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儿童肥胖症产生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论文

学龄儿童肥胖症产生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论文
学龄儿童肥胖症产生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论文

学龄儿童肥胖症产生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

【摘要】学龄儿童肥胖现象增多已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社会现实,已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五大问题之一。诱发儿童肥胖症的因素繁多,本文仅从遗传因素、膳食习惯、生活方式、运动量不足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全社会都应关注儿童肥胖症现象,积极改善儿童膳食结构、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儿童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以达到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肥胖症;产生原因;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 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570- 01肥胖学生每周运动量不足4小时,而正常儿童每周运动量长达11小时;bullen采用电视摄影技术发现超重儿童参加网球活动时运动量明显比正常儿童小。

3 预防儿童肥胖症产生的对策与措施

儿童肥胖症增多已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现实,特别是城市学龄儿童超重与肥胖现象,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五大问题之一[16]。肥胖的危害不仅仅是造成抵抗疾病能力的下降,而且会诱发自卑、压抑、性情孤僻等心理问题,导致自信心、学习能力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下降[17]。因此需要在保证儿童营养素和热量需求的同时,建立起各种营养素之间平衡,即做到膳食平衡。

一是要保证谷类等主食的摄入量,切忌不可能肉类替代;二是要结合自身需要,保证孩子对某种元素的实际摄入量和吸收利用率,注重食品营养的相对性;三是控制膳食的进食量,合理分配三餐比

肥胖预防知识

肥胖预防知识 现状:近年来,小学生肥胖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 ,究其原因 ,除了一些小学生肥胖是因内分泌失常、神经系统疾病、长时间服用激素药物或遗传等因素引起之外 ,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生活习惯造成的 ,现在的小学生 ,特别是独生子过于肥胖 ,是由于小学生从食物中摄取的热量超过了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所需消耗的热量 ,多余的热量在体内转变成过多脂肪储存起来形成肥胖 ,即营养过剩。 中小学生时期是由儿童发育成青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发育跨越中小学生两个年龄段,是生长发育最为关键的阶段。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在男女孩子之间是不同的,女孩子比男孩早,一般在10岁左右开始,17岁左右结束;男孩一般在12岁前后开始,22岁左右开始。在这个时期体格生长加速,身体各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是人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最关键的时期。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养素的数相对要比成年人高。如果饮食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均衡,就会出现一些营养问题,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 肥胖对健康有以下影响: 增加负担,使人感到活动不方便。肥胖者一般又不愿意活动,结果肥胖更加严重。 增加心脏负担,造成缺氧。 肥胖的人得脂肪肝、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的危险性明显大于体重正常的人。 引起心理问题。肥胖的孩子往往成为同伴取笑、捉弄的对象,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为数不少的小学生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成年人才患的病。专家指出,“成人病”提早光顾孩子,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学习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家长、学校等各方面应该采取措施,让孩子健康成长。 有关医学人士分析,营养过剩、运动不足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课业负担的日渐加重,学生们的双休日被各种培训班挤占,体育课则常常被其它课取代,室外活动时间少得可怜,运动越来越少,运动量远远跟不上身体成长的需求。 专家说,肥胖是滋生很多成人病的土壤。有关统计显示,脂肪肝在肥胖症孩子中发病率高达50%—60%,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的几率是正常儿童的三倍,

(完整版)健康教育教案预防肥胖

健康教育教案预防肥胖 教学目标: 1、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2、了解各年龄阶段易发胖的知识。 3、了解预防肥胖的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预防肥胖的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 上网搜集关于儿童肥胖及预防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近年来,小学生肥胖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小学生肥胖是因内分泌失常、神经系统疾病、长时间服用激素药物或遗传等因素引起之外,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生活习惯造成的。 揭示课题:预防肥胖 二、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1、小学生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养素的数相对要比成年人高。如果饮食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均衡,就会出现营养问题,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 2、肥胖对健康有以下影响: (1)增加负担,使人感到活动不方便。肥胖者一般又不愿意活动,结果肥胖更加严重。 (2)增加心脏负担,造成缺氧。 肥胖的人得脂肪肝、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的危险性明显大于体重正常的人。 (3)引起心理问题。肥胖的孩子往往成为同伴取笑、捉弄的对象,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为数不少的小学生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成年人才患的病。专家指出,“成人病”提早光顾孩子,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学习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家长、学校等各方面应该采取措施,让孩子健康成长。 三、小学生如何预防肥胖。 有关医学人士分析,营养过剩、运动不足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课业负担的日渐加重,学生们的双休日被各种培训班挤占,体育课则常常被其它课取代,室外活动时间少得可怜,运动越来越少,运动量远远跟不上身体成长的需求。 青少年如何预防肥胖? 1、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各年龄阶段易发胖的知识及预防方法。 2、饮食清爽:采取合理的饮食营养方法,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甜食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3、加强运动: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户外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使体形健美,又能预防肥胖的发生。 4、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是很有必要的,每餐不要太饱,合理安排和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 5、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能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对预防肥胖能起到一定作用 四、总结。

