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学龄前儿童阅读的图画书130本

适合学龄前儿童阅读的图画书130本
适合学龄前儿童阅读的图画书130本

中文书目100本:

100万只猫,[美]婉达·盖格/文·图,彭懿/译,南海出版公司,2007.8(1928)

阿文的小毯子,[美]凯文·亨克斯/文·图,方素珍/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4 爱花的牛,[美]曼罗·里夫/文,罗伯特·劳森/图,孙敏/译,南海出版公司,2008.5(1936)

爱心树,[美]谢尔·希尔弗斯坦/文·图,傅惟慈/译,南海出版公司,2003.8(1964)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德]米切尔·恩德/文,弗里德利希·海西尔曼/图,何珊/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0.3(1988)

奥莉薇,[美]伊恩·福尔克纳/文·图,郝广才/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4(1957)噢,美丽的巴拿马,[德]雅诺什/文·图,皮皮/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4(1978)白兔和黑兔,[美]加思·威廉斯/文·图,彭懿/译,南海出版公司,2008.5

宝儿,心怡/文,蔡皋/图,明天出版社,2008.7

壁橱里的冒险,[日]古田足日/文,田畑精一/图,彭懿/译,南海出版公司,2007.8(1974)彼得兔的故事,[美]毕翠克丝·波特/文·图,张润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 伯伯的伞,[日]佐野洋子/文·图,季颖/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7(1992)猜猜我有多爱你,[英]山姆·麦克布雷尼/文,安妮塔·婕朗/图,梅子涵/译,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4

臭起司小子爆笑故事大集合,[美]约翰·席斯卡/文,兰·史密斯/图,管家琪/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3

打瞌睡的房子,[美]奥黛莉·伍德/文,唐·伍德/图,柯倩华/译,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4(1984)

大卫,不可以[美]大卫·香农/文·图,余治莹/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4(1998)大猩猩,[美]安东尼·布朗/文·图,林良/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4

第五个,[德]恩斯特·杨德尔/文,诺尔曼·荣格/图,三禾/译,南海出版公司,2007.3 丢饭团的笑婆子,[美]阿琳·莫赛尔/文,布莱克·兰特/图,阿甲/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3

躲猫猫大王,张晓玲/文,潘坚/图,明天出版社,2008.10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日]五味太郎/文·图,上谊编辑部/译,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10(1984)

菲菲生气了,[美]班/文·图,李坤珊/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3

疯狂星期二,[美]大卫·威斯纳/文·图,彭懿/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2(1991)公主的月亮,[美]詹姆斯·瑟伯/文,马克·西蒙特/图,邢培健/译,南海出版公司,2008.1(1990)

古利和古拉,[日]中川李枝子/文,大村百合子/图,季颖/译,南海出版公司,2008.7(1963)

好饿的毛毛虫,[美]艾瑞·卡尔/文·图,郑明进/译,明天出版社,2008.4(1969)好奇的乔治(系列――好奇的乔治和小狗,好奇的乔治去玩具店,好奇的乔治去巧克力工厂,好奇的乔治在梦里,好奇的乔治去海边,好奇的乔治去野营),[美]玛格丽特、H.A.雷/原作,Vipah Interactive公司/编绘,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7-2008 和甘伯伯去游河,[英]约翰·伯宁罕/文·图,林良/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9(1970)花婆婆,[美]芭芭拉·库尼/文·图,方素珍/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4(1982)虎王子,[法]陈江洪/文·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1(2005)

灰袍奶奶和草莓盗贼,[美]莫莉·班/文·图,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1

獾的礼物,[英]苏珊·华莱/文·图,杨玲玲、彭懿/译,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9(1984)活了100万次的猫,[日]佐野洋子/文·图,唐亚明/译,接力出版社,2004.10

纪昌学射箭,衣若/文,李学明/图,新世界出版社,2009.2

极地特快,[美]克里斯·范·艾尔斯伯格/文·图,王东风、彭勇穗/译,译林出版社,2005.1

京剧猫·长坂坡,熊亮/文,熊亮、吴翟/图,连环画出版社,2008.3

克里克塔,[法]汤米·温格尔/文·图,蒲蒲兰/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11(1963)快活的狮子,[美]路易丝·法蒂奥/文,罗杰·迪瓦森/图,任溶溶/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7.4(1954)

狼婆婆,[美]杨志成/文·图,林良/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4(1989)

老鼠娶新娘,张玲玲/文,刘宗慧/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8.1

黎明,[美]乌利·舒利瓦茨/文·图,彭懿/译,南海出版公司,2008.5(1974)

流浪狗之歌,[比利时]嘉贝丽·文生/文·图,南海出版公司,2006.12

驴小弟变石头,[美]威廉·史塔克/文·图,张剑鸣/译,明天出版社,2009.1(1969)妈妈的红沙发,[美]薇拉·威廉斯/文·图,柯倩华/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4(1982)妈妈你好吗?[日]后藤龙二/文,武田美穗/图,蒲蒲兰/译,南海出版公司,2008.5(2006)美女还是老虎,[美]斯托克顿/文,[乌克兰]米赫努谢夫/图,[台湾]郝广才/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1(1994)

秘密快报,高沙/文,华三川/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8 魔法森林的夜晚,[瑞士]艾文琳·哈斯勒/文,凯提·贝恩德/图,曾璇/译,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11(2006)

母鸡萝丝去散步,[美]佩特·哈群斯/文·图,上谊出版部/译,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11(1968)

