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浅谈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浅谈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浅谈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学生姓名:陇东人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XXXX年 X月XX日

浅谈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内容摘要

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内,应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其计提折旧额。同时固定资产的折旧受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必须正确考虑这些因素。与此同时考虑企业的利润和税收等因素,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也就多种多样了。本文对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和折旧方法进行分析,对折旧过程中应注意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通过对几种折旧方法的对比得出在几种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中,加速折旧法是最趋于现金收支规律的一种方法。加速折旧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方法加速折旧

Method of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Abstract

In the useful life of fixed assets shall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its depreciation. While the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by the original fixed assets, fixed assets, expected net salvage value and estimated useful lives and other factors and are therefore in the calculation of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must be correct to consider these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corporate profits and taxes into account factors such as method of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was also varied. In this paper, the issue of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and depreciation methods of analysis, depreciation, and the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discussed. By comparing several methods of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depreciation obtained in several ways, the 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method is the most tend to rule one way of cash payments. 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method should be further explored and promoted.

Key words:depreciation of the fixed asset way of depreciation 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目录

序言 (1)

一、固定资产折旧及影响折旧的主要因素 (1)

(一)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1)

(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因素 (1)

二、折旧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比较 (2)

(一)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2)

1.直线法 (2)

2.工作量法 (2)

3.加速折旧法 (3)

(二)折旧方法的优缺点对比 (3)

1.直线法 (3)

2.工作量法 (3)

3.加速折旧法 (4)

三、选择加速折旧法对税收的影响 (4)

四、我国现阶段推广加速折旧法的可行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5)

(一)我国现阶段推广加速折旧法的可行性 (5)

1.科技的发展是我国推广、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前提 (5)

2.经济的稳步发展是我国推广加速折旧法的重要保证 (5)

3.推广加速折旧法可以进一步巩固增值税转型的改革成果 (5)

4.推广采用加速折旧法有利于企业对固定资产存续期间持有费用的均衡 (6)

5.采用加速折旧法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理念趋于一致 (6)

(二)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应注意的问题 (6)

1.应避免加速折旧法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 (6)

2.企业应在固定资产存续期进行合法调整 (6)

3.应关注固定资产的减值情况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9)

序言

固定资产可长期参加生产经营而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是随固定资产的使用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构成企业的经营成本,这部分随固定资产磨损而逐渐转移掉的价值即为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的原价、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寿命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而且考虑利润和税收等因素,为保证企业简单再生产,同时实现期间收入和费用的正确匹配,企业必须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计提折旧,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从本质上讲,折旧也是一种费用,计提折旧不仅是为了收回固定资产投资,而且也是为了将固定资产成本分摊于各个受益期,实现收入与费用的正确配比,合理确定各个收益期的损益。

一、固定资产折旧及影响折旧的主要因素

(一)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减少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损耗的这部分价值,应当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形成折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固定资产对于企业的经济价值具有潜在的服务能量,企业取得固定资产可以看成是取得了固定资产在未来经济使用年限中的服务潜力,这种潜力会给企业提供长期经济效益。但这种服务潜力是有限的,他会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损耗。

(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因素

影响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资产原价。即取得固定资产时的原始成本。我国现行制度规定,企业计提折旧时,以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依据。

2.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企业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时,应考虑下列因素:该项资产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该项资产预计有形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该项资产预计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该项资产使用的限制。

总之,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和预计净残

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但是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二、折旧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比较

(一)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财政部结合我国企业现状和实际要求,规定企业可选择的折旧方法一般有4种,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1.直线法

直线法即平均年限法,它假定折旧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关系,认为服务潜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随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破坏,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损。因而假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各个会计期间所使用的服务总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实际使用程度如何。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计算期内固定资产的预计完成的工作量来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实质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补充和延伸。根据规定,企业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大型设备以及大型建筑施工机械可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由于各种专业设备具有不同的工作量指标,因而,工作量法又有行驶里程折旧法和工作小时折旧法之分。工作量法假定折旧是一项变动的,而不是固定的费用,即假定资产价值的降低不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是由于使用的缘故。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又称递减折旧费用法,指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费用,在使用早期提得多,在后期则提得少,从而相对加快了折旧的速度。加速折旧有多种方法,主要有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1)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年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2)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率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递减分数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数字总和。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二)折旧方法的优缺点对比

1.直线法

由于直线法模式简单,只有在以下各项条件之下才是正确的:(1)利息因素可以略而不计,或投资成本假定为零;(2)修理和维修费用在整个资产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3)最后一年资产的效率与最初一年是相同的;(4)使用资产所取得的收入(或现金流量)在整个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5)各种必要的估计(包括预期使用年限)都是可予以相当确定的预计的。

由于以上各项因素的不确定性,要使任何折旧方法对所有各种因素都考虑到是有困难的。如果有些因素可以适当抵消,通常都认为直线法最为适宜。例如:操作效率的降低及修理和维修费用的增加,恰好为收入的增加及保险费和财产税的减少所抵消。此外,由于直线法通俗易懂,核算简便,同时根据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各年度或月份提取的折旧额相等,使企业产品成本稳定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但同时直线法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它忽略了折现因素,按直线法计算的净利,会给人们以投入资本总额的收入率在不断提高的假象。

