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春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公开课优质课教学电子教案-可直接采用

最新2018年春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公开课优质课教学电子教案-可直接采用

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26分)

1、请用正楷字规范的默写陈毅的《梅岭三章》中的第二、三章。(4分)

2、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⑴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潸然(shān)矜持(jīng)撑篙(hāo)瞭望(liào)

B.青睐(cài)充沛(pèi)灼伤(zhuó)徜徉(yáng)

C.着陆(zhé)咽泣(yàn)冰碴(zhā)诧异(chà)

D.拜谒(yè)门闩(shuān)干戈(gē)黄晕(yùn)

⑵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高谈阔论坛花一现迫不及待窃窃私语

B.神采奕奕彬彬有礼破镜重园月白风清

C.世外桃园晓风残月顺藤摸瓜事倍功半

全国初中语文优质课实录

全国第七届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吕莉(江苏) 教学目标: 1、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 2、能结合《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原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研析,深入体会云南的歌会的真正魅力。 3、能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分析揣摩,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云南的歌会的特点。 2、能分析揣摩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 能结合《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原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研析,深入体会云南的歌会的真正魅力。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云南的歌会》,作者沈从文。原文的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选中的课文有删节。而在删节中有这样一段话:‘参加云南跑马节,我其实另有所会心,但过不多久,更新的发现就把我引诱过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一年,正在历史博物馆工作的沈从文先生到云南参加跑马节,目的是为了从马鞍鞯油漆的工艺中找到中国漆器加工工艺的相关资料,但没过多久,他的注意力就被云南的歌会吸引了。沈先生究竟发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重难点字词辨析 1、明确重难点字词的音与形 2、齐读字词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拿笔圈点勾画,标注字音并找出云南歌会的特点) 2、教师提问:“云南的歌会与我们平时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3、学生交流讨论 4、教师总结 场合形式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沈从文先生发现在云南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中都能听到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歌声,云南的人民就是这样在美妙的歌声中生活着,这一点,我们也从课文中发现了。”(板书:生活) “那么,沈先生在前面所说的‘更新的发现’仅仅是指这些吗?沈先生还发现了什么?” 四、再读研析 1、研读提示 “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 ——沈从文《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同学们,在沈先生的原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动动脑筋,你能从这句话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2018年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2018年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测试卷 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50分) 1.亚洲位于哪两个半球?() A、西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2.亚洲东部气候湿润,而同纬度的亚洲中部却气候干燥、沙漠广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势高低 D.人为因素 3.下列关于亚洲河网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河顺地势由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 B.亚洲部分只有小面积的无流区 C.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主要内流河有注人里海的锡尔河和阿姆河 D.高原山地区河网密,平原丘陵区河网疏 4.下列亚洲的河流,注入北冰洋的是( ) A. 长江 B. 湄公河 C. 鄂毕河 D. 恒河 5.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方是() A、北亚 B、中亚 C、西亚 D、亚洲东南部 6.日本文化的特点是() A.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B.典型的西方文化 C.传统的大和民族文化 D.依附于中国文化 7.下列国家,属于东南亚内陆国的是:( ) A.柬埔寨 B.老挝 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 8.欧洲的地形是( ) A.以平原为主 B.以山地为主 C.以丘陵为主 D.以高原为主 9.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因为这里处于:(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之间 10.下列关于日本文化特征的叙述,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深受中国影响,具有东方文化特征 B.欧美文化已成为日本文化的特征 C.是传统的民族文化特征鲜明 D.既有本民族特点,又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征11.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是( ) A.沿海地带风景优美 B.沿海地带的矿产资源丰富 C.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带 D.因燃料、原料绝大部分依靠进口,产品需要输出12.东南亚的许多大城市多分布在() A.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B.盆地之间 C.山麓地带 D.高原地区 13.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北亚 14.福建一经贸代表团赴泰国采购货物,最有可能出现在订单中的是()A.长绒棉 B.乳肉产品 C.天然橡胶 D.甜菜 15.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地形崎岖,火山众多 C.南高北低,以高原为主 D.东高西低,以山地为主 16.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中南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B.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C.是亚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线 D.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太平洋西岸各港口最短航线的途经之地 17.小明计划暑假去东南亚旅游,以下景点中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 A、花园城市国家新加坡 B、缅甸仰光大金塔 C、埃及的金字塔 D、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 18.印度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劳动力成本较低②英语普及③人力资源丰富 ④信息技术发展较早⑤铁矿资源丰富⑥交通运输发展较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19.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B.全年高温,旱雨两季C.高温多雨D.冬冷夏热,降水稀少20.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绿色革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 A.人口问题 B、环境问题 C.气候问题 D.粮食问题21.俄罗斯所处的纬度较高,其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C、常年高温多雨 D、常年温暖,各月降水均匀 22.有关俄罗斯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轻重工业都发达 B.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占重要地位 C.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D.乌拉尔工业区是最发达的地区 23.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夏季降水与下列哪一因素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 ) A.地形B.夏季风 C.冬季风 D.纬度位置 24.欧洲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 A.西欧平原 B. 波德平原 C. 东欧平原 D.恒河平原 25.欧盟各成员国的居民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美元 B.法郎 C.欧元 D.英镑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6.读“亚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鸟》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鸟》公开课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2、品读文章的语言,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探究文章主旨并体会作者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品读文章的语言,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探究文章主旨并体会作者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基本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大家知道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在诗经第一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说的是雎鸠鸟在河滩上关关地鸣叫。这说明中国人在很早之前就将鸟写进了诗歌当中。大家还能不能背诵一些其他关于鸟的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确,古人笔下关于鸟的诗句数不胜数,那么今人笔下的鸟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鸟》(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有《雅舍小品》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被誉为“知性散文”的代表作家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别具一格而脍炙人口的散文经典。今天我们所学的《鸟》则是这类散文的典范。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在文中表现“知性”的。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课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划出写鸟的特点的文字,用波浪线标出作者爱鸟体现在哪些方面,用着重号标出作者悲鸟的内容,批注自己阅读的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2、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抟(tuán)羽翮(hé)蜷伏(quán)栅栏(zhà)饮啄(zhuó)呱呱(g ū)曳着(yè)长喙(huì)丰腴(yú)迷惘(wàng)鸢鹰(yuān)

