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自测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自测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自测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测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原子都可以构成分子

B .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 .并不是所有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 .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 2. 夏夜,我们在公园或在校园的小道上散步时,每走到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 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分子可以再分

3.将50ml 水与50ml 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ml ,对此现象的解释最科学的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原子是( )

A .非金属原子

B .金属原子

C .不能确定

D .稀有气体原子

5.下列各种原子各l g 。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括号内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 A .氧原子(32) B .铁原子(56) C .氢原子(1) D .碳原子(12)

6.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整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以下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

B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C .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D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7.Cl --

与Cl 相比,不相同的是( )

A. 电子层数

B.化学性质

C. 中子数

D.元素种类

8. 化学科学常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 A . 3N ----3个氮元素 B . O 2 ----氧气

C . Al ----铝离子

D . Fe ----1个氟原子 9. 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10. A .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B .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C .氧分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

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二、选择填充题(每题3分,选择2分,填充1分,共15分) 11. 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3

A. 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硅元素

D. ______________

12.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物质、一个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

A.O2 B.Fe C.N D.____________

13. 下列化学用语中只有微观意义而没有宏观意义的是()

A.Ag B. N C.8C D.____________

14.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因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关于铈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是58 B.相对原子质量58

C.铈元素是金属元素D.______________

15. 下列是汽车尾气处于过程中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碳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最后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

三、填空与说明题(45分)

16.(4分)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氧、氢两种组成的;(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

(3)氯化钠是由构成的;(4)铁是由铁构成的。

17.(15分)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各空:

(1)2个氢原子(2)3个氢氧根

(3)银元素(4)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2个钠离子(6)氧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

(7)氩元素(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9)五个氮原子(10)三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11)五氧化二磷(12)四氧化三铁

(13)两个氧分子____________ (14)水___________ (15)二氧化硫_________

18.(4分)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

(2)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19.(3分)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右图(填“<”、“=”或“>”):

(1) 若此示意图表示原子,则n 18 ;

(2) 若此示意图表示阳离子,则n 18;

(3) 若此示意图表示阴离子,则n 18。

20.(5分)A、B、C、D均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18之间的常见元素。其中A原子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的;B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C2-与D3+的结构

示意图均可表示为。由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A B ;

(2)C2-核内质子数是__________ ,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3)写出A元素与C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_______。

21.(6分)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钙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X=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4)17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1)下列表示的纯净物中,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是(填序号,下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_;

(2)下列表示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23.(4分)完成下列表格

四、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

24.(7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示意图,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符号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且质子数为8的离子;

⑵一个水分子共有个质子;

(3)我发现如下规律:

① 化学反应中,第Ⅰ纵行的元素比较容易电子;第Ⅵ纵行的元素比较

容易______电子,(除H外)都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可见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数。

②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横行的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数;同一纵行的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数。

25.(3分)小芳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绑在树形铁丝上制成“花

树’,在玻璃片上放置盛有浓氨水的微型烧杯,罩上大烧杯.

(l)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二、选择填充题(每题3分,选择2分,填充1分,共15分)

11. 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12.B Ag等

13. C 2 N 14.C 质子数是58 15. A. 该反应中原子不变

三、填空与说明题(45分)

16.(4分)(1) 元素;(2) 分子;(3) 离子;(4) 原子。

17.(15分)

(1)2H (2)3OH (3)Ag (4)O (5)2Na+(6)O2- (7)Ar (8)Al (9)5N (10)3SO42- (11)P2O5 (12)Fe3O4 (13)2O2 (14)H2O (15)SO2 18.(4分)

(1) 很小 (2)氢原子和氧原子 (3)分子在不断运动 (4)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19.(1) = ;(2) < ;(3) >

20. (5分)(1)H N ;(2)8 ,(3) H2O或H2O2

21.(6分)(1)20,19.00 ;(2)8 ;B、C ;(3)B;(4)第三周期第七主族22.(4分)(1)B,A ;(2)C、D 。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

24.(7分)(1)O2-(2)10 ;(3)①失去;得到,最外层电子。②电子层;最外层电子。25.(3分)(l)棉花团由白色变成红色;

(2)

