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克思 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马克思 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马克思 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讲世界是什么:世界的物质性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答案:C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答案:A

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答案:C

4、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人脑分泌出来的

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答案:A

5、将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B

6、将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层次——原子,这种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实证的唯物主义

答案:C

7、将物质归结为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观点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近代唯意志主义的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D

8、相对论原理证明:物质的质量与能量的统一是可以计算的,时空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物质分布本身。这说明()。

A、主观的时空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

B、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C、时空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D、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形式

答案:C

9、“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其中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是一定条件下的运动

B、静止是一定条件下的静止

C、运动和静止都是无条件的

D、无条件的绝对运动与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的对立统一关系

答案:D

10、“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说明人的本质是()。

A、直立行走改变了人体结构

B、劳动生产获得了衣食住行资源

C、在社会实践中结成了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

D、来源于自然界又回归到自然界

答案:C

1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观点是()。

A、自然界具有客观实质性

B、人类社会不具有客观实质性

C、人高于动物,人类社会高于自然界

D、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答案:D

1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A、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A

13、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

A、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

答案:A

14、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巳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这说明了()。

A、人比动物具有更好的记忆力

B、观念的作用是不能够忽略的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人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答案:C

15、对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说明意识具有()。

A、目的性和计划性

B、对生理活动的控制作用

C、能动创造性

D、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

A、世界的本原问题

B、世界的状态问题

C、世界是否具有矛盾的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答案:AD

2、哲学唯心主义“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这说明()。

A、哲学唯心主义不能在人类认识这棵树上结出果实

B、哲学唯心主义在人类认识史上是没有根基的

C、哲学唯心主义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

D、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哲学唯心主义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答案:ACD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这是因为()。

A、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B、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类本质的社会性

C、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D、实践可以超越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答案:ABC

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

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C、实践使人种的繁衍有了可能,使人类绵延不断的发展下去

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答案:ABD

三、判断题

1、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正确)

2、如果世界有边界的话,那么边界之外一定还有边界,边界之外的边界一旦被确定,就意味着前面的边界不是边界。所以说世界是无限的。(错误)

3、不可知论为宗教信仰保留了地盘。(正确)

4、因为联系是需要条件的,所以说联系不是客观的。(错误)

5、主体就是主观,客体就是客观。(错误)

四、辨析题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正确)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基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并不断改造自然界。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通过劳动,人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通过劳动,人类社会既构成了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因此,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生活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映了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错误)

人的意识对物质确实是有巨大的反作用,但是,这种反作用是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才能存在和发生的。是产量决定胆量,胆量反作用于产量,而不是胆量决定产量,产量反作用于胆量。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把意识(胆量)放在第一位,把物质(产量)放在第二位,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

五、案例分析

1、2017年4月27日,英国着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北京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重申了他的“人工智能威胁论”,他提出:“人类需警惕人工智能发展的威胁,因为人工智能一旦脱离束缚,就以不断加速的状态重新设计自身,而人类由于受到漫长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之竞争将被取代。文明所产生的一切都是人工智能的产物。我相信,生物大脑可以达到的和计算机可以达到的没有本质区别。人工智能遵循了‘计算机在理论上可以模仿人类智能,然后超越’这一原则。但我们并不确定,我们将无限地得到人工智能的帮助,还是被藐视并被边缘化,或者很可能被它毁灭。”思考这段话,谈谈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分析:

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在计算机上实现人类的智能。人工智能既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又是一项广泛应用的技术。作为科学,它除了与计算机科学技术联系外,还涉及数学、自动化、仿生学、信息通信、电子及微电子等多门学科。应用于各行各业,减轻了人们体力脑力劳动。智能机器人已以其特有的对环节的极强适应性,为人类的探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巨大成就,出现了人的意识是否有被取代或超越的危险,机器是否有摆脱被控制的可能方面的担忧。对此,首先要明确说明的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这个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是意识物质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实践。因此,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之间的本质区别就表现出来了。

第一,意识是人的精神活动,而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物理过程,是对人的部分意识活动,思维活动的模拟。由于人脑的极端复杂性,人工智能只能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

第二,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类思维的心理素质。机器思维是人们利用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气元件和线路组成的机械的物理的装置,纯属无意识的机械物理过程。

第三,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意识所特有的能动创造性。机器模拟人的意识活动,却毫不理解这一活动,更不会提出新的问题来。

然而,这只是在我们理解的范围内的推论。按照史蒂芬霍金的观点,人工智能生物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人工智能生物大脑与人脑无所谓谁比谁更智能,谁比谁更高级,也就是说,那时,也就碰触到了人类能够接受的人工智能的底线了。2009年8月,瑞士洛桑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蓝脑”计划的负责人亨利马卡兰教授宣称,该项目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小组创建了一个模拟近一万个脑神经元的三维模型,成功模拟了老鼠大脑皮层的活动,模拟过程中探测到了一种信号模式,这种信号模式和他们扫描真老鼠大脑时探测到的“思想”信号非常吻合,这就意味着这台“电子鼠脑”中可能也出现了一种老鼠似的“意识”。下一步小组将会继续针对猫、猴子等哺乳动物大脑进行复制模拟,如果模拟取得成功,最后将进行人脑的复制研究。

以上是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隐忧。

无论如何,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哲学意义。第一,有力地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一方面它打破了精神活动的神秘性,人脑思维活动之所以可以模拟,就在于它有其一定的物理机制和运动规律,证实了意识来源于物质的唯物主义原理,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了意识能动性原理。

第二,人工智能强化了思维形式,思维功能过程在意识活动中的作用,提出了哲学和科学研究的新方向、新问题。

案例2:人骨教堂谜案

2000年到2004年底,捷克斯洛伐克库那哈拉市发生了多起人口失踪案件,但直到2004年11月19日鬼节前夕,一名美国大学生在当地着名的圣巴巴拉人骨教堂神秘失踪后,才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当地人传说,骨魔瑞特会在每年的11月20日前后一周的时间里,外出寻找骨头为这座人骨教堂添加新的装饰材料,这些失踪的人难道已经成为骨魔魔掌下新的牺牲品了吗库那哈拉市陷入恐慌之中......

