选择题 1.降低心肌异常自律性的方式有() A. 提高阀电位水平 B. 降低阀电位水平 C.增加最大舒张电位 D. 减慢动作电位4 相自动除极速率 E.增加动作电位4相自动除极速率 2.奎尼丁的药理作用包括() A. 降低浦肯野纤维及工作肌细胞的自律性 B. 减慢传导 C. 抑制钾外流,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D. 加快传导 E. 加快钾外流,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二.简答题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何分类?请每类列举一个药

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指南

心律失常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预防 一、病因: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二、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 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 3.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电图基础知识与几种常见心律失常的辨别

心电图基础知识与几种常见心律失常的辨别 一、心电图的基础 心电图是心脏的电活动借助敏感的监测装置从体表探查电极并记录下来的曲线图。心电图记录的信息代表来自于心脏的电兴奋,而这个电兴奋代表心脏激动的各个阶段,即记录了心脏静止期和收缩期的信息。在静止状态下心肌细胞是充电或极化的,当受到电刺激时心肌细胞收缩即除极,也就是说静止状态时,心肌细胞是极化得,细胞内部是带负电的,当细胞受刺激收缩时变为正电,心肌细胞的这些特殊的电刺激叫做除极和复极,心电图记录的是除极(细胞内变为正的)和复极(细胞内变为负的)波。除极的激动使心肌细胞充电为正电,在复极期间每个心肌细胞内重新获得负电荷,除极和复极都是电现象,当这种电活动通过心脏时,可以被体表的探查电极感受并记录下来,这就是心电图,也可以说心电图就是由放在皮肤上的探查电极获得的心脏电活动。 二、心电图各种波形的意义 当心肌细胞内除极获得正电时,在心电图上记录下来一个正的(向上的)波,反之,当心肌细胞内复极获得负电时,在心电图上记录下来一个负的(向下的)波。心肌细胞的电冲动起源于窦房结(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后壁内),并以波的形式扩展,激动两个心房,产生一个同时发生的心房收缩波,这个电冲动扩展到整个心房并产生心电图上的P波,即P波代表两个心房收缩的电活动。然后该兴奋到达房室结,在这里有1/10秒的暂停,以便让血液进入心室,暂停1/10秒后,房室结被激活,兴奋开始向下进入房室束,再到左右束支,引起心室细胞的除极,心电图上把从房室结以下同过心室传导系统到达心肌细胞的激动过程(除极过程)记录为QRS综合波,因此QRS综合波代表心室刺激的电活动即心室除极。Q 波是心电图上第一个向下的波,它后面跟着的是一个向上的R波,需要注意的是,Q波是QRS综合波的第一个波,在此之前的任何向上的波都不Q波,而在心电图上常常缺如。在QRS综合波之后有一个暂停,这个暂停即ST段,然后出现T波,ST段是QRS综合波与T 波之间的一段基线,T波代表心室复极,复极后,每个心脏细胞内可重新得到负电荷,进行再次除极。P波、QRS综合波和T波代表一个新动周期,心脏就不断地重复这个周期从而周而复使得工作着。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总结版

(一)ⅠA类——奎尼丁(适度阻滞Na+通道) 药理作用:抑制Na+内流,亦减少K+外流。 自律性下降,传导减慢,有效不应期延长 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尤其是房颤、房扑的复律治疗及其后的维持窦性心律。 对植物神经的影响:α受体(-),M受体(-) 奎尼丁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引起的:(1)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动过缓或室性早搏; (2)复极过长——早后除极(EAD)——多形性(尖端扭转行)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奎尼丁晕厥 药物本身引起:(1)金鸡钠反应:耳鸣、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视力及听力减退等。 (2)过敏反应

(二)ⅠB类——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轻度阻滞Na+通道) 利多卡因: 药理作用: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 降低自律性:浦肯野纤维,抑制4相Na+内流所致; 传导性:治疗剂量时,正常心肌无影响,缺血心肌(抑制Na+内流)减慢,对血钾降低或受损而部分除极心肌的心肌,因促进K+外流使浦肯野纤维超极化,加速传导; 有效不应期:相对延长,阻止2相Na+内流所致。 主要用于防治各种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早,室速,室颤。是治疗急性心梗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用药。此外,对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均可使用。 苯妥英钠:

药理作用与利多卡因类似 与强心苷竞争Na+--K+--ATP酶,是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 对传导的抑制作用较利多卡因弱,尤其适用于伴房室传导阻滞的强心苷中毒。 体内过程不如利多卡因好控制,可以口服,注射剂刺激性较强,副作用较多。 (三)ⅠC类——普罗帕酮、氟卡尼(重度阻滞Na+通道) 能明显降低0相上升最大速率而减慢传导速度。抑制4相Na+内流而降低自律性。 广谱,对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 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增加病死率,近年主张作为二线抗心律失常药使用。 (四)Ⅱ类——普萘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 药理作用: 抑制交感兴奋,抑制Ca+、Na+内流,促进K+外流。 ①β受体(-); ②降低自律性:窦房结、房室结; ③传导性(高浓度)减慢:较大剂量有膜稳定作用,减慢0相上升最大速率; ④对房室结ERP有明显延长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 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结果临床应用监护治疗,包括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必要时安起搏器,收到较好效果。结论掌握好抢救时机,降低死亡率,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治疗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绝大多数源于冠状动脉粥样化病变、斑片破裂、出血等,在此基础上形成血凝块,使冠状动脉的某一支突然全部堵塞,使该冠脉支配区域心肌陷于坏死。受累血管以前降支最为常见,主要引起左室前壁、室间隔前2/3部、心尖部梗死。其次为右冠状动脉,引起左室隔面、后壁、室间隔后1/3部及右室梗死。再者为左回旋支,引起左室高侧壁及近心底部左室后壁梗死。左主干闭塞较少见,若闭塞则引起左室广泛梗死。现将近年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资料来源我院2008年-2009年12月门诊及住院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45岁。 1.2诊断标准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符合WHO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1] 2结果 冠状动脉再通19例,再通率为63.3%。6h以内溶栓的15例患者中有11例溶栓成功,成功率为73.3%。30例中出血7例,其中皮肤出血3例,消化道出血2例,血痰1例,眼底出血1例,出血发生率23.3%。本组30例患者中,出现休克3例、严重心律失常2例、心衰1例,严重)窦缓1例,心室率52次/min,持续2min。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3.3%。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尽快地使冠脉再通和血运重建,对于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面积的扩大,保护心肌的泵功能,提高早期存活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溶栓冶疗已成为选择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最重要的疗法。根据国外报道大剂量尿激酶血管通畅率可以达到62%。尿激酶足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在体内激活纤溶酶原,成为纤溶酶,溶解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认知度仍待提高在现实生活中,曾有不少商界精英、演艺界名人、年轻学者在其生命的黄金时期因心脏猝死而突然离世。这一次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据统计,约88%的心脏猝死是由心律失常导致的。临床专家介绍说,在人的一生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心律失常。但是,心律失常更多见于心脏有病变的人。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突然,且救治成功率低。心脏病学专家再次强调,“人们应该多关注心律失常,合理应用医疗科技手段,加强检测和预防,以减少心脏猝死的悲剧”。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美敦力公司等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健康心跳·健康心”心律失常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在厦门启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澍教授在活动中告诉记者:2009年,我国共植入心脏起搏器及体内除颤器(ICD)5万台,比2008年增加了近30%。不仅如此,北京、江苏等地大幅提高了对起搏器、ICD治疗的医保报销水平。江苏对ICD的医保报销额度达到5万元;北京医保对普通起搏器基本都能报销——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对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视程度和人们对治疗器械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很多患者对复杂器械治疗仍然顾虑重重。这是医疗观念、治疗价格、医生经验、植入后管理等诸多原因所造成的。防治心律失常有多种选择“心脏猝死是可防可治的。”张澍教授肯定地说,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根据症状或通过心电图等予以明确诊断;同时,可通过筛查高危人群,提高患者及其亲属、同事,以及全社会的救治意识和水平。一旦确诊,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选择药物、导管介入手术