2.工作量法

对于许多种资产来讲,工作量法这一假定是合理的,特别是在有形磨损比经济折旧更为

重要。因而,如果某项资产在年度内没有使用,就不应计列折旧费用,因为资产的服务价值并没有降低。即使折旧是确定资产预期使用年限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其折旧是可以预见的,并且,资产的大概使用状况是可以估计的,就可以使用以经营活动为依据的折旧方法,使用这种折旧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按每个服务单位分配投入价值,对服务价值降低的计量则是次要的。

尽管在资产的服务价值随使用而降低的情况下,工作量法看来还是十分理想,但在使用中它往往存在一些严重缺点:(1)即使每年的折旧费用是变动的,工作量法仍然类似于直线法。因为它假定每一服务单位分配等量的折旧费,但是,假定每一服务单位的成本相等是没有根据的。而且,由于在后期有些服务单位尚有待于日后使用,整个服务价值的降低事实上并不是均匀的,除非假定利率为零;(2)工作量法未能考虑到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递减等因素。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的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加速折旧方法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首先,固定资产的净收入在使用期是递减的。固定资产在前期效能高,创造的收入也大。同时,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投资者在投资初期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其次,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逐年增加。再次,未来净收入难于准确估计,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风险小。最后,加速折旧法考虑了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因此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优点有:(1)最初几年工作效能高,收入大,相应的折旧费用大,符合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原则。同时,早期多提折旧也符合谨慎性原则。(2)通过提高折旧水平可及早收回投资,即可减少无形损耗,通货膨胀带来的投资风险。(3)可以用递减的折旧费抵补递增的维修费,使企业利润在正常生产年份保持稳定。(4)可以加快固定资产设备的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刺激生产和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5)折旧具有“税收挡板”的作用,由于递延了税款,企业可以获得一笔无息贷款。这是政府鼓励投资,刺激生产,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政策性举措。

三、选择加速折旧法对税收的影响

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得到补偿。但这并不是指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或多提折旧,因为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提折旧,从固定资产全部使用期间来看,折旧总额不变,因此,对企业的净收益总额并无影响。但从各个具体年份来看,由于采用加速的折旧法,使应计折旧额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摊提较多而后期摊提较少,必然使企业净利前期相对较少而后期较多。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纳税企业会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首先,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会造成早晚不同。其次,不同折旧方法导致的

年折旧额提取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额受冲减的程度,因而造成累进税制下纳税额的差异及比例税制下纳税义务承担时间的差异。企业正是利用这些差异来比较和分析,以选择最优的折旧方法,达到最佳税收效益。

从企业税负来看,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采用年限平均法使企业承担的税负最轻,自然损耗法(即产量法和工作小时法)次之,快速折旧法最差。这是因为年限平均法使折旧平均摊入成本,有效地扼制某一年内利润过于集中,适用较高税率;而别的年份利润又骤减。因此,纳税金额和税负都比较小、比较轻。相反,加速折旧法把利润集中在后几年,必然导致后几年承担较高税率的税负。但在比例税率的情况下,采用加速折旧法对企业更为有利。因为加速折旧法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内加快得到补偿,企业前期利润少,纳税少;后期利润多,纳税较多,从而起到延期纳税的作用。

四、我国现阶段推广加速折旧法的可行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推广加速折旧法的可行性

1.科技发展是我国推广、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前提

折旧的原因是固定资产会发生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有形损耗是可以估计的,而无形损耗的不确定性则是不可估量的。现阶段。企业的固定资产大部分并不是因有形损耗的磨损而报废,更大一部分是由于随着科技的进步,更高级别的固定资产出现,导致并未报废的固定资产被提前淘汰;或者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不被市场接受而导致产品被提前淘汰,则生产产品的固定资产也相应地被淘汰。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和日益进步的时代,每天的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新旧产品的更替周期不断地缩短,如果继续采取直线法计提折旧,想当然地认为能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更新固定资产,无疑是跟这个时代不相适应的,因此,企业要树立尽快回收固定资产投资的理念,使自己在设备更新上处于优势地位,这样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经济的稳步发展是我国推广加速折旧法的重要保证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快速、平稳的,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不断递增,国库越来越充实。据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全国税收收入完成49442.73亿元人民币。这比上年增收11806亿元。增长了三成一以上;2007年中国财政收入超过51000亿元。2003~2007年的五年时间里。中国财政收入累计约17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加了10万亿元,年均增长两成二。另据有关资料显示,最近几年,中国税收增长速度保持在20%到25%之间,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比如,2003年GDP增长5.8%,全国税收收入增长了20.3%;2004年GDP增长9.5%,全国税收收入增长了25.7%;2006年GDP增长11%,而全国税收收入增长了22%。这些统计数据表明,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国富民强。而国家富裕了,国库充实了,就应该给人民减负,这个“民”也包含了广大的企业。所以,如何给企业

减负,让企业降低各种税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现阶段国家工作的一个重点。譬如,国家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推广新会计准则;把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3%下调到25%;把银行存款利息税率下调到5%等等,这些都是在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实施的。所以,在现阶段,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并不会对国家财政造成压力。

3.推广加速折旧法可以进一步巩固增值税转型的改革成果

当前国家财政部门的一个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推进增值税转型。也就是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即允许企业新增的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在交纳增值税时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这一转变的结果是:会使国家当期可收的增值税减少,对当期财政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企业却得到了实惠。减轻了增值税负担。但是,这种方法同时也使企业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这个基数变小,在直线法下每期的折旧费用下降,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则会增加。这样—来,企业在增值税转型中所获得的好处就会被部分冲抵掉。如果国家财政部门能同时出台鼓励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的政策,则企业就能真正得到实惠,真正降低当期的增值税和所得税。顺应了国家减轻企业税负的政策导向。

