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语听力与阅读训练方面的成功经验

我在英语听力与阅读训练方面的成功经验
我在英语听力与阅读训练方面的成功经验

我在英语听力与阅读训练方面的成功经验(长篇实践文章)

第一,选择听力材料要符合个人实际水平。太难或太容易都不好。(你可以听懂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材料,我选择的是西安外语学院的英语新闻听力,上海海文出版社的标准美语听力,北京外语学院的中级听力和高级听力。另外还从网上下载了BBC/VOA等时事新闻节目。)

第二,反复听十遍还听不清楚,就要查对原文,以便搞清问题出在那里。有针对性地学习。(材料最好要有标准文字说明,以便对照,免得胡乱猜测,起步阶段一定要结合教材和文字说明学习。不要机械地模仿钟教授,如果你感觉仍然太难,就需要重新选择听力材料,减少难度,增加自信心。这个阶段会遇到许多困难,随时可能失去信心。)

第三,练习完整地听懂一句话之后再默写。

第四,大声跟读。可以边看着记录稿,边跟播音员朗读。并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纠正语音。(很多人在这点上犯错误,太懒。或者羞于开口)

第五,练习精听的同时,加大泛听练习。选择完全新的材料,只听一到三遍,掌握大意即可。同时养成每天坚持听英语广播的习惯。(泛听材料是海文出版社的标准美语入门,VOA的慢速英语;北京人民大学的英语绿地,美国ABC电视新闻,以及各种有兴趣的听力材料。我对于泛听比较重视。先选一些比较容易的材料,练习一遍全部听懂的能力;再坚持听比较难的广播电视新闻。)

第六,逐渐培养一遍听懂的能力。只在特别难的地方才用听写法。(这是逐渐培养出来的,没有说是一开始就用这个办法)

第七,加强阅读练习。选择有一定难度的阅读材料,练习快速阅读。遇到生词查英英词典。特别注意阅读网上最新的英语背景新闻,以便听的时候减少难度。

第八,练习写作。可以把听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梗概。另外多练习用英语生词造句。(可用口头复述练习)

第九,练习汉翻英。最好找一些有标准译文的材料,先自己翻译,再对照范文学习。特别注意把握英语与中文之间的微妙关系。(新概念就是很好的练习资料)

第十,每天保持相当量的练习。只有练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在大脑中构造一个英语区。以后再说英语时就不会出现英汉互相干扰的问题了。

以上是我本人花了三千小时练习英语逆向法的真实体会。供参考。

(-----偶像啊偶像! 你终于出场了!呵呵)

怎样听?

精听的好方法是逆向法。

我的具体做法是,先完整地把一条新闻听一到三遍,争取掌握大意。然后,一句一句精听,力争每句话都听明白。遇到实在不懂的地方,再听写。根据我的实际水平,我选择了专业英语大三和大四的新闻听力教材作为起步阶段的听力材料。此外,每个月安排几天时间,完整地把几十条标准英语新闻听写好。遇到难点,及时核对原文,搞清楚问题出在何处。

泛听是逆向法比较忽视的方法。其实,泛听不比精听次要。我在泛听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先是把它当作音乐听。主要为了熟悉语音,语调和语气等。这个阶段可能听不懂内容,但是不要紧,它有助于提高英语听觉的敏感性。有时睡觉时都戴着耳机,做梦时耳边还有英语的声音。在这个阶段,千万别急于搞清楚磁带里说的什么,只是听声音。如果老想听清内容,就会有深深的挫折感,甚至怀疑自己头脑很苯,不适于学英语。而有了这种意念,就会真地使一个健康的人变成英语的弱智者。附带说一句,根据观察,许多音乐感觉好的人学习英语听力和口语比较容易。人的大脑中,负责音乐和语言的脑区有一致性。我在大学时,学校交响乐团的几个小提琴手都会说不错的英语。

接下来,就要认真练习在泛听中掌握大意。这个过程比较难。建议在选择泛听材料时,先选容易的开始。比如多听慢速英语广播,最好是实时练习听VOA的SPECIAL ENGLISH节目,包括听其中的专题报道和小说播讲。第一遍听大意,第二和第三遍听细节。由此过度到听大学专业英语的中级听力磁带。我认为,上海海文出版社的标准英语听力入门是很好的泛听材料。其程度介于慢速英语和标准英语之间。而且信息量大。练习听力千万不可小看慢速英语。学习者如果达到一遍完全听懂VOA慢速英语的各种广播节目,就可以说基本掌握了英语(作为一种外语)。建议学友们在苦读新概念英语的时候,也给予慢速英语一定的位置。实际上,只靠一套教材(如新概念英语),是无法学会英语听力的。

再下来,就要练习泛听标准英语了。这是最难也是最有趣的练习。我的方法是步步跟踪语音,不在生词上纠缠,快速把握大意。第一遍听懂一半;后两遍听懂百分之七十以上。达不到这个水平,则说明材料过深了,可以暂时放一放。顺便说一下,许多泛听材料也可以作为精听材料,有时间时用听写法一句句扣懂它。

如果泛听标准英语时达到一遍听懂百分之七八十的水平,就具备了专业英语本科生的水平。也就是说,自学英语的基本功阶段已经完成任务。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值得庆贺一番。

最后,练习精听泛听都离不开阅读水平。道理是,成年人学习听力是在学习阅读之后

进行的,所以大脑的思维程序是,先把听到的声音转为文字,再领会意义。也就是说,能否听懂取决于能否读懂。当听力提高到几乎自己认得的词都能听懂时,再提高就需要阅读水平也上一个台阶。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快速读懂。可以把时钟设定在十分钟左右,硬要求自己读完三千字的文章,并且了解主要内容。可以把阅读材料按照难易程度分成几个级别,循序渐进。具体方法可以参考美国出品的英语教学软件GLOBAL ENGLISH,此教材共分十级,从初级水平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建议你上网查询这套教材,具体地址是WWW。GLOBALENGLISH。COM。另外,还可以上ABCNEWS网站,每天跟踪最新时事报道。这个网站的文章都是原版的世界四大通讯社稿件,词汇量很大。如有条件,还可以订阅一份美国或海外出版的大报,每天翻阅。我坚持看香港的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系由英国人编辑的百年老报纸。

至于练习汉译英,可选择上海出版的英语口译一书。以及国家领导人的现场答记者问等直播录像。

精读与泛读是阅读训练中的老问题。作者认为,六级英语通过后,就可以流畅地阅读外国文学原著,这个估计明显偏高。公外的四/六级考试无法同英语专业的四级/八级相提并论。公外六级英语通常不如专业英语四级的水平。

作者有关英语分级的观点很有价值。中级水平是绝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所处的阶段。中高级水平含义很多,是一般可以简单应付工作的英语学习者的真实状况。所谓高级英语,不是指听懂了高级听力的教材就是高级水平了,到听其他较深的材料时照样有困难。高级英语是一个综合概念,只有听说读写水平同时提高到相应阶段,才可以说学习英语进入自然成长状态。

在英语学习中,宁愿把自己的水平低估一些,也不要太好高骛远。慢些,再慢些。扎扎实实把基础打牢,齐头并进提高各项英语能力,全面进入真实的高级阶段。

有关新概念

钟教授有一观点,认为把新概念全部背熟就可以拿下英语。这个看法不全面。以至于不少网友误解为只要学好新概念一套书就足以。也许,这对于应试有用。但对于全面提高英语水平不利。学好新概念,只是打下比较扎实的英语基础,离“拿下英语”还远得很呢。毕竟新概念只有6000词汇量,而且篇幅短小,不可能囊刮所有语言现象,表达方式。另一方面,这也正是新概念长盛不衰的原因,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第四册,公认是有难度的(尽管词汇量不大)。不过如果第三册学得扎实,第四册应该可以自学。世图版的译文不太好,很多地方译错了(或译的不好),建议多找些译本对照,在对比中就能发现哪些翻译得好些,为什么好,哪些翻译错了,为什么错(其实各译本都有错,其中以世图最差,安徽科技其次,上海外教不错,新版的也可以)。在这样

翻译,比照的过程中语法基本功得到不断的加强。阅读与翻译包括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

关于逆向法

一,如何增加词汇量?