教堂鬼节,美国游客神秘失踪

人骨教堂建于14世纪,当时由于疾病和战争导致了大量人的死亡,墓园存放不下如此多的尸体,所以当局决定用人骨来装饰教堂,这项工程直到19世纪末才完成。

2004年11月19日,由于是鬼节前夕,人骨教堂引来不少游客,美国大学生哈尔和威里也来此参观,跟随着讲解员转了一圈后,他们意犹未尽,便打起了赌。威里提出让哈尔在教堂内待上一晚,如果他害怕了,可以打电话,让威里救他出去,如果哈尔能坚持到第二天早上教堂开门,那哈尔就赢了,赌金100美元。

到了晚上关门时间,哈尔找了个隐匿的阴暗角落藏了起来,威里祝他好运后离开了教堂。

夜里,威里没收到电话,第二天一早他就赶去教堂。可他等了许久,也没看到哈尔出来。威里跑进教堂到处找哈尔,哈尔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了,情急之下,威里报了警。

由于失踪的是外国游客,警局接到报警后格外重视,警长费林格马上带领警察包围了人骨教堂,进行全面搜索。

不到半个小时,警察就把教堂搜了个遍。但是教堂内除了警察和工作人员,再无任何人。费林格认为哈尔极有可能自行离开了教堂,不知是什么原因没有与同伴威里取得联系。所以他打算收队,在全市范围内发出寻人启事。助手安东也赞成费林格的决定。此时他正站在神坛前,由于用力挥手示意警察收队,对话机竟脱离了腰带,砸到神坛边缘,撞碎了几根腿骨的骨端,灰白色的碎片顿时落了一地。安东脸色苍白起来,这些14世纪的骨头可全都是文物。他来不及细想,就猫腰从栏杆中钻了进去。

工作人员发现异常跑了过来,喝令捡起对话机的安东立即从栏杆里出来。此时安东随手碰了碰受损的腿骨,想知道它们是否只是骨端受损,发现手上有点油腻,再摸过去,他竟然抽出了一根腿骨。这是一根新鲜的人骨,骨内油质慢慢渗出,在表面形成油腻,而且无论是从颜色还是从重量上,它都与教堂里近七百年的旧骨有很大区别。

多人被害,凶手是人还是鬼

安东所说的没错,他抽出的这个腿骨在法医鉴定下,推测为离开人体两到三年,绝不可能是教堂原有的骨头,但也不是刚失踪的哈尔的。

警方在取得了有关当局的许可后,对教堂内所有的骨头进行了全面搜查。四天内,警方共搜出了61块新鲜的骨头,分别属于5名成年男子,年龄在20—25岁之间,但通过DNA测试,这些都与威里提供的哈尔刮胡刀上的皮屑与毛发的DNA不符,但这些骨头离开人体时间都不长,最短的才几天,最长不超过5年。根据法医鉴定,安东甚至推测这些骨头是5年内逐年取出的,一年一个人,骨头被安放在人骨教堂内。

传说在19世纪,当地望族施瓦森伯格家族雇佣了工匠瑞特,人骨教堂里的装饰,全是出自瑞特之手。但人们私下里传瑞特为了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杀了不少人,用这些新鲜的骨头去代替那些腐朽的骨头。但这只是传说,所以也没有人去为难过瑞特,不过,他也被称为“骨魔”。

2004年11月27日,鬼节之后一周的最后一天,突然出现一个谣传:由于鬼节前的献祭被打扰,27日晚上,瑞特会重返人骨教堂,再次献上祭品。由于骨魔专杀成年男子,胆小的市民到了下午就闭门不出。

入夜,人骨教堂外共埋伏了50名警员,将所有出入口严密看管,戒备森严,费林格警长拒绝了下属与他一起行动的建议,带着枪和一包食物独自待在教堂内。

教堂内灯火通明,费林格警长只是偶尔喝点水当他的夜光表指针刚指向12点时,教堂的灯突然全部熄灭,外面守候的警察们大惊,纷纷想冲进教堂,而大

门居然被从内锁死,教堂内传出了警长惊恐的叫声和急促的枪声。

紧张地等候在外的警员们听到教堂内传出了枪声,赶紧一拥而上,用工具打开了大门。警员们马上把昏迷的警长送往医院,好在警长的伤并不严重,到了医院就醒了过来,声称被瑞特袭击。警员在警长昏倒的地方并没发现血迹,而且教堂一直处于警察的包围中,不可能有人神出鬼没地钻进教堂行凶,接着又在戒备森严的包围群中消失。难道警长遇到的真的不是人

但警员在现场再次发现了新鲜的人骨,这是一根右手的食指骨,这根食指骨被证实是美国大学生哈尔的,显然他遇害了!

骨魔非魔,杀人真凶警为匪

在警长孤身探险的同时,助手安东却陷入了大量的调查中,他将从教堂搜出的新鲜骨头根据DNA测试进行个体识别,发现与目前已有的失踪人口都对不上号。安东把目光转向流动人口,发现在2003年曾有个流浪者报警说他的朋友希姆失踪了,但由于希姆是流浪者,警方也没有在意。安东想方设法通过流浪汉取得了希姆的一根毛发,通过鉴定,果然与教堂中搜出的一部分骨头DNA吻合。

安东询问流浪汉希姆失踪前的行踪,那人回忆了很久,想起希姆失踪前不久很神秘地对他说,自己找到一个好顾主,以后衣食无忧了会介绍他一起去工作。但这只能证明是有人骗走希姆然后将他杀害,却找不到更有价值的东西。

