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养成的心得体会

习惯养成的心得体会
习惯养成的心得体会

篇一:习惯养成心得体会

学习《2015年张局长在全县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大讲堂的讲话内容》心得体会

王文

良好

习惯的养成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在反复训练的基础上逐步养成的。有关资料表明,一个好习

惯的养成至少要一个月左右,好行为坚持的时间越久,好习惯养成的程度越牢。因此,学校每

学期制订训练重点,让学生在训练中养成良好习惯,并进行监督检查。例如,通过每天的早读

培养学生早起的习惯;课间操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和认真做事的习惯;学校任何一项考试不

允许学生作弊,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习惯;学校的一些重大活动要求学生准时参加,培养学

时的习惯等。各班定期召开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对发生在班级的不良习惯的典型案例

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剖析,使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知行得到统一,使养成教育落到

实处。

良好

的习惯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道德资本,是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展习

惯养成教育,使学校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校风、学风明显好转。现在学校到处是一片洁净,

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等好事层出不穷;校园内主动捡垃圾的学生多了;见面主动跟教职工行礼

问候多了;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互相谦让的多了;课间追逐打闹现象不见了,学生中说脏话、

骂人现象少了,文明用语多了;早、晚课余时间贪玩学生少了,爱读书的学生多了。校园里处

处呈现出团结、文明、勤奋、进取的好氛围。愿习惯养成教育在移通学院这片沃土上生根、开

花、结果。

文明

习惯,重在养成。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自己的责任与

义务,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一是要进

一步突出做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及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交往规则,提高交往能力,形成正确的处世态度和行

为方式,提高学生社会化水平和社会适应性。二是要突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培养学生

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的习惯;针对不同要求采取多种方式阅读的习惯;乐于和善于思考、总结

的习惯;勤于自学的习惯;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的习惯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

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三是要突出生活习惯养成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饮食起居等

方面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原因在于,集小善则为大善,集小恶则成大

恶。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往往是从小事做起的。

篇二:如何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心得体会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

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会使你受益终生。然而,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懂得其重要性,有不少人不注意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认为长大了懂事了

习惯就会自然形成。果真如此吗?有人因小时的小偷小摸的恶习,发展到后来的抢劫杀人?培

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少年儿童教育尤其是家

庭教育中更应抓好孩子的养成教育。以下是我在实行养成教育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1、在

控制孩子少看电视方面,我的做法是:在她很想看的时候让她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让孩子一

边看一边觉得有负疚感;但平时我从不看电视,家里其他人也尽量少开电视。家长自己在看电

视上做到节制,以身作则,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而不是用语言。

2、在

做家务中学会生存。懂事的孩子是做家务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愿意做也要做,大人进一步孩子

就退一步,你代替他做得越多孩子就得到的越少。我设计了一个行为习惯奖励卡,学生每独立

完成一件事,就得到一朵红花,集够10个可以换我的奖品。

3、在

阅读中学会求知,要每天拿出半小时的时间来阅读。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用读唐诗哄

她睡觉,到子女能独立阅读,他们

阅读习惯已经养成,阅读效果也渐渐显露出来, 背东西速度较快,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强。刚

开始可以选择孩子喜欢的书,大一点的时候,大人可以引导他读你期望他读的书。

4、在

讲礼貌中学会做人。这一点我觉得家长在人际交往中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跟父母、邻

居打招呼起,到坐公交车给别人让座等等。当孩子有好的行为时,要及时肯定,孩子会在不知

不觉中学会如何与人交往,长大之后就很容易融入社会。

5、注

重亲子沟通。每次在回家的路上,吃饭的时候父母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时间长了,孩子发

生什么事情都会和父母说一说。不过当孩子和你交流时,不能因为他犯了错误而大发雷霆,这

样你就堵塞了孩子向你敞开心扉的路。教育可以再找适当的时机。

6、家

长的情绪很重要。孩子受了伤,家长对待伤害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对待伤害的态度,不要过于紧

张,否则孩子也会很紧张。家长心态平和有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对待挫折,独立的解决问题的

能力。

越深

入学习如何教育孩子,越觉得做家长真的不容易,同时也感到自己能力的不足,还有待进一步

提高。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所有的家长交流学习,共同进步,把教育孩

子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013年5月28日

篇三: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心得体会1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心得体会

影响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是多方面:内在的因素: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外在的因素:

来自家庭的,来自社会的,来自学校教育的。因此,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贯穿于

学校、家庭、社会的全过程。

学校

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因此,学校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责

任.