这是起步阶段的大问题。生词太多是无法听下去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先听特别容易的材料,也就是说生词要少,句法要简单。比如可以从中学的英语教材听起,也可以从慢速英语开始。这个阶段主要练习听懂自己认得的词或读得懂的文章,也就是先不扩大词汇量,而是主攻听力。一般人如果认得六千英语词,大约也就能听懂一千词。因此,选择什么材料听,对于初学者特别重要。通过四六级的学友,可以从美国之音的慢速英语起步,或从北外的中级听力开始。如果程度低,可以选择从中学教材或英语900句起步。通过苦练,逐步把自己已经认得的材料听懂。并且边听,边扩大词汇。这个办法很扎实,就是进度慢些。

二是加强阅读,集中扩大词汇量。可以买一些简易英语读物,先从2,000词汇量的书开始,一级级进步到5,000词汇量一级的读物,再达到掌握15,000级以上的英语书刊报纸。不过,这样一来就不是主攻听力,而是练习阅读了。其实,提高听力和增强阅读能力是不能分开的。互相结合,一定能促进综合英语水平的提高。

我个人主张尽量用第一种方法,一步步在练习听力的同时扩大词汇量。

二,逆向法如何具体操作?

如上所述,先选择适合自己真实水平的听力材料,千万不要眼高手低。选太难或太容易的材料听都不好。一般可选择能听懂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听力材料,然后主攻难点。

一开始可以通听三遍,掌握大意。然后一句句或一个个词听写下来。这取决每句话的难易程度。简单的句子,可以一句句听写;很难的句子就只能一个个词听写。我自己的做法是用复读机一句句反复听,只要听明白了,就不再听写。只集中精力听写难点。有时,一句话部分听懂了,部分听不懂。这时可以把不懂的地方用括号圈出来,反复听,直到听清楚后把词填进去。起步阶段特别困难,很容易失去信心。因此一定要选合适的材料听。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是学习听力的途径。我个人在这一点上走过弯路,刚开始选的磁带太难了,连专业英语翻译都觉得不容易。我还以为只要攻克最难的材料,就可以一马平川拿下听力。其实白花了许多功夫。希望这点教训对你有益。

除了听写,还要大声朗读。可以跟着播音员读,并录下音来,反复比较,提高发音质量。顺带说一句,语音好坏直接影响听力和口语水平。要想切实提高听力,一定要过语音关。做到发音准确,轻重音适度,语调和语气向老外看齐。

在具体运用逆向法时,关键点是反复练习,反复模仿。

三,如何给自己加压力?

掌握英语听力,必须让自己整天“泡”在英语里。没有压力,不想听或不想学是无法掌握英语的。最好的情况是对于英语有兴趣,自觉地天天操练。当然,兴趣也要培养。选择合适的材料听,容易有成就感,可以促进自己学下去。如果你练习听力有明确的目标,

那就再好不过了。或者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练习,或者为通过托福考试,或者要到国外生活。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时期美国盟军为派一批人到德国军队刺探情报,硬要求选中的人二个月必须讲一口流利的德语,并达到德国人无法分辨的水平。不管是否达到这个水平,这些人都要按时派到德国。这是要命的事情。结果所有的人都掌握了这倒霉的德语。由此可见,压力对提高外语水平的重要性。

阅读

阅读是成年人学习英语的起点,也是伴随学习过程的难点。不要以为阅读是英语学习中最容易的部分。只要看看专业八级英语的阅读题目,以及随便翻翻英国经典散文,就知道阅读的含义了。据报道,美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一种脑病,即阅读障碍症。文字符号对他们的头脑构不成刺激。

重视阅读是第一步。不仅重视应用性的读物,如新闻报道,文书信件,可读性的文章小说等,还要有意识地阅读散文哲学和其他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后者,阅读起来如坠五里雾中。我曾经读罗素的《自由人的崇拜》,那种强烈的精神追求表现于姿情澎湃的优美文字之中。其间还有深奥的哲学意念。第一遍读时,云里雾里,间或又感觉有所触动。不断读终于把握了玄机。

选择阅读材料要精,深,美,博。新概念第四册的文字不少达到了这一要求,是阅读的好材料。另外,该书的作者还有一本专门用来阅读的教材,《ENGLISH THROUGH READING》约收入20几篇文章,都很有价值。不知为何出版社只认《新概念》,却把这本书冷落了。当年它是和《新概念》一起引进国内的。据我的经验,上海复旦大学1995年左右的博士生英语精读教材就很好,所选文章很讲究,文学,艺术,哲学,历史,音乐等都有涉猎,难度比《新概念》第四册又高出若干。

练习英语阅读可以参考小时候学习汉语阅读的过程。通读几遍,用英英词典查找生词,反复默写生词,用生词造句,抄写课文,背诵优美段落,写读书笔记。特别是抄写课文对于正确理解内容很有帮助。一些大翻译家也有此习惯。此外,适当练习英翻汉可以提高阅读的精度。

练习阅读一定要自备几套高质量的工具书。牛津英英词典,剑桥成语和俚语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英语同义词词典,商务出版的英汉大词典等。

练习精读可以借助中译本。比如《简爱》等小说,可以选其中有价值的段落对照中译本反复精读。

练习泛读可以读惊险小说,集中精力追踪情节,不管生词或描写。

再有就是分级阅读,由浅入深。

钟教授主张精读,遇到生词就停下查词典。也有学派主张精读和泛读并举。我用在精读上的时间较多,感觉其缺点是阅读速度太慢。泛读我只练习过看浅易小说和词汇量在10000以内的中级读物,以及读英文报纸。

创造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学习英语肯定要讲方法。越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越有效。因此很有必要探讨个性化的英语学习途径。

一,回顾自己是怎样学会汉语的。

我是听会汉语的。大家也都一样。但是我有一点不同,我的父母在家不讲普通话,尤其我的母亲只讲苏州话,到现在都是乡音不改。于是,我在上小学之前,基本把苏州话拿下,起码听没有问题。以后到上海读书,听评弹和上海滑稽戏毫无障碍。人家很奇怪,一个北京人怎么听得懂。至于说上海方言,我也可以大段冒充,只是有些生硬。出租司机以为我是长期在北方插队的回城上海知识青年。

于是我反省,学英语是否可以借鉴自己的这段经历。从ABC起步阶段,我就使用录音机。最早听BBC的灵格风发音磁带,稍后听英语900句,以后听ESSENCIAL ENGLISH(此书当年同新概念一样风行)和现代美国口语,《今日美国》,再就是听《新概念》。总之,从认字起就没离开语音和听力。当初并不很自觉。现在回想起来,与我小时学说汉语有巧合之处。

二,回想自己是怎样学会阅读的。

我对中文特别有兴趣,认字很早。从看图识字起,不知不觉就会阅读了。其实阅读是有规律的。小学语文课讲究抄写课文,造句,朗读,默写等,遇到佳句还特意写在小本上。这些我都在学英语时照搬过去。另外加上一些方法,例如练习英翻汉,也注意在阅读英文原著时对照中译本精读。特别遇到生词时强迫自己查英英词典。记得刚起步时,英英词典简直就是天书。终于硬着头皮顶过去了。

