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4页,第Ⅱ卷5

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 第I 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 C12 O 16 P31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过程中,不.

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 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C.mRNA 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2.光照条件下,给3C 植物和4C 植物叶片提供142CO ,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

C 。下列有关检

测结果的叙述,错误..

的是 A.从3C 植物的淀粉和4C 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

B.从3C 植物和4C 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

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4C 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 的4C 大量积累

D.在3C 植物叶肉组织和4C 植物叶维管束鞘的3C 中可检测到14C

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 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2CO 含量的变化

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 、a 频率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 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5. 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6.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熔点:Si 3N 4>NaCl >SiI 4 B. 沸点:NH 3>PH 3>As 3

C .酸性:HClO 4>H 2SO 4>H 3PO 4 D. 碱性: NaOH>Mg(OH)2>Al(OH)3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

B . 将2CO 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C . 将2SO 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 SO 沉淀

D . 将3NH 通入热的4CuSO 溶液中能使2Cu +还原成Cu

8.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 将铁粉加入稀释硫酸中:

B .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C .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D . 将铜屑加入Fe 3+溶液中: 2 Fe 3++Cu=2 Fe 2+ Cu 2+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某醋酸溶液的PH =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 b ,则a>b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的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 1.0×10-3mol/L盐酸的PH=3.0,1.0×10-8mol/L盐酸PH=8.0

D. 若1mL PH=1盐酸与100mL MaOH溶液混合后,溶液PH=7,则NaOH溶液的PH=11

10.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由有机光敏染料(S)涂覆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李自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S*+3I-→2TiO2/S + I3-

2TiO

2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

..的是

A.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B.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浓度不会减少

D.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11.下图表示4-溴环已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 g 磷消耗掉314mL 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

PCl 3与PCl 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 3 : 1

B. 5 : 3

C. 2 : 3

D. 1 : 2

13.下面关于SiO 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小的环上,有3个Si 原子和3个O 原子

B.最小的环上,Si 和O 原子数之比为1:2

C.最小的环上,有6个Si 原子和6个O 原子

D.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 处于中心,Si 处于4个顶角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原子核23892 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23490Th ,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23491Pa ,

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23492 。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

A.. α衰变、β衷变和β衰变

B. β衰变、α衷变和β衰变

C. 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D. 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15.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 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 的木块2相连,

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坂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

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a 、2a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有

A. 10a =,2a g =

B. 1a g =,2a g =

C. 120,m M a a g M +==

D. 1a g =,2m M a g M

+= 16.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

B.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

C.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D.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这零

17.某地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方向向下,大小为4.5×10-5T 。一灵敏电压表连接

在当地入海河段的两岸,河宽100m ,该河段涨潮和落潮时有海水(视为导体)流过。

设落潮时,海水自西向东流,流速为2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5mV

B .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9mV

C .河南岸的电势较高

D .河北岸的电势较高

18.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

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右图中虚

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

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A .tan θ

B .2tan θ

C .1tan θ

D .12tan θ

[来 19.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p E 与两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当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20.某人手持边长为6cm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0.4m。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6.0m,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5/6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这棵树的高度约为

A.4.0m B.4.5m C.5.0m D.5.5m

21.一简谐振子沿x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t=0时刻振子的位移x=-0.1m;t=4 3 s

时刻x=0.1m;t=4s时刻x=0.1m。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

A.0.1m,8

3

s B.0.1m,8s C.0.2m,

8

3

s D.0.2m,8s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第Ⅱ卷共8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在试卷上作

.....答无效

...