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

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 全网发布:2011-06-23 20:24 发表者:孙聪 (访问人次:2064) 肥胖症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WHO早就将肥胖症定为一种疾病。肥胖症常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集结出现。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肥胖顾问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肥胖咨询会议, 不仅重申肥胖是一类疾病, 并指出肥胖是当今全球侵蚀人类健康的流行病之一, 是一个主要的 公共卫生问题。1999年WH0将中心性肥胖症定为代谢综合征的成分之一。肥胖症也可作为某些疾病【如下丘脑、垂体的炎症、肿瘤、创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之一,称为继发性肥胖症。20年来,肥胖症的患病率上升很快。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04 年报告示,30 %以上成年人是肥胖患者,且年致死人数超过40 万,并将成为未来的首位致死病因[1 ]. 在中国,近10 年间肥胖人数增加了1 亿人, 截止2002 年我国肥胖人数达到2.6 亿人[2 ] . 肥胖这一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已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社会问题,而且亦开始影响发中国家,在中国肥胖已对公共健康形成了威胁. 故研究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已成为紧迫的课题。肥胖症已逐渐成为重要的世界性健康问题。 一.肥胖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在日常生活中,机体靠食物供给能量,若能量摄入与消耗之间通过中枢神经的调节网络取得精确的平衡,则体重维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围。任何能量摄入增加和(或)消耗减少均引起能量正平衡,过剩的能量便以脂肪的形式逐渐积存于体内。因此,肥胖症是慢性能量平衡失调的结果。与肥胖症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很多,主要由遗传因素或 主要由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已知有24种以肥胖为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的孟德尔遗传病,其中,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分别有9种和10种。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确认了6种单基因突变引起的肥胖症,但这些病例很少。在普通人群的肥胖症患者中,节俭基因型是主要的遗传基础,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在环境因素方面,有下列几种:①生活方式,包括膳食方面高热量、高脂肪饮食,进食次数;缺乏体力活动,工作和生活当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节省体力的设备;②社会因素,城市化、移民、身心问题等;此外,某些药物,例如精神病治疗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激素)等可使体重增加。 1. 肥胖症营养相关因素及其代谢 肥胖症主要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的异常, 因代谢紊乱导致体内的某些内分泌激素、细胞及脏器发生变化而致病。 碳水化合物肥胖症与长期较大量摄入高碳水化合物密切相关。过多的碳水化合物, 除少量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外, 大多数最终变为脂肪在体内堆积。同时, 肥胖症的血浆胰岛素浓度处于较高水平, 在摄取过量的碳水化合物后, 血浆胰岛素则继续升高, 而在血糖恢复正常后, 血浆胰岛素水平仍在较高基础水平。长期的高碳水化合物摄入最终导致胰岛功能衰竭, 出现糖代谢异常。肥胖症起因于长期的能量入超, 故需长期控制能量的摄入和增加能量的消耗, 才能予以纠正。碳水化合物是主要能源物质之一, 用以维持人体器官的正常能量代谢。膳食碳水化合物供给要合理, 如量过多或过少, 都将影响机体能量

一年级《肥胖症的预防》主题班会

一年级《肥胖症的预防》主题班会时间:2017.11.15 地点:一年级教室 授课人: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及计算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2、了解肥胖症对人的危害。 3、掌握预防肥胖症的方法。 活动过程 导入: 1、同学们,你们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学好知识,长大后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不知道你们想过没有,不论你长大了想当科学家、解放军、工人、教师、医生等等,做什么工作都要有健康的身体。那什么样的身体是健康的呢,是不是越胖越好呢?医学专家告诉我们:人太瘦了不好,但太胖了更不好。肥胖除了身体笨重、动作不灵活之外,对人体的功能、代谢方面都不好。那怎样的身体才是健康的呢? 一、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1、小调查:写出自身的体重、身高。 2、根据身高计算出自身的标准体重。 3、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 二、肥胖给小学生带来的危害 (一)、身体方面的危害 1、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首先表现是体重增加,大量脂肪沉积,增加了机体负担和耗氧量,肥胖症孩子比正常人消耗氧多。这样致使他们身体笨重,行动迟缓,活动能力差。不少儿童青少年常有平足、膝内弯、下肢弯曲、脊柱和椎间软骨损害等。 2、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胆固醇和脂肪酸过高,血脂也高,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抗病能力较差,易患呼吸道感染,还容易导致一些'成年疾病'年轻化,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等。 (二)、心理方面危害 1、影响体型美 青春期是塑造体型的良好时机,如果抓紧这个有利时机适当注意营养、饮食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但使人高矮胖瘦适中,而且还可以把体型塑造得更加健美。但由于肥胖的原因,致使皮下脂肪过多,给人以“臃肿、疲软、懒散、笨拙”等印象,影响体型美。集体活动中常常因为肥胖儿童青少年笨拙、落后,