木匠和鬼六,[日]松居直/改编,赤羽末吉/图,季颖/译,南海出版公司,2008.10(1962)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日]宫西达也/文·图,杨文/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6 朋友,[法]埃里克·巴蒂/文·图,爱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2003)青蛙和蟾蜍(全四册),[美]洛贝尔/文·图,潘人木、党应台/译,明天出版社, 2009.6 青蛙和男孩(全六册),[美] 梅瑟·迈尔/文·图,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11(1967)蚯蚓的日记,[美]朵琳·克罗宁/文,哈利·布里斯/图,陈宏淑/译,明天出版社,2008.10(2003)

三只山羊嘎啦嘎啦,[挪威]P.C.阿斯别约恩森、J.E.姆厄/整理,[美]玛夏·布良朗/图,熊春、蒲蒲兰/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7.2(1957)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美]乔恩·谢斯卡/文,莱恩·史密斯/图,方素珍/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4(1989)

傻鹅皮杜妮,[美]罗杰·杜佛辛/文·图,蒋家语/译,明天出版社,2008.9(1950)莎莉,离水远一点,[英]伯宁罕/文·图,宋珮/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12

神奇的窗子,[美]诺顿·贾斯特/文,克里斯·拉希卡/图,任溶溶/译,接力出版社,2008.3(2006)

生气的亚瑟,[英]奥拉姆/文,[日]北村悟/图,柯倩华/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6 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日]小林丰/文·图,蒲蒲兰/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8.10(1995)

石头汤,[美]马西娅·布朗/文·图,丁浣/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7(1947)

鼠小弟的小背心,[日]中江嘉男/文,上野纪子/图,赵静、文纪子/译,南海出版公司,2004.6(1974)

树真好,[美]贾尼里·梅·伍德里/文,马可·塞蒙/图,舒杭丽/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4

睡不着吗,小小熊?[爱尔兰]韦德尔/文,弗斯/图,潘人木/译,明天出版社,2008.12 睡美人,[瑞士]费里克斯·霍夫曼/图,彭懿/译,连环画出版社,2008.3(1959)

松鼠先生和月亮,[德]塞巴斯蒂安·麦什莫泽/文·图,王晓翠/译,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1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王星北/文,赵宏本、钱笑呆/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2 逃家小兔,[美]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文,克雷门·赫德/图,黄逎毓/译,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5

铁丝网上的小花[意]克里斯托夫·格莱兹、罗伯特·英诺森提/文,罗伯特·英诺森提/图,代维/译,明天出版社,2007.7

团圆,余丽琼/文,朱成梁/图,明天出版社,2008.1

我的连衣裙,[日]西卷茅子/文·图,彭懿/译,明天出版社,2008.10(1969)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英]乔尔德/文·图,冯臻/译,接力出版社,2006.4

我看见了什么,[美]苏斯博士/文·图,任溶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9(1937)我要来抓你啦![英]托尼·罗斯/文·图,敖德/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9(1984)下雪天,[美]艾兹拉·杰克·季兹/文·图,上谊编辑部/译,明天出版社,2008.9(1962)小恩的秘密花园,[美]萨拉·斯图尔特/文,戴维·斯莫尔/图,郭恩惠/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11(1997)

小房子,[美]维吉尼亚·李·伯顿/文·图,阿甲/译,南海出版公司,2007.8(1942)小黑鱼,[美]李欧·李奥尼/文·图,彭懿/译,南海出版社,2007.12

小蓝和小黄,[美]李欧·李奥尼/文·图,彭懿/译,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3(1959)雪花人,[美]杰奎琳·布里格斯·马丁/文,玛丽·阿扎里安/图,柯倩华/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11

雪人,[美]雷蒙·布力格/文·图,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2(1978)

鸭子骑车记,[美]大卫·夏农/文·图,彭懿/译,南海出版公司,2008.1(2002)

岩石上的小蝌蚪,谢华/文,俞理/图,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6.5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美]劳拉·乔菲·努梅罗夫/文,费利西亚·邦德/图,任溶溶/译,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7(1985)

爷爷一定有办法,[加]菲比·吉尔曼/文·图,宋珮译,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1(1992)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德]阿梅丽·弗里德/文,雅基·格莱亚/图,王莹/译,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9(1997)

一个黑黑、黑黑的故事,[美]露丝·布朗/文·图,敖德/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9(1981)

一根羽毛也不能动,[美] 爱瑞卡·席佛曼/文,S.D.史耐得/图,黄乃毓/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8.3

一园青菜成了精,周翔/图,明天出版社,2008.7

圆白菜小弟,[日]长新太/文·图,彭懿译,南海出版公司,2007.6(1980)

约瑟夫有件旧外套,[美]西姆斯·塔贝克/文·图,方素珍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4(1999)

月光男孩,[丹麦]依卜·斯旁·奥尔森/文·图,杨玲玲、彭懿/译,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1(1962)

月亮的味道,[波兰]麦克·格雷涅茨/文·图,漪然、彭懿/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7.1(1993)

月亮狗,[德]纳娜·莫斯特/文,尤塔·比克尔/图,陈俊/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0.8(2000)

月亮,生日快乐,[美]法兰克·艾许/文·图,高明美/译,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2(1982)

月下看猫头鹰,[美]珍·尤伦/文,约翰·秀能/图,林良/译,明天出版社,2008.12(1987)

在森林里,[美]玛莉·荷·艾斯许/文·图,赵静/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8.8月种树的男人,[法]让·焦诺文,[波兰]托梅克/图,[台湾]张玲玲/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2(1994)

英文书目30本:

Andy and the Lion, James Daugherty, Viking Penguin Inc., 1938.

Arrow to the Sun, Gerald McDermott, The Viking Press, 1974.

A Story, A Story, Gail E.Haley, Simon & Schuster, 1970.

Bedtime for Frances, Written by Russell Hoban, Illustrated by Garth Williams,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60.