4.推广采用加速折旧法有利于企业对固定资产存续期间持有费用的均衡

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的费用主要是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用。根据事物的规律,维修费用的发生一般情况是先少后多,呈递增态势,如果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采用加速折旧法,则折旧费用就会是先多后少,呈递减态势。两者相加,能使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年均费用趋于均衡。若企业采用直线法,则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年均费用趋于递增的态势,这无疑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采用加速折旧法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理念趋于一致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为鼓励企业对高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很早就提倡采用加速折旧法。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也普遍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我国已加入WTO。融入了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因此,也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应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根据新会计准则、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应注意的问题

加速折旧法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推崇的折旧方法。企业在具体运用加速折旧法时,应与时俱进。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影响折旧的因素主要有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确认、折旧年限的估计、净残值的估计等等,因此,按照新会计准则,企业在采用加速折旧法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1.应避免加速折旧法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

企业应根据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规定,准确确认原始价值,估计折旧年限和净残值。加速折旧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更改,为保持一贯性,否则,极容易被一些企业所利用。成为调整利润的工具。

2.企业应在固定资产存续期进行合法调整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如果与原有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这就要求企业对固定资产有关的折旧年限和估计残值要注意调整,采用正确的方法重新计算未来使用年限的每年折旧额。

3.应关注固定资产的减值情况

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和减值迹象的判断是会计人员采用加速折旧法时应认真对待的问题。尽管新会计准则规定了表明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迹象并罗列了固定资产可收回余额的计量方法,但如何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以及如何跟企业的实际情况挂钩。准确计量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对目前大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而言,还是一道难题。因此,会计人员应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尽可能在新会计准则的框架下准确运用加速折旧。

结论

综上所述,折旧也是一种费用,只不过这一费用没有在计提期间付出实在的货币资金,但这种费用是前期已经发生的支出,而这种支出的收益在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有效使用期内实现,无论是从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还是从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来讲,计提折旧都是必要的,企业要根据各类折旧方式所适用的条件,合理地选择折旧方法。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和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对比各种折旧方法的优缺点,并综合考虑科学技术的飞快进步,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国家财政税收部门对税收体制的改革以及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功的实际经验等多种因素,得出在几种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中,加速折旧法是最趋于现金收支规律的一种方法。加速折旧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耕.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31-133.

[2]孔玉生,任永平.财务会计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414-416.

[3]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88-190.

[4]邓平.对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讨[M].海口:海南大学经济学院出版社,2000,689-692.

[5]牛凤英.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分析[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6]姜明霞.企业应如何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9,(3).

[7]韩兴红.浅谈固定资产折旧评选方法的选择[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8,(1).

[8]张志凤,谢瑞峰,杨闻萍.财务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15-117.

[9]Debra Jeter,Paul chaney.Financial Accounting.Citic publishing house.2006-05.180-186.

[10]何卫红,周晓珺.财务会计新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86-189.

[11]埃尔登.会计理论[M] .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2000,358-361.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大全及例题解释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有四种方法:即直线法分(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分(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会计核算方法。就是说,在四种折旧方法中,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固定资产,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但是按照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种资产,一旦选定了某种方法,就不可以随意改变了。确需变更,应视为会计政策变更。企业为某一固定资产选择的折旧方法如与税法所许可的折旧方法不一致,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进行纳税调整。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定义: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其中:予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100% 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 =—————————————×100% 固定资产原值 , 月折旧率=年折旧额÷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优点: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各个时期使用程度和使用效率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由于直线法通俗易懂,核算简便,同时根据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各年度或月份提取的折旧额相等,使企业产品成本稳定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缺点:由于平均年限法只着重于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长短,不考虑固定资产使用的强度和效率,因此,每期折旧费用总是相等的。如果某一年使用率高,生产的产品产量增多,那么每一单位的产品分摊的折旧费用势必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就下降:反之,则上升。所以用平均年限法分摊固定资产成本,看似各年平均其实并不均匀需要的满足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尤其忽略了折现因素,会给人以投入资本总额的收入率在不断提高的假象。 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所以优缺点一样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的速度逐年加快,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目的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固计使用寿命期内加快得到补偿 2、年数总和法: 定义:又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2)计算公式 ①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②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 ③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对固定资产折旧及其折旧方法的探讨(doc 7)