肥胖症的成因与治疗

天津师范大学 肥胖症病因及治疗方法 社会性发展与促进 叶初阳1230030097 2013/12/9 关键词:肥胖症病因治疗方法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在饮食方面就是人们摄入的营养越来越多,而受科学技术造福的人们也缺乏应有的运动量,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面临着肥胖症的困扰。 严重肥胖伴有显著临床症状就成为病态肥胖症。此症在世界范围内(包括美国)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严重问题。实际上超过五○○万美国人患有病态肥胖。患病态肥胖症者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其他并发症包括胃食管返流、胆道结石、退化性骨关节炎、疝、睡眠呼吸暂停、静脉淤滞、皮肤感染、压迫性尿失禁以及社会经济和心理问题。病态肥胖症病人罹患子宫、乳腺和结肠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一、肥胖症的定义: 肥胖症是一种慢性病,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的热量会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就会演变为肥胖症。 肥胖症的定义在不断变化,目前肥胖症最常用的测定体内脂肪含量的方法之一是从一个人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计算。BMI的计算方法是:BMI = 体重(kg)/ 身高2(m^2) 根据这个定义: 理想体重:妇女是BMI=22,男子BMI=24 一般体重:BMI在18.5到24.9之间 超重:BMI在25到29.9之间 严重超重:BMI在30到39.9之间 极度超重:BMI在40以上 但是这个计算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按照这个计算方法,肌肉非常发达的人也会被算作超重和患肥胖症。所以对于健美爱好者或者孕妇之类的特殊群体并不适用,而需要采用其他方法,亦有一些专家使用腰部宽度来定义肥胖症。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2003 年4 月 前言 肥胖目前在全世界呈流行趋势。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又是2 型糖尿病、 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我国目前体重超重者已达22.4%, 肥胖者为3.01%, 因此预防和控制肥胖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2002 年4 月,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召开了中国肥胖问题研讨班,邀请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多学科专家,就国内外肥胖症的流行趋势、肥胖症与疾病关系及预防和控制措施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广泛交流。在与会者的呼吁和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支持下,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组织了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我国21 个省、市、地区人群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二十四万人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据次此提出推荐意见。工作组同意以BMI 值“24”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BMI“28 为肥胖的界限;男 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 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 学会、高血压联盟(中国)及中国营养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经充分讨论,工作组的推荐意见获得一致认可。同时,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即着手编写《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在广泛征求相关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七次修改,形成指南终稿。希望本指南能够为推动中国肥胖防治工作,控制慢性疾病,提高我国人民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2003 年3 月10 日 iii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编写组 主编:陈春明孔灵芝 成员:闻芝梅周北凡陈吉棣李光伟王文绢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成员 史轶蘩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陈春明主任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 周北凡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研究所流病室 陈君石教授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 杨哓光副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吉棣教授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 黄建生副主任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孔灵芝处长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李光伟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

健康教育教案(肥胖的预防与控制)汇总

健康教育教案 ——肥胖的预防与控制 年月日 ㈠肥胖的治疗方法 1、行为干预 专家、家庭成员与肥胖者需要配合要制定食物摄食计划. 要使肥胖者虽吃少一些但感觉良好能多活动而不懒散有信心坚持治疗。 2、合理的膳食 当消耗热量高于摄入量时才能减轻体重次要是体脂的减少使体内不再积聚脂肪并除去过多的脂肪堆积. 避免吃快餐、方便食品、甜食等高热量食品,但热量也不能过低,否则会有身体衰弱、抑郁感、脱发等不良反应。 3、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应与饮食配合,并长期坚持,否则出现体重不易下降,或下降后又反弹掂象。运动时间宜选择空腹或餐后1—3小时,以有氧运动为宜,即选择运动时最大心率为(170次/min-年龄)为宜。坚持运动(jian1 chi2 yun4 dong4是治疗和预防肥胖最有效方法之一。 运动前做热身准备(yun dong qian zuo re shen zhun bei运动后进行放松。减肥降体重不以体重恢复正常为目标,要逐渐减轻到初始体重的10%,并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4、药物治疗 理想的药物要能减轻体重,改善体脂分布异常和肥胖相关的危害因子和并发症状,药物治疗仅在饮食、运动治疗未能奏效时,作为短期内的(wei4 neng2 zou4 xiao4 shi2 _zuo1 wei4 duan3 qi1 nei4 de0辅助治疗。 5、外科治疗 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一倍或超过标准体重的45千克,可用外科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有吸脂、切脂或减少食物吸收的手术等。(二)肥胖的预防 1、普遍性预防

针对总体人口,通过改善膳食结构、提倡适当体力活动及减少吸烟和饮酒等,改变生活方式,最终减少肥胖相关疾病的产生。 2、选择性治疗 对肥胖高危人群进行教育,使他们了解高危因素,并主动尽可能减少高危因素的影响,以阻止此类人群发展为肥胖。 3、针对性预防 次要对象是已有肥胖相关疾病高危因素的个体。预防肥胖的发生,每天摄入合理营养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为重要。 ㈢肥胖的体力活动指喃 肥胖的预防和治疗需要采取饮食控制、适量运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的综合措施。由于人不可能终身依赖药物来管理或控制体重,所以饮食控制结合适量运动是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 l 运动类(yun4 dong4 lei4型:有氧运动即有节奏的低阻力动力型运动如步行、慢跑、自行车各种球类活动等。 l 运动强度:中低(yun4 dong4 qiang2 du4 _zhong1 di1强度,自觉疲劳程度为有一点累或稍累。 l 运动时间和频率:运动时间为:每天30~60分钟。一天的运动时间可以累加,但每次运动应在15 ~ 20分钟以上,才能(fen zhong yi shang _cai neng达到减少身体脂肪的效果。运动频率为:3 ~ 5次/周。