对学

生已养成或基本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要注意给予科学的正强化或间隔式强化。对学生良好的

行为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特别是对于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一旦有好的行为

表现,教师要不失时机的进行表扬,让学生随时能感受到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同

时,教师要设计一些有意义、简单、易行的活动,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强化。如开展:上

好每一节课,认真写好每一个字,完成好每一次作业,做好每一次早操和眼保健操,克服一个

缺点,为他人做一件好事,学会一样本领等。只要学生克服了一个缺点或做了一件好事,老师

就给予表扬,激励学生不断上进。同时还要对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易出现反复的矛盾,采取间

隔式强化教育方式,即先间隔一周进行总结表扬。经过一段时间,再间隔半个月、继而间隔一

个月、两个月或更长时间进行总结表扬。间隔的时间由短到长,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大家不

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监督,从而达到“稳定——不稳定——稳定”。重点突破,化难为易。学

生较难养成的习惯,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本身道德认识、评价和判断能力较低,因而对生活中一

些不良的做法,盲目去模仿,为此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引导教育。

(1)

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学校文明班集

体评选条标准,帮助学生确定小目标。如课堂常规小目标、学习习惯小目标、卫生习惯小目标

等。小目标学生容易达到,因此学生很快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对良好习惯的养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班内每天可设1——2名小检查员(学生轮流担当),将每天检查到的情况记录下来,次日晨会时间宣读,对好的做法表扬,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学生从不注意观察到观察比较全面;观察别人的同时,注意检查自己、教育自己;由不关心集体荣誉到为了集体荣誉敢打破情面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班集体中的每一员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既是观察的主体,又是自我观察的对象。每位学生都有表扬、批评别人的机会;又有被别人表扬、批评教育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要被别人表扬、有资格批评别人,首先必须自己做好。培养小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是实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

(2)利用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小故事,提高学生评、判能力。各班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或下午预备铃后的时间,组织学生轮流讲英雄人物、歌颂祖国等内容的寓言、历史故事。让学生在听了故事后,谈体会、提问题、谈看法,进行辩论。以此提高学生评、判能力。使学生能做到: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思考,不轻信别人的花言巧语。遇事要动脑,不该做的事,无论如何不能做。

(3)通过不同形式的暗示来教育学生,或进行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依靠思维、语言,自己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意志,使自己克服本来难以克服的坏毛病。如:抄录格言、警句,自勉共勉。班级可充分利用宣传阵地,每期黑板报设一个栏目写名人名言、警句等,借此暗示,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

通过自我暗示提高学生生活的效率。如开展“学习高效日”、“生活高效日”活动。“生活高效日”,就是这一天,学生从起床穿衣、洗脸梳头、刷牙、吃饭、戴红领巾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可称为“生活高效”,否则是非高效。此活动坚持一段时间,可提高学生适应生活快节奏的能力,学生的生活自立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通过自我暗示,教育学生自尊、自爱。为了教育学生自尊、自爱,减少受批评的次数,学校

开展“无批评日”活动,这一天,在学校任何教师都不得批评学生,学生之间也不得互相批评。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的自尊心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对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任务是艰巨的,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大处着眼。作为教师要孜孜不倦的教育学生,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未来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担负起培养教育的重任,为提高民族道德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四: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心得体会 microsoft word 文档

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

一、

专心听别人讲话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教学时可以按照:教给听的方

法,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三步进行。

对于

一年级学生,可以先从教给听的方法入手。要求学生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

发言。听时,要做好积极地心理准备,把注意力指向要研究或探讨的问题,先独立想一想自己

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并用语言信号和

非语言信号作积极的信息交流。听时要求学生目光注视对方,用点头、微笑、摇头等非语言信

号表示自己在听;用“我明白了”、“我同意你的看法”、“老师,请您把***再讲一遍好吗?”