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构成氨气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②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酚酞分子比氨分子运动得更快。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过关检测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笔试分97分卷面分3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份湛蓝的海,那么,我们现在启航,展开你自信和智慧的双翼,乘风踏浪! 一、小猫钓鱼比赛,它们各钓了几条鱼?请填一填。(8分)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23分) 1.比一比。 (1) 比少( )朵。 (2) ()比()多()个。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卷面分总分 得分 1/ 5

2.填上合适的数。 3.按顺序填数。 (1) (2) 4. (1)一共有()只动物,从左数,排第()。 (2)从左数排第(),从右数排第()。(3)从右数的第2只动物是()。 (4)小羊的左边有()只动物,右边有()只动物。(5)从左边数,第2只动物离队了,还剩()只动物。 三、算一算。(12分) 5-3=4-4=0+2= 2+3=1+1=5-2=

3/ 5 4-3= 5-0= 4+1= 0+3= 2+2= 5-1= 四、比一比。(1题8分,2题12分,共20分) 1.在 里填上“>”“<”或“=”。 3 5 0 0 2 1 4 5 1 0 5 24 33 2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4 5> 3< 3> =2 <1 五、画一画,圈一圈。(1题6分,2题4分,3题3分,共13分) 1.在从左数的第2只动物头上画个“ ”,把从右数的第2只动 物圈起来。 2.看数补图。 3.画 ,使 比多1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看图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18分 )

第三单元自测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测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原子都可以构成分子 B .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 .并不是所有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 .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 2. 夏夜,我们在公园或在校园的小道上散步时,每走到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 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分子可以再分 3.将50ml 水与50ml 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ml ,对此现象的解释最科学的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原子是( ) A .非金属原子 B .金属原子 C .不能确定 D .稀有气体原子 5.下列各种原子各l g 。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括号内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 A .氧原子(32) B .铁原子(56) C .氢原子(1) D .碳原子(12) 6.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整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以下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 B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C .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D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7.Cl -- 与Cl 相比,不相同的是( ) A. 电子层数 B.化学性质 C. 中子数 D.元素种类 8. 化学科学常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 A . 3N ----3个氮元素 B . O 2 ----氧气 C . Al ----铝离子 D . Fe ----1个氟原子 9. 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10. A .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B .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C .氧分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 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二、选择填充题(每题3分,选择2分,填充1分,共15分) 11. 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3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最新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1.48+268+152+32=(48+ )+(268+ ),运用的运算定律是( )和( )。 2.一套校服,上衣59元,裤子41元,购买2套,一共需要( )元。 3.a×6+6×15=×(+) 4.计算(2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 ),这样计算是根据( )。 5.用简便方法计算592+276+24,要先算( ),这是根据( )律。 6.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a+(30+8)=(+)+8 (2)45×=32× 7.在里填上“>”“<”或“=”。 (65+13)×465×4+13×4 720÷36÷2720÷(36÷2) 8.在降落伞上填上合适的数,使伞上的三个数能根据运算要求进行简便运算。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134-75+25=134-(75+25) ( ) 2.三个数相乘时,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 3.180÷5÷4=180÷(5×4)( ) 4.125×4×25×8=(125×8)+(4×25)( ) 5.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 三、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56+72+28=56+(72+28)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18+12)=42×30 B.a×b+a×c=a×(b+c) C.4×a×5=a×(4×5) 3.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4.49×25×4=49×(25×4),这是根据(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5.986-297的简便算法是( )。 A.986-300-3 B.986-300+3 C.986-200-97 四、计算。(每题12分,共24分) 1.判断对错,错的要改正。 (1) 34+37+56+173 =(34+56)+(37+173) =100+200 改正: =300( ) (2) 125×32×25 =125×8×4×25改正: =(125×8)+(25×4) =1000+100 =1100( ) (3) 500÷25×4 =500÷(25×4)改正: =500÷100 =5( ) (4) 99×36 =(99+1)×36改正: =100×36 =3600( )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25×48989-186-14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A.大分子溶胶 B.胶体电解质 C.溶胶 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4. 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 5.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 W =0,Q <0,U <0 (B). W>0,Q <0,U >0 (C) W <0,Q <0,U >0