另外,在警长遇袭的前一天早上,安东赶到办公室就发现桌上蒙着一堆报纸,他掀开报纸,发现下面是一个白森森的人类颅骨和两根被交叉绑住的臂骨,这白骨被证实属于今年牺牲在骨魔手下的第三个人。警局内所有人都认为,除了骨魔瑞特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但安东绝不相信这种说法,这绝对是谋杀,是人的行为!由于警长是轻度脑震荡,要住院观察几天,安东决心独立破案,他从凶手的角度设想与模拟作案的逻辑和做法。

凶手首先必须取得受害者的信任,将他们骗到自己的房里杀害,经过水煮处理脱骨,并在警方眼皮底下作案却毫无漏洞。因此凶手可能是个外表看来品行良好但心里极度变态的成年男子,并拥有独立的离教堂不远的房子,而且熟悉人体内部构造和刑事常识。

通过推理,安东得到了大量的推测,他指挥警员们开始了新的搜查。在以教堂为中心,半径5公里的圆圈内,果然找到了这样一栋房子,就在离教堂不到4公里的山脚下,几个孩子向警方抱怨说,那里中有股恶心的臭味。

警方在房屋附近展开拉网式搜索,果然发现了大量人类的碎骨和少量的软组织,他们申请到了对该处的搜查令,却意外的发现这栋房子的主人居然是他们极熟悉的人......

安东带着鲜花去看望警长,警长急切地追问案子破了没有,安东却给他讲了一个故事—1870年,瑞特受雇于施瓦森伯格家族,为圣巴巴拉教堂用人骨拼凑图案。瑞特在工作中对用人骨拼凑图案产生了狂热的兴趣,甚至不惜杀人取新骨,但在当时没有人发现他的罪行。到了21世纪时,他的一个后代继承了这种变态的爱好,再次采取了杀人取骨的办法,从2000年到2004年共杀害了5名流浪者,在2004年11月19日,当他将一个新受害者的骨头送进教堂时,却被偷留在教堂里的美国游客发现,他只得将这名游客也一并杀害。因怕人们追究出更多的细节,他又散布谣言,让骨魔瑞特再次登台,粉饰自己的杀人罪行。最后,为了加强谣言的力量,他偷偷把白骨放在警察局里威胁侦察者,甚至不惜伤害自己,制造密室伤人事件,试图把警方的视线再次引到骨魔杀人上来。只可惜警方找到了

他杀人取骨的别墅,大量的物证让人毋庸置疑。

这时,面对神色惊讶的费林格,安东说到:“看来那个凶手就是你,费林格警长。”

费林格镇定的看向安东;‘你既然连我在山下的别墅都找到了,那我的确没什么好说的了。瑞特的确是我的祖辈,关于他杀人取骨的事情在他留下的日记里有很清楚的记载。我当年也只是照他的嘱咐试了一次,却因此上了瘾,我承认,我就是凶手。’

安东神色尴尬地望向费林格,费林格却若无其事地说:“你能扶我起来吗我不想躺着待上手铐。”安东依言想扶起费林格,不料却被他猛地推了一把,摔到门口外。费林格从枕头下取出了手枪,“砰”的一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分析:

这个案例说明,尽管唯心主义、有神论盛行,多数人都确信有什么骨魔,而一旦举起了唯物主义的大旗,各种唯心主义表现都被消除殆尽,再没有藏身之地。唯心主义经不起战斗的唯物主义的进攻。

安东可以说是唯物主义的代表,他不相信世界上有什么骨魔。所以当他面对顶头上司费林格警长精心策划的教堂杀人谜案的时候,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气概,亲手将罪犯揪了出来。

这个案例还说明,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从联系着的事实中来把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胜于雄辩,更是证据确凿。安东从一根头发丝入手,顺藤摸瓜,一根头发、流浪汉、流浪汉失踪、教堂外围5公里、别墅、别墅里的怪味、警长,直到医院里给警长讲的故事,在铁的事实面前,警长不得不伏法。

最后,这个案例也说明了偶然性表现必然性,一切必然的东西都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哲理。费林格警长的自白:瑞特的确是我的祖辈,关于他杀人取骨的事情在他留下的日记里有很清楚的记载。我当年也只是照他的嘱咐试了一次,却因此上了瘾。一次偶然的试了一次,就走上了一个无法摆脱的必然。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世界本原说。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由人类实践和科学以及哲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科学证明,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都是物质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

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实践不断地建构着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观念、旧框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并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

第五讲:世界怎么样:物质世界的总特征

一、单项选择题

1、“蝴蝶效应”包含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C、世界是物质的

D、矛盾具有普遍性

答案:A

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

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

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答案:C

3、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

A、—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B、—切同时并存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C、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D、反映和被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答案:C

4、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着

5、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答案:B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念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答案:C

7、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

答案:D

8、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

答案:C

9、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答案:C

10、“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这一说法属于()。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答案:B

11、“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它们的共同启示是()。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12、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

A、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

B、不同的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的原理

C、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理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的原理

答案:B

13、我们党统一战线中的“又斗争又联合”的策略和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事物发展的过程论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答案:C

14、休谟说感觉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答案:D

15、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强调竞争双方或多方的“合作共赢”,其哲学依据在于()。

A、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B、矛盾双方或多方在相互竞争中获得发展

C、矛盾双方或多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D、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

答案:ABC

2、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般和个别的关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答案:ABCD

3、下列说法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实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答案:AB

4、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关于本质与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B、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C、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D、假象就是错觉,所以错觉也是现象

答案:ABC

5、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A、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也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

B、必然与偶然相互转化,这一过程是必然的东西,另一过程就可能成为偶然的东西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D、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辩证法是客观事物的联系与发展,所以主观辩证法的提法是不科学的。(错误)

2、因果联系是一种必然联系,有什么样的原因,必定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什么样的结果,必定是由什么样的原因引起的。(正确)

3、可能是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正确)

4、内容是可以脱离形式独立存在的,比如说气。(错误)

5、新生事物是弱小的,所以弱小的就是新生事物。(错误)