或植入心脏起搏器、ICD和心律同步装置(CRT)等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张澍说,这些科学治疗手段具有显著的社会和医疗经济学意义,如可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工作时间,避免心脏骤停带来的高昂抢救成本,甚至挽救生命。美国平均每年发生30万例心脏猝死,其每年ICD植入量近20万台;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年发生心脏猝死54万例,然而ICD植入量与美国相比差距很显著。因此,我国无论是对这些治疗器械的认知度,还是医保覆盖程度,都需不断提高。重视器械植入后管理张澍教授说,目前,患者在植入起搏器、ICD后通常有两个极端:或是过度小心翼翼,或是以为万事大吉。其实,不光是患者,很多医生也有“重术前、轻术后;重植入、轻随访;重技术、轻互动”的问题。然而,心律失常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诊断、治疗、康复都需要患者、医生乃至家属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医生在选择了先进的科技方法后,应建立和利用科学的疾病管理手段,让患者长期受益,增强人们对心律失常疾病治疗的信心,以发挥医疗科技产品的最大价值。ICD新技术改善治疗房颤是危害较大的一类心律失常。我国房颤患者较多, 现有600万~800万患者,这些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健康人的5倍。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米罗斯基医生研制出首款ICD,为房颤的治疗开辟了新篇章。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该系统能自动识别心律失常,并释放电击除颤,在关键时刻起到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很多病人的心跳在大多数时间内是正常的,在抢救和治疗心脏骤停过程中,过度的心室起搏会破坏心脏正常的电传导,从而导致一些病人出现房颤甚至

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指南

心律失常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预防 一、病因: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二、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 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 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 3.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快速心律失常时,血流量降低,肠系膜动脉痉挛,可产生胃肠道缺血的临床表现,如腹胀,腹痛,腹泻,甚至发生出血,溃疡或麻痹。 5.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倦怠,乏力等。

心律失常药物市场份额分析报告

抗心律失常疾病药物市场份额分析

目录 第一节心律失常疾病的患病特点及致病因素 (3) 一、心律失常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4) 二、心律失常疾病致病因素 (5) 第二节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策略 (6)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 (6) 二、心律失常疾病的基础用药 (10) 第三节抗心律失常药物市场分析 (12)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调查与分析 (12) 二、抗心律失常西药应用调查与分析 (13) 三、抗心律失常中药应用调查与分析 (16) 第四节抗心律失常药物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7)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市场的发展趋势 (17)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市场前景 (19)

第一节心律失常疾病的患病特点及致病因素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病的快速上升,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应增多,约占心血管疾病的20%,心律失常的种类很多,以心律不齐发生的频率分类,大致可分为快速心律、慢性心律及不规则早期收缩三大类。心律不齐的直接致命性影响较少,但常伴有心血管栓塞或卒中后致残的危险,受其影响非瓣膜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率将高于普通人5倍,而二尖瓣狭窄的房颤患者发生卒中机率高达17倍。房颤在普通人群中仅占0.57%,而在心脏病和老年人中的发生率高出许多倍,比重约占4%,在临床中已受到了高度重视。心房纤维性颤动(AF)属于恶性心律失常症状之一,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心律不齐,危及了许多人的生命,在心脏手术中,房颤发生率32%,多数病人虽能忍耐,但心动过速和心房收缩不正常,导致患者低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使卒中危险系数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房组织结构逐渐变化,心房扩大、心肌萎缩、传导组织减少及纤维化的影响,导致了手术中心房传导延长和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诊治进展

心律失常诊治进展 心律失常是心脏激动、传导发生异常的病症,可发生于心脏及非心脏病患者,随着认识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检测器械的普及等,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心律失常以往药物治疗占主导地位,由于疗效不佳、副作用大,一直备受争议。心脏起搏治疗已走过半个世纪,是药物治疗无效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案,抗恶性心动过速复律治疗(ICD)以及合并左束支阻滞心力衰竭的三腔起搏器治疗(CRT)是除颤、起搏治疗的另一范畴。消融治疗近年发展迅速,针对房颤的消融治疗以及针对左心耳血栓的封堵治疗是近年该领域的进展,本文就近年心律失常领域新进展进行总结。 1.心律失常药物最新分类 日前,心脏学科著名杂志circulation发布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现代分类,补充完善了经典的Williams分类方法,将以往临床常用、有效,但未在分类中体现的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如:腺苷、地高辛等纳入;增加了新的分类:0类为作用于起搏电流的新抗心律失常药如伊伐布雷定;增加了以往缺乏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药物如:阿托品等;新设定的抗心律失常5类、6类、7类药物分别是:机械敏感通道阻滞剂、缝隙连接通道阻滞剂和上游靶点调节剂,包括研发的新药以及抗心律失常上游治疗最新