等语言信号表明自己的听的结果。慢慢地学生就会达到听懂、听出要点的要求,实现“会听”

的目标。

二、

培养的过程方式可以按“认知指导”、“行为演练”、“榜样示范”、“情感体验” 的步骤进行课

堂常规训练。1、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表达老师对他们

的期望,如:“定睛看,侧耳听”;“小耳朵,听仔细”。对他们进行认知指导,使他们自觉愉

快地去朝着我期望的方向去努力。2、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最佳方式就是为学生提供榜样,让

学生模仿。可以用设立“声音洪亮小标兵”、“团结协作小奖杯”、“课堂交往小专家”。

三、

对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

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

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针对这些特点,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常

规的教育与训练外,应该比较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

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2、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

的学习状态。3、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

养倾听的习惯心得体会

祥和

小学黄雪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大多是通过“听”、“说”来完成

的。良好的听说习惯可以使学生在讨论中形成有效的互动,并保证他们从这种互动中获益。在

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上课时教师说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他们纷纷举手,高叫

“我来、我来”,没叫到发言的同学,就很沮丧地放下手,根本不听同伴在说什么,当一个学生

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到:“错了,错了??”有些同学当他们

回答了某一问题,得到老师的奖励以后,就以为大功告成,后面的学习活动就不那么积极参与了。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

班级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以后我就在班会课或活动课上,我抓住时机教育学生:倾听是对说话人的尊重,是有礼貌的表现,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能力。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如果没有倾听的好习惯,我们就不能吸收别人思想中的精华,就不能使我们的思路更开阔,思维更灵活。这样,常常讲这些对他们来说比较理论的东西,讲过好几遍也没什么改观。

于是,采用“角色转换法”来教育学生认真倾听。一次晨会课上,我以“理想”为主题,让学生谈谈长大了想做什么。此时的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每位小朋友都积极发言。但一位学生站起来发言的时候,其他学生依旧举手,而且举得很高,眼睛注视着我,希望我叫他,这时的他们已经无心去听发言的那位小朋友了。于是,我叫了一位学生——※※※,问:“你听到刚才那位小朋友说的是什么吗?”“没有。”“你想让全班小朋友都知道你的理想

吗?”“想!”“如果你在告诉大家你的理想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不听你说,你会有什么感受?”“嗯,嗯,我会不开心。”“那你没听刚才的小朋友说,她也会不开心的呀!”他边笑,边点了点头。抓住这个机会,我就教育学生:自己讲话的时候希望其他小朋友能认真听,那么别人讲的时候自己也要认真倾听,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是对别人的尊重,是一种美德,说明你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用转述的方法进行训练,效果很好。“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听老师讲课要用心,二是专心听其他小朋友的发言。所以在本学期一个多月的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转述其他小朋友的发言或我的一两句话。这样,转述别人的观点,一方面能抓住别人讲话的精髓,另一方面能了解学生听课的专心程度,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的及时鼓励和评价也是保证孩子们倾听的好方法。小学生的情绪色彩很浓,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常常由于兴奋,不听同学发言而大声说话。这时,我就马上对那些能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举手或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瞧,xxx今天听得多认真呀!”“大家看,xxx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xxx真厉害,一下子就能听出同学发言的主要意思。”这样,既表扬了认真听的学生,又给其他同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这一点本人深受体会。

黄雪文

2010-5-17

篇五: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心得体会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心得体会

周志

习惯

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

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

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然而

如今在我们班级里,有许多学生存在着以下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1、一边做作业,还一边

吃东西或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

2、没

有养成记事本记录每天要做的作业题的习惯;3、家庭没有制定出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导致孩

子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4、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

洁;5、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6、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

解题能力,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等等。以上这些不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我们

老师、家长平时对学生能做到严格要求,有耐心和信心,我想学生以上这些不良学习习惯是会

逐步克服掉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结合自己一些实践体会,要培

养孩子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我个人的体会是:1、在学期初加强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我们

在期初这几个星期宁可少学点知识,也要肯花时间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2、学生的学习

和做作业是否专心认真,其实跟做父母的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有些父母这边要求孩子要用心做

作业,而边一边又跟别人聊天或看电视,甚至在家里打牌或打麻将,这样,孩子能静下心来学

习吗?不能!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协调,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家庭学习环境。平时

在家里,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不对孩子表示过度关心即问孩子肚子饿不饿呀!衣服是否

穿得太少了!也不陪着孩子做作业或叫孩子帮忙做什么事情,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做作业,使孩

子有一个高度集中自己思想的小天地,这样孩子的专心学习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心得体会

刘凤

良好

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受益一生。良

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因此,必须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应

