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及地下室施工方案

基础及地下室施工方案
基础及地下室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工程概况 (3)

工程特点与工程重点、难点 (3)

第三章施工部署 (4)

组织机构图 (4)

施工流水区域与施工段划分 (5)

基础与地下室施工工艺 (5)

施工准备 (5)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8)

工期目标 (8)

施工进度计划 (8)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8)

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8)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8)

施工总平面管理办法 (9)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1)

第五章基础及地下室主要施工方法 (11)

施工测量 (11)

基础施工 (13)

地下室钢筋砼施工 (14)

地下室防水 (32)

后浇带施工 (39)

地下室防水砼施工 (41)

石方回填 (44)

第六章各项管理及保证措施 (45)

质量管理措施 (45)

工期保证措施 (50)

安全措施 (53)

第七章应急救援预案 (53)

第八章文明措施 (59)

附表:地下室施工进度表

附图: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贵阳市教育局

施工单位:江西中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贵阳市建筑设计院

监理单位:贵州众益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贵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工程一标段美术系人防工程

建筑面积:㎡

抗震设防烈度:6度

人防抗力等级:甲类核六级

防化等级:丙级

战时用途:二等人员掩蔽所

工程防水等级:二级

平时用途:停车库

工程特点与工程重点、难点

本工程场地面积大,作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各施工段进行施工现场的合理布置,减少二次转运,降低工程成本。

本工程建筑设计造型新颖,轴线的控制和结构尺寸的控制是本工程的

重点。

本工程地下室工程较大,独立柱基、防护、排水、防水、土石方回填以及施工中各工区、各工种平衡协调配合工作十分重要,这是该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地下室后浇带多,二次浇筑时间长,如何作好后浇带施工处理及保

护、保证地下室防水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地下室抗浮设计理念较为新颖,保证压实度是本工程的一个重点。

垫层砼重复浇筑,承台垫层位置需浇筑二次。

地梁、独立柱、集水坑、排水沟等位置为了防水要求,需要砌筑砖胎模和抹灰处理。

第二章 施工部署

组织机构图

项目的施工组织机构及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如下。

基础及地下室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土方开挖→验槽→混凝土垫层→底板、独立基础防水及保护层→底板、基础钢筋绑扎、墙柱插筋→底板、独立基础混凝土→墙柱梁板测量放线→墙柱钢筋→水电预留、预埋→墙柱模板→墙柱混凝土→地下室顶板梁板模板→水电预留预埋→地下室顶板梁板混凝土→养护→地下室外墙防水及保护层→基础土石方回填

施工准备

施工技术准备

1、熟悉及会审图纸: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和地质资料,配备必要的标准图集和规范、规程,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提出问题;仔细检查施工图纸是否完整和齐全,施工图纸设计内容是否符合工程施工规范;

(2)检查施工图纸及各组成部分间有无矛盾和错误,如建筑图与其相关的结构图尺寸、标高、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等。

(3)通过图纸自审、互审和会审形成图纸会审纪要,掌握拟建工程的特性及应重点注意的问题,给工程的全面施工创造条件。

2、原始资料调查分析:通过对本地区周边的技术经济条件、气象以及建材市场供应状况等项调查,为总平面布置和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依据。

3、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列出各施工阶段主要工种、劳动力、主要材料的需用量及主要施工机械台班需用量表,为编制工程进度计划提供依据,再根据劳动定额编制施工预算,进行两算对比。

4、编制施工方案:在本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下,按设计要求,根据工程特点,结合现场环境及本单位情况,进一步细化编制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采用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到质量优、工期短、无重大事故。

5、分别作好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实行层层交底,并将书面交底存档。

6、根据阶段施工进度提前向试验室申请砼和砂浆配比,并及时向班组交底。

7、资料准备:遵照公司及质监站的有关规定,开工前准备好各种样表,施工中随时整理装订成册。

设备及器具准备下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与器具表

现场准备

1、建立工程轴线控制网,设置定位桩并作好控制点的保护。

2、临时供水、供电、排水线路按方案施工完成。

3、临时道路、材料堆场及加工场地按总平面布置完成。

4、生活设施如办公室、食堂、厕所等施工完成。

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时安装1台塔吊,用背架泵输送混凝土,加工场地设置一处。(见施工总平面图)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工期目标

根据建设单位及建设项目总工期的要求,2013年4月28日开工,必须在2013年6月31日前完成地下室顶板结构混凝土工程。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业主提供的总平面图

业主提供的作业条件及周围环境条件;

施工工艺流程;

贵阳市标化工地要求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在建设单位、监理的统一协调下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

紧凑有序,节约用地;

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设施的投资;

适应生产需要,利于现场施工作业;

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尽量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消防安全要求;