3.第Ⅱ卷共13题,共174分。

22.(6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图1是利用激光测转速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受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2所示)。

(1)若图2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事件为25.0010s -?,则圆盘

的转速为 转/s 。(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若测得圆盘直径为10.20cm ,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 cm 。 (保留3位有效数字)

23.(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一电流表的量程标定不准确,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实际量程m I 。

所用器材有:

量程不准的电流表1A ,内阻r 1=10.0Ω,量程标称为5.0mA ;

标准电流表A 2,内阻r 2=45,量程为1.0mA ;

标准电阻R ,阻值10Ω;

滑动变阻器R ,总电阻约为3000Ω;

电源E ,电动势为3.0V , 内阻不计;

保护电阻R 2;开关S ;导线。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答题卡上(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2)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应滑动至端。

(3)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流表A1满偏;若此时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则A1的量程I m= 。

(4)若测量时,A1未调到满偏,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从图中读出A1的示数I1= ,A2的示数I2= ;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得I m= 。(保留3位有效数字)

(5)写一条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建议:

24.(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

(2)求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25.(18分)(注意:在试卷题上作答无效.........

) 如右图,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星球A 和B 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 和B 两者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 。已知A 、B 的中心和O 三点始终共线,A 和B 分别在O 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 。

(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他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 和B ,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的周期为1T 。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记为2T 。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

245.9810kg ?和227.3510kg ?。求2T 与1T 两者平方之比。

(结果保留3位小数)

26.(21分)(注意:在试卷题上作答无效.........

) 如下图,在

0x ≤≤区域内存在与xy 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在t=0 时刻,一位于坐标原点的粒子源在xy 平面内发射出大量同种带电粒子,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与y 轴正方向夹角分布在0~180°范围内。已知沿y 轴正方

向发射的粒子在t=0t 时刻刚好从磁场边界上,a)点离开磁场。求:

(1)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及粒子的比荷q/m;

(2)此时刻仍在磁场中的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的取值范围;

(3)从粒子发射到全部粒子离开磁场所用的时间.

27.(15分) (注意:在试卷题上作答无效

.........)

在溶液中,反应A+2B 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 及 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 H______0,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

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②:

B

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③:

c

28.(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它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它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物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生成;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

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溢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定的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请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

(1)在下面方框中,A表示由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的气体发生器,请在答题卡上的A后完成该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连接胶管及尾气处理部分不

必画出,需要加热的仪器下方用△标出),按气流方向在每件仪器下方标出字

母B,C……;其它可选用的仪器(数量不限)简易表示如下:

(2)根据方框中的装置图,在答题卡上填写下表

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验证CO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有机化合物A-H的转换关系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链径A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在65~75之间,lnolA完全燃烧消耗7mol氧气,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A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E。由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G与金属钠反应能放出气体。由G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链径B是A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平面,其催化氧化产物为正戊烷,写出B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C也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则C的结构

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

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

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

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

外两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

因。

原因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用去除脑但保留脊椎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

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__________中,神经

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

束,这一方向性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

端__________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

的某一段出现伸缩活动,该活动__________(能、不能)称为反射

活动,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 、a 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 、a 和B 、b 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扁盘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 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 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 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扁盘:圆=1:1,有____________的株系F 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下列是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⑴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24KH PO 、24Na HPO 、4MgSO 、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凝固剂是 ,碳源是 ,氮源是 。已知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帮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按照化学成分分类,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从同化作用类型看,用该培养的细菌属于 。 ⑵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菌体数目,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可以得到细菌的 曲线。该曲线中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作为纵坐标的原因是 。实验室中,为了获得形态和生理特证一致的菌体,一般应在 期取体;在生产中,常收集培养至 期的细菌用于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

参考答案

1. B 、2。C 3. A 4. D 5. C 6. A 7. C 8. A

9. D 10. B 11. B 12. C 13. D

14. A 15. C 16. C 17、BD 18. D 19. BC 20. B 21. A

22.⑴4.55转 /s ⑵2.91cm

23.(16分)

⑴连线如图

⑵阻值最大 ⑶1

212)(r r R I I m += ⑷6.05mA

24.(15分)⑴速度图像为右图。

⑵900m

⑵汽车运动的面积为匀加速、匀速、匀减速三段的位移之和。 900201020301010321=?+?+?=++=s s s s m

25.(18分) ⑴)