该培养小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培养小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预习,就是要求小学生把不认识的字、词画出来,通过查字典理解它们,并写下字音和意思;对关键的字、词句子或段落圈画批注等。通过课前预习,能使学生明确新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新课。因此,预习为学生学好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小学生的特点是学得快,但忘得也快。所以,只有课后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才能加深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才能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在复习中,要求小学生一边复习一边将重点、要点记在笔记本上,勤动脑与勤动手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培养小学生质疑和思考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不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读书要多想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对知识才有独立的见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给学生质疑问题的方法,使他们懂得读书除了读懂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理解单词、读懂句字、能给课文分段和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外,还要掌握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写得怎么样?做到读有所思,读有所得。

3培养小学生学会听课与积极参与的习惯

听课是学生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获得学问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老师讲课和听同学发言,并且动脑听,提出自己的观点、解题思路的方法的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抓住每堂新课的重点、难点做好课堂笔记。

教师授课时如果学生心不在焉,不积极参与,那么将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任务将得不到很好的完成。因此,在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参与的积极性越大,学习效果越好。所以,在课堂上我们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使他们乐学、爱学、会学、善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培养小学生学会动口的习惯

在教学中,学生只有敢想、敢疑、敢问,学习才有进步。动口就是大胆表达。但目前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不尽如人意,不是结结巴巴,就是干瘪瘪的一两句,甚至有的竟一句话也说不出。其根本的原因是学生说话的机会少。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生说话训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多创设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题,敢

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动口时,要用普通话表达,发音准确,声音响亮,并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5、培养小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生

要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必须通过做练习来实现。对于做错的题目,要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及时改正。这样,才能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才能够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作业包括听、说、读、写、做、玩、观等方面。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就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做完作业之后,要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心得体会刘永发

教育

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

惯。”这句说的是教育的实质,说明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是最重要的,也是根本的教育任务。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

量,

它可以主宰人生。”可见习惯对人一生的作用之大无可代替的。

一、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好处。

对于

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虽然与智力因素有关,但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现在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

对于

现代的学生,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现简单罗列几种:

1.学

时间不固定,作息时间没有规律,这种现象表现在假期和周日时间,以及自己的

2.上

3.做

的作业本来抄。即使知道看书,也是马马虎虎,走马观花一样不去细心钻研;做

4.测

除此

之外还有一些等等,不再一一列举。

三. 如何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就要说到做到,坚定不移。其次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学生学会认识自己,约束自己。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如何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行为?自主接受教育已经是值得关注的话题。然而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养成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的个人感受: (一)亲身做表率 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首先自己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要经常关注学生们的相关情况;如在卫生习惯的教育上,班级学生卫生习惯差,教室里随处可见的垃圾,他们却视而不见,、老师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一长又会重犯,、可以在每次进教室时发现地面上有垃圾、废纸可以亲自扔到垃圾桶里,久而久之学生就做到了不用老师提醒自觉拾起的习惯,保持教室的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自己做到和科任老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建立新型班级管理制 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在班级管理中,大胆尝试改革,建立新型的班干部选任考评机制,面向全体学生,实行竞争上岗,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竞争的机会,鼓励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的建设和管理。学生觉得这很新鲜,纷纷尝试。但是当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们终于明白班干部的辛苦。人人参与,人人受到锻炼,极大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集体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班干部们努力工作,时刻注意规范言行,推动了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教师可通过

(完整版)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3篇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3篇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习和借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求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的特色。下面是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围绕着"和"这个核心,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际和谐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做人行为准则。另外就是对"孝"的理解,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为人子(女)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说实话,到学习之前,虽然心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但是自认为自身做得还不错,经过两次学习,才逐步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意义有多大,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的内容能够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中国人。 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作为职场中的我们。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前只是知道一个大概,通过这次的延津之行,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更深的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缺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通过学习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字放在首位,“孝”字,上为“老”,下为“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才有“孝”,同时也意味着“老人”要永远在“孩子”之上才能称之为“孝”,中国人讲“以孝为先”,便可知国人对“孝”的重视,主要强调对父母,长辈的“孝”,强调长幼有序,自古便有“董永卖身葬父”的传说,还有“孔融让梨”的故事,虽然强调的是礼貌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少年的孔融便知“长幼有序”可见“孝”在古代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孝”不仅仅在古代,即便是在当代物欲横流,充满钢筋水泥管的社会也同样被看得很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篇二: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欲为人师表,先学会做人。 刚刚学完《传统文化教育》,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才真正的感悟到自己活得多么失败!多么的不在道!由衷的感恩学校领导给我们这个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机会。让我真正的找回了自己那颗丢失已久的良心! 传统文化的学习,刚好有吴老师讲的“如何做一位如理如法的好人”,如何让传统教育渗入生活,融入工作。但我感觉自己对“弟子规”还是停留在“圣人训”的阶段?惭愧啊,可见自己的确不是上根之弟子?不过“勿畏难、勿轻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至”,要知耻近乎勇,只要严格坚持按照恩师的教导,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勇猛精进,相信一定会得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理想生活。 传统文学并不是谈玄说妙,“话说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圣贤留下的经典,没有一句是多余的话,正如“圣贤乃实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这些经典,都是从圣贤人的自