儿童肥胖的预防措施

儿童肥胖的预防措施 首先,要避免过度饮食,培养正常的饮食习惯。在幼儿时期,家长尤其不要过度喂养。正确的做法是按照孩子的年龄大小,合理安排每天的饮食,尽量让孩子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吃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当孩子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时,要取消餐间点心,让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 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体力活动。除了要注意饮食控制外,更要增加运动量。例如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孩子喜爱的运动,比如舞蹈、乒乓球、游泳等。据济南汇泉青少年培训学校王校长介绍,“往年很多家长在暑假期间只给孩子选择一些如绘画、书法、外语、作文、奥数等静态兴趣班。现在很多家长意识到文化课学习、特长培养和体育运动缺一不可。为了和素质教育接轨,培养孩子综合能力,我们也专门设立了个性化的暑期托管班,专门把文化课学习、特长培养和体育运动做了最佳搭配,保证了孩子充足的学习量和运动量,培养、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让孩子有一个快乐、健康的暑假。”另外王校长提醒广大家长,当孩子体重超重时,除了要注意饮食控制外,家长还应该给孩子制定学习和运动同步的暑期方案,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暑假期间,天气较为炎热,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家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整天看电视、玩电脑、吃零食,最容易变成小胖墩。对肥胖儿童的父母来说,尤其要注意以身作则,有意识地为孩子们树立一个合理饮食的好榜样,决不要督促孩子快吃、多吃。 多喝果汁喝水,少喝甜饮料。均衡饮食,肉也要吃但是要多吃蔬菜。不要暴饮暴食,少食多餐。不要吃完饭就等坐在电视机旁,少看电视多运动。儿童减肥不宜学成年人节食,不宜快速减肥,不宜忽视孩子的感受,不要那其他孩子来做比较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

肥胖症营养治疗原则

肥胖症营养治疗原则 一.临床症状 肥胖正确定义是机体脂肪过度积聚与脂肪组织过量扩增,判断肥胖的科学方法是准确测定机体脂肪或脂肪组织的量。通常个人实际体重如超过标准体重的10%即为过重,应因其足够关注;若超过20%而无原因,即可诊断为肥胖。超过20%~30%者为轻度肥胖、30%~50%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100%以上者为病态肥胖。肥胖和过重,虽然都是集体能量正平衡的结果,但有不同内涵。肥胖固然可以导致过重,但运动员及体力劳动者的过重,常不是肥胖而是因为肌肉发达所致。反之,平时不爱活动或活动量极少的虚胖者,即使不过重,但也有体脂过度积聚。 二.肥胖综合征 轻度肥胖除体重过重外,无其他症状;中都以上肥胖者,常有下列综合征及症状。 1.通气不良综合征 2.心血管系统症状 3.内分泌代谢紊乱 4.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亢进、多食善饥、便秘、腹胀等,尤其是妇女有也是综合征,表现为夜间食欲旺盛、失眠、白天厌食;伴有胆石症肥胖者,有慢性消化不良与胆绞痛发作。 三.并发症 1.并发糖尿病 2.并发高血压病 3.并发高血脂症及冠心病 4.并发胆石症 四.营养原则 保证机体蛋白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需要,维持机体摄入量与消耗间的负平衡状态,并持续相当长时间,使体重逐渐下降,接近标准体重,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肥胖直接起因是长期能量摄入量超标,治疗就必须坚持足够时间,切不可急于求成。建立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措施,是取得疗效和巩固疗效的保证。 五.营养治疗 1.限制总能量 能量现只要逐渐降低,避免骤然降至最低安全水平以下,应适可而止。辅以适当体力活动,增加能量消耗。成年轻度肥胖者,按每月减轻体重~1.0kg为宜。而成年中度以上肥胖者,每周减轻体重~1.0kg。每人饮食应尽量供给能量1000kcal/d,这是可以较长时间坚持的最低安全水平。 2.蛋白质 肥胖者因摄入能量过多,过多能量不论来自何种能源物质,都可引起肥胖,食物蛋白当然也不例外。同时,严格限制饮食能量供给,蛋白质营养过度还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故低能量饮食蛋白质供给不宜过高,并选用高声物价值蛋白,如牛奶、鱼、鸡、鸡蛋清、瘦肉等。 3.限制脂肪 限制糖类供给时,过多摄入脂肪可引起酮症,限制饮食能量供给时,必须限制饮食脂肪