四、辨析题

1、发展是质变,质变是发展。(错误)

辨析: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质变也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说发展就是质变。但是,质变不一定都是发展。因为质变有两种趋势,一种是向上发展产生新事物的趋势,另一种是向下发生倒退,蜕变,旧事物复辟的趋势。而旧事物复辟就不是发展.所以说质变不是发展。

2、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正确)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他解释说,你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中去;因为当你第二次走进这条河流时,它已经不是你第一次走进时的那条河流,原来的那条河流早就变化了。他以此来说明,世界上没有静止和不动的东西,一切都在永恒不断地变化着。任何事物都既存在着,又不存在;因为它存在的时候同时又在变化着,变成了别的东西。列宁认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所谓:“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作为人来讲,就要及时发现这些变化,适应这些变化,不断有所总结,有所调整,才能把事情办成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切、审视一切,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都是从这一原理出发,要求人们不断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变化,提出新

思路、解决新问题。“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过时的观念、过时的办法,解决不了已经发生变化的现实问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许多过去不曾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都会发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及时跟进,随变化了的形势而变化,创新发展。

五、案例分析

1、司机也会

爱因斯坦常常到处演讲,于是就请了个司机。普通的司机通常都在车上休息,这个司机很好学,爱因斯坦台上讲他就在台下听。半年以后,司机跟爱因斯坦说:你讲的那一套我都会了。爱因斯坦大笑说:我讲的那些都是很专业的,你怎么学得会不然你说给我听看看。司机就从头到尾讲了一遍给爱因斯坦听,讲的很好。爱因斯坦心想:“我这么久才想出来的理论,你竟然开了半年车就都给我学会了…”于是就说:“好,改天你穿我的衣服上去演讲,我穿你的衣服在下面当司机,这样你敢不敢”司机说:“好呀,试试吧。”于是有一天司机就穿着爱因斯坦的衣服上台了,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讲得很好,听众在台下一直鼓掌。可没想到,他刚要下台时,忽然有一位教授问了他一个十分专业又十分深奥的问题。他对所问的问题一无所知。爱因斯坦心想:呵~呵~ … 这下子你可下不了台了。司机看着穿着司机服装的爱因斯坦,灵机一动,张口说道:“你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叫我的司机回答你。”说完就走下了台。爱因斯坦笑着站了起来,轻松地回答了教授的问题,教授和在场的观众都听得目瞪口呆。

(1)故事还没完,请你接着讲下去,续一个精彩的结尾。

(2)简单说明这个故事所反映的哲学观点: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决定的;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内容决定形式;透过现象看本质。

(3)阐述案例给自己的启迪

2、心愿

有一个老母亲她一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特别能干孝顺,一个儿子有些窝囊无能。

两个女儿常常塞钱给老母亲让她买好吃的,可老母亲又特别疼小孙子,于是常常把女儿给的钱又去塞给了儿子,让他给小孙子买吃的。

邻居气不过就去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大女儿,大女儿说她给妈妈钱就是为了让妈妈高兴,她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如果妈妈把钱省给儿子和孙子能够换来她的开心和尊严的话,那这个钱就算花得值得。老母亲听了大女儿的话特别高兴,她说看着孙子吃比自己吃香多了。

过了一个月,二女儿回来了,她知道了这个秘密后非常生气,于是她天天守在家里教训开导老母亲,规定她给自己买吃的买喝的,而且非要看着她吃下去不可,老母亲气得什么都吃不下,最后抑郁而死。”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一个人拥有他想拥有的是最开心的,在人生的所有事情中人的心愿是最重要的。

启示: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谈起。人的一生中什么最重要当一个人做一件好事的时候,旁人考虑的可能是他这样做值不值得,这种付出有没有回报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一个人拥有他想拥有的是最开心的,在人生的所有事情中人的心愿是最重要的。

六、论述题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3)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第六讲世界怎么样: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

1、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以科学的实践观来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答案:D

2、自然科学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蹩脚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某种建立在通晓思维历史及其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形式的支配。这里的理论思维形式指的是()。

A、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能动的

B、世界观和方法论

C、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答案:B

3、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指出,对待本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辩证否定观

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C、量变质变原理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答案:A

4、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里强调的是()。

A、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质变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答案:B

5、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该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的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答案:D

6、恰当地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命题是()。

A、“情人眼里出西施”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D、“实践出真知”

答案:A

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D、人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答案:C

8、分析与综合这一思维方法的客观基础是()。

A、普遍性与特殊性

B、共性与个性

C、部分和整体

D、现象和本质

答案:C

9、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方法是()。

A、两点论方法

B、重点论方法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D、矛盾分析法

答案:D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答案:C

11、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唯物辩证法作

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答案:B

12、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使社会进一步稳定;社会进一步稳定,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使民生改善。从因果联系来看,这说明()。

A、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

B、原因和结果无法区分

C、原因和结果关系复杂多样

D、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答案:D

13、战略思维能力强调思维的()。

A、必然性和偶然性

B、整体性和全局性

C、长期性和眼前性

D、可能性和现实性

答案:B

14、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进一步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因为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A、以辩证思维方法为理论前提

B、创新、创造了辩证思维方法

C、代替补充了辩证思维方法

D、实现了思维方法的革命

答案:A

15、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A、精神力量可以变成物质力量

B、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

C、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

D、精神的力量可以替代物质的力量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指出:“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性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这里的“具体”是指()。

A、感性具体

B、思维具体

C、理性具体

D、在理性思维中再现事物整体的具体

答案:BCD

2、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

A、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

B、激变论方法

C、模型方法

D、理想化方法

答案:ACD

3、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特别是()

A、辩证思维能力

B、底线思维能力

C、历史思维能力

D、直觉思维能力

答案:ABC

4、系统方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整体性原则。以下正确反映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是()。

A、部分的总和大于整体

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C、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