阅读英语是为了使用。于是要求自己每天看英文报纸,上美国新闻网。起先用金山词霸查生词,后来发现这东西除了可以偷懒,没有查英英词典管用。于是坚决不再往电脑上安装词霸了。学英语要勤快。多动手,多动脑。现代化的技术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懒惰。所以,后来我追随了钟教授的逆向法。与其说是为了解决听力,不如说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勤劳和韧性。

学习中文阅读是离不开读古文的。同样我们不应该厌恶古英语。不管是莎翁的剧本,还是华盛顿就职演说,都可以研读一番。、

三,回顾自己是怎样开口的。

从婴儿到全面学会说话,要花去18000小时,而且是在父母辅导之下。因此我从不敢企求速成学会英语。实际上也没有速成法。到现在为止,我在认真练习英语听力上花了3000小时,我家亲戚大喊了不起。其实,我花去的时间还不到一个会说母语的美国少年用于听说英语的六分之一时间。因此,我对自己听力仍有问题一点也不回避。因为我还要长期学下去。

关于口语,我知道婴儿张口时必须有大人的辅导。所以,我从学音标起就真心拜师,一步一步让先生矫正发音。虽然比不上老外,但开口说话是有自信心的。

总之,学英语可以愚钝,但不可以偷懒。可以慢功出细活,但不可以一口吃成胖子。我遇到过许多考试成绩优异的年轻人,无论中国外国的英语考题都得过高分,但是其中可

以自信地说,出国就能听课的人真是不多见。许多人到了美国课堂,边听讲边录音,回到家再一句句慢慢听。我对要出国的侄儿说,你到国外练听力还不如在中国跟我练。只要在家认真踏实地学,一定可以练出过硬的英语能力。关键看有没有意志品格。如果没有,别说英语,其他需要吃苦才能掌握的技能同样也学不好。所以,学英语首先是学做一个艰苦奋斗的勤劳人。

最合适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就像pd_dyq说的"灵活运用逆向法“那样。baobab用逆向法学新概念也不是照搬钟教授的听写说背想,而是听写-翻译-(比照核对各译本,再看参考书)-译背(看着课本中文译文译回英文来背诵)-朗读(因为译背只达到能正确记住,但不能流利背诵)-背生词。也就是“听,写,译,背,说”之所以把跟读朗读放在译背后,因为先朗读,那么在译背时记忆的成分远大于译的成分。(翻译是逆向法里所没有的环节,逆向法第三版中钟教授把它与阅读一起谈(baobab早在读第三版之前就翻译新概念了)当然也不是baobab 创造的了,翻译是比较传统的学习方法了,不过baobab觉得在用逆向法学英语时,与其另找材料翻译,不如翻译课文,能更大限度地吃透课文,把基本功打得更牢固,而且,更节约时间。所以,baobab就把翻译加入逆向法中了。

学英语“不抬杠”“不争论”,是老一代杰出领袖的伟大发明。其实,现代民主的含义就是让人各抒己见。有时候,“真理”在大多数人那里;有时候,在无名小辈一边;更多时候,是在出版商手中。那么多网友都知道钟教授,知道《千万别学英语》,还知道“疯狂”。其实,在他们之前已经有许多人学会了英语,包括许许多多业余爱好英语的普通人。(任何方法都可以找到理论支持依据和反驳的依据)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不可强调过头。每天不可不操练英语,但可以不天天研究方法。我最爱去的网站是“英语特快”。那里每天都有众多爱好者的听力帖子,好不热闹。我注意跟踪过几位爱好者,眼看他们在一年左右水平大长。比如BBC新闻,刚开始听的朋友似乎都有听天书之感。其实坚持下去,破译天书也是办得到的。学会BBC以后,听口播专题节目,如TALK TO AMERICA,或是COAST TO COAST之类,又有弟兄姐妹们顶上去。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中就涌现出听力基本过关者。

我们既然是英语的忠实爱人,就应该缠住她不放。不管是大献殷勤,还是葫罗卜加大棒,反正把她抓到手。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爱有多深,方法就有多多。总之,我们学英语“不抬杠”。

学习英语的秘诀是耐力加兴趣。

增强耐力和兴趣的锦囊妙计是随时制订适度的标准。

中国人学英语,特别是依靠磁带练听力,千万不可把标准订得太高。以练习听新闻为例:

第一步,先听会慢速英语。

第二步,听会BBC/VOA的标准新闻报道。

第三步,听懂故事情节强的专题报道。

第四步,学会听比较抽象的现场讨论。

第五步,以上各种节目都学会一遍就听懂。这一点很难,但是一定要过关。

到这一步以后,听老外讲课和演讲应该没有问题。

把最终目标分解为几个阶段性目标有助于调动积极性。最后提一句,我们在国内学英语一般不可能达到美国人说母语的程度。这一点不奇怪。因此,不要因为自己的英语还有障碍,而影响情绪。(客观的判断自己的水平和学习潜力非常难)无论是国内学专业英语的人,还是业余爱好者,都会在学习中遇到很大困难。包括钟教授,他运用逆向法学习好多年以后,听老外讲话还是老要想,理解有障碍。直到他出了车祸,在家养病时又下苦功学习很长时间,听力才又提高一步。我计算过,钟教授用在听力上的时间,至少要在6000小时以上。而且他也不可能做到听任何话题都很轻松。不信你可以发邮件询问。我现在用于听英语的时间将近3000小时,也就才达到听专题报道的程度,而且需要三遍才明白。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同在国外留学的人交流,特别是学文科的人,几乎没有人敢说英语好学的。就是在国外留学,成天不干别的事情,基础中等以上的人也需要认真学习一年才过关。也就是说,要拿下英语,怎么也需要5000小时(呵呵,都是以千小时计的)的苦练。因此,学英语是吃苦耐劳的活。学之前先想想好,开弓没有回头箭。中途放弃等于浪费生命。此话当真。

一般说来,可以两遍听明白CNN/NPR/VOA的标准英语报道,就达到了可以直接同老外谈正经事情的程度。

自学英语要达到以上程度,是非常困难的事。一般通过六级的学友,在阅读方面问题不太大。主要是提高阅读速度和改善阅读精度。而要听懂就不容易了。我的工作单位有几位通过六级的同事,但没有一人达到这个水平。当我们必须与老外谈重要公务时,只有请专业翻译出马。也就是说,六级英语还无法实际运用。这是很大的遗憾。

我还注意到一个较普遍的情况,通过六级英语的同事一般说英语的水平高过他们的听力。有不少话能说得出,但往往听不懂老外说的话。由于听力的障碍,影响了交流。

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水平,需要注意几点:快速阅读,标准英语听力,流畅的口语,标准英语写作。

解决阅读问题,要熟悉15000以上的词汇,并必须有能力无障碍地查阅英英词典。关于使用英英词典,很多六级英语者并不重视,不少人甚至不会查阅英英词典。我个人的经验是,不会熟练使用英英词典,就难以登上高级英语的平台。提高快速阅读水平,一定要加大阅读量,特别是大量阅读原版材料。

有关听力,逆向法是自学的好方法。主要因为这种方法特别适于精听,能帮助自学者打下扎实基础。有了基本功再练泛听就容易许多。

口语问题,需要有良好的发音基础。最好请一专门的老师个别辅导。一对一地矫正语音是最佳途径。花三个月时间足矣,学费也不多。有好的语音和好的听力,是进入高级英

语的重要台阶。多去英语角,跟别人胡聊,说对说错不要紧。能一口气说半小时英语,再练习听力就会有不同的感觉。

有了六级英语基础,再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学习中高级英语,经过两年努力肯定大有收获。