Chanticleer and the Fox, Written by Geoffrey Chaucer, Illustrated by Barbara Cooney,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58.

Frederick, Leo Lionni, Alfred A. Knopf, Inc., 1967.

Goodnight Moon, Written by Margaret Wise Brown, Illustrated by Clement Hurd,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1947.

Harry the Dirty Dog, Written by Gene Zion, Illustrated by Margaret Bloy Graham,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56.

Have You Seen My Duckling? Nancy Tafuri,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84.

I Am a Bunny, Written by Ole Risom, Illustrated by Richard Scarry, Golden Books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63.

Madeline, Ludwig Bemelmans, Scholastic, 1939.

Make Way for Ducklings, Robert McCloskey, Penguin Putnam, Inc., 1941.

May I Bring A Friend?Written by Beatrice Schenk De Regniers, Illustrated by Beni Montresor, Simon & Schuster, 1964.

Noah’s Ark, Illustrated by Peter Spier, Dell Dragonfly Books, 1977.

Once A Mouse, Marcia Brown, Simon & Schuster, 1961.

Play With Me, Marie Hall Ets, The Viking Press, 1955.

Raven, Gerald McDermott, Harcourt, Inc., 1993.

Shadow, Written by Blaise Cendrars, Illustrated by Marcia Brown, Simon & Schuster, 1982.

Song of the Swallows, Leo Politi, Simon & Schuster, 1948.

The Big Snow, Berta and Elmer Hader, Simon & Schuster, 1948.

The Desert Is Theirs, written by Byrd Baylor, illustrated by Peter Parnall, Simon & Schuster, 1975.

The Egg Tree, Katherine Milhous, Simon & Schuster, 1950.

The Little Island, Written by Margaret Wise Brown, Illustrated by Leonard Weisgard,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46.

The Rainbabies, Written by Laura Krauss Melmed, Illustrated by Jim LaMarche,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92.

The Story about Ping, Marjorie Flack and Kurt Wiese, Penguin Books USA Inc., 1933.

When Clay Sings, Written by Byrd Baylor, Illustrated by Tom Bahti, Simon & Schuster, 1972.

When I Was Young in the Mountains, Written by Cynthia Rylant, Illustrated by Diane Goode, Penguin Putnam, Inc., 1982.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Maurice Senda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63.

Why Mosquitoes Buzz in People’s Ears, Retold by Verna Aardema, Illustrated by Leo and Diane Dillon, Penguin Putnam, Inc., 1975.

Why the Sky Is Far Away, Retold by Mary-Joan Gerson, Illustrated by Carla Golembe,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4.

《图画书 阅读与经典》读后感

带你游走在经典图画书间 我读《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今天能够跟大家在一起交流我的读书心得,我感到很荣幸,感谢园领导给我这样一个与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同时能够锻炼提高的机会。 这些天我一直在读一本名叫《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的书,因为自己对绘画的偏好,所以当我发现这本书时,自然地就对它产生了好奇和兴趣。说到这里,也许大家心里会有些疑问,图画书都是小孩子读的,有什么意思?但是如果你读过了这本书,可能会颠覆你对图画书的固定认识。 首先,我想谈谈什么是图画书。 我们也可以看到,如今的书店被各式各样的带图的书占据着,绘本、漫画,班里图书角那些《字宝宝》、《幼儿画报》等等&&这些书被模糊地通称为图画书。 但到底什么是图画书?这个概念似乎总有些模棱两可。 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作者彭懿对这个概念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他指出,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在图画书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有很多图画书是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不需要文字,图画就可以讲故事,这是图画书的一个典型特点。 此外,图画书还强调画面的连贯,在规定的几十页内,画面要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映像。彭懿把图画书的作者比喻成导演,作者必须在限定的篇幅里把一个故事讲得既清楚又好看。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 图画书的构成要素一是图画,二是故事。图画形式多样,有素描、版画、油画、水彩、拼贴等等,其中不乏大师的作品。图画书的故事短小单纯,像久远的传说,读过之后,会产生立即告诉别人的冲动。这样的图画加上这样的故事,就成了创意独特、想象新奇、个性鲜明、生动有趣的图画书。这样的图书,内容上易理解,形式上易接受,特别适合儿童阅读。你可以用点滴时间很快读完,但要用一生来咀嚼和回味。 其次,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我们可能大都习惯看书就看主体,也就是书的内容,不太关注一本书的结构,可是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才明白什么叫环衬,什么叫勒口,什么叫扉页。以《小蓝和小黄》这本图画书来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封面:一本书首先映人读者眼帘的是它的封面,所以向来讲究的书籍都是精心设计封面和版式装帧的。一本书的封面同时也透露出这本书的某些重要信息,甚至是这本书品位的一种象征。 环衬:打**面之后,我们会看到封面与书芯之间有一张衬纸(简装本则没有)。这就是环衬,又称为蝴蝶页。这是成人最容易漏读的一页,一般人匆匆翻过,后者干脆与扉页连在一起一翻而过,这样往往会错过作者和编辑的独运匠心。孩子一般不会漏过环衬的,虽然他们可能说不出什么,可能会有新奇的发现与联想。 护封:有些精装书在厚厚的硬壳外面还套着一张封面,一般称作护封,护封前后都有一个向里折的折口,叫勒口,前后勒口上往往印着许多与这本书相关的一些重要信息,不能漏看。 扉页:翻过蝴蝶页之后,我们便看到了扉页。扉页上一般写着书名、作者和绘者以及译者和出版社。有的扉页上还有作者、绘者的简介以及本书的获奖记录。读图画书,扉页一定要仔细地看,因为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它会告诉你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大致发生了什么事。比如《活了l00万次的猫》的扉页上就是那只威风的虎斑猫,它与封面的姿态略有不同,扉页上的猫正张开双臂,仿佛在诉说什么。 正文:好了,翻过扉页,总算到了正文。一般人读书总是以为正文才是书的开始,但对