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

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 概述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通常伴有体重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则将肥胖定义为可能导致健康损害的异常或过多的脂肪堆积。作为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早在1948年就被WHO列入疾病分类名单(ICD编码E66),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已达到流行的程度。 在2005年WHO工作报告中估计全球大约有16亿成人(15岁以上)超重,肥胖的成人至少有4亿。同时WHO预计到2015年,全球成年人口中将有23亿人超重,7亿人口达到肥胖水平。资料还显示2005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中,至少有2000万人肥胖。肥胖不仅发生在高收入国家,在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国家(尤其是在城市)超重和肥胖人口的增加更加引人瞩目。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危害在于可以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而且随着体重指数(BMI)的上升这些危险呈上升趋势。与BMI增加有关的主要慢性疾病包括:(1)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脑卒中,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头号致死原因,每年有l700万人因上述疾病死亡。(2)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WHO估计在未来10年中,由于糖尿病导致的死亡将增加50%。(3)肌肉骨骼疾病:尤其是骨关节炎。(4)某些癌症: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结肠癌的发病与肥胖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着疾病的“双重负担”:即在面临感染性疾病和营养不良挑战的同时,也正在经历诸如肥胖和超重等慢性疾病危险因素迅速增加的窘境,这种现象在城市尤为突出。营养不良和肥胖同时存在于一个国家、一个社区甚至于同一个家庭的现象并不少见。这种疾病双重负担常常表现为出生前或者婴幼儿期间处于营养不良状态,继而暴露于富含高脂高热量而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食物以及缺乏体力活动的环境中,现有的证据表明上述过程是促使青春期或成年期肥胖和发生多种疾病的原因。 导致超重和肥胖的基本原因是摄入和消耗的能量不平衡,肥胖症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肥胖症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感染、肿瘤、创伤、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或性腺功能减退、胰岛素瘤等疾病所致,本建议所涉及者仅针对原发性肥胖症。 目前认为,导致全球超重和肥胖的因素包括:食物转变为富含脂肪和糖类而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微量营养素的高热量食物;由于城市化、交通方式的改变以及更多地采用坐姿的工作等导致体力活动不断减少等等。超重和肥胖及其导致的慢性疾病绝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对于个人而言,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力求摄人和消耗能量平衡并维持正常体重;限制脂肪摄入并用不饱和脂肪代替饱和脂肪;增加蔬菜、水果、豆类以及谷物和坚果的摄入,同时减少简单糖类的摄入。在采取健康饮食的同时增加体力运动,每天保持至少30min规律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必要时为了控制体重需要增加运动强度。同

青少年的肥胖症原因及治疗

青少年的肥胖症原因及治疗 范旭,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近20年来,我国人群肥胖率和肥胖程度都明显增加,儿童青少年人 群肥胖率增加尤为明显,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约在10%左右,北方高,南方低,但都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儿童发生肥胖后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还有2型糖尿病,月经异常,睡眠呼吸障碍和心理社会影响。这些不良影响可以损害儿童健康,也可以由儿童肥胖持续到成人而损害成年后的健康。由于儿童肥胖问题的重要性,儿童肥胖检出率趋势需要经常性监测,但儿童青少年肥胖确定困难,各国之间检出率比较困难,原因是儿童青少年肥胖标准不统一。 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公布新的儿童青少年肥胖筛检标准(利用2000年第4次全国儿童青少年体质调研的数据,用体重指数方法,以下称BMI标准),希望作为全国统一标准使用。新标准的使用对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统计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必须回答的。由于肥胖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解决肥胖问题的各种努力促进了关于摄食和机体能量平衡的研究,使得体重增减的分子学机制研究有了显著进展... 关键词:儿童肥胖; 体重指数; 瘦素; 胰岛素; 脂联素; The reason and treat of Teenagers adiposis Abstract:There has bee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both the prevalence andseverity of obesity in Chinese population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and especially in children. The prevalence of child obesity, screened byweight-for-height criterion, is about 10%, North high, South low, but allpresent the upward trend. Multipl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diposity in childhood is correlatedwith the rising incidence of the classic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such as hypertension, hyperlipidaemia, hyperinsulin... Key words:Children obesity; BMI; Leptin; Insulin; Adiponectin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困扰我国多年的学生低体重与营养不良等学生健康问题开始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肥胖和不当减肥等问题。

五大策略全面预防儿童肥胖

五大策略全面预防儿童肥胖 很多父母由于缺乏足够的营养学常识,总担心孩子不够营养,在喂养过程中肓目补进、加餐,使婴幼儿经常处于超营养状态。而超营养状态会严重干扰机体的代谢秩序,导致宝宝的体重不断增加。母亲们大多弄不清婴幼儿的标准体重范围,单纯地认为胖比瘦好。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 儿童肥胖有哪些危害 1、血脂高。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血脂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 2、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为维持糖代谢需要,长期被迫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胰岛分泌功能衰竭,引起糖尿病。 3、易诱发脂肪肝。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发生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4、易患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顺应性降低,横隔运动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5、易患消化系统疾病。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明显高于正常儿童(4%)。 6、免疫功能低下。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尤以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因而易患感染性疾病。 7、性早熟。肥胖儿童男性血睾酮含量及女性血清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体脂增多可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使下丘脑对循环中性激素阈值的敏感性降低,出现性早熟。性发育提前可引起性意识,会较早产生对性的迷惑、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儿童学习和生活。 8、智商低。肥胖儿童的总智商和操作商低于健康儿童,其活动、学习、交际能力低,久而久之会出现抑郁、自卑,使儿童对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内向、社会适应能力低,影响儿童心理健康。 五大对策,防止儿童肥胖 1、父母、祖辈的意见要统一 首先,要争取所有家庭成员的支持,尤其是要“搞定”爷爷和奶奶。不然他们一心软,父母一边督促孩子减肥,爷爷奶奶在背后给孩子补充营养多多,甚至直接对父母的做法直接予以否定,那么,减肥之路必定阻力重重。 2、多喝果汁和水,少喝甜饮料 肥胖的孩子大多酷爱喝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这些饮料含糖多、含热量高,喝多了,宝宝不发胖才怪。 因此,控制宝宝喝碳酸饮料是帮助宝宝减肥的重要途径。平时,妈妈应尽量用不含糖的果汁和清水来代替。在吃饭前,妈妈让孩子喝点果汁,一杯果汁进肚,小小的胃容量也就不多了。