今天我想说说“耐心”二字

不急躁,不焦虑是耐心的本质。我在学习听力中犯过两大错误,一是不断要求自己在半年或一年内达到“精通”的程度----结果无一不以破产告终;二是频繁变更学习方法,时而逆向法,时而“千万别学法”,时而“泛听法”,时而以阅读带动听力法等等----最后那种方法都尝试了皮毛,丧失了精髓。

学习英语一定要平心静气。结合个人实际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然后就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以我的教训为例,刚开始练听力时,选择了逆向法。可是一上手,发现太难。首先是一分钟的标准英语录音,需要40-50分钟才听写完。于是不再听写,改成一边看书一边听。花了几个月,没有多大进步。于是又改成以泛听为主,结果最大的收获是对英语语音熟悉许多,但是照样听不懂。这回,我不得不查找问题到底在哪里,老老实实“大撤退”,回到自己真实的水平上:放弃听标准英语,改听慢速录音。

其实,钟教授在《听遍全世界》中早有提醒,要学习标准英语听力,必须具备一遍听懂慢速英语的基础。而我在起步时,需要三遍才能完全听懂SPECIAL ENGLISH。现在看,以如此初级的基础,就幻想在半年之内突破听力难关,显然是太幼稚了。

类似的错误后来又多次重复。比如,当我感觉听慢速英语有提高时,又急于攻下《高级听力》教材,并再次把目标锁定在半年过关。结果只是多了一次失望。

在反反复复的摸索中,我逐步认识到提高听力一定要沉住气。默写要沉住气;精听要沉住气;就连泛听也需要沉住气----泛听不可走神,必须紧紧追着录音,尽量获取信息。在缺少英语听说的环境下,没有谁能轻轻松松学会英语。

所以,我说学英语是很累的活儿,特别需要耐力。只有耐心,没有足够的投入,还是学不会。我认为,在起步时期,每天至少要花三到五小时,而且方法要对路。我虽然自称花了3000小时练听力,但由于中间弯路太长,真正有效时间也就1500小时左右。这可是八小时工作制下200天不带工资的白忙活啊!希望兄弟姐妹们千万要把我作为反面教材。

----花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精听和听写,用不到三反之一时间泛听一些比较容易的材料。这是我在“回头是岸”时的心得。

----老老实实根据个人实际水平,从低起点开始练习听写,并且认认真真地一个个词写对,不懂就查找词典,向高手请教。这才叫打基础。

----稍有进步时,千万不要忘乎所以,听力要进入“一马平川”的境界还有漫漫征途。

----只有当听写标准英语没有任何恐惧感,而且许多句子不用听写也弄得明白时,才可以减少听写时间,转而精听与泛听合理结合。

总之,“别着急”是学英语的最佳心理。“卖苦力”是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

反对逆向法的意见

我觉得逆向法根本就不是方法,各位别骂我啊,我对上面的帖子没有意见,只是对逆向

法有意见,学习如果方法正确才会高效,何谓正确?符合个人的接收方式。逆向法就是最愚蠢的一种方法。所以,三年下来,你会有所进步,可这不等于逆向法好,。不能把英语学习只当成乐趣,没完没了的学,那我问你,什么时候用呢?所以一年苦学。方法自选。应该拿下。(我真不知道怎么说,那一年用什么办法拿下?这位朋友又不说)

用"逆向法"学习英语的经历和体会

──段德盛(1999 年 4 月)(钟教授的嫡系弟子吧,呵呵)

1、逆向法使我脱颖而出

3、小学二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学完初一英语

2、高二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4、几点体会

我高中时一直是班里英语学得较好的学生之一。在第四军医大学我先后参加过全国第一次四级考试和第一、第二次六级考试。90 年大学毕业时我是全区队 40 人中唯一通过六级的学员。毕业后到某医院从事医疗仪器维修工作,需要读一些英文说明书。我记得第一次是一台生化分析仪的说明书,看得很吃力。我对不懂的单词逐个查字典,将这份说明书彻底看懂翻译出来。以后再看英文说明书时就容易一些了。在医院工作期间我曾用三个多月的时间背过《新概念》第二册全部一百多篇课文,每日一篇,背好后让同事听,比较流利、一词不错就算完成任务。

准备考研时,我在 92 年 9 月份背了《新概念》第三册前 30 课后,就再也没管英语。尽管那次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较难,许多人因此落马,我还是拿到了南京通信工程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上研究生伊始,刚读研究生时我的英语水平在班里算中等,不如大多数通院本科毕业的同学。每天早晨看到他们拿着收音机听 Special English 广播,我就很羡慕,心里暗想:我什么时候能听懂?

虽然我一入校就知道"逆向法",但是仍然用背的方法学英语,不久就觉得太枯燥而难以为继。在无奈的情况下,我从第二学期期中的时候尝试用"逆向法"学英语。那时还没有电脑语言学习机,只能用单放机返过来、倒过去地听。第一面 30 分钟的 Special English 我听了一个月左右。 1994 年上半年,也就是研究生第二学期,我开始听写 Special English 广播节目,工具是词典和一本《英语学习逆向法》。一开始听写第一盘磁带时真困难,一个小时下来只写几行是常事。至今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一个词花了 50 多分钟也没听出来。但是正是如此,我才体会到逆向法的价值,我才真实地知道自己的英语水平。到了期末,我断断续续地听写了大约有六七十个小时,这个学期的英语课,我一节也没有去上。

期末的英语考试是交一篇作文、听力测试和口语测试。考听力用的是 TOEFL 试题,我考全班第一。考口语时我们坐在教室里,教员给出几个话题,谁准备好了就去找教员讲几分钟。我看了一下题目,稍微准备了一下就第一个去找教员讲。这六七十个小时的听写有效果了,我的英语开始在同学中略显突出。第三个学期,我给自己规定每天要听写三节课(150 分钟),每听写完三节课就在笔记本上划一杠,到 1995 年一月,一共划了 108 个杠。也就是说,这个学期我用逆向法学习了108×2。5=220 个小时。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已经可以顺利地听懂 Special English 广播了。到学期结束时,我已经相信,如果在研究生班里找三个英语比较好的人,其中应该有我。第四学期时南京某研究所请我们几个研究生去做技术讲解的口头翻译,其中就有我。我心里直打鼓,"我能行吗?"可是当站在讲台上,翻译完中方教员的第一段话后立刻就知道:我能行!因为人的听和说的能力是相关的。我一年来的听写锻炼了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听写完一面磁带后我总是对着听写记录跟着录音机朗读,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这次外训任务,我是几个同学中翻译天数最多的。

研究生毕业后我从事通信系统的规划论证和建设工作,有时要与外方进行技术洽谈。我既是工程师,又是翻译。因为我专业和英语都懂,所以彼此间的交流准确、顺利,也容易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平时还要用英语与外方进行传真往来,对他们提出技术要求、进行咨询,对其方案或配置进行修改或认可,提出我方建议等。一般是我先起草中文稿,呈领导审阅修改后翻译成英文件,再呈领导审阅,同意后发出。我现在的直接领导是清华的MBA,他说我写的英文比较地道。我写的信函曾加快了谈判的进程。我写的系统技术要求被外方原封不动地作为其建议书的附件。有一次我参加国家无委组织的一个国际频谱管理研修班,由三名加拿大政府无线电管理的退休官员讲课。我的英语水平相对突出一些。有人问我的英语是在哪里学的,我回答说“我的英语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长期坚持用逆向法学习。我没出过国,没有花大价钱去上什么学习班。字典和周围英语比我好的人就是我的老师。”