小说阅读与鉴赏教案

第一课小说阅读与鉴赏 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概念。 2、善于把握小说的三要素。 3、能深入领会鉴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4、提高学生观察赏析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点:1、把握小说三要素。 2、深入领会鉴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小说精巧的构思及深刻的主旨。 教学方法:问答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投影,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和安排: 第一课时 开课语: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走进小桔灯快乐阅读的课堂。我是大家的新老师,我姓x,高年段的阅读有我来给大家上,希望和大家能够成为朋友,我们共同进步。 一提到阅读,相信大多数同学都会感觉困惑,文章读懂了,可就是做不对题目,原因在哪里呢?(让学生自己找原因)好了,有同学说是不知从哪着手,还有同学说不知该从哪些方面答题,不管什么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对文体知识及阅读技巧掌握得还不够牢固。快乐的学阅读,是我们课堂的主旋律,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在快乐中提高阅读能力呀?(学生答:想)那好,想快乐的学阅读呀,要喊出魔法口号,你们还记不记得是什么?我们的口号是:在快乐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享受快乐。耶! 棒极了!同学们的声音都十分的响亮,老师的心情也非常愉快。下面老师先给大家讲述一篇短篇小说《老人的新鞋子》。 一、自在游心 讲述小说:《老人的新鞋子》 (此故事要求讲述而不是阅读,讲述应该注意生动形象,尽量把小说的特点加重语气突出出来;如果是事先有安排,可以让学生讲述,要求口齿清楚,讲述明白。)讲述完小说后,师说:这篇小说可谓短小精悍,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文章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老人形象? (生回答:睿智、善良、懂得放弃等) 2、这篇小说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生回答:成功者善于放弃等) 刚才同学们都很积极主动地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很欣慰,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同时也希望同学们也能像文中的老人一样成为生活的智者! 但同学们想过没有,怎样才能成为生活的智者呢?(学生:多动脑、多学习、多读书……)很好,大家都说到了许多的办法,今天老师也介绍一种办法给大家,那就是多读小说,并且要把它读通读透才行,也就是要学会阅读及鉴赏小说。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学习小说的阅

经典绘本阅读

经典绘本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 猜猜我有多爱你 作者:山姆·麦克布雷尼著;安妮塔·婕朗图;梅子涵译 年龄层:2~9岁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小兔子要上床睡觉了,他紧紧抓住大兔子长长的耳朵。 他要大兔子认认真真地听他说。 “猜猜我有多爱你?” “噢,我想我猜不出来。”大兔子说。 经典绘本阅读《逃家小兔》 【导读】经典绘本故事阅读《逃家小兔》,适合0-3岁的宝宝来看,妈妈们快给宝宝讲讲吧! 儿童绘本对幼儿的“药用”价值 【导读】绘本的作用有时在“绘本”之外——父母和宝宝阅读绘本,能帮助宝宝建立健全的人格,为一生的幸福打好精神基础。 更多绘本请点击进入专题:0-6岁儿童绘本阅读指南>> “我爱你有这么多。”小兔子说着,使劲儿把两只手臂张得大大的。 大兔子的手臂更长,他也张开手臂,说:“可是,我爱你有这么多。” 小兔子想:嗯,这确实很多。 “我爱你,就和我举得一样高。”小兔子说。 “我爱你,和我举得一样高。”大兔子说。 这真的很高,小兔子想:要是我的手臂可以和他一样,该多好啊。 小兔子又有了个好点子。他脚顶着树干,倒立起来。一边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脚趾头!”

“而我爱你,一直到你的脚趾头。”大兔子说着,把小兔子抛起来,一下子抛过了他的头顶。 小兔子格格笑着说:“我爱你,和我跳得一样高。”他跳来,又跳去。 大兔子微笑着说:“可是,我爱你和我跳得一样高。”他说着往上一跳,耳朵都碰到树枝了。 跳得真高,小兔子想。要是我也能跳得和他一样高,该多好啊。 小兔子大叫:“我爱你,一直穿过小路,到远远的河那边。” 大兔子说:“我爱你,一直穿过了小河,到山的那一边。 小兔子想,那真是好远啊。 他快要睡过去了,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这时,他看看树丛前方,无边的黑夜之中,再没有什么比那天空更遥远了。 “我爱你,一直到月亮上面。”小兔子说着,闭上了眼睛。 “噢!那可真远,”大兔子说,“真的是非常、非常远了。” 于是,大兔子轻轻地躺在小兔子的旁边,带着一个微笑,小声说道: “我爱你,从这儿一直到月亮上面,再—— 绕回来。” 推荐阅读: 经典绘本阅读《逃家小兔》 【导读】经典绘本故事阅读《逃家小兔》,适合0-3岁的宝宝来看,妈妈们快给宝宝讲讲吧! 绘本书目推荐听绘本上的故事 【导读】绘本是图画书的一种,属于儿童文学。妈妈可以拿着它给宝宝讲故事,也可以让宝宝看着绘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此,我们将为大家推荐一些有趣的绘本。 史上最全圣诞节主题绘本总动员 【导读】在梦幻美丽的圣诞树下,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亲子阅读,享受融融亲情美