1.2.2 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改变修理和维修费用,可以使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或缩短。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无限期地保留一些资产,但这样做所付出的代价往往高于重置新资产的成本。因而,继续维修一台已经陈旧的设备是很不经济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某项资产的经济寿命是很短的,其修理和维修费用可以缩减至最低限度。一般地讲,资产的使用年限决定于修理和维修费用的最适当水平或经济上的陈旧元素,而以二者中时间较短的为准。如果对修理和维修费用作不合理的削减,以致资产不能达到其所期望的经济寿命,当期所分摊的折旧费用就将相应的有所增加。 会计师早就认识到厂场与设备的寿命是有限的,因而必须考虑当资产报废时在账簿上如何处理。近年来,折旧才被认为是在资产使用年限内对其成本或其他价值所进行的系统的分配,称为成本分配法,是将资产的成本或其他价值系统的、合理的在资产的使用年限内进行分配。在选定成本分配法时,必须考虑以下几项因素[3]:(1)资产价值因使用而降低,与资产市场价值降低之间的关系;(2)陈废的影响;(3)预计的修理和维修方式;(4)预计的操作效率上的降低;(5)预计资产收入上的变化;(6)长期资产的寿命及利息因素,资产在使用年限后期的不确定因素。 2 折旧的主要方法及比较 2.1 折旧计算的方法从理论上讲,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应考虑以上因素,但实际操作中,在多数情况下,仅是一个或少数因素起决定作用,作用小的其他因素则可以略而不计。通常在普遍使用的几种折旧方法中假若某种方法一般来看是合理的,或是符合所得税法要求的,就可选用这种方法。折旧的方法是经国家

确认的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所应遵循的规则,通常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法,一类是加速折旧法。财政部结合我国企业现状和实际要求,改革了单一的折旧方法,增加了加速折旧法,允许企业多种折旧方法并存。企业可采用的折旧方法一般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行驶里程法、加速折旧法等。加速折旧法包括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率递减法、年金法和偿债基金法等。考虑我国实际情况,财政部规定企业可选择的折旧方法一般有4种,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根据企业的现状及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我国对实行加速折旧方法的范围也作了限定,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和汽车制造企业、化工和医药生产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行业企业,其机器设备可以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加速计提折旧。 2.2 对几种常见折旧法的探讨虽然折旧的方法有很多,但我国允许企业选用的折旧方法只有以下4种: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要变更需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加以说明[4]。近年来,人们对加速折旧法表示强烈的兴趣,笔者也认为此方法相对其他方法更加切合实际,覆盖问题更全面,下面对4种方法进行叙述和比较。 2.2.1 直线法直线法即平均年限法,它假定折旧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关系,认为服务潜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随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破坏,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损。因而假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各个会计期间所使用的服务总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实际使用程度如何。

浅谈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浅谈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学生姓名:陇东人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XXXX年 X月XX日

浅谈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内容摘要 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内,应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其计提折旧额。同时固定资产的折旧受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必须正确考虑这些因素。与此同时考虑企业的利润和税收等因素,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也就多种多样了。本文对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和折旧方法进行分析,对折旧过程中应注意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通过对几种折旧方法的对比得出在几种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中,加速折旧法是最趋于现金收支规律的一种方法。加速折旧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方法加速折旧

Method of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Abstract In the useful life of fixed assets shall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its depreciation. While the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by the original fixed assets, fixed assets, expected net salvage value and estimated useful lives and other factors and are therefore in the calculation of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must be correct to consider these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corporate profits and taxes into account factors such as method of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was also varied. In this paper, the issue of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and depreciation methods of analysis, depreciation, and the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discussed. By comparing several methods of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depreciation obtained in several ways, the 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method is the most tend to rule one way of cash payments. 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method should be further explored and promoted. Key words:depreciation of the fixed asset way of depreciation 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分析资料讲解

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分析 一、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一)固定资产折旧是现代企业会计核算理论与实务的重要内容固定资产折旧的实质,即会计将物化为固定资产的那部分价值耗费,在预期可带回经济利益的多个期间内分期确认为费用。由此,固定资产折旧包括三大要素:第一,计量模式,即采用哪一种计量尺度、计量属性组合(如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名义货币、不变购买力)度量固定资产价值量;第二,折旧计算方法,即固定资产总价值量分期摊销中可采用的各种计算方法(期间确定方法与分摊方法的组合);第三,折旧政策,即具体核算主体或核算对象如何选用某一特定折旧计算方法的规则。现代社会的会计核算具有高度的社会统一性,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所涉及的计量模式、折旧计算方法、折旧政策均由社会以不同形式统一规范。我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为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扣除减值准备);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上述由计量模式规范、折旧计算方法规范、折旧政策构成的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规范体系,即本文所指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二)会计是一种信息工具,即一个“信息系统”一个期间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是企业本期费用的重要构成因素,直接影响利润、期末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数据,而由这些数据形成的会计信息有着重要的“经济后果”——引导着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决策,并由此影响着社会资源的配置;会计又是一种分配工具——确认可分配成果、记录分配结果的工具。固定资产折旧一方面决定着费用,从而决定着利润及其分配。另外,从企业经济活动角度看,固定资产的折旧过程,是企业一定数量的资金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换的过程,也是固定资产实物更新前的货币准备过程。固定资产总折旧额决定着固定资产价值保全程度,从而决定企业简单再生产的维持条件。而固定资产的总折旧额、在各期间的分摊额均取决于折旧对象价值计量尺度、折旧计算方法和折旧政策,即取决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可见,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乃至宏观经济的运行有着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折旧对会计信息和经济运行的影响程度与固定资产的相对权重及绝对规模成正比。不管任何企业,作为生产手段的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都占有一定比重,特别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权重一般较高,如电力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占生产成本比重达30%左右(《深圳国税网》,2003)。而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影响因素 固定资产折旧主要受以下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计提折旧基数,计提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帐面价值。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价作为计提依据,但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以固定资产的帐面净值作为计提依据;二是折旧年限,折旧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折旧率的高低,是影响折旧额的关键因素;三是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提随意变更;四是净残值,是指预计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时可收回的残值扣除清理费用后的数额。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方式,合理估计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编辑本段折旧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固定资产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现代企业在资产经营中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迫切需要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不断研究和推出新产品,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形势。于是,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速折旧从而加速资金的回收就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折旧方法的选定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者折旧方法。我国会计准则中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合法。固定资产的折旧发放已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符合固定资产准则第十九条的规定。 1、年限平均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在各使用年限中,固定资产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价值均是相等的,折旧的累计额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这种方法具有易懂和易操作的优点,但它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局限性。它忽略了“何时受益,何时付费”的配比原则。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1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 12 这种方法就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操作效能高,使用资产所获得收入比较高。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前期应提的折旧额应该相应的比较多。 其次,固定资产使用的总费用包括折旧费和修理费两部分。通常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的修理费会逐渐增加。而平均年限法的折旧费用在各期是不变的。这造成了总费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及分析概要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姓名张丹丹学号 0804028 院系经济贸易系专业 08会电(1)班 指导老师杨大威职称 中国·合肥 二O一一年五月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010 — 2011 学年) 论文(设计)题目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院系名称经济贸易系 专业班级08 会计电算化(1)班 学生姓名张丹丹 学号0804028 指导教师杨大威 发任务书日期2011年 3 月28 日