(D). W <0,Q =0,U >0 6. 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 7.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A 如果系统的?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sys 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 C 仅从系统的?S sys 8. 固态的NH 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 4 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9.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f':() A C=3,f'=1 B C=3,f'=2 C C=4,f'=2 D C=4,f'=3 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及答案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35分) 1. 从刻度0到刻度3的长度是()厘米,也可以说是()毫米;从刻度1到刻度()的长度是60毫米。 2. 图中钥匙的长是()毫米;铅笔的长是()厘米()毫米。 3.一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是35(),身高是130()。4.我家距离学校大约有()米,步行大约需要()分钟。5.一辆载质量3()的卡车,运载每箱15()的苹果,这些苹果个儿挺大的,每个有200()重。 6.1米=()分米=()厘米 80毫米=()厘米 9千米=()米 6000克=()千克 13吨-3000千克=()吨 10000米=()千米 2分米3厘米=()厘米 18毫米=()厘米()毫米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5角硬币厚约2(); (2)课桌高约6(); (3)一只鸡重2(); (4)大象约重4(); (5)长江全长约6300(); (6)一袋食盐净重500(); (7)粉笔长约8(); (8)一棵大树高约10()。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沿着400米长的环形跑道跑()圈是2千米。 (2)一名同学的体重是20千克,()名这样重的同学重1吨。 (3)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2小时飞行()千米。 (4)一头小牛重500千克,()头这样的牛重1吨。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均为10。() 2.你的拇指宽大约100毫米。() 3.1吨的石头肯定比1000千克棉花重。() 4.一只鸡蛋约重50千克。() 5.人每分钟走约70米。()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2分) 1.1千克与1千米比较,结果是()。 A.1千克大B.1千米大 C.同样大D.无法比较 2.计量较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作单位。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基础训练营(39分) 1.下列每组中都有一个错误音节,请用横线画出,并在后面的括号 里改正。(4分) (1)涂抹.(m ā) 漫.灭(m àn ) 墨水瓶.(p ín ɡ) ( ) (2)膝.下(q ī) 徜徉.(y án ɡ) 仲.春 (zh òn ɡ)( ) (3)绽.放(zh àn ) 曝.晒(b ào) 炫.耀 (xu àn ) ( ) (4)晕.车(y ùn ) 涉.水(sh è) 胆怯. (qu è) ( )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3.比一比,再组词。(6分) ?????绣( ) 诱( ) ?????晖( )挥( ) ?????涂( )途( ) ?????挤( )济( ) ???? ?茸( )耸( ) ?????霞( )瑕( ) 4.按要求写词语。(4分)

(1)朦胧(两个字偏旁相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重叠(两个字意思相近):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动静(两个字意思相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毛茸茸(ABB式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9分) ( )的回忆( )地闲游( )银霜( )的流苏( )地交叉( )溪流( )的金晖( )地抬头( )花穗6.根据意思写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造句。(4分) (1)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 (2)形容来得很晚。( ) (3)(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诗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4分) (1)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 ) (2)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 (3)洁白的流苏如画。( ) (4)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 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 二、综合展示厅(4分) 8.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几首现代诗。说说你最喜欢哪一首诗,并说

物理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 物理化学 》练习题4 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容(特别是姓名和班内编号)填写清楚; 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 3.考试形式:闭卷; 4. 本试卷共 三 大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述说法哪一种不正确: ( ) (A )一定量理想气体自由膨胀后,其?U = 0 (B )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U ≠0 (C )非理想气体经一不可逆循环,其?U = 0 (D )非理想气体自由膨胀,气体温度略有变化 2. 水在 100℃、101325Pa 下沸腾时,下列各量何者增加? (A) 系统熵 (B) 汽化焓 (C) Gibbs 函数 (D) 蒸气压 3. 不挥发的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之后,将会引起( ) (A) 凝固点升高 (B) 沸点升高 (C) 蒸汽压升高 (D) 总是放出热量 4. 对于理想气体之间的任意一个化学反应,影响标准平衡常数K 的因素是( ) (A) 浓度 (B) 压力 (C) 温度 (D) 催化剂 5. 固体Fe ,FeO ,Fe 3O 4与气体CO ,CO 2达到平衡时其组分数C 和自由度数F 分别为( )。 (A) C = 2, F = 0 (B) C = 1, F = 0 (C) C = 3, F = 1 (D) C = 4, F = 2 6.科尔劳施从实验中总结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 m m ΛΛ∞ =-,这一规律适用于( )