我感到用逆向法学习英语是我在学习方法上的质变。有人说逆向法太费时间,其实它的时间效率比很高。我用大约 400 个小时,就使我的英语水平从一般、不能熟练地阅读英语文献、基本上说不了,进步到名列前茅、能熟练地阅读英语文献和口语较流利的程度。400 小时相当于一个本科生一年课内课外英语学习时间的总和,用常规的学习方法恐怕难以达到此效果。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技巧的培养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技巧的培养 摘要:听是理解和吸收口语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 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语言角度来看,语言本身首先是有声语言。没有 听就没有说,语言的交流也就无从谈起。因而,听力在语言学习当中有其特殊的 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G6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6-197-01 初中英语中听力是重要的一部分,针对部分同学听力能力薄弱的问题,我们 研究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实践,在其基础上发现了一些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 根据这些因素来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也希望这些方法能够有助于提高学 生的听力理解水平,促进初中英语听力的教学。 1 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 1.1 对听力所展现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 听力是在听的基础上理解上进行的,所以要听懂听力内容就必须要有一定的 语言知识,缺乏语言基础要听懂听力对于任何人都是十分困难的。在我们日常的 听力内容中,欧美国家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是必不 可少的,在听力材料中占绝大部分。这样看来,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 过程中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如果对文章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听力方面并不会有太 大的偏差。 1.2 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不足 语言知识是系统化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构成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前提,语音基础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到听力水平的高低。 如果一个人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发音不准,那么日后也会造成听力理解困难。其次,词汇量的大小对听力理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的词汇都需要认识,但是词汇量的积累也关系到听力的理解,对于一个重要的生僻单词,认识的人肯 定就会抓大重点,但是不认识的人就会加大听力难度。最后,语法知识也是限制 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语法关系到句子的翻译,特别是一些长难句或者复合句, 学生如果不会翻译或者理不清句子的关系很可能限制其听力水平。 1.3 听力训练方式不科学 在听力教学中,学生的听力水平与教师的教授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日常 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部分教师在听力课堂中的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合理, 在课堂上集中训练听力,而且训练模式单一,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性不强,缺乏活力,这样导致学生容易疲劳,听的效果下降;听力训练教材挑选也不合理,听力 内容挑选过难或者过易影响学生的听力兴趣;甚至还有长时间集中训练听力导致 越听越不懂,所以听力时间安排还需合理安排。 2 探究初中英语听力策略与技巧 2.1 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2.1.1把好语音关 在之前文中也提到语音是重要的,所以学生要养成多听、多模仿的习惯,在 教学课堂要尽量多放些听力材料,多体会英语的语音,学会辨别语调、重读、弱读、升调、降调等,可以跟着多读增强他们对语音的掌握能力。 2.1.2抓好朗读训练,以读促听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训练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训练 【摘要】初中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进行思维,吸收新事物,理解新问题,英语课堂作为实施英语听力训练的主阵地,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英语听力经常化,在教学中通过增加词汇量、加强复述训练、有目的进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等方式方法以牢固的语法知识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 【Abstract】Skille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been able to think and absorb new things, understand new problem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glish Listening English classroom training as the main front, teachers for students to create a good language environment for regular listening, in teaching by increasing vocabulary, enhance repeat the training, the purpose of hearing a train, a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students ways to promote a solid knowledge of grammar and listening levels. 【Key words】listening; Training; Understanding; Culture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听力是获得有声信息的活动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交际能力。没有听,就没有说,语言的交流也就无从谈起。因而,听力在语言学当中有其特殊的作用,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刚接触英语的初中生来说,听力训练是比较困难的,学生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对听力训练失去信心。为此,教师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教活听力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听力训练的效果。 1.用英语组织教学,使英语听力经常化 初中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进行思维,吸收新事物,理解新问题,课堂英语是实施英语听力训练的主阵地,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就必须用英语组织教学。一开始,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教师可结合形体语言或一些直观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在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教师所用的课堂用语后,应适当增大英语课堂用语的比例和难度。教师应把课堂用语看作培养学生听力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坚持不懈的使用。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始终沉浸在良好的英语氛围中,形成直接的英语思维,提高英语反应和理解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单词和句型,感知语言形象。例如:在一篇课文教学中,向学生出示一幅幅漂亮的图片,然后对学生说:Look at this picture,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 a ……).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即使学生不看书,也能容易听懂对话内容,从而增加了学生在课内接受听力训练的机会。 2.看与听结合 初中英语训练应从看入手,即让学生看录象,图片及实物,听录音或教师的朗读,最后再跟读,模仿。从一开始就让学生真正地学习“如何”说话,从感性上接触英语,培养其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种让学生接受视觉信息的同时接受相

初中英语听力训练MP3材料综合

初中英语听力训练MP3材料综合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队菌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对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相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may robert do next friday? a. he tray probably go to the woman’s party with his wife, b.he may stay at home. c.he may hold a little party. 2.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dialogue? a.the woman dialed the wrong number. b.the woman dialed the number correctly. c.the man was wanted on the phone. 3.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she will not stay at home. b. it is too late. c. it looks like rain and she will not have a swim. 4.where did sara work before he got the new job? a.in an advertising firm. b. in a school. c. in a library. 5.what time does the train arrive?

五年级阅读与写作方法

状物类文章的写作和阅读 <一> 介绍自己了解的植物或喜爱的动物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或感受。 作文一: 我最喜爱的植物----仙人球 有一种花没有桂花那么清香典雅;没有玫瑰那么娇艳美丽;没有荷花那么闪闪动人,但我却最喜欢它,花中强者——仙人球。 仙人球的身上长满了如钢针般的刺,整个身体绿油油的,圆胖胖的,如果你去碰一下,一定会被刺的。 仙人球刚被爸爸带回家时,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个“丑八怪”,便把它放在阳台上的角落里不管它。 一日复一日,春慢慢地走去,烈日炎炎的夏天来了,我怕别的花会被阳光晒的枯萎,便把它们带进了舒适、阴暗的地方,唯独没有把仙人球带进那里去。它与烈日对战着,每天都顶着烈日,连人也承受不了高温的折磨,仙人球更不可能战胜烈日活过来。 夏天过去了,我走进阳台,却发现仙人球并没有枯萎,它的刺比原来更硬更粗了,我这时兴奋无比,连忙给它松松土、浇浇水。花中强者这个名字果然名副其实。 仙人球不仅能在几个月不喝水的情况下生活,还能开出花来! 一开始,我也不相信“丑八怪”能开花,你看仙人球绿色的刺球上渐渐地长出了许多粉红色的小颗粒,仙人球像一只背着野果的刺猬。 仙人球不怕风吹雨打、不畏严寒酷暑,不求别人照顾,不计得失,顽强地生长着,并将美丽的花朵展现在人们面前,默默地奉献着。 我爱花中强者——仙人球,更爱它那坚持不懈、顽强的生命力!