目录 目录 (1)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3)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3) 二、几种常见折旧法的定义 (4) 三、几种固定资产折旧法的比较和分析 (5) 四、采用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8) 五、完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基本思路 (9) 六、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实例比较 (11)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3)

内容摘要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它作为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长期服务的有形资产,其价值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产的使用而发生损耗,问题,因此,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颇多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差异,作为一个企业,要针对各折旧方法的利弊选择适合本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时,涉及多种折旧方法的比较本文以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固定资产具有潜在的为企业谋取利益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以折旧的形式在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而逐渐消退直到消失。固定资产的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折旧的计提也就是固定资产在资产使用年限内系统和合理的分配过程。目前,我国采用的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以及加速折旧方法中的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这些折旧方法都被认为满足了系统性。探讨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几种固定资产折旧法的比较和分析,采用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财务和纳税的影响,完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基本思路。因此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和分析主要集中在其适用性上,比较分析不同折旧方法的理论依据,优缺点以及适用对象。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特点折旧方法的比较折旧方法的分析

对固定资产折旧及其折旧方法的探讨

对固定资产折旧及其折旧方法的探讨 固定资产可长期参加生产经营而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是随固定资产的使用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构成企业的经营成本,这部分随固定资产磨损而逐渐转移掉的价值即为固定资产的折旧[1].为保证企业简单再生产,同时实现期间收入费用的正确匹配,企业必须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计提折旧。 1折旧的定义及折旧的主要影响因素 1.1折旧的含义 折旧的最普遍公认的定义是将资产的成本分配到各收益期间的一种系统和合理的方法,这个定义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资产的原始成本或其他价值在其使用年限以内是不变的,折旧总额等于原始成本减去残值[2]. 1.2核算过程中应考虑到的一些必要条件 1.2.1修理和维修 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分配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固定资产的修理和维修等日常营业费用,这是因为折旧与修理和维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第一,资产的预期使用年限直接与维修和修理的程度有关;第二,由于大多数资产均包括许多不同使用年限的部件,许多所谓修理实际上是重置;第三,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效率在逐年下降,特别是当缺乏必要的和及时的修理和维修时,下降的速度更快。

1.2.2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改变修理和维修费用,可以使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或缩短。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无限期地保留一些资产,但这样做所付出的代价往往高于重置新资产的成本。因而,继续维修一台已经陈旧的设备是很不经济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某项资产的经济寿命是很短的,其修理和维修费用可以缩减至最低限度。一般地讲,资产的使用年限决定于修理和维修费用的最适当水平或经济上的陈旧元素,而以二者中时间较短的为准。如果对修理和维修费用作不合理的削减,以致资产不能达到其所期望的经济寿命,当期所分摊的折旧费用就将相应的有所增加。 会计师早就认识到厂场与设备的寿命是有限的,因而必须考虑当资产报废时在账簿上如何处理。近年来,折旧才被认为是在资产使用年限内对其成本或其他价值所进行的系统的分配,称为成本分配法,是将资产的成本或其他价值系统的、合理的在资产的使用年限内进行分配。在选定成本分配法时,必须考虑以下几项因素[3]:(1)资产价值因使用而降低,与资产市场价值降低之间的关系;(2)陈废的影响;(3)预计的修理和维修方式;(4)预计的操作效率上的降低;(5)预计资产收入上的变化;(6)长期资产的寿命及利息因素,资产在使用年限后期的不确定因素。 2折旧的主要方法及比较 2.1折旧计算的方法 从理论上讲,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应考虑以上因素,但实际操

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残值率表88313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算方法 1、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 2、已计提完折旧,但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不必再进行折旧和其他处理; 3、国内企业残值率一般为5%,外资企业一般为10%,少计或者不计残值的应报税务机关批准。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该固定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2)该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因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 (3)该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进步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4)有关固定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 A.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一、通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动输设备8━14年 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电子计算机4━10年;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 6. 工业窑炉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9━14年 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设备工具18━22年;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