全国初中语文优质课实录

全国初中语文优质课实录

全国第七届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吕莉(江苏) 教学目标: 1、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 2、能结合《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原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研析,深入体会云南的歌会的真正魅力。 3、能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分析揣摩,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云南的歌会的特点。 2、能分析揣摩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 能结合《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原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研析,深入体会云南的歌会的真正魅力。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云南的歌会》,作者沈从文。原文的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选中的课文有删节。而在删节中有这样一段话:‘参加云南跑马节,我其实另有所会心,但过不多久,更新的发现就把我引诱过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一年,正在历史博物馆工作的沈从文先生到云南参加跑马节,目的是为了从马鞍鞯油漆的工艺中找到中国漆器加工工艺的相关资料,但没过多久,他的注意力就被云南的歌会吸引了。沈先生究竟发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重难点字词辨析 1、明确重难点字词的音与形 2、齐读字词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拿笔圈点勾画,标注字音并找出云南歌会的特点) 2、教师提问:“云南的歌会与我们平时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3、学生交流讨论 4、教师总结 场合形式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沈从文先生发现在云南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中都能听到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歌声,云南的人民就是这样在美妙的歌声中生活着,这一点,我们也从课文中发现了。”(板书:生活) “那么,沈先生在前面所说的‘更新的发现’仅仅是指这些吗?沈先生还发现了什么?” 四、再读研析

2018-2019七年级期中考试卷(教师版)

2018-2019学年南门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2分)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章》)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9)“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委婉地表达了“乡思”情感。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分qí(歧)花团锦簇(cù)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济南的冬天》是我国近代作家朱自清写的散文。 B、《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C、宋代把《论语》《大学》《中庸》《庄子》合称为“四书”。 D、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沉浸于书香之中,我看到青翠妩媚的山峦,在温润的春雨掩映下,尽显平淡天真,犹如三岛由纪夫一般叫人捉摸不透□①我听到美妙的琴声,时而击扬,时而舒缓,令人心情跌宕起伏,一如海明威出众的文彩;我嗅到了梅兰,犹如林语堂的儒雅高贵□②置身书香,心中是无限欣慰喜悦,这好似中国的水墨画,一管羊毫便走湿xuàn丽风景,而耐人寻味的却是那盈盈袖间隽永的墨香。 (1)请在方框内加上标点符号。①□;②□。 (2)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击--激彩--采 (3)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我嗅到了梅兰(袭人)的清香,犹如林语堂的儒雅高贵 二、阅读理解。 (一)诗歌鉴赏。(5分)