作文二: 我喜爱的小乌龟 我家喂养着一只小乌龟。它的样子可爱极了,头部略似半个橄榄,不像其他小动物一样头是圆圆的;眼睛细长,里面的眼珠子黑亮黑亮的,还滴溜溜转;背上长着一个坚硬的壳,像个坚硬的“房子”;四条腿又短又粗,爬起来慢慢腾腾的。它的尾巴短小细长,像三角形,身体底色是墨绿色的,头颈和四肢上分布着漂亮的、紧密相连的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格子图案,像一张棋谱,真有趣! 小乌龟可乖巧了!你给它吃什么,它就吃什么,从来不挑食。有一次,我在它的面前放了一小块肥肉渣子,它一看见,好像没见似的,吓得缩回了头。过了一会儿,它看看周围没动静,便又伸出了头,对着肥肉渣子看来看去,似乎在看是什么东西。慢慢地,它胆子大了起来,对着肥肉渣子猛咬一口,然后叼着肉渣子躲到一个阴暗角落里吃了起来。 小乌龟还会吃虾呢。有一次,我妈妈买了许多虾回来。在帮妈妈剪虾的时候,我拿了几个剥皮的放在小乌龟面前,它闻了闻,就叼着到角落里拼命吞了起来,实在吞不动,就用爪子按住虾尾,咬紧肉往上拽。当它吃到一块儿虾肉时,那得意劲儿就别提了。 这只可爱的小乌龟,非常惹人喜爱,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二>作文写作技巧点拨 1.有关描写植物的作文:突出重点法:突出植物的特点。 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植物时,首先要找出这棵植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其次,要对最能体现这棵植物特点的部分从颜色、形状、气味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此外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训练技巧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训练技巧 听力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很多顺利通过六级考试的本科生,听力部分能真正听懂的实在是寥寥无几。很多人都是根据听懂的只言片语,再利用推理,排除一些的考试策略选择答案的。这样做考试是有可能通过的,但实际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建议大家选的听力资料是慢速英语。这主要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是打好基本功;二是从慢速英语入手是科学的方法,是实现标准英语听力突破的有效途径。 一、突破语音障碍,掌握“听”的基本技能 学生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存在的听力障碍主要有四个:语音障碍、语义障碍、心理障碍和文化悟力障碍。听力的语音障碍,为这四种障碍之首。所以,初一应侧重语音教学,强化国际英标和字母组合读音的练习,初中词汇大部分都符合读音规则,通过训练,力求实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词的能力。还应该适当练习不完全爆破、意群、连续、句子重音及语调。 二、突破语义障碍,增强理解能力 语义指在倾听语言的过程中,人们根据所占有的语言

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母语知识,充分利用想象、推测、猜测、预测、记忆、综合、归纳、分析及概括能力,积极思维,进而理解通篇语言内在含义的过程。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语义能力是一种听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决定着听力的水平。悟义能力的核心是预测能力--根据上下文想象、猜测、推断文字及其内在含义的基本功。例如,听到文章的题目可以判定文章的体裁;听到开头几句话可以得知文章的背景和叙述范围;从第一段的叙述中可以推断其后面情节发展的大致脉络。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循序渐进地贯穿在平时的听力教学实践中。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我的具体做法。 1.训练学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 交际过程中的“听懂”,并不是听懂某个词、句,重要的是理解一个完整的语篇。英语中的词汇有丰富的内涵,把同一个单词放在不同的句子中,会有不同的含义。而同一个句子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因此,要想真正理解一篇短文或对话,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只有结合具体的语境,才有可能达到对于整个语篇的理解。 2.让学生有目的进行听力训练 在日常交际中,我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有一定目的的。听力训练也是如此,在听力训练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听的任务,带着任务去听材料。如先让学生阅读听力练习后的问题及答题要求,或者听完后要求学生复述。听力是在

重点初中英语听说课课件

重点初中英语听说课课件 1.三步听力预测验证训练法 老师在听力训练前告诉学生听力材料的标题,要求学生分析标题来预测段落内容, 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运用经验来推论结果。接着, 通过听来验证学生的预测并对比检测结果; 强化学生的预测判断能力, 加强听力的目的性, 保证听力训练的效度。如听力材料: Pollution。 第一步, 老师首先板书听力材料的主题———Pollution。 第二步, 师生设问和讨论预测内容并推导结论:What’s Pollution? How many kinds? Where is it fromin your opinions? How to stop different kinds of pollution? 第三步, 听录音验证假设。 2.任务型听力训练法 该方法要求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 利用输入的语言信息去完成一项任务或多项任务。这些任务是老师围绕听力材料所提供的语言情景和语言信息预先设计的, 通过任务的完成和此后的评价来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 1) 录音填表格。( 略) ( 2) 听后画图。初级听力训练阶段需要学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 更需要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能力。听后画图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想像力以及信息接受、处理、联想、加工及组合能力。 ( 3) 听后写(通知、信、邀请函等) 。老师选用部分应用文体做听

力材料, 既培养学生信息的转换能力, 又强化四会技能的相互渗透。听是写和说的基础, 说和写是听的提高。 ( 4) 听后回答,重述, 转述。听后回答可采用四种问答方式: ①一般疑问句问答, 弄清人物的职业身份; ②围绕where、when、what 来设计问答,弄清事情经过及发生的时间地点; ③围绕how、why来设计问答, 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及方式方法; ④围绕标题内容来设计, 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言外之意, 促使学生能运用自己的综合语言能力进行创造性问答。重述要求学生将听到的材料一字不漏叙述出来, 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以及听力的精确性。转述要求学生能对听力材料进行粗加工, 训练学生抓大意的能力、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以及初步的英语思维能力。 ( 5) 听后译。听后展开的活动形形色色, 其中包括听后口译和听后笔译, 它有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语言, 转换语言, 实现准确的交际运用。 3.分层听力训练 为加强学生听力目的性训练和听力记忆, 可以围绕一篇听力材料进行四层次训练, 即“听辨”、“听知”、“听记”、“听析”。第一层通过“听辨”环节来了解、辨明对话的人物及其相互关系。通过理顺人物关系, 可以预测和判断谈话的目的或意图,听力训练就会有的放矢。“听知”就是通过听来了解听力材料包含的基本内容, 把W-question(where/when/what) 作为了解内容的基本脉络。“听记”就是听者应记住谈话中涉及的数据。“听析”要求学生听出对话中包含的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杨芸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杨芸 发表时间:2014-10-17T15:59:09.43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4年第8期(上)作者:杨芸[导读]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杨芸 (古蔺县古蔺镇中学古蔺646500)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里弗斯的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45% 。由此可见,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 听力理解障碍何在?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笔者想就此略陈管见。 一、听力理解障碍 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 语音障碍: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长此以往,特别是对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如sheep---ship,house---horse.语速障碍:有些英语教师讲课语速比较慢,学生形成了习惯,遇到正常的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如再遇到一些连读,弱读,重读,失爆,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的变化,更是无所适从。 英语语音差异: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的差异外,在读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而我国英语教学过去基本上采用英国英语教学体系。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增多并有流行的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的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 词汇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练程度,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都有给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2、母语干扰的障碍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多了个中间环节,这种心译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3、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的语言文学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一定困难。如学生对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等不甚了解,就会对这些感到茫然。 4 、心理因素的障碍 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的听力内容,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授课和在语音室里听录音的心理准备和活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高速心理变化,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因难。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听音目的明确并有强烈的听音个体, 其效果就好。反之,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厌恶情绪。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等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针对英语听力障碍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训练策略。 二、听力理解的训练策略 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要使初中生人人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续以及语调等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英语的朗读技巧。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音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的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进行记忆。拼音文字的最大优越性就是词的读音与拼写一致。根据这一特点,会读的单词自然会拼,按读音记忆的单词也不会遗忘。 2、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听的习惯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 3、寓听力理解训练于日常教学中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5 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第三,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第四,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是要坚持随着教学进行训练。 4、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保持良好的状态,自觉养成好习惯对于听力的培养十分的重要。目前,初中生的心理控制能力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他们又有心理状态可塑性强的特点。从听力训练的初始阶级就应强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教育,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听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以重视。同时不否认听力理解有相当的难度,只要正视它,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是能够克服的。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第三,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听的兴趣,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要适时给予表扬。如在训练时可采用抢答方式,看谁反应迅速,答得正确性。