小说阅读考点总结

小说阅读考点总结 一、关键词: 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二、具体考查角度: 1.把握故事情节; 2.揣摩人物形象; 3.赏析环境描写; 4.概括小说主题; 5.分析写作技巧; 6.品味语言特色。 一、文章构件的一般作用 1.题目①写作对象;②文章体裁;③其它重要内容。 2.开头⑴开篇点题;⑵总领全文;⑶引出下文;⑷烘托渲染 3.主体部分⑴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作用;⑵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表明观点态度 4.结尾 ⑴卒章显志(点明……的中心),画龙点睛; ⑵总结全文,深化(强调、升华)中心; ⑶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呼应题目)。 人称选用的效果作用 第一人称 以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显得真实,可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真实感; 第二人称 以对话的口吻叙述,可起到拟人化的作用,拉近与抒情对象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便于交流感情,用于抒情能增强感染力。 第三人称 以客观旁述的口吻叙述,可使文章张驰自由,便于多角度描述事物,表达感情 文学作品常见表现手法 与技巧概览 ①表达方式:叙述顺序、描写方法、抒情类型。 ②表现手法:悬念、铺垫、伏笔、烘托、渲染、衬托、对比、象征、想像、联想…… ③布局谋篇:线索选择、顺序选用、过渡照应、伏笔铺垫、卒章显志、详略剪裁 ④语言辞格: a.描绘类: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生动形象 b.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强调突出 c.语气类:反问、设问——增强语气 特别注意:散文中的衬托(尤其是反衬)手法。 二、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2.常见题型 ⑴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 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形象刻画基本技巧 ——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

《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

《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读后感 绘本不仅是孩子们的好朋友,也是老师的好朋友的。发现自己也像童心未泯的孩子一样越来越喜欢看绘本,也非常喜欢收藏一本本精美的绘本。它那诙谐、有趣、简单的语言,一张张颜色鲜艳的魅力插话已深深吸引了我,也让我养成了每天给孩子们讲绘本的习惯,很享受与孩子们一起读绘本的快乐! 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这个机会中我接触到了《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它让我了解到:要从涂画的背后读出含义来。其实别看绘本那潦潦的几笔涂画,看似简单,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呢!清晰的记得在《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本绘本中的那每一页可爱的小图,爷爷在明处在给孙子缝纽扣,而地底下夹缝中的小老鼠们也在兴趣盎然的学者爷爷的样子缝着,多有趣的图画啊,可是孩子在读绘本时能读到这层吗?这就要靠老师在课堂上巧妙的引领了。 绘本贴近孩子的生活,特别是对低年级儿童来说,当他们的识字量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当他们还不能够流畅阅读的时候,读读绘本,确实是他们很好的选择。在老师的指引下,孩子们大量的绘本阅读,不仅能够对阅读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而且阅读习惯也会逐步形成。

《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多读绘本可以提高孩子多远思考的能力。有一次在另外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教师不能只关注绘本的故事本身,还需要跳出文本来思考:学生阅读这本绘本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理解上的难点?我应该如何帮助学生突破?作为老师改如何设计才能带动孩子的讨论? 仔细思考了这段话,发现和《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中提出的:读绘本,玩创意!——启发孩子的多元智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看似简单的绘本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教。 在我看来,这样的一种多元智能的互动和创造性理念和思想也和教育教学理念息息相关。尤其是本书中每个绘本设计后面列出的:本书运用在多元智能的延伸教学发想,对我来说极具吸引力。这样的一种“头脑冲击”把我以前缓存于心地那些陈旧想法甩的远远的,顿时感到新鲜。在这样的一种培养儿童多元智能发展的潜移默化下,孩子的综合素养怎能不有所提高呢? 看完这本书后我想我在平时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绘本的时候也有了一些提示与针对性的,对我是一种极大的帮助,也让我对绘本教学有了一些基础的认识,也许今后可以尝试进行一些相适应的绘本教学,拓展自己的教学能力!

推荐十大优秀图画书

推荐十大优秀图画书 1、莫妮克的老鼠无字书 瑞士插画大师莫妮克创作的著名无字书系列,由《颜色》《反正》《飞机》《小船》《大风》《数字》《字母》《房子》组成。 适合年龄:1岁以上 红泥巴评价:叙事能力 10分画面和谐 10分风格特征 10分说明:莫妮克的老鼠无字书在叙事能力方面堪称一绝。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字,但并不妨碍她将一个故事讲得有声有色,丝丝入扣。图画故事以"生活在书中的老鼠"为基本创意,使用书本本身作为舞台,大胆使用空白,突破书页与书页之间的界限。从创意的角度说,也是近乎完美。画面非常鲜活,色彩鲜艳,老鼠的神态动作十分传神,在细节的处理上也是十分细腻,整体的视觉感受非常和谐,连续翻看仿佛是看动画。她的风格可谓独树一帜! 2、迪克〃布鲁纳丛书 荷兰童书大师布鲁纳创作的图书。这位年逾古稀的老画家已经创作了超过100本童书,以"兔子米菲"系列享誉全世界。除了米菲外,他创作的小狗史纳菲、波比猪、小熊鲍里斯和芭芭拉等,也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形象。 适合年龄:8个月-6岁 红泥巴评价:叙事能力 9分画面和谐 10分风格特征 10分说明:布鲁纳将图画视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他专门为小小孩做图画书,他的目标是让出生在任何一个语言国度的孩子都能轻易"读懂"他的书。

