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控制测量实习是在课堂学习结束后集中性的的实践教学,将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和深化,所以我们的老师安排了折尺实习。控制测量是在一定能够区域,按照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测定一系列地面标志点的水平位置和高程,建立起。测定控制点水平位置叫平面控制测量,同理控制点高程测定叫高程控制测量。我们这次的任务分为:导线测量,三角测量,水准测量。测量工作的首要原则是“先控制,后碎部。”所以控制测量是各种测量的基础。所以实习时教学安排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可以了解控制测量的全过程,系统的掌握仪器的操作与检校,待定点的计算,而且可以为以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的问题打下基础,同时是自己在组织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初步的初步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我们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干劲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虽然途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意见上的分歧,可是经过协商,讨论,查阅有关资料并通过老师的指导,我们不但解决了遇到问题,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所以这次实习我们很顺利的完成了。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连成折线,在点上设置测站,然后采用测边、测角方式来测定这些点的水平位置的方法。导线测量是建立国家大地的一种方法,也是工程测量中建立控制点的常用方法。所以导线测量的主要任务是:选点、测角、测边、定向。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一)首先应根据测量的目的、测区的大小以及测图比例尺来确定导线的导线,然后再到测区内踏勘,根据测区的地形条件确定导线的布设形式。最好是结合已有的可利用的测量成果综合考虑布点方案。

导线点位选定后,要用标志将点位在地面上标定下来。一般的图根点常用木桩、铁钉等标志标定点位。点位标定后,应进行点的统一编号,并且应绘制点之记略图,以便于寻找点位。

(二)边长的测量

导线边长可用测距仪、全站仪直接测量,也可用钢尺丈量。若用测距仪、全站仪测定,应往返各测一次,达到精度要求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测定时,可以测定斜距,观测竖直角,然后改正为水平距离。也可以直接测定水平距离。

若用钢卷尺直接丈量,应同向丈量两次或往返各丈量一次,对于图根导线,相对误差小于或等于1/XX说,取其平均值最后结果。

(三)观测水平角

导线的转折角用经纬仪采用测回法观测。导线的等级不同,使用仪器类型不同,那么,测回数也不同。图根导线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一测回即可。导线的转折角有左角、右角之分,可以观测左角,也可以观测右角。但同一导线要观测左角就确定为左角,要观测右角就确定为右角,以免计算坐标时发生错误。

(四)定向:

1、独立导线:用罗盘仪测定起始边的方位角。

2、当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连接时,应由已知点的坐标反算已知边的方位角。

导线测量计算的目的是求得各导线点的坐标。

步骤:

第一步:先只考虑角度闭合条件角度闭合差应该“反符号平均分配”。

第二步:用改正后的角值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再计算量个坐标闭合差。

第三步:只考虑x坐标闭合条件。把x坐标闭合差“反符号按边长

为比例配赋给各边的坐标增量”

第四步:只考虑y坐标闭合条件。把y坐标闭合差“反符号按边长为比例配赋给各边的坐标增量”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n边行的内角和应为:(n-2)*180

2.导线边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相同前进方向的相邻两条导线边,其坐标方位角的关系为或

3.相邻导线点之间的坐标增量计算坐标增量:就是两导线点坐标值之差,也就是从一个导线点到另一个导线点的坐标。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标增量闭合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在理论上应该分别等于零。

闭合及符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

导线测量的内业工作 (一)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已知A点的坐标X A=450.000米,Y A=450.000米,导线各边长,各内角和起始边AB的方位角αAB如图所示,试计算B、C、D、E各点的坐标。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闭合导线的内角和在理论上应满足下列条件: 角度闭合差: 图6—8闭合导线算例草图 角度的改正数△β为: 2、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 BC边的方位角

CD边的方位角 ………………………………………… AB边的方位角(校核) 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 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 3、坐标增量计算 设D12、α12为已知,则12边的坐标增量为: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因为闭合导线是一闭合多边形,其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即: 但由于测定导线边长和观测内角过程中存在误差,所以实际上坐标增量之和往往不等于零而产生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用表示: 缺口AA′的长度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以f表示。由图可知:

图6—9闭合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相对闭合差。 对于量距导线和测距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般不应大于1/2000。 调整的方法是:将坐标增量闭合差以相反符号,按与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条边的坐标增量中,公式为:的改正数= 的改正数= 的改正数=米 的改正数=米 5、导线点的坐标计算 根据导线起算点A的已知坐标及改正后的纵、横坐标增量,可按下式计算B点的坐标:

起始点A的坐标已知,则B点的坐标为: (二)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 图6—10附和导线算例草图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由于A、E的坐标为已知,所以从A到E的坐标增量也就已知,即: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1)绘制计算草图,在表内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计算角度闭合差: f β= ∑β测-∑β理= ∑β测-(n-2)×180 0 角度容许闭合差的计算 若: f β≤ f β容,则:角度测量符合要求, 否则角度测量不合格,则 1)对计算进行全面检查,若计算没有问题, 2)对角度进行重测 3)调整角度闭合差,并计算改正后的角度: 角度改正数: (n —测角个数) 角度改正数计算,按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 4)按调整后的角度推算各边的方位角: α前、 α后表示导线前进方向的前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和与之相连的后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 β左 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左角, β右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右角。 5)计算坐标增量: 6)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坐标增量的符号取决于12边 的坐标方位角的大小 理论上: 实际上: 坐标增量闭合差可以认为是由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引起的; i f v n ββ=-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右后前左后前βααβαα180180∑∑=?=?00 理理y x 理测理测y y f x x f y x ∑ ∑?=?=测 测y f x f y x

7)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 8)计算改正后的增量: 检核条件: 9)按改正后的增量推算各点坐标。 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 点1的坐标,应和1点已知坐标相同。 ∑∑-=-=y y x x f v f v yi i i xi i i v y y v x x +?=?+?=?改改∑ ∑=?=?00理理y x 改 改i i i i i i y y y x x x ?+=?+=--11

导线测量记录表范例

天气:晴气温: 测 度盘 测站回目标位置 数 F24 左 D1 1 D1 右 F24 F25 F24 左 D1 2 D1 右 F24 F25 左 F26 1 F26 右 F25 D1 F25 左 F26 2 F26 右 F25 D1 左 D2 1 D2 右 D1 F26 D1 左 D2 2 D2 右 D1 F26 左 F27 1 F27 右 F26 D2 F26 左 F27 2 F27 右 F26 D2 左 F28 1 F28 右 D2 F27 D2 左 F28 2 导线测量记录表 日期: 2005-12-7第 1页共4 页水平度半测一测各测回 盘读数回角值回角值平均角值距离( m)备注(°′″ )(°′″ )(°′″ )(°′″ ) 0° 00′00″ 98° 35′00″ 264.622 98°35′00″240.390 98° 35′00″ 278°34′ 45″ 98° 35′00″ 179°59′ 45″ 98°35′01″ 0° 00′00″ 98° 35′00″ 98°35′00″ 98° 35′02″ 278°34′ 49″ 98° 35′04″ 179°59′ 45″ 0° 00′00″ 216° 57′21″ 240.387 216°57′ 21″288.424 216°57′22″ 36°57′03″ 216° 57′22″ 179°59′ 41″ 216° 57′22″ 0° 00′00″ 216° 57′20″ 216°57′ 20″ 216°57′21″ 36°57′04″ 216° 57′22″ 179°59′ 42″ 0° 00′00″ 267° 44′43″ 288.421 267°44′ 43″269.947 267°44′43″ 87°44′25″ 267° 44′42″ 179°59′ 43″ 267° 44′44″ 0° 00′00″ 267° 44′44″ 267°44′ 44″ 267°44′45″ 87°44′27″ 267° 44′45″ 179°59′ 42″ 0° 00′00″ 170° 45′05″ 269.947 170°45′ 05″206.987 170°45′05″ 350°44′ 45″ 170° 45′04″ 179°59′ 41″ 170° 45′04″ 0° 00′00″ 170° 45′04″ 179°45′ 04″ 170°45′03″ 350°44′ 46″ 170° 45′01″ 179°59′ 45″ 0° 00′00″ 118°04′44″ 206.986 118°04′44″357.041 118°04′46″ 298°04′ 29″ 118°04′48″ 179°59′ 41″ 118°04′46″ 0° 00′00″ 118°04′46″ 118°04′46″ 118°04′46″