初二英语听力训练

初二英语听力练习 1. Surprised/surprising be surprised to do sth. 对做某事感到惊讶 be surprised at sth. 对……感到惊讶 ① We are ________at the _________ news. (surprise) ② He is surprised _________(hear)the news. He is surprised _________the news. Stop doing sth. 停止做某事 Stop to do sth. 停下手中的事去做另一件事 1). If you want to keep healthy you must______ ______. (停止吸烟) 2).Class begins. Please stop ___________.(停止讲话) 3).Class is over. Let’s ________ ________ have a rest.(让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2. 补全短文 Justin and Paul get a call from their friend Susan. They _______ Hill Building quickly. They __________ their car at once. They ask three men in police uniform if they see the robbers. They don’t answer. They just ____ the twins into the back of a green van and drive away. Now the twins know that the three men are ______. Paul ______ open the door but _____. He uses a knife and tries again. It _____. They decide to ___________________ to the police station. When the van stops at the ___________, Justin and Paul jump out of the van and _______ quickly. They meet at the police station and report to a policeman. Suddenly, Paul ____________. He is __________ see three robbers in the police station. They laugh happily. 3.试着复述短文,可以在下面写出关键词,根据关键词来复述。 (三)达标检测 一、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He told the police about the four (rob). 2. Justin (drive) to school every day. 3. Simon told us (turn) left at the traffic lights. 4. The police (catch) them in the end. 5. Let’s run to the police station on (five) Street. 6. My mother asked me (open) the windows quickly. 7. The students stopped (talk) when they saw their teacher. 8. What about (take) another route? 9. The boy tried (run) away. 10. It (mean) that we can study at the same time. 二、将下列句子改为同义句: 1. Shall we read the story together? read the story together? 2. He used a knife to open the box.. He the box a knife. https://www.360docs.net/doc/0c1297442.html,lie’s friend called: “Help! Help!” on the phone. Millie’s friend her help on the phone.

五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1

五年级阅读与写作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阅读教学为主阵地,在阅读教学中,合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口语交际教学因素,在阅读感知、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习作、口语训练,加强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联系,使它们融为一体,把听、说、读、写训练整体化、系统化,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教学的特点 1、有效性 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并据此合理地选择、组合学习材料,设计出符合学生认识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学习路径与形式,组织学生进入主动、有效的学习情景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学生都应有实实在在的提高。教学有实效,首先应有明确目的,其次要有指导过程,根据对学生学习困难的预设进行指导。 2、统一性 语文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蕴涵于工具性之中,没有工具性就没有人文性。”“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整体性 阅读课中进行有效的写话,口语交际训练,不是游离课文之外去另起炉灶。阅读课中的写、说应与读、思紧密结合。理解、感悟是写话、口语交际的基础,在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充分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写话,口语交际,是有感而发的写与说,是有话可写,有话可说。写话、口语交际是理解、感悟的方法、过程,也是阅读的提升。 三、教学的形式 1.阅读与习作相结合 (1)仿写。 我们常常说,不是教课文,而是用课文教。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例。课文中,有些词语、句子、段落、篇章很有特点。对于这些句子或语段,引导学生体会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谴词造句的,并积累这些语言形式,作为例子,进

行模仿描写,迁移运用,形成语言能力。 (2)补写。引领学生多元解读、深层感悟文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空白处,给学生一扇探索文章的内心世界的“窗口”。文章的空白处很多,这种寻觅空白,增补练笔式训练,需教师独具慧眼,深入浅出,恰到好处地挖掘课文的未定点。这种练习应或有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或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心灵空间,或有利于彰显学生个性的亮点。 2.阅读与口语交际相结合 合理挖掘课文中口语交际因素,寻找阅读与口语交际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文章内容,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的情境出发来认识理解文章的内容、人物形象和意境,在阅读中品位口语交际的知识技巧,向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规范;根据文章内容,抓矛盾进行辩论,积累优美词句当导游,获得启迪进行劝说,改编课文表演课本剧等。 (1)辩论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本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抓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表述。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辩论,在辩论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训练思维,提高表达应对能力。 (2)解说,介绍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范例。学生在阅读时,体会字里行间的意蕴,感受文章谴词造句的方法,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教学语言优美生动有特点的文章时,可创设情境,让学生学做导游,学习解说、介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化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 (3)课本剧 有些写人记事的课文,情节发展生动,人物刻画形象,这类课文可以采取表演课本剧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将表演作为驱动任务告知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文本。随着表演的不断深入,在教师的引领、点拨下,学生抓重点词,关键句不断思考、讨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也不断深入。 3.阅读与习作、口语交际相结合 这种是前两类形式的进一步整合。这种课型中的口语交际形式以单向口语表达为主,如讲故事、介绍等。遵循从读到写,从写到读的一般步骤。

听力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听力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安县大柳河镇中学王震 摘要:英语听力教学不断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英语教学师资队伍也日益递升专业水平。但是,初中学生在听力方面依然是薄弱环节,必须加强听力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朗读 参考文献:顾曰国《英语教学法》,外语教学与研究社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3,6期 作者:赵芳 听、说、读、写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其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和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其他技能的基础。训练听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让学生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从而以“听”带动“说、读、写”,提高英语综合水平。然而如何有效地组织听力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却是一件令师生头痛的事,也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听力训练中常见问题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听力水平无法提高,听力效果不够明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存在以下障碍:1、心理障碍:许多学生在做听力训练时,往往感到心理紧张,甚至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没听进去。2、读音障碍:有些学生对读音重视不够,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尤其是对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不能辨听一些易混淆的音素。有些学生即使掌握了单词的准确发音,但遇到连读、弱读、爆破等朗读技巧时,又显得束手无策。3、词汇障碍:在听力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生词,有些即使不是生词,但由于不常用或是有些生疏的词汇,也会给听力效果带来一些障碍。4、文化背景知识障碍:由于所属同家不同,所接触的异国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日常生活、传说、时事、人物、科普等与自己国家的有所不同,这也会给听力中某些涉及异国文化背景的片段造成文化上的stock。学生如果对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不了解,就会感到迷茫。5、方法问题:有些同学的英语基础很好,可就是提不高听力,这可能就是方法问题。听力训练到了一定阶段,要侧重于整句整段甚至于整篇的理解,而不能只停留在词与句的理解上。如果只注重词与句的理解,语速快了,就跟不上,自然也就听不懂。 二、排除听力问题的技巧和方法自我放松在做听力训练时,教师告诉学生要消除紧张心理,自我放松,就像旁听者在听两人对话一样,尤其是对初听者,自我放松尤为重要。对于初听者,可以采取多次重放重听的方式,使其消除紧张状态。带着问题听有些学生特别是初一、初二的学生,材料听了两遍,结果一脸茫然,根本没听进去。这是由于他们跟不上说话者的速度,反应不过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听录音之前先浏览一遍题目,有时也可充分利用题与题之间的暂停时间间隔去浏览答卷上的内容,先对所听范围和大意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再带着问题听,并让学生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听清关键词通常情况下,我们有可能不能彻底听清、听懂每一个音素、音节、单词或词组,但只要我们听清了关键词或关键因素,同样可以做出正确的答案。例如有这样的一则听力材料:Did

初中英语听力训练分析总报告

初中英语听力训练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各国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成为21世纪公民的一项基本的要求。在外语学习中,信息获得的45%在于听,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听力教学在外语教学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初中英语教材在编排上,内容上充分考虑到“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此外,“听力”是听、说、读、写“四会”能力之首,其排列体现了学习语言的先后顺序,也反映了学习语言时的先易后难。听是语言能力之一,它对其它几种能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2、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很低,听说能力欠缺,不能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教师对听力教学重视不够,不能进行规范的、持久的听力训练。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影响全校英语成绩的提高。学生正迫切需要使自己的英语听力得到提高,农村中学需要一种较为可行的适合农村英语教学特点的模式应用于农村英语教学实践中,这是新形势下课改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我校提出了英语听力训练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英语听力训练研究,改变我校听力教学现状,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

