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童谣.doc201班

闽南童谣.doc201班
闽南童谣.doc201班

闽南童谣《紧仔婴,有志气》

活动目标

1、通过学说《紧仔婴,有志气》童谣,体验本土童谣语言的韵律美,从而产生积极愉悦的情绪。

2、掌握| ××××| ×××| 的节奏特点,用简单的动作表现童谣中生有趣场景与情节。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勤奋学习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图谱、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后谈话引入。

师:小孩子在本地话(闽南语)有几种讲法?

生:小朋友、紧仔婴……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关于“紧仔婴”的童谣,小朋友一起来听听。”

二、教师朗诵童谣《紧仔婴,有志气》,结合图谱,引导生理解童谣。

1、倾听朗诵,引导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朗诵后问:童谣的名字叫什么?

师: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2、再次倾听朗诵,要求幼儿讲出童谣里讲的主要内容,师结合幼儿的回答“拆”出图谱。

师:童谣说谁有志气?她听见了什么?怎么做?

师:接下来“紧仔婴”做了哪些事?

师:爸爸妈妈心情怎么样?

师:接下来他到哪里去了?过得怎么样?

师:接下来他做了些什么?

师:早操的口令是什么?

师:学唱歌呢?

师:学英语呢?

师:学算术呢?

师:最后一句是什么?

3、据图谱朗诵童谣,发现童谣尾韵的特点,激励幼儿学习童谣中积极向上的精神。

师:我们一起来朗诵童谣吧。

师:小朋友有没有说发现,这首童谣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发音都靠近什么?

师:这就是所说的压韵。

师:刚才小朋友朗诵得真不错,再来一次吧。

师:童谣中的“紧仔婴”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师弹琴轻声演唱,让幼儿期盼在第二课时中学唱童谣。

师:好听吗?

师: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学吧。

闽南童谣《洗脚谣》

一、活动目的:

1、感受闽南童谣风趣诙谐,易于诵唱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闽南童谣的情感。

2、理解童谣中的闽南语:甲、堍、褴烂,初步学会朗诵童谣。

3、教育学生讲卫生、勤洗脚。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与学生一起收集有关闽南童谣的资料,并向学生介绍闽南童谣的起源、发展及其特色。‘

2、物质准备:《洗脚的故事》表演,童谣图谱,五个角色头饰,洗脚盆一个,床一张,双响筒若干个,棍子一把。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与学生玩闽南民间游戏“老鼠仔”。

(二)故事引入

(1)学生观看情境表演

(2)提问: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情?

(3)小结

(三)欣赏感受

1、师出示图谱念儿歌。

引导语:啊胖的故事,后来被人编成了一首很容易记的童谣,请小朋友听听。

师提问:这首童谣听起来觉得怎么样?和我们平时念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

2、再次欣赏童谣,引导学生理解闽南语。

提问:你从哪句感觉到特别有趣?

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闽南语:甲、堍、褴烂,并知道学生发准音)

(四)联系学生生活,进行卫生教育。

请学生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洗脚的?怎样才能把脚洗干净,教育学生要讲卫生、勤洗脚。

(五)学习朗诵童谣

1、跟教师小声朗诵童谣。

2、看图谱朗诵。

3、第三次朗诵,学生自由交流表现。

讨论:怎样使童谣念起来更动听、更有趣?

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打节奏等来表现童谣的特点。

(六)游戏:找脏脚

游戏规则:学生边走边念童谣,念到“赶紧甲桶来洗脚”就跑回位置洗脚,念到“大家嫌褴烂”时,同时指向一位不讲卫生的孩子,继续将儿歌念完。

闽南童谣《油炸粿》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油炸粿》,理解童谣内容,鼓励学生发现、体验身边丰富多彩的叫卖声,发现童谣的趣味。

2、通过学习《油炸粿》,感受闽南童谣的诙谐有趣,初步学习运用说、唱、演等形式来体验闽南语童谣的乐趣。

3、通过学唱《油炸粿》,唱准装饰音从而体验、表现闽南童谣歌曲的韵味。

二、重难点:

1、唱出闽南童谣的韵味。

2、创编歌词。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双响筒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复习《拍手歌——强强滚》音乐律动

2、导入

“福海宫”小吃导入

师:福海宫的商贩们将他们卖的小吃汇编成了童谣,吆喝招揽客人,听

~

(二)、学习闽南童谣《油炸粿》

1、学说童谣

(1)出示童谣,师打击双响筒按节奏范读歌词。

(2)师生交流,理解童谣内容,师解释。

(3)师准确、有表情的逐句教读。

(4)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童谣接龙。

(5)再次完整的朗读一遍,请一位学生敲打双响筒打节奏。

2 、学唱歌曲

师:卖着卖着,商贩们唱起了吆喝歌,他们将童谣配上好听的旋律,就变成了一首好听的闽南童谣,请听童谣《油炸粿》

(1)初次聆听录音范唱《油炸粿》,说说听后的感受。

(2)简短谈话,交流歌曲拍子,情绪

(3)再次聆听,出示歌谱,生发现谱面难点。装饰音前倚音,升记号、同音连线。师生讨论倚音“有无”的效果(更加有吆喝的生动)。(4)用“LU”模唱曲调,生用手的高低感受歌曲旋律走向,熟悉旋律。

(5)学唱曲调

请同学们跟着琴慢速划拍唱曲谱。

(6学唱歌曲:慢速轻声跟琴演唱,及时纠正不足之处。注意倚音,和升记号、同音连线处“糜”唱三拍。

(7)歌曲处理。

你觉得商贩们叫卖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哪个小节最能体现叫卖声?(8)多种形式演唱

(三)拓展、表演

1、创编歌词。填空

师:闽南的特色小吃还有很多,我们也来为它们创编歌词好吗?烧肉粽,烧甲香。沙茶面,一大碗。福海宫,土笋冻。菜市口,鸭肉粥。

2、表演唱

请四位同学上台边唱边模仿卖肉粽、沙茶面

闽南童谣《天黑黑》

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元宵节的快乐,让学生了解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一民间习俗。

2、了解乐曲的性质,感受闽南歌谣的诙谐有趣,体验参与活动的愉快心情。

3、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情感。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带,卖汤圆的情景录象、图画纸、水彩笔、卖汤圆的道具、进行相应的环境布置。

活动过程:

1、律动《喜洋洋》:根据欢快的音乐做相应的动作。

2、结合拍手游戏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闽南童谣《天黑黑》,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3、学生观看录象,感受卖汤圆的活动过程,引入欣赏活动。

提问:你在录象里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你们是怎么买汤圆的?我们闽南有一首歌是唱卖汤圆的,歌名就叫《卖汤圆》。

4、欣赏感受音乐:

(1)完整倾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性质。

提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觉?(好听、热闹、有趣)

(2)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随意做表示高兴的动作。

(3)再次完整欣赏音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活泼、生动的情绪,并运用相应的线条色彩来表现。

提问:这首歌的旋律节奏让你有什么感觉?

(4)展示个别学生的线条,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提问:你为什么用这种线条、色彩来表现?

(5)结合卖汤圆的录象再次完整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达的内容。

提问:卖汤圆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快乐、

高兴)你还知道我们闽南有哪些小吃吗?(粽子、海砺煎、线面糊)

5、播放背景音乐《卖汤圆》,学生借助道具自由表现,活动自然结束。

6、活动延伸:在游戏区玩卖汤圆的游戏。

闽南童谣《东山特产展不完》

活动目的:

1、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闽南方言童谣独特的美。

2、让学生理解闽南童谣的内容,体验民间童谣特有的韵味。

3、萌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事先开展“东山知多少?”谈话活动,让家长帮助学生了解东山地名和各地特产。2、物质准备:

(1)东山各村的背景图及各种特产的图片。

(2)将东山各村的背景图配上音乐《美丽的东山岛》制作成课件。

(3)2-3种特色食品;响板。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许多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然后告诉老师里面有哪些村庄?”(引导学生观看课件)