(A) 弱电解质(B)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D) 浓度在一定范围的溶液 7. 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T的关系为dln K /d T = ?r H m /RT2,则( ) (A) K 必随温度升高而加大(B) K 必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K 必随温度升高而改变(D) 随温度升高,K 可增大、减少或不变 8. 一定体积的水,当聚成一个大水球或分散成许多水滴时,在同温度下,两种状态相比,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有( ) (A) 表面能(B) 表面张力(C) 比表面(D) 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9.某零级反应A = B+ C开始时反应物浓度为0.2 mol·dm-3,其速率常数k为1.25×10?5 mol·dm-3·s-1,则其反应完成所耗时间t为 (A) 8000 s (B) 12000 s (C) 16000 s (D) 18000 s 10.在一个绝热的刚性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升高和压力增大,则有 (A) Q>0,W<0,?U < 0 (B) Q=0,W=0,?U = 0 (C) Q=0,W<0,?U < 0 (D) Q>0,W=0,?U > 0 二、计算题(6题,共60分) 1. 298 K,101.3 kPa下,Zn 和CuSO4溶液的置换反应在可逆电池中进行,做出电功200 kJ,放热6 kJ,求该反应的Δr U,Δr H,Δr S,Δr A,Δr G(设反应前后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10分)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看图写数. 1、看图写数. 二、填一填. 2、比一比,填一填. 比少______朵. 3、填上合适的数. 4、按顺序填数.

5、看图,填一填. (1)一共有______只动物,从左数,排第______. (2)从左数排第______,从右数排第______. (3)小羊的左边有______只动物,右边有______只动物. (4)从左边数,第2只动物离队了,还剩______只动物. 三、算一算. 6、直接写出得数. 5-3=______ 4-4=______ 0+2=______ 2+3=______ 1+1=______ 5-2=______ 4-3=______ 5-0=______ 4+1=______ 0+3=______ 2+2=______ 5-1=______ 四、比一比. 7、在横线上填上“>”、“<”或“=”. 3______5 0______0 2______1 4______5 1______0 5______2 4______3 3______2 5______5 8、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______<4 5>______ ______<3 3>______ ______=2 ______<1 五、画一画,圈一圈. 9、在从左数的第2只动物头上画个“”,把从右数的第2只动物圈起来. 10、看数补图.

11、画,使比多1个. 六、看图列式计算. 12、看图列式计算:还剩多少个足球?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个)13、看图列式计算.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个)14、看图列式计算:一共有多少个梨? ______ ______ 4=______(个) 15、看图列式计算:还剩多少条鱼?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 姓名:班级: 一、看拼音写词语。 kōng xū tàn xī pái huái yǐ xué niàn dāo tíng dùn xiū zhǐ huǎng dòng pèng dǎo yuán liàng chóu chàng shí guāng qīn wěn dān wu yī wēi wǎn huí xiāo shì fān xiāng dǎo guì mái tóu zhěng lǐ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埋藏.隐藏.躲藏.收藏. B、禁.止不禁.严禁.禁.令 C、薄.利薄.片薄.荷薄.饼 D、紧挨.挨.近挨.冻挨.打 三、拼写乐园。 1、看拼音,写词语。 nuó dònɡ zhēnɡ rónɡ jīnɡ huánɡ niàn dɑo fānɡ zhuān róu cuō chì luǒ luǒ 2、根据语境写词语。 (1)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她huánɡ kǒnɡ()不安,pái huái()在十字街头,不知该何去何从。 (2)一个阳光mínɡ mèi()的下午,我yī wēi()在奶奶的怀里,听奶奶讲故事。(3)花园里的花骨朵被春风qīn wěn()后,zhàn kāi()了美丽的笑脸。 3、写同音字。 [pái] ()列()徊 [dāo] ()唠()剑 [bàn] ()倒搅() [jiǎo] 水()()尽脑汁 四、给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日子:①日期;②时间(指天数);③指生活或生计。