肥胖症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肥胖症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肥胖治疗的长期目标是要减轻多余体重,减少肥胖相关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发生率。这是核心所在。 判断治疗成功的指标有: 减轻多余体重体重减轻5~6kg或初始体重的10%即为成功。因为体重回复正常通常是不现实的,因此不一定以它作为减重策略的最终目标,而适当的减重确实有益健康。 维持体重指数具体数值应根据不同地区及人群而定,如亚洲人群应《;;23千克/米方。 血压、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任何程度的下降均为成功。 其他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尿酸等任何程度的减少均属成功。 主活方式的改变控制体重的策略包括改变膳食、增加体力活动、改善生活习惯和观念。一些特殊的习惯助长了过度饮食或活动减少,应予以正确认识并矫正。通过行为矫正更容易达到和维持减重的目的。 膳食措施与肥畔相关的营养原则有: 尽可能平均分配一天的摄食量,不应漏餐。应有足够量的膳食,以避免餐间加点心。 膳食热能中,脂肪和油的热能比应≤20%~30%。

总热能中55%~65%应来自碳水化合物。 总热能中蛋白质的比例不应大于15%。 应鼓励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糙粮。 限制酒精的摄入。 所有控制体重的策略均需对病人进行食物和健康膳食习惯的教育。病人应避免“嗜好”饮食。膳食治疗关键是指导病人改变膳食来限制热能摄入。 依据健康膳食原则,例如个体化的能量不足膳食以及低脂、高碳水化台物的自由进食的膳食可获得更佳效果,病人避免“时尚”膳食。 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另一重要因素。如果单独采用增加体力活动或运动来治疗肥胖,3个月可能减少4~5公斤。应强调增加习惯性的日常活动,如步行和爬楼梯。肥胖病人并不必进行高强度活动,轻到中度即已足够。 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除了膳食、运动和行为矫正外还需考虑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只能作为膳食控制与运动治疗肥胖的辅助手段。有以下情况时应考虑药物治疗: 饥饿感或明显的食欲亢进导致增重; 存在相关的伴发疾病,包括糖耐量低减、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存在其他有症状的并发症,如严重的骨关节炎、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反流型食管炎以及腔隙综合征。 减肥药物的类型可分为2大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影响食欲和作用于胃肠道系统减少吸收。

肥胖预防知识

肥胖预防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肥胖预防知识 现状:近年来,小学生肥胖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 ,究其原因 ,除了一些小学生肥胖是因内分泌失常、神经系统疾病、长时间服用激素药物或遗传等因素引起之外 ,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生活习惯造成的 ,现在的小学生 ,特别是独生子过于肥胖 ,是由于小学生从食物中摄取的热量超过了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所需消耗的热量 ,多余的热量在体内转变成过多脂肪储存起来形成肥胖 ,即营养过剩。 中小学生时期是由儿童发育成青年人的过渡时期。青春发育跨越中小学生两个年龄段,是生长发育最为关键的阶段。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在男女孩子之间是不同的,女孩子比男孩早,一般在10岁左右开始,17岁左右结束;男孩一般在12岁前后开始,22岁左右开始。在这个时期体格生长加速,身体各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是人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最关键的时期。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养素的数相对要比成年人高。如果饮食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均衡,就会出现一些营养问题,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 肥胖对健康有以下影响: 增加负担,使人感到活动不方便。肥胖者一般又不愿意活动,结果肥胖更加严重。 增加心脏负担,造成缺氧。 肥胖的人得脂肪肝、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的危险性明显大于体重正常的人。 引起心理问题。肥胖的孩子往往成为同伴取笑、捉弄的对象,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为数不少的小学生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成年人才患的病。专家指出,“成人病”提早光顾孩子,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学习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家长、学校等各方面应该采取措施,让孩子健康成长。 有关医学人士分析,营养过剩、运动不足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课业负担的日渐加重,学生们的双休日被各种培训班挤占,体育课则常常被其它课取代,室外活动时间少得可怜,运动越来越少,运动量远远跟不上身体成长的需求。