D、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答案:ABD

5、关于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下面提法正确的有()

A、和归纳与演绎相比,分析与综合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

B、和分析与综合相比,归纳与演绎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

C、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指明归纳的目的和方向

D、分析与综合的实质,就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矛盾分析方法

答案:ACD

三、判断题

1、辩证法是客观事物的联系与发展,所以主观辩证法的提法是不科学的。

2、唯物辩证法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正确)

3、所谓思辨的哲学家就是这样的哲学家,他们不是拿自己的概念去复合事物,而是相反地拿事物去复合自己的概念。(正确)

4、感性具体可以不通过中间环节直接上升到理性具体。(错误)

5、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正确)

6、底线思维就是要求我们做人姿态要低,生活上要低标准,工作上要高标准。(错误)

四、辨析题

1、要真正达到对具体事物全面深刻的认识,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统一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性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这就是归纳和演绎。(错误)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形式。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归纳和演绎在辩证思维方法中处在低级思维方式的阶段,并不能全面深刻认识具体事物。要达到对具体事物全面深刻的认识,必须通过更高级的思维方式——抽象和具体。

7、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思维的辩证法。(错误)

思维的辩证法是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辩证思维能力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是指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出发,分析矛盾、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五、案例分析

1、黑木炭白衬衫

8岁的帕科放学以后气冲冲地回到家里,进门以后使劲地跺脚。他的父亲正在院子里干活,看到帕科生气的样子,就把他叫了过来,想和他聊聊。

帕科不情愿得走到父亲身边,气呼呼地说:“爸爸,我现在非常生气。华金以后甭想再得意了。”

帕科的父亲一面干活,一面静静地听儿子诉说。帕科说:“华金让我在朋友面前丢脸,我现在特别希望他遇上几件倒霉的事情。”

他父亲走到墙角,找到一袋木炭,对帕科说:“儿子,你把前面挂在绳子上的那件白衬衫当作华金,把这个塑料袋里的木炭当作你想象中的倒霉事情。你用木炭去砸白衬衫,每砸中一块,就象征着华金遇到一件倒霉的事情。我们看看你把木炭砸完了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帕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他拿起木炭就往衬衫上砸去。可是衬衫挂在比较远的绳子上,他把木炭扔完了,也没有几块扔到衬衫上。

父亲问帕科:“你现在觉得怎么样”他说:“累死我了,但我很开心,因为我扔中了好几块木炭,白衬衫上有好几个黑印子了。”

父亲看到儿子没有明白他的用意,于是便让帕科去照照镜子。帕科在一面大镜子里看到自己满身都是黑炭,从脸上只能看到牙齿是白的。

父亲这时说道:“你看,白衬衫并没有变得特别脏,而你自己却成了一个黑人。你想在别人身上发生很多倒霉事情,结果最倒霉的事却落到自己身上了。有时候,我们的坏念头虽然在别人身上兑现了一部分,别人倒霉了,但是他们也同样在我们身上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污迹。”

启示:

你想在别人身上发生很多倒霉事情,结果最倒霉的事却落到自己身上了。有时候,我们的坏念头虽然在别人身上兑现了一部分,别人倒霉了,但是他们也同样在我们身上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污迹。底线思维与正能量思维。

2、清朝同治年间,有个道行高深的禅师,非常精通卜算术,经常帮人消灾解难。深受人们尊重。

一次,禅师给自己卜了一卦,卦底让他惊愕不已:后天凌晨启明星消失时将是他的死期。

禅师十分难过,但还是十分淡定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的弟子,匆匆安排好后事,又做了简单的准备,禅师就开始默默等待死期来临。可是他的身体很好,没有什么异样。

第二天晚上,弟子们都来为师傅送行,太阳就要从地平线一跃而起,喷薄欲出了,启明星异常明亮。

禅师从容地登上藏经阁,打开百叶窗。楼下,弟子们默默地为他祈祷。

朝霞渐渐染红了东方的天空,禅师的身体仍然没有什么不适的变化。他实在想不出来,这灭顶之灾将会以什么方式降临。

禅师不禁担心起来,到了那个可怕的时刻,卦底若是出现什么差错,岂不坏了几十年苦心经营的名声,百算百准的,怎么给自己算会不准呢!老脸往哪放启明星渐渐变暗,变暗哎呀呀,消失了,启明星消失了。一轮红日喷薄跃出,大地一片光明。弟子们欢腾起来,庆祝他们的师傅幸免于难。

正在大家欢呼雀跃庆贺的时候,不曾想,禅师忽然纵身一跃,突然从藏经阁上跳下,当场摔死在地上。

辨析:思维形式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世界观方法论的问题。禅师笃信神灵,以唯心主义世界观为基础,相信命定论,让死就死,不死也死。唯心主义、神灵断送了他的性命。打卦算命这一套,即便是百分之百地算中,就其中的每一卦来说,都是一个偶然、是一个具体。既然是偶然,那么就带有极大的偶然性,有可能这样出现有可能那样出现甚至有可能不出现。禅师不懂得辩证法,方法论也僵化,把偶然当成了必然,原本可以活下去,而且身体棒棒的,可以活得很好,却偏偏要摔死自己,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给自己算的那个不着边际的卦。岂不悲哀!