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1、养成教育,始于细节。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关于德育教育根本任务的基本阐述。从教以来,我始终遵行陶先生这一朴素教育思想,立志让每个学生,通过天天求知,日日求真,成为大写的人、高尚的人、“四会”的人,成为真人。 求真的核心是习惯养成,求真的起点是求细做小。面对多属独生子女,思想尚不成熟,志向远大模糊,良好习惯尚未养成的现代中学生(我们的养成对象),班主任德育工作最原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实抓细节教育。让每个学生,心如明镜,勤扫小屋;不好高骛远,不求大弃小;关注生活中的每一细节,做好身边的任何一件能够做好的小事;追求细心、细行和细德。 2、教人求真,自己先做真人。 “重细”是理念和态度,“善细”是教师的诗外工夫。善细的结果未必能事事如愿,善细的过程一定真实而感人。 陶行知说:“教人求真,先做真人”。真的班主任,敢于直面微薄的待遇,敢于正视“非优”的考验,我行我素教人求真,兢兢业业常抓细节,这是怎样的殉道者和幸福者。 我虽不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但我愿放弃冲天的志向,

以恬淡心态和求实的作风,引导学生做好细节! 3、养成教育,成于细节。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终身受益。我围绕求真目标,实抓细节养成。现将一月中细节教育的点滴,汇报如后。 首先,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应落到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第二,如何做好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 1、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①学生——激发自我教育的动机。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让学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我班充分班队课、板报开展知识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体验生活、不断提高自我教育活动。 同时,也使老师们认识到,养成教育不是校长、德育处、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篇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篇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师教育学生是非常辛苦的,但教师默默的奉献也是有意义的。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养成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 养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更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这个假期我有幸读到一本关于养成教育的教育理论专著。它是中国第一本养成教育专著经典,科学,严谨,新颖,实用。本书的作者关鸿羽是我国著名教育专家。 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家庭教育的专著《颜氏家训》十分强调教育应当从小抓起。颜之推说:“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苔罚。” 颜之推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习惯的养成问题。我们知道,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难加以改变。许多人的习惯,终其身也无法改变。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只是为了成才,更重要是为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更为重要。”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一些家长经常说:“树大自然直”,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有些人确实在长大成人之后变“直”了,改掉了幼时的某些恶习,但是这要经过多少痛苦的磨练,碰了多少次钉子之后的结果,决不是“自然”的。现在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有种流行的偏向是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把德育也紧紧看作是有关知识传授的过程。德育却是离不开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但是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实际上离不开行为习惯的养成。现代教育的长处是学科各有分工,而我们教育的任务正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堂课都各有分工,任务是很明确的。但是人的全面成长,特别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实际上这只能渗透而且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去。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生怎样做人的任务。所以,养成教育应当每一位教师、家长都能掌握的教育艺术。从多角度总结丰富的经验,使我们得到更深刻的规律性认识。 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呢?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心得体会范文】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优秀文化,是我们学习和弘扬的文化精髓的,下面是精心的传统文化学习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重庆城市改造过程中有一位震惊全国的搬迁“钉子户”我想在大家的心目中我就是海天学校学习《弟子规》的钉子户。在赴南京居美馨之前,我心里暗想花那么多钱去学习传统文化值得吗?带着这样的疑虑踏上了行程。来到南京居美馨看到墙上贴着地五天学习课程。更觉得此次南京之行收获会慎微——因为这些课程在学校就已经学过,但经过五天的学习我发现原先的想法错了,此次收获颇丰。总结如下: 一、居美馨志愿者的爱心深打动了我 1月13日晚上九点多,我们一行十人来到居美馨,一踏进大门,几位志愿者满面笑容的迎上来,拎箱的拎箱,问候的问候,热情的接待,然后马上安排就餐,住宿,吃完饭,洗完漱以后已经十点多了该就寝了,打开被褥准备睡觉,一个热水袋把被褥暖热,此时的我心里油然而生一片敬佩之情,感激之情,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各组辅导老师挨个叫醒各组学员,第一天的学习开始了,来到操场,辅导老师组织