师:“刚才,我们看到许多村庄,有哪些呢?”(教师将学生说出的地名贴在黑板上)。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说一说有哪些村庄?(教师引导学生边观看图片边说出各村的名称)

师:小朋友都知道我们东山岛有这么多美丽的村庄,老师告诉小朋友一个秘密,原来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特色的东西,后来被人们编成了一首很容易记的童谣,这首好听的童谣叫《东山特产展不完》,请小朋友听听。

二、完整欣赏,感受童谣

1、教师借助响板完整朗诵一遍童谣,让学生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提问:(1)这首童谣的名称叫什么?(请2—3名学生回答,然后全班一起回答)(2)小朋友在这首童谣里听到各个村庄有哪些特色的东西?(教师将学生说出的特产贴在黑板上———出示图谱)。

2、结合图谱,再次欣赏童谣,引导学生理解闽南语。

三、互动讨论,理解内容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1、西瓜是哪个村庄的特产,吃起来感觉怎样?启发学生说出:马銮展西瓜,西瓜真正甜……(引导学生用童谣句式回答问题。)

2、沃角展什么?(冬蟹)将蟹壳剥开里面有什么?(引出:沃角展冬蟹,冬蟹真有膏)

3、哪个地方展鰗鰡(岱南)?鰗鰡是什么?(鰗鰡也叫泥鳅)有什么特点?(引出:岱南展鰗鰡,鰗鰡呣入河。)

四、利用图谱,学习朗诵童谣

1、跟教师小声完整朗诵童谣。

2、看图谱朗诵童谣两遍。

3、男女分组轮流朗诵。

讨论:怎样使童谣念起来更动听、更有趣?(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打节奏等来表现童谣的特点。)

4、学习边朗诵边用肢体表现童谣。

提问:在这首童谣里你最喜欢哪一句?(请小朋友将自已喜欢那句童谣念出来)你知道它的意思吗?(解释词:土砻、小旦、扛艺等)5、师幼以接龙形式进行朗诵。

五、引导讨论,让学生体验民间童谣特有的韵味

师:这首童谣听起来觉得怎么样?它和我们平时念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辅助引导:以前小朋友学念儿歌时是用什么语言来朗诵)(普通话)今天我们学习这首童谣是用什么语言来朗诵?(闽南话)。】

六、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们和客人老师一起品尝东山特产,并把自己看到的、学到的介绍给客人老师。

附:教材

东山特产展不完

狗蚁(蚂蚁)嘴裂裂,沃角展冬蟹。

冬蟹真有膏,后宅展米梭(食品名)。

米梭油珠珠,山后展红龟(粿)。

红龟皮红红,亭仔口展土砻(磨谷工具)。

土砻真好挨,前佘展水鸡。

水鸡皮花花,马銮展西瓜。

西瓜真正甜,后林展锄头晶(食品)。

锄头晶肉酥酥,铜钵展大乌(淡水鱼)。

大乌真正多,铜山展扛艺(游艺)。

扛艺真好看,下湖展小旦。

小旦真妖娆,西埔展花鮡

花鮡尾溜溜,岱南展鰗鰡(泥鳅)。

?鰗鰡呣入河,钱岗展肥蚵。

肥蚵做蚵丸,东山特产展不完。

闽南童谣《十二生肖》

活动目标:

1、感受童谣的诙谐有趣,知道十二生肖是我国特有的民俗特色,体验闽南文化的多资多彩。

2、在活动中,了解十二生肖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属相探究的愿望。

3、初步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序,在讨论中引发学生对属相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4、激发学生热爱闽南文化,关爱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活动室布置一个“十二生肖乐园”;十二生肖图片、制作属相标贴和生肖钟的卡纸、包装带等资料

活动建议:

1、在活动室粘贴剪纸画“十二生肖图”,将十二属相的卡片

或玩具布置在活动室内,供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说一说自己的属相,发现爸爸妈妈是什么属相的,是否有属相相同、年龄相同的。为什么同属相而年龄不同?十二生肖的轮回有什么规律。