内科:肥胖症的防治

内科:肥胖症的防治 管庆波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范又飞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硕士 周新丽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目前流行的高热量、高脂肪的膳食结构和少动的生活方式,使肥胖率在我国迅速上升。肥胖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流行病之一。据2005年大型抽样调查,我国居民超重率为17.6%、肥胖率为5.6%,超重和肥胖人群已接近总人口的1/4,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疾患。 肥胖症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体重增加、脂肪过度积聚所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不仅影响患者形象、造成行动不便,还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的主要诱因和共同的病理基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肥胖的诊断一般以体重指数(BMI)作为衡量标准。根据亚太地区肥胖和超重的诊断标准,BMI≥23kg/m2为超重,BMI≥25kg/m2即可诊断为肥胖。 肥胖症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原称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类。继发性肥胖往往存在明确的病因,如下丘脑-垂体感染、肿瘤、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除去病因后症状大多可以减轻或消失。原发性肥胖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现有的治疗方法缺乏有效的病因治疗,但已经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本文就原发性肥胖防治现况作一综述。 一、饮食治疗 (一)控制总热量摄入科学合理的饮食是控制体重的基础。因此超重和肥胖患者应首先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使之低于机体每天的能量消耗,达到逐渐减少体内脂肪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建议女性每天摄入热量为25~30千卡/公斤体重,男性为30~35千卡/公斤体重,不推荐极低热量饮食(即全天热量摄入少于800千卡)。 (二)构建合理膳食结构饮食治疗不仅要控制热量的摄入,改善膳食结构也同样重要。合理的膳食结构应当包括少量脂肪、适量优质蛋白及膳食纤维等各种营养物质。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应为60%~65%、15%~20%和15%~25%。根据患者的病情,可酌情采用不同的总热量食谱,对重度及极重度肥胖者采用“禁食”食谱,即每日给热量小于837千卡。 二、运动治疗 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体力活动是减轻体重的关键。运动不仅可以增加机体的能耗,减少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蓄积,更重要的是有氧运动可以通过加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的利用,从而达到改善血脂、血糖、血压的目的。运动治疗应当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安排,从小运动量、短时间开始,逐渐加大运动量,并且要结合患者的心、肺功能和一般状况,避免运动伤害。一般推荐快走、慢跑、羽毛球等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 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只是饮食和运动治疗的补充和辅助,一般不作为首选和单独的治疗方法。目前没有一种减肥药物能够迅速减轻体重并能长期维持减重效果的。 (一)食欲抑制剂这类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食欲、促进生热等作用。如西布曲明,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作用于下丘脑腹内侧核的饱食中枢,减少食物摄取;增加中枢交感传出神经的兴奋性,刺激棕色脂肪组织水解和产热。其不良反应较轻,一般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如失眠、血压升高、便秘、口干等。 (二)抑制消化系统食物吸收的药物 1.胃肠道脂肪酶和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胃和小肠中的脂肪酶或糖苷酶,减少脂肪的吸收。将其与饮食控制、运动相结合,能够降低肥胖相关并发症,尤其是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代谢综合征。代表药物如奥利司他和阿卡波糖。不良反应有腹胀、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2.消化吸收阻滞剂包括食用纤维、蔗糖多酯、壳聚糖衍生物等。此类药物不会被酶水解,因此不会被肠道吸收。但是可以在肠道中膨胀,引起饱食感,减少其他能量的摄入。由于其作用有限,在临床上仅作为

健康教育教案(肥胖的预防与控制)

健康教育教案——肥胖的预防与控制 年月日

㈠肥胖的治疗方法 1、行为干预 专家、家庭成员与肥胖者需要配合要制定食物摄食计划.要使肥胖者虽吃少一些但感觉良好能多活动而不懒散有信心坚持治疗。 2、合理的膳食 当消耗热量高于摄入量时才能减轻体重次要是体脂的减少使体内不再积聚脂肪并除去过多的脂肪堆积.避免吃快餐、方便食品、甜食等高热量食品,但热量也不能过低,否则会有身体衰弱、抑郁感、脱发等不良反应。 3、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应与饮食配合,并长期坚持,否则出现体重不易下降,或下降后又反弹掂 象。运动时间宜选择空腹或餐后1—3小时,以有氧运动为宜,即选择运动时最大心率为(170次/min-年龄)为宜。 坚持运动(jian1 chi2 yun4 dong4)是治疗和预防肥胖最有效方法之一。 运动前做热身准备(yun dong qian zuo re shen zhun bei)运动后进行放松。减肥降体重不以体重恢复正常为目标,要逐渐减轻到初始体重的10%,并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4、药物治疗 理想的药物要能减轻体重,改善体脂分布异常和肥胖相关的危害因子和并发症状,药物治疗仅在饮食、运动治疗未能奏效时,作为短期内的(wei4 neng2 zou4 xiao4 shi2 _zuo1 wei4 duan3 qi1 nei4 de0)辅助治疗。 5、外科治疗 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一倍或超过标准体重的45千克,可用外科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有吸脂、切脂或减少食物吸收的手术等。 (二)肥胖的预防 1、普遍性预防 针对总体人口,通过改善膳食结构、提倡适当体力活动及减少吸烟和饮酒等,改变生活方式,最终减少肥胖相关疾病的产生。 2、选择性治疗 对肥胖高危人群进行教育,使他们了解高危因素,并主动尽可能减少高危因素的影响,以阻止此类人群发展为肥胖。 3、针对性预防 次要对象是已有肥胖相关疾病高危因素的个体。预防肥胖的发生,每天摄入合理营养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为重要。