药物如:ACEI、ARB、Ω3脂肪酸、他汀。相信最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对于心脏电生理学及临床应用将产生重大影响。 2.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2.1心脏起搏 心脏起搏治疗近年无指南发布及更新,国内研究热点是His起搏和LBB起搏。His起搏经历了长期的探索,20世纪初,国外学者Deshmukh 开始尝试HIS起搏,成功率85%,手术时间3.7±1.6h。2005年,Zanon 使用主动固定电极直接起搏His,成功率升至93%,手术时间75±18分。但是2008年远期随访研究表明,His起搏阈值升高,2年起搏阈值在3.4±2.3V。该结果影响了His起搏的信心。2011年另一研究显示,His起搏安全有效。近年来,国内广泛开展了His起搏及研究,以黄伟健为代表的团队做了大量工作,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并进行了全国推广。2017年HRS 会议公布了研究结果,His起搏手术成功率高,并可纠正LBBB。近年,除了His起搏外,His旁起搏、LBB起搏以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低、远期预期好得到起搏业界的认可,并广泛开展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最新结果表明,上述两部位起搏的中期结果显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是否可以部分取代CRT左室起搏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

心律失常诊疗指南

心律失常诊疗指南 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1.无症状或有心悸 2.健康人吸烟、饮茶或咖啡、饮酒、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3.发热、甲亢、贫血、休克、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4.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辅助检查】 1.心电图 2.病因及诱因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甲免全套、超声心动图等 【诊断与鉴别】 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 100 次/分 鉴别诊断:阵发性室上速,窦性心动过速通常逐渐开始和中

止,频率大多在100-150 次/分之间,阵发性室上速常呈忽发忽止的特点,频率多大于 150 次/分 【治疗】 1.针对病因及诱因,尽可能去除可逆性因素,如纠正贫血、控制甲亢、治疗相关疾病,如心力衰竭 2.必要时选用β受体阻滞剂 窦性心动过缓 【临床表现】 1.无症状,或有头昏、类晕厥及晕厥 1.健康的年轻人、运动员、睡眠状态 2.心脏病: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肌病等3.其它疾病: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等 4.药物:拟胆碱药物、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异搏定、硫氮唑酮、洋地黄等 【辅助检查】

1.心电图 2.动态心电图 3.对疑有窦房结疾患者:食管心电图或心腔内心电生理检查 【诊断】 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 【治疗】 1.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无需治疗 2.必要时短期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 3.严重窦缓、伴血流动力学紊乱、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安装起搏器 窦性停搏 【临床表现】 1.黑蒙、短暂意识障碍或晕厥、阿斯综合征、死亡 2.窦房结病变: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缺血等 3.急性心肌梗死

抗心律失常的临床用药试题

抗心律失常的临床用药 (总分:52.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13,分数:13.00) 1.口服2月以上,可使皮肤色泽变为灰蓝或灰青色的药物有 ?A.丙吡胺 ?B.常咯林 ?C.美西律 ?D.胺碘酮 ?E.吗啡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2.可引起"金鸡纳"反应的是 ?A.普鲁卡因胺 ?B.苯妥英钠 ?C.利多卡因 ?D.奎尼丁 ?E.利血平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可致角膜处褐色微粒沉积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A.醋丁洛尔 ?B.奎尼丁 ?C.胺碘酮 ?D.维拉帕米 ?E.美托洛尔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4.具有首过效应的抗心律失常药为 ?A.胺碘酮 ?B.异丙吡胺 ?C.溴苄铵 ?D.异搏定 ?E.恩卡尼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5.治疗窦性及房室交界区心动过速时的首选药物是 ?A.维拉帕米 ?B.利多卡因 ?C.普鲁卡因胺 ?D.苯妥英钠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6.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是 ?A.苯妥英钠 ?B.普鲁卡因胺

?C.普萘洛尔 ?D.胺碘酮 ?E.维拉帕米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7.下列药物中,低蛋白血症或肝硬化患者使用后,会引起中毒的为 ?A.溴苄胺 ?B.奎尼丁 ?C.阿托品 ?D.美西律 ?E.硝酸甘油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8.由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为 ?A.慢心律 ?B.常咯林 ?C.达舒平 ?D.异搏定 ?E.普萘洛尔 (分数:1.00) A. B. √ C. D. E.