1、过去的日子 ..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2、现在日子 ..富裕了,人们更注重生活品质了。() 3、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 五、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 B、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拟人) C、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比喻) D、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设问) 六、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选一选。(填序号)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细节描写 1、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 2、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3、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 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 4、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照此句所运 用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 过去。(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你曾经流逝的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将句子换一种语气,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文内容回顾。 1、《匆匆》是________写的一篇散文,课文先写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接着写自己的日子怎样来 去匆匆,稍纵即逝,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________。作者最后发出内心的感叹“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流露出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____________以及要________的决心。 2、《那个星期天》记叙了母亲答应带孩子出去玩,但由于____________而一次次爽约的往事,表现了 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过程,也表现了母亲从早到晚________的辛劳。 九、阅读训练。 (一)我的第一次作文

物理化学复习题目(含答案)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只适用于:答案:D (A)单纯状态变化 (B)相变化 (C)化学变化 (D)封闭体系的任何变化 2.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 时绝热压缩到500K,则其焓变H ?约为: 4157J 3. 关于热与功,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就是:答案:B (A)功与热只出现在体系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体系与环境的界面上 (B)只有封闭体系发生的过程中,功与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功与热不就是能量,而就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为被交换的能量 (D)在封闭体系中发生的过程,如果内能不变,则功与热对体系的影响必互相抵消 4.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答案:D (A)单质的焓值均为零 (B)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化学反应中体系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5. 下列过程中,体系内能变化不为零的就是:答案:D (A)不可逆循环过程 (B)可逆循环过程 (C)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 6.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那个就是不正确的?答案:A (A)0)T U (V =?? (B) 0)V U (T =?? (C) 0)P U (T =?? (D) 0)P H (T =??

7.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的描述就是正确的?答案:A (A) Q = 0 ;H ? =0;P ?< 0 (B) Q = 0 ;H ? = 0;P ?> 0 (C) Q > 0 ;H ? =0;P ?< 0 (D) Q < 0 ;H ? = 0;P ?< 0 8. 3mol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T 1=300 K 、p 1=100kPa 反抗恒定的外压50kPa 作不可逆 膨胀至终态T 2=300 K 、p 2=50kPa,对于这一过程的Q= 3741J 、W= -3741 J 、U ?= 0 、H ?= 0 。 9. 在一个绝热的刚壁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物系的温度从T 1升高到T 2,压力从p 1升 高到p 2,则:Q = 0 ;W = 0 :U ? = 0。 10.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作绝热膨胀时,则:答案:D (A) 焓总就是不变 (B) 内能总就是增加 (C) 总就是增加 (D) 内能总就是减少 11. 若要通过节流膨胀达到致冷的目的,则节流操作应控制的条件就是:答案:B (A)H )P T (??=μ <0 (B)H )P T (??=μ>0 (C)H )P T (??=μ=0 (D)不必考虑μ的数值 1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压力p 1可逆膨胀到压力为p 2,则等温膨胀的终态体积与绝 热膨胀的终态体积之间的关系就是:答案:A (A)前者大于后者 (B) 前者小于后者 (C) 二者没有关系 (D)二者相等 13.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73K 及 200kPa 的初态,经pT =C(常数)的可逆途径压缩到 400kPa 的终态,则该过程的U ?= -1702J 。 14.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温度为300K 绝热压缩到500K 时,其焓变H ?为 4157J 。 15. 从定义 U H pV =-出发,推断下列关系中的不正确者:答案:C (A) p p U H ( )()p V V ??=-?? (B) p p p U T ()C ()p V V ??=-?? (C) p p p U H T ()()()T V T V ???=-??? (D) p p p U H T ()()()p V T V ???=-??? 16. 盖斯定律包含了两个重要问题,即:答案:D (A)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三定律 (B)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的基本性质 (C)热力学第三定律与热的基本性质 (D)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状态函数的基本特性 17. 当某化学反应的0C m .P r π?时,则该过程的)T (H m r ?随温度的升高而 答案:A (A)下降 (B)升高 (C)不变 (D) 无一定规律 18. 氢气与氧气以2:1的比例在绝热的钢瓶中反应生成水,在该过程中 答案:D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40分)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长江三峡全长193( )。 珠穆朗玛峰高约8844( )。 故事书厚约20( )。 桌子长约15( )。 钢琴高约100( )。 手机长约1( )。 2. 长( )毫米 长( )毫米