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支导线计算说明

工地通路测 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支导线计算 操作模式分为两种: 1、现场联机全站仪现场测量、记录、平差; 2、对已经有整理好的内业资料情况,提供数据导入功能,导入测量记录完成平差计算。 一、现场联机全站仪测量、记录、平差操作流程: 1、点击主界面导线平差,进入导线平差界面,点击底部按钮创建导线 2、输入导线的起终点闭合数据。起点后视点位起点测站的后视点,终点前视为终点测站的前视点。 3、添加测站,写入测站名称、后视名称、前视名称。 4、点击测站条目弹出测回列表对话框,点击添加测回按钮进入测量界面。 5、输入仪器高、前后视棱镜高。 6、连接全站仪后点击测量完成正镜后视、正镜前视、倒镜前视、倒镜后视测量,软件获取全站仪数据并记录(或者手工输入数据),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本测回测量。 7、逐个完成测站和对应的测回测量。 8、在导线测量界面点击右上角三个点导出测量记录和导线平差计算表。

二、导入已有的导线观测数据: 1、导入工地通路测导线观测文件 点击导线平差界面右上角三个点,点击导入工地通观测文件,弹出导入对话框,在手机存储目录中找到数据文件,点击完成导入。 2、导入附合导线进行平差计算并完成成果表

点击导线平差界面右上角三个点,点击附合导线平差计算按钮,弹出导入对话框,对话框中提示要导入的文件格式的内容,本文件在Excel编辑上按照要求编辑后,选择单元格右键复制,黏贴到一个TXT文件中,将这个TXT文件发送到手机上,在手机存储目录中找到数据文件,点击完成导入,软件同时完成附合导线简易平差计算,并生成计算表。 3、导入三角高程数据计算并完成成果表 点击导线平差界面右上角三个点,点击三角高程计算按钮,弹出导入对话框,对话框中提示要导入的文件格式的内容,本文件在Excel编辑上按照要求编辑后,选择单元格右键复制,黏贴到一个TXT文件中,将这个TXT文件发送到手机上,在手机存储目录中找到数据文件,点击完成导入,软件同时完成三角高程平差计算,并生成计算表。 4、导入支导线数据进行计算并完成成果表 点击导线平差界面右上角三个点,点击支导线计算按钮,弹出导入对话框,对话框中提示要导入的文件格式的内容,本文件在Excel编辑上按照要求编辑后,选择单元格右键复制,黏贴到一个TXT文件中,将这个TXT文件发送到手机上,在手机存储目录中找到数据文件,点击完成导入,软件同时完成支导线计算,并生成计算表。 说明: 1、当遇到闭合导线时,实际上闭合导线计算和附合导线计算原理是一致的,闭合点只需要 填写为原来的起算点。 2、遇到闭合三角高程时,只需要将附合点填写为闭合点。 3、观测时设置为水平角为左角,竖直角为天顶零。 ============================================== 工地通路测工作环境为android4.0以上智能手机和设备,主要用于公路、铁路、市政、地铁工程施工测量。包括路线坐标高程计算和放样,坐标里程反算,桥涵、路基挖填方及断面、隧道断面、隧道仰坡、锥坡测量,坐标里程批量正反算,面积测量、控制测量、指南针,利用GPS计算坐标、里程、偏距,地图导航,测量记录,通讯对讲,科学计算器、缓和曲线参数计算、角度单位转换、坐标正反算等功能;支持超高、加宽、路基边坡渐变、隧道断面渐变;软件可生成路线平面图、路基土石方断面图、隧道断面检测图。 软件可与各品牌全站仪、RTK通讯测量,包括徕卡、尼康、宾得、三鼎、索佳、南方、拓普康、中纬、天宝、科维、科力达、中翰、徕纳得等品牌,同时完成计算、绘图、记录,实现测量信息化。

测绘中级 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

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 、y 。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1.坐标正算 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 ?? ? =-=?=-=?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6-1) 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 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坐 y 图6-10 坐标增量计算

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表6-5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 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 ?? ? +=?+=+=?+=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2) 例6-1 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 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 m 62.792456380sin m 62.135m 82.658sin m 68.457456380cos m 62.135m 56.435cos ='''??+=+=='''??+=+=AB AB A B AB AB A B D y y D x x αα 2.坐标反算 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x A ,y A )和(x B ,y B ),则直线边长D AB 和坐标方位角αAB 的计算公式为: 2 2AB AB AB y x D ?+?= (6-3) AB AB AB x y ??=arctan α (6-4) 应该注意的是坐标方位角的角值范围在0?~360?间,而arctan