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的研究进展

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进展。方法:以时间为线索,分析总结国内,国外,中医,西医在抗心律失常药物研制与应用方面的发展情况。结果:世界心律失常发病率极高,研制疗效好,副作用低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迫在眉睫。值得庆幸的是,多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论是西药还收中药的研发与炮制都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结论:在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国际中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在国内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任何政策都必须考虑到巨大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情况;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制十分艰难,资金消耗巨大,我国这方面的基础又很薄弱,所以估计我国近年拿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为国际学术界和药品管理当局接受的新药前景不甚乐观。 关键词:心律失常;中药;西药;研究;发展 正文: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每分钟60~90次(成人),比较规则,冲动传导时间也恒定。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和心律频率,节律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或多项异常。心律失常是临床心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病症,不仅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也见于许多其他疾病的患者以及少数正常健康人。轻度心律失常,尤其是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不会造成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多属良性经过,对它不必过度处理。相反,不少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可因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或者造成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心力衰竭,休克的发生。据统计,仅英国每年恶性心律失常的猝死者达40万人次。因此,正确认识心律失常,迅速作出诊断和及时的治疗,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对于心律失常产生的原因,研究学者发现越来越多的临床心律失常综合征与心脏离子通道基因遗传明确相关。【5】心律失常在中医学中,属于“心悸病”的范畴。心悸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对本病基本特征的记述,有“心下股”,“心中潺潺大动”以及脉“参五不调”的形象描述。同时还认识到“病本于心”,其发病不仅与心,肝,胆,胃,肾等脏腑的气血阴阳逆乱有直接关系,还和天时不正,感受六淫病邪及五志过激有直接关系。《内经》只言“惊”,以“悸”称者,始自仲景,其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称心悸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惊悸等不同名称。心悸以阵发性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发作为特点,病人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或缓慢跳动,心慌喘促难卧的等症状。心律失常的病人多以惊悸,怔仲,惊恐不安为主述,故在中医方面心律失常可以按照“心悸病”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早起发展 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方面通常有两点目的,一方面是减轻心律失常可能产生的症状,如心悸以及由于持续心律失常造成的心肌缺血,心衰或栓衰症等。另一方面则是降低猝死率,总死亡率,延长患者的寿命。【1】 现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根据是否阻滞Na+,K+或Ca2+通道的活性及是否阻滞β肾上腺能受体予以分类的。常用者为Vaughan Williams 分类法,但这一方法是建立在人为药物浓度对正常心脏组织的电生理效应的基础上的,有一定局限性。实际上这类药物的作用非常复杂,还受组织类型,动物种属,急慢性损伤的程度,心率,膜电位及细胞外环境的粒子构成等影响。很多药物还有其他方面直接或间接作用,如对血液动力学,心肌代谢及自律神将传导等的作用。有些药物生成的活性代谢产物,可产生与母体药物不同的作用。同类药物不一定具有相同的作用,如溴苄胺,索塔罗而和乙胺碘呋酮之间区别很多而不同类药物如IA 与IC类药物却可有类似作用,互相重叠。【18】在健康心肌纤维离体试验中所获结果通常反映的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征。 Vaughan Williams 分类尽管有局限性,但是由于其已经广为了解,成为学术交流的便捷

心律失常临床用药分析(精解)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起源或(和)传导发生异常,引起心率过快、过慢及心跳节律不齐。心律失常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许多因素或者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按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可分为冲动起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按心律失常发生时心室率的快慢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起源或(和)传导发生异常,引起心率过快、过慢及心跳节律不齐。心律失常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许多因素或者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按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可分为冲动起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按心律失常发生时心室率的快慢可分为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心律失常;按心律失常发生的部位可分为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结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传导异常。 1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是指心脏激动过程中,冲动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如为窦性心律,频率超过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如为窦性心律,频率少于6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如为窦性心律,但心率间距相差超过0.12秒称窦性心律不齐。

引起窦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有心脏疾病的因素,也有心外疾病的因素。治疗应针对病因和去除诱发因素,其次针对心律失常本身治疗。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需治疗。 【处方1】普萘洛尔10mg,每天3次,口服。适应证:窦性心动过速。 分析:普萘洛尔又名心得安,为非选择性p受体阻断药,可阻断心脏p受体,使心率减慢。剂量的个体差异较大,宜从小到大试用,以选择适宜的剂量。长期用药时不宜突然停药。少数患者可出现乏力、嗜睡、头晕、失眠、恶心等不良反应。本品对支气管p受体有阻断作用,可引起支气管痉挛,故忌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于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 普萘洛尔治疗窦性心动过速有显著效果。 【处方2】 维拉帕米40mg,每天3次,口服。