分区布置原则:生产区和办公区在红线外租用场地,单独布置。

施工总平面管理办法

总体规划

1、施工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总负责,由项目工长、材料部门、机械管理部门、后勤组织部门实施,按平面分片包干管理措施进行管理。

2、施工现场设置“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安全施工牌、环境保护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按照总体规划要求作好平面布置,主要包括:

(1)办公区及生活区布置;

(2)材料堆放场地具体布置;

(3)主要施工机械布置;

(4)施工用水接口平面布置;

(5)施工用电接口平面布置;

(6)现场排水、排污布置。

办公区及生活区在业主统一管理协调下在施工现场西南角搭设了办公与生活设施。

施工现场

在业主统一管理协调下做好以下工作:

(1)围墙设置高度不低于。

(2)大门整洁醒目,形象设计具有特色。

(3)现场办公区公共清洁派专人打扫。

(4)施工现场设立卫生医疗点,并设置一定数量的保温桶和开水供应点

(5)按照业主的统一部署做好施工现场的临时排水措施。

(6)施工现场要加强场容管理,做到整齐、干净、节约、安全,力求均衡生产。

(7)施工现场切实做到工完场清,固体废弃物分类堆放,及时处理清运,以保持场容的整洁。

材料堆放场地

在业主统一管理协调下做好以下工作:

(1)施工及周转材料按施工进度计划分批进场,并依据材料性能分类堆放,标识清楚。做到分规格码放整齐,稳固,做到一头齐、一条线。

(2)施工现场材料保管,将依据材料的性质采取必要的防雨、防潮、防晒、防火、防爆、防损坏等措施。

(3)贵重物品,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及时入库,专库专管,加设明显标志,并建立严格的领退料手续。

(4)材料堆放场地设置得力的消防措施,消防设施齐全有效,所有施工人员均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并进行预案演练。

(5)施工现场临时存放的施工材料,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材料码放整齐,

不得妨碍交通和影响作业。堆放散料时进行围挡,围挡高度不得低于。

材料加工场地

(1)加工场地力求原材料堆放场地、加工场地、半成品堆放场地布置合理,方便加工,方便堆放和转运。

(2)原材料及加工好的半成品必须分类、分规格堆放,并作好标识。

(3)各种材料加工机械前必须按要求悬挂安全操作规程。

(4)加工场地必须硬化,采用C20砼厚度150mm,要求场地平整无积水,并作好明沟排水排污措施,有防雨要求的搭设敞棚或室内作业。

(5)严格执行领退料手续。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详见附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第五章基础及地下室主要施工方法

施工测量

测量工作程序

1、测量小组负责从规划部门接收场区导线控制点、建立施工现场控制网、投测楼层控制线和轴线、标高引测、沉降观测及其它重要部位的施工测量;项目计量员负责对项目计量器具的管理、日常维护及检测。

2、施工班组根据测量小组给定的楼层控制轴线放出柱、墙体的和控制线,梁的位置线和预留、预埋定位线。

3、项目施工员对轴线控制网进行复核,项目质量员负责对施工班组所施测的梁柱边线、控制线进行详细复核。

4、每次施工测量放线完毕,项目内部复核完成后,做好记录,由项目测量员整理施工测量结果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经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可后才能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5、每层施工完毕,待模板拆除后,项目测量员和质量员需要对建筑物的尺寸和垂直度进行检测,将检测记录交给监理工程师。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工程开工后,测量小组根据规划局给定的坐标点以及总平面布置图中建筑物角点标注坐标作为放线依据,根据施工图设计的主轴线设置单向控制网,控制网用经纬仪投测;高

程控制点全场设置不少于2个,位于地下室顶部附近位置,并定期对永久高程点进行观测;控制桩的具体设置地点在施工时根据场地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1、控制桩的设置方式

所有位于土层上的控制桩点(含轴网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均为混凝土墩埋地设置,混凝土墩截面为300×300,深度不小于500;平桩面予埋100×100×8钢板,其上用红油漆对桩号、轴线及高程等进行标示。控制桩要求设在固定不易破坏的土层上。控制桩点设置完成后必须在桩的周围设置可靠、醒目的围护设施,对控制桩进行保护。

2、基础施工测量方法

基础施工阶段,用激光电子经纬仪结合50m 钢卷尺根据控制桩直接对各轴线进行投测,然后根据设计截面对各构件进行放线;用水准仪结合五米塔尺直接进行高程引测。因基础施工阶段控制桩往往容易遭碰撞及受地面沉降影响,故在每次进行轴线投测前必须先对控制桩有无移位现象进行闭合校核后才能施测。

高程测量:基础施工阶段,高程测量直接用水准仪由地面上高程控制点进行引测。群体工程施工时,在首层施工完后,将高程控制点引至外墙壁无遮挡的柱身上,标高引测点的相对标高均统一采用+,随结构上升,测量员用50m 钢卷尺将高程向上传递。楼层内用水准仪将标高转至各相关构件上。