坐标正反算及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坐标正反算及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1.坐标正算

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 ?? ? =-=?=-=?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6-1) 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表6-5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 y 图6-10 坐标增量计算

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 ?? ? +=?+=+=?+=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2) 例6-1 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 m 62.792456380sin m 62.135m 82.658sin m 68.457456380cos m 62.135m 56.435cos ='''??+=+=='''??+=+=AB AB A B AB AB A B D y y D x x αα 2.坐标反算 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x A ,y A )和(x B ,y B ),则直线边长D AB 和坐标方位角αAB 的计算公式为:

测绘中级 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办法顺序

第三节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 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 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起点A 的坐标为(x A,y A),AB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B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Δy AB表示。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

?? ? =-=?=-=?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6-1) 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 号。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表6-5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 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x A ,y A )和(x B ,y B ),则直线边长D AB 和坐标方位角αAB 的计算公式为: 2 2AB AB AB y x D ?+?= (6-3)

AB AB AB x y ??=arctan α (6-4) 应该注意的是坐标方位角的角值范围在0?~360?间,而arctan 函数的角值范围在-90?~+90?间,两者是不一致的。按式(6-4)计算坐标方位角时,计算出的是象限角,因此,应根据坐标增量Δx 、Δy 的正、负号,按表6-5决定其所在象限, 例6-2 已知A 、B 试计算AB ,结合“闭

闭合及其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好东西) 1. 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 当β为左角时 α前=α后+β左-180° 当β为右角时 α前=α后-β右+180° 2. 角度闭合差计算 fβ=(α始-α终)+∑β左-n*180° fβ=(α始-α终)-∑β右+n*180° 3. 观测角改正数计算公式 Vβ=±fβ/ n 若观察角为左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反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若观察角为右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同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 4.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X=X终-X始 ∑△Y= Y终-Y始 Fx=∑△X测-∑△X FY=∑△Y测-∑△Y 5. 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公式 VX=- Fx/∑D3Di VY=-FY/∑D3Di2 2 所以:∑VX= - Fx ∑VY= - FY 6.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 F=SQR(FX^2+FY^2) 7.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K=F/∑D=1/∑D/F 8. 坐标增量计算

导线测量的内业方法 本人不才悉心整理出来的望能给同行业人士提供点资料 (一)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已知A点的坐标XA=450.000米,YA=450.000米,导线各边长,各内角和起始边AB的方位角αAB如图所示,试计算B、C、D、E各点的坐标。 1 角度闭合差: 图6—8 闭合导线算例草图 角度的改正数△β为:

2、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 BC边的方位角 CD边的方位角 AB边的方位角 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 (校核) 3、坐标增量计算 设D12、α12为已知,则12边的坐标增量为: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因为闭合导线是一闭合多边形,其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即: 但由于测定导线边长和观测内角过程中存在误差,所以实际上坐标增量之和往往不等于零而产生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用表示: 缺口AA′的长度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以f表示。由图可知: 图6—9 闭合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相对闭合差。 对于量距导线和测距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般不应大于1/2000。

最新导线测量记录表范例

导线测量记录表

测量:记录:计算: 导线测量记录表

测量:记录:计算: 导线测量记录表

测量:记录:计算: 导线测量记录表

测量:记录:计算:初中复习资料 【初中英语词组总结】 1 (see 、hear 、notice 、find 、feel 、listen to 、look at (感官动词)+do eg:I like watching monkeys jump 2 (比较级and 比较级)表示越来越怎么样 3 a piece of cake =easy 小菜一碟(容易) 4 agree with sb 赞成某人 5 all kinds of 各种各样 a kind of 一样 6 all over the world = the whole world 整个世界 7 along with同……一道,伴随…… eg : I will go along with you我将和你一起去 the students planted trees along with their teachers 学生同老师们一起种树 8 As soon as 一怎么样就怎么样 9 as you can see 你是知道的 10 ask for ……求助向…要…(直接接想要的东西) 11 ask sb for sth 向某人什么 12 ask sb to do sth 询问某人某事ask sb not to do 叫某人不要做某事 13 at the age of 在……岁时 14 at the beginning of …… ……的起初;……的开始 15 at the end of +地点/+时间最后;尽头;末尾 16 at this time of year 在每年的这个时候 17 be /feel confident of sth /that clause +从句感觉/对什么有信心,自信 18 be + doing 表:1 现在进行时2 将来时 19 be able to (+ v 原) = can (+ v 原)能够…… 21 be afraid to do (of sth 恐惧,害怕…… 22 be allowed to do 被允许做什么 23 be angry with sb 生某人的气 24 be angry with(at) sb for doing sth 为什么而生某人的气 25 be as…原级…as 和什么一样eg : She is as tall as me 她和我一样高 26 be ashamed to 27 be away from 远离 28 be away from 从……离开 29 be bad for 对什么有害 30 be born 出生于