2018-2019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 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地球上开始出现人类的时间大约是 A、170万年前 B、30亿年前 C、300万年前 D、70~20万年前 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地区是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 3、在下列选项中,大量或者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和北京人 B、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 D、元谋人和山顶洞人 4、《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现象出现于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C、黄帝、炎帝时期 D、尧舜禹时期 5、有一个叫《轩辕伏魔录》的游戏曾大为流行。这个游戏讲述的是轩辕氏(即黄帝)联 合炎帝,打败了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蚩尤的故事。故事中被华夏子孙尊奉为人文始祖的是 A、黄帝 B、炎帝 C、炎帝和黄帝 D、蚩尤 6、右图(鎏金铜面具、青铜纵目人像)反映了距今 5000年到3000年在四川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 明。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 A、殷墟文化 B、夏文化 C、三星堆文化 D、二里头文化 7、殷墟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位于中 国河南安阳殷都区小屯村周围,横跨洹河两岸。 把商朝都城迁到这里的国君是 A、商汤 B、武丁 C、盘庚 D、商纣 8、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看电视剧《哪吒传奇》,哪吒帮助武王打败了纣王。这是一次改朝换代的 生死决战,从此,历史由商朝过渡到了周朝。“这次战争”指的是 A、阪泉之战 B、牧野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9、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其中,等级 最高的是 A、士 B、诸侯 C、天子 D、卿大夫 10、公元前841年,镐京爆发“国人暴动”的主要原因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最后一课 【教学设想及依据】 1、文献法:指导学生根据预习提示搜集作品写作时代背景,了解作家,完成材料积累。 2、诵读法:要求学生听读、默读,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思路,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述出来。 3、探究法:在边读边议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与变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以及社会意义。 4、创新法: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写作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1、通过听读、默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情感目标:通过对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并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准备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 贡献。 发展目标: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引导学生创新写作,激发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 【教学方略】 教学内容: 1、了解小说的背景 2、领会本文运用语言、心理、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领会本文所表达出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4、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并进行创新写作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的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2、通过听读,加深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用具: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完成积累 (1)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最后一课》。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 原句在第11段中。(板书:《最后一课》) (2)请学生介绍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 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了13部长篇小说,两部回忆录,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于1873年写下的。(板书作者:都德) 二、第一个教学板块:听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本人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文章思路为何? 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第一部分(1-10):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课堂气氛;第二部分(11-23):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 第三部分(24-29):写下课时的情景。(板书:课前、上课、下课) 三、第二个教学板块:默读——感悟思想,体验情感 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不动唇、不指读,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并结合课后练习一,边读边思考,念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最后由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 小弗郎士的思想情感变化: 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试题 班级 姓名 满分:120分 时限:120分钟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0.2的相反数是( ) A 、 5 1 B 、5 1- C 、5- D 、5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623 = B 、1642 -=- C 、088=-- D 、325-=-- 3、在有理数2 )1(-,)2 3(--,2-- ,3 )2(-中负数有( )个 A 、4 B 、3 C 、2 D 、1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没有最小的有理数 B 、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C 、整数只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 D 、—1是最大的负有理数 5、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期间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总投资约450亿元人民币,其中“450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元 A 、10 105.4? B 、8 105.4? C 、9 105.4? D 、0.9 1045?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322 --xy x 是二次三项式 B 、1+-x 不是单项式 C 、23 2xy π- 的系数是π32 - D 、2 2 2xab -的次数是6 7、A 、B 都是五次多项式,则A ﹣B 一定是( ) A 、四次多项式 B 、五次多项式 C 、十次多项式 D 、不高于五次多项式 8、若n m y x y x 43223与-是同类项,则=-n m ( ) A 、0 B 、1 C 、1- D 、2- 9、有理数a 、b 、c 的大小关系为:c <b <0<a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 、abc <0 B 、a —b >0 C 、 c 1<b 1 D 、a c ->0 10、已知a 、b 为有理数,下列式子:①ab >ab ;② b a <0;③b a b a -=;④033=+b a 其中一定能够表示a 、b 异号的有( )个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如果水位升高3m 时,水位变化记作为+3m ,那么水位下降5m 时,水位变化记作_____m 12、比较大小:21- 3 1 -(填“<”或“>”) 13、计算:3 )3(--= 14、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c 与d 互为倒数,则5 3 )(4)(cd b a -+= 15、按四舍五入法则取近似值:2.096≈ (精确到百分位); -0.03445≈ (精确到0.001);599836≈ (精确到万位) 16、一个单项式加上2 2 x y +-后等于2 2 y x +,则这个单项式为 17、长方形的长为acm ,宽为bcm ,若长增加了2cm 后,面积比原来增加了 2 cm 18、已知1+a =0,92 =b ,则b a += 19、若“△”是新规定的某种运算符号,设a △b =b a 23-,则)()(y x y x -?+运算后的结果为 20、观察一列数:21,52-,10 3,174-,265,376-……根据规律,请你写出第10个数是 三、解答题 21、计算(每小题5分,共30分) (1)12)11()8(15--+--- (2))2 1(143)2161()27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公开课教案:7、短文两篇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公开课教案:7、短文两 篇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二、教学重点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三、课前准备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教学《行道树》: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二、教学设计1、导入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2、朗读课