(23

m M G L T +=π ⑵1.01 26.(21分) ⑴a R 332= 0

32Bt m q π= ⑵速度与y 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范围是60°到120°

⑶从粒子发射到全部离开所用 时间 为02t

27.(15分)(1)②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 的浓度未变 ③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 的浓度减小

(2)40%(或0.4);0.06mol/L ;(3)﹥;升高温度向正方向移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4)0.014mol(L·min)-1;0.008mol(L·min)-1

28.(15分) (1)A NH 3·H 2O 或NH 3 ;E H 2SO 4 F AgNO 3 C BaCl 2 若C 作为不能确定的溶液,进一步鉴别的方法合理,同样给分

(2)B Na 2CO 3或K 2CO 3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B ,在酒精灯火焰中灼烧,若焰色呈黄色则B 为Na 2CO 3溶液;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则B 为K 2CO 3溶液

D Al 2(SO 4)3或MgSO 4 取少量D ,向其中滴加NaOH 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过量的NaOH 溶液,若沉淀溶解,则D 为Al 2(SO 4)3溶液,若沉淀不溶解,则D 为MgSO 4溶液

29.(15分)

(1) 可以通过控制加酸的量,来控制气体产生的快慢;同时小试管中充满盐酸,可以起到液封的作用,防止反应剧烈时气体经漏斗冲出

(2) 点燃气体,火焰呈蓝色,再用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

30.(15分)

31.(8分)

原因1: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2: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32.(10分)

(1)皮肤脊髓

(2)突触的结构

(3)能不能不能该活动不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进行的

33.(12分)

(1)2 基因的自由组合

(2)AAbb、Aabb、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 aabb

(3)4/9 4/9 扁盘:圆:长 = 1 :2 :1

34.(12分)

(1)琼脂葡萄糖尿素选择合成异养型

(2)群体生长菌体数目往往非常大,且变化率也很高,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有利于作图对数稳定

高考试题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0c13640165.html,/zyk/gkst/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一卷)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A.B. C.D. 2.(6分)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一直增大 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3.(6分)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4.(6分)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A.U=110V,I=0.2A B.U=110V,I=0.05A C.U=110V,I=0.2A D.U=110V,I=0.2A 5.(6分)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办法是() 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 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 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 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6.(6分)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过地球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要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3.8×105km,运动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400km,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为3×108m/s)()A.0.1s B.0.25s C.0.5s D.1s 7.(6分)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A.B.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部分(全国卷)解析版

2012年大纲版全国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及解析总体分析:总体来看,试题侧重于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选择题命题以考查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非选择题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在难度梯度设置上,起点较低,层层设问,步步深入。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解答此题都能得到一定的分值,有效控制了试题的区分度。试题虽然以教材知识为出发点进行考查,但试题背景知识新颖,既未超越教材,又有所创新,实现了教材与高考的平稳过渡。整套试题难易结合,有梯度,灵活性较强,范围基本上没超越教材,也基本不含教材内容的拓展与延伸。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考查基础,突出主干 试卷主要考查了细胞结构、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免疫调节、群落的结构等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 2.重视教材实验,关注实验探究,突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题以新情境呈现,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突出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与提升,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实验分析的能力。如33题。突出了对经典实验方法的应用的考查,如34题考查数据处理能力和推断能力。 3.注重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试题或通过文字呈现新情境,如第3、33、34题;或主要通过曲线图呈现新情境,如第31题。这些试题的构思有其独到的地方,但答案没有超出《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012年大纲版全国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及解析 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答案】B 【解析】反射活动是在反射弧的参与下,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整个过程离不开反射弧,AD正确。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末稍传到下一个神经细胞的树突或胞体,,且之间需要神经递质帮助完成传递,B错误,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反射与反射弧的有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2.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的酶的种类相同 【答案】A 【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均含有少量的DNA,A正确。叶绿体中的ATP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反应,无ATP的产生,B错误。有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及解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试题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 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 .0.5 B .2. C .3.2 D .4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4 m/s ,已知坐标原点(x =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 所示,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 =0.15 s 时波形的图是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a 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 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 态变化到b 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与b 态相比,a 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 B .与a 态相比,b 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 C .在相同时间内,a 、b 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 D .从a 态到b 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 A C