导线测量及计算

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 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 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 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 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表6J-1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导线边长测量 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 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求距离法。 (α+β+γ)-180o 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FG=bsinα/sinγ 3.导线转折角测量 一般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 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 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 需进行连接测量。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思路: ①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α; ②由方位角α及边长D, 计算坐标增量ΔX 、 ΔY; ③由坐标增量ΔX 、ΔY,计算X、Y。

(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坐标正算(由α、D,求X、Y) 已知A(x A,y A),D AB,αAB,求B点坐标x B,y B。 坐标增量: 待求点的坐标: (一)闭合导线计算 图6-10是实测图根闭合导线示意图,图中各项 数据是从外业观测手簿中获得的。 已知数据: 12边的坐标方位角:12 =125°30′00″;1点的坐 标:x1=500.00,y1=500.00 现结合本例说明闭合导线计算步骤如下: 准备工作:填表,如表6-5 中填入已知数据和 观测数据.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理论值: (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例:fβ=Σβ测-(n-2)×180o=359o59'10"-360o= -50";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6-5)

测绘中级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完整版

测绘中级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 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 、y 。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1.坐标正算 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如图6-10 所示,已 y 图6-10 坐标增量计算

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 ?? ? =-=?=-=?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6-1) 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 ?? ? +=?+=+=?+=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2) 例6-1 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 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 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 2.坐标反算

闭合及符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办法精编版

闭合及符合导线测量内 业计算办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导线测量的内业工作 (一)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已知A 点的坐标X A =450.000米,Y A =450.000米,导线各边长,各内角和起始边AB 的方 位角αAB 如图所示,试计算B 、C 、D 、E 各点的坐标。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闭合导线的内角和在理论上应满足下列条件: 角度闭合差: 图6—8 闭合导线算例草图 角度的改正数△β为: 2、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 BC 边的方位角 CD 边的方位角 ………………………………………… AB 边的方位角 (校核) 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 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

3、坐标增量计算 设D 12、α 12 为已知,则12边的坐标增量为: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因为闭合导线是一闭合多边形,其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即: 但由于测定导线边长和观测内角过程中存在误差,所以实际上坐标增量之和往往不等于零而产生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用表示: 缺口AA′的长度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以f表示。由图可知: 图6—9 闭合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相对闭合差。 对于量距导线和测距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般不应大于1/2000。 调整的方法是:将坐标增量闭合差以相反符号,按与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条边的坐标增量中,公式为: 的改正数= 的改正数= 的改正数=米 的改正数=米

5、导线点的坐标计算 根据导线起算点A的已知坐标及改正后的纵、横坐标增量,可按下式计算B点的坐标: 起始点A的坐标已知,则B点的坐标为: (二)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 图6—10 附和导线算例草图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由于A、E 的坐标为已知,所以从A到E的坐标增量也就已知,即: 通过附合导线测量也可以求得A、E间的坐标增量,用、表示由于测量误差故存在坐标增量闭合差: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点击放大图)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点击放大图)