他的图画语言采用最为简单的元素,线条单一,粗而且匀,颜色采用最简单的几种色块,最常用的是红色、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而且是纯色。他追求故事简单直观,贴近生活。几个月的小孩子都能读懂他的图画故事。 布鲁纳的所有图书都是手绘的,他对颜色和线条的讲究到了十分苛刻的地步,一本小小的书,只有十几页"很简单"的画面,他却要画很长时间。他追求画面的完美无瑕。这位享誉全球、家财万贯的老人家,住在宁静的家乡小镇,每天准时骑车到工作室创作,与每一个相识的大人和孩子热情地打招呼。他是个内心十分平静的人,他的图画故事也一样。 据说在欧洲的各大海滨泳场,都挂着米菲形象的旗杆,孩子如果与大人走丢,就会跑到旗杆下,那里有专人负责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人。 简单、明晰、温馨,是布鲁纳的风格。虽然简单,却也难以被摹仿,不信你试试。 举例: 《米菲在海边》只有两个人物,米菲和爸爸,爸爸和米菲的差别主要在嘴巴上,米菲的嘴巴是一个交叉的线条,爸爸的嘴巴多了一条线,看起来像胡子。你看,这么简单的一条短线,就能让孩子区分出孩子和大人。 书中用图画表达的信息非常简单、直接:米菲指着蓝白相间的裙子,代表要去海边;米菲穿着游泳裤,表示要下海游泳;米菲拿着铲

文学阅读与欣赏 作业02(第4-6单元)答题纸

第1页(共1页) 文学阅读与欣赏作业02(第4-6单元)答题纸学籍号:072022030012 姓名:金轶JINYI10____ 学习中心:上海师范大学______ 分数:班级:07秋高本 批改老师:hy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0c15962133.html, Understanding 1. Purple stile 6. Birth of life 2. Little yellow boys and girls7. Beautiful, happy and colorful 3. Stile8. Death of life 4. A dominie in grey9. A life 5. Flock 10. The sun, ribbons, steeples, hills, bonnets, bobolinks, squirrels, a purple stile, yellow boys and girls, A dominie in grey Paraphrase the following four sentences: 1. If it were not for the specia lly arranged position of his limbs and the light regular movement of cartridge box at the back of his belt, people might have thought him to be dead. 2. At the bottom of an area of forest and mountains which shaped like a rat trap, there are five regiments of Federal infantry in possession of the exit. In which, only half a hundred men might have starved an army to be surrender. 3. Men would overcome any savage place above ground, but can not overcome the desire toward war. 4. A familiar feeling of pain caused by an abraded shin reminded him that he was not under an illusion. Questions: 1. The story took place in Western Virginia in one sunny afternoon in the autumn in 1861. 2. There is one character presented in paragraph 1-- A sleeping soldier Carter Druse. He was on duty but fell asleep in an ambush. 3. If he was found asleep, he would be shot soon. 4. Because the previous heavy march made him exhausted that he could not help falling asleep on duty. 5. He saw a horseman when he woke up. 6. Because he tried to find out what the horseman intended to do in order to make a decision whether to let him go or not. 7. Y es, he was in a moral and personal dilemma. He must make a choice of being faithful to his duty in work as a soldier in which he should kill the enemy undoubtedly, or being faithful to his duty as a son in which he should save his father undoubtedly. 8. He finally shot the horse and killed his father. He followed what his father had taught him- whatever may occur, do what you consider as your duty. 9. He seems being numb and emotionless but heartbreaking deep inside. 10. His father was shot by Druse.

经典绘本阅读推荐教学设计

《经典绘本阅读推荐》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小学语文三年级课外阅读自编教材《经典绘本阅读推荐》——《圆圆的月亮》《爷爷一定有办法》 设计思想 一本图画书,是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文图协奏的一门艺术。推荐图画书给孩子阅读,首先要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节课在为孩子创造了宽松的阅读环境后,利用“猜”故事,“说”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其次是要教给孩子一定的阅读方法。在看图画,猜故事的过程中渗透方法指导,才能够不露痕迹地训练学生仔细观察和展开想象的能力。第三,阅读要学会交流,只有与读者共同交流,才能从一本书中看到更多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之间相互交流,让孩子与大作家交流,从而提升孩子的阅读质量,使孩子学会领悟。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绘本,了解《圆圆的月亮》《爷爷一定有办法》的基本内容,学习阅读绘本 的基本方法: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反复阅读、相互交流。 2、通过本节课推荐阅读,激发学生对《圆圆的月亮》《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两本书的阅读 兴趣,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并受到爱的熏陶,感悟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在阅读《圆圆的月亮》《爷爷一定有办法》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指导,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展开想象,开启心灵。 教学难点 引导孩子从绘本的图画和文字中读出更多的内容,从阅读中学会思考和领悟。 教学准备 《经典绘本阅读推荐》.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本节课目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圆圆的月亮》《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两本都是图画书,也叫绘本,书中既有图画,又有文字,很有趣味。 二、推荐《圆圆的月亮》(目标:教会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细节,展开想象。初步感受生