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正常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先后经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和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至心室。该种心律称为窦性心律。当激动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时间和途径等一项或多项发生异常时称为心律失常。 1、诊断 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节律、起止特点、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等并结合心电图检查常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行希氏束电图,心腔内电图等电生理检查。 2、临床表现 (1)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者频率过快、过慢或节律不规则时,称为窦性心律失常。 ①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者,心率100次/分。常见于运动、情绪激动、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及心力衰竭等,甘些药物如阿托品和肾上腺素等亦可引起。患者除心悸外无其它明显症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频率〉100次/分。 ②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心率〈60次/分。常见于运动员、老人、颅内压增高及某些器质性心脏病人。轻者无明显症状,心率过慢时可引起头晕,胸闷和心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频率〈60次/分。 ③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节律不规则。常见于儿童及青年,多无症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P间隔相差0.12秒以上。 ④窦性停搏:窦房结于一个或多个心动周期中不产生冲动。常见于窦房结功能低下,洋地黄等药物中毒及高钾血症等。轻者可无症状或仅感心悸,如停搏时间过长,可致眩晕、昏厥甚至猝死。心电图示很长一段时间无P波,其后可现异位节律点的逸搏。 ⑤病窦综合征:系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导致窦房结起搏及传导功能障碍。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及心肌炎等。临床上以脑供血不足症状为主,轻者主诉头晕和眼花等,重者可出现昏厥和抽搐,即阿一斯综合征发作。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也可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交替出现,称快慢综合征。 (2)期前收缩:又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提早出现的异位心搏。根据起搏部位不同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和室性早搏。可见于正常人,往往与精神紧张和吸烟等有关;亦可见于各种心脏病、电解质紊乱、心导管检查及服用洋地黄和奎尼丁等药物时。轻者可有心跳间歇和停顿感,重者引起心悸、气短、乏力和心绞痛。听诊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心电图特征: ①房性期前收缩:提前出现P—QRS—T波,P波与窦性P

心率失常治疗

心律失常治法探讨 放大字体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激动起源异常或/和激动传导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心跳异常。在临床上表现为心率过快、过慢或心律不齐等。根据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大致可归纳在中医学的惊悸、怔忡及心悸等疾病内,而迟、数、疾、促、结、代、间歇等脉象,也可反映一些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本文根据中医学对这些方面的记载,结合个人的临床体会,试图对心律失常的治法作一初步探讨。 1 心律失常的病因和治法 经云:“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要探讨心律失常的治法,必须同时了解心律失常的病因。要探讨心律失常的病因,就必须讨论惊悸、怔忡及迟、数、疾、促、结、代等脉象的病因。 根据文献及个人临床体会,本病的病因和治法大致有: 1.1 血亏 心主血,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常能导致心悸、怔忡。如《济生方》云:“夫怔忡者,由心血不足也。”《丹溪心法》云:“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说明本病的形成与心血亏损有关。凡失血过多,久病血虚,均可导致本病。而由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者,尤为常见。因为思虑劳神,不但耗伤心血,又能影响脾胃生化之源,渐致气血两亏,不

能上奉于心,而发生心悸。怔忡因心血亏而致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头昏、面色萎黄、舌淡嫩、脉细弱等症,治疗应补血安神,一般可用四物汤加阿胶以养血,柏子仁以安神。如出现自觉心动不安,易惊、日间不易耐劳,劳则心悸、气喘、汗多、疲倦思睡而夜寐不安,不得眠,嘈杂似饥而不想吃,或夜半嘈杂,面色淡黄,唇舌淡红或稍暗,舌苔薄白,脉细或弱,或出现结、代等脉象,是心脾气血两亏的表现,可用归脾汤治疗;若见心动悸、脉结代,可用炙甘草汤。 1.2 阴亏 阴虚易生内热,可出现心悸脉数等心律失常现象。如《证治汇补》云:“有阴气内虚,虚火妄动,心悸体瘦,五心烦热,面赤唇燥,左脉微弱,或虚大无力是也。”刘河间谓:“水衰火旺,心胸躁动”说明本病的形成与阴虚有关。久病体虚,或热病伤阴,均可导致心阴亏损,心火妄动,以致心悸不安。而房室过度,遗泄频繁;或久病虚劳,伤及肾阴,或肾水素亏之人,水不济火,虚火妄动,亦可上扰心神,而致心悸。一般来说,心阴虚出现心律失常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五心烦热、盗汗、口干、舌尖红、苔薄白或无苔、脉细数等症,治宜养心阴,安心神,可用天王补心丹、黄连阿胶汤之类;若兼腰酸膝软、耳鸣遗精,是为肾阴不足所致,可用朱砂安神丸合六味地黄丸以滋阴安神。 1.3 阳虚气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