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求不规则圆柱的体积》评课稿_说课稿

六年级下册《求不规则圆柱的体积》评课稿_说课稿
六年级下册《求不规则圆柱的体积》评课稿_说课稿

六年级下册《求不规则圆柱的体积》评课稿_说课稿

六年级下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的体积,容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听了王老师的这节公开课后,深有体会,对我的教学相当有帮助,现在谈谈我的听课感想。

一、亮点

1.王老师的语言幽默,有亲和力,课堂学习气氛轻松活跃,学生能跟随老师积极主动思考,各环节环环相扣,节奏合理,通俗易懂。

2.注重循序渐进,注重新老知识承前启后的教学,一开始就复习了五年级求“梨、土豆”等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为沟通旧知与新知间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基础。

3.设计如下课前预习:

①这个瓶子的容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②水的体积能直接求出来吗?空气呢?为什么?

③空气部分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可以怎么办呢?④瓶子里的水的体积在倒置前后有变化吗?空气呢?倒置后,空气的体积怎么求?⑤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什么方法求出瓶子的容积?

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及小组代表汇报来检测预习内容,将预习内容的处理巧妙的融合在课堂中。

4.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 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一个学生很难直接解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发现不会解决的问题在哪儿?例如,本例中,学生看到瓶子的容积就是水的体积加上空气的体积,而水的体积能直接求出来,这时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体积会直接求出吗?倒置后空气的体积怎么求?这时学生就会发现只要选取倒置前水的体积和倒置后空气的体积,就可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6.重视方法总结,提炼数学思想。本课内容包含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简单地说,转化就是把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陌生的、困难的内容,通过一些手段使其变成熟悉的、简单的内容,这样难题就迎刃而解了。本课中,将不规则的圆柱转化成规则的圆柱,通过操作,学生了解了这种思想,更是实践了这种思想。

二、建议

当然,我们每位老师的课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完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在以下几方面还值得进一步加强改进和研讨:

1.合作学习的过程还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对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分工情况、参与率、总结汇报等因素还要重点考虑。

2.课堂预设不够细化,比如小组代表汇报时毫无章法,表达不清

自己的想法,教师如何处理这种情况,都应充分考虑到。

3.课堂细节关注不够全面,比如在课件制作、板书、教态及专业

术语的使用上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