(完整版)戏剧文学的特点及阅读

戏剧文学的特点及阅读与欣赏 学习目标: 1、了解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 2、把握戏剧文学阅读与欣赏的要点 学习重点:把握戏剧文学阅读与欣赏的要点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导读】 目标一: 戏剧文学,是指供戏剧舞台演出用的文学剧本。剧本不仅可以供舞台演出使用,而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可供人们阅读。阅读剧本,是培养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一条十分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从培养谋篇布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讲,阅读剧本比阅读诗歌、散文和小说的收益会更大。这是由戏剧文学的特点所决定的。下面,我们具体地谈一下戏剧文学的特点和阅读与欣赏要点等问题。 一、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并举例说明 因为戏剧文学是供戏剧舞台演出使用的蓝本,所以受到舞台这一特定条件的限制,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烈的戏剧冲突 诗歌以其所抒之情感染人,散文以其蕴含的思想启迪人、鼓舞人、感召人、塑造人,小说以其故事吸引人,戏剧以其矛盾冲突震撼人。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什么是戏剧冲突呢?戏剧冲突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的反映。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与主宰,因而戏剧冲突主要表现在剧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物性格自身的内在冲突。戏剧冲突不是生活矛盾的简单照搬,也不是任何生活矛盾都能构成戏剧冲突的。戏剧冲突是剧作家对生活中的矛盾进行选择、提炼、集中概括和艺术加工的结果,是最足以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高度典型化了的矛盾冲突。它表现出来的,或是不同性格的人物之间的冲突,或是人物性格自身的内在冲突。 戏剧冲突的紧张性和集中性,往往是由于必然性中的偶然性因素造成的。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里所说的“巧”,指的就是必然性中的偶然性。戏剧家的创作,经常运用偶然性来形成戏剧冲突的集中和紧张,加强戏剧气氛,使情节跌宕曲折,引人入胜。但是,戏剧中的偶然性因素一定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人物的性格和事件发展的必然性,既要出人意料之外,又须入于情理之中。否则,不但不能使人相信,而且会失去它应有的教育意义。所谓“出人意料之外”,就是通过一些观众事先预料不到的偶然性的戏剧因素,使剧情的发展让人始料不及。所谓“入于情理之中”,就是无论戏剧冲突多么奇巧,但都是符合生活逻辑的,是合于情理的。一出好的戏剧,偶然性的成功运用,往往可以省略许多枝节,推动剧情的发展,从情绪上紧紧地抓住观众,造成“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境界。 我们在这里强调戏剧冲突的紧张性和集中性,并不是说一出戏从头至尾都要有一种紧张的气氛,让观众的心一直都是悬着,这是不符合艺术欣赏规律的。紧张与集中是相对而言的,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该紧张时紧张,该舒缓时舒缓,这样才显得波澜起伏,才具有更大的艺术魅力。 总之,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生命,是戏剧文学最本质的特点。阅读剧本时,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戏剧冲突,对培养和提高我们作文的构思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人物、事件和场景的高度集中化 戏剧文学的集中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及其相互间关系的集中、故事情节的集中、矛盾冲突

世界图画书经典阅读与欣赏-笔记

世界图画书经典阅读与欣赏 ·主要内容 1、什么是图画书? 2、图画书具有哪些特质? ·什么是图画书 图画书,也称绘本,这一概念来源于西方,英文名称是“picture book” 所谓图画书,指的是一种完全或主要通过图画来表达内容的书 ·图画书的兴起 社会教育观儿童观改变 儿童书籍插画艺术品质提升 彩色印刷技术的发展 社会经济文化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儿童图书市场的繁荣与成熟 ·图画书的分类 能够归属到图画书一类的图书种类很多,包括婴儿书、玩具书、字母书、数数书、概念书、模型书、图画故事书等 根据内容,可以分作认识和文学两大类;根据读者对象年龄区分,可以分作儿童图画书和成人图画书两大类 ·图画书的分类 成人图画书(如几米、桑贝、寂地等人的作品系列) 儿童图画书 ·文学类图画书:图画故事书picture story book 属于文学类图画书(包含教育元素) 主要用图画讲述故事 有别于传统的插画配图读物 文字量依据需要多少不等 有完全无字的图画书 ·图画故事书 图画故事书的图画 图画故事书的文字 图画故事书的故事 图画故事书的整体构成 图画故事书的阅读 ·图画书的特质 作为一种符号,图画直观、生动、通过空间和视觉印象,表达作者特定的思想和意义 推荐书目: 《图画书:经典与阅读》彭懿 再版多次,有精装、平装、缩印三种不同的版本选择,虽然价格贵些,但是内容多信息量大,也算是超值之选了,各网上书店都有售,折扣也比较大。不过需要提醒一点,彭懿也不是图画书方面的专家(毕竟人家的本职是儿童文学作家,帮助翻译推广图画书只是副业),他在书中介绍的很多是自己帮助翻译的书籍,虽然都是经典之作,但并不见得都适合普遍的阅读兴趣哦。另外其中也有一些解读是受专业人士质疑的哦(这也是难免的),请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自行甄别,尽信书不如无书嘛。另外小书房制作过电子书,上篇(即对图画书阅读

(完整版)小说阅读中结尾的分析

小说阅读中结尾的分析 出题格式 1、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 2、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 3、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答题角度 1、情节角度 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 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 基调一致 2、主题角度 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 3、读者角度 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4、情感角度 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 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小说结局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项链》,《界河》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如《项链》,《父爱无价》。《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如《界河》:主人公意外被打死,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如:《界河》:主人公意外被打死的悲剧性结局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 ·再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如《柳毅传》。 ·如《界河》:如果去掉结尾有什么作用?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

高中生经典英文小说阅读与欣赏系列 Eveline

Eveline by James Joyce SHE sat at the window watching the evening invade the avenue. Her head was leaned against the window curtains and in her nostrils was the odour of dusty cretonne. She was tired. Few people passed. The man out of the last house passed on his way home; she heard his footsteps clacking along the concrete pavement and afterwards crunching on the cinder path before the new red houses. One time there used to be a field there in which they used to play every evening with other people's children. Then a man from Belfast bought the field and built houses in it -- not like their little brown houses but bright brick houses with shining roofs. The children of the avenue used to play together in that field -- the Devines, the Waters, the Dunns, little Keogh the cripple, she and her brothers and sisters. Ernest, however, never played: he was too grown up. Her father used often to hunt them in out of the field with his blackthorn stick; but usually little Keogh used to keep nix and call out when he saw her father coming. Still they seemed to have been rather happy then. Her father was not so bad then; and besides, her mother was alive. That was a long time ago; she and her brothers and sisters were all grown up her mother was dead. Tizzie Dunn was dead, too, and the Waters had gone back to England. Everything changes. Now she was going to go away like the others, to leave her home. Home! She looked round the room, reviewing all its familiar objects which she had dusted once a week for so many years, wondering where on earth all the dust came from. Perhaps she would never see again those familiar objects from which she had never dreamed of being divided. And yet during all those years she had never found out the name of the priest whose yellowing photograph hung on the wall above the broken harmonium beside the coloured print of the promises made to Blessed Margaret Mary Alacoque. He had been a school friend of her father. Whenever he showed the photograph to a visitor her father used to pass it with a casual word: "He is in Melbourne now." She had consented to go away, to leave her home. Was that wise? She tried to weigh each side of the question. In her home anyway she had shelter and food; she had those whom she had known all her life about her. O course she had to work hard, both in the house and at business. What would they say of her in the Stores when they found out that she had run away with a fellow? Say she was a fool, perhaps; and her place would be filled up by advertisement. Miss Gavan would be glad. She had always had an edge on her, especially whenever there were people