各组学员有序进场,会议厅的大门一侧一排志愿者恭恭敬敬的向各位学员行鞠躬礼,问好。来到会议厅,各组有序就座,一排排,一张张木座椅上都套上毛绒绒的坐垫,课间休息时主持人温馨提示各位学员打开水杯,志愿者会为你加开水,课间休息时,还为学员安排茶点,水果,辅导老师还带领学员一起做健美操一件件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之所在,可以说第一天学习中,处处打动这我,志愿者热情的服务温暖着我。 二、高崇人格震撼着我 在赴南京居美馨学习传统问好的五天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震撼了我。特别是观看《天下父母》时。田秀英大姐十几年如一日照顾因大火灾致残的儿子,帮助儿子建立信心,将儿子培养成国家的优秀人才的这一份伟大母爱深深震撼我,刘苏老大姐几十年如一日帮助身边的人,从义务献血到献血小板,为多少生命垂危的人带来生的希望,她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又一次深深震撼着我。还有王希海大哥为了照顾因病瘫痪的父亲,放弃出guo工作的好机会,后来甚至放弃了家庭,只身一人十几年照料父亲,直到父亲离开人世间,从一个二十几岁的帅小伙变成四十七岁的中年男子,可以想他是将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自己的父亲,以上三位大爱、至孝的榜样让我一颗冷漠之心在悄然发生变化,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精华。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文化的吸收着,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为此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大学生了解的方式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教育人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由此可见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当代大学生常不注意自身修养,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等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为此大学生应从平常小事做起,修身养性。 传统还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甚至有时还大打出手。 传统经典、路还很长。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也算接触到不少的古典文献著作,可是真的细究起来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老师讲解时,时常会抛出一些问题来让我们回答,可是如果不是读过相关书籍的话,是很难解答的,平时要有很多的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琢磨才有可能求得一知半解,相比于班上一些有一定扎实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的同学来讲,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经典著作并不应止步于你学习语文的那几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实都可以找到属于不同阶段的中国文化经典来知道你的人生,而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以具有传承意义的儒家、道家为主。 从现代来看,中国文化在外国是很受欢迎的,很多外国学者都在

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篇

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篇养成教育文化模式的提出是养成教育理念的创新,是养成教育实践的探索,是对养成教育价值取向的纠偏。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都必需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习、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开学初我校就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 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使学生形成习惯,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但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所以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要求学生

做好行为规范之前,我先为他们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然后再强调学生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要得体,要适宜。对于长辈和老师,要报以尊敬和善的态度;对于同辈,要友善亲切,团结互助。例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进办公楼要轻声慢走,不能大声喧哗;进办公室要先敲门,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进去;上学放学要遵守交通规则;升旗集会时保持安静等。"细节决定成败,"我坚持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着手,让学生从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从而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办事要讲究效率,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在课堂上,而利用好课堂40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成绩优异的必备条件。 课前预习、自学,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认真上好朝读和自习,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 作业是对新知识巩固复习的一个过程,是检查自己一天的知识是否掌握了的过程,也是一个预习第二天功课的过程。也要培养学生积极完成作业的习惯。 3、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一生的身体健康。"对于学生,在学校里就必须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头发、指甲不要过长,不要在衣着上与他人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作文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作文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作文范文篇1: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年代,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新课题。现在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脏话、痞话、以及不文明的行为,可以毫不顾忌地说,待人长幼不分。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以己之见,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从点滴抓起。

二、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学生做作业动作慢,坐姿不正,由于这个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你要一下子让他改正,是不可能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断鼓励,才能见效。 三、养成教育要广泛动员社会和家庭,形成养成教育齐抓共管的格局。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我班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不做作业,整天看电视,每天晚上不按时睡觉,学习用品到处扔,希望老师严格教育。难道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就可以放手,一点责任也没有吗?《三字经》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 总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要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对学生的进行行为训练,只有长期、反复、不断的强化,加深烙印,习惯成自然,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3篇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3篇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3篇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习和借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求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的特色。下面是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围绕着"和"这个核心,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际和谐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做人行为准则。另外就是对"孝"的理解,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为人子(女)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说实话,到学习之前,虽然心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但是自认为自身做得还不错,经过两次学习,才逐步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意义有多大,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的内容能够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中国人。 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作为职场中的我们。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与发展。它会带你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美。 我觉得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每一代人都应该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假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利益。那么为社会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与我们大社会,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个人的得失了。我想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那么心胸会开阔很多。文化是一个太深厚的主题,我无力探讨什么。但是以一个虚心学习者的身份,我觉