17、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 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A .r B .1.5r C .2r D .2.5r 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 的作用。力F 可按图(a )、(b )、(c )、(d )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 与mg 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已知此物体在t =0时速度为零,若用v 1、v 2、v 3、v 4 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 体在3 s 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A .v 1 B .v 2 C .v 3 D .v 4 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原来增加了5条。用△n 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 之差, E 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 和E 的可能值为 A .△n =1,13.22 eV <E <13.32 eV B .△n =2,13.22 eV <E <13.32 eV C .△n =1,12.75 eV <E <13.06 eV D .△n =2,12.72 eV < E <13.06 eV 20、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 点的电势为20 V ,b 点的电势为24 V ,d 点的电势为4 V ,如图,由此可知c 点的电势为 A .4 V B .8 V C .12 V D .24 V (a ) (b ) (c ) (d ) -0.54 -13.60 -3.40 -1.50 -0.85 -0.38 -0.28 1 2 3 4 5 6 7 n E /eV

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能力侧试 请注意基础学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 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 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答案】D 【解析】 扎DXA与A7?中所含■元素的种类都是CH0NP n左一个分子有三个相邻的碱基,对应一个反密码子. C, T:ffi菌体是DMA病畫,橈酸只W DMA,由』兑氧核德核昔酸组咸.D细菌是康核生物,没有线粒体 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答案】C 【解析】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则比较迟钝。 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 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 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A

【解析】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同时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人体

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 外液的分配不同。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小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D 【解析】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相比,草本阶段丰富度低,空间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条件。 5.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B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一一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一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 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C 【解析】 肮粒再蛋白质,其结构与基因差别较大,不能整合到基因组中「肺炎収球菌的増殖方式为二分裂;m注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矶产生了致病性,原因是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功能改变;P H P U转变为氏PBc的过程为蛋吕质到蛋m质的过程,属于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6.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 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1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1) 第I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编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I 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l Cl2 N14 016 Na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Cr5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 .进行ATP 的合成 B .进行mRNA 的合成 C .存在血红蛋白 D .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 /mL 的蔗糖溶液处理,细 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 .甲<乙,被动运输 B .甲>乙,被动运输 C . 甲>乙,主动运输 D .甲=乙,主动运输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 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A .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B .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 .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 .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 A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 .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 .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 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 .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 .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 .甲是进巴因子,乙是抗原 D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②③①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②④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 2N 和8mol 2H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2H 的转化率为25%,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2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Mg 24 S 32Cl 35.5Fe 56Cu 64Zn 65Br 8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B.6种C.7种D.8种 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L-1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12 A.C7H167142818818 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6.(14分)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 x的化学式,可用离子交换和滴定的方法。实验中称取0.54 g的FeCl x样 1

2007年河南高考理综(含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理综试卷 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Ne:20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裂解,从而病菌抗原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4.通过发酵罐发本酵到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氨酸棒状杆菌。下面在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5.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6.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7.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何种混合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 mol,则阳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 A.0.64 g B.1.28 g C.2.56 g D.5.12g 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他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B.p(O2)> p(Ne)> p(H2) C.p(H2)> p(O2)> p(Ne)D.p(H2)> p(Ne)> p(O2) 10.已知氧气还原反应 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 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2015年高考全国一卷理综

2015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确的是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2 L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全国卷)解析版

2012年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新课标 答案及解析: 14.【答案】AD 【解析】惯性的定义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叫惯性,所以A正确;如果没有力,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错误;行星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的圆周运动的原因是合外力与需要的向心力总是相等,所以C错误;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D正确。 15.【答案】BD 【解析】根据可知,所以,即A错误,B正确;由得,所以C错误,D 正确。 16【答案】B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重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可知N1、N2的合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当木板向下转动时,N1、N2变化如图所示,即N1、N2都减小,所以正确选项为B 17.【答案】B 【解析】由得:,由得,所以B正确。