话说回来,禅师是自己选择摔死的,表现为一种唯意志论。可是用自由意志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是为了证明那个命定论,也确实证明了那个命定论:启明星落后将有灭顶之灾。一个是唯意志主义的唯心主义,自由的随心所欲的选择在我的;一个是宿命的唯心主义,命定的不可改变的我命在命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讲,这正是唯心主义的两种表现: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这一切,都绝好不过地说明了,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出发点错了,一错百错。

六、论述题

依据思维方法与思维能力的关系,谈谈如何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

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特别是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是科学思维能力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首先要具备辩证思维能力。从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及其发展过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抓住事物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真正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历史思维能力是辩证思维与历史眼光的结合。以史为鉴,知古鉴今,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

战略思维能力强调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是高瞻远瞩、通览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培养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要求我们不断开阔视野,培养博大胸襟,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学会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培养和提高底线思维能力,一方面要认清底线,严守底线,另一方面要积极研判底线,研判风险,防患未然,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以实际行动化解风险。另外,还不能安于现状,盲目乐观,囿于眼前,轻视长远,掩盖矛盾回避问题,贪图享受,攀比阔气。最后,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对常规的突破,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绪论 1 .[材料l]马克思恩格斯在187 2 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 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 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 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 的目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248 一249 页) [材料2] 恩格斯在1895 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 们当时(1848 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 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 年 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 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10 页) [材料3]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 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 多得多。”(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426 页) [材料4]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 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自己的最终 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结论要是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 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 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毫无用处。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

马克思复习之判断题.doc

绪论 判断: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懂得,当自己遇到问题吋,能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 判断:凡是真理,凡是美好的事物,总会有人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把它实现出來。这同某个人、某些人相不相信它没有多大关系 判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正意义在于“用之改变自身生活”。 判断:马克思主义就是成功学!更准确地说,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成功学。 判断:一个人若公然处处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成就的。 判断:“从大家对事物的肯定中找出否定的存在;从大家对事物的否定中找出肯定的存在。〃这是成就人生的重要法宝! 判断:英国广播公司《在我们这个时代》栏目主持人布拉格说,“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这与“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的说法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判断:未來财富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都埋藏着一个理想或者梦想,期盼着给世界带来更大的影响。我们和我们应得的财富Z间,只是距离我们双耳之间的六英寸!我们每个人都坐在一座金矿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判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个人成就人生的重要法宝! 判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判断:理想、信念,是人生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现实中)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 判断:当今大学生真可谓“英雄无用武之地〃 第一章 判断:“所谓'成功学’、’激励科学',过分强调人的意识的作用,纯属主观唯心主义伪科学”。 判断: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生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哲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哲学。判断:〃弱者等候机会,而强者创造它们〃。"懦弱动摇者常常用没有机会來原谅自己。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机会!〃"学校的每一门课程,报纸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客人,每一次演说,每一项贸易,全都是机会。〃“这些机会带来教养,带来勇敢,培养品德,制造朋友。〃 判断:“做一件事情,如果时机成熟,那不只是一个人两个人能看到的,而是许多人都能看得到,大家-?拥而上,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血。〃大家都以为是机会,实质可能是“陷阱〃判断:“敢为的人,总是善于抓住不成熟的时机。在机会不成熟的时候,他会先行一步,赢得主动,占据有利位置。只要时机成熟,就会先发制人,赢得全局。 判断:如果说"时间就是金钱”,那么“空间更加是金钱”。要学会拓展人际空间,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 判断:"未弄清事实而乱下结论〃的坏习惯对人生所造成的不幸,比其他坏习惯加起來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判断: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是永恒发展的过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最基本的观点,其他规律、范畴都是其进一步的展开、深化。 判断:全见性思想方法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思维方法。缺少这个, 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世界,也无法很好地改造世界。 判断:现代社会是网络?系统的时代,要★善于利用网络?系统打造人生的辉煌! 判断:把握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理的重要意义是:大胆地站在新事物一边,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判断:投资明星企业不可能今天投下钱明天就能获得利润,我们应该看远一点,三年之后,或五年、

《电路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电路分析》 试题(A )卷(闭)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 中。(本大题共5小题,总计20分,每小题4分) 1.如图1所示,现以{1,3,5}支路集合为树,则单连支回路(基本回路)是 答( ) A. {1,4,6 } B. { 1,2,4,5} C. {1,3,5,6} D. { 2,3,4,6 } 2. 图2所示 RLC 串联电路,若(复)阻抗?∠=010Z Ω,则正弦信号源u 的角频率为 答 ( ) A. 100rad/s B. 1000rad/s C. 410rad/s D. 610rad/s 3. 电路如图3所示,t =0时开关断开,则t ≥0时,8Ω电阻的电流i 为 答 ( ) A. 29e A -t B. --29e A t 图3 C. --49e A t D. 49e A -t 4. 图4所示耦合电感,已知M=10-3H ,i (t )=10sin(100t)A,则电压u (t )为 图1 图2 μF 10 =C L =0.1H

答( ) A. cos (100t)V B.-cos (100t)V C. 0.1sin (100t)V D.-0.1sin (100t)V ? ? ? M u +- 图4 5. 图5所示电路中, 5 A 电流源提供的功率为 答( ) A. -87.5 W ; B. 17.5 W ; C. 75 W ; D. 87.5 W 。 图5 二、填充题:在下列各题中,请将题干所要求的解答填入题干中的各横线上方内。 (本大题共10小题,总计20分,每小题2分) 1、如图6所示, 若元件A 电压U A =-5 V , 吸收功率P A =-30 mW ; 元件B 的电流 I B =2 m A , 吸收功率P B .=08 W; 元件C 电压U C =3 V, 电流I C =-2 A; 则I A =____A; U B =___ V; 元件C 吸收的功率为_____W 。 2. 对于具有n 个结点b 个支路的电路,可列出 个独立的KCL 方程,可列 图 6 C U