机5━8年 二、专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9.冶金工业专用设备9━15年 10.电力工业专用设备:;发电及供热设备12━20年;输电线路30━35年;配电线路14━16年;变电配电设备18━22年;核能发电设备20━25年 11.机械工业专用设备8━12年 12.石油工业专用设备8━14年 13.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7━14年 14.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5━10年 15.建材工业专用设备6━12年 16.纺织、轻工专用设备8━14年 17.矿山、煤炭及森工专用设备7━15年 18.造船工业专用设备15━22年 19.核工业专用设备20━25年 20.公用事业企业专用设备;自来水15━25年;燃气16━25年 三、房屋、建筑物部分折旧年限 21.房屋;生产用房30━40年;受腐蚀生产用房20━25年;受强腐蚀生产用房10━15年;非生产用房35━45年;简易房8━10年 22.建筑物;水电站大坝45━55年;其他建筑物15━25年 B.商业流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一、通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动输设备8━14年 5.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电子计算机4━10年;空调器、空气压缩机、电气设备10━15年;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传真机、电传机、移动无线电话5━10年;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5━8年;音响、录(摄)像机10━15年 二、专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营业柜台、货架3━6年 2.加工设备10━15年 3.油池、油罐4━14年 4.制冷设备10━15年 5.粮油原料整理筛选设备6━10年 6.小火车6━12年 7.烘干设备6━10年 8.酱油、醋、酱、腌菜腐蚀性严重的;设备和废旧物资加工设备4━8年 9.库(厂)内铁路专用线10━14年 10.地磅7━12年 11.吊动机械设备8━14年 12.消防安全设备4━8年 13.其他经营用设备及器具15━20年 三、房屋、建筑物分类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税收的影响 摘要:详细阐述几种常用的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并举例分析企业在采用 不同折旧方法下的应纳所得税额的不同。 企业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可以使每期的固定资产折旧的摊销额不同,从而影响企业的应税所得,进而影响应纳所得税额。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比例税率的情况下,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使企业负担的所得税现值最少。 关键词:折旧,加速折旧法,所得税额,现值 第一章不同折旧方法下的所得税计算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税种,企业所得税的轻重、多寡,直接影响税后净利润的形成,关系企业的切身利益。因此,企业所得税是合理避税筹划的重点。资产的计价和折旧是影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项目。但资产的计价几乎不具有弹性。就是说,纳税人很难在这方面作合理避税筹划的文章。于是固定资产折旧就成为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计价 折旧的核算是一个成本分摊过程,其目的在于将固定资产的所得成本按合理而系统的方式,在它的估计有效使用期内进行摊销。而不同折旧方法使每期摊销额不同,从而影响企业的应税所得,影响企业的所得税税负。 1.1.1.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的原值一般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即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以月初应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依据,本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1.1.2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余额。预计净残值的多少同样会影响折旧额的计提,现行制度规定,各类行业资产净残值的比例,仍在固定资产原值的3%-5%的范围内,由企业 自行确定,并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1.1.3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对所得税的影响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因此在确定使用年限时,不仅要考虑固定资产有形损耗,而且应考虑固定资产无形损耗及其它因素。国家对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已作了明确规定,企业必须依照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计提折旧。具体参考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固定资产的内容。 第二节折旧年限对所得税的影响 客观地讲,折旧年限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由于使用年限本身就是一个预计的经验值,使得折旧年限容纳了很多人为成分,为合理避税筹划提供了可能性。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在税率稳定的情况下,所得税递延交纳,相当于向国家取得了一 笔无息贷款。 例1.某外商投资企业有一辆价值500000元的货车,残值按原值的4%估算,估计使用年限为8年。按直线法年计提折旧额如下: 500000×(1-4%)/8=60000(元) 假定该企业资金成本为10%,则折旧节约所得税支出折合为现值如下: 60000×33%×5.335=105633(元) 5.335为8期的年金现值系数。 如果企业将折旧期限缩短为6年,则年提折旧额如下: 500000×(1-4%)/6=80000(元) 因折旧而节约所得税支出,折合为现值如下:

浅谈固定资产折旧讲解

摘要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具有潜在的为企业谋取利益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以折旧的形式在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而逐渐衰退直到消失。固定资产折旧既是一个重要的资产价值管理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财务、会计和税务问题,因而一直备受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号固定资产》的要求,除了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主要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四种折旧方法,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纳税、收益、发展及生产具有不同的影响。一般企业都十分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而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因此,本文就固定资产对企业的利益流入展开了探讨。 关键字:“固定资产管理”;“资产价值”;“固定资产折旧”;“企业纳税”;“利益” 目录 一、正文 2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及影响折旧的主要因素 2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比较 2 (三)、不同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6 二、结论10 参考文献: [1]石道金.中级财务会计[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2]黄本健.完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讨[J]新西部2008(06)[3]庞碧霞. 固定资产之我见[J]财会月刊2006(06) [4]金兴杰.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 [5]柴美群,梁聪慧. 固定资产折旧的探讨[J]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校2009

浅谈固定资产折旧 一、正文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及影响折旧的主要因素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资产折旧问题。 企业计算各期折旧额,需考虑的影响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折旧的基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一般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即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第二,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预计的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数额。第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在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时,不仅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还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所谓有形损耗,就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影响而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损失;无形损耗,则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等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损失。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机械磨损和自然条件的侵蚀等,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有时比有形损耗更为严重,对计算折旧的影响更大。 由于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很难估计准确,因此,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也只能预计,同样具有主观随意性。企业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在以上三个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中,除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外,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及其使用年限都是估计的,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比较 会计上计算折旧的方法很多,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和费用的计算,也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纳税,从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应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特点的固定资产,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分类及折旧管理办法