3.在里填上“>”“<”或“=”。 5厘米50毫米 50千米400厘米 19分米2米 3千米3000米 4.4厘米=()毫米 6000米=()千米 5分米=()厘米 120毫米=()厘米 5.48 mm+12 mm=() cm 1 m-45 cm=() cm 3 m-6 dm=() dm 57 cm-17 cm=() dm 二、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1角硬币大约厚2 mm。() 2.我们用的学生尺从刻度“0”到刻度“3”是3分米。() 3.爸爸的身高为175 cm。() 4.一支铅笔长2 mm。() 5.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 三、我会选。(每题2分,共10分) 1.黑板长约3()。 A.米B.分米C.毫米

2.一辆汽车每小时约行()。 A.80千米B.800米C.8000米 3.一块橡皮长约22()。 A.分米B.厘米C.毫米 4.课桌的高度用()作单位比较合适。 A.千米B.分米C.毫米 5.在立定跳远比赛中,小明跳了80厘米,小华跳了9分米,他们两人相比,()跳得远些。 A.小明B.小华C.一样远 四、我会量。(10分) 五、改错。(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改正)(6分) 2008年3月18日星期二雨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了一棵高2分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5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六、解决问题我最棒。(3题12分,其余每题6分,共24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测试题 一、照zhào 样yànɡ 子z i ,写xiě 一y i 写xiě 。 二、看kàn 图t ú,在zài 正zhènɡ 确què 的d e 读d ú 音yīn 后hòu 面miàn 画huà “√”。 shu ǐ b ēi ( )chu í b èi ( )f ēn zh ēn ɡ( )x ón ɡ m āo ( ) su ǐ b ēi ( ) cu í b èi ( ) f ēn ɡ zhen ɡ( )xi ón ɡ m āo ( ) 三、看kàn 图t ú 把b ǎ 音yīn 节jié 补b ǔ 充chōnɡ 完wán 整zhěnɡ 。

四、看kàn 图t ú 拼pīn 一y i 拼pīn ,连lián 一y i 连lián 。 五、给ɡěi 下xià 列liè 加jiā 点diǎn 字z ì 选xuǎn 择z é 正zhènɡ 确què 的d e 读d ú 音yīn ,并bìnɡ 画huà 上shànɡ “ ”。 皮.袄(p í b í) 雪.花(xu ě xi ě) 月儿.(ér ei ) 草. 原(c ǎo ch ǎo ) 国家.(ji ā j ɑī) 是.的(sh ì s ì) 妹.妹(m èi mi è) 奶. 奶(n ǎi n ǎn ) 小.(xi ǎo x ǐɑo )桥.(qi áo pi áo ) 台.(t āi t ái )灯.(d ēn d ēn ɡ)

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二、shuǐ bēi(√) chuí bèi(√) fēnɡ zhenɡ(√) xiónɡ māo(√) 三、áo iúéi ōu ài ánɡún ch uě uā 五、pí xuěér cǎo jiā shì mèi nǎi xiǎo qiáo tái dēnɡ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过关检测题二(含答案)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题 一、字词乐园。(39分) 1.给花朵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4分) 招呼(zāo zhāo) 邻居 (jūjǖ) 跳绳(tào tiào) 一块 (kài kuài) 2.看拼音,写词语。(24分) tīng shuōyěhǎo kuài lè ( ) ( ) ( ) gūdān xǔduōhěn xíng ()()() 3.用“\”画掉括号中不正确的字。(5分) (河可)水 (居古)住 (玩完)耍 (讲进)故事 (踢提)足球 4.查新华字典(第11版),把表格填完整。(6分) 二、句子列车。(6分) 1.一个人玩,很好!(仿写个带“!”的句子)