18.【答案】BD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知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动能减小,所以A、C错误,D正确;因为电场力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钝角,所以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即B正确。 19【答案】C 【解析】线圈匀速转动过程中,;要使线圈产生相同电流,,所以,所以C正确。 20【答案】A 【解析】由楞次定律可知:线框受力水平向左时,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减弱,说明导线中的电流正在减弱;线框受力水平向右时,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增强,说明导线中的电流正在增强;所以导线中的电流先减弱后增强,所以CD错误;又因线圈中的电流为顺时针方向,所以由右手螺旋定则知线圈产生磁场为垂直纸面向里,因为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减弱,故导线初始状态在导线右侧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里,由右手螺旋定则知导线中电流方向为正方向,所以A正确,B错误。 21【答案】A 【解析】在地球表面,又,所以,因为球壳对球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所以在深为d的矿井内,得,所以。 22.(5分)【考点】长度测量 【答案】0.010;6.870;6.860 【解析】(a)图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从主尺读出毫米数为0.000mm,可动刻度与主尺对齐个数为1.0(格),读数为 0.010mm,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0.000mm+0.010mm=0.010mm,(b)图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从主尺读出毫米数为6.500mm,可动刻度与主尺对齐个数为37.0(格),读数为0.370mm,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6.500mm+0.370mm=6.870mm,考虑调零问题金属板实际厚度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2卷试题及答案详解(试题与答案分开)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 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 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7.食品千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B.P 2O 5 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18H 26 O 5 ,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 子式为 A.C 14H 18 O 5 B.C 14 H 16 O 4 C.C 16H 22 O 5 D.C 16 H 20 O 5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1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1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点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发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 5、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 B 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 C 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 D 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 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 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粒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化学部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 【化学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选择题共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e 20 Cu 64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6分) 6.(环保、氧族)(2007年全国理综卷I)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答案]A。 7.(电解质)(2007年全国理综卷I)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 (A)pH = 3的盐酸和pH =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 = 3的盐酸和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 = 3的醋酸和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 = 3的硫酸和pH =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答案]C。 8.(电化学、计算) (2007年全国理综卷I)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 mol,则阴极上 析出Cu的质量为( ) (A)0.64 g (B)1.28 g (C)2.56 g (D)5.12 g [答案]B。 9.(NA定律)(2007年全国理综卷I)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 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 (D)p(H2)>p(Ne)>p(O2) [答案]D。 10.(氧化还原反应) (2007年全国理综卷I)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 = 2CuI↓+13I2+12K2SO4+12H2O 其中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 (A)10 mol (B)11 mol (C)12 mol (D)13 mol [答案]B。 11.(氧族制O2) (2007年全国理综卷I)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 ) (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 (B)KMnO4(加热) (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 (D)HgO(加热) [答案]A。 12.(有机计算)(2007年全国理综卷I)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

2007年高考理综真题(全国卷1)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 页,总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的黑以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试卷共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6 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i.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 甲状腺激素 B 雌激素 C 促甲状腺激素 D 促性腺激素 ii.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iii.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A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iv.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v.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 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 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 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2007年高考理综真题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e 20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裂解,从而病菌抗原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4.通过发酵到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溶氧的氨酸棒状杆菌。下面在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5.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6.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7.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何种混合 B.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 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 pH=3的硫酸和pH=11的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 mol,则阳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 A.0.64 g B.1.28 g C.2.56 g D.5.12g 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他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 p(Ne)> p(H2) (C) p(H2)> p(O2)> p(Ne) (D) p(H2)> p(Ne)> p(O2) 10.已知氧气还原反应 2Cu(IO3)2+24KI+12H2SO4=2CuI4+13I2+12K2SO4+12H2O 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A)10 mol (B)11 mol (C)12 mol (D)13 mol

(完整word)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新课标全国卷1带答案

2015年全国卷1理综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