2021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和大家讲讲关于考研复习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英语: 第一年考了62,第二年67。水平不差,但考研英语很难,提高更难,也带运气成份。第二年复习到10月的时候,感觉英语阅读越做越差,我就给自己断言了,再怎么复习,突破不了70分,但当然没有松懈复习。 我就说说我的英语软肋作文吧,作文是我的硬伤,但通过考研提高了很多(阅文无数啊),相信国内学子作文也都不咋的。复习作文,如果要真正提高,大家要坚持每个星期写一篇,然后发去给蛋核英语的老师改,但这个很少人能坚持,大部分人最终还是靠模版。 另外,一定要重视词汇和真题,其他模拟题不需要做的,没什么参考价值,真题研究透彻了,比什么都强。推荐《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一本单词》、蛋核英语微信公众号和木糖英语微信公众号。 政治: 我是10月份才开始看政治的,没报辅导班,用的书:李凡的《政治新时器》,也不用死记硬背。选择题还是要多看书,看的细致、理解,做过的题要回顾,不然等于白做。分析题,事实证明,越来越灵活,单纯的死记硬背没有太大的效果,把教材吃透,马原部分要理解下,毛特和近现代其实串联起来是很有规律的,思法不是很难,再一个时政,后期一定搜集相关信息多看,关注李凡老师的公众号。真没必要报班,要是真的害怕,报个李凡老师的冲刺班网课压压惊还可以专业课: 大三下学期我们的课程还是比较多,看了一段时间的专业课之后,我感觉这东西太繁杂,没有比较完整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梳理是很难系统掌握的。当时我们的专业课正在学习新课程,所以我就决定先把开设的课程学好,先是系统地复习专业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知识点,然后就是做习题、做真题、研究真题。这期间我对重要知识点、易错知识点和难点作了比较详细的整理。最后冲刺阶段我基本上是按照考试安排在作适应性训练:上午、下午分别做相应科目的试题,晚上就开始分析、总结,不断地查漏补缺。

马克思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 1.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有着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Ⅰ 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摘自《孟子·尽心下》) 荀况认为:“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荀子·王制》) 材料Ⅱ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则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 (摘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十六册) 胡适说:英雄人物“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他也许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 材料Ⅲ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世界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精神现象学》) 请回答: (1)材料Ⅰ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Ⅱ和材料Ⅲ的不同思想倾向和共同本质。 (3)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答案要点: (1)材料Ⅰ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重视、肯定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维护其长治久安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的立场上的;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出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状态。 (2)材料Ⅱ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Ⅲ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两者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占人口大多数的人们。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可以说,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2.关于我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问题,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Ⅰ 有不少的哲学家是用观念去验证某种观念的真理性。例如斯宾诺莎就认为,认识真理要以真观念为依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上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至第二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属于( B )的马克思主义。 A、狭义 B、广义 C、具体 D、抽象 2、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 B ) A、英国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B、德国的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C、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 D、英国的欧文 3、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一到( D )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A、自然观 B、社会存在 C、物质世界 D、社会历史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 A、客观实在性 B、可知性 C、矛盾性 D、实践性 5、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是( C )。 A、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围绕着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展开了( B )的争论。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7、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 D )。 A、认识运动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8、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飞跃是指( A )。 A、从实践到认识 B、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 D、从理论到行动 9、真理的本性在于( A )。 A、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直接现实性 C、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D、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 10、在认识论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是( B )。 A、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 B、所有的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大学电路期末考试题

1.下列关于电路中参考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 A.参考方向是为了计算电路的方便而假定的方向。 B.参考方向一定与实际方向相反。 C.参考方向一定与实际方向一致。 D.若某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一致,则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也一致。 2.电路如图1所示,则图中I的电流大小为 ( ) A.0 A B. 0.5 A C. A D. 1.5 A 3.电路如图2所示,电路中a、b两端间等效电阻R ab为 ( ) A.3 Ω B. 4 Ω C. 5 Ω D. 6 Ω 4.电路如图3所示,m与n点的电位差为 ( ) A. 1 0 V B. 1 1 V C. 1 2 V D. 1 3 V 5.已知函数波形如图4所示,则用单位阶跃函数描述正确的为( )。 A.2

B. 2 C. 2 D. 2 6.已知正弦量,则该正弦量所对应的相量可以表示为 ( )。 A.5 B. 5 C. 5 D. 7.已知如图5所示的某单一元件电压、电流分别为,, 则该元件为( )。 A.电压源 B. 电阻 C. 电感 D. 电容 二、填空题

1.电路如图6所示,则端口ab的开路电压大小为。 2. 电路如图7所示,则端口的等效阻抗R eq的大小为。 4.一只额定功率为40W的日光灯接到 110V,50Hz的交流电上,其等效 电路如图9所示。测得电路上的电流为 A,则该日光灯的功率因数为。 5.已知某函数f(t)=3+4, 则该函数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后的象函数为。 6. 电路如图10所示,电路原来处于稳态,t=0时开关断开,则) 为。 8.耦合电感电路如图12所示,该端口的等效电感大小为。 三、分析计算题 (10分) 电路如图14所示,通过分析和计算求:(1) U x的大小;(2)受控源的功率; (3) 受控源实际上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 A.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B ) A.马克思思格斯创立时期的经典理论 B.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发展 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B )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B )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 ) A.马克思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 C )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2013-2014A卷答案

广州大学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考试A卷参考答案 一、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 1、答题要点:正确。(2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因为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4分) 2、事物之间的联系本质上是一种“习惯性联想”。 2、答题要点:错误。(2分)这是英国近代哲学家休谟关于因果联系的基本观点,这种观点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4分) 3、“时势造英雄”,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成为新世界观的创始人完全是客观社会历史条件所致。 争的现实需求,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基础。但是,只有这些客观条件还不够,还只能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才变成了现实。(4分) 4、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认识得越清楚、越深刻,做出决定的那种能力越强,人们的意志就越发自由。其次,运用客观必然性改造世界是自由的标志。只有当人们在实践中运用客观必然性,支配外部世界,达到预期的目的时,才标志着人们是自由的,才实现了自由。(4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你如何理解马克思这句话的含义? 克思认为哲学不只是解释世界;还要改造世界。哲学改造世界功能的发挥,要靠它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的解放实践。(3分)而理论要指导实践,就必须被无产阶级所掌握,使无产阶级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由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推解放而奋斗。(3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大全) 材料1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材料2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⑴根据材料 1 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唯物主义有哪些区别?