2.从前 ..,这里有一棵树。(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三、根据课文填空。(5分) 每天天一亮,们叫几声,打着一起飞出去了。天一黑,他们又地一起飞回窝里,地睡觉了。 四、口语交际。(5分) 在一次图画课上,小玲的水彩笔忘记带了。她想请张华帮忙。小玲该怎样说呢?试着写一写吧。 五、阅读天地。(30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两个人玩,很好! 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 你讲我听,我讲你听。 还有下象棋,打羽毛球, 坐跷跷板…… 1.选文出自( )。(5分)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 ②《树和喜鹊》

③《怎么都快乐》 2.选文中用到了哪些动词呢?试着写一写吧。(5分) 3.你能把文中省略号省略的部分补出来吗?(至少写两个)(5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棉鞋里的阳光 早晨,阳光照到了阳台上,妈妈在给奶奶晒棉被。小峰问妈妈:“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干吗要晒呢?” “棉被晒过了,奶奶盖上会更暖和。”妈妈说。 “为什么呢?”小峰又问。 妈妈说:“棉被里有棉花,让阳光钻进棉花里,你说暖和不暖和?” 吃过午饭,奶奶要睡午觉,妈妈收了棉被铺到床上。奶奶脱下棉鞋,躺进被窝,说:“这被子真暖和。”她舒服地合上了眼睛。 奶奶睡着了。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于是,他轻轻地把奶奶的棉鞋摆在阳光晒到的地方。 奶奶醒了,小峰把棉鞋放回床前。奶奶起床了,把脚伸进棉鞋里,奇怪地问:“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小峰笑了笑,说:“奶奶,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 1.用横线画出第5自然段中的动词。(7分) 2.小峰给奶奶晒棉鞋是因为( )。(2分) ①奶奶的棉鞋湿了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试卷一 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 1.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 dU = (Cp- nR)dT进行计算的是: ( C )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B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因为绝热可逆ΔS = 0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绝热不可逆S > 0 (C) 不能断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所以状态函数 S 不同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故终态不能相同 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F。 ( C ) (A)>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定 4.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 C ) (A) S (B) (G/p)T (C) (U/V)T 容量性质除以容量性质为强度性质 (D) CV 5. 273 K,10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C ) (A) μ(l) >μ(s) (B) μ(l) =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

6.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 (A) 和纯水 (B)。经历若干

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μ(纯水)>μ(糖水中水) ,水从(B) 杯向(A) 杯转移 ) ( A ) (A) A 杯高于 B 杯 (B) A 杯等于 B 杯 (C) A 杯低于 B 杯 (D) 视温度而定 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 D ) (A) 1 (B) 2 (C) 3 (D) 4 * Φ=C+2-f=2+2-0=4 8.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C ) (A) 3 种 (B) 2 种 (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 S = 5 , R = 3 , R' = 0,C= 5 - 3 = 2 f*= 2 -Φ+ 1 = 0, 最大的Φ= 3 , 除去硫酸水溶液与冰还可有一种硫酸水含物与之共存。 9. 已知 A 和 B 可构成固溶体,在 A 中,若加入 B 可使 A 的熔点提高,则B 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 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 A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不能确定 10. 已知反应 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2+(3/2) H2=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C ) (A) 4 (B) 0.5 (C) 2 K (D) 1 * $p(2) = [K $p(1)]= (0.25)= 2 11. 若 298 K 时,反应 N2O4(g) = 2NO2(g) 的 K $p= 0.1132,则: (1) 当 p (N2O4) = 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_( B )_____; (2) 当 p (N2O4) = 10 kPa,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 A )____ 。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试卷