听力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听力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掌握一定的英语听力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我们就解决了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差,听力测试成绩低的问题,教师忽视听力训练,认为听力训练无足轻重的问题,学生听力能力欠缺,听不懂,不能在实践中运用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 1、提高学生听力技能,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中运用言。 2、教师对听力训练的研究,无形中提高了自身教学能力,有利于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我校英语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理论价值: 1、我校的英语听力训练研究是对听力教学的有益尝试,是对听 力课教学的经验总结,可以成为其他学校英语教学的经验借鉴。 2、听力训练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当堂达标教学理论体系”,可以更好地指导我校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行政支持。宁津县教育局教研室和刘营伍中学教导处的全力支持。 2、我校英语教师的团队精神。我们一致赞同当堂达标教学的小课题研究,积极选择课题,主动承担任务,分工明确,合作默契,具备不怕吃苦,连续工作,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团队精神。 五、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初中英语听力练习共10套

听力(一) I .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字母或单词。每个读两遍。(5分) ()1. A. CNN B. end C. F2F ()2. A. UK B. U.S.A. C. NBA ( )3. A. morni ng B. after noon C. Chi na ()4. A. hi B. hello C. how ( )5. A. nice B. fine C. my n .听句子,选择正确图片。每个句子读两遍。(5分) ( )11. A. Fine, tha nks. ( )12. A. Good morni ng. ( )13. A. This is my teacher. ( )14. A. Nice to meet you. ( )16. A. Fine, tha nks. ( )17. A. Good afternoo n. ( )18. A. Yes, I am. ( )19. A. Good morni ng, Mike. ( )20. A. Yes, I am. 听力(二) C. I ' m fine. C. Good after noon. C. This is my mom. C. How do you do? C. Let ' s begin. C. You, too. C. Nice to see you, too. C. I ' m OK. C. Goodbye, Mike. C. Fine, tha nks. I .听句子,选出与其相符的图片(5分)1. n .听对话,根据问题选择正确答案(10分) 6. 7. 8. 9. 10. 川.听录音,选择你所听到的句子。每个句子读两遍。(5 分) 2. 3. 4. 5. A U C ADC A H C \ / A U C ABC ()15. A. See you later. B. See you. IV .听句子,选择正确答语。每个句子读两遍。(5 B. I ' m OK. B. Goodbye. B. This is Maria. B. How are you? B. How do you do? B. Hello! B. Thank you. B. Thank you. B. Thank you.

五年级语文阅读与作文训练(附答案)

五年级语文阅读与作文训练(附答案) 一、 ______________ 1 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做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震耳欲聋。桥的对岸就是泸定城。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2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起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着短枪,()着马刀,()着手榴弹,()着敌人①密集的枪弹,()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3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面,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②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③奋勇向前,不考虑自身的安危,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里,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④狼狈地逃跑了。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1.给课文片断加一个小标题,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在这段课文的第二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表示动作的词。 3.将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4.为每个自然段选合适的段意,把序号写在括号内。

浅谈初中英语听说训练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听说训练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2-03-01T10:54:22.790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2年1月供稿作者:张苗 [导读]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张苗(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三初级中学)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1-0066-02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中,仍然存在忽视课程标准的要求,自觉和不自觉地采用传统的注重读写译和语法教学的方法和课堂结构,忽略听说训练,因而不能充分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英语教学目的。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和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就如何转变思想观念,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抓好初中英语听说训练的问题,浅谈管窥之见,求教于大家。 一、对听说领先法的理解和认识 1、听说领先法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 自60年代以来,我国外语教学引进听说领先法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经过几十年教学改革的实践,到目前为止听说领先法已成为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主导方法。近年来,英语课程标准及根据标准所编写的教材中充分体现这一指导思想。笔者认为,学习外语,首先应重视听的训练,能够听懂,才能带动读说译写的能力跟上,在听懂会说的基础上,才可能使英语学习有快速提高的效果。因此,实行听说领先法教学是实现课程标准听说教学要求的保证。 2、英语语言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听说领先。 英语文字形、音、义并无有机的结合,是拼音文字,这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差异。此外,英语中还有一些只能意会的不能用语法规则讲清的习惯用法,句型,也存在一些汉、英思维上的差异,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拼音文字,如果不能听懂,也就不会读说,文字的形义也就不能牢记。中国学生必须多听,多读,多说,才能记住英语的形义,时间稍久些不听不说,就很容易忘记。因此笔者认为:学习英语在初中起始阶段的听说比重要大些,在以后的各个学习阶段,仍然要重视听说训练,仍然要把听说训练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要把听说领先法贯穿于整个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同时把语法书写、交际应用、语言知识、翻译等能力培养揉合进去,这样才能学好英语。但是必须指出,听说领先,是指学习英语时首先要多听,听懂,多说,会说。可以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切忌要求学生象“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地去听去说,那样的听说是机械的,枯燥的,不能持久。 二、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尝试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听是学习语言的源泉和基础。听得清,才能模仿,听得准,才能说得对。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要求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的培养,这是科学的,是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的。实践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听说训练呢?笔者认为: 1、切实抓好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学生初学英语,往往抱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因而对学习怀有极大的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的开头,把学生的好奇心逐步培养成愿听爱说的习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逐步养成先听后说的习惯,勇于用英语回答以及提问,模仿录音的习惯。教师则用流利动听的口语,配备上实物、图片以及表情动作,给学生造成深刻的语言印象,并努力使听说训练从小处着手,创造学生开口的机会。比如,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礼貌语言:Hello,Good morning,I’m sorry ,Thank you,etc.还可以从最简单的课堂教学用语着手,重复使用:Read after me,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组织教学,学生听多了,不仅听懂,而且也能说几句,好奇心就得到暂时的满足。因此,抓好英语教学的起始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听说训练的重要一步。 2、课前三分钟讲英语热身。 把每节课开始后的三分钟固定为讲英语的时间,让全班同学轮流作简短的值日报告。具体作法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方法。值日生报告内容从短小浅易,分阶段逐渐过渡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这样做,首先应由教师编写代表性的报告范文,印发给学生,选定几名语音、语调好一点的学生当值日示范,然后全班同学轮流值日。报告内容可以是学校生活,小故事和自由谈话等。最初可按如下几个程式进行:“I’m on duty today.Today is Monday.It’s Sunny today .We are all here…随着词汇、句型的增多,学生还可按当天实际情况增加内容。教师要给予引导鼓励,并有计划地进行巩固所学知识的口语训练及一些交际性训练。这种简单的英语报告尽管仅占几分钟,但对渲染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模仿力和创造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为口语训练提供了场所。它是巩固课堂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3、课文教学也坚持听说领先法。 把听说训练同课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每教新的课文时,坚持让学生先听录音,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必须有一般问句,也有特殊问句,内容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这样可以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真正达到培养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目的。 讲课文时,教师不仅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而且力图使自己的语音语调准确规范,富有表现力。学生提问或回答教师的问题也尽可能地使用英语。新课文讲完后,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大意进行复述或表演出课文内容。这种形式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课文教学还可坚持听写训练,听写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或课文缩写。这也是强化听力训练。 4、建立课内外活动小组,加强语言听说实践。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可建立课内外活动小组。课内活动小组,每四人一组,由前后两张课桌组成,在课堂上进行问答,对话和表演。课外活动小组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在课后组织讲故事,朗诵,猜谜语,学唱英语歌,英语文艺演出,出英语墙报,英文打字,举办英语知识竞赛等等。这些活动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可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除上述各方法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考虑每周开设一节听力课,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听力训练。利用录音、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听说训练,扩展他们的语言环境。平时可要求学生之间试着用英语交流,以锻炼说的能力。还应改革考试方法,有笔试,口试,听力测验等内容。这样,多方位地开展听说训练,就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