3、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艺术方式布置“十二生肖乐园”,并指导学生借助“十二生肖乐园”开展儿歌、故事、谚语、游戏、小制作等学习活动。

4、通过儿歌的形式把十二生肖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5、制作生肖钟,感受生肖轮回规律,学会按照特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6、提供胸饰和头饰等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排队”的游戏,巩固对十二生肖的认识。

7、小制作:指导幼儿制作“属相标贴”,把作品送给爸爸、妈妈及其他的家人和朋友,萌发学生关爱的情感。

8、亲子制作: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十二生肖动物插片灯笼,帮助学生熟悉十二生肖的顺序,感受成功的乐趣。

附:歌谣《十二生肖》

一鼠贼仔名,二牛驶犁兄。三虎爬山坪,四兔游东京。五龙皇帝命,六蛇互人惊。七马走兵营,八羊吃草岭。九猴爬树头,十鸡啼三声。十一狗够门庭,十二猪菜刀命。

《闽南童谣童玩》教案

--------土地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土地公的来历。

2、正确朗诵这首童谣。

3.让学生了解闽南文化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闽南文化

教学难点:正确朗诵这首童谣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内容:

土地公,白目眉。

无人请,家己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利用PPT,边说边出示童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今天我们来学习“土地公”这首闽南童谣。

二、学习童谣:

1、出示童谣,让学生自由朗读。(土地公,白目眉。无人请,家

己来。)

2、请本地生试着朗读。

3、请学生互评

4、老师朗读。

5、学生跟着老师一句句跟读

师指导一些较难的字的发音:眉、请、家、己

师解释一些字的意思:

土地公:土地爷。

目眉:眉毛。

请:邀请。

家己:自己。

(翻译:土地爷爷年岁大,脸色红润眉毛白。常常自当不速客,无人邀请自己来)

6、同桌互读童谣

7、指名读童谣

8、男生、女生互读童谣

9、分组比赛朗读童谣

10、介绍土地公的来历。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外延伸:

收集有关的闽南童谣。

《闽南童谣童玩》教案

--------放鸡鸭

教学目标:

让儿童学会诵读耳听能熟的《放鸡鸭》这首闽南童谣,并通过相互拍手的游戏,让儿童不仅学会一至十这十个数词,还学会十个不同的动作或结果。

教学重点:正确诵读这首童谣。

教学难点:理解闽南语的意思,边念边做出相应动作

教学准备:配画童谣、光盘

教学内容:

《放鸡鸭》

一放鸡,二放鸭,三展开,四相拍,

五搭胸,六拍手,七姻球,八摸鼻,

九搓耳,十拍脚。十一洗涂脚,十二拢总挲。

教学过程:

一、出示配画童谣,让学生看词自己想象。

1、指导学生看图,想象童谣意思和动作。

2、自己试读。

二、师范读童谣,并简介时代背景。

1、范读童谣。

2、简介时代背景。

3、了解闽南语的意思。

展开:张开的意思

相拍:打架的意思

搭胸:拍打胸膛

姻球:将各种线缠绕成球形

搓:抚摩

拍脚:打脚

涂脚:地板

拢总挲:伸手将眼前所有的东西都抓在手里

三、反复练习诵读童谣。

1、师一句一句带读,生跟读。

2、全文诵读。

3、试着背诵。

四、复习巩固。

《闽南童谣童玩》教案

--------掩呼鸡(捉迷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掩呼鸡”这游戏背景。

2、介绍玩法。

3、会进行游戏。

教学重点:“掩呼鸡”的玩法

教学难点:“掩呼鸡”的玩法

教学准备:

蒙眼睛的布,操场

教学内容:

《掩呼鸡》童谣

掩呼鸡,掩白卵。一粒含,一粒舔。呼鸡子躲也没,放母去找贼,找无来,抓来抬(杀),找无去,抓来锯。要吃土啊要吃米?吃土!放你去七桃(玩耍)。要吃米!找甲半小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念“掩呼鸡”的童谣。

2、你们知道这首童谣吗?今天我们来玩“掩呼鸡”的游戏。

二、学习游戏:

10、出示童谣,让学生自由朗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