2008——2009年锦泰中学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过关测试试卷 (全卷共三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9分) 1、选出每组中字形或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2分)() A、洗濯(zhuó)厄(è)运嬉(xī)戏蜕(tuì)变 B、风韵(yùn)扒(pā)窃庸(yōng)人姊(jiě)妹 C、蹂躏(lìn)奢(shē)望金窖(jiào)湛篮(lán) D、寂寥(liǎo)猝(cù)然点辍(zhuì) 堕(zhuì)落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表格中订正。(4分) 呼朋引伴花技招展德高望众波光明灭 凡花嫩叶抖搂精神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朗润 ..(水波荡漾的样子) ..(昏暗不明亮)澹澹 ..(晴朗无云)黄晕 ..(明朗润泽)响晴 B.卖弄 ..(银河) ..(形容声音圆润柔美)星汉 ..(炫耀)玄奥 ..(玄秘深奥)宛转 C.烘托 ..(温暖的树) ..(高远空旷)暖树 ..(衬托)禅心 ..(佛教指清静,无杂念)寥阔 D.舒活 ..(睡梦)响晴 ..(天空中晴朗无云) ..(高高地挺立着)梦寐 ..(舒展,活动)竦峙 4.下列各句中的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3分) 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着。 ②因为有这样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③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 ④放下过稻香的镰刀。 A.静默慈善慈祥饱食 B.慈祥慈善饱食静默 C.饱食静默慈善慈祥 D.慈祥静默慈善饱食 5.下面一段话中的空缺处,填入最恰当的使文意连贯一句话是() (3分)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A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B点雪卧在小村庄的房顶上 C房顶上的小村庄卧着点雪 D点雪卧在房顶上的小村庄 6、根据语境,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3分) (1)父亲地说:“你是个学生,怎能不刻苦学习呢?” (2)老师地说:“你果然是个有上进心的孩子,学习比过去努力多了。” 7、仿照例句,另外再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新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及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基础达标。(35.5分) 1.用“____”选出正确的读音。(4.5分) 档.案(dǎng dàng) 作.坊(zuōzuò) 鸡爪.子(zhǎo zhuǎ) 积累.(lěi lèi) 吏.治(shǐlì) 石拱.桥(ɡǒnɡɡònɡ) 周济.(jǐjì) 毛驴.(lúlǘ) 鸟笼.(nónɡlónɡ) 2.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语。(6分) [术数] ______量______学医______ ______语 [洲州] 苏______ 沙______ 亚______ 德______ [宝保] ______安______护珍______ ______贝 3.看拼音,写字词。(7分)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7分) 学( )五( ) ( )( )闻名 ( )( )遥望 双龙( )( ) 名( )中( ) 来来(____)(____) 形态( )( ) (____)(____)楚楚 (1)古时候用“______________”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 要用车来拉。 (2)我会仿照画“____”的词语写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我会用画“”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4分) 价钱价格 (1)用蚕丝织成的帛( )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2)由于连年丰收,农产品( )低廉。 发明发现 (3)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 ),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及答案 一、我会填。(每空 1 分,共35 分) 1. 从刻度0 到刻度 3 的长度是( )厘米,也可以说是( ) 毫米;从刻度 1 到刻度( )的长度是60 毫米。 2. 图中钥匙的长是( )毫米;铅笔的长是( )厘米( ) 毫米。 3.一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是35( ),身高是130( )。4.我家距离学校大约有( )米,步行大约需要( )分钟。5.一辆载质量3( )的卡车,运载每箱15( )的苹果,这些苹果个儿挺大的,每个有200( )重。 6.1 米=( )分米=( )厘米 80 毫米=( )厘米 9 千米=( )米 6000 克=( )千克13 吨-3000 千克=()吨10000 米=( )千米 2 分米 3 厘米=( )厘米 18 毫米=( )厘米( )毫米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5 角硬币厚约2( ); (2)课桌高约6( ); (3)一只鸡重2( ); (4)大象约重4( ); (5)长江全长约6300( ); (6)一袋食盐净重500( ); (7)粉笔长约8( ); (8)一棵大树高约10( )。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沿着400 米长的环形跑道跑()圈是2 千米。 (2)一名同学的体重是20 千克,()名这样重的同学重 1 吨。 (3)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千米,2 小时飞行( )千米。 (4)一头小牛重500 千克,( )头这样的牛重1 吨。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 2 分,共10 分) 1.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均为10。( ) 2.你的拇指宽大约100 毫米。( ) 3.1 吨的石头肯定比1000 千克棉花重。( ) 4.一只鸡蛋约重50 千克。( ) 5.人每分钟走约70 米。(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 2 分,共12 分) 1.1 千克与1 千米比较,结果是( )。 A.1 千克大B.1 千米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