得,将自己放在一个历史长河中,或是说站在一个历史的角度,我们身后那么博大的文化,我们个人的恩怨情仇,大喜或大悲已是不值得一提了。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智慧。

儒家学问里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养性! 读书可以修身,但是读些怎样的书?怎样才算修身养性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懂的也不很多。但是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能力。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学富五车也是徒劳。这样的人于社会于他人也将是无所益处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一颗真诚虔诚谦虚的心努力学习好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华,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将信息化为知识最终成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更好地去学习。 现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专心的去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让旷久的时间静默的历史浩瀚无声的文化来安静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好的去珍惜生命,感受生命。 在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知道一个人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篇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要想改变养成教育高耗低效的现状,培养学生自我自主管理的能力,养成教育应该寻求更有效的方式。下面是网为大家准备的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 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然而,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中,学校或者教师却应该承担起龙头作用。老师--儿童灵魂的铸造者,应该有习惯意识,本着坚持“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理念,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我认为: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进入独生子女年代的小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一、把握良好习惯培养关键期。 习惯,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慢慢形成的,但是,习惯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反复性、情境性。习惯的形成关键在头3天,“习惯成自然”,头3天内对行为或倾向的强化与巩固,有利于其形成自然而然的习惯。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你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你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

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很困难。因此,老师们在培养儿童的习惯时,应把握住关键的前3天。 二、要从细节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小节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 三、要抓好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四、社会和家庭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模式。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范文2 每个星期老师都会耐心的给我们上班会课,而养成教育是老师必不可少要讲的内容,每次老师讲时,我都会认真听讲,课后思考老师讲过的话题。俗话说得好:“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 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篇(完整版)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篇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篇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 养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更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这个假期我有幸读到一本关于养成教育的教育理论专著。它是中国第一本养成教育专著经典,科学,严谨,新颖,实用。本书的作者关鸿羽是我国著名教育专家。 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家庭教育的专著《颜氏家训》十分强调教育应当从小抓起。颜之推说: 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苔罚。 颜之推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习惯的养成问题。我们知道,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难加以改变。许多人的习惯,终其身也无法改变。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 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只是为了成才,更重要是为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更为重要。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一些家长经常说: 树大自然直,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有些人确实在长大成人之后变直了,改掉了幼时的某些恶习,但是这要经过多少痛苦的磨练,碰了多少次钉子之后的结果,决不是自然的。现在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有种流行的偏向是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

育。把德育也紧紧看作是有关知识传授的过程。德育却是离不开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但是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实际上离不开行为习惯的养成。现代教育的长处是学科各有分工,而我们教育的任务正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堂课都各有分工,任务是很明确的。但是人的全面成长,特别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实际上这只能渗透而且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去。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生怎样做人的任务。所以,养成教育应当每一位教师、家长都能掌握的教育艺术。从多角度总结丰富的经验,使我们得到更深刻的规律性认识。 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呢?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正如柏拉图在两千年前所观察到的,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训练年轻一代寻找正确目标指导下的欢乐与痛苦。现代著名遗传学家也获得同一结论,相信对人类来说,进化的最好方法是学会在从事于必须去做的事情中获得乐趣。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良好习惯,不吝惜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范文2: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班主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消极因素,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就其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表现是: 1、缺乏民主精神。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 2、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 3、商品意识差。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4、守旧意识严重。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个体经济,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自学接受新东西的。 二、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这种转化需要社会实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才能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根本的结合点。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国经济长期落后。现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制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励企业发挥主动性与竞争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与创造性,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的经济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的。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今天的经济,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将是后天的经济。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具有一定观念文化的人去从事的,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首先素养的人,就无法胜任,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对人们现有的文化观念进行检验,新的取舍,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决定作用 它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规范作用—通过法律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与秩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1 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然而,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中,学校或者教师却应该承担起龙头作用。老师--儿童灵魂的铸造者,应该有习惯意识,本着坚持“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理念,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我认为: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进入独生子女年代的小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一、把握良好习惯培养关键期。 习惯,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慢慢形成的,但是,习惯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反复性、情境性。习惯的形成关键在头3天,“习惯成自然”,头3天内对行为或倾向的强化与巩固,有利于其形成自然而然的习惯。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你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你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很困难。因此,老