对儿童肥胖症的干预与预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c18429833.html, 对儿童肥胖症的干预与预防 作者:贺秀莲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09年第12期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肥胖症的干预与预防。方法通过实施多种途径,多方面的干预与预防结果通过有效的干预和预防,是防治儿童肥胖症的有效措施。结论儿童期肥胖的预防和干预,以达到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发生,提高儿童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肥胖症: 预防干预: 儿童 【中图分类号】 R723.1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17-01 儿童肥胖症是与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以营养过度,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全身 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疾病。儿童肥胖症已成为我国儿童期严重的健康问题,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肥胖不仅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发展为成人肥胖的高危险性,并可能导致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肥 胖已不再是健康的标志,肥胖病将成为21世纪青少年健康第一杀手。世界卫生组织肥胖症特别工作组主席詹姆斯教授近日曾指出,“肥胖病将成为全球首要的健康问题。儿童肥胖不仅危害儿童期健康, 易延续至成年, 是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和社会心理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儿童期肥胖的进行预防,从而减少儿童肥胖症的发生极为重要。 1 儿童肥胖症产生的原因 少年儿童来说肥胖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食,即儿童在日常饮食过程中摄入的热量超过消 耗的热量,由于吃得多消耗得少,食入的过多脂肪及其它营养物质转换成为脂肪,并逐步积累储存于体内,从而导致儿童的体重过份增加成为儿童肥胖症患者。 2 对儿童肥胖症的干预与预防的途径 2.1 是饮食管理患了儿童肥胖症的儿童要减肥,不提倡节食,因为儿童处在发育阶段,一定要保证足够的营养。在进食方面少一些油腻,多一点清淡。此外,进食的速度慢一些,尽量细嚼慢咽。肥胖作为营养-喂养失衡的一种营养结局,成为现代儿童营养偏离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儿童肥胖与其饮食结构不合理,喜吃快餐饮料、食量大、进食速度快,而运动少有关[14]。儿童期尤其是幼儿期,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受引导性,他们的摄食在很大程度上受父 母的影响,父母的不良饮食行为、生活方式直接导致了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因此家长应树立好榜样,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给子女提供各种健康食物的选择,避免幼儿挑食和偏食糖类、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不强迫子女进食,让孩子体验饱腹感,知道该何时停止进食;不要用食

肥胖症特点及预防治疗

肥胖症特点及预防治疗一、定义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并超过标准体重20%者可称为肥胖症,是目前最常见的营养疾病之一,大致分为两大类: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多见于儿童,一般无明显症状,有饮食因素,生活因素,遗传因索等。 继发性肥胖,也成为增生型的皮质醇增多症,包括: (1)下丘脑病变所致的肥胖。 (2)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所引起的肥胖症。 (3)甲状腺功能减退所引起的肥胖。 (4)性腺功能低下所引起的肥。 (5)药物引起的肥胖。 (6)垂体性肥胖。 (7)糖尿病引起的肥降。 (S)内分泌代谢东乱引起的肥胖。 肥与健康的尖系极为密切,人的寿命与体重有尖,据大量的追踪调查,最长寿命者是比标准体重重10 % -20%的人。 而肥胖者血脂、血氨基酸、血胰岛素增高,易发生高血压病心脏 病、糖尿病等二、病状肥胖症的临床表现随不同病因而异,继发性肥胖者除肥胖外具有原发病症群。

F面以单纯性肥胖症重点阐述。 此组病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幼年型者自幼肥胖;成年型者多起病于20?25岁但临床以40-50岁的中壮年女性为多,60?-70岁以上的老年人亦不少见。 男性脂肪分布以颈项部、躯干部和头部为主,而女性则以腹部、下腹部、胸部乳房及臂部为主;轻度肥胖者常无症状,中重度肥胖者可有心血管系综合征;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肥大,同时心肌内外有脂防沉着,易引起心肌劳损,以致左心扩大与左心衰姆。 内分泌代谢亲乱空腹及餐后血浆陝岛素增高,基值可达30u/ml ,餐后可达300pu/m,约一倍于正常人,造成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 总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常增高。 女性肥胖者多闭经不育,说明性腺功能异常,有时有多囊卵巢伴经少或闭经、多毛、男性化等症群。 男性肥胖者性激素改变较明显,雌激素增多而雄激素减少多有阳痿不育、类无症。 肥胖者瞟吟代谢异常,血浆尿酸增加,使痛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伴冠心病者有心绞痛发作史。 患者皮肤上可有淡紫纹或白纹,分布于臀外侧、大腿内侧、膝尖节、下腹部等处,褶皱处易磨损,引起皮炎、皮癣。 平时汗多怕热、抵抗力较低而易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