文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3、识记字词(包括《第一次真好》)4、整体感知①自读,发现问题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筛选、整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③课堂讨论,确定思考题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5、研讨与赏析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 象?[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④为突出行道树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篇一:初中语文优质课教案】 初中语文优质课教案《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藤野先生》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 二、设计思想 (一)、教材分析:《藤野先生》是一篇传统课文,是鲁迅对20世 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 交往,热情地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洋溢着作者一腔的爱国之情。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学到叙事性文章的写法,也能从中受到爱国 主义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有主见,他们对于作品内容已经具 备了初步的概括、分析能力,但看问题往往不够客观、全面、深入。不过,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好胜心强。倘若教师在班级中创 设交流、探索、合作的良好氛围,在教学中“还政于民”,引导得当,学生定会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教益的。 (三)、设计理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在发展语 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 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设计。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展开横向 思维,读懂事件与主题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使 学生受到前人高尚情操的熏陶,达到既学读书又学做人的目的。本 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授课时,应紧紧抓住文章 两条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这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这 一暗线,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 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强烈 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中要始终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法重点就在探究学习上,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 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讨论法、仿写法等学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 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方法与过程:抓住文章两条线索,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

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一.听力理解(本大题分为A、B、C、D四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A.听单句话(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根据所听句子的内容和所提的问题,选择符合题意的图画回答问题。每小题听一逼。()1. Who is Miss Li ? ( ) 2. What does Betty like ? ( ) 3.How's the weather today ? ( ) 4. How does the speaker go to school ? ( ) 5. What does Eric do after school ? B. 听对话(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根据所听内容,回答每段对话后面的问题,在每小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段对话听两遍。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6小题。 ()6. Where is Mike's mother in the photo? A. Next to Mike. B. In front of Mike. C. Behind Mike.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7小题。 ( ) 7. Who is Miss Chen? A. Betty's aunt. B. Betty's teacher. C. Betty's boss.

听第三段对话,回答第8小题。 ( ) 8. What is king's son? A. A teacher. B. A manager C. A doctor. 听第四段对话,回答第9小题。 ( ) 9. How is Tony's grandpa? A. Well B. Kind C. Sick. 听第五段对话,回答第10小题。 ( ) 10. 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Dave's family? A. Three B. Two C. One 听第六段对话,回答第11~12小题。 ( )11.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Classroom B. Cars C. Glass ( )12.how many chairs are there? A. 27 B. 26 C. 25 听第七段对话,回答第13~15小题。 ( )13. How old is Simon? A. 15 B. 13 C. 12 ( )14 Where does Peter come from? A. America B. Canada C. Australia ( )15.What's Simon's hobby? A. Learning Chinese B.Playing the violin C. Traveling C.听独白(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请根据所听内容,在每小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能完成句子的最佳答案。独白听两遍。 ( )16. John usually gets up at _____________ a.m. A. seven B. six C. five ( )17. John ________ to work. A. takes a bus B. walks C. rides a bike ( )18. The market is open _________ hours a day. A.13 B.12 C.11 ( )1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people can buy _______ in the market. A. shoes B.toys C. school things ( )20. John has dinner ________. A. in the market B. at home C. at school D. 听填信息(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请你根据所听内容填写下面的信息卡。短文听两遍。 A Trip Notice Place Jinshan. Date On (21)_____________________Day. People All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of (22)____________________. Activities Going to (23)_________________ .