⑵根据材料 1 、 2 说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第一的观点。 1 .⑴材料 1 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两个根本区别。首先,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的观点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一切事物的基础和出发点。旧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物质的第一性和本原性,但他们仅仅停留在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层面去理解世界,因此,看不到人的活动的能动性。其次,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认识的辩证法。由于他们只是在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上来理解物质的第一性和决定作用,看不到人对世界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作用,亦即不懂得主观与客观、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的辩证法。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这两个根本缺陷。一、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二、正确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法,强调了人的活动的能动性。 ⑵材料 1 、 2 表明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自己哲学的首要的、根本的观点。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即: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20=20分) 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4.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 A.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5.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客观性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7.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 8、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A.实验和工业 B.人的经验 C.科学理论 D.逻辑证明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客观事物 D.人的意识 1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 A.被大多数人承认 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得到的,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一次完成的。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 2.[材料l]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3]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l)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1)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3.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l]孟轲说:“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

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理论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1)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时间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时间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说。。。。。 3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

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作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8页自己总结 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一定要是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以上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所以说、、、、、、、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电路原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 《电路原理》模 拟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 2.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3.所有答案请直接做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电路和及其对应的欧姆定律表达式分别如图1-1、图1- 2、图1-3所示,其中表达式正确的是( b )。 (a )图1-1 (b )图1-2 (c )图1-3 I U U I U I U =-I R 图 1图 2 图 3U =-I R U =I R + + + 图1-1 图1-2 图1-3 2、在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U =4V ,电流I =-2A ,则电阻值R 为( b )。 (a ) 2 (b )2 (c ) 8 3、在图1-5所示电路中,U ,I 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b )。 (a )电压源发出功率 (b )电流源发出功率 (c )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 4、图1-6所示电路中的等效电阻R 为( b )。 (a )4 (b )5 (c )6 U R + U I S S + A B 4 Ω4 Ω 6 Ω 8 Ω 1 Ω . . . 图1-4 图1-5 图1-6

5、在计算非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叠加定理( a )。 (a )不可以用 (b )可以用 (c )有条件地使用 6、理想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c )。 (a )只具有虚短路性质 (b )只具有虚断路性质 (c )同时具有虚短路和虚断路性质 7、用△–Y 等效变换法,求图1-7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为( b )。 (a )6 (b )7 (c )9 8、图1-8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R 均为8,则等效电阻R 为( a )。 (a )3 (b )4 (c )6 9Ω 9Ω 9Ω 3Ω 9Ω A B . . . . R R R R R 图9、在图1-9所示电路中,如果把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则图中支路数和结点数分别为( b )。 (a )8和4 (b )11和6 (c )11和4 10、在图1-10所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 S 值均已知。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 G 的电流 I G ,需列出独立的KCL 和KVL 方程数分别为( b )。 (a )4和3 (b )3和3 (c )3和4 + - +- R R R R R I U 1 2 3 4 G G S . . .. + 图1-9 图1-10 11、图1-11所示电路中,电压U AB =10V ,I S =1A ,当电压源U S 单独作用时,电压U AB 将( b )。

广州大学马克思试题

□邹东涛 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时刻,从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传出一则消息: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千年以来,世界上曾产生过不少伟大人物,但只有马克思和他的战友恩格斯站在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真正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如同普照之光,使整个人类的思想焕然一新,在全世界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马克思逝世100多年来,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但所有这些变化都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100多年来,尽管不断有人诅咒和诋毁马克思,但从来没有人能够阻止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从来没有什么思想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掌握亿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都承认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整个世界。 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受了严重挫折,尤其是9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后,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也随之发生剧变。几十年来,不断地有一些资产阶级政治家或社会民主派人士,试图寻求资本主义、非马克思主义或者“第三条道路”来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严重问题,但迄今没有任何别的什么“主义”能够真正拯救人民。世界上的动荡不安和两极分化从未终止过。于是,人们又必然地想起了马克思和他的伟大学说,心悦诚服地以“千年伟人”的称号给了马克思和他的学说以应有的地位。 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不仅仅是对马克思所创造的学说和理论体系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其历史和现实政治意义的评价:100多年来,人类社会曾出现过形形色色“美妙的主义”,但绝大部分“主义”都如同倏聚倏散的过眼烟云,唯有马克思主义才具有最强劲的生命力。有一种说法,自从凯恩斯主义产生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有了重大调整,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腐朽”和“垂死”,实现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繁荣。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但正是马克思主义动员和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巨大威慑力量,才迫使资产阶级调整社会经济政策。甚至可以说,资产阶级所感受到的马克思主义的威慑力量,往往比和平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人还要大得多。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并不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评出的,也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投票选出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机构在资产

马克思必看必考判断题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是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服务的】有些资本家不信马克思主义自然不为其服务。 3.唯心主义否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决定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决定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唯心主义者中有可知论者,也有不可知论者,所以并不一定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4.世界统一于存在(×)【世界统一于物质,而物质的唯一属性是客观实在性。】30 5.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有(此处删掉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物主义也包含了朴素唯物主义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7.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他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43对立统一,,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8.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 只有改变 事物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 就要不失时机地促成质变, 以实现事物的飞跃发展。】【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46 9.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一刀两断”(×)【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既克服又保留。】 10.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生与辩证思维方法无关(×)【根本上说,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在具体科学中的运用和体现,因而他们有相互联系。】 1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主体不等同于主观,人即作为主体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体,而主观则不包括物质现象,是第二性的东西。客体是人的活动指向的客观对象,并非一切客观事物,而客观则泛指意识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1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真理是客观的。而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对某一事物的反映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结果。】【强调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意识是对客观的客观事物的最后判定,并不是说否定了客观真理。】 1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上的作用,还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1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1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16.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绪 1 .[材料l]马克思恩格斯在187 2 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材料2] 恩格斯在1895 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 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 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材料3]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要多得多。” [材料4]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 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的最终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结论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用处。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有一定的形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摆脱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应当形成明确的思想。”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2.【材料1】英国着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着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