导线测量从观测到计算

导线测量从观测到计算详细教材 目录 1前言 3 2准备工作 3 2.1收集资料 3 2.2现场踏勘 3 2.3技术设计 4 2.4控制网图上设计 4 2.5检校仪器 5 3埋建测量标志 5 3.1选点 5 3.2建标 5 4全站仪控制测量 5 4.1全站仪控制测量注意事项 5 4.2测站上观测工作顺序 6 4.2.1安置全站仪 6 4.2.2角度观测7 4.2.3距离观测7 4.2.4记录检查8 4.3.1导线测量注意事项8 4.4导线测量精度指标要求 9 4.4.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9 4.4.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0 4.4.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12 4.5导线控制测量内业计算 12 4.5.1资料准备12 4.5.2 下载数据12 4.5.3数据处理15 4.5.4 NASEW98平差计算 25 4.5.4 输出打印计算资料28 1前言 本教材是针对我公司全站仪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常用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城市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2准备工作 2.1收集资料 2.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 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 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计算之前,应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然后绘制导线略图,把各项数据注于图上相应位置。 1.内业计算中数字取依的要求 内业计算中数字的取位,对于四等以下的小三角及导线,角值取至秒,边长及坐标取至毫米(mm)。 2.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起算数据用双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由于观测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而产生角度闭合差 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超过,则说明所测角度不符合要求,应重新检测角度。若不超过,可将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中。改正后之内角和应为(n一2)·180。,以作计算校核。 (3)用改正后的导线左角或右角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角按下列公式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适用于测左角) (适用于测右角) 在推算过程巾必须注意: 1)如果算出的>360°,则应减去360°。 2)如果<0,则应加360。 3)闭合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值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1)坐标增量的计算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为零,实际上由于量边的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往往不等于零,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与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即

导线全长闭合差为: 导线全长相对误差为: 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 各点坐标推算 3.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步骤与闭合导线相同。仅由于两者形式不同,致使角度闭合差与坐标增量闭合差和计算稍有区别。"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四、查找导线测量错误的方法 在外业结束时,发现角度闭合差超限,如果仅仅测错一个角度,则可用下法查找测错的角度。 若为闭合导线,可按边长和角度,用一定的比例尺绘出导线图,并在闭合差的中点作垂线。如果垂线通过或接近通过某导线点,则该点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最大。 若为附合导线,先将两个端点展绘在图上,则分别自导线的两个端点B、C按边长和角度绘出两条导线,在两条导线的交点处发生测角错误的可能性最大。如果误差较小,用图解法难以显示角度测错的点位,则可从导线的两端开始,分别计算各点的坐标,若某点两个坐标值相近,则该点就是测错角度的导线点。 第三节角度前方交会 当导线点和小三角点的密度不能满足工程施工或大比例尺测图要求,而需加密的点不多时,可用角度前方交会加密控制点。

导线测量观测方法的探讨

导线测量观测方法的探讨 【摘要J在导线测量观测过程中,充分利用全站仪的各种功能,将各项改正置入仪器,让其自动改正, 简化外业观刚步骤,直接观测导线的水平方向折角、平距和高差、仪器高和现高等要素,能获得和常规测量方 法同样的精度。 【关键词I导线测量;全站仪;平距和高差;改正设置 【中图分类号】段14【文献标识码]B 在测量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测绘仪器技术的发展,布设 控制的方法经历了三角网(锁)测量、边角网测量、导线测量 和cPs测量等不同阶段。GPS测量由于价格昂贵使其应用 范围受到一定限制,而一般测量单位都有导线测量需要的经 纬仪、测距仪、全站仪等设备,因此建立控制常用方法还是导 线测量。在测量工作中,一级以下控制常用导线布设,与其 他控制方法相比较,导线布设方便灵活,只需相邻两导线点 相互通视。在平坦而荫蔽的地区及城市和建筑区,具有较大 的优越性。随着测绘仪器技术的成熟,全站仪的功能更加完 善和智能化,导线测量的常规测量方法可以用更简单的新观 测方法来代替,完全能满足测绘生产和规范的要求。我单位 在两河口水库勘界测区中,布设的导线就是利用这种新方法 进行观测,精度完全满足规范要求。现以拓普康全站仪为例 对具体观测过程进行讲述。 S,’二s,十a+L今(a是加常数,L为乘常数) (2)利用对向观测垂直角和S,’算导线边平距D:: 1导线测量常规方法 1.1导线观侧方法 导线测量观测要素:水平方向折角、垂直角、斜距、测距 时主站的气压和温度、仪器高和靓高、主机高和镜高。 。=(1/2){。1,一理、,+尸’少(3600XS,’)〔eosa、,(:,一i, 一i,+无,)一Cos。,、(。、一k,)〕}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垂直角的影响分别为口二 S,补叭2R)和c二S;知,’/(2左),则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垂 直角的综合影响为沪二口一。二(1一k)5,丫7(2R),其中R是 地球平均曲率半径,k是测区大气折光系数,厂二加62650 导线边平距:D工二S、’cos恤十口一。)二S:‘cos(。十刀、 目前导线测量一般用于一级导线以下控制布设,其平均 边长小于400m,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则水平距离 D,即为导线两端点在平均高程面上的弧长,可以达到精度要 求。 (3)导线点间的高差 气,=(风,一从、)/2二Dl‘g扛(嘶l一。I,)/2」+ (i、+。J)/2一(i,+。,)/2+D圣(瓜,一kl,)/(ZR)