初中语文优质课教案-《说屏》

《说“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说明文,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文的常识,本文的说明方法已不在是难点,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是重点把握作者对“屏”的感情和分析文中引用的古诗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尤其是口头表达的能力、语言组织的能力,并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3. 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4. 整体感知课文,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和提高语言感悟力。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2.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 3.让学生自由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难点: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先出示金漆雕龙宝座的图片) 同学们,在《故宫博物院》一文中我们都被安放在朱漆方台上的金漆雕龙宝座所吸引,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安置在其背后的雕龙屏呢?屏面纹饰巧夺天工,更增添了御座的庄重肃穆。今天,我们就跟随陈从周先生走进屏风的世界,感受我国屏风文化的博大精深。 (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积累文中字词 wéi cāng tuīqì 帷.伧.忒.:太文化休憩.:文化享受,身心休息。 韶光:美丽的春光。韶:美。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诚:这里是“果真”的意思。 2、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1)回忆学过的课文中提到的“屏”,并说明起作用。 明确:《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 屏的作用:遮挡视线。

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评价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 7 1、在-2 2、+10、七、2、0、4、5、-1 中,负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到原点距离相等且在原点两旁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一定互为相反数 B、所有的有理数都有相反数 C、正数和负数互为相反数 D、在一个有理数前添加“-”号就得到它的相反数 3、卜2 |的相反数是( ( ) ) A、-1 4、如果ab<0且; 1 B、-2 C、2 a>b,那么一疋有 D、2 A、a>0, b>0 B、a>0, b<0 C、a<0, b>0 D、a<0, b<0 5、如果a2=(- 3)2, 那么a等于( ) A、3 B、-3 C、9D、土3 & 23表示( ) A、2X2X2 B、2X 3 C、3X 3 D、2+2+2 7、近似数4.50所表示的真值a的取值范围是( ) A、4.495W a v 4.505 B、4040< a v 4.60 C、4.495W a< 4.505 D、4.500< a v 4.5056 &如果| a + 2 | + ( b-1f = 0,那么(a + b) 2009的值是( ) A 、-2009 B 2009C、- 1 D、1 9、卜列说法止确的是( ) A 、-2不是单项式 B 、 -a表示负数 C 、3a b 詈的系数是3 D 、 a x + - + 1不是多项式 X 10、已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绝对值,这样的数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 11、下面用数学语言叙述代数式a - b,其中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A、比a的倒数小b的数 B、1除以a的商与b的相反数的差 C、1除以a的商与b的相反数的和 D、b与a的倒数的差的相反数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X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x<0,贝U芮= 。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位上升30cm 记作+30cm,那么-16cm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在月球表面,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C ;夜间,温度 可降至-183 C,则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度差是____________ C。 15、用“ v”“二”或“〉”填空: (1)- (- 1) _____ - | - 1 (2) - 0.1 _____ -0.01 16、据测试,拧不静的水龙头每秒会滴下2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小明 同学在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当小明离开4小时后水龙头滴下的水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近似数2.30万精确到______ 位,有效数字是___________ ,用科学计数 法表为 ___________ 。 2 a 18、已知| a + 2 | + 3(b +1 ) 2取最小值,则ab + = ___________ 。19、如图1所示的日历中,任意圈出一竖列相邻的三个数,设中间的一个数 为a,则这三个数之和为 _________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最新七年级语文公开课秋天的教案

最新七年级语文公开课秋天的教案 《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七年级语文公开课秋天的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秋天的教案1 教学目标: 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把握全诗韵律。 2、听读课文,感受诗歌图画美。 3、细读课文,品味诗歌词句,体会诗人情感。 总结: 农家丰收图——绚丽多彩 渔夫晨归图——淡雅朦胧 牧女思恋图——寥阔空远 4、再读课文,总结鉴赏现代诗歌方法。 1.把握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视觉再现,欣赏诗歌的绘画美。 3.身临其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美。 5、迁移训练。 一、导入 播放动画,同学们,你们刚刚看到的动画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季节?我们看到的动画只是表现了秋天一小部分魅力,而何其芳先生却通过他生动形象的诗句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秋天,让我们一起走他带来我们的秋天的世界。(学生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掌握朗读节奏与重音 这首诗写得很美,需要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我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小声的读一下全诗。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全诗。这位同学音读得很准,但一首好的诗