海南泛洋船务代理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管理办法 2010年1月1日

海南泛洋船务代理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海南泛洋船务代理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分类及折旧管理,结合泛洋船务代理有限公司企业会计制度,制定本管理办法。 下表对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折旧率、残值率等相关内容做以规范,泛洋船务代理有限公司所属分、子公司需自2010年1月1日按下表内容执行。(注:资产折旧年限的变更适用未来适用法,对已计提折旧资产不做追溯调整。) 固定资产分类折旧明细表 说明: 一、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40年 房屋和建筑物是指供生产、经营使用和为职工生活、福利服务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其中房屋,包括营业用房、办公用房、库房、其他房屋等;建筑物,包括场、路、桥以及独立于房屋和机器设备之外的管道、烟囱、围墙等;房屋、建筑物的附属设施,是指同房屋、建筑物不可分割的、不单独计算价值的配套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通气、通水、通油管道,通信、输电线路,电梯,卫生设备等。 二、车辆,生产车辆折旧年限6年、办公车辆及其它车辆折旧8年 除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其他运输工具,相对而言价值较低、使用年限较短,其折旧

年限也就应相应较短。此类固定资产包括生产用车,如:集卡车、叉车等;办公用车,如:轿车、面包车等其他运输工具。 三、电子设备,折旧年限3年 电子设备,是指由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子管等电子元器件组成,应用电子技术(包括软件)发挥作用的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以及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系统等。 四、集装箱折旧年限8年,办公设备及其它折旧年限为5年。 此类固定资产,是除机械、机器和其他生产设备之外,但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即不是直接的生产工具,而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的器具、工具、家具等。 五、其他资产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5年。 无法准确划分到其他主类别中管理的固定资产,计入到其它资产中。

折旧方法比较(1)

常见折旧法的比较 虽然折旧的方法有很多,但我国允许企业选用的折旧方法只有以下4种,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要变更需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加以说明。近年来,人们对加速折旧法表示强烈的兴趣,笔者也认为此方法相对其他方法更加切合实际,覆盖问题更全面,下面对4种方法进行叙述和比较。 1、直线法 直线法即平均年限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假定折旧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关系,认为服务潜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随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破坏,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损。因而假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各个会计期间所使用的服务总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实际使用程度如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在各使用年限中,固定资产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价值均是相等的,折旧的累计额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这种方法具有易懂和易操作的优点,却忽略了“何时受益,何时付费”的配比原则,特别是在一台设备使用初期和末期要与它的使用高峰期承担相同的折旧费用,显然是不合理的。 由于直线法模式简单,只有在以下各项条件之下才是正确的。 ①利息因素可以略而不计,或投资成本假定为零; ②修理和维修费用在整个资产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 ③最后一年资产的效率与最初一年是相同的; ④使用资产所取得的收入(或现金流量)在整个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 ⑤各种必要的估计(包括预期使用年限)都是可予以相当确定的预计的。

这种方法就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操作效能高,使用资产所获得收入比较高。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前期应提的折旧额应该相应的比较多。其次,固定资产使用的总费用包括折旧费和修理费两部分。通常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的修理费会逐渐增加。而平均年限法的折旧费用在各期是不变的。这造成了总费用逐渐增加,不符合配比的原则。再次,平均年限法未考虑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和强度,忽视了固定资产使用磨损程度的差异及工作效能的差异。最后,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到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 优点:平均年限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掌握,简化了会计核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适用范围:在实际工作中,又有哪些固定资产使用平均年限法比较合适呢?根据影响折旧方法的合理性因素。当一项固定资产在各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其负荷程度也相同时。修理和维护费用在资产的使用期内没有显著的变化。资产的收入在整个年限内差不多时。满足或部分满足这些条件时,选择平均年限法比较的合理。在实际工作中,平均年限法适用于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按照计算期内固定资产的预计完成的工作量来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实质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补充和延伸。根据规定,企业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大型设备以及大型建筑施工机械可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由于各种专业设备具有不同的工作量指标,因而,工作量法又有行驶里程折旧法和工作小时折旧法之分。工作量法假定折旧是一项变动的,而不是固定的费用,即假定资产价值的降低不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是由于使用的缘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分析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比较分析 折旧计算的方法从上讲,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应考虑以上因素,但实际操作中,在多数情况下,仅是一个或少数因素起决定作用,作用小的其他因素则可以略而不计。通常在普遍使用的几种折旧方法中假若某种方法一般来看是合理的,或是符合所得税法要求的,就可选用这种方法。折旧的方法是经国家确认的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所应遵循的规则,通常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法,一类是加速折旧法。财政部结合我国企业现状和实际要求,改革了单一的折旧方法,增加了加速折旧法,允许企业多种折旧方法并存。企业可采用的折旧方法一般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行驶里程法、加速折旧法等。加速折旧法包括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率递减法、年金法和偿债基金法等。考虑我国实际情况,财政部规定企业可选择的折旧方法一般有4种,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根据企业的现状及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我国对实行加速折旧方法的范围也作了限定,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生产企业、船舶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和汽车制造企业、化工和医药生产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行业企业,其机器设备可以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加速计提折旧。 2.2对几种常见折旧法的探讨虽然折旧的方法有很多,但我国允许企业选用的折旧方法只有以下4种: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要变更需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加以说明〔4〕。近年来,人们对加速折旧法表示强烈的兴趣,笔者也认为此方法相对其他方法更加切合实际,覆盖问题更全面,下面对4种方法进行叙述和比较。 2.2.1直线法直线法即平均年限法,它假定折旧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关系,认为服务潜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随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破坏,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损。因而假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各个会计期间所使用的服务总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实际使用程度如何。 由于直线法模式简单,只有在以下各项条件之下才是正确的:(1)利息因素可以略而不计,或投资成本假定为零;(2)修理和维修费用在整个资产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3)最后一年资产的效率与最初一年是相同的;(4)使用资产所取得的收