测绘中级 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

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 、y 。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1.坐标正算 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 ? ??=-= ?=-=?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 αsin cos (6-1) y 图6-10 坐标增量计算

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表6-5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 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 ? ??+=?+=+=?+=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 α sin cos (6-2) 例 6-1 已知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 456380m 62.135' ''?==AB AB D α ,,若 A 点的坐标为 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 m 62.792456380sin m 62.135m 82.658sin m 68.457456380cos m 62.135m 56.435cos ='''??+=+=='''??+=+=AB AB A B AB AB A B D y y D x x α α 2.坐标反算 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x A ,y A )和(x B ,y B ),则直线边长D AB 和坐标方位角αAB 的计算公式为: 2 2AB AB AB y x D ?+?= (6-3) AB AB AB x y ??=arctan α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 骤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1)绘制计算草图,在表内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计算角度闭合差: f ?= ??测-??理= ??测-(n-2)×1800 角度容许闭合差的计算 若: f β≤ f β容,则:角度测量符合要求, 否则角度测量不合格,则 1)对计算进行全面检查,若计算没有问题, 2)对角度进行重测 3)调整角度闭合差,并计算改正后的角度: 角度改正数: (n —测角个数) 角度改正数计算,按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 4)按调整后的角度推算各边的方位角: a 前、 a 后表示导线前进方向的前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和与之相连的后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 b 左 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左角, b 右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右角。 5)计算坐标增量: 6)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i f v n β β=-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 ?-+=+-=右后前左后前βααβαα180180

坐标增量的符号取决于12边 的坐标方位角的大小 理论上: 实际上: 坐标增量闭合差可以认为是由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引起的; 7)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 调整: 将坐标增量闭合差反号按边长成正比例进行调整。 8)计算改正后的增量: 检核条件: ∑∑=?=?00 理理y x ??? ? ???-?=?-?=∑∑∑∑理测理测y y f x x f y x ∑∑?=?=测 测 y f x f y x ∑∑-=-=y y x x f v f v yi i i xi i i v y y v x x +?=?+?=?改改∑∑=?=?0 0理理y x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

导线测量的内业方法 (一)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已知A点的坐标X A=450.000米,Y A=450.000米,导线各边长,各内角和起始边AB的方位角αAB如图所示,试计算B、C、D、E各点的坐标。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闭合导线的内角和在理论上应满足下列条件: 角度闭合差: 图6—8闭合导线算例草图 角度的改正数△β为: 2、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

BC边的方位角 CD边的方位角 ………………………………………… AB边的方位角(校核) 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 左角:方位角=上一方位角+左角-180 右角:方位角=上一方位角-右角+180 在左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 3、坐标增量计算 设D12、α12为已知,则12边的坐标增量为: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因为闭合导线是一闭合多边形,其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即: 但由于测定导线边长和观测内角过程中存在误差,所以实际上坐标增量之和往往不等于零而产生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用表示: 缺口AA′的长度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以f表示。由图可知:

图6—9闭合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相对闭合差。 对于量距导线和测距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般不应大于1/2000。 调整的方法是:将坐标增量闭合差以相反符号,按与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条边的坐标增量中,公式为: 的改正数= 的改正数= 的改正数=米 的改正数=米 5、导线点的坐标计算 根据导线起算点A的已知坐标及改正后的纵、横坐标增量,可按下式计算B点的坐标:

起始点A的坐标已知,则B点的坐标为: (二)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 图6—10附和导线算例草图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由于A、E的坐标为已知,所以从A到E的坐标增量也就已知,即:

测绘中级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

测绘中级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步骤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三节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 、y 。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1.坐标正算 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y 图6-10坐标增量计算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 ?? ? =-=?=-=?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6-1) 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表6-5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 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 ?? ? +=?+=+=?+=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2) 例6-1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 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 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根据式(6-2)得 2.坐标反算 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x A ,y A )和(x B ,y B ),则直线边长D AB 和坐标方位角αAB 的计算公式为: 2 2AB AB AB y x D ?+?=(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