师们在培养儿童的习惯时,应把握住关键的前3天。 二、要从细节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小节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 三、要抓好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四、社会和家庭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模式。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2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形成的。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只有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终生发展。 针对我班学生特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自理能力为理念,对学生进行学习及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以身示范,表率在先。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面前自己的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经常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在卫生习惯的教育上,开始我班学生卫生习惯差,教室里随处可见的垃圾,他们却视而不见,前几次老师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一长又会重犯,后来我在每次一进教室发现地面上有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桶里,刘航刚是我班的问题学生,他经常满地是纸花,地面总是脏兮兮的,我看到这种情景,就主动帮他收拾,久而久之学生就做到了不用老师提醒自觉帮助他,保持教室的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第二、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长期熏陶才能形成。一年来,为建设良好的班风,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几方面基本行为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对于刚接手新班级,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一学期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现在许多学生读书写字的习惯差,不是趴在桌子上就是眼睛贴在书上,说过很多次,他们也知道,可落实到行为上总是不理想,于是我上课时也搬来了凳子以正确的姿势坐在讲台上,学生一看到我就会自觉纠正自己的姿势抬头挺胸,双脚并齐的坐在那里;发现这种方法很好以后,所以说教师 的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学生无穷的教育。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学会思考,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2、建立全班学生互相监督管理制度,培养自理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我大胆尝试改革,建立新型的班干部选任考评机制,面向全体学生,实行竞争上岗,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竞争的机会,鼓励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的建设和管理。开学时,班长由于家庭原因调了别的学校,群龙无首,我在参考老教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教育者心得体会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教育者心得体会 为期7天的中华传优秀统文化学习,作为一民教育,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本次学习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教育者”全国暑期班主任培训为主题。培训过程中,诸位专家从“孝道” 入手,抓住当前普遍而在的社会问题根源,围绕《论语》、《大学》、《中庸》、《弟子规》、《孝经》、《诗经》等国学经典剖析中国古代感恩、谦卑、敬畏的三种教育方法,从仁、义、礼、智、信角度对什么是教育、如何去教育等方面作了详细诠释,并结合身边的典型例子,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教育、德性的本源问题作了全新的解释,引经据典、谈古论今、活学活用,令在场所有教师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现场多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许多教师感动的泪如雨下。下面是自己四天培训学习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精彩课程。课堂上一个个真实故事引发的思考,结束时 90度鞠躬礼及《感恩词》让我们心存敬意。以位音乐老师的《德 音雅乐》及《孝亲感恩歌曲学唱》课程给整个大讲坛带了歌声、笑声还有感动的低泣声。悠扬甜美的《生命之河》在义工老师们曼妙手语舞姿中展开,让与会学员感受《生命之河》滋润心田。用心去唱一首好歌,就能净化歌者的内心;用心去听一首好歌,能涤荡听

者的灵魂。一个个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经典故事和一首首优美的感恩教育歌曲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深深的感染了全场学员,互动渐入佳境,全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情到深处,学员们还不时发出动情的低泣声。 二、温情服务、据悉,为大讲坛服务的十几个义工都是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以帮助别人为乐,他们把帮助别人当成个人修行的方法之一。他们一次次90度鞠躬迎侯,轻言慢行,半蹲在地上擦拭会场的每一个角落,用半蹲的姿势为在场的贵宾和授课老师端茶送水,他们用真诚的微笑温暖每一个人,他们身体力行践行《弟子规》,他们用言行践行道德礼仪,宣扬传统文化。每当听到一声声“老师,早上好!”、“老师,下午好!”“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请愉快用餐!”等等温馨话语,我们恍惚来到了一个文明和谐的世外桃源。 三、专心学习。本次大讲坛所有学员均是来自一线的老师,他们排除一切干扰,参加为期7天的学习,时间长、人数多,但会场秩序井然,学员们完全融入到了和谐、宁静、纯粹的吸收经典文化的氛围中。授课中老师生动风趣的演讲,深入浅出的报告,深深吸引了全体的学员,大家无不认真听课、细心笔记。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心灵之旅,所有人在都聆听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感动中汲取师德的正能量。 四、心存感恩。松花江的王琦老师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作事业来做,他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下来,让我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