歌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而乐曲有了快慢相间的节奏,才会富有情感,而刚才这位同学并没有读出节奏感来,我把这首诗的节奏划了出来,再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 一首优美的乐曲往往通过高低起伏的音调来表现它的内容,同样诗歌要读得好,也需要突出一些重音,你们认为这首诗中哪些词语需要重读?(不说理由)老师也找到了一些需要重读的词语,我已经把它们标出来了。现在大家看着投影再齐读一遍。 现在大家的朗读已经大有进步了,但似乎还不能表现出诗人的感情。可能有些同学觉得重读只是单纯地加强语调,但事实上重读只是在朗读中把相关的词突出出来,既可以加强语调,也可以使语调变轻,关键是要和其它的读音有对比。如何判断读法呢?关键是在读的时候投入你们的情感。这就需要大家在朗读时把把诗人带给我们的画面展现在你的头脑中。下面我来给大家读一读,请大家闭上眼睛,就好像你已经走进了一个美丽的秋天的世界,正在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心灵感受每一个美好的事物。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秋天的教案2 教学目标 一、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二、养成教育训练点:抓住文中抒情这条线索,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感悟秋意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具准备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3、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4、大雁图片。(教师) 课时目标

初中语文优质课教学案例

乡愁教学设计 一、所属教材目录《乡愁》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学情分析:学生由于很少接触诗歌,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六大模块,即“导课—介绍作者—朗读吟诵——品味欣赏——拓展迁移总结”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有感情、节奏正确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体味诗人的情感,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有感情、节奏正确地朗读。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难点:领悟诗歌形象的丰富内涵。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所以将教学分为四个任务:既通过朗读指导朗读诗歌感知内容、通过自学指导(二)来整理内容、通过自学指导(三)来赏析诗歌、最后当堂训练来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播放思乡歌曲,创设情境(2分钟)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20分钟) (四)意象、感情的理解(20分钟) (一)播放思乡歌曲,创设情境(多媒体画面)在当代诗坛,有一位生长于大陆,定居于台湾的诗人,以为热爱故土如爱自己的诗人,有一位唱着乡愁永不老去的诗人,他----就是余光中。现在,让我们走进余光中的乡愁世界。 (二)认识余光中(投影)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20分钟) 1、范读欣赏。小组自由形式读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1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20分.) 1.3 1 -的相反数为 ( ) A .-3 B .3 C .31 D .3 1 - 2.对于式子 3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指数是3 B.底数是-2 C .幂为-8 D.表示3个2相乘 3.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 A.1- B.0 C.1 D.不存在 4. 一个多项式加上,3332322y x x xy y x --得则这个多项式是:( ) A. x 3+3xy 2 B. x 3-3xy 2 C. x 3-6x 2y+3xy 2 D. x 3-6x 2y-3x 2y 5. 2006年渭源县人口总数为328500人,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41085.32? B.510285.3? C. 3.2? 103 D. 3.3?105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最小的负整数是1-;②数轴上表示数2和2-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③当0≤a 时,a a -=成立;④5+a 一定比a 大;⑤3 )2(-和 32-相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7.化简)(n m n m --+的结果为( ) A.m 2 B.m 2- C.n 2 D.n 2- 8.下列各式中单项式的个数是 ( ) 122 --x x , y x -7 ,32bc a ,π ,n m - ,-3 ,x ,712+x ,12 1 -x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不是单项式 B 、- a 表示负数 C 、 3ab 5 的系数是3 D 、x + a x + 1 不是 多项式 10.计算122)1()1(+-+-n n 的值是( ) A .2 B .2- C .±2 D .0 二、细心填一填.(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 11. 我们把 和 统称为整式.

七年级语文真正的英雄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真正的英雄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真正的英雄公开课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真正的英雄公开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未知领域的精神。教学重点让学生加强朗读,主动探究,把握演讲词的思想感情,感悟主题。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加强朗读。教师:请物理老师或对航空航天感兴趣的同学介绍有关航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的概况;查阅有关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网络信息,补充资料。教学内容《真正的英雄》是一篇演讲词。演讲者是美国总统里根,他就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事件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对罹难的英雄表示哀悼,并决心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这篇演讲词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鼓舞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悉心感受。教学设计导入同学们查阅了有关航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的资料,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查阅的资料。(学生交流,相互补充,教师参与引出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明确学习目标。(投影显示)检查预习字词情况。教师范读课文。(配录音)学生听读,仿读,思考下列问题。(投影显示)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里根的这篇演讲哀悼罹难的英雄,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演讲词的内容虽然写的是美国人和美国的事,其意义却超越了民族、国家和不同的科学领域,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体现了人类最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研读与赏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思考。(投影显示)从文中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感动了你。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理解几个精彩的句子,师生共同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再次朗读让自己感动的句子或段落。体验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里根总统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内涵是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