固定资产折旧分析

固定资产折旧分析 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年级2014级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年月

摘要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其核算的正确与否,影响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反映信息的质量,对企业经营状况,经营成果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固定资产制度的完善意义重大。固定资产的价值是根据它本身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它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情况;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叫做折旧,折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在物质形式上进行替换,在价值形式上进行补偿,就是更新;此外,还有固定资产的维持和修理等。固定资产的折旧作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长期服务的有形资产,其价值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产的使用而发生损耗,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颇多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差异,作为一个企业,要针对各折旧方法的利弊选择适合本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涉及多种折旧方法的比较问题。 关键词: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方法;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固定资产的特征 (1) 1.2、固定资产的分类 (2) 第二章固定资产折旧的概述 (3) 2.1、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3) 2.2、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因素 (4) 第三章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5) 3.1、年限平均法 (5) 3.2、工作量法 (6) 3.3、双倍余额递减法 (7) 3.4、年数总和法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绪论 固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 1.1、固定资产的特征 1.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有关的设备、固定资产、工具、器具。该特征表明固定资产属于长期资产,多次参加生产经营过程,其价值不应一次转移,而是随着使用逐渐通过折旧将其损耗价值转作成本、费用。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比如自用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表现为企业对该建筑物的预计使用年限。对于某些机器设备或运输设备等固定资产,其使用寿命表现为以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例如,汽车或飞机等,按其预计行驶或飞行里程估计使用寿命。 2. 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即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工具或手段而不是用于出售的产品。其中“出租”的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不包括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后者属于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属于固定资产。 3. 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具有实物特征,这一特征将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区别开来。有些无形资产可能同时符合固定资产的其他特征,如无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而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但是,由于其没有实物形态,所以,不属于固定资产。 4.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在一千以上。

大学论文浅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引言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件,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固定资产折旧额要记入费用类科目直接影响企业的当期利润,而不同的折旧方法每期摊销折旧费用不同,因此折旧方法的选用将直接影响每期折旧额在固定资产各使用年限之间的分配,从而影响各年的应纳企业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企业资产管理中十分关键的一个内容就是固定资产管理,企业的风险、利润以及现金流量的大小被影响的直接原因就是固定资产折旧金额。因为固定资产折旧金额的影响,企业的利润分配、市场价值、投资活动以及市场竞争力都会受到相关影响。因此合理正确的处理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是企业未来能够正向发展的关键所在,也能帮助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的增长。最近几年时间来,不少学者依据当前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产生了一定的研究,一般关注的重点都在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上。然而在实务中,企业在计提折旧时不得不考虑无形损耗,例如通货膨胀、科技进步等方面对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同时,之前关于折旧政策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折旧政策选择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很少从影响折旧政策选择因素着手。 本文先对固定资产及折旧的相关理论进行一个概述,介绍了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并探讨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然后对我国企业使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现状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固定资产研究提供新思路。 2.固定资产及折旧的相关理论概述 2.1固定资产的概念 固定资产在企业里面主要指的是出租、经营管理、提供劳务以及生产出产品的相关实态资产,而且还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超过一年的使用时间,并且按照为了某项工作存在的资产。这些资产主要是为了公司能够正常运转,产生盈利价值存在的。而企业的固定资产,如果没有用来营运产生盈利的价值,则不能当做固定资产来处理,其中房屋属于特殊的固定资产。举个例子,在企业想要转移发展战略地点的时候,一些无法进行搬移的生产设备在最后处理的时候,常常不会划分到固定资产里面,而是作为其他资产入账。 在企业非流动资产里,固定资产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常来看,企业的固定资产很难会发生改变,会在非常长久的时间内参加到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里,并且能

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残值率表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算方法 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残值率表 类别折旧年限残值率月折旧率 % 房屋、建筑物205% 0.0039583 飞机、火车、轮船、机器、 105% 0.0039583 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 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55% 0.0039583 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45% 0.0039583 电子设备35% 0.0039583 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105% 0.0039583 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35% 0.0039583 备注: 1、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 1 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 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 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 2000 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 2 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 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 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 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 固定资产; 2、已计提完折旧,但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不必再进行折旧和其他处理; 3、国内企业残值率一般为 5%,外资企业一般为 10%,少计或者不计残值的应报税务机 关批准。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该固定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2)该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因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 等。 (3)该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进步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 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4)有关固定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 ▲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 A.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一、通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 年 2.动力设备11━18 年 3.传导设备15━28 年 4.动输设备8━ 14 年 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 年;电子计算 机 4━10 年;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 12 年 6. 工业窑炉7━13 年 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9━14 年 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设备工具18━ 22 年;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