细部测量

梁柱边线、控制线的测量:每楼层施工前,测量工程师将控制线、主要轴线施测完成后,施工员着手依据控制线、轴线对梁柱边线、控制线进行引测。所有墙柱放出边线和距边线200宽的控制线,墙柱边线作为焊接导墙筋的依据,控制线作为校核模板、验收模板的依据。

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

基础施工

独立柱基础

独立柱基均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底和人工破碎,自然放坡,放坡系数1:,挖至设计要求的持力层后组织验收,超挖部分与设计地勘给出处理意见。验槽合格后立即浇筑垫层砼100 厚,拉线抄平;商品砼背架泵送,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养护7 天。为了有效保证基础底板防水,独立柱柱基浇筑完毕后,土方回填底板基底标高,砌筑地梁、地板下柱、集水坑及排水沟采用砖胎模,然后整体浇筑垫层,做底板做整体防水等,外围一圈地梁和超过1m深的集水坑为墙厚240mm,采用标砖砌筑;其余为120mm砌筑,均用水泥砂浆砌筑。

基础钢筋砼工程其他施工方法同下述“地下室钢筋砼施工”。

地下室钢筋砼施工

模板工程

1、垫层模板

垫层厚度为100mm,100mm厚模板用50×100mm的方木,沿垫层边线设置方木,方木支

撑在基坑壁或打入坑底土的木桩或钢筋桩上。100厚度以上的侧模采用多层胶合板与50×100mm的方木坚向背楞组合模板,外横楞、水平支撑与斜支撑采用φ48×钢管。支撑在基坑壁或打入坑底土的木桩上。

2、底板模板

底板厚度为250mm,外侧模240厚砖砌模,底模按图纸设计要求回填上做垫层及防水后浇筑40mm厚细石砼保护层。

3、地下室外墙模板

地下室外墙模采用18mm厚多层胶合板,50×100mm方木作竖楞(均经压刨找平)间距400,2×φ48×钢管作横楞,为了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和地下室外墙的防水需要,在模板中间加设一次性的φ12 止水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的纵横向间距按600×500mm2布设,同时采用木枋做斜撑。详见下图所示。在浇筑完成拆除模板后,在对拉螺杆外露部分根部将砼剔开50×50×30 的凹坑,切断对拉螺杆外露部分,用砼防水砂浆抹平。

4、地下室内墙模板

采用18mm厚多层胶合板,内竖楞50×100mm方木间距400mm,外横楞用2×φ48×架子管间距600mm布置,墙体采用φ12对拉螺栓布置间距按600×500mm2布设,对拉螺杆外加设Φ15 硬塑套管,便于螺杆的重复使用,与专用夹具配套使用,在其上、中部各加一排50×100mm 方木斜撑,间距1000mm,上下交错布置,斜撑将力传至预埋在底板钢筋上。若内墙有防水要求,则对拉螺杆按外墙做法处理。详见图如下。

5、柱模

采用18mm 厚胶合板配制模板, 50mm×100mm 木枋竖楞和短钢管抱箍加固,木枋竖楞的横向间距250~350mm,钢管抱箍的竖向间距为500mm,施工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上疏下密。为保证柱线角顺直,木枋条定位必须准确。为保证柱模的侧向刚度,当柱尺寸大于500mm 时,在柱模上设置双向Φ12 对拉螺杆,间距按400~500mm 设置,对拉螺杆外加设Φ15 硬塑套管,便于螺杆的重复使用。同时采用钢管作斜撑。详见下图所示。

6、梁板模

该工程结构平面较复杂。为便于配模板,采用18 mm 厚胶合板配置梁板

模,以满足不同结构形状的配模要求。模板支撑均采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

钢管立杆下端加设可调支座。钢管支撑的立杆纵横向间距在板底为1200×1200mm,在梁底为1000×1000 mm,在距离楼地面300mm 左右设第一道水平杆,并根据层高加设2道水平杆,水平杆间距不大于1500mm,同时设剪刀撑加强脚手架整体刚度,在梁底纵横向设一道水平支模杆,并在板底纵横向设一水平支模杆;对于净高大于600mm 的梁,在梁中增设Φ12 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的间距按500mm 设,对拉螺杆外加设Φ15 硬塑套管,便于螺杆的重复使

带模板与其他处分开支立,待顶板模板拆除时后浇带模板不拆,后浇带砼浇注前,将模板清理干净,施工缝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验收合格即可浇注后浇带处砼。见下图:

2、底板后浇带:为了满足底板厚度用二级钢10间距为500竖直焊接底板钢筋上,绑扎双层钢丝网(一层粗网,一层细网)。

3、外墙后浇带:根据工程实际,后浇带砼在基坑回填之后进行,为了保证基坑回填顺利进行,在外墙外侧放置混凝土预制板(1200㎜×600㎜×100mm)配筋如图,作为外墙外侧模板,内侧模板采用18㎜厚多层板作为内模,次龙骨为50×100方木间距300,主龙骨100×100方木间距600㎜,支撑参见墙体支撑图:

钢筋工程

1、钢筋原材的质量要求

(1)钢筋进场分规格堆码在砼墩台上,距地200并用防雨布覆盖。

(2)进场钢筋均应有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1998)等的规定请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随机取样进行复检试验,抽取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要求每批钢材的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相互应证,证明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必须清洁无损伤,不得有颗粒状或片状铁锈、裂纹、结疤、折叠、油污等。

(4)若施工时钢筋有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不正常等现象,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2、钢筋进场与制作

(1)钢筋在场内地加工,设原材料堆场、半成品堆场与钢筋加工车间。钢筋原材料统一按材料计划组织进场。

(2)制作准备

a、钢筋下料准备前,应仔细核对图纸,熟悉结构说明和图集大样,核对无误后,编制钢筋下料表,由专职配筋人员配料,确保钢筋配料的准确性。

b、认真做好进场作业工人的技术交底,作好安全教育,并在大面作业前制作钢筋样品,应按照大样试制检查无误后方可大批量生产,钢筋的搭接和锚固长度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

要求。

c、钢筋在施工现场分区集中制作,用标识卡片标明规格、几何尺寸、使用部位,由专人核对、分类堆放,并挂好标识牌防止钢筋的混用、误用。

d、对钢筋加工机械进行调试、检查,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规定,确保作业安全。

(3)钢筋制作

a、调直钢筋采用钢筋调直切断机时,HPB235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

b、钢筋切断加工: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产生累计误差。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

c、钢筋弯曲加工:受力钢筋作弯钩,HPB235 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倍,HRB335 级、HRB400 级钢筋作135°弯钩时的弯弧内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 倍,弯钩的平直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 倍。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箍筋弯弧内直径还不应该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抗震结构的箍筋弯折角度为135°,平直段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 倍。多肢箍的设置及组成形式同时按现行的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执行。钢筋弯曲采用钢筋弯曲机、弯箍机或手工弯曲工具。特别注意的是:HRB335 与HRB400 钢筋,严禁弯过头后再弯回来,以免钢筋弯曲点处发生裂纹。

3、钢筋连接

根据实际情况,本工程拟采用以下钢筋连接方式:

(1)绑扎搭接:直径12mm 以下的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绑扎搭接要求:直径12mm 以下的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根据规范03G101-1 及设计图纸要求,由于本建筑物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故受拉区钢筋搭接要求如下:同一连接区段内,如受拉搭接钢筋面积百分率为25%,则LlE=;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搭接钢筋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25%;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压搭接钢筋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 。

(2)钢筋焊接:直径14mm及14mm以上的钢筋采用焊接。根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本工程水平、竖向钢筋均采用气压焊连接。

(3)机械连接:当梁、柱和墙钢筋直径>22mm 时,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

(4)钢筋接头

a、梁钢筋底部受力钢筋接头设在距支座1/3L 范围内、上部受力钢筋接头设在跨中1/3L 范围内。接头应错开,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截面面积不得超过同一截面钢筋截面面积的50%。

b、柱筋接头位置:距楼面或柱基顶面不小于600mm 且不小于柱净高的

1/6。

c、钢筋焊接接头:必须试焊合格方可施焊,并应按规定见证取样进行

力学性能检验。

4、钢筋焊接

(1)一般要求:钢筋焊接前必须先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按规范规定进行焊接操作。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对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班组及

有关人员应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加强焊接的劳动保护,防止发生烧伤、触电、火灾、爆炸以及烧坏焊接设备等事故。焊机应经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确保正常使用和施工安全。

(2)钢筋焊接接头应《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进行质量检验。

(3)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4)采用连续配筋方法配筋。相邻钢筋接头应错开并大于,焊接接头在同一截面内不得大于50%。

5、钢筋绑扎与安装

(1)准备工作

a、绑扎前必须核对成品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相符。钢筋安装绑扎质量,钢筋的钢种、直径、外形、形状、尺寸、位置、排距、间距、根数、节点构造、锚固长度、搭接接头、接头错位和绑扎牢固以及保护层控制措施等,必须符合规范、规程、标准。

b、准备扎丝、帮扎工具、保护曾垫块等。

c、划出钢筋位置线。平板或墙板的钢筋,在模板上划线;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主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在架立筋上划点;基础的钢筋,在垫层上划线。钢筋接头的位置,应根据来料情况,根据相关规定,错开接头,并在模板上划线。

d、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预先研究好绑扎顺序,并要与模板工程相互结合考虑,以减少安装难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