(精选)网络文学欣赏与学习小结

网络文学欣赏与学习小结 我选择《网络文学阅读与欣赏》这门选修课程,是因为我很喜欢阅读电子书籍。本来在我还没有上这门课时,我自以为很了解网络文学,未曾想刚上了几节课,就发现自己过去就如同井底之蛙,只不过是在坐井观天。因为网络文学这个词汇的正确定义,比我之前自认为的定义的范围要宽广得多。 什么是网络文学呢?这是难题,很多人都为网络文学提出了质疑,认为网络文学不应该归列文学,因其良莠不齐,随性所致,而文章在网络粘贴是否就可称为网络文学。应该说网络文学是一种全新的文学形式,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相对一个人枯坐在家中,独自冥想,或通过观察身边人事获得创作灵感来说要便利多,同时由于它的快捷性,所以流于粗俗,由于网络文学增强了互动性,从而更容易激化创作者的灵感,每一个文学爱好者的交流和参与都在促使优秀创作者的即兴表演或主动的创作相应的文学。由此可见,网络文学已经远远偏离旧有文学形式。 网络文学是随着21世纪E时代的互联网普及而应运而生的。互联网络为全球上亿网民提供了浩如烟海的各类文学资料信息,与此同时,这一种以这种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手段,以网民为接受对象,具有不同于传统文学特点又对传统文学有继承和发扬的网络文学逐渐兴起。

1、在媒介载体的不同,以往是纸质和笔杆的合唱,或者说单纯的打字机与手指的跳跃,而现代的网络文学在打字机的基础上,通过一根贯通有无的网络线,瞬间传递出千里音信,可以说是多脑在瞬间的火花中创作的产物。 2、文学形态不同,很显然迅捷的表达方式,让越来越网民创造许多简介叙述表达意思的词语或图示,同时多媒体的运用也鲜活了网络文学的天地,有别于旧有文学,再则计算机技术的高新发展,制作出的一些创作软件,也在愉悦着人们闲暇的情操。 3、主体身份不同,造就了一人多面的世态,由于ID随性的使用,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申请各种面目的ID来展现当下情态的身份,因此通过网络文学这一隐的要命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好满足许多人宣泄的需要。 4、创作模式不同,旧有文学都是“文房四宝”秉笔而书,然网络文学确实在键盘上飞舞指头的快乐,汉字的形体美所引发的创作形态正在被拼音字母吞没,引述作家也永烈的话:“从此,我在写作时不再低头,而是抬起了头,十个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就像钢琴家潇洒地弹着钢琴。文学的创作模式也开始进入了更加灵动和随性的阶段,不再是旧有文学的死扣框架的创作手法。 5、传播方式不同,以前通过纸媒,现在直接在网络中就可以呈现出来,而且还可以按照作者的意图进行排版规划,完全不需受制于人,只要懂得相关的网络使用技能,就能创所欲言了,可说流通速度之猛和广泛都是传统纸媒不可媲美的。

小说阅读主题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主题分析 五、概括小说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小说主题高考设题方式有三类:概括、评价和探究。对主题比较单一的高考往往以概括的形式考查,对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的,往往以评价、探究的形式考查。 (一)常见题型: 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4、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二)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 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小说的标题看、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作者的思想倾向看。 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主题探究题分类与挖掘途径: (1)思想情感意蕴探究 ①通过形象来实现。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通过叙事来实现。用故事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手法(隐喻、象征等)暗示。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通过环境描写,反映人物生存状的时代背景。 (2)思想意蕴、情感意蕴探究 所谓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 所谓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就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等。虽说二者有时在具体题目中有相通之处,但意蕴重在思想性、认识性,而情感是作者的倾向性,即他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小说的思想、情感意蕴都是附着在小说的具体形象之中的,探究时特别要善于抓住小说中不同的人、事、物,再分析探究所附着的意蕴即可。 (3)启示(思考)类探究 启示(思考)类探究题是近年新增的一种题型,这类题型有启发性,更容易让考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类试题,要求在准确把握人物精神实质、关键语句内涵及丰富主题的前提下,结合社会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启示等,侧重探究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类题型是一种由文本内向文本外拓展延伸的题型,多由小说所写的内容、人物、主题而感,向“现实”或“人生”延伸,有时也可借鉴“写法”作审美探究。无论哪类探究,紧扣文本内容,结合现实(人生)等角度读出“自我感悟”是其基本要求。 (四)解题思路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福》

高考小说阅读专题教案汇总

小说阅读专题 第一课时情节结构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特点。 2、鉴赏小说故事情节 3、学习并掌握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1、把握故事情节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考纲》要求: 小说阅读与散文阅读在《考纲》要求上是一样的。 散文与小说的区别: 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 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 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均有; 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二、小说的基本知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因为从生活中许多同类原型中撷取典型因素创造出来的角色,必然比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突出。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种多样,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作者往往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作品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社会根源。 因此,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三、故事情节 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鉴于小说的情节